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教学反思(精选16篇)由网友“zhongruming”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教学反思,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让学生爱上音乐课的教学反思
让学生爱上音乐课的教学反思
作为农村中学的音乐老师,从事音乐教育真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教学资源的限制,学生自身的音乐水平都是原因,有时真觉得“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在日常的学习中,音乐课很是尴尬,是最受学生欢迎的课,也是上起来学生最不重视,最散漫的课。针对这种情况我对自己的音乐教学也做了小小的调整。对音乐的教学方法做了改革和创新。
学期开学我便进行了一个小小的调查:每个学生写下自己心目中音乐课,什么样的`课才是自己最喜欢的课。看过学生的回答有了了解:大多数的学生不喜欢音乐课本的内容,他们喜欢流行音乐!!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找到问题的所在了,问题解决起来就轻松多了。课本内容要学,流行音乐也要了解!!和学生达成协议:努力上好每节课,学好课本内容完成课堂目标后,剩余的时间都是自主时间!剩余时间里可以听流行音乐,可以开个小小演唱会!学生们听到后欢呼雀跃,很是欢迎!在如今的音乐课中,学生们很是投入。学习态度摆正了,在上课的时候也不觉得课本内容枯燥无味了,学习起来也有兴趣了。
篇2:让学生主动参与数学学习——“统计知识”教学小记
统计这部分内容很多,在本册教材中,介绍了一些简单的收集和整理数据的方法,认识和制作一些简单的统计表和统计图,教学这部分内容要和学生的生活实际想联系,调动全体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学习的全过程。
1、采取多种形式,让全体学生参与学习。
在教学“统计10分钟内各种机动车通过一个路口的数量”这一教学内容时,
我用白纸写上了各种车辆的名字,辆数不等。让几名学生排队从讲台桌前经过。让其他学生统计各种机动车经过的数量。结果学生兴趣十足,统计时也很认真。他们采用“画竖线”、“画三角”、“画正字”等多种形式进行统计,通过汇报、比较、分析,一致认为采用“画正字”的方法统计方便、准确,因为“正”字有五笔,便于统计时使用。接着,我又让学生重新统计,这次车辆通过的速度加快,学生虽然手忙脚乱,但都十分投入,统计的结果也比以前准确了。
2、合作研讨,获得更多、更准确的信息。
在实践活动课“你喜欢什么电视节目?”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三步过程。首先由学生 自己 进行调查,了解家长对电视节目的喜爱情况;然后,各小组同学间交流各自调查的结果,整理所收集到的数据。最后全班同学共同交流调查的经验。讨论从调查统计表中能获得哪些信息。
篇3: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
一、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如教学“分数化小数”一课,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小数除法,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分母的特点,总结出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又如: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这是学生学习与科学家研究的主要区别。
恰当的诱发性的情境具有两个特点: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疑虑”之时,教师及时点拨,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
三、全员参与
面向每一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
如教学“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列竖式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按传统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逐一回答每一步应该怎样列式,从形式上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听别人的“说”而学到的,特别是中差生是否真正掌握,只能从“懂不懂”、“会不会”的询问中有一个表面的了解。而如果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由教师先启发诱导,提出整体要求,再让全体学生都动手尝试列式,人人参与探究过程,人人动脑思考问题,那么全体学生的学生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数学是一门探索模式的学科,它的`任务之一就是探索现实生活中的各种规律。因此,教师要深入挖掘教材内容,讲究教学策略,提出切实可行的研究目标,组织学生开展探究活动,引导学生进行广泛的研讨,在学生中形成研究风气。
四、多层发展
儿童学习的最根本的途径应该是活动,活动是联系主客体的桥梁,是认识发展的直接源泉,所以要放手让儿童动手、动口、动脑。通过生动的实践活动,多层次地发展学生的认知结构和技能技巧。如依据“思维从动作开始”的规律,可以为学生创设一个活动、探究、思考的环境,使学生在摸一摸、摆一摆、拼一拼等动手操作中获取新知,发展思维;依据“语言是思维的工具”的规律,可以通过说算理,分析、比较、抽象、概括等发展语言,并借助语言对人们的思维进行调节,使思维逐步完善;尤其要精心设计学生形成理性认识的第二实践活动──课堂练习,通过“开放性”练习,更有效地面向全体学生,实行全方位、多角度的训练,促进学生多层次的发展。
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生产实际。因此,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布置一些实践性的题目,指导学生参加探究活动,把数学知识和生活实际紧密联系起来。
教学前,引导学生观察某种现象,调查某些项目;教学后,指导学生实际测量、制作等,对于学生的创造素质的培养有很大帮助。
通过这样的探究活动,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数学就在我身边,逐步培养他们把数学作为观察周围事物、分析和研究各种具体现象的工具的意识,增强他们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
总之,新时代的教师应该是一个组织者、引导者、鼓励者。应该能给学生创设主动探究的机会,在学生研讨时起到穿针引线的作用,使问题的研究不断深入,层层推进,直至达到研究目标。在引导学生探究数学知识的同时,培养学生科学的探究精神和探究能力。
篇4: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
新的《数学课程标准》中提出:教学就是要教给学生能借助已有的知识去获取新知的能力,并使学习成为一种思维活动。而小学数学教学改革的根本出路,在于为培养儿童自身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和自我发展能力创设一个广阔的空间,通过教师必要的启发诱导,填补空缺,引导学生在思考中掌握知识,在掌握知识中发展自己的思维能力。
教学就是让学生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使学生的能力得到发展。那么,如何引导学生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培养科学的探究能力呢?
一、主动探究
布鲁纳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没有探索就没有数学的发展。要使全体学生都能主动地得到发展,就必须使全体学生都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过程,为他们创造一个独立思考的空间。
如教学“分数化小数”一课,由于学生已经学过小数除法,并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所以完全可以放手让学生自己把分数化成小数,然后引导学生观察、分析、比较,找出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分母的特点,总结出分数化有限小数的规律。又如:在讲“小数性质”这一课时,首先通过复习旧知:1分米=0.l米、10厘米=0.10米、100毫米=0.100米,并结合分米、厘米、毫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启发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得出结论:0.l米=0.10米=0.100米。同时,在写法上加以比较,从而揭示规律:小数的末尾添上0,小数的大小不变。通过旧知引出新知,抓住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运用小组讨论、口述过程、直观演示等教学手段,归纳总结出:小数的末尾去掉0,小数的大小不变这一规律。让学生结合上述所学,完整地总结出小数的性质,这样突出了重点,分化了难点,达到了让学生主动探寻知识规律的目的。
把学生推到探究新知的“第一线”,让他们自己动手、动口、动脑,主动思考问题,并在探究新知的过程中,实现由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转化,既完成了教学任务,又发展了学生的能力。我们教师又何乐而不为呢!
二、创设情境
学生学习时,往往接触的不是现实的`条件,而是一种情境,这是学生学习与科学家研究的主要区别。
恰当的诱发性的情境具有两个特点:处在学生思维发展水平的最近发展区,学生对其可望又可及,能刺激学生的学习欲望;有一定的情趣,能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创设恰当的情境,既能充分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创造愉快学习的乐学气氛,又能促进学生主动积极地探究知识。
例如:在教学“百分数的意义”时,教师可以从生活实际出发、假设一个生活场景:××商店挂着一则商业广告,所有商品一律“八折”优惠。有一种原标价为120元的衣服,老师想买这件衣服,你帮老师算算,应付人民币多少元?顿时,学生的积极性调动起来。在学生的“疑虑”之时,教师及时点拨,起到了水道渠成的作用。
三、全员参与
面向每一个学生是素质教育的显著特点。因此,要使全体学生都得到发展,必须最大限度的让全体学生都参与到探究新知的实际活动中,避免由少数学生的活动代替多数学生活动,使大多数学生成为陪客。
如教学“不连续进位加法的列竖式计算”这一教学内容,按传统教学法,由教师提出问题,指名让学生逐一回答每一步应该怎样列式,从形式上是学生独立思考问题,但对大多数学生来说,还是听别人的“说”而学到的,特别是中差生是否真正掌握,只能从“懂不懂”、“会不会”的询问中有一个表面的了解。而如果运用现代教育理论,由教师先启发诱导,提出整体要求,再让全体学生都动手尝试列式,人人参与探究过程,人人动脑思考问题,那么全体学生的学生效率将会大大提高。
数学是一门探索模
[1] [2]
篇5: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
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
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谈一点粗浅的做法: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先前担心学生混乱的场面成为多余的问题了,结果发现同学们学习、练习的兴趣盎然,减少了不少无效的劳动时间。由此可风,在教学时,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这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象;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安排练习时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安排练习时也不可一成不变,血因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
[1] [2] [3]
篇6: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引导学生主动参与教学活动
课堂教学活动过程是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的过程.学习的建构主义理论认为:学习者不是空着脑袋走进教室的,他们在以往的.生活学习和交往活动中已经形成了自己对各种现象的理解和看法,而且他们具有利用现有知识经验进行推论的潜能.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素质教育论坛 英文刊名:SUZHI JIAOYU LUNTAN 年,卷(期): “”(12) 分类号:G42 关键词:篇7: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论文
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论文
教师的教不能代替学生的学,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学习的求知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共同追求的目标。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谈一点粗浅的做法:
一、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学习兴趣是指对学生活动所具有的爱好和追求的心理倾向,它带有鲜明的感情色彩。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1、导入课堂时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肜的是多方位、或半园形的、梯队形的、五角形的、马蹄形的、梅花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有时安排在音乐的伴奏下,师生一起自编自舞、或模仿各种动跳跃的随乐活动和无拘无束的唱游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先前担心学生混乱的场面成为多余的问题了,结果发现同学们学习、练习的兴趣盎然,减少了不少无效的劳动时间。由此可风,在教学时,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新授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这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象;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安排练习时有趣
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安排练习时也不可一成不变,血因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各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根据不同的看做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简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级学生应学会观图明意,并能对文字部分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边读边议,逐步认识结论。高段年级学生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独立思考,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通过尝试,这种强化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一种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教法,什得你一试。
2、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
体育教学间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运用互比互练习方法,来促成学生对体育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
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离不开学生的认知规律,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将更透彻。尤其是当学生一次次地发现知识的规律和奥妙时,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信心倍增,学习的主支性更强力。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争取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在概念上混淆不清,但这正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体现。我在新授前滚翻教学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前滚翻与翻跟斗动作一样吗?这时学生中立即出现了一阵喧哗声。有的说动作一样;有的说动作不一样;有的说有相似的地方等,并且每位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观点。这正是我在教学中希望出现的情境,我对每位学生所提问题运用恰当点拔,精讲提示、正误对比等方法把学生的思绪引导到正规,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2、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动窨。这种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篇8: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几点尝试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几点尝试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几点尝试(正在评奖中) 浙江临海白水洋小学 刘彩琴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都很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这是因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上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1、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主要是学生个体的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 这是因为生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此时交往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很好发展。①创造讨论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教学《将相和》中“渑池会”一段时,许多老师都组织学生就“渑池会上的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打成了平局,理由是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也为赵王击缶,一比一。也有的认为分出了胜负,理由是赵王是小国的王,秦王是大国的王,虽然都为对方演奏了乐器,但比较起来秦王更难堪;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蔺相如叫击的,蔺相如只是赵王的一位大臣,比较起来,还是秦王更难堪。这样讨论,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极大发挥。 ②学习小组共同答题。为了切实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在回答问题时,我往往采取“学习小组共同答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另外,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在思维上的合作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所以,在相同教学时间内,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在同龄人之间,大家畅所欲言,连胆小、很少发言的同学也有了开口的机会。此时,课堂上不只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的学习氛围,使听和说的训练比较好的落到实处,还培养和发展学生合作的学习能力,将会更有利于实现为全体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学会学习的目的。 2、开展辩论式学习 “辩论”的基础是不同观点之间的交锋,它必然引发学生独立思考,加深学生对教材的理解和认识,培养学生逻辑思维,有效地缎炼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参与争论的学生,必然精神亢奋,注意力高度集中地去寻求不同见解,学生学习的主体也就能够真正地确立起来。 辩论题的确定,影响着“辩论式”学习的.开展。我们要依据小学语文新大纲,要依据学生的年龄特点,要依据教材的内容,还要依据学生的学习需要来确定辩论题。 (1)抓住课文中似乎有矛盾的地方进行辩论学习 在学《卖火柴的小女孩》时提出,“小女孩冻死在街头,为什么说她脸上挂着微笑”,像这样的疑问表明学生动了脑筋,教师相机诱导,学生互相切磋、分析、争论,就有助于培养思维的深刻性和批判性。 (2)抓住课文中能产生认识分歧的问题进行辩论 在学习《将相和》一课时,我们组织学生围绕“蔺相如以‘璧上有点小毛病’为由,把已献给秦王的和氏璧要回来,这是不是骗?”这个论题,展开了辩论。学生分成了两大派,展开了激烈的辩论。在辩论中,学生对蔺相如这个人物又有了更高的认识,深化了对课文的理解。 (3)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展开辩论 学习《赤壁之战》一课,在学生充分预习的基础上,我们设计了这样一个辩论题:“在这场战役中曹操该不该输?”这就是一个“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论题。无论学生站在哪个角度上谈这个问题,他都要谈到赤壁之战的过程,都要谈到赤壁之战双方胜与负的原因,还要谈到人物的性格特点。 3、师生换位 ①老师当学生。就是教师以学习者的身份与学生共学。老师当学生,实际还是老师,主要目的是指导学生学习,况且学生的见解常会启发老师。所以,老师要放下架子,诚心诚意当学生。那么,教师要以学习者的身份,以指导学生为主,以真实虚心的态度来换位,才能收到预期效果。 ②学生当老师。学生当老师绝不应做教师的“傀儡”。作为老师,要启发,不要代替。教师要多放手,少控制;要多鼓励,少批评;给学生以主动权、选择权,体念成功,建立自信心。 例如,在《小镇的早晨》一课教学中,基于本课重点段中的三个自然段结构相同的特点,我就在教学、扶学了前两个自然段之后,让学生在自学第三个自然段之后,自告奋勇地上台当小老师,那我就成了学生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然要深入钻研课文,作一番探究,当学生上台当小老师时,我和其他同学在认真倾听的同时,就对其讲解中的不当之处、有疑议之处作一番讨论、更正, 这样,学生学习的积极极大提高,主动性得到进一步体现。 三、赞赏是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添加剂 课堂上,学生最有效的直接动机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赏。所以,教师不要吝啬表扬,不要吝啬赞许的微笑,哪怕是学生非常微弱的思维火花,教师也应不失时机地加以“助燃”。由于每个学生的性格、学识、经验和优点不同,教育教学内容、手段不同,要使赞赏达到最佳效果,就必须灵活掌握表扬方法,让它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 表扬方法多样:明确而富有激励性的语言,如“你记得很流利”,“你帮老师找到了解决问题的途径”,“很有创新精神”,“你真棒”,“我相信你能行”,“我知道你会成功的”; 亲切而有力的动作,如点头以赞同,竖起拇指表示夸奖,与学生握手表示感谢,摸摸学生的头或拍拍肩膀表示欣赏;生动而自然的表情,如听学生讲话神情要专注、面带微笑,学生的问题提得好或回答得好显得惊讶、欣喜;还可以辅之于适当的小奖品。这些方法穿插揉合应用,效果将更显著。
篇9: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几点尝试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几点尝试
促进学生主动参与教学的几点尝试(正在评奖中) 浙江临海白水洋小学 刘彩琴 为了切实提高教学质量,许多教师都很注重学生主动地参与教学。这是因为学生主动参与教学不仅有助于提高课堂的教学质量,还有利于学生成为教学活动的主人,更有利于学生的和谐发展。在课堂教学上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我作了以下几点尝试。 一、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创造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 在教学过程中,只有让学生处在一种无拘无束、自由宽松的空间,他们才会尽情地“自由参与”与“自由表达”。这就需要在课堂上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只有建立平等、和谐、民主的师生关系,才能使师生双方以对话、包容、平等的关系相处,积极主动配合,使学生形成一种自由的、独立的、主动的探索心态,学生的心情舒畅了,求知欲旺盛了,思维也非常活跃、流畅了,这样,学生个体才能敢想、敢问、敢说,学生群体才有“跃跃欲试”的热烈气氛。 在操作上教师要力求做到态度亲切。学生往往把教师的亲切当作一种奖赏和鼓励,从中感到温暖和甜蜜,这就缩短了师生之间的心理距离。当学生有精彩的表现时,教师要给予表扬和激励;当学生回答有错时,教师更应该给予鼓励,因为他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学生才能积极思考,敢想、敢说,敢于质疑,无所顾忌,积极主动地参与教学过程,达到获得知识,体验情感,促进发展的目的。 二、灵活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热情 1、小组合作学习 学习主要是学生个体的事,实施小组合作学习,是提高学生语文素质和合作交往能力的有效途径之一。我们要在引导每个学生在主动学习和独立学习的基础上,加强合作,引导学生在讨论中学习,向对方学习,向优秀学生学习。 这是因为生生之间年龄、心理、水平相近,消除了学生的恐惧心理,此时交往最放松,而且,在交往中碰撞,在争论中启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得到极大提高,学习能力得到很好发展。①创造讨论的机会。在课堂上,教师应该依据一定目的,把握关键问题,组织学生讨论。在讨论过程中,教师不要急于用自己认为最好的答案去“闭塞”学生的进一步思考,而应该让学生充分发表意见,即使是学生不完整、不周密的发言,教师也不宜匆忙打断,以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截断他们的.思维活动。当学生能畅所欲言时,就有可能突破思维习惯,有所创见,并进一步使教师得到某些启发,修正事先不确切、不完善的认识,调整预案,使教学活动向纵深发展。 教学《将相和》中“渑池会”一段时,许多老师都组织学生就“渑池会上的斗争,是打成平局还是决出了胜负”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有的学生认为打成了平局,理由是赵王为秦王鼓瑟,秦王也为赵王击缶,一比一。也有的认为分出了胜负,理由是赵王是小国的王,秦王是大国的王,虽然都为对方演奏了乐器,但比较起来秦王更难堪;赵王鼓瑟是秦王叫鼓的,而秦王击缶是蔺相如叫击的,蔺相如只是赵王的一位大臣,比较起来,还是秦王更难堪。这样讨论,学生不但提高了阅读的能力,而且提出了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学习的主动性也得到极大发挥。 ②学习小组共同答题。为了切实扩大学生的参与面,提高语文学习质量,在回答问题时,我往往采取“学习小组共同答题”的方法,让每一位小组成员充分发言,各自发表见解,又相互补充意见。这样,一个问题的解决就凝聚着小组所有成员的智慧。另外,小组学习是每个成员之间在思维上的合作过程,即把自己的思维融入他人思维的过程中。所以,在相同教学时间内,每个学生发言的机会大大增加了。在同龄人之间,大家畅所欲言,连胆小、很少发言的同学也有了开口的机会。此时,课堂上不只有回答问题的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交流,还有学生之间的多向交流,形成一种教师教学生,学生教学生,学生教教师的学习氛围,使听和说的训练比较好的落到实处,还培养和
[1] [2]
篇10: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研究性论文
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研究性论文
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笔者总结出了很多有效的体育课堂教学经验。本文从两个方面展开进行论述,第一部分从三方面讲述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意义,第二部分列举了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意义
1.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意识,实现学生德智体全面发展,从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初中学生有很强的可塑性,积极参与体育活动能够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根据多元智能理论,体育能够激发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其他潜能,增强学生适应社会的能力。
2.能提高体育教学质量。
主动学习是学生能够自发地参与到学习中,自主汲取知识;被动学习是学生需要在外界作用下才去学习知识,主要是抱着完成任务的态度机械性地学习。前者的效果要比后者好很多,所以说,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能够增强体育课堂的教学质量。
3.能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可以提高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兴趣可以唤起学生参与体育锻炼的.热情,能够让学生把体育锻炼当成一种习惯。如果学生养成体育锻炼的习惯,既能影响学生的未来发展,让学生树立终身学习的观念,又能培养学生的终身运动意识。
二、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教学的具体方法
1.让体育课堂丰富多彩。
传统的体育课堂内容比较单一,而且呈现两极化趋势,要么是“自由活动”,没有明确教学内容,要么是技术性特别强,并不适于所有体质的学生进行训练。所以,体育课的教学内容要具体,教学内容的选择要适合基本学情,可选择同一节课有两项或者两项以上的不同难度的学习内容,让课堂丰富起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让教学模式多元化。
体育课的教学模式比较单一,一般情况下是教师一边讲授一边演示,演示完毕,学生开始训练。学生的体育基础不尽相同,学习能力也有差异,学生很难完全看清老师的演示。所以,体育教师应该采用多种教学模式,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
3.坚持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教学原则。
体育学习和其他科目一样,也是需要预习的,所以教师在一堂课结束后,要布置下节课的主要内容,让学生进行课下了解。待下节课上课时,学生知道自己要学什么,并且很多学生课下学习了相关知识,课堂教学效果会很好。学生学会了相关技能,自信心增强了,学习体育的兴趣也就有了,自主学习的观念也就建立起来了。
4.让兴趣成为学生学习的先导。
兴趣引发好奇心和求知欲,所以教师要根据学生的总体学情特点,制订适当难度的教学内容,让学生感兴趣,并且让学生能够通过一定的学习取得相应的学习成果。学生会以此为动力,更加热爱体育学习。此外,教师还可以适当增加课程难度,层层深入,循序渐进地加深教学内容,提高课程难度,达成最优教学目标。
5.建立多元化的评价方式。
其他课程一般有课堂小测验、单元测验、阶段性测验、期中期末考试等等,体育课也可以借鉴这些评价方式,让学生看到自己的成长和进步过程。另外,像学习心得这类作业,体育教师也可以布置下去,并对其作业进行客观评价,这样的好处是能提高学生对体育的重视程度,加深学生对体育的理解。
6.增加体育课比重。
体育课常常被当作“副科”,在课程表中的比重相对来说非常少。体育课基本都在户外进行,遇到不好的天气,体育课会被取消;遇到考试复习,体育课会被其他学科老师借用,体育课似乎成为了可有可无的一门课程。然而,从学生的成长角度出发,应增加体育课的比重且提升体育课的地位。体育课程对学生的身体健康、身心发展、学习能力等等多方面都有重要作用,学生不重视体育学习是体育教学的难题,因此加强学生在体育课堂上的主动参与性是解决问题的关键。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人才的定义随着社会发展而变化,体育教学要紧跟教育改革动态,依照教学大纲设置教学内容,同时根据不同时代的不同学情,对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进行适当的调整,以适应学生的综合学习状态。所以,体育教学看似简单,但是“任重而道远”,需要体育教师创新教育方法且坚持不断地实践探索。
篇11: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如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语文教学活动
语文教师在教学中,必须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教师要创设平等、和谐、宽松的教学环境,重视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激发学生参与教学的热情,千方百计营造有利于学生主动探索发展的教学情景,给予学生更大的空间和更多自主支配的时间、调动学生主动动脑、动手、动口,使之全员参与、全程参与教学,同时在教学中要及时对学生给予积极的'评价,正面的肯定,重视个性差异,促要使学生学习语文的可持续发展.
作 者:李忠孝 作者单位:内蒙古呼伦贝尔市海拉尔区伊敏小学,内蒙古呼伦贝尔,021008 刊 名:科技资讯 英文刊名: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 年,卷(期): “”(35) 分类号:G712 关键词:主动参与 兴趣 情景 评价 引导 会学 乐学篇12: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教学
如何激发学生兴趣主动参与音乐教学
激发、培养学生对音乐的兴趣,树立学习音乐的良好态度,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实践活动是九年义务教育音乐教学的目的之一,也是小学音乐教学的`首要任务,本文从三个方面论述了作者的认识与做法:灵活多样、声情并茂地导入新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其跃跃欲试:用丰富多样的教学方法组织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音乐活动;合理运用电教手段教学,激活学生的学习兴趣.
作 者:宋东禹 作者单位:南京艺术学院,组织部,江苏,南京,210013 刊 名:文教资料 英文刊名:DATA OF CULTURE AND EDUCATION 年,卷(期):2009 “”(5) 分类号:G63 关键词:音乐教学 学习兴趣 主动参与篇13:浅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的论文
浅谈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体育课堂的论文
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路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激发他们求知的欲望,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开发学生的智力,促使学生能积极主动地开展学习,使课堂教学真正成为师生共同参与,共同研讨的教学过程,从而促使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这是我们每个教学工作者共同追求的目标。然而,如何在体育教学实践中如何通过教师的引导,培养学生自觉地参与学习呢?下面我将联系自己的教学实际情况浅谈一点的做法:
一、唤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浓厚的学习兴趣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促使大脑处于高度兴奋,造成获取知识、探究未知的最佳心态。可见,学习兴趣是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前提。如何使课堂教学兴趣化呢?这就需要教师根据教材的内容,学生的实际、精心地设计组织教法。
1、巧妙导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堂导入,它好比一场戏剧的序幕,要一开始就引人入胜,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使学生产生求知欲,诱发出最佳的心理状态,做到这一点,就需要教师创设最佳的教学情。我在导入课堂时(课的开始准备部分),无论从场地的布置、学生活动的队形、活动的内容以及组织手段的形式等方面,都根据不同类型的课时内容,因地制宜的为学生创设一种富有激情、新颖的外界条件。有时的场地采取的是多方位、或半圆形的、梯队形的等不同常规的场境设计,给学生一种好奇、新颖的感觉。热身活动时,有时采取否定上位的自由运动,通过教师的引导,师生一起一会儿自由练习、一会儿小组结伴练习等。这种组织方式既给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诱发了学生的练习激情,达到热身的效果,又缩短了师生之间的距离,为课能顺利进入运动技能状态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条件。通过一段时间的尝试,先前担心学生混乱的场面成为多余的问题了,结果发现同学们学习、练习的兴趣盎然,减少了不少无效的劳动时间。由此可见,在教学时,只要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2、教学时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授教学是学生理解知识、掌握知识的重要过程。教师要尽可能地创造条件,让学生参与这个过程。为达到此目的,教学中教师一定要重视对学生的启发、引导,使学生在教师的启发引导下,正确的思维,轻松地接受新知识。在新课教学中,要改变班级只是作为制约学生课堂行为的一种“静态的集体背景”而存在的现象,使班级、小组等学生集体成为帮助学生学习的一种“动态的集体力量”。因此,在教学时,教师不要急于讲解新授知识的动作要领,而是要创设教学情景,组织学生以学习小组为单位开展讨论,让学生进行自学积极地思维,来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问题进行边整理、边删改、边示范、边讲解的方法,最后很自然地引出了正确的动作要领,使学生在充满热烈探讨的交谈气氛中和积极参与思维的过程中,自然的掌握了新授知识的内容。如我在新授“前滚翻”内容时,场地安排是把垫子摆设在斜面上,在带着学生来到布置好的场地前时,用直问与曲问相结合的方法,来帮助学生进入学习角色;问题有:垫子的用处?为什么要放在斜面上等等?这时学生便围绕着教师的问题提出了一连串的疑问。教师则根据学生所提的问题再用重问与轻问相互交替的方法,来抓住重点、引出关键问题,使学生能分清主次;最后教师再运用近问与远问的相互配合,把知识和技能进行纵向连贯。通过这一环紧扣一环的提出问题,不仅促进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积极参与思维、公平竞争、彼此交流的活动过程,而且提高了学生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等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的形象;同时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3、安排练习时
有趣练习是学生各种技能形成的基本途径,优化练习设计是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的重要一环。单一的练习乏味,使学生厌学,因此,练习设计要尽量做到多样化,趣味化。在前滚翻练习时,我安排了自练、互练、小组组合练以及互比、互评的交替练等方法,其间教师则运用精讲示范、恰当点拔、分层要求和整体提高等方法进行指导。这样的练习安排既达到了巩固知识的目的,又培养了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当然在安排练习时也不可一成不变,也应根据不同的内容,设计不同的方法,只有这样才会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
课堂教学不仅需要帮助学生“学会”知识,而且要指导学生“会学”知识,学生掌握了学习的方法,就能快地获取知识,更透彻地理解知识,从而可以增强学生学习的自觉性和自信心,要做到这一点就要求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
1、教给学生自觉学习的方法体育教学是学校教学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不要把体育教学单一的理解为只是直接为增强学生体质服务,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自觉学习、自觉锻炼的方法,只有这样才能达到“教是为了不教”和“自练通行,自学得之”的目的。教材是学生学习的重要依据,教师要精心创设问题情境,要因地制宣的组织学习材料,使教材中的图案,文字表达方式能够符合本年级学生的认知规律性,使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明确原理。掌握方法。如我在教学中很注重对学生进行课前预习课文的工作,根据不同的看做提出不同的要求:低段年级的学生应从明意开始,会用完整的话表达内容的要求、简易的做法等。中段年级学生应学会观图明意,并能对文字部分做到读中有思、思中有意;能根据教师提出的要求,边读边议,逐步认识结论。高段年级学生要求按照教师提供的自学提纲进行独立思考,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经过质疑问难,得出结论。学生通过课前预习,能促使他们在课前去主动了解课文知识、思考课文内容、探讨知识疑点等。通过尝试,这种强化学生进行课前预习对提高课堂效率有很大的帮助,也是一种培养、提高学生自学能力的有效教法,什得你一试。
2、教给学生练习的方法体育教学的知识结构虽然相当复杂,但知识间往往存在着某种类同或相同的成份。在安排练习时既要考虑到学生身体的素质情况,又要考虑到学生自身的知识体系的`差异性,同时又要根据不同的内容组织不同的练习方式,所以教师在教给学生的练习方法时,应根据不同的教材内容而定。如引导学生尝试自练;来体会动作的难易点。启发学生通过自由组合的小组练;来开拓学生的思维、提高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达到练习的效果。运用互比互练习方法,来促成学生对体育情感的产生和发展,达到全员参与;主动学习的目的。
三、发展学生的思维和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
1、培养学生创造性的思维对知识的理解、掌握离不开学生的认知规律,离不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随着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学生对问题的理解将更透彻。尤其是当学生一次次地发现知识的规律和奥妙时,才会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信心倍增,学习的主支性更强力。教学中教师要想方设法开启学生思维的大门,争取学生智力的发展。在体育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质疑问难,勇于寻根究底,敢于发表不同的意见,尽管有时学生提出的问题有些在概念上混淆不清,但这正是我们教学中所要解决的本质问题,这也是学生思维创造性的体现。我在新授前滚翻教学时,有一位学生提出:前滚翻与翻跟斗动作一样吗?这时学生中立即出现了一阵喧哗声。有的说动作一样;有的说动作不一样;有的说有相似的地方等,并且每位学生对自己所提问题都有一个较明确的观点。这正是我在教学中希望出现的情境,我对每位学生所提问题运用恰当点拔,精讲提示、正误对比等方法把学生的思绪引导到正规,最后得出正确的结论。
2、培养学生的组织表达能力在体育教学过程中,应随时给学生创造一个自我评价、自我检验、以及对知识点的简单分析、对课堂教学中提出一些要求等的活动机会。这些活动既是对学生组织能力、口头表达能力、思维能力、合作能力、评价能力的培养,也给学生创造了一个剖析自己、彼此交流、公平竞争、巩固知识的理想场所,后进生可以得到帮助和提高。在课堂中真正做到了给予每个学生足够的参与时间、参与机会。
总之,在体育教学中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才是真正把开启知识的钥匙交给了学生,也是提高学生身心素质、掌握知识的最佳途径。
篇14: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丰台一小 李慧素质教育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是使学生在参与探究知识、获得知识的同时,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潜能得以开发。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都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练习。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知识,众所周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因此,教学中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避免所有内容都当新知识讲,并在他们独立探求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讲评,使同学之间的议论、交流达到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规律,学懂弄通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参与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经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从而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素质。
例如在进行画笔教学时,介绍完“圆/椭圆”工具的使用后,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画。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但不限定画什么,没有提示,多数学生无法继续思考,只是在画面上不断地叠加圆或是椭圆(实心或空心),形式上或许带有偶然的美感,并没有确切的意义。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相对充分的酝酿后,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整体情境,即创设多空间、多层次的情境,使之从视听等多个方面产生不同级别的感知活动,这些感知活动使学生在观看、感知的同时产生思维、情感的活动,最终产生对自身认知结构的作用。如让学生先看五环旗、靶心图案。这些有次序的叠加圆给学生以极大的启发,马上就有学生能画出光盘、水晕的图案。进而给出图1,
这些美丽的相对复杂的图案,激发了学生的兴致,触发了学生的灵感;对一些稍微复杂的图案,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组合其绘制过程如图2所示,
于是,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小青蛙、小豆豆、大黄蜂・・・・・・这种先抑后扬的教学节奏,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学生克服了思维中的依赖性和惰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即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当地创设“愤”“悱”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从被动转为主动。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参与
把计算机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可以用计算机,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起初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即计算机可以简化生活实践中繁琐的操作,是非常有用的。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如能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能否用学过的计算机知识来解决,更会使学生兴趣横生。让学生把生活中各种数学知识,如按比例分配电、水费,计算储蓄利率,日常买粮买菜等这些天天遇到的数学问题,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来帮助解决。这些与数学知识有关的实际问题,都发生在学生身边,充满了生活情趣,学生很爱参与。还有小学生已开始学英语了,我们大家都知道死记硬背单词是苦燥的事,而且效果也不甚佳,但我们换一种方式,在计算机上使用《开心单词》和《轻轻松松背单词》软件进行练习,使学生潜移默化地知道了计算机的一些作用,同时也能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计算机课的教学中,基本概念和理论性的教学内容,往往使教师感到棘手,使学生感到抽象、枯燥,记忆较困难。在讲授时,如果教师运用风趣的语言,适当的与生活实际相关联的比喻,将理性的概念化为感性形象,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掌握知识。在讲解软磁盘的使用时,5寸软盘是将缺口封上为写保护,3寸软盘则是将写保护划片打开时为写保护。学生在学习时很容易认为3寸盘和5寸盘一样都是将口封上为写保护。讲到这一点时,我拿出了一张3寸软盘,将写保护划片打开,让盘片上二个孔对在两只眼位置上,告诉学生,3寸盘上有两只眼睛,当二只眼睛都瞪着时,是处于高度警惕的戒备状态,别人是侵犯不了的(写保护了)。当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时(把划片封上)是放松警惕的状态,因此就没有进行写保护。听到这一比喻时,学生都欢笑不已,点头称是,至此,这一教学难点在幽默的生活情趣中解决了。
三、了解学生基础,让学生能参与
要使学生能参与到课堂教学过程中来,首先教学目标设计必须注意面向全体学生,整体地、有层次地确定准确、具体、全面、适度的教学目标,引导学生分层参与,共同提高。即教师的要求要适合大多数学生的认识水平。如在教学画笔软件中的“图像菜单”这部分知识时,考虑到翻转与旋转菜单命令的灵活使用,如果完全由小学中年级的学生独立地归纳概括,对大多数学生来讲是有点困难的。于是,就在师生共同研究一些有代表性的翻转的实例之后,再让学生仔细观察比较屏幕上水平翻转或垂直翻转的图形有什么特点,概括出“翻转”菜单命令的使用方法,有了这个基础,再抽象概括“旋转”的使用方法,就省力多了。如给定一个圆,让学生画出adidas标志(图3)。其次教师要为学生学习新知识打好必备的知识基础,对应具有的能力训练要到位,否则即使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调动起来了,也无法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来,积极性会受到挫伤,学生的潜能得不到充分地发挥与培养。例如在教学“要求学生能够综合运用各种工具和菜单命令作图”这部分知识,给出图4让学生自由组合创造。学生必须对各种工具、菜单命令等使用十分清楚,最基本的“剪切”、“复制”、“粘贴”命令使用要过关,不然学生就不能主动参与到这部分知识的教学过程中来,在具备应有能力的基础之上,有的学生把表与小猪的头组合在一起,也有的学生把表和小猪的肚子组合在一起;有的学生把小猪以路灯的形式排列,还有的学生把路灯形式的小猪复制,翻转粘贴,很像小猪在列队欢迎・・・・・・学生在拆分、组合所给资料的过程中,要进行比较、转化、重组的思考和操作,对于提高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训练学生的思维迁移能力,培养和发展学生思维的变通性具有重要意义。
四、加强学法指导,让学生会参与
教学既要研究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更需要研究如何指导学生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主动、积极地学习,而不是由老师牵着学生走。在具体教学实践中,贯彻任务驱动式教学思想,着力在设疑、激疑、质疑、解疑中学习新知。引导学生学会提纲挈领,抓重点,鼓起学生敢于提出问题和让我“试一试”的勇气,培养探究能力。通过操作等实践活动,从动作感知到表象,到能根据解决实际问题的需要,灵活运用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
布鲁纳说过:“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过程,使学生对学习产生兴趣的最好途径就是使学习者主动卷入学习,并从中体现到自己有能力来应付外部世界。”我们要使学生能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动作用,积极参与到学习和实践中去,成为学习的真正主人。例如在进行鼠标的使用教学中采取以任务驱动的方式。以任务驱动即先给学生提出问题,再由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运用自己各方面的能力解决问题。如:讲鼠标的常见图案以及它的含义时,我采取了这种形式。我启发学生:“同学们,我们学习了windows窗口的许多知识,在使用鼠标操作时,你们发现没有在不同的情况下鼠标的图案是不同的,……”我的话还没说完,学生就表示:“对!不一样!”“这节课就由你用所学过的知识来找一找鼠标都有哪些图案,并且想想这些图案的含义!”我的话音刚落,同学们就争先恐后地上机寻找了,只怕自己比别人少找一个。学生情绪高涨,课堂气氛非常活跃。学生利用所学的有关窗口知识积极上机寻找鼠标的各种图案,通过总结,学生找出了鼠标的六种常见图案:箭头、沙漏、多向箭头型图案、小手和“I”等(如图所示),并且一一说出了他们的含义。比如:箭头表示是预备状态,在等待执行命令;沙漏表示计算机在执行任务,你不能去做别的操作;多向箭头型图案表示可以移动窗口角落的方向;小手表示在使用帮助文件时,在手指图案处按一下,会出现另一层帮助画面;I表示鼠标在窗口内的位置等等。通过教学,不仅激发了学生的求知欲,也培养了学生的动手能力,使学生真正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因此,我们对学生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要激励思维;不仅要使其知之是什么、为什么,而且要启发学生怎么思考,而不是简单的向学生“奉送真理”,而是教会学生去发现真理。
五、激发成就动机,让学生善参与
每个人都有获得成功的需求和愿望。要承认学生有巨大的智力发展潜在力;要相信他们是能学好的。在课堂教学这种群体活动中,教师要正确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施以不同的帮助,使学生树立自信心,并在参与教学过程中亲自感受到成功的愉悦,使他们善于参与。在画图教学中,学生动手画图之前,我通常是让学生以小组的方式进行讨论,在小组中学生的思维可以相互启发,同龄之间可以更多地交流思维经验,容易使儿童感到心理安全、心理自由。在课堂上学生表达自已的观点时不会受到打击和嘲笑,主动验证自己想法的正确性时不会遭到孤立。在学生做的每一个练习时,都允许学生在给定的.题目中自由发挥,鼓励学生在给定的图画中任意添加或改变,但一定说明为什么。如:练习画一棵树,要求学生以树为中心组成一幅画。画完以后请他们说出为什么要这样画(如图所示)。教师和其他同学提出自己的意见供他参考。当然提出不同意见后,也有的学生坚持己见,此时要特别强调尊重他的意见,鼓励学生以自己的方式看待问题。经过这样反复的培养和引导,学生自我控制创造过程的能力提高了,使学生学会参与合作学习,从而收到了既不降低思想的灵活性又增加实用性的效果。在画图成果展示中提出,遇到困难可以得到教师的帮助,但每人只有一次机会。通过这样的要求之后,发现学生在上机的过程中遇到问题之后不再是马上想到举手,而是先想:“为什么?”“怎样解决?”,然后上机探索、查书,第二想到的是问周围同学,最后才是举手问老师。当然个别学生机会用完后,还有问题不能解决,我会用一两句关键的话启发他,使他们能够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如果不行,接下来的办法是给其他同学解答类似问题时叫他旁听,启发他思考,总之我的目的是通过各种手段让他经过思考后弄明白为止,而不是简单的告诉他答案。学生通过自己思考解决问题之后,从近期看提高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长远看培养了学生创造性的思维,使他们体会到了自己动手动脑解决问题时的喜悦。经常有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使问题得到了解决,下课后对我说:“不用您,我自己也行”,这正是我所期待的。
六、营造参与氛围,善待学生插嘴
促使学生主动学习还必须营造一种民主、平等、和谐的课堂气氛,以利于学生肯于思考,乐于参与。把紧张的学习过程转变成愉快的学习活动,教学中不妨对学生的座位编排形式来一次“变革”:让学生自愿结合,分组学习,分层指导,教师从高高的讲台上走下来,走到学生中间,以平等的身份与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在多向交流中参与。我在班上曾做过这个试验,试验表明:学生在这样的环境中学习,学得非常主动、积极,都感到无比高兴,好像获得了一次解放似的,使求知的课堂变成了奏响智慧音符的课堂。
在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是平等的,不是服从与被服从的关系,教师应尊重每一个学生,多一些鼓励,促使他们生动活泼、主动地学习。在课堂上,要注意到学生的个体差异,创设不同的情境和氛围,特别是对学习困难生,对他们身上的闪光点要及时肯定、赞扬,增强他们的自信心。
正确对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古往今来,课堂是由教师主宰的,学生只能正襟危坐,洗耳恭听。教师讲到哪里就听到哪里,不可越雷池半步。后来“放宽政策”,学生随教师所问,举手获准后可以发言。若偶有学生不举手就发言,就会被定为乱“插嘴”,有违课堂纪律。轻则挨批,重则受罚。课堂上学生的“插嘴”,除少数胡说,有意捣乱外,多数总是认真听讲,积极思考,情不自禁的主动发言。教师应善待这种“插嘴”。我认为能多几个这样的插嘴,课堂气氛将会因之而活跃起来。
有这样一则故事:过去挪威人出海捕沙丁鱼,回到港口,往往鱼死满舱,而死鱼卖价大跌。一些聪明的渔民想出了一个方法:在鱼舱里放进几条鲇鱼,鲇鱼生性好动,四处乱游,而大量的沙丁鱼因见到几个“异己分子”,便紧张起来,加速游动,增强了机体的活动量,因而死亡率降低,渔民的受益也就高了。其后把这种利用鲇鱼以增大沙丁鱼活动频率、激发其活力、延长保活期的现象,称之为“鲇鱼效应”。若把只知道听老师讲课,“墨守陈规”的学生比作沙丁鱼,课堂气氛显得死气沉沉,而这个“船舱”中放进几条生气勃勃的“鲇鱼”,便能打破沉闷,增强活力,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便会提高。这几个会“插嘴”的同学不正是那几条“鲇鱼”吗?
为此,我们教师要改变传统的老看法,认为学生课堂上坐得端端正正,只会定定神神地听老师讲课,才是最好的学生,这样的班级才是守规矩的好集体。事实上这样的鸦雀无声、平静无波的课堂无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主动学习积极性的发挥,因此我们教师要特别善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因为插嘴的学生,他们积极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活动,全身心投入,积极思维,主动要求自觉学习是值得肯定和发扬的。比那些脑子里也许还在想着如何坐好才能受到老师表扬,张着嘴等老师“喂知识”,甚至于“身在曹营心在汉”,想着室外事的学生要好得多。
因此教师要更新观点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保护这种“插嘴”,缩短教师和学生的心理距离,使教师、学生在课堂教学中处于和谐的交互活动状态,以促进学生创造性地学习,促使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使学生真正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如果学生的这种“插嘴”受到批评或指责,会伤害学生的自尊心,可能会使他们以后连回答问题的勇气都没有了。因此,我们要区别对待课堂上学生的“插嘴”。
七、体验成功喜悦,维系参与热情
在教学中,通过练习学生才能将所获得的知识逐步内化为动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同时也才能评价学生参与学习的效果,维系参与学习的热情。为激励学生继续参与学习的积极性,可根据实际变精讲多练为巧练精讲或不讲,变先讲后练,边讲边练为先练后讲、边练边讲。教学过程中讲求实效,及时反馈,及时矫正,及时补救,帮助、鼓励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学习上获得成功,让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练习是使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小学生对知识的掌握、技能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由生到熟的循序渐进的过程。因此,教师要根据教学的实际要求与学生的可接受能力,精心设计有坡度、有层次的练习,为学生提供思维的阶梯,引导他们拾级而上,深化新知。即分层练习,巩固新知,激发学生积极思维。设计练习可用观察性练习、讨论性练习、一题多解、多变、多串、多用等多种行之有效的练习方式进行训练,让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成为学习的主人。
例如:在windows窗口组成的巩固练习中,我采取了教师和学生、学生和学生之间相互交流的形式。我先带着学生讨论:“我们一起观察资源管理器窗口,看看它都是由哪些部分组成。”这时学生都热情发言:“在窗口中有菜单条、标题条……”“还有最大化按钮、最小化按钮、还原按钮……”“还有……”;再由学生和学生之间讨论:“两个人一组互相讲解一下窗口的组成。看看谁说的最全?”采取这样的方式上课不仅可以培养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感情,也培养了学生的团结互助精神,形成你帮我,我帮你的学习气氛。这对学生在成长过程中的人格培养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总之,在整个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积极而又审时度势地把学生引向他们的“最近发展区”,使他们的思维始终处于积极活跃的状态,引导他们在主动参与探究知识的过程中,既长知识,又长智慧。
篇15: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
以学生为本,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丰台一小 李慧
素质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www.xfhttp.com-雪风网络xfhttp教育网),是使学生在参与探究知识、获得知识的同时,聪明才智得到充分的发挥,潜能得以开发。从这个意义出发,教师在备课和课堂教学时都要处处站在学生的角度来钻研教材,设计教案,组织教学,指导练习。要尽量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现自己的机会,要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动手、动脑、动口,让全体学生都能自始至终主动积极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中。激发学生参与探究知识,众所周知,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发展都离不开学习主体――学生自身的智力活动的内化,这是其他任何因素都无法替代的一种特殊的认识活动。因此,教学中应体现这样一个主导思想:在教师的引导下,学生能独立完成的就让他们自己动手、动脑独立完成;能独立完成一部分的,就独立完成一部分;能独立完成一点点的,就让他们独立完成一点点。避免所有内容都当新知识讲,并在他们独立探求的过程中,教师适时加以点拨、讲评,使同学之间的'议论、交流达到深化理解新知识、掌握规律,学懂弄通的目的。
一、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愿参与
所谓创设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教学内容和学生求知心理之间创设一种“不协调”,把学生引入与所提问题有关的情境中,触发学生产生弄清未知事物的迫切愿望,诱发出探求性的思维活动。主要表现在设计有矛盾、有新意、有趣味的问题,激发学生参与的兴趣。创设问题情境,形成悬念,让学生对新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启动学生思维的闸门,并培养学生对知识的探究能力和习惯。
在一堂课中,不仅在课的开始要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参与动机,而且还应在整堂课的教学过程中想方设法不断进行问题情境的创设,使学生经常处在问题情境中,从而始终保持认真、主动的态度和情绪,提高学生的学习情感素质。
例如在进行画笔教学时,介绍完“圆/椭圆”工具的使用后,让学生以此工具为主创作一幅画。尽管生活中的这方面的素材很多,但不限定画什么,没有提示,多数学生无法继续思考,只是在画面上不断地叠加圆或是椭圆(实心或空心),形式上或许带有偶然的美感,并没有确切的意义。学生的思维有了一个相对充分的酝酿后,运用多媒体电教手段,为学生创设一个学习的整体情境,即创设多空间、多层次的情境,使之从视听等多个方面产生不同级别的感知活动,这些感知活动使学生在观看、感知的同时产生思维、情感的活动,最终产生对自身认知结构的作用。如让学生先看五环旗、靶心图案。这些有次序的叠加圆给学生以极大的启发,马上就有学生能画出光盘、水晕的图案。进而给出图1,
这些美丽的相对复杂的图案,激发了学生的兴致,触发了学生的灵感;对一些稍微复杂的图案,用多媒体课件让学生组合其绘制过程如图2所示,
于是,在学生的屏幕上也相继诞生了形态各异的小青蛙、小豆豆、大黄蜂・・・・・・这种先抑后扬的教学节奏,为学生的主动思维在时间和空间上留下了余地;适时的启发,利于开阔眼界,引发联想。学生克服了思维中的依赖性和惰性,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提出问题。即孔子所说的:不愤不启,不悱不发。适当地创设“愤”“悱”情境,能够促使学生的思维从被动转为主动。
二、联系生活实际,让学生爱参与
把计算机教学与儿童生活实际联系起来,讲来源,讲用途,使学生感到生活中处处可以用计算机,学起来自然亲切、真实。起初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会产生一种强烈的心理体验,即计算机可以简化生活实践中繁琐的操作,是非常有用的。这种心理体验,会使学生对计算机产生浓厚的兴趣。教学中如能经常根据教材内容,联系实际,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问题,启发他们思考,能否用学过的计算机知识来解决,更会使学生兴趣横生。让学生把生活中各种数学知识,如按比例分配电、水费,计算储蓄利率,日常买粮买菜等这些天天遇到的数学问题,用电子表格软件EXCEL来帮助
[1] [2] [3] [4]
篇16: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论文
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学习的论文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时下却有许多老师感叹现在的学生难教,学生参与课堂学习的积极性不高,许多学生脑不思、手不举、口不言,学习无动于衷,根本就是摆设。这样的情况绝不是个例。一般年级越高这种现象越严重。
学生毕竟是学生,他们不可能一进我们小学的校门就是现在的样子。我认为,凡事我们不必过多的到校外去寻找根源,甚至到家长身上去找根源,因为造成这样的根源实在太多太杂了,教育的问题还是要从我们学校教育上找,出现这样的情况,根本的或者主要的原因应该出在我们做教师的身上:我们上课的老师上课前你已做好了充分的准备了吗?你的课生动吗?你设计的情境、采用的教学方法、运用的教学手段、设计的教学环节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吗?你组织的教学环节科学合理并适合学生吗?教学中你是否体现了以生为本的理念?如果我们的这些方面没有充分的落实,现在的学生又怎能为你动容。
不管一位老师他的教学水平能力如何,有一点是非常重要的,那就是课前准备。现在的老师都说忙,忙得甚至连分析教材、备课、教具学具准备的时间都没有了。上课铃声一响,捧着书就信口开河上起来了,在教学中,经常看到有些老师将先进的多媒体充当投影仪用,将集声、色、光、影于一身的高科技教学仪器降格使用,一支笔、一张嘴、一本书就是上课的一切用品,无论是教学方法、方式、手段,还是几年甚至几十年前的那一套套,我讲你听,我写你记,我要求你做好,完全不顾及现在的学生知识起点能力和兴趣。打无准备的仗,是造成学生不能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主要原因。
一些老师由于人个素质原因,本身上课语言羞涩、乏味,缺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技巧、能力,上课死气沉沉,学生学习昏昏欲睡,根本谈不上吸引学生,激不起学生学习欲望,是造成学生不想主动参与学习的一个重要原因。
有些老师认为,上课时你只要认真听好,作业认真做好,其他的如学生合作交流、独立尝试、小组活动等都不重要。上课就是老师讲学生听,好学生就是听好做好考试好。剥夺了学生思维和思考问题的习惯,趋同、麻木、毫无主见,人云亦云,人不云我亦不云。
在教学环节设计上,不管如何,一律复习、新授、巩固老三段。新授中一些十分重要的环节,如观察、讨论、操作等或一点带过,或草草了事,失去了主动参与的机会,压制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这是造成学生无法主动参与学习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当然造成学生在课堂上不能主动参与学习的原因很多,我认为以上几种最为重要。对此,如何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教学,我认为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要做足课前准备——不打无准备仗
《嘉善县教教学常规管理方案》指导出,“备课是上课之前的准备工作,包括分析研究上课要素、写教案和其他物质准备。备课首先是要备学生。备学生,就是分析学情,要学会分析对相关教学内容理解和掌握的班级一般学情和个体特殊学情,以增强教学的针对性。课前学情具体可以通过对作业分析、预习分析、摸测分析和填写定向学情调查表等途径获得。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前提。第二是要备教学内容。……备课时,要着重加强对相关教学内容要点、重点、难点和与整体知识联系点的把握,也要注意对相关教育资源的拓展研究。第三还要备教师自己。教师对自己教学特长优势和不足之处要有清醒认识,对自己所处的当前教学状态和在学生心目中的地位影响要有客观了解,并结合相关学情分析和知识把握,精心设计教学的切入点,正确把握教学的进程与节奏。这是实施有效教学的必要保障。完成以上要素备课后,教师才可以进行备课的文案准备(写教案)和物质准备。”
知已知彼才能百战百胜。作为一名老师,一定要仔细深入的研究教材、学生、教师,要遵循教育教学原则和规律备好课,构思好适合自己和本班学生的教学思路。
写好教学文本是备课的一方面,为了有的.放矢地组织开展教学活动,教师还应根据需要和自身能力水平,准备好易于操作的教学用具及多媒体课件等材料,丰富和完善课堂教学。
二是要做实课堂教学,创设一切有利于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条件和空间
学生能否主动课堂学习,不仅与教学方案设计有关系,还与教师个人的教学素质和理念有关系。扎实的教学基本功和较强的教育教学组织能力对于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十分重要。
我认为教师应具备几种教学能力:
对教学环节要胸有成竹,了然于心,并且能根据形势发展的需要进行调整——应变能力。
数学教师语言简洁精炼,必须关注每个环节的导语及小结及精讲部分的语气、语速和声音的轻重、幽默诙谐等——语言表达能力。
做细每个重要环节:布鲁纳说过:“自主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一位教师如果只关注结果,那么学生就不能体会到学习的乐趣,他对学习的印象就是记和做,一位教师如果更多的关注学生学习知识的过程,那么他的学生就会体会到学习的快乐,体验到作为一个探索者成功的喜悦,学生学习的情商将被充分激发,主动参与学习变得顺理成章。比如新授知识例题出示后,作为教师是否先不要讲,而是让学生先独立思考,再小组合作操作交流,并组织学生汇报等,在学生充分开展研究探索和讨论的基础上,再进行必要的精到的点拨、引导、概括。要想方设法发挥学生能动作用,让学生动眼观察、动手操作、动口交流、动脑思考——细节决定成败。
课堂气氛是否和谐宽松,老师教学是否平等民主,也影响着学生的参与积极性,将容易些的问题抛给学困生,将智慧的问题抛给好思的学生,多关爱关注不同层次的学生。为了调节气氛增强师生双边关系有时可以插上一句幽默的话,放松,在概括、总结等环节上语言精炼响亮,突出重点。在学生有所感悟、发现、取得进步时,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赞叹的表扬、一声肯定的掌声,都会有许多意想不到的激励效果——民主平等宽松的教学氛围。
三是要做好“教师”组织者、指导者、合作者的作用
现在我们的老师总是有一种多帮一点总好一点的想法,多讲一点好一点的做法,迫使我们的学生学习被动,激情不高,欲望不强,表现不够。
教师的作用是引导帮助,教是为了最后的不教。我认为作为一名数学教师,精讲精练是我们追求的目标也是最终的教学归宿,教师要不断强迫自己越讲越少,越讲越精,创设条件和问题情境,留给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鼓励、激发学生进入学习情境中,成为学习的主角参与学习过程,教师在适当的时候进行引导、提醒,及时表扬点滴进步,积少成多,滴水成海。
学生应该有学习的愿望,学生也应该有表现的欲望,关键就看与他相处的老师带着怎样的理念、用着怎样的方法、投入怎样的情感和精力去打开学生求知的心匣,关键看我们的教师能否不断的以实际行动去摆正自己的位置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
★ 高中教学反思
★ 教学反思研究现状
【《让学生主动参与音乐课》教学反思(精选16篇)】相关文章:
高中音乐教学反思2022-11-26
大班教学反思 葡萄丰收2023-11-08
《愉快的梦》教学反思2022-07-28
《一对好朋友》音乐教学反思2023-06-21
《中小学音乐教育》读后感1000字2022-04-30
课堂教学有效反思2024-01-22
教师教学工作反思总结2023-12-05
二年级语文教师教学工作反思2022-05-17
音乐教学反思参考2022-04-30
《一对好朋友》教师教学反思2023-05-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