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ys1024”为你分享14篇“教学微型设计之《临江仙》(选修教案设计)”,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教学微型设计之《临江仙》(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微型设计之《临江仙》(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临江仙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一、核心指向
1.理解词及其意境
2.学会意象比较、分析形象、置换词句三种鉴赏诗词的方法。
二、导学过程
1. 由小说《三国演义》开篇词导入(也可由电视剧《三国演义》片头曲导入):你是怎样理解这首词的?
2.相关积累。
3.指导朗读
4理解。
⑴上阕的意象有哪些?(长江、浪花、英雄、青山、夕阳)
⑵这些意象哪些是象征永恒的?哪些是象征易逝的?(长江、青山、夕阳是象征永恒的;浪花、英雄是象征易逝的)
⑶比较这些意象,你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观?哪一句词表明了这个意思?(豁达超脱的人生观;是非成败转头空)
⑷从以上的学习中你得到了什么样的学习方法?(比较意象,明主旨倾向)
⑸下阕刻画了一个怎样的形象?(白发渔樵)他的生活环境、生活情趣各是什么?寄托了作者怎样的人生理想?(江渚上、打渔、砍柴、惯看秋月春风、喜相逢;固守着的'那一份宁静与淡泊)
⑹能否把“白发渔樵”改为“黑发渔樵”?(不能,改了不能表现老者阅尽人生沧桑,不能表现历史的厚重感和老者的睿智形象:对世事人生的洞察和人生的大彻大悟)
⑺能否把“江渚上”改为“闹市区”?(不能,改了不能表现老者固守着的那一份宁静与淡泊,也与渔樵的生活环境不符)
⑻能否把“一壶浊酒”改为“一壶美酒”? (不能,改了不能表现老者固守着的那一份宁静与淡泊)
⑼这位白发渔樵究竟是谁?(曾经的将军、王爷、帝王……作者,我们)
⑽总结学习方法:
分析形象表现,明了主旨
置换词句析表达效果的变化
三、小结:开篇从大处落笔,切入历史的洪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寓哲理,意境深邃。下片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生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而表现了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四、作业
1.背诵与默写。
2.试着用学到的方法写一点诗词鉴赏的文字。
张雪梅
篇2:微型课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自学生字,词语。
2.朗读与默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仔细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3.从作者钓鱼的启示中受到教育,懂得要严格按道德标准来约束,规范自己的言行,做一个正直守法的人。
4.检验学生自己的阅读能力和阅读习惯。
教学重点
抓住重点词句,体会“我”钓到鲈鱼和放回鲈鱼的心情变化.
教学难点
联系上下文的内容,体会从钓鱼中受到的启示。
教具准备
1.重点句子的课件、挂图.
2.搜集孩子在学习生活中遇到的有关道德实践方面的点滴小事.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你们知道詹姆斯是谁吗?他是美国的一名著名的建筑师。他为我国的.广大读者所了解,并不是因为他的建筑成就,而是因为他写了一篇短文,叫《做的对做的好——天知地知》。天知地知,就是无人知。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有件事情做的对做的好,这究竟是一件什么事呢?这篇短文在选入我们的课本时,题目改为《钓鱼的启示》。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篇新课文。(板书钓鱼的启示)
生:钓鱼的启示
师:同学们齐读课题,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疑问?
生: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师:同学们提出了启示是什么意思?课文中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为什么钓鱼会使我从中受到启示?这节课我们就围绕同学们提出的问题阅读课文,解决问题。
二、初读理解
师:首先我们看一下,“启示”的意思是什么?谁能用自己的话解释一下?
生:启发、启迪
师:同学们真聪明!启示的意思就是启迪,启发,醒悟,觉醒,豁然开朗。
这个问题解决了,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受到了什么启示?读出这个句子。
生:(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
师:同学们都找到了,就是道德只是个简单的是与非的问题,实践起来却很难。那为什么“我”在钓到鱼、放走鱼的过程中受到这样的启示呢?
三细读感悟
师:在我十一岁那年的一个夜晚,和往常一样我和父亲来到了附近湖中的小岛上钓鱼,而三十四年前的那个月光如水的夜晚,却给我留下了永久的回忆和终生的启示.这是为什么呢?请同学们自由读第3自然段,然后想想,你读懂了什么?
生:作者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
师:同学们说作者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诱人的大鲈鱼。那这条鲈鱼是怎样的诱惑人呢?哪些语句可以体现出这是一条诱惑人的鱼?
生:“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xī)动着。”
师:对从“啊,好大的鱼!我从来没有见过这么大的鲈鱼。我和父亲得意地欣赏着这条漂亮的大鲈鱼,看着鱼鳃在银色的月光下轻轻翕动着。”就可以看出这是一条诱人鱼,它又大又漂亮。同时我们也可以从这两句中体会到作者调到这条大鱼的心情是什么样的?
生:得意
师:对,课文中已经告诉我们了作者钓到大鱼时是得意的。(板书得意)
多诱惑人的鱼呀!我和父亲是多么兴奋、得意呀!可父亲却让我把这条鲈鱼放回湖里去。请默读第4自然段,同桌说一说,这是为什么?
生:因为父亲看了看表,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剩2个小时。父亲为了教育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要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
师:对了,因为距离开放捕捞鲈鱼的时间还剩2个小时,父亲为了教育我做一个有道德的人,一定要我把鲈鱼放回到湖里。
读5~8自然段,思考:11岁的我好不容易钓到了一条漂亮的大鲈鱼,父亲却要我放回湖里去,我的心情是怎样变化的?联系上下文,与小组同学合作、讨论,一起体会“我”的心理变化过程。
生:讨论、交流。
师:小组汇报,你从中体会到了什么?
生:急切、委屈难受、祈求、依依不舍
师:首先是急切,哪句话体现了我急切的心情?“爸爸!为什么?”我急切的问道。(板书急切)之后是委屈、难受的心情。“‘可是不会钓到这么大的鱼了。’我大声争辩着,哭出了声。”(板书委屈)
委屈、难受之后是“乞求”。“我再次把乞求的目光投向了父亲。”(板书乞求)最后于是在那样放回湖里的?对,“我慢慢地把鱼钩从大鲈鱼的嘴唇上取下来,依依不舍地把它放到湖里。”所以最后“我”是无可奈何、依依不舍、遗憾的把鱼放走了。
34年前,父亲的严格教育是我做出了道德的选择,那么在以后的日子里,我是怎么做的呢?请同学们默读10、11自然段,找出相关句子画一画、读一读、想一想。
同学们一定都注意到了这句话“在人生的旅途中我却不止一次地遇到了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这里的“鱼”指的还是那条大鲈鱼吗?
生:不是。“鱼”指的是形形式式的诱惑,指各种各样的个人利益。
师:不是,其实每个人在社会上都会经常遇到形形式式的诱惑,也就是像这位作者所说的与那条鲈鱼相似的诱惑人的“鱼”,你遇到过诱惑吗?遇到诱惑时怎么做的?
比如:在家里:父母不在家,电视很精采,是完成作业还是看电视?
在学校:考试,老师多给了分数,你?
选举班干部,看到有的同学找人帮忙,你?
在公共场所:买东西时,售货员多找了钱给你,你?
回家路上,你拣到一件自己喜欢的玩具,你?
我相信我们每个同学都会像我们文章的作者詹姆斯一样遵守道德规则。下面请同学们齐读本文的启示并用心记住它。
师:同学们,读了这个故事,我和大家一样,深受感动,我想把孟德斯鸠的一句名言送给大家。(板书:衡量真正的品德,是看他在知道没有人发觉的时候,做些什么。)
生:齐读黑板上的格言。
四总结全文
师:同学们,学习了这篇课文,我的内心不仅充满了对文中那位父亲的崇敬之情,更为作者从小受到严格的教育而成长为著名的建筑设计师感到高兴。同学们,积跬步而至千里,积小流而成江河,正确对待每一件小事吧,每一件小事都可反映一个人的品格,在日常小事中历练自己,你们必将会成为有道德的人,让我们一起努力,好吗?
板书设计
钓鱼的启示
钓鱼大漂亮——惊喜得意
放鱼急切——委屈——乞求——无可奈何——遗
篇3:微型课教学设计
一、 教材分析与处理
(一) 说教材
《我的母亲》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本文是胡适在40岁时对自己人生历程的一段回顾,写了自己童年至少年时代在母亲严格要求和深情关爱下成长的事,叙述母亲对自己深远的影响,表达作者对母亲深切怀念和敬爱之情。
(二) 说学生
由于自身和家庭原因,现在学生只关注自己,一向不理解他人包括自己的父母。学习本文,可以让学生体会到每一位母亲的苦心,感悟母亲和孩子间的深厚情感。
另外,学生在组织材料和提炼材料能力上不足,如果不了解背景,学生很难理解课文内容,因而在课前组织学生查找资料,拓宽视野。基于以上原因制定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
1.掌握字词,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复述课文内容。
2.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了解母亲对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
3.培养学生提炼归纳信息的能力和学习圈点勾划的读书方法。
教学重点:复述课文内容,体会作者情感。
教学难点:了解母亲对作者产生的巨大影响。
二、 说教学方法
1. 启发提问法
提出“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有价值的问题,在看似无疑处挖掘问题,解决问题。
2. 质疑讨论法
让学生针对课文写法与段落上不懂的地方提问。
3. 运用圈点勾划信息点的学习方法,培养复述情节的能力,可以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又可以锻炼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三、 说教学过程
(一) 导入:
有这样一位母亲,她没有读过书,却把儿子培养成北京大学的教授,她23岁上守寡,做了别人的后母后婆,却把家里治理的井井有条,她是严师,又是慈母。她就是文学大家胡适的母亲冯顺弟。胡适先生说:“我在我母亲的教训之下度过了少年时代,受了她的极深的影响。”那么他的母亲给了他哪些影响,让他一生受用呢?今天我们来认识这位母亲,共同学习胡适的《我的母亲》。
(板书)说明:
(二) 介绍作者及其母亲资料
你搜到哪些资料,请你说一说。
1胡适简介 (1891--1962),现代诗人、学者。曾主修哲学。原名嗣穈,字适之。安徽省绩溪县上庄人。生于一个官僚地主兼商人家庭。其父胡铁花系清末贡生,母亲冯顺弟(续弦)比其父小30岁,是一乡村良家女子。胡适三岁时,父亲即病故。23岁的寡母做了乡村大家族的主母,对惟一的儿子悉心教育,遵夫嘱“令他读书”,终于把胡适培养成才。胡适三岁随母在上庄接受教育,13岁离开母亲赴上海求学。9年的乡村生活,对他的一生产生了巨大、深刻、无以替代的影响。胡适母亲对胡适既是慈母兼严父,又是“恩师”兼“严师”.她从不溺爱孩子。19,即胡适19岁时,赴美国留学。19写成《文学改良刍议》,19出版第一部白话诗集《尝试集》。中国白话文的倡导者、新文化运动的开拓者,荣获35项美国博士桂冠。
2介绍其母:冯顺弟。
(三)检查预习
课前安排预习,针对生字词语在字形字音乃至字意上来认识生字。
(四)整体感知:
默读课文,复述课文内容
(五)再读课文
朗读课文,说一说“我”从母亲身上都学到了什么?你从哪些地方看出来的,试着在书上圈画出来。
授课时学生可以说:学到了母亲宽厚,善良,仁慈和善,好脾气。待人接物的和气,宽恕人体谅人的品行。学习上勤奋,做人上刚强。
那么从哪些细节体现出教子严格呢?学生可以针对这一问题归纳出:“当我说轻薄的话时”和“督促我学习严格又是充满爱意”的环节时让同学找出“母亲用舌头舔眼翳”这一细节,并让学生读出字里行间的情感。
当学生找出体现母亲温和宽容的句子时,再让学生读一读当债主除夕之夜到家讨债的部分,去体会文中平实的意味深长的一句话“脸上从不露出一点怒色,这样的过年,我过了六七次”,让学生重点读这一细节“这样过年”“从不”这几个词都体现了母亲的包容和度量。
(六)质疑探究
读过本文,你还有那些疑问,提出来让我们共同研究。
学生针对课文写作上的特点提出:
1文章前三段只有一句提到母亲,是否切题;
2写母亲对我的教导就可以了,为什么用这么多的笔墨去描写他与家人相处的情形?经过讨论可以分析出:前三段写自己在别的方面没有发展机会,除了读书外,给我做人训练的就是母亲,这样顺利过渡到母亲给我的深远影响。而第二个问题也是为了更好的说明母亲在平时待人接物方面对我的潜移默化的影响,身教胜于言教,可见文章字里行间对母亲饱含怀念敬爱之情。
(七)拓展交流
学习本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八)作业
母亲常常为我们默默的付出,她的爱从不张扬做作,她把对你的关爱都融到你的生活细节中,回忆一下生活中的细节,模仿文章写一个小片断。
结语:母亲就像一棵大树,她的爱,她的榜样给我们一世荫凉,让我们在这样的大树的荫蔽下茁壮成长。
四、 创新与反思
本次课的创新设计之处在于结合文章结尾提出“母亲给了我那些影响?我从中学到了什么?”这一主问题,引导学生从文章中找到依据,从而揭示母亲性格,并且围绕母亲发生的事就像串珠子一样被串起来,从细节上分析了母亲的伟大品质。讲解时注重朗读,把握对细节的理解,给学生读书时间。
反思:胡适的文笔很有分寸,像“一丝一毫”“如果”这样的词语在文章中的意义学生不一定能理解,在分析时有可能对词的分析不到位,需要课后补充。
五、板书
板书是文章的思路的归纳,整体内容把握,本课设计主要从人物性格,即作者感情入手,概括文意。板书简洁,一目了然。
严以教子
母亲 宽以待人 怀念 敬爱
刚 气
篇4:胡同文化微型教案设计
胡同文化微型教案设计
1、走近北京胡同:
1)课前布置学生搜集关于北京胡同、四合院的邮票、照片、图片,对胡同作一定的了解,获得直观感觉。
2)听一听北京城里的“胡同歌”,在歌声里走进悠悠的胡同,去领略胡同深处传唱的北京的民风。——“不唱那辉煌的故宫 ,也不唱那雄伟的长城, 单唱这北京城里的小胡同啊, 有名的胡同三千六,无名的胡同数不清, 横胡同竖胡同, 半截胡同斜胡同,就像那棋盘布在北京啊,砖塔胡同年代最久,交民巷它最长可分西东, 七拐八拐是九道弯哪, 钱市胡同两个人相遇,您哪,要侧身行……”
2、走近汪曾祺,了解“文化”的概念。
1、看一看图片:
让学生在课堂上展示搜集到的胡同的图片(老师可补充学生课前搜集的不足),老师给图片配上悠扬的乐曲,运用音画效果来设置情景,让学生走近胡同。
2、说一说感受:
看了图片,学生说说自己看了胡同图片后的感受。
3、读一读课文,找找胡同的特点:
重点阅读一~四段,采用圈点段落要点,根据要点理思路、概括要义的寻读法,引导学生从课文对胡同的描写中发现胡同的特征。
胡同的特点:走向——正 名称——俗 数目——多 环境——静 生活方便安静
4、议一议胡同文化:
1)阅读第五自然段“胡同文化是北京文化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我们通常说的北京的市民文化就是指的胡同文化”,明晰“文化” 的有关概念。
“文化”从广义说,是人类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狭义上,指社会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适应的制度和组织机构。文化具有阶级性、地域性、民族性。“胡同文化”,指住在北京胡同里居民的一种精神状态或文化心态。
2)探究长期生活在这样方正又安静的胡同里居民的习惯和精神状态,即胡同对胡同居民的影响。
让学生划出能揭示胡同文化的内涵的语句,抓点化要旨的句子来梳理思路、概括要义。
胡同居民: 安土重迁,不愿搬家 独门独院,过往不多
易于满足,要求不高 爱瞧热闹,不管闲事
3)进一步探究胡同文化的本质。采用发现、引导法对胡同文化的内涵加以品读。
作者从方正的胡同写起,写名称来源、宽窄、居民居住方式,谈市民文化形态——“封闭”;从北京人生活的理想“舍不得挪窝,独门独院”,写他们“安土重迁”;物质要求不高,写“易于满足”,爱瞧热闹、不管闲事,突出“袖手”“忍安”。揭示胡同文化的本质是“封闭”、“忍”。
探究过程要注重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要让学生理解,胡同文化的特点是作者赋予的,也是作者眼里的胡同文化,并不代表胡同文化的全部。
4)探究胡同建筑特点、地域特点与文化的关系。采用讨论法。
建筑特点决定了其文化特点。胡同安静闭塞,使人思想保守;方正又影响到思想意识,且长期处在政治统治和政治风暴中心,正统思想严重,安分守己,逆来顺受。
5)胡同文化的前景如何,北京胡同文化自身特点与其命运有何必然联系?
A、随着旧城的改造,胡同消失了,胡同文化也会消失没落.胡同文化的封闭性不符合时代前进的步伐,必然会随时代的发展而被遗弃;B、胡同文化中封闭、保守、自私、知足、忍耐的特点使这种文化失掉了吸收外来养料,发展进步的机会,没有发展的文化注定了只能在消耗尽自身储备之后走向衰亡;C、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也同时产生了冲击,也是这一文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
5、品读、体味作者对胡同、胡同文化的情感 。
1)作者对这种“封闭”的、以“忍”为精义的胡同文化持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呢?(展示几幅衰败的胡同的照片,配乐朗读文后三段,感受作者的情绪)
结合文章第二部分内容,根据课文倒数第二段的“在商品经济大潮的席卷之下,胡同和胡同文化总有一天会消失的”“再见吧,胡同”这些话,思考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学生自读自品,老师点拨。
明确:态度很复杂,既喜欢又否定,在情感上“怀旧和感伤”,但当他直面衰败的胡同时,也认识到在改革开放的今天,封闭的胡同文化走向没落是必然的。所以,在理智上又欣然接受。
屏示——作者对胡同文化的态度
“过去的总归要过去,这是无可奈何的事。”
“ 在无可奈何之中,总有新的希望在生长。”
——汪曾祺《日子就这么过来了》
2)进一步探究作者为什麽对胡同及胡同文化有极为复杂的情感?(教师点拨与学生品读、讨论相结合。)
首先要从作者的生活经历、思想文化修养谈起。作者的大半辈子都在北京度过,耳濡目染北京文化几十年。胡同是他生活的家园,胡同是滋长他文化的土壤,那里的一草一木,那里的一朝一夕,无不蕴藏着传统文化独特的魅力,无不寄托着作者对传统文化浓浓的情感。细品此文,不难看出作者对北京文化的了解之细、熟悉之深和喜爱之浓。这些都说明作者对传统文化怀有深厚的感情,传统文化已在作者心中深深打下了永不能磨损的烙印。对于这样一个对传统文化情有独钟的老人来说,胡同的消失,难免让他对即将消逝的传统文化产生深刻的留恋之情。
其次,在北京胡同文化丰富内涵中,具有一些作者所推崇、所钟爱的传统文化的“精华”(作者这么认为)。如知足常乐、随遇而安、安分守己、安土重迁等。文中流露出来的对胡同文化的眷恋,实际上也是安土重迁思想在作者身上的集中体现。事实上,这种思想不只是在作者身上存在,这也是大多数中国人所共有的一种怀旧情结。
商品大潮的冲击,历史发展的必然,又决定了胡同的衰落命运。作者态度是达观的。所以,无奈中有怀念,批判中有失落。
6、听一听歌曲: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我爷爷小时候常在这里玩耍,/高高的前门仿佛挨着我的家。/一蓬衰草,几声蛐蛐叫。/伴随着它度过了那灰色的年华。/吃一串冰糖葫芦就算过节。/它一日三餐窝头咸菜就着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它最廉价/可谁知道,谁知道,谁知道它淳厚的香味含着泪花。
如今我海外归来,/又见红墙碧瓦,/高高的前门几回梦里想着它。/岁月风雨无情任吹打,/却见它更显得那英姿挺拔。/叫一声杏仁豆腐滋味真美。/我带着童心带着思念再来一口那大碗茶。/世上的饮料有千百种也许这最廉价,/可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它淳厚的香味,直传到天涯?
7、评一评:
1)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的冲击也是这一文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如何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既看到这一冲击不可避免,传统文化的衰落从另一角度看恰恰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不能一概否定,应继承发扬并有意识 的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怎样评价“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两种居住氛围,你更喜欢那一种?阐明理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意见。
街巷胡同消失后,作为胡同文化的替代品──高楼文化,并不能立即填补失去胡同文化而形成的感情空白。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虽然高楼文化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拥有更多的科技含量,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传媒的迅速发展,信息的高速流动,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晓天下大事。这在某种意义上说,确是彻底打碎了传统封闭文化的桎梏,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开放带来的成果。但是,在人们日益深入地探索外部世界奥秘的同时,与我们近在咫尺的邻里、朋友、同事之间却悄然形成了新的隔膜。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比肩接踵的人海中,淳朴的乡土之风、亲切的邻里之情日渐淡化,更多的却是无可名状的孤独。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 虽然高楼文化并不是完美的文化,还有很多局限性,但高楼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胡同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不十分完美,但确实是先进的文化。我们须用坦然的心态接受它。
8、想一想:
1)北京在发展,胡同文化在发展,畅想一下今天的胡同及胡同文化。
2)试给北京、西安这样的文化名城做一个发展规划。
阅读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西安这座城》,在读、思考、与《胡同文化》对比中感受两者文化意蕴的不同。
选定四个对比点,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1)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作者感情的异同;2)对比两文的语言特色;3)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不同城市的市民文化和风俗习惯;4)讨论“文化”一词的内涵。
1)《西》除了那悠久的历史古迹之外,跟有那充满活力的人文精神。作家用深邃的眼光注视着西安,在浓酽的历史古意中发现着生命的活力。
2)《胡同》语言京味浓、幽默。汪曾祺在北京生活了四十余年,北京的民风民俗到了作者笔下,一股浓郁的京腔京调的胡同韵味,醺人欲醉。有独特的京话词语,如约二斤鸡蛋、“挪窝儿”“处街坊;还有北京人特殊时期的独特话语,如把学生与东说成“闹学生”、“过学生”
3)《胡》一文市民的文化心态“封闭”、“忍”,《西》一文对古风古韵是一种赞赏的心态。
1)商品经济大潮对胡同文化的冲击也是这一文化走向灭亡的重要原因,如何评价?
引导学生进行研究性学习,使用辩证的观点分析问题,既看到这一冲击不可避免,传统文化的衰落从另一角度看恰恰是时代进步的表现,也不能一概否定,应继承发扬并有意识 的保护传统文化中的精华部分。
2)怎样评价“胡同文化”与“高楼文化”?两种居住氛围,你更喜欢那一种?阐明理由。鼓励学生畅所欲言,大胆表达意见。
街巷胡同消失后,作为胡同文化的替代品──高楼文化,并不能立即填补失去胡同文化而形成的感情空白。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虽然高楼文化具有浓厚的现代气息,拥有更多的科技含量,广播、电视、互联网的普及,传媒的迅速发展,信息的高速流动,使人们足不出户就可以尽晓天下大事。这在某种意义上说,确是彻底打碎了传统封闭文化的桎梏,让人们充分享受到开放带来的成果。但是,在人们日益深入地探索外部世界奥秘的同时,与我们近在咫尺的邻里、朋友、同事之间却悄然形成了新的隔膜。在钢筋水泥的森林里,在比肩接踵的人海中,淳朴的乡土之风、亲切的邻里之情日渐淡化,更多的却是无可名状的孤独。高楼文化同封闭的胡同文化相比,有其“更为封闭”的一面。 虽然高楼文化并不是完美的文化,还有很多局限性,但高楼文化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具有胡同文化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尽管不十分完美,但确实是先进的文化。我们须用坦然的心态接受它。
7、听一听:欣赏《前门情思大碗茶》,更进一步体会作者的感情。
8、想一想:试给北京、西安这样的文化名城做一个发展规划。
阅读高中语文读本第一册《西安这座城》,在读、思考、与《胡同文化》对比中感受两者文化意蕴的不同。
选定四个对比点,将两篇文章进行对比研究。1)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作者感情的异同;2)对比两文的语言特色;3)对比两文所表现的不同城市的市民文化和风俗习惯;4)讨论“文化”一词的内涵。
1)《西》除了那悠久的历史古迹之外,跟有那充满活力的人文精神。作家用深邃的眼光注视着西安,在浓酽的历史古意中发现着生命的活力。
2)《胡同》语言京味浓、幽默。汪曾祺在北京生活了四十余年,北京的民风民俗到了作者笔下,一股浓郁的京腔京调的胡同韵味,醺人欲醉。有独特的京话词语,如约二斤鸡蛋、“挪窝儿”“处街坊;还有北京人特殊时期的独特话语,如把学生与东说成“闹学生”、“过学生”
3)《胡》一文市民的文化心态“封闭”、“忍”,《西》一文对古风古韵是一种赞赏的心态。
篇5:《山中访友》教案(选修教案设计)
《山中访友》教案(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文章主要内容,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掌握本课8个生字,理解新词的意思,摘录好词好句。
二、方法与过程目标
学习作者善于运用比喻、拟人、想象等手法来抒发情感的方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激发学生类似体验,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美好情感。
教学重点 感受作者所描写的境界,培养热爱自然|,亲近自然的情节.
教学难点 学习作者表达感情的方法.
学法指导 通过感情朗诵课文来掌握课文内容.学习作者运用比喻、拟人、排比、想象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情景导入法、讲授法
教具准备 生字.新词卡片
教学课时 2课时
教 学 过 程
教学行为 学习行为 备注
第一课时
(一)、创设悬念,揭示课题
1、同学们平时都有哪些朋友?会去探访你的好朋友吗?
2、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一篇跟朋友有关的特殊的文章,文中的作者要探访的朋友到底是谁呢?
3、出示课题《山中访友》,学生读题。
4、让我们跟随作者一起探访他的好朋友。
(二)、读通课文,掌握字词
清爽 吟诵 唱和 陡峭 挺拔 精致 奥秘 德高望重 津津乐道 别有深意
谁来简单地说说这篇文章的大致内容?
(三)、学习“出门”,感受心情
1、作者轻装上路,读读课文的一、二自然段,感受他当时的心情。
2、你从什么地方可以看出作者当时心情很好?
(1)自由地读读这句话,感受话中所包蕴着的情意与心情。
(2)理解“与微风撞了个满怀”的写法及所包含的韵味。
(3) 带着轻松愉悦激动的心情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不坐车,不邀游伴,也不带什么礼物,就带着满怀的好心情,踏一条幽径,独自去访问我的朋友。
(1)读读这句话,从什么地方最能看出作者的好心情?
“满怀”是什么意思?与上一句的“满怀”意思一样吗?平时还可以说什么东西是满怀的?用“满怀______”练习说话。
(2)带着满怀的好心情朗读这句话。
(四)、再读课文,捕获感知
1、作者带着满怀的好心情出门访友。请同学们再自由地、放声地读读全文,想想作者去山中访问了哪些朋友,他是如何看待这些朋友的?
2、交流讨论。
(五)、精读课文,感悟深情
1、请同学们再一次跟随着作者去探访他的那些特殊的朋友。认真读读第三自然段到文章的最后,想想从哪些句子可以看出作者跟这些朋友有深厚的感情,可以把你的理解写在句子的旁边。
2、交流同学们划出的句子。
(1)自由读读第三自然段,想象并说说这座古桥的模样。出示古桥图片,思考:作者面对这样一座古老的石桥他联想到了什么?体会这样写的好处。(形象地写出石桥的古老沧桑,暗示了古桥所发挥的作用,指出了作者对于古桥的一片情深)
(2)读读句子,请想象一下,这座古桥在几百年的历程之中,他驮过了哪些人,在他的身上曾经发生过了哪些事?
(3)谈谈你对“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这句话的理解。
(4)自由朗读;指名朗读;师生共读。
(六)、抄写词语,自主背诵。
第二课时
(一)、回顾“朋友”,引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跟随着作者去访问了他的一个老朋友,那座古老的'石桥。这节课让我们继续走入深山去探望我们那些特殊的朋友!
(二)、朋友相见,感受情意
1、除了“古桥”这位老朋友以外,还探访了哪些好朋友呢?他们之间情谊如何,你是从哪些语句中感知的?请你们拿起书本,快速地浏览一遍。
2、交流探究,品评赏读
有侧重地品析下列语句。
走进这片树林,鸟儿呼唤我的名字,露珠与我交换眼神。每一棵树都是我的知己,它们迎面送来无边的青翠,每一棵树都在望着我。
(1)作者在这里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用朗读来加深自己的体会。
(2)有感情地朗读。
我靠在一棵树上,静静地,仿佛自己也是一棵树。我脚下长出的根须,深深扎进泥土和岩层;头发长成树冠,胳膊变成树枝,血液变成树的汁液,在年轮里旋转、流淌。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1)指哪些朋友呢?请熟读第五自然段。
(2)“哪个不是我的朋友”言外之意是什么?用具体的朋友替换掉“这山中的朋友”,可以怎么说?(这山中的山泉溪流就是我的朋友;这山中的瀑布、悬崖、溪流,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我热切地跟他们打招呼: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你好,汩汩的溪流!你吟诵着一首小诗,是邀我与你唱和吗?你好,飞流的瀑布!你天生的金嗓子,雄浑的男高音多么有气势。你好,陡峭的悬崖!深深的峡谷衬托着你挺拔的身躯,你高高的额头上,仿佛刻满了智慧。你好,悠悠的白云!你洁白的身影,让天空充满宁静,变得更加湛蓝。喂,淘气的云雀,叽叽喳喳地在谈些什么呢?我猜你们津津乐道的,是飞行中看到的好风景。
(1)作者将山中的景物都联想成什么了?
(2)通过朗读感受山泉的清明、溪流的欢快、瀑布的雄浑、悬崖的挺拔和巍峨、白云的洁白和宁静、云雀的欣喜和欢乐。(播放磁带,通过声响带给学生最真切的感受,促进学生的朗读感悟。)(3)面对这我们热情的招呼,我们这些朋友可能会怎样回答呢?请选择一位朋友,将他的回答写下来。
如:你好,清凉的山泉!你捧出一面明镜,是要我重新梳妆吗?
山泉回答道:“_______________”
教师随意读某一位朋友的话,指学生作答。
(4)有感情地朗读整段话:捡起一朵落花,捧在手中,我嗅到了大自然的芬芳清香;拾一片落叶,细数精致的纹理,看到了它蕴含的生命的奥秘。在它们走向泥土的途中,我加入了这短暂而别有深意的仪式。捧起一块石头,轻轻敲击,我听见远古火山爆发的声浪,我听见时间的隆隆回声。
(1)细读,思考:作者看到落花与落叶联想到了什么?
(2)引导讨论:作者从落花、落叶、石头中体会到了什么?
(3)有感情地朗读这段文字。
忽然,雷阵雨来了,像有一千个侠客在天上吼叫,又像有一千个醉酒的诗人在云头吟咏。满世界都是雨,头顶的岩石像为我撑起的巨伞。我站立之处成了看雨的好地方,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1)默读,提出不懂的问题,互相交流。
(2)雨大吗?下雨时的情景什么样子?用一个或几个词语来概括一下。(电闪雷鸣、瓢泼大雨等)
(3)如何理解“谁能说这不是天地给我的恩泽”。
(4)齐读一遍。
(三)、作别朋友,临行寄语
1、读读课文的最后一个自然段,交流发现。(作者在山中呆了整整一天;首尾呼应等。)
2、带着“好心情”,有感情地读课文。
(四)、升华感情,背诵结课
1、通读全文,交流:课文为什么以“山中访友”为题。
2、选择自己喜欢的一到三个部分,背诵下来。
交流生字词的读法,汇报好词,集体品读。
(心情好;高兴)
出了门,就与微风撞了个满怀,风中含着露水和栀子花的气息。早晨,好清爽
(友好的;他们是真朋挚友;作者是带着欣赏的眼光在与他的朋友在交流;他们之间感情很真挚……)
那座古桥,是我要拜访的第一个老朋友。啊,老桥,你如一位德高望重的老人,在这涧水上站了几百年了吧?你把多少人马渡过对岸,滚滚河水流向远方,你弓着腰,俯身凝望着那水中的人影、鱼影、月影。岁月悠悠,波光明灭,泡沫聚散,唯有你依然如旧。
快速地浏览
有感情地朗读。
(1)默读,想象作者描写的情景。
(2)同桌互读,交流对这段话的体会。
(3)指名汇报对这段话的理解。(丰富的想象;写出了融入大自然的感受)
(4)带着自己的体会多读几遍。
作业 1、抄写含有要写的字的词语。
瀑布 陡峭 身躯 津津乐道 蕴含 侠客
2、有能力的同学将第三自然段熟读至诵。
板书设计 山中访友
古桥 德高望重的老人
鸟儿 呼唤我的名字
露珠 与我交换眼神
……
这山中的一切,哪个不是我的朋友?
好心情、好回忆
教学后记
贾锋
篇6:沁园春.雪(选修教案设计)
沁园春.雪(人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课题 《沁园春雪》
作者单位 河北省围场县半截塔中学
姓名 马立国
教材依据 语文出版社九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设计思想 依据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阅读教学中要重视学生的个性化阅读”;“要尊重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从本单元的设置意图“使学生进一步了解诗歌形式的多样性和内容的丰富性,并让学生从中学会阅读诗歌作品的基本方法”出发,我认为要让学生做到这一点,就要特别的重视学生的朗读和背诵,因为真正的好诗是经得起诵读的,也只有通过朗诵才能全面理解诗歌;其次是,教师可对其讲解,但讲解也是为了帮助学生了解诗歌的阅读门径,为了提供解读诗歌的一般思路和基本步骤。因此在引导学生学习本课时,我向学生介绍了自己对本诗的思想内容和艺术形式方面的理解。同时设计了如下的教学方案。敬请指正。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 了解本诗的写作背景2. 学会本诗中出现的生字词3. 积累文中的名句,并会默写4. 学习朗诵诗歌的方法 学会在朗诵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 1. 培养学生热爱祖国河山,热爱自己家乡的情感2. 树立学生民族自豪感和责任感
教学重点 学会在朗诵的基础上理解诗歌的内容,体会作者的思想
教学难点 学习朗诵诗歌的方法
教学准备 背景资料 多媒体 小黑板 预习:1搜集作者相关的.资料 2.学会本诗中的字词
教学过程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 导入新课你喜欢雪吗?你印象最深的是哪次?你有怎样的感触?请说给同学们听。毛泽东非常的喜欢雪,并写下了很多关于雪的著名诗句,今天我们就来欣赏他的《沁园春雪》(板书课题)二.介绍背景(多媒体出示)三.出示问题,引导学生读文,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学生回忆自己的亲身经历,并用语言描述出来,说给同学们听,交流体会。学生本节课学习的内容,目的和方法学生阅读,了解写作背景,为后边的阅读理解作铺垫学生初读课文,了解诗的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问题:1. 作者上阙主要写的是什么?体现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 下阙作者评论了哪些人物?作者对他们的评价是什么?最终得出了什么结论?教师点拔:可抓住关键的句子:“江山如些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承上启下句)来把握词的主要内容。四.引导学生研读课文,进一步理解内容,体会思想。1.教师引导:1)诵读时除按照阅读的一般要求以外,还应该注意词的节奏、语气 、语调 2)教师范读前两句(多媒体出示)北--国--风--光,�s千--里--冰--封,�t万--里--雪--飘.�t2.布置学生分小组研读要求:每组确定一名同学课堂交流朗诵3.组织学生全班交流(教师参与)教师小结:读诗时就应当在初步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 ,从句子的诵读中去感悟作者的思想。五.引导学生赏读课文请你大声的朗诵课文,并积累诗文中自己喜欢的句子,说出自己喜欢的原因,全班交流。六.拓展延伸交流自己课下积累的作者相关的资料,并谈谈你对毛泽东诗词的看法。 学生在阅读中思考问题学生回答---学生评论---得出结论学生明确主要内容:上节主要写雪景,体现了作者对北国雪景的热爱之情;下阙主要评论了历史上的秦皇汉武、唐宗宋祖、成吉思汗。“惜”字体现了作者对他们的评价,也就是有些看不起。得出的结论是“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结论。学生明确诵读的要求学生听读,具体感知诵读的要求学生分小组研读课文,学生共同标注,共同研究小组代表朗诵,其他同学给予评论学生自读课文,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全班交流喜欢的原因,欣赏本诗的写作手法。学生交流,并畅所欲言的发表自己对毛泽东诗的认识
板书设计 正板书 副板书
沁园春雪 毛泽东江山如此多娇 引无数英雄竞折腰望 红装素裹分外娇娆 惜 秦皇汉武长城内外 惟余莽莽 唐宗宋祖大河上下 顿失滔滔 成吉思汗……山 舞银蛇 看今朝原 驰蜡象 字词板演
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完全按课程标准的要求设计,注重了诗歌的诵读,对于学生来说,诵读是比较难的,因此在本节的教学中必须重视教师的示范朗诵,这样学生才可能找到一些诵读的门径,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除此以外,我认为在任何文体的阅读中,都不应当忽略语文最基础知识的学习,对于此,可放到学生的研读中为妙。
篇7:陈请表教学设计(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陈请表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积累文言词语。
2.背诵声情并茂的课文。
3.品味真诚恳切的情感。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人之为人,在于人性,在于亲情。古人说“性本善”,“百善孝为先”。今天,我们来学习千百年来写“孝”的至情至性第一文,它就是李密的《陈情表》。
二、一读课文
1.指名学生朗读全文,大屏幕展示需注意读音的重点词语,教师板书学生读错的词语。
2.师生共同辨析屏幕、黑板上的词语读音,连带解决词义。
3.全体学生高声朗读全文。大屏幕展示重点文言词语、古汉语句式和相关文化常识。
4.提请学生讲解下列词语及相关句子:
夙、见背、夺、鲜、祚、形影相吊、婴、沐浴清化、察、举、拜、除、拔擢、奔驰、告诉、狼狈、盘桓、辛苦、矜育、不矜名节、听臣微志。
三、二读课文
1.带着下列问题,再次自由朗读课文。
(1)是谁陈情?(2)向谁陈情?(3)陈什么情?(4)如何陈情?
2.结合课文依次解决上面的问题。
明确:(1)李密。曾出仕蜀汉担任尚书郎。晋武帝欲征为太子洗马,李密以祖母年老多病,辞不应征。
(2)晋武帝。晋武帝司马炎废魏称帝,为人阴险多疑。建国初年,为笼络人心,对蜀汉士族采取怀柔政策,征召蜀汉旧臣到洛阳任职。
(3)李密向晋武帝上书陈述祖母刘氏年老多病,无人侍奉,暂不能应征,请求辞官终养祖母的衷情和愿意为新晋尽职的忠情。
(4)动之以情,晓之以理。
3.听录音示范朗读。
四、三读课文
1.思考:文中所陈之情有二,一为“孝”,一为“忠”。自古忠孝难两全,李密必须有所选择,请问什么是李密内心的首选?(明确:先尽孝)
2.思考:李密为什么要先尽“孝道”?
明确:第一,半岁父丧,四岁母嫁,祖母抚养;第二,年幼多病,九岁不行,伶仃孤苦;第三,两辈单传,内外无亲,形影相吊;第四,祖母年迈,夙婴疾病,卧床不起。
3.指导学生背诵课文第1段。
4.思考:“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朝廷征召,李密怎敢不尽忠?且看他怎样表“忠心”。
(1)皇恩浩荡,感恩尽忠(具体在第2段叙写)。
(2)不矜名节,愿意尽忠(具体在第3段叙写)。
5.思考:忠孝难两全的矛盾如何化解?
明确:李密通过比较自己和祖母的年岁,说明尽孝之时短,尽忠之日长,应先尽孝后尽忠,“愿乞终养”。
6.思考:忠孝矛盾为何最终能够化解?
明确:作者既凄切叙“孝道”,又诚恳抒“忠情”。陈情于事,寓理于情。先陈个人悲惨遭遇及家庭凄苦,突出祖孙的特殊关系,作为陈述的依据;再陈自己对新朝宠命的.感激涕零之心,传达感恩尽忠之情;又抬出朝廷以孝治天下的大理,恳求准许所请;同时更表白了自己的心迹,排除不愿出仕的政治因素、道德因素;最后提出解决方案--先尽孝,再尽忠,合情合理,顺理成章。
7.熟读、背诵全文。
【教学思路解说】
这是一篇传诵千古的绝妙佳作:陈情恳切,言辞婉转;情理兼备,真挚感人;缘情挥洒,流畅自然。学生应该从这样一篇表孝的真情至文中学些什么呢?
“学什么”要从学生的实际、课文的特点出发。本文最动人的是一个“情”字,但这种情是通过凝练、典雅的语言表达出来的,所以情的领悟、语言的积累应是重要目标。那么,从学生方面来看,情况如何呢?若学生的文言基础知识掌握太少,对文意和词句的理解就会存在很大困难;阅读时若不注重字词落实,对作者写作意图等方面就容易片面地进行推测或断章取义。所以,本文的教学首先应解决字词,以熟悉课文内容。至于本文的情,应该在熟读的基础上去感受,通过反复诵读去体会。
“一读”“二读”之后,学生对课文内容已较熟悉,故讲解时可放弃流水式逐段讲解的模式,而采取分进合击的策略,即在全文中先找出所有表现“尽孝道”的段落和语句,集中进行分析体会;再将体现“表忠心”的相关段落与语句集中分析;最后二者因“忠孝难两全”的矛盾得到了最终解决而统一起来。这样,“孝”“忠”都能得以突出而不偏废,学生对“情”的内涵的领悟会更到位,同时也降低了体悟作者陈情技巧的难度。
篇8:《湘夫人》教学设计(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湘夫人》教学设计(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一、教学目的
1.通过对诗歌景物的分析,学习“融情入景、因情造景”的写法。
2.通过对诗歌意象的分析,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和传达出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诗歌情景关系上的特点。
2.难点:通过意象营造意境,表达情感的写法。
三、教学步骤:
一、导入
我们刚刚学过屈原的《离骚》,从中感受到作者“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的追求真理、追求理想的执着精神。今天我们来学习他的另一篇诗歌《湘夫人》。这首诗题目虽然是《湘夫人》,但诗中的抒情主人公却是湘君。 湘君和湘夫人是湘江的一对恋人神,传说湘君就是古帝舜,他南巡时死于苍梧,葬于九嶷山。舜的妻子是尧帝的二女娥皇、女英,她们追随丈夫到沅湘,夫死而苦,泪水落在竹子上,使竹竿结满了斑点,“斑竹”之名即由此而来。屈原根据这个美丽的传说写作了一首诗歌《湘夫人》。
二、常识介绍
(1)屈原:战国末期楚国人,杰出的政治家和爱国诗人。
屈原是我国第一位伟大的爱国主义诗人,他开创了诗歌从集体歌唱转变为个人独立创作的新纪元,是我国积极浪漫主义诗歌传统的奠基人,“世界四大文化名人”(另有波兰的哥白尼、英国的莎士比亚、意大利的但丁)之一。
屈原一生经历楚威王、楚怀王、顷襄王三个时期,而主要活动在楚怀王时期。这个时期正是中国即将实现大一统的前夕,“横则秦帝,纵则楚王。”屈原因出身贵族,又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故而早年深受楚怀王的宠信,位为左徒、三闾大夫。屈原为实现楚国的统一大业,他对内辅佐怀王变法图强,对外积极主张联齐抗秦。后因小人诬陷,被怀王疏远,并两次遭放逐。第一次在怀王时期,被流放到汉北;第二次在顷襄王时期,被流放到沅、湘一带。最后,在无可奈何之际,他自沉汨罗江,以明其忠贞爱国的情怀。
屈原的作品,根据刘向、刘歆父子的校定和王逸的注本,有25篇,即《离骚》1篇,《天问》1篇,《九歌》11篇,《九章》9篇,《远游》、《卜居》、《渔父》各1篇。在语言形式上,屈原作品突破了《诗经》以四字句为主的格局,每句五、六、七、八、九字不等,也有三字、十字句的,句法参差错落,灵活多变;句中句尾多用“兮”字,以及“之”“于”“乎”“夫”“而”等虚字,用来协调音节,造成起伏回宕、一唱三叹的韵致。总之,他的作品从内容到形式都有巨大的创造性。
(2)楚辞,指楚地的歌辞,由屈原创建的一种具有浓厚地方色彩的新诗体,“产于楚地,用楚方言,歌楚之音,记楚之物”。 全诗所描写的'对象和运用的语言,都是楚化了的,具有鲜明的楚国地方特色。诸如沅水、湘水、澧水、洞庭湖、白芷、白�X、薜荔、杜蘅、辛夷、桂、蕙、荷、麋、鸟、白玉等自然界的山水、动物、植物和矿物,更有那楚地的民情风俗、神话传说、特有的浪漫色彩、宗教气氛等,无不具有楚地的鲜明特色。诗中所构想的房屋建筑、陈设布置,极富特色,都是立足于楚地的天然环境、社会风尚和文化心理结构这个土壤上的,否则是不可能作此构想的。
语言上也有楚化的特点。楚辞中使用了大量的方言俗语,《湘夫人》也不例外,如“搴”(动词)、“袂”、“�”(名词)等。最突出的是“兮”字的大量运用--全诗每句都有一个“兮”字。这个语气词相当于今天所说的“啊”字。它的作用就在于调整音节,加大语意、语气的转折、跳跃,增强语言的表现力。《湘夫人》以方言为主,兼有五七言。句式变化灵活。这种“骚体”诗,是继《诗经》后新出现的自由诗,在我国古代诗歌发展史上是一次了不起的创新。
作为一个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出现,不仅标志着中国诗歌进入了一个由集体歌唱到个人独创的新时代,而且他所开创的新诗体--楚辞,突破了《诗经》的表现形式,极大地丰富了诗歌的表现力,为中国古代的诗歌创作开辟了一片新天地。后人也因此将《楚辞》与《诗经》并称为“风骚”。“风骚”是中国诗歌史上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两大优良传统的源头。同时,以屈原为代表的楚辞还影响到汉赋的形成。
三、讲解诗歌。
(一)教师范读课文,强调字音。
(二)学生结合课后注释,疏通课文。
(三)内容评析。
1.诗歌为我们讲述的是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明确】诗歌讲的是湘君和湘夫人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说它们是悲剧,是因为赴约的双方都错过了相会的时间,彼此都因相思不见而难以自拔,心灵和感情遭受了长时间痛苦的煎熬。作品始终以候人不来为线索,在怅惘中向对方表示深长的怨望,但彼此之间的爱情始终不渝则是一致的。
全文主要内容:
第一段写湘君思念湘夫人,意中人似乎已经飘然降临到小洲上,但又倏忽不见,只看到秋风萧瑟,洞庭波起,秋叶飘飘,于是感到无限惆怅。已经做好了佳人到来准备,却见到世事颠倒,真担心约会要失期。
第二段写湘君把思念的感情埋在心中,急切地等待恋人而不见来到,神思恍惚地向远方张望,迷惘地看着缓缓不断的流水出神。
第三段写湘君又看到事物错位,担心心愿不可能实现。早上弛马于江边高地,傍晚渡过西面水涯,湘君到各处寻找湘夫人。在幻想中,似乎听到佳人召唤,要他吩咐车驾,与她一同前往。于是湘君在水中建造高贵的宫室,打算同湘夫人一起过美满、幸福的生活。从室内到室外,从摆设到器具,新房子都布置得高雅、华贵、精巧,表现出对湘夫人的一片深情。这时,九嶷山的神仙纷纷出动,与湘君一起迎接湘夫人,但湘夫人并没有来。湘君的一切等待和祈助,一切准备和幻想,全都化成了泡影。
第四段表现湘君因与湘夫人相约不逢而产生的无限惆怅,但仍流露了藕断丝连、依依不舍的深情。
小结:
这首优美的诗歌,主要写湘君求合于湘夫人,因思念深切、神情恍惚而产生种种幻觉,希望和绝望交织在一起,从而更显得他们的爱情缠绵哀怨、深挚执著。这是一首爱情的绝唱。
2.这个故事的感情基调是什么?
答:幽怨 哀婉
3.诗歌是如何表现这个幽怨、哀婉的苦恋故事的?
(1)融情入景,以景染情。
师问:这是典型的情景交融的诗作,现在我们朗读第一段,看看诗人是怎样“融情入景,以景染情”的?
生答:“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 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这一凄清杳茫的秋景,构成了一个优美而惆怅的意境,成功地渲染了抒情主人公的心境,被后人称为“千古言秋之祖”。
(2)因情造景,象征寓意。
师问:第一段中“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是什么意思?在表现情景关系上有什么特点?
生答:“鸟萃兮苹中, 罾何为兮木上”, 比兴手法,写的是男主人公因思念女主人公久久不见其人而对眼前的景象产生了一种错乱的现象,水神看到的是一幅奇怪的场景:鸟儿聚集在水草上,鱼网则被挂在树上。这是比喻湘夫人终于没来,种种费心都不过是瞎张罗。表现男主人公的伤心和失落。
师问:第三段中还有这样一句,找出来?
生答:“麋何食兮庭中?蛟何为兮水裔 ”,麋鹿为什么庭院里觅食,蛟龙为什么在水边游荡?以不可能存在的假想景象,来自我比况自身的尴尬处境。
(3)香草美人,寄予理想。
师问:我们学习《离骚》知道,屈原诗歌有个重要的特点,就是喜欢用香草美人的意象,试找出诗中出现的香草意象?
生答:白�X 白芷 兰草 辛夷 薜荔 杜衡 杜若 石兰……
师问:“搴汀洲兮杜若,将以遗兮远者”,为什么要写这么多香草,为什么要采香草送给姑娘?
生答:对爱情坚贞不渝,对理想执着追求。
4.主题研讨
有人说,屈原在《湘夫人》中所表现的男女水神欢会难期、思而不见的爱情悲剧,实际上是他自己不为楚王所知的身世悲剧的曲折反映,你同意这一说法吗,试查找有关资料,用“以意逆志,知人论世”的欣赏方法阐述你的理由。
【明确】同意。屈原是伟大的爱国者,他有崇高的理想。为实现理想,他苦苦追求,尽管饱受打击,还是坚持不懈,九死而未悔。他的忧愤深广,富于悲剧精神。这一切,都体现在《湘夫人》中。这首诗写到湘君为追求理想和爱情,是多么执著,多么痴情,一再遭到挫折却决不退缩。但在失望多于希望情况下,又透露出来不可抑制的、惆怅、焦虑之情。这一切,不正折射出屈原的身世悲剧吗?
本诗以男女水神等候对方为线索,表现了他们因思而不见而在不断的彷徨迷惘中产生的深长的幽思之情,但仍对爱情坚贞不渝的主题! 诗歌反应了当时人民的真实感情和美好愿望,也渗透了诗人屈原执着追求理想的情愫。
篇9:微型课的教学设计
微型课的教学设计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的微型课题目为《xxx》。(0.5分钟)
上课,同学们好!请坐。(声音洪亮充满教室,有鞠躬动作,表情愉快,目视评委)
第一环节: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分钟)
大家在生活中经常观察到xx现象,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现象呢?就让我们共同走进《xx》一课,开启今天的探究之旅。
第二环节:小组合作、探究新知(5分钟)
大家认真观察老师的演示实验(或请大家观看大屏幕),思考老师给出的问题,认真阅读课本xx页—xx页,从中你获取了哪些知识,小组讨论进行归纳,(尽量有可以动手操作的小实验,要用手指示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表达的很好,请坐。还有哪位同学来补充一下,好的,那位男生你来说说,做的真好,大家鼓励一下。(拍拍手)
(教师总结归纳,板书)归纳出四个知识点:(写在黑板的中间位置,左右两侧各两个,要对称工整,有一些特殊设计,最好画成思维导图形式)
第三环节:巩固练习、夯实基础(1.5分钟)
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是否掌握今天所学知识了呢?让我们进入今天的巩固练习,夯实基础的测试环节,请看大屏幕。
(教师提问)这位同学你来解释一下,不错,请坐。
那位男生同学你来说一下这道题目,很好,请坐。
由大家的回答可以看出同学们对今天学习的内容掌握的不错。通过学习你有哪些收获呢?进入今天的归纳总结,颗粒归仓环节。
第四环节:归纳总结、颗粒归仓(1.5分钟)
大家畅所欲言来谈一谈,这位同学你来说一下,请坐;那边那位女同学你来说一下,很好,请坐。大家总结的都很好,希望大家在课下的时候能够将它们归纳总结为思维导图的形式。
第五环节:作业布置(1分钟)
为了达到巩固在提升的目的,请大家看大屏幕,将以上作业完成。
俗话说“业精于勤而荒于嬉”,愿我们用自己的努力去点燃明天的辉煌,下课,同学们再见,谢谢各位评委老师。
篇10:《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知其不可而为之》教案(苏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分析理解特殊句式;
2、 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教学重难点】
领会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课时安排】
三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题--知道行不通却还要去做。
二、字词句掌握:
(一)14.21
1.朗读、翻译
2.重点掌握以下词语:
弑:shì杀(臣杀君,子杀父) 夫三子:那
以:因为 之三子告:到 可:同意
3.补上省略的成分
告(之)于哀公
(子)之三子告,(三子)不可
4.提问:孔子在报告时为什么要“沐浴而朝”,报告
无效后为什么反复申诉自己“不敢不告”? 这反
映了孔子怎样的内心世界?
明确:“沐浴而朝”说明孔子对这件事的重视。
反复申诉,说明孔子一方面仍用大夫的责任来
要求自己,表现他对周礼的虔诚;另一方面也说明
孔子知道自己的报告不能为鲁国君臣的认可,突出
了他“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反映了孔子内心
的孤独寂寞和无奈。
(二)18.5
1.朗读、翻译
2.掌握重点词语
谏:挽回 追:赶上,及 下:下车(动)
趋:快步走 辟:通“避”,避开
3.补上省略成分
(接舆)趋而辟之,(子)不得与之言
4.提问:①说说接舆歌中的弦外之音。
明确:孔子啊,为什么你身处乱世却不知退隐,而非
要去周游求仕呢,真是德行衰微啊!
②从“孔子下,欲与之言”可以窥见孔子怎样的内心?
明确:一方面是孔子卫道的坚定与自信,另一方面也
可以体会到其不被世人理解的无奈与悲凉。
(三)18.6
1.朗读、翻译
2.重点句子
①滔滔者,天下皆是也:判断句
②且而与其从辟人之士也,岂若从辟世之士哉:
固定句式,与其……岂若……(与其……哪里比得上)
③鸟兽不可与(之)同群:省略句,
④丘不与(之)易也:同上
3.提问:①第一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明确:嘲讽孔子周游列国,忙于求仕,应该很熟悉道路
情况。
②第二位隐士的回答是什么意思?
明确:现在世道**,政治黑暗,是不会有所作为的,
你不应该再追随孔子,而应该追随那些隐士。
(四)18.7
1.朗读、翻译
2.重点词语
丈人:老人 以:用 荷:动词,担、扛
植:立起 芸:通“耘”,耕耘
拱:双手下垂而立,比喻恭敬 见:使……见
如之何:怎么能 洁:使……纯洁
3.句子
子路行,以(之)告(子):省略句
君子之仕也,行其义也:判断句
4.提问:①如何理解“四肢不勤,五谷不分,孰为夫
子”这句话?
明确:是对孔子一味周游求仕,不事生产的讽刺。
②子路最后说:道之不行,已知之矣。说明
孔子及其弟子都知道了自 己的主张是无
法实行了。请问,子路是从哪里知道的?
明确:丈人是个精英,他懂得礼--止子路宿,杀鸡
为黍而食之,见其二子焉。他懂得长幼有节,
但是他不仕,废“君臣之义”,甚至反讽孔
子--说他“四体不勤,五谷不分”。由此
子路知道。
③子路是如何评价这位丈人的行为的?
明确:对他重视长幼之节表示肯定,但又对其废弃
君臣大义,消极避世的作为表示反对,认为应
该从政济世,知其不可而为之。
(五)14.38,14.39,9.9
1.朗读,翻译
2.重点词语
晨门:主管城门晨夜启闭的人 奚自:自奚,从哪里(来)
是:这,此人 与:通“欤”,吗 果:坚决
末之难:没有办法诘难他 河:黄河 已:行不通
3.几个句子
奚自:介宾倒装
有心哉,击磬乎:谓语前置
鄙哉,�n�n乎:同上
果哉,末之难矣:宾语前置。果哉,末难之矣
三、课文内容理解:
1、如何理解孔子“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和他苍凉、
无奈的行道生活?
补充:孔子简历:
(一)艰难的童年
公元前551年8月27日,孔子诞生于鲁国陬邑昌平乡
内“尼丘”山的一个山洞中(今山东曲阜城东南)。孔子因
“尼丘”而名“丘”,字“仲尼”(“仲”表示排行老二)。
3岁时,父亲叔粱纥去世,孔母颜征带着孔子回到了娘家曲
阜城内阙里,过上背井离乡、寄人篱下、受人歧视的艰难生
活。
15岁时,孔子立志做学者。
17岁时,孔母颜征在因生活的折磨和社会的歧视心力
交瘁而死。
(二)政治上的起落
公元前5,孔子51岁,开始走上仕途,后因政绩
卓著,升大司寇,并代理宰相。在孔子的治理下,鲁国大治。
第五年春季,孔子55岁,齐国害怕鲁国强盛,采用反间计
离间鲁国君臣关系。孔子只好离开鲁国。
(三)周游列国
公元前4,孔子55岁,开始周游列国。从55岁
到68岁,共计,孔子转辗卫、陈、鲁、宋、蔡、齐、
楚等诸侯国推行自己的仁政、礼治思想,多次险遭不测,深
陷囫囵,其间因兵、因饿等备受磨砺,尤其使孔子感到难过
的是他的为政思想,做人理念没有得到大家的认可,甚至得
到贤哲隐士的嘲讽,更不要说推行了。公元前484年,时孔
子68岁,他终于在多次碰壁的情况下,带着万般无奈和遗
憾,孤独地回到鲁国。开始修诗书礼乐。公元前479年,
73岁的`孔子去世。不少弟子为之守墓三年,子贡守墓六年。
以墓为家者上百家,得名孔里,孔子故居改名为孔庙。
2、寻找课文中出现的隐士有哪些?
明确:接舆、长沮、桀溺、丈人、晨门、荷蒉者
3、说说这些隐士有什么特点。说明理由。
明确:都是一些非同寻常、不等闲的人,或者说是那个时代
出类拔萃的知识精英,他们都是忧国忧民,担忧这个时代,
对社会有深刻的理解,知道无法改变社会,所以选择避世,
他们理解孔子,同情孔子,同时也为孔子“知其不可而为
之”表达了深深的遗憾、惋惜。
4、孔子与那些隐士在处世方式上有何异同?
明确:孔子的周游用世,循礼卫道,是一种替天行道的
社会责任感,是建功立业、名垂青史的人生追求,
是从政的强烈自信,是道德勇气,是担当情怀,具
有积极意义,成为后世许多知识分子的楷模。
同:忧国忧民
异:孔子济世-- 隐士避世
四.小结。
这就是孔子,一个“知其不可而为之”的人,一个
“以天下为己任”的人。 孔子的这种思想后来成了历代
儒家的理想和抱负,他们不管世界变得怎样,总认为人应
当尽自己的责任和使命,不管结果怎样,我活着就要实现
我的理想:我心系天下,我要为万民造福。 隐士就像生活
中的那些智者,而孔子就是生活中的那些仁者。
五、作业:
1、整理笔记;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篇11:《赤壁之战》教案(选修教案设计)
《赤壁之战》教案(苏教版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懂得以弱胜强的道理,培养虚心听取别人意见,多谋善断的品德作风。
2、学习本文详略得当的剪裁技巧和用对话表现人物性格的写法。
3、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教学重点】
1、重点掌握“方”、“卒”、“将”、“数”等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地方”、“北面”、“妻子”、“其实”、“可以”、“初一”等古今词义的区别,整理“于”“乃”等文言虚词的用法。
2、分析并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教学难点】
1、结合课文词句的特点,归纳文言词法句法知识,逐步掌握文言字词句运用规律。
2、分析并掌握本文的思想内容和写作技巧。
【课时安排】
四课时。
第一课时 总第 个教案
一、导入新课:
(一)揭示课题,介绍时代背景。
《赤壁之战》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编而成的。哪位同学知道“三国”是哪三国?他们的首领各是谁?
(“三国”是魏、蜀、吴。他们的首领分别是:魏是曹操;蜀是刘备;吴是孙权。)
“三国”是怎样形成的呢?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了黄河流域之后,雄心勃勃,想进一步夺取长江下游孙权的地盘。当时曹、孙双方力量对比悬殊,面对强大的曹军,孙权联合没有地盘的刘备共同抵抗,公元2冬在赤壁与曹军交战。课文讲的就是这次战役的故事。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之一。这一战局不仅改变了当时双方的力量对比,也为后来魏、蜀、吴三国成鼎立局势奠定了基础。同学们,你们现在最想知道的是什么呢?
(“赤壁”这个地方在哪里?交战双方是谁?他们为什么要打仗?结果怎么样?)
同学们提出的这些问题正是这篇课文的学习任务。首先我们来听一遍课文的朗读录音,找一找课文中是谁和谁在打仗。
带着问题听录音可以集中学生的注意力,也能够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这篇课文讲的是曹操率领的80万大军和周瑜的3万兵士作战。)
周瑜是孙权的`部下,东吴军中的水上大都督。公元208年,曹操率领大军攻打东吴,在赤壁这个地方被周瑜率领的东吴军打败。“赤壁之战”写的就是这件事。作战双方力量悬殊那么大,曹军为什么会败呢?我们认真学习课文之后,就会明白其中的原因了。
一千八百多年前,东汉末年,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统一了黄河流域。为了一统天下,曹操南下击败刘表、刘备,占据了“荆、襄”之地,又乘胜企图以80万大军渡过长江,夺取江南东吴的地盘。面对强兵压境,孙权与刘备联合起来,在赤壁一带,与曹操决战。当时曹军号称80万大军,东吴周瑜率军3万,双方兵力对比悬殊。最后孙刘联军“以少胜多”,战争以曹军大败而告终。“赤壁之战”以后,曹操一段时间内无力南下,奠定了魏、吴、蜀 “三国鼎立”的局面。那么,东吴怎么会以少胜多,击败曹军的呢?这就是本文要讲述的故事。
二、作家、作品简介
司马光(公元1019-- 1086)北宋杰出的史学家和散文家,字君实,陕州夏县涑水乡(今山西运城安邑镇东北)人,世称涑水先生。自幼嗜学,尤喜《左氏春秋》;及长,学识更为渊博。
司马光治学勤苦,一生大部分精力都奉敕编撰《资治通鉴》(共费时,自1066--1084)。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日力不足,继之以夜”,“精力尽于此书”。
《资治通鉴》是我国最大的一部编年史,共294卷,上起战国初期韩、赵、魏三家分晋(公元前4),下迄五代末年赵匡胤灭后周以前(公元959年),凡1362年。对于重大的历史事件的前因后果,与各方面的关连都交代得清清楚楚,使读者对史实的发展能够一目了然。《资治通鉴》取材极为广泛,取材于“正史”、“杂史”、文集、笔记等有关著作,先由“当代通儒刘��、刘恕、范祖禹等分段撰写,再经司马光删削润色总其成。书由神宗赐名并做序。
作者及年代 体裁 地位特点
《左传》 左丘明(春秋) 编年体 我国第一部叙事详细完整的编年体史书
《国语》 (春秋) 国别史 我国第一部国别体史书
《战国策》 刘向编订(西汉) 国别史 我国战国时代史料汇编
《史记》 司马迁(西汉) 纪传体
《汉书》 班固(东汉) 纪传体
《后汉书》 范晔(南北朝) 纪传体
《资治通鉴》 司马光(宋) 编年体
三、课前提问
《赤壁之战》是一篇历史故事,是根据我国著名的古典历史小说《三国演义》的有关章节改编的。
1.你知道这个故事发生在什么时候吗?(东汉末年,也就是公元2前后)
2.你知道东汉末年的“三国”是哪三国吗?各国以谁为首?主要重臣(魏:曹操,蜀:刘备 诸葛亮,吴:孙权 周瑜 鲁肃)
3.《赤壁之战》之所以出名,它的特点是什么?(赤壁之战是我国历史上一个非常有名的以少胜多、以弱胜强的战例。)
4.故事写了交战双方哪些人?他们都是干什么的?(曹操;魏国的丞相,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大政治家。周瑜:是东吴孙权的一员大将,任水陆军都督。黄盖:周瑜手下的一员老将。)
5.战争发生的原因是什么?(曹操想夺取江南东吴的地方。)
6.结果如何?(周瑜胜利,曹操失败。)
7.周瑜用什么方法取得胜利的?(火攻)
四、联系上下文、结合文下注释,疏通课文
1、比较加点词的词性和词义。
当 谁以当曹操者(动词,抵挡)
当横行天下 (动词,应该)
孤当与孟德决之(副词,当即)将 命猛将统兵数万 (名词,将领)
求救于孙将军 (名词,高级军官)
彼所将中国人 (动词,率领)
将顺江东下 (副词,将要)
治 共治曹操 (动词,对付)
刘表治水军 (动词,管理)
卒 疲病之卒 (名词,士兵)
鲁肃闻刘表卒 (动词,死亡)
五万兵难卒合 (形容词,同“猝”,匆猝)
次 引次并北 (动词,临时驻扎)
余船以次俱进 (名词,次序)
方 助画方略 (名词,次序)
地方千里 (名词,方圆)
方与将军会猎于吴(副词,正在、将要)
方连船舰 (副词,正,或并)
乃 此乃天也 (判断动词,是)
蒙冲斗舰乃以千数 (副词,竟,居然)
乃罢会 (副词,于是,就)
骑乃得过 (副词,才)
2、辨析下列加点虚词的用法(词性、作用或意义)
为 为孙权长史 (wéi 动词,是)
为操后患 (wéi 动词,成为)
动以朝廷为辞 (wéi 动词,做)
保为将军破之 (wèi 介词,替)
安能复为之下乎 (wéi 介词,在)
恐为操所先 (wéi 介词,与“所”连用,表被动)
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wèi 动词,通“谓”)
于 求救于孙将军 (介词,向)
见权于柴桑 (介词,在)
肃追于宇下 (介词,到)
受制于人(表被动,被)
五、朗读课文,理清课文条理。
教师范读课文,然后找同学说一说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在此基础上师生共同讨论课文的结构。
六、作业:
1、熟读课文。
2、思考课后题。
何冰
篇12:《论语》(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论语》十则(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1、了解儒家的思想核心及《论语》的有关知识,明确其在历史上的地位。2、了解文言文的一般常识,能掌握重点字词的读音、含义及一些虚词的用法。3、能熟练背诵全文。
二、过程与方法: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养成良好的诵读习惯。2、通过分类整理培养学生对文章内容归纳的能力及习惯。3、理解文章所蕴含的深刻哲理,培养学生把所学知识、道理运用于实践的意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让其成为反省自己的镜子。2、汲取课文的语言精华和思想内涵,在传统文化的熏陶中提高自己的道德修养。
教学方法:诵读法、品读法 教学时数:三课时
第一课时
要点:了解孔子及《论语》;积累重点字词,疏通课文;背诵课文,阅读其它篇章。
一、导入:先提一个有吸引力的问题:你知道对中国思想文化影响最大的书是什么?《论语》。汉武帝时代“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它成了中国正统思想的代表……另两个“最”:中国两千年来最重要的课本,出成语最多的书。
古人云:“半部《论语》治天下。”的确,我国两千年多来,不论立身处世以及政治社会,皆以儒家思想为中心,而论语便是最精粹最可靠的儒书。如今在联合国总部里悬挂着从《论语》中摘录的名言“四海之内皆兄弟也”。这说明当今世界,《论语》在治理天下方面还用得着。治理天下如此,治理一国,一省,甚至一校,一家也是如此,治理个人的一身一心也是如此。可见《论语》是不可不读了。
二、孔子简介,突出三个“最”:最伟大的思想家,最伟大的教育家,最伟大的典籍整理编订家。只用语言介绍,即使生动引人也还不足以“迷”住,于是我提供下列多媒体资料:台湾故宫博物院藏品孔子像、孔圣真像(现存香港孔教学院)、孔子司寇像、孔子授课图、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孔庙中孔子的塑像、孔庙中孔子讲学的杏坛、山东曲阜孔府大门、孔子墓(山东曲阜)、然后是两段简介孔子的视频。为了说明孔子在国外的影响,再提供下列图片:韩国的孔庙、日本的孔庙、新加坡的孔子塑像、日本研究《论语》的著作、法国巴黎1788年出版的《中国著名哲学家孔子生平》等。
孔子年轻时因家境贫寒给季氏做过委吏(管理粮仓)和司职吏(管理牲畜),工作得很出色。孔子很注重学习,相传他曾问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学琴于师襄。50岁以前,他的大部分时间用于聚徒讲学,也从事政治活动,去过齐国。50岁那年(前500),鲁定公任命他为中都宰。56岁那年由大司寇(主管司法)行摄相事,但为时不长,被迫辞职。后又周游宋、卫、陈、蔡、齐、楚等国,宣传自己的政治主张,为时,终不见用。回到鲁国后致力于教育和整理古代文献,又将鲁史宫所记《春秋》加以删修,成为我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还在晚年整理“六经”(《诗》《书》《易》《礼》《乐》《春秋》)。
孔子是一个伟大的教育家,是私人讲学风气的开创者,他的弟子相传先后有三千人,最著名的有颜回、子贡、季路(子路)、冉有、曾参等,对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自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二千余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影响极大。封建统治者一直把他尊为圣人。
三、关于《论语》
《论语》是一部语录体的散文集,它是孔子的门人和再传弟子所辑录的孔子的言行录,全面地反映了孔子的哲学、政治、文化和教育思想,是关于儒家思想的最重要著作。论,纂辑的意思,应读lún,语,言谈。宋儒把《论语》《大学》《中庸》和《孟子》合称为“四书”。《论语》共20篇,每篇又分若干章,不相连属;言简意丰,含蓄凝练,包含了孔子渊博的学识和丰富的生活经验;在记言的同时,传达了人物的神情态度;在某些章节的记述中,还生动地反映了人物的性格特点;其中有不少精辟的言论成为人们习用的格言和成语,对后来的文学语言有很大影响。
《论语》记录孔子的言论大致上有四种体式:(1) “子曰”式:用“子曰”开头直录其言论,可称格言体。(2) 问答式:先指出问者和问题,再录孔子的回答,可称答问体。(3) 谈话式:跟特定的对象展开谈话,超出一问一答的模式,可称对话体。(4) 议事式:就一件事比较详细地阐述自己的意见,可称议事体,如《季氏将伐颛臾》这一章。
《论语》是主要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书,是有关儒家思想的最重要的著作。从宋朝以来,它和《大学》《中庸》《孟子》合称为“四书”,成为封建时代读书人的必读书。
四、学生朗读课文,整体感知原文。请同学范读、齐读、自读、小组读、男声读、女声读。读熟全文,读背其中脍炙人口的章节。
五、学生自己翻译,然后老师出示译文,让学生对照。熟读至背诵。
六、阅读课外补充的其它章节。
第二课时
课前预备:诵读课文
一、导入:1988年全世界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表宣言:“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回头两千五百年,去吸取孔子的智慧。”那么,孔子究竟以什么样的智慧影响了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呢?这节课我们就通过《论语》十则来读一读孔子,看能否读出孔子思想里哪怕是一点点的智慧。这样的经典之作一定要用心阅读,而且我觉得个人的力量还不足以推开他寻那扇智慧之门,所以我给大家提出了一些品读的要求--
1、分组品读,注重交流与合作。
2、“品”之前最好要读一读。
3、品读应从文本出发,最好联系生活实际。
4、品读完了之后,要对你们自己的感受有一句结论,或是人生哲理或是劝诫之语,语言要简洁。
5、读完后,每组选一个同学为代表,先背诵,再把你们品读的结果告诉大家。
6、注意时间和效率(5-8分钟)
二、学生自由发言(附老师对每一则的理解)
第一则:这一则体现出了孔子对精神世界的追求。孔子认为,一个有道德的人,不应当过多地讲究自己的饮食与居处,过多地追求物质享受,而应该把注意力放在塑造自己道德品质方面。这一则阐述的是孔子认为为学所应有的精神与态度:要想成为一个君子,好学是一个必须的条件。而要做到好学,一定得先要坚定学习求知的志向,切忌分心于物质享受,以免陷于物欲进而降低了学习的效果;在学习的过程中则应该要勤快努力、全力以赴,并忠实地检讨自己对真知是否了解;遇到有机会时,也应向任何学有专精的人士请教,并验证自己所学。如此都能做到了,才称得上是好学的人。
第二则:这一则写出了孔子的早立志与好学。孔子十五岁立下了学习的志向,并且树立了终身学习的理想,然后坚持不懈地努力,终有所成。正是通过刻苦的学习,孔子才掌握了渊博的知识,成为了一位大教育家、大思想家。“韦编三绝”这个成语就是讲孔子晚年勤奋读书的。修德进学的阶段:一为有志向学;二为建立自己的基本思想以确有所立;三为不惑,人事多异,虽自己已有志且能立,但与外在事物不免有冲突矛盾,此心因而会有惑,所以必须穷究事理,以求得不惑;四为知天命,虽已有志有所立又能不惑,但实行时又可能遭遇困难阻碍,所以必须要能知天命;五为耳顺,入耳之事有顺,有不顺,因为知道那些不顺的其实亦有其道理(由不惑来),甚至也属天命(由知天命来),是故应能修养到一切入耳的皆为顺;六为从心所欲不�u矩,到此境界则一切发于心所为,皆合于天命,所以自然可以符合人类社会所形成的规范。这也就是为学修德的最高境界了。
孔子自述了他学习和修养的过程。这一过程,是一个随着年龄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就思想境界来讲,整个过程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会的阶段;五十、六十岁是安心立命的阶段,也就是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作人的规则融合为一的阶段。在这个阶段中,道德修养达到了最高的境界。孔子的道德修养过程,有合理因素:第一,他看到了人的道德修养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不能一下子完成,不能搞突击,要经过长时间的学习和锻炼,要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第二,道德的最高境界是思想和言行的融合,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勉强去做。这两点对任何人,都是适用的。
第三则:孔子实事求是的精神。“知道就是知道,不知道就是不知道”,其实是很简单的一个道理,可当代社会偏偏就有很多人做不到。
第四则:可见孔子的博爱精神。孔子希望“老有所终,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本章写的是孔子和他的两个学生以言“志”为题,讨论怎样做人和如何处理人际关系为具体内容简短的一段对话。提出对处理“老、中、轻”三代人的人际关系的原则,代表了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和作风。在新时期,尊老敬老、真诚守信、关心青少年成长,已成为科学发展观,构建社会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第五则:孔子的乐学精神。“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陶渊明也曾“好读书,不求甚解;每有会意,便欣然忘食。”喜欢读书便会甘之如饴;不喜欢读书,便味同嚼蜡。博学如孔子他们正是因为乐读书,才会一生勤学不倦。
孔子这句话用顶真的修辞手法主要讲学习的'三个层次,以知之者突出好之者,再紧承好之者突出乐之者。本章为我们揭示了一个怎样才能取得好的学习效果的秘密,那就是对学习的热爱。不同的人在同样的学习环境下学习效果不一样,自身的素质固然是一个方面,更加重要的还在于学习者对学习内容的态度或感觉。正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当你对一门科目产生了兴趣之后,自然会学得比别人好。
三、复习背诵前五则。
第三课时
一、 检查背诵。
二、学习后五则,学生自由发言(附老师对每一则的理解)
第六则:这则好像是用山水的比拟对仁者和智者作一个比较。他认为智者反应敏捷而又思想活跃,性情好动就像水不停地流一样。仁者仁慈宽容而不容易冲动,性情好静就像山一样稳重。“乐山乐水”不一定只是就性情而言,或许它更体现了一种人生价值观或者是生活态度。智者乐水,因为他们如水通过自身的流动滋润万物,且海纳百川;仁者乐山,因为他们如山,山虽不语却以自身的厚重令人仰止。
孔子将人分成君子与小人,又把君子细分为知者与仁者。何谓知者?何谓仁者?老子云:“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者之知,乃明智之智,是为大智慧,非为小聪明。知者便是那些对自己、对人生、对人性有着足够的了解和领悟的人,并且因智慧而超脱;仁者,古人常说:仁者无敌。何谓仁?孔子云:“克己复礼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仁为本心之德,仁者是能够克制自己的私欲,遵从天理,讲求仁义道德之人。因此:因智慧而超脱的人像流动的水一样快乐;信奉仁义道德的人像沉静的山一样恒久。虽然在孔子的思想里,他更推崇乐山的仁者(仁是孔子的主导思想)。但其实仁者、知者并无高下之别,就像自然界的山与水从无争胜之心,且互为映衬,共成山水。知者上善若水,海纳百川;仁者高山仰止,厚德载物。
第七则:孔子的“安贫乐道”。《论语》里还有这么一则:“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改其忧,回也不改其乐。贤哉,回也!”他极力赞扬颜回的安贫乐道,说他是真正的贤者。人人都希望过上幸福快乐的生活,而孔子认为幸福快乐只是一种感觉,与贫富没有关系,但同内心有关。而且孔子也认为不符合道德的荣华富贵他是不会接受的。
追求吃穿享受的一个直接的后果就是很容易导致不义的行为。自己私欲的极度膨胀,必然要与他人争夺有限的物质资源,必然要想方设法的为了满足自己私欲而大行不义之事。但是通过不义的行为而获得的富贵是很不稳定的。你怎么得到的,最终也会怎么失去。
第八则:孔子的坦荡胸怀。他认为君子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乐天知命,坦荡自得。小人患得患失,斤斤计较,所以局促不安。君子通晓事理,故待人接物处世犹如在平坦大道上行走,安然而舒泰。他的胸襟永远是光风霁月;像春风吹拂,清爽舒适;像秋月挥洒,皎洁光华。小人心思常为物役,患得又患失,故常有戚戚之心。孔子认为,作为君子,应当有宽广的胸怀,可以容忍别人,容纳各种事物,不计较个人厉害得失。心胸狭窄,与人为难,与己为难,时常忧愁,局促不安,就不可能成为君子。
第九则:【探究】“克已复礼”就是“明天理,灭人欲”吗?
宋代学者朱熹认为:“克己”的真正含义就是战胜自我的私欲,在这里,“礼”不仅仅是具体的礼节,而是泛指天理,“复礼”就是应当遵循天理,这就把“克己复礼”的内涵大大扩展了。朱熹指出,“仁”就是人内心的完美道德境界,其实也无非天理,所以能战胜自己的私欲而复归于天理,自然就达到了仁的境界。
孔子认为西周是理想完美的社会,而现实又“礼崩乐坏”。(礼崩乐坏:古代的规则制度遭到极大的破坏。)克已复礼是约束自己的欲望和行为而回归于礼,其目的和基础是“仁”;“明天理,灭人欲”则是将克已复礼赶向了极端,无视人的存在,是无“仁”可言的。孔子要恢复的是周礼
周礼是周初确定的一整套的典章、制度、规矩、仪节。其特征是将以祭神(祖先)为核心的原始礼仪,加以改造制作,予以系统化、扩展化,成为一整套习惯统治法规(“仪制”)。作为原始礼仪,它们的原型本有其极为重要的社会功能和政治作用。远古氏族正是通过这种原始礼仪活动,将其群体组织起来、团结起来,按着一定的社会秩序和规范来进行生产和生活,以维系整个社会的生存和活动。因之这套“礼仪”对每个氏族成员便具有极大的强制性和约束力,它相当于后世的法律。到了殷、周,这套作为习惯法的“礼仪”就逐渐变为替氏族统治服务的专利品了。政统与血统的密切结合的等级制度,是周代统治制度的突出特点。
从《论语》中的记载看来,孔子说的“克己复礼”只是在说一种具体的学习和修养方法;这里说的“礼”,就是指当时社会生活中实行的各种礼仪规范,而学习各种礼仪,正是孔子教学的重要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孔子在这里强调的,不是应当按礼仪规范去待人接物,而是不符合礼的事就不要去做。也就是说,学习礼,不仅仅是要依礼而行,更重要的,是要随时警惕自己不要去做失礼的事--“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要做到这“四勿”,就必须“克己”,也就是要随时注意约束自己,克服种种不良习性和私心,这其实也正是今天我们常说的“战胜自我”。
第十则:孔子的清心寡欲。沉迷美色、争强好斗、贪得无厌可能是人一生中最大的诱惑,如果不能克制自己或者自身欲望太强,就可能陷入欲望的沼泽,无法挣脱,愈陷愈深而无法自拔。
三、深入探讨孔子的仁
总结孔子的道德精神:好学乐学,安贫乐道,博爱仁慈,坦荡胸怀等等。而且更重要的是孔子把这所有的道德规范集于一体,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思想体系。在这个体系里有一个核心:那就是“仁”。《论语》的核心部分是“仁”。《论语》共21,469个字,其中“仁”字出现,有人统计有109次,这也就是说,《论语》中,平均十几个字中就出现一个“仁”。密度之大、频率之高,实属罕见。这位孔圣人是事事讲“仁”、处处讲“仁”,为政讲仁政,做人讲仁人,他以其言行向人们昭示:仁爱同情是人间正道,做人的基本准则是:仁者爱人。(学生阅读第九则)“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这是实行仁的方法。孔子仁的实质是“爱”,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而且孔子的“仁”是一种博爱。所以说“爱众人、爱人类”这就是孔子的最大智慧,也是孔子思想的强大生命力之所在。宋儒曾写诗赞扬孔子说“天不生仲尼,千古是长夜”。这就是他的力量。以至于孔子以后,中国社会乃至全世界都遍布了这种思想的不灭之火。
孔子以“仁”为核心提出一整套道德价值体系:“仁”延伸到父母是“孝”;“仁”延伸到兄弟是“悌”;“仁”延伸到子女是“慈”;“仁”延伸到夫妻是“义”;“仁”延伸到朋友是“信”;“仁”延伸到国家是“忠”;“仁”延伸到人类是“仁民”;“仁”延伸到自然是“爱物”。
四、(学生自主发言)“仁”这一思想在古今中外的影响及意义。孔子之后有哪些这样的仁者?
1、孟子:把这种仁发展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2、杜甫:“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bì)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如山。呜呼!何时眼前突兀见(xiàn)此屋,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这是一种饱览民生疾苦、体察人间冷暖的济世情怀。
3、周恩来:“生为国家,死为人民的耿耿忠心。”
4、飞人博尔特:奥运夺金后送了一只签名的足球给来自四川地震灾区的小女孩,她在地震中失去一条腿。博尔特还给中国红十字会捐献善款5万美元。这更是一种跨越国界的爱。
5、高耀洁:中国“民间防艾第一人”,艾滋病患者一般人不敢接触,可她以渊博的知识、理性的思考驱散了人们的偏见和恐惧,以母亲的慈爱、无私的热情温暖着他们的无助和冰冷。
大音稀声,大象无形,大爱无边。敬人者,人恒敬之;爱人者,人恒爱之。我们虽然不能成为一个人敬人爱的仁者,但是我们可以播洒我们的爱心!
总结:我们学习完《论语十则》这门课,接触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的文化传统,对课文中的语言精华和思想精髓有了初步的理解与掌握,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生活过程中,把今天学到的东西运用到实践当中去,做到学以致用。你们“任重而道远”啊!
篇13:苏幕遮(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苏幕遮(人教版高二选修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了解周邦彦的生平事迹。
2、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3、诵读课文。
教学重点:掌握词的内容及表现技巧,品味语言。
教学难点:品味语言。
教学方法:讨论法、诵读法。
教学过程:
一、 导入新课
二、 作家作品
周邦彦(1056-1121),字美成,号清真居士,钱塘人。少年时落拓不羁,二十四岁时入太学读书,后来当过一些地方官和校书郎等职。他精通音律、善作词,其作品善铺叙而含蓄,富丽精细,格律精严。
漂泊的孤独和憔悴失意,是周邦彦词的情感基调。咏物也是周词的主要题材。
周邦彦是继苏轼之后北宋中后期词坛领袖,他不同于苏轼追求创作自由,注重抒情言志,而是强调精心勾画,法度井然,注重词境的开拓。
周邦彦开宗立派,是继柳永之后北宋最有影响力的婉约派词人。
三、朗读课文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四、课文赏析
(一)词的上片写景:
问题一:上片的景中有哪些意象?
意象:沉香、鸟雀、初阳、荷叶、水面、荷花
问题二:这些意象构成了一幅怎样的画面?
整幅画面清新自然,从容淡雅。
五月盛夏的一个早晨,消暑用的沉香散发出淡淡的香味(嗅觉),昨夜刚下完雨,天放晴了,鸟儿在屋檐下欢快地叫着,吱吱喳喳,异常可爱(听觉)。初升的'太阳照着屋外茂盛的荷花,荷叶上的雨珠渐蒸干。清平的水面上挺立着一枝枝荷花在风中摇摆(视觉)。
(二)词的下片抒情
问题二
讨论:这首词上片写景,下片抒情,段落极其分明,但是情景之间关联密切,想想两者之间有什么关系,联系两片之间感情的是哪个意象?
明确:情与情的关系:见景生情。
风荷。词人从眼前的“风荷”想到有荷花的家乡,转入虚构的梦境“芙蓉浦”的描写。词人的家乡在钱塘,西湖的荷花“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样就由描写“风荷”很自然地过渡到抒发怀乡之情,而不着痕迹。
问题三
讨论、探究:词的下片诗人抒发了他的思乡之情,那么他抒发情感的方式有什么特别的地方?
从故乡的朋友(渔郎)对自己的想念来写思乡之情。
补充:不直接写自己忆旧友,而是用设问的手法,反写不知旧友是否忆我,不但把自己对故乡,对朋友的思念之情表达得更细腻真切,而且不落俗套。与杜甫的《月夜》一样,有异曲同工之妙。杜甫的《月夜》用设想妻子思念自己的手法来表达自己思念远方的妻与子的复杂感情。王国维因此称赞周邦彦:“词中老杜,非先生不可。”
五、语言品味
王国维认为词中“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两句,“真能得荷之神理者”,你如何理解王国维的这个评价?
明确:这两句诗不事雕饰,风格简约,而荷之神态、精神跃然纸上。首先,这句词有一种简约的构图美。水面是平的,“清圆”的荷叶及荷叶上的雨滴是圆的,而婷婷玉立的荷茎(jīng)又是垂直的。这种几何图形般的简约造型,让读者过目不忘,似乎王维“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精髓。
第二,这两句炼字的功夫了得。“一一”把荷叶在水面上错落有致、疏密相间、高低起伏的层次刻画得惟妙惟肖。简单的一个“风”字,把微风吹过荷塘,荷叶随风轻轻摇动的姿态不动声色地勾勒出来了。“举”把荷茎修长挺拔、英姿飒爽的精气神表现的淋漓尽致。“风”造成了左右摇摆的力,“举”代表向上的力,荷在风中“举”,具有动感,尤见精神。
六、诵读提示:
整体格调活泼,诵读时候要有一种欢快之感。
“呼”,表现出小鸟欢快的叫声和活泼灵动的神态。“窥”,写出小鸟东张西望的神态。作者的心情从“燎沉香,消溽暑”的郁闷,转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的欢快。下阕朗读时放慢,末两句,充满深情、梦幻的感觉。
苏幕遮
燎沉香,消溽暑。鸟雀呼晴,侵晓窥檐语。叶上初阳干宿雨,水面清圆,一一风荷举。
故乡遥,何日去。家住吴门,久作长安旅。五月渔郎相忆否,小楫轻舟,梦入芙蓉浦。
七、赏析总结
此词通过回忆、想象、联想,以荷花贯穿,既细致传神地写景状物,又颇有诗意地表现思乡之情。
全词语言自然明丽,淡雅素洁,别具一格,词境清新而爽朗 。
八、课堂拓展
古代描写荷花的部分诗句:
接天莲叶无穷碧, 映日荷花别样红。--【晓出净慈送林子方】 杨万里
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小池】杨万里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中通外直,不蔓不枝,可远观而不可亵玩焉 。--【爱莲说】周敦颐
碧荷生幽泉,朝日艳且鲜。秋花冒绿水,密叶罗青烟。--【古风(其二十六)】李白
九、课后任务:
因声求气,置身诗景,体会作者情感,背诵《苏幕遮》。
板书设计
上片写景:出门观荷 初阳宿雨,轻风荷举(描写, 活泼清远)
苏幕遮
下片抒情:久客思乡 渔郎忆我?梦入芙蓉(设问,词意多重)
篇14:《待贾而沽》教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待贾而沽》教案(苏教版高一选修教案设计)
《待贾而沽》教案
【教学目标】
1、 理解并积累文中常见的文言词语,分析理解特殊句式;
2、 理解孔子待贾而沽的真正含义。
【教学重难点】
理解孔子待贾而沽的真正含义。
【课时安排】
两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解题--比喻知识分子等待有赏识他的人才肯效劳出力。
二、学生朗读:
三、疏通文意:
(一)9.13
1.朗读、翻译
2.重点字词掌握:
(1)韫椟:音yùn dú,匣子。
(2)善贾:识货的商人。
(3)沽:卖/买。
3.提问:①这里的“美玉”指的是什么?把美玉卖出去
表明什么?
明确:儒者常常以水和玉比德,所以,当子贡一说
到有美玉在这里时,孔子便知道他是以玉设
比,于是作出了“我正等待着识货的商人哩”的
回答。表明了孔子积极入世的思想。
②孔于说的是“我 待贾者也”而子贡问话中
说的是“求善贾而沽诸?”有何区别?
明确:读书人等待被任用,就像美玉等待识货的商
人来买一样,如果没有任用,就终身默默无
闻也没有关系,绝不会主动去炫耀自己以求
做官。 简而言之,读书人可以做官,但却不
可以求做官,不可以 “跑官”。
4、小结:“待贾而沽”说明了这样一个问题,孔子自
称是“待贾者”,他一方面四处游说,以宣传礼治
天下为己任,期待着各国统治者能够行他之道于天
下;另一方面,他也随时准备把自己推上治国之位,
依靠政权的力量去推行礼。因此,本章反映了孔子
求仕的心理。
(二)9.5,7.23
1.朗读、翻译
2.掌握重点词语
文王:周文王,姬昌,是孔子认为的古代圣贤之一。
兹:这里,指孔子自己。
如予何:奈我何,把我怎么样。
3、提问:孔子为什么觉得匡人和桓�s不能拿他怎么样?
明确:外出游说时被围困,这对孔子来讲已不是第一次,
当然这次是误会。但孔子有自己坚定的信念,认为
自己是周文化的继承者和传播者。我认为是充分体
现了孔子的巨大自信和强烈的神圣的使命感。但是
当孔子屡遭困厄时,他也感到人力的局限性,而把
决定作用归之于天,表明他对“天命”的认可。
(三)3.24
1.朗读、翻译
2.提问:仪封人认为不需要为孔子失去官职担忧,
理由是什么?“木铎”是什么东西?老天爷拿孔
子当木铎是什么意思?
明确:孔子在他所处的那个时代,已经是十分有影响的
人,尤其是在礼制方面,信服孔子的人很多,仪封
人便是其中之一。他在见孔子之后,就认为上天将
以孔夫子为圣人号令天下,可见对孔子是佩服至极
了。
(四)17.5,17.7
1.朗读、翻译
2.提问:①因为孔子热心仕途,所以后面两则是写谁来
召他去做官?他有没有应召?他的学生子路
反对他去,可孔子为什么还是接受了邀请?
②孔子觉得自己去公山弗扰那里做官,不只是
复兴东周的世道,那他还想干些什么?
明确:(1)继续发扬周朝的礼乐制度,(2)发扬广大高尚
的道德品行,(3)传播自己的政治主张,(4)施展
自己的'才华,(5)使自己名扬后世。
(五)8.13 ,5.12,15.40
1.朗读,翻译
2.理解 :
A.这是孔子给弟子们传授的为官之道。“天下有道则见,
无道则隐”;“用之则行,舍之则藏”,这是孔子为官处世的
一条重要原则。此外,他还提出应当把个人的贫贱荣辱与
国家的兴衰存亡联系在一起,这才是为官的基点。
B. 宁武子是一个处世为官有方的大夫。当形势好转,对
他有利时,他就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智慧,为卫国的政治
竭力尽忠。当形势恶化,对他不利时,他就退居幕后或处
处装傻,以便等待时机。孔子对宁武子的这种做法,基本
取赞许的态度。
(六)17.1
1.朗读、翻译
2、重点字词:
阳货:又叫阳虎,季氏的家臣。
归孔子豚:归,音kuì,赠送。豚,音tún,小猪。
时其亡:等他外出的时候。
遇诸涂:涂,同“途”,道路。在路上遇到了他。
迷其邦:听任国家迷乱。
亟:屡次。
3.提问:公山弗扰、佛�Z邀请孔子去做官,孔子为什么
答应,而阳货想要他去做官,他为什么就不愿意?
明确:鲁国大夫季氏的家臣阳货因为囚禁了季桓子而在鲁
国控制大权,后来在鲁定公八年(当时孔子51岁)
背叛鲁国。虽然背叛鲁国是后来的事,但是,阳货是
哪一类的人,我们却可以从此而知道。他想要让孔子
去拜见他,目的是为了让孔子帮助他,但是,因为他
心术不正,所以孔子不想去拜见。对于这一类的人,
又没有恶迹显露出来,我们当然无法对他做什么,但
四.作业:
1、整理笔记;
2、完成《练习册》相关练习。
★ 认识自我活动二:了解你自己粤教版(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微型设计之《临江仙》(选修教案设计)(合集14篇)】相关文章:
初三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2024-03-25
高中生物教学的工作计划2022-04-29
七年级数学备课组长工作计划2023-10-10
1000字的地理教研组工作计划2024-02-07
体育教研组秋季工作计划2024-04-15
高中生物的教学工作计划2023-09-26
九年级下学期化学教师工作计划2022-10-05
高中文言文教学的板书设计论文2022-09-20
化学教师下学期的工作计划九年级2023-07-03
学校教科研学期工作计划2023-0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