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二政治第一课教案(共20篇)由网友“不眠飛行”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初二政治第一课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初二政治第一课教案
初二政治第一课教案
第一框:我知我家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爱自己的家、热爱父母的情感和厌恶不孝行经的情感。
能力目标:认识自己家庭的能力。
知识目标:了解家庭的一般概况;家庭关系的确立;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了解父母的特点;家人的优秀品质。
重点与难点:子女与父母的关系不可选择
教学准备
和父母一起回忆在你们的家庭生活经历中,印象最深的一件事(如生病、惹祸、比赛成功等)是什么?父母当时是怎么做的?
教学过程
导语:有了泥土,嫩芽才会长大;有了阳光,春芽才会开花;我们每个人的成长都离不开我们的家。当我们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爱我们的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就开始为我们绘制宏伟的蓝图,编制美丽的理想甚至为我们早早起好了名字。
有没有同学愿意为大家介绍一下你们名字的含义呀?(请2—3名同学介绍。)
一、“什么是家呢?”
简简单单的名字,寄予了家长深切的爱。我们从出生那一刻起,就被家的温暖所包围。
情景故事:教材P4两则故事说:“那……不是我的房子” “我又有家了”。那么“家到底是什么?”
二、体验活动:“家”的遐想/我眼中到的家。(并请说明理由)
小结:家是温暖的避风港;是一片蓝天;是一把伞……
三、“画”家
A爸爸、妈妈、哥哥、小松
b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小兰
c爸爸、小刚
d爸爸、妈妈、小浩、叔叔、婶婶
——我们有不同的家庭结构:大致有核心家庭,主干家庭,单亲家庭,联合家庭等。
知识拓展:家庭是有婚姻关系、血缘关系或收养关系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家里有亲人,家中有亲情。家庭关系的确立也有多种情形,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结婚组成的新家庭;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的家庭;依照法定条件和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随父母再婚组成的新家庭。不同的家庭关系,促成了不同的家庭结构。
——父母赚钱不容易:为了撑起一个幸福、温馨的家庭,爸爸妈妈努力工作。你知道爸爸妈妈具体从事的工作吗?他们工作中有什么困难和委屈吗?他们回家后还要干什么?
——父母养育我们不容易:爸爸妈妈为了我们,一方面努力工作,一方面对我们的成长无时不刻倾注着他们对儿女的爱。你能说说爸爸妈妈在你成长道路上付出的爱吗?
四、实话实说:喜欢“选择什么样的父母”?
A、小冰早就想买一个新款MP3了,妈妈说家庭经济不宽余,一定要买的话就看期末考试有没有进步。
B、小亮是一个很调皮的男生,这次在学校不小心打破一块玻璃,要赔偿人民币15元。可是小他的父母刚听了一个开头,便不高兴了,拿起皮鞭打了他一顿。
C、小宁生活在一个十分优越的家庭。怕起早,每天爸爸开车送她去学校;嫌菜差,每天保姆送饭来学校;穿的是名牌,用的是精品;妈妈还告诉她学校的值周劳动最好不要参加。
D、……
五、小结:父母给予我们生命,这种天然生成的最自然的亲情,是无法选择、无法改变的。
六、作业:介绍我家的好品质、好家风。
第二框:我爱我家(一课时)
知识目标:体会家庭中亲情的温暖,明白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而父母也理应受到子女的孝敬。
能力目标:辨证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感受家庭亲情的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和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培养学生权利与义务的意识,承担起自己的对家庭的责任。
教学重点:感受家庭的温暖。
教学难点:担负起自己的责任,与家人一起营造温馨的家。
教学过程:
新课导入
在一个小生命还酝酿在母体的时候,已经倾注了家人对他的关爱,那就是他的名字。请学生说说他们的名字的用意。以此来体会家人的期待和关爱。
一、爱的回忆
活动内容:先让学生回忆小时候受父母呵护的甜蜜时光,并把自己的童趣讲给同学听。再设问:在你的家庭中,有没有发生过令你感动的事?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的目的在于让学生通过回忆,感受家庭的温馨,感受父母对自己的呵护。
教师行为:开展这一活动,一要注意正面引导,防止学生讨论亲子矛盾,而要着重引导学生感受父母的爱;二要注意辨证地看待这些事,因为许多家长对子女爱护有余,严格要求不足,所以要对学生反映出来的问题作具体分析。
二、无悔的爱
活动内容:让学生填写表格,即“在你家,下列事情通常由谁来做?”另外,讨论两个问题:“说说自己家中贡献最大的人是谁,要说出具体理由”和“夸夸自己的父母,并讲给同学听”。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一要让学生根据家庭情况如实填写,通过填写体会父母的贡献;二要引导学生在家做力所能及的事,渗透在家尽责的教育;三是说说家人的贡献,包括物质方面的,也包括良好道德、优秀思想方面的精神贡献;四是找父母的优点,夸夸自己的父母。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可以不限于教材表格中所列的项目,由学生根据实际情况填写。家中的事,凡学生能做的,要鼓励学生做,这既能培养学生能力,又能陶冶学生情操,而且有助于增进学生与父母的亲情,与父母更好地沟通。在学生的讨论中,可以讲“大”的事情,也可以讲感人的具体事例,有些小事反而更能体现父母的一片苦心,容易感动人。在活动中,要注意家庭有缺陷的学生的反应,防止伤害这些学生。
三、爱的低诉:
活动内容:给学生足够的时间写一段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交流自己对这种爱曾经的误会或曾经的感动。
教师行为:呈现两个关于母亲的故事(见附录),并引导学生用心感悟他对母爱或父爱的认识,并将优秀作品展示给全班同学。
设计意图:这一活动意在让学生体会原来未曾注意的东西,也是丰富学生情感、促进其良知发展的重要环节。有的老师说,现在的学生不知感恩,不被感动,认为父母对自己所做的一切都是理所当然的。原因之一是我们的教育忽略了学生的体验,缺乏正确有效的引导。有的学生对家长不满甚至看不起父母,也与他们缺乏对父母的理解,不会感受或感受不到亲情呵护有关。因此,要通过这一活动,让同龄人自己教育自己,在轻松的氛围中深切感悟在家庭中获得的爱。
教学建议:开展这一活动,老师要善于引导,可以用具体事例来启发;要注意以情感人,烘托出良好氛围;不必面面俱到,只要发动学生积极地说、积极地体验就行了;要有意识地从父母的良苦用心、子女的责任两个方面来启发,突出正面教育的效果。如果有学生从反面冲突来讲,要注意剖析分析的本意和期望,剖析其中所蕴涵的爱,把学生引导到爱父母、爱家庭上来。
四、爱的告白:
活动内容:让学生给父母写寄言,即在感激父母抚育、理解父母心情的基础上,写几句话并交给父母,表达自己对父母的心情。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在于让学生与父母心灵碰撞,表达自己对父母的感激之情,表达自己对父母的责任和决心。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第一步,可以让学生写父母的优点长处,也可以让学生写父母对自己的呵护和期望,还可以让学生写自己的感受和决心。第二步,在同学中互相交流,互相感染启发。第三步,把自己所写的交给父母,与父母沟通互动。
教学建议:在这一活动中,要注意展示学生的才气,如让他们写诗歌、散文等形式来写。要强调写出自己的情感体验,避免说空话,避免应付。要注意引导学生把情感和意志结合起来,即要把自己的决心和打算反映出来。这件事是一个学生与家长的互动过程,要注意发挥家长的作用,如将学生的感受反馈给家长,有条件的可以让家长也给学生写寄言,在互动中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五、爱的成长:
活动内容:讨论:当你们的父母发生了矛盾,你是怎样做的?若父母一方或双方下岗怎么办?为了使你的家庭更美满,你还应做些什么?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体验温馨的家庭需要全家人的齐心协力。
第三框:难报三春晖(一课时)
知识目标:孝敬父母长辈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不孝敬父母长辈要受道德的谴责,要承担法律责任;孝敬父母长辈体现在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
能力目标:辨证分析孝敬父母好处与不孝之坏处的能力,辨别具体行为是否属于孝的能力;孝亲敬长的具体行为实践能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厌恶不孝行径的情感;体验尽孝后的快乐;树立家庭中的正确的是非观念,增强履行家庭义务的责任观念。
教学重点:如何孝敬父母。
教学难点:孝敬父母的道德和法律基础,防止愚孝。
教学过程:
一、爱洒心间
活动内容:出示材料:一封别样的信(见附录),引导思考:你能读懂母亲这样做的良苦用心吗?
设计意图:一是设置悬念,激发兴趣;二是与教材中的故事有异曲同工之效。
教师行为:引导相互交流并分享自己感受到的父母的爱。
二、爱的回报
活动内容:小组竞赛,孝亲故事知多少?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从“孝亲”的典例中感受榜样的力量,为自己“孝亲”行为提供借鉴。
活动内容:讨论:“你平时是怎样孝敬父母的?你认为孝敬父母应该表现在哪些方面?”“把自己尽孝后的感受谈出来与大家分享。”
设计意图:让学生交流自己孝敬父母的做法和收获,达到同龄人互相教育、启发、感染的效果。
活动内容:讨论,遇到下列情形该怎么办:
⑴父母只要我读好书,我该怎么办?
⑵父母不让我做家务,该怎么办?
⑶外出时应对父母说什么?
⑷父母生病了,该怎么办?
⑸当父母劳累一天下班回家,我该做些什么?
⑹当父母烦恼时,我该怎么做?
⑺作业未完成被老师留下来而迟归,我该怎么面对父母?
⑻成绩没考时,该如何面对父母?
⑼我想买电脑,父母认为我控制能力不强而不赞成,我该怎么办?
⑽朋友来访,但父母不喜欢,该怎么做?
设计意图:设计这一活动,主要目的在于让学生把孝敬父母落实到自己的实际行动上。孝敬父母表现于日常生活的各个方面,甚至在与父母交往的任何活动中,都有孝与不孝的问题。通过这一活动,可以把学生孝敬父母的心意、表现与行为选择结合起来,提高教育的实效性。
教学建议: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可以就教材所给材料进行讨论,通过分析、选择来判断是与非,进而明确应该如何对待父母。需要说明的是,这些题目都是开放性的,有许多可以辨析之处,关键是帮助学生树立为父母着想的观念,找出孝与不孝的出发点的不同。比如,成绩要不要告诉父母,本身很复杂。就学生的权利而言,不告诉并不一定错。但如果从爱父母、孝敬父母出发,可以用不同的方式与父母沟通,这对学生自己也有利。如果从怕批评、防父母出发,与父母有情感上的隔阂,就处理不好这件事。中国有句古话“百事孝为先,论心不论事,论事无孝子”。
教师行为:指导学生开展这一活动,首先要表扬孝敬父母的好人好事。如果老师知道一些,也可以先表扬,再引导学生自己谈。其次,让学生谈自己孝敬父母的具体做法,并注意将孝的各个方面的表现予以归类。再次,让学生谈尽孝后的感受。尽孝需要付出,但得到的是甜蜜。让学生在比较中选择孝行,是把教育落到实处的最好策略。也就是说,这种道德规范不是由外界强加的,而是学生自己的主动选择。
三、爱的反思:
活动内容:仔细阅读漫画,回答下列问题:图中“孝子”的言行反映了什么现象?你对此持什么态度?为什么?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有过类似的行为?如果有,你将如何改进?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思考:自己曾有过不善待父母的事吗?你当时是怎么想的?发生了怎样的后果?现在你对这件事又是怎样想的?如果你当时按你现在的想法去做,设想一下结果又会是怎样?这一活动先在小组内交流,然后再进行全班交流。
设计意图:这个活动主要通过学生的回忆和反省,来体会父母对子女深沉、无私的爱,同时,意识到自己对父母付出太少,从而增强同学的责任意识,和为父母、为家庭付出的`主动意识。
四、爱的传递
教师行为:引导学生回忆20xx年春节联欢晚会小品“粮票的故事”。
设计意图:体验孝敬父母不仅是物质上的扶助,更应是精神上的关爱;不仅要孝敬我们的父母,还应孝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长辈,及至“老吾老,以及人之老”。
关于在思想品德中加强情感教学的建议
情感对于一个学生的思想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如果只从理性上讲给学生一些道德知识、道德规范,而没有伴之以必要的情感体验,那么这样的思想品德教育只能存之于脑,停之于口,而不能转化为相应的道德行为。只有启动学生的感情,才能增强他们内在的动力,并进而运用这种动力,最有效地去开发自身潜能。所以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不容忽视。那么,如何来加强思想品德课中的情感教学呢?下面提出三点建议:
1、以情感激情。
情感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所谓感染性,就是以情动情,就是使情感刺激者和情感感受者的内心产生相同的情感体验,即师生的感情共鸣。只有教师动之以情,晓之以理,才能使受教育者产生心灵感应,产生动机,形成信念、世界观。所以教师在教学时只有深入挖掘教材中的情感因素,才能以自己的真情实感感染学生。
其一般作法有三:
(1)根据学生崇拜名人和对榜样的心理需要,以名人、榜样之情感染学生,激发他们进行自我教育,产生强大的内驱力。可组织学生参观先进人物事迹展览,可请名人、英模报告,可宣讲英模故事,可阅读名人传记,建立名人名言录等。
(2)可就近用本校本班的优秀学生的动人事迹,来启发、感染学生,使其学有榜样。
(3)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创建民主、平等、健康、和谐的教学环境。只有用道德情感来激发、感染学生,才能使其实行思想品德的自我教育和自我完善。
2、以情境激情。
情感具有综合的情境性。这种情境性就是在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种综合情势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在思想品德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这犹如演员登台表演,要靠音乐、布景等艺术手段进行烘托一样,思想品德课的教学也需要情境的协调和配合。在良好的环境中,学生便会有一种好的情感,如参观现代化工厂、实验室,访问科学家,就可唤起学生爱科学的情感;游览祖国名山大川,名胜古迹,革命圣地,就可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感等。以情境激发学生情感要注意两点:
(1)抓住最佳教育时机,如国庆节讲《热爱祖国》,教师节讲《尊敬老师》,新的班集体组成时讲《爱护集体》。
(2)在有条件的地方,要充分利用有特殊意义的场所(烈士墓前、十字路口、圆明园遗址、万里长城……)、录相、影片、录音等,为学生提供丰富多采的道德情境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情材料,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品德教育。
3、以行为实践激情。
行为实践是情感形成和转变的基础,也是丰富情感的途径和推动情感发展的动力。苏霍姆林斯基说:“要知道,道德准则,只有当它们被学生自己去追求、和亲身体验过的时候,只有当它们变成为学生独立的个人信念的时候,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精神财富。”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道德认识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我们如何创造实践条件以行激情呢?可否从下面三点作出努力:
(1)开展丰富多采的集体活动,使学生在活动中互相感染,形成情感的共鸣。
(2)加强日常行为习惯的训练,使其道德情感得到逐渐培养。
(3)重视个别学生的实践指导,这也是完成情感培养任务的一项途径。
篇2:初二政治教案
初二政治教案模板
维护社会公平教案
教材分析
教学重点:理智面对不公平现象
教学难点:理解公平的社会性、相对性。
学生分析
通过前面两课时内容的学习,学生对何谓公平、公平的重要性有了一定程度的感受,但这种感受还是片面的,往往会认为不公平总是客观环境造成的,环境总是与自己过不去。而对公平的相对性、时代性乃至于公平与个人的思维方式、判断能力的关系还是不清楚的。到底如何对待不公平,这是学生对公平进行感受之后会产生的一个普遍困惑,也是他们的兴趣所在,又是学生成长过程中会经常遇到的问题。
综合思路
从《清官谣》导入,和同学一起搭乘“维护社会公平”专列,开始体验如何维护社会公平,从“牢骚城”里尽情展现不平事,明白了社会中总是存在不公平的道理,“梦工厂”的奇幻经历让大家最终踏上理智之路,途中经过对问题的讨论,懂得了公平的社会性和相对性,坐客“理智国”和“将心比心屋”。
让大家学会:面对不公平,我们应该调整心态,换位思考,向危难之中的人伸出援助之手,列车突遇故障、饮用水告急这一事实,设计问题、留下悬念为下一节课做准备。
课前准备
教师:设计极富离奇色彩的专列之行;为广播员设计好讲稿,写明衔接语。
学生:认真预习。
板书设计
二、维护社会公平
(一)理智面对社会中的不公平
教学设计
歌曲导课:
先和大家分享一曲《清官谣》(点击,放《清官谣》的歌曲同时屏幕上出现歌词)
教师:这是哪部电视剧的主题曲?
学生:《宰相刘罗锅》
教师:结合歌词,哪位同学说一说,这首歌它想要表达什么样的主题呢?
学生:……
教师:(引导学生分析歌词的含义,及时点评并小结)
正是因为我们认识到了公平对个人和社会发展的重要作用,所以我们才要自觉地去维护它,那么如何维护社会公平?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搭乘“维护社会公平”专列,(点击,出现专列)一路去探讨,去领悟吧!
板书:维护社会公平
讲授新课:
出发前,我要声明一下,我当仁不让要做本次专列的老大──列车长,我还需要一个优秀的助手──一名广播员,他的职责是:及时报站并通知相关事宜。谁来试一下?
(确定人选)
教师:告诉大家你叫什么名字?
学生:……
教师:×××,从现在开始,这儿就是你的广播室了,你可以坐着工作,先熟悉一下广播稿,根据上面的提示,你就可以播音了,希望我们的精诚团结,能为这次离奇、紧张又刺激的旅途锦上添花。
各位乘客,上车后就各就各位,你们准备好了么?
学生:好了。
教师:好的,“维护社会公平”专列正式出发!(点击,列车轰鸣前行)
(以汽笛为号,广播员朗诵第一段广播稿)
广播员:各位乘客大家好!很高兴为您服务,为使您的旅途更加有意义,请您利用现在的时间,认真填写您座位上的“牢骚满腹”调查表(老师点击小火车,出现调查表),以备第一站使用,请您抓紧时间,谢谢您的.合作!
(学生填写调查表,写出自己印象深刻的一件不平事,并记录自己的真实感受,待学生填写完毕时)
教师:高科技的东西跑的就是快,转眼第一站就到了!(点击调查表,汽笛响起)
广播员(第二段广播稿):亲爱的乘客,我们现在到达的是著名的“牢骚城”,在这里列车长将会带领大家以最高的效率发牢骚,你们可以把刚刚回忆的不平事及感受用最快的语速讲出来,因为我必须要提醒各位:“牢骚城”对外开放的时间只有两分钟,请您务必珍惜这十年一遇的好机会!
教师:机不可失、失不再来,时间短暂,不作点评,请大家抓紧时间,一吐为快吧!
学生:……(尽情讲述不平事及感受)
教师:(点击“牢骚城”中的小喇叭,出现关门声)
很遗憾,牢骚城关门了。透过大家意犹未尽的状态和连珠炮似的不平事我们更深刻认识到了一个什么问题?
学生:社会当中存在太多不公平!
教师:你在现实中见过绝对公平的社会吗?
学生:没有。
教师:社会中总是存在一些不公平,不管我们如何努力,绝对公平的社会是不存在的,在不公平面前,大家愤怒、压抑、激动,而“牢骚城”里的讲述又激化了大家的这种情绪,很有可能造成个别不理智行为的产生,为了避免旅途中的不愉快,请大家跟我徒步前往牢骚城对面的梦工场。(以此为提示,广播员广播第三段广播稿)(点击进入梦工场)
广播员:梦工场欢迎激情人士的到来!这是一个可以随心所欲扭转乾坤的理想国度,请您现在和我一起慢慢闭上眼睛,用您认为最解气的方式去改变你所遇到的不平事,行动吧!
教师:哇噻,太爽了!谁能实话实说,你使用的最解气的方式是什么?结果对你公平吗?这种方式给对方带来了什么影响?他会怎么做?
学生:(答案应有尽有)
教师:用这种非正常手段解决问题,愉悦了自己的同时却可能伤害了别人,为更多不公平的产生埋下了隐患,试想,如果刚才你们描述的这一幕发生在现实社会里,会造成什么样的局面?
学生:混乱不堪……
教师:还是让我们睁开眼睛,回到现实生活中来吧,理智地去面对我们生活中的不公平。(板书:(一)理智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怎样才算是理智地对待呢?让我们带着思索继续上路吧!
(点击,以汽笛为号,广播员第四段广播稿)
广播员:乘客们,我们现在向“理智国”进军了!为了减少旅途中的寂寞,我们前后八人组成一组,讨论下面一些问题:(老师点击小火车后逐一出现讨论题)
1、你见过绝对公平的事么?举例说明。
(讨论后由学生发言并由学生反驳,统一认识)
2、如果把你遇到的某些“不平事”放在一个特定的历史时代里,会不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这些“不平事”反而成为当时人们普遍认同的公平事?能举例说明一下吗?
(讨论后由学生发言,激发学生的思维)
3、你认为是什么原因造成了这种现象的产生呢?
(讨论后发言,教师点评并点击进行总结)
公平具有社会性,总是受到一定社会条件的制约,任何社会都存在一些不公平现象,公平是相对的,绝对的公平是不存在的。公平是同历史进步是同步的,更是同人类的文明是同步的。因此,我们面对不公平所采取的每一次积极行动,都将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
(师点击,鸣笛声起,广播员进行第五段广播稿)
广播员:各位乘客,理智国到了,我们首先要坐客“将心比心屋”(师点击,出现“将心比心屋”),在这里,我们将实现角色大换位,体验另外一种感受。需要注意的是:一切要听从列车长的安排!
教师:好的,刚才有两位乘客在牢骚城里的牢骚让我记忆深刻,(选两个典型的例子进行分析,让同学们现在就变成带给他郁闷的角色)现在让他谈一谈,他是怎样想的,这样做公平吗?
学生:(3―4位学生谈即可)
教师:其实我们进行的这种“将心比心”的思考方式又被称为什么?
学生:换位思考
教师:想一想,为什么同一件事在不同的人或同一个人站在不同的角度去评判结果却有可能相反呢?
学生:……
教师:正如同学们所说的,公平与否的判断受到个人价值观念、思维方式的制约,当我们面对暂时无法改变的不平事时,不妨调整一下自己的思维方式,理性地反思一下自己的价值观念,或许,我们会更加客观地对待生活当中的不公平。明白了这些之后,我们进行一个小测试:(点击)
当你在这次旅途中看到有人恃强凌弱时;有人偷盗其他乘客的财物时……
你会有何感受?面对别人的不平事,你会怎么做?
学生:(畅所欲言)
教师:(及时引导,点评并小结)
公平意识是道德的重要内容,见到不公平的现象,采取什么态度和行为反映出我们的精神境界,崇尚公平、主持公道,要求我们同破坏公平的行为作斗争,对受害者伸出援助之手,但一定要见义巧为、见义智为!
大家想一想,坐客“将心比心屋”,我们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
教师:(点击进入下一张幻灯片),
小结:
面对不平事:
调整思维方式,调节心理状态
树立公平意识,伸出援助之手
看来我们的收获还不小啊,据说“理智国”里的时光剧场最让人向往了,想不想去看看呢?
学生:想。
教师:那就快点去吧(点击进入时光剧场,并由此提示广播员进行第六段广播稿)
广播员:哇,真是名不虚传呀!进入时光剧场的感觉真实太奇妙了。哎,那时谁的声音。
(教师点击小喇叭,播放录音的同时点击出现“小江的故事”)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小江可能会有哪些举动?谁能在时光剧场里选择其中的一种给大家表演一下?
(学生讨论后表演,教师和同学一起评价并小结其结果)
a、忍气吞声,消极对待──助长了违法者的嚣张气焰,客观上加剧了不公平的产生
b、鲁莽行事,以身试法──权利意识不强,侵害别人的合法财产本生身就是违法行为,要承担法律责任;用别人的错误惩罚自己和他人,为更大的不公平埋下了隐患。
c、合法解决,谋求公平──权利意识强,懂得如何维权。
设问:你可以为这个小江出出主意,他还可以采用哪些理智的作法吗?这样做有什么积极作用?
学生:……
教师:(点评后总结)所有这些积极的作法都将有利于推动社会向更加公平合理的境界迈进!
如果你是小江的朋友,你会建议小江选择哪种方式去面对?用这种方式后,如果自行车依旧没有下落,你会如何劝说他?
学生:……
教师:盘点一下理智国的经历,我们发现自己又学会了一个理智妙招:
(点击进入下一张幻灯片理智妙招)
本课总结:(点击汽笛声起,广播员广播第七段广播稿)
广播员:各位乘客,告别了理智国,我们今天的计划就圆满结束了,还有一半的行程都将在荒漠中度过,下面有请列车长为大家总结一下走过的行程。
教师:非常感谢全体乘客对本列车长的支持,尤其要感谢我最出色的广播员,回顾走过的行程,我们在“牢骚城”里明确了社会总是存在不公平的道理,经过梦工厂里的奇幻体验,我们选择了理智之路,途中明白了公平的社会性、相对性,坐客理智国的“将心比心屋”,我们学会了在不公平面前要调整心态,换位思考,向身处危难的人伸出援助之手,时光剧场之行告诫我们:要增强权利意识,用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的公平,我们每一次的积极努力,都会把我们的社会推向更合理的境界!
悬念设置:
亲爱的乘客,现在我们已经进入到人迹罕至的地带,由于列车上的饮用水无法得到及时供给,已相当溃乏,我们将限量供应,请大家理解、配合,谢谢!(点击小火车,“砰”)
雪上加霜!列车出现了严重故障,抢修何时成功,援救人员和物资何时到达,不得而知,燃眉之急是“饮用水急缺!”请大家展开合理想象:(点击四次,出现四幅字幕)
合理想象:
1、假如你是列车长,为使大家渡过难关,你首先应该做些什么?
2、在列车上关于“如何分配饮用水”的问题会产生哪些故事?
3、我们会选用故事中的哪种方案,为什么?
篇3:政治开学第一课教案
一、介绍自己
二、随堂调查
1、通过初中阶段对政治课的学习,你觉得政治是一门什么样的学科?如何评价它?你觉得学习政治课有没有用?
2、在初中阶段是如何学习政治课的?
总结学生发言得出:因为刚接触政治,而且中考政治的开卷考试给你们带来的印象就是政治课类似于休闲课,政治课很好学,只需要多翻翻书,就能拿分并且拿高分;第二个误区就是认为政治课没有用,不需要学习。
三、突出政治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以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科的兴趣。
1、突出政治科在高考中的重要性
(1)在高考中实行的是“3+文(理)综”的模式,其中的文综就有政治科,是高考的必考科目;
(2)即使不选择文综,但是我们要取得高中毕业证,必须进行学业考试,也有政治科。
2、简单地介绍一下高中三年的学习内容。(课件展示)
如果想让自己在商海里搏击并能够胜出的,那就必须认真学习高一上学期的《经济生活》,因为这将帮助你成就梦想,拥有更多的财富,有一个幸福的生活,做一个幸福的人;高一下学期的《政治生活》,就是帮你纵览国际风云,分析天下大势。如果你将来做个商人,那么这有助于依据国际形势巧妙地拓展市场,甚至是保护自己;高二上学期的《文化生活》将让我们领略到文化的巨大魅力,做一个有文化、有素质的人;高二下学期的《生活与哲学》,主要是将你从一个不大聪明的人培养成一个比较聪明的人。学生又很感兴趣了,我不大聪明?从而讲到哲学的概念,哲就是智,哲人就是聪明的人,爱智慧的人,古代最有学问的人就是哲学家。再讲到,现在无论是做人文研究还是做理工科研究,都会用到哲学的思维。它帮助你全面的分析问题,帮助你做一个理性的人。三年学习之后,会使你眼界更加开阔,考虑问题更加细致周到。当你与他人讲起这些社会经济政治问题的时候,人们将会对你刮目相看,称赞你是个有经济头脑、有政治远见、有文化素质和有哲学思维的人。
四、如何学好高中政治
既然政治科那么重要,那么我们该怎么样才能学好高中政治呢?从刚才同学们的回答,高中政治的学习和初中政治学习是不一样的,高中对能力的要求更加高,更加难学好,除了上课记笔记,下课背书本,考试翻资料之外,还要动脑筋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
政治教材不同于理科教材,大家看一遍过去都能看懂,但看懂并不意味着你弄明白了知识内容。下面通过《经济生活》教材,讲一下阅读的具体方法:
(一)整体把握教材,弄清教材的内容结构,做到胸有成竹。
当我们拿到《经济生活》这本课本后,我们不要急着看里面的知识内容,首先我们要看的是前面的《前言》(也就是《致同学们》)和《目录》)。
1、在《前言》里,我们可以了解到我们这本课本是按照什么样的结构来编写的,各个部分的作用又是什么。
2、好,我们再来看《目录》。从社会再生产“生产—分配—交换—消费”四个环节来说。
(二)教会学生正确阅读教材,充分预习好。
(1)本课程的知识层次:
本书的知识层次分单元、课题、框题(内容大体按一课时安排)、目题(是构成课文的基本单位,也是学习过程的基本环节),全书包括四个单元,每个单元包括三课及一个综合探究,每一课又包括两个框题,每个框题又下设若干目。
1、先看一下框题,尝试着去分析这一框与前一框的关系,这样有助于旧知识的重复记忆、新知识的学习。比如我们在预习《经济生活》第三课第二框题的时候,在第一框题《消费及其类型》中懂得了影响消费的因素、消费的类型和消费的结构之后,第二框题就讲树立正确的消费观,两框之间的关系因果关系。
2、读框题与目题,分析框题与目题、目题与目题之间的关系。在《树立正确的消费观》这一框题中,目题是《消费心理面面观》和《做理智的消费者》。
3、学会提问质疑,完成教材附设的问题。在每一目的下面,都会有一个虚线的框围起一段材料和一个或多个问题,如果你在看完这一目之后,能够回答出里面的问题,那就说明你的预习OK了。
4、看书过程中必须与学生强调,要动用笔。通过笔,发现重点难点与疑问点,加深对教材的理解及方便知识的掌握。
5、借助各类教辅用书。各类教辅用书会告诉你教材的重点、难点以及易错点,甚至是剖析重难点的思路,也会有典型的材料,这样在预习过程中做到更加有的放矢,加深对教材的理解。
6、联系实际。很多经济活动都是在我们身边发生。因此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寻找现实的素材,尝试着分析,才能使抽象的知识转化为生动的形象,锻炼自己的思维过程,在思考中发现学习的乐趣。
(2)本课程的文字构成及其不同要求:
◎正文,每一课的探究活动及微软雅黑字部分属于正文;是学习的主体内容,是课本知识点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要求学生必须掌握和教师教学过程中必须予以拓展的内容、
◎辅助文,包括三个栏目,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是学生一般性了解,或不作要求的内容,它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不需要进一步展开的内容
◎综合探究:属于一篇正式的课文,而非单元综合练习;“综合探究”所涉及的`知识点是学生所掌握和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求拓展的,特别“综合探究”结尾的总结部分是学生一定要掌握的。
所以,阅读教材,并不是纯粹地看书本,而具有上述多重的任务。
五、提出我在任教期间对这一学科的要求。
我的要求很简单,一是要基本做到课前预习,运用上面教你们阅读教材的方法,对所上的课有一个基本的了解。二是上课除了教材之外,准备一本课堂笔记,这本子既用来记笔记,也用来做作业。第三,上课尽量不拖堂。下课铃声一响就结束,绝不影响你的休息,更不影响你的吃饭。但请你记清楚,上课绝对不能玩手机,不能睡觉,扰乱课堂纪律。
篇4:七年级政治第一课教案
七年级政治第一课教案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让学生自我体验中学生活和成长感受,激发学生自我意识,在正确认识自我的基础上,主动寻求自我发展,从而转变为内在成长的动力。
2、能力目标:对陌生环境的适应能力,基本的社交能力,初步的自我认识能力。
3、知识目标:了解中学阶段这一特殊时期的基本心理现象,心理变化规律并尝试适应该变化。
教学重点:感受人生的新体验。
教学难点:激发学生的自我意识。
教学过程:
课前展示:我最喜爱的一句话:“一个国家的前途,不取决于它的国库之殷实,不取决于它的城堡之坚固,也不取决于它的公共设施之华丽,而在于它的公民的文明素养,即在于人们所受的教育,人们的远见卓识和品格的高下,这才是真正的利害所在,真正的力量所在”。
(人的思想和品德不是天生的,也不是固定不变的,它可以通过个人修养而获得,也可以通过外在教化来塑成,而得益的将是整个民族。这就是初中设思想品德课的目的。)
本学期在初一《思想品德》课中我们将开设我最喜爱的一句话栏目,希望能积极投稿。(对人生、理想、事业、学业、交友等方面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自我介绍:……希望成为大家的朋友,与大家一路同行。
一、新课导入:新学期开始了,同学们离开了小学,跨进了中学的校门,来到了向往已久的嘉兴一中实验学校,再次欢迎大家的到来!见面礼:看两段录相。
胜利了;这就是刘翔,他成功了,为中国人创造了奇迹。雅典奥运会上中国运动员的杰出表现是前几天大家最为关心的话题:哪块金牌的份量最重?有人说是刘翔。为什么?是因为中国仍至亚洲在短跑项目上从来没进过前八名,所以似乎在被人看死的情况下,竟然出现的奇迹,不能不令人振奋。雅典奥运会男子110米栏的比赛,成绩:12秒91
除了这一块,还有一块唯一的球类集体项目金牌――女排后再现辉煌。其对中国的重要性也不言而喻,更由于其比赛过程也是一波三折,艰苦卓绝,靠不服输的气慨,团队合作,奋力拼博,最后反败为胜。“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今天,我们有缘同窗就读,只有团结协作,才能建成一个优秀的班集体。
再次验证了――拿破仑曾说过:中国是一头沉睡的雄师,一旦它醒来世界将为之震撼!
老师说了那么多,轮到你们发言了。
新的同学,新的环境,新的.起点,一定有很多新的感受。老师首先想知道:当你跨入中学大门时,你的希望是什么?
二、新课:走进中学
当我跨进中学大门时,我希望……
几天下来,又有哪些新体验?
让我们一起来说说初中生活的第一次。(初一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起点,在这个新的起点上。我们有着许许多多的第一次,这许许多多的第一次拉开了初中生活的序幕。)
1)校园里第一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人是(不知名字可描述特征)
理由:
2)校园里第一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事是:
理由:
3)学校里第一次给你留下深刻印象的活动是:
理由:
4)校园里感动你的名人名言是:
有没有以下情形:图。
期待与新同学交往,又害怕别人不接受自己。学习科目更多,学习更有挑战性。有远大理想,却不知从何做起。
你还有哪些体验?请用图画或文字的形式表现出来。P3填。
第一节:第二起跑线
(初中――人生又一个阶段)
一、迈上成长新台阶
1、我们的新体验:见上。
同学们,你们的体验很丰富,你们真得长大了。你们可以去理想的大海里自由地遨游了,但是,为了走好你的人生道路――千万不要忘记:带好‘救生圈’―父母、老师、成人的正确指导和帮助。
(第一课时可能到这里结束。)下面内容及第二目计划一课时。(下堂课老师将指导大家……)
今天,老师首先要指导你们:来了解你们――青少年自己(自己的心理和生理);然后再一起来设计一下你自己成长的新方案,在你成功的路上祝你一臂之力。
1)青少年的心理特点:
让我们了解自己……
所谓“初中学生”,就是混杂着孩子似的要素和即将成为大人要素的时期,在玩的表情上和说话的内容上还完全是个天真而幼稚的孩子,但就在这同时,他们对父母的依附性逐渐淡薄起来了,开始认真思考自己的事情……。
有人形象地比喻说,初中生是“油门最大,方向盘最不稳的时期”,“最需要引导规范,又最不服从引导规范”的时期。
初中生心理上最大的特点就是处于半成熟期,是个“小大人”美国心理学家霍林沃斯把青少年的这一时期与幼儿的生理断乳期相比,称之为“心理断乳期”。这一时期往往会产生“心理与生理”不同步成长的现象。
案例1:书P2杨玲――漫画图展示……。―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师小结:疏远最靠近的父母和教师的“闭锁性”和寻求能坦率相告一切的伙伴的“开放性”,这两种矛盾着心理同时存在,就是我们自己――中学生的心理特征。
通过几位已把子女培养成材的妇女调查:儿女从婴儿起,最可爱的时期:上幼儿园时期。而感到最棘手的时期是上初中期。
父母反映:“过去本来是个非常听话的孩子,可一上初中,不知怎的却变得有时和父母顶嘴了,甚至有时不理睬父母的话了。――人生的第二反抗期。(第一反抗期是三左右前后的孩子,有时不理睬父母的制止,去做一些任性的事情;第二反抗期可以看作是在心理上要求独立的时期。);所以有喜也有忧。
了解了自己的心理后,再来看一组照片:刚进初中――毕业时。看到除了心理变化外,还有什么变化?填表P4。还有生理上:中学时期是学习的关键期,是人生发展的“黄金时期”,大脑发育日趋完善……――三大习惯的养成:
2、人生发展“黄金期”――抓住机遇,立志成材
学习是这个时期必不可少的内容。模拟:书例。周恩来曾回答过:“为了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你的答案呢?
教后感:学生反映较好。初一学生的三大习惯养成需进一步努力。
第二节:《亮出你自己》
《亮出你自己》学会认识自我教学设计:
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我们的课堂风格是:“学中乐、乐中学”,所以我们课堂开始先乐一下。
合唱《中国人》flash,(背景:中国奥运健儿勇夺金牌的激动场景)
听完这首歌后,请同学们刚看看到了什么?唱完这首歌后有什么感受?
对中国再次在世人面前亮出了自己,那么作为新世纪的中学生更应该亮出我们自己。首先看看哪些同学敢于亮出自己:
二、课堂小演讲《真我风采》:
演讲主要从学生自己的优点、缺点,以及自身的潜力等来认识自己。(课前
准备好的“光荣榜”,将自愿演讲者的姓名登上光荣榜。)
演讲完后,教师总结:刚刚我们同学都敢于认识自我,涌现出一批榜上有名者。我们要学会认识自我,主要是从我们自身的优点、缺点,以及潜力各方面来认识自己。从而作出客观、公正的自我评价。我们只有通过自我反思和自我检查来认识自己、评价自身的优缺点,不断的正视和反思自我,努力调整自我,促进自身健康、全面的发展。
三、你说、我说,大家说
师问:1.你能谈谈最令你兴奋的一件事情吗?
2.你敢说说你曾经最惨痛教训的一件事情吗?
分小组讨论:同桌两人小组讨论。
讨论完后,教师总结:我们每个人都曾经有过成功或失败的教训,通过这些事情我们能够发现自己的优点、缺点,以及自己有的潜力。因为这些事情最能反映一个人的性格、能力,使我们能更好的扬长避短、把握好自己。我们通过这些方面与同伴之间的比较,找出自身的特点,从而准确的认识自我。
教师转承:我们能够准确认识自己,对自我评价能够显示出一定的“主见”了,并且形成了相对独立性。我们能够通过一定的道德标准来正确评价自己。但是,由于我们年龄和认识水平的限制,对自我评价可能会出现过高或过低的评价,从而陷入自我认识的误区。
那么我们如何跳过这个误区呢?唐诗有云:“不识庐山真面目,只原身在此山中。”当我们自己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时,就得需要外界的帮助哦!
接下来,我们来借助他人评价来准确认识自己。其中他人评价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大致可分四类:老师、同学、父母、朋友。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同学们来怎么评价我们呢?
四、游戏“人生”
(分成四人一小组,每一小组选取班中任何一名同学,四人讨论后写出他的优点和缺点。然后秘密的交给我,让大家来猜猜到底是谁?注意一定要客观公正哦!否则,小心别人告你诽谤哦!)
刚刚为什么有的同学一猜就能猜出来,而有的猜了很长时间却猜不出来呢?对!因为他们的评价不够客观公正,所以我们很难猜出。那么这就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对别人的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
当然,不管是别人对我们好的评价还是坏的评价,我们都应该正确的去对待:不能因为受到赞扬就沾沾自喜,也不能因为受到批评就垂头丧气。我们不能受别人对我们的评价所支配,要活出真我风采!
五、活动乐园:“大显身手”
(一)、班级召开小组活动评比会,同学们都摩拳擦掌,鼓足了劲头,准备大显身手!以“我的风采,我的骄傲”为主题,写一份自荐输参与评比。
六、你总结、我总结、大家一起来总结!(略见后课件部分)
作为新世纪的青年中学生,我们更应该展现真我风采,亮出你自己!最后,我们以课堂开始的一句歌词结束本堂课:“让世界知道我们都是中国人!”
篇5:初二政治教案
人贵有自尊自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知道自尊、自信是积极的心理品质,是勇于开拓进取者不可缺少的心理品质。懂得自尊心与自信心是密切联系的。结合生活实际,了解青少年自尊自信的表现和特点。通过事例分析,懂得自尊自信是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过程与方法
通过对话、填表、交流、图片对比分析、搜集相关资料、讲故事等活动,培养学生发现、分析问题的能力、搜集整理资料的能力、语言表达能力、初步的辨证思维能力及合作学习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初步认同自尊自信是积极、健康的心理品质,能将自己的行为与之进行对照,能够从典型的事例中受到感染和启发,树立培养自己正确自尊心和充分自信心的意识。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1、青少年自尊自信的特点。
这一部分内容是学生从认知到践行的重要一环。学生虽然在自尊自信方面都有一定的体会,但是让学生从理论的高度来认识这部分内容,是以前从未接触过的,所以,应注意结合学生生活实际,采用适当的教学方式方法,重点阐述、分析清楚。
2、自尊自信的人知荣辱,讲自爱。
这是本框教学中的难点。它实际上是把心理品质教育上升为道德品质的教育,这也是心理品质教育课的更高一级的教学目标之一。因此,在教学此点时,要注意讲清、讲透此点,可通过一些典型的事例教育学生,帮助学生理解。
教法建议
1.运用启发式教学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第一框内容较多,涵盖的重点、难点问题多,在讲述概念性问题时,可设计一些巧妙的问题、小活动、游戏等,先不急于进行概念定义的陈述,尽量启发学生的思考,然后,在学生回答的基础上,教师进行归纳讲解,以此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应注意问题要设计得巧妙,归纳讲解也要自然,避免牵强附会。
2.本框内容对于初一学生来讲,比较难于理解,所以,要注意从学生身边熟悉的具体事例入手,结合学生实际,帮助学生理解。尤其是讲到青少年学生自尊自信的特点时,更应注意采用学生身边不经意的但司空见惯的事例,以利于学生更深入地理解、把握。
3.关于自尊自信重要作用的讲解,可以单独利用一课时来完成。在学生已经对自尊自信有了一定认识的基础上,利用课文的可读性,可组织学生在预习的基础上,补充一些生动、感人、典型的正面事例,以小组为单位,讲一个有关自尊自信的小故事,使学生在明白道理的同时,还能得到教育和感染。所以,教学在锻炼组织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的同时,应特别重视运用好榜样示范法。在形式上,可以利用录音、录像、图片、设立故事会评委等多种形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4.本框内容多,需理解、掌握的知识点多,可设计的学生活动较多。建议教学中分为两课时来完成。第一课时讲解自尊自信是一种积极的心理品质。为本课内容打下良好的“认知”基础,有了认知,才可能践行;第二课时以典型事例阐述自尊自信是一个人成才与成功的重要条件。
教学设计示例
教学过程:
(课前布置任务,要求每个学生带来一张自己的照片,准备出一期有关本课教学内容的墙报)
课堂上请同学用实物投影展示自己的照片,说明每个人都想展示自己最美好的形象,给同学留下好印象。
学生分析外貌、身材、服饰、言谈举止以及诚实、勇气、大方等心理品质也可以展示自我形象。关注自我形象是想得到别人的肯定、赞扬、夸奖、羡慕。
归纳:这种人人都具有的,普遍存在的心理,即“自尊”。
学生活动:完成下列句子
如果下周一我代表全校学生做国旗下讲话,我会在衣着上穿得__________________。
在学生阅览室,我会遵守秩序、保持安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__。
班主任老师当着全班同学的面批评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考试不及格,受到同学的嘲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有人给我起难听的外号,并当众取笑时,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士可杀而不可辱”说明的道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交流完成句子的情况,教师引导学生归纳)
人人都有自己的尊严,并注意维护。因此,人们在容貌、衣着上修饰自己,在言行举止上约束自己,不容许别人的歧视与侮辱。这体现了自我尊重和爱护。
问:遇到下列情形时,你会怎样呢?
当我的建议被老师采纳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期末考试成绩名列前茅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穿了一件漂亮的新衣服到学校的时候,我希望__________________。
当我给外地的游客指路,受到感谢与称赞的时候,我会觉得__________________。
(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归纳人人都有要求他人、集体和社会对自己尊重的心理,这也是自尊的表现。)
学生朗读《快乐人生三句话——“我能行”》
问:为什么简单的“我能行”三个字会产生如此神奇的力量?
(学生回答:自信心的体现)
说一说:你对自己哪方面比较满意,并有信心呢?请用Y或N来回答,或者自己写出来。
热心助人( ) 为人真诚( ) 有文艺特长 ( ) 认真细致( )
思维敏捷( ) 语言表达能力强( ) 有体育特长( ) 动手能力强( )
有好人缘( ) 身材、相貌较好( ) 在学科比赛中取得好成绩( )
请根据生活中的体验选择,你在某方面的自信是怎样产生的。
A.是天生的 B.是在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C.是在成功的生活经验中产生的 D.是在别人的赞扬声中产生的
(学生归纳自信的产生集中在C、D选项)
讨论:自尊自信有关系吗?
(引导学生认识:自尊自信密切联系。自信心是自尊心的基础;自尊心的确立,提高人的自信心)
问:现在的你与小学时的你相比,有哪些不同?
(生答:个子高了、书包沉了、想法多了……)
师:自我意识的飞跃,使我们重新审视自我。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问题,别人身上的问题在我们身上发生了。所以,我们爱照镜子,我们爱问:我是谁?我是什么样的人?在群体中我是怎样的角色?我们的自尊心自信心在这一阶段加强了。
展示三组共6幅画面:(可由老师说明意图,请有绘画特长的同学来画)
第一组——“马路赛车”、“跑1500米,我上”
第二组——“上课照镜子”、“衣着整洁站少先队岗”
第三组——“模仿黑社会老大”、“妈妈,不要私拆我的信件”
问:这些情形在你身边发生过吗?每组画分别反映了中学生哪些心理特点?
(引导学生归纳青少年自尊自信的主要特点:渴望表现自己、关心自己形象、要求他人尊重自己)
问:画面中所反映的行为,哪些合适,哪些不合适?为什么?
(目的:从心理教育纵深到行为指导。)
学生做课堂小结。
初二政治教案3《享受学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懂得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交织的一种认识自然、社会和自我的活动;认识到学习能不断认识和发现自我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我的无穷快乐,认识到学习既是权利又是义务。
能力目标:提高自主学习、克服困难和辨证思维的能力,并学会用法律维护自身权利。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体验到学习苦中有乐,领会学习带来的快乐,从而能够喜欢学习;懂得良好的学习环境来之不易,从而学会感激家庭、感激学校、感激社会,进一步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任职内驱力,通过树立正确的学习观,从而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引导学生辨证得客观地看待学习中的苦与乐,并能够正确对待。
难点:让学生意识到“学习是一种享受,学习是一种快乐”。
教学方法:事例分析法; 讲解法;谈话法;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
1.多媒体展示:四季的美丽图片
提问:为什么会有四季?
2.“……老骥伏枥,志在千里,烈士暮年,壮心不已”作者是谁?出自哪里?
3.世界上有几大洲?几大洋?
4. What’s your name? How old are you?
(简单的问题能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够在开始就让学生体验到成功,调动学习积极性)
你们都是从哪里学到这些知识的呢?(课堂、电视、课外书……)
无论是那种途径,都是通过学习学得的。我们从出生到现在都是在不断的学习,以后也将不断的学习下去。在我们这十几年的学习中,我们的同学一定对学习有着不同的感受吧,今天我们一起来咏叹一下学习。
(二)新课
1.咏叹学习
先来看一下我们的古人是怎么样来咏叹学习的
“宝剑锋从磨砺出,梅花香自苦寒来。”“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春天,读书之乐乐如何?绿满窗前草不锄。
夏季,读书之乐乐无穷,瑶琴一曲来熏风。
秋季,读书之乐乐陶陶,起舞明月霜天高。
冬季,读书之乐何处寻?数点梅花天地心。
——朱熹<四时读书乐>
你从中读到了什么?
你觉得我们的学习又是怎样的呢?
引出读书有苦有乐,到底是苦大于乐还是乐大于苦呢?
2.自由辩论:学习中苦大于乐VS学习中乐大于苦
总结陈辞:是学习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是苦乐相伴,相互交融的;先苦后甜;苦中有乐。我们学习中的苦是暂时的,只要下定决心,努力克服,寻求解决的方法,困苦会烟消云散。
让我们一起喊出“快乐学习吧!”
3.当我们坐在明亮的教室讨论着学习是乐还是苦的时候,在世界的另外一些地方却有人发出了“我要读书”的呐喊。
A .多媒体出示《我要读书》的图片资料(见课件)
讨论:1.是什么原因造成我们的同龄人失学或面临失学呢?
2.请同学们想象失学后生活的种.种遭遇或以后可能出现的遗憾。
3.请大家谈谈我们现在的学习生活和学习环境。
B.看相关链接的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对青少年的学习权利和义务作出了明确的规定。
第四条: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依法保障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
第十一条: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必须使适龄的子女或者被监护人按时入学,接受规定年限的义务教育。
结合以上材料,你有什么启示?
C.看漫画:放牛娃的理想
说说你的感受
(三)作业:
根据图画和这节课所学的,结合实际,写一点心得体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使学生懂得只有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人生目标和高尚的志趣、开创进取的精神,才能培养耐挫的品质。教会学生一定战胜挫折的方法,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的困难。
过程与方法:
发动学生搜集资料并进行分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联系学生的实际,互相交流抗挫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帮助学生树立科学的人生观,培养不畏挫折的可贵心理,教会学生战胜挫折的方法,解决他们在实际中遇到的困难。
篇6:初二政治教案
教学建议
教学重点、难点分析:
教学重点是战胜挫折的方法,因为前面已讲清了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挫折,挫折具有两重性,应将消极作用转化为积极作用。因此掌握一定的方法是非常重要的,这也是培养学生良好心理品质的一条途径。
教学难点 是探索创新。探索创新与挫折之间的关系在前面没有涉及,因此讲起来学生会感觉接受困难。教师要讲清在探索、创新的道路上会遇到困难和失败,需要人们正确面对,努力克服。通过讲解,使学生懂得发明创造并非是名人、伟人才能干,任何人都可以做到。
教法建议
1、运用典型事例感染学生,也可让学生寻找身边的例子。
2、学生谈自身遇到挫折后自己如何解决的?(谈方法)
3、探索创新时可利用实物、学生体验、看录像,激发学生求知欲望。
4、听歌曲《水手》并欣赏名人名言,使学生进一步体会战胜挫折离不开信心、理想、勇气。
教学设计示例
(投影):试看大风雪,独立有青松。
又看耐春寒,篱边长忍冬。
千锤百炼后,才见思想红。
--------陈毅
(问题)这首诗说明了什么?
当挫折来临时,我们是被压倒还是象诗中的青松一样,经受挫折的考验,去战胜挫折。我们应该如何培养承受挫折的心理品质呢?
三、培养承受挫折,开拓进取的品质
(投影):同学们看两位伟人的事迹。
1、 清代作家蒲松龄落第后,并没有被落第造成的挫折击垮,下决心干一番事业,他写下了一副对联: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他这样写了,也这样做了。终于完成了传世名著《聊斋志异》。
2、 我国数学家陈景润,在十年**期间被送进“专政队”,被当作“白专典型”遭受批判,受尽谩骂、嘲讽和打击。在这样恶劣的环境里,他以顽强的毅力专心研究歌德巴赫猜想,终于提出了震动国内外数学界的所谓“陈氏定理”,为摘下“数学皇冠上的明珠”------ 歌德巴赫猜想,做出了突出贡献。
同学们思考两位人物在生活中遇到了什么挫折?他们是怎样克服的?
(学生答):略
只有树立远大理想和正确人生目标,才能激发火一般的热情,充分发挥自己的主动性,冲破重重阻力和障碍,为实现自己的志向而奋斗。
1、培养承受挫折;
(1)、树立正确的人生理想
(2)、树立正确的人生目标
如果一个人没有树立正确的理想和目标会怎样呢?
学生讨论:略
就会目光短浅,得过且过,不求上进,一遇到挫折就被压倒。除此之外,我们还应确立高尚的志趣。只要有了志趣,我们才会“乐此不疲”,古往今来有许多科学家、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是因为兴趣、爱好,推动他们事业的成功。
这方面我们同学能举例说明吗?如爱迪生、王曦之、曹雪芹、我们著名的跳水运动员田亮。
(3)、发展高尚志趣
要能承受挫折,我们还要树立开拓进取的品质。
(4)、激发探索创新的热情。
伟大的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世界上最美的是奥秘。”
投影:小竞赛:请你回答,下列发明的发明者是谁:
A.蒸汽机------瓦特 B、火车------史蒂芬逊 C、电灯-----爱迪生 D、电话—贝尔E、汽车----亨利·福特 F、雷达-----R·W·瓦特 G、柴油机-----迪塞尔 H、地动仪------张衡
(小活动):教师用加一加、减一减、变一变等方法,展示生活中的物品-----带橡皮的铅笔、折叠伞、月票、带圆珠笔的教鞭。
如有条件的学校可播放《中小学生发明大赛》
(投影):“如果你拒绝了失败,实际你就拒绝了成功。”
(学生回答):略
(学生活动):谈自己遇到挫折如何解决的?
教师归纳总结:
3、 掌握战胜挫折的方法:
(1)、冷静对待:
(2)、自我疏导:
(3)、请求帮助;
(4)、积累经验:
[小结]:我们应该以积极的态度对待挫折,更好地掌握战胜挫折的具体方法,把自己培养、锻炼成积极迎战挫折、战胜挫折的强者。
(歌曲《水手》)、名人名言赏析
(投影):
逆境是到达真理的一条道路。------------拜伦
奇迹多是在厄运中出现的----------培根
不幸是一种最美好的大学-----------别林斯基
只有痛苦会留下教训----------富兰克林
艰难困苦是磨练人格之最高学校-----------梁启超
避免失败的最好方法,就是下决心获得成功-----------拿破仑
篇7:初二下册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通过学习,引导学生感受家庭生活的温暖,体会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培养学生关心父母、孝敬父母和长悲的积极情感。
使学生知道父母给与了自己生命,父母抚养教育自己成人,懂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法律赋予的义务。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从家庭生活中体会父母的养育之恩,激发孝敬父母的积极的情感。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在生活中关心父母、体贴父母的行为习惯,真正把父母的感激之情转换为孝敬父母实际行动。
课前准备:
1、布置学生搜集反映自己家庭生活温馨场面的照片,带到课堂上与同学们交流。
2、让学生回顾父母为自己做过的事情当中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准备在课上与同学们共享。
教学过程:
播放《让爱住我家》的歌曲,听着这首歌我们会不约而同的想到我们自己的家,家,应该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指导学生阅读《可爱的家》,思考走遍天涯海角,最思念的地方是什么?在家中是谁给我们带来了温暖?自己又该给家里做些什么?今天我们来一起分享家庭的温馨,一起思考对家庭的责任。
学生活动:
教师组织学生展示自己准备的照片,介绍一下自己选择这张照片的原因。介绍完了之后,要求学生用一句话表达自己对家的感受。
活动结束后,教师进行总结,揭示家庭的美好——是落叶回归的根,是孤雁向往的巢,是江河拥抱的海,是航船依靠的岸。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教师引导、组织活动:说一说父母为我们做过的最令自己难忘的一件事?
学生活动:
略
教师讲故事《她把生的机会留给孩子》介绍英雄母亲——卢映雪。
学生总结:
父母从生活上无微不至的抚养、照顾我们,交给我们基本的生活技能;父母从思想品德上关怀、教育我们,引导我们树立人生的目标,教会我们如何做人。父母把子女看作自己生命的一部分,父母对子女的爱是最无私、最真挚的爱。作为学生,我们应该学会感恩,教师请学生讲“香九令,能温床”的故事,告诉学生孝敬父母是做人的本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法律应尽的义务。(讲解中教师注意引导)应该怎样做呢?
出示胶片:
你会怎样做
父母要出远门时,我会
父母在工作中遇到烦恼时
父母生病时
父母给我们提意见时,我会
还能做到:
通过活动,学生知道要多理解,关心 、体贴他们,尊重父母等等
收获平台
通过本节课学习,你知道了什么?
你打算怎样做?
课堂练习
布置作业:行为作业
回家做几件孝敬父母的事情?谈谈自己的感受?
板书设计
家,温馨的港湾
一、温馨的家庭生活
二、不忘父母恩养育恩
篇8:初二政治教案详解
初二政治教案详解
【教学目标】:
1)从知识目标上看:使学生学会如何宽以待人。
2)从能力目标上看:学会宽让他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3)从情感目标上看:努力把自己培养成为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的人,有宽以待人的胸怀。
1、兴趣导入:美文共享《那个先偷走苹果的人》。(文章见附录)学生分析文章的主题思想和它的启示作用。
(活动目的:这是一篇网上广为流传的好文章,它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告诉人们要相互理解与宽容。以此文导入,立刻可以在课堂中形成思考的氛围。)
2、心理小测试《你的气量有多大》
(活动目的:帮助学生在对人对事的态度上作自我评价,从而促使学生自觉、努力的.进行改善,学习做个宽宏大量的人。)
3、情景体验:遇到下列情况你该怎么做?[来源:中.考.资.源.网]
1)、你的一篇得意之作得了校一等奖,但你的同学当众指出你文中的许多不足――[来
2)、放学路上,一个校外流氓向你敲诈勒索,――
(活动目的:通过对两了情景的比较,使学生即明白宽容的重要性和技巧,又明白宽容不是软弱和纵容。学会正确使用宽容的艺术。)
4、实践活动:换位认知――假如我是
(通过换位认知,使学生学会设身处地地从他人的角度思考问题,从而更好地理解他人、宽容他人。)
5、歌曲《让世界充满爱》。
【教师小结】:
同学们,今天我们讨论、学习了如何宽以待人,自觉在生活中拓展自己的眼光和胸怀,培养宽容的精神,学会避免和化解误会的技巧,营造和谐的人际关系。
【后记】:
教学活动中常常出现“假大空”的现象。学生在课堂中不表达自己真正的思想,他们通过揣摩教师提问的意图、通过实际道德评价标准来回答问题。比如这课要求学生学会理解和宽容,虽然课堂气氛很好,活动开展很到位,但学生是否真正将这些交往艺术融于心、付诸行动呢?
篇9:初二的政治教案
初二的政治教案
知识与技能:认识现代社会是充满竞争的社会,现代社会也是充满合作的社会;理解合作共享与公平竞争的内涵。
过程与方法:在合作学习的基础上初步形成敢于竞争的能力;初步形成善于合作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敢于竞争、善于竞争、享受竞争;愿意合作、善于合作、享受合作。
教学重难点:竞争与合作。
教学过程:情景导入故事一则
一名很恶很恶的农妇死了,她生前没有做过一件善事,鬼把她抓去,扔在火海里。守护她的天使站在那儿,心想我得想出她的一件善行,好去对上帝说话。他想啊想,终于回忆起来,就对上帝说:“她曾在菜园里拔过一根葱,施舍给一个女乞丐。”上帝说:“你就拿那根葱,到火海边去伸给她,让她抓住,拉她上来。如果能从火海里拉上来,就拉她到天堂上去。如果葱断了,那女人就只好留在火海里,仍像现在一样。”天使跑到农妇那里,把一根葱伸给她,对她说:“喂,女人,你抓住了,等我拉你上来。”他开始小心地拉她,差一点就拉上来了。火海里别的罪人也想上来,女人用脚踢他们,说:“人家在拉我,不是拉你们。那是我的葱,不是你们的。”她刚说完这句话,葱就断了,女人再度落进火海,天使只好哭泣着走了。农妇后来才知道,这葱其实是可以拉许多人的,上帝想借此再度考验一下她,但农妇没有经受住这种考验。
有竞争并不意味着摈弃合作,在竞争中合作,在合作中竞争,才能为竞争的各方营造一个良好的竞争环境,农妇固守个人之私而失去了生的希望,哈默关照别人而赢得了市场,在今天的竞争中,合作共赢已经成为竞争各方普遍的认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松任何一个克制竞争对手的机会。
知识点1竞争的.积极作用
竞争,对人的发展和社会进步有促进作用。它给我们以直接现实的追求目标,赋予我们压力和动力,能最大限度地激发我们的潜能,提高学习和工作的效率;使我们在竞争、比较中,客观地评价自己,发现自己的局限性,提高自己的水平;能让我们的集体更富有生气,丰富我们的生活,增添学习和生活的乐趣。
知识点2竞争的消极作用
竞争也有不利的一面。它可能使某些获胜者滋长骄傲自大的情绪,使某些失败者丧失信心、产生自卑感;竞争的压力可能引起我们心情的过分紧张和焦虑;更严重的是,当虚荣心作怪的时候,会把别人的成绩看作一种威胁,出现怨恨别人超过自己的忌妒心理。
篇10:初二下册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树立人格独立观念,具有隐私意识,培养尊重他人隐私的信誉感和责任感
知识与能力:
1、了解隐私的内涵,隐私权的内容,澄清隐私即臭事的错误观念,知道法律保护公民个人隐私,个人隐私受侵害时的法律救济方法及侵权者所应承担的法律后果。
2、能自主地用所学的法律知识分析教材或日常生活中的相关案例,初步掌握保护个人隐私的技巧和法律手段,实践中能运用法律维护自己的隐私权。
教学重点和难点:
个人隐私的含义、具体内容及作用。
课前准备:
老师收集一些学生之间、家长与学生之间、老师与学之间侵犯个人隐私方面的日常事例;学生思考自己对个人隐私和隐私权是如何认识的,回想自己的隐私受到过哪些侵害,自己是否侵害过他人的隐私。
教学方法:
讨论法、体验法、情景教学法等。
第一框:隐私和隐私权
一、情景导入:
老师手上拿着一封信,告诉大家,这是写给你们中的某一个同学的,问:“我能拆这封信吗?”“如果我强行拆了,怎么办?”
学生发言后老师引导。
二、学习新课:
(一)、人人有隐私
1、帮小红讲清道理:
学生阅读教材p46页内容,对小红的做法发表个人看法,说明小红是否应该这样做?(注:不必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能够讲清道理,但从中可了解学生对隐私及隐私权的已有认识)。
1.讨论:“隐私就是臭事”的说法正确吗?为什们?
2.阅读p47两段相关链接,学生列举类似的例子,明确当今世界,个人隐私被披露的可能性越来越大,人们迫切要求保护个人隐私,必须高度重视对个人隐私的保护。
3。共同学习教材p46页大字内容,重点了解隐私的具体内容和保护隐私的意义。
(二)、让自己心灵有个家的权利
1.学生阅读案例:某影视明星认为某报侵犯了自己隐私权的事例。围绕书中两问题作简要分析,引出隐私权的问题。
2。学生阅读教材p48相关内容,了解隐私权的含义及保护隐私权的作用。
3.讲解保护隐私权的具体内容:
(1)学生阅读案例(某派出所非法搜查的事例),并结合p49页的相关链接的内容,讨论:该派出所的行为是否合法?为什么?
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显示《宪法》和《刑法》的相关条文,得出:公民的住宅不受非法侵害。
(2)讨论:“一米线”是银行、邮局等窗口服务行业为保护客户的个人帐号、储户密码、身份证号码等资料而采取的措施。“一米线”的设立有什么作用?这对你有什么启示?
老师对学生的回答进行引导,得出:公民有权对个人的信息保密。
(3)情景展示:未经同意,父母拆看子女的信件;学生私自撕下同学信封上的邮票。
思考:上述行为是否正确?请说说理由,并列举类似的现象。
引导学生明确通信包含多种方式,而不仅限于普通信件。
得出结论:公民有权对个人通信内容保密。
小结:学生归纳保护隐私权的具体内容,在此基础上强调:任何人都不得滥用权利。
第二框:尊重和维护隐私权
一、导入新课:
1、情景展示(p51页),思考:父母擅自翻阅儿女的日记是天经地义的事情吗?
2、假设你把一些个人的秘密说给朋友、同学后,他们泄露了出去,自己的感受是怎样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那我们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呢?
二、学习新课
(一)、如何才能做到尊重他人的隐私?
结合导入中的情景,思考:
(1)、父母有监护义务,他们应通过哪些正确途径了解子女的思想动态?请你提出几点建议。
(2)、列举不尊重他人隐私的陋习。
小结:尊重他人隐私,就要树立隐私意识,要矫正不尊重他人隐私的若干陋习。
1、友谊与隐私:
材料一、荣荣和肖肖是好朋友,荣荣将自己的日记给肖肖看,并要求为其保守秘密,但肖肖却公开荣荣日记的内容。荣荣对朋友不守信用很气愤。
问题:你如何评价肖肖的行为?
材料二、王军无意中知道了好朋友吴海的qq号和密码,他偷偷地查阅了吴海的qq聊天记录。把其中好笑的事情讲给其他同学听,使吴海很难堪。你认为王军的行为:
a、破坏友谊
b、太不道德了
c、没什么关系
d、侵犯了其隐私权
老师归纳:尊重他人隐私需要强化我们对他人、对朋友的责任与信誉意识。责任保证个人隐私的安全,信誉体现对他人的忠诚,只有责任和信誉才能为我们的隐私建立安全的港湾。
2、再列举一些和隐私有关的情景,由学生对侵犯个人隐私的现象提出处理意见,倡导大家应相互尊重彼此的隐私。
(二)、依法维护隐私权
1、出示材料:
某公司职员李某与王某同住一室。一天,李某偷看了王某的日记,并将日记中的有关内容在公司员工中传播。王某对此非常恼火,顿生报复李某的念头。于是王某向公安机关写信,信中列举了李某盗窃工厂的财物、赌博等问题。公安机关经过调查证实,李某没有盗窃、赌博行为。
运用所学知识回答:李某和王某的行为是否违法?为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引导,得出:个人隐私受法律保护,要依法维权。
1.引导学生具体认识侵害隐私权的行为。
2.那隐私权受到侵害后,怎样去维护呢?
(1)学生阅读p54页大字,了解一些维权的具体方法。
(2)出示由于自我保护意识不强而隐私被泄露的情景,引导学生分析此情景中隐私受侵害的原因,从而得出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3.学生在了解书中的两方法后,思考:保护个人隐私权,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方面还可以怎样做?
4、结合3中(2)的方法,引导学生辨证地思考,指出:保护隐私不等于自我封闭,还应学会与值得信任的人沟通和交流。
三、小结本课:
1、我们应当如何保护自己和他人的隐私权不受侵犯?
2、随着科技的发展,未来的社会中,我们该如何来保护我们的隐私?
篇11:初二开学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本次主题班会的目的,是通过学习安全知识,分析安全事故案例,使学生掌握一些常用的交通安全、人身安全、安全保卫、消防安全等方面的常识,增强学生安全意识,学会在日常生活中逐步提高学生的素质和能力。
二、活动形式:
多媒体、自由发言、资料。
三、教学过程:
(一)活动引入:
同学们,你们好!“珍爱生命安全第一”主题班会现在开始。我们是21世纪的主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我们在父母的温暖的阳光下成长,在老师的悉心教育下一天天成熟。尽管我们的生活充满阳光,可是,我们却经常听到一些无端横祸向我们飞来的噩耗;看到一些触目惊心、惨不忍睹的灾难在我们身边发生,请看报道――
(出示网络资源:车祸数据、火灾、绑架等相关方面的数据。)
(二)以事论事,让孩子明白道理
1、你认为以上事件怎么做可以避免呢?
学生说说自己了解到的安全知识。
2、教师引导学生整理记忆:
(1)为避免交通安全应注意什么?
师小结:要遵守交通规则,乘校车学生要服从陪乘教师、校车司机的指挥,安全有序乘车;由家长接送的学生要在指定地点等候家长;步行学生要坚持路队制度,骑自行车学生要走非机动车道,注意路况动态,禁止逆行,遵守交通规则文明出行,不在路上跑和玩等。
(2)平时怎样才能保证自己的人身安全呢?
师小结:要加强人身安全自我防护知识教育,增强防范意识,防止被坏人蒙骗。不要进入人员混杂的营业性娱乐场所;外出时要尽量由家长陪护或与同学结伴,上下学途中,特别是女生一定要结伴同行,互相照顾;禁止女生晚上单独外出,遇到陌生人,不要随意与之交谈,对陌生人所说的话要提高分辨能力,不能轻易相信陌生人的许诺,坚决禁止学生尤其是女生随陌生人进入陌生场所或偏僻的环境中;遇到陌生人求助时,尽量告知周围的成人相助,不要随意单独帮助陌生人,以免误入坏人所设的陷阱,危及自身人身安全;自己在校外遇到困难,要找警察或想方设法联系老师、家长、亲戚朋友帮忙,不能轻易求助于陌生人;遇到危险或遭到暴力侵害,要根据周围的环境灵活进行处理,在保证自身安全的前提下,机智地摆脱伤害,并及时报警。
(3)你认为在校园安全方面该怎么做?
让学生小组讨论,班级交流。
(师教育学生配合安全保卫人员工作,不携带危险物品、管制刀具进校园,不结伙社会人员进校园,不在校园追逐打闹,不做有危险的游戏。)
此外老师提醒学生冬季来到要注意采暖安全。
(三)安全知识竞赛(抢答形式)
1、乘坐校车应该注意哪些?
2、平时用电炉取暖对不对?有什么影响?
3、发生火灾时,要拨打什么报警电话?并且要说清楚什么?
4、如果你是女孩子,别人约你晚上出来玩,你该怎么做?
5、陌生人向你求救,你会怎么做?
6、在马路上你赶时间可以闯红灯吗?为什么?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学到的安全知识一定要牢记,而且平时要以预防为主,因为生命只有一次,幸福快乐掌握在我们每个人自己的手里,希望同学们通过这次班会活动,学会珍爱生命,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
篇12:初二开学第一课教案
初二开学第一课教案
教案是教师为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根据教学大纲和教科书要求及学生的实际情况,以课时或课题为单位,对教学内容、教学步骤、教学方法等进行的具体设计和安排的一种实用性教学文书。有关开学第一课教案的内容,欢迎大家一起来借鉴一下!
目标:引导学生热爱语文学科,激发他们的兴趣。
一导语
同学们好!以后就由我和大家一起学习语文(自我介绍)。如果同学们在学习上有什么疑难问题,或者在生活中有什么困惑,我都愿意和同学们交流、探讨,我希望能成为同学们的良师益友。今天是新学期的第一课。我主要是和同学们一起来探讨怎样学习语文。
初二的同学们,已经进入了知识和能力大幅度提升的关键时刻--因为在初中阶段,它的大部分教学内容都是在二年级进行的,我真诚地希望每一名同学都明白这一点,珍惜时间,充分利用。在初一至初二平稳过渡的基础上,为自己在新学期制定新计划、新目标。尤其,语文的学习,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想要一蹴而就几乎是不可能的,需要同学们有明确的目标,并锲而不舍地去达成。
二、师生交流
1、师:同学们经过从小学到初一的语文学习,对这一学科应该比较了解。
哪些同学对语文学习兴趣浓厚?说说你感兴趣的方面。
哪些同学觉得自己学习语文比较吃力?在哪些方面不够得心应手?
2、通过师生交流可以把语文学习概括为两大方面:⑴阅读(现代文、古文诗词)⑵写作
3、教师简单讲述二者的相互影响和相互促进,从而对学生提出学习要求:
①.广泛而大量的阅读。
②.有所取舍的精读。
③.美文、诗词的背诵。
④.定期整理读书笔记、摘抄。
⑤.通过日记或周记记录生活点滴,作为写作素材。
⑥.与优秀范文进行比较,突破自己的写作瓶颈。
三讲故事激励
①某人在屋檐下躲雨,看见观音正撑伞走过。这人说:“观音菩萨,普度一下众生吧,带我一段如何?” 观音说:“我在雨里,你在檐下,而檐下无雨,你不需要我度。”这人立刻跳出檐下,站在雨中:“现在我也在雨中了,该度我了吧?”观音说:“你在雨中,我也在雨中,我不被淋,因为有伞;你被雨淋,因为无伞。所以不是我度自己,而是伞度我。你要想度,不必找我,请自找伞去!”说完便走了。第二天,这人遇到了难事,便去寺庙里求观音。走进庙里,才发现观音的像前也有一个人在拜,那个人长得和观音一模一样,丝毫不差。这人问:“你是观音吗?” 那人答道:“我正是观音。” 这人又问:“那你为何还拜自己?”观音笑道:“我也遇到了难事,但我知道,求人不如求己。”
(遇到问题,不要总是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记住:成功者自救,我们只能自己救自己。)
②一位农民朋友曾给我讲述了一段他自己的故事。
那天,我拖着沉甸甸的板车疲惫地来到了山脚下。望着前面那一段长长的上坡路,我不禁畏而却步。心想,今天靠自己一个人绝对拉不上去了,肯定得有人帮一把才行正在为难之际,正巧过来了一个热心的路人。他看出了我的窘境,对我说:“没关系,我来帮你。”说着,便利落地卷起袖子,拉开一副推车的架势。于是,我就咬紧牙使劲地拉车。在热心人“加油,加油”的鼓劲声中,我们终于将车拉到了坡顶。当我感谢热心人的鼎力相助时,没想到他却说:“你用不着感谢我。这两天我的腰扭伤了,根本就不能用劲。我只是喊喊‘加油’而已。能将这趟车拉上去,全靠的是你自己。”
“容易走的都是下坡路。”人生之路并非一马平川,并非无须费劲就能轻松前行。许多时候,正是由于我们放弃了努力,便白白地错失了成功的良机。结果便是半途而废,无功而返。(成功在于坚持,这是一个并不神秘的秘诀。)
③父子两住山上,每天都要赶牛车下山卖柴。老父较有经验,坐镇驾车,山路崎岖,弯道特多,儿子眼神较好,总是在要转弯时提醒道:“爹,转弯啦!”有一次父亲因病没有下山,儿子一人驾车。到了弯道,牛怎么也不肯转弯,儿子用尽各种方法,下车又推又拉,用青草诱之,牛一动不动。到底是怎么回事?儿子百思不得其解。最后只有一个办法了,他左右看看无人,贴近牛的耳朵大声叫道:“爹,转弯啦!”牛应声而动。(要培养好的习惯来代替坏的习惯,当好的习惯积累多了,自然会有一个好的人生。)
四.如何学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
1.你听说过什么办法?你认为哪些比较可行?(自由发言,小组讨论,请另一人发言。也要先报姓名。)
2.老师总结:课堂内外须做到“六要四多”
课内①要认真预习、听课、作业、复习
②要积极思考并努力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③要养成记好笔记的习惯
④要把字写得工整美观、笔划清楚,万不可潦草
⑤要把话说得清楚、明白、响亮
⑥要把作文写得新颖、生动、流畅
课外①多阅读文章、报刊、文学作品
②多写日记、周记、心得体会
3.语文学习的具体要求
一、做好课文的预习:
①.标好自然段序号后读课文一遍,利用注释或工具书读准字音,在预习本上抄生字词,给生字注音、生词解释一遍,词语抄三遍。预习本第一行写课题,第二行开始写内容,抄生字词要标序号,预习作业题要写题号、抄好题目,空好位置作答。次日老师(小组长)课堂检查或者上交。
②.再读课文,完成预习作业。
试着了解作者写了哪些内容,然后明晰作者的思路是什么,文章的`主要观点是什么,最后总结出文章的写作技巧是什么,语言运用特点是什么;文章值得借鉴的是什么,读后受到的启发有哪些,文章有什么不足及需要商榷的地方。如果是名家名篇,还需要查找资料了解作者情况及文章诞生的背景等。书上留下读过的痕迹。
③.三读课文,试着用有声的语言表达出作品的意境和思想情绪。特别是抒情性强的作品,如诗歌、抒情散文等,吟诵得好,就学好了一大半。
二、有目的的认真听好课,做好笔记。争取课堂多发言,积极参加讨论,注意要收放自如。有疑问的地方先做好记号,等合适的时机再问。
禁止一切违反课堂纪律的举动!
三、按时的、保质保量完成作业。及时掌握好字词,每篇课文字词上完后的第二天准备好听写,字词听写不能有错,(古诗文默写也不允许有错),有错误,及时订正,每个写十遍。不合格的重做重听。书上课后作业的,做在书上。练习册或者周报按要求完成,不能有空着不做的,一经发现,将此题抄写20遍。
四、其他事项:
1. 随堂作文,45分钟完成。写在作文本上。
2.做个随笔集、摘抄集,给它取个名字,自己也可以配点画。老师有安排则按老师要求做,如果没有就每周随笔1篇,思想健康,内容自定,形式不限,字数最少300字。
3.按要求做好名著阅读。
4.每人每天练习一篇钢笔字。
5.背诵默写每个人都要过关,先找组长背,老师抽查,然后默写巩固。
6.关于早读:(自由背诵古诗词/朗读训练)、检查(古诗词背诵/默写)、订正
五、结束语
希望大家都能证明自己是真诚、善良、懂事,并且勤奋学习的人,也希望你们用信心作桨,用坚持作帆,驾驶着知识的小舟,在老师的引导下到达成功的彼岸。
篇13:第一课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第一课 ―― 初中政治第三册教案
初二政治1-6课复习提纲及练习
侍崇贵
主线: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以规定权利和义务为内容,具有国家强制性和普遍约束力的行为规范(依法治国 含义、意义、主体、核心)
1. 公民的生活离不2. 开法律:保护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第6课)
2. 国家的治理离不开法律:A.维护社会公共生活秩序(第2课)
B.促进经济建设(物质文明 第3课)
C.推进精神文明建设(第4课)
D.保护环境(第5课)
辅线:道德:作为一种行为规范,约束着人们最基本的行为,促使人们对自己和他人的言行,在是与非,善与恶,公正与偏私,荣誉与耻辱等到方面,做出选择和判断.(以德治国)
基础知识梳理:
第一课:
前言是全书的总纲.第一课主要讲法律的含义,法律的基本特征,我国法律与社会主义道德的关系.本课共分两框,从道德是人们遵纪守法的基础,道德又要以法律的支持为保障的相互关系切入,引导大家在法律与道德的对比中,理解和把握法律的内涵.
重点为:A.法律的最主要特征? B.提高社会成员的道德水准,有助于人们自觉做到守法护法
第二课:
本课知识点零碎,以考查选择题为主,注意把握公共秩序,公共安全,社会管理秩序的区别;认识到三者是社会公共生活正常运作的必不可少的条件,关系到每位公民的学习工作生活和生命财产安全,关系到国家的安定社会的稳定和国际形象,因此每位公民,特别是青少年学生,必须从自已做起,自觉遵守治安管理处罚条例.
重点为:A.社会公共生活要有共同的准则的原因?B.某种行为属于什么违法行为?(如私自架设电网,使用音响音量过大等)
第三课:
本课三个框题是相互联系,相辅相承,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第一框是必须强记的知识点,第二框第三框讲到法律规范经济行为和打击经济犯罪,这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规范经济行为有助于防止经济犯罪,打击经济犯罪有助于规范经济行为,促进经济建设.
第四课:
本课围绕法律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关系展开讨论.共分为两个部分,一是法律规定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二是法律规定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措施,这两部分是相互联系,前一部分是将精神文明建设主要内容上升到国家的意志,使其具有法律效力,只有将其以法律的形式规范下来,才能用法律更好的保障和促进精神文明建设的发展.
重点为:A.保障性和促进性措施的理解?
B.法律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迷信,赌博,吸毒,制黄,贩黄,非法出版等会结合一定的材料考查;书本第54页第一自然段讲述了意义.)
第五课:
环保问题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强调是是注意培养关注社会,关注生活,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通过以小带大,将社会性的环境总是与我们日常生活应具备的环境意识和行为联系起来,努力培养保护环境的责任感和自觉性.
特别是开放性的试题要能提出解决环境部题的具体方案,给有关部门提出合理化的建议,自己怎样为保护环境保护做力所能及的事情.
本课的线索是可持续发展,即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协调发展,要反对”先污染后治理”的观点,发展经济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因为环境污染与破坏一旦形成,就很难在短期内加以消除,而且治理的代价是昂贵的,必然会制约经济的发展.
破坏社会公共生活秩序根据其情节,危害性不同受到治安管理处罚或刑罚处罚;违犯环保法律法规要受到行政处罚或刑罚处罚
第六课:
本课要重点掌握未成人保护法的必要性(为什么说青少年的健康成长离不开法律?),保护对象,基本原则以及四个保护方面的责任,增强法律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在考查本课时,往往以漫画或文字材料创设情境,让我们分析实例材料中成年人的行为是否履行了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和义务教育法规定的法律义务,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自我保护的对策(即如何自我保护?)
违法的未成年人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原因是(1).自然特点仍未发育成熟(2)法律地位上,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仍然是未成年人,且未来的路还很长(3)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经过教育改造,绝大数能成为遵纪守法的社会主义新人.所以有违法行为的未成年人也是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保护对象.
解题思路:
(一).继续夯实基础知识,做到书本的知识融汇贯通;
(二).选择题要细心,会的一定不要失分;
(三).主观题一定要”转化”,看看试题到底问什么?转化为书本上的知识点,开放性试题要从多角度回答;
(四).辨析题. 要先判断,然后带着为什么对?为什么错?为什么片面?去回答.
为什么正确要从正反两方面回答,强调实施的好处,反之会带来的不良后果
(五).材料分析题. 不论是何种形式的材料(文字.漫画.比喻等),都要从中找出主要的信息点,根据信息在书本上找到相应知识点,然后再组织回答.
试题精练:
(1) 疑难点:
1.人们日常看到的杂乱垃圾,闻到的河水变味,听到的汽车噪声,受到的有害辐射等,属于环境问题中的 ( )
A.环境干扰 B.环境改善 C.环境污染 D.环境破坏
2.以下事例哪个最能体现法律的最主要的特征( )
A、12月12日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提出关于修改宪法部分内容的提议
B、我国法律规定了适龄儿童有接受“义务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C、陈某因为敲诈勒索,被公安机关抓获,法院判处其有期徒刑5年
D、在我国即使是国家领导人,也必须遵守法律的各项规定
3.月12日,国家科技部公布全国科技进步考核,泉州市所辖晋江市、石狮市等8个县市同时上榜,泉州市于、、3次被国家科技部评为“全国科教兴市先进市”和“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市”,这是国家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 )
A、指引性措施 B、鼓励性措施 C、表彰性措施 D、表扬性措施
4.我国巳经形成以________为基础、以________为主体的环境法律体系,环境保护巳经建立在逐步健全的法制基础上。( )
A.宪法、法律B.宪法、法规C.法律、法规D.宪法、环境保护法
5.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
A.中国公民 B.学生 C. 未满18周岁的公民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未进行户口登记的'除外
6.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实行的方针是( )
A定罪、量刑、惩罚 B教育、引导、处罚C感化、帮助、辅导 D教育、感化、挽救
(2) 材料选择题:
11月,团中央教育部等部门颁发了《全国青少年网络文明公约》全国各级、各类学校积极宣传贯彻《公约》,组织学生认真学习《公约》要求,做文明网民。据此回答1-2题.1.《公约》的实施( )
A、表明我国法律禁止、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B、体现了国家对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重视和关注C、可以引导青少年都能够文明上D、可以保证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免遭侵害
2.上述事例中的《公约》的实施体现了对未成年人的( )
A、学校保护 B、家庭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三)组合选择题:
1.人类进入工业社会以后,特别是进入20世纪50年代以后,人口剧增,水土流失,大气、水、海洋污染严重,臭氧层破坏,……所有这些现象表明 ( )
①环境问题主要是指环境污染与破坏 ②人类面临严重的环境问题
③随着现代科技的高速发展这些问题对人类构不成挑战
④人类对自然资源的不合理开发利用是造成这些现象的原因
A. ①②③④ B.①② C.①②④ D.②③④
2.教育科学文化建设是
(1) 物质文明建设的重要条件 (2)提高公民道德水准的重要因素 (3)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内容 (4)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沿关正确方向发展的根本保证
A(1)(4) B(2)(3)(4) C(1)(2) D(1)(3)(4)
3. 四川内江市某小学一名女教师,因学生违反了课堂纪律又不主动承认,竟怒令全班同学集体下跪.这位女教师的做法
(1) 坚持了教育为主.惩罚为辅的原则(2)违反尊重未成年人人格尊言的原则(3)侵犯了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4)没有给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保护
A(1)(2) B(2)(3) C(2)(3)(4) D(1)(2)(3)
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这一重要作用表现在
(1)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法律依据(2)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保障(3)它明确了禁止和制裁损害精神文明建设的行为(4)它使我国的精神文明有章可循.有法可依
A(1)(2)(3) B(3)(2)(4) C(1)(2) D(1)(2)(3)(4)
5.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颁布和实施( )
(1) 有利于优化青少年的成长环境(2)对青少年健康成长起着决定作用(3)加强预防未成年年人的违法行为(4)对青少年的行为具有约束力
A(1)(2)(3)(4) B(1)(3)(4) C(1)(3) D(1)(2)(3)
6.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一些学生开始迷恋上网,个别学生陷入”网吧”不能自拨.<<国务院关于整顿和规范生产经济秩序的决定>>指出,要以查处非法经营的”网吧”.”游戏机房”为重点整顿文化市场.对此,下列认识正确的是( )
(1) 我国的法律法规在维护社会公共秩序方面发挥着重大作用(2)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又是公民的义务(3)青少年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4)家庭.学校.社会.司法要为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的环境
A(3)(4) B(2)(3)(4) C(1)(3)(4) D(1)(2)(3)(4)
(四)辨析题:
1.环境与经济发展有直接关系,与社会发展没有关系。( )
2.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好鸟的双翼,有此双翼,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一定能实现.( )
3.国家制定<<未成年人保护法>>,要求家庭.学校.社会.司法部门对未成年人进行教育,与我们学生无关.( )
4.我国法律只有规范.引导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功能.( )
5.“谁开发谁保护,谁污染谁治理”,因此,治理环境完全是资源开发利用者的责任.( )
(五)当材料分析题
1.当前,校园安全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中小学生每年的非正常死亡人数都在万人以上。从发生在校园的种种典型安全事故看,校园易发生的危险大约有以下几种:一是安全措施不完备的校内设施和危险建筑物倒塌引起的伤害;二是由于学校忽视安全教育,学生缺乏安全意识,加上管理不力造成的意外伤害;三是火灾、爆炸、食物中毒、煤气中毒等意外伤害;四是校外侵害;五是校园暴力伤害。保护好每一个孩子,使发生在他们身上的意外事故减少到最低限度,让他们能够健康安全地成长,是学校、杜会共同的责任。在九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上,150多名人大代表共同呼吁:要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切实保障师生安全。
(1)请你运用初二《思想政治》的有关知识,谈谈尽快制定校园安全法的理由。
(2)除了加强立法,保障校园安全还须多方面努力。请你分别从社会、学校、学生自身三个方面,谈谈如何预防校园安全事故的发生。
3.某居民小区门口的小卖部,居民张某拿了一瓶开过的啤酒前来交涉赔偿,原来酒瓶中有一只苍蝇,张某声称,开瓶时未发现,喝了半瓶才发现瓶中有只苍蝇,造成恶心呕吐,要求赔偿损失.这瓶啤酒被送到工厂,后经卫生检疫机关化验,发现苍蝇不是啤酒生产时混入的,怀疑是人为投放.于是厂方向法院起诉,经调查取证,果然是张某本人为了骗取赔偿所为.
请对张某的行为进行分析评价.
4.陈某,15岁,在某中学读初二年级时,成绩不好,常挨教师批评。有几交,他的作业未交,被教师用书猛敲脖子甚至赶出教室罚站。陈某觉得委屈,经常逃学,到录像厅看暴力等内容的录像。他的父母知道后,一气之下,让他弃学回家,帮助照顾生意。不久,他结识了社会上的一些游闲的“朋友”,染上了赌博的恶习。后来,又多次在一所小学附近抢劫小学生财物,殴打小学生,后被公安机关拘留。
(1)陈某的教师,录像厅管理人员,陈某的父母的做法对不对?请分析说明
(2)陈某的变化过程,给我们青少年哪些启示?
5.材料一.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互联网不可阻挡地走进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可以在网上发邮件,查询资料,下载软件,购物等。互联网大大拓展了人们的视野,改变了人们的工作方式.在未来社会,不懂网网络的人就是文盲.
材料二.某市对中学生在网吧上网内容调查统计表
内容 聊天和游戏 查看不健康网站 学习 其他
比例 50% 25% 15% 10%
结合所学内容回答:
(1).中学生上网有哪些利弊?
(2).谈谈你对怎样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看法.
6.《学习手册》40页第18题,42页的热点引路
篇14:第一课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一课 ―― 初中政治第六册教案
第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人类社会与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石器的使用、金属工具和手工业出现的意义;原始社会生产关系的特点;氏族组织发展概况;生产力的含义及其因素;生产关系的含义及其具体内容;私有制的产生和原始氏族制度的瓦解是不可避免的;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原社会的生产关系。
2、文字的出现是人类进入文明时代的标志;出现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分工的意义;奴隶和奴隶主出现的过程表明阶级的产生与生产的发展密切相关,明确阶级不是从来就有的;通过奴隶制国家的产生过程,说明国家不是从来就有的,它是生产发展到一定阶段,阶级产生以后才出现的,是阶级矛盾不可调和的产物;阶级的含义;奴隶制生产关系的特点;奴隶制是最野蛮地剥削制度;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奴隶社会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3、封建剥削的主要方式和手段,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封建社会两大对立的基本阶级和封建社会的主要矛盾;封建制生产关系的特点;人类进入封建社会后生产力有了明显的发展;中国封建时代的科学文化成就,为人类社会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今天仍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封建制度的没落和资本主义的萌牙。
(二)能力目标:
1.培养阅读能力。通过阅读课文,找出主要知识内容,提出自己的问题。
2.归纳和整理知识的能力。能从课文的阐述中把握要点,在课后的复习中能对知识进行整理,使其系统化。
3.比较鉴别能力。能够对不同社会制度的生产力、生产关系、阶级关系等进行比较和分析。
4.综合分析能力。能基本弄清私有制、阶级和国家产生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与生产力发展之间的关系。
5.辩证地全面地看问题的能力。能够全面评价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既要看到它们建立之初,生产关系促进生产力发展的一面,又要看到发展到后期,生产关系阻碍生产力发展的一面;能够全面评价农民起义和农民战争,既有历史进步性,又有历史的局限性;既肯定脑力劳动者对古代科学文化地巨大贡献,又要认识到脑力劳动者的科学文化方面的任何成就,都不可能脱离体力劳动者的活动。
(三)思想觉悟目标:
1、通过了解人类社会的产生,应该认识到生产劳动的重要作用,从而初步树立劳动的观点,培养劳动的习惯。
2、通过了解私有观念的产生过程,应该认识到私有观念不是从严就有的,从而克服自私自利的观念,树立大公无私的思想。
3、通过了解是生产力的发展推动社会历史进步,应该认识到发展生产力的重要性,为以后学习和理解党的基本路线的核心内容,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打下思想基础。
4、通过了解阶级的产生,国家的产生,应该认识到只要存在阶级,就必然存在阶级斗争,从而树立阶级的观点。
5、通过了解体力劳动者和脑力劳动者在古代科学文化发展方面的作用,应该认识到任何科学文化成就的取得,都离不开体力劳动者的劳动,这些劳动者就是广大劳动人民群众,从而树立群众的观点。
6、通过对三种社会的发展变化过程的了解,应该学会科学地、历史地评价社会制度的变更方法,不管出现何种情况,都应该用发展的观点看问题,从而树立发展的观点。
7、通过了解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应该认识到今天我们仍然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从而树立科学的思想,反对封建迷信思想。
[重点和难点]
1.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叫做生产力。2.在生产过程中所形成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叫做生产关系。3.在原始社会,低下的生产力决定着原始的生产关系。4.私有制的产生是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力发展的必然结果。5.在生产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出现阶级。6.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7.封建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剥削和压迫的基础。8.中国经历了长期的封建统治,今天仍面临着艰巨的清除封建残余思想的任务。
知识结构图
教学方法:归纳法、分析法、列表法、设疑法、对比法、讨论法、角色置换法。
教学课时:11课时
第一课时 人类社会以生产劳动为基础
知识点、重难点
1、什么叫做生产劳动
2、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重点)
3、什么叫人类社会
4、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
教学过程
复习提问
1.通过前言的学习你认为对理想的追求,要建立在什么基础上?2.你认为学习这门课程主要目的是什么?3.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学习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首先应懂得:生产劳动既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也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导入新课
第一课 古代社会的发展历程(板书)
第一节 原始社会是人类社会发展的最初阶段(板书)
第一框、人类社会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板书)
一、生产劳动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板书)
阅读教材:第5页第1行至第6页第5行(教师分析)
上溯人类社会的起源,我们知道,劳动在从猿到人的转变过程,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劳动也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根本标志。在动物中间,利用自然物进行本能活动的情况是存在的。但是,它们都不会对自然物进行加工改造,都不会制造工具;因此,它们的这些活动也就不能算作劳动。恩格斯指出:“劳动是从制造工具开始的”。
1、什么叫做生产劳动(板书)
2、能够制造和使用工具从事生产劳动,这是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板书)
提问:人们从事生产劳动是怎样进行的?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是什么?
(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人类使用工具从事劳动,是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的,动物则不可能这样做。这种制造和使用工具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地进行劳动的能力,就是人类特有的'自觉能动性。
3、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人类社会自下而上的首要条件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因为,人们要生存,就必须创造出各种各样折物质资料来。为了获得这些物质资料,就必须进行生产,就必须劳动。同时,人们从事生产劳动,必须以一定方式结合起来,而这种结合,就成为人们之间发生各种关系的基础。人类社会是以生产劳动为基础,按照各种关系结合在一起的人们的总体。
提问:人类最早的社会是什么社会?在那个社会里人们主要使用什么工具进行生产劳动?(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二、远古人类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板书)
1、石器的制作,宣告了人类的诞生(板书)
如果从现已发掘出的年代最早的石器算起,人类社会至少已有二三百万年的历史了。其中,绝大部分时间属于原始社会。石器作为人类制作的最初的工具在原始社会有长期的决定意义,人们用它来抗击敌人、取得食物、制作服装、建造信所和绘画雕塑。
提问:远古人类是何时学会使用火的?火的发明和使用对远古人类生产生了什么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2、摩擦生火的发明(板书)
火的使用,特别是摩擦生火的发明,对远古人类的生产了重大影响。火的发现和使用,是旧石器时代原始的人的一项特别重大的成就。对于火的使用,他们经历了一个从利用自然到火的人工取火的漫长过程。
火的发现和利用,对于人类和社会的发展有着巨大意义。人类认识并掌握了火,就增强了同寒冷气候做斗争的能力。所以恩格斯指出“摩擦生火第一次使人支配了一种自然力,从而最终把人同动物界分开。”
提问:原始畜牧业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原始农业是怎样产生的?它们有哪些重大影响?(学生讨论、回答,教师归纳)
3、畜牧农耕的产生和发展(板书)
畜牧业、农业的产生和发展,是原始社会生产劳动的又一重大进步,并在人类生产史上具有深远的影响。原始畜牧业是从狩猎中发展起来的。
原始农业是采集中逐渐产生的。人们在采集过程中,通过长期的观察、摸索,他们终于发现了一些野生植物的种籽经过栽培,就试着把它们引种到住地周围,于是便有了原始的农业。原始农业的出现,对于社会的发展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
课堂小结 巩固新课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明确了什么叫做生产劳动;人和动物的本质区别;生产劳动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远古人从事生产劳动的历程等问题。初步认识了生产劳动对人类的重要性,同学们应该对劳动有一个正确的认识。
作业
1、什么是生产劳动?
2、人类社会和动物世界的本质区别是什么?
3、什么是人类社会?
篇15: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第一课教案
一、教学目标
1.了解社会主义税收的实质。
2.懂得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3.了解违反税法的四种主要现象。
4.能够准确区分各种违反税法现象的能力。
5.牢固树立纳税光荣的信念,自觉遵守税法,依法诚信纳税。
6.以主人翁的态度监督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同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等违反税法的行为作斗争。
二、教学重难点
【重点】
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难点】
偷税、欠税、骗税和抗税的认识和区分
三、教学方法
小组讨论法、案例分析法、分析归纳法
四、教学过程
环节一:导入新课
设置情境导入。出示关于普通人依法纳税的案例,提出问题,引发同学们思考,然后引入新课《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义务》。
导入实录:同学们,上课之前,老师要给大家播放一个感人的故事,讲的是年迈的张大爷,仍然不忘依法纳税的故事。故事看完了,大家想一想,张大爷为什么说“公民依法纳税,利国利民”呢?
环节二:新课讲授
1.税收的性质
过渡:同学们可以结合课本第一段的内容,思考这个问题,一会请同学们发表见解。
学生阅读课本,认真总结,发表见解。
教师点拨:我国的国家利益和集体利益、个人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国家的兴旺发达、繁荣富强与每个公民息息相关。国家各项职能的实现,必须以社会各界缴纳的税收作为物质基础。因此我国税收的性质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国家有了收入,才能为公民提供更多、更好的服务。
因此,公民在享受国家提供的各种服务的同时,必须自觉诚信纳税,这是公民的基本义务,也是公民爱国的具体表现。
2.违反税法的行为
过渡:我们知道了纳税是每个公民的义务,但是在现实生活中,却存在着各种违反税法的行为,下面我们来看一看一下的四个案例,同学们现在以学习小组为单位,进行探究讨论,注意思考:他们分别属于那种违反税法的现象?违反税法的后果是什么?
探究一:王某承包了一家服装厂,由于种.种原因,企业产品销售不畅,产品积压十分严重,资金周转困难,工人工资不能按时发放。王某经过苦思冥想,想出一条“妙计”,他采取销售收入不记账,把销售收入当作集资款入账,不纳税,用这部分资金作为企业的流动资金。后经举报,检察院一举破案,王某被提到公诉。虽然没有把钱塞进自己的腰包,但他的行为已经违反税法。
探究二:某电子元件厂厂长刘某以货贷被骗为由,应缴税款迟迟不交,税务工作人员多次催缴,刘某却从银行转走大笔资金,仍以无钱为由拒不缴纳税款。司法机关对刘某依法拘留。拘留期间,该厂缴清了全部税款和罚款。
探究三:某市五金电线厂等5家企业与当地税务部门相互勾结,在短短的4个月内,开出227份,总金额1.92亿元的空头发票和45份假已税证明。国家根据有关税收政策,返还退税款1218万多元。此案已告破。
探究四:陈某是一家国有企业的经理。,该厂应缴税715万元,但他拖拖拉拉地只交了16万元。6月,税务机关在催缴未果之后,依法将该厂库存款扣押。陈某不仅不配合税务工作,反而带人阻拦,煽动不明真相的职工围攻、辱骂,非法拘禁税务人员。月7日,当地人民法院以抗税罪处以陈某有期徒刑1年,并处以罚金50万元。
学生探究,小组讨论回答。
教师归纳:
1.偷税:指纳税人有意违反税法规定,用欺骗、隐瞒等方式不缴或少缴应缴税款的行为。材料一中的王某就是用了欺骗、隐瞒的方式偷税的。偷税的手段还有很多,例如:伪造、销毁、涂改账本和票据,隐瞒经营利润等。
2.欠税:材料二中刘某从银行转走大笔资金,以无钱为由拖欠税款就属于欠税。
欠税就是纳税人超过税务机关核定的纳税期限,没有按时缴纳而拖欠税款的行为。应税项目的纳税期限是1-15天,但超过5天还未缴纳税款;或者纳税期限是30天,但超过7天还未缴纳税款,就属于欠税行为。
3.骗税
材料三种五金电线厂的行为是骗税行为。骗税是指纳税人用欺骗手段获得国家税收优惠的行为。
4.抗税
材料四中陈某不仅欠税,而且带人阻拦、围攻、辱骂、非法拘禁税务人员的行为属于抗税行为。所谓抗税,即纳税人以暴力、威胁等手段,拒不缴纳税款的行为。
环节三:巩固提高
过渡:以上的四种违法税法现象,在现实生活中仍然存在,针对这些现象,税务机关在追缴税款的同时,要加收滞纳金甚至并处罚款,触犯刑法的还要由司法部门追究其刑事责任。因此,一方面,公民应当履行义务自觉纳税,另一方面,公民还要行使权利,树立纳税人意识。包括:
1.增强对国家公职人员及公共权力监督意识
2.以主人翁的态度积极关注国家对税收的征管和使用
3.对贪污和浪费国家资财的行为进行批评和检举,以维护人民和国家的利益
环节四:小结作业
小结:这节课我们重点学习了依法纳税的有关知识,知道了依法纳税的必要性,各种违法行为的表现和应受到的法律制裁。这对于我们在经济生活中正确地理解国家税收政策,认识我国税收的性质和意义,增强依法纳税意识,自觉抵制违法行为等将有重大指导作用。同学们,在走上社会之后,希望大家能够承担义务,自觉诚信纳税,做一个守法公民。
作业:联系日常生产、生活中正反两方面的税收实例,讨论应如何认识和对待依法纳税、诚信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是爱国的具体表现这一论题,并以小论文的形式表述自己的观点。
篇16:高一政治政治生活第一课教案
第一部分设计思路
本框是第四单元“当代国际社会”中的重点内容。学习和理解该框内容,有助于学生透过纷繁复杂的国际现象,把握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形式,认识到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本节课的设计从一组国际交往的剪影入手,遵循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再运用正确的理性认识分析当前发生或正在发生的国际政治现象的认识规律,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教学方法,通过启发式教学活动,使学生在兴趣中学习知识,在学习中增强能力,并增强维护我国国家利益的责任感。在理解国家利益时,要结合国家性质,引导学生认识到一个国家的国家利益首先体现了占统治地位的阶级的利益,从而进一步认识到我国的国家利益与人民的根本利益相一致,国家间的共同利益是国家合作的基础,而利益对立则是引起国家冲突的根源。
第二部分教学要求
学习目标:
1.通过判断,了解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和基本形式。
2.通过观看视频、案例分析、合作探究,识记并学会运用国家利益是国际关系的决定性因素。感悟并说出我国要坚定地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同时尊重他国的正当利益。
教学重点
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
教学难点
如何维护本国的国家利益
教学方法
多媒体教学手段,教师启发、引导,学生自主阅读、思考,讨论、交流学习成果。
第三部分教学过程
一、时事快播:请一位同学来播报几条国际国内的重大新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能起到导入新课的作用。
二、情景激疑:请大家观看一段视频,《中国外交部:美国不是南海当事方应谨言慎行》提出问题:南海问题的当事国是中国和菲律宾,而美国作为域外大国,插手南海问题,其真实意图何在?如果美国一意孤行,继续下去,将会导致中美关系如何发展呢?请大家带着问题来自主预习本节课的内容。
三、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探究一:说出国际关系的含义、内容、基本形式。并判断下列现象属于国际关系吗?属于国际关系的哪种内容和基本形式?
1、4月,中国外交部:中方不接受、不参与菲律宾单方面提交的南海仲裁案。
2、民进党台湾地区领导人当选人蔡英文即将在5月20日就职。台湾经济已因蔡英文两岸政策不明朗而受到“惊吓”。
3、国际竞争表现在各领域:有经济竞争、文化竞争、军备竞争、人才竞争、科技竞争。
4、205月9日,中印尼高层经济对话在雅加达举行。
探究二(小组交流代表发言):国家之间出现分离聚合、亲疏冷热的复杂关系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中,国际关系的决定因素是什么?请结合自己搜集的材料分析。
四、误区诊断、思维拓展
1、国家利益是国家间合作的基础。
2、国际关系纷繁复杂,没有什么规律可循。
3、国家处理国际问题时,必须坚定地维护国家利益,可以采取任何手段。
篇17:第一课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第一课 ―― 初中政治第一册教案
七年级第一课珍惜新起点教案
第一节 新学校 新同学
一授课班级:
二科 目:<<思想品德>>
三课 题:第一课<<珍惜新起点>> 第一框<<新学校新同学>>
四教学目的:
用活动课的形式,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他们在初中生活中的新体验和新感受,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学生参与教学,寓教于乐。
使学生得到以下收获:
五.课时安排:一课时.
六.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感受初中生活新环境,珍惜新起点
难点:如何通过积极的交往在同学中建立友谊。与同学结伴成长
七.教法及教具
教法:图例、事例分析法、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
八.教学设想:
授课理念:坚持“还课堂于学生”的教学理念,立足于学生的“学”,在开放性教学中,结合学生的个人知识、直接经验和真实体验。构建“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模式。
授课思路:本框内容分目,首先学习第一课第一框第一目“初中生活新体验”。学生从小学到初中是其人生的一个重要转折。中学和小学相比,无论在同学、老师、校园环境还是在课程设置上都有很大变化,通过互动游戏把这些变化带给七年级新生新鲜感,让学生体验初中新生活,珍惜新起点。
其次以活动课的形式,学习第二目“珍视新友谊”和第三目“与新朋友结伴同行”。因为在进入中学最初的阶段,能否处理好人际关系,也是能否适应中学生活的问题。而在这一方面可能存在比较明显的个体差异,有的能迅速地和同学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有的也许历时三年也未能建立起来。因此对这一时期的学生进行相关知识的辅导是十分必要的。
九.具体教学过程
引入新课:前言(板书)
教师在正式组织本单元教学前,先让学生翻翻上册的教科书,让他们与同桌分享看到如此精美、漂亮的教科书的心情。并利用好本书的“前言”,简明扼要地介绍思想品德课程将要学习的内容,本书的特点及学习上要注意的问题。以上处理应该是生动活泼的,而不是严肃的、说教的。让学生对你所教的学科留下美好的印象,憧憬着将来的学习,这样你就成功了一半。
讲授新课
第一课 珍惜新起点(板书)
第一框 新学校、新同学(板书)
(一) 初中生活新体验(板书)
活动 A:校园里的新鲜事之超级模仿秀
1.活动形式:游戏,,学生分成两组,互相一模仿新鲜事,一竟猜,进行竞赛.
2设计目的:通过寻找“校园里的新鲜事”的活动,帮助学生了解中学生活的各种新变化,领悟积极适应中学生活的重要性,珍惜初中这个新起点,体验成为一名中学生的快乐。
3 过程
第一步:“校园里的新鲜事”竟猜活动。
第二步:小组交流讨论,教师在各小组间巡回,给予引导和鼓励同学发言。注:老师提醒学生新鲜事的范围包括;校风,笑貌,规章与小学的异同等.
第三步:开展竞猜活动,教师主持小组之间的`竞猜活动,鼓励两组同学模仿和回答;教师对其进行引导和补充同学的回答。
第四步:教师小结。
第五步:组织学生围绕“中学与小学的差异”分小组讨论。
第六步:指导学生着重从“开设的课程、上课时间、学习特点”等方面探讨中学与小学的不同之处。
第七步:教师总结。
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
可单独评价,也可采取项目评价,以每一小组答案的正确性、完整性作为评价标准,最后的补充填空可以采取自由抢答的方式。教师应对同学们在竟猜活动中的积极性给予充分肯定和赞赏;肯定同学们在竞猜活动中流露出的喜欢自己学校的心情,并举例说明;指出可能有的同学对自己目前所在的学校并不满意,或并不喜欢学校的同学,这也是很正常的,可以理解的,同时应引导这部分学生从积极、乐观的角度思考问题,发掘学校的优势所在。通过分组讨论活动考察学生的观察、比较和归纳能力,作为评价标准。
过渡:进入新的环境,你有什么样的感觉?学生回答略。教师概括为两种感觉:作为一名中学生既感到很高兴,但又感到孤单。怎么消除孤单呢?就需要我们结交新的同学、新的伙伴。
(二)珍视新友谊(板书)
活动 B:“认识你,记住我!”
1设计目的
增进同学们相互认识了解,扩大交往面,养成热情开朗的性格,在具体的活动中体验感悟交友的乐趣。
2准备工作
每个学生自制5到10张填有自己基本情况的“交友名片”,涉及的内容应是课本上的11个方面,鼓励学生尽量设计得新颖别致些,这也是一种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动脑的能力。
3过程
第一步:学生下位互赠名片,并作自我介绍,相互认识。
第二步:鼓励学生积极主动热情的交往,教师一旁观察,对参与性较差的学生进行及时辅导。
第三步:请同学们介绍自己的新认识的伙伴。
第四步:请学生谈本次活动的体验及感受,大家分享。
4评价指导
在活动中,教师应注意提供宽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在没有思想顾虑的情况下交流。
(三)“与新朋友结伴同行”(板书)
活动C: “大家来帮忙”讨论
1第一步::
提供一则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难题 ,让大家出谋划策。(小玲是一位来自农村的初一新生,初到新学校新班级一个同学也不认识,在学校中生活学习很不习惯,特别是她害怕与城里的同学交往,她们好像不喜欢她,总是用异样的眼光看着她,她觉得在这新班级中很孤独。)
2活动目的:
帮助学生了解同学之间和睦相处的重要性;促进同学之间的相互了解,相互认识,促进同学团结;让学生学习一些必要的.人际交往常识。
3 过程:
第一步:将学生分成两组,对事例进行评论. 注:老师调节气氛,增加两组间的竟争,活跃气氛.
第三步:每小组派代表上台总结发言,谈谈同学和睦相处,共同进步,创建一个团结友爱班集体的重要性,(为下节课做好铺垫)
第四步:教师总结。
课堂小结:
七年级是人生道路上的一个新的起点。从这个起点开始,我们将在新的校园里学习、生活,认识新的老师和同学,让我们珍惜这个新起点,与新同学结下深厚的友谊,一起茁壮成长。我相信,只要我们不懈努力,我们的明天会更好。(视情况可在《明天会更好》的歌声中结束。)
ⅢI.布置作业:
活动:我的新面貌
在小学,有的同学可能曾是佼佼者,有的同学却一直默默无闻,但所有这些,都已经成为过去,我们不应为曾经拥有的荣誉而背上包袱,也不必为曾经有过的失误而懊恼。关键是怎样把握住新的机会,在新学校、新集体、新老师面前怎样展现新的自我。
在中学,我将出现的新面貌是?
篇18:人教版初二政治上册教案
一、课前导学:
二、 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知道家庭的特点。了解家庭关系的确立、现代家庭的主要类型。
2、辩证地看待家庭中父母与子女权利义务关系的能力。
3、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的父母,感受父母对自己的爱心、抚育,尊重父母的劳动和情感
三、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家庭是由 、 或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①
② ③
3、家庭的结构现在一般为 和 。此外还有 和
4、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的关系。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解答: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阅读课本P4两个关于家的故事,讲一讲家从不同侧面的理解的含义。(初步体会家庭的含义)展开你想像的翅膀说一说家是什么?
2、如果你的家长没钱、没地位、甚至下岗,你会看不起他们吗?你是否会害怕把这样的父母介绍给你的同学认识?
3、你的家庭属于什么类型?你的家庭成员有什么值得称道的地方?
流程四:检测达标
连线题
主干家庭 由父母与未婚子女两代人组成的家庭
单亲家庭 父母与多对已婚子女组成的家庭
核心家庭 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父母及第三代组成的家庭
联合家庭 父母中的一方与子女一起生活
单选:
1、对我们来说,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A、与父母的关系 B、与兄弟姐妹的关系 C、与爷爷奶奶的关系 D、亲人关系
2、现在的家庭结构一般为 ( )
①主干家庭 ②单亲家庭 ③核心家庭 ④联合家庭
A、①③ B、②③ C、③④ D、①②
3、、家的最主要特点是:……………………………………………………( )
A、我们常常在不同意义上使用的字眼 B、它与家庭有关
C、家人都有血缘关系 D、家中有亲人、有亲情
4、我们最早接受教育的地方是:………………………( )
A、学校 B、家庭 C、社会 D、互联网
5、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形式,下列不属于家庭关系确立的情形的有:………………………( )
A、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结婚组成新的家庭
B、因生育导致的血缘关系结合成的家庭
C、依照法定条件和法定程序收养而组成的家庭
D、因工作和学习需要而组建的集体大家庭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第一单元?第一课《爱在屋檐下》
第二课时:我爱我家
一、 温故知新:
1、家庭是由 、 或 结合成的亲属生活组织。
2、家庭关系的确立有多种情形:①
② ③
3、家庭的结构现在一般为 和 。此外还有 和
4、在家庭关系中,最主要的是 的关系。
二、 呈现学习目标:
学习任务:
1、知道抚养和教育子女是父母的道德和法律义务。
2、 收集父母为家庭作贡献的具体事例的能力。
3、 培养热爱自己的家庭、热爱父母的情感
三、 学习流程:
流程一:自主学习
1、家庭在我们人生中的作用?(家庭的意义:)
2、我国法律和道德关于如何父母对待未成年自己是怎样规定的?
预习自我检测:
1、 是我们成长的摇篮、我们的港湾和第一所学校; 是我们最亲的人,也是我们的第一任老师。
2、母爱和父爱是 的爱、 的爱, 的爱、 的爱。
3、学会 、 ,是一切美德的生长点。
质疑:(预习后,不懂的地方请纪录在这里,课堂上我们共同讨论)
流程二: 合作探究
(一)预习交流展示:
(二)解疑释疑:
疑问:
解答:
流程三:探讨与提高
1、回家和父母交谈,请父母讲一讲你小时候的有趣的故事,选择一则简单纪录在这里:
2、夸一夸你的父母,你的爸爸妈妈对家庭的无悔付出表现在很多方面,你能举两个例子来说一说吗?
3、每个同学都有一个温馨的家,你从哪些方面可以感受到家庭的温暖呢?请你举两个例子来说明:
流程四:检测达标
( 一)自我检测:
单选:
1、天底下最无私的爱是:…………………………………( )
A、母爱 B、父爱 C、师爱 D、友爱
2、父母对子爱的抚养教育是:……………………………………( )
①亲情的自然流露 ②传统美德的彰显和发扬
③当今道德的要求 ④当今法律的要求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家是我们:…………………………………………………………………( )
①情感的栖息地 ②物质生活的后盾 ③发泄不满的地方 ④发展的大本营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④
4、怡从小被寄养在外婆家,父母很少过问,也不负担抚养费。长大后,秀怡通过诉讼要求父母支付了教育、抚养费。这个案例说明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是………………………………( )
A、亲情的自然流露 B、传统美德的彰显与发扬
C、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 D、社会主义法律的要求
5、陶行知为让儿子弃虚务实,特写了一副对联:“宁为真白丁,不做假秀才。”他履行了( )
、抚养子女的义务 、教育子女的义务
、保护子女的义务 、扶助子女的义务
辨析题:
天下无不是的父母
四、知识网络(梳理本课知识,画出结构图)
篇19:初二政治关爱他人教案
学习目标:1、理解父母为自己成长付出的辛劳,学会与父母沟通,认同民族文化,继承民族精神,树立民族自尊心和自豪感。
2、提高整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答社会问题的能力。
3、培养爱国情感,努力学习,增强报效祖国的责任感。
学习过程
一、知识梳理
1、认识家的作用,简述为什么要孝敬父母,怎样孝敬父母?
2、影响我们与父母沟通的因素有哪些?我们应怎样与父母沟通?
3、简述祖国的可爱之处与维护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4、简述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意义,怎样落实爱国行动。
二、合作探究——集思广益
5、当你与父母发生了矛盾,会如何处理?
6、青少年应如何承担起建设祖国的重任?
三、典型示例
7、某校八年级(1)班召开了一次关于“家”的主题班会,在班会上同学们踊跃发言,各抒己见。甲同学说:“家就是挨骂的地方。”乙同学说:“家是温暖的港湾。”两同学说:“家不是讲理的地方。”丁同学说:“家是棵大树,好乘凉休息。”
⑴对于上述说法你赞同哪一种?为什么?
⑵面对与父母的矛盾冲突,你认为应该如何解决?
四、拓展提升
8、点击中考(德州)
北京奥运火炬传递在法国受阻后,针对法国某些媒体的歪曲报道和拙劣表演,旅法华侨华人和中国留学生于4月19日在巴黎举行“支持北京奥运,反对媒体不公”万人集会。集会上,留法学生李洹不顾一些人的恐吓,发表了长篇法文演讲,既表达了对法国人民的尊重与友好,又抨击了法国媒体的不实报道,解释了西藏问题的真相,让在场的人为之振奋,法国人听得震惊和入神。事后,面对记者,他说:“宁可让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让祖国受委屈。”
当祖国的荣誉和利益受到损害时,李洹为什么要“宁可让自己受委屈,也不能让祖国受委屈”?
9、热点追踪:
材料一:7月5日,在“_”势力极力策划煽动下,极少数不法分子在乌鲁木齐市肆意打砸抢烧,给人民群众生命财产造成极大损失,严重破坏社会秩序和社会稳定。不管“_”分子如何表演,新疆自古以来就是中国的一部分是更改不了的,中国在和平发展道路上稳步前行的势头是阻挡不了的!
材料二:《民族团结之歌》:“五十六朵鲜花共栽一个盆,五十六棵翠竹共连一条根。五十六个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花似锦。五十六窑砖瓦筑成一栋房,五十六车矿石炼成一炉钢。五十六年民族团结一条心,就能把祖国建设得繁荣富强。”
1、仔细阅读材料一,你能从乌鲁木齐少数不法分子的暴力行为中看出他们的险恶用心吗?
2、在我国,民族团结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
3、作为一个中学生,应怎样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
五、知识网络 我有一个温馨的爱 1、如何认识我们的家
第1 家,温馨的港湾 2、为什么要孝敬父母课 不忘父母养育恩 3、怎样孝敬父母
相 4、影响与父母沟通的原因
亲 学会与父母沟通
相 5、应当怎样与父母沟通
爱
让 的
爱 一
驻 家
我 人
家 6、祖国的可爱之处表现在
第2 我爱你中国
课我 7、为什么要维护民族团结
们共 8、为什么说炎黄子孙一脉相承
有一 我们都是龙的传人
个家 9、民族精神的内涵与意义
六、课堂检测
1、贫困时,家是一个窝,哪怕四壁皆空,但只要有个窝,就可以挡住风寒,挡住雨雪,挡住豺狼与虎豹。有了家,就有了灯光,有了薪火,有了满屋子的亲昵与温馨。君不见,巴山深处,一家人因为买不起一人一个碗、一双筷,只好你吃完了我再吃,舐犊之情,仍无处不在。哪怕穷到去要饭,心中因了家人的牵挂,也就有了回家的想头,也就有了“金窝银窝不如自己狗窝”的信念。下列关于“家”,说法正确的是( )
①家,是我们最熟悉的地方,在这里充满了浓浓的爱意
②家,是一个充满亲情的地方
③家,就是我们的住所
④家,是我们温馨的港湾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春节到了,莹莹的爸爸与妈妈商量回老家过年,去看望年迈的父母。妈妈说:“乡下条件那么差,我才不回去呢!”莹莹应该说( )
a、太好了,我才不愿意乡下住呢
b、我想去乡下放牛,骑在牛背上的感觉真好
c、妈妈,我赞成你去,因为尊敬侍奉长辈是法律义务,是无条件的
d、不去也行,就给爷爷奶奶寄点钱吧
3、完成作业后,你便高兴地玩起了游戏,可刚过几分钟,爸爸就下班回来了,见你正在玩游戏,便十分生气地说:“就知道玩游戏,复习功课去。”这时,你应该( )①等爸爸情绪平定后主动地和他交流一下 ②不予理睬,继续玩下去 ③顶撞爸爸,强调自己的理由 ④理解爸爸的要求,体谅爸爸的用心
a、①②③④ b、①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
4、203月5日,总理在十一届人大一次会议上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指出:任何涉及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的总是,必须由包括台湾同胞在内的全中国人民共同决定。“”分裂势力企图改变大陆和台湾同属一个中国的现状,破坏台海和平,是注定要失败的。这说明( )
①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②台湾美丽富饶 ③“”是分裂国家、危害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的行为④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全体中国人民不可动摇的坚强意志和神圣职责。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②③④
5、2008年9月是第五个“中小学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月”。下列能体现伟大民族精神的有( )
①我国航天科技工作者克服重重困难,把自主研制的“嫦娥一号”绕月卫星送入太空 ②我国广大青藏铁路建设者克服高原缺氧 ③不辱使命,中国军事观察员杜照宇在黎以冲突中为和平事业献出了宝贵生命 ④边防军人李素芝不怕艰苦,勇攀医学高峰,把爱奉献给西藏人民
a、①②③④ b、①② c、②③ d、②③④
6、2008年北京奥运圣火境外传递,展示了奥林匹克运动的巨大感召力。在奥运圣火的辉映下,火炬接力活动成为全球华人的爱国聚会,也是一次中西方活动成为全球华人的爱国聚会,也是一交中西方文明的交流和融合。熊熊燃烧的奥运圣火,一路点燃了海外华人的爱国激qing,也一路激发了国内群众的满腔豪情,这是几千年来中华民族形成的伟大民族精神支撑的结果。这种精神是( )
a、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
b、自觉承担起建设祖国,振兴中华的历史责任
c、勤劳、勇敢、坚毅、智慧
d、平等、团结、互助
7、在革命战争年代,有“五四精神”、“红岩精神”、“长征精神”激励人们舍生忘死;在新中国建设时期,有“大庆精神”、“两弹一星精神”鼓舞人们忘我工作;在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又不断涌现出“奥运精神”、“抗洪精神”、“航天精神”、“抗击暴风雪精神”……不同的时代,我们的民族面临着不同的任务,也产生了不同的精神支撑。今天,我国正面临着新的机遇和挑战,也呼唤着新的民族精神出现。
(1)不同历史时期涌现出激励人们顽强拼搏的各种精神,这些精神的共同核心是什么?
(2)我们作为祖国未来的建设者、民族振兴的希望,应当如何继承和发扬这些精神?
篇20:初二政治亲近师长教案
初二政治亲近师长教案
学习目标:
1、懂得孝敬父母的理由,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2、了解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构建和谐家庭。
3、全面地理解老师,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与批评,培养尊师、敬师的情感。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1、懂得孝敬父母的理由,以实际行动孝敬父母。
(1)为什么要孝敬父母长辈?
①父母赋予了我们生命,并在哺育我们生命的过程中倾注了无私的爱。父母之爱是人世间最伟大的爱,因为这种爱能包容一切,能撼天动地。
②“孝”是中华民族优良的传统美德。自古以来,“孝”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最基本的道德规范。
③孝敬父母也是社会主义道德规范的重要组成部分。孝是做人的根本,一个人只有爱自己的父母,才会爱别人、爱社会、爱国家。
④孝敬、赡养父母长辈,不只是报答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更是我国法律规定的必须履行的义务,是每个公民义不容辞的责任。
(2)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长辈?
①孝敬父母长辈,就是要求子女对父母长辈履行应尽的义务,包括尊敬、关爱、赡养等等。
②孝敬父母长辈包括物质上的赡养和精神上的关心、体谅、尊敬父母。青少年虽没有赡养父母的能力,但完全有能力在精神上关心、尊敬父母。
③孝敬父母表现在我们平时的一言一行之中,我们应该从现在做起,从身边小事做起。如接受父母的教育和监护;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不向父母提不当要求,不增加父母的思想和经济负担;父母生病时,悉心照料父母;认真学习,严格要求自己,少让父母为自己操心等等。
(3)个人在家庭积极孝敬父母的'意义?
①有利于增强自己的家庭责任感。②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③有利于增强自己劳动的意识和习惯。④有利于培养自己的实践能力。⑤弘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符合相关的法律要求。
(4)不去赡养、孝敬父母的危害?
①败坏了社会的风气。②不利于家庭和谐、稳定。③不利于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④不仅要受到道德谴责,情节严重者还要受到法律的制裁。
2、了解与父母沟通的方法与技巧,构建和谐家庭。
(1)代沟问题
①代沟的含义:中学生正处在于父母心理差异较大的时期,在这一时期,子女与父母之间在一些问题上往往观点相左,差异较大,容易形成隔阂,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代沟”。
②产生代沟的原因:子女与父母的生活经历、角色身份、兴趣爱好、思维方式和认知水平都有差异。
③如何跨越代沟?沟通是跨越“代沟”的最好方式,我们要克服烦躁与不安,以感激的心情、理智的态度对待自己的父母。
④积极沟通的意义?有利于增进情感;有利于化解矛盾,促进相互理解;有利于构建和谐家庭,化解代沟。
⑤怎样才能更好地与父母沟通?
可以选择恰当的时间和地点与父母心平气和地直接交流沟通;可以将自己的想法告诉他人,通过他们帮助自己与父母沟通;可以通过电话或书信和父母沟通,等等。
⑥沟通的技巧:主动交流、认真倾听、善于体谅、控制情绪、主动道歉、承担责任。
★ 写教师实习报告
★ 教师实习报告范本
★ 初二历史教案设计
★ 初二数学教学总结
【初二政治第一课教案(共20篇)】相关文章:
初二政治教学总结2023-03-09
初二政治教师年度工作总结2022-11-05
高二历史教师个人总结2022-08-23
秋季开学初中法制教育主题班会2023-01-27
初二政治教师的工作总结2022-11-07
尚重民族中学-学年度第二学期教学工作计划2023-09-10
初二年级历史教师工作总结2023-01-28
历史教师个人学习总结2024-01-13
初中历史教师教学工作计划2024-01-15
初中历史教师个人教学工作总结2022-05-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