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

时间:2022-04-30 01:37:14 语文教学论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让世界更美好”为你分享16篇“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

篇1: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

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

摘 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两种不同“预习”方式的检测和有效评价,就小学低段如何“预习”展开论述,尝试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预习融为一体,从周密计划、方法指导、有效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方法;作业设计;有效预习;多元评价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习:“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显然,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叶圣陶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及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为此,我们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而现阶段,学生的预习缺口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使得预习能行之有效,进而促进课堂的高效率已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授人以渔,方法指导

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要使学生主动预习,使预习产生效果,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是关键。预习不等于自学,也不完全等于课前准备。如何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语文的预习方法有许多,主要是以下几种:

1.读书法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法是语文预习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事。读的方法各种各样,一般来说,通读扫清障碍,默读集中思考,速读截取信息,精读臻于提高等,语文预习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读法。

2.查阅法

语文预习要借助大量的工具书,一般字词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更高层的问题,则要查阅更多的书籍、资料,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以备语文学习之用。

3.合作法

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如节选的古典名著,学生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4.实践法

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实践。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使用,图书馆、展览馆、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网络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预习实践中,学生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总结法

对于同一主题、同一体裁、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的视野跳出一篇文章的范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获得对某方面知识的规律性认识,并自主预习其他文章。

二、精心设计,合理作业

合理的预习作业往往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预习作业应精心设计首先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特点;其次要有启发性,启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然后要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难易度适当。

预习作业设计

预习作业明确提出了预习要求,并辅之以具体的练习,让学生预先介入学习过程。预习作业为学生的学习留出了空白,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在预习时不仅结合教学内容本身,而且可以拓展解决问题的资源,可以查阅其他书籍和电子资源。有效的预习作业也便于父母更具针对性地介入孩子的学习,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讨论和解决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上,为教师的后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反馈激励,多元评价

对预习作业的检查和评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和评估。

1.多样的评价方式

(1)积分评价。学生的预习作业大都在预习作业本上呈现。为了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老师可以把预习作业和其他课外作业一样督促、检查、积分,大家可以借鉴学校德育“诚信银行”的做法,在班内建立一个分数银行,让学生作业以后,据作业的得星情况在分数银行中存入相应的分数,一周统计一次分数,并由组长把每一位组员的分数存入分数银行,四周进行一次评比,得分在班内前二十名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的“利息”(加分),到学期结束时,评选出“最佳储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反馈评价。学生是需要被肯定的,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预习的结果,他们才会觉得预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才会乐意去做,并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对于信息搜集这样灵活性较大的作业,无法进行严格的批改和检查,所以,刚开始布置时,尝试的学生并不多。课堂上请学生展示、朗读或介绍自己搜集的成果,组织学生进行他评与自评,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课后将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教室内专设的资料角中,供学生阅读、欣赏。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学生搜集的积极性。

2.多元的评价主体

(1)师生互动。在预习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作业中的“问题”题目,有目的地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让学生看一看其他优秀作业,再看一看自己的作业,找找差距。待问题弄清楚以后,再教会他们评价的方法,让他们独自评价。

(2)家校互动。在作业评价过程中,家长能适当地参与评价学生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把作业本交给家长看,让学生和家长把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写在作业本上,做到教师、学生、家长互动,使作业本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互动对话的渠道,共同的话题就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评价,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加上家长的参与,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学生的评价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起点。正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只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讲究预习的原则与方法,才会建造起稳固的大厦。

参考文献:

兰祖兴。引导学生预习,促进自主发展.福建论坛:社会教育版,(11)。

王林。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方案的设计和使用,江苏教育研究:B,(12)。

尹建梅。而今迈步从头越: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策略谈.新课程研究,(06)。

篇2: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

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

方法设计评价――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

文/缪钗丽

摘 要: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语文课程必须根据学生身心发展和语文学习的特点,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的学习需求,爱护学生的好奇心、求知欲,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和进取精神,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通过对两种不同“预习”方式的检测和有效评价,就小学低段如何“预习”展开论述,尝试把课堂教学与学生的预习融为一体,从周密计划、方法指导、有效评价等方面提出了个人的实践和思考。

关键词:方法;作业设计;有效预习;多元评价

《现代汉语词典》这样解释预习:“学生预先自学将要听讲的功课。”显然,预习是学生的主动性的学习行为。叶圣陶也说过:“练习阅读的最重要阶段是预习。”预习是求知过程的一个良好的开端,是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及能力,对一个新的认识对象预先进行了解,求疑和思考的主动求知过程。新课标指出:“学生的自读感悟是第一位的,教师的引导调控是第二位的。着眼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阅读教学,应该是一个‘先学后教、先读后导、先放后扶’的过程。”为此,我们老师应该重视学生的课前预习。而现阶段,学生的预习缺口严重,影响到课堂的有效教学,那么如何才能培养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使得预习能行之有效,进而促进课堂的高效率已成为一个值得深思的问题。

一、授人以渔,方法指导

预习能力、预习习惯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复杂过程。要使学生主动预习,使预习产生效果,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是关键。预习不等于自学,也不完全等于课前准备。如何掌握科学的预习方法对于学生来说尤为重要。语文的预习方法有许多,主要是以下几种:

1.读书法

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阅读法是语文预习最常用的最基本的方法,读书是学生终身学习所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是语文学习的第一要事。读的方法各种各样,一般来说,通读扫清障碍,默读集中思考,速读截取信息,精读臻于提高等,语文预习要根据不同的.要求,采用不同的读法。

2.查阅法

语文预习要借助大量的工具书,一般字词的问题都可以通过查阅工具书解决,更高层的问题,则要查阅更多的书籍、资料,要熟练地掌握各种工具书的使用方法,以备语文学习之用。

3.合作法

合作式预习一方面指对于一些在预习过程中出现的疑难问题、困难,学生之间可互相切磋、交流。另一方面指针对一些有深度、有难度的课文,如节选的古典名著,学生可小组合作分工,从不同角度,采用不同的预习方式,结合自己的情感体验来共同完成预习任务。

4.实践法

开放式预习是指让学生到不局限于课本、工具书以外的大课堂中去寻访、解疑、实践。常见的文字、图片、音像资料等都可作为预习的材料使用,()图书馆、展览馆、电影、电视、报纸杂志、网络都为学生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在预习实践中,学生培养了自身搜索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5.总结法

对于同一主题、同一体裁、 篇章结构相似、写作方法相同的文章,教师可先以一篇作为范例指导如何预习,然后再引导学生的视野跳出一篇文章的范围,举一反三,融会贯通,获得对某方面知识的规律性认识,并自主预习其他文章。

二、精心设计,合理作业

合理的预习作业往往能引导学生开展有效的预习。预习作业应精心设计首先要有针对性,针对教学内容特点,针对学生特点;其次要有启发性,启发学生思维,打开学生思路;然后要富有趣味性,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最后要难易度适当。

预习作业设计

预习作业明确提出了预习要求,并辅之以具体的练习,让学生预先介入学习过程。预习作业为学生的学习留出了空白,让学生能够提出自己的问题,然后带着自己的问题进入课堂。学生在预习时不仅结合教学内容本身,而且可以拓展解决问题的资源,可以查阅其他书籍和电子资源。有效的预习作业也便于父母更具针对性地介入孩子的学习,合理有效的作业设计化了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使教师的教学具有更强的针对性,可以把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放在讨论和解决最关键、最重要的问题上,为教师的后续教学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三、反馈激励,多元评价

对预习作业的检查和评估,也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教师可以根据不同的任务进行不同形式的检查和评估。

1.多样的评价方式

(1)积分评价。学生的预习作业大都在预习作业本上呈现。为了让学生从心理上重视,老师可以把预习作业和其他课外作业一样督促、检查、积分,大家可以借鉴学校德育“诚信银行”的做法,在班内建立一个分数银行,让学生作业以后,据作业的得星情况在分数银行中存入相应的分数,一周统计一次分数,并由组长把每一位组员的分数存入分数银行,四周进行一次评比,得分在班内前二十名的学生可获得一定的“利息”(加分),到学期结束时,评选出“最佳储户”.这种评价方式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2)课堂反馈评价。学生是需要被肯定的,在课堂上充分利用学生预习的结果,他们才会觉得预习是一件有意义的事,才会乐意去做,并能长久地坚持下去。对于信息搜集这样灵活性较大的作业,无法进行严格的批改和检查,所以,刚开始布置时,尝试的学生并不多。课堂上请学生展示、朗读或介绍自己搜集的成果,组织学生进行他评与自评,对于表现出色的学生给予奖励,课后将学生搜集的资料贴在教室内专设的资料角中,供学生阅读、欣赏。这样一来,大大提高了学生搜集的积极性。

2.多元的评价主体

(1)师生互动。在预习作业评价过程中,教师有针对性地选择作业中的“问题”题目,有目的地与学生一起进行评价,让学生看一看其他优秀作业,再看一看自己的作业,找找差距。待问题弄清楚以后,再教会他们评价的方法,让他们独自评价。

(2)家校互动。在作业评价过程中,家长能适当地参与评价学生的预习作业。要求学生把作业本交给家长看,让学生和家长把对老师的建议和要求及时写在作业本上,做到教师、学生、家长互动,使作业本成为老师、学生、家长互动对话的渠道,共同的话题就是老师的“教”和学生的“学”.这样,学生不再被动地接受老师的评价,而是主动地进行自我评价,加上家长的参与,大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态度上升到一个新的档次,学生的评价意识得到进一步提高。

总之,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起点。正如十九世纪德国教育家第斯多惠所说:“一个真正的教师指点给他的学生的,不是已投入了千百年劳动的现成大厦,而是促使他去做砌砖的工作,同他一起来建造大厦,教他建筑。”只有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讲究预习的原则与方法,才会建造起稳固的大厦。

参考文献:

[1]兰祖兴。引导学生预习,促进自主发展[J].福建论坛:社会教育版,2006(11)。

[2]王林。小学语文教学中预习方案的设计和使用[J],江苏教育研究:B,2009(12)。

[3]尹建梅。而今迈步从头越:小学语文有效预习策略谈[J].新课程研究,2010(06)。

(作者单位 杭州市余杭乔司小学教育集团大井校区)

篇3: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论文

小学高段语文教学论文

我对多年来的小学高段语文的教学,并不能作为经验来交流,只能说是我的一些不成熟的做法,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在我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主要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第一方面:爱自己的学生,相信他们,他们才会喜欢学习语文

爱是教育的基石。只有老师真心实意地关爱每一个学生的时候,才能像磁石一样把学生吸引到自己的周围。爱越深越切,学生才会对老师产生亲近感、信任感。具体做法是:

1.可以对学生进行理想,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让学生找准自己的位置,有自己的理想。

2.可以直接了当的告诉学生:老师爱你们!你们就是老师的孩子!你们在老师心中就是一个个小精灵,做一个最好的你,那么你就是老师的好孩子。

3.尽量让语文课堂生动有趣,我知道每一位有经验的老师都有各自的风格、特点和独到的本领。因此,每堂课都会上出自己的风格,想办法让语文课成为吸引学生的课,让学生爱上语文。

4.对学生要宽严有度,每时每刻都要关注自己的学生,而大多数的时候可以对学生的表现视而不见,不一定激励,更不能轻易批评,更多的应该是包容。还可以偏爱一些有缺陷(比如孤儿、单亲、残疾和留守)的孩子,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每个学生都能体会到自己在集体中的地位是完全平等的。

爱学生,相信学生,让学生爱学习语文。在教学过程中,即使他努力了也考不出好成绩,你也不要过分的责怪他,反而要多关爱他,帮助他。学生能记得你对他们的好,说不定你就是对他一生成长影响最大的老师。所以,我认为要爱学生,相信学生。

第二方面: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态度决定一切,良好的习惯造就美好的未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要做到两点:1、经常强调习惯的重要性;2、要随时纠正不良习惯。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的习惯,预习复习的习惯,勤于思考的习惯,积极参与课堂学习活动的习惯。培养这些好的学习习惯,可以安排小组长负责检查,汇报不服从管理的学生等。

第三方面:培养优生,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培养优生,促进后进生工作是教学中的热门话题。相信每位老师在教学中都有自己的方法和措施。要承认差异,因材施教,如果后进生没有进步,只要保持原状,你就没有错;如果后进生有了进步就是你的功劳。每接一个班级,总是对优生和后进生印象深刻,而中等生这一块,往往被我们忽视了,常记不住他们的名字。然而,正是这一块才是我们老师的用武之地。我们可以把中等生分成两部分:一部分是有可能成为优生的,另一部分是保持原状的。我主要从两个方面来培养优生,促进后进生的发展。

1.找机会告诉他,你完全可以成为优生,只是你之前的老师没发现,现在老师发现你是优生的料。做好学生的思想工作,经常和学生谈心,关心他们,让学生感觉老师是重视他们的,是爱他们的,老师要一视同仁,不鄙视、不歧视他们,从心理上帮助他们树立自信心,激发他们学习的积极性,了解学生的学习态度,学习方法等,要因材施教,并给予相应的辅导。研究他们的试卷、学习状态,帮助学生找出薄弱点,让这些学生跑起来。当然我们一时间没有足够精力照顾那么多个中等生,我们可以有计划的、分批的引导。针对后一部分中等生你就先让他们保持原状,先让他们按原来的速度学习,然后选准时机,逐步点化。

2.对于后进生在课堂上要尽量照顾,让他们有表现的机会,有体验成功的机会。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多提问他们,发现他们的优点及时鼓励、表扬,以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老师要与家长多交流,进一步了解学生的家庭,生活等。让家长和老师配合好,督促孩子认真按时完成老师布置的作业,并使孩子从小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第四方面:抓好教学,努力提高教学效率

1.备好课。掌握规律性的东西,提高课堂教学中的针对性。对高段学生而言,主要是对思想内容的理解,谋篇布局的掌控。因此,教学难度偏大,针对这种情况,我就认真组织教学,构建有效课堂,无论哪节课教学目标都要明确,都要对所教的的内容进行认真分析,精心准备,要准确把握教材内容,要能提炼和归纳教材中的知识重点和训练重点,要找准知识的深度与广度。精讲、少讲,把课堂的主动权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的获取知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上好课。结合今年全员培训《上好课》的专题,我从培训里学到了很多,也在课堂教学中尝试着运用。上好一堂课需要学生的兴趣、情趣,精神状态等。在这一方面我的感受是:课堂上必须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如:研究性学习,讨论式学习,小组内互动式学习,多利用小故事,有趣的事情穿插其中,吸引学生的兴趣,还可以联系一些社会热点拓宽学生的视野。

3.学法指导。小学语文高段教学,着重是进行篇的训练,要在加强对课文条理、层次、内容理解、篇章结构训练的基础上,突出布局谋篇的训练。这时的学生,年龄已达十一、二岁。从心理特征上看:他们已能长时间地、有效地知觉事物,能区分事物主要和次要的特征,思维的发展已达到以抽象思维为主,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能力大大加强;从学习方法上看:他们已基本学会和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具体方法。

因此,在这个阶段中,对学生学习方法的要求是:熟练掌握学习语文知识的基本学习方法,并在此基础上有新的提高。

4.复习检测。做到每单元检测一次,并做好学生成绩的分析与反馈,让学生有紧迫感。在平时教学中要注意加强对学生考试答卷的指导,养成良好的规范做题习惯。要把每一次检测当作正式的考试,来训练学生良好的心理适应能力。

总之,教无定法,贵在得法,课堂教学是一种创造性的劳动,创造是教学活动的生命力。只要做到课前做好充分的准备,课上老师认真引导,学生积极学,课后做好反思和巩固练习,就能大大提高教学效率。

篇4:小学语文儿歌有效识字教学探究论文

小学语文儿歌有效识字教学探究论文

摘要:儿歌是低年级小学生比较喜欢的一种文学形式,如果能够将儿歌巧妙的融入到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这会大大降低识字教学的难度,增强低年级小学生识字的兴趣。对于低年级小学语文教师而言,其要寻找儿歌在识字教学中的方法,提高识字教学的质量。

关键词:儿歌;小学语文;有效识字教学;方法;

一、引言

随着教育事业的快速发展,基础教育显得越发重要。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识字教学是语文教学的第一步。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教师利用多种方法引导小学生识字,培养小学生的识字兴趣,丰富小学生的识字经验。儿歌,是实施识字教学的有效性方法,重视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可行性,积极利用儿歌改革识字教学,有利于识字活动的优化。

二、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价值

识字,是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在传统的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往往从音、形、义这三个方面入手引导学生学习。过于重视发音与书写,在无形中增加了识字学习的难度,也影响了小学生识字学习兴趣的形成。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能力与记忆能力都比较强,汉字的发音学习较为容易,但书写学习难度不小。把握好小学生识字学习的优势与不足,将儿歌教学融入到语文教学活动中,才能体现儿歌的教育价值。首先,与教师的教学语言相比,儿歌具有形象性与生动性,能够让小学生对汉字进行感性认知。在儿歌的帮助下,小学生所接触到的汉字更加直观,更容易记忆。其次,儿歌具有韵律与节奏感,其速度在小学生可接受的范围之内。跟随儿歌的节奏去学习汉字,能够提高小学生汉字记忆的速度与牢固度,促进识字教学质量的提高。

三、儿歌在小学语文识字教学中的方法

第一,合理安排儿歌顺序。儿歌,对于小学生的识字行为具有指导作用。在小学语文课堂中,教师可以利用儿歌对识字教学的顺序进行合理安排。先引导小学生学习基础知识,再让他们接触常用字,最后学习次常用字。在汉字学习之前,教师要引导小学生了解笔画与笔顺的概念,让他们在识字学习前先了解笔画的名称,为儿歌在小学语文课堂中的引入打下基础。教师可以将汉字的笔画编成儿歌,像“点:由轻到重,往里收。横:起笔点点头,行笔轻快直,下笔回锋要有力。撇:起笔点头,尾巴稍稍向上走。平撇:顿笔平推平一些。竖撇:上身直立撇要尖”这样的儿歌,不仅能让小学生记住笔画之名,还能记住书写技巧。在常用字与次常用字的学习中,教师可以借助儿歌的帮助,引导小学生有效辨别与区别形近字或者同音字,减少以字书写的错误。像“辩论要用言,辨别加撇点,花瓣、豆瓣都用瓜,女孩用丝扎小辫”这一儿歌可以用来区分“辩、辨、瓣、辫”,“间、间,小日回家大门关。问、问,小口敲门别开门”可以用来区分“间、问”。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去开发与创造适用性强的儿歌,有利于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二,利用儿歌激发识字兴趣。激发小学生的识字学习兴趣,对于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效率十分重要。儿歌,是一种语言,具有节奏性与审美性,也正是如此,儿歌十分符合小学生的思维特点与心理特点。小学生正处于形象思维发展的重要阶段,他们对于形象化的.事物充满了探究的热情,儿歌的引入,会加长小学生的有效注意时长,提高其学习效率。汉字儿歌具有一定的谜语性质,教师可以利用猜谜的形式引入汉字,让小学生成为汉字的第一发现者。在教学中,为了丰富小学生的汉字认识量,教师可以从一个基本汉字入手,让学生去发现与之相关的更多汉字。像“给它点儿水,就能养鱼,给它一块土儿,就能种瓜,走过来个人儿不是你和我,跨上了那马儿就走呀走天涯”就是从也出发而衍生更多汉字的儿歌。每一句儿歌,都对应着一个汉字,教师可以利用这一儿歌让小学生在认识也的基础上接触“池、地、他、驰”这四个字,培养小学生的发散思维,掌握汉字的学习新方法。

第三,利用儿歌创设识字情境。儿歌,与汉字相比,更加形象,更能够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每一首儿歌,都是对事物或者现象的描述,能够帮助小学生去理解汉字的意思,更能促进小学生在头脑中形成一个具体的画面。小学生的好奇心较强,他们对于探究周边事物具有较大的热情。但小学生具有有效注意力时长较短的缺陷,只有轻松与活泼的课堂,才能让小学生的学习潜能得到开发。利用儿歌去创设有效的课堂氛围与小学生乐于接受的识字学习情境,能够让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更加符合小学生的天性,让小学生爱上识字学习,建立自主学习的意识。儿歌,对于小学生的识字学习行为具有引导作用,儿歌的引导比教师的命令更有作用。在课堂中,教师利用儿歌让小学生跟上识字学习的步伐,有利于识字教学改革。比如在讲解“晕”这个字时,教师可以用“太阳当头照呀,我的车儿地上跑,撑起一顶小伞儿,就呀么晒不着”这一儿歌引导小学生绘画。教师可以让小学生根据儿歌的内容画一幅画,并说一说如果是他站在太阳下会有什么感觉,引出汉字的读音。用画,让小学生去理解汉字的意义,有利于识字教学的优化。

四、结束语

综上所述,对于低年级小学生的识字学习来说,儿歌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利用朗朗上口与押韵的儿歌营造良好的识字学习氛围,能够调动小学生的识字学习积极性。儿歌,不仅方便小学生理解汉字意义,更能促进小学生掌握汉字。将儿歌作为识字教学的一种工具,能够保障识字教学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冒继承.识字教学中教师曲解汉字现象及其矫正[J].现代中小学教育,(12).

[2]林桂芝.简析小学语文识字教学[J].高考(综合版),2015(10).

[3]王宪华.刍议新课程背景下小学语文识字教学方法的创新[J].求知导刊,2015(07).

篇5: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探究

小学高年级语文预习有效性的探究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4-0025-02

预习是课前的初步自学,其目的是在课堂正式学习前做好知识准备工作,是为课堂学习打基础的,是提高课堂学习效率的前提,也是提高自学能力的第一步。小学高年级的学生无论是知识储备还是相关能力,都可以有效地开展预习,从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因此,进行小学高年级语文课前预习有效性研究,可以有效地关注学生的预习,从而改变学生当前预习效率不高的现状,提高学生预习的积极性,让学生的预习过程得以真正优化。

一、重视预习,教师是预习的主导力量

预习是学生学习新课一个起点,也可以是一个支点。预习的过程是学生比较全面地运用已有的知识和技能,独立地、尝试性地去学习新课文,进行听说读写的自我实践。不仅可以使学生获得知识信息,也可以培养学生自学能力、养成良好学习习惯。

有着主导地位的教师,要想充分发挥自己在教学中的作用,单是心理上重视是不够的,需要在平时的工作中,认真钻研教材,分析每一篇课文的特点,精心制定出切实可行的'预习内容,为有效地指导学生展开预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细致要求,让学生预习有法可循

对于高年级学生而言,单单掌握常规性的预习方法是不够的,可有计划、有步骤地指导学生扩大预习的范围,或根据教材的差异要有针对性地进行特殊预习,进一步培养预习习惯及自学能力。

1.从课本中找要求

在进行每一单元的教学前,首先要让学生认真阅读“导读”部分,使学生对教材有一个总体的印象,明确单元训练重点。每篇课文前都有提示预习的具体要求。学生预习课文时,一定要根据这些具体要求,有的放矢地进行预习。带着预习提示中提出的问题去认真地读课文,自己寻找问题的答案,把要求做的地方做一做。这样,才能更好地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和中心思想。

课后的思考与练习对预习也很有帮助。思考题往往体现了作者的思路、课文的重难点。预习时,看看并想想这些题目,可以帮助理清课文的条理,了解课文的重难点。练习题则侧重词句段的训练,富有启发性。预习完课文试着口头做一做,可检查预习的效果。

2.从课外找突破,了解文章背景,搜集整理资料

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有条件的学生可以上网搜集相关信息,也可以查阅课外资料,同时进行细致地整理,提前浏览,初步掌握。等到上课的时候,可借搜集整理的资料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如教学季羡林的《自己的花是让别人看的》时,课前安排学生查找季羡林的生平资料。学生知道了他曾因战火而滞留在德国不能回国后,对本课最后一句“我做了一个花的梦,一个思乡的梦”这一难点就能体会其回忆在德国生活的日子中,感受到了德国的美丽,同时也饱尝了思乡之苦。

3.不动笔墨不读书

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就是要让学生学会“站在书上看书”,要会对书圈、点、批、注,把看了书的感想、想到的问题批、注在书上。随着年级的增高,预习就不局限于在课本中画画生字词了,对文章内容的预习光读是不够的,做记号的方法对学生也是非常有用,因此,教师事先可以和学生商量几种常用的记号,如直线(-)表示比较重要的内容;曲线(~)表示特别重要的内容,重点号(?ǎ┍硎竟丶?拇视铮晃屎牛ǎ浚┍硎径跃渥踊蚬鄣愕闹室傻鹊取B???刹欢?誓?欢潦榈南肮撸?攀亲灾餮?暗奶逑帧? 三、检测得力,让预习落到实处

1.检测要及时。即有预习必有检查;今天布置的预习,明天一定要检查。检查是一种督促,及时地检查会让学生意识到预习不是可有可无的,预习的效果是要向全班同学展示的,有了这种思想才能保证今后的预习不应付,认真对待。

2.检测要做到全面,不是针对优秀生的检测,也不是后进生的检测,而是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综合反馈,每一个层次的学生教师都要兼顾到,只有全面了解学生预习的情况,才能对课堂教学做出最准确的调控,适合每一个学生的提高。

3.检测方式要多样化。对于可以呈现出来的可安排小组长进行检查(如课本中生字的注音组词等等),其他方面可利用课前的提问、自由展示,同桌交流等方法进行检测。例如为了检测学生课前对课文朗读情况,我们往往在课堂上让学生一人一句地接读课文,人人参与,有比赛的意味,有效地检查了学生的读书情况,对学生的预习也是一个促进。

四、合理安排,循序渐进,让预习成为习惯

首先,在明确预习要求的时候,要先讲解清楚要求,在课堂上逐条引导学生去做,使学生知道要做什么,怎么做。在学生对要求熟悉之后,可逐渐将预习安排在课外。预习作业的布置也要体现由易到难,循序渐进。

其次,一定把预习当作一项重要的作业,估算需要用到的时间,留给学生充足的时间完成。

第三,要求要因人而异。对于班级中学习程度不同的学生要求也可有所不同。学困生可只要求完成常规性的预习,而优等生可加大预习量及预习深度。

篇6:小学语文有效的预习策略是什么

小学语文有效的预习策略

一、课前预习的作用

课前预习是有效课堂教学的第一个环节,是学生接受新知识的开端,应特别重视这先入为主的第一环。如果这一先入为主是正确的,将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有利于知识的掌握和提高。如果这先入为主有偏差、甚至是错误的,学生接受新知识就会走弯路。如果这个学生在课堂上精神不振、注意力分散形成的偏差和错误没有得到纠正,那将误人不浅。

如果学生上课时对要学的知识一无所知,那课堂上就茫茫然,尽管精神振奋注意力集中,也只能是被动的应付,不能积极主动的投入学习。预习好了学生在课堂上如鱼得水活动自如,既能密切的配合老师的引导点拨,又能展开想象的翅膀翱翔于知识的蓝天,还能向往探索未知的新领域。课前预习不但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也能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凡是注重课前预习会驾驭课前预习的老师,课堂效果都很好,因此我们一定要重视课前预习。在布置课前预习思考题时,绝对不能让学生“看看”、“想想”了事,更不能随便出几道题敷衍塞责。预习做好了,有效课堂才能有保障。课堂效率提高了,那么我们的课堂及课外辅导就轻松多了,课外辅导甚至成为多余,况且有相当部分学生厌恶课外辅导,与其课后不讨好的疲惫不堪,还不如课前的快马扬鞭。

二、预习题的设置

布置预习作业是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进行的,教师必须精研课程标准,明确课标对本节教学内容的目标要求,细读教材内容,弄清教材设计的意图,理清课文的知识体系、学生的认知能力,知识水平,接受程度,准确把握课文的重点,学生理解的难点,有重点、有方向性的找到预习题适当的切入点,尽量提出一些能启迪学生思维且容易接受的纲领性问题来,对于复杂的课文可印发预案。使学生既能正确的抓住课文的框架结构,又能为深层次的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住中心做好准备。

例如《背影》的预习题我是这样设置的,作者写了父亲的哪四次背影?其中那一次比较翔实?文中体现了怎样的一种情感?这种情感你体会过吗?这类预习题答案就在课文里,学生一般都能独立完成。有些文章内容比较复杂抽象,学生预习起来有困难,教师就要给予必要的指导帮助。例如《孔乙己》的教学预习,我出示了一些难易适中的思考题,收到了良好的预习效果。其预习题如下:

(1)查字典熟悉生字、新词。

(2)阅读课文,简要回答下列问题:

①课文描写了孔乙己在哪些地方的活动?

②人们对孔乙己的态度如何?

③你认为孔乙己的遭遇哪一次最惨?为什么?

④你同情孔乙己吗?你觉得孔乙己有哪些缺点?

三、预习的实施

学生预习,是在课外的自主学习,预习时要求带上字典、笔和预习作业本,最好利用自习或者早读进行。先理解透预习题,或者老师印发的预案,再认真仔细的带着问题去阅读课文。先把生字、生词、不理解的句子和思考题有关联的句、段用不同的符号标记出来,查字典解决哪些生字、生词,也可根据前后文意推敲生词及句子的意思。对那些自己想一想就能解决的就尽量自己解决,哪些还不能的,再带着问题阅读第二遍。

阅读过程中除过继续推敲生字、生词之外,要不断的勘正自己的理解和思考题是否一致。不一致原因何在,思路不清的再精读第三遍课文后完成预习作业,把自己不能理解的词和句子和同学交流,实在解决不了的用特殊符号标记出来,连同预习中发现的各种疑问,用笔记在各自适当的位置,以待课堂解决。对于学生的预习作业教师应认真对待。

四、预习的督促检查

预习是充分发挥学生的自学精神,挖掘学生的潜能,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养成自学习惯的有效途径和方法,是学生进入积极学习状态的兴奋剂。要课课有预习,题题有作业,经常性的督促检查指导,不能流于形式。对于那些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预习作业应是常查,常指导。为不断的培养他们的自学能力,鼓舞他们的自信心,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而奠定基础。一般来说在开始培养阶段要勤查,要勤指导,勤督促,勤检查。有的检查作业、有的看看课文,有的课堂提问抽查,习惯养成后抽查。方法要灵活多样。

总而言之,课前预习,是学生进入有效课堂学习的第一环,是接受新知识的第一步,是建立新概念的第一印象,这先入为主的第一关至关重要,放弃不得、大意不得,马虎不得,只要预习做好了、做充分了,我们的有效课堂才能更加有效。我们重视课堂,重视辅导,更应该重视这先入为主的第一关——预习。

课前预习的好处

好处一,预习可培养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处二,预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

好处三,预习能开拓思路。经过预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

好处四,预习可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在书上都有,由于做过预习,知道哪些内容书上有、哪些没有,就可有选择地做笔记。

好处五,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知识,自己都经过独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再加上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学习,理解会更为深刻。理解了的知识很容易记住,特别是经过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容易记牢。

好处六,预习能增强求知欲望,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小学语文课文的预习习惯培养

一、指导思想:

“预习”是小学语文学习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有基本的预习能力是小学语文课程对学生学习的基本要求。预习不是为了扫清教学上的字词障碍,,而是为了让学生独立的对教学目标和教学内容进行探索,同时也为了提升提醒学生用已经学的很好的方法,解决基本知识问题。这一环节对学生进行学法指导,重视预习中的个体差异,强化训练,从而提高阅读教学的课堂效率,不失为一个良策。因此要培养学生的预习能力,并在课堂上留有其展示的舞台,这是学生学会学习语文的一个非常重要的环节。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基本的预习习惯,掌握基本的预习方法,然后逐步放手让学生学会自主、独立地阅读文本,尝试自主解决问题,从而提高学的自学能力,提高独立阅读能力,实现“教”是为了不“教”的理念。

二、课题研究目标:

1、通过预习,学生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有了一定的认识,将一些简单易懂、自己有兴趣的内容进行了内化,而且对课文有了初步的感知,产生的困惑和疑问使他产生了强烈的主动求知欲望,激起了他的学习兴趣和解决问题的欲望,使听课具有针对性。

2、通过预习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预习时学生会努力搜集已有的知识和经验来理解、分析新知识,这个过程正是在锻炼学生自主学习、提出问题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课题研究的工作思路:

1、集体备课时,确定教学目标思路后,根据目标研讨课前预习作业的设置。

2、教研活动时,针对不同的预习方法优劣,调整思路,形成一套比较好的预习方法。

3、定期加强理论学习,根据现代教育理论设置简洁实际的预习要求。

4、定制合理的预习方法调查问卷,掌握学生预习的效果和反馈。随时撰写教学随笔或者案例,反馈预习方法培养的效果。

四、课题的实施。。

第一阶段:在已有预习习惯的基础上进行预习作业的再设计。

预习作业的设计:

(1)。从一类生字和二类生字的预习、课文词句的理解、对课文中心的整体把握等三个方面设置。

(2)整理、总结出适合不同类别学生有效的预习方法。(需要教师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进行观察和记录。)探讨有效的基本模式。

第二阶段:预习作业习惯形成的研究。

课外预习作业习惯的反馈。在全面展开活动的基础上,对学生的预习活动开展情况定期进行汇总;对原始感性材料进行目标检测、分析、筛选、综合,及时调整,使活动有效开展,课题深入研究。

第三阶段:分析与反思,撰写相关论文。

分析总结课题研究的过程与成果,总结经验得失,撰写论文。

篇7:小学语文如何有效的进行预习

在我们求学阶段,无论哪一学科的老师,都会叫我们预习课文,可见预习的重要性,所以小学生学习语文对语文进行有效的预习很重要,一起来看看小学语文如何有效的预习吧!

小学语文有效的预习方法

1、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把课文读流利。做到五不——不错字、不添字、不掉字、不重复、不读破句子,并用一两句话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古人说:“读书百遍,其义自见。”语言学家吕叔湘也说过:“学习语文主要是读,自己读,七读八读,课文读熟了,内容也就理解了。”读,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作者的写作技巧,更有助于学生自己发现问题,增强听课的目的性。所以,“读”在预习中是最不能忽视的一个首要环节。应先要求学生把课文读正确、读流利,进而从读中悟理、悟情、悟法,并发现疑难。可以让学生用多种方法读,如高声朗读,轻声读,默读等等。

2、圈。课前预习课文时,标上序号,用自己喜欢的符号画出生字、词、成语,不理解的词句,上课时认真听、仔细记,做到难点突出。然后给生字注上音,并将生字词写会。

3、查。运用字典、词典等工具书,弄清圈出字、词的音、形、义,并将注释写在该字、词的附近,便于在阅读中理解词语,加深印象。特别是一些多义字,一定要结合上下文理解,鼓励学生反复体会,自查自悟。

4、划。划出课文的重点词、重点句、重点段,做到重点突出。在理清课文思路之后,可以用 “//”试着给课文分段,并对各段的主要内容进行批注。另外,学生自己认为精彩的描写、含义深刻的句段及对自己有所触动、有所启发的片段,都可以选用自己喜爱的固定标志画出来,写出批注。

5、拓。有些文章涉及的知识面非常广,或许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如:作者简介、文章的写作背景。还有的一些知识点,如:学习了《黄鹤楼送别》一课,可以搜集李白、孟浩然的诗、王勃的《送杜少府之任疏州》、有关送别的诗。为此,学生在课前就应该做好充分的预习准备,上网搜集相关信息,提前查阅课外资料,并进行细致整理。为在课堂上学习,与同学、老师一起交流做好充分的准备。

6、问。在预习中,发现自己不理解的问题及时记录下来。许多学生往往有一种错误的认识,就是认为反正老师上课要讲,不愿花费时间去自查自找自问,养成一种懒散的学习习惯。还有的学生不会提问题,针对这种心态,我给学生讲清道理,使他们懂得提出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还重要,然后教给他们提问题的方法,可以从文章的课题提问题,可以根据课后题提问题,可以找到文章的中心句提问题等。然后要求他们把疑难问题在书上标识出来,看谁提的问题最多。孩子们为了发现题,会纷纷开动脑筋挖空心思找出疑点:有关于字词的,有关于内容的,也有关于布局谋篇的,还有关于文章作者的和时代背景的。对此,老师应该对他们认真的态度充分肯定,对提问题较有质量的提出表扬,以此激励他们质疑的积极性,并鼓励他们自己动脑筋解决这些问题。

小学语文学习技巧

朗读,是把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一种创造性活动。是一种出声的阅读方式,它是学生完成阅读的一项重要的基本功,就语文学习而言,朗读是最重要的。

朗读是阅读的起点,是理解文章的重要手段。它有利于发展智力,获得思想熏陶。朗读有助于情感的传递。

发掘特洛伊城遗迹的德国人希泊来,是一位杰出的语言天才。他在短短的时间内,学会了许多国家的语言,用的便是朗读的方法。他即使阅读相同的文章,也一遍一遍地大声朗读,一直念到深夜。听说,希泊来数次被房东赶出门,就是因为这个原因。结果,每一种外语,他仅用了三到六个月的时间就都学会了。

我国家朱熹也非常主张朗读。他说:凡读书,需要读得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牵强暗记。而且要“逐句玩味”、“反复精详”、“诵之宜舒缓不迫,字字分明。”这样,我们可以深刻领会其材料的意义、气韵、节奏,产生一种“立体学习”的感觉。

叶圣陶先生说:“阅读教学总得读。”

于永正老师说:“语文教学的所谓‘亮点’,首先应该在朗读上。”要注重“培养和训练学生大声朗读课文的能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对小学各年段朗读的要求都是“能用普通话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

朗读是学生整体语文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习语文行之有效的方法。古人云:“读书有三到:心到、眼到、口到。”可见,只有三者并用才能达到良好的读书效果。而朗读完全可以达到这个要求。

朗读,就是一个将无声的书面语言转换为有声语言的过程,是眼、口、耳、脑协同作用的创造性阅读活动。

学好小学语文的有效方法

1.学会用“比较法”掌握不同类型课文的内容、结构、特点。

2.学会用“质疑法”阅读课文,通过边读、边质疑、边释疑的过程得到新的知识。

3.学会用“连缀段意法”、“找中心句法”、“审题归纳法”、“重点段落归纳法”、“课后问题归纳法”归纳文章的主要内容。

4.学会用“课题分析法”、“重点段落分析法”、“分析主要内容法”、“找文中总结、小结、过渡或议论等关键句法”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5.学会逐步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

6.学会用“总结提高的方法”检查自己的学习方法、学习效果,使自己的学习方法更科学,更系统,更完善。

教师或家长在这个阶段中,结合课堂教学,着重注意训练学生掌握分析综合、抽象概括、逻辑推理的思维方法。并注意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学习过程,帮助学生总结学习经验,分析错误产生的原因,激发学生主动寻找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

篇8:小学语文应该怎么预习才有效

小学语文的有效预习方法

(1)阅读课题,揣摩课文内容。我要求学生每学一篇课文先要阅读课文的课题,根据课题提出问题,来揣摩一下文本的内容,然后再读课文,用回答问题来印证自己的判断与课文内容是否一致。如在学习《跳水》这一课时,很多学生根据课题提出了问题:谁跳水?为什么要跳水?跳水的结果怎么样?这些问题引起了学生急于探究文本内容的好奇心,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2)查阅资料,了解时代背景。有些课文所描述的内容与我们学生的实际生活距离很远,学生对于文本内容所描述的难以想象,很难引起共鸣。我就让学生在网上查阅相关资料进行了解,这对于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如在学习《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课时,课前先让学生了解雅鲁藏布大峡谷这一奇特的自然景观及形成原因,就能让学生更好地体会到我们祖国的神奇与美丽,从而会更加热爱自己的祖国。

(3)初读课文,掌握生字、新词。学生初读课文时,可先用圈点勾划的方法找出文中的生字、新词及多音字,然后读准字音、认清字形,再通过查字典、联系上下文等弄懂词义,以便第二天到课堂上与同学讨论。这样既提高了学生自学字词的能力,也有利于扫除语言文字上的障碍,更便利了学生顺利地读懂课文。

(4)再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要教给学生自己看书的方法,要求学生在自己看书时做到认真读、动手写、动脑想、动笔画。认真读就是读准字音,眼睛要看得快,由一字一词地看书变为一句一行地看书。动手写就是写生字、生词、句子或重点段落。动脑想就是想课后练习中提出的问题,想一想是否明白了,多问几个为什么。动笔或就是对课文中读不懂的地方,或对课后思考练习中解决不了的问题做出标记,及时查阅工具书自己攻破,解决不了的再向老师或同学质疑。

(5)细读课文,提出疑难问题。俗话说:“不会提问的学生就是不会学习的学生,发现一个问题比解决一个问题更重要。”因此我常鼓励学生再次回到课文中,通过反复默读思考,提出自己在预习中所遇到的问题,或者对这篇课文独特的见解。这正是学生主动性和创造性的具体体现,这一步预习完成得好,可为课堂上“问题的探讨”这一双边活动奠定基础,也活跃了课堂气氛,节约了时间,使自主合作学习的效果更好。

小学语文课预习的常现问题

1.预习在学生眼里根本就不算作业?“真是无语了,怎么回事啊,明明是叫他们昨天预习好的,今天上课都跟不知道似的,手都不会举的……”办公室的同事又抱怨了。是啊,似乎是一件很郁闷的事情,这到底是为什么呢?我想,也许有这几点:(1)老师自己不重视预习。(2)学生不重视预习,(3)家长不重视预习这项作业。久而久之,预习就真的变成了可有可无。

2.学生不知道怎样才算是预习。我所任教的是四年级的学生,在班上我问过我的学生:老师让你们预习,你们都怎样预习啊?学生回答说把课文读一遍,然后划出生字新词读一读,读会了就预习完了。出现这种情况可能有两种原因:第一是老师的放任自流或要求过死,导致学而无趣。老师的放任自流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不闻不问,不作任何要求。要求过死表现为对学生的预习要求千篇 一律,结果是学生没有任何“自主”可言,只有做预习练习的“不自主”。这样缺少正确的引导或是要求过死,都导致了学生对预习的茫然。

3.老师缺少对学生预习方法的指导。就我平时的教学来看,虽然我也要求学生预习新课文,却没有给学生讲要怎样去预习,似乎以为这些事情学生都会的,就不应该是老师讲的东西。究其原因:一方面可能是认为预习是学生自己的事,应该让学生自己去“自主”,老师不应该过问;另一方面可能是老师对预习的研究不够,不知道怎样指导学生自主预习,所以在布置学生预习的时候也就很简单草率:课文读一读,抄写字词两遍。时间一长,学生既不会预习的方法,也不会养成良好的预习习惯,当然也就不去预习了。

做好课前预习的好处

好处一,预习可培养自学能力的独立思维能力。因为预习是自己独立地接受新知识,需要自己独立阅读和思考,这就需要有较强的逻辑思维能力。

好处二,预习可以直接提高学习效率。预习可以发现自己知识的漏洞。通过复习有关旧知识可弥补漏洞,使自己听课时精力很快集中到新知识上面去。

好处三,预习能开拓思路。经过预习,对要学的知识已经心中有数,容易跟上老师讲课的思路,甚至可以跑到老师思路的前面去。

好处四,预习可提高记笔记的水平。老师讲的内容大部分在书上都有,由于做过预习,知道哪些内容书上有、哪些没有,就可有选择地做笔记。

好处五,预习能增强记忆效果。预习时,无论对看得懂的知识还是看不懂的知识,自己都经过独立思考,有了初步印象,再加上课上老师的讲解、分析和自己的进一步学习,理解会更为深刻。理解了的知识很容易记住,特别是经过努力而攻克的知识更容易记牢。

好处六,预习能增强求知欲望,带着预习中的问题听课,就能启动好奇心和求知欲,能调动学习的积极性。

篇9: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论文

小学数学有效教学探究论文

摘要:在简单分析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中忽略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等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存在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习惯;组织数学游戏活动,打造属于学生的课堂;创建合适的生活情景,使学生有亲切感等方式开展,改善传统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活动中,忽视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忽视学生数学兴趣的培养以及忽视课堂教学的有效互动等方面问题,在充分调动小学生数学学习积极性的同时,使小学生能够感受到数学学习的乐趣,促进小学生多元智能的发展。

关键词:信息技术;游戏;生活情景

传统小学数学教学中,教育的目的就是为了考试,老师为了考试而教学,学生为了考试而学习。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只是单一地关注学生对于这一知识点是否理解、掌握、应用,而不去关注学生在学习中的情感变化,盲目地追求成绩,而丢失了教书育人的真正内涵。这样的教学模式只会让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逐渐下降,学生的学习习惯没有得到好的培养,老师的数学教学质量大打折扣,小学生一旦对数学的学习失去了兴趣,甚至排斥学习数学,那老师的教学任务将会进行得非常困难。因此,对于小学数学教学改革势在必行。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步推进,对学生的素质教育提出了明确的要求。素质教育对于小学生的教学来讲具有重要的影响,它不仅仅要求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也要求学生的综合能力与综合素质的提高。要想从“应试教育”转变成“素质教育”,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将素质教育的核心理念渗透其中,这就对老师的教学能力提出了一定的要求。

一、目前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反映的问题

在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过程中,只有清晰地明白教学中存在着哪些问题,才能够针对性地采取措施做出改正,以便“对症下药”。教学中忽略了学生的课堂主体位置;教学中忽略了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教学中忽略了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交流。普遍的教学模式是老师在讲台上授课,讲解知识点,分析例题,学生在讲台下听课,做笔记,这样“灌输式”的教学模式将学生置之事外。老师控制着课堂的进度,凭自己的感觉去调节课堂教学速度、难度、容量。可是,这样只会让学生越来越远离课堂,人在心却不在。小学生本就自控能力弱,而且,数学本身的逻辑性强,学生如果有几分钟开小差,再转过神来会感觉到听不懂,这样,学生的听课效率就大大降低。

二、新形势下制订合适有效的教学策略和运用方法

随着新的信息技术的渗入和科技的发展,教育领域应该引进这一优势,信息技术的进入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通过开展和组织相关的活动,为学生学习提供更加高效和快捷的学习方式,引导学生应用更加先进的学习理念,为学生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虚拟联系实际社会生活,达到让学生开阔视野,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的目的。

1.借助信息技术,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习惯。有人说,一个好的导入是课堂成功的一半,确实,好的导入能让更多的学生最大限度地参与到课堂中,还需要注意的一点,就是课堂的导入要以实际具体情况为前提,就是在结合了课堂的具体内容后,采取不同的方法来导入。课堂开始的导入在教学上调动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思维,在情感上也让老师和学生有了沟通。一般的语言说教想要形象地表现学习内容是不容易的,而恰恰现代化的信息技术可以以很多种的形式来展现教学内容,它能以动画、声音、图片等形式规避常规教学的枯燥乏味,而且,丰富的`网络资源也能够弥补传统教学的陈旧,缺乏新鲜感,信息量不足的情况,它还能够以多方位的角度将内容展示给学生,加强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它在顺应教学趋势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乐趣,为学生进一步深入学习课堂知识打下了基础。

2.组织数学游戏活动,创造属于学生的课堂。每一个儿童都有爱玩的天性,所以,如果将这种爱玩的天性与数学教学结合起来,就会引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在学习中享受玩的乐趣,在玩的同时学到数学知识。所以。老师应该注重运用技巧,将游戏贯穿在平时的数学教学中,将会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按照新课标的要求,老师在课堂上要采用丰富多彩的教学方式,让学生参与进来,老师在课堂中起引导学习、帮助学生解决难题的作用,真正要学到知识,就需要学生自己通过探索发现总结来掌握,这样,学生不仅仅能学到东西,而且会对数学越来越感兴趣。充满游戏乐趣的课堂环境,老师要有创造力和想象力,将单一的语言讲课方式变得多元化,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运用与之相匹配的方式,那就是将“玩”的元素掺杂在数学教学中,例如,老师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将与学习内容有关的小故事在上课前分享给学生,起到引人入胜的效果,学生在听过小故事之后就会有了继续学习的欲望。老师也可以为班级组织经常性的活动,并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让他们充当一个角色,体验乐趣。这样一个充满愉快轻松的课堂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学生会主动参与进来,提高学习效率。

3.创设合适的生活情境,使学生有亲切感。老师可以为学生设定一个环境,也就是一个提问的环节,让学生在思考的过程中调动自己已经学到的知识,来回答解决问题。比如,老师可以设计一个小问题,而且不能是硬生生的直接发问,要注重运用艺术,可以采取小学生感兴趣的动画片中的问题,或者某个小动物来提问,这种寓教于乐的方式不仅缓解枯燥的课堂氛围,而且能够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学生也参与其中,动用了自己的脑子,让课堂变得丰富多彩,更重要的是开发了小学生的智力以及健康发展,而且,有可能对于他们将来的数学学习产生影响,让他们喜欢数学学科。

参考文献:

[1]唐远群.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途径探究[J].读与写(上,下旬),(7).

[2]王伟.生活情景教学法用于小学数学教学的实践探究[J].时代教育,2017(4).

[3]卞坚明.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兴趣的培养策略[J].新课程(小学),(6).

篇10: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探究论文

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探究论文

一、游戏教学也是体育课常用的教学方法

在体育教学中,开展游戏教学,也是符合小学生的心理需求的。游戏教学主要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线,而且还具有一定的情节和比赛的因素,有效的开展,能够让学生在趣味游戏中认识到客观事物,而且还能够启迪学生的思维,陶治他们美的情操。游戏教学的有效开展,还能够发展学生身体基本活动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协调性、灵敏性以及观察力和表现力。适当的游戏教学,既能够丰富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而且还能活跃课堂的教学气氛,提高学生对体育课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乐中学,在趣中练,以便更好的完成学习任务。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他们都喜欢新奇的东西,容易兴奋。因此,体育教师在授课的过程中,就可以利用游戏的功能和作用,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愉快的教学氛围,让学生的身心得到健康的发展。举个例子,在100米跑的教学中,教师就可以针对学生怕苦、怕累的心理,结合游戏“春破秋收”进行教学,整堂课主要以100米为主,让学生始终处在比赛的兴奋当中,这样既能培养学生跑的能力,又能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和创新的意识,让学生全身心都能够得到锻炼,既能激发学生主动投入到体育锻炼中来的兴趣,又能使得教学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二、在教学中添加竞赛的元素

竞技是体育的魅力所在。在体育教学中,如果单纯地对学生进行知识和技能的传授,学生会感觉到枯燥、吃力且持久度不高。基于此,教师要适当的改变训练的方式,将竞赛元素添加到训练当中。例如,体育教师可以让学生在进行前滚翻练习时,改变单一的以学生自行练习为主的模式,选择小组训练的竞赛模式进行,这样的教学模式能够点燃学生的训练热情。实践表明,以赛促学,能增加学生的竞争意识,而且还能够促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体育项目的训练当中。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也能极大的巩固训练的成效。

三、适当强化体育运动强度,强化规范管理很重要

体育是一门纪律性很强的.学科,由于小学生的自我规范和约束能力比较差,需要教师从小就开始培养他们的纪律性。教师也不必过于严厉的对小学生的行为进行约束,可以在教学中侧面加以强调。例如,在教学时,如果学生出现了不听话、不守规矩的情况,这时候,教师要及时的加以制止,让学生意识到不遵守课堂纪律是不对的行为。对于那些遵守课堂纪律,表现积极的学生,教师也要及时的表扬,让学生们知道如何做是正确的,是值得称赞的,怎么做是会被批评的等。在体育课的教学过程中,也需要有相对严格的秩序规范管理,让小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也能够养成严肃、积极的好习惯。做到这几点,也能够有效的避免小学生养成散漫的且不遵守纪律的坏习惯。

四、合理布置场地、科学使用器材,做到真正为教学服务

结合体育的教学内容,合理地布置场地与器材,既能优化课堂的教学效果,又能激起学生的练习欲望,而且还能有效的调动学生学习体育知识的积极性,促使学生更加积极主动地投入到体育的教学活动当中。在布置场地时,教师也要根据教材内容的特点,充分挖掘“小场地多用途”和“一物多用”的优势,根据教学需要以及练习方式等的特点,还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等,设计出不同形式的场地,要力求做到合理、艺术、新颖且实用性强。在器材的运用上还要讲究科学、多效。此外,体育教师还要向小学生详细地讲解如何使用这些器材,要保证使用过程的安全,要提高器材的使用率,做到真正地为体育教学服务。在新课程理念倡导的背景下,提高体育课教学的有效性是值得每一位体育教师研究和思考的课题之一。教师在教学时要用大教育观来约束自己、引导自己、规范自己。在实际教学中,将创新和继承的关系科学合理的处理好,要潜心钻研教材大纲,并且还要勇于探索,切实地提高体育课的教学效率。

篇11: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有效性

阅读能力的培养论文:如何提高小学语文高段阅读的有效性

一、注重阅读方法的培养

1.不分主次通读全文

这一条有些老生常谈,却是百试不爽的圣经。在阅读培训初期学生不可能凭自己的能力就对文章有极强的把握,但哪怕只是些懵懂的认识也是极为重要的,好比数学题目学生读一遍不会,读两遍还不会,但读上三四遍或许答案不攻自破,结果自己出来了。书读百遍,其意自见。让学生通读争取把文章按照自己的理解能力尽可能吃透,吃的越多,挖的越深,训练效果越好。

2.通读后学生分组讨论

三个臭皮匠赛过诸葛亮,每个人的思维方式是不同的尤其是在思维高度活跃有些异想天开的小学阶段,每个学生的

思维不同对文章的理解就不同,在通读之后紧接着让他们互相讨论,一来学生的积极性容易调动起来使其真正参与到文章学习当中,二来学生与学生之间思维的碰撞很可能摩擦出智慧的火花,这对学生思维的开发与文章全方位的把握有着不可估量的作用。当然在讨论前可以有一个短暂的思考时间。

3.老师的及时参与、点拨

讨论完成之后学生对文章已经有了一定认识,这个认识或许会很独到,但不见得能够走在阳关大道上抓住文章的中心思想以及行文线索,这时候在学生对文章还没有形成不可扭转的偏曲认识之前,老师当及时参与进来,以有效的手段把学生的思路引导回正途,如此一来久而久之学生对各类文章的把握必然更加得心应手。当然这时候老师也要注意并不见得学生的思路与观点就是错误的,我们故有的就一定正确,老师要充分肯定学生的思路,要循循善诱甚至在学生更正确时不吝啬表扬,勇于承认自己的不足,这不失为一种调动学生阅读信心与爱好的有效手段。

4.重点、难点的掌握

每篇文章都会有相应的重点难点,这不可避免。同一篇文章也不可能所有学生都能完全理解,这时老师就要对人、对文逐一排除,难点处理要在讨论之后或点拨同时,难点之后要有文章复述,学生合起课本以自己的语言把文章重新讲

解一遍。这是对文章理解度的一个考查和知识的巩固过程,不可或缺。

二、阅读素养的基本训练

道术,是有“道”有“术”,阅读方法充其量只能算作阅读这一环节中的“术”。而阅读能力、阅读有效性的.根本之处,还在于学生的基本功,在于语文素养,这才是“道”。而道的培养更加任重而道远,非是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的,在这里我主张积沙成塔,扎扎实实一步一脚印。

1.词语的硬积累与软积累

所谓“硬积累”是针对那些不可更改的约定成俗的传统词语,例如歇后语、成语等,这样的词语都有固定意思,如果积累比较匮乏,这些词一旦出现在文章中便绝难理解,就算阅读方法掌握再好这点也不可弥补,所以学生在平时就应该背诵一定量的“必要累积词”。所谓“软积累”是建立在硬积累的基础上的,也就是词语的再组织能力,很多文章中会出现在字典词典中查不到的新词,这样的词语往往只在这一篇文章中存在含义,这需要学生有较高的语言再组织能力和完美的语感。这也是平时积累的一个衍射。

2.有感情地朗读

新课标要求学生课外读物要不小于一百万字,实际上这还略显不足,阅读是一个完全的知识再生产过程,无论是知识的积累还是智力的开发都在阅读中可以完美体现,把阅出

篇12:小学数学如何有效预习

小学数学预习方法

一、读

读:就是阅读课文,学生要逐字逐句地阅读下一节课的授课内容,弄清中心问题,明确目的要求,力求了解新知识的基本结构(如定义、定理、解题方法等),从总体上作概要性把握。

二:查

数学知识连续性强,前面的概念不理解,后面的课程无法学下去。预习的时候发现学过的概念不明白,不清楚的,一定要在课前查阅有关内容搞清楚,力争经过自查不留问题。

三:思

学起于思,思源于疑,对所预习的内容要多问几个为什么?从引入方法到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从证题的方法到证题的依据等。预习时应思考:这一节的重点和难点是什么?概念,定理,公式有什么含义?有什么条件?公式如何运用(正用,逆用,变用)。数学课本上有大量的公式,不管有无推导过程,学生预习的时候应当暂放下课本,思考如何推导对照,或在课堂上和教师推导的过程相对照,以便发现自己有无推导错的地方。对于课本的例题,也尝试先做一做,再与课本的解答对照,思考这个问题有没有其他的解法或更简捷的做法(一题多解),如此既是自己在独立地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又是在检查自己的学习情况。一般地,公式推导不下去或推导错误,例题不会做或做错,是由于自己的知识准备不够,要么是学过的忘记了,要么是有些内容自己还没有学过,只要设法补上,自己也就进步了。总之,预习的时候要多思考,要学会质疑.

四:比

比的含义,是对照阅读,把该知识与有关知识的相同点,类似和差别找出,并纳入相应的知识链中。如学生在学了等差数列的定义,通项公式和前几项求和公式等,在预习等比数列这块内容时,可类别学习。从两种数列定义可看出,等差数列与等比数列的区别是差(和)转化为比(积),两种数列,可用表格方式对比。在比较中熟悉两种数列的特点,加强结构的记忆。

五:记

记指做好预习笔记,做预习笔记有助于提高预习的效果。简短的可以直接在书上圈画,批注,难点、疑点及复杂的内容则要写在笔记本上。对于在预习中,遇到不懂的地方,要结合新旧知识进行纵横分析,思考,若寻求出答案的,可把答案记下来,上课的时候,老师讲到这些地方时,应把自己预习时的理解和老师讲的相对照,看自己有没有理解错的地方。若想不出答案的,也要把问题记下来,待老师讲课时,再听其所以然。

六:练

在预习过程中,动手写一写,做一做,概念是否明白,方法是否掌握,可通过练习进行自我检测。数学课本上的练习题都是为巩固所学的知识而出的。预习中可以试做那些习题,之所以说试做,是因为并不强调定要做对,而是用来检验自己预习的效果。预习效果好,一般书后所附的练习是可以做出来的。

小学数学学习技巧

一、课内重视听讲,课后及时复习。

新知识的接受,数学能力的培养主要在课堂上进行,所以要特点重视课内的学习效率,寻求正确的学习方法。上课时要紧跟老师的思路,积极展开思维预测下面的步骤,比较自己的解题思路与教师所讲有哪些不同。特别要抓住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学习,课后要及时复习不留疑点。

首先要在做各种习题之前将老师所讲的知识点回忆一遍,正确掌握各类公式的推理过程,尽量回忆而不采用不清楚立即翻书之举。认真独立完成作业,勤于思考,对于有些题目由于自己的思路不清,一时难以解出,应让自己冷静下来认真分析题目,尽量自己解决。

在每个阶段的学习中要进行整理和归纳总结,把知识的点、线、面结合起来交织成知识网络,纳入自己的知识体系。

二、适当多做题,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

要想学好数学,多做题目是必须的,熟悉掌握各种题型的解题思路。刚开始要从基础题入手,以课本上的习题为准,反复练习打好基础,再找一些课外的习题,以帮助开拓思路,提高自己的分析、解决能力,掌握一般的解题规律。

对于一些易错题,可备有错题集,写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正确的解题过程两者一起比较找出自己的错误所在,以便及时更正。在平时要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让自己的精力高度集中,使大脑兴奋,思维敏捷,能够进入最佳状态,在考试中能运用自如。

实践证明:越到关键时候,你所表现的解题习惯与平时练习无异。如果平时解题时随便、粗心、大意等,往往在大考中充分暴露,故在平时养成良好的解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调整心态,正确对待考试。

首先,应把主要精力放在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方法这三个方面上,因为每次考试占绝大部分的也是基础性的题目,而对于那些难题及综合性较强的题目作为调剂,认真思考,尽量让自己理出头绪,做完题后要总结归纳。

调整好自己的心态,使自己在任何时候镇静,思路有条不紊,克服浮躁的情绪。特别是对自己要有信心,永远鼓励自己,除了自己,谁也不能把我打倒,要有自己不垮,谁也不能打垮我的自豪感。

在考试前要做好准备,练练常规题,把自己的思路展开,在保证正确率的前提下提高解题速度。对于一些容易的基础题要有十二分把握拿全分;对于一些难题,也要尽量拿分,考试中要使自己的水平正常甚至超常发挥。

由此可见,要把数学学好就得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了解数学学科的特点,使自己进入数学的广阔天地中去。

小学数学学习步骤

1.预习:

在课前把老师即将教授的单元内容浏览一次,并留意不了解的部份。

2.专心听讲:

(1)新的课程开始有很多新的名词定义或新的观念想法,老师的说明讲解绝对比同学们自己看书更清楚,务必用心听,切勿自作聪明而自误。若老师讲到你早先预习时不了解的那部份,你就要特别注意。

有些同学听老师讲解的内容较简单,便以为他全会了,然后分心去做别的事,殊不知漏听了最精彩最重要的几句话,那几句话或许便是日后测验时答题的关键所在。

(2)上课时一面听讲就要一面把重点背下来。定义、定理、公式等重点,上课时就要用心记忆,如此,当老师举例时才听得懂老师要阐述的要义。

待回家后只需花很短的时间,便能将今日所教的课程复习完毕。事半而功倍。只可惜大多数同学上课像看电影一般,轻松地欣赏老师表演,下了课什麼都不记得,白白浪费一节课,真可惜。

3.课后练习:

(1)整理重点

有数学课的当天晚上,要把当天教的内容整理完毕,定义、定理、公式该背的一定要背熟,有些同学以为数学注重推理,不必死背,所以什麼都不背,这观念并不正确。

一般所谓不死背,指的是不死背解法,但是基本的定义、定理、公式是我们解题的工具,没有记住这些,解题时将不能活用他们,好比医师若不将所有的医学知识、用药知识熟记心中,如何在第一时间救人?

很多同学数学考不好,就是没有把定义认识清楚,也没有把一些重要定理、公式“完整地”背熟。

(2)适当练习

重点整理完后,要适当练习。先将老师上课时讲解过的例题做一次,然后做课本习题,学有余力,再做参考书或任课老师所发的补充试题。遇有难题一时解不出,可先略过,以免浪费时间,待闲暇时再作挑战,若仍解不出再与同学或老师讨论。

(3)练习时一定要亲自动手演算。很多同学常会在考试时解题解到一半,就解不下去,分析其原因就是他做练习时是用看的,很多关键步骤忽略掉了。

4.测验 :

(1)考前要把考试范围内的重点再整理一次,老师特别提示的重要题型一定要注意。

(2)考试时,会做的题目一定要做对,常计算错误的同学,尽量把计算速度放慢,移项以及加减乘除都要小心处理,少使用“心算” 。

(3)考试时,我们的目的是要得高分,而不是作学术研究,所以遇到较难的题目不要硬干,可先跳过,等到试卷中会做的题目都做完后,再利用剩下的时间挑战难题,如此便能将实力完全表现出来,达到最完美的演出。

(4)考试时,容易紧张的同学,有两个可能的原因:

a.准备不够充分,以致缺乏信心。这种人要加强试前的准备。

b.对得分预期太高,万一遇到几个难题解不出来,心思不能集中,造成分数更低。这种人必须调整心态,不要预期太高。

5.侦错、补强 :

测验后,不论分数高低,要将做错的题目再订正一次,务必找出错误处,修正观念,如此才能将该单元学的更好。

6.回想:

一个单元学完后,同学们要从头到尾把整个章节的重点内容回想一遍,特别注意标题,一般而言,每个小节的标题就是该小节的主题,也是最重要的。将主题重点回想一遍,才能完整了解我们在学些什麼东西。

篇13:小学语文高段教研计划

一、指导思想

紧紧围绕本学期学校的工作思路和教导处的工作安排,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教育科研为先导,以课堂教学为抓手,以优化教学过程、提高教学质量为核心,坚持用新观念去开拓创新,坚持与时俱进,注重以人为本,全面提升语文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继续深入开展各项教研活动,全面实施语文学科素质教育,努力开创具有本校特色的语文教育教学新局面。

二、工作思路

本学期教研组工作将本着务实、创新的工作作风,按照教导处工作安排,开拓性地开展工作;通过注重教师学习、交流、研讨,依托学生活动,结合学科校本教研,着力提高我校语文教研水平。对待教研活动,坚持人人参与,深入开展,扎实提高,并做到有目标,有准备,重过程,有收获。

三、主要工作及具体措施

(一)、强化学习,提高素质,促进我校高素质的语文教师队伍建设。

1、结合学科特点,加强新教育观念的学习,促使教师转变教学思想,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教学观、质量观。以发展为主题,质量为主线,创新为动力,学生为根本,逐步建立学习性教研组。

2、创设各种途径,加强和提高语文教师的自身素质。本学期将继续开展各种分析、交流活动,鼓励教师开展教后反思,尤其是要善于总结和分析,提出自己的观点与思考,促进自己的知识积累和业务素养,做一名学习型、思考型的教师。

3、坚持我校教研的一贯要求,落实听课、上课、评课及各种交流活动的学习机会,把每位教师的听课笔记与10节以上听课落到实处,要求听课有记载,有点评。

(二)、深入开展课堂教学研究,确保各年段、各课型的教学生动、有效。

1、本学期,继续配合学校,开展听课活动,促进组内或同年级教师的交流、研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2、组织开展校内骨干教师示范课,对语文教学的难点或薄弱环节进行探索,要求组内全体教师参加听课,并进行课后交流评析发言,以达到探索提高的目的。

3、加强对年轻教师的培养,要求每位教师不断地学习和总结课堂教学实践,进行研究、反思、改进,并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

4、强化中高段的阅读、习作教学,本学期,中高段的习作练习纳入到作业检查中来进行落实。

5、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抓住一切学习的机会,多渠道、多途径地听课、评课,取长补短,提高教学水平。

(三)、强化教与学的过程管理,规范语文教学常规。

1、强化常规管理,提高教学效率

(1)备课:所有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备班情,备学情,要有针对性、有特色,做到教学目标明确,方法灵活多变,重难点突出,努力调动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环境中获取知识。力争本学期每位教师都能设计出几份高质量的教案,反对照抄照搬,敷衍了事。

(2)上课:要求教师要适应教育新形式的要求,努力提高教学艺术,关心学生,因材施教,充分利用现有的电教媒体,利用网上信息资源,鼓励使用课件辅助教学,拓宽学生学习时空,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3)作业:作业设计要“精”,体现“轻负荷,高质量”的教学思想,坚决杜绝题海战,提倡练习要有针对性;批改要“细”,要规范、及时,注重纠错及情况反馈。

(4)辅导:每位教师要充分重视学生朝读,加强指导;注重平常的因材施教,善于捕捉学生闪光点,热情鼓励,补差提优,使每个学生都能充分发展。

2.重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

教书重在育人,我们特别要重视培养学生上课专心听讲、按时完成作业、审题、阅读、写字等良好习惯,采取切实的措施经常抓,反复抓,为学生可持续发展打下良好的基础。教研组将配合教导处以定期检查为主,抽查为辅,对备课、作业批改及课堂教学等情况进行检查,并及时通报。

(四)、加强开展学生特色活动,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本学期,我们要注重加强学生语文实践活动。每位教师要结合学段特点,多组织语文实践活动,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教研组也将根据学校安排和教导处计划,定期开展全校性学生语文时间活动,希望各位教师能及早安排、积极配合。

1、围绕各种节日及“双创”活动,要组织写作、讲演活动,结合学段特点,融入到培养学生的基本技能教学中。

2、抓住一切机会,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各类比赛,拓展学生的视野。

3、拓展学生的阅读训练,发挥学生手头课本和学校图书室书籍的作用,开阔学生的视野。各位教师要高度重视,确保每周一节的阅读活动。教研组将举行  “英雄少年”读书活动,并开展“读后感”评展。

(五)、加强教研组自身建设,提高语文组影响力。

教研组是我们业务交流提高的家园,加强教研组建设,需要我们齐心协力,共同推动。

1、搞好各项教学研讨活动,促进每位教师的业务能力建设。本学期的各项教研活动,希望大家积极参与,共同促进。

2、组织开展好各项学生活动,希望大家高度重视,及早落实,确保活动富有成效。

3、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项教师活动,以活动促自身素质提高。

篇14:小学语文高段教研计划

为了贯彻落实学校和教导处的各项工作安排,更好地完成本学期的各年级语文教学任务和组织好师生语文活动,特制定如下计划:

一、指导思想:

更新观念、真抓实干,紧紧围绕学校本学期工作目标,以课程改革为中心,以课堂教学为重点,深入开展教学研究,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思想。紧紧抓住教学主渠道,以学生为本、以质量为魂、以优化语文课堂教学为中心,着力研究语文课堂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以校本研究为主要方式,继续落实教学常规、规范,落实、优化教学过程,扎扎实实地提高教学质量。同时结合语文教研组全体教师的教研实际,为教师营造良好的教研氛围和展示舞台,全面提高课堂教学水平及业务能力,为全体学生的健康发展服务。

二、教研组成员概况:

本教研组由4---6年级语文教师组成,教导主任也在本教研组中,我们要充分利用资源搞好教研活动,工作中我们能相互配合、彼此的取长补短,达到共同提高。

三、工作目标:

1、各项竞赛成绩有突破

2、教学质量大提升。

3、细化、优化各项常规工作,发挥教研组每位教师的主观能动性,有序、有效、积极的开展各项语文教学活动。

四、工作措施:

(一)强化本教研组建设,积极发挥教研组的团队合作力量。

本学期我们将以教研组为单位进行语文教学研究,把本教研组作为一个有力的团体,打团队仗,让每一位教师在团队中发挥自己的潜能,凝聚智慧,创造智慧。

(二)抓好教师的业务学习。

1、加强理论学习,丰富教研活动.根据周工作安排,组织教师学习有关理论,把新课程的理念,实施新课程的方法贯彻到教学中去,让每位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创造性地运用教材,并不断反思,不断总结,使新课程的实验工作得以顺利实施.

2、确立正确的教学质量,牢固确立“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课堂教学要着眼于学生的发展,让学生在生动活泼的教学中增长知识,提高素质.课堂上开展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方式,推进素质教育。

3、提高教学质量,认真落实课堂教学,做到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努力提高课堂实效.做好“学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做好跟踪记载工作。

4、鼓励大胆使用已有的现代化教育手段进行语文课堂教学,加快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整合的步伐。

(三)抓好常规管理,提高教研质效

1、加强教研、备课、听课、评课、作业、辅导的检查管理。

2、继续抓好课堂常规教学,向课堂四十分钟要质量。教师要认真备好课,提高备课质量。本学期的备课方式仍倡导表格式,强调反思的记录要个性化,要多关注教学目标、知识点的达成情况。

3、完善集体备课制度,每次集体备课要求记录在案。

4、积极开展听课、评课活动。同时做好听课记录并填写好听课评价表。

5、抓好学生作业的布置与批改。要求作业布置量适当,质要高,难易搭配,提倡分层布置作业。

6、课堂上关注学困生,努力培养学困生学习兴趣,扎实提高学困生学业成绩。

7、全体语文教师继续积极参加实地观摩及网络交流活动。

(四)开展学科活动,促进学生发展

1、各年级积极开展推进学生课外阅读的相关活动。在做好家长支持、配合工作的同时,充分利用班级图书角、学校图书馆,引导学生读好小学阶段要求的必读书籍。低年级注意从兴趣着手,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中年级设法扩大阅读的数量。高年级引导学生在广泛阅读的基础上多读精品。同时,各班自行举办读书报告会、读书心得交流会,读书笔记展览等活动,并通过学习园地等阵地进行宣传交流。

2、组织学生参加各种语文写作活动,鼓励学生积极向报刊杂志投稿。

3、各年级切实利用教材内容,充分发掘教材里的环保教育渗透点,在课堂教学中,及时有效地进行环境教育,加强学生的环保意识。组织学生开展一系列的语文环保实践活动,例:手抄报、社会调查等。

五、教研组一学期活动时间安排:

第一学期语文高段教研组工作行事历

周次

日期

活动内容

负责人

1

8.29 -9.4

1、始业教育

2

9.5-9.11

1、教研组长会议

教研组长

3

9.12-9.18

1、教学计划检查

2、教研组制订计划

教务处

教研组

4

9.19-9.25

1、理论学习:怎样进行集体备课

2、新教师师徒结对

教研组

5

9.26-10.2

1、国庆节

6

10.3-10.9

7

10.10-10.16

1、张红月老师上《开国大典》,集体评课活动

2、理论学习《永嘉县关于小学语文学科改进作业的建议》

教研组

8

10.17-10.23

1、集体备课《给予是快乐的》、《钓鱼的启示》

2、理论学习《关于课后练习,促进语文有效教学的实践研究》

教研组

9

10.24-10.30

1、胡珍娜《给予是快乐的》,胡赛多《钓鱼的启示》听课活动。

2、集体互动评课

教研组

10

10.31-11.6

1、集体备课《落花生》、《圆明园的毁灭》

教研组

11

11.7-11.13

1、《圆明园的毁灭》听课及互动评课活动

2、《落花生》听课及互动评课活动

教研组

12

11.14-11.20

1、集体备课《只有一个地球》

2、集体备课《少年闰土》

教研组

13

11.21-11.27

1、蒋和丹老师上《只有一个地球》及互动评课活动

2、陈乐曼老师上《少年闰土》及互动评课活动

教研组

14

11.28-12.4

15

12.5-12.11

1、理论学习:课堂练习的有效渗透

2、集体备课

教研组

16

12.12-12.18

1、金建星,陈珍珍老师上课

2、集体备课

教研组

17

12.19-12.25

1、吴小芬、丁丽娜老师上课

2、总结

教研组

18

12.26-1.1

1、教研组工作考核

2、各教研组工作总结,期末教学规范评估

教研组

19

1.2-1.8

1、迎元旦

2、期末教学总结

20

1.9-1.15

1、期末复习

2、期末考试

篇15:中职语文口语有效教学的探究论文

中职语文口语有效教学的探究论文

引言

随着新课改的深入发展,对提高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中职语文作为中职教育的基础性课程,必须做好榜样,走在新课改大形势下的前端。处在中职阶段的学生正是生理与心理发展的最好时期,他们对外界一切新鲜的事物依然保持着极大的兴趣,因此,也有问不完的问题。在实际的语文教学过程中,语文教师对提问的恰当性表述不仅关系了课堂的教学成果,对整个的教学质量的提升也有一定的关系。开展有效的中职语文口语教学,能有效培养学生的口语交际和表达能力,适应了社会对交际型人才的需求。因此,中职语文教师在进行口语教学时,必须不断探索新的教学途径,以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1.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增加教学的有效性

创设生活化的教学情境,将身处课堂的学生逐步引入到生活中,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以更好的开展教学。教师在正式上课前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事先模拟一个贴近生活的口语交流情境,让学生在生活和学习的交际活动中,熟悉那些发生在生活中有趣的口语内容。

如在教授《再别康桥》一文时,用多媒体播放慷慨激昂的《再别康桥》诗歌朗诵,在绘声绘色的朗诵的带领下,逐渐引导学生进入课堂主题。然后我让同学讲述发生在自己成长过程中的发生的离别的事,在这样一种生活化的轻松氛围内,逐渐将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中。随后我深情的朗读完文章,进行讲解,突出文章的主题,即徐志摩先生在写这首诗时的背景、突出的离别之情,以及对往昔生活的憧憬,对眼前的无可奈何的离愁,对康桥的依依不舍、留恋之情。再如,在《假如给我三天光明 》的教学过程中,课前先给同学们提出这样的问题:“假如我有三天光明,我会怎么做?”,让同学们分组讨论,并积极发言,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应在一个良好的教学情境,将学生们彻底带入课文主题中。这样一种教学,不仅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际能力,还开拓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想象力,调动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进而增加了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2.建立组合式的教学方法,提高教学的互动性

一些中职语文教材中有专门设置口语训练单元课程,但是开展的方式多为自我介绍、演讲等,影响了口语教学的效果。因此,教师在教学中,可以将眼光放大,在读、写等教学中渗透口语训练,从课文中的对话入手,建立组合式的教学方式,提高中职口语教学的互动性。

我在讲授《荷花淀》时,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每组成员分别扮演文中的几个重要人物,水生嫂、水生、小队长等,要求学生在角色扮演时要充分感受自己扮演的'角色在文中的心理活动、个性特征,在表演结束后,还让小组内部成员进行自我评价,组与组之间进行互相评价和讨论。同时,让学生对文中的主要人物形象进行讨论和描述,在这样一种对话练习的过程中,大大提高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又如我在讲授《情人节的玫瑰绽开在教室里》,我知道“爱情”这个字眼对处于青春期的中职生来说很敏感,同样也是学生之兴趣所在,一定会使得学生浮想联翩。因此,我很好的利用了这点,以“玫瑰很美,但有刺;爱情很甜,但要纯洁”为题,让学生进行讨论,把自己的想法大胆的说出来,整堂课似乎成为了“爱情教育”课,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样一种区别于传统灌输式的教学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团队协作能力,还发散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口语交流和表达能力,让学生敢说、会说、能说,真正提高了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3.以职业为导向,构建“实践真实职业环境育人”的教学模式

中职教育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学生的社会竞争力,作为基础课程的语文,教师在进行语文口语教学时要准确把握这点,要以职业为导向,构建一套“实践真实职业环境育人”的教学模式。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中,在配合课程开展的前提下,设计一些切实可行的课外活动,给学生创造口语真实的口语练习环境。

我在语文口语的实际教学中,经常组织一些朗诵表演、相声表演、小品表演等活动,让学生参与进来,并在口语课堂上讲述表演的情况;组织学生积极参与学校的一些活动,如让学生在校运动会结束之后,对运动员进行采访,讲述自己的收获和体会等。在这样一种真实环境下与他人的交流,很好的锻炼了学生在以后真正走向工作岗位后的交际能力。以《我的母亲》为例,我在讲授这篇文章的时候,将课堂移到了学校附近的老人院,组织学生和生活在这里的母亲进行“心连心”交流,给她们心灵上的慰藉,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和交际能力。又如在口语训练“自我介绍”时,我以“求职面试”为要求,设想你面对的都是企业的领导,为了得到这份工作,你要怎么展示自己的优势。通过这样的教学,有效提高了学生的交际能力和社会竞争力,保障了中职语文口语教学的有效性。

结束语

口语对于学生的表达相当重要,在很大程度上可以影响他们的前程。口语表达的训练需要才能从小培养,特别是需要特定的环境。作为教师,需要积极开拓进取,并且结合实际,创新教学。此外,还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与性格习惯,有针对性而又因地制宜地进行,这样才会促进他们达到学习的目的,让学生学有所成,更好的发挥语文教学的作用。

篇16:初中语文有效学习探究教育论文

初中语文有效学习探究教育论文

有效学习又称有成效的学习,有效率的学习。所谓“有效”主要是指通过教师在一定时间内的施教之后,学生所获得的具体进步或发展。这种进步和发展不仅包括知识的生成、创造能力的培养,而且还包括道德的完美,甚至人格的建构等内容,也就是它不单指知识学习的有效性,而是指素质化教学后的学生素质全面发展的有效性,让学生有更好的持续发展。本文将从营造富有情趣的教学氛围,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为出发点,来探讨促进学生有效学习的情景教学模式和具体可行的做法。

一、以变引趣,促进理解

现代语文教育“应拓宽语文学习和运用的领域,注重跨学科的学习和现代科技手段的运用,使学生在不同内容和方法的相互交*、渗透和整合中开阔视野,提高学习效率,初步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语文实践能力。”因此,作为教师应该大胆突破课堂教学的固有单一的'模式,锐志改革,勇于实验,创造并运用丰富多彩的教学形式,以帮助和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提高语文课堂教学的效率。

比如《皇帝的新装》一课,在教学时,我使用了“法庭审判”的教学形式,营造了课堂模拟法庭的教学氛围。法官、律师、证人、被告、原告、陪审员等均由学生担当。“法庭”就文本中的皇帝、大臣、骗子等人“是否有罪”展开了激烈的辩论。这样,一改课堂教学的常规模式,学生的兴趣极浓,有的学生在文本中寻找出各种“证据”,强烈要求“法官”给他们定罪;有的同学也竭力收集“材料”为他们作无罪辩护。课堂上争辩声此起彼伏,气氛十分热烈。这样学生对文本的理解更加深刻,有力地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

二、以情养趣,促进创新

引导学生进行创造性阅读,个性化的体验,就必须为学生创设一个轻松和谐的阅读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让学生有兴趣,有热忱地进入文本中去,与文本进行直接的对话与交流。

在教学《羚羊木雕》时,为了让学生进一步直观体验人物的性格和情绪,我设计了“自导自演情景剧”这一环节,让学生踊跃参与,并说明理由,然后加以改进,充分调动了学生的阅读积极性和创造性。比如(1)学生在导演“我轻轻地敲了敲门”这一动作细节时,就有不少的独特的设计:有学生把准备敲门的手轻轻地搭在门背上犹豫了许久,才提起手来轻轻敲了敲门;有的学生让敲门的手在空中来回缩了好几次……(2)又如“不”字,学生认为它充分写出了我极不满意**的做法,内心有所反抗的情绪;有学生认为应语气坚定有力;有学生认为应该带哭腔,拖长调的语气来读更符合文中的“我”……可以说,学生对情节的把握,对人物感情的把握是到位的,他们所表现出的创造性不得不让人叹服。

三、以问激趣,促进探究。

精心创设问题情景,营造接纳性的、知识性的、愉快的、宽松的课堂氛围,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有利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能力。

比如在教学《女娲造人》时,先由学生从自己看过或听过的神话故事谈起,再由教师问“人是从哪里来的?”这个有趣的话题,继之是“我们的祖先是怎样理解和想象的?”。这样一来,学生的探究欲望就被撩拨到极致,学生都迫不及待地投入到对文本的阅读和探究中去。更有“你也发挥自己的想象,对女娲造人的动机、经过进行另一种推测,说给大家听听”这个问题的设计,可谓把学生的兴奋推到了最高点,使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来感受神话传说的独特魅力,品尝到探究带来的喜悦。这样既让学生了解了神话世界和现实世界的关系,又让学生了解想象在神话中的作用,有利于学生科学地探究人类的起源。

四、以新生趣,促进反思

多媒体教学具有直观、形象的特点,它有力地拓展了课堂教学的深度和广度,运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思维和兴趣,促进和提高学生的有效学习。

比如教学朱自清的《背影》之前,先让学生视听黄磊演唱的《父亲》,并反思在日常生活中父亲的各种关爱,使学生一开始就快速入境,沉浸在“父爱”的特定情境中,正所谓“未成曲调先有情”;接着在音乐的伴奏声中播放课文录音,让学生再一次直观地感受到有声语音带来的情感触动;然后进入文本,让学生用心去挖掘、体验、反思那份浓浓的亲情。

五、以读促趣,促进审美

文本是学生体验美的所在。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欣赏、感受美的同时,提供学生审美、创美的时间、空间,就能培养学生联想和想象的能力,激发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产生热爱生活、愉悦和谐、乐观向上等积极情绪。

比如《春》是一篇诗情画意、情景交融的散文。因此,在教学时我们可以采取多种形式的朗读,让学生在反复诵读中感知内容,深入到作品的意境中去,去品味语言之美,意境之美,情感之美。初读时,让学生出声地自由朗读课文,初步理出文路;然后教师配乐范读课文,进一步营造学生的阅读氛围,引导学生进入特定的课堂教学情境;接着让学生速读全文,要求复述课文内容;在整体感知文本的主要内容和思想感情之后,再指名学生朗读全文;然后进入最关键的品读,让学生在细致的品读中,深入体会文章所蕴涵的美感和情感;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学生齐读课文。多种形式的读,始终在轻松愉悦和谐的氛围之中,学生的阅读兴趣、审美情趣得到积极调动,学生的思维相当活跃,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创造性得到发挥。

总之,作为教师应努力创设各种有效教学情境,以激发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把课文、作品当成一件件美妙的艺术品去感受、去研究,并引导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能动自主、创造性地感悟人生和社会,充分获得生活经验的顿悟与积淀,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从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高段语文教研组的工作计划

第一学期五年级语文组教科研工作计划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8篇

下学期小学三年级数学备课组工作计划

课题中期报告

五年级语文古诗词学习方法

五年级语文工作计划第二学期

小学四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学科教学工作计划

课题中期报告范文

实施方案

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
《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高段语文有效预习探究论文(共16篇)】相关文章:

关于小学数学两级分化成因与对策研究开题报告2023-05-31

课题中期研究报告范文2023-11-20

第二学期数学教研组学期工作总结2023-03-07

实施方案范文2023-05-10

小学五年级上学期英语教学计划2023-01-05

新学期语文教研组工作计划2024-02-07

五年级的学习方法2023-08-07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教学计划2023-05-12

小学语文应该如何预习2022-08-16

晒书城小学常识组教学常规检查小结2022-0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