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时间:2024-02-10 07:14:18 试题试卷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锦集9篇)由网友“六皇佳人”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篇1: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含成都初三毕业会考)

英 语

A卷(100分)

A卷Ⅰ(85分)

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25小题,计分25分)

Ⅰ.听录音,从句中找出你所听到的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10分)

1.A.wash B.watch C.wish

2.A.foot B.boot C.food

3.A.parents B.presents C.patients

4.A.locking B.knocking C.looking

5.A.spit B.speak C.spill

6.A.taught surfing B.learnt swimming C.taught swimming

7.A.go on B.slow down C.sit down

8.A.ever since B.at once C.many things

9.A.work on B.walk up C.woke up

10.A.studied running B.started running C.started rushing

Ⅱ.听录音,根据录音中的句子,选择相应的答语。(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5分)

11.A.Is that true? B.I’m sorry to hear that. C.It doesn’t matter.

12.A.It’s Monday. B.It’s Monday morning. C.It’s June 14, .

13.A.I’m glad to meet you.

B.Nice to meet you, too.

C.Nice to meet you again.

14.A.She’s a nurse.

B.He’s a policeman.

C.He does his work very well.

15.A.She was born is the USA.

B.She came to China two years ago.

C.She is from Australia.

Ⅲ.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和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5分)

16.A.At home. B.In the playground. C.In a shop

17.A.39 years old. B.41 years old. C.43 years old.

18.A.Nothing. B.A watch. C.A watch and a book.

19.A.Some rice. B.Some bread. C.Some noodles.

20.A.By plane. B.By train. C.By ship.

Ⅳ.听录音,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5分)

21.The girl’s name is .

A.Betty B.Rose C.Sandy

22.The girl lives in .

A.London. B.a town C.a village.

23.How does the girl go to school every day?

A.By train. B.By bus. C.On foot.

24.A big take is of the village.

A.to the west B.to the north C.to the south

25.Why is the village very quiet?

A.Because there are few people there.

B.Because it’s far from London.

C.Because there is no traffic or noise in the village.

第二部分 笔试部分

Ⅰ.选择填空(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25分)

A)从各题的.A、B、C三个选项中,找出和划线部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并能替换划线部分的选项。

26.Many people went to Mr Jackson’s birthday party. All of them had a good time.

A.enjoyed themselves B.were very good C.played for a long time

27.When did you reach the Great Wall?

A.go to B.get on C.get to

28.Our teacher offered us many chances to practise English.

A.showed B.lent C.gave

29.We shouldn’t throw waste paper about.

A.in some places B.here and there C.anytime

30.Look out! The train is coming.

A.Be careful B.Look up C.Look outside

B)从各题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31.―Do you have bike?

―Sorry, I don’t have one.

A.a B.the C.不填

32.My father will be back from Beijing a week.

A.for B.in C.after

33.―Bill, is this your book? ―Yes, it’s .

A.yours B.his C.nine

34.Edison never gave up, he failed many times.

A.and B.though C.or

35.All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over fifteen except Li Lei. He is in our class.

A.younger B.the oldest C.the youngest

36.―When you yo

篇2: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语文

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语文

四川省20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语文

A卷(共100分)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

一. 基础知识及运用。(共12分,每小题2分)

1. 下面加线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忍俊不禁(jīn)      坚韧(rèn)       精神抖擞(shǒu)

B. 人迹罕(hǎn)至      蹒跚(shān)     鞠躬尽瘁(cù)

C. 孜(zī)孜不倦        拮(jié)据       惴(zhuì)惴不安

D. 参差(chā)不齐      点缀(zhuì)     锲(qiè)而不舍

2. 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 躁动不安         甘霖      相儒以沫        精致

B. 与日俱增         宛转      问心无愧        馈赠

C. 锐不可当         锤练      迥然不同        煦暖

D. 欢度节日         伫立      实是求事        恻隐

3. 依次填入下列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他们(三个宇航员)               了登月器的着陆情况,发现一切正常。

(2)不管是研究自然科学,还是研究人文科学,我们都要保持一个怀疑求真的态度,要靠              来发现事物的真相。

(3)水和矿物质盐类,虽然也是生物体所         的,而且也参与躯体的组成,但是它们不能供应能量,跟一般食物不同。

A. 检验  实践  必须                   B. 检查  观察  必须

C. 检验  观察  必需                   D. 检查  实践  必需

4. 下列句子中加线的成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富有创造性的人总是孜孜不倦地汲取知识,使自己的学识渊博。

B. 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千态万状,惟妙惟肖。

C. 生活中,人们往往因立场和角度不同而对事物的看法有所不同乃至完全不同,这种情形是屡见不鲜的。

D. 人类在与大自然的较量中,最直接、最经常的对手是悄无声息的气候。

5. 下面的诗句诵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B.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C. 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D.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6. 根据下面这段话的意思,填到横线上与上下文衔接恰当的一项是(  )

有的知识只须浅尝,有的知识只须粗知。只有少数专门知识需要深入钻研,仔细揣摩。所以,               ,而对于少数好书,则要精读,细读,反复地读。

A. 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

B. 有的书必须咀嚼揣摩,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

C. 有的书只须读其中一部分,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

D. 有的书只须知其中梗概,有的书需要钻研、咀嚼

二.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1题。(共10分,每小题2分)

陈胜者,阳城人也,字涉。吴广者,阳夏人也,字叔。陈涉少时,尝与人佣耕,辍耕之垄上,怅恨久之,曰:“苟富贵,无相忘。”佣者笑而应曰:“若为佣耕,何富贵也?”陈涉太息曰:“嗟乎,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

二世元年七月,发闾左m戍渔阳九百人,屯大泽乡。陈胜、吴广皆次当行,为屯长。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法皆斩。陈胜、吴广乃谋曰:“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死国可乎?”陈胜曰:“天下苦秦久矣。吾闻二世少子也,不当立,当立者乃公子扶苏。扶苏以数谏故,上使外将兵。今或闻无罪,二世杀之。百姓多闻其贤,未知其死也。项燕为楚将,数有功,爱士卒,楚人怜之。或以为死,或以为亡。今诚以吾众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为天下唱,宜多应者。”吴广以为然。

7. 对下面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苟富贵,无相忘              苟:苟且

B. 会天大雨,道不通            会:适逢

C. 爱士卒,楚人怜之            怜:爱

D. 为天下唱,宜多应者          唱:通“倡”,倡导

8. 下面语句中与“辍耕之垄上”中“之”字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 怅恨久之                  B.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C. 吾欲之南海                D. 先天下之忧而忧

9. 比较下列各组加线的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

10. 对下面句子的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燕雀安知鸿鹄之志哉――燕雀怎么知道鸿鹄的志向呢

B. 发闾左m戍渔阳――征发贫苦人民去驻守渔阳

C. 等死,死国可乎――等着死亡,不如为国事而死

D. 吴广以为然―――吴广认为(这个见解)很正确

11. 下面对所选文段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1段主要是介绍陈胜少时的情况,“尝与人佣耕”说明了他当时的身份。

B. “鸿鹄之志”说出了陈胜、吴广年轻时期的抱负,也突出了他们年少气盛。

C. 陈胜、吴广起义的地点是“大泽乡”,起义的导火线是“失期,法皆斩”。

D. 陈胜根据当时的形势,提出了“诈自称公子扶苏、项燕”这一策略,表现了他超人的才略胆识。

三. 阅读下面短文,完成12~15题。(共8分,每小题2分)

①手,这个词听来极其普通,我们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接触到。然而,你是否知道: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通常我们把手腕以下部分称为手。手可分为手掌、手指两部分,由手腕与臂相连,在关节允许范围内可以伸屈自如。具体来说,手掌由掌心、掌背、掌侧和掌根组成,手指则由指节、指肚、指甲和指尖组成,皮下布满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以指尖处最为丰富。一般只有手背上长细毛。

②且不必说其他动物,就拿与人类最相似、同属灵长类的猿猴、猩猩来说吧,虽有人手的形状,但一般不能完全伸直五指,且表面覆盖了一层长毛,运用时也不如人手灵活。与其他动物相比,人手手指间的蹼明显退化,因此人手也更显美观。人与猿猴在握拳时也有很大不同;人的大拇指可扣在拳外侧,而猿猴的拇指却只能握在掌心……如此种种,不胜枚举。为什么存在如此的差异呢?从起源来看,人类在进化过程中是由四肢着地行走变为双腿直立的,手在这时便由上肢转化,从而实现了手与脚的分离。其间的漫长岁月中,通过人类的劳动,形成了今天我们看到的手。这种与动物的差异是人类的劳动和进化造成的。

③正因为人手有着和其他动物截然不同的特点,因此也决定了它具有无可比拟的优点。从功能上看,人手能够制造各种工具和进行劳动生产,这一点是科学家们公认的人与动物的最大的本质区别。又如:人手能够胜任极其繁杂细致的工作,如雕刻、刺绣、绘画、演奏等。再如手指的灵巧表现在使用筷子进餐;手的触觉是极其灵敏的,它可以感觉到不同的物体的温度。总之,手的功能是难以尽述的,简直可以说无所不能了――当然这有些夸张,但也可以说明手的功能之多。

④手是这样灵巧,这样奇妙,难怪古往今来许多人都对它进行研究。某些高明的医生还可以从一个人的手和指甲来判断病情。道理并不深奥,众所周知,要是手心冰冷,指甲发青,那一定病得不轻,所以说手也能在一定程度表现出一个人的生理情况。

⑤科学家们还发现世界上每个人的指纹都不同,根据这一原理,对公安局的工作帮助不小。

⑥人类的劳动创造了手,而人类又用手创造了今天的灿烂文明,我们每个人都不能否认,手是伟大的!手象征着开拓精神和创造精神,这种精神是人类得以繁荣发展的动力和源泉,我们正应该努力发扬光大这种精神。

12. 第①自然段说明的主要内容是(  )

A. 人手的构成                    B. 人手的功能

C. 手是其他生物所不能拥有的          D. 手具有丰富的神经末梢和毛细血管

13. 下面对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存在很大差异的原因解说准确的一项是(  )

A. 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漫长岁月演变而来的

B. 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人类的劳动和进化造成的

C. 人类的手与动物的差异是因为人的大拇指不断地进化而形成的

D. 人类的手与动物的手的差异是因为人类长期劳动带来的

14. 下面对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选文第②段说明的内容照应了第①自然段“手是万物之灵的人类特有的一部分肢体,是其他任何生物所不拥有的”这一句话。

B. 科学家认为,人与动物最大的本质区别是人手能够制造各种工具和进行劳动生产。

C. 第③自然段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为了说明人手的功能之多,具有其他动物不可比拟的优点。

D. 人手是灵巧的,作用很多,高明的医生可以借助人手来判断各种病情,帮助医治很多疾病。

15. 如果给本文加一个标题,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手的功能                        B. 人手与动物手

C. 人类的手                        D. 动物手的特点

第Ⅱ卷(其他类型题  共70分)

四. 填空。(共4分)

16. 用课文原句填空。(任选四小题填写)

(1)会当凌绝顶,                   。(杜甫《望岳》)

(2)                   ,只缘身在最高层。(王安石《登飞来峰》)

(3)                ,病树前头万木春。(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4)                 ,百废具兴。(范仲淹《岳阳楼记》)

(5)无可奈何花落去,                           。(晏殊《浣溪沙》)

(6)春蚕到死丝方尽,                              。(李商隐《无题》)

五. 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17~21题。(共16分)

①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

②战国时代的孟子,有几句很好的话:“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的大丈夫。大丈夫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我们今天就叫做有骨气。

③我国经过了奴隶社会、封建社会的漫长时期,每个时代都有很多这样有骨气的人,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我们是有着优良革命传统的民族。

④当然,社会不同,阶级不同,骨气的具体含义也不同。这一点必须认识清楚。但是,就坚定不移地为当时的进步事业服务这一原则来说,我们祖先的许多有骨气的动人事迹,还有它积极的教育意义,是值得我们学习的。

⑤南宋末年,首都临安被元军攻入,丞相文天祥组织武装力量坚决抵抗,失败被俘后,元朝劝他投降,他写了一首诗,其中有两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意思是人总是要死的,就看怎样死法,是屈辱而死呢,还是为民族利益而死?他选取了后者,要把这片忠心纪录在历史上。文天祥被拘囚在北京一个阴湿的地牢里,受尽了折磨,元朝多次派人劝他,只要投降,便可以做大官,但他坚决拒绝,终于在公元1282年被杀害了。

⑥孟子说的几句话,在文天祥身上都表现出来了。他写的有名的《正气歌》,歌颂了古代有骨气的人的英雄气概,并且以自己的生命来抗拒压迫,号召人民继续起来反抗。

17. 从议论文写作角度看,文章开头有什么特点?为什么是一句话独立成段?(3分)

答:

18. 文章第②段用孟子的几句话主要论证了什么?(2分)

答:

19. 选文第③段“我们就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一句,联系语境看是可有可无的`,不用,上下文衔接更紧密。作者为什么要在这里加上这一句?(3分)

答:

20. 阅读第⑤段,回答下面的问题。(4分)

(1)这一段用了什么论证方法侧重阐述了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三句中的哪一观点?(2分)

答:

(2)本段在举文天祥拒降一例时,引用了他的两句诗,这突出地表现了文天祥的什么精神?(2分)

答:

21. 选文要阐述的中心论点是什么?请补充一个事例论据(可以是历史的,可以是现实生活中的),并作简要分析来证明这一论点。(4分)

答:

六. 作文(共50分)

22. 生活中我们常常听到这样一句话:“他不理解我。”你希望别人理解吗?那你就真诚地理解别人,你会意外地发现你得到的理解比过去多得多。生活中,当你抱怨别人不理解你时,先看看自己的状态如何。有这样一句话:“如果你在流泪,就看不见灿烂的星光。”理解是一座桥梁,理解是填平沟壑的石土。理解是真诚的,理解是相互的。父母之间需要理解,师生之间需要理解,同学之间需要理解。

请以“学会理解”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 题目自拟,不可用话题作文题。

2. 立意自定。

3. 除诗歌外,文体不限。

4. 可以写感受和认识,也可以写自己或别人的故事及给自己的启迪,但要有真情实感。

5. 不少于600字。

B卷(50分)

一. 填空。(共4分)

1. 根据语境及提示填空。

(1)它山之石,                       。(《诗经》)

(2)曹操在《龟虽寿》中用“                   ,              ”表达了自己晚年的雄心壮志。

(3)王维在《使至塞上》一诗中,描绘奇特壮美的塞外风光的句子是“            ,

”。

(4)苏轼在《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一词中,表达一种美好愿望的词句是“         ,

”。

二.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4分)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1. 这首诗中间两联描绘舟过荆门时所见景色,其中第二联中的“随”“入”两字用得好,历来被人称道。请简要分析“随”字好在何处。(2分)

答:

2. 这首诗融情于景,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2分)

答:

三.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文后的题目。(12分)

南方有鸟焉,名曰蒙鸠①,以羽为巢,而编之以发,系之苇苕②。风至苕折,卵破子死。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西方有木焉,名曰射干③,茎长四寸,生于高山之上,而临百仞之渊。木茎非能长也,所立者然也。蓬④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兰槐⑤之根是为芷,其渐之⑥,君子不近,庶人不服。其质非不美也,所渐者然也。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所以防邪僻而近中正也。

注释:①蒙鸠:鸟名。②苕:芦苇的穗。③射干:植物名。④蓬:草名,又叫飞蓬。⑤兰槐:一种香草。⑥(xiū):臭水。

1. 对下列语句中加线的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2分)

A. 名曰射干            名:名字

B. 而临百仞之渊        临:从高处往下看

C. 庶人不服            服:佩服

D. 其质非不美也        质:本质

2. 用一个成语准确概括出下面一句话在文中所表达的意思。(2分)

语句: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

成语是:

3. 将文中画横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

(1)巢非不完也,所系者然也。

译文:                                                       (2分)

(2)故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译文:                                                          (2分)

4. 文中作者用了许多的比喻,意在阐明一个怎样的观点?这个观点在今天还有现实意义吗?请结合实际谈谈你的认识。(4分)

答:观点是:                                         (2分)

认识:                                           (2分)

四.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文后的题目。(18分)

学会欣赏张晓惠

(1)当一声鸽哨嘹亮划破城市的天空,你看那道路两侧的花坛中树枝上就绽出了粒粒花蕾点点嫩芽,一片嫣红满目翠绿;

(2)当缕缕春风拂过乡村的清晨,你看那摇摇摆摆的鹅群趟下坎沟,小河就欢快地铺上一层绒绒的白,株株小草一起做着深呼吸,漫漫四野忽地就向着蓝天蓬勃起丛丛绿色的火焰;

(3)邻家的女孩穿着格子裙大声地唱着“GO!GO! ”蹦蹦跳跳,那苗条的身姿活泼的笑容,让你觉得青春真好!

(4)日日相见的同事,自学拿到了学位,在知识竞赛中又获了大奖,你真是满心地高兴由衷地赞叹:了不起,太棒了!

(5)五彩缤纷的世界,多姿多彩的生活,就是这样,让心怀纯真向往美好的人们不时地感受无尽的自然美和人性美,欣赏便由此而生。然而,在平常的生活中,我们是否能时时都以欣赏的情怀和心态去发现、审视、对待所遇的人和事呢?

(6)一般来说,人人都有欣赏的眼光,也都有需要他人欣赏的心态。但由于人性的弱点,欣赏物容易,欣赏人较难;欣赏远离自己的人易,欣赏近处的人难;……更由于人类共有的特点,“自己的,是最好的”,对他人的所长所优会不屑一顾甚至嗤之以鼻。加之大千世界纷繁复杂,喧嚣浮躁之中,我们还有没有一颗明净的心灵来分辨泥沙俱杂中的珠贝?转型期中纷至沓来的多元价值观,我们还有没有一双敏锐聪慧的眼力来欣赏那于人生中最重要的真善美?竞争拼搏脚步匆匆,我们还有没有细腻从容的心情来欣赏生活中的一草一木、蓝天白云,湖面上的星星,夕阳晚风中飘来的声声清笛?

(7)生命需要欣赏。那次在珍珠泉,远看水面细雨淅沥,近观方知是无数只泉眼在鼓涌。导游小姐说:鼓掌呀!泉水听到掌声会高兴得很啊!随着我们一行劈劈啪啪掌声响起,奇景出现了:无数粒泉水在掌声中向上翻腾跳跃,在熠熠金阳下玲珑剔透,真如粒粒玉润浑圆的珍珠!原来,连泉水都需要欣赏呀!但欣赏,又谈何容易?!

(8)欣赏,是要苦苦修炼的。

(9)欣赏是一种修养,一种沉稳洒脱严于律己尊重他人的风度;欣赏是一种胸襟,容得下他人的才华和长处,同时作为自己不懈地学习和进取的动力;欣赏是一种滤尽了一切利欲渣滓的从容情怀,面对缤纷的繁华不会眩晕,面对衰荣恩怨平静超然;欣赏更是一种哲学,观一花可观一世界,于小草可见大精神。

(10)用欣赏的眼光审视自然与世情,我们会发现大自然和生活原本是这样的美好;用欣赏的心态对待亲人和同事,我们会由衷地感激在这只有一次的人生,我们得以牵手结缘相聚同行;在欣赏的目光和氛围中工作生活,我们会更加愉悦自信地去做好我们应该做的一切,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1)一个不会欣赏或欣赏力低下的人,生活的宽度和广度极其有限,多姿多彩的人生韵味和情调也无从领略。学会欣赏,生之旅途会发现更多的美丽和情韵,自身的胸襟和生存的意义更加博大广泛。用欣赏的心态和眼光待人行事,我们的人生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

1. 文章开篇作者就描述了生活中的许多现象,这些现象有什么共同的特征?请简要概括。作者这样开篇的目的是什么?请简要谈谈。(4分)

答:(1)特征:                                (2分)

(2)目的:                                (2分)

2. 结合生活实际,在第(6)自然段的省略号处补出两例反映人们欣赏中人性弱点的现象,要求句式与上文一致,内容与上下文关联。(4分)

答:(1)                                          (2分)

(2)                                                (2分)

3. 作者认为学会了欣赏我们的人生会进入一个更高的境界,那怎样才能学会欣赏呢?请结合文意归纳概括回答。(6分)

答:(1)                                               (2分)

(2)                                               (2分)

(3)                                               (2分)

4. 作者认为“欣赏,是要苦苦修炼的”,并在第⑨自然段从不同角度阐明了自己对“欣赏”的看法,给人不少的启迪。请你选择其中给你启迪最深的一句,结合文章谈谈你的理解及给你的启迪。(不少于50字)(4分)

答:句子:

理解与启迪:

五. 语言运用(12分)

1. 阅读下面这则新闻报道,请用一句话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不超过16个字,含16字)。(4分)

本报讯(记者  李丹)通过对成都市6个区县20余家企业的检查、暗访结果显示,成都市水环境还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①水环境形势严峻。成都不少河段水质仍受到严重污染。数据显示成都市污染物减少了,生活污水处理率提高了,但锦江水质还是没有根本好转,并呈恶化趋势。②环境保护基础工作较为薄弱。还存在环境污染数据不清,排污费征收使用底数不清等问题。③环保执法存在“死角”。个别地方在处理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关系上存在误区,搞被动受检,应付检查。④全市用水、节水工程建设滞后。全市污水处理率虽达到82%,但工业污染整治仍处于低水平、补欠账阶段,离清洁生产、循环经济的要求差距很大。

检查组最后建议,成都市应认真研究解决锦江污染问题,把整治锦江作为一个系统工程,纳入市政府为民办实事工作中,使水环境质量得到提高。

答:

2. 下面是一份对200名初中生课外阅读的调查情况表,请根据这个调查情况,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初中生课外阅读情况调查统计表

阅读内容

人数

百分比

卡 通 画

112

56%

时文杂志

32

16%

武侠小说

30

15%

文学名著

26

13%

(1)从表中数据可以得出一个结论,即                         。(2分)

(2)看了这一统计结果,你对同学的建议是                       。(2分)

3. 根据下面提供的语境,回答后面的问题。(4分)

小明今年初三,星期天正在家里复习功课。这时,小明爸爸的同事来了并提出要在家里打麻将。小明听到以后想劝阻。如果你是小明,该向爸爸怎样说才能让爸爸拒绝同事?爸爸听了以后会向同事怎样说才能收到同事放弃打麻将的效果?(说话要注意身份和对象,做到简明、连贯、得体)

(1)小明向爸爸说:                                        (2分)

(2)爸爸向同事说:                                         (2分)

【试题答案】

A卷

第I卷

一、二、三选择题

题号

1

2

3

4

5

6

7

8

答案

C

B

D

D

B

C

A

C

题号

9

10

11

12

13

14

15

答案

D

C

B

A

B

D

C

第II卷

四. 填空

16. (1)一览众山小        (2)不畏浮云遮望眼        (3)沉舟侧畔千帆过

(4)政通人和         (5)似曾相识燕归来        (6)蜡炬成灰泪始干

五. 阅读

17. 文章开篇提出了全文的中心论点(或: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中心论点。或:文章开门见山提出了本文的论述中心);独立成段是为了强调、突出这一中心论点。

18. 主要论证了什么是骨气(或论证了“骨气”的含义)。

19. 因为我们是“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所以我们也应该有骨气(或者:“突出我们作为‘这些有骨气的人的子孙’而感到自豪”)

20. (1)用举例论证的方法(或:例证法),侧重阐述了“富贵不能淫”这一观点。

(2)为国家、为民族而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大无畏精神。

21. 本文阐述的中心论点是“我们中国人是有骨气的”;如:陶潜清贫,却不愿为五斗米折腰;顾炎武饱经忧患坚持抗清斗争,至死不渝。

六. 作文

22. 略

B卷

一. 填空

1. (1)可以攻玉             (2)烈士暮年 壮心不已(或:老骥伏枥  志在千里)

(3)大漠孤烟直   长河落日圆     (4)但愿人长久  千里共婵娟

二. 阅读下面古诗,按要求回答问题

1. 一个“随”字化静为动(或“以动写静”),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变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

2. 抒发了诗人思念故乡的深情。

三. 文言文阅读

1. C

2.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3. (1)(蒙鸠)的巢穴不是不完整,而是(巢穴)所挂的地方使它这样。

(2)所以说有道德的人居住一定要选择地方(处所),外出游学一定要结交贤士。

4. 此题是一道半开放性表述题,目的在引导学生将阅读文本与阅读生活联系在一起,考查学生的归纳概括和阐述能力。观点:社会环境对人的思想有重大影响。意义的阐述是开放性的。

四.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文后的题目。

1. (1):都是自然或人性中美好的一面(或:都是美好的事物)

(2):引出欣赏和学会欣赏的话题(或为下文阐述学会欣赏作铺垫)

2. 参考示例:(1)欣赏家人易,欣赏他人难;(2)欣赏自己易,欣赏同事难;(3)欣赏异性易,欣赏同性的人难。

3. (1)有纯真而美好的心态;(2)有坦荡而开阔的心胸;(3)有分辨真善美的聪慧。

4. 有感受生活的从容。该题是一道开放性表述题,考查学生的分析能力和深层领悟能力。

五. 语言运用

1. 成都市水环境形势不容乐观(或:“成都市水环境质量亟待提高”“成都市水环境问题很多亟待解决”)“成都市”“水环境”“形势”(或“质量”“问题众多”)“不容乐观”(或“亟待提高”“亟待解决”)

2. (1)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喜欢看卡通画而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或:大多数初中生课外阅读不喜欢阅读文学名著而喜欢看卡通画)

(2)开放性试题。

3. 这是一道开放性试题,没有标准答案,但是所说的话语必须符合“小明”和“爸爸”这一特有身份,两人的话既要委婉表达自己的说话意图,又要使对方易于接受。

篇3: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英语试卷A

(含成都初三毕业会考)

英 语

A卷(100分)

A卷Ⅰ(85分)

第一部分 听力测试(25小题,计分25分)

Ⅰ.听录音,从句中找出你所听到的选项。(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10分)

1.A.wash B.watch C.wish

2.A.foot B.boot C.food

3.A.parents B.presents C.patients

4.A.locking B.knocking C.looking

5.A.spit B.speak C.spill

6.A.taught surfing B.learnt swimming C.taught swimming

7.A.go on B.slow down C.sit down

8.A.ever since B.at once C.many things

9.A.work on B.walk up C.woke up

10.A.studied running B.started running C.started rushing

Ⅱ.听录音,根据录音中的句子,选择相应的答语。(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5分)

11.A.Is that true? B.I’m sorry to hear that. C.It doesn’t matter.

12.A.It’s Monday. B.It’s Monday morning. C.It’s June 14, .

13.A.I’m glad to meet you.

B.Nice to meet you, too.

C.Nice to meet you again.

14.A.She’s a nurse.

B.He’s a policeman.

C.He does his work very well.

15.A.She was born is the USA.

B.She came to China two years ago.

C.She is from Australia.

Ⅲ.听录音,根据录音内容和问题选择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5分)

16.A.At home. B.In the playground. C.In a shop

17.A.39 years old. B.41 years old. C.43 years old.

18.A.Nothing. B.A watch. C.A watch and a book.

19.A.Some rice. B.Some bread. C.Some noodles.

20.A.By plane. B.By train. C.By ship.

Ⅳ.听录音,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正确答案。(共5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5分)

21.The girl’s name is .

A.Betty B.Rose C.Sandy

22.The girl lives in .

A.London. B.a town C.a village.

23.How does the girl go to school every day?

A.By train. B.By bus. C.On foot.

24.A big take is of the village.

A.to the west B.to the north C.to the south

25.Why is the village very quiet?

A.Because there are few people there.

B.Because it’s far from London.

C.Because there is no traffic or noise in the village.

第二部分 笔试部分

Ⅰ.选择填空(共25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25分)

A)从各题的'A、B、C三个选项中,找出和划线部分意思相同或相近、并能替换划线部分的选项。

26.Many people went to Mr Jackson’s birthday party. All of them had a good time.

A.enjoyed themselves B.were very good C.played for a long time

27.When did you reach the Great Wall?

A.go to B.get on C.get to

28.Our teacher offered us many chances to practise English.

A.showed B.lent C.gave

29.We shouldn’t throw waste paper about.

A.in some places B.here and there C.anytime

30.Look out! The train is coming.

A.Be careful B.Look up C.Look outside

B)从各题的A、B、C三个选项中选择正确答案。

31.―Do you have bike?

―Sorry, I don’t have one.

A.a B.the C.不填

32.My father will be back from Beijing a week.

A.for B.in C.after

33.―Bill, is this your book? ―Yes, it’s .

A.yours B.his C.nine

34.Edison never gave up, he failed many times.

A.and B.though C.or

35.All the students in our class are over fifteen except Li Lei. He is in our class.

A.younger B.the oldest C.the youngest

36.―When you your old friend?

―The day before yesterday.

A.will; visit B.did; visit C.have; visited

37.―Would you like a bag of nice?

―Yes. I have rice at home.

A.some B.little C.a little

38.In our city people have moved into their new houses.

A.thousand B.thousands C.thousands of

39.Thanks our English teacher, we have learned many English songs.

A.to B.for C.不填

40.―May I take this book out of the reading room?

― .Please read it here.

A.Certainly B.No, you needn’t C.No, you mustn’t

41.The weather in Chengdu is very nice. It’s too cold in winter too hot in summer.

A.either; or B.neither; nor C.both; and

42.I don’t remember where in that city when he was young.

A.did he work B.he worked C.he has worked

43.I hate people don’t help others when they are in trouble.

A.who B.which C.they

44.The policeman asked the child cross the street the traffic lights turned green.

A.not; when B.don’t; before C.not to; until

45.We will stay at home if my aunt to visit us tomorrow.

A.comes B.will come C.is coming

C)选择最佳答案完成对话。

46.―I’m sorry I broke the window.

― .

A.That’s right B.Not at all C.Never mind

43.―Shall I close the window, Mr and Mrs White?

― .

A.Don’t do that B.No, you mustn’t C.No, please don’t

48.―Help yourself to some fish, please.

― .

A.Thanks I’ve had enough. B.No, I can’t C.I don’t like it

49.―

―Go along this road. It’s about fifty meters away from here.

A.Where’s the bookshop?

B.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bookshop?

C.Excuse me, I don’t know the way.

50.―Jane, yor dress is beautiful.

A.No, it isn’t. B.Really? C.Thank you.

Ⅱ、完形填空 通读全文,根据短文内容,从A、B、C三个选项中选出可以填入空白处的最佳答案。(共10空,每空1.5分;计分15分)

Mr Evans worked in Seattle, but then he changed his job. He and his wife moved to 51 town. They didn’t have many 52 there, 53 they soon met many interesting people. 54 a few weeks they often went to dinner or to 55 at other people’s homes.

One day Mr and Mrs Evans also had a party at home. They 56 their friends to come. They and their friends all had a good time. They sang and danced 57 and didn’t 58 even it was very late. At 59 a policeman came and asked t

hem to 60 their party because they made so much noise.

51.A.other B.the other C.another

52.A.friends B.children C.jobs

53.A.and B.but C.so

54.A.After B.Before C.About

55.A.meetings B.picnics C.parties

56.A.shouted B.invited C.sent

57.A.quickly B.badly C.happily

58.A.leave B.begin C.come

59.A.breakfast B.once C.midnight

60.A.begin B.stop C.go on with

Ⅲ.阅读理解(共10小题,每小题2分;计分20分)

A)阅读下面短文,根据短文内容判断句子的正误。正确的涂“A”,错误的涂“B”。

If you turn on the radio, you may hear “Most of North and South China will have a cold wet day tomorrow.” Or if you read a newspaper, you may read things like “In the Northeast of Sichuan, it will be fine.” Or if you watch TV, you may see and hear “Beijing will be rainy. The temperature will be 2 to 9.” Today we can know the weather beforehand. We

篇4: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英语试卷B

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英语试卷B

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英语试卷

every day, so he

raining.

5.韩梅宁愿再等一个小时也不叫醒她母亲,因为她母亲太累。

Han Mei to wait for another hour

up her mother because her mother was too tired.

Ⅱ.完成对话,在对话的`空格中填上适当的单词,使对话完整正确。一空一词。按编号把答案依次填入右边表格内。(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10分)

A:What shall we do today?

B:Well, we could visit the old town of this city. There we can see many small and quiet streets with green 1 on both sides. Their leaves almost 2 all the streets.

A:I’d 3 to do that 4 . I don’t feel like 5 very much today.

B:Maybe we could borrow two 6 from my friend liu Lei who lives in this city, and we may 7 the bikes to him when we 8 this city next Monday. We could visit the streets by bike 9 of walking.

A:Good idea! But we must do some 10 first. We need to buy some food and drinks. 1

2

3

4

5

6

7

8

9

10

Ⅲ.短文填空,从下面方框中选出10个单词,用它们的适当形式填入短文空格内,使短文意思正确、通顺(每词限用一次)。请按编号将答案依次填入右边表格中。(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10分)

feel give turn work help wait thing near he only final one

A woman was eating in a restaurant. She asked the waiter to do many 1 for her. Now she was 2 the waiter a lot of trouble. 3 . she asked the waiter to turn on the air conditioner(空调)because she 4 too hot. Then she asked him 5 it off because she was too cold. This went on and on for 6 half an hour.

But the waiter was very kind and 7 .He did everything the woman asked 8 to do without getting angry. 9 , someone else in the restaurant asked why the 10 didn’t just throw the woman out. “Oh, I don’t care.” the waiter said, Smiling. “We don’t even have an air conditioner.” 1

2

3

4

5

6

7

8

9

10

Ⅳ.阅读理解,根据短文内容选择最佳答案。(A、B两篇文章共10小题,每小题1分;计分10分)

A

Mails, games, music, news, chat rooms(聊天室) and shopping! The Internet is part of the way we live today. It’s easy to get onto the Internet. The only thing we need to do is to use a modem which is used for connecting a computer to a telephone line. The Internet is changing and growing all the time. More and more people have computers and use the Internet. Using the Internet means surfing the World Wide Web(That’s the “www” you always hear about.) The Web(网)has large numbers of websites(网站)in it. They are the places you go to get information and do things.

Where do these websites come from? They are made by web designers(设计师).What happens when you click on a word or a picture? You are sent to another page. It’s all because of the web designer. Web designers do a lot of work by using a computer programming(程序编辑) language.

Is Web design all about computer programming? No. It’s about making something new. Web designers must imagine a lot when they are making a website. It must look good and be fun to use. A big part of Web design is art. They choose the best pictures and colors to make the website look good. They also write the things that you see on the website. An important part of their job is to share(分享)ideas with the website manager about how to design the website well.

1.This passage is mainly(主要的)about .

A.computer programming language B.the web designers’ work

C.the website manager’s work D.the way to get onto the Internet

2.More and more people are using the Internet because it’s .

A.easy and useful B.beautiful and funny

C.colorful and hopeful D.changing and growing

3.It’s possible for us to change websites by just a click because of .

A.the modern’s help B.the telephone line’s help

C.the web designers’ work D.the website manager’s work

4.Which of the following is wrong?

A. “www” means “World Wide Web”.

B.There’re a few websites on the web.

C.The Internet has changed people’s lives.

D.We can do things like shopping on the Internet.

5.The web designers do a lot of work except .

A.making the websites new and beautiful B.writing things on the Internet

C.doing the computer programming D.following the manager’s ideas

B

Almost all people like flowers. Some people like flowers because of their smells. Shapes, colors and so on. Others like flowers because they think different flowers mean different things. Flowers have their own language. For example, red roses mean “love” and sunflowers mean “loyalty”(忠诚).So people in more than 100 countries have chosen their own national flowers which say something about their countries’ spirit. In 1994

, China talked about choosing a national flower. Some people liked the peony(牡丹)but others liked the plum blossom(梅花).They couldn’t agree with each other. So it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

People like to buy different flowers in different seasons. Where do all the beautiful flowers in shops come from? They may come from far away, so their price is higher.

a.Farmers grow flowers in their fields.

b.Planes or trains or buses take the flowers to different places.

c.Flower shopkeepers buy flowers from the flower markets. They look at the flowers and throw away the broken or bad ones. They cut the flowers to make them more beautiful.

d.You go to buy the flowers in the shops. When you buy a flower, you’re paying lots of people: the farmer, the driver of the plane or train or bus. The seller in the flower market and the flower shopkeeper.

So you’d better keep your flowers from far away for a long time. But how? Why not dry them? It’s easy! Sand drying is a way. Dry, clean sand is one of the oldest things for drying flowers. And it’s one of the cheapest.

・Fill a box half-way with sand.

・Put the flowers on top of the sand.

・Put the box in a warm, dry place.

・Leave the flowers there for one to three weeks.

・Take them out and they will be dry.

6.The underlined words “national flowers” most probably means .

A.the flowers of the country B.the flowers of the season

C.the most beautiful flowers D.the strongest flowers

7.People usually choose their own “national flower” according to(根据)the flower’s .

A.smell B.shape

C.color D.meaning

8.The Chinese national flower has not been decided yet, because .

A.no flower can show China’s spirit

B.China hasn’t talked about choosing one

C.nobody agrees t

篇5:四川省达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四川省达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20四川省达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考试时间120分钟,满分100分)

注意事项:

1、本试卷为课改实验区和非课改实验区通用卷,所有考生均作此卷。

2、全卷共8页,答题时请将答案用蓝黑墨水钢笔直接写在试卷上。

3、答题前,请将密封线内各项目填写清楚。

一、积累与运用(16分)

1、请将下面的字抄在田字格中。(要求:书写正确、端正、美观)(2分)

检阅难忘过去 开启精彩未来

请仔细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完成2-6题。

为了宣传四川省十运会,宣传达州,5月12日,中央电视台“同一首歌 走进达州 相约十运会”大型文艺晚会在新落成的达州市体育中心隆重举行。①当晚,虽然风雨交加,天不作美,但丝毫没有受到影响。只见台上演员冒着风雨戴歌戴舞,激情四射,个个使出浑身解数;台下观众披着雨衣挥棒(荧光棒)欢呼,热情洋溢,人人绽开欢乐笑靥。这一晚,成了所有演职人员和3万观众真正的“难忘今霄”,达州人的热烈与奔放、执著与坚韧、团结与高效也在这场难忘的晚会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我们坚信,传承了厚重历史文化、光荣革命传统和伟大抗洪精神的达州人民,一定能上下一心,群策群力,办出一届像“同一首歌”一样精彩的“十运会”,②一个开放而充满魅力的达州也必将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

2、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读音全对的一项是( )(2分)

A、精彩 (cě) 快乐(lè ) 笑靥 (yàn)

B、执著(zhù) 隆重(long) 奔放(bēn)

C、绽开(zhàn) 魅力(mèi) 荧光棒(yóng)

D、坚韧(rèn)洋溢(yì) 浑身解数(xiè)

3、下列短语中有两个错别字,请找出来予以改正。(2分)

风雨交加 戴歌戴舞 激情四射

淋漓尽致 群策群力 难忘今霄

中的                   字应改为

中的                   字应改为

4、文段中划线句子①有语病,请予以修改。(2分)

① 当晚,虽然风雨交加,天不作美,但丝毫没有受到影响。

应修改为: 。

5、根据句意,仿照下面的例句,将文段中划线句子②浓缩成一个五字短语,使之与例句共同组成一条宣传十运会、宣传达州的标语。(2分)

② 一个开放而充满魅力的达州也必将充分展现在世人面前。

缩句:

6、我们达州有许多风景名胜和地方特产,请你选一个你和别人都熟悉的,用一句话作介绍。注意突出其特点,语言力求简洁优美(句式和修辞不作要求)(2分)

示例:①“真佛山”胜景,洞天福地,川东名刹。

②灯影牛肉,薄如蝉翼,风味独特。

7、诵古代诗文,品名家华章。请根据要求或提示补写下列诗文名句。(可任选其中四个小题作答)(4分)

(1)《<论语>十则》中表明“学”与“思”关系的句子是:学而不思则罔,                 。

(2)刘禹锡《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喻含哲理的诗句是:                  ,

病树前头万木春。

(3)陆游《游山西村》中寓含哲理的诗句是:                   ,柳暗花明又一村。

(4)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推己及人、满怀博爱情怀的诗句是:安得广厦千万间,                   。

(5)文天祥《过零丁洋》中表明生死观的诗句是:人生自古谁无死?

(6)辛弃疾《破阵子 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表达自己理想的句子是:

,赢得生前身后名。

二、阅读感悟(44分)

(一) 阅读《孤独之旅》选段,完成8――12题)

①天黑了。空手回到窝棚的杜雍和没有见到杜小康,他就大声叫起来,但除了雨后的寂静之外,没有任何回应。他就朝杜小康走去的方向,寻找过去。

②杜小康找到了那十几只鸭,但在芦荡里迷路了。一样的芦苇,一样重重叠叠无边无际。鸭们东钻西钻,不一会儿工夫就使他失去了方向。眼见着天黑了。他停住了,大声地呼喊着父亲。就像父亲听不到他的回应一样,他也不能听到父亲的会应。

③杜小康突然感觉到他已经累极了,将一些芦苇踩倒,躺了下来。

④那十几只受了惊的鸭,居然一步不离地挨着主人蹲了下来。

⑤杜小康闻到了鸭身上的一股羽绒气味。他把头歪过去,几乎把脸埋进了一只鸭的蓬松的羽毛里。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悲哀。他说不明白自己为什么哭。

⑥雨后天晴,天空比任何一个夜晚都要明亮。杜小康长这么大,还从未见过蓝成这样的天空,而月亮有是那么的明亮。

⑦杜小康顺手抠了几根白嫩的芦苇根,在嘴里嚼着,望着异乡的天空,心中不免有想起了母亲,想起了许多油麻地的孩子。但他没有哭。他觉得自己突然的长大了,坚强了。

⑧第二天早晨,杜雍和找到了杜小康,当时杜小康正在芦苇地上静静地躺着。不知是因为太困了,还是因为他有饿有累坚持不住了,杜雍和居然没有能够叫醒他。杜雍和背起了疲软的儿子,朝窝棚方向走去。杜小康的一支脚板底,还在一滴一滴地流血,血滴在草上,滴在父亲的脚印里,也滴在跟在他们身后的那群鸭的羽毛上……

⑨鸭们也长大了,长成了真正的.鸭。它们的羽毛开始变得鲜亮,并且变得稠密,一滴水也不能泼进了。公鸭们变得更加漂亮,深浅不一的蓝羽、紫羽,在阳光下犹如软缎一样闪闪发亮。

⑩八月的一天早晨,杜小康打开鸭栏,让鸭们走到水中时,突然在草里看到了一颗白色的东西。他惊喜地跑过去捡起,然后朝窝棚大叫:“蛋!爸!鸭蛋!鸭下蛋了!”

⑾杜雍和从儿子手中接过还有点温热的蛋,嘴里不住地说:“下蛋了,下蛋了……”

8、按常情,有悲哀才有哭,而文中说:“他哭了起来,但并不悲哀”,你怎样理解这句话的含义?(4分)

答:

9、第⑥段的环境描写,体现了作者怎样的用意?(2分)

答:

10、第⑨段对“鸭们也长大了”的优美而深情的描写,其深层意思是什么?(2分)

答:

11、同是见鸭“下蛋了”,杜小康是“惊喜地跑过去捡起”,并“大叫”,杜雍和是“接过”,“嘴里不住地说”,说明他们此时虽都满怀喜悦,但各自的想法是不一样的,请你试作揣摩。(4分)

答:

(二) 阅读下面的段文,完成13――17题。(14分)

心中有景

南山下有一座庙,庙里有一株古榕树。

一天清晨,小和尚起来洒扫庭院,见古榕树下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望树兴叹。

忧至极处,便丢下扫把奔至师父的堂前,叩门求见。

师父闻声开门,见徒弟愁容满面,以为发生了什么事,急忙询问:“徒儿,大清早为何事如此忧愁?”

小和尚满腹疑惑的说:“师父,你日夜劝导我们要勤于修身悟道,可是,即使我学得再好,人难免有死亡的一天。到那时候,所谓的我,所谓的道,不正如秋天的落叶、冬天的枯枝一样,被一堆黄土所掩埋吗?”

老和尚听后,指着古榕树对小和尚说:“徒儿,不必为此忧虑。其实,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

“我怎么没看见呢?”

“那是因为你心中无景,所以看不见花开。”

面对落叶凋零而去憧憬含苞待放,这需要一颗不朽的春心,一颗乐观的心。

人的一生难免会遇到一些不幸,在你不备的时候打击你,但是我们没有必要为了等待这一天的到来而整日忧心忡忡,自己跟自己过不去。

以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不仅可以化解烦恼与不幸,而且每天都会有一种愉快的心情让自己的生命鲜活起来。

只要心中有景,何处不是花香满径。

13、小和尚见落叶满地,不禁“忧从中来”、“愁容满面”,他为什么“忧愁”?请用自己的话概括回答。(2分)

答:

14、老和尚为什么没有小和尚的“忧愁”?他是怎样面对生活、对待人生的?(4分)

答:

15、“秋天落叶和冬天的枯枝,在秋风刮得最急的时候,在冬雪落得最密的时候,它们都悄悄地爬回了树上,开成了春天的花,长成了夏天的叶。”老和尚这番含有哲理的话,不由得使我们想起近代著名思想家龚自珍《己亥杂诗》中赞美“落花精神”的两句诗:“

,                   (2分)

16、结合全文,仔细体会划线句子的意思,说说“鲜活”一词的具体含义。(2分)

17、读了此文,你认为“心中有景”的真正含义是什么?对你有何启迪?(4分)

(三)、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8――22题。(15分)

五柳先生传

陶渊明

先生,不知何许人也,亦不详其姓字;宅边有五柳树,因以为号焉。闲静少言,不慕荣利。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性嗜酒,家贫,不能常得,亲旧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饮辄尽,期在必醉。既醉而退,曾不吝情去留。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簟瓢屡空,晏如也!常著文章自娱,颇示己志。忘怀得失,以此自终。

赞曰:“黔娄之妻有言:‘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其言兹若人之俦乎?衔觞赋诗,以乐其志,无怀氏之民欤?葛天氏之民欤?”

18、下面各组中加点的词与其它三项意思或用法相去甚远的一项分别是:

(1)( )(2)( )(3)( )(3分)

(1) A、期在必醉 B、君问归期未有期

C、盈缩之期,不但在天 D、度已失期

(2) A、或置酒而招之 B、怅恨久之

C、楚人怜之  D、又数刀毙之

(3) A、亲旧知其如此 B、其两膝相比者

C、以彰其咎 D、其真无马邪

19、根据文意,翻译下面的句子。

(1) 好读书,不求甚解。

(2) 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

20、五柳先生有哪三大志趣(用文中原句或词语回答)?刻画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

答:

21、陶渊明“好读书”,我们今天的青少年更应该继承前辈的这种优良传统,做到“鉴赏文学作品,受到高尚情操与趣味的熏陶,丰富自己的精神世界”。请你写出一部你读后受到感染与熏陶的作品名称、作者、人物形象(应写出是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作品名称:《 》;作者: (2分)

人物形象:

(2分)

三、写作(40分)

22、请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1)生活是无字书,社会是大课堂。在我们的人生道路上,总会有一些人、一些事令我们感动,引我们思索,给我们教益,是我们明白一些做人、行事的道理。

请以“那一次,我懂得了 ”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根据你所写内容选一个恰当的词语将题目补充完整。

②综合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③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2)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和谐。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还很多,无论在家庭、在学校、在社会……在非原则面前,“让”是一种礼貌、一种气度、一种美德。

请以“让”为话题,自选角度,自定立意,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① 自拟题目,文体不限(如写成诗歌,不得少于20行。

②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和人名。

篇6:福州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福州市高级中等学校招生考试语文试卷参考答案

第Ⅰ卷 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

1.B 2.A 3.D 4.D 5.C

第Ⅱ卷 非选择题(共135分)

一、积累与运用(26分)

6.(1)思而不学则殆 (2)五十弦翻塞外声

(3)无丝竹之乱耳朵 (4)病树前头万木春

(5)黄梅时节家家雨 青草池塘处处蛙

(6)举杯邀明月 对影成三人

(7)春蚕到死丝方尽 蜡烛成灰泪始干

(8)示例:①长风破浪会有时 直挂云帆济沧海

②人生自古谁无死 留取丹心照汗青

③先天下之忧而忧 生天下之乐而乐

④会当凌绝顶 一览众山小

⑤少壮不努力 老大徒伤悲

7.(1)示例:①应该说刺中有花。 ②虽然有刺,但花很美。(意思对即可)

(2)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有理即可。

示例:①生活总会出一些难题,要人选择,要人解决。甘于平庸、陷于麻木的人,总是听任命运的摆布;悲观的人,总是患得患失,缺少斗争的勇气;只有乐观的人,能挑战不该害怕的,害怕应该害怕的,成为真正的勇者和智者。

②悲观的人生态度是不健康的。悲观的人,看不到妖艳的花朵,只看到扎人的花刺;无视美丽,却放大了丑陋;不憧憬美好的未来,止步于眼前的挫折。悲观的人,只哀叹生命中的风霜雨雪,想不到拨开云雾,终见万丈阳光!

8.(1)示例:①鲁提辖拳打镇关西 ②吴用智取生辰纲 ③宋公明私放晁天王

④武松醉打蒋门神

(2)答题要求:要有人物和地点、事件,语言表达顺畅。不能脱离原著,另编故事。示例:①武松路过景阳冈,遭遇一只大老虎。那虎又饥又渴,扑向又醉又困的武松,武松一惊,酒也吓醒了。他一闪,先躲过了大老虎,接着拳脚相加,几番打斗最后赤手空拳打死了大老虎。

②李逵背着老娘上梁山,行至沂岭。为给老娘解渴,李逵了去找水,回来时发现老娘不见了,李逵赶紧四处找寻,终于在老虎洞旁发现老娘的残躯。李逵大怒,一连杀了大小四只老虎。第二天掩埋了老娘的尸骨,大哭一场,独自下山去。

(3)本题为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我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作为取经集体,核心人物,唐僧有着常人难以容忍的缺点。他胆小懦弱,走到穷山恶水时,常常“大惊失色”,“流下泪来。”他人妖颠倒,是非不明,多次上了妖精的当仍是执迷不悟,对忠心耿耿的孙悟空动不动就念紧箍咒。可见,唐僧还真是可憎可恶。

②我不同意“唐僧可憎”的观点。唐僧为了从西天取回真经,不畏千难万险,不为财色迷惑,富有献身精神。他对徒弟要求严格,对自己从不懈怠。处处以“慈悲为怀”,一路播撒着善良的种子。他那普度众生的崇高信念、坚忍不拔的意志、执着追求的精神,无不令人肃然起敬。

③我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猪八戒自私自利、好吃懒做,每当遇到困难,总爱嚷嚷着散伙。他还特别好进谗言,搬弄是非。在“三打白骨精”这一节中,他挑唆不明真相的唐僧念紧箍咒,赶走了孙悟空。这种损人利己的行为,真是可气可恨。

④我不同意“悟能可气”的观点。在西天取经的曲折道路上,猪八戒虽然没有悟空神通广大的超常本领,却也立下不少战功。在智取芭蕉扇、大战盘丝洞等战斗中,他总是挥舞钉耙勇猛作战,是悟空斗魔降妖的好帮手。他憨厚老实、肯卖力气、富有人情味,让我们觉得可亲又可爱。

二、阅读(49分)

(一)(18分)

9.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10.(1)消散 (2)参与,这里指欣赏 (3)睡觉 (4)只是

11.(1)潜游在水中的鱼争相跳出水面。

(2)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

12.(1)猿鸟乱鸣 沉鳞竞跃 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2)山川 月色(月夜) 热爱自然,沉醉山水(意思对即可)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二)(14分)

13.倡导人们做“低碳生活”的践行者。

14.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

15.作比较。突出说明低生活方式可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举例子。用生活中常见的例子来具体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

列数字。通过列举数字准确有力的说明低碳生活方式可大大降低二氧化碳的排放量。(写出其中两种即可)

16.(1)减少温室气体(以二氧化碳为主)的排放。(意思对即可)

(2)示例:①清爽地球靠大家,低碳走进你我他。

②少坐汽车多行走,低碳健康我拥有。

③低碳走进千万家,节参环保我参加。

(三)(17分)

17.用95秒钟的时间,将一截木桩制作成一个可以承受他自身重量的小椅子。

18.“创造”这东西永远是最迷人的,颖慧的心,灵巧的手,常能对凡庸的'事物做出非凡的解读。

19.胸有成竹 用大家熟知的故事,让读者更容易明白卡尔布获得成功的原因。

20.这些词语把木桩、椅子和电锯都拟人化了,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创造力可以把庸常的“木桩”变成精美的“椅子”。(意思对即可)

21.本题是开放性试题,回答能扣住文本,清晰地阐释自己的观点,言之成理即可。

示例:①生活中并不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美的眼睛。生活因我们的熟视无睹而变得平庸。我们若能时时以新鲜的目光和灵动的心去看待平凡的生活,勤于实践,勇于创造,生活就会充满诗情与画意。

②如果我们在做每一件事之前,能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先用心观察、研究,考虑成熟之后再实施,成功的几率就更大,也就会把事情做得更完美。

三、作文(60分)

22.作文评分参见中考作文评分标准。

篇7: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英语试卷

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第I卷1至12页。第II卷13至16页。共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第I卷

注意事项:

1. 答第I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考试科目用铅笔涂写在答题卡上。

2.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不能答在试题卷上。

3. 考试结束,考生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 语音知识(共5小题;每题1.5分,共7.5分。)

在下列每组单词中,有一个单词的`划线部分与其他单词的划线部分的读音不同。找出这个词。

1. A. piece B. cheek C. dealt D. receive

2. A. glove B. stone C. globe D. spoke

3. A. flew B. knew C. threw D. grew

4. A. hotel B. hopeless C. holiday D. honest

5. A. society B. precious C. decision D. medicine

二. 词汇与语法知识(共25小题;每题1.5分,共37.5分。)

从每小题的四个选择项中,选出最佳的一项。

6. Allen _______ any good job since he came to New York City two years ago.

A. hasn’t found B. didn’t find

C. doesn’t find D. hadn’t found

7. “Let me _______ you, ”said my boss, “you should call me immediately after you ar

篇8: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

“白鹭!”啊!我的鹤 !

到这时候我才想到它怪爱吃鱼的理由,原来是水边的鹭啊!我失望而且懊丧了。我的虚荣心受了欺骗。我的“清高”,我的“风雅”,都随同鹤变成了鹭,成为可笑的题材了。舅父接着说:

“鹭肉怪腥臭,又不好吃。”

懊丧转为恼怒,我于是决定把这骗人的食客逐出,把冒充的隐士赶走。我拳足交加地高声逐它。它不解我的感情的突变,徘徊瞻顾,不肯离开。我拿竹帘打它,打在它洁白的羽毛上,它才带飞带跳地逃走。我把它一直赶到很远,到看不见自己的园子地方为止。

次晨踏进园子的时候,被逐的食客依然宿在远处。好像忘了昨天的鞭挞,见我走近时依然做出亲热样子。这益发触了我的恼怒。我把它捉住,越过溪水,穿过溪水对岸的松林,复渡过松林前面的溪水,把它放在沙滩上,自己迅速回来。心想松林遮断了视线,它一定认不得原路跟踪回来的。果然以后几天内园子内便少了这位贵客了。

几天后路过一个猎人,他的枪杆上挂着一只长脚鸟。我一眼便认得是我们曾经豢养的鹭。这回子弹打中了头颈,已经死了。它的左翼上赫然有着结痂的创疤。我忽然难受起来,问道:

“你的长脚鹭鸶是哪里打来的?”

“就在那松林前面的溪边上。”

“鹭鸶肉是腥臭的,你打它干什么?”

“我不过玩玩罢了。”

“是飞着打还是站着的时候打的?”

“是走着的时候打的。它看到我的时候,不但不怕,还拍着翅膀向我走近哩。”

“因为我养过它,所以不怕人。”

“真的么?”

“它左翼上还有一个伤疤,我认得的。”

“那末给你好了。”他卸下枪端的鸟。

“不要,我要活的。”

“胡说,死了还会再活么?”他又把它挂回枪头。

我似乎觉得鼻子有点发酸,便 回头奔回家去。恍惚中我好像看见那只白鹭,被弃在沙滩上,日日等候它的主人,不忍他去。看见有人来了,迎上前去,但它所接受的不是一尾鱼,而一颗子弹。

(选自《美丽中国・自然卷》,人民文学出版社,,有删改)

16.“我”为什么会以白鹭为“鹤”?(3分)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9-21小题。

罗哲文(1924-),中国古建筑学家。下面是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在罗哲文先生生前对他的访谈 节选。

主持人:在您选择职业的年代,建筑学可算是一种不入流的行当,您为什么选择了学习建筑?

罗哲文:从我当年进入营造学社学习建筑到现在, 按一般老百姓的话,可以说我和建筑学有缘分,或者说这是一个从偶然到必然的过程。说偶然,是因为抗战时期,营造学社迁到了我的老家四川宜宾,要是迁到别的地方去了,我这辈子可能就不会做这个工作了。说必然,是因为我从小就喜欢做手工,我还是很喜欢工艺、画画什么的。

主持人:著名建筑学家梁思成先生是您的老师,您现在所从事的古建筑保护研究,有哪些观念是梁先生带给您的?

罗哲文:他有一个观点,中国的新建筑要“中而新”,就是说既要中国式又要新创造。他这个观点给我留下的印象很深,所以我现在也在宣传,新建筑一定要中国式,要体现中国古建筑的优秀传统,同时也一定要创新。梁思成先生临终前嘱托我“文物保护的事情,你一定要做好”,这个重托我一直记在心里,永 远也不敢忘掉。

主持人:20,您在80岁高龄的时候穿越了罗布泊。很多人都说,您是穿越罗布泊念念最大的人。您为什么要在这样的高年龄做这样的事?

罗哲文:我们的主要目的是去考察和寻访汉长城。几十年前,我刚接触到长城的时候,看到一些关于长城的书,其中一本写了从玉门关到库尔勒的这段长城,并说这段长城跟玉门关以东的长城不一样。从那时候起我就想亲自来看一看到地怎么回事。

主持人:考察这段长城有什么特别的意义吗?

罗哲文:这段长城对研究整个长城来说太重要了,绝对不能缺了这一块儿。过去曾经有个错误的说法,认为长城是防御扰掠的,目的在于封闭,但我认为长城是中国最早的对外开放的见证。汉武帝的时候,打通了丝绸之路,那时的长城就是为了保护丝绸之路的畅通,所以到了新疆库尔勒以西,城墙就没有了,修建了一个一个的烽火台。当时丝绸之路上荒无人烟,来往的商旅不可能带够整个行程的粮食。此外还有马匹的问题,到了烽火台,商旅可以补充粮食,更换交通工具。

主持人:到目前为止,您跟长城打交道有多少年了?一共去过长城多少次?

罗哲文:我跟长城打交道快60年了。像八达岭、山海关,去的次数都记不清了,可能有一百次以上。

主持人:实地考察中,您有没有遇到过危险?

罗哲文:遇到的太多了。差不多十多年前我去考察长城,那儿有个地方非常危险很难爬上去,我上去的时候还背着相机,结果脚下一滑,差点摔下去没命了。

主持人:现在很多人都称您是中国古建筑方面的一代大师了。

罗哲文:这个我不敢当,不能说是古建筑大师,我没有什么了不起的。我觉得自己就是昌海一粟,是大海里面的一滴水。

主持人:对于年轻一代从事古建筑保护的人,您觉得他们最需要学习的是什么?

罗哲文:我觉得基本技术一定要学到。搞建筑首先你要画出图来,所以画图功夫一定得有,写文章介绍建筑的结构,你得有基本勘察文献的能力。当时我们做研究,从哪一本书上可以引用下来的资料,都必须要查原书,不能不经考证就用。像这种基本功年轻人要学的不能偷巧。必须认真,首先要把基本技能、基本理论学好。

主持人:在古建筑保护中,您最担心、最忧虑的事情是什么?

罗哲文:最担心的就是技术的传承,特别是工艺的传承。我认为工匠特别重要,没有工匠不行,另外就是材料,课时现在很多人忽略了这一块儿,很多工艺失传了。

主持人:您搞了 一辈子古建筑研究,在您看来,建筑是什么?

罗哲文:建筑是凝固的音乐,外国人叫它石头的史书,我说是木石的史书。中国建筑跟外国的还不一样,外国的建筑主要是石头,我们中国主要是木建的,所以是木石的史书,是一个 综合的艺术,是历史的见证。历史有两个历史,一个是文字的历史,还有一个是实物的历史。缺少了实物,就没有东西验证文字的历史了。所以文 物的价值就在于它是历史的见证。

(选自《大家》,商务印书馆,,有删改)

19.概述罗哲文先生研究汉长城的过程和结论。(4分)

五、本大题2小题,每小题6分,共12分。

22.在下面一段文字的空白处填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逻辑严密,前后连贯。每处字数不得超过所给空格数(含标点符号)。

大栌榄树是曾经生长在毛里求斯的一种珍稀树种。如今在地球上已难觅踪影。 ① ?科学家对此提出了多种假说。美国一位科学家的研究认为, ② ,而渡渡鸟在三百年钱灭绝了,因此,大颅榄树也跟着消失了;后来,有学者研究发现大颅榄树的种子不需要动物的肠胃软化也能发芽。于是,又有研究者们提出了新的假说:外来物种的入侵导致了大栌榄树的消失。不过,这个假说需要进一步验证: ③ ;如果被证伪,则会被抛弃。

【答案】①当你走在平衡点之前时,以为会越走越高。③当你站在平衡点时,你会发现达到了平衡。

【解析】

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图为转换的能力 。在 感知图文大体内容的基础上,结合具体语境,根据上下文的句子结构、逻辑顺序等来分析推理。

考点:语言表达简明、连贯、得体、准确、鲜明、生动。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

六、本大题1小题,60分.

24.阅读下面的文字,根据要求作文。

黑白胶片的时代,照片很少,只记录下人生的几个瞬间,在家人一次次的翻看中,它能唤起许多永不褪色的记忆。但照片渐渐泛黄,日益模糊。

数码技术的时代,照片很多,记录着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可以随进上传到网络与人分享。它从不泛黄,永不模糊,但在快速浏览与频繁更新中,值得珍惜的“点滴”也可能被稀释。

要求:①自选角度,确定立意,自拟标题,文体不限。

②不要脱离材料内容及含意的范围。

③不少于800字。

④不得套作,不得抄袭。

【答案】略

【解析】

考点:能写论述类、实用类和文学类文章。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 E

篇9:广东省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试卷

8.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 雷塘曾被官府征作其它用途,刘敞经过努力,将它归还给百姓,

B. 刘敞曾经在扬州和永兴军等处任职,为当地做了不少实事。

C. 范伟多次犯法,在刘敞的审理下伏罪,但刘敞被召还之后,他马上翻供。

D. 当皇帝不听其他大臣进谏时,刘敞犯颜直谏,用一身正气折服了皇帝。

9. 根据具体要求分别完成下列各题。(10分)

(1)将下列句子翻译为现代汉语。(7分)

①甚径且易,不数日可抵中京,何为故道此?(4分)

②甲知能为己直,乃敢告,盖杀人者,富人陈氏也。(3分)

(2)契丹人为什么对刘敞表示叹服?请结合具体事例加以说明。(3分)

10. 阅读下面这首词 ,然后回答问题。(7分)

望江怨

送别

[清]万树

春江渺,断送扁舟过林杪①。愁云清未了,布帆遥比沙鸥小。

恨残照,犹有一竿红。怪人催去早。

[注] ①杪:树梢。

11.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任选3题,多选只按前3题计分)(6分)

(1)子曰:“, , 。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论语》)

(2)开荒南野际, 。 ,草屋八九间。(陶渊明《归园田居》)

(3)古人秉烛夜游,良有以也。 , 。(李白《春夜宴诸从弟桃李园序》)

(4)元嘉草草, , 。(辛弃疾《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三、本大题4小题,共16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15小题。

从形而上的层面上讲,审美也是一种终极关怀。我们知道,人的独立意识,产生于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历史性分裂。这种分裂是文明的结果,同时也带来了文明的问题。于是,生的孤独、爱的寂寞、死的烦恼,便成为一切文明社会中所不可避免的精神疾患。为了解除这些疾患,人们不仅追求物质的满足,而且需要精神的慰藉,这也便是“终极关怀”的动因所在。

大致说 来,人类的终极关怀主要有三种方式:一种是给多样的现实世界以统一之本体存在的哲学承诺,一种是给有限的个体生命以无限之价值意义的宗教承诺,一种是给异化的现实人生以多样之审美观照的艺术承诺。随着人类文明的发展,哲学之本体论和宗教之形而上学纷纷面临着学理上的危机,在这种情况下,艺术便需要自觉地承担起为人类提供终极关怀的历史使命。

一般认为,艺术的价值是多重要,这其中既有认识论的内容,也有伦理学的成分。而在我们看来,认识内容的多少并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徐悲鸿笔下那幅不太合乎解剖学原理的《奔马》便不会价值连城了;伦理成分的强弱也不是艺术价值的关键所在,否则,贝多芬谱写的那首不太具有道德色彩的《月光》便不会被千古称颂了。说到底,艺术之所以为艺术,不在于认识,不在于教化,而在于给人想象的空间和情感的慰藉,是对遭受异化痛苦的人们所进行的精神关怀。相对而言,我们可以将这种精神关怀分为初级和终极两种类型。所谓“初级关怀”,是对人们生活情绪的放松、抚慰、宣泄,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恢复到健康状态。比如我们在一天的辛苦劳作之后,到影院中去观赏一部惊心动魄的美国大片,到歌厅里去唱几首脍炙人口的流行歌曲,虽然没有什么强烈的精神波澜、深刻的灵魂触动,但总归是一种精神享受。所谓“终极关怀”,则是对人们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追问,并通过这种形式使其获得一种精神的升华。比如我们在孤独、寂寞或遇到情感危机的时候去音乐厅欣赏一部交响乐,去歌剧院观看一部悲剧,虽然不见得开心、解闷儿,但常常会有一种心灵的触动、情感的慰藉。对于不同层次、不同状态、不同境遇中的欣赏者来说,这两种艺术各有其存在的理由。但是,就艺术自身的价值而言,后者显然要比前者更有意义。

一部优秀的艺术品,哪怕是写平平常常的事物,也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加以理解。譬如唐代大诗人白居易年轻时写的那首五言律诗《赋得古原草送别》,从字面上看,通俗易懂,仿佛没有什么深奥的道理,但它之所以被人们千古传颂,自有其“终极关怀”的重要意义。那“一岁一枯荣”的生命历程,就像代代不息的人生一样,在宿命的轮回中不断燃起新的希望。一首40个汉字的短诗如此,一场戏剧、一部电影、一篇小说更是如此。古今中外凡是超越民族和地域从而具有永恒价值的艺术品,无不具有形而上的“终极关怀”。

与西方社会相比,中国古代的哲学本体论并不发达,宗教也并不占据意识形态的主导地位,因此古人的“终极关怀”往往是通过审美活动加以实现的,这种“代偿功能”也正是中国古典艺术特别发达的原因所在。我们知道,文明的人类之所以陷入异化的痛苦,乃是因为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利刃斩断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原始纽带。因此作为治疗异化痛苦的古典艺术,最常用的方式是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断裂重新弥合起来,从而将短暂的现实人生与永恒的自然存在联系起来,将有限的个体生命与无限的族类生活联系起来。

(选自《中国审美文化简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年,有删改)

12―13题为选择题。请在答题卡“选择题答题区”作答。(12题选对一项给2分,选对两项给5分,多选不给分)

12.下列关于“终极关怀”的说法,符合文意的两项是 (5分)

A.具有终极关怀的艺术作 品,能使欣赏者得到精神升华。

B.艺术品总能上升到“终极关怀”的高度来加以理解。

C.欣赏一部歌剧比看一部美国大片更具价值,因此更能得到终极关怀。

D.只有超越民族和地域限制而承担起终极关怀的艺术才具有永恒的价值。

E.文明社会需要的终极关怀包含对生存意义的感悟、理解与追问。

四、本大题为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每组试题3小题,共15分。

选考内容的两组试题分别为“文学类文本阅读”试题组和“实用类文本阅读”试题组,考生任选一组作答。作答前,务必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填涂与所选试题组对应的信息点;信息点漏涂、错涂、多涂的,答 案无效。

(一)文学类文本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6-18小题。

陆蠡

一个初冬的薄暮,弟弟气喘吁吁地从外边跑进来,告诉我邻哥儿捉得一只鸟,长脚尖喙,头有璎冠,羽毛洁白。“大概是白鹤吧。”他说。他的推测是根据书本上和商标上的图画,还掺加一些想象的成分。我们从未见过白鹤,但是对于鹤的品性似乎非常明了:鹤是清高的动物,鹤是长寿的动物,鹤是能唳的动物,鹤是善舞的动物,鹤象征正直,鹤象征淡泊……鹤 是隐士的伴侣,帝王之尊所不能屈的……

当我们看见它的时候,它的脚上系了一条粗绳,被一个孩子牵在手中,翅膀上殷然有一滴血痕,染在白色的羽毛上,她们告诉我这是枪伤。瞧它哪种耿介不屈的样子,一任孩子们挑逗,一动也不动,我们立刻便寄予很大的同情。我便请求他们把它交给我们豢养,答应他们随时可以到我家里观看,只要不伤害它。大概他们玩得厌了 ,便毫不为难地应允了。

我们兴高采烈地把受伤的鸟抱回来,放在院子里。复拿水和饭放在它的面前。看它不饮不食,料是惊魂未定,所以便叫跟来的孩子们跑开,让它孤独地留在院子里。

第二天一早,我们便起来观看这成为我们豢养的鸟。它的样子确相当漂亮,瘦长的脚,走起路来大模大样,像个“宰相步”。它的头上有一簇缨毛,略带黄色,尾部很短。只是老是缩着头颈,用金红色的眼睛斜看着人。

昨晚放在盂里的水和饭粒,仍是原封不动。鹤是吃什么的呢?人们都不知道。书本上也不曾提起。“从它的长脚着想,它应当是吃鱼的。”弟弟也赞同我的意见。我们把鱼放在它的面前,看它认识趔趄踌躇,便捉住它,拿一尾鱼喂进去。看它一直咽下,并没有显出不舒服,知道我们的猜想是对的了,便高兴得了不得。而更可喜的,是隔了不久以后它自动到水盂里捞鱼来吃了。

从此我和弟弟的生活便专于捉鱼饲鹤了。它渐渐和我们亲近,见我们进来的时候,便拐着长脚走拢来,向我们乞食。我们时常约邻家的孩子来看我们的白鹤,向他们讲些“乘轩”“梅妻鹤子”的故事。受了父亲过分称誉隐逸者流的影响,羡慕清高的意思是有的,养鹤不过是其一端罢了。

我们始终不曾听到它长唳一声,不曾看到它做起舞的姿势。它的翅膀虽已痊愈,可是并没有飞扬他去的意思。一天舅父到我家里,在园中看到我们的鹤,他就皱皱眉头说道:

“把这长脚鹭鸶养在这里干什么?”

“什么,长脚鹭鸶?”我惊讶地问。

“是的。长脚鹭鸶,书上称为’白鹭’的。唐诗里‘一行白鹭上青天’的白鹭。”

四川省达州市高中阶段教育学校招生统一考试语文试卷

江西省技能鉴定中心

教师招生计划怎么写

各省新高考改革方案

小学招生计划方案

第十四届书信大赛范文

学校招生计划方案

四川省会计从业资格考试预测试卷及答案

备考的发言稿

第十四届全国创新英语大赛复赛细则

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
《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四川省中等学校统一招生考试试卷(锦集9篇)】相关文章:

高考全国卷3范文2022-05-07

英语学科教研室工作计划2022-09-19

高考报名系统:高考报名时间及报名人数2024-02-03

司法考试司法考试:选择题2022-05-08

初一语文实验班招生统一试卷2023-07-09

高中历史教研组工作计划2022-12-12

考研网上报名重要提醒2023-09-20

高三下学期语文教学计划2023-12-09

新疆高考将恢复外(汉)语听力考试2023-10-16

第二学期物理教研组工作计划2023-08-2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