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头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

时间:2023-04-02 08:08:07 学校工作计划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桥头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精选18篇)由网友“食桃小当家”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桥头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欢迎您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桥头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

篇1:桥头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

一、学校德育课程发展目标和学生培养目标定位

根据学校的办学理念:“以学生的自主发展为本,创设各种条件与机遇,让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在小学教育阶段得到充分自由和谐地持续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制定实施素质教育的德育课程发展目标:开展以“实施自主发展教育,形成学生完整人格”为主题的素质教育研究与实践活动,探索一条能够充分调动学生主体的自觉性、自主性和创造性,促进完整人格形成的新的教育教学途径,培养和塑造具有自主意识和责任感、创新意识和创造力的自主发展型人格的一代新人。

同时构建了学生培养目标:通过构建以“诚、德”为核心的学生自主发展德育体系,让学生体验做人的道理,培育学生正确的道德理念、诚实的行为品质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开发学生的潜能,为每个学生展示优势创造机会,提供平台,使每个学生的个性和潜能得到充分自由和谐的发展。

二、德育课程设臵的基本原则

1. 整体性原则

在制定德育课程计划时,必须以“全员德育”的观念来制订管理策略、课程内容、实施途径,合理组织与调动学校内部各个部门、各个层级以及学校外部(家庭、社会)的力量,使其协调一致地和谐联动,取得最

佳的教育效果;同时要强调整体育人,以帮助学生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2. 层次性原则

从学校实际出发,从学生实际出发,在德育课程的设臵中注重分层、体现差异性,以满足不同学生的需求,从而取得更好的教育效果。

3. 创造性原则

打破传统教育中不合理、不科学的.观念和做法带来的束缚,强化改革创新意识,根据学校的性质、特点、任务和培养目标创造性地建立起新的完善的德育课程体系,充分发挥德育课程的整体育人功能。

4. 适应性原则

要充分考虑到学校实际情况和师生特点,制订相应的计划。要采用广大师生易于接受的形式来实施有效教育;此外,各类规章制度、管理措施也要主动适应学校环境和师生群体特点,以求得社会、家长及师生对德育课程的认同。

5. 校本性原则

要充分体现鲜明的学校特色,立足学校实际,确立校本发展的理念,形成学校有特色、有实效的德育课程。

6. 操作性原则

课程设臵、内容选择的切入口要小、要实,从理念、方法、内容等各方面都能被师生接受和认同,操作性要强,才能取得较好的教育效果。

三、课程设臵与课时安排

根据上述学校

和学生的发展目标以及学校德育课程设臵的基本原则,特制订的德育课程整体计划如下。

四、课程实施

(一)基础型课程

教师要以“全员育人”的观念,通过各基础型课程的学科教学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除了要准确把握本学科教学中的“知识和技能”、“过程和方法”方面的目标,还要关注“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德育目标和德育内容,并落实在备课、听课、评课、教研等各个环节中。要充分考虑学生实际、师生关系、教学环境等要素,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实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启迪,尽量达到“润物细无声”的境界,充分体现德育主渠道的功能。

(二)拓展型课程

1. 学科类、活动类课程

这两类课程要结合学科的特点,努力开发学科德育资源来增加本学科的育人功能,并逐步形成校本课程及规范有效的运行机制。

语文读书指导系列活动是颇有特色的学科类校本拓展课程。由学校统一规定每学期的必读和选读数目,语文老师和班主任进行读书指导,写好读书笔记,重点是读书收获。

在具体实施中要做到:

① 每周一节读书指导课进入课程表。

② 每班有专职的读书指导老师。

③ 每班有统一的书橱,各类图书及相应规范的管理。 ④ 每年一届校“读书节”活动,做到内容丰富、主题鲜明。

附件: 桥头小学阅读指导篇目

篇2:小学课程实施计划

小学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指导,遵循教育发展规律,积极发掘本土人力、物力、文化等教育资源,深化素质教育;确立“健康第一”的发展理念,注重学校的内涵发展、特色发展;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努力发掘具有“乡土”与“航运”特征的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和谐共荣的校本课程体系,文化立校、文化育人,努力践行“让每一位孩子快乐生活、健康成长,不让一个孩子掉队”的办学理念,为学生的持续、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设置原则

(一)全面性原则:面向全体学生,优化整合校园素质教育因素,全面提升学生人文素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二)主体性原则: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形成推动学生积极、自主、持久的学习内驱力。

(三)自主性原则:根据国家提供的课程科目和课时的比例,结合学校的实际情况,统筹安排课程计划,形成具有学校特色的课程。

三、课程目标:

(一)培养目标:把学生培养成具有“会学习、会合作、会健身”能力的,能够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珍爱生命、并具有较强思维力的和发展潜能的合格毕业生。内涵解读:

会学习——养成主动学习、独立思考和善于探究的学习习惯;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能运用网络等手段进行自主学习。拓展学习领域,在培养良好的读写表达能力的基础上,促进学生学有特长。会合作——从小意识到自己与他人的依存关系;在尊重与维护自己的同时尊重他人;培养团队合作精神,追求群体共同发展。

会健身——依托广播操、乡土游戏、校园足球以及“体育与健身”课程等资源,每位学生每学期学习不少于2项的健身技能,每天参与锻炼得的时间不少于1小时;懂得劳逸结合、健康第一等道理,促使学生德、智、体、美、劳五育全面发展。

(二)课程目标:以现代课程理论为依据,贯彻科学发展观,不断深化对新课程目标、任务的认识,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按照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以科研为手段,实践新课程理念,探索新课程实施的有效途径。

四、实施保障

(一)完善组织机构,明确管理职责

1、建立有效的组织管理网络,明确职责,保障学校课程管理的顺利进行。校长负责有关学校课程的决策问题。中层组织主要负责执行问题。基层组织主要负责具体实施。

2、校长室明确各部门在课程执行力上的监管分工。对各部门在课程管理流程进行监管。各部门不定期地向校长室进行课程执行情况汇报,以便校长室能及时了解课程执行过程中的问题不足和亮点经验。教导处(德育处)主(兼)管三类课程的日常管理。根据学生学习和生活规律安排好学校课程计划,严格控制周活动总量和学科教学课时。按照学校课程计划,编制班级课表,根据师资情况合理安排教师任职任课安排。科学合理地安排学校作息时间。

(二)完善管理制度,规范常规管理

1、以教学质量承诺制为契机,加强教学常规的管理,以聚焦课堂为主线,关注教学五环节,落实各环节的达标标准,争创优质标准。

2、以校本研修为突破口,开展合作共荣团队的创建,通过课题引领,主题研究,同伴互助,落实三类课程的`实施和开发。

五、课程评价

以发展性评价为引导,建立、完善以教师、学生为主的发展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课程的目标。

(一)学生评价

1、教师根据每个学生参加学习的态度、学习成绩等进行评价,可分为“优秀”、“良好”、“须努力”、记录,提倡鼓励性评价。

2、拓展型、探究型课程不采用书面的考试或考查方式,但要作考勤评价记录,最后以不同形式呈现学生学习的情况。 3、学生成果可通过实践操作、作品鉴定、竞赛、评比、汇报演出等形式展示,获得者可在学生成长记录册的收获园内做记载。

(二)教师评价

1、教师从教必须有计划、有进度,有考勤评价记录。 2、教师应按学校整体教学计划的要求,达到规定的课时与教学目标。

2、教导处(德育处)通过查阅资料、调查访问等形式,每学期对教师进行考核。

3、任课教师设计“过程评价内容”,对学生进行评价,并以“优良,合格”作为最后的评价结果,登录《学生成长记录手册》。

4、鼓励教师在执教过程中,注意积累,开展研究,逐步形成具有一定科学性、学校特色的校本课程

总之,学校课程方案是学校工作的起点与基点,更加重要的是实施,我们将积累经验,逐年完善与积淀,形成自己独特的学校课程,促进学校的文化建设,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以及学校的科学和谐发展。

篇3: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贯彻《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搞好以学校为基地的课程创新,特别是校本课程的规划研究,成立以校长、教师、家长、学生组成的校本课程规划组织机构,经过对校本课程的规划反复研究、探讨以及尝试,逐步形成了一套有我校特色的校本课程规方案。

二、需要评估

1、学校的培养目标:

学校遵循“德育为首、教学为主、素质为重、育人为本”的办学宗旨,坚持全面育人,张扬个性。为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多年来,学校在教学中不仅注重从“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引导学生全面发展,还注重对学生进行特长培养:校园乒乓球队、趣味跳绳队、舞蹈队、绘画队训练有序,小主人系列活动轰轰烈烈。让每一个孩子全面发展,让每一个孩子个性张扬,让每一个学生都能“合格+特长”已成为学校明确的培养目标。

2、学生的发展需要

“我羡慕马琳,多么希望能像他一样在赛场上大展国人风采。” “我喜爱音乐,总是让自由的思绪和音乐一起放飞,什么时候我能自己作词作曲,写出心中的话,唱出心中的歌?” “我想有一手漂亮的字!”??翻开学生的民意调查,走进孩子的世界,倾听孩子的心灵呼唤,诠释孩子的兴趣需求,关注孩子的个性发展,学校将尽量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校本课程。

3、学校及社会发展的需要

我校以人为本,强调课程的人文化、生活化,促进学生个性的发展,以校为本,注重课程的统整化、弹性化,形成学校特色,是学校发展的需要。

让学生学会生活,做生活的小主人,让学生学会交往,做社会活动的小主人,与家庭、社会积极配合,开设“玩中乐、乐中学、学中乐”系列课程,为学生提供主动发展的机会,让学生在生活、交往方面成为具有时代特点的小学生是社区与学校的共同期望。

4、学校的课程资源

学校活动场地很大,乒乓球、跳绳都有专门的训练场地,有兼职的教师,较齐全的硬件建设为学生多样化发展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学校拥有一支敬业爱生、业务精良的高素质教师队伍。有的能歌善舞,有的能画会描,有的能说会道,有的思维敏捷,有的能挥毫泼墨,有的心灵手巧,寥寥几笔,精致的图案便跃然纸上。学校丰厚的人力资源为选修课程的开发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三、总体目标:

依据教育局指导性文件和学校的育人目标,考虑到学生的兴趣发展需要和学校的课程资源,突出本校课程特色,经学校校本课程组织机构集体审议,初步确定我校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是:

1、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改变传统的课程观,设置可供学生选择的、灵活安排的课程,构建学校新文化。

2、通过校本课程内容的实施,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强化学生对学习内容的自主选择意识。

3、面向每一个学生,坚持全员参与,拓宽视野,提高学生综合素质,促进学生个性发展。

4、培养学生合作精神和交往、动手、创新、探究等多方面的能力,加大学生对知识综合运用的力度。

5、提高学校教师的课程开发意识和课程开发能力,促进教师专业的发展。

6、通过学校、家长、社区民主参与开发,丰富具有学校特色课程资源,形成学校特色。

四、校本课程计划:

校本课程结构与课程门类

科学素养类:中华经典诵读

技能类:花样跳绳、中华武术操、快乐乒乓、小小歌唱家、快乐小画家、写字等

五、实施步骤:

(一)课程开设

1、课程委员会制定调查表,评估学生兴趣发展需要,研究学校课程资源。

2、根据学校教育哲学,讨论制定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确定校本课程的大致结构。

3、制定《校本课程开发指南》,对教师进行培训。

4、委员会对教师申报的课程进行审议。

5、学生分年级根据自己意愿选择课程,统计人数,填写《选修名单》,有20人左右的学生选择的课程就允许开设。人数偏多的课程,委员会根据情况适当调整。

6、开课老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撰写《课程纲要》。

(二)组织实施

1、课程老师分析学情,确定目标,选择内容,撰写《课程纲要》,交课程委员会审议。

2、每次课前备出简案,委员会定期检查、督促。

3、每次上课时间,委员会进行检查,登记上课人数,检查课堂纪律,了解教学内容,切实保证校本课程质量。

4、针对课程实施中的具体问题,定期召开校本课程教师的研讨会,进行总结、交流、探讨,确保课程内容顺利实施。

5、每学期召开一次学生、家长代表会议,倾听他们对课程内容及实施的意见,并反馈给带课老师。修订、完善课程内容,调整实施方法。

6、对个别教师在实施过程中遇到的具体困难,委员会及时给予引导、帮助,共同商量解决办法。

7、每期末教师对自己执教的课程进行自我评价、总结经验、撰写论文。

六、评价设想:

1、对学生的评价

制定《校本课程评价方案》,从“课前准备、参与态度、知识技能掌握、阶段成果展示”四方面进行综合测评。

2、对教师的评价

① 每一堂课都有简案,内容和形式受学生喜欢。

② 认真登记学生出缺勤,课堂组织纪律较好,不让一个学生流失在课堂外。

③ 课堂实施中随时关注学生学习兴趣及效果,及时调整教学内容及方法。

④ 制定校本课程奖励制度,对参与积极,成绩显著的老师给予适当奖励。

七、保障措施:

1、学校要有坚定明确的办学理念和学校独特的发展方向。

2、学校要组成以校长为核心的校本课程规划组织机构,群策群力,民主开放。

3、经常组织学习和培训,促进教师课程知识和技能的不断提高。

4、学校制度一系列校本课程管理制度和改进制度,建立校本课程内部监督机制。

5、定期进行课程的教和学的评价,推进其深入持久进行。

篇4:小学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一、指导思想:

校本课程给学校的发展、给教师专业的发展、给学生个性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舞台。学 校坚持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本,以兴趣性、拓展性为主,发展学生个性为目标,让课程适应和促进学生的发展,根据学校的办学目标,充分利用学校现有的教学 特色以及丰富的资源优势,认真做好校本课程的开发与研究,带动学校师资队伍建设与课程开发、管理、评价、教学资源开发等方面的和谐发展。

二、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

1、总目标:

发挥团队合力,结合课改推进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拓展课程建设,以课程建设拓展学生乐学的空间,突显学科特色。

2、学生发展目标:

在知识、品质、能力、个性等方面得到比较和谐、全面、可持续的发展,使学生的发展有更广阔的空间。

3、教师发展目标:

学会学习、学会反思、学会创新,成为实践的研究者,促进教师专业化成长。

4、重点突破:

以学校特色项目为基点,在和谐团队氛围下的开发校本课程,并逐步向各学科延伸,完善三大校本课程,即《爱你啊,母亲河》、《写字正人》、《田楼腰鼓竟风流》。

三、组织与实施:

1、成立校本课程实施领导工作小组。

组长:严广东

副组长:江孝礼魏民

成员:李海霞赵传波单海军贾林徐雅芹马永平

领导小组主要职责:

①构思并制订校本课程开发工作的总体规划,做好指导、研究、实施、评估等工作。

②制订校本课程实施有关规章制度并组织实施和考核。

③组织教师进行校本课程的理论学习,规范教学行为,提高教育教学能力。

④积累课改资料,及时提供教改信息。

⑤经常深入校本课程实施课堂,指导开课、听课、评课工作,和实施教师一起研究情况,帮助他们及时总结。

⑥做好校本课程实施的经验或成果的推广和应用。

四、方法措施:

1、充分调动教师参加校本课程开发和实施的积极性,体现参与性。

2、充分利用校内外的教育资源,坚持校本化。

3、仔细研究《国家基础教育改革指导纲要》,保证校本课程开发的方向性与探究性。

4、构建“灌河”、“写字”、“腰鼓”三个校本课程开发的和谐团队,结合校本研修的管理模式,实施课程开发的研究和实践。

五、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发掘学校科技、体育、艺术的特色项目资源,发挥特色创建过程中的优势,形成校本课程的生长点。

2、各学科在确定的年级实施,与日常教学相结合。

3、将课程内容与学生的实践活动相结合,成为学校开展科技、艺术、体育教育的重要载体。

4、以学生和谐发展为出发点,明确校本课程实施的目标定位,完善课程体系,落实实施的途径和方法。

5、运用网络平台,发布信息,充实课程资源,交流校本课程开发的进度和成果,将研究与实施相结合。

6、逐步将“灌河”、“写字”、“腰鼓”这三个校本课程纳入学校课程管理体系,引导各学科实施拓展型课程的开发。

六、校本课程实施保障:

1、学校对参加校本课程实施的教师在外出学习、教学研究、校本教材编写等方面提供物质支持。

2、设立校本课程实施的研究及奖励经费。

3、学校对教师进行必要的理论培训。

4、保证实施教师的研究时间,研究空间。

5、鼓励教师撰写,包括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

6、在教师考评上充分肯定教师校本课程开发、实施及研究的成果。

7、学校对实施教师应做好各类设施的提供,如校园网等,为校本课程的顺利开设准备物质条件。

8、对教师开发的校本课程,学校应组织评选,优秀的校本课程,铅印成册,并予以奖励。教师开发出的校本课程的成果记录在教师业务档案。

9、根据师资培训工作的要求,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创造条件,让教师认真参与培训,做到有计划、有目标、有考核、有成效,并建立科学合理的奖励制度。

篇5:小学课程改革实施计划范本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基础教育改革的具体目标之一是“改变课程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行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这表明我国的基础教育课程管理体制,将由原先过于集中的国家课程管理走向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学校将有一定程度的课程自主权,共同参与课程决策并承担相应的责任。为了切实有效地履行课程管理的权责,落实国家基础教育课程管理政策,提高学校课程的整体质量,促进全体学生主动地发展,提升教师课程管理意识。开创学校办学特色。根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的精神,结合本校的实际情况,特制订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学校课程改革的培养目标是:以邓小平同志关于“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和某某同志“三个代表”的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二、培养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体现时代要求,使学生具有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精神,热爱社会主义,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和革命传统;具有社会主义民主法制意识,遵守国家法律和社会公德;具有社会责任感,努力为人民服务;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科学和人文素养以及环境意识;具有适应终身学习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方法;具有健壮的体魄和良好的心理素质,养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生活方式,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一代新人。

三、课程设置的原则

坚持按照学生的培养目标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发展需要和学校实际,科学安排课程;坚持统一性和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充分发挥新课程体系的教育功能;坚持以“学生为本”的宗旨,面向全体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发挥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创造性,促进学生主动活泼地发展。

新课程体现均衡性、综合性、选择性。

1、均衡性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劳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将其教育内容全部纳入,有利于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及认知规律,把课内外、学校与社会联系起来,把间接的书本知识学习和直接经验体验结合起来,为学生健全人格的形成和态度、能力、知识等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创造条件。

2、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各门课程都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知识和地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设置综合课程。如:一年级设品德与生活课,旨在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以及社会性逐步发展;一年级设艺术课程,旨在丰富学生的艺术经验,发展感受美、创造美、鉴赏美的能力,提高审美情趣。

综合实践活动还包括:信息技术教育、劳动等使学生通过亲身实践,发展收集与处理信息能力、综合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合作交流的能力,增强社会责任感,并逐步形成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

3、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学校课程以灵活性、适应地方和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开设校本课程,适应学校办学方向,开设的活动课以多样化的学习方式使学生学习成为富有个性的过程。新课程不仅为学生共同发展奠定基础,也注重学生个性发展。

四、三级课程设置表

几点说明:

1、教学时间

全年52周,教学时间40周,每期分别20周,假期(寒暑假、节假日)10—11周;机动1—2周。各学期20周教学时间安排:各年级每期上课18周,复习考试1周,综合实践活动1周。

2、每周活动总量:每周按5天安排教学,周课时总量为30课时(一、二年级分别为26课时、28课时),每课时上课40分钟。

3、国家规定的学科类课程、活动课程、综合实践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均在周一至周五的教学时间内按课表进行。

4、班队活动每周安排一课时(周一第六节),主要进行常规教育、开展中队活动,并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进行环境教育、心理教育。

5、在开设信息技术课的同时,必须努力探索信息技术与其他学科的整合,即在其他学科教学中广泛应用信息技术手段,并把信息技术融合在其他学科学习中。

6、一至六年级的体育课,均应贯彻“健康第一”的原则

7、各门课程均应相应结合本学科特点,有机地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环境、健康、国防、安全等教育也应渗透在相应课程中进行。

五、保障措施

1、组织保障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程计划实施领导小组”,即学校校务会,它是学校课程决策机构,主要职责是明确本校的培养目标,从实际出发,根据上级颁发的课程计划制度《学校年度课程实施方案》,以及相配套的各项制度,同时指导各处室工作。教导处是学校课程管理机构,主要职责是计划、执行、检查、指导、评估全校各门课程的教学工作,并联手各学科教师间的合作,以促进课程合力的形成。

2、经费保障

学校管理,不管是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的有效实施,还是校本课程的合理开发,都需要必需的设备和经费上的支持。学校有新课程专项资金,用于加强各室的建设、教师培训、课程实施于开发等方面

3、制度保障

学校建立相应制度。如:校本教研制度、目标管理制度、教师、学生评价方案等。学校定期检查各项制度的执行情况,保障课程计划的真正执行。

篇6:小学课程改革实施计划范本

根据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文件精神,结合我校实际,制订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和《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进一步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规范课程实施行为,推进素质教育的深入实施;全面落实国家课程方案,开全课程、开足课时,减轻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遵循教育规律和学生成长规律,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为造就德智体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奠定基础。

二、学校新课程实验组织领导小组

组长:李传涛

副组长:孙金伟

成 员:郭方旭、赵祥涛

三、新课程实验的工作目标和任务

1、严格按照教育部《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的要求,以新的课程标准组织本次实验,为新课程体系的完整积累经验。

2、完善开发和整合我校课程资源,特别是加强我校校本课程的开发和校本课程资源的建设的力度,开发适合我校师生的校本课程。

3、探索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评价与考试制度,逐步形成、完善促进学生发展的评价体系,积极探索对学校和教师的评价改革,建立以教师自评为主,校长、教师、学生、家长共同参与,促进教师专业发展和学校不断发展的课程评价体系和机制。

4、以素质教育的三个维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的达成为导向,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和学校的教学模式,构成教学相长、共同发展的新型师生关系,引导学生学会学习,特别鼓励学生研究性学习与合作学习,大力推进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大力推进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积极探索与新课程实施相适应的教学、教研新模式。

5、加强德育探索与实践,开辟在学科学习过程中形成正确价值观的德育新渠道,努力开发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环境教育、科技人文教育等校本德育课程,构建与时代相适应的现代学校德育体系。

6、构建具有组织管理、学术支撑、操作实施功能的新课程推进组织体系,探索有效的校本教研、校本培训、校本管理形式,以促进全体教职工树立新的教育观念,提高管理、研究、指导和教育教学能力,形成一支实施新课程的优秀教师队伍。

四、新课程实施计划表

五、实施新课程理念评价

(一)对教师的评价

传统课堂教学中的教师只是知识传授者的“单一角色”。而在新课标理念下,教师要贯彻教学设计的“五核心原则”就必须从“单一角色”向“多元化角色”转变。即:

1、教师是给学生一个独立探索知识的空间和多元化信息渠道的提供者;

2、教师是丰富生动的问题情境的创设者;

3、教师是课堂研讨氛围的营造者;

4、教师是学生的探索计划的指导者;

5、教师是学生探索过程中的鼓励者;

6、教师是学生实验过程中的合作者;

7、教师是学生学习潜能的开发者;

8、教师是学生学习效果的评价者。

(二)对教学手段的评价

(1)是否成为既是教师的教学工具又是学生的学习工具;

(2)是否给学生构建了一个自主科学探究的平台;

(3)是否扩展了学生获得知识的渠道;

(4)是否实现了师生之间和学生之间的互动;

(5)是否有效的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6)是否给学生课后通过网络自学加以指导和创设了条件。

(三)对学生学习状态的评价

1、学生的自主学习状态是否体现出来;

2、是否每个层面的学生都参与到课堂教学各个环节;

3、教师与学生能否交融情感,体现师生互动;

4、学生是否主动参与;

5、活动过程中学生是否有体验,学生注意力是否集中;

6、学生能否独立思考,能否发现问题,能否从多角度解决问题;

7、学生是否有创新思维的火花,是否能提出探究性问题,是否有独到见解。

六、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开展教研活动

在新课程实施的过程中,不仅认真学习新课程改革的理论,还要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积极探索新的教学方式,促进学生的综合素质及能力的提高,扎实开展教学研究工作,关注教师自身发展,提高老师整体素质,不断把老师个人智慧、经验转化为老师集体的财富。

实施新课标要求教师的教应由“教教材”的传统方向向“用教材”的理念转变。

1、各学科实行集体备课制。在教学中,广大教师要基于校本教研,针对教材不同章节的地位及作用,实现“设计——实施——评价——反思”的教学循环。

2、邀请课改专家和教学经验丰富、教学成果显著的教师亲临指导。

3、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做到教师每周至少互听一节课,加强教师间的相互观摩、交流、提高。

4、认真抓好校本课程的开发研究,做到有针对性和高效性。

5、教师对学生的成长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

6、每学期教师小结课改的经验,提出改进的建议和方法,做到及时“发现问题——研究问题——解决问题”。

七、加强教师培训工作,保障新课程标准的贯彻落实

1、组织教师认真学习新课标,领会新课程改革的基本概念和指导思想。《基础课程改革纲要》是指导课程改革的纲领性文件,各课程标准是实施新课程的主要依据,结合学校具体情况,组织老师和有关人员加强学习。

2、成立培训组织,制定考评细则

①成立培训领导小组,分管教学的校长为组长,教务处为组织单位。

②制定培训计划,培训定点定时定人定主讲,并定期进行检查及考核。

③把课程培训做为今后几年教师继续教育的核心内容,并将具体培训情况记录到教师的业务档案中。

3、组织教师培训,努力提高教师的整体素质。

学校坚持“不培训不上岗”、“先培训后上岗”的原则,按年级分学科、有计划、有组织地安排教师参加新课标的培训学习。

4、周到具体安排培训内容

①要求教师要了解新课程改革的背景,改革的指导思想,改革的目标以及相关政策、措施。

②学习研究相关学科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课程内容及课程评价方法、教学评价标准、学生评价标准、学科评价标准、学生学业评价标准。

③了解新课程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

④学习研究教材的编写思路、学科教学方法。

⑤探索学生日常活动与学科教学的整合。

八、加强校本课程开发工作

校本教研是学校教学质量提高的关键所在,要坚持 “以研促教、科研兴校”的发展理念,在全校营造学术研究氛围。

1、加强课程的组织管理,成立课程工作领导小组和课程开发工作研究小组,前者以校长为组长,把握方向,后者以教研组为单位,负责落实,并对老师进行相关培训。

2、具体实施中坚持教研与日常教学紧密结合,做到“研有物”、“研有质”,一切围绕学生的学来开展,不做空洞研究。同时,教研要广面积,做到人人有方向,人人有课题。

九、做好实施新课程理念、标准、评价工作的宣传、总结工作

认真贯彻《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义务教育课程设置实验方案》、《山东省义务教育地方课程和学校课程设置指导意见(试行)》的精神,建立发展性评价制度,把学生综合素质评价与日常管理相结合,形成了科学、合理的学生评价体系,让评价促进学生的发展,促进学生潜能、个性创造性地发挥,使每一个学生具有自信心和持续发展能力。学校根据目标多元、方式多样、注重过程的评价原则,综合运用观察、交流、测验、实际操作、作品展示、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方式,全面考察学生的学业情况和综合素质发展情况,把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个性发展和健全人格作为评价的重点,通过评价促进学生全面而有个性地发展。为学生建立综合、动态的成长记录手册,内容包括:个人成长过程各个阶段的表彰、优秀作业、作品、好人好事、反思与体会、成长的规划等,全面反映学生的成长历程。《个人成长记录袋》作为今后学生综合素质评定的依据之一。

建立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评价制度,全面、科学、准确地评价教师教学工作,将教师教学评价工作与教师专业发展评价统一起来,通过评价促进教师的课程教学能力、课程开发能力、课程创新能力的形成和提高。

从四个角度进行宣传即对教师宣传、对社会宣传、对家长宣传、对学生宣传。通过各种渠道和形式向家长、全社会广泛深入宣传高中课程改革的目的、任务、意义、内容及阶段成果,努力营造有利于新课程实验的良好社会氛围,及时了解社会各界的意见和建议,争取全社会对实验工作的理解、支持。通过宣传和教育,让学生了解新课程在内容、结构、实施、评价以及管理等方面的新变化而引发的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了解新课程给他们带来哪些好处和挑战,掌握新课程倡导的学习方式。

通过校园网页,供大家学习参考,并与兄弟学校进行交流。通过各级各类各层次的课程改革会议以及家长会与校本培训会等,加深教师、家长和学生对新课程的认识和理解;同时通过在校园醒目的地方悬挂与课改有关的条幅标语,定期出有关新课程活动的黑板报等方式营造新课程改革的浓厚氛围。

篇7: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及方法论文

小学德育课程实施现状及方法论文

1提高师生对德育教育的思想重视

小学阶段的学生身心发展还不太成熟,非常容易受到外界事物的影响,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差,但同时又是学习新知识,形成新的思维方式以及养成良好习惯的黄金时期,研究发现表明,在小学阶段形成的许多好的习惯会使我们的而终身受益。根据教育部最新的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小学阶段要培养学生成为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需的人才。在小学阶段加强对学生的德育教育的引导至关重要。在小学中开展德育教育,就是教师有意识有目的有方法的在各年级段小学生的思想、品德、政治等方面施加影响,促使小学生形成社会以及培养目标要求达到的德育水平。从教师自身的思想高度来讲一定要提起对小学德育教育的充分重视,不能把德育教育看做可有可无的,而是要发自内心的认识到它的重要性。只有教师端正了态度,才能把这种意识传达给学生。教师可以在教学的过程中向学生灌输德育教育的重要性,要引起学生思想上的触动与变化。我们要充分利用教学条件来配合德育教育的开展,在小学我们可以开设专门的德育课程如《小学思想品德与教育》,教师可以开设专门的课程向学生系统的讲解思想品德方面的相关知识,告诉学生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什么是应该坚守的,什么是必须扬弃的。

2开展多种形式的.学校德育实践活动

针对小学阶段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来讲,小学阶段的学生思维很活跃,天性好动,对新鲜的食物有很强烈的好奇心,教师在小学德育课程的开展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学生的这一心理特征。同时,德育课程与普通的文化课程相比又具有自身的学科特色,德育教育面对的是人,相比普通的文化知识传授,德育教育是通过人对人的教育来达到学生思想上的改变,德育课程的教学形式也应该跳出普通文化课的束缚,要有丰富的表现形式,这样一方面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能够塌下心来听老师讲,另一方面这也是德育课的特色所在,要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得到思想意识的转变。在小学德育的过程中,除了必要的德育课堂教学外我们还要组织开展各种各样丰富多彩的德育实践活动,让学生自觉地融入这样的情境中。具体的来说,教师可以组织学生集体观看具有教育意义的影片,通过演讲比赛或者写作的方式让学生讲解自己的感受,加强学生之间的思想交流。美好的校园环境也是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必备条件之一,教师要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的感情,组织学生自觉维护校园的干净整洁,爱护学校的公共设施,教师要把对学生的德育培养表现在每一个小细节中,渗透到学生的方方面面,潜移默化的使学生受到良好的德育教育的熏陶,最终提升学生的德育境界。

3将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和社会教育相结合

在德育教育中,学校、家庭、社会应该是一个密不可分的整体,是一个完整协调的过程,对于小学生来说,学校的德育教育占有重要的地位,但同时家庭的熏陶以及社会的影响对于小学生德育品质的养成也是不可忽视的。家庭的熏陶对于学生德育品质具有潜移默化的影响,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学生在家庭环境的点点滴滴中受到的教育会不知不觉的内化为学生的行为,在家庭教育中,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互相友爱、勤俭节约、尊敬长辈、真诚善良的生活习惯与品质,同时还要锻炼学生的自理能力,不要对孩子过分骄纵,家长要注意自己的言行,以身作则。社会对于小学生的德育培养也具有重要的责任,社会是个丰富的大课堂,学校可以开展和社会单位的合作共同为学生创设德育教育的情境。具体来说,学校可以和社会的一些公益单位建立友好合作的关系,定期组织学生去这些单位参加义务劳动,既增加了学生的生活体验,又能在实践的环境下加强学生的感触,真正的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变化,提高学生的德育水平。加强对小学阶段学生的德育教育是一项迫在眉睫的任务,这应该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要正视存在的问题,脚踏实地的认真开展工作,学校、家庭、社会都要提起思想重视,要共同努力采取措施将学生的德育教育真正落到实处。

篇8:度小学德育课程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及工作目标

全面贯彻党的三中全会制定的教育改革方针,坚持立德树人,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教育,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针对我校实际情况,使学校德育工作与学生实际情况相结合, 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参与的德育模式,形成爱学习、爱劳动、爱祖国活动的有效形式和长效机制,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力争使德育工作形成我校特色。

二、工作重点

1、加强德育队伍建设,对班主任队伍进行有针对性的培训,提高班主任老师的理论水平和管理水平。教会班主任科学、合法、合情、合理、有效的进行班级管理。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通过对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检查评比,促进班级建设。充分发挥全员育人的作用。利用班校会时间上好形式新颖、主题鲜明的班会课。

3、继续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三、主要工作措施

1、加强师德建设

2、高度重视养成教育

深入开展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发展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以争创“行为规范示范班”等活动为载体,积极构建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的“三自”机制,并形成以学生自评、互评与教师评、家长评相结合的多元评价制度。加强班级管理,经常性地进行班容班貌检查,将小学生日常规范教育抓细、抓严、抓实, 通过严格的训练,努力使学生的行为规范外化为行为,内化为素质,逐步养成“文明用语脱口而出,文明行为随处可见”的好习惯,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让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学生的自觉行动。

3、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德育活动,

4、加强家长学校教育

抓好家长学校的组织管理和教育教学活动,做到目标明确,计划落实,规范严格,内容针对性、实用性强,并且认真做好资料搜集、积累工作。 积极开展“教师家访”活动。

5、抓好学生安全教育

大力加强对学生的交通安全、饮食卫生安全、网络安全、防盗抢、防拐骗、防勒索及“五防”(防火、防电、防雷击、防溺水、防中毒)安全教育,组织全校紧急疏散演练强化学生的安全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积极做好事前的防范工作,加强教师的护导制度,避免因管理不力而引发的安全事故;

6、严格保安管理,建立来客登记制度,严防社会闲杂人员、不法分子进入校园,滋扰学校。

四、工作安排

九月份

1、制定德育工作计划。

2、召开期初家长会。

3、庆祝教师节。

4、开展“好习惯伴我快乐成长”、“文明礼仪伴我快乐成长”等活。

十月份

1、庆祝国庆节系列活动。

2、开展建队节65周年纪念活动。

3、重阳节敬老活动

4、法制宣传月活动。

5、多元评价自我目标签订书。

十一月

1、继续开展读好书活动。

2、开展爱国主义读书活动。

3、举行写字比赛活动。

4、多元评价互评互助活动。

十二月份

1、学习《中小学生守则》和《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情况检查。

2、开展“感恩、服务、奉献”主题教育。

3、做好多元评价工作。

一月份

1、庆祝元旦活动。

2、总结德育工作,制定春季工作思路。

篇9:度小学德育课程学期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党和国家有关学校德育工作和少先队工作要求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弘扬爱国主义主旋律,加强校园文化建设,积极营造健康向上的育人氛围,突出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加强心理健康指导,培养举止文明、品德优良、心理健康、富有创新精神的一代新人,同时加强师德教育,提高德育工作实效,大力推进素质教育。

二、主要工作及目标

1、加强安全纪律教育,实现校内外学校组织教育活动无安全事故发生的目标。

2、搞好养成教育示范生评比工作,着重加强学生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以纪律卫生教育为突破口,抓好常规管理,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

3、做好“放飞爱与梦”扶贫助学奖励基金启动工作。把“大手牵小手、共创新风尚”活动落到实处。

4、坚持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少先队活动,深入持久地开展文明礼貌和队风队伍教育,做好“六、一”儿童节表彰工作。

5、加强师德建设,杜绝体罚与变相体罚事件发生。

6、加强心理健康辅导,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7、加强法制教育,继续开展自理、自护、普法系列教育活动。

8、加强德育理论建设,在德育论文评选、“五、四”学生演讲会上取得好成绩。

9、办好家长学校,探索家教联合教育途径。

三、具体措施

1、全体教工树立“一切为了孩子”的思想,加强自我学习,提高工作能力,爱生爱校,团结务实,以主人翁的态度,实事求是,踏踏实实的做好本职工作。

2、坚持德育六化原则,不断探索科学的德育工作方法,寻求合理的德育教育途径,争取家庭与社区配合,提高德育工作实效。

3、科学规划德育目标,做到学校教职员工全面投入,学校行政会上研究德育为先,各线计划安排德育为主,学科教育为辅,渗透德育。

4、加强教职员工的政治思想教育,提高教师德育素质。

一是组织教师认真学习邓小平理论和党的十六大有关精神,提高教职员工的政治素养。

二是开展学习先优模活动,注重师表形象,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发扬无私奉献精神,提高教师德育修养。

5、形成德育管理制度化,抓好班主任、辅导员为主的德育工作队伍,抓好后进生工作,通过教师学生反馈德育工作存在问题,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

6、抓好德育工作的宣传教育阵地建设,宣传教育做到主题明确,内容丰富,集趣味性与知识性为一体,每班板报、手抄报每月更换一次,学校在每月月末进行评比,纳入年组考核。

7、继续强化规范制度, 抓反复,反复抓。

一是充分利用思想品德课、班队活动等时间,加强行为规范教育,做到教育时间保证,教育内容落实,教育形式多样,教育成效显著。

二是美化、净化、绿化校园,营造另好的育人环境,以“让每栋墙都说话、学校管理人性化”为主线,抓好校园目标化建设。

8、构建学校、社会、家庭三结合的教育模式,办好家庭学校,建立宣传与法制制度,加强学校与社区联系,提高德育工作的实效性。

篇10:小学六年级班级德育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

继续以现代教育理念为指导,以爱国主义、社会主义、集体主义等思想教育为重点,以日常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基础,以“主题活动月”为载体,把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品质修养和优秀的人格素养为重点,以全面贯彻落实新的课程理念为核心,切实将德育工作放在首位,努力开创德育工作的新局面。

二、学生基本情况分析

本班现有学生人数33人,其中男生17人,女生16人。六年级学生的特点:六年级学生在小学里是一个特殊性的群体,他们处于十一、二岁的年纪,正一步一步地从童年期向青年期过渡,他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出现了其他年级学生所没有的新特点和新问题:其中学生的有意注意逐步发展并占主导地位;学生情感的内容进一步扩大、丰富;学生的自我意识逐步深刻,渐渐摆脱对外部控制的依赖,逐渐形成了内化的行为准则,什么都想听一听、看一看、干一干??这是求知欲旺盛、身体发育迅速时期。

三、工作目标

1、着力打造一支能力较强的少先队小干部队伍,并充分发挥小干部的作用。

2、通过各种渠道,加强德育教育,提高我班德育教育的针对性与实效性。

3、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养成教育,使学生养成好的日常行为习惯。

四、具体措施

工作中以活动、言传身教等形式,培养学生们爱国主义精神,增强民族自尊心、自信心、自豪感和集体荣誉感,培养学生们环境意识、公民意识、法制观念、道德观念及服务于人民的意识;在日常的学习生活中逐渐养成遵纪守法、文明有礼、勤俭节约、关心集体、团结友善、勤俭自强、爱护公物、保护环境的良好习惯,培养学生具有自强不息、自我保护、明辨是非、竞争协作、抵制不良影响的能力和“热爱知识、热爱科学、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成为一名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对社会有用的人。

1、开展好学生的德育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组织的积极作用,组织学生有效参与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宣传工作和环保、检查工作,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

①、美化校园,应该是举手之劳;(班级实践活动内容)

②、绿色学校的一分子,从思想上及行动上我们应该做些什么?

③、我们身边有哪些不文明的现象,我们应该怎样去做?

2、充分利用好班会时间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和交通安全教育及思想品德教育。

3、严抓学生行为习惯及常规养成。

要继续强化对学生的常规教育和养成教育。以《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依据,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做到要求明确,内容具体,训练有素,方法灵活,善于指导,常抓不懈,使学生明确什么可为什么不可为,从而形成良好的个人行为习惯.实现七个达标:升旗仪式;校内外文明礼貌;一日行为习惯;课内外行为;间操及课外活动;眼保健操;卫生清洁和身心健康等七个方面。严抓班级分担区的卫生清扫与保持。及时表彰遵守典型,加大对违纪行为的批评处罚力度。

4、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安全教育,组织学生学习常识性法规,加强警校共建,减少偶发事件的发生。培养学生高尚的志趣,不参与任何邪教组织及不健康的事件。针对少数学生存有心理障碍,搞好心理疏导工作,促使学生身心健康的发展。组织学生学习各类安全法规,对安全教育要常抓不懈。

5、加强学校德育教育与家庭、社会的有机联系,将德育教育工作由校内扩伸到校外,构建一个社会化德育教育体系。把家访制度落到实处,更好的利用“家访记录”,巩固并拓展家长原有的教育思想和教育观念,使其掌握科学的教育方法,理解、支持并配合学校的工作。

五、活动安排

九月份:卫生尊师月

1、召开队小干部工作会议,制定本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2、出好“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手抄报

3、庆祝教师节活动。

4、开展“规范文明言行从我做起”主题教育。

十月份:弘扬和培养民族精神教育月

1、结合国庆节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开展讲爱国故事等活动。

2、开展“诚实守信我先行” 主题教育。

十一月份:文明礼仪教育月

1、开展“人人是形象,文明礼仪伴我成长”主题教育系列实践活动。

(1)开展“学习礼仪知识,争做文明公民”主题教育。

(2)以“维护公共秩序,塑造公众形象”为主题的宣传教育活动。

2、进行小干部的培训。

十 二月份:法制安全教育月

1、元旦庆祝活动。

2、与部分家长共同探讨“家长进课堂”的活动

元月份:

上交德育工作总结及其他德育资料。

篇11:小学六年级班级德育课程计划

一、学生情况分析

我班学生经过五年半在校学习和生活,已逐步形成讲文明守纪律的习惯:语言行动上,同学们懂得讲文明礼貌,无论在校内、校外,他们见到老师都很有礼貌地叫声“老师好!”,课间大部分学生不追疯打闹,午间文明休息,同学之间团结友爱,互相帮助,在班上拾金不昧的好人好事不断涌现。遵守纪律方面,我班学生在每周一的集体朝会和每天的课间操中,纪律比较好。课堂上,大部分学生能专心听讲,积极开动脑筋,举手发言。总之,六年级上期的“三个弯弯腰”和“三个安安静静”,大部分学生都能做到。但是,德育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工作,学生的良好习惯还没有完全形成,进入高年级也仍需要巩固和加强,因此,本学期德育教育仍然着眼于培养学生良好习惯,加强常规教育,寓教育于丰富多彩的活动之中,使孩子能健康成长。

二、指导思想和目的要求

以小平同志“三个面向”的思想和关于教育工作的理论,第三次全教会精神、江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精神为指导,围绕我校“以人为本,育未来人”的办学思想,结合“四会”育人的办学特色,通过班对会、晨会、思品课、课外活动和社会实践活动等渠道,开展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品德教育。以达到规范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学习习惯、劳动习惯等,使学生在快乐中学习,在自信中生活,从而使学生具备“四会”、“四心”的意识和能力。

三、目标及任务

1、加强常规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

2、进行安全教育,使学生具备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

3、开展“爱心教育”和“感恩教育”主题教育,让学生受到教育。

4、对学生进行爱师爱校的教育,使学生尊敬老师,爱校如家,以校为荣。

5、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及热爱劳动人民的教育,教育学生珍惜劳动成果。

6、加强“三结合”教育,帮助家长科学育人。

四、主要内容和工作重点

1、抓好常规教育,强化养成教育,促进学生良好行为习惯和学习习惯的形成。

2、结合特殊节日如“三八妇女节”、“五一劳动节”对学生进行爱妈妈、爱长辈、爱劳动的教育。

3、三月初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教育学生要关心帮助他人。

4、继续以感恩教育为主线,在深化感恩母亲、感恩老师的活动中,进一步开展“感恩母校”的活动。

5、围绕感恩教育,结合学校的“科技活动年”和“艺术教育年”,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每月有个小主题,每周有个小活动,每天有点小进步。并邀请家长全面参与到活动中,与孩子们一同成长。

6、每月开展各项评选活动,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树立榜样。

7、切实抓好“三结合”教育,帮助家长共同作好育人工作。

8、进一步加强对学生的安全教育,结合广播、图片展示等形式向学生宣传如何提高进行自我保护、远离危险,把安全时刻记在心间。

9、结合六年级学生毕业在即,即将离开母校,开始新的路程对学生进行重点开展“我的理想”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五、具体措施

1、根据学校工作意见,结合学生年龄特点和实际以及家庭教育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德育工作计划,并及时制定修改意见。

2、坚持不懈地抓好养成教育,培养学生良好的行为习惯。可结合学校的常规管理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感染和熏陶。

3、抓好德育常规教育

(1) 组建班委会,培养小干部,使他们逐步做到自己管理自己,起到自我教育的作用。

(2) 在语文教学中巧妙地融入主题教育,使学生具备时间意识、参与意识、环保意识、世界意识。

(3) 重视学生课间、放学、就餐、集会等管理,教育学生遵守纪律,团结友爱。

4、抓好主题教育

(1) 制定好主题教育计划,做到有目的、有措施、有目标,提高主题教育的质量。

(2) 结合传统节日如“妇女节”、“劳动节”等对学生进行“五爱教育”和关爱他人的教育。

5、开展各种体验活动和各种竞赛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受到教育和启发,使他们的能力得到锻炼和培养,促进学生全面和谐发展。

6、主动积极与家长联合配合,增强教育合力。

(1) 定期召开家长会,精心组织,充分准备,与家长一起共同商讨教育孩子。

(2) 经常与家长保持联系,通过电话、家访、贺信等方式与家长沟通交流,形成教育合力,共同教育孩子。

7、及时与科任老师交流和沟通,争取各科老师的配合,共同教育孩子。

六、活动安排

二月份:

1、抓好入学的常规教育,进行学生收心教育,使学生尽快投入到学校的学习和生活中。

2、组建班委会,培养学生迅速溶进角色,开展工作,发挥小助手的作用。

三月份:

1、开展“学雷锋,树新风”活动,教育学生关爱他人,帮助他人。

2、结合“三八妇女节”,开展“妈妈辛苦了”的活动,激发学生对妈妈的热爱之情,受到尊敬长辈的教育。

3、结合植树节,对孩子进行环保教育。

4、结合3月29日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继续对学生进行安全第一、学会自我保护等安全意识的教育。

四月份:

1、结合清明节开展缅怀革命先烈,了解英雄事迹的活动,教育学生珍惜幸福生活。

2、“爱国英雄”讲故事比赛

3、鼓励学生积极参加校运动会,教育学生加强体育锻炼,增强体质,争做体育运动小明星。

4、开展“感恩大自然”展示汇报活动筹备。

五月份:

1、结合“五一劳动节”对学生进行热爱劳动,热爱劳动人民,珍惜劳动成果的教育。

2、结合端午节,开展缅怀屈原了解屈原大诗人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3、结合母亲节,父亲节,开展“我爱爸爸妈妈”活动,激发学生对父母的热爱之情,受到尊敬长辈的教育。

4、感恩教育的展示汇报活动以及总结表彰。包括这三年来开展的感恩母亲、感恩教师、感恩大自然……活动总结。总结形式不定,可以是图片资料、文字资料、音像资料等等,进行评比、表彰。

六月份:

1、开展六一儿童节庆祝活动。

2、进行六一文艺汇演。

3、评选各方面的能手。

4、结合六年级学生毕业在即,即将离开母校,开始新的路程对学生进行重点开展“我的理想”理想信念教育活动。

篇12:小学六年级班级德育课程计划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有理想、有道德(礼仪)、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文明礼仪行为细则》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3、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红领巾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感恩教育。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5、利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7、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四、工作安排

1、开展“学日常规”竞赛活动,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

2、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队会活动。

3、在各项活动中开展“寻找我的榜样”争做班级十星活动,使全班形成“比学赶帮”良好氛围。

4、在九九重阳到来之际,开展“尊老、爱老、敬老”活动。

5、开展“庆国庆”活动,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开展“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熟知传统节日,感悟民族精神,把祝福送给每一个人。

篇13:小学六年级班级德育课程计划

小学六年级班级德育课程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以学校工作计划为指导,坚持以爱国主义教育为主线,以强化行为规范养成教育为重点,不断增强德育工作的主动性、实效性,使德育工作真正落实到学生的学习生活中。

二、工作目标

1、强化学生行为习惯养成教育,提高学生自我管理能力。

2、通过各种教育活动,使学生学做有理想、有道德(礼仪)、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新人。

三、工作重点

1、充分发挥班干部的作用。班干部在学生中的影响是不可低估的,他们应该是同学的榜样。要定期对班干部进行培训,充分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使他们带动更多的同学一起进步。

2、常规管理工作常抓不懈。

抓好行为规范教育。开学第一个月,要利用班会组织学生认真学习贯彻《小学文明礼仪行为细则》和《小学学生一日常规》。通过对学生集中进行行为规范系列教育,强化训练,培养学生自我约束、自我管理的能力。通过具体的强化训练,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自主组织活动、管理评价,逐步使学生从“要我这样做”转变为“我应该这样做”,使良好的行为习惯内化为自觉的行动,重视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教育,让学生终身受益。

3、深入开展“文明礼仪”教育活动,寓教育于各项活动中。通过主题班会、演讲、红领巾广播、板报宣传及各种小型文体活动,培养学生的集体荣誉感和团结、进取的精神及审美意识。

4、感恩教育。感恩就是要从爱父母,爱老师、爱同学、爱身边的人开始,对给予自己关怀和帮助过的人应抱有感激之心。通过主题班会等形式对学生进行教育,使学生学会关心、学会做人。

5、利用节假日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通过形式不同的家访,促进老师、家长、学生之间的相互理解,架起一座理解的桥梁。利用家长会等形式,办好家长学校,形成教育的合力。

7、提高学科德育渗透功能。

继续开展学科德育渗透教育活动,充分发挥各学科自身的特点,做到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与加强学生思想修养相统一,灵活随机地对学生进行思想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崇尚科学,追求真理的科学态度,提高他们识别真善美的能力,逐步形成理想与信念,进而转化为发奋学习,积极向上的内在动力。

四、工作安排

1、开展“学日常规”竞赛活动,在家做好孩子,在校做好学生,在社会做好公民。

2、开展“劳动最光荣”主题队会活动。

3、在各项活动中开展“寻找我的榜样”争做班级十星活动,使全班形成“比学赶帮”良好氛围。

4、在九九重阳到来之际,开展“尊老、爱老、敬老”活动。

5、开展“庆国庆”活动,以“我是中国人,我骄傲!”为主题,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6、开展“庆元旦”文艺汇演活动,熟知传统节日,感悟民族精神,把祝福送给每一个人。

篇14:小学三年级德育课程学期计划

小学三年级德育课程学期计划(三)

一、指导思想

以我校实际情况为基础,以新区教育局德育工作计划为指导,以我校办学理念为方向。以落实我校——第二学期工作计划为抓手。以全面提高教师的师德水平、班主任的专业能力和家校工作为突破口,进一步加强德育工作队伍建设,加强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培养,促进我校德育教育健康协调发展。

二、基本思路

贯穿“一条主线,两个重点”:抓好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和养成教育这条主线;突出“两个重点”一是加强班级管理,二是养成教育。坚持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加强学校、家庭、社会三结合教育,提升德育质量,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

三、总体目标

1、德育队伍建设,建设一支善于落实工作,具有创新精神和德育管理能力的德育干部队伍和班主任队伍。

2、以创建“最美教室”为突破口抓好常规德育工作

3、推进养成教育

4、加强“立德树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通过主题班队会,加强法制、安全、心理卫生健康教育,促进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5、认真完成新区德育办、关工委、少年宫分配的工作,做好社会综合实践教育。

6、发挥学校、社区、家庭三结合的教育作用,开好家长会。

7、促进班会、思品、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机整合。

8、认真细化档案整理工作和督导评估迎检工作努力做到不扣分

四、主要工作及措施

(一)加强德育队伍建设

1、德育干部队伍建设

(1)德育干部的引领示范作用如何,将直接影响德育工作的效果。整体提高德育干部综合素质,引领德育工作走向规范化,科学化,系统化,把育人工作落到实处。要静下心来,沉下心身去,深入到课堂、深入到学生活动的角角落落,同时要善于学习,通过熟悉德育大纲内容、每学期坚持共读一本德育著作、记录点滴思考,谈一条新思路等办法,来提高认识,更加关注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工作,关注学校德育的发展,走出一条符合我校发展的德育工作新路子。

2、班主任队伍建设

积极搭建促进班主任专业发展的有效平台,通过班主任专题培训(刘校长培训)、每月一次例会、主题课展示、班主任技能大赛、书写最可爱孩子故事分享会、主题班队会观摩等途径提高班主任的管理能力和业务水平。

3、师德师风建设

把教师职业道德教育纳入教师培训学习的必修课程,适时组织培训,强化教师的师德师风建设。

(1)强调教师要在学科教学中注重德育渗透,把学科知识和培养学生良好道德结合起来,各学科(语文除外)书写德育渗透计划(附在教学计划后面,由德育处负责),备教案时有德育目标,教学时要适时德育渗透,每位老师要明确掌握知识与德育的关系。

(2)落实“人人都是德育工作者”的全员育人观念,强化“我的课堂我负责”的育人意识,不能不闻不问,遇到学生的不良行为及时纠正;本学期老师做到主动问好、随手关灯、随手捡起废纸等细节,真正做到示范引领。

4、继续开展“小星探”活动,巩固养成教育。

5、继续开展“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利用重要纪念日、节庆日,寒暑假,开展好主题教育,以中华传统节日----三八节、清明节、植树节、端午节、五一节、六一节等为切入点,开展丰富多彩的主题教育,体现“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育人的实效并留存好档案资料。

6、做好“向国旗敬礼,做一个有道德的人”网上签名寄语活动。

7、进行“日行一善”活动,每天做一件家务(给长辈倒一杯水或其他)

8、中华经典诵读。本学期以班背诵《弟子规》,德育处做好背诵内容和质量检查。把诵读中华经典作为引导未成年人继承优良传统、提高道德素养的途径。

9、发挥好学生干部参与管理的作用,利用好全校的督察员,落实我校分段养成教育细则,努力培养“知书达理,优雅自信、阳光诚信”的好少年。同时大力宣传“三小好少年”,以身边的榜样激励同学。

10、加强心理健康教育,把心理健康教育与日常教学活动结合起来,团体辅导和活动各一次。

11、爱心募捐活动,适时捐助贫困学生,通过捐助活、动培养同学们的感恩之心和社会责任感。

篇15:幼儿园学期德育实施计划

1、养孩子间的相互学习、自主性和决策的能力,建立一个共同探讨的团体。

2、营造一个充满爱的班级氛围,让幼儿有安全感,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并初步形成升中班的意识。

3、继续认真学习新《纲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统一教育思想,并转化为教育行为。

4、帮助家长具备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知识观,幼儿期教育重心是个性能力的培养,使家长认同熟悉我们的教育宗旨、目标和课程形式,并支持参与幼儿园的教育活动,形成良好的“家园对话互动网”。

具体工作安排:

我这学期负责园里的卫生保健工作,在工作中要做到:

1.认真贯彻执行幼儿园各项保育工作制度,如消毒制度、卫生制度、入厕要求等等,严格按要求执行。

2.保育工作落实到人。除了做好幼儿园规定的工作之外,还根据工作流程安排每一名工作人员的工作细节,以做到事事有专人负责。

主要工作任务:

1、德育工作是本学期重点工作,必须把德育工作渗透到各种教育及活动中,积极配合班长工作。

2、培养幼儿玩玩具要轻拿轻放,不要乱扔,不玩了要放回原来的地方,保持教室的整洁习惯。

3、“元旦”要到了,积极配合班长把节目排好,并组织好没有排练的幼儿的秩序。

4、做好幼儿的午休工作,幼儿快升中班了,指导幼儿自己穿__x服。

5、注意天气变化,为幼儿及时增减衣服,预防幼儿患上各种疾病。

6、培养幼儿能用普通话连贯地说出自己的意愿和想法。

7、制作好上课所需教具,上好每节教学活动。

篇16:幼儿园返校后课程实施计划

一、培训目标

通过对幼儿园课程理论的学习和研究,使我园教师能比较全面地了解幼儿园课程改革的基本走向,掌握编制和实施幼儿园课程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并能尝试将理论应用于日常教育教学。通过设计教学案例,反思教学活动等实践活动,切实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进一步促进教师的专业成长。

二、培训对象

我园全体幼儿园教师

三、培训形式及学时

实行园级集中培训和自训自练相结合的形式,其中园级培训72学时,折合36学分;自训自练48学时,折合12学分。

四、考核评价

考核评价分为过程评价和终端评价两部分。

1、过程评价以受训教师实际的集中培训活动为基础,主要通过对其平时学习的表现,学习态度,作业情况、出勤情况等,给出恰当的培训过程评价。

2、终端评价包括基础知识考试和实践活动考核两部分。基础知识考试侧重于测试受训教师掌握《幼儿园课程》基本理论和技能情况。实践能力考核:参加培训的教师在培训结束时须交一份教学

活动案例或反思教学活动案例一则。

3、受训教师的考核成绩=过程评价成绩11150%+终端评价1150%,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五、教学计划

九月份:学习幼儿园课程的界定。

十月份:学习幼儿园课程编制的理论框架。

十一月份:几种典型的幼儿园课程理论与方案。

十二月份:幼儿园园本课程开发。

一月份:总结一学期的培训内容。

四月份;学习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

五月份:园内组织教师开展竞赛活动。

六月份:检查教师的作业。

九月份:复习培训内容。

十月份:园内组织教师考试。

十一月份:幼儿园教师参加统一考试。

篇17:幼儿园返校后课程实施计划

一、课程的特点

1、在课程目标上,以“儿童发展为本”为主旨,服从于使每个幼儿全面地、和谐地、富有个性地发展的先前教育总目标,并将这一目标蕴涵于实现幼儿园课程的一切活动之中。

2、在课程内容上,建构式课程的基本原则是:选择对儿童发展有利、适合幼儿学习的有意义的主题内容,充分地让幼儿主动建构。

3、在实践的方法和策略上,建构式课程首先进行多种教育活动的整合,即主题线索、区角活动、日常生活多项活动的有机整合,五大领域联结整合;其次,建构式课程的主体是教师和幼儿。其三,建构式课程注重学习过程、注重生成、注重互动、注重合作,但不轻视学习结果、教师的预设和幼儿的独立活动,而是让过程和结果、生成和预设、互动与主动、独立和合作辨证地统一起来,使幼儿和教师共同成长,都成为课程的建构者和创造者。

二、课程的内容

健康

(一)身体健康,能较好地适应环境。

(二)在各项活动中表现积极主动、愉快。

(三) 生活、卫生习惯良好,有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四) 逐步形成自我保护和安全的意识,知道一些避免危险和意外伤害的方法,能主动遵守必要的规则。

(五)能积极参加体育活动,动作灵活。

(六)能独立地、创造地运用各种器械锻炼身体,有良好的整理习惯。

语言

(一)乐意与人交谈,讲话有礼貌。

(二)能集中注意力地倾听他人讲话,理解讲话内容。

(三)能清楚地说出自己想说的事。

(四) 喜欢欣赏多种体裁的文学作品,能有感情地朗诵和讲述并乐意创编,对书籍、阅读和书写感兴趣。

(五)会说普通话。

科学

(一) 能积极、主动、较长时间地参加科学活动,有好奇心和求知欲。

(二) 能主动运用各种感官探究问题,寻求答案。

(三) 能用适当的方式表达、交流探索的过程和结果。

(四) 在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体验数学的重要和有趣。

(五) 爱护动植物,关心周围环境和自然资源,有初步的环保意识。

社会

(一)能主动地参与各项活动,有自信心。

(二)能积极与人交往,学习和同伴互助、合作和分享,有同情心。

(三) 理解并遵守日常生活中的社会行为规则。

(四) 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

(五) 热爱和尊敬周围的人,有爱集体、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

艺术

(一)对环境、生活和艺术中的美,喜爱并有初步的感受力。

(二)积极主动地参加艺术活动,能大胆地表现自己的情感和体验。能用多种方式进行艺术表现和艺术创作活动。

篇18:体育校本课程实施计划

1、校本课程中的小知识阅读促进了学生科学地锻炼身体。

校本课程中的小知识阅读部分不仅科学性强,而且图文并茂,通俗易懂。以体育锻炼重在参与、科学锻炼的基本原则、合理安排运动负荷与休息、学会运动负荷的自我监测知识的学习掌握,这几个方面的知识较好地把学生引入了科学锻炼身体的环境。,学生在锻炼身体方面的积极性和科学性提高,学生基本懂得了根据自己的情况安排运动计划。如不同年级、不同体质、不同选修项目的同学能够自己制作比较合理的运动处方,在锻炼身体过程中能用科学的方法指导锻炼,目的性更明确。

2、学生能比较好地掌握教材规定的运动技能。

一是教材淡化了动作技术难度,不过多强调技术,但对一些基本的动作技术项目加强了,如休闲动作的难度大大降低,增加了学生喜闻乐见的“三门球、风筝”等趣味性内容,提高了学生学习的兴趣。

二是教材又提出了发展性的学习与内容,主要体现在球类的项目上,对于个性化学习提供了可能,使学生在学习上有了提高的选择,对于发展学生的运动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教材把普及与提高较好地结合起来,较好地适应了不同层次的学生需要,充分体现了以学生为本的思想。

3、评价方式促进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一是教材淡化了体育教学评价的甄别、选拔功能,学生通过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项目参加测试,降低了项目测试难度,学习的自信心加强;二是教材对过程评价提出了一定的要求,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学习的积极性增加;三是自评、互评、师评三种评价方式的结合,让学生感到了多方的评价与激励,学习信心倍增。因此,学生学习技术的同时又能享受运动带来乐趣。

4、教学过程与方式方法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教师职称述职报告

小学管理工作总结

小学数学高级教师职称评定述职报告

小学校长的自查报告

小学团支部年度工作总结报告

外出考察心得体会

第二学期学校教学教研工作计划

学生论文

有关榜西小学春季少先队工作总结

关于创文明校园的自查报告

桥头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
《桥头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桥头小学德育课程实施计划(精选18篇)】相关文章:

德育工作事迹优选2023-08-18

秋学期个人工作总结2023-01-09

创建文明校园工作自查报告2022-11-24

秋学期学校工作总结2023-03-19

团支部总结报告2024-03-27

2022年春节感想作文2023-07-27

小学校长师德师风心得体会2023-11-13

社会事业工作总结2023-07-02

师德师风个人整改计划2024-01-01

两基迎国检标语2022-12-2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