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品社教研组计划(共12篇)由网友“只有一条秋裤”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小学品社教研组计划,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小学品社教研组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根据国家教育部颁发的`《课程标准》和《九年义务教育湖北省六年制小学教科书》为依据和准绳,以教育的三个面向为指针,以我校的教育教学现状为根本出发点,全面细致的将国家的教育方针、政策、社会的焦点问题,国内外大事融入思品教育教学工作之中。在教师中渗透改革、创新的思想,建立良好的和谐的师生关系,优化课堂的结构,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形成一定的道德行为习惯,规范他们的一言一行。
二、基本情况分析
我校是一所村级完全小学,地处郧丹公路的一侧,交通方便,掌握信息速度快。领导管理有方,上档次学校发展比较迅速,现已是湖北省村级示范学校的定点,中小学教师继续教育培训基地等。随着学校的不断进步,来我校参观、交流、学习的领导及有关的社会人员越来越多,很大程度上促进了我校教师队伍的发展,特别是思品教师,担负的是学生人生道路的指路灯,引路人。我校正有一批教学过硬,思想端正,工作扎实,方法灵活,具有创新能力的教师队伍。
我校共有学生五百多人,这些学生来自于居峪、前湾、槐树、肖沟、钟家河、雷家等。在家中受到父母的宠爱,养成了一些不良的习惯,没有一定的理想和目标,态度不端正,没有上进心和进去心。我校现有思品教师10名,教学班10个,相信经过这学期的共同努力,一定会为我校撑起另一片天空。
三、任务及目标
1、端正思想,加强认识,树立新型的教育理念,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新教学过程,优化课堂结构,提高教学的质量。
2、各位教师以《课程标准》为准绳,以现行的教材为依据,完成各年级的教学任务及教学内容。
3、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由教材中的事例、道理来规范学生。
4、联系周围,提高学生的道德认识。
5、配合学校教导处及其他教研工作,搞好本教研组的工作。
6、加强教师的业务素质及能力的提高培训。
四、方法措施
1、加强常规教学的管理,实现常规教学规范化。
2、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兴趣,通过各种形式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3、加强对学生的管理,使他们的思想和行为统一。
4、不定时的对学生进行各种不良习气的调查。
5、开展一些活动,小检测,对他们进行督促。
6、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组织他们到社会中,生活中体会。
篇2:小学品社论文
小学品社论文
浅谈小学品社课程中的“社会性”江苏省丹阳市正则小学 周青
版的《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中明确指出了本课程的性质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学生生活为基础,以学生良好品德形成为核心、促进学生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帮助学生参与社会、学会做人是小学品德课程的核心,而学生的生活及其社会化需求是本课程的基础。在小学中三一六年级开设的《品德与社会》课程目的就是使学生认识一些常见的社会事物和现象,初步了解一些家乡、祖国、世界的社会常识。从小培养学生正确观察、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的初步能力,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及法制观念的启蒙教育,培养学生对社会的责任感。因此,本课程的教学要与学生的社会生活紧密联系,充分体现出其“社会性”,笔者认为在《品德与社会》课程教学过程中应注意把握以下几点:
一、把握教材的方向,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的知识体系是从认识社会的角度,从社会的纵向发展变迁和横向联系两个方面,将社会的历史常识、地理常识、社会常识有机结合起来的,它是中高年级的小学生认识社会、了解社会的一个重要的途径。
因此,本课程以学生的生活发展为主线,所有的教学内容都在于帮助学生建立对社会的正确认识。这是《品德与社会》课程的教学方向。在教学中,教师要时刻不忘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社会。例如教学《身边的变化》时,教师让学生初步了解安徽小岗村和深圳这个小渔村改革开放的变化,对学生进行改革开放政策好的教育外,还应该告诉学生这两个地方只是我国改革致富的千千万万个农村中两个例子,然后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学生进行社会调查访问,了解乡、本村的农民生活情况及农村生活情况及农村经济的发展情况。让学生通过眼看、耳听、亲身感受获得社会知识,从大量的'事实中受到社会主义制度优越和改革开放政策好的思想教育,从而提高学生正确认识社会的能力。又如教学《大好河山任我游》一课时,首先用精美的课件领着学生欣赏祖国的大好河山、名胜古迹,激发起学生的兴趣;接着引导学生结合家乡的名胜古迹:季子庙、金山寺等谈谈自己去游览这些的景点心情;然后办一个“我在旅游中”的照片展览会或举办一次旅游知识小竞赛;最后以小组为单位,组成一个小导游团,任选一个景点进行一次模拟实地旅游。通过这一系列的活动,资源共享中开拓了学生的视野、丰富了学生的知识。既有效激发起学生对家乡、对祖国的热爱之情,又让学生对祖国和家乡的自然风光、名山大川有了进一步的认识,增进了学生对社会的了解与认识。
二、从培养人才的角度,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品德与社会》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的良好品德,促进学生的社会性发展。而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是培养人才的要求。因此,教师在教学中一定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学会求知,学会生活,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如教学《父母的难处》《我是独生子女》等课文时,要组织学生结合自己家庭实际和本人日常行为展开讨论,使学生明辨是非,知道怎么样做是对的,怎么样做是错的,从而使学生懂得作为子女在家庭中一方面要接受父母的抚养和保护,另一方面要关心和爱戴父母,处理好邻里间的关系,和睦相处。学习《我是共和国的公民》《法律护我成长》时,指导学生认真学习有关法律条款,还要结合社会实例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是学生懂得如何用法律保护自己的人生安全和合法权益。又如学习《心中有规则》时,教师首先指导学生明白什么是规则?规则有哪些?学校每一个活动都分别有什么规则?引导学生从身边说起,让孩子们知道:规则就在身边。在“实话实说”这一环节,让学生讨论教材中的几个问题时,并解释理由,教师提出这样的问题:“你会怎么做?这样做有什么好处?不这样做会产生后果?”课后让学生搜集有关资料――由于不遵守《道路交通安全法》而造成伤亡的血的教训。使学生真正懂得自觉遵守交通法规的道理,时刻注意交通安全,达到培养学生适应社会生活的能力。
三、注重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创造美好社会的热情
《品德和社会》课程是为了培养学生正确观察周围社会和初步适应社会的能力,以便将来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教师要结合教学内容适时开展一些有意义的实践活动,培养他们服务于社会的意识,引导他们能力所及的服务于社会的事。教完《从一滴水说起》,号召学生参加“节水在我身边”行动。(1)先和家人制定好“家庭节水公约”,张贴在醒目位置。(2)根据自己的行为,如实填好“我的节水记录表”,每一周评选“节水小标兵”.(3)收集家庭每个月的用水资料,填写“争做节水型家庭评比表”,每个月末的班队课评选“节水型家庭”.此外,教师还可以结合《新课程标准》中“教学活动建议”中的内容指导学生开展活动:如学完《我是独生子》《家里的烦人事》之后在学生中开展“做家庭小主人”的活动;学完《逛商场》《有多少人为了我》后开展“做文明的小顾客”的活动;学完《心中的规则》开展“当交通小交警”“做文明观众”等主题鲜明的活动,在活动中引导学生严格要求自己,努力学习,激发他们创造和谐、幸福的社会环境和美好的生活的热情。
总之,在教学《品德与社会》课程时,除了指导学生学习教材中的知识外,还必须体现本课程的“社会性”,把课本知识学习与社会参与、问题探究与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彼此渗透、相互促进。引导学生深入社会,使学生初步了解社会,正确认识社会,适应社会生活,实现生活、教学、发展的三位一体。
篇3:四年级品社复习学习计划
复习是学习过程中的重要一环,它不仅使所学知识系统化,而且加强了对知识的理解、巩固与提高,也可弥补知识的缺陷,使基本技能进一步熟练。临近期末,为了有效地进行复习,特制定本计划。
一、学情分析
本班大部分学生能积极准备材料,探究活动比较认真有序,作业也比较自觉。优等生表现出对本学科有浓厚持久的兴趣,品德素养发展态势良好。也有较多学生课堂表现积极,但对品德知识处于一知半解的层面。还有部分学生态度很不端正,对本科目学习很不重视,需要采用恰当方法强化辅导。
二、复习目标
1、巩固知识、强化记忆。通过复习,把本册教材的教学内容进行系统的整理,使学生进一步熟悉理解课本上的科学知识。
2、温故知新、拓宽加深。在复习过程中要通过知识的内在联系,把零散的、片断的知识条理化、系统化,使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更深刻、更全面,达到横向拓宽知识,纵向深化知识的目的。
3、发展能力、综合提高。在复习过程中,通过教师的示范、指导和启发,使学生的概括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记忆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都有较大提高。
三、复习重点和难点
1、了解现代通信的种类和方式,学会一些常用的通信方式,感受通信与人们生活的关系,懂得并遵守通信的基本礼貌和有关法律法规。
2、了解农业的相关知识,知道是劳动者创造了农业文明和农业现代化进程的辉煌业绩,体验简单的农业劳动,形成尊重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四、复习内容
1、第一单元《我们天天在进步》
2、第二单元《我们生活在信息时代》
3、第三单元《我们出行真方便》
4、第四单元《工农业与我们的生活》
五、复习措施
⑴抓住要点,利用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某些不熟悉的环节可以加强一下。
⑵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
⑶分单元复习,以单元卷的形式对学生进行课堂小检测。
⑷教师对学生进行错别字的加强指导。
保障措施:
1、加强复习的计划性。我先根据要复习的内容和复习课时制订出切实可行的复习计划,详细地写出复习课教案,并注意复习内容的系统性,把已学的知识系统进行归类。
2、注意复习课的针对性。我把复习重点放在学生的难点,弱点上以及常易出错或失误的内容方面上,努力做到有的放矢。把一般复习和重点复习结合起来。通过一般复习重复已学的内容,帮助学生记忆。而重点复习则针对学生容易混淆或感到困难的项目进行重点讲解并着重进行复习性练习。
3、课堂上坚持精讲多练,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原则,努力使“重复”变为生动积极的“再现”,寓能力培养于整个复习过程之中,切忌教师“垄断”复习课堂。
六、复习安排
1、知识回顾:分单元内容进行复习
2、专题训练:(1)以本为本:侧重一些概念,填空、选择及问答题。
3、测验讲评:出一些综合类试卷,检测学生的复习情况。
4、针对练习:查漏补缺,针对学生暴露的一些问题,再一次补充复习。
七、复习方式
抓住要点,利用教材,紧紧围绕课本内容对所学知识进行系统的回顾,某些不熟悉的环节可以加强一下,对个别后进学生采取单独的复习策略,要求抓住基础内容,对领悟力较高的个别同学可以适当提高要求。临近期末,必须做到专时专用,努力上好每一节复习课,力争使品德与社会课成为学生乐于上并且有益于他们健康成长的课。
篇4:品社说课稿
品社的说课稿
各位领导、各位专家、亲爱的老师们:
大家好!首先做一下自我介绍。我是,执教的是六年级品社上册第四单元《人类文明的足迹》中第三个主题活动《绚丽的文学艺术》中第一课时的内容。由于在品社学科方面谈不上有什么经验,所以在上课的过程中难免会留下一些不足和遗憾。在这里,我想对这节课做一些简单的说明,恳请各位领导专家指正。
一、说对教材的使用。
在人类文明的足迹中,世界文学名著可谓最浓墨重彩的一笔,因为有了它,我们人类的精神世界才会变得更加丰富多彩。文本的导入部分建议我们用《一千零一夜》或《西游记》这样为孩子们普遍熟悉的又极具艺术魅力的名著作为切入点。在充分了解了孩子们阅读经验的基础上,我选择了以《西游记》中的孙悟空作为切入点,事实证明这样的导入是成功的,不但拉近了学生和文本的距离,也拉近了学生和老师的距离,学生和课堂的距离,让学生带着轻松愉快的心情和满怀的期待开始课堂之旅。教材中建议开展的活动是把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名著介绍给大家并交换阅读,教材以《伊索寓言》为范例,暗示孩子们可以用丰富多彩的语言对自己的名著做介绍。课堂上我把这个活动以“名著推荐卡”的形式呈现出来了,学生们的推荐卡异彩纷呈,各具特色,遗憾的是展板空间有限,否则应该给每个孩子以展示的机会的。总的来说,在对教材的使用上我努力做到准确把握教材,深入挖掘教材,拓展延伸教材,努力超越教材。
二、说本课和教学策略的融合。
我不敢用“解读”这样的词语。如果说拿这节课去解读“历史文化教学策略”,我感觉自己还缺少了一些底气,只是非常努力地去让策略中的理念在自己的课堂上有所体现。比如:
在“课前初探,初步感悟”环节中,我在策略的指导下将学生划分成四个学习小组,明确了搜集资料的范围和方法,即:1、回忆从小到大读过的文学名著有哪些并列出书单;2、从四个方面(作品、人物、名句、作者)了解读过的文学名著作品并做记录或摘抄。
在“引今及古,导入话题”环节,采用了直观的导入“直接刺激了学生的感知,激活学生的求知思维”。
在“古今结合,探究感悟”环节中,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小组合作交流、展示汇报;读文字,猜人物;歇后语问答;名句赏析品读;文学名著博览会;推荐读书卡;交换阅读图书等,多角度、全方位地向学生立体地呈现文学名著作品,引领学生不知不觉地走进文学名著中去,受到感染、受到熏陶、受到启发。
在“以古鉴今,内化历史”环节中,引发学生思考:“纵观中外文学名著,在历经几代人,甚至几十代人的考验却仍历久弥新,在经历了那么多年后却仍显示出无穷的艺术魅力,甚至让生活在现代社会的小学生们也爱不释手,你认为靠的是什么”,让学生通过交流更深层次地领略到文学名著经久不衰的魅力所在,达到情感的升华。为了让学生的阅读能付诸行动,课堂上还进一步拓展延伸,举办“世界文学名著博览会”,推荐读书卡,现场交换图书,让每一本名著在学生的手里能看得见,摸得着,让阅读在下课后马上就变成一种行动,让这节课成为开启学生更广阔的阅读天地的钥匙,让课后的践行不仅仅是一句空话。
三、说三维目标的确立。
本节课的知识技能目标是: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初步了解一些世界文学名著,初步感受文学名著的魅力;过程与方法目标:培养学生自己搜集资料、筛选整理资料的能力,学会自主学习、小组合作学习;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是:培养学生热爱文学名著的兴趣,激发阅读*望,培养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
四、说教学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的办法。
任何一节课的设计都不是一帆风顺的。我在这节课的设计上就经历了由困惑到明朗的过程。
最初的时候我对知识技能目标的定位是:广泛了解中外世界文学名著,了解作者及创作背景等等,这样设计的愿景是让学生广泛了解名著作品,多多益善,但是没想到这个目标的定位过于宽泛了,文学名著浩如烟海,学生搜集的资料五花八门,汇报时只有个别读书多的同学举手发言,而大多也只是照本宣科,而其他人也没有参与的兴趣,因为他自己没读过,所以根本听不懂别人汇报的内容是什么,而最初导入时选择的《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的故事学生也大多不太熟悉,大概小时候曾经看过,时至今日都忘掉了。为此我感到很困惑,自己的学生尚且如此,到这里来讲课,面对陌生的学生,如何才能让人家对自己的课感兴趣?顾主任在听我试讲后给我提出了建议,就是以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以语文学科中学过的名著作品作为资料源,以学生普遍熟悉的`名著人物作为切入点,这样才能充分调动每个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的积极性。顾主任的指导使我豁然开朗,昨天来到这里,和学生见面聊起过去学过的文学名著时,孩子们果然兴致盎然。兴趣有了,主动探究的*望就有了,通过课堂上的交流我发现,课前知识储备不足的学生已经在课前悄悄地下了功夫,从各个方面搜集了大量的资料,生怕让别人看出已经学过的东西都回答不上来,于是就出现了课堂上踊跃发言的一幕幕。我的感觉是,这节课上,孩子们很出彩,带给我很多惊喜与感动,在这里,我要特别感谢六年级3班的24名孩子。
最后,我想再说一次经常说到的一句话:一个人能走多远,看他与谁同行;一个人有多优秀,看他有什么人指点;一个人有多成功,看他与什么人相伴。我非常幸运地结识了在座的各位研究品生品社学科的专家,非常幸运地又一次听到了那么高水平的课,前面的5节课每一节都有值得我借鉴的地方,每一位授课教师的身上都有着丰厚的值得学习的经验。各位领导老师在品社教学方面都是专家,我恳请大家对我的课多给予帮助和指导,让我能够在这个学科上有更大的进步,谢谢大家。
篇5:品社说课稿
《祖国有多大》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评委老师:
你们好!我是灞桥区灞桥街办务庄中心小学的吴毅。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的第一课《祖国有多大》。下面我从三个方面来说这节课我的教学设计与思路:
一、说教材
《祖国有多大》是未来出版社《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好大一个家》中的第一个课。教材以中国行政区图和文字介绍相结合的形式呈现,教材所提供的材料都是意在引导学生借助相关知识,通过不同的方式、不同的层面,了解我国陆地面积和海域面积,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这节课的关键是一个“大”字。因此,我把本课的教学目标定制为:
1、通过活动和途径了解我国海陆疆域,充分感受我国幅员辽阔,为祖国感到自豪。
2、知道图例和比例尺的含义,学会看中国地图。
3、初步了解我国的行政区划,知道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版图上的大体位置。
4、培养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
二、学情分析
本课综合了地理和品德方面的教育内容,较好的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综合性,并注重将品德教育与社会知识的学习相融合,使情感、态度、价值观的教育和知识技能的掌握相结合。文中以地图为载体,在引导学生认识祖国的同时,把地图作为一种学习工具,让学生在使用过程中熟练掌握。这对学生而言是个难点,但这又是本节课的重点。因为祖国是学生生活领域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离学生既近又远,毕竟他对学生而言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我们必须通过课堂教学去引导学生逐步认识祖国、了解祖国,进一步激发祖国的爱国热情。
三、说教法学法
本节课我采用的教学方法是:讲授法、讨论法、游戏法等;采用的学法是预习方法、听课方法、复习方法、作业方法、小结方法等。
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是关于祖国的,祖国对学生来说,很熟悉,也很抽象,光靠展示和说肯定没法让学生真正感受到祖国之大的。只有让学生在一个个活动中,合作探究,通过活动的方式去亲身体验才能真切地感受到祖国之大,从而为祖国感到自豪。所以在教学中,自己扮演的角色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尽量简化教学环节,引导学生切中本课研究的重难点,把学习时间真正还给学生。而学生才是学习的主体,通过交流合作探究来亲身体验本课所倡导的爱国主义情怀。本课教学,我根据教材特点和学生的实际情况,创设了丰富多彩富有启发性的课堂学习活动,为学生的发展提供了充分的空间。
四、说教学过程(教学方法与手段)
(一)课前准备活动
教学本课前,我给学生一个自学、调查提纲,引导、指导学生通过网上搜索、查阅课外书、询问家长等多种途径,调查、比较祖国到
底有多大:一是了解本市、本省和其他国家的面积,并将其与祖国面积作比较;二是调查南北两地的温差、东西两地时差等,说明祖国的“大”。
(二)课堂学习活动
1、歌曲欣赏,导入新课
首先让同学们欣赏视频歌曲《大中国》,在欣赏优美的音乐之后导入新课。
【设计理念与思路】:让学生一边欣赏音乐,一边了解祖国,并在音乐的氛围中感受到祖国的强大,让学生带着快乐的心情尽快进入课堂。
2、开展不同形式的活动,感受祖国之大
活动一、调查比较,体会面积之广
(1)结合陕西省地图,比较陕西省与西安市的面积。
(2)结合中国地图,比较陕西省与中国的面积,以突出祖国之大。
【设计理念与思路】:在比较活动中,让学生在感知自己的家乡西安以及陕西省的大小,通过换算比较,也就是直观的进行空间上的比较,从而感受祖国的广大。
活动二:旅行计算比较,感受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一是认识图例,让学生能看懂地图,知道什么是国界线、大陆海岸线和一些图例符号的含义;
二是初步感知祖国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认识部分省级行政区的大体位置,为旅行活动做准备。
三是通过旅行活动,从数字上感受一下祖国边界线的漫长。 先从我们熟悉的家乡陕西出发,出发前,让学生知道我们陕西处于祖国的北部地区,经河南来到安徽,让学生知道安徽在祖国的东部,是沿海城市,先沿着大陆海岸线,我们走到了浙江、福建、广东,到了广东停下问学生,广东在我国的哪边?(南部),它是不是我国的最南边呢?(不是的,我国的最南边在南海上的曾母暗沙,从而加深对我国海域边界的了解。)
继续旅行,来到了广西,这时我们走到了陆地上的国界线了,到了云南、西藏、新疆,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祖国的哪边?(西北部)走到这,也就走到了祖国的最(西边)。
经过新疆,我们到了甘肃、内蒙古,内蒙古有全国最大的草原。我们现在到了祖国的北边(黑龙江),这时让同学们看着地图,找一找祖国最北边的城市在哪?(黑龙江省的漠河是我国最北边的城市)。 再经过吉林、辽宁,咱们就要走完陆地上的国界线了。走到这里,再回顾一下国界线,问学生我国陆地上的国界线有多长?(板书:国界线0多千米!)
按照同样的方法走完18000多千米的海岸线,让学生计算国界线和海岸线加起来的总长度是38000多千米。让学生再计算走完这一圈需要4年多的时间,学生感到很惊讶!很震撼!让学生直接感受祖国大。
【设计理念与思路】:活动性是品德与社会课的基本特征,我在设计徒步旅行活动中,跟着卡通小人沿着祖国大陆的边界走一圈,一是
让学生领略美丽的风光,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大好河山的情感;二是初步感受部分省级行政单位在祖国地图上的大体位置;三是通过引导学生计算,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切实感受到祖国边界的漫长,由此感受祖国的辽阔广大。同时,初步认识图例,了解国界线和海岸线含义,初步了解我国行政区划有34个。
3、小组讨论交流,自主学习探究
祖国到底有多大呢?我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结合课前发放的调查提纲,要求用一种你喜欢的方式或者一句话来说明我们祖国疆域的辽阔。
学生分组讨论交流,各小组推荐代表发言,教师激励引导,再通过上台表演“差别真大”和欣赏儿童诗歌《我们的祖国真大》,加深学生对一些知识点的理解。
【设计理念与思路】:本课教学仅仅靠书中的图文、教师的语言讲解是无法说清楚祖国地域的辽阔。为使教学更有实效性,让学生课前进行调查,知道南北温差、东西两地生活的差异,采取视频播放、互动的形式,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祖国南北、东西距离远,跨度大,祖国辽阔的事实。
4、总结提升,歌曲激情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学生们在情感上产生了共鸣,激发了学生爱国的思想感情,最后让学生畅谈,进行情感的升华,进一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最后再次播放《大中国》,在抒发情感的同时结束本节课的教学。
篇6:品社说课稿
庞灵芝
一、教材依据
浙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品德与社会》第一册(三年级上) 第二单元《我的家庭》 第二课《我家的故事》
二、设计思想
如今的孩子,虽然与父母朝夕相处,但由于从小就在父母的精心呵护下长大,很难感受到父母的养育之恩,他们总觉得父母给予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如何让学生体会到父母对自己的无私关爱,感受到亲情的珍贵,从而萌生对家庭的热爱,并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报答父母对自己的养育之恩,这就要求老师能正确地处理和活用教材。根据品德与社会是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儿童良好品德的形成和发展的综合课程的特点,该课程强调回归生活,突出课程的经验性。我就根据实际情况结合课程特点,以自己的亲身经历、以学生的生活经历为基础创设情境,再让学生回到自己的亲身经历的生活中去,获得更多真切的感受,从而由衷地感受到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逐步养成热爱自己的家庭,尊敬父母、关爱父母的高尚道德情操。
三、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通过本节课的活动,让学生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感受亲情,萌生对家里长辈的爱。
行为与习惯:学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长辈的爱。
知识与技能:1、知道有关自己家的一些故事,了解长辈对自己无私的爱。2、初步学会具有收集信息的能力。
四、教学重点 :知道有关自己家的一些故事,体会父母对自己无私的爱,感受亲情。
五、教学难点 :让学生了解长辈对自己无私的爱,学会用实际行动来表达对长辈的爱。
六、教学准备
1、了解亲属的过去,打听他们的情况和操心的事。
2、收集一些照片、礼物、有纪念价值的物件等,并向家人了解这些东西背后的故事。
七、教学过程
一、谈话、欣赏,创设情境——童眼找故事
1、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师:小朋友们,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家,爸爸、妈妈和我们,组成了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今天这节课,让我们坐在亲情树下来讲家人的故事。(板书:我家的故事)
2、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歌曲。(歌曲:相亲相爱的一家人),一边听,一边想,我家的故事有哪些?
3、同学们,听着这温馨而深情的歌曲,看着这亲切而动人的照片,一定让我们记起了印象深刻的一个个故事。就让我们来讲一讲吧。
二、分享家庭快乐,感受亲人的爱——童言讲故事
(一)名字里的故事
1、咱们班每个小朋友,都有自己的名字。这名字里有故事吗?
2、和小组里的朋友说一说。
(二)照片里的故事
1、因为要讲故事,老师赶紧去拍了几张我家的照片,想听听我家的故事吗?
2、观看照片,分享我家的故事。
(播放:80年代小山村的住所照片 90年代在工厂的宿舍照片 在集镇上的套房照片
我家在城管的新房照片)
*从我家住所的变化中,你发现了什么?
*你觉得为什么有这些变化吗?
3、今天同学们还带来了很多的照片,是吗?。我们小朋友家里也肯定有一些特别的故事,我们就来说说自己家的故事,让大家都来分享一下好吗?
【设计意图:从儿童的生活入手,使儿童易于从心理上认同,创设情境让学生易于进入角色,产生共鸣,能激发他们说的欲望。】
(三)其他的故事
1、也有小朋友带来了一些准备好的其他东西,都有什么?这里一定也有动人的故事。因为我也看过你们写的作文,特别让人感动。现在让我们在小组里赶紧分享一下。
分小组交流故事,并在组内展示自己课前准备好的礼物等东西。
2、学生代表交流
师:看小朋友们说得这么起劲,老师猜想你们一定有很多感人的故事。来,我们现在就请出你们小组听了以后觉得最感动的一个小朋友上来讲一讲,并向大家展示他带来的这件物品。 孩子们因在课前作了充分的准备,并且向父母家人了解了各种物件背后的故事,所以讲的故事挺感人,处处流露出家人辛勤劳动和互相关爱,孩子因此而自豪和满足。
【设计意图:儿童是在真实的生活世界中感受、体验、领悟并得到各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师应重视课程与儿童活动的联系,以儿童已有的经验为基础,激发并引导他们去体验感悟。】
三、联系生活进行比较——童心种故事
1、比如说,带你们出去玩!给你们过生日。你们喜欢过生日吗?
2、你们过生日有那么多的亲人、朋友为你庆祝生日,给你送生日礼物,那你知道你家里人的生日吗?你都是以什么方式为他们庆祝的呢?你们知道他们的烦恼吗?
3、是啊,我们习惯了爸爸妈妈对我们的爱。习惯了他们为我们写的一个个温暖的故事。你们看,他们这样爱着我们。(心里话)
看完了,你感受到那股温暖了吗?
【设计意图:孩子是善良纯真的,他们并不是不懂得爱,只是不知道怎样去爱,没有发现亲人对他们那无私的爱。设计这一环节,主要是让学生从比较中发现爱,从比较中去体会、感悟爱,从而懂得应该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去报答亲人所给予的爱。】
4、那么,让我们也去爱他们,好不好?你觉得我们可以为他们做些什么?(幻灯片)
5、老师建议你们可以把想说的话写在一张自己制作的卡片上送给疼爱你们的亲人,并用自己的实际行动来表达对亲人的爱。
【设计意图:一节课的结束应该是另一个活动的开始。当孩子们走出课堂,通过实践,才会真正在体验中逐步感受到父母亲人伟大而无私的爱。这样孩子们才能自我要求、自我实践、自我完善。】
四、总结
《劳动成果要珍惜》说课稿
陈素萍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
《劳动成果要珍惜》是六上下册第三单元第三内容 。它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尊重劳动者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珍惜劳动成果,为乐于劳动,善于劳动打下基础。
2、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引导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节约资源的意识.
能力目标: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学习,使学生树立珍惜劳动成果的意识, 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为什么珍惜劳动成果。
难点:如何养成勤俭节约的习惯.
二.学生情况分析
学生对于劳动付出与收获的关系还认识不足,因此,不珍惜劳动成果的现象比较普遍。青少年中还广泛存在不懂得珍惜劳动成果,喜欢享受等现象。针对这些问题,就需要引导学生深刻认识劳动成果来之不易,并通过大量图片及案例进行剖析。引导学生认识到珍惜劳动成果对个人人生发展的重要性,养成勤俭节约的好习惯。
三、教法
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突出重点,难点,拟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
1、图片展示。运用图片展示,提高学生学习兴趣,增强学生感性认识。
2、活动法。通过活动,引发学生思考,反省自我,在矛盾中做出选择。
3、讨论归纳法。通过讨论归纳,形成正确舆论导向,进一步强化道德认知。
四、学法
本着以学生为主体的理念,我采用如下学法指导:
自主探究法、讨论法、活动法、自评法等具体的学法会在我的教学流程中加以体现。
五. 教学过程
1、情景导入(学生齐读《悯农》感知)
设计意图:从学生熟悉的诗歌入手,可以使学生产生认同感。让学生从这首诗中感知劳动的艰辛、劳动成果的可贵。
2.讲授新课
一、为什么珍惜劳动成果
1、展示辛勤耕作的图片
2、教师设问:通过观察图片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感受(组织学生讨论)
设计意图:通过图片直观的感受所有劳动成果都来之不易,懂得珍惜劳动果实。
3、学生搜集勤俭节约的名人轶事 。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珍惜劳动成果、艰苦朴素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很多老一辈革命家生活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为我们树立了很好的榜样。
4.展示我国资源匮乏的资料。
学生讨论:现在生活条件好了,有没有必要再像过去那样艰苦朴素、勤俭节约了? 设计意图:让学生理解珍惜劳动成果不是小事,不仅是个人的事。
5、通过学生的讨论结果,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归纳为什么要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意图:体现了教学是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
二、怎样珍惜劳动成果
1、首先通过图片和案例展示调查劳动成果浪费现状并针对此情况说出自己的感受。
2.寻找浪费现象。把学生分成几个组,讨论交流生活中遇到的浪费现象,讨论后由小组代表来发言。
(1)我们在日常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2)学校生活中还有哪些浪费的现象?
(3)社会生活中的浪费现象还有哪些?
设计意图:让学生明白浪费现象还普遍存在,引起同学们的重视。
3、教师设问:作为中学生我们应该怎样做?(小组讨论)
设计意图:浪费现象是我们现在社会比较普遍的现象,通过讨论引起大家的注意。通过问题的讨论让同学们明白浪费是可耻的,我们应该提倡勤俭节约。
三、教学总结
1、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
设计意图:让学生学会总结归纳,加深对本节内容的理解。
2、全班开展“我的勤俭节约宣誓”活动
设计意图:学以致用,督促学生形成节约意识,培养学生的节约习惯。
课外延伸
(针对本校浪费情况拟写一份调查报告并针对这些情况提出你的整改方案.)
设计意图:拓展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七.板书设计:
劳动成果来之不易
珍惜劳动成果是中华民族的美德
我国资源匮乏,应该节约资源勤俭建国
勤俭节约有助于激发进取的精神,培养高尚的道德品质
《我就是我》说课稿
王慧仙
选自浙教版《品德与生活》二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本单元的教学主题是群体生活中的人际关系和个人与集体关系指导,由“我就是我”、“你真棒”、“如果我是他”、“我们都是集体的一员”四课组成。本课试图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能正确地认识自己,欣赏自己,形成开朗、进取的性格。那我选择的是第一板块内容“我就是我”。
我把目标定为:1、从外貌、爱好、思维等方面了解一个独特的自我,知道人与人之间存在着从内到外的差异。2、进一步认识自己的独特性,从而喜欢自己,欣赏自己,悦纳自己。教学重点是了解自己的特点,意识到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教学难点是怎样引导学生认识到自己的独特性,从而赏识自己、悦纳自己。
教学过程中,安排的第一个环节是:了解自己的长相,喜欢自己。原本我们也想把“照镜子”这一环节放到课堂上进行,这样会更有趣一些。但是考虑到一年级学生相对来说自制能力较差,有面镜子在手中肯定有一部分人会分心的,于是就把这一环节作为课前调查的内容了。课堂上,我利用这张课前调查表,通过同桌交流、指名交流的方式,让他们充分交流自己最喜欢的长相中的部位,目的是为了让孩子们明白,我们每个人的长相都不一样,但是我们都很可爱,都很喜欢自己,从而激发学生对自我的认识、接纳和欣赏。
第二个环节是:表达自己的爱好,悦纳自己。在这一环节中,考虑到一年级孩子爱动的特点,结合孩子们平时玩的,我设计了“学做木头人”的游戏。利用这个小游戏来介绍自己的兴趣爱好,学生感觉既新鲜又有趣。因为游戏包括儿歌都来自学生的生活,所以孩子们玩起来既简单轻松,不需要老师详细指导,又觉得很有创意,因为在以往玩的基础上又有了新花样,所以劲头都很高。更重要的是,通过游戏,知道了每个人的兴趣爱好是不一样的,在游戏中获得了快乐,悦纳了自己。
第三个环节是:画出自己的想法,赏识自己。在这一环节中,我用“请你的大脑来做做运动”这样的导语来勾起学生浓厚的兴趣。让学生在展示作品、欣赏作品中感悟到每个人的想法都是不一样,每个人都有独特的创造力,都是与众不同的,从而学会赏识自己。
最后,我把几首儿歌放在一起,当做礼物送给孩子们,让他们唱一唱,在唱中感受自己的独一无二、与众不同,真正的学会欣赏自己,悦纳自己。
篇7:品社 工作总结
品社 工作总结
毕业第一年,我担任的是X年级品社,以前总是当别人的学生,从今年起,我就是别人的老师了,非常兴奋,同时也感到压力特别大。我认真备课、上课、听课、评课,即使批作业、讲作业,做好课后辅导工作,广泛涉猎和课本有关的知识,以达到能够拓展学生知识面,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知识结构,严格要求学生,尊重学生,发展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学生学有所得,不断提高自己,我也从中学到了很多知识,提高了自己的教学水平和思想觉悟,使自己顺利的完成教学任务。下面我进行半学期的工作总结:
要保证教学质量,提高教学质量,我认为是在课堂上40分钟,为了上好课,我做了以下工作:
一、课前
(1)课前备好课:认真研究教材,对教材的基本思想、教学目标,对每一中心把握到位。了解教材的结构,重难点,掌握知识的逻辑。
(2)了解学生情况:了解学生原由的知识技能的质量,他们的兴趣、习惯,在学习新知识时,运用因材施教的方法。
二、课上
(1)组织好课堂教学,关注全体学生,注意信息反馈,调动学生的.有意注意,使其保持相对稳定性,同时,激发学生的情感,使他们产生愉悦的心境,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课堂语言简洁明了,克服了以前重复的毛病,课堂提问面向全体学生,注意引发学生学数学的兴趣,课堂上讲练结合,布置好家庭作业,作业少而精,形式多样,不拘泥于书面作业,多种方式交替进行,减轻学生的负担,增加学生学习的兴趣。
(2)三年级的学生正在好动的年龄,上课时几的做小动作,精力极其容易不集中,做为老师,我们应该及时提醒学生,要有一双会说话的眼睛。
三、课下
(1)及时批改学生作业,纠正错误,对个别学生进行辅导。
(2)及时批改学生试卷,掌握学生近期的学习效果。
(3)对学习习惯不好的学生,进行引导,帮助学生养成好的习惯。
四、学习
做为一名新老师,有太多的地方需要我学习,所以只要有机会我就会虚心向有经验的老师“取经”平均一星期听课1次,积极参与听课、评课等教研组活动,虚心向同行学习教学方法以达到提高教学水平。“金无足赤,人无完人”,在教学工作中难免有缺陷,例如:语言平缓,表扬学生语言过少。对后进生态度比较急噪,这些都在工作中逐步的改进,耐心对待每位学生。
以上是我对自己工作在这一学期的总结,希望自己在以后的教学生涯中不断吸取教训,提高自己的教学经验。
篇8:小学品社教师工作总结
小学品社教师工作总结
作为科任,能认真制定计划,注重研究中学教学理论,认真备课和教学,积极参加科组活动和备课组活动,上好公开课和平衡课,并能经常听各老师的课,从中吸取教学经验,取长补短,提高自己的教学的业务水平。每节课都以最佳的精神状态站在教坛,以和蔼、轻松、认真的形象去面对学生。让学生掌握好科学知识。还注意以德为本,结合现实生活中的现象层层善诱,多方面、多角度去培养现实良好的品德和高尚的人格。
教学中,备课是一个必不可少,十分重要的环节,备学生,又要备教法。备课不充分或者备得不好,会严重影响课堂气氛和积极性,曾有一位前辈对我说:“备课备不好,倒不如不上课,否则就是白费心机。”我明白到备课的重要性,因此,每天我都花费大量的时间在备课之上,认认真真钻研教材和教法,不满意就不收工。虽然辛苦,但事实证明是值得的。
教学就是教与学,两者是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的,有教者就必然有学者。学生是课堂的主体。因此,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地教对教学成功与否至关重要。然而最初接触教学的时候,我还不懂得了解学生对教学的重要性,只是专心研究书本、教材,想方设法令课堂生动。一个月下来,课堂教学是很活跃,但学生接话、扯皮现象开始出现,而且看似简单的内容,学生的掌握情况并不理想。这开始让我反思,课堂教学中教师一定要发挥自己的主导作用,课堂上要活跃学生的思维,而不是活跃他的嘴。
同时由于我教5个班级,每个班学生的学习特点各有不同。一如六班的同学比较聪明活跃,但课堂注意力不够集中,中等生、差生占较大多数,尖子生相对较少。如果讲得太深,容易照顾不到整体。我备课时也没有注意到这点,因此教学效果不如理想。从中可以看出,了解及分析学生实际情况,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做到因材施教,对授课效果有直接影响。这就是教育学中提到的“备教法的`同时要备学生”。这一理论在我的教学实践中得到了验证。
备课充分,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上课效果就好。但同时又要有驾驭课堂的能力,因为学生在课堂上的一举一动都会直接影响课堂教学。因此上课一定要设法令学生投入,不让其分心,这就很讲究方法了。上课内容丰富,现实。教态自然,讲课生动,难易适中照顾全部,就自然能够吸引住学生。所以,老师每天都要有充足的精神,让学生感受到一种自然气氛。这样,授课就事半功倍。回看自己的授课,我感到有点愧疚,因为有时我并不能很好地做到这点。当学生在课堂上无心向学,违反纪律时,我的情绪就受到影响,并且把这带到教学中,让原本正常的讲课受到冲击,发挥不到应有的水平,以致影响教学效果。我以后必须努力克服,研究方法,采取有利方法解决当中困难。
以上就是我在本学期的教学工作总结。由于经验颇浅,许多地方存在不足,希望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在各位领导老师,前辈的指导下,取得更好成绩。一份耕耘,一份收获。教学工作苦乐相伴。我们将本着“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的准则,一如既往,再接再厉,把工作搞得更好。
篇9: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在教育教学中我体会到,尊重学生,是我们老师必备的道德要求,尊重学生的人格,友好的对待他们,理解和信任他们,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多和他们交流,多鼓励和表扬他们,要尊重他们,宽容他们的过失,当学生有不足时,多给予鼓励和赞美,对学生精心呵护,尊重学生人格、善待、宽容、理解每一个学生,让他们感受到在学校里比在家里还要幸福得多,老师就像妈妈一样关心、爱护他们,感受到学校生活的开心和幸福,让他们在学校里开开心心的学,快快乐乐的学。
现行品德与社会教材力求让学生与教材文本对话,让学生在参与调查、访问过程中发展认知和情感,要实现这一目标,在课堂教学中应当把握好以下四点:
1、找准切入点。
2、抓好兴趣点。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只要抓好兴趣点激发起学生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在一个宽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就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了。
3、注重知识点。课程标准尽管对能力、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能力培养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但知识的掌握和学习仍然是《品德与社会》课的'重要学习目标。
4、挖掘出德育点。思想品德教育是《品德与社会》教材中的重要内容。《品德与社会》课的指导思想就是指导学生的思想,规范学生的行为。教师在组织以社会知识为主的课文学习时,应注重挖掘教材中的德育点,结合课程与活动,有针对性地进行品德教育
篇10: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课堂的主人是学生,把课堂教给学生,调动他们的积极性是关键。如何让学生好学、乐学、主动学习,是老师的任务。在课堂上,老师的肯定和表扬,是学生学习的动力,只有得到肯定,才能鼓舞学生大胆发言,激发他们的好胜心。
教学过程中,我首先让学生了解网络给我们的生产和生活带来了方便,让学生认识到网络的优点,然后转换话题,通过具体事例来了解网络对我们青少年的危害,让学生小组讨论,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网络给我们带来的危害,最后升华感情,小组合作,完成网络公约的制定,使学生在以后的生活中避免陷入网络陷阱,合理利用网络,让网络能够造福于人类。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起到一个“线”的作用,把学生搜集到的资料串起来,并让他们积极的动脑思考,把资料内容上升到思想上来,从思想上认识到网络的危害,提高自我防范意识,合理利用网络,做到健康上网。
在本次课中,学生的积极性很高,顺利地完成了教学目标,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学生的思想很灵活,有的问题也许教学过程中没有涉及到,但是学生提了出来,这就需要我们教师在课堂上的随机应变能力,使得学生围绕本课进行思考讨论。
篇11: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一)开放性的教学处理。
我在教学中重视用开放的视觉处理教学。其一,课程内容的开放。我根据实际需要,灵活运用教材,通过师生共同收集与主题相关的信息资料,丰富了课程资源,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有利于教育目标,有实效性,符合孩子的心理特征。其二,学习方式的开放,学生的学习没有局限在课堂的40分钟,学生的学习更多地来自于课外,来自于自己的生活经验。课堂为学生提供展示信息、才能的平台,课堂气氛自由、开放。
(二)多样性地选用教学活动形式。
我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引导他们听一听、看一看、说一说、想一想、画一画、演一演、跳一跳,在多种活动体验中不断深化学习主题。童话的故事情节把课堂成为生活的一部分,充满了童趣。引发了学生的好奇心,激发他们参与活动的愿望。加上一首首悠扬的春天乐曲,一幅幅美丽的春景图,多媒体手段使学生愉快地融入春之旅程。学生以手工制作、唱歌、舞蹈、弹奏、快板、朗诵和种植等各种形式的表演赞美春天,寓教于乐,丰富有趣,符合儿童的年龄特点,也是课程综合性的体现。
(三)学生参与的自主性突出。
新的教材,注重学生学习的自主性,鼓励学生自主参与,自觉实践。我在教学中很注意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教育的主人自主探究。教学中,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不是通过听讲来学习,而是直接参与的,以调查、观察、讨论、制作、表演等多种方式进行学习,积累直接经验。在各个环节中舞台的主人是学生,我只作为一名引导者和组织者。为学生的自主学习、实践、探究搭建一个广阔的舞台。
篇12:小学品社教学反思
在本节课教学中,我先引导学生自己看书,然后举例说明,在此基础上,请学生分组讨论,谈感受。不仅重视了“知识和技能”,而且注重“过程和方法”的引导,让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领悟思考问题的能力和方法,并在师生互动中,使学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真正得到提升。在本堂课中我重点引导学生了解了弱势群体的生活困难,学习弱势群体自强不息的精神。
对学生来说,弱势人群一般难以成为他们的关注对象,通过教学使他们做一个有爱心的人,对弱势群体的关爱不再是出于同情,而是出于尊重,再为他们喝彩的同时,给予关爱。
学生通过搜集和了解弱势人群顽强奋争、自强不息的典型事例,了解他们每一点成绩的来之不易,激发敬佩之情,学会尊重和关爱弱势群体。为他们喝彩。
【小学品社教研组计划(共12篇)】相关文章:
个人总结怎么写2023-03-14
医学美容个人总结2023-03-07
个人总结模板2022-09-17
产前诊断进修生个人总结2022-09-28
个人年度个人总结2022-11-20
检票口个人总结范文2022-10-23
以工代赈个人总结2023-10-29
个人总结2022-09-01
java ee个人总结2024-04-07
学年个人总结2022-06-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