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修语文《在酒楼上》教案(共17篇)由网友“Macho”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选修语文《在酒楼上》教案,以供大家参考借鉴!
篇1: 选修语文《在酒楼上》教案
选修语文《在酒楼上》教案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解读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鲁迅及其作品介绍
问学生都知道鲁迅的哪些作品。
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另有代表作中篇《阿Q正传》。一生创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近20本。另有文化论著等。
《在酒楼上》作于1924年2月16日,后收于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二、字词梳理
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加点字的读音。
如嚼泥土 白皑皑 堂倌 呷酒 迂缓 踌躇 踟蹰 精悍
骇怪 圹穴 敷衍 辜负 阔绰 寒暄 送殓 诳
三、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
1、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
2、请学生复述故事。
3、分组讨论,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文章分为四部分:
(一)(1--7)回乡无聊去酒店。 (二)(8--21)巧遇朋友吕纬甫。
(三)(22--48)听纬甫叙说三件事。
(四)(49)分手。
四、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1、肖像描写
(1)让学生找出文中肖像描写的语句
(2)人物的外貌体现了吕纬甫的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肖像描写在第11段,并讨论
问:此处运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过去与现在)
问:如何认识“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中的“也”?
同样的乱蓬蓬却有不同的原因。过去是无暇顾及小节,可看出积极进取、参与变革的青春活力、意气风发;现在则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可看出百无聊赖、人生失意的消极颓唐。
问:反映了什么问题?
人物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语言描写
(1)第19段的“圆圈理论”,并且怎样理解?
吕纬甫的这番自述在自嘲中含有一种清醒地认识,认识到自己变化的荒唐可笑,更认识到这种变化的不可避免。
(2)第26段的以前的“宏图伟愿”,并且怎样理解?
这种对自我悲剧人生的清醒认识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也使其身上的悲剧意味更加浓重,而知识分子内心软弱的一面也在不经意间自然表露出来。
(3)第40段的教书生涯,并理解。
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违心教些充满封建毒素的东西。他由一个激进者退化为一个落荒着。
(4)第47段的不知出路,并理解。
对现实人生的失意让其内心充满失望,过分的失意使他堕入颓唐。
3、动作描写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在第8段,“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作用:现在“迂缓”,以前“敏捷精悍”,外在动作行为的变化反映出人物内心的颓废。引人思考让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即作品主题。
4、细节描写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在第17段和第19段,“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他一手擎着烟卷,一支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
作用:写出了人物行动迟缓,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似乎往事不堪回首。与以前的活泼、充满生气全然不同。甚至在外省谋生做的事情恰恰是年轻时致力反对、变革的事情。
5、吕纬甫回乡做了哪两件事情,又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回乡一是为给小弟迁坟,二是给邻居女孩顺姑送两朵剪绒花。表现出他具有浓浓的人情味以及对生命的眷顾之情。
五、人物形象小结
以上便是这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主要方法。主要通过人物自述,侧重揭示人物内心等。除了这些直接描写,还有侧面描写,如作品中通过“我”的视角写吕纬甫,以及下节课要讲到的环境烘托等手法。
那么,作者运用这些方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前面已通过不同的人物侧面进行了分析,最后请同学们再综合概括一下。
答:吕纬甫早年是一个敏捷精悍、热衷改革、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但是现实改变了他,为了养家糊口,他变成了一个精神呆滞、恍恍惚惚、敷衍了事、随波逐流、妥协屈服、丧失自我的沉沦者。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我们依次看到的是热血的吕纬甫,无聊的吕纬甫,迷惘的吕纬甫。
六、布置作业
1、请学生回去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2、思考:顺姑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刻画顺姑的肖像和性格有什么作用?
(答案:(1)善良能干、不失美丽但遭遇不如人意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2)与后文顺姑的最终命运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对美好事物的摧残,深化主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2、解读作品主题
教学过程
一、检查提问字词及课后思考题
二、分析环境描写
文中有几处环境描写?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①第2段“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作用:这些景致与人物懒散怀旧的心绪、消沉落寞的情怀正相吻合,情与景交融营造了一个略带感伤色彩的抒情氛围。作品中的环境整体有些阴暗压抑。这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社会环境。
②第49段“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作用:“罗网”展现封建文化思想依旧弥漫的社会环境。
③第4段“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作用:这不正是我高洁的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意志的象征性写照吗!
④第31段“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作用:在这里,正隐隐地透出了我的一种希冀,我是多么希望老友重新像这株红山茶那样挺立起来啊!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是一些融情入景的画面,含蓄地展示着我的感情世界,有助于深化小说的题旨。
在萧索凄清、死气沉沉的背景下,梅花、山茶与白雪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其实,只要熟悉鲁迅先生悲观中奋起、绝望中反抗的战斗精神,就应该不难理解这幅图画背后的精神内涵。
⑤第31段“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啁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作用:此处鸟雀归巢的画面,烘托出吕纬甫如今妥协、丧失自我、沉沦的形象
三、总结小说的主题
1、思考:造成吕纬甫人生失意、理想幻灭的原因固然与小知识分子自身性格软弱有关,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答:还有社会原因。
2、造成他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请分小组充分讨论后回答。
答:造成吕纬甫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中国是一个“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的国度,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他的悲剧,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的悲剧
3、请试着概括小说的主题。
小说以20世纪代“五四运动”落潮后不久为背景,表现了吕纬甫由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转而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灵魂的人生悲剧。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回顾了吕纬甫由满腔革命热情到意志消沉的历史过程,以内蕴丰富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许多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之后并没有寻找到正确的道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个人奋斗无济于事,而正确的道路还需要继续探索。鲁迅既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做了严肃的针砭。
四、艺术构思
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动人地展示了主人公的感情世界。它的主要内容与情节是在我与吕纬甫的对话中展开的。
五、布置作业
思考:联系全文看,吕纬甫和顺姑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相似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示例:
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理想得不到实现,结局都是悲剧性的。⑵作者通过这两个人反映当时中国的现实,他们两个人的悲剧背后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在酒楼上》写作背景
“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其中尤以描写他们因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者为众,也有不少是反映他们失学、失业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和苦闷的`;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却是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来展示社会生活的,并包蕴着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在以初具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那些篇章中,这个特点尤为鲜明、突出。读《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等作品,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是多么热情地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小说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际,一方面寄予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批评了他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态度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鲁迅是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在这种针砭中,正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通讯》)。显然,他是把知识分子视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从《在酒楼上》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出发的对于知识分子的热望。在鲁迅看来,吕纬甫在新旧之争中,不再坚持鲜明的反封建立场,人生态度变得颓唐,那实在太令人失望,也实在太不足为训了。
《在酒楼上》读后感
今天,我又翻看了《鲁迅小说集》了,每逢寒假,我都有些烦厌,一来在北方待的时间久了,很不习惯这边的天气,只能整天整天地待在房间里;二来不习惯这边的人和事,虽则没有多少矛盾和冲突,然而这里终究没有多少生气。于北者,我是客子,不错;于南者,我逐渐也成了客子了。
深冬的故乡,机器依然在转,车辆络绎不绝,这就是城镇化的力量啊,前不久发现,这里村村通公交了,买东西基本都往商场里赶,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像大都市那样的繁华,那样的兴旺。于我这个游子而言,真是再高兴不过的了。然而,金融海啸的到来,又让我这个跻身在寒流的人,雪上加霜,一则不知道以后何去何从,二则看到家里的不堪的光景,又甚是迷茫。于是,我又埋自己于书堆中,虽则颓唐,但也自在,懒散。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集中《彷徨》的第二篇,也是颇有名气的一篇。小说中的“我”也是一游子,只是到了S城,离故乡三十里的地方了,本是寻访朋友的他落入了他乡觅朋而不得的境地,却在一石居中遇到故知,可是,事过境迁,人非是人,旧同事吕纬甫,看上去颓唐,失去往日的生气,从他的诉述中,我们听到一个故事,一个悲惨的小女孩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叫阿顺,是一早年丧母的孩子,从小就勤快,照看两个妹妹,父亲长富也以此为豪。可是,有一次阿顺病了,吐红和流夜汗,从此就一躺不起了,堂叔长庚来借钱,阿顺不肯,堂叔就诳言道:“你的男人还不如我呢。”原本阿顺已经过聘了,可没见过对方,被叔叔这么一说,便是浮想联翩,竟然一命呜呼了。吕纬甫为阿顺寻找一朵大绒花,从济南带回来了,终究没送上,人便下了黄泉。
以前,我是颇有兴致地分析阿顺的悲剧的原因的,可现在这种兴意早已索然,因为糊糊涂涂,马马虎虎未必是值得唾弃的生活态度。就连文中的吕纬甫颇有同感,他给小女孩教书,不教算术,只教《女儿经》,当然,在他看来,也是为了糊口。换到今天,我们这帮新新人类中也实施这种“奴化“教育,显然,会招致唾骂的风暴。然而,这种教育也得从另外一角度进行阐释,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淑女课程,是培养女人的气质的,为成批地培养淑女做了努力,这无疑也是商品化市场的产物。以前,我也尝试过修一些形体,举止的课,或是看一些书,但终究还是戴上了“小傻”的帽子。我才发现人不是“修”出来的,得“走”出去,故此我还是这样的“傻”。
篇2: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一个深冬我回到灰蒙蒙的、透露着衰败气息的故乡,却发现往日时光已无迹可寻,无处于我不生疏,无处于我不孤独。酒馆,废园颓唐着捧出一株老梅,一株不以深冬为意的老梅,还有傲慢如火的一株山茶花,让我觉得浑身冰凉又有老旧的一些热血在体内沸腾。
与吕纬甫不期而遇,今日境况,事事都看起来无聊,那旧日同窗时的书生意气他没有忘,但终究是再拾不起那颗滚烫的心。吕纬甫回乡,来为曾经与他很亲睦的弟弟迁坟,他带着满满的爱与柔软的眷恋回来,却发现在岁月的.浸沤下弟弟已散于泥土中。将那碎木与泥土装进棺材里,继续过模模糊糊的生活。那淳朴美丽的阿顺姑娘,青年朴实的“愿这世界为她变好”的祝福没能实现。在恶人的诳言下她带着惊惧死去。那绒花没了主人。正如吕纬甫没了寄托。从此在这世间随随便便做一个无乎不可的人,做一些无聊的事,模模糊糊一年一年过下去,就够了。
我与吕纬甫离开酒馆,走向两个方向。
吕纬甫和我,是作者内心的两种声音的辩难。在那浑浊看不见希望的日子里,往哪走去?内心有温柔的爱,有老梅一般的斗志,也有无可奈何,心灰意冷。在北方自己是格格不入的客人,回家乡也没了容身之处,老友与当年的壮志豪情一起风流云散。孤独寂寞迷茫困厄,碎雪纷纷扬扬落了满身。
篇3:《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酒楼上,对坐饮酒的“故人”,是他又似乎不是他了。
当我怀着深沉的无家可归的悬浮感回到那早已被改头换面了的地方,坐在酒楼上,重拾故地的生疏。巧的是,在换了面貌的故土遇到换了灵魂的故友,这一切,便注定了这一次归来的索然与懊悔。
眼前不停喝酒,试图买醉的吕伟甫,恰是鲁迅笔下地位与命运无不带有一定的悲剧性与荒谬性的知识分子。他说在这近十年的分离中,所做的却也都近似是一些无聊的事。想想也是,往往别人看着无聊,并非真的无聊,若连自己都已认定,那便是真正的无聊了。曾经那个满怀革命热情的青年,曾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甚至因为激烈的争论改革中国的办法以至于打起来,较于现在,为胞弟迁坟,为糊口而不得不违背自己的意志去教孩子们充满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在异常顽固与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当年敏捷精悍的吕伟甫终究是经不起挫折,变得颓唐与消沉,丧失了抗争的力气高尚的人生境界就此离他远去。
在我看来,他若就这样随波茫然的走下去,也未尝不是一件好事,毕竟在那个吞噬灵魂的年代,没有几个是在铁屋子里一直保持清醒的人,可吕伟甫的悲哀却远不仅限于此。
一杯杯酒水下肚,微红的眼圈昭示出的酒意,是他在走投无路之后为那消逝的灵魂所做的哀悼,他的躯体妥协了,但是他的自我意志又是这般的强烈,明知不可为而为之,他的痛苦较之于封建残破下的愚昧底层民众来说更加让人难以忍受,英雄的知识分子往往无法摆脱孤独者的命运。在封建传统的压力下,他、他们像一只苍蝇飞出了小圈子,却又飞回到原点。便如他当初可怜可笑那蝇虫一般,现今也只能可怜可笑自己那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者的生命罢了。
他不满足于自己这样的人生,但他又不得不坦承而又实际的走着那条仅剩的路,哪怕清醒的灵魂在不断的自责,他也只能怀着难耐的隐痛上路,他被逼无奈下浑浑噩噩的渡世,当我们给予深切同情的同时,又不得不去批判与痛斥,同时也让我们看到吕伟甫的存在是多么具有广泛性。
辛亥革命过后的新知识分子们向他这般隐退的不在少数,好在他们只是选择了隐退,思想引导着灵魂保留着最原始的希望,正如他问我的:“你不能飞的更远些吗?”?他丧失了抵抗的气力但仍愿将希望寄于同伴,如此,中国还是有未来可言的。
“我独自向着上己的旅店走,寒风和雪花铺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一个曾与自己并肩同行的朋友,选择了离去,希望便自此虚妄,一份灵魂与自己踏步前行,绝望便也是虚妄的了,可见绝望的反抗不至于此,希望也将永存于前行的路上。
篇4:《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集<仿>里面的作品,其中描写的最为出彩的人物莫过于吕纬甫了,留给我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主人公用蜂蝇来对自己人生的比喻,吕纬甫的人生就像是蜜蜂与苍蝇一样,被人惊吓的一下即刻飞去,但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到了原地点,这种悲剧色彩,不仅让我们觉得主人公可悲,更觉得他可怜,曾经意气风发和拥有青春活力的吕纬甫曾经勇敢的冲进城隍庙拔掉神像的胡须,曾经满怀信心的和封建礼教作斗争,曾经慷慨激扬的讨论者国家大事,曾经对“保守派”的停止不前而大为耻笑,但他所做的一切并没有能让社会进步,人们的思想解放,反而自己陷入窘境,落魄,就像苍蝇和蜜蜂的飞行一样,用回到了原点,这是全文最让我感到讽刺的地方。时代的变迁与生活的变故就这样把这个充满着理想,拥有着朝气的年轻人压迫的面目全非,使吕纬甫的人生变得颓唐与绝望,为了生活,他放弃了自己革命的立场,也放弃了自己的梦想,成为了一名教小孩读四书五经的家庭教师,但这一切的变故他的思想都非常的清醒,以至于在精神上给以了他沉重的打击,他变得自责,更觉得自己无用,因此他由勇敢,聪慧的年轻人变成了神色颓败的中年人。这一转变也是他经历的社会生活的一次又一次的打击所造成的。
从小说中中我们不难看出鲁迅对主人公堕落的惋惜,和他悲剧色彩的必然性以及感到的无奈,虽然吕纬甫在政治生活上失意而颓唐,但鲁迅仍然把吕纬甫刻画是心怀善良和诚以待人的形象,在小说中吕纬甫回故乡s城主要是为办两件事,一是给三岁为夭折的小弟弟迁坟,其二是给顺姑娘送花,但小弟弟的尸骨早已腐烂的不见了踪影,顺姑娘也已经去世。做这两件事实在没有了什么意义,甚至是让人感到是无聊的,但他还是尽心尽力的努力办好这两件事,乐此不疲的四处搜寻和挑选绒花,在迁坟的过程中,辛辛苦苦的在雪地里忙了大半天。从中我们不难看出,吕纬甫的心并没有完全的死,他依然有着母子之情,兄弟之情,他甚至眷恋着以前给予他美好回忆的邻里之情,这不仅与颓败的吕纬甫在形式上做了对比,更展现了吕纬甫多维的人性。
<在酒楼上>表达了五四运动由高潮转向沉寂这一背景中,知识分子内心的苦闷与颓唐的情绪。不仅让人感到可叹,更让人感到意味深长。给我以启迪。
[《在酒楼上》读后感]
篇5:《在酒楼上》读书笔记
《在酒楼上》读书笔记800字
今天再次读了鲁迅先生的《在酒楼上》,总觉得鲁迅先生的文章只读一次很难辄穷其意,必须多次阅读、细细揣摩。《在酒楼上》篇幅虽短小,意蕴却无穷,读罢之后总感觉一团团乌云笼罩在心头,让人实在觉得压抑、沉重。这就是鲁迅啊,看似云淡风轻,实则字字见血,他的笔像一把锋利的刀划在心头,让人直面淋漓的鲜血,深切地感受到切肤之痛。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原是辛亥革命时期振臂一呼、力求改革的热血青年,在屡遭现实打击后变得一蹶不振、意志消沉,教着他曾经最厌恶的“子曰诗云”。他对待现实态度极其消极,“敷敷衍衍”“模模胡胡”,作者是将其归为封建思想加以批判的。与鲁迅先生以往的小说不同,作者所批判的对象不再是麻木的未觉醒的老一代中国儿女,而是觉醒了的新一代人。鲁迅先生笔下的这些觉醒者,他们非但没有人性获得自由的欢愉,反而产生了那种“梦醒了无路可走”的更加深刻的悲剧感受,使读者产生共鸣,倍感压抑、沉重。
人要生存,就必须与外部社会打交道,觉醒者亦是如此。觉醒者首先必须获得一定的物质生活保障,否则难以立足。吕纬甫为了糊口度日就不能不教“子日诗云”,否则连每个月二十元的生活费用也无法得到,他也就无法生存。但是,教“子曰诗云”又意味着向现实屈服,走向自我毁灭。这是一种两难境地:要实现自我,与现实对立,就无法生存;要生存,就得向现实妥协、毁灭自我。二者中任何一种都意味着人的毁灭,这蕴含无穷的悲剧感。
然而,作者所表达的是对这种人生态度的`痛斥,他所坚持的正如他眼中之景,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区别于吕纬甫,鲁迅先生选择了在孤独中砥砺前行。这让整篇文章不流于失望,给觉醒者展现了希望之路。
篇6:在酒楼上赏析
“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其中尤以描写他们因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者为众,也有不少是反映他们失学、失业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和苦闷的;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却是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来展示社会生活的,并包蕴着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在以初具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那些 篇章中,这个特点尤为鲜明、突出。读《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等作品,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是多么热情地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小说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际,一方面寄予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批评了他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态度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鲁迅是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在这种针砭中,正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通讯》)。显然,他是把知识分子视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从《在酒楼上》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出发的对于知识分子的热望。在鲁迅看来,吕纬甫在新旧之争中,不再坚持鲜明的反封建立场,人生态度变得颓唐,那实在太令人失望,也实在太不足为训了。
篇7:在酒楼上赏析
【吕纬甫的形象】
吕纬甫是鲁迅先生的小说《在酒楼上》的主人公。这是一个曾有过辛亥革命时期的革命热情,现在却变得意志消沉的“文人”。
【吕纬甫形象深刻的认识意义】
(1) 反映了从辛亥革命到五四运动落潮的时代烙印;
(2) 反映了五四运动落潮时期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
(3) 反映了实际生活中一般知识分子的精神状态;
(4) 客观上提出了“知识分子问题”。
【 鲁迅塑造吕纬甫形象的方法】
(1) 让人物自述;
(2) 叙述和描写相互配合;
(3) 以景物烘托气氛和主题;
(4) 注重刻画人物灵魂。
【艺术特色】
(1) 独特的题材:知识分子
(2)独特的视角:关注“病态社会”里的人的精神 “病苦”。吕纬甫——在颓唐消沉中无辜消磨生命。
(3)独特的小说结构模式:归乡——表现了无家可归、无可附着的漂泊感。中国现代知识分子“躁动与安宁”、“创新与守旧”两极间摇摆的生存困境。在这背后,隐藏着鲁迅内心的绝望与荒凉。
(4)“格式的特别”——创造新形式的先锋
鲁迅自觉借鉴西方小说的形式,通过自己的转化、发挥,以及个人的独立创造,建立起中国现代小说的新形式。
“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其中尤以描写他们因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者为众,也有不少是反映他们失学、失业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和苦闷的;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却是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来展示社会生活的,并包蕴着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在以初具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那些 篇章中,这个特点尤为鲜明、突出。读《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等作品,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是多么热情地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小说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际,一方面寄予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批评了他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态度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鲁迅是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在这种针砭中,正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通讯》)。显然,他是把知识分子视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从《在酒楼上》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出发的对于知识分子的热望。在鲁迅看来,吕纬甫在新旧之争中,不再坚持鲜明的反封建立场,人生态度变得颓唐,那实在太令人失望,也实在太不足为训了。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自然是吕纬甫,。他在小说中,是被作为一个悲剧人物来描写的。吕纬甫的悲剧,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的悲剧。这自然是令人痛心的。
吕纬甫曾经是一个很激进的青年,他在求学时和同学们同到城隍庙去拔过神像的胡子,还因为激烈地争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然而。中国是一个“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坟? 娜拉走后怎样》)的国度,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便得苟且偷安,混混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而不得不违反自己的意愿去教给孩子们充满了封建毒素的《女儿经》之类的东西。这无疑是非常可悲的事。他由一个激进者而退化为一个落荒者了,从一个极端走到了另一个极端。当年在与同学争论改革中国方法时,他若不是对自己的主张十分自信,是不至于与同学打起来的,而这“打起来”,正表明了他的激情升腾到了何等狂热的程度,及至悲叹“那时豫想的事可有一件如意”他也就自然分外失望。过分的失意使他堕入颓唐。
象吕纬甫这样由狂热而失望,由激进而消沉、落荒,在当时的青年中并不罕见,鲁迅坦然诚认,他自己也曾一度颓唐,因而这种情况引起了他的深思。在《两地书?二九》中他对此作了精当的剖析:“中国青年中,有些很有太‘急’的毛病……因此,就难以耐久(因为开首太猛,易将力气用完),也容易碰钉子,吃亏而发脾气,此不佞所再三申说者也。”他因而主张改革者“要缓而韧,不要急而猛。”在吕纬甫的悲剧中正蕴含着他对忽而狂热、忽而消沉的青年们的针砭。
吕纬甫虽然浑浑噩噩地度日而无力自拔,但他在思想上却是十分清醒的,并且怀着难耐的隐痛,充满着自责。他说:“……我有时自己也想到,倘若先前的朋友看到我,怕会不认我做朋友了。——然而我现在就是这样。”他甚至颇为尖刻地讽刺自己:“我在少年时,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下,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他说的很坦诚,很符合实际,却也很痛心。他显然是不满于这样的人生的,但他的人生却确实是一种蜂子或苍蝇飞旋似的悲剧,然而他又不得不像蜂子或苍蝇似的盘旋回来。正是由于他的头脑很清醒,对于自己这种可悲的人生有着深切的认识,这就更加深了他心灵的痛楚。小说在对吕纬甫的悲剧人生的严峻批判中,晓示当时的知识分子,不可重蹈他的覆辙。
可以说,吕纬甫的人生悲剧是当时相当一部分新知识分子的历史命运的真实写照。鲁迅在《非革命的革命急进论者》(见《二心集》)中曾指出过,在革命的进程中发生分化是很自然的事,难免“有人退伍,有人落荒,有人颓唐,有人叛变.”《在酒楼上》所描写的是辛亥革命之后的事,吕纬甫便是在辛亥革命的风浪过后的一个落荒者。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反顾了吕纬甫由满腔革命热情到意志消沉的历史过程,以内涵丰富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许多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之后并没有寻找到正确的道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个人奋斗无济于事,而正确的道路还需要继续探寻。《彷徨》扉页上有“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题辞,这篇小说的题旨正与这样的题辞相互应。
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动人地展示了主人公吕纬甫的感情世界。它的主要内容与情节是在“我”与吕纬甫的对话中展开的。这样的艺术构思,便于表现人物之间的感情交流;又由于叙事中夹带者抒情意味浓重的议论,感情也就袒露得更为分明。
“我”同吕纬甫在酒楼上不期而遇。旧友相聚,不免反顾往事,互通长短。吕纬甫还向“我”细细地讲述了两件小事:他说,这次他来S城的目的,一件是奉母命为三岁时夭亡的小兄弟迁葬,另一件是,母亲要他给旧时的邻家姑娘阿顺送两朵剪绒花去。两件事他都办得不如意。小兄弟的墓找到了,但谁知掘开墓来一看,墓穴里连尸骨的影子也没有,连最难腐烂的头发也不见踪影了,但他还是迁了点原处的土去埋在父亲的坟地上。母亲叫吕纬甫给阿顺姑娘送剪绒花去的原因是,阿顺小时候曾因为羡慕别的孩子头上戴着剪绒花,“自己也想有一朵,弄不到,哭了。哭了小半夜;就挨了他父亲的一顿打,后来眼眶还红肿了两三天的缘故。然而这次吕纬甫带着从外省特意买来的剪绒花来找她时,她却早已不在人间,吕纬甫便把剪绒花送给了阿顺的妹妹阿昭(虽然他“实在不愿意送她”)为的是回家后好对母亲说“阿顺见了喜欢的了不得。”这两件事都是很无聊的,“等于什么也没有做”,但他却都做得很尽兴。
那么,吕纬甫为什么要尽心于这种“等于什么也没有做”的事呢?作者又为什么对吕纬甫在做这两件小事时心态加以描写呢?不错,吕纬甫已在政治上变得颓唐了,但从他做这两件小事的情况来看,他毕竟还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在迁葬的过程中,辛辛苦苦地在雪地里忙碌了大半天,如果仅仅是为了骗骗母亲,他是无须这般一丝不苟的,看来还是出于兄弟之情、母子之情,不这样尽职地完成“迁葬”,他会过意不去,会留下感情的负累。送剪绒花的事亦复如此:一是为母亲,这是母亲的一个心愿;二是为阿顺,如他自己所言:“为阿顺,我实在还有些愿意出力的意思的”因为往昔邻里之间亲亲热热的温馨的记忆,吕纬甫是不能忘怀的,而且他希望这次送去剪绒花对阿顺少年时代爱美之心受到打击能有所补偿。吕纬甫的心地善良、真诚待人的品质,在处理这两件小事的过程中,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良知未泯的知识分子,却在大事上变得浑浑噩噩了,他对于改革社会已失去了信心,也不再追求了,他对于教《女儿经》这样的事也采取“无乎不可”的态度了。在讲完剪绒花的事之后,吕纬甫说:“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模模糊糊。模模糊糊的过了新年,仍旧教我的‘子曰诗去’去。“我”批评他之后,他诉说了自己的不得已:“……连算学也不教,不是我不教,他们不要教。……他们的老子要他们读这些,我是别人,无乎不可的。然而同时也就满脸通红,“眼光却又消沉下去了。”他感到悲哀,感到惭愧,心中有着一种无可排遣的苦楚。正因为他是一个品质很好的青年,他的由激进变为消极,颓唐,放弃了改革社会的高尚目标落荒而去才更令人感到惋惜。
《在酒楼上》有较多的景物描写。“我”来到“一石居”时,正值严寒季节,然而从窗口看废园,那里“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血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这不正是“我”高洁的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意志的象征性写照吗!在吕纬甫叙述自己故事的间隙,小说中又穿插了一段生动的废园景色描绘:“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在这里,正隐隐地透出了“我”的一种希冀,“我”是多么希望老友重新像这株红山茶那样挺立起来啊!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并非仅仅作为人物活动的背景而存在,这是一些融情入景的画面,含蓄地展示着“我”的感情世界,有助于深化小说的题旨。
鲁迅探索将主体渗入小说的形式。《在酒楼上》的叙述者“我”与吕纬甫是自我的两个不同侧面或内心矛盾的两个侧面的外化,全篇小说具有自我灵魂的对话与相互驳难的性质。
“老梅”一段描写的精妙之处也在于此。
篇8:《在酒楼上》新解
《在酒楼上》新解
从《呐喊自序》中,我们可以看到:鲁迅对“铁屋子”的“万难破毁”报有“确信”,绝望于“铁屋”中人的前途;他又从自身经验范围的有限性出发,认识到他之必无希望的证明不能折服别人之所谓可有,至少逻辑上不能抹杀希望存在的可能性,从而产生了“听将令”“遵命”呐喊的动力。待到他的“彷徨”时期,新文化运动已经退潮,阵营已经分化,原初的启蒙者的“将令”已无形中被消解,再加上社会政治环境的`恶劣、婚姻方面的压抑、兄弟失和等因素,使得此时鲁迅陷入了巨大的精神困惑和思想痛苦之中。比之《呐喊》,《彷徨》淡化了“听将令”的色彩,而走向启蒙话语的边缘。《呐喊》中受到挤压的作者的“确信”和绝望,虽显得黑暗和虚无,但作为鲁迅此时期心理真实的一面终于在《彷徨》中得到较为充分的展示;与此相映照的是,鲁迅又有着别人难以企及的直面人生的勇气,在否定希望的同时,又和绝望抗争。“反抗绝望”是此时期鲁迅思想探索的依归。鲁迅最终超越了希望和绝望,也实现了对自我的超越。我们可以在《彷徨》中摸索到一条“反抗绝望”的思想斗争、探索的脉络,而《彷徨》本身就可视为鲁迅的“绝望”和“反抗绝望”两种意向和选择进行搏杀的战场。
《野草》和《彷徨》一样,都映射出二十年代中期鲁迅的内心矛盾和斗争,前者作为象征世界更清楚完整地熔炼进了鲁迅此时期的人格心理状态。作为基本上产生于同一时期的作品,《野草》和《彷徨》具有生命体验上的密切联系,从而为我们进行彼此间的往返映证提供了基本依据。这样的往返映证,无疑对深入理解两者具体篇章大有裨益。
以上认识,构成了解读《彷徨》中《在酒楼上》的两把钥匙。
研究者们在分析《在酒楼上》中的吕纬甫的形象时,对他身份的界定往往出乎意料的明确,大多认定他是一位前“五四时代反封建激进的战士”或民国初年的一位对辛亥革命失望的颓唐者。关于吕纬甫颓唐情绪的由来,有不能抵挡新文化运动落潮后封建势力“卷土重来”和“对辛亥革命失望”两种解释。与此相应,在小说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问题上,便有了“五四高潮至落潮期”和“辛亥革命之后”的不同意见。两种结论虽相距甚远,却都不免有脱离作品实际之嫌――它们并不能从对小说的文本解读中得出。实际上,《在酒楼上》中情节发生的历史背景是模糊的,小说文本并未向我们透露任何导致吕纬甫消沉、颓唐的具体历史事件的端倪。之所以得出迥然相异的两种结论,症结在于对外部社会印证式解读模式进行的粗糙操作。把这些结论强加给小说中的人物,作下确定不二的“解释”,不仅有胶柱鼓瑟之嫌,也大违作者本意。而这种粗糙的社会印证,只能妨碍对吕纬甫形象的精神实质的准确把握。
篇9:在酒楼上读后感
今天,我又翻看了《鲁迅小说集》了,每逢寒假,我都有些烦厌,一来在北方待的时间久了,很不习惯这边的天气,只能整天整天地待在房间里;二来不习惯这边的人和事,虽则没有多少矛盾和冲突,然而这里终究没有多少生气。于北者,我是客子,不错;于南者,我逐渐也成了客子了。
深冬的故乡,机器依然在转,车辆络绎不绝,这就是城镇化的力量啊,前不久发现,这里村村通公交了,买东西基本都往商场里赶,不久的将来,这里就会像大都市那样的繁华,那样的兴旺。于我这个游子而言,真是再高兴不过的了。然而,金融海啸的到来,又让我这个跻身在寒流的人,雪上加霜,一则不知道以后何去何从,二则看到家里的不堪的光景,又甚是迷茫。于是,我又埋自己于书堆中,虽则颓唐,但也自在,懒散。
《在酒楼上》是鲁迅小说集中《彷徨》的第二篇,也是颇有名气的一篇。小说中的“我”也是一游子,只是到了S城,离故乡三十里的地方了,本是寻访朋友的他落入了他乡觅朋而不得的境地,却在一石居中遇到故知,可是,事过境迁,人非是人,旧同事吕纬甫,看上去颓唐,失去往日的生气,从他的诉述中,我们听到一个故事,一个悲惨的小女孩的故事。
故事的女主角叫阿顺,是一早年丧母的孩子,从小就勤快,照看两个妹妹,父亲长富也以此为豪。可是,有一次阿顺病了,吐红和流夜汗,从此就一躺不起了,堂叔长庚来借钱,阿顺不肯,堂叔就诳言道:“你的男人还不如我呢。”原本阿顺已经过聘了,可没见过对方,被叔叔这么一说,便是浮想联翩,竟然一命呜呼了。吕纬甫为阿顺寻找一朵大绒花,从济南带回来了,终究没送上,人便下了黄泉。
以前,我是颇有兴致地分析阿顺的悲剧的原因的,可现在这种兴意早已索然,因为糊糊涂涂,马马虎虎未必是值得唾弃的生活态度。就连文中的吕纬甫颇有同感,他给小女孩教书,不教算术,只教《女儿经》,当然,在他看来,也是为了糊口。换到今天,我们这帮新新人类中也实施这种“奴化“教育,显然,会招致唾骂的风暴。然而,这种教育也得从另外一角度进行阐释,现在很多高校开设的淑女课程,是培养女人的气质的,为成批地培养淑女做了努力,这无疑也是商品化市场的产物。以前,我也尝试过修一些形体,举止的课,或是看一些书,但终究还是戴上了“小傻”的帽子。我才发现人不是“修”出来的,得“走”出去,故此我还是这样的“傻”。
篇10: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酒楼上》的确可以说是最富“鲁迅气氛”的一篇小说。鲁迅小说的创作基调“忧愤深广”,在这里得到了艺术的诠释。这篇小说无论是对知识分子道路和命运探讨的独特构思,还是对人物灵魂揭示的深刻,对写景状物的精当与细腻,均极富鲁迅的才情和风骨。
所谓“鲁迅气氛”中“气氛”,周作人有一种说法,叫做“气味”。在《杂拌儿之二》序里,他这样写道,写文章要追求“物外之言,言中之物”,“所谓言与物者何耶,也只是文字与思想罢了,此外似乎还该添上一种气味。气味这个字仿佛有点暧昧而且神秘,其实不然。气味是很实在的东西,譬如一个人身上有羊膻气,大蒜气,或者说是有点油滑气,也都是大家所能辨别出来的”。因此,所谓“鲁迅气氛”,主要指鲁迅的精神气质在小说里的投射。
《在酒楼上》的叙事特点是将鲁迅自己的内心体验一分为二,化成两个人物,一部分以单纯独白的主观的方式呈现,另一部分则以客观的、非“我”的形式呈现。这种独特的方式,恰到好处地表现了作者自身经验过的许多矛盾以及绝望、悲苦的心态,是鲁迅富有独创性的艺术尝试。
文中“看见蜂子或蝇子停在一个地方,给什么来一吓,即刻飞去了,但是飞了一个小圈子,便又回来停在原地点,便以为这实在很可笑,也可怜。可不料现在我自己也飞回来了,不过绕了一点小圈子。”一句为全文的主题句,细想起来,似乎芸芸众生的命运大都不过如此。
“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文中的这一句话,足可见鲁迅先生文笔的功力。用这样一种象征性的手法,通过景物描写直抒胸臆,暗含“愤世嫉俗”、“曲中求直”、“怒其不争”的复杂心情。
看完全文,痛恨黑暗、吃人的社会之外,更深深为鲁迅的艺术造诣所折服。
篇11:鲁迅《在酒楼上》解读
《在酒楼上》被夏志清在《在中国现在小说史》总誉为《彷徨》集中“研究中国社会最深刻的四部作品之一”,周作人也说“这是一篇最富鲁迅气质的小说”。
1924年《彷徨》收了了鲁迅先生1924到1925年间创作的小说11篇。这是五四运动后新文化阵营分化的分水岭。原来参加过新文化运动的人,“有的隐退,有的高升,有的前进”,(《鲁迅自选集》-----自序),。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通讯》)。鲁迅在亲历了中国前所谓有的巨大变革,清醒的意识到:中国之前所发生的改变,人仍然未能在根本上扭转中国固有的腐朽与落后,中国仍未找到一条理想的最终出路。“彷徨”作为小说集的名称,正好反映了他此时的心境。
一、精心设计
《在酒楼上》——文章的名字就很耐人寻味。看到这个名字的人都会想为什么是《在酒楼上》?而不是《在客栈里》,或者其他的名字。
我们说小说空间的确立都是经过作者的精心设计的。作者之所以构建这个空间环境一定有它的独到的地方。它为我和吕纬甫提供了一个聚会的地方。一石居酒楼作为一个公共空间,就为天南海北的人们提供了一个相遇的机会。于是在“深冬雪后,风景凄清”的中午在一石居酒楼相遇了。并且这个空间具有封闭性。在这个封闭的空间,吕纬甫才会打开心扉和我说他自己的故事。《在酒楼上》只有一餐的功夫,吕纬甫给“我”讲了两个不同的故事:一个是给他的小弟迁坟,以安慰他的老母亲;是送剪绒花给顺姑,可是顺姑受誑,苦病抑郁而死。
另外,作者设计的这个空间环境为吕纬甫的叙述做了一个催化剂。刚开始“我”一个人,就叫了“一斤绍酒”,到吕纬甫来时“又添二斤”,后来“再添二斤酒”。所谓“酒后吐真言”就是这种情况。
二、人物形象
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个受过先进思想熏陶的教员,是个思想启蒙者。为了反对旧思想,促进新思想的传播,他曾经到城隍庙里拔神像的胡子,曾经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与别人打起来,可见那时的他为了新的理论,新的思想是多么的努力,甚至于激进。那时,正值辛亥革命,五四运动的高潮期,社会趋势如此,加上吕纬甫是一个教员,又年轻,更能接受新的思想,理念,能够无怨无悔、充满激情地为新思想奋斗。年轻时的吕纬甫是不惧的,内心是充实的,就如冬天的山茶花,热情如火,生命的意义非凡。
然而,当时间推移,社会趋势改变,吕纬甫也慢慢地发生了改变。当“我”再次在酒楼上见到他时,当年“敏捷精悍”的他现在已经“格外迂缓”,脸也“衰”了,精神沉静、颓唐,眼睛也失了神采。他又说任何事都是无聊的,自己也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随随便便,“麻木的多了”。更甚者,他现在还是一个教员,然而教的却是诗经古辞,《女儿经》之类的他以前深恶痛绝的东西。他“现在什么也不知道,连明天怎样也不知道,连后一分......”。 因而吕纬甫看不到希望,所以没有坚守下去。这是悲哀的。
三、废园——一丝新生机
“我眺望楼下的废园……惊异了: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我这时又忽地想到这里积雪的滋润,著物不去,晶莹有光,不比朔雪的粉一般干,大风一吹,便飞得满空如烟雾。……” 尽管天空是铅色的,雪花纷纷扬扬,人物是懒散的,颓唐的,给人寂寥彷徨之感。但是老梅斗雪。山茶怒放,吕纬甫也活泼过(酒后)红白,冷热的对立冲突贯穿全篇全文。鲁迅用吕纬甫“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暗示了在这些知识分子身上还是有一丝理想与抱负的,只是由于环境所变而不能施展。吕纬甫之所以“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是因为他的心也许已经是“绝无精采”的“铅色”,然而仍留有一片属于自己的园地。
四、结语
鲁迅的小说是一册不尽的长卷,不同的时代,不同的读者,眼光交汇成一条长河,时而波涛汹涌,事儿急湍限流,从未平静。我们听过对他的礼拜,也听过对他的谩骂。时光流转,鲁迅的形象更显斑驳。还是少些怨气,用心灵去摸索鲁迅的那独特的文字,去感受他的人生。
篇12: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
鲁迅《在酒楼上》读后感
《在酒楼上》从叙述形式上观察,有一个突出的特征:即人物“我”在讲述故事,在人物“我”的见、闻中,引出吕纬甫的故事,从这个意义上说,小说采用了第一人称次要人物叙事的叙述方位,但是,吕纬甫的故事并不是由人物“我”看到的,人物“我”的“见”只限于引出吕纬甫和介绍吕纬甫的肖像神态,吕纬甫登场后,即以第一人称主角人物的叙述方位讲述了自己的故事,在吕纬甫讲述自己的故事时,人物“我”只充当一个听众。这样,这篇小说中出现了两个人物叙述者,这两者之间的关系成为这篇小说阐释中必须讨论的问题。
当吕纬甫以人物“我”的方位叙述时,又引进过另一位叙述者的叙述——老发奶奶叙述顺姑之死,这段叙述也是直接引语。从叙述形式看,这篇小说包括了主叙述、次叙述和次次叙述三个层次的叙述。主叙述:第一人称“我——在S城一石居酒楼偶遇十年前的朋友吕纬甫。次叙述:吕纬甫向人物“我”讲述十年来的人生经验。次次叙述:老发奶奶向吕纬甫讲述顺姑之死。
《在酒楼上》的不同层次的叙述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首先研究老发奶奶的叙述。老发奶奶是顺姑的邻居,顺姑一家的日常生活她当然常有机会看到和听到,但是,在小说中,从老发奶奶的叙述看,有些内容并不是亲身的见、闻而来,比如“有时还整夜的哭,哭得长富也忍不住生气,骂她年纪大了,发了疯。”“整夜的哭”、“忍不住”显然已经超越了老发奶奶见闻的权力范围,是一种全知视角了。再如“直到咽气的前几天,才肯对长富说……有一夜,她的伯伯长庚又来硬借钱,——这是常有的事,——她不给,长庚就冷笑着说:你不要骄气,你的男人比我还不如!她从此就发了愁,又怕羞,不好问,只好哭。……”这一段,也没有权力自限。在是否有权力自限这一点上,老发奶奶的叙述与吕纬甫和人物“我”的叙述都不同,老发奶奶只是充当了一个交待顺姑结局并加以评论的说书人。老发奶奶的全知特权,正是吕纬甫叙述的权力自限的补充。没有老发奶奶的无所不知,这个外在于吕纬甫经验的事件也就不能如此利落地予以了结,这是老发奶奶叙述的功能之一。但是,我们完全可以替作者设想:如果要利落地了结顺姑的故事,也大可不必再引出一个老发奶奶,完全可以让已经提到的人物阿昭或者“那小子”(顺姑的弟弟)或详或略地或感伤或木然地向吕纬甫叙述,为什么别生枝节地引出老发奶奶这个叙事者?如果考虑到吕纬甫叙述的基调,这个问题是可以解释的。吕纬甫挂在口边上的是“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也还是为了无聊的事”、“也就做了一件无聊事”,他的叙述语调是“无聊的。——但是我们就谈谈吧。”这样,顺姑的悲剧性的死在叙述出来时就必须“扯淡”,年轻的又是亲人的阿昭姊弟都不适合担任这样的叙述者,老发奶奶恰是合适的。“但这也不能去怪谁,只能怪顺姑自己没有这一份好福气”——这是老发奶奶的评论与慨叹,可谓将顺姑之死的悲剧性扯得淡之又淡。将这一具体的人生悲剧纳入一个流行了几百年的陈腐公式,乃是将触目惊心的生离死别化作街谈巷议的一叹,在语调上与吕纬甫的叙述保持了一致性。这是老发奶奶叙述的第二个功能。顺姑之死主因是肺病,次要因素是长庚的诳语,但是相比之下,以当时S城的医疗水平而论,顺姑既已得了肺结核之类的病,无异宣判了死刑,长庚的诳语,对顺姑之死并没有直接影响,顺姑之死,真如老发奶奶所说,“这也不能去怪谁”,生了这样的病,死了,在老发奶奶们的观念中,是非常正常的,至多有点婉惜——“没有福气”。但是老发奶奶淡然的主观叙述中实际包含着顺姑的悲剧,一个现代读者自会在老发奶奶的叙述中,自然地读出。这是因为顺姑作为一个普通的年轻姑娘,不仅美丽、善良、诚挚,而且能干(这在吕纬甫吃荞麦粉的叙述中已有交代),又有如此不幸的遭遇,以至她带着以为自己的男人还“比不上一个偷鸡贼”的心灵创伤死去。这一悲剧性一旦与吕纬甫送花的意向相联系,就具有了对吕纬甫产生影响的力量。这实质上的悲剧性与老发奶奶“扯淡”的叙述构成一种反讽,实际上是吕纬甫心理张力的动力之一(此点在下文分析)。这是老发奶奶叙述的功能之三。从时间关系上说,老发奶奶的叙述,发生在吕纬甫到一石居喝酒之前,从空间关系说,发生在顺姑家斜对门,通过吕纬甫的口将老发奶奶的话转述,避免了地点的分散,保证了小说形式上的集中;而吕纬甫的叙述,是对自己十年以来在不同时空的人生经验的追述,这就保证了小说整体上的对于三一律的遵循。
现在研究吕纬甫的叙述。有一种倾向,即在分析吕纬甫时,根据吕纬甫自己的言语论定其形象及意义。比如通行的文学史著作中这样写道:
吕纬甫本来是一个敏捷精悍、热心改革的青年,经过多次辗转流离,感到青年时代的梦没有一件实现,便敷敷衍衍的教点“子曰诗云”,随波逐流地做些“无聊的事”,以满足别人和抚慰自己。他既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生活,屯没有能力自拔于这样的思想。他对自己的生活道路作了如下的概括:像一只苍蝇绕了一点小圈子,又回来停在原地点。
这样,吕纬甫也就是一个辛亥革命后彷徨、颠簸以至没落的知识分子的形象了。
上述对吕纬甫形象的分析,为一般文学史采用,这种结论,是建立在吕纬甫对自己的评价的基础上的,这从王瑶的论文中可以比较清晰地看出来。在《谈(〈呐喊〉与〈彷徨〉》中,作者写道:
……他本来是个很敏捷精悍的人,青年时候为了破除迷信,曾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辛亥革命以后,他经过多年地辗转流离,生活的打击,意志便慢慢地消沉下来。青年时代的理想消灭了,现在生活里一点目标也没有,只是“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地过日子。他原来提倡科学,反对封建文化,后来竟教起“子曰诗云”之类的封建的东西。生活逼得他走投无路,只能做些无聊的事情,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无非做了些无聊的事情,等于什么也没有做。”他对自己现在的生活也不满,但又无力自拔,鲁迅用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这种生活,像苍蝇飞了一个圈子,又回到原来的地方了。当时很多知识分子都经历了这种苍蝇似的悲剧。小说里写了两个细节,一个是吕纬甫给三岁上死掉的小兄弟迁葬;一个是他给一个叫阿顺的女孩子送去两朵剪绒花。这两个细节选择得非常精当,都是毫无意义的事情,然而他都做了,深刻地表现了他只做了些无聊的事,等于什么也没有做的那种空虚的精神世界。鲁迅写他们在酒楼上喝酒的情景非常凄凉。作者对吕纬甫的态度有同情的一面,也有批判的一面。小说的结尾写他们一同走出店门,然后朝相反的方向各自走去了。这是一种批判。
这样的分析,在传统的研究方法中,是很精细并且也比较贴近作品现实的,但是,由于在分析方法上,未能注意到叙事形式,不能不有一种先天局限。
作为一个第一人称的叙事者,吕纬甫在叙述自己的故事时,取了主角叙事的角度。他所叙述的关于自己的故事,从真实性的角度看,应该有两个层次的内容,一是事实,一是对于事实的主观态度。这个主观的态度,是一种自我评价。人物的自我评价,是自大自狂式的,还是自卑自贱式的,亦或是公允平和的,是分析中尤其需要注意的问题。
在本文第二部分也已经指出,作为人物的回忆者我的叙述成立的前提是作为经验的我的存在,先有日后的观照者之我对于感知者、经历者之我的审视观照,而观照的前提正是回忆,由此可以整理出作回忆叙述之予的精神活动的第一层次:
感知者、经历者之我//回忆者之我
在这一层次,毫无疑问,有一少一多,一少是指“感知者、经历者之我”的事件不可能全部被回忆,得到记忆并能够回忆的总是对于主体有意义的东西、有价值的东西,或者说是主体觉得值得回忆的东西,因此,我们说,感知者、经历者之我”是历史的、事实的,被回忆的我则是价值的、意义的。从研究讲,我们固然可以透过回忆追溯历史的、事实的我并进而作出对于历史的事实事件的判断与评论,然而更重要的也常常被评论者忽略的是对于回忆之我之价值的意义的世界作深入的解读。这一与回忆之我相联的价值、意义就是一多之多,它们是原本的事件中没有的。
况且,吕纬甫的自述,概括了近十年的人生历程,从底本与述本的关系看,十年的故事进入述本的微乎其微,则述本中的这个“微乎其微”的故事被叙述的理由是什么?另外,吕纬甫的叙述,实际上是一种言语行为,考察这一言语行为,不能离开特定的语境。为什么要提出语境?乃是因为言语的意义往往并非存在于言语自身之中,而是存在于它与语境的特定关系之中,离开语境,其意义便无可索解。举例来说:“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摆。”和“祥林嫂,你放着吧!我来拿。”这两句话,与“你放着果,祥林嫂!”都是很平常的话,在小说中是祥林嫂性格与命运转折的关键,但这种意义单从语言结构本身分析是茫然无绪的,必须将这些结构简单的言语与祥林嫂的捐门槛,与鲁四老爷家的祭祖以及鲁四老爷讲理学的环境联系起来,才能比较准确理解这些言语的意义。同理,吕纬甫的叙述,乃是面对人物“我”的一次谈话,离开这个基本的语境,仅就其言语本身,是不能全面理解他的言语行为的。在小说中,构成吕纬甫言语行为语境的,有下列因素:①吕纬甫进入一石居之前的事件——老发奶奶的叙述,②一石居酒楼的自然环境,③吕纬甫的对谈者人物“我”,由于十年前的人物“我”——即吕纬甫所知道的人物“我”——是一个“同到城隍庙里去拔掉神像的胡子”,“连日议论些改革中国的方法”的友人,因此,人物“我”的对坐,意味着吕纬甫面对十年前的“旧我”,面对自己十年来的人生历史。正是过去与现在、理想与现实、人生志向与实际人生实践的矛盾冲突,构成了吕纬甫叙述的内在反讽关系。这种由于语境决定的反讽关系制导着吕纬甫对于底本故事的择取,规定了吕纬甫对于自己的评价。如果把吕纬甫的自我估价视为作者权威的评价,忽略吕纬甫叙述中的矛盾,小说的分析就不可避免地落入简单化的框框。历来的研究家都承认并推崇鲁迅是一位文体家,如果这些各别的文体无关乎小说的意义阐释,则不啻说鲁迅是一位玩弄形式的形式主义者。
根据上文所述,评价分析吕纬甫的三个着眼点——主观的自我估价、叙述加工和语境,现考察吕纬甫的形象及意义。由于语境具有根本的意义,故从语境分析入手。
正如有的学者所指出的那样,这篇小说的叙述者“处于论争状态”,所谓论争状态,我以为就是叙述者面对辛亥革命以来的理想与现实矛盾的自诉、自评和自我辩护,不独吕纬甫如此。
当吕纬甫到一石居之前,正是送剪绒花的时候,送花之前,是迁葬。这两件事可以说都是有意义而又无意义的,这可以从两个层次上看,就其与社会的关系看,可以说是无与于社会的进步与改革,是无意义的,从社会进步的功利观出发,甚至可以说是无聊的。吕纬甫每每称这类事为“无聊”,也主要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的,因为这类事,即使做了,也“等于什么也没有做”。在这个层次上,“无聊”一词,说明叙事者的衡量事物的标准、批评事物的价值尺度是十年前革命时代的观念,在这一方面,吕纬甫似乎还很执著。吕纬甫所以采取这样的批评标准来作自我否定,正是对话语境的特定反应。人物“我”对于吕纬甫,意味着十年前理想、理念的重视,意味着“旧我”的记忆唤醒。在面对十年前之“旧我”时,是据现在之人物“我”以笑谑少年的孟浪幼稚,亦或是感慨唏嘘,将种种矛盾付之一叹?看来都不是。吕纬甫仍然用十年前的价值尺度来衡量自己,在衡量之中,暴露出巨大的差异与矛盾。这一矛盾是留给叙述接受者人物“我”的。其实也就是对于理想的诘难,对于旧我的诘难。故而本质上乃是今日之我与过去之我的论争关系的表现。
送花与迁葬的叙述并不如此单纯,对于叙述者吕纬甫而言,并非全无意义。迁葬、送花在一面,固然是为了母亲的心愿,但是,吕纬甫也是愿意的,就因为这都与他的情感的`丝缕相牵系。在人伦关系中的小兄弟,是据说与他很相投的,但是掘开这使她母亲牵记而着急的坟墓时,叙事者说:
我的心颤动着,自去拨开这些,很小心的,要看一看我的小兄弟。然而出乎意外!被褥,衣服,骨骼,什么也没有。我想,这些都消尽了,向来听说最难烂的是头发,也许还有罢。我便伏下去,在该是枕头所在的泥土里仔仔细细的看,也没有。踪影全无!
竭力要寻出点牵记着情感的那些实有的事物,结果是“踪影全无”——这是以有意义始,以意义的消解终——真正是“无聊”,这个“无聊”,是对于自己而言的无聊。“送花”同“迁葬”的差别不是很大,既是为母亲,也是为自己,为了自己曾经受到过顺姑真挚而热情的“款待”,所以,吕纬甫竟然非常认真、非常勤快,并且格外地周到,买了一朵大红的,一朵粉红的。但是,顺姑死了。与吕纬甫过去相联系的一些人事,因这些人事而生的情感的牵累,竟也是虚空之至。“送花”这一事件,在时间上,与人物“我”在S城寻访旧友差不多,且看人物“我”之叙述:
…我曾在这里的学校里当过一年的教员。深冬雪后,风景凄清,懒散和怀旧的心绪联结起来,我竞暂寓在S城的洛思旅馆里了;……城固本不大,寻访了几个以为可以会见的旧同事,一个也不在,早不知散到那里去了;经过学校的门口,也改换了名称和模样,于我很生疏。不到两个时辰,我的意兴早已索然,颇悔此来为多事了。
人物“我”的访友与吕纬甫的送花性质乃是一样的,是一种类似关系。他们都因情感的牵累而来,结果都得到虚空,都感到无聊,并且都想到了“一石居”。人物“我”的进“一石居”,“其实也无非想姑且逃避客中的无聊”,吕纬甫应该也不例外。吕纬甫向人物“我”叙述其“无聊”乃是诉说人生之百无聊赖:于社会,早已无与于进步文明,于个人,连情感的牵系也抓不住、摸不着,那么,人活着的依据是什么?这是吕纬甫叙述的另一意向,是特定语境中对于听者的发问,也是自问。但是这一叙述与人物“我”的叙述是一个类似关系,其实也是人物“我”所不能、无法解答的问题,故而这两者的叙述构成一个潜在的反讽。
吕纬甫其实还应该可以与鲁迅的另一小说《孤独者》中的魏连殳合观。在曾为之奋斗的理想落空后,二者都是在情感的牵系中寻找生活的依据,一为爱,一为恨,但倘若认真地思量,爱也虚空、恨也虚空,都不能为他们提供安身立命的精神根据。所不同者,吕纬甫的老母亲还没有死,所以他还必须活着,必须去做那些他未必想做的事,魏连殳的唯一的亲人老祖母一死,他便任心而活,结果于人无损,倒是毁了自家。古代也好、近代或现代也罢,从理论上说,从社会实际人生样态说,人的活法其多也不可胜数,但吕纬甫的叙述中,始终要寻找的是人生的价值、意义,这种价值、意义又总是以他人、以社会为条件的,这或许竟是革命浪潮中被唤醒的纯洁而又平庸的一代青年人的精神特征。革命浪潮带给他们价值观念,带给他们理想,但还没有来得及给他们施展的舞台就夭折了,历史不会重来一遍,革命即便再次发生也早已换了花样,不再是这套把戏,历史上的革命运动为自身准备的那些虔诚的香客信徒,要么改弦更张,要么作那革命的无谓的殉葬品——那样的革命永远不会再来。我们也许可以说,吕纬甫乃是“革命遗少”的符号。
吕纬甫的话语也就成为对于人生意义的两个方面的质询:对外与对内,外面人生的价值与内面人生价值同时落空,则他的教“子曰诗云”甚至《女儿经》以谋生也就无所谓,这正是对今天之人物“我”的辩护——反正无意义,干什么都一样:“这些无聊的事算什么?只要随随便便……”
从以上解析可知,离开话语语境,或者说不考虑吕纬甫自叙的形式,仅从其自叙中拣取一、二片断是不足以论析人物的。
另外,还应该注意,吕纬甫的叙述是一种贬低陈述,他总是说得轻松:十年的人生经验代之以两件微不足道的小事,大事小事,一律调之“无聊”,总之是挑那些最无足轻重者说,这是有意的自我贬抑,与这种自我贬抑相对应,是对人物“我”的期待:“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
在论争性的语境中,人物“我”并非一个被动的听众。当人物“我”为逃避“无聊”进入一石居之前,其心绪与进入一石居的吕纬甫颇为相似。人物“我”所以绕道到S城,原是为了重游故地、重会旧友,结果发现一切(包括学校)“于我很生疏”,发现人物“我”成了故乡的“生客”,“意兴早已索然,颇悔此来为多事了。”这件事如果让吕纬甫来叙述,就是“无聊”。而“无聊”竟可以说不仅于此——“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甚至差不多也是十年来的概括,故而“我’有哀愁。这一心态正是人物“我”乍见吕纬甫时有点自卑而惴惴的原因。“我竟不料在这里意外的遇见朋友了,——假如他现在还许我称他为朋友。”过去,十年前,他们是改革中国的理想下结成的朋友,现在,人物“我”记忆中的他仍是十年前的他,而担心不配作其朋友,但心他不肯以自己为友,则人物“我”也早已无与于社会改革进步的事业是不言自明的。在这种心理压力之下,人物“我”见到吕纬甫之后,即开始了对于友人的观察、探寻。“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迁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这是人物“我”的一看,这一看是将当前的与十年前的友人作了一个比较,比较的结果是变了,也变了。但这一比较尚不明确,所以有二次的细看:“细看他的相貌,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很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这二看,是进一步的比较、探寻,其结果,却又似乎是尚有不变者在。在对方尚有“学校时代”“射人的光”的发现下,人物“我”是不自在的,“不自然”的。等到互相通报近况之后,吕纬甫以苍蝇绕圈子的比喻为二人作了概括。接着,是吕纬甫对于人物“我”的询问:“你不能飞得更远些么?”这是询问,也是期望。而“我”也对吕纬甫有所期望——“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于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看得出。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说到底,两人的心态是相同的,在十年之后相对时,十年前的友人成了各自观照自身观察对方的镜子,也即等于各各将友人推到十年前立下的理想前,在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中,作出评判与解说。换言之,两个人物相对时,其对话关系实质上是相互形成压力,迫使各自对十年前的理想作一交代,对现在之我作一辩护,这就是二叙述者叙述之中的论争性关系。
而小说中的二个“我”的关系, 又未尝不是鲁迅自己精神世界矛盾的一种表现?简短的结论。
篇13:在酒楼上教学设计
《在酒楼上》教学设计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
1、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2、解读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
学习重难点:
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理解吕纬甫这一人物形象。
教学过程:
一、鲁迅及其作品介绍
问学生都知道鲁迅的哪些作品。
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另有代表作中篇《阿Q正传》。一生创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近20本。另有文化论著等。
《在酒楼上》作于1924年2月16日,后收于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二、字词梳理
让学生自己查字典解决加点字的读音。
如嚼泥土 白皑皑 堂倌 呷酒 迂缓 踌躇 踟蹰 精悍
骇怪 圹穴 敷衍 辜负 阔绰 寒暄 送殓 诳
三、整体感知,了解故事情节
1、让学生快速阅读文章。
2、请学生复述故事。
3、分组讨论,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文章分为四部分:
(一)(1--7)回乡无聊去酒店。
(二)(8--21)巧遇朋友吕纬甫。
(三)(22--48)听纬甫叙说三件事。
(四)(49)分手。
四、学习小说刻画人物的方法
1、肖像描写
(1)让学生找出文中肖像描写的语句
(2)人物的外貌体现了吕纬甫的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明确肖像描写在第11段,并讨论
问:此处运用了什么手法?(对比过去与现在)
问:如何认识“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中的“也”?
同样的乱蓬蓬却有不同的原因。过去是无暇顾及小节,可看出积极进取、参与变革的青春活力、意气风发;现在则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可看出百无聊赖、人生失意的消极颓唐。
问:反映了什么问题?
人物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2、语言描写
(1)第19段的“圆圈理论”,并且怎样理解?
吕纬甫的这番自述在自嘲中含有一种清醒地认识,认识到自己变化的荒.唐可笑,更认识到这种变化的不可避免。
(2)第26段的以前的“宏图伟愿”,并且怎样理解?
这种对自我悲剧人生的清醒认识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也使其身上的悲剧意味更加浓重,而知识分子内心软弱的一面也在不经意间自然表露出来。
(3)第40段的教书生涯,并理解。
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违心教些充满封建毒素的东西。他由一个激进者退化为一个落荒着。
(4)第47段的不知出路,并理解。
对现实人生的失意让其内心充满失望,过分的失意使他堕入颓唐。
3、动作描写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在第8段,“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作用:现在“迂缓”,以前“敏捷精悍”,外在动作行为的变化反映出人物内心的颓废。引人思考让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即作品主题。
4、细节描写
让学生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在第17段和第19段,“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他一手擎着烟卷,一支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
作用:写出了人物行动迟缓,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似乎往事不堪回首。与以前的活泼、充满生气全然不同。甚至在外省谋生做的事情恰恰是年轻时致力反对、变革的事情。
5、吕纬甫回乡做了哪两件事情,又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回乡一是为给小弟迁坟,二是给邻居女孩顺姑送两朵剪绒花。表现出他具有浓浓的人情味以及对生命的眷顾之情。
五、人物形象小结
以上便是这篇小说塑造人物形象运用的主要方法。主要通过人物自述,侧重揭示人物内心等。除了这些直接描写,还有侧面描写,如作品中通过“我”的视角写吕纬甫,以及下节课要讲到的环境烘托等手法。
那么,作者运用这些方法,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呢?前面已通过不同的人物侧面进行了分析,最后请同学们再综合概括一下。
答:吕纬甫早年是一个敏捷精悍、热衷改革、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但是现实改变了他,为了养家糊口,他变成了一个精神呆滞、恍恍惚惚、敷衍了事、随波逐流、妥协屈服、丧失自我的沉沦者。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我们依次看到的是热血的吕纬甫,无聊的吕纬甫,迷惘的吕纬甫。
六、布置作业
1、请学生回去找出文中的环境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2、思考:顺姑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刻画顺姑的肖像和性格有什么作用?
(答案:(1)善良能干、不失美丽但遭遇不如人意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2)与后文顺姑的最终命运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对美好事物的摧残,深化主题。)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
1、环境描写及其作用
2、解读作品主题
学习重难点
目标一为学习难点,目标二为学习重点。
教学过程
一、检查提问字词及课后思考题
二、分析环境描写
(1)文中有几处环境描写?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①第2段“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作用:这些景致与人物懒散怀旧的心绪、消沉落寞的情怀正相吻合,情与景交融营造了一个略带感伤色彩的抒情氛围。作品中的环境整体有些阴暗压抑。这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社会环境。
②第49段“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作用:“罗网”展现封建文化思想依旧弥漫的社会环境。
③第4段“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作用:这不正是我高洁的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意志的象征性写照吗!
④第31段“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作用:在这里,正隐隐地透出了我的一种希冀,我是多么希望老友重新像这株红山茶那样挺立起来啊!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是一些融情入景的画面,含蓄地展示着我的感情世界,有助于深化小说的题旨。
在萧索凄清、死气沉沉的背景下,梅花、山茶与白雪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其实,只要熟悉鲁迅先生悲观中奋起、绝望中反抗的战斗精神,就应该不难理解这幅图画背后的精神内涵。
⑤第31段“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啁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作用:此处鸟雀归巢的画面,烘托出吕纬甫如今妥协、丧失自我、沉沦的形象
三、总结小说的主题
1、思考:造成吕纬甫人生失意、理想幻灭的原因固然与小知识分子自身性格软弱有关,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
答:还有社会原因。
2、造成他悲剧的社会原因是什么?请分小组充分讨论后回答。
答:造成吕纬甫悲剧命运的社会原因:中国是一个“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的国度,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他的悲剧,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的悲剧
3、请试着概括小说的主题。
小说以20世纪代“五四运动”落潮后不久为背景,表现了吕纬甫由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转而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灵魂的人生悲剧。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回顾了吕纬甫由满腔革命热情到意志消沉的历史过程,以内蕴丰富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许多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之后并没有寻找到正确的道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个人奋斗无济于事,而正确的道路还需要继续探询。鲁迅既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做了严肃的针砭。
四、艺术构思
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动人地展示了主人公的感情世界。它的主要内容与情节是在我与吕纬甫的对话中展开的。
五、布置作业
1、思考:联系全文看,吕纬甫和顺姑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相似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示例:⑴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理想得不到实现,结局都是悲剧性的。⑵作者通过这两个人反映当时中国的现实,他们两个人的悲剧背后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在酒楼上》的写作背景
“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其中尤以描写他们因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者为众,也有不少是反映他们失学、失业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和苦闷的;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却是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来展示社会生活的,并包蕴着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在以初具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那些 篇章中,这个特点尤为鲜明、突出。读《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等作品,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是多么热情地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小说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际,一方面寄予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批评了他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态度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鲁迅是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在这种针砭中,正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通讯》)。显然,他是把知识分子视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从《在酒楼上》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出发的对于知识分子的热望。在鲁迅看来,吕纬甫在新旧之争中,不再坚持鲜明的反封建立场,人生态度变得颓唐,那实在太令人失望,也实在太不足为训了。
篇14:读《在酒楼上》有感
熊江芹
《在酒楼上》是鲁迅在辛亥革命时期创作的小说,收录在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小说主人公叫吕纬甫,整篇小说浓墨重彩地对吕纬甫的人物形象进行细致地刻画,向读者呈现辛亥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主要采用人物自述的表达方式向读者展现那个时期的社会现状。
我带着极强烈的功利性心态来阅读这篇小说,字句斟酌,用灵魂去感受字里行间所透露的情感。
当我阅读这篇小说的时候,首先引人深思的是小说的标题――在酒楼上,一个表示地名的标题。我思索良久,还是没能想出个所以然,唯一能得出的结论是,这个酒楼一定是小说情节展开的主根据地。
故事从“我”来到S城开始。我细细品读小说中关于S城的描写,深冬雪后的S城,风景凄清,一派寂寥,物不在人也非,这里开了新的旅馆,学校的门口改了名字也换了模样,“我”的旧同事早不知散到哪里去了。尽管那家叫一石居的小酒楼仍在,也不是“我”熟悉的模样,整个S城是灰暗的。在“我”遇到吕纬甫之前,小说着重描绘的是“我”在S城的所见,这样的对S城的环境描写,在我分析看来是有三个妙处的:一是凄清的环境符合当时的时代环境,辛亥革命时期的环境就像S城一片萧条。二是凄清的环境体现作者内心的绝望与荒凉(鲁迅在文中提到意兴索然和客中无聊)三是凄清的环境为吕纬甫的人物形象作铺垫,从满怀革命热情的战士到如今的目光消沉的教书先生,主人公的人物形象很像阴沉的S城。总体而言,整个S城的环境像是在昭示着人们彻底的革命还未完成。待到革命完成之时便是黑暗驱散之时,想必那时的S城定是明媚的。
“我”拾级而上来到小酒楼的楼上,无意中发现酒楼下的废园,惊异于废园里的景象,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晴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读到这里,我不禁思索,在一派萧条的S城的一隅竟有如此明艳的一幕景象,与当时的S城环境相比如此的突兀,但细想之下却又觉得是如此的和谐,予人以希望。小说中
将S城荒凉的环境与废园里明艳的景象进行鲜明的对比,向读者表明,即使是在当时如此黑暗的环境下(革命任务尚未完成,帝国主义、封建思想当道),依然有一些革命者骁勇善战,顽强反抗恶势力,就像是在如此恶劣环境中开得依旧明艳的花一般。
小说的后半部分着重描写主人公吕纬甫,包括他的外貌描写以及他的人物自述。“我”在酒楼上与旧友吕纬甫不期而遇,旧友吕纬甫的行动变得格外迂缓,不似当年的敏捷精悍,相貌比之以前衰瘦,眼神颓唐,失了精彩。从吕纬甫的人物自述中,我得知他从前是个满怀革命热情的革命者,曾拔掉城隍庙里的神像的胡子,曾连日议论改革中国的方法以至于打起来,但如今呢,却是个教《女儿经》的教书先生。现在在他眼里,事情是无聊的,日子过得敷敷衍衍,模模糊糊,再不似以前的吕纬甫。他以前的确想过要反抗,但屡遭挫折的他被恶劣环境打磨的毫无棱角,也就随波逐流了(小说中提到吕纬甫说的“掘开来”以及没有一件事是如意的)从之前的革命者到如今的教书先生,毫无疑问,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向读者呈现革命时期知识分子的精神面貌,吕纬甫一个人便代表了一类人,精神颓废,目光消沉,恍恍惚惚。但作者对这种现象却又是无可奈何的,小说中的阿顺就是在这样的封建环境中死去的。
篇15:在酒楼上导学案
一、学习目标
1.阅读小说,把握作品的基本内容,了解作家的创作意图
2.在阅读中,注意小说和生活的关系,注意作品是如何反映社会问题,如何表现人的内心世界的,注意作家如何在创作中运用自己的生活体验
3.在阅读中学会从不同角度去分析和感受作品,能比较全面地把握作品的思想倾向和作家的基本立场
二、资料链接
1.鲁迅(1881——1936)现代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新文化的旗手本名周树人,字豫才,浙江绍兴人195月开始用鲁迅笔名,发表了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第一篇白话小说《狂人日记》另有代表作中篇《阿Q正传》一生创作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诗集《野草》,散文集《朝花夕拾》,杂文集近20本另有文化论著等
《在酒楼上》作于1924年2月16日,后收于鲁迅的小说集《彷徨》中
2.“五四”时期,以知识分子生活为题材的小说甚多,其中尤以描写他们因婚恋不能自主的痛苦者为众,也有不少是反映他们失学、失业以及在社会上处处碰壁和苦闷的;鲁迅的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主要却是着眼于他们和封建制度的关系来展示社会生活的,并包蕴着对知识分子的历史作用的深邃思考,在以初具民主主义思想意识的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的那些 篇章中,这个特点尤为鲜明、突出读《在酒楼上》、《孤独者》和《伤逝》等作品,我们都能强烈的感受到鲁迅是多么热情地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作出了严肃的针砭
《在酒楼上》的主人公吕纬甫,当初曾以战士的英姿现身,但在屡遭挫折后却变得一蹶不振了小说对吕纬甫的命运遭际,一方面寄予深切的同情,另一方面又尖锐地批评了他以“敷敷衍衍”、“模模糊糊”的态度对待现实的消极情绪鲁迅是将他的这种人生态度作为彻底反封建的对立物来加以针砭的在这种针砭中,正寄托着鲁迅对于知识分子作为一种革命力量的殷切期待1925年,也就是《在酒楼上》发表后的第二年,鲁迅在一封信中对友人说:虽然辛亥之后已多年,但民众还在关心着“皇帝何在,太妃安否”,在这种情况下,要谈改革“只好从知识阶级……一面先行设法,民众俟将来再谈”(《华盖集&8226;通讯》)显然,他是把知识分子视为革命的重要力量从《在酒楼上》的艺术描写中,我们也可以真切地感受到他从彻底的革命民主主义要求出发的对于知识分子的热望在鲁迅看来,吕纬甫在新旧之争中,不再坚持鲜明的反封建立场,人生态度变得颓唐,那实在太令人失望,也实在太不足为训了
3.鲁迅的彷徨——读《在酒楼上》有感
从古至今,当一个人在中国被称为伟人,那他就代表着毫无瑕疵,正义凛然,而鲁迅便是很典型的例子只是人无完人,哪有一个人会毫无缺点?在我们从小开始知道鲁迅起,我们便被灌输“他是一个伟大的革命家,一生坚定不移为革命而奋斗”“他弃医从文,为中国的独立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武器”这一系列对鲁迅的赞美之词,但这些并不是真实的鲁迅,鲁迅也有疲惫茫然的时候,他也会有彷徨的时候,最好的证明便是《在酒楼上》,这篇最富鲁迅气氛的小说
《在酒楼上》简单看来是“我”停留在故乡旁的S城时,与曾经的同事吕纬甫相遇后进行一番谈话的故事小说主人公吕纬甫则被视为一个被批判、被否定的对象的:当年他,吕纬甫,是一个反抗者,现在他转了一圈回来了,背离了原来的理想,即表现了知识分子的软弱性与不彻底性但从我的个人感受而言,我觉得并不是这样在我看来,文章中的“我”与吕纬甫其实都是鲁迅的化身,只是“我”的生活更贴近当时鲁迅的生活状态,“我”是一个知识分子,一个革命者,一个游子,当“我”在故乡之外时觉得茫然不知所属,本以为回到故乡会能找回自己的归属,但相同的感觉却依然存在着,顿时不知这广阔的世界哪里是“我”可以扎根的地方面对周围的美丽景色,“我”只能做一个“看客”,却无法做它们的拥有者,无法自豪地说出“这便是我的家乡的美景”从文章的“觉得北方固不是我的旧乡,但南来又只能算一个客子,无论那边的干雪怎样纷飞,这里的柔雪又怎样的依恋,于我都没有什么关系了”这句话我们便可以感受到这种苦闷的心情
与此同时,吕纬甫作为一个“失意”的知识分子出现了可是很奇妙的是鲁迅先生在“他”身上赋予了自己的样貌:“乱蓬蓬的须发;苍白的长方脸,然而衰瘦了精神跟沉静,或者却是颓唐,又浓又黑的眉毛底下的眼睛也失了精采,但当他缓缓的四顾的时候,却对废园忽地闪出我在学校时代常常看见的射人的光来”从这段外貌描写我们可以感受到一个很典型的落魄知识分子形象,但吕纬甫又绝不是一般知识分子的那种颓废,他的身上还保留着他特有的摄人的气魄,只是他放弃了他的革命目标,所以他隐藏起了他内心那股革命知识阶层所具有的觉醒的气息,他麻醉着自己让自己放弃革命
而吕纬甫当时的生活并非浑浑噩噩可以概括的,准确的说来,吕纬甫是对革命事业失望后压抑着自己的革命意识,放松麻醉自己的思想,让自己作为一个普通的小市民过着平淡的生活,但还是在世俗生活中保有自己的思维与见解,不是盲目地随波逐流,在我看来吕纬甫所过的生活应该是人到中年的鲁迅所希望拥有的一种看似乏味却平稳安定的生活
因此,鲁迅也只是凡人,他也会彷徨迷茫,只是他能够及时的冷静下来与并做出适合自己的抉择一个不会犹豫,不会彷徨的人是不实际也不可能存在的,每次的彷徨实际是人生的每一次转机,而鲁迅的彷徨成就了《在酒楼上》这篇佳作,也成就了鲁迅
三、阅读导航
(一)初读文本,整体感知
1.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白皑皑(ái)浸痕(zì)木棂(líng)呷一口酒(xiā)踌躇(chóuchú)堂倌(guān)圹穴(kuàng)送殓(liàn)阔绰(chuò)诳(kuáng)
2.理清小说情节
小说共49小节,可分四部分
第一部分(1—7)回乡无聊去酒店
第二部分(8—21)巧遇朋友吕纬甫
第三部分(22—48)听吕纬甫叙说三件事
第四部分(49)分手
(二)复读文本,局部探究
3.11小节的肖像描写运用了什么手法?可见出人物怎样的精神状态?
作品11小节中偶一闪现的肖像描写也颇耐人咀嚼
此处运用了对比手法,对比过去与现在,“也还是乱蓬蓬的须发”中的“也”含意丰富同样的乱蓬蓬却有不同的原因过去是“敏捷精悍“的青年无暇顾及小节,可看出积极进取、参与变革的青春活力、意气风发;现在则是“模模糊糊、敷敷衍衍”的吕纬甫无心顾及小节的结果,可看出百无聊赖、人生失意的消极颓唐说明人物的精神状态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4.找出语言描写的片段,分析人物形象
(1)第19段的“圆圈理论”,并且怎样理解?
吕纬甫的这番自述在自嘲中含有一种清醒地认识,认识到自己变化的荒.唐可笑,更认识到这种变化的不可避免
(2)第26段的以前的“宏图伟愿”,并且怎样理解?
这种对自我悲剧人生的清醒认识更加深了他内心的痛苦,也使其身上的悲剧意味更加浓重,而知识分子内心软弱的一面也在不经意间自然表露出来
(3)第40段的教书生涯,并理解
吕纬甫由于心死而背弃了高尚的人生境界,变得苟且偷安,浑浑噩噩,甚至为了糊口,违心教些充满封建毒素的东西他由一个激进者退化为一个落荒着
(4)第47段的不知出路,并理解
对现实人生的失意让其内心充满失望,过分的失意使他堕入颓唐
5.找出文中的动作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第8段,“面貌虽然颇有些改变,但一见也就认识,独有行动却变得格外迂缓,很不像当年敏捷精悍的吕纬甫了”
作用:现在“迂缓”,以前“敏捷精悍”,外在动作行为的变化反映出人物内心的颓废引人思考让其发生改变的原因是什么,即作品主题
6.找出文中的细节描写并分析其作用
明确:第17段和第19段,“他从衣袋里掏出一支烟卷来,点了火衔在嘴里,看着喷出的烟雾,沉思似的说”,“他一手擎着烟卷,一支手扶着酒杯,似笑非笑的向我说”
作用:写出了人物行动迟缓,吞吞吐吐,欲言又止,似乎往事不堪回首与以前的活泼、充满生气全然不同甚至在外省谋生做的事情恰恰是年轻时致力反对、变革的事情
7.吕纬甫回乡做了哪两件事情,又表现出他怎样的性格特征?
答:回乡一是为给小弟迁坟,二是给邻居女孩顺姑送两朵剪绒花表现出他具有浓浓的人情味以及对生命的眷顾之情
8.作者笔下的吕纬甫是个怎样的形象
吕纬甫早年是一个敏捷精悍、热衷改革、觉醒了的知识分子,但是现实改变了他,为了养家糊口,他变成了一个精神呆滞、恍恍惚惚、敷衍了事、随波逐流、妥协屈服、丧失自我的沉沦者但他毕竟还是一个具有善良之心、且为人诚恳实在的人在过去、现在、未来三个时间维度上,我们依次看到的是热血的吕纬甫,无聊的吕纬甫,迷惘的吕纬甫
9.文中有几处环境描写?它们的作用各是什么?
①第2段“窗外只有渍痕斑驳的墙壁,帖着枯死的莓苔;上面是铅色的天,白皑皑的绝无精采,而且微雪又飞舞起来了”
作用:这些景致与人物懒散怀旧的心绪、消沉落寞的情怀正相吻合,情与景交融营造了一个略带感伤色彩的抒情氛围作品中的环境整体有些阴暗压抑这是死气沉沉、毫无生气的社会环境
②第49段“我独自向着自己的旅馆走,寒风和雪片扑在脸上,倒觉得很爽快见天色已是黄昏,和屋宇和街道都织在密雪的纯白而不定的罗网里”
作用:“罗网”展现封建文化思想依旧弥漫的社会环境
③第4段“几株老梅竟斗雪开着满树的繁花,仿佛毫不以深冬为意;倒塌的亭子边还有一株山茶树,从暗绿的密叶里显出十几朵红花来,赫赫的在雪中明得如火,愤怒而且傲慢,如蔑视游人的甘心于远行”
作用:这不正是我高洁的情怀和坚贞不屈的意志的象征性写照吗!
④第31段“窗外沙沙的一阵声响,许多积雪从被他压弯了的一枝山茶树上滑下去了,树枝笔挺的伸直,更显出乌油油的肥叶和血红的花来”
作用:在这里,正隐隐地透出了我的一种希冀,我是多么希望老友重新像这株红山茶那样挺立起来啊!这些生动的景物描写,是一些融情入景的画面,含蓄地展示着我的感情世界,有助于深化小说的题旨
在萧索凄清、死气沉沉的背景下,梅花、山茶与白雪共同构成了一幅充满生机与活力的画面其实,只要熟悉鲁迅先生悲观中奋起、绝望中反抗的战斗精神,就应该不难理解这幅图画背后的精神内涵
⑤第31段“天空的铅色来得更浓;小鸟雀啁唧的叫着,大概黄昏将近,地面又全罩了雪,寻不出什么食粮,都赶早回巢来休息了”
作用:此处鸟雀归巢的画面,烘托出吕纬甫如今妥协、丧失自我、沉沦的形象
10.造成吕纬甫人生失意、理想幻灭的原因固然与小知识分子自身性格软弱有关,但除此之外,还有没有别的原因呢?请分小组充分讨论后回答
答:造成吕纬甫悲剧命运的主要是社会原因:中国是一个“即使搬动一张桌子,改装一个火炉,几乎也要血;而且即使有了血,也未必一定能搬动,能改装”的国度,封建势力异常顽固,异常强大他的悲剧,是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自己的灵魂的悲剧
11.请试着概括小说的主题
小说以20世纪代“五四运动”落潮后不久为背景,表现了吕纬甫由一个向往革命的知识分子转而在无路可走的境遇中销蚀了灵魂的人生悲剧
鲁迅在这篇小说中回顾了吕纬甫由满腔革命热情到意志消沉的历史过程,以内蕴丰富的艺术形象生动地展示出,许多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之后并没有寻找到正确的道路,在强大的封建势力面前,个人奋斗无济于事,而正确的道路还需要继续探询鲁迅既肯定了知识分子在反封建斗争中的勇敢精神,而对于他们的妥协、消沉、落荒则深为惋惜、感叹,并做了严肃的针砭
12.艺术构思
这篇小说的艺术魅力在很大程度上得力于它动人地展示了主人公的感情世界它的主要内容与情节是在我与吕纬甫的对话中展开的
四、质疑&反思
1.思考:顺姑是怎样一个人?作者刻画顺姑的肖像和性格有什么作用?
(答案:(1)善良能干、不失美丽但遭遇不如人意的旧中国劳动妇女形象(2)与后文顺姑的最终命运形成强烈的对比,揭示了残酷的社会现实对美好事物的摧残,深化主题)
2.联系全文看,吕纬甫和顺姑这两个形象有什么相似点?作者为什么这样写?
(答案示例:⑴都面对残酷的社会现实,生活理想得不到实现,结局都是悲剧性的⑵作者通过这两个人反映当时中国的现实,他们两个人的悲剧背后是整个时代的悲哀)
篇16:《在酒楼上》的寻梦
《在酒楼上》的寻梦
论及鲁迅的《在酒楼上》,周作人称:“本文里所说的吕纬甫的两件事都是著者自己的,虽然诗与真实的成分也不一样。”给小兄弟迁葬,那是民国八年的事;送剪绒花的一节原是小说化的故事,但后半却是有事实的根据的,顺姑自有原型,她的真名字已记不清楚,她是一个很能干的少女……①
如果说,周作人的文章旨在“纪事实”--着力索引“诗”下所系“真实”:人物原型、情节本事;那么本文则意在寻索“真实”后的“诗”,更多地关注那业已诗化了的情感符号、精神意象。笔者无意细究顺姑的真名实姓;也无心考证“吃荞麦粉”一类的情节是否实有;因为,笔者认定现实中的顺姑早已幻化②,而呈现于文本里的那个叫顺姑的,已然是鲁迅记忆中的“重构”,她是吕纬甫抑或亦是作者所云“旧日的梦”的肉身化③;是“梦中的女孩”。
心理批评范畴的“梦中的女孩”这一命名,暗示着人到中年、入世渐深的作者精神的丝缕还牵着已逝的童年、青春。与其把它视作笔下人物(或作者)曾经的初恋;不如说那是理想主义生命存在的憧憬,是“抗拒那空虚中的暗夜”的希望,是刻骨铭心的“心象”,是苦于不能忘却的梦。“梦中的女孩”是不会“长大”的④,永远那么的明净、清纯。如沈从文笔下那翠翠的湘西山水孕育的“翠翠”;又如汪曾祺《受戒》中的小英子,在篇末脚注中,汪老曾一语泄露天机:“写四十三年前的一个梦”。
鲁迅又何尝不是在“寻梦”!小说中作者对顺姑的肖像描写,似可印证此说。试读以下片断:她“长得并不好看,不过是平常的瘦瘦的瓜子脸,黄脸皮;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就没有那么明净了”。鲁迅欲扬先抑,在写实地描写了顺姑那不无“平常”的脸形脸色后,又反复不已、极尽形容地状写她的眼白。与其说是“画眼睛”,不如说是画心灵,有意无意间赋予了笔下人物颇不平常的心象。恰是作者对“明净”的刻意形容、着力强调,透露了顺姑所具“梦中的女孩”型清明、纯净的标志性品格。
长时期以来,研究者解读《在酒楼上》时,每每重视“迁葬”一节;而对“吃荞麦粉”、“送剪绒花”等内容则一笔带过。不知是因着前者更具“传记成分”,抑或它更其直观地呈示了“坟”--那可怖的深不可测的黑洞。其实比之后者,“迁葬”止是小说印证生命的虚妄的预演:记忆的坟一经掘开,那曾经实有的被褥、衣服、骨骼“都消尽了”,“过去的生命”纵影全无;而后者--那以“梦中的女孩”之死所象征的“旧日的梦”的轰毁,才是更其沉痛的悲剧。如果我们注意到林毓生对前述周作人考订的如是理解--“他的意思似乎是说鲁迅对那邻家女儿的感情和吕纬甫一样,所以说第二个情节也是鲁迅自己的‘经历’”⑤;注意到小说中吕纬甫即便饱经风尘、变得“模模胡胡”、混浊不堪,依然在心底珍藏着顺姑的记忆,言谈间词重意切地珍视着她的“明净”;我们愈发体验到接踵而至的'幻灭的严重性与深刻性。
吕纬甫之所以还乡,显意识层自然是来为小兄弟迁葬、为顺姑送剪绒花的;然而其深层却不知不觉兼负了作者由故乡这一生命的始原处追问“灵魂的有无”、生命的本体意义之使命。就在九天前写作《祝福》时,那个叫祥林嫂的就曾如是追问过第一人称的叙述者“我”:“一个人死了之后,究竟有没有魂灵的?”“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 “我”(亦未尝不是作者)无以言对,“说不清”。九天后,尽管叙述者“我”深觉不安,已逃入城里;这一悬念却依然如怨鬼似的纠缠着鲁迅。就这样《在酒楼上》接续了《祝福》:那鲁镇“团团飞舞的雪花”与S城雪天的风景,“说不清”的我与“模模胡胡”的吕纬甫, “死掉的一家的人,都能见面的”疑虑与吕纬甫掘坟“看一看我的小兄弟”的爱念,乃至二作中的“地狱”与“坟”,联系着上述追问前呼后应。作者无从回避。这便解答了吕纬甫在掘坟前何以大词小用--“这命令也是一个在我一生中最为伟大的命令”,敷敷衍衍的他此时居然毫不含糊,他是在替代作者对生命的本相穷根究底!
在上文如此真切地深味了“过去的生命”的虚妄后,“梦中的女孩”是真实还是虚妄,显然已不止是“身外”的关注,亦是吕纬甫乃至作者 “身中”的生命期待。就此意义而言,“吃荞麦粉”一节之意义远不止是旧梦重温,而是作者力图向经验世界求证梦的实有。一如论及爱罗先珂童话时鲁迅所力证的,那是“有真实性的梦”⑥。他呼唤“人们进向这梦中,看定了真实的虹”。缘于此,吕纬甫以下的叙说,情景尤为具体、清晰:前年“我”回故乡接母亲时,邻居长富家请“我”吃荞麦粉。待长富的女儿阿顺调好端来的时候,“我”不觉一惊,一大碗,足够吃一天。实在不可口,却是非常甜。“我漫然的吃了几口,就想不吃了,然而无意中,忽然间看见阿顺远远的站在屋角里,就使我立刻消失了放下碗筷的勇气。我看她的神情,是害怕而且希望,大约怕自己调得不好,愿我们吃得有味”。“我由此才知道硬吃的苦痛,然而我毫不抱怨,因为她过来收拾空碗时候的忍着的得意的笑容,已尽够赔偿我的苦痛而有余了。所以我这一夜虽然饱涨得睡不稳”,“也还是祝赞她一生幸福,愿世界为她变好”。在小说悉心渲染的一派冷漠的氛围里,蓦然插入那么一段有情的文字,不免引人注目。执著现在的鲁迅笔下,素来鲜见“一切理想家”那般津津于“幸福”的“祝赞”;更难得有“愿世界为她变好”一类的柔情流露。温柔缘何而生?
米兰昆德拉的如下说法或可解释上述疑问:“当我们被抛到成年的门槛上,当我们在童年时并未理解的童年的好处被我们不安地领悟到,在那一刻,温柔便产生了。”⑦这正是鲁迅写作此段文字时的心境。他也“间或休息于过去的已经失去的童心”中,感同身受着那“童心,美的,然而有真实性的梦”。那是一种深入生命的感情,事幻而情真。故而作者不在意讲故事,而注重捕捉印象、捕捉感觉,捕捉那不可捉摸的感情:顺姑那“希望”的神情,那“忍着的得意的笑容”,那么的明亮、动人。那是少男少女满溢着“青春与春天”的情思的写照,抑或是记忆中的故乡早已不复存在的幻美的投影?朦朦胧胧,飘飘忽忽,却又那样的“真实”,虽经岁月淘洗,依然刻骨铭心。那抽取纯粹的精神感情、虚化肉身的具体性的写法,又一次印证了小说兼具“梦中的女孩”型的特质。
是的,梦幻本文中的顺姑出污泥而不染,超脱世俗而明净,象征着乡情、人情、爱情,早已逸出原有的意义界限。与此相类,那满盛的“一大碗荞麦粉”中,那不免夸大的饱足感里,则潜隐曲折地透露出“过客”鲁迅的情感缺失、鲁迅的孤独。在以后写作《过客》时,记忆中先在的那“一大碗荞麦粉”便衍生为女孩充溢着“少有的好意”的一杯水,满含着“少有的好意”的裹伤的一片布,抚慰着身心饥渴的“过客”。此刻的吕纬甫又何尝不是一个“过客”。自然,有别于《野草》中那个执著于“走”的过客;他应是一个走了一个圈子,难耐身心“劳顿”,终于“回转去”的过客。
如果说,吃荞麦粉一节隐隐透露着“旧日的梦”的幻美印痕;送剪绒花一节则分明是旧日梦寻的诗美延伸。有研究者称,《在酒楼上》中,“‘进化’现在被代之以‘圆圈’,‘改变中国’被代之以为久已不见踪影的尸骨迁葬或者为一位久已逝去的姑娘献上一束剪绒花,简言之,这是传统对‘旧梦’的胜利。”⑧此处所谓“传统”,应指“念旧”一类的中国传统价值观,这一观点源自林毓生那篇影响深广的《鲁迅的复杂意识》篇中。倘若我们注意到吕纬甫之“旧日的梦”也即其早年理想主义追求的代名词,那么送剪绒花一事则恰恰隐喻着“旧梦”对“传统”给定的生存方式的最后力争。它表达着吕纬甫对“梦中的女孩”的最直接、最诗意的献礼,尽管最终衍为献祭。
在“旧梦”的蛊惑下,行动“格外迂缓”的吕纬甫变得格外敏捷、热情。他“先在太原城里搜索了一遍”,又到济南搜索;还为送花“特地耽误了一天”。虽不知顺姑喜欢什么颜色,但还是买了一朵大红、一朵粉红的。这颜色应是阿顺的欢喜,也是鲁迅着意选择的“亮色”。不然如何照亮故乡“铅色的天”与同样“晦气色”的长富的家。
那剪绒花不由地令人联想到小说中浓墨渲染的那株山茶树,据说,那原是故家书房里的故物。在作者笔下,二者神彩互发,彼此照应。恍惚间,让人直是怀疑,这小花似乎不是从店铺里买的,而是径直从记忆中那株同样亮丽的山茶树上摘下。梦中的顺姑的笑容,一如那与之般配的红的剪绒花、那“明得如火”的红山茶,脱颖于雪天密织的铅色的罗网里。那是鲁迅建立于绝望基础之上的希望的诗意外化。
鲁迅一面寻梦--愿现实如梦,“愿世界为她变好”;一面却清醒地意识到梦与现实间有着难以逾越的距离,深知旧梦难以重温,正如童年永不复返。他不愿遁入梦境。也许梦的位置只应深藏于心的最为柔软的一角(这一角由于平素冷枪暗箭相逼,由冰冷、坚硬的“铁甲”遮挡着,故常为研究者忽略);在现实中则不得不无情地打破心造的幻影。
前文曾论及《在酒楼上》与《祝福》的连通。由二作中复沓出现的“祝福”二字,可想见鲁迅应已产生如是的联想、如是的自省:《祝福》中凡夫俗子们买福礼、放爆竹、点香烟式的传统“祝福”形式固然纯属迷信;《在酒楼上》缘于那纯情女孩而生的用心的“祝福” ,与之虽有着本质的区分,又何尝就能轻信?于是“献礼”于顷刻间颠覆为“献祭”。阿顺死了,而她的妹妹--“长得全不像她姊姊,简直像一个鬼”一样的阿昭才是吕纬甫必须正视的现实。阿顺与阿昭、象与物、幻与真、旧梦与现实、正题与反题……重重悖论,反映出别一意义上的鲁迅意识的“复杂”(不止是前引林毓生之文所归纳的趋新与念旧的矛盾)。
阿顺之死又一次凸显了鲁迅那冷峻得近乎“残酷”的现实主义精神。他不仅没有一厢情愿地让游子与其“梦中的女孩”在故乡圆梦;更借吕纬甫的形似“随便”之举“无情”地戏谑了“旧日的梦”的化身:如果我们认同剪绒花的象征意义,那么赠于阿顺还是赠于阿昭则绝非无关紧要;一如哈姆莱特著名独白中的生存还是毁灭,“这可是个问题”!
尽管“实在不愿意送她”;但那花终于还是送给阿昭了。其心理心境无异于《孤独者》中“孤独者”躬行“先前所憎恶、所反对的”、亵渎“先前所崇仰、所主张的”一类的自虐、自戕。作者抉心自食,解构心象,以宣泄梦的面纱下那“无所不爱,然而不得所爱的悲哀”。--所谓蚌病生珠,那才是“梦中的女孩”的“真实性”蕴含⑨。
与吕纬甫送剪绒花给阿昭的“随便”适成呼应,阿顺之死小说何以处理得如此轻易?缘于作者深恐记忆中的女孩明净不再,重逢时如成年闺土那样不无隔膜地唤一声“老爷”?缘于“同我有关的活着,我倒不放心,死了,我就安心”,因此“得了谁的布施”,“祝愿她的灭亡”?⑩……我更倾向于作如是解:顺姑愈是稍纵即逝,便愈印证了她的梦幻性、彼岸性:她永远诉诸作者的心灵,可遇而不可求,可望而不可及,暗含着对至美的追求终是无望的恒长的悲凉。
注释:
①参阅周遐寿《鲁迅小说里的人物》中“酒楼”、“迁葬”、“小兄弟”、“故乡风物”、“剪绒花”诸节,《鲁迅的故家》中“阿有与阿桂”一节,以及《<呐喊>索隐》篇。止庵编:《关于鲁迅》,新疆人民出版社,,第291-298页;89-90页;585-586页。
②“幻化”一词移自《朝花夕拾小引》篇。笔涉故人旧事,鲁迅称:“带露折花,色香自然要好得多,但是我不能够。便是现在心目中的离奇和芜杂,我也还不能使他即刻幻化,转成离奇和芜杂的文章。”《鲁迅全集》2卷,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年,第229页。
③《在酒楼上》中,吕纬甫曾说及“这一夜虽然饱涨得睡不稳”,“也还是祝赞她一生幸福,愿世界为她变好。然而这些意思也不过是我的旧日的梦的痕迹”,《鲁迅全集》2卷,第31页;另参阅《呐喊自序》:“我在年青时候也曾经做过许多梦,后来大半忘却了……而我偏苦于不能全忘却”,《鲁迅全集》1卷,第415页。
④有感于某一类型少女精神的早熟,鲁迅曾援引俄国作家梭罗古勃颇传神的概括:“说是还是小孩子,而眼睛却已经长大了。”参阅《上海的少女》,《鲁迅全集》4卷,第564页。
⑤(美)林毓生:《鲁迅的复杂意识》,收入乐黛云编《国外鲁迅研究论集》,北京大学出版社,1981年,第73页。
⑥、⑨在编译《爱罗先珂童话集》后所写的《序》中,鲁迅称:“我觉得作者所要叫彻人间的是无所不爱,然而不得所爱的悲哀,而我所展开他来的是童心,美的,然而有真实的性的梦。这梦,或者是作者的悲哀的面纱罢?那么,我也过于梦梦了,但是我愿意作者不要出离了这童心的美的梦,而且还要招呼人们进向这梦中,看定了真实的虹 。
篇17:在酒楼上(精彩点评)
在酒楼上(精彩点评)
他又掏出一支烟卷来,衔在嘴里,点了火(我读大学的时候,看吕纬埔说的这些话,也很同情的说,说不定俺们五六年后也会变这样,这样讨论过,过了五六年后呢?果然是这样!所以才知道鲁迅了不起,很厉害)。
“看你的神情,你似乎还有些期望我,--我现在自然麻木得多了,但是有些事也还看得出。这使我很感激,然而也使我很不安:怕我终于辜负了至今还对我怀着好意的老朋友。……”他忽而停住了,吸几口烟,才又慢慢的说,“正在今天,刚在我到这一石居来之前,也就做了一件无聊事,然而也是我自己愿意做的(一个事你愿意去做,对于你自己来说也就不全是无聊的,对于他自己来说是充实的,下面又讲了另外一件事。他到这里,我们是否可以估计到,这个小说是否就这样写下去了,中间是两个人的对话,吕纬浦絮絮叨叨的讲下去,就这样可以构成一篇小说的,这个在中国古代是没有的,这样的写作方法在鲁迅那个时候开创的,为什么后人评价鲁迅的小说,说鲁迅的小说一篇有一篇的样式,他这样写了,别人知道这样可以写小说。)。我先前的东边的邻居叫长富,是一个船户。他有一个女儿叫阿顺,你那时到我家里来,也许见过的,但你一定没有留心,因为那时她还小。后来她也长得并不好看,不过是平常的瘦瘦的瓜子脸,黄脸皮;独有眼睛非常大,睫毛也很长,眼白又青得如夜的晴天,而且是北方的.无风的晴天,这里的就没有那么明净了(他也好像对北方评价特别高,说北方的晴天更明净,用这来形容他邻居家的女儿,他说的女儿并不是特别好看,竟然用这样美丽的词来形容他。)。她很能干,十多岁没了母亲,招呼两个小弟妹都靠她,又得服侍父亲,事事都周到;也经济,家计倒渐渐的稳当起来了。邻居几乎没有一个不夸奖她,连长富也时常说些感激的活。这一次我动身回来的时候,我的母亲又记得她了,老年人记性真长久。她说她曾经知道顺姑因为看见谁的头上戴着红的剪绒花,自己也想有一朵,弄不到,哭了,哭了小半夜,就挨了她父亲的一顿打,后来眼眶还红肿了两三天。这种剪绒花是外省的东西,S城里尚且买不出,她那里想得到手呢?趁我这一次回南的便,便叫我买两朵去送她(写的比刚才那两件事还要琐屑,就说我们邻居家有一个女儿想要两朵花,他却把它写的这么细,这是叙述家长里短姑嫂之间的对话,他就这么写)。
“我对于这差使倒并不以为烦厌,反而很喜欢;为阿顺,我实在还有些愿意出力的意思的。前年,我回来接我母亲的时候,有一天,长富正在家,不知怎的我和他闲谈起来了。他便要请我吃点心,荞麦粉,并且告诉我所加的是白糖(这是好吃的,对劳动人民来说)。你想,家里能有白糖的船户,可见决不是一个穷船户了,所以他也吃得很阔绰(“吃的阔绰”这个词用的很好,档次很高了)。我被劝不过,答应了,但要求只要用小碗。他也很识世故,便嘱咐阿顺说,‘他们文人,是不会吃东西的。你就用小碗,多加糖!’然而等到调好端来的时候,仍然使我吃一吓,是一大碗,足够我吃一天。但是和长富吃的一碗比起来,我的也确乎算小碗(人和人之间的隔膜是很大的,不知大家有没有从农村来的同学或到农村去过,到用大碗吃饭的地方去过,确实差距很大,对我们城里人来说是很恐怖的。我小的时候饭量已经很大了,回到我山东老家的时候用像盆一样的大碗,然后给我吃饺子,上尖的一大碗饺子,这个尖还没有吃下去后面一勺子又飞快的补上来了!真是恐怖,不吃又不行,所以我读到这一段的时候非常有感觉。)。我生平没有吃过荞麦粉,这回一尝,实在不可口,却是非常甜。我漫然的吃了几口,就想不吃了,然而无意中,忽然间看见阿顺远远的站在屋角里,就使我立刻消失了放下碗筷的勇气。我看她的神情,是害怕而且希望,大约怕自己调得不好,愿我们吃得有味(非常善解人意),我知道如果剩下大半碗来,一定要使她很失望,而且很抱歉。我于是同时决心,放开喉咙灌下去了(他灌下去了,不是吃下去了,等于装进去了。这里我们看到了吕纬埔的另一面,他一面说自己无聊,得确过的也无聊,你觉得这已经不是一个五四青年了,但我们今天不用五四青年的标准去看,就是普通的知识分子,他仍然是非常善良的,具有人道主义情怀的一个知识分子,他做违心的事是为了别人,只是为了不让别人失望,我们做一些对自己没有太大害处的事情,为了就是不让别人失望,我觉得这个就是道德比较高尚的,不要把自己要求太高,学雷锋不要起点太高,这样可以学雷锋的,不一定要牺牲自己去给别人做好事,就是差不多。比如说你跟别人一块坐公共汽车的时候,别人热情的给你介绍坐这一路汽车很好,但是你心里清楚坐这一路并不好,坐另一路正好到北大门口下,坐这路还差半站呢,但是那个人介绍的那么热情,你多走半站不要紧,要成全别人的热情,人的善良应该从一些细节做起的。我的一个叔叔坐火车的时候跟对面一个小姑娘聊天,聊得很热烈,那个小姑娘说“叔叔,您是蒙古人吧?”叔叔说“对对对!你真聪明,我就是蒙古人”,下车之后我就问,你怎么说你是蒙古人呢?你也不是蒙古人呢!”但是叔叔这时候说人家好不容易猜出来了。这个话对我教育非常大,因为我知道在火车上萍水相逢,你是哪族人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家好不容易猜出来了,这才是重要的。
★ 《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三单元因声求吟咏诗韵教学设计总论 教案教学设计
【选修语文《在酒楼上》教案(共17篇)】相关文章:
开放式个人简历2023-08-13
饮食店实习报告2023-08-11
人教版语文二年级下册教案2023-01-02
人教版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教案2023-01-05
班主任工作计划个人发展目标2023-09-12
短文――《荔枝图序》《山市》2023-01-04
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22-07-02
新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下册教案2022-05-07
人教版二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2-06-04
疫情线上教学2023-0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