《登黄鹤楼》古诗鉴赏(集锦12篇)由网友“米虫”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推荐的《登黄鹤楼》古诗鉴赏,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登黄鹤楼》古诗鉴赏
《登黄鹤楼》古诗鉴赏
出自唐朝诗人崔颢的《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赏析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篇2:唐代古诗《登黄鹤楼》鉴赏
作者生平:
王之涣为蓟门人,或因他年少有侠气、从五陵年少游、击剑悲歌的性格而臆猜,靳能墓志铭记载,之涣“本家晋阳,宦徙绛郡”,则晋阳(今太原)为其原籍,家居绛州(今山西新绛县)。墓志铭说王之涣卒于天宝元年(公元742年)二月,享年55岁,推之可知生于武后垂拱四年(公元688年)。
王之涣出身于太原王家,为当时名门望族。他的五世祖王隆之为后魏绛州刺史,可能因此而移家绛州的。曾祖王信,隋朝请大夫、著作郎,入唐为安邑县令。祖王表,唐朝散大夫、文安县令。父王昱,鸿胪主簿、浚仪县令。从曾祖到父亲,虽然皆为官,但均为小官。王之涣排行第四,自幼聪颖好学,年龄还不到20岁,便能精研文章,未及壮,便已穷经典之奥。他少年时豪侠义气,放荡不羁,常击剑悲歌。到了中年,他一改前习,虚心求教,专心写诗,在十余年间,诗名大振,与王昌龄、高适等相唱和。后来,他曾一度作过冀州衡水县主簿,时间不久就被人诬陷。于是,王之涣拂衣去官,在家居住十五年,晚年任文安县尉,在任上死去。
王之涣是盛唐的著名诗人,他写西北风光的诗篇颇具特色,大气磅礴,意境开阔,热情洋溢,韵调优美,朗朗上口,广为传颂。为盛唐边塞诗人之一。“黄河远上白云间”,仅七个字,祖国壮丽山河景色跃然纸上。可惜他的诗歌散失严重,传世之作仅六首,辑入《全唐诗》中。
不知何故,王之涣未走科举之途,而以门子调补冀州衡水主簿。任衡水主簿时,王之涣父母均已去世,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王之涣才高气盛,不愿为了衡水主薄的卑职而折腰,加上有人诬陷攻击,他便愤然辞官而去,“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爵,酷嗜闲放。”在家过了闲散自由的生活。后来他的亲朋好友觉得他这样一直沉于下层,不是办法,便劝他入仕。后来补文安郡文安县尉,仍是一不起眼之小职。他在职官风以清白著称,理民以公平著称,颇受当地百姓称道。谁料不久,他竟染病不起,以55岁之壮年,卒于官舍,葬于洛阳。
如此有才华之人,可惜终不见用,天也不假其年。这也是诸多有才华的正直知识分子的常见结局。他的诗虽只流传下六首,但这寥寥数首,确为我国古典文学宝库的精华。
登鹳雀楼
唐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译文:
夕阳依傍着西山慢慢地沉没, 滔滔黄河朝着东海汹涌奔流。
若想把千里的风光景物看够, 那就要登上更高的一层城楼。
注释:
1. 登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5.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6.穷:尽,使达到极点。
7.千里目:眼界宽阔。
8.更:替、换。(不是通常理解的“再”的意思)
赏析:这首诗写诗人在登高望远中表现出来的不凡的胸襟抱负,反映了盛唐时期人们积极向上的进取精神。其中,前两句写所见。“白日依山尽”写远景,写山,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黄河入海流”写近景,写水写得景象壮观,气势磅礴。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后人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而称太阳为“白日”,这是写实的笔调。落日衔山,云遮雾障,那本已减弱的太阳的光辉,此时显得更加暗淡,所以诗人直接观察到“白日”的奇景。至于“黄河”。当然也是写实。它宛若一条金色的飘带,飞舞于层峦叠嶂之间。
诗人眼前所呈现的,是一幅溢光流彩、金碧交辉的壮丽图画。这幅图画还处于瞬息多变的动态之中。白日依山而尽,这仅仅是一个极短暂的过程;黄河向海而流,却是一种永恒的运动。如果说.这种景色很美,那么,它便是一种动态的美,充满了无限生机的活泼的美。这不是所谓“定格”,不是被珍藏的化石或标本。读者深深地为诗人的大手笔所折服。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就全诗的写作特点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
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前两句“白日”和“黄河”两个名词相对,“白”与“黄”两个色彩相对,“依”与“入”两个动词相对。后两句也如此,构成了形式上的完美。
沈德在《唐诗别》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虽然两句相对,但是没有对仗的痕迹。所以说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篇3:《登黄鹤楼》古诗
《登黄鹤楼》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登金陵凤凰台》
凤凰台上凤凰游,凤去台空江自流。
吴宫花草埋幽径,晋代衣冠成古丘。
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
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在我国浩如烟海的诗作中,能被千古传诵,万人争咏的佳作不少,但象崔颢的《黄鹤楼》和李白的《登金陵凤凰台》那样,不仅千百年来脍炙人口,且后世文人不断地为它们的优劣争讼不已的现象,则十分罕见。
关于这两首诗,曾经有过这样的传说,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的.《黄鹤楼》诗,为之敛手,云:“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后来游金陵凤凰台,遂作《凤凰台》诗,欲拟之以较胜负。这些记载,见于《唐才子传》和《唐诗纪事》等多种著作,故尔基本可信。
两诗诞生后,便有所谓优劣之争。相当多的人以崔诗为优,严羽云:“唐人七律,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沧浪诗话·诗评》)李梦阳云:“一气浑成,净亮奇瑰,太白所以见屈。”(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吴昌祺亦云:“不古不律,亦古亦律,干秋绝唱,何独李唐”。(《删订唐诗解》)而金圣叹则说得更彻底:“(李白)当日定宜割爱,竟让崔家独步。”(《贯华堂选批唐才子诗》卷二)明确提出李白此作多余,应该藏拙让贤。不过,为太白鸣不平者也大有人在,唐汝询评李诗曰:“为词造意,俱深于崔。”(《唐诗解》卷四十)周敬日:“读此诗,知太白眼空法界,以感生愁,勍敌黄鹤楼,一结实胜之。”(删补唐诗选脉笺释会通评林·盛七律)今人施蛰存也云:“李白此诗,从思想内容,章法,句法来看,是胜过崔颢的。”[①]当然,也有一些折中说法,如方回云:“太白此诗,与黄鹤楼相似,格律气势,未易甲乙。”(《瀛奎律髓》卷一)刘克庄云:“今观二诗,真敌手棋也。”(《后村诗话前集》卷一)张步云先生说:“崔诗超绝,李诗意胜,各有千秋,不能轩轾。”[②]真可谓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笔者认为,对于一篇作品的评价,每个时代都有它自己的审美取向,而每个阅读者又有自己的审美标准,基于这样一种认识,(便觉上述诸家之论,尚有未到之处,)因此也不揣愚陋!来谈谈自己的看法。
首先,我们先从立意和构思上,分析一下两诗的特点。就立意而言,崔诗以传说起笔,身登江楼,目随悠悠白云,自然思接千年,忆及当年仙人跨鹤故事,然仙人终属虚妄,黄鹤也一去不返,悠悠千载,今古所同者唯天边无尽之白云尔。心念及此,思绪便不得不拉回现实,而目光再与眼前之春景相接,睹晴川草树,烟波生于水上,又情不自禁地生出乡关何处的惆怅。通篇弥漫着一种无法排遣的愁绪,立意高妙,浑然天成,无半点斧凿痕迹。李诗以游凤凰台开篇,传说南朝刘宋年间,曾有凤凰栖于金陵之凤凰山,首联便借凤凰之一去不返,暗示六朝繁华也如梦幻不可复寻,唯江水日夜奔腾不息,可作见证。颔联将“凤去台空”之意进一步发挥,昔日东吴之盛事固然已为陈迹,而在历史上取吴以代的晋朝不也只剩下荒冢数堆了吗?经此联之一承,沧桑之感顿生,此情无计可消除,遂将目光投向远处之江天白鹭、依稀云山,以自求旷怀,却不料鹭洲云起,令人复生浮云蔽日、奸佞塞路的感慨。两诗立意同臻妙境,未易轩轾。而在构思上,崔诗遵循这样的路线:忆仙——抒情(人去楼空)——设景(晴川草树)——抒情(愁)。李诗则是这样谋篇的:忆凤游——抒情(凤去台空)——设景(吴宫花草之类)——抒情(俱成往事)——设景(三山二水等)——抒情《长安不见之愁),相对而言,李诗更多一重曲折。
第二,从遣词造句上分析。崔诗前两联一气呵成,全不假雕琢,四句中“黄鹤”三现, “去”、“空”凡二见,三、四句不对,却全不见其重复拖沓,很好地表现出仙去楼空,盛事难再的感情,气概莽苍。方回云:“此诗前四句不拘对偶,气势雄大。”(《瀛奎律髓》卷四)沈德潜则云:“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说诗晬语》卷上)李诗首二联用非常凝练的笔墨,不仅勾勒出凤凰台的寂寞现状,表达了繁华不可久恃的道理,而且更进一步指出所谓胜者和败者就历史而言都不过是昙花一现的过程,最后都不免为荒坟断碑所代替。其中三、四两句用心尤良苦,每一句由两个场景构成,一为昔日美女如云的吴官和儒林成列的晋廷,一为今日之幽径和荒丘,两两对照,涵括力极强。颈联崔用“睛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转接,虽眼前景,却字字落实,一字移易不得。不仅状景如画,且暗含淮南小山《招隐士》“王孙游兮不归,春草生兮蓁萋”之意;为下文以乡关之情收束埋下伏笔。李诗则用”三山半落青天外,二水中分白鹭洲”转接,便觉气势壮阔,思落天外,而由天边之浮云蔽日联想到朝廷之奸臣塞路,暗含古人“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月也”之意,极其自然。故以遣词造句而论,崔妙在浑然天成,李则胜在组织精工。”
第三,情感力度的比较。两诗在抒情上有个共同点,即感情都在后半部分得到强化,且都因景生情,意旨深远。对于这样的佳作,最好的评判标准便是艺术感染力的大小。然而就这一点而言,历来意见也不一致。明人王世懋认为崔诗更具感染力,因为李白本已愁绪满腹,并非因登台而生愁,而崔颢因登楼远眺,见江上之景而生乡愁,自然而然。此论颇中肯繁,但也未可遽许为探骊之论。有的学者则认为,崔颢是为一身一己的归宿而愁,李白是为奸臣当道,贤者不得见用而愁,因此两者的境界便有高下之别,李诗更具积极意义。笔者认为,区分诗歌感情力度的标准不在于缘何而愁,或愁生何时,而主要在于作品中反映的情绪是否具有某种深刻性和普遍性。正是在这一点上,崔诗显出了它的优势。对于家乡的思念,对故乡的向往,是人类的一种最质朴最自然的情感,也许崔颢自己也没有意识到,他登高一唱,却引发了千百年来普遍郁积在人们心中的乡关之思,触摸到了人类的这个极为敏感的情意结,并且,这种情感又是在晴川草树、他乡日暮的具体环境中自然而然地生发出来的,因而更能引起千百万人的共鸣,而前四句鹤去楼空、仙界难求的感叹,更成为一种很好的铺垫,使得崔颢的哀愁不再仅仅局限于乡愁,而是衬托出人类面对茫茫宇宙人生,不知身居何处的无归属感。这种感觉不仅穷者有,达者有,隐居山林者有,托身廊庙者也有,古人有,今人更甚,真可谓写出了“人人心中所有,人人笔底所无”的东西,因此其情感力量是穿透古今时空的。反观李白的后半首,则不具备这样的底蕴,浮云蔽日的感慨,虽然积极,却受到某种时空限制而非人人都能产生共鸣,今人更难索解其中的意义,故而其感染力就不如崔诗来得强烈和深远。
篇4:王之涣《登黄鹤楼》鉴赏
王之涣《登黄鹤楼》鉴赏
原文: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其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家喻户晓。
王之涣现存生平资料不多,只知早年由并州迁居至绛州(今山西新绛县),曾任冀州衡水主簿。衡水县令李涤将三女儿许配给他。因被人诬谤,乃拂衣去官,“遂化游青山,灭裂黄绶。夹河数千里,籍其高风;在家十五年,食其旧德。雅谈圭爵,酷嗜闲放。”后复出担任文安县尉,在任内期间去世。
王之涣“慷慨有大略,倜傥有异才”,早年精于文章,并善于写诗,多引为歌词,常与王昌龄、高适等诗人互相唱和,名动一时。他尤善五言诗,以描写边塞风光为胜,是浪漫主义诗人。靳能《王之涣墓志铭》称其诗“尝或歌从军,吟出塞,曒兮极关山明月之思,萧兮得易水寒风之声,传乎乐章,布在人口。”但他的作品现存仅有六首绝句,其中三首边塞诗。他的诗以《登鹳雀楼》、《凉州词》为代表作。章太炎推《凉州词》为“绝句之最”:“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鉴赏:
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站在这座楼台上,前望可看到莽莽的中条山,下瞰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诗人首先运用粗线条大笔勾勒画面,这里,其着眼点不在楼之一隅,而是从远眺及鸟瞰的角度去把握山水楼阁的总体,腾挪跌岩,摹山绘水,让读者从山水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中看到诗人笔力扛鼎、大气磅礴的风发意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给读者展现的是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的壮阔远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立体图画。在这幅图画中,落日飞霞、远山如黛、黄河耀金、大海涌波,都表现了登高远眺的特点。“依”、“流”二字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经过它们的点染,自然景物顿时具备了活泼泼的生命。“依”字一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那种感伤凄凉的语调,展现了落日告别远山时含情脉脉的神态,显示了其充满生命和力量的内质;“流”字仿佛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让我们领略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昂扬、壮阔的气势,俯视到喷珠溅玉的惊涛骇浪,甚至可以谛听到奔腾咆哮的黄河的涛声。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运用,更使画面具有了立体的层次感。
诗的前两句着力渲染登楼所见的山水壮观,绘下了极其壮阔的境界。但是诗人兴犹未尽,他接着用如椽大笔,饱含激情,写下了千古佳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要穷极千里之遥,让全部的山河之美尽入胸怀,就需要不断前进。这虽然写的是当前实感,却已隐约地表现了诗人的胸襟抱负。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后两句既是诗人深邃思想经过感情浓缩后的结晶,又与前面的景物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从而就使全诗的境界大大拓宽,构成一幅表兮独立、逸乎凡响的登楼远眺图。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拘泥于山水楼阁本身的具体形态,而是善于迅捷地抓住山水与鹳雀楼之间最突出的视觉特征,给读者创造一种豪放的眼界开阔感。
纪游诗难为,而那种奔意气,耸高格的览胜纪游诗为之则更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之绝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意境雄阔,意气风发,咫尺之间而能给人以千里万里之感,读后令人眼界开扩,襟臆浩荡,使人受到鼓舞,从中汲取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登鹳雀楼》的意境雄阔与诗人气吞寰宇的襟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心振奋,使他具有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和恢宏的政治气度。没有吞吐千山万壑于胸间、指挥重峦叠嶂于掌下的大气度,难成大手笔;有了这包举宇内的大气度,诗人才会挥遣自如,神思泉涌。
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篇5:登黄鹤楼 王之涣 古诗
登黄鹤楼 王之涣 古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注释
1.鹳雀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县,楼高三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2.白日:太阳。
3.依:依傍。
4.尽:消失。 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译文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
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杜甫在《戏题王宰画山水图歌》中有“尤工远势古莫比,咫尺应须论万里”两句,虽是论画,也可以用来论诗。王之涣的这两句写景诗就做到了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
诗笔到此,看似已经写尽了望中的景色,但不料诗人在后半首里,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这样两句即景生意的诗,把诗篇推引入更高的境界,向读者展示了更大的视野。这两句诗,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从这后半首诗,可推知前半首写的可能是在第二层楼所见,而诗人还想进一步穷目力所及看尽远方景物,更登上了楼的顶层。诗句看来只是平铺直叙地写出了这一登楼的过程,而含意深远,耐人探索。这里有诗人的向上进取的精神、高瞻远瞩的胸襟,也道出了要站得高才看得远的哲理。
篇6:登黄鹤楼王之涣古诗
登黄鹤楼王之涣古诗
登鹳雀楼
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鹳雀楼,故址在当时的河中府(今山西永济县),建在高阜上,共有三层,站在这座楼台上,前望可看到莽莽的中条山,下瞰可观滚滚东流的黄河水,是唐代的游览胜地。
诗人首先运用粗线条大笔勾勒画面,这里,其着眼点不在楼之一隅,而是从远眺及鸟瞰的角度去把握山水楼阁的总体,腾挪跌岩,摹山绘水,让读者从山水的生机勃勃的生命力中看到诗人笔力扛鼎、大气磅礴的风发意气。“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两句,给读者展现的是夕阳西下、黄河东流的壮阔远景——一幅情景交融、形神兼备的立体图画。在这幅图画中,落日飞霞、远山如黛、黄河耀金、大海涌波,都表现了登高远眺的特点。“依”、“流”二字具有画龙点睛之妙,经过它们的点染,自然景物顿时具备了活泼泼的生命。“依”字一洗“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那种感伤凄凉的语调,展现了落日告别远山时含情脉脉的神态,显示了其充满生命和力量的内质;“ 流”字仿佛是注入这幅图画的一条动脉,让我们领略到“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那昂扬、壮阔的气势,俯视到喷珠溅玉的惊涛骇浪,甚至可以谛听到奔腾咆哮的黄河的涛声。加上“白日”、“黄河”等不同色调的对比运用,更使画面具有了立体的层次感。
诗的前两句着力渲染登楼所见的山水壮观,绘下了极其壮阔的境界。但是诗人兴犹未尽,他接着用如椽大笔,饱含激情,写下了千古佳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若要穷极千里之遥,让全部的山河之美尽入胸怀,就需要不断前进。这虽然写的是当前实感,却已隐约地表现了诗人的胸襟抱负。由于前两句作了很好的铺垫,后两句既是诗人深邃思想经过感情浓缩后的结晶,又与前面的景物衔接自然,浑然一体,从而就使全诗的境界大大拓宽,构成一幅表兮独立、逸乎凡响的登楼远眺图。
在这首诗中,诗人没有拘泥于山水楼阁本身的具体形态,而是善于迅捷地抓住山水与鹳雀楼之间最突出的视觉特征,给读者创造一种豪放的眼界开阔感。
纪游诗难为,而那种奔意气,耸高格的览胜纪游诗为之则更难。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一诗之所以能成为千古之绝唱,一个重要的原因就在于其意境雄阔,意气风发,咫尺之间而能给人以千里万里之感,读后令人眼界开扩,襟臆浩荡,使人受到鼓舞,从中汲取到向上的精神力量。
《登鹳雀楼》的意境雄阔与诗人气吞寰宇的襟抱是有着密切关系的。王之涣生活在盛唐时代,国力强盛、人心振奋,使他具有积极向上、不懈追求的时代精神和恢宏的政治气度。没有吞吐千山万壑于胸间、指挥重峦叠嶂于掌下的大气度,难成大手笔;有了这包举宇内的大气度,诗人才会挥遣自如,神思泉涌。
诗人并不是俗手丹青,仅以描摩为能事。我们的诗人还兼有哲人的气质。后两句“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语极平直,然蕴蓄深远,余韵无穷。登高望远,这是一般常识。而登高者惟愿其愈高,望远者惟求其更远,这种细腻入微的心理却只有哲人才能赋与它以重大意义。这其中隐含着人的无限的进取与探索精神。俗话说“人往高处走”,又说“百尺竿头更进一步”,都是对现状的不满足,都是进取精神的直接反映。不同的是,纯粹的哲人以说教者的姿态出现,可以使人膜拜,而诗人似的'哲人则善于以朋友的身份说话,足以使人感奋与追求。
扩展资料:
该诗是唐代诗人王之涣仅存的六首绝句之一。作者早年及第,曾任过冀州衡水县的主薄,不久因遭人诬陷而罢官,不到三十岁的王之涣从此过上了访友漫游的生活。这首诗是作者三十五岁时写下的。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
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
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
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
“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
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篇7:古诗王之涣 登黄鹤楼
古诗王之涣 登黄鹤楼
登鹳雀楼
作者:王之涣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诗文解释】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登鹳雀楼【词语注释】
尽:沉没,消失。
穷:尽,达到极点。
更:再。
登鹳雀楼【诗文赏析】
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就全诗而言,这首诗是日僧空海在《文镜秘府论》中所说的“景入理势”。有人说,诗忌说理。这应当只是说,诗歌不要生硬地、枯燥地、抽象地说理,而不是在诗歌中不能揭示和宣扬哲理。象这首诗,把道理与景物、情事溶化得天衣无缝,使读者并不觉得它在说理,而理自在其中。这是根据诗歌特点、运用形象思维来显示生活哲理的典范。
这首诗在写法上还有一个特点:它是一首全篇用对仗的绝句。沈德潜在《唐诗别裁》中选录这首诗时曾指出:“四语皆对,读来不嫌其排,骨高故也。”绝句总共只有两联,而两联都用对仗,如果不是气势充沛,一意贯连,很容易雕琢呆板或支离破碎。这首诗,前一联用的是正名对,所谓“正正相对”,语句极为工整,又厚重有力,就更显示出所写景象的雄大;后一联用的是流水对,虽两句相对,而没有对仗的'痕迹。诗人运用对仗的技巧也是十分成熟的。
《梦溪笔谈》中曾指出,唐人在鹳雀楼所留下的诗中,“惟李益、王之涣、畅当三篇,能状其景”。李益的诗是一首七律;畅当的诗也是一首五绝,也题作《登鹳雀楼》。全诗如下:“迥临飞鸟上,高出世尘间。天势围平野,河流入断山。”诗境也很壮阔,不失为一首名作,但有王之涣的这首诗在前,比较之下,终输一筹,不得不让王诗独步千古。
篇8:登黄鹤楼古诗解释
登黄鹤楼古诗解释
登黄鹤楼古诗解释
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诗文释意如下:
夕阳西沉,渐渐没入连绵的群山,黄河奔腾,汇入浩瀚的大海。虽然眼前一片壮阔,但要打开千里视野,看得更清更远,那还须再登上一层层高楼。
诗文欣赏分析:黄昏时分登上鹳鹊楼,万里河山,尽收眼底;夕阳也在遥远的天际渐渐沉落。首二句诗「缩万里于咫尺」,使咫尺有万里之势,苍茫壮阔,气势雄浑。末二句是境界的升华,出人意表、别有一番新意,既有高瞻远瞩之胸襟,又寓孜孜进取之深意,有情有理。有人说“诗忌说理”,应当说,诗歌不要生硬枯燥抽象地说理,而不是说诗歌不能宣扬哲理。在这首诗里,诗人把道理和景物、情事自然贴切地融合在一起,使人感觉不到它是在说理,而是理在其中。
全诗四句二联,对仗工整、气势连贯、厚重有力。为唐诗中之不朽之作。
扩展阅读: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在这个阳光明媚的早晨,我来到了著名的黄鹤楼。黄鹤楼周边树荫成林,风景如画,旁边就是那奔流不息的长江,正如李白笔下的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更凸显了黄鹤楼的雄伟、壮观!
我们一买好票,便迫不及待地乘上游览车,向黄鹤楼驶去。我怀着兴奋的心情看着路上的一草一木,仿佛它们也想上车去看看黄鹤楼的真面目。
来到黄鹤楼跟前,我抬头仰望,黄鹤楼与天峰塔相似,也是有好几层组成的。来到黄鹤楼的第一层有一张很高大的挂画,画中许多人望着一个骑仙鹤的`老人,栩栩如生,虽然我不知道这幅图的确切含义,但却让我也有了许多幻想;
紧接着来到二楼,沿着围栏边往下望,近处的美景仿佛一幅山水画瞬间展现在我的眼前,煞是令人陶醉;
缓缓来到三楼,四处转了一圈,发现三楼主要以小店为主,店里陈列着有关黄鹤楼的纪念品,玲琅满目;
走上四楼,终于登上了五楼,五楼就是黄鹤楼的最顶层了,从这里往下望,黄鹤楼下的绿树红花和长江相互辉映,犹如一幅美不胜收的画卷。
黄鹤楼素有天下江山第一楼之美誉,今天身临其境,果然名副其实,难怪有那么多的伟大诗人运用大量的诗句来赞美黄鹤楼,令人浮想联翩!
篇9:唐诗《登黄鹤楼》原文鉴赏
唐诗《登黄鹤楼》原文鉴赏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昔日的仙人已乘着黄鹤飞去,这地方只留下空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返回这里,千万年来只有白云飘飘悠悠。
汉阳晴川阁的碧树历历可辨,更能看清芳草繁茂的鹦鹉洲。
时至黄昏不知何处是我家乡?看江面烟波渺渺更使人烦愁!
注释
1.黄鹤楼:三国吴黄武二年修建。为古代名楼,旧址在湖北武昌黄鹤矶上,俯见大江,面对大江彼岸的龟山。
2.悠悠:飘荡的样子。
3.晴川:阳光照耀下的晴明江面。川,平原。
4.历历:清楚可数。
5.萋萋:形容草木茂盛。
6.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7.乡关:故乡家园。
8.烟波:暮霭沉沉的.江面。
唐诗鉴赏
这首诗前写景,后抒情,一气贯注,浑然天成,即使有一代“诗仙”之称的李白,也不由得佩服得连连赞叹,觉得自己还是暂时止笔为好。为此,李白还遗憾得叹气说:“眼前好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
黄鹤楼因其所在之武昌黄鹤山(又名蛇山)而得名。传说古代仙人子安乘黄鹤过此(见《齐谐志》);又云费文伟登仙驾鹤于此(见《太平寰宇记》引《图经》)。诗即从楼的命名之由来着想,借传说落笔,然后生发开去。仙人跨鹤,本属虚无,现以无作有,说它“一去不复返”,就有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憾;仙去楼空,唯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正能表现世事茫茫之慨。诗人这几笔写出了那个时代登黄鹤楼的人们常有的感受,气概苍莽,感情真挚。
前人有“文以气为主”之说,此诗前四句看似随口说出,一气旋转,顺势而下,绝无半点滞碍。“黄鹤”二字再三出现,却因其气势奔腾直下,使读者“手挥五弦,目送飞鸿”,急忙读下去,无暇觉察到它的重叠出现,而这是律诗格律上之大忌,诗人好像忘记了是在写“前有浮声,后须切响”、字字皆有定声的七律。试看:首联的五、六字同出“黄鹤”;第三句几乎全用仄声;第四句又用“空悠悠”这样的三平调煞尾;亦不顾什么对仗,用的全是古体诗的句法。这是因为七律在当时尚未定型吗?不是的,规范的七律早就有了,崔颢自己也曾写过。是诗人有意在写拗律吗?也未必。他跟后来杜甫的律诗有意自创别调的情况也不同。看来还是知之而不顾,如《红楼梦》中林黛玉教人做诗时所说的,“若是果有了奇句,连平仄虚实不对都使得的”。在这里,崔颢是依据诗以立意为要和“不以词害意”的原则去进行实践的,所以才写出这样七律中罕见的高唱入云的诗句。沈德潜评此诗,以为“意得象先,神行语外,纵笔写去,遂擅千古之奇”(《唐诗别裁》卷十三),也就是这个意思。
此诗前半首用散调变格,后半首就整饬归正,实写楼中所见所感,写从楼上眺望汉阳城、鹦鹉洲的芳草绿树并由此而引起的乡愁,这是先放后收。倘只放不收,一味不拘常规,不回到格律上来,那么,它就不是一首七律,而成为七古了。此诗前后似成两截,其实文势是从头一直贯注到底的,中间只不过是换了一口气罢了。这种似断实续的连接,从律诗的起、承、转、合来看,也最有章法。元杨载《诗法家数》论律诗第二联要紧承首联时说:“此联要接破题(首联),要如骊龙之珠,抱而不脱。”此诗前四句正是如此,叙仙人乘鹤传说,颔联与破题相接相抱,浑然一体。杨载又论颈联之“转”说:“与前联之意相避,要变化,如疾雷破山,观者惊愕。”疾雷之喻,意在说明章法上至五、六句应有突变,出人意外。此诗转折处,格调上由变归正,境界上与前联截然异趣,恰好符合律法的这个要求。叙昔人黄鹤,杳然已去,给人以渺不可知的感觉;忽一变而为晴川草树,历历在目,萋萋满洲的眼前景象,这一对比,不但能烘染出登楼远眺者的愁绪,也使文势因此而有起伏波澜。使诗意重归于开头那种渺茫不可见的境界,这样能回应前面,如豹尾之能绕额的“合”,也是很符合律诗法度的。
正由于此诗艺术上出神入化,取得极大成功,它被人们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就是可以理解的了。
后来李白登楼时,也诗兴大发,当他在楼中发现崔颢一诗,连称“绝妙、绝妙!”相传李白写下了四句“打油诗”来抒发自己的感怀:“一拳捶碎黄鹤楼,一脚踢翻鹦鹉洲,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便搁笔不写了。有个少年丁十八讥笑李白:“黄鹤楼依然无恙,你是捶不碎了的。”李白又作诗辩解:“我确实捶碎了,只因黄鹤仙人上天哭诉玉帝,才又重修黄鹤楼,让黄鹤仙人重归楼上。”真是煞有介事,神乎其神。后人乃在黄鹤楼东侧,修建一亭,名曰李白搁笔亭,以志其事。重檐复道,成为燕游之所。实际上,李白热爱黄鹤楼,到了无以复加的程度,他高亢激昂,连呼“一忝青云客,三登黄鹤楼”。山川人文,相互倚重,黄鹤楼之名更加显赫。
篇10:登黄鹤楼拼音版古诗
登黄鹤楼拼音版古诗
登黄鹤楼拼音版古诗
xī rén yǐ chéng huáng hè qù cǐ dì kōng yú huáng hè lóu
昔 人 已 乘 黄 鹤 去,此 地 空 余 黄 鹤 楼。
huáng hè yí qù bù fù fǎn bái yún qiān zǎi kōng yōu yōu
黄 鹤 一 去 不 复 返,白 云 千 载 空 悠 悠。
qíng chuān lì lì hàn yáng shù fāng cǎo qī qī yīng wǔ zhōu
晴 川 历 历 汉 阳 树,芳 草 萋 萋 鹦 鹉 洲。
rì mù xiāng guān hé chù shì yān bō jiāng shàng shǐ rén chóu
日 暮 乡 关 何 处 是,烟 波 江 上 使 人 愁。
篇11:古诗登黄鹤楼与翻译
古诗登黄鹤楼与翻译
登黄鹤楼
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注解
1、黄鹤楼:故址在湖北武昌县,民国初年被火焚毁,传说古代有一位名叫费文的仙人,在此乘鹤登仙。也有人作昔人已乘白云去。
2、悠悠:久远的意思。
3、历历:清晰、分明的样子。
4、鹦鹉洲:在湖北省武昌县西南,根据后汉书记载,汉黄祖担任江夏太守时,在此大宴宾客,有人献上鹦鹉,故称鹦鹉洲。
译文
过去的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的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的白云。
阳光照耀下的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的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的愁绪。
登黄鹤楼拼音
huáng hè lóu
xī rén yǐ chéng huáng hè qù , cǐ dì kōng yú huáng hè lóu 。
huáng hè yī qù bù fù fǎn , bái yún qiān zài kōng yōu yōu 。
qíng chuān lì lì hàn yáng shù , fāng cǎo qī qī yīng wǔ zhōu 。
rì mù xiāng guān hé chǔ shì ?
yān bō jiāng shàng shǐ rén chóu 。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的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
作者介绍
崔颢 唐开元年间进士,官至太仆寺丞,天宝中为司勋员外郎。最为人们津津乐道的是他那首《黄鹤楼》,据说李白为之搁笔,曾有“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的赞叹。《全唐诗》存其诗四十二首。
阅读练习
1、诗歌的一、二两联和尾联表达的思想感情有什么不同?(4分)
2、下列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开头四句以传说落笔,巧借今昔变,气势雄浑,感情真挚。
B、后四句想象天晴时登楼眺望,由渺不 可知的感受转到晴川草树的景象。
C、尾联用烟波浩渺的'长江烘托作者的思绪,与开头意境相应,情融景中。
D、此诗起、承、转、合,出神入化,文思如行云,富于变化,历来被推崇为题黄鹤楼的绝唱。
3、本文中的“乡愁”有何特点?(4分)
4、作者认为“异己的一切会从反面、侧面诱发出有关自己的思想,异乡的山水更会让人联想到自己生命的起点,因此越是置身异乡越会勾起浓浓的乡愁”,请你结合实例谈谈对这句话的认识。
参考答案
1、一、二两联表达的是寂寞、惆怅,尾联表达的是思乡之情 。各2分。
2、B.后四句为实写之景。2分。
3、异乡体验与故乡意识的深刻交糅(2分),漂泊欲念与回归意识的相辅相成(2分)(如果只答乡愁是“浓浓的”“迷茫的”均不能给分。)
4、异乡的风俗观念、山水人情等跟自己家乡的不同,往往会触发对家乡的思念。(2分)如:马致远羁旅他乡时,看到“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的异乡的风景,触动了他这个在天涯的“断肠人”的思乡之感,抒发了游子漂泊他乡的孤独、落魄的心情。因此,异乡的东西往往能勾起浓浓的乡愁。
篇12:登黄鹤楼古诗的原文
登黄鹤楼古诗的原文
黄鹤楼 / 登黄鹤楼
唐代:崔颢
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
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译文
过去仙人已经驾着黄鹤飞走了,这里只留下一座空荡荡黄鹤楼。
黄鹤一去再也没有回来,千百年来只看见悠悠白云。
阳光照耀下汉阳树木清晰可见,鹦鹉洲上有一片碧绿芳草覆盖。
天色已晚,眺望远方,故乡在哪儿呢?眼前只见一片雾霭笼罩江面,给人带来深深愁绪。
赏析
这首诗是吊古怀乡之佳作。诗人登临古迹黄鹤楼,泛览眼前景物,即景而生情,诗兴大作,脱口而出,一泻千里。既自然宏丽,又饶有风骨。诗虽不协律,但音节浏亮而不拗口。真是信手而就,一气呵成,成为历代所推崇珍品。传说李白登此楼,目睹此诗,大为折服。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严沧浪也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此为第一。足见诗贵自然,纵使格律诗也无不如此。历代写黄鹤楼诗很多,但崔颢一首七律,人称最佳,请看他是怎样写: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 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此诗写得意境开阔、气魄宏大,风景如画,情真意切。且淳朴生动,一如口语,不能不令人叹为观止。这一首诗不仅是崔颢成名之作、传世之作,也为他奠定了一世诗名基础。下这样结论绝不是哪一个人,更不是我硬要往开封人脸上贴金。《唐诗三百首》是后人对唐诗选集,就把崔颢这首诗列为七律诗中第一首。可见对此诗器重。元人辛文房《唐才子传》记李白登黄鹤楼本欲赋诗,因见崔颢此作,为之敛手说:“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有人说此说或出于后人附会,未必真有其事。但我以为也决非全部子虚乌有,李白写有关黄鹤楼诗,我手头就有两首:一为《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另一首为《与史郎中钦听黄鹤楼上吹笛》:“一为迁客去湖南,西望长安不见家。黄鹤楼中吹玉笛,江城五月落梅花。”虽都与黄鹤楼有关,然皆另有所托,并非完全写景。同时他《鹦鹉洲》前四句“鹦鹉东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去,芳洲之树何青青”与崔诗句法何其相似。其《登金陵凤凰台》诗亦如此,都有明显仿崔诗格调痕迹。因此,既如“眼前有景道不得,崔颢题诗在上头”两句非李白之言,承认崔诗绝好,对于李白来说还是可以认定。《沧浪诗话》(严羽)说:“唐人七言律诗,当以崔颢《黄鹤楼》为第一。”虽然有争议,如胡应麟称杜甫《登高》为古今七律之冠,但也确是代表大家意见中肯之语。这样一来,崔颢《黄鹤楼》名气就更大了。
以丰富想象力将读者引入远古,又回到现实种种情思和自然景色交融在一起,有谁能不感到它凄婉苍凉。这首诗历来为人们所推崇,被列为唐人七律之首。
传说李白壮年时到处游山玩水,在各处都留下了诗作。当他登上黄鹤楼时,被楼上楼下美景引得诗兴大发,正想题诗留念时,忽然抬头看见楼上崔颢题诗。
★ 黄鹤楼鉴赏全文
★ 古诗小学生作文
★ 经典诗词教学教案
【《登黄鹤楼》古诗鉴赏(集锦12篇)】相关文章:
《石灰吟》小学生必背古诗词鉴赏2022-07-24
学习与鉴赏古诗的步骤-语文学习2022-09-26
《黄鹤楼》崔颢语文教学教案2023-09-03
八年级语文诗五首教案2023-04-14
高一语文公开课教案《滕王阁序》2023-08-02
高考诗歌鉴赏解题方法2023-11-01
唐诗教案2023-04-23
李白登黄鹤楼的三首诗2024-04-16
‘教案’山水田园诗鉴赏教案2022-05-06
鉴赏古代诗歌的语言 教案教学设计2022-1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