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时间:2022-10-04 07:39:43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8篇)由网友“一口空气”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六下第二单元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篇1: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PEP人教版小学六年级下册 Unit 2 What’s the matter, Mike?  A Let’s learn 陈宝凤 一、 教学目标与要求 1. 能够听、说、读、写单词或短语:have a cold, have a toothache, have a fever, hurt, have a headache. 2. 能够听、说、认读短语:have a sore throat. 3. 能够听、说、认读句型:What’s the matter, Mike? I feel sick. I have a fever.并进行关键词的替换练习。 4. 能够理解会并吟唱Let’s chant的歌谣。 二、 教学重难点 1. 重点是掌握A Let’s learn部分的四会单词和短语,并会用询问他人身体善、状况的问句和答句替换关键词操练所学新词和短语。 2. 教学难点是正确拼写四会单词、短语和掌握三会单词throat的`发音。   三、 课前准备 1. 准备本课时教学课件。 2. 准备本课时的单词卡片。 3. 准备一支体温表和一顶医生的帽子。   四、 教学步骤 课前两分钟 一.热身活动 1. Warm up 师放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歌曲:My father is a doctor. 二.新知呈现 2. 师生口语练习What are you? I’m a student. What’s your father/mother? He’s / She’s a  …… How are you today? I’m fine, thank you. And you? 3. T: I’m not fine. I feel sick. I have a flu. 师做擦鼻涕的动作。师出示一支体温表,说I have a fever.  呈现单词卡教学have a fever. 师示范朗读,学生跟读. 让学生触摸他人和自己的前额来判断是否发烧.师问: What’s the matter? 引导生答 I have a fever. 课件展示操练句型,板书。 4. 师: I have a fever . Maybe I have a cold.单词卡,课件展示操练句型,板书。 5.  And my throat is sore. I have a sore throat. 并教学该短语.单词卡,课件展示操练句型,板书。 6.  And I have a headache, 单词卡,课件,板书。 5. 师课前准备一只漂亮的糖果盒,装有巧克力等糖果,请学生猜: What’s in the box? 学生猜出后,师说:Yes ! Here are some sweets. I like eating sweets. So I often have a toothache. 师做牙痛状, 呈现图片教学该短语.词卡,课件操练句型, 6. 呈现一人受伤图片, What’s the matter with him? Does he have a fever? Does he have a headache? Does he have a sore throat? 学生回答NO. 师接着说: Oh, look, his leg hurts. 师出示自己贴着胶布的手说: My hand hurts too. 教学单词hurt. 7. 师放A Let’s learn 部分的视频录音,学生跟读. 三.巩固练习猜测游戏,课件  “看病”游戏 请六个学生上台,每人选一张短语卡片,师戴医生的帽子提问:Cold, cold, Who has a cold? 抽中have a cold 的学生上前一步,做动作并说:Cold, cold , I have a cold. 巩固延伸,课件一家医院,小组内做个新对话,并上台展示。 四.巩固延伸 Make a new dialogue.并上前台展示。 五.Homework.  

篇2:六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六下语文第三单元教案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8、三打白骨精 第1教时 总 9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学会6个生字,能联系课文内容理解新词的意思。

2、给课文划分段落,归纳段落大意。

3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扫除阅读障碍,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给课文分段,归纳段落大意。

课前准备:小黑板

预习导航:

一、放开声音,读一读

1.读准生字读音。

2.长句多读读,用停顿符号标出停顿。

3.理清课文的脉络,找出课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个段落,以每次打

白骨精作为一段,这篇课文应分几段?(五段)

二、生字新词,学一学

1.想一想,查一查,写一写。

2.选择部分词语造句。

三、经典名著,看一看

自主阅读青少年版的《西游记》。

教学程序:

一、凸现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调动已有认识,介绍孙悟空的特点。

2、了解四大古典名著之一的《西游记》。

3、简要介绍吴承恩生平。

4、揭示课题。看到题目,你认为课文应写清哪些内容?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自由读课文,回顾预习时遇到的问题。

2、难点反馈。

难读的:喝

难写的:箍、吆

易混淆的:诡计(鬼)

3、通过联系上下文阅读的方法理解部分难词。

挑拨:搬弄是非,引起纠纷。

索性:干脆,表示直截了当。

慈悲:慈善,富有同情心。

诡计多端:害人的计策很多。

4、通过“课题扩展法”说说课文大意:唐僧西天取经途中路遇白骨精,孙悟空三次识破白骨精的变化,打死白骨精的三个化身

三、把屋文章主旋力 顺清脉络

1、再读课文,问:“三打”指的是什么?

2、找出课文中“三打”白骨精的各个段落,以每次打白骨精作为一段,这

篇课文应分几段。

3、让学生读读课文,用“||”分段。

第一段(第1自然段)点示白骨精出现的环境和时机。

第二段(第2-4自然段)描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

第三段(第5-6自然段)描写孙悟空二打白骨精。

第四段(第7自然段)描写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细读研讨。

1、指名读课文第一段。

2、这一段分别交代了些什么?学生交流。

(1)时间、地点、人物和主要人物。

(2)孙悟空动作敏捷,反应灵活。

(3)暗示环境的险恶,不宜久留。

3、朗读体会这一段所包含的相关信息。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1、抄写词语。

2、熟读课文。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8、三打白骨精 第2教时 总 10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以“三打”为突破口,了解三个形象的个性特点。懂得对坏人不能讲慈悲,要善于识破诡计,敢于斗争。

3、在理解的基础上,按课后要求复述“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教学重点: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所用语句的不同及这样写的好处。理解孙悟空三打白骨

精的经过,特别是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

教学难点:

概括孙悟空的特点。注意前后内容之间的衔接,进行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小黑板

预习导航:

一、深入课文,读一读

比较三次怒打白骨精的不同之处。体会孙悟空坚定不移、机智勇敢、善于识

破敌人诡计的斗争精神。

二、掌握方法,学一学

1.找句子DD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2.想特点DD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3.说经过DD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三、放松心情,听一听

欣赏动画片《西游记》主题歌。

教学程序:

一、复习检查

学生轻声读课文第二、三、四自然段,想想为了吃唐僧肉,白骨精变化几

次?每次变成什么?为什么这么变?

二、品读感悟。

1、孙悟空如何三打白骨精,先学习第一次怒打。

2、默读第二自然段,边读边思考。

3、课文分几步把孙悟空第一次打白骨精的经过写清楚的?课文又是怎样写白

骨精和孙悟空的?

(1)找到写白骨精的句子读读,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妖精?为从哪些地方可以

看出来?

(2)读读写孙悟空打白骨精经过的句子,划出有关“打”的动词。你读动了什

么?

3、齐读写唐僧的句子,从“责怪”一词可以看出唐僧有什么弱点?

4、课文写孙悟空一打白骨精,就是按三步写的:一写白骨精;二写孙悟

空;三写唐僧。主要写孙悟空。

5、按三步给第二自然段分成三层。指名三人各读一层。

6、简要说说孙悟空―打白骨精的经过。

7、总结学法:

① 找句子一分别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

② 想特点一读读想想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特点

③ 分层次一按三步分三层。

④ 说经过―简要说说打的经过。

三、学习三、四自然段。

1、回顾第二自然段的学习方法,用同样的方法自己学习第三、四段。

(1)找到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不同人物的语气

来。

(2)给三、四段划分层次。

2、指名读第三自然段。(三人分别读写白骨精、孙悟空、唐僧的语句),读

后评价。

3、分四人小组轮读第四自然段。小组内互相帮助。

4、指名三人读第四自然段,读后评价,老师点拨。

5、读读课文,比一比每次打白骨精所用的语句有什么不同,想―一想这样

写有什么好处?学生边读边填写下表:

┌────┬───────┬──────┬─────┐

│ │孙悟空怒打妖精│ 白骨精逃跑 │ 唐僧阻挡 │

├────┼───────┼──────┼─────┤

│ ―打 │ │ │ │

├────┼───────┼──────┼─────┤

│ 二打 │ │ │ │

├────┼───────┼──────┼─────┤

│ 三打 │ │ │ │

└────┴───────┴──────┴─────┘

根据上面的语句讨论:

(1)读读写白骨精第二次、第三次变化和逃跑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

同,想想白骨精是怎样的? (诡计多端、善于变化)联系第一段,齐读第一段。

(2)读读孙悟空二打、三打白骨精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思想孙悟

空有什么特点?

(3)读读唐僧阻挡的语句,比较三次写法的不同,想想唐僧话错在哪里?

(4)三次写法不同有什么好处? 充分揭露白骨精的诡计多端,表现孙悟空

善于识破妖计、勇敢机智的斗争精神,反映出唐僧人妖不分,善恶不辨的弱点。

6、课文的最后一句话起了怎样的作用?

四、从环境入手,突出人物形象。

1、朗读全文。

2、对文中的三个形象作分析,交流各自的看法,并说说依据。

3、说说故事中的人物,你喜欢谁?不喜欢谁?原因。

五、按照课后第3题的提示,简要地复述“三打白骨精”的经过。

(1)同桌复述,评议。

(2)选两位学生上台复述。

六、检测完善。

完成《补充习题》

板书设计:

白骨精: 变村姑 变老妇 变老翁

孙悟空: 一打妖精 二打妖精 三打妖精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9词两首 第1教时 总 11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如梦令》。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如梦令》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

象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

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课前准备:小黑板、学生搜集有关“词”的知识和学过的词。

预习导航:

一、自读,整体感知。

1.读词,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2.自读词,提出疑问。

二、细读,理解词意。

1.《如梦令》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教学程序:

一、凸现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导语激趣:

阳春三月,草长莺飞,正是郊游踏青的好时候。古往今来,有无数诗句赞

美这大好春光,谁来说一说?

2、生交流(自己积累的描写春天的好诗词)。

3、创情揭题

八百多年前的宋代,有一位杰出的女词人李清照(板书),也和大家一样,

常常回忆起自己儿时郊游的趣事儿,并且将它写成了词。今天我们要一同来学习她的《如梦令》。

二、了解有关词的基本知识

1、你们学过哪些词?(《长相思》、《清平乐・村居》、《忆江南》)

2、你能说说词和诗有什么不一样么?

(诗每句字数一样,而词的句子有长有短,又称长短句。词可配乐演

唱。)

3、出示《如梦令》。

(没有题目,师相机指出“如梦令”是词牌名。同一词牌可以填许多不同内

容的词,有的词有题目,有的词则没有题目,没有题目的,我们为了区分,往往

以词的第一句作为题目,如这首《如梦令》,我们就记作《如梦令》(常记溪亭日

暮)。)

三、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现在,让我们眼到、口到、心到,去吟诵、去欣赏、去想像,来学习李清照

的《如梦令》。

1、自读,读通读顺

要求:

读准一个多音字“兴”,认清一个生字“藕”的字形;读对停顿。

2、检查朗读情况

指名读;齐读(随机纠正错音)

3、咱们把词读顺了,能否借助注解,把大概的意思读明白呢?

教师巡视;小声的说一说,不明白的地方还可以和同学一起商量商量。

4、交流自学

常记:经常记起

溪亭:小溪边的凉亭。

日暮:太阳将要下山,时间已经不早了。

沉醉:形容醉的程度很深。

归路:回家的路。

兴尽:兴致很尽心

四、把屋文章主旋力 顺清脉络

1、经同学们这么一联想补充,这首由30几个字组成的高度凝练概括的词立刻

丰满具体起来了,我们的眼前似乎出现了那么多美的画面。来,一起读这首词。

一边读一边想象这幅活动的画。

2、你们真能干,自己就能读懂词了,但这还不够,咱们还要把这首词读成一

个字,这个字就是我们常说的“词眼”,有信心接受挑战吗?

来,读读这首词,看看,这首词是围绕这里边的哪一个字来写的?小声地读

一读,细细地品一品。(随机板书学生的答案)

3、围绕“醉”来感悟

这首词中的哪些句子,哪些词语让你读懂这个“醉”字?

再读。

① 读1、2句。

从哪里读出“醉”字了?

交流:“不知”(为何会“不知”?)

“沉醉”是啊,同学们想想,她是在哪里喝酒啊?(溪亭)

你的脑中出现了怎样的画面?说说湖边的景色。(看着这样的景色,你的脑海

中不由得浮现出了哪些诗句?如:溪上青青草;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

红;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

绦;??)

朗读这句。

(出示句子填空)我们看到了??听到了??闻到??咱们再来读读这一句。

“常记溪亭日暮,沉醉不知归路”

词人和好友品尝着美酒,欣赏着美景,如此诗情画意,日子过得好生惬意,

那真叫“酒不醉人人自醉”啊!

②继续交流:“晚回舟”

那又是怎样的一片荷塘啊?用你学过的诗句来描述一番。(如:接天莲叶无穷

碧,映日荷花别样红;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

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蜻蜓立上头;)

如果刚才是“酒不醉人人自醉”的话,那现在该是“景不醉人人自醉”

了。

③当一弯明月如水般倾洒荷花时,众人才猛然惊醒,于是开始DD“争渡,

争渡”

听――嘻嘻哈,哗啦啦??你听到了什么?(听到了鸥鹭的声音、听到了划浆

的声音、听到了诗人的笑声、听到了争吵的声音??)

仔细看――看到了什么?(鸥鹭飞起来了。)多不多?如果诗人杜甫在《绝

句》中所描述的是――“一行白鹭上青天”的话,那么眼前该是――“一滩鸥鹭上

青天”了。

想象:眼前尽是展翅高飞的鸥鹭,这该是多么意外的惊喜啊!读“争??

惊??”

④看着美景,品着美酒,还伴着这美丽的意外。词人深深地??(醉了)。这

难忘的郊游的经历她忘的了吗?所以这首词一开篇就说“常记”。让我们跟随李

清照再次回忆起她那次难忘的郊游。齐诵这首词。

4、配乐唱一唱这首词

5、我们常说“景中藏情”,这首词字里行间都向我们传递着李清照当时内

心无尽的喜悦。你能从这首词中猜测到李清照当时生活得怎么样吗?(老师适当补

充李清照的早年生平)

的确,早期时候的李清照一直生活在幸福美满当中,所以我们才欣赏到这么

美的一首词,生活在她的眼睛里边充满了色彩,充满了愉快,充满了生机,也充

满了乐趣。好,我们再来读读。

五、拓展《清平乐》,感受晚年的李清照的词的意境。

1、李清照一生写过无数的诗词,但如今仅存七八十首。我这里还收集到一首,也是李清照回忆以往生活的,请大家认真读一读,它所表达的心情与《如梦令》一样吗?(出示《清平乐》,配乐朗读。

《清平乐》

李清照

年年雪里,

常插梅花醉。

稻∶坊ㄎ藓靡猓

赢得满衣清泪。

今年海角天涯,

萧萧两鬓生华。

看取晚来风势,

故应难看梅花。

2、这首词哪一句看出是李清照在回忆以前生活?(年年雪里,常插梅花

醉。)

此时此刻,她的词里也出现了一个“醉”,但同样的人面对同一个

“醉”字,味道会一样吗?

此时的她,还一如以往般无忧无虑、快乐喜悦吗?你感受到她当时一种

怎样的心境?(悲伤、忧愁、孤单)

教师补充解释这首词的意思。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9词两首 第2教时 总12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渔歌子》。

2、学会本课1个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了解词的有关知识,理解、领悟《渔歌子》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

的景象写出来。

教学重点: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

教学难点:

领悟词的内容和意境,能把自己想象的景象写出来。

课前准备:小黑板

预习导航:

一、自读,整体感知。

读词有什么感觉?这首词写了哪些景物?

自读词,提出疑问。

二、细读,理解词意。

1.《渔歌子》的作者是谁?哪个朝代的人?

2.自学、对照注解或字典理解字词的意思。

3.理解全首词的意思。

教学程序:

一、复习检查。

1、大家还记不记得以前学习过的柳宗元的《江雪》,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

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首诗描写的是借寒江独钓的渔翁,今天我们也要学习一首关于描写渔翁的词

《渔歌子》。

2、这里的词牌名是渔歌子,名是西塞山。

53、西塞山指的是哪里吗?(今浙江吴兴县西南)

二、品读感悟

1.出示《渔歌子》,

2.请同学们自己先借助拼音把这首词读准、读通、读顺。

3.然后借助下面的注释,看看你能读懂什么。

4.检查初读效果:(1)指名读。(是否读通读准字音) (2)看了下面的的

注释,你有什么收获。

三、再读,明诗意

1.你读出了这首词描写是哪个季节的景物?

2.老师请你再好好读读这首词,仔细品味一下,哪一句给你的感受最好?为

什么会有这样的感觉?

3.生自主吟读,品味词意。

4. “西塞山前白鹭飞”, 在青翠葱茏的西塞山前,一群洁白如玉的鹭鸶在

碧空中飞翔。(青山、白鹭,一动一静,这是一幅多么明丽、和谐的画面,如果诗

人是一个摄影师,那他所摄取的这个画面应该是――远景)把那份幽远、宁静给读

出来。

“桃花流水鳜鱼肥”:在桃花夹岸的苕溪里,无数肥美的鳜鱼在水底游动,

或在水面嬉戏追逐着缤纷的落英。(桃花红、溪水蓝,鳜鱼跳,这是一幅多么艳

丽、生动的画面)

这一远一近的对比,这明丽与绚烂的对比,你能通过朗读出现出来吗?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寸不须归”,(一个“斜”字,写出了春风的柔,

春雨的细,)他头戴青竹笠,身披绿蓑衣,迎着斜风,冒着霏霏细雨,遨游在大自

然的画幅里,显得多么逍遥自在!

如此美景,怎么不令人陶醉,怎么不令景中之人流连忘返。读出那份无忧无

虑,逍遥自在!

5.此时此刻,展现在你眼前的是怎样的一幅画面呢?(整体感知)

交流自己体会到的词所描绘的美丽春景。

6.有感情朗读(背诵)诗句。

四、精读,品词味

1.师;短短27个字,为什么能向我们展示了这样一幅隽永清新、丰富秀丽的

水乡风景图。古人的语言的究竟有着怎样的凝炼与绝妙呢?老师请同学们再细细

品读这首词时,你能发现其中看似简单普通,却是作者别具匠心、反复斟酌推敲

的'词语吗?

2.品析“青、绿”

“青、绿”是同一种意思吗?都表示绿色,为什么要用不同的字?你还知道哪些

表示绿色的词(一个字的),“翠”――遥望洞庭山水翠(那是一种活泼的、充满

生命力的绿);“碧”――碧玉妆成一树高(富有光泽的绿);“苍”――日暮苍

山远(深沉的绿);“葱”――(浓厚鲜活的绿)

为什么这么多表示绿色的词,作者偏偏用了“青”和“绿”呢?能不能用其

他的字来代替,或者,能不能把“青、绿”的位置换一下?你自己试着替换读读

看,再与诗的原句对比一下,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生品读,说自己读后的感受。

A, 词义不符;(举例说明)

B, 音律不和谐。(举例说明)

看似简单直白的两个字,却是作者反复推敲、斟酌的结果,那简单就是惟一

的。瞧,我们学着诗人,用心去读、去观、去品、去悟,总会有深妙的体悟和发

现。

五、了解诗人,品味诗情

1.那么这个头戴“青箬笠”,身穿“绿蓑衣”的人到底是谁呢?请同学们再

次用心地读读全词,连题目、作者都读。

学生自主探究。

(1)有可能是渔人:A、趁着春水涨、鳜鱼肥,多打鱼,好养家,连斜风细雨

都不顾。

B.从诗题《渔歌子》,这首好像应是渔歌,所以那人应是打鱼的渔人。

是一个勤劳的渔人,读这两句诗。

(2)有可能是诗人。诗人为这美丽的山水所陶醉,他觉得这斜风细雨也是一

种美,所以留恋不归。

2.了解作者:

(张志和:初名龟龄,字子同,唐肃宗时弃官归隐,没有回故乡浙江金华,而

到湖州居住,常常在船上漂泊,自称“烟波钓徒”。他归隐时,安史之乱尚未平

息。国家处于动荡不安的纷乱之中。在这种情势下,他因为无力佐治,只得避居

江南水乡,以悠闲自在的渔家生活寄托了作者向往自由和热爱自然的情怀。)

看了这段介绍,你有了什么新的想法?

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此诗,作者明写渔父,暗写他本人,秀丽的水乡风光

和理想化的渔人生活中,正反映向往自由,热爱自然的情怀。

3.再诵古诗,读出韵味

师引:

作者多么希望自己能远离世俗的争斗,在这样和谐秀丽的大自然中自由生活―

―读

作者多么希望劳动人民以自己的勤劳,获得这样一份安宁的生活――读

作者多么希望人们能远离战乱,永远过着这样幸福美好的生活――读

(层层递进)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10.螳螂捕蝉 第1教时 总 13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

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

益,要瞻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难点:

初步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课前准备:小黑板

预习导航:

一、放开声音读一读

侧重于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1.读准字音,读好长句。

如:大臣们认为??后果将不堪设想。

蝉、螳螂、黄雀,它们都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2.在学习过程中,我发现这几个字较容易读错:二、生字新词学一学

侧重文章出现的生字,新词的自学与提示。

1.文中出现的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其中,我通过查字典理解了以下词语:

(1)

(2)

三、静下心来想一想

看看要本文共有几个自然段,主要写了什么,试着按事情的起因、发展、

结果给课文分段。

四、相关知识,搜一搜

1.了解春秋战国及诸侯国。

2.搜集成语寓言故事。

教学程序:

一、凸现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1.分别出示螳螂和蝉的图片。板书并认读生字“螳”、“螂”

2.这是一篇寓言故事,告诉了我们一个怎样的道理呢?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边读边想,理解词语意思。

遇到比较难读的句子,难懂的句子,多读几遍。

2.指名逐段读课文,注意纠正字音。

3.交流:你通过读,理解了哪些词语的意思?还有哪些词语的意思不明白?

4.指名说一说故事的主要内容,叙述的道理。

三、把屋文章主旋力 顺清脉络

1.再读课文,看看你能否发现课文中还有哪些角色之间存在着类似

“螳螂捕蝉”的关系?

2.集体交流。结合学生的回答,

板书:

蝉(捕)螳螂(啄食)黄雀(打)少年

楚国(攻打)吴国(乘虚而入)其他诸侯

四、精选课文一部分,细读研讨。

读了课文,给你最大启发的是哪一句?

“蝉、螳螂、黄雀,它们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

着祸患”。

蝉是怎么“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得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的呢?先

看看从哪些词语上看出它“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

“高高在上、悠闲、自由自在”,你的眼前出现了一只什么样的蝉?

如果是你,你会唱什么?真是一只会享受的蝉,让我们带着这种感受读读看

―― (充分体现出了蝉的自在)

让我们把目光向蝉的身后看!你看见了什么?如果来一个特写,你看见什么?

或许,它也在想呢―― (读)那螳螂拱着身子,举起前爪,要去捕蝉??

师:对这只可怜的蝉来说,此时此刻――,如果你是蝉的好伙伴,此时你会

对蝉说――,可是,这是蝉此时此刻还浑然不觉,他――(手指,引读)(再齐读)

一心想得到眼前的利益,却没顾到自己身后正隐伏着祸患。

(引读)他还在――再读:蝉高高在上,悠闲地叫着,自由自在地喝着露水。

(语气语调里明显带着焦虑和不安)

五、精心设计练习题,检测完善。

板书: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10.螳螂捕蝉 第2教时 总 14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在考虑问题和处理事情时,不要只顾眼前利益,要瞻

前顾后,通盘谋划。

教学重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文章所蕴涵的道理。

教学难点:

展开想象,创造性地复述课文。

课前准备:小黑板

预习导航:

一、读读想想

1.读课文中和两个句子,体会一下“死”的不同意思。

吴王固执的说:“谁敢来劝阻我,我就处死他!”

可是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怎么办呢?

2.读课文,说说听了少年的话,吴王为什么就打消了攻打楚国的念头?

二、读读讲讲

1.在读熟,读懂的基础上,练习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练习复述课文,要求对于关键部分尽量使用原文词句。

3.班级组织召开一次故事会,讲讲读过的有趣的成语寓言故事。

教学程序:

一 、复习检查

(1)蝉 悠闲 自由自在

(2)螳螂 拱着身子 举起前爪

(3)黄雀 伸长脖子 正要啄食

(4)侍奉吴王的少年 拿着弹弓 瞄准

(5)不堪设想 隐伏着祸患 恍然大悟

(这儿,通过默写五组词语,不仅是检查与巩固生词的掌握情况,更是在“暗

暗”帮助学生记住“螳螂捕蝉”这个故事的梗概,为后面地复述课文埋下伏笔。)

学生对照屏幕出示的词语,进行自我批改。

二、品读感悟

1、教师边讲故事,边出示图画和词语。

2、学生根据画面,练讲故事,尽可能地用上刚才听写的几组词语。

3、指名讲述故事,师生边听边评。

4、同桌互讲互评。

5、总结:这个故事就叫―― “螳螂捕蝉 黄雀在后”。

三、品析人物

1、那个少年为什么不直接劝吴王,而要用讲故事的方式?

2、小组讨论之后,集中交流。

3、大臣们指出攻楚的利弊,得到的结果是什么?(勃然大怒)少年说了“螳螂捕蝉”的故事,得到的结果是什么?(恍然大悟)

这“恍然大悟”怎么理解?引出:那个少年为什么不在大庭广众之下对吴王讲这个故事呢?

吴王已经下了死命令,谁再劝说就杀谁。少年在大庭广众之下讲这个故事,用意就是劝说吴王,吴王一定不会听的。

那样做会使吴王觉得很没面子,一生气反而会把少年杀掉的。

如果在大臣们面前讲这个故事,吴王一定不会相信这个故事是真的,以为是少年编出来的,就不会想到故事中的道理。

那少年在花园里一连站了三天,为的就是等吴王。少年装出打鸟的样子,是让吴王相信(螳螂铺蝉)这件事是真的不起疑心。这样,少年就可以通过讲这个故事,让吴王自己明白其中的道理。

(少年表面上是讲故事,实际上是??所以少年的劝与大臣的劝有一点不同,如果说大臣们的劝是“直劝”、“力劝”的话,少年的劝称得上是??

一个好主意要成功还得选择一个适当得环境,恰当的时机,这就是计谋,我们可以看出这少年有勇有谋,充满智慧。)

从这个对比中,你认为少年是个怎样的人?

四、表演深化

1、请大家自由读一读少年与吴王的对话,好好感受一下这位少年的智慧。

2、指名分角色读少年、吴王、叙述部分的话。

3、评价,再指名读。

4、这一部分光读好还是不够的,能不能不它表演出来?

怎么来演呢?没有那个环境呀?我们这是教室,不是王宫花园,怎么能让人感受到王宫花园的环境与气氛呢?

我们有笔,课文中没有具体写当时的环境,我们可以展开想象用文字描绘出清晨的王宫花园的环境。现在我要就要向大家征集这样一段台词,

花园里此时是怎样一番景象呢?清晨,朝霞映红了吴王花园。郁郁葱葱的树木、五颜六色的鲜花都被镀上了一层金黄色。几只黄雀躲在树丛里欢快地鸣叫

着。这时,一位手拿弹弓的少年,正在花园的小路上徘徊。他不时地朝吴王的寝宫东张西望,似乎在等什么人,却又装出一副专心打鸟的样子。露水沾湿了他的衣裳,他也浑然不知。这时??

(表演仅仅是一个形式,关键是在通过表演能让学生在“语文”的层面上能得到发展和提高。在这里,我设计了合作表演的环节,其目的在于让学生深化体验内化语言,并在此基础上有创造性的表现。)

五、总结:

学习本文,我们就要学习少年的言语智慧,学习他巧妙的说理方式。俗话

讲,文死谏,武死战,空洞的说教往往过于乏味,不能令人信服,而文中少年则创设情境,通过故事晓以利害,说者虽不露声色,听有却步步入局,待时机成熟,权衡利害,道理不言自明。这是智劝,是曲劝,是巧劝,是妙劝,是语言智慧,人生智慧。在历史长河中,还有很多类似的故事,如唇亡齿寒、一鸣惊人等,说理而不空洞,睿智而不显锋芒,极富人生智慧和处世哲学,不争而善胜,不辩而自明。

六、检测完善

《补充习题》

板书:

吴王――楚国 (赵国在后)

螳螂――蝉 (黄雀在后)

只顾眼前利益 身后隐伏祸患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11、读书要有选择 第1教时 总15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 能正确、流畅地朗读课文。

2. 学会选择书籍的方法,并了解掌握选择合适读物这种本领的益处。

教学重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教学难点:

学会选择合适读物的方法。

课前准备:小黑板、了解歌德的生平简介。

预习导航:

一、放开声音读一读

侧重于读准字音,读通全文。

二、生字新词学一学

侧重文章出现的生字,新词的自学与提示。

1.文中出现的生字,以及生字组成的新词。

2.其中,我通过查字典理解了以下词语:

(1)

(2)

三、静下心来想一想

1.读书还有很多好方法,你都有些什么好方法?

2.我们小学生可以选择哪些读物呢?

四、相关知识搜一搜

1.了解歌德生平

2. 搜集读书名言

教学程序:

一、凸现导入趣味点,乐学新知。

我们以前学过哪些关于读书的课文?《煮书》、《读书做记号的学问》、《精读和泛读》。这些课文告诉我们哪些读书方法?

二、突破自学障碍点,顺畅阅读。

1.初读: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问题走进课文,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想想每个自然段的意思是什么,相信你们自己能解决的。在读书的过程中,首先应该把课文读正确,你行吗?老师非常相信你们的能力,到时候,让我们大家检验你的读书情况。

2.指读:安排学生汇报自己读书的情况,并随机正音和理解重点词语,如“无可厚非”“日新月异”等。

3.了解: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4.品读:开展阅读思考。你读懂了什么?运用批注式阅读的方法自主读文,并在书上随时记下你的收获。可以是关键词,重点词等等。也可与同桌小声地进行交流,分享彼此的收获。

5.评议课文是怎样写的。

以问题作过渡,总领下文,接着具体从三个方面来讲选择读物的范围和选择读物的好处。

三、把屋文章主旋力 顺清脉络

1.同学们在读书的过程中产生了哪些疑惑?请你们再快速地浏览一下,记下你的疑惑,可先与同桌进行交流。

2.交流:引导学生对“为什么要选择?”“怎样选择展开补充和交流”。

四、检测完善。

《补充习题》

五、板书设计:

优秀的文学作品

名人传记

内容 科普类书

10读书要有选择 工具书

获取更多知识 兴趣和爱好

方法 请教别人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练习3 第1教时 总 16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1、通过对有关“笑”的不同神态、不同情感的词的辨析训练,学会正确地区别和应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2、写好钢笔字。注意整体布局。

教学重点:

通过对有关“笑”的不同神态、不同情感的词的辨析训练,学会正确地区别和应用,增强学生在生活中学习语文的兴趣。

教学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表演中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课前准备:小黑板

预习导航:

一、走进《红楼梦》

1.认真阅读《红楼梦》,了解故事内容、作者情况及它在世界文学史

上的地位。

2.摘抄文中描写笑的片断,读读品品,作作批注。

二、走进《西游记》

1.摘抄文中描写孙悟空的片断,读读品品。

2.完成填空:( )的孙悟空

教学程序:

一、教学第一题(语文与生活)

1、教学第一部分。

(1)谈话导入:同学们,“四大名著”之一的《红楼梦》是我国古代小说的顶峰之作,其实有很多精彩之处。今天就让大家读一段描写众人被刘姥姥逗得哈哈大笑的情节。

(2)学生读这个片段。

(3)学生找出描写各人不同神态的笑的语句。

(4)学生再认真读有关“笑”的语句,想象一下当时的情景(重点想象各种神态)

2、教学第二部分。

(1)教师鼓励学生说出有关“笑”的词语,并说出这些词的相同点和不同点,使他们了解到有各种各样的“笑”。

(2)学生读题,区别七个词语感情色彩、意义内涵的不同。

(3)要求学生认真读四个句子,看看各句应该填什么样的“笑”最合适。(联

系上下文仔细体会该选什么样的词)

3、教学第三部分。

(1)学生读题,明确应该怎样填。

(2)学生思考:可以填什么样的词语?(教师应鼓励学生尽量多想几个) (3)教师指名学生说出自己所填的词语。

(4)学生选择最合适的词填入括号中。

二、教学第二题(写好钢笔字)

1、指导。

(1)指读题目,教师进一步明确练习要求。

(2)要求学生朗读这段话,指明这段话选字《读书要有选择》。

(3)引导学生观察书写的格式,字与字之间、字与标点之间的距离,以及每个字放在一行中的位置。

(4)让学生说出哪些字不宜和其他子写成一样大小。

(5)教师重点指导“掌握、帮助、获取”等词的写法和整体布局。

2、练习。

(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注意对学生写字习惯的养成教育)

要求一气呵成,注意行款布局。

三、教学第三题(诵读与积累)

1、诵读词语。

(1)全班交流,教师范读,指导读准字音。

(2)同座的同学讨论每个成语的大概意思。

(3)让学生知道每个成语都是有关《西游记》中孙悟空的

(4)学生练习背诵。

2、积累

六年级语文学科教案

第三单元 课题:练习3 第2教时 总 17 第个教案 执教者: 教学目标:

学会在表演中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教学重点、难点:

练习口语交际,学会在表演中要抓住人物的主要性格特点。

预习导航:

一、了解《三国演义》

1.认真阅读《三国演义》,了解故事内容、作者情况及它在中国文学史上的地位。

2.读读三国故事,作作批注。

二、走进《三国演义》

1.摘抄文中描写心目中印象深刻的三国英雄的片断,读读品品。

2.重点阅读《三顾茅庐》,熟读对话,并相邀好朋友一起演一演,注意揣摩人物说话的语气、表情、动作。

教学过程:

教学第四题(口语交际)

1、审题。

(1)启发谈话。

《三国演义》中塑造了许多有血有肉的英雄人物,如智勇双全的关

羽、神机妙算的诸葛亮、老奸巨滑的曹操??同学们可以就自己熟悉的人物来说说。(板书:漫话三国英雄)

(2)指名读题。

2、指导。

(1)学生各自说出自己最熟知的“三国”人物。

(2)学生自由讨论,尝试说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3)学生阅读第二部分《三顾茅庐》的一段对话。

(4)学生分角色自由练说。(教师创设情境)

(5)推荐代表上讲台分角色表演,师生评议。(重点看角色的性格特

点有没有把握住)

3、反馈。

(1)指名上台分角色表演。

(2)评议小结。

篇3: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口语交际・习作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围绕“难忘的‘第一次’”这一话题进行口语交际,交流时能抓住重点,内容要真实,叙事要具体,表达要有条理,语气、语调要适当;听他人说话时要认真耐心、尊重对方,敢于提出自己的意见或建议。 2.根据习作提示,从三个内容中选择一个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习作,能围绕所选内容的写作要点分段表达,内容要具体,感情要真实。 课前准备 和家人交流自己曾经第一次做过的事情,注意把事情经过叙述清楚,最好能谈谈自己的想法或得到的启示。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九课时 口语交际 一、激趣引入 同学们,在我们成长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很多难忘的“第一次”,不同的第一次常常带给我们不同的感受:有成功,有失败;有欢笑,有泪水;有满足,也有遗憾……但无论怎样,都是令我们难忘的第一次。你经历过的这些“第一次”哪些最令你难忘呢?就请你把它从记忆的深处挖掘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好吗? 二、充分准备 想:1.回忆自己印象中最深刻的“第一次”,想想事情的经过。 2.想想这件事发生时的真实感受,你从中得到了什么启示。 说:1.练习把事情的经过说得完整有条理。 2.练习把自己的感受、感悟说得简单、精炼。 3.练习有感情地叙述“难忘的第一次” 三、小组演练 1.在小组中练习叙述“难忘的第一次”,请小组同学就表达内容、语言、语气、表情等方面提出意见,叙述者要和提意见的同学有交流。 2.吸纳同学们的意见,重新组织说话内容和语言。 四、班内交流 1.每组抽签确定一名讲述者轮流到前面讲述。 2.全班同学参与评价内容、情感、表达,纠正语病,也可以向发言的同学提出问题。 3.讲述者要及时、得体地应对同学们的意见、建议和提问。 五、总结点拨 1.小组讨论:要把“难忘的第一次”说好,该注意些什么。 2.教师点拨性小结(针对同学们的表现肯定好的见解,补充没提到的方面,提出建议。) 3.学生结合本次交流所得重新组合发言内容,练习表述清楚。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十课时习作指导 一、谈话导入,明确要求 1.上节课,我们交流了自己印象深刻的“第一次”,其实,我们的生活中不仅有难忘的“第一次”,还有许多普普通通的事物,平平凡凡的小事,如果我们留心观察、细细感受和品味,我们同样也会从中获得感悟和启示。 2.指生朗读习作要求,明确本次习作要求。 (1)可以记写自己“难忘的‘第一次’”,要写清楚经过和启示。 (2)可以学习《手指》一文的写法,选择生活中的一个使你有所感触的事物,要写清楚事物的特点和从中得到的启示。 (3)可以描写一幅漫画的内容(可以是书上的这幅,也可以是自己带来的),要写清楚图意和自己的想法。 二、自选内容,分组交流 1.学生各自选择自己习作的内容,思考写什么,怎么写? 2.根据所选择的习作内容把学生分组,组内交流习作内容,其他组员及时质疑评价,提出意见或建议。 三、全班交流,拓宽思路 1.每一个内容选择2.3名学生在全班进行交流,要求尽可能把内容说具体。 2.师生评议:评议要点(1)是否按照具体的要求抓住了重点。(2)表述是否具体、流畅。(3)启发或感悟是否真实。 四、再次明确习作要求,学生习作 1.再次明确写作每一个内容的具体要求。 2.写作内容要具体,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学生各自习作。 4.修改草稿。自己或同学互相修改写作草稿。 5.誊写习作,努力做到:语句通顺,行款正确,书写规范、整洁。 板书设计       教后记       第十一课时 写作讲评 一、小结习作,提出任务 1.总结本次习作总体情况,并表扬习作优秀,进步明显的同学。 2.提出评议重点: (1)是不是把事情的经过,事物的特点,漫画的图意写具体了。 (2)是不是真实的写出了自己的启示、感悟和想法。 二、欣赏佳作,师生互动 1.欣赏佳作片断,共同评议。(选择3D4位学生的习作片断,进行欣赏,说说值得学习的地方,指出其中的不足。) 2.赏析两篇学生的整篇佳作,共同抓住上面两点评议。 三、小组交流,互议互评 1.自读习作,互相指出优点和不足。 2.各自修改,继续完善习作。修改中,提醒如语句、标点、字等也要修改;订正老师和同学对修改提出的意见。 四、拓展练习,强化运用 1.一滴露珠可以折射太阳的光辉,一片绿叶可以显示大地的生机,一件平凡的小事常常使我们因有所感悟,受到启发而难以忘怀。今后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自己身边的事物,就一定会有许多感动、启示使我们的生活丰富多彩。 2.把自己的习作重新修改一遍后,誊抄后张贴在班级的学习园地上。 板书设计         教后记     《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1.交流对学过的'课文的理解和感受,说说自己的见解是怎样获得的,是如何加深的;也可以交流学习了本组课文,在写作表达方面有哪些收获。 2.熟读并背诵名言,养成积累的习惯。 3.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重难点: 1.熟读并背诵名言,并领会句子的意思。养成积累的习惯。 2.读懂成语故事《邯郸学步》,理解成语的寓意。 教学策略 熟读成诵,从读中感悟句子意思。 教学课时 一课时 课前准备 1.重新阅读本组几篇课文。 2.查阅、搜集资料,了解“日积月累”中六句名言的出处、作者和含义。 3.阅读成语故事书。 教学过程: 第十二课时 交流平台 一、小结引入 本组课文都蕴含着深刻的人生哲理,都能给我们一定的感悟,或都对我们的生活有一定的启示。在学习过程中,我们联系生活实际领悟到了文章所蕴含的道理,体会到了作者的表达方法,并且在我们的习作中也试着运用了。本组课文学完了,你有没有总结过每一篇文章的表达方法有什么不同吗? 二、体会表达方法 1.回想这个单元的课文,都用了哪些表达方法?写出运用这种表达方法的文章的例子。 表达方法例文 打比方、一连串的问句、一连串的格式工整的话语、把事物人格化的写法 借物喻人 写一件事情、物件,从中产生感悟、受到启迪 2.除了课文以外,你在课外书上读到的文章还体会到了怎样的表达方法? 表达方法例文 日积月累 一、读读文中的古文名句,读不准字音的字问问老师和同学。 二、反复读读这些名句,谈谈自己的理解,和同桌进行交流。 三、主动在班级谈谈自己的理解,接受师生提出的意见,把句子理解正确。 四、练习把这些名句背诵一下,再背给同学们听。 五、你还背过哪些古文名句,背给大家欣赏。 成语故事 一、默读两遍成语故事《邯郸学步》,试着把故事的寓意讲清楚。 二、你还读过哪些成语故事,讲给大家听听,大家一起想想帮事中的道理是什么? 三、课下搜集成语故事,准备开个成语故事会。 四、拓展阅读,推荐《东施效颦》和《蜥蜴失策》两篇文章,供学生阅读。 板书设计     教后记     北京的春节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的14个生字,正确读写和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老北京春节的风俗习惯,感受春节的热闹、喜庆气氛。 3.学习课文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法。 学习重点 了解老北京风俗习惯,感受传统年文化的独特魅力 学习难点 品味老舍的语言风格,学习有顺序、详略得当的写作方法。 教学策略 通过多读感悟来领会老舍先生对故乡春节的喜爱与怀念。在课堂上,让学生自己去找课文中的详与略,领悟这种写法的好处,并加以学习。 课时安排 2课时 教学准备 关于童谣的课件;歌曲《恭喜》 教学过程 第十三课时 一、创设情境,提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过春节吗?说说理由。(唤起学生对春节时热闹喜庆气氛的回忆。) 2.让我们来看看老北京的孩子是怎样过春节的。(播放动漫童谣:小孩儿小孩儿你别馋,过了腊八就是年;腊八粥,喝几天,哩哩啦啦二十三;二十三,糖瓜粘;二十四,扫房子;二十五,冻豆腐;二十六,去买肉;二十七,宰公鸡;二十八,把面发;二十九,蒸馒头;三十晚上熬一宿;初一、初二满街走。)说说你的感受。 3.现在,我们就跟随作家老舍,走进老北京,过一个京味十足的春节,感受独特的民风民俗和魅力十足的年文化。 二、整体感知,理清脉络 1.自由读通课文,把生字读正确、句子读通顺,并同桌间互读检查。 2.请13名学生按自然段轮读课文,其他同学边听边画出:作者写了春节中哪些重要日子的活动。 3.交流汇报,老师相机板书:腊八--腊月二十三--除夕--正月初一--正月十五--正月十九(明确老北京的春节从腊月初旬开始,一直到正月十九结束) 4.说说老北京的春节给你留下怎样的印象。(引导学生结合阅读说出“热闹、忙乱、喜庆、团圆”等初步感受。) 三、交流探讨,感受年味 1.春节是我国最重要的传统节日,北京人过得是这样热闹、开心,字里行间都弥漫着浓浓的年味。选择春节中你印象最深的一个日子,反复读一读,能品出年的什么味道,在空白中批注。 2.小组内交流。 3.全班交流汇报 (1)年的味道是爆竹的味道 A.爆竹的声音,是春节特有的声音,文中都有哪些地方写到?(孩子们准备过年,第二件大事就是买爆竹;腊月二十三过小年,天一擦黑,鞭炮就响起来;除夕鞭炮声日夜不绝;正月初一,门前堆着昨夜燃放的爆竹纸皮;正月初一元宵节,小孩子们买各种花炮燃放,在家有声有光地玩耍。) B.整个春节都弥漫着爆竹的味道、烟火的味道,过

篇4: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案

Module 3Unit 2 I like PE

【教学内容】:1、学校科目单词的学习,Module3第二单元的教案。2、谈论各种科目的喜好。3、字母Dd,Ee,Ff的`认读与书写。

【教学目的】:1、熟练说出学校各个科目的名称。2、谈论自己或他人是否喜欢这个科目。3、谈论课程表上是否有这种科目。

【教学重难点】:1、I like PE.2、PE is my favourite subject.3、Letters:Dd,Ee,Ff.4、I have ____and ____in the moring/afternoon. I like___.

【教学过程】:1、热身复习。教师问候学生,并带领学生复习上一课的内容,邀几组学生上台来表演。教师也可与学生一起看图说话。鼓励学生在看图说话时加入动作和表情,并注意语气。

2、课文导入。教师拿出一本语文书,教授单词“Chinese”,并把这个单词写在黑板右边,然后带动全班进行操练,教师做好示范,让学生大声跟读。

3、课文教学。教师请来那个学生来到讲台上,让他们做关于运动的动作,再让其他学生猜测这是什么课程。教师教授新单词“PE”.用同样的方法教授“Art”和“Science”.在练习新单词的过程中,教师可以采用小组开火车、大组齐读等多种练习方式,也可抽查个别学生,以此了解学生掌握单词的整体情况,教案《Module3第二单元的教案》。韵句学习:首先教师带领学生复习第二模块的韵句。然后教师播放那个录音,呈现本模块的韵句,同时教师应作出与该韵句有关的单词动作,如“duck”,就翘着双手放在臀部两边,模仿鸭子走路的姿势。再次播放录音,让那个学生站起来与教师一起,边做动作边跟录音读韵句。教师可以在黑板上画“duck,dog,elephant,frog”的简笔画,然后进行多种方式的机械操练,帮助学生练习发音。最后再播放录音,并把全班分成两个大组来比赛,一组说韵句,一组做动作,看看是说的好,还是做的好,表演好的组教师给予奖励。

4、总结本课,复习。

【板书设计】:I like PE.MathsEnglish PEScienceArt ChineseI have science and Chinese in the moring .I like Science.And I likeChinese .

【家庭练习】:1、听读11-12页的内容。2、练习科目单词,和家长做互动。

篇5:六下第三单元作文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一:

少年的理想都是多变的,就像妇女们一件又一件的衣服,但是这“衣服”更厚重罢了。

儿时,男孩子们都酷爱武器,想当一名军事家。但长大后,虽依然喜爱枪械,却开始讨厌起它的作用来了。害怕自己的心灵因为血腥而麻木不仁。

近来,日本的九级地震导致数万人丧生失踪,又冒出了研究医学的念头,但一会儿就忘,我的理想始终没有定数。

我也思考过关于理想的问题,但是我有限的大脑简直思考不了这无限的问题。最终我只筛选下两个崇高的理想:作家和数学家。

但只能择其一就面临了一个深刻的问题:是拥有强大的信念,还是拥有真理。

六年级下册作文

“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但貌似两者既是互通的,又是等价的。又根据哥德尔定理,数学这个系统亦不能证明自己的成立和真实性。

于是,我选择了信念。

信念,信念,就是一直相信的意思。我的信念就是相信文字可以给予我信念。

还得从语文的魅力说起。

文字像是蒙娜丽莎的微笑,当你觉得某个字确定应该是这个意思这个读音,好像它又是个毫无意义的符号了,不可捉摸。而且语文从来不存在满分,这让每个作品都有了上升的空间,并让人有写作的欲望。虽然数学也如此,但它有太多不确定性,说不定那天被证明一加一不等于二,整个数学大厦轰然倒塌。虽然很刺激,但我承受不了。

写作的欲望来源于对生活的倾吐,以让人明白某种道理。无非两种方式,一种纯粹讲道理---议论,一种讲个故事说道理---叙述。相互依托就成了一篇文章。

文学最难的是把握文章的“度”---详略、用词、篇幅、立意……恰似儒家的中庸。你看,光是语文这门学科就蕴藏着许多道理。

最直接影响我的兴趣的还是书。迷上书之后,废寝忘食,乃至抛弃了许多东西---不想做作业了;连上厕所都看,在厕所一呆一个多小时;最老土的办法:窝在抽屉里看;听脚步声;甚至忘掉了“斗智斗勇”,什么都不顾,什么都不管,明目张胆地看,连笔盖都忘记盖上。这些事固然有负面影响,但看一本好书或看一篇好文章,比做一次作业有用!(不过也不能因此不做作业。)

如今最想做的事便是看许多名著,写许多文章。但因为有些懒,没想记录下自己的心中所想。

所以,我更应该应对好现在的各种考验,以后才能更自由地抒发心中所想。每次作文都是一次提高的机会,虽然限制了思路,但也更能让以后的信马由缰不至于跑得太远。

理想都需要现实作依托,我愿在现实生活的基础上,能像鲁迅医治心灵,这是我的理想,不管是谁,或多或少都应该有一个理想,当所有人都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即使末日来临,死亦足矣!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二:

我想同学们都会有一个美好而又美丽的理想吧。

我也有一个美好的理想——做一名医生。我知道做一名医生很难,但是我一想到那些医生们乱砍价,给人乱看病,等等一大堆不好的影响,对一些家庭有伤害。所以我志愿做医生。医生要有很好的心态,1:身为一名医务人员,不应该给病人不用心看病,心里没有一个好心态,不努力争取给病人看好;2:身为一名医生,不应该乱开价。因为有些医生给病人看病要买昂贵的药物,从中或得较大的利润,是自己过上幸福的日子;3:一名医生,至少要尊重病人和上级。

我想这上面的三点身为一名医生的人,应该具有以上几点吧,这是最少的要求。我如果是一名医生,我要成为全能的医生,一个人可以代表整个医院,如果每个人都是这样的一个医生,那现在的癌症对于我们就是小菜一碟,在简单不过了。但是现在呢?癌病看好的几率太小了。一不小心,稍微失误就会造成生命危险,就算没有生命危险,至少成为终身残疾。那那样医院在病人的心里会怎样想呢。

所以我要去努力的去奋斗,完成我的愿望,为病人们看好他们的癌症。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三:

人生在世,何以为贵?懂得生命的意义的人定是个不凡的人。每个人对人生的定义不尽相同。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名利地位,有的人却追求贡献……

幼时的我对人生的意义尚未思考,只要每天有好玩的,好吃的就高兴。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初年的追求早已成了“过去时”。我现在就要小学毕业了,将来还要上中学,上大学。用汗水谱写自己的壮丽人生;用努力来回报老师的谆谆教诲;用成功来报答父母的殷殷期盼……

假如将来我是一个大富豪,我将把所有的资产捐赠给中国的福利事业,让每一个人都幸福美满。

假如将来我是一名打工仔,我将我的双手为“四化”创造财富,为公司谋求发展。

假如将来我是一名军人,我将用我的生命去扞卫国家主权,为和平事业贡献力量。

假如将来我是一位篮球明星,我将用尽全身的力量在赛场上拼搏,给观众带来精彩的视觉享受……

总而言之,我将会带着对生命的意义的领悟,让大写的人生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

篇6:六下第三单元作文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一:

人生在世,何以为贵?懂得生命的意义的人定是个不凡的人。每个人对人生的定义不尽相同。有的人追求金钱,有的人追求名利地位,有的人却追求贡献……

幼时的我对人生的意义尚未思考,只要每天有好玩的,好吃的就高兴。随着年龄的增长,当初年的追求早已成了“过去时”。我现在就要小学毕业了,将来还要上中学,上大学。用汗水谱写自己的壮丽人生;用努力来回报老师的谆谆教诲;用成功来报答父母的殷殷期盼……

假如将来我是一个大富豪,我将把所有的资产捐赠给中国的福利事业,让每一个人都幸福美满。

假如将来我是一名打工仔,我将我的双手为“四化”创造财富,为公司谋求发展。

假如将来我是一名军人,我将用我的生命去扞卫国家主权,为和平事业贡献力量。

六年级下册作文

假如将来我是一位篮球明星,我将用尽全身的力量在赛场上拼搏,给观众带来精彩的视觉享受……

总而言之,我将会带着对生命的意义的领悟,让大写的人生放射出最耀眼的光芒。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二:

转眼间,我已经从小学生变成大学生,从没有梦想变成已经实现梦想。

17岁半那年,我捧着清华大学的录取证书,踏进了我日思夜想的清华。在优雅的学习环境下,我刻苦地学习,刻苦地读书,终于搏得了博士学位。之后,我又到美国留学,见到了许多书上没有学过的知识,见到了很多美丽的风景,知道了美国的教育方式……毕业以后,我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把他们能体现出爱的故事记录下来,整理成一本《处处有爱》。这本书投了很多次稿也没有成功,我很失望,就想放弃。妈妈看了看我这本书,没看几下就合上了。她对我提了建议:“你知道吗?读者喜欢看比较有意思的书,你这种书,记录的这些琐事,人们天天都能看到,会感觉没意思。你应该记点有意思的事。”

我恍然大悟,终于明白了该写什么,马上提笔修改了这本书,再次投给出版社,出书了!我终于向梦想迈出了第一步!

又有一次,我把各种在美国留学看到的风景编成了一本书,名为《美国游记》。我把这本书投给了出版社,马上得到了赏识,出版了!这书一出版就卖的火爆,成为了人们去美国的旅游向导。听说还翻译成各种国语,卖给了外国人……

我就这么一点点的进步,写了很多书,奋斗了五年,成为了中国有名的作家。可是,我真正的梦想,是希望全世界都能读到我的作品。我如饥似渴地阅读了大量的书籍,丰富了经验,写出来的书也越来越好。有一次,我写了一本书,名为《萨比娅》,被翻译成外国国语,向全世界推广,所有人都读到了我的作品……

我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奋斗了一生,终于如愿以偿了。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三: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梦,因为有了梦,才有梦想,有了梦想,才有理想,才有为理想而奋斗的人生经历。

雪野茫茫的小草,寒冷孤寂中怀抱着“理想”取暖;征途迢迢南飞的大雁,因为“理想”才不停地往前飞。我的理想,但只是目前的理想,就是考上重点。这个理想并非遥远而不可即,我锲而不舍地勤勉学习,为了应付目前的挑战,这最大的挑战就是战胜自己。

志向是人生前进的动力,那么理想是希望和梦想的灵魂。我挑战自己,在学习上多找问号,懂得不耻下问,因为学问是打开理想之门的钥匙。我奋斗、挣扎、超越,就是打破无知的道路,走向理想的殿堂。

司汤达的忘却警言和理想,是遭人鄙弃的。我两者都没有卸,我树立了自己的理想,坚信自己就能实现。理想是事业的大门,是登堂入室的旅程,这个旅程的尽头,就有成功在等待着,来庆祝我努力的结果。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毫不懈怠,因为我知道:没有理想等于没有灵魂。我要证明我拥有理想,拥有灵魂。我的理想,是重点。我不质疑自己的能力,我要超越自我,实现理想。

太阳总在有理想的地方升起,月亮也总在有理想的地方朦胧。理想是永恒的微笑,我的理想不尽,我要理想之花永不合拢,为了梦,那遥远而真实的理想,我会努力!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作文四:

开始记事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我有钱,大人问:“小伙子,这可是个了不起的梦想,有了钱你要去干什么呢?”“我要去买巧克力”“如果你有很多钱呢?”“我会去买很多巧克力”“如果你有用不完的钱呢?”“我会把做巧克力的工厂买下来。”小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自己能变成一只风筝,飘荡在蓝天中,然后慢慢的落下来。那时喜欢在青青的草地上与同伴嬉戏,经常去追逐蓝天白云,让欢笑随之飘动,整天做着斑斓五彩的梦。

认字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拥有一个篮球;当我抱着篮球的时候,又想要一个足球;当我踢着足球的时候,排球又成了我的追求。再一个有一个的梦想变成现实的时候,我相信梦想其实离我并不遥远,只要耍耍孩子气,梦想就会实现。慢慢步入小学,中学。就越会觉得压力的存在,从而不会了幻想,只知道读书,没有了那些快乐的音符。懂事的时候,我有一个梦想。我希望每天都不要有很多的家庭作业要做。

玩耍的时间一点点被剥夺,而我们一天中60%被禁锢在教室,很多时间在学习。但是面对学习,还是一种模糊的认识。梦想像一粒种子,种在“心”的土壤里,尽管它很小,却可以生根开花,假如没有梦想,就像生活在荒凉的戈壁,冷冷清清,没有活力。有了梦想,也就有了追求,有了奋斗的目标,有了梦想,就有了动力。它会催人前进,也许在实现梦想的道路中,会遇到无数的挫折,但没关系,跌倒了自己爬起来,为自己的梦想而前进,毕竟前途是自己创造出来的。

篇7: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一、复习内容: 识字2――语文园地二 二、复习目标: 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本组内的`课文; 2、能正确地书写本组课文中的生字词。 三、复习时间:2课时 四、复习过程: 一、听写生字词: 洗脸、认真、扫地、父母、母亲、全家、写完、 看着、画家、玩笑、奶奶、放学、早晚、明亮 二、复习课文 (一)复习《识字二》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读我会认。 (二)复习《看电视》 1、看图,朗读课文。 2、指名读我会认。 3、巩固练习:组词 对(   )  小(  )   外(  )  问(  ) 村(   )  少(  )   处(  )  间(  ) (三)复习《6 胖乎乎的小手》 1、看图,朗读课文。 2、指名读我会认。 3、做练习:26页 说说做做    (四)复习《7 棉鞋里的阳光》《8 月亮的心愿》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指名读我会认 3、巩固练习。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来――(   )   东――(   )   上――(  ) (2)一字开花: 放(  ) (   )   (  )  (  ) 气(   )(   )   (  )  (  ) (五)复习《语文园地二》 1、复习读读背背《鞋》。 2、掌握日积月累 3、理解“张”的不同意思 4、复习偏旁部首: 三点水、提手旁、父字头、宝盖头、竹字头、女字旁、反文旁

篇8:第二单元教案分析

第二单元教案分析

一、教材简析

亲情,自古是人们讴歌的主题;家庭,历来被人们当作是爱的港湾。本组教材在简短的导语之后,以新三字经的形式编写识字课,即认了字,又使学生懂得尊敬长辈的道理。接着,编排《看电视》、《胖乎乎的小手》、《棉鞋里的阳光》、《月旁的心愿》等四篇课言语。读着这些课文,亲情的温馨扑面而来;球迷爸爸放弃球赛,把电视换成奶奶爱看的京剧,而戏迷奶奶也关掉京剧,换成足球频道;小小的双手不仅为爸爸拿拖鞋,为妈妈洗手绢,还给姥姥挠痒痒;贤淑的媳妇给婆婆晒棉被,美好的品质感染了小峰幼儿的心灵,他也给予奶奶晒棉鞋;为了照顾生病的妈妈,幼小的珍珍把盼望已久的郊流也放弃了……长辈的慈爱,令人感叹;晚辈的孝顺,让人欣慰。语文园地中“读读背背”安排了反映温暖家庭生活的短诗《鞋》;“口语交际”安排了讨论:要是爸爸、妈妈不让自己做家务事,我该怎么办?

二、学情分析

现在的孩子大都是独生子女,有些孩子从小娇生惯养,以自我为中心,不知关爱他人。通过本单元这组课文的学习,正好对这些迷茫的孩子提个醒,让他们懂得关爱他人,尊敬长辈,乐于助人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从而产生爱自己,爱家人的情感。

三、目标导向:

知识与技能:1 、学会30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正确书写;

2 、认识74 个生字,能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过程与方法:

1 、从以前学过的字中发现规律,运用这些识字方法识字;

2 、通过反复朗读课文,综事生活实际,讨论、交流感悟文中的情。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从本组课文中感悟家庭的温暖和亲情的温馨,从而产生爱自己的家、爱父母、爱家里的每一个人的情感,并且愿意从自己力所能及的小事做起,学会关心体贴家里的每一个人。

四、教法与学法:引导学生自己掌握的识字方法识字,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去感悟文中的情感。

五、课时安排:本单元建议用12-16 课时安排教学,识字1-2 课时,课文8-10 课时,语文园地3-4 课时。

识字2

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认识“懂、貌”等14 个生字。会写“洗、认”等6 个字。了解课文内容,弄懂三字经所阐述的意思,初步感受语言的韵律美。

2 、过程与方法:联系生活中的`人和事理解词语的意思。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初步感受语言韵律的美,从中感受到尊敬长辈,孝敬父母的教育。

教学重点、难点:重点:学会生字词,会读课文。突破方法:运用已掌握的识字方法自主识字。通过小组讨论、交流、记忆字形。通过多种方式的朗读,读通课文。

难点:体会课文所表达的思想。突破方法: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联系自己的生活实际,感情文中的情。

教学准备:每人准备一张“全家福”,生字卡片。

课时安排:2 课时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1 、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了解课文大意;

2 、认读14 个生字,认识“三”和“寸”。

教学过程一、导入、揭题:1 、出示“家”,认读。2 、谈话、交流。说说看,你产家都有哪些人,他们之间是怎样互相关心的呢?

(1 )出示语言训练点:我家有 口人,有 、 还有 ……爸爸是 ,妈妈是 ,假日,我们全家一起 。

(2 )小组拿出各自贴上“全家福”的,照片按以上训练点来介绍自己温暖而又幸福的家。

(3 )全班交流反馈。

3 、揭题:我们都有温暖的家,我们爱爸爸、妈妈,爱自己的家,那么我们要怎么做呢?今天,我们学习“识字2 ”就知道了。(板书:识字2 )。

二、自读课文

1 、借助拼音,读准每个字的字音,遇到难拼的音节多拼读几遍。

2 、对照生字表,用“―“画出来(在文中)并多读几遍,记住字音。

3 、读课文把词、句读正确连贯。

4 、同桌之间检查(当啄木鸟小医生,看准吸的虫最多)。

三、创设情境检查自读、学文、学字。

1 、出示“生字列列车”图(贴在“家”图的右边)

(1) 认读车厢里出现的字或词组。孩子们赶快行动看看谁的火车先到达我们幸福的家。①自由认读;②小组长抽查;③教师抽读;④男女比赛读。

(2 )抽出“生字”单独认读。(认识偏旁“氵”“扌”)。

2 、小结过渡:啊!真高兴我们全班小朋友都搭上了开往“温暖之家”的列车,在你们的帮助下,有几个掉队的小朋友也乘上了,现在就让我位起去看看做为家中的“我”应该怎么做呢?

3 、学课文,把字、词放到具体的语言环境中去认识。在温暖的家中你体味到什么?告诉小朋友你读了哪一句,你又是怎么做的?

(1 )小组内交流;

(2 )全班反馈,适时指导读书。根据学和反馈,把学生个人照片贴到黑板“家”图中。教师小结:瞧,有了你们这些可爱懂事的孩子,我们的家就更幸福、温暖。你瞧,这不时又组成了一个新家了吗?班级也是你们的家,我相信你们会在这个新家里快乐地生活成长。4 、齐读课文。

四、作业布置:熟读课文:

板书设计:识字2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1 、分析记忆字形,指导书写。2 、朗读儿歌。

教学过程:

一、检查读儿歌

1 、指名读;

2 、分小组读;

3 、全班齐读;

二、抽读字词卡片:

1 、抽读词卡片;

2 、抽读生字卡字;

3 、读课后“我会读”中的6 组字词。

三、学习生字:

1 、自学生字:哪些字好记,怎么记?哪些字难记,你想用什么方法来记。

2 、交流自学情况:

(1 )好记的。(由学过的字组成的)认;

(2 )好记的(结构简单的字)父;

(3 )难记的字。洗、扫、真、母(真记住三横,母注意笔顺)。

4 、指导字字,(抓住关键笔画指导写字):

(1 )引导学生观察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2 )教师范写

(3 )学生描红、临写;

(4 )同桌间交流;

5 、独立写字。

四、作业:在拼音本上练习写生字。

篇9:第二单元教案一

第二单元教案(一)

课题一  十几减九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9~12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十几减九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3、培养学生主动探索、合作交流的能力。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教师:第9、10页主题图、课件;学生:小棒 教学方法:观察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出示口算卡片学生口算。 9+4=  9+8=  9+6=  9+2=  9+9=  9+5=  9+3=  9+7= 二、学习新知: 1、 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到公园玩吗?有一些小朋友也喜欢到公园来玩,他们在干什么?(课件出示公园情景图,先突出气球部分) 2、 你能不能根据气球部分提个问题?风车部分呢? 3、 气球图列式:15-9=   风车图列式:16-9= 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仔细观察,提出了问题,并列出了算式。 4、 公园另一角的小朋友在干什么?(猜谜、套圈)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列式:13-9=  14-9= 5、  观察所列出的算式,引导学生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揭题: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十几减9(板书课题) 6、(1)15-9用手中的学具(小棒)摆一摆怎样计算?还有没有其它方法? (2)小组交流自己的方法。 (3)学生汇报,教师把各种方法板书在黑板上,引导学生仔细观察这些方法,选出自己最喜欢的,在小组众说一说为什么? (4)小结:小朋友们都选出了自己最喜欢的计算方法,那你能不能用自己最喜欢的方法计算一下剩下的式题,并说一说你的想法。 (5)你还知道那些十几减九的算式吗? (6)教师板书算式,指名口算,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7)小结:刚才小朋友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计算了这些题。下面我们来做分水果的游戏。   三、练习: 1、 做一做第2题;练习第2题。 2、 课件练习:跳木桩比赛(用树桩上的数减小白兔身上的数)。 3、 课件练习:帮小蚂蚁回家。   四、总结: 这节课学习了什么?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5-9= 6 16-9= 7  13-9= 4 14-9= 5 11-9= 2 18-9= 9  17-9= 8 12-9= 3   课后反思:本节课在教学十几减九时,学生用多种方法计算。如看减法想加法,破十法,数数法等。但通过比较发现“破十法”学起来比较快,学生也很喜欢,这与我备课时有出入,教参中也重点介绍了看减法想加法。我个人觉得只要能使学生算得既快又准确就是好方法,只要能使学生明白算理,相信什么方法都是好方法,学无止境。看来教参教参,真的是要参考着用啊!学着用,用着学,教学方可相长。   课题二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1~6题。 教学目标: 熟练掌握十几减九的内容。 教学重点:注意对学困生的辅导。 教学难点:掌握十几减九的'算法。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投影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   二、练习: 1、 第1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学生自己看图,同位两个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2)  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口算得数。 (3)  在书上填写。 2、 第2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  教师读要求:得数是几就圈上几个。 (2)  根据算示圈相应的水果。 (3)  根据自己圈的写出得数。 3、 第3题:这是一道游戏形式的计算题。 (1)  看图,明确图意:帮小鸟回家。 (2)  快速口算得数,说给同位听。 (3)  连线,小组订正。 4、 第4题:这是一道口算十几减九的题。   学生独立口算,订正。 5、 第5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  明确要求:根据两个图形口算得数。 (2)  同位两个互相检查,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3)  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写算式。 (4)  教师面批面改。 6、 第6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1)  学生自己看图,明确图意。 (2)  同位两个互相说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  根据数学问题列出算式写在书上。 (4)  全班一起订正。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九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的练习            课后小记:本节课练习安排,符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思维特性,由形象思维逐渐向抽象思维发展,使抽象的思维在学生头脑里形成定势。  学生乐于接受,学得轻松,比较容易掌握。 课题三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二7、8题,课堂巩固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所学十几减九的内容。熟练掌握十几减九的内容。   教学重点:学生能根据第8题提出多个问题。 教具、学具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方法:练习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想一想,填一填。   9+(  )=12 9+(  )=18 9+(  )=15   9+(  )=11 9+(  )=13 9+(  )=16   9+(  )=14 9+(  )=17 9+(  )=19   二、课堂巩固练习:快速写出得数,比一比谁写得又对又快又好(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9+4 = 12-9 = 13-10 = 14-9 = 18-9 = 15 -9 = 17-9 = 11-9 = 16 -9 =   三、练习二7、8题。 1、 第7题。 (1)  明确要求:快速写出得数,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自己练习。 (3)  全班一起订正。 2、 第8题。 (1)  引导学生看图,明确图意。 (2)  学生自己根据图意提出数学问题。 (3)  学生根据自己提出的数学问题列算式解答(口头)。 (4)  学生在书上填写。 (5)  全班一起订正答案。   四、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九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十几减9   12-9=3  6、 16-9=7(个) 15-9=6   课后小记:本节课通过游戏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愉快的氛围中进行学习。在第8题的学习中,学生对提问题有点不懂,以为提问题就是列算式,不会用语言来表述。   课题四 十几减几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15页例2,练习三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能根据自己的情况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较熟练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教学准备:根据例2制作的“小猫观鱼”动画课件;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卡片出示):   8+5 =  7+8 = 7+6 = 15-9 =   6+8 =  5+7 = 5+9 = 13-9 = 18-9 = 14-9 = 17-9 =  16-9 =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识。 1、 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 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然后,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在右边小猫的嘴边出现“有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 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 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象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 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小组内可能出现如下意见。 (1)  两只小猫的对话中,已说出了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2)  求黑金鱼的条数,10-8=2,2+3=5,5条黑金鱼。 求花金鱼的条数,10-5=5,5+3=8,8条花金鱼。 (3)  我一条一条仔细数的,花金鱼8条,黑金鱼5条。 (4)  这样算得快,8+5=13,13-8=5,13-5=8,5条黑金鱼,8条花金  鱼。   …… 6、 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说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那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 教师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 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1题,先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它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 为变化方式,课把“做一做”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的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板书设计:   十几减几 13-8=5 13-5=8 课后小记:虽然想加算减方法比较简便,但对于进位加法不是很熟练的学生来说无疑是比较难的。为了照顾大多数学生的实际情况我还是着重讲了破十法。   课题五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课堂练习。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十几减几的知识 教学重点:通过练习,口算达到一定熟练程度。 教学准备: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揭题: 今天我们来做课堂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书写工整。   二、复习: 1、出示

篇10:第二单元教案二

第二单元教案(二)

课题八 用数学 课型:新授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19页例3,20页做一做。 教学目标: 1、进一步复习巩固所学十几减几的内容。 2、较熟练地掌握十几减几的算法。 3、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密切联系,体会用数学的乐趣。 教学重点:根据图意提出合理的数学问题。 教学准备:例3、做一做的情景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开火车练习口算): 12-5=  11-8=  8+3= 18-9= 13-7=  11-3=  18-9=  11-9= 15-8=  11-7=  8+7= 16-8= 15-6=  17-8=  16-7=  17-9= 14-6=  9+5= 13-4=  12-6=  13-6=  9+9= 11-2=  16-9= 12-7=  6+8= 15-9=  14-9=   二、 探索有关例3的知识: 1、 出示例3情景图: (1)  请学生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2)  由图上的内容你能想到什么?引导学生说出想提数学问题 。 (3)  教师提问:根据图上所画内容你能提出什么问题?先自己进行独立思考。 2、 小组活动: (1)在小组里把自己的数学问题说给小伙伴听,看谁提得问题多,不合式的其它 同学给他指出来,并讲清原因。 (2)学生在小组中提数学问题。 (3)教师巡视。 3、全班共同提数学问题:只要提的合理的都予以肯定。加、减法均可,重点研究减法。 4、根据问题列出算式并解答,写在课堂练习本上。   三、练习:做一做 1、 出示情景图: (1)  看到这幅图你想到了什么? (2)  你能根据这幅图提出数学问题并解决它吗?请你在小组中互相提问并列算式解答,我们比比看那个小组提得问题最多。 2、 学生小组活动。 3、 学生列式解答,并说一说算理。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学会了什么?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3-6=7(人)  8+6=14(个)  16-9=7(人)   课后小记:这节课主要讲提出问题,学生通过这节课的学习能把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能学以致用这是数学教学的.目的。           课题九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 练习四的练习题。 教学目标: 巩固用数学的有关知识及十几减几的内容。 教学重点:能用所学数学知识熟练地解决问题。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四: 1、 第1题: (1)  看图,读题,明确题意。 (2)  指名说图意。 (3)  列算式解答。 2、 第2题: (1)  读题明确图意。 (2)  根据问题列算式并解答。 (3)  订正答案。 3、 第3题:看谁都能算对。 (1)  明确题目要求。 (2)  学生独立算出得数。 (3)  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 第4题: (1)  看图明确要求。 (2)  读题,同位两个口头列算式解答。 (3)  在书上填写。 5、 第5题: (1)  明确要求:找朋友。 (2)  口算得数并连线。 (3)  订正答案。 6、第6题:在 里填上“〉 ”、“〈  ”或“=”。 (1)  明确要求。 (2)  学生独立填写。 (3)  订正答案。 7、第7题: (1)  看图,明确图意。 (2)  你能提出什么问题? (3)  学生根据图意提问题。 (4)  列算式解答。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用数学 1、15-7=8(只) 15-6=9(只) 2、15-6=9(个) 15-7=8(个) 4、13-6=7(人)   课后小记:在提问题的基础上,着重强调应用题要写单位名称。但学生往往找不准。是否要学生用死记的方法来记,还是训练学生慢慢学会找? 课题十 整理复习课型:复习课  教学内容:教科书23页退位减法表。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排列规律;引导学生找规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发现重新排出一个减发表。 教学重点:提升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水平。 教具准备:20以内退位减法表的挂图,口算卡片。   教学过程: 一、出示20以内退位减法表: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二、引导学生找规律: 1、 仔细观察20以内退位减法表,看看算式是怎样排列的,一共有多少个? 2、 小组活动:请小朋友们在小组中互相商量商量,看看这个表有那些规律?   学生可能找到横、竖、斜等各种规律。 3、 组与组之间交流,教师启发:还能发现什么规律?   三、各小组用事先准备好的算式卡片重新排一个表,以展示各组的新发现。   四、利用退位减法表复习: 1、 把差是6……的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说一说差是6的算式有哪几道?除了表中算式,还有哪些?生答,师板书。 2、看一看这些算式,哪些是我们上学期学过的?哪些是我们刚刚学习的?哪些是以后要学算式?   四、小结: 通过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11-9  11-8  11-7  11-6  11-5  11-4  11-3  11-2 12-9  12-8  12-7  12-6  12-5  12-4  12-3 13-9  13-8  13-7  13-6  13-5  13-4  14-9  14-8  14-7  14-6  14-5  15-9  15-8  15-7  15-6  16-9  16-8  16-7 17-9  17-8  18-9    课后小记:针对课堂上出现的问题,我反复思考,觉得在这些方面没有处理好。 没有充分了解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基础。《标准》指出,数学课程“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该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强调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在片段(一)中,在探讨13-9的计算方法时,教师对学生的知识基础估计不足,以致于没有出现预期的算法多样化,只出现了“想加做减”一种方法。而教师没有及时根据学生的情况调整教学思路,一味地追问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其实,完全不必苦苦追问。应该让学生用学具来摆一摆,想一想,再与小组里的同学说一说算法,相互启发,激活思维。实现算法多样化也就水到渠成了。 课题十一 练习课型:练习课 教学内容:练习五1~7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 第1题:把差是6……地算式一组一组地说出来。 小组合作完成。 2、 第2题: (1)  看图,明确题意:一图四式。 (2)  学生同位两个互相说图意,并提出数学问题。 (3)  根据图意和问题列算式解答,写在书上。 (4)  订正答案。 3、 第3题: (1)  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独立完成。 (3)  订正答案(对算得又对又快的学生提出表扬)。 4、 第4题: (1)  明确题意:根据图写算式。 (2)  学生自己尝试读题,并提出数学问题。 (3)  列算式解答,写在课堂作业本上。 5、 第5题: (1)  明确要求:先算出得数,再仔细观察竖着每一组的三个算式有什么联系。 (2)  学生书写得数。 (3)  订正答案。 (4)  说说自己发现的规律。 6、 第6题:小松鼠采松果。 (1)  故事形式引出:有一天,松鼠妈妈对松鼠哥哥和松鼠弟弟说:“孩子,你们已经长大了,要帮妈妈做事了。今天,你们就去森林里采些松果来吧!”小松鼠愉快地答应了。过了一会儿,两只小松鼠回来了,松鼠妈妈看到孩子这么能干,高兴极了。一个劲儿夸奖他们,说:“你们真能干,一共采了12个松果。”松鼠弟弟说:“哥哥猜得多,我只采了5个。”亲爱的小朋友,你知道松鼠哥哥采了多少个吗?” (2)  让学生根据故事内容说答案,并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  口头列算式解答。 (4)  写在书上。 7、 第7题:旅游公司汽车出租情况。 (1)  看统计表,明确要求的是还剩多少辆? (2)  学生根据题意自己解答。 (3)  订正答案,让学生说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三、小结: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复习了有关十几减几的内容,做了很多练习。下面请谈一谈你的收获。     板书设计: 整理和复习  4、16-9=7(只) 6、12-5=7(个) 课后小记:针对第7题,学生对租出一词不理解,有的学生对于减法应用题中哪个是总数,哪个是部分,搞不懂。有的甚至根本不念题,看到题中有一个十几和一个几就用减法,否就用加法。           课题十二  练习课型:练习课  授课时间:第  周第  课时 教学内容:练习五8~11题,思考题。 教学目标: 巩固本单元所学20以内退位减法。   教学过程: 一、揭题: 小朋友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做练习。   二、练习: 1、 第8题:这是一道计算题。 (1)  明确要求:看谁算得又对又快。 (2)  学生独立完成。 (3)  订正答案。 (4)  有错的学生,说一说计算顺序是怎样的,每一步的计算结果是多少? 2、 第9题:这是一道用数学的题

篇11: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单元教学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20以内的退位减法 单元教材简析:本单元学习的主要内容有两个:一是十几减几需要退位的减法,简称“20以内的退位减法”;二是用“20以内的退位减法”和以前学过的进位加法解决螽铁实际问题,即“用数学”。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对进一步学习多位计算和其他数学知识,与20以内的进位加法同等重要,都是基础知识。因此,学生学习这部分内容时,必须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学会计算方法,并通过合理的练习达到一一的熟练程度,切实为以后后学习打好基础。学会计算并动用于生活中解决问题,对理解运算的意义,体会数学的作用,和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十分有益的。同时在本单元的教学中,要注意1、重视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景中学习数学知识;2、引导学生动手操作开展多种形式的教学活动,学习知识;3、处理好算法多样化的教学;4、采取灵活、有趣的方法提高计算练习的效果;5、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用到生活中去,解决身边的数学问题。   单元教学要求: 1、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能够比较熟练地口算20以内的退位减法。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加法和减法解决简单的问题。   单元教学重、难点:  理解算理,掌握自己喜欢的计算方法,并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单元课时安排:约12课时 例1………………………………3课时左右 例2………………………………4课进左右 例3………………………………2课时左右 整理和复习………………………3课进左右           NO:1   教学内容:第10-----12页的内容(十几减9的减法) 教学目标: A:知识技能性目标: 1、通过对问题情境的探索,使学生在已有经验基础上自己得出计算十几减9的各种方法;通过比较,使学生体验比较简便的计算方法。 2、使学生理解十几减9的退位减法的思维过程,并能正确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B:过程性目标 1、经历收集信息的过程,发现数学问题,初步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理解数学的价值 2、初步渗透事物之间是相互联系的观点。 3、通过不同方法的选择,体验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学习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 1、经历探讨计算方法的过程 2、能正确地、比较熟练地进行十几减9的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 小鸟卡片 房子卡片 题纸一张 一支彩笔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师:前几天,我们刚过完了“正月十五”,小精灵那天也参加了一次生动有趣的游艺活动,活动中有一些奖品,你们想去看看吗?(电脑出示主题图) 二、探索方法,解决问题 1、观察主题图,提出问题 师:仔细观察,小朋友正在进行哪些活动准备颁发哪些奖品?(观察后指名回答) 点击电脑出现画外音: 泡泡:同学们,在这幅图里,我发现了很多的数学问题,你们愿意和我一起解决吗? 那好,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小明和他的小伙伴们正在干什么?(电脑出示套圈图) 师:这是什么活动?让学生介绍。 泡泡:小明投了14个圈,有9个圈没套中,套中了几个?师:泡泡提出了什么数学问题?你们能帮助他解决吗?如何列式?为什么要用14-9呢?14-9怎样算?把你的想法告诉你小组的同学们,看哪一个小组的计算方法最多? 2、小组交流,探讨算法 指名回答,教师将算法板书在黑板上 师:请同学们观察这些算法,你最喜欢哪一种?请用你最喜欢的方法再说一说这道题。 师:今后在计算的时候,你就可以选择你最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电脑出示泡泡伴有画外音) 泡泡:咦,那边怎么那么热闹,同学样,让我们一起去看一看吧!(电脑出示汽球图) 3、选择算法,进行计算 (出现画外音) (1)泡泡:哦,原来老师正在发奖品,数一数,老师手中一共有多少个气球?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老师手中的气球发生了什么变化? (电脑演示分气球的过程) 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怎么列式?板书:15-9= 等于几?你是怎样想的?并让几个学生说出不同的计算方法。 (2)师:顽皮的小泡泡又不见了,让我们找一找,它跑到哪里去啦?(电脑出示谜语图) 原来泡泡在猜谜语,同学们仔细观察这幅图,能试着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同桌互相说一说,并列式 (有13条谜语,猜出了9条,还有几条没有猜出?或者说:还差几条就猜完了?然后指名学生向全班汇报) 三、熟练算法,进行应用 1、看图列算式(第12页) 要求:看懂图意,独立列式,指名上台进行订正 2、圈一圈,算一算(第13页) 要求:让学生独立完成,说说为什么要这样圈? 四、观察算式,找出特点,发现规律 1、师:同学们,仔细观察黑板上的这些算式,它们都有什么特点? 2、除了这些,你还能写出十几减9的算式吗?谁能给这些算式排排队,让它一个也不少。(指名板演) 3、再观察,你还能发现什么? 师:那我们找到这些规律,有什么用处呢? 4、抢答练习利用找出的规律,同桌进行练习如:学生A:13-9 学生B:4 五、游戏 小鸟找房子(第13页的图) 游戏要求:先让学生计算出小鸟身上的算式,然后和房子上的号码一一配对; 游戏形式:小组合作,全班订正; 游戏结果:有一只小鸟没有房子,同学们帮它建造一座。         No:2   教学内容:练习课  完成第13页的第4题-第8题 教学要求: 1、要求通过练习,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十几减9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正确、快速地进行计算。 2、培养学生的数感及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优良品质。 3、通过练习,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用几种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同时渗透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能够用不同的方法来进行计算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准备:电脑课件一套 口算卡片多张 教学过程: 一、基本练习1、  听算 (视算) 13-9 17-9 12-9 15-9 18-9 14-9 (全班齐听) 1)、集体订正 2)、评讲:谁能说一说:18-9=?你是怎么想的? 把你的想法用小棒摆一摆,并与你的同桌说一说(边摆边说) 3)、指名学生说自己的算法,还有不同的想法吗? (学生口答,教师板书) 4)你最喜欢哪一种算法?用你最喜欢的算法再把18-9等于几说给你的小伙伴听。 2、看图写算式 (课件出示) ◎◎◎◎ ◎◎◎ ◎◎◎◎◎ ◎◎◎ (指名板演,全班齐练) 板书:9+6=15 6+9=15 15-6=9 15-9=6 3、算一算 第14页的第5题 要求:先同组的同学互相的说一说,然后再列出算式 最后集体订正,对于全对的同学给予鼓励。 4、比一比,看谁算得又对又快,口答 教师拿出准备的数学抽拉卡片或数字转盘,教师随意抽拉或转动,让学生口答出得数 二、出示课件(第14页的第6题和第8题) 要求:1)先让学生看图说图意 2)再指名说图意 3)再列式计算,并与你的`同学说一说你是怎么想的? 三、练习学生完成书中第7题 回家写一个十几减九的算式,给妈妈说一说,你是怎么算的,能说出几种方法就说几种,比一比,看谁说的方法又多又好。       NO:3   教学内容:十几减几(第15页 例2)完成相应的做一做及练习三的第1、2题 教学目标: 1、理解“十几减几”的算理,学会“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2、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和探索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掌握十几减几的口算方法,正确地计算十几减几的题目。 教学难点:能够运用多种方法进行口算并且正确率高 教具准备:照例2制作的“小猫钓鱼”动画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沟通联系 电脑出示口算: 8+5 7+8 7+6 6+8 5+7 5+9 13-9 16-9 18-9 15-9 17-9 14-9 (全班齐练,集体订正) 二、自主探索,学习新知 1、多媒体出示“鱼缸内金鱼游动,鱼缸外两只小猫走动观看金鱼”的画面。首先请学生说明看到了什么,让学生描述这一生动景象,调动学生的兴趣。 2、多媒体发出声音,同时在左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花的8条,黑的有几条?”的文字。稍停一会儿,多媒体再次发出声音,同时右边小猫嘴边出现“13条金鱼,黑的5条,花的有几条?”的文字。 3、引导学生讲述两只小猫对话的意思,明确要解决的问题。 4、启发学生根据图意和要解决的问题,想想自己准备用什么方法解决。 5、组织小组讨论,广泛发表自己意见 6、组织全班同学交流,对各种方法进行评议。 在各组讨论的基础上,广泛反映出各种方法。教师要表扬同学想的方法多,能独立发表自己的意见。然后,请同学们就出自己在解决问题时喜欢哪种方法,并说明理由。 7、有导向性的小结 教师以参与者的语言,表明自己根据大家的发言很受启发,乐意运用“想加算减”的方法,但也要肯定“破十减”等方法的合理性。 三、巩固计算方法 1、先在书上完成“做一做”第一题,请同学讲一讲上下两题有什么关系,并举几个例子口头考考其他同学。一方面扩大练习的量,另一方面提高兴趣。 2、为变化方式,可把“做一帮”第2题做成卡片,以二人“找朋友”的方式,先说加法题后说减法题,互相练习,活跃气氛,提高练习速度。 四、联系实际,解决问题 练习三第1、2题完全放给学生独立完成。完成后,分别说说解题时自己的想法。也可以分小组,由组长组织同学们交流,交流时要照顾到每一个同学,特别是差一点的同学。教师老师应加强巡视,主动参与一些小组的交流,了解情况,帮助学习有困难的学生。             NO:4   教学内容:练习课 (第16页的第3题DDDDD第17页的第7题) 教学要求: 1、通过练习,要求学生能够掌握十几减几的计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运用方法进行正确熟练地计算。 2、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方法及数感。 3、培养学生良好地思维方式和运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 掌握多种计算的方法 教学难点:正确熟练地

篇12:第二单元计划及教案

第二单元计划及教案

第二单元  角的度量 课本P35~44页。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线段,认识射线和直线,知道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使学生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单元教学重、难点: 1、重点: (1)、进一步认识线段、射线和直线。 (2)、认识常见的几种角,会比较角的大小,会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和按指定度数画角。 2、难点: (1)、理解线段、射线和直线的区别。 (2)、掌握用量角器量角的度数的方法。 3、关键: (1)、遵循学生认知规律,加强学具操作,引导学生在活动中认识图形。 (2)、抓住知识之间的联系,让学生在广泛的联系中加深线和脚的理解。 教学建议: 1、恰当把握目标。 本套教材把角的认识分成三段编排,每段都有自己的教学任务,同时前后也有连贯性,教学时,老师要把握好这一部分的教学要求。 2、注意数学与生活的联系,适度关注学生的生活经验。 数学源于生活,又高于生活,许多数学知识与生活有密切联系,可以在现实世界中找到“原型”,但也有相当一部分是找不到“原型”的,如直线的概念就比较抽象,教学时很难借助实际例子帮助学生理解其含义。因为从严格意义上来说,数学中所说的“点”是没有大小的,“线”是没有粗细的,“面”是没有厚薄的。因此,教学时必须注意数学学科本身的特点,适时和适度地联系学生的生活经验。 3、加强动手操作,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空间。 经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学生对角已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教学时,应充分考虑学生的这些知识基础,在加强操作活动的同时,尽可能给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时间和空间。因此,课本上的许多结论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以及量角的步骤等都没有出示文字说明,而是在练习中安排了不少“量一量”、“画一画”、“折一折”、“拼一拼”这样的操作活动,目的就是让学生在这些活动中进一步加深对角的认识,并形成画角和量角的技能,初步培养学生的作图能力,同时让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4、努力挖掘教材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材中如“经过一点可以画无数条直线和射线”、“经过两点只能画一条直线”等这里就可以渗透极限的思想,猜想、验证的方法等,老师在教学时要注意这些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有意识的加以引导。 单元课时安排: 1、直线、射线和角…………………………………………………………………………1课时 2、角的度量…………………………………………………………………………………1课时 3、角的分类…………………………………………………………………………………1课时 4、画角………………………………………………………………………………………1课时 5、练习………………………………………………………………………………………2课时  直线、射线和角教学目标:1、学生认识射线,直线,能识别射线、直线和线段三个概念之间的联系和区别。 2、使学生认识角和角的表示方法,知道角的各部分名称。 3、培养学生观察、比较和概括的初步能力。 4、培养学生关于射线、直线、线段和角的 5、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直线、射线和角的表象的形成过程。 6、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能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学。重点:角的意义难点:射线、直线和线段三者之间的关系教学准备:课件、活动角、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认识射线,直线 1、复习线段的特点。出示线段:它有什么特点? 2、认识射线。(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一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射线。(2)射线有什么特点?(3)生活中你见过射线吗?指导学生用尺或三角板画射线。  3、认识直线。(1)课件显示,学生感知线段两端无限延长就得到一条直线。(23)学生尝试画直线。(4)线段和直线有什么关系?  4、线段、射线和直线三者之间的联系和区别。出示表格:以小组为单位填表 名称 图形 端点个数 延伸方式 能否测量 直线         射线         线段         小组汇报 5、练习,下面那些图形是线段、哪些是射线、哪些是直线?(P39、1)引导想象。课件显示:从一点可以引出无数条射线,为学习角作铺垫。二、认识角从一点引出的射线中留下两条,问:这个图形认识吗?什么叫做角?角该用什么符号表示?下面我们来研究角。 1、你能举例见过的角吗?学生举实例,教师随着学生举例课件显示实物并抽象成各种形状的角,让学生感知生活中角的存在。 2、建立角的概念。 (1)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画角的步骤:①画出一点,从这一点引出一条射线;②从这一点再引出另一条射线;③写出各部分名称。用∠1表示。 (2)问:到底什么叫角?总结角的概念。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这个点叫做角的顶点,这两条射线叫做角的边。角的符号用“∠”表示。三、巩固练习: 1、  P36“做一做”1、2 2、P39、2、四、课堂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知道什么?我们这节课研究了直线、射线和角(板书课题:直线、射线和角)五、课后作业:P40、8   板书设计: 直线、射线和角 从一点到引出两条射线所组成的图形叫做角。         角的度量教学目标:1、认识量角器、角的度量单位,会在量角器上找出大小不同的角,并知道它的度数,会用量角器量角;2、通过一些操作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3、通过联系生活,使学生理解量角的意义。   4、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形成度量角的技能,同时使学生经历和体验知识的.形成过程。   5、在学习过程中,感受数学与生活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难点:认识量角器,会用量角器量角教学准备:量角器、尺或三角板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课题。 1、出示两个角(大小明显可看),你觉得哪个角大?学生很肯定能知道。师:那你知道角1比角2到底大了多少呢?学生说要用量角器测量出它的度数。(据学生的回答板书课题:角的度量)二、自主探究,认识量角器。 1、认识量角器的中心、0刻度线、内外圈刻度。(1)师:量角用什么工具?师:请大家仔细观察自己的量角器,认真地研究研究,看看你有什么发现。(2)小组合作研究量角器。(3)学生汇报研究的结果。注意这里要尽量让学生说出自己的想法,有的问题还可以让学生来解答。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要说明哪里是量角器的中心,哪里是0度刻度线及内刻度和外刻度,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等。根据回答作出下列板书:中心、0度刻度线、内刻度和外刻度。(如果学生答不到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180份,教师可提下列问题启发:根据量角器上的刻度和数,你想一想量角器是把半圆平均分成多少份的?) 2、建立1°角的观念。(1)让学生把量角器上平均分成180份中的每一份所对的角用细丝游戏棒(在一种塑料扫帚上剪下的)在课桌上摆一摆大约有多大。(2)与学生共同讨论,得出同学们刚才摆出的这个角就是1°角。  3、认识几度角。(1) 在量角器上出示下列角,问学生这是多少度的角,为什么?(在量角器上画出20°的角,其中每一个刻度都用虚线标出,便于学生讲出为什么20°的道理,图略)(2)在量角器上出示60°、120°角(把角画在印在纸上的量角器上)。和学生一起讨论为什么同一个刻度,一个表示60°,另一个却表示120°?从而让学生谈谈在量角器上读角时要注意什么?突破读内外圈刻度易错这一难点。(3) 量角器上找出30°、100°、135°的角。三、尝试量角,探求量角的方法。 1、出示下列角(P37),问:这个角你能读出它的度数吗?(因为没有标角的度数,所以学生读不出)。接着问:要读出这个角的度数该怎么办?指导学生实际操作,按步骤去量角。第一步,使量角器的中心点与角的顶点重合;第二步,使量角器的零刻度线与角一条边重合;第三步,看角的另一条边所对量角器上的刻度,就是这个角的度数。教师边说明边演示,巡视加以指导。 2、量出下列角的度数(P39、3)。(突出第二个角的边不够长可以延长边来量,要问学生为什么可以延长边来量的道理)。四、比较角的大小。用量角器量下面的两组角,比较一下它们的大小。(P38例1)讨论:角的大小和什么有关?总结结论:角的大小与角的两边画出的长短没有关系。角的大小要看两条边叉开的大小,叉开得越大,角越大。五、巩固练习: 1、P38“做一做” 2、P39、4先估算每个角的度数,然后验证。 3、P40、6用一副三角板拼出下面度数的角。 75° 105° 120° 135°  150° 180°六、课堂小结问: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内容?你有什么收获?七、课后作业:P40、5、7     角的分类教学目标: 1、学习角的分类,使学生学会根据角的度数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并知道直角、平角和周角的关系。 2.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 3、通过观察、操作学习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角和周角形成过程,并根据角的度数加以区分 4、体会到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紧密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重点:区分直角、锐角、钝角、平角和周角难点: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能力教具:量角器、活动角、尺或三角板;各种角的学具教学过程:一、  导入:  师:最近讲了什么知识?(角的知识)谁愿意说说什么叫做角?师打开一个口袋,里面是各种角:   师:我们每组都准备了许多角,面对这些角,你们打算怎么研究?(分类)二、探究新知: 1.以小组为单位把每组的角进行分类。师:你们是怎么分的?为什么这样分? 你们知道比直角大的角、比直角小的角叫什么角吗?  学生边小结什么是直角、锐角、钝角。板书:锐角:小于90°直角:等于90°钝角:大于90° 2.你们是按角的度数进行分类的吗?师:你们量了吗?量一量。这些角各有什么特点?

篇13: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第一课时

复习内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和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第13题和练习十六的第1--5题。)

复习要求:

1.通过整理和复习,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

2.加强知识间的纵向联系和知识间的横向联系生对所学知识形成知识网络。

3.通过解题和计算培养学生思维的敏捷性和灵活性,培养学生归纳概括能力。

4。通过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受到辩证唯物主义观点的启蒙教育。

教学重点: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灵活解答应用题能力。

教学难点:知识间横向和纵向的联系。

教学过程:

一、激发

1。同学们,我们已学完了第二单元的所有知识,这节课我们进行一下复习和整理。(板书:整理和复习)

2。回忆这单元有哪几部分知识,每部分知识包括哪些内容?

3。汇报:

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应用题

(1)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

(2)三步计算应用题

(3)行程问题应用题

二、复习指导

1.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

⑴看书例1、例3,从中你都知道了什么?

⑵学生回答:从例1中我们知道了加法和减法叫做第一级运算,乘法和除法叫做第二级运算。计算只有同一级运算的式题是从左往右依次计算。

⑶练习:口述运算顺序0。18+2。19-1。625。131。70。5

⑷例2,知道了两级运算的运算顺序是:一个算式里,如果有两级运算,要先算第二级运算,后算第一级运算。

⑸教师强调:同级运算可以一步计算出来。

⑹计算2。151。4-19。950。65+4。31

15。05[(6。07+2。53)0。35]

⑺例3,我知道了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小括号和中括号是在需要改变运算顺序的时候。还知道一个算式里如果有括号,要先算小括号里面的,再算中括号里面的。还知道遇到除法的商的小数位数较多或出现循环小数时,一般保留两位小数。

⑻练习:分组完成68页1题(指名板演)

⑼例4,知道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也可以应用运算定律。(口述解答过程:1。561。7+0。4411。7-0。7

11。72-7。85-(1。26+0。46)

⑽小结:我们对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进行了整理,不仅进一步掌握了整数、小数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还能灵活运用计算方法,使计算简便。

2.列综合算式解答文字题和应用题。

(1)说出下列各题问题所需的条件,再列综合算式解答。

①52。4减23。1与7。2的积,所得的差除43。8,求商。

②11。2除以14的商加0。7,再乘以4得多少?

③21减去3。4与4。7的和,所得的差,乘以0。5积是多少?

提问:解这类题的关键是什么?应注意什么?

(2)看书45--46页看你都学会了什么?

(学会了用摘录条件和问题、通过画图来帮助理解题意。学会了第二种检验方法,把得数当作已知数按题意倒着一步一步地计算,结果符合原来的一个已知条件说明解答正确。

还学会了解答应用题要经过4个步骤)

(3)练习:第3题根据计算步骤解答下列各题(投影出示)

①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15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引导学生按解答应用题的4步来口述这道题的解答过程。)

②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400只,剩下的要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根据上题的思路边说解题思路边完成解答过程。)

③玩具厂计划生产1200只小猴。已知生产了5天,每天生产80只。剩下的10天完成,平均每天生产多少只?(画出线段图解答,指名讲解题思路。

(4)提问比较:从以上几题你发现了什么?(这是三道相关联的应用题,2、3题是通过把一步应用题逐步增加条件扩展为两步应用题的`。解答时都要根据解答应用题的五个步骤来完成。这样就能解答各类应用题。)

三、综合练习

1。按顺序填写下面的方框,然后列综合算式解答。

1。281。524。380。73

0。259。2

3。22。5

2。下列各题列式对吗?错在哪?

⑴6。2减去2。4与1。3的和,差是多少?

列式为:6。2-2。4-1。3

⑵10减去5。6与1。3的积,所得的差去除24。8,商是多少?

列式为:24。8[10-(5。6+1。3)]

⑶8。4减去8。4与1。6的和,所得的差除以4,商是多少?

列式为:8。4-(8。4+1。6)4

四、学生质疑

五、作业

练习十六3、4、5题

第二课时

复习内容:应用题(练习十六4~14题)

复习要求:使学生进一步掌握解答应用题的一般步骤和方法,会用不同的方法解答一些学过的应用题,提高学生灵活解答应用题的能力。

复习重点:能正确地分析应用题的数量关系。

复习过程:

一、基本训练

口算:

2。60。26。40。810。1250。320。047。20。98。10。03

0。240。60。1250。250。490。7700。5134

0。560。28

1。5300。450。453。20。164。20。01

0。273420。614。480。350。7

15-4。540。2561。281。5

1。42。540。716-160。2

二、复习指导

1.第6题

⑴让学生讲一讲两种不同解法的思路

⑵生解答,集体订正。

2.第5、7题。

3.第10题:

学生先独立解题,并说说相遇问题中速度和、相遇时间和路程之间的关系,再改编并解答出来。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三、课堂练习

1.练习十六第9题。

学生独立做题,集体订正。

2.练习十六第10题。

学生独立解答,着重分析题里两辆汽车运动的方向、速度以及所需时间与两车距离之间的关系,集体订正。

3.练习十六第11题。

在学生独立分析了数量关系后提问:

(1)两台磨面机一天共磨面多少千克?

(2)是否用364千克加上365千克?为什么?

(3)你们确定应怎样算?

(4)生解答出结果,集体订正。

四、攻破难题

1。练习十六第12题:有人把蝙蝠放在有蚊子的房间里做试验。蝙蝠原来体重3。9克,15分钟后,由于吃了蚊子,体重增加到4。29克。平均一只蚊子的重量是0。002克。算一算蝙蝠1分吃了多少只蚊子?

分析与解:15分钟后蝙蝠增加的体重(4。29-3。9)就是蚊子的重量,每分钟就是(4。29-3。9)15克,然后再除以0。002就是蚊子数目。即:(4。29-3。9)150。002

2。练习十六13题:一个林场用喷雾器给树喷药,2台喷雾器4小时喷了200棵。照这样计算,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

分析与解:要求5台喷雾器6小时可以喷多少棵,就必须知道1台1小时喷多少棵。即:456=750(棵)

3。练习十六14题:甲乙两地相距480米。一辆汽车从甲地开往乙地,每小时行52千米,行驶312千米后遇到从乙地开来的一辆汽车。如果乙地开来的汽车每小时行42千米,算一算这辆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

分析与解:问的是两车是不是同时开出的,所以要先求出相遇之前两车各行了几小时。先算甲车行驶的时间:31252=6(时)

再算乙车行驶的时间:(480-312)42=4(时)。因为,甲车比乙车多行了2小时,所以两车不是同时开出的。

4。思考题:一个学生的家距离学校有3千米。他每天早晨骑车上学,每小时行15千米,这样恰好准时到校。一天早晨,因为逆风,开始的1千米,他只能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骑行。剩下的路程他应以每小时多少千米的速度骑行,才能准时到校?

分析与解:

⑴以每小时15千米的速度行进到达学校所需的时间:

315=0。2(时)

⑵以每小时10千米的速度行进1千米所用的时间:

110=0。1(时)

⑶剩下的路程要行的时间:

0。2-0。1=0。1(千米)

⑷剩下的路程所需的速度:

(3-1)0。1=20(千米)

五、作业

练习十六7、8题。

篇14: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教案

第一模块第二单元教案

§2 Module 1

Unit 2I like swimming

【教学内容】

1、What's the weather like here in summer?

2、It's hot.

3、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summer?

4、I like swimming.

【教学目标】

1、学生能够熟练掌握怎样表达不同的天气情况。

2、在各种天气状况下人们喜欢的体育活动。

3、怎样询问别人喜欢哪个季节。

【教学重难点】

学生谈论不同的天气状况,如何表达自己及他人喜欢的不同天气状况;人们在不同的天气状况下人们喜欢的体育活动。

【教学过程】

1、热身复习

教师热情地问候学生。课前准备一首有关季节和天气的英文歌曲或歌谣,放给学生听,鼓励学生们拍手跟唱。请学生用“It's hot in summer.”的句型来描述一下四季的天气,为本单元的学习做铺垫。鼓励大家加入上节课新学的单词,如“It's cold and windy in winter.”

2、课文导入

气象播报活动结束后,教师顺势提问:“What's the weather like here in summer?”并把这句话写在黑板上的显著位置。让学生忽略作讨论后说出他们的看法,如“It's hot.”“It's not very hot.”等。把这些答案也板书出来。教师再问:“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summer?”自己接着回答:“I like swimming.”边回答边用动作表情帮助学生理解句子意思。接下来告诉学生:“Daming和一个外国小朋友聊相同的话题,我们一起去听他们的对话吧。”

3、课文教学

(1)教师把句子“What do you like doing in summer?”

“I like swimming.”写在黑板上。让学生用句型“I like…”来表述自己在夏天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

(2)根据学生的'接受能力,教师还可以把话题扩展到谈论春、夏、秋、冬四季人们喜欢参加的体育活动,请学生两人一组分角色进行问答练习。教师抽一至两组在全班展示练习情况。

(3)韵句学习。教师放录音,让学生听韵句,从整体上把握韵句大意。逐句进行教授,让学生明白意思,必要时教师可以辅以夸张的语气和肢体语言。如让学生们一边说天气词语一边做出相关的动作。再放录音,在每一句后停顿,以便学生进行模仿。教师提示学生发现并掌握押韵的单词,以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韵句。再让学生说几次。鼓励学生边说边表演出来,评选出“最佳表演奖”,教师发给他们小贴纸作为奖励。

(4)教师指导学生参照书中的例子做游戏,目的在于练习句型“What's the weather like”“It's…”

(5)练习字母组合“-Ing”的发音和拼写,为后面现在进行时动词“ing”形式的学习做铺垫。

【板书设计】:

What's the weather like?

It's hot.

And it's sunny.

【家庭练习】:

1、听读课本4、5页的单词和句子。

2、在家让学生增多的城市名称,特别是记录本地区的天气状况。请家长积极鼓励学生,并为其他提供必要地帮助。

MSN(中国大学网)

篇15: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语文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共有课文四篇,其中《走,我们去植树》是一首诗歌,易于让学生熟读成诵,此诗歌内容旨在学生中间提起一股植树造林的风气,让他们初步认识到植树造林的好处;《燕子》一文使学生借助燕子的归来感受春天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热爱生活、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沙漠中的绿洲》一文介绍了阿联酋人民如何克服困难在沙漠中植树种草的,从而在学生心中形成绿化、美化环境和环保意识;《古诗两首》属于自读课文,让学生领略祖国古文化的美。

作文写一篇《我的.建议》,主要是关于春游方面的内容,要求学生能够按照作业

要求写出文通字顺的作文来。练习重在基础知识的训练,使学生强化对祖国语言文字的应用。

单元教学要求: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指写的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指写词语造句;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植树的重要,体会少先队员们要用实际行动绿化祖国的决心,教育学生从小要增强环境保护意识;

4、通过朗读、观察和想象,感受燕子的可爱和春天的美丽,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之情;

5、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单元教学重点、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并能熟练背诵指写的课文;

2、学会本单元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指写词语造句;

3、懂得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单元课时划分:

走,我们去植树

2教时

燕子

2教时

沙漠中的绿洲

2教时

古诗两首

1教时

习作2

2教时

练习2

3教时

篇16: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设计说明

1.注重情境创设,激发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因此,在上课伊始为学生创设联系生活实际的情境,让学生运用已有的经验描述好朋友的座位,使学生体会到用已有的经验描述好朋友的位置时,由于标准不同,说法也不同。由此引发学生产生用一致的方式表示位置的需要,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索新方法的欲望。

2.以学生为主体,在合作中提升。

教育家布鲁纳说过:“学习不是把学生当成图书馆,而要培养学生参与学习过程。”教学时,我充分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确定物体的位置必须要用到两个数据,懂得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可以表示一个确定的位置,掌握在方格纸上用数对表示点的位置的方法,使学生体会到数形结合的思想,加强了知识间的联系,为解决数学问题提供有力的帮助。初步掌握数对的有关知识,逐步形成知识技能。

3.注重知识的综合性及在生活中的应用。

数学是人们用来解决实际问题的,因此在应用环节,更加注重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先设置几个用数对表示教室里同学位置的小题,使学生经历由具体的座位图抽象成用列、行表示平面图的过程,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再引导学生在方格纸上描述各个点的位置,使学生从正反两方面掌握在方格纸上表示物体位置的方法,实现技能上由数对到点的质的飞跃。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

PPT课件

学生准备

方格纸

教学过程

⊙铺垫质疑,明确课题

1.旧知铺垫。

同学们,班里谁是你的好朋友?他(她)坐在什么位置?

(我的好朋友是xxx,他坐在……学生在描述自己好朋友的位置时,可能会说:他(她)坐在“第x组第x个”“第x排第x个”或他(她)坐在我的前面、后面、左面、右面等,教师给予评价)

2.引出课题。

这样描述比较麻烦,表述也不清楚,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种更准确、更简洁的确定物体位置的方法

篇17: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学习目标:

1.经历从不同位置观察物体的过程,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2.经历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物体的过程,,明确观察到的平面图形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3.通过观察、操作、想象、判断等活动,培养空间想象力和推理能力。

教学重点:能正确辨认从前面、上面、左面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教学难点:从观察的物体中抽象出平面图形。

学习过程:

一、从不同位置观察到的物体的形状。

1.观察图形,理解题意。

题中的物体是由4个小正方体拼摆成的,前后共两行,前面一行有3个小正方体,后面一行有1个小正方体。通过观察,辨认三个平面图形分别是小华从什么位置看到的。

2.摆正方体,观察图形。

学生用学具照着书上图形操作,从不同方向观察,并且连线。

3.交流看法。

学生做完题以后,老师指名说说为什么这么连线。

4.教师根据书上图形,分析做题方法。

二、从同一位置观察不同形状的物体。

1.分析第一个图形。

照着书上图形摆小正方体,分别画出从上面、从左面、从前面看到的图形。

2、分析第二个图形。

教师引导学生说说,从上面看和从左面看到的正方形,忽略距离的远近,拉在同一个平面上。

3.分析第三个图形。

总结规律:从同一位置观察由相同个数的小正方体拼摆成的物体,看到的形状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三、巩固练习。

1.摆一摆,看一看。

从左面、右面、上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不同。

2.易错题分析。

让学生摆一摆,看一看。从左面和从前面看到的图形相同,从上面看到的图形与左面、前面不同。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培养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

篇18:数学第二单元教案

一、教学内容

位置与方向属于“空间与图形”里的“图形与位置”。它的内容是在第一学段学习基础上的扩展和提高,让学生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和描述简单的路线图。通过本单元的学习,使学生初步能从方位的角度,更全面的感知、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图形与位置”在实验教材中的编排结构如下:

具体内容

一下P1 第一单元 位置 上下前后左右 位置(用两个条件确定)

二上P67 第五单元 观察物体 简单的三视图(实物)

三下P2 第一单元 位置与方向 八个方向及描述线路图

四下P17 第二单元 位置与方向 用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位置及描述线路图

五上 第三单元 观察物体 三视图(规则图形)

六上 第一单元 位置 坐标

学生通过第一学段的学习和在平时生活中积累的一些感性经验,已经能够根据上、下、左、右、前、后和东、南、西、北等八个方向描述物体的相对位置,并能够通过第几行、第几列来确定物体在平面内的位置。本单元在此基础上,让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和距离来认识事物,发展空间观念。

本单元让学生学习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并描述简单的路线图。使学生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更全面的感知和体验周围的事物,发展空间观念。具体编排如下。

例1 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

例2 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绘出物体的位置。

例3 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例4 描述并绘制简单的路线图。

二、教学目标

1. 通过解决实际问题,使学生体会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了解确定位置的方法。

2. 使学生能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的位置,并能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3、通过多种活动,提高学生的空间能力、生活技能。

三、编写特点

1.结合生活实际,让学生了解确定位置的重要性。

教材选取现实生活的素材,使学生了解所学知识的作用和价值。例如,通过“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引出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知识,让学生知道确定位置在生活中的应用,体会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2.提供丰富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在第一段学习的基础上,学生已经积累了一些有关“空间与位置”的知识和经验,形成了一定的空间感,他们对空间位置的感知和理解的能力在不断提高。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能力水平,教材创设了许多便于操作的活动情境,帮助学生掌握确定位置的方法。例如,让学生在平面图上标出校园内各建筑物的位置、根据同伴的描述画出路线示意图等活动,使学生在熟悉的环境中,通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掌握根据方向和距离确定位置的方法。

四、具体编排

1.主题图。

(1)公园定向越野赛的情境图及“公园定向运动图”,引出本单元内容的学习。

(2)注意:在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多种方式收集有关“定向运动”的资料,教师也需要做相应的准备。

2.例1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1,使学生明确可以根据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确定物体的位置。注意:可以与主题图的教学结合进行;要使学生明确需要方向和距离两个条件才能确定物体的位置;确定方向的具体方法可以让学生小组合作进行探索。

(2)“做一做”呈现了小明家附近几处建筑物的位置示意图,使学生进一步在图

上确定物体所在的方向和距离。

3.例2。

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在图上标出物体的位置。注意:可以灵活创设教学的情境;对绘制的具体方法不必做统一要求,可以放手让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探索绘制的方法;最后,向学生介绍平面示意图的一般画法。

4.例3及相应的“做一做”。

(1) 例3在学生学会确定任意方向的基础上,使学生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2) (2)“做一做”使学生进一步体会位置关系的相对性。

注意:要让学生充分活动。教师可以在教室地面上画一些长方形,并联结对角线,量出各条线段的长度,标出角度,让学生分别站在不同的顶点上进行练习。另外,教师可以告诉学生“东偏南45°”也可以说是“东南方向”。

5.例4及相应的“做一做”。

(1)例4,让学生学习在位置变化的情况下,判断行走的方向和路程,练习描述简单的路线图。

(2)“做一做”使学生知道如何根据方向和距离,绘制简单的线路图。注意:在课前,可以先让学生自己选择一条路线,并通过多种方式确定每一段行进的方向、途经的主要建筑物和相应的距离。如果学生有困难,可以由教师选择一些学生熟悉的线路,描述出行进的线路,供课上使用。通过这样的方式不仅可以增加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而且还可以使学生体会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五、教学建议

1、教材选取与生活相关的学习素材,创设学生喜闻乐见的活动情境,使学生认识到学习这块知识是有趣、并富有挑战性的。

2、注意创设活动情境,让学生体验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的方向。用方向和距离确定物体位置其实就是极坐标的思想,学生开始不习惯,所以要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体会用这种方法判断物体位置的优越性并掌握其方法。

3、注意说明单位长度的含义。本单元在确定物体的距离时,经常用单位长度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如一段表示50米等,两地之间的距离用几个单位长度来表示。因此教学时要注意说明单位长度的含义。

注意创设活动情境,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学生已经具有了从方位角度认识事物的基础,并随着年龄的增长,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自主探索能力有所提高。因此,在教学时要充分关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创设大量的活动情境,为学生提供探究的空间,让学生通过观察、分析、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等方式,进一步从方位的角度认识事物。在这个年级,学生的求知欲和好奇心较强,教师要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引导学生自主探索、独立思考。并且由于学生的个性差异,不同学生认识事物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教师要鼓励学生勇于发表自己的意见,大胆地与同伴进行合作与交流。通过这样的过程,使学生学会用不同的方式探索和思考问题,不断提高自己的思维水平

六、时间安排:

课时划分本单元可以划分为4课时进行教学。

第一课时:P18例1 P20练习三题1、2

第二课时:P19例2 P21练习三题3、4

第三课时:P22例3 P24练习四题1、2

第四课时:P23例4 P25练习四题3、4、5、6

人教六下数学教学计划

教科版六下科学《日食和月食》教案

六下语文教学计划

六下语文回顾拓展三教学反思

六下小学数学教学计划

六下语文教研组计划

六下科学教学计划

六下习作二优秀范文

六下信息技术教学计划

六下难忘的老师范文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六下第二单元教案(精选18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六下回顾拓展一教学设计2024-02-19

新人教版六下数学负数教学设计2022-09-16

统编版语文六下教学计划2023-08-05

苏教四下语文配套答案2022-08-19

人教版六下语文教学设计全册2022-05-13

教科版科学六上《机械和工具》单元教案课后反思2023-12-09

人教版六下语文教学总结2022-08-24

新版PEP六年级英语教学计划2023-06-01

青岛版六下个人教学工作计划2022-10-18

六下人教版数学教学设计2023-10-29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