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彩虹》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9篇)由网友“天天在熙”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彩虹》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彩虹》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衤”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好长句子。
3.学会积累类似“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并自己能说这样的词语。
4.我也能想一想在彩虹桥上能做些什么?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衤”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读好长句子。
教学难点:
1.学会积累类似“荡来荡去”这样的词语,并自己能说这样的词语。
2.我也能想一想在彩虹桥上能做些什么?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巧猜谜语,引入课题。
1.教师ppt呈现一则谜语:高高空中一座桥,不用水泥和木料。赤橙黄绿青蓝紫,自然形成真奇妙。(打一看到的自然现象)学生猜到--彩虹。
2.教师板书课题:彩虹。教师引导学生识记“虹”,学生交流识字方法:“虹”是“虫”加上“工”,可以利用加一加方法认识,还可以采用换一换方法,“红”的“纟”旁换成“虫”字旁就变成了“虹”。
3.齐读课题,教师引问:雨过天晴后,天上出现了美丽的彩虹,看到彩虹你会想什么呢?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彩虹》,走上这一座美丽的彩虹桥。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用铅笔圈出来,并借助拼音多读几遍。
2.ppt出示本课我会认的生字。
3.学生拿出自己制作的生字卡片,小组交流识字方法。
4.全班交流识字方法。
(1)座:半包围结构。外面是“广”,里面是“坐”。比一比的识字方法,“坐”表示坐这一动作,而“座”通常是座位,让座。组词:座位,让座。
(2)浇:左右结构。采用换一换识字法,“晓”的“日”字旁换成“三点水”就变成了“浇”。组词:浇花,浇水。
(3)提:左右结构。采用加一加方法识记,提手旁加上一个“是”就变成了“提”。组词:提水,提高。
(4)洒;左右结构。比一比方法识记:和“酒”有点像,里边加上一横就是还有“酒”,去掉一横就是“洒”没了。加一加方法“三点水”加上“西”就是“洒”。组词:洒水,洒落。
(5)挑:左右结构。换一换方法识记:和“桃”有点像,把“木字旁”换成“提手旁”就是挑。组词:挑水,挑东西。
(6)镜:左右结构,采用换一换方式,“仙境”的境,提土旁换成金字旁就变成了“镜”,组词镜子,放大镜。
(7)拿:上下结构,采用加一加方式认识,合加上手为拿。组词:拿着,加拿大。
(8)照:上下结构,采用字谜识字:一个日本兵,拿了一把刀,杀了一个人,滴了四点血。
(9)裙:左右结构,采用字谜方法:龙袍(打一字)组词:裙子,衣裙。
师重点引导:“裙”的偏旁是衣字旁,衣字旁的字跟衣服有关。如:衬衫,裤,袜,袖。
5.全班齐读生字。开火车读生字。
6.去掉拼音读生字。小组赛读。
7.全班齐读本课“我会认”的词语,小组赛读。
三、朗读长句,再读课文。
1.ppt出示文中的长句子,指导朗读:
①如果我提着它,走到桥上,把水洒下来,那不就是我在下雨了吗?
②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天上不就多了一个月亮了吗?
③如果我把它挂在彩虹桥上,坐着秋千荡来荡去,花裙子飘啊飘的,不就成了一朵彩云吗?
(1)学生借助拼音自由朗读,把句子读通顺,读准确。
(2)指名学生读句子,注意读准确,读通顺。
(3)老师范读,并提醒学生:看到逗号,要有简短的停顿;看到问号,要读出疑问的语气,语调应往上扬。
(4)指名读,小组赛读,全班齐读句子。
2.再次读一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并把句子读通顺。
四、指导书写。
1.呈现“那、着、到、高、兴”5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5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那”的第三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着”上面是一个“羊”,只不过竖变成了撇,下面是一个“目”而不是“日”。注意“到”结构是左宽右窄。“高”注意一点一横长,口字在中央,这个口不能写太大,否则不好看。“兴”第三笔是一短撇,最后一笔是一长点,不是捺。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五、板书设计
11.彩虹
那 着 到 高 兴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PPT出示去掉拼音的“我会认”生字。开火车认读。
2.PPT出示词语,学生分组轮流读。
2.出示文中长句,分组赛读。
二、学习课文。
1.出示课文第一段内容,学生齐读:雨停了,天上有一座美丽的桥。
(1)回顾识字时候提到“座”和“坐”区别。
(2)复习数量词短语:一( 座)桥 一(条)小河 一(朵)红花
一(座)果园 一(只)小狗 一(头)黄牛
(2)仿句练习:天上有 ; 有。
2.PPT出示第二段内容。
(1)指名朗读,注意红色我会认的字要读准确。
(2)学生自读第二段,想一想:“我”走到彩虹桥上想做什么?(我想拿着水壶走到彩虹桥上为爸爸浇田。)
3.PPT出示第三段内容,学生齐读。想一想“我”拿着镜子走到桥上做什么?(板书:给妈妈照亮梳头)是啊,多么有爱的场景,让我们再来读一读,体会一下作者内心深处对妈妈的爱。
4.PPT出示第四段内容,学生自由读文。
(1)想一想“我”把秋千挂在彩虹桥上想什么呢?(哥哥看到彩云)哥哥和我在一起时,这是多么快乐的场景啊!带着快乐的心情再来读一读这一段话。
(2)句子里边有一个词语需要我们学习积累:荡来荡去。我们仿照着来想一想类似的词语。例如:走来走去,跑来跑去,飞来飞去,飘来飘去。
三、指导书写
1.呈现“千、成”2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2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千”注意第一笔是平撇,不要写成“丿”,第二笔横要写在横中线上,第三笔竖写在竖中线上。“成”注意笔顺第一笔横右上倾斜点,第二笔竖撇,第三笔横折钩从横中线靠下一点的位置起笔,第四笔是斜勾,第五笔这一撇不要忘了,最后一笔是点。学生跟笔书空。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四、我也想一想,说一说。
1.教师提供范例:
如:姐姐,你裙边上的蝴蝶结呢?如果我拿着它,走到桥上,把它撒向四方,天上不就多了一只美丽的蝴蝶吗?你看见了,高兴吗?
2.学生想一想,相互交流练习说。
五、板书设计
11.彩虹
水壶下雨 给爸爸 浇田
镜子作月亮 让妈妈 梳头
秋千作彩云 哥哥 看见
[《彩虹》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2:《操场上》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操、场、拔、拍”等12个生字,会写“打、拍、跑、足”等7个生字,认识“火”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火”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激发学生积极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能够说出自己喜欢的体育活动。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观察图片,趣味说话。
1.教师:“同学们,你们下课的时候最喜欢到哪里去?”(生:“操场上。”)
2.出示课题,板书课题:操场上。齐读课题,指导认识生字“操、场”。
3.教师:“你们在操场上都干什么呢?”“你们玩儿的内容可真丰富啊!”
4.出示图画。观察:下课了,操场上可真热闹,他们玩儿的和你们一样开心!谁能说说他们都在做什么呢?
5.我们试试用这样的句子来说一说他们都在干什么:“下课了,操场上真热闹,有的在……,有的在……,还有的在……。”
二、看图识字,比赛认读。
1.你们可真棒!那么关于这些体育活动的生字宝宝你们都认识吗?
2.出示图片和对应的生字,看图认读。(打,拔,拍都是提手旁,跟手有关。跳,跑,踢都是足字旁,和脚有关。)
3.去掉拼音读。
4.男女生比赛读。(或者小组比赛读,读得好的小组奖励一颗星。)
5.你喜欢什么体育活动?(要求孩子句子说完整,可以说说为什么喜欢。)
三、学习儿歌,交流识字方法。
1.出示儿歌,学生借助拼音自由练读。
2.学生代表读。(教师或者学生纠正评价。)
3.学生齐读。
4.男女生比赛读。
5.找出儿歌中的生字宝宝,和同桌交流你用哪些好办法记住这些字。
6.全班集体交流,学习新的偏旁火字旁。(操,拔,拍都是提手旁,可以用换一换的方法识记;跑、踢都跟脚有关,都是足字旁;身体的体和人有关,所以是单人旁;炼铁离不开火,所以是火字旁;铃铛是用金属做的,所以是金字旁等。)
7.开火车读生字并组词。(此项要在预习的基础上进行,如果没有预习需要教师指导。)
四、指导书写。
1.学习“打、拍”。
(1)呈现“打、拍”2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对比这2个字的偏旁、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笵写,学生观察占格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
(注意书写时提手旁的笔顺是:横,竖钩,第三笔是提。两个字的提手旁都在竖中线的左边,书写时学生对比观察,“拍”的右半部分“白”字的第二笔竖在竖中线上。)
2.学习“足、跑”。
(1)出示“足、跑”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足”变成偏旁的变化,以及两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
(“足”的笔顺:竖,横折,横,竖,横,撇,捺。第四笔竖在竖中线上,第五笔横在横中线上。“足”做偏旁时要写在竖中线左边,撇变成竖,捺变成提。“包”字横折落在横中线上,再写横,最后竖中线上起笔写竖弯钩,竖弯钩要写的长一些,饱满。)
3.学习“身、体”。
(1)出示“身、体”2个要求会写的生字,让学生观察两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
(“身”字笔顺:撇,竖,横折钩,横,横,横,撇。第四、五笔横不连通,留缝隙。“体”字书写时笔顺比较容易识记,注意观察好占格位置。)
4.学习“声”。
(1)出示“声”,让学生观察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范写,学生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描红,书写。
(“声”字笔顺是:横,竖,横,横折,竖,横,撇。“士”的两横注意写得上长下短,第二笔,第五笔落在竖中线,第四笔写在横中线上。)
(生字学习过程中,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教师巡视指导,并选择优秀的进行展示。)
五、趣味活动,动词训练。
写完字都累了,我们也一起运动运动。根据出现的词语,一边拍手,一
边做运动。
拍拍拍,拍皮球。
拔拔拔,拔拔河。
打打打,打打球。
踢踢踢,踢足球。
跳跳跳,跳得高。
跑跑跑,跑得快。
坐坐坐,快坐好。
静静静,静悄悄。
[《操场上》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3:《人之初》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善”和“恶”。
3、走进文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心中萌芽。
教学重点:
1、会认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掌握意思相反的词:“远”和“近”、“善”和“恶”。
教学难点:
走进文本,了解诗句的意思,感悟做人做事的基本准则,让好学的精神在心中萌芽。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课时
一、播放音频,激趣导入
1、教师引言:今天,老师为大家带来了一首有趣的诗歌,让我们竖起小耳朵一起认真地听听吧!
教师播放《三字经》视频,组织学生认真听2遍。
2、师:你听清小朋友们读的是什么了吗?让我们跟着他们一起读一读吧。
播放带《三字经》音频文件,在教师的指引下,跟着声音朗读。
3、师:这首儿歌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它的第一句,也就是我们这篇课文的题目,也就是--《人之初》。
学生齐读课题,教师板书。
二、自主学习,自读课文
1、自由朗读课文,圈出本课的生字,借助拼音通读课文,遇到有困难的字可以请教同学或老师。
2、教师指名读课文,其他同学认真听,有错误指出来,集体订正后齐读三遍。
3、跟着老师读课文,注意生字的读音及诗句的停顿。(提示学生每三个字一停)
4、通过小组竞赛,齐读等方式,反复读课文,达到熟读成诵的效果。
三、合作学习,识记生字
1、先学习要求会认的13个字,借助课本上的拼音和刚才的音频识字,同桌互相读。
2、开火车读。每人一个生字,读对了,全班同学跟读三遍,读错了大家一起订正完之后齐读5遍。
3、说一说这些字,你是怎么记住的?你能给他们都找个伙伴组组词吗?
“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组词:之间百兽之王
“初”:左边是“衣”字旁,右边是一把刀,造字本义:原始人制衣穿衣,遮羞保暖,开启人类文明。有刚开始的意思。组词:初始初夏
“性”:后鼻音,左右结构,从“忄”里萌“生”出来的就叫做“性”。组词:性格天性
“善”:翘舌音,像羊一样说话。羊是中国的吉祥物,祥字右边就是羊。此外,美、义都与羊有关。羊最大的特点是羊角内弯,它们打架不会杀死对方。此外,羊温顺。所以,羊是一种温顺、善良的象征。
用儿歌识记:小羊坐在地上,张口说“善良”。组词:善良 友善
“习”:会意字,从“羽”。从羽,与鸟飞有关。本义:小鸟反复地试飞,引申出对文化知识、技能等的“学习”的意思。儿歌识记:“羽”丢半边就是“习”。组词:学习 练习
“教”:左右结构组词:教师教育
“迁”:半包围结构,指移动,搬换,转变的意思。用加一加的方式识记:“千”字加上“辶”。组词:迁移 搬迁
“贵”:“贝”部,表示与钱财有关,表示物品的价格高。组词:贵重 昂贵
“专”:翘舌音,组词:专门 专心
“幼”:“幺”表示小,力气小,表示年少,组词:幼儿 幼小
“玉”:儿歌识记:大王怀中一宝石。组词:宝玉 玉石
“器”:儿歌识记:一只犬,四张口。组词:器皿 器物
“义”:公正合宜的道理或举动组词:义气 正义
4、每个生字齐读3遍。
5、如果老师把这些字的拼音都去掉,你们还认识吗?让我们试一试吧。
去掉拼音,让学生齐回答,或找学生回答。
四、师生互动,感知韵文
1、师:同学们学生字的办法真多,相信大家以后再见到这些生字一定能准确快速地认出他们来,那么下面让我们来看一看,课文一共有几句话?前两句和后两句之间留有很大的空隙,这是为什么呢?原来呀,古诗文也是分段的,前两句是一段,后两句是一段,每段两句话,每句话又分为四小句,每小句三个字,读起来朗朗上口,真好听!
2、大家知不知道这篇诗文告诉了我们怎样的道理呢?让我们一起来学一学吧。
人生下来的时候都是好的,只是由于成长过程中,后天的学习环境不一样,性情也就有了好与坏的差别。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为了使人不变坏,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专心一致地去教育孩子。
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玉不打磨雕刻,不会成为精美的器物;人若是不学习,就不懂得礼仪,不能成才。
3、师:结合着我们生活中发生的事情说一说,我们为什么要好好学习呢?
生1:如果从小不好好教育,善良的本性就会变坏。
生2:小孩子不肯好好学习,是很不应该的。一个人倘若小时候不好好学习,到老的时候既不懂做人的道理,又无知识,能有什么用呢?
……
师:大家说得真好,我们只有好好学习才能明白更多的道理,才能学到更多的知识,如果不好好学习,我们就无法明白做人的道理,也学习不到有用的知识,那么等到我们长大了我们就无法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五、识记生字练习书写
1、学生借助拼音读正确、读流利。
2、各个击破读写结合。
教师带领学生学习生字,边学边写,强调字形,注意笔顺,并巡视检查。
“之”:字形像一个翩翩起舞的少女,点是她的头,横撇是她的身体,捺是她舞动的裙摆写法指导:这个字笔画少,点写得稍大,捺要写平。组词:之间 百兽之王 造句:老虎是百兽之王。
“相”:字谜:木、目相加不等于林交互,行为动作由双方发出写法指导:左右宽窄相等。左部竖要长,为垂露竖。组词:互相 相差 造句:同学们之间要相亲相爱,互相帮助。
“近”:儿歌:走之(辶)提着半“斤”米,两地之间短距离写法指导:左右宽窄相等。左部竖要长,为垂露竖。组词:很近 亲近 造句:我们两家住得很近,关系也很亲近。
“远”:跟“近”相对,加一加:辶+元=元辶+斤=近写法指导:“辶”的捺宜舒展;“元”第二横稍长。远和近是一对反义词,远表示两者之间距离长,近表示两者之间距离短。组词:远处 遥远 造句:远处有一颗大树。
“习”:减一减:“羽”的一半就是“习”写法指导:第一笔是横折钩;里面的“ ”偏左。组词:学习 习惯 造句:我们要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玉”:儿歌识记:大王怀中一宝石写法指导:三横间隔均匀,中横稍短,末横最长,点悬空。字谜:主动一点就好了。组词:宝玉 玉盘 造句:圆圆的月亮好像一个玉盘。
“义”:字谜:差(乂)点(丶)错了。写法指导:字形长,撇捺交叉后向两边伸展。组词:正义 见义勇为 造句:他因为见义勇为受到了表扬。
3、通过齐读、分组读等方式,对学习的生字和所组的词进行反复朗读,加强识记效果。
六、多样练习巩固所学
同学们学得很认真,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检查一下这节课我们学习效果吧。
1、加一加,减一减,猜一猜。
羽-( )=( )
辶+( )=( )
木+( )=( )
主动一点变成( )
差(乂)点(丶)错了就是( )
2、组词。
之( ) 相( ) 近( )
远( ) 习( )
玉( ) 义( )
3、填空。
人之初,( )。性相近,( )。
苟不教,( )。教之道,( )
子不学,( )。幼不学,( )。
玉不琢,( )。人不学,( )
七、课外拓展知识积累
今天我们学习的这首好听的诗文只是《三字经》中的一小段,《三字经》中还有很多这样朗朗上口的句子,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吧。
多媒体播放《三字经》的视频,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能力课下拓展学习背诵。
[《人之初》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4:《咕咚》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读“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拔腿就跑、拦住、热闹、大伙”等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带“哇、啊、呀”等语气词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3.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通过朗读描写野牛的句子,发现正确对待事情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的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教学重点:
1.认读“咕、咚”等12个生字,会写“吓、怕”等7个生字。正确认读并理解“拔腿就跑、拦住、热闹、大伙”等词语的意思,能读准带“哇、啊、呀”等语气词的句子。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把这个故事讲给别人听。
教学难点:
通过比较朗读小动物“叫”的句子,体会小动物盲目听信和跟从他人,让事情越传越变样的道理;通过朗读描写野牛的句子,发现正确对待事情的方法,联系生活实际懂得遇到事情,不能光凭听到的就盲目地跟从,而应该做一个冷静思考的聪明人。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游戏导入,了解象声词
1.游戏热身,复习带口字旁的象声词。
师:小朋友们,上课之前,我们来玩个游戏,好吗?这个游戏是这样的,老师说,你们一边模仿声音一边加上动作,看谁模仿得最像。明白了吗?那我们试试看。
师:青蛙叫起来了 生:呱呱呱。
师:苍蝇飞过来了 生:嗡嗡嗡。
师:大雨下起来了 生:哗哗哗。
师:小孩哭起来了 生:呜呜呜。
师:小朋友们真厉害,一学就会。现在老师把这些声音词请出来,(出示课件)仔细观察,你发现了什么?
(预设:这些词都是口字旁的;这些词都是表示声音的。)
师:眼睛真尖,脑子动得真快。这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大部分都是口字旁的。但是啊,也有写一些表示声音的字不是口字旁的,比如,小狗怎么叫?---汪汪汪,雷声-----轰隆隆。你还知道哪些表示声音的词语呢?(预设:哈哈哈、嘻嘻嘻、叽叽喳喳),我们把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叫做--象声词。
2.板书课题。
(1)今天老师也来让你们听一种奇怪的声音,听!猜一猜这是什么声音?(咕咚)
现在请小朋友伸出右手,和老师一起来写写咕咚这两个字。你发现了吗?咕咚这个词也是--口字旁的,也是表示--声音的,所以也是--象声词。
(2)读课题。
发出咕咚声该是怎样的呢?谁来读一读?(个别读,齐读)
(评价:这个声音真有趣。这个声音真有意思。这个声音好特别啊!)
(3)这么奇怪的声音到底是什么东西发出来的呢?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范读,学生认真听,圈出不认识的字。听完以后想一想,故事中的“咕咚”是什么?故事中讲了哪几种动物?(咕咚是木瓜掉进湖里发出的声音。)
2.同桌俩互相交流不认识的字,读准字音。
3.根据学生的回答,屏幕出示“熟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野牛”,学生认读。出示“熟”字的篆书,帮助识记字形。
出示“掉进湖里、吓了一跳、逃命、拦住、领着”5个词语,多种方式练读。
4.用出示的词语完成填空。
木瓜( ),从树上( ),发出( )的声音,( )都吓得跑起来,( )拦住大家,领着小动物们到湖边看到了真相。
三、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1.自由朗读1-3自然段。
2.出示插图一。看,故事中,首先听到“咕咚”声的是--兔子。哪句话写的是图画中的内容?(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理解“吓了一跳”指的是很害怕,做出害怕的表情。
3.对比阅读: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兔子吓了一跳,赶紧就跑。
理解“拔腿就跑”的意思:跑得特别快;听到“咕咚”声马上就跑。
4.拓展填空: ,我急得撒腿就跑。
,我吓得撒腿就跑。
,我紧张得撒腿就跑。
5.兔子边跑边喊,出示句子:“不好啦,‘咕咚’可怕极了!”
小兔子,你在怕什么?(怕“咕咚”)为什么怕“咕咚”?(咕咚是妖怪,是怪兽,可能会吃人)
心里害怕,脸上才会有被吓到的表情,所以“怕”是“忄”,“吓”是口字旁。指导书写“吓、怕”。
6.指导朗读第二自然段,读出害怕、慌张、着急的语气。
7.听到小兔的回答,猴子是怎么做的呢?齐读第二自然段。
8.为“跟”扩词:跟上、我跟你、脚后跟,这些词语中的“跟”字一样吗,哪个“跟”的意思同“跟着”的一样?(跟上)表示随在后面,紧接着。第三自然段中也有一个短语“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意思就是“一个接着一个,一个排在另一个的后面”。“我跟你”中的“跟”是“和”的意思;“脚后跟”中的“跟”指的是脚的后部。
指导写“跟”。
四、全课总结
分角色朗读1-3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测字词
1.出示词语“熟了、小兔、小鹿、小猴、狐狸、山羊、大象、野牛、掉进湖里、吓了一跳、逃命、拦住、领着”,学生认读。
2.回忆1-3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二、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1.出示插图二,找到相对应的段落,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第4自然段,(出示: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这些小动物的后面都加了一个词,要读轻声,指名读。像这样的词语还有“吧、吗、呢”等等叫做语气词,注意要读轻声。
3.这么多小动物都跟着跑起来,都有谁呀?(小兔、小猴、狐狸、山羊、小鹿)在场的所有动物都跟着跑起来,这就叫“大伙”,“大伙”也就是(大家)的意思。大伙一边跑,一边喊,这是什么样的场面?(乱糟糟的、很乱、很吵)这就是(热闹)。平时你觉得哪里也很热闹?热闹的(热闹的超市、热闹的菜市场、热闹的火车站)
4.出示“命”字的篆书,讲解识记字形。
5.出示:兔子吓了一跳,拔腿就跑。
小猴儿一听,就跟着跑起来。
狐狸呀,山羊啊,小鹿哇,一个跟着一个跑起来。
大象看见了,也跟着跑起来。
齐读。
出示:“不好了,‘咕咚’可怕极了!”
“不好啦,不好啦,‘咕咚’来了,大家快跑哇!
“快逃命啊,‘咕咚’来了!”
引导理解动物们越来越害怕,越来越着急,要读得越来越快。
6.小动物们为什么要跟着兔子跑呢?(它们都以为“咕咚”是个怪物,会吃了它们)它们看见了吗?(没有)轻易相信别人的话,这就叫“盲目跟从”。
7.师生合作读野牛和大伙的对话,“大伙都说‘咕咚’来了,也都说没看见”,谁没有看见?(所有的小动物、每一个小动物)对,得是全部才能说“都”。比如说体育课上老师测试跳绳,一分钟跳40个为合格,小明一分钟跳了29个,能不能说全班同学都合格了?(不能)我们可以说“除了小明,其他同学都合格了。”
指导写“都”。
8.大家全被吓坏了,只有野牛跟大家不一样,野牛是怎么做的?自由朗读第6、7自然段。
9.“大伙你看看我,我看看你,都笑了。”还原小动物们的心理活动。
小兔子,你笑什么?(我不该只听见“咕咚”的声音就以为是怪物来了)小猴子,你笑什么?(我笑自己听了小兔子的话就只顾着跑,其实根本不知道“咕咚”是什么)……
三、全文总结,书写汉字
1.看来,光凭耳朵去判断一件事情,常常会失误,甚至闹笑话。要知道事情的真相,咱们不仅要依靠耳朵,还应该用眼睛看,用嘴巴问,更应该冷静地用心思考,这样才能成为一个聪明有头脑的人。
2.指导书写“家、羊、象”。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根据四幅插图把这个故事讲给家长听,有兴趣的同学也可以表演这个故事。
板书设计
咕 咚
小兔
喊 跑
小猴、狐狸、山羊、小鹿、大象
野牛 拦住 领着
[《咕咚》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5:《静夜思》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9个生字,会写生字“低、故、乡”。
2.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激发学生对阅读中华传统文化的热爱之情,体会诗人的思乡之情。
3.正确、有感情地诵读、背诵这首古诗。
教学重点:
1.认读生字,写生字。
2.朗读、背诵古诗。
教学难点:
1.感受诗歌所描绘的美好意境,体会诗人思念故乡的心情。
2.培养学生阅读古诗的兴趣。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谜语引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个谜语,考考大家。
有时落在山腰,有时挂在树梢,
有时像个圆盘,有时像个镰刀。
同学们知道是什么吗?出示课件,揭示谜底(月亮)。
2.(接着学生的反应)是的,是月亮。老师接着出示几幅有月亮的画。喜欢月亮吗?
3.教师引学:从古至今,许多诗人、作家和你们一样也很喜欢月亮,望着月亮,诗人、作家会想起许多令他们思念的东西。今天我们来学习唐朝的一位诗人李白写的一首与月亮有关的古诗。板书课题。
4.教师引问:题目会读吗?(引导学生个别读、自由读、齐读,再抽读。)
5.再读诗句。你会认哪些字呢?读一读。哪些字不会认,请用铅笔标出来。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自己读古诗,圈出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读一读,认一认。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教师师范吟诵一遍,读准字音,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4.引导学生个别读,齐读、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5.检测生字的掌握情况。
(1)自由读。(加上拼音的生字)
(2)指名读。指导读好“床、光、霜、望、乡”的后鼻音。读准整体认读音节“夜、思、疑”
(3)去掉拼音,再自己读一读。
(4)指名读。
6.摘月亮游戏(识字)。把事先做好的弯月亮的卡片拿出来,卡片的背面写上生字。请学生上台摘月亮。谁能把卡片后面的生字读对,摘下的月亮就给谁。
(1)游戏巩固:看到小朋友学得这么认真,月亮姐姐带着星星妹妹也赶来凑热闹了,月亮姐姐说:“星星妹妹后面藏着一个字,我来考考你们,谁能认识,我们就和她交朋友。”(课件出示月亮星星图,指名一位学生上来点击鼠标,大家一齐认读)。
(2)看到你们玩得这么开心,老师也想参加,行吗?我来指,你来认,认的时候还可以站起来加上动作演一演这个字的意思。
7.摘苹果游戏:利用摘苹果游戏认读“怀疑、夜晚、木床”等词语,重点指导读准后鼻音的字。
8.出示生字卡片“故”,引导学生观察:“攵”像你认识的哪个字?它和“文”字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你怎么记住这个偏旁?
9.这些字都会读了,古诗是不是也能读正确呢?
(1)指名读古诗,其他学生认真听,准备给同学正音。
(2)读后正音。
(3)引导学生画停顿符号。
三、感受诗意,再读古诗。
1.(配上古筝乐曲)谈话:同学们,现在请你们静静地欣赏这幅图,看看在这样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于是他写下了这千百年来感动着每一个中国人的著名诗篇《静夜思》。
2.教师引学:霜字义:接近地面的水蒸气或露水,遇冷结成白色的细粒叫「霜」。大都发生在秋天的夜里或清晨。
(1)指名组词。说句子。
(2)图片展示“霜”的场景图。对比月光照射下的场景,引导说出“疑”的大意。
(3)再读古诗。
3.教师引学“举”。
(1)出示举的意思。
(2)生组词
(3)说句子。
4.离开家乡,离开亲人,李白的心情是怎样的?(引导学生说:难过、伤心、悲哀……)就是在伤心难过的时候,抬起头仰望星空,就写下了这首诗。
5.教师范读,学生闭着眼睛想象画面,想着教师刚才的讲解感受诗中之情。
6.同学们,此时的你们看到月亮你想到了什么?(播放乐曲)
(预设)生: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好朋友。”
“看到月亮,我想到了爸爸、妈妈,我很想他们回来,每天可以看到他们。”
师:诗人看着挂在空中的明月,会想到什么呢?他想到了故乡的什么呢?”
生:“他想到了故乡的那座小山。”
“他想起了家门口的那条小溪。”
“他想起了故乡的亲人。”
……
7.角色表演:同学们,带着你对家人的思念,现在请你们就把自己想象成李白,远离家乡,远离亲人,在一个静静的夜晚,站在窗前望着圆月……(生双手合拢放在背后,深情吟诵)
9.指名最佳表演者上台表演,配以乐曲。(引导学生加上动作,读出诗的节奏和停顿。)
10.教师引导学生创编故事(配乐):
(1)是啊,在这样的夜晚,我们是多么思念亲人啊。带着思念再读这首古诗。
(2)我是故事小明星。(出示词语,学生编创故事。)
同学们看着画面,想象当时的情景,请你根据老师的词语提示,创编故事。
(3)小组合作。推选一位代表上台讲故事。
(提示词:窗前、月光、霜、明月、故乡。引导学生说出:一个安静的夜晚,李白站在窗前难以入睡。他看到月光穿过窗又洒落在窗前,那月光明亮如霜。仰望那天上的明月,又低下头看看地上的月光,一股思念家乡,思念亲人的情感,在他的心里油然而生)
四、指导书写,展示作品。
(一)出示生字:低、故、乡
书写生字“低”“故”
1.观察这两个字,有什么相同点?(都是左右结构)但是写的时候不一样。
2.引导学生观察间架:“低”书写时是左窄右宽。“故”书写时左右相等。
3.引导学生发现易错点:“低”哪容易写错?引导低的下边“点”容易丢掉。
4.“故”的“反文旁”容易写成“折文旁”。
5.师范写,学生描红一个写两个。
6.给两个字分别组个词语。
7.请你说个句子。
8.指名领读。
书写生字“乡”
1.什么结构的字?(独体字)
2.观察间架,怎么写才好看。“乡”起笔在竖中线上,第二个“撇折”的折写在横中线上,最后一笔“撇”起笔在横中线上,撇的收笔不应过短,也不能太长。要立身中正。
3.指名组词。请你用上自己的组词说个句子。
4.教师范写,学生竖空。
5.学生描红一个,写两个。教师巡视,并对学生进行指导。
(二)展示学生作业,肯定优点,指出不足。
五、升华主题,积累运用。
1.教师激情总结:课虽然结束了,但留给同学们的求索却远远没有结束。亲爱的同学们:故乡,给我们一种深厚的温暖;亲人,是我们永远的保护神。无论我们到了哪里我们都要珍惜亲情,时时记住给家人一个问候。
2.全班齐诵古诗。
3.给爸爸妈妈讲讲《静夜思》的故事。
4.看看夜晚的天空,把看到的景色画下来。
5.搜集更多与月亮有关的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静夜思》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6:《古诗二首》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夏日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诗句的意思,感受诗中的夏日童趣,激发学生主动学习古诗的愿望。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1、学生交流:夏天,我最喜欢(干什么)。
2、今天,老师将和你们一起学习一首写小孩情趣的诗,它叫--
板书课文题目:《池上》 解题:题目是什么意思?(荷花池上)
二、初读全诗,了解大意
1、教师:《池上》这首诗非常容易读,愿意自己把它读通吗?
2、请学生自由读古诗,在难读的字下面作上记号。
3、教师:把你认为难读的字告诉同桌,请他教你读。
4、教师:你认为哪些字难读,能提醒一下同桌吗?(“撑”、“艇”、“萍”都是后鼻韵。)
6、抽读生字卡片,读得好的同学教全班读。
7、指名读全诗、互相评价。
8、齐读全诗。
三、再读古诗,读出停顿
1、教师范读,请小朋友用“/”标出诗的停顿。
2、与老师标出的停顿对比一下,看自己是否标正确。
3、学生自己练习朗读。
4、请能正确读出停顿的同学读给大家听。
5、全班齐读。
四、细读古诗,品味情趣
1、引导学生看图: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是谁?在干什么?允许学生多元解说,只要说得有理就行,说得不对的不要忙于否定,引导学生在自读古诗中得到答案。
2、自读古诗,试着理解诗意。如有不理解的字词,提出来讨论解决。教师鼓励学生联系生活,借助图画、实物帮助理解;也鼓励学生互相帮助。
过渡:小孩撑小艇干什么?讨论:从“偷采白莲”你想到了什么?
(1)碧绿的荷叶,映着雪白的荷花,实在太美啦!小孩忍不住喜爱之情才去偷采白莲。
(2)小孩担心别人不让采,就悄悄地采。
(3)看出小孩很顽皮…… (偷采和偷盗不一样)
3、有感情地朗读第一、二句,读出小孩对白莲的喜爱之情,读出小孩的顽皮。第三、四句“解”可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就是“知道、懂得”的意思。“踪迹”可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就是“行动留下的痕迹”。“浮萍”可借助图片和资料来理解。“一道开”用想象画画的办法理解。
4、讨论:从“不解藏踪迹”你想到了什么?
五、指导有感情朗诵全诗
1、读出节奏、抑扬顿挫。
2、读出情感。
六、背诵古诗,拓展交流
师生交流课前收集的描写荷花的古诗。
第二课时
一、情境导入,再掀情趣。
1、教师引导学生从古诗《池上》的朗诵中转入另一首体现夏日情趣的古诗--《小池》:夏日,可爱的小娃撑着小艇偷采白莲。而杨万里这位大诗人却对夏日的荷花池情有独钟呢!不信,一起去瞧瞧!
2、课件出示画面(与课文中插图相似的更美的荷池图),引导学生看图说话:--“我看见了( ),听见了( )。
3、引出古诗《小池》:诗人杨万里可别有一番独特的发现--让我们一起来欣赏。
二、初读古诗,正确识字。
1、学生朗读诗句,对于在自学过程中用铅笔标出的认识的字,借助课文的拼音多读几遍。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引导学生全班齐读,齐读之后轮读。考查学生是否都会读了。
4、学生读生字,教师检测。
(1)学生自由读。
(2)重点抽读,用生字卡片抽读,主要抽读“泉、流、爱、柔、荷、露、角”7个较难认的字。
(3)抽读重点(抽学困生读)。
(4)全班齐读。
5、导学:我们已经认识了生字,让我们再来读读古诗,你能把它读好吗?请大家再次自由地大声朗读古诗,争取把字音读得更准确,句子读得更通顺。
6、学生自由练习读古诗,教师巡视指导读诗节奏,纠正字音。
7、导学:下面我们开展一次朗读比赛,比一比读古诗的时候,谁的声音最洪亮,句子读得最正确、最流畅。
8、学生先在小组内两两赛读,最后选出一名优胜者,然后每组派一名优胜者进行组与组之间的赛读,其他同学认真倾听,评选出你认为读得最好的选手。
三、熟读成诵,感知大意。
1、教师导入:同学们朗读得很棒,我想很多同学都已经熟读成诵了吧,我们来比一比谁背诵得最快。
2、学生自由背诵。
3、教师抽背,表扬背诵得好的同学,鼓励背诵稍慢的同学。
4、教师引言:背得不错!话题交流:读了诗,我觉得这方小池( )。我们读一下前两句诗,都有什么景物?诗人什么情感?后两句呢?
5、美丽的画,需要同学们动情的朗诵来衬托,让我们一起尽情朗诵吧!
四、指导书写。
1、呈现“首、无、爱、角、采、树、尖”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4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五、积累诵读。
1、教师导言:(充满激情地)这首诗写的夏日可真美呀,短短二十个字就描绘了一幅这么美的景象。你们还知道哪些描写夏日的诗吗?(引导学生扩展背诗,激发其喜爱朗读古诗的情感。)
2、搜集更多古诗,参加下周班级开展的“古诗诵读会”。
[《古诗二首》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7:《小公鸡和小鸭子》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提土旁”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重点:
1、认识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提土旁”1个偏旁。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读好小公鸡和小鸭子的对话。
教学难点:
理解课文内容,懂得伙伴之间,要团结友爱,互相帮助。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观察图画,引出课题。
1、教师呈现一幅彩色的课文插图。(图上有小公鸡和小鸭子)
2、教师引学: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什么?(师板书课题:小公鸡和小鸭子)
3、教师引问:
(1)从课题上看,课文讲的谁和谁的事?(小公鸡和小鸭子)
(2)“和”在题目中是什么意思?(表示小公鸡和小鸭子两个小动物之间,它们发生了什么故事呢?让我们一起去看看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生看着课文认真听。并思考:(出示读文要求)
这篇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
(出示答案:讲的是小公鸡跟小鸭子一起玩,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子吃,小鸭子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下河后差点被淹死,幸亏小鸭子救了它。课文讲了小鸡和小鸭的不同习性,以及它们团结友爱、互相帮助的美德。)
2、(出示读文要求)今天我们要认的生字宝宝还有一些藏在课文里,你来读读课文,读后把它圈出来,并借助拼音读两遍。
3、(出示生字)师领读。
块:今天我们认识一个新偏旁(出示课件),这个偏旁叫做提土旁,想一想你认识的哪个字也是提土旁?(地、坏)谁能读“块”?
捉:谁来记住它?生:左边是提手旁右边是一个足。用“捉” 组一个词或说一句话?
急:这个字是心字底,今天学的“忽”也是心字底。
直:这个字里面是三横,与真特别像,直的反义词是什么?生:弯。
行:是双人旁,组词:行走、人行道。
死:反义词是“生”。
跟:足字旁,与脚有关。组词:跟着。
身:是独体字,组词:身边、身上、身体。
齐读两遍。
小老师领读。
去拼音齐读。
出示带课文中生字的词语。
开火车读。
三、走进故事,精读课文。
1、(出示课件)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自己读一读课文。
2、(出示课件)观察图画上的小公鸡和小鸭子,想一想它们长得什么地方不同?(嘴:小公鸡嘴巴尖,小鸭子嘴巴扁。脚:小公鸡脚趾分开,小鸭子脚趾之间有蹼相连。)联系《雪地里的小画家》。
3、(出示课件)读课文,分组讨论: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都去了什么地方?分别做了什么事情?它们的心情是什么样的?(师总结:小公鸡和小鸭子一起去了草地里,小鸭子捉不到虫子急得直哭,小公鸡给小鸭子捉虫子吃,他们都很高兴。他们一起去了小河边,小鸭子给小公鸡捉鱼吃,小公鸡不会游泳差点被淹死,小鸭子救了小公鸡,小公鸡很感激小鸭子,他们很开心。告诉大家要团结友爱、互帮互助。)(板书)
4、(出示课件)再读课文,为什么小鸭子捉不到虫子?为什么小鸡不会游泳?(因为小鸭子的嘴巴是扁的,所以小鸭子捉不到虫子,小公鸡的脚趾是分开的,脚趾之间没有蹼相连,所以小公鸡不会游泳。)
四、分享硕果,总结全文。
(1)朗读课文。请两位同学分别读小公鸡和小鸭子说的话,大家齐读叙述部分。要求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把图画中的意思读出来。
(2)根据板书说说小公鸡和小鸭子是怎么互相帮助的?
(3)回归生字,引读两遍。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利用生字卡片,抽查生字。
2、(出示课件)生齐读生字。
3、分角色朗读课文。
二、指导书写。
1、呈现“他、河、说、也、地、听、哥”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7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河:左窄右宽,三点水,第一笔靠右,二、三笔对齐,“口”压竖中线上下压横中线。师范写,生认真看:点、点、提、横、竖、横折、横、竖钩。
也:第一笔横折钩的横向右上方倾斜,最后一笔是竖弯钩,不是竖折钩,写时要注意。师范写,生认真看:横折钩、竖、竖弯钩。
他:左窄右宽,单人旁,右边是“也”。组词:他们。师范写,生认真看:撇、竖、横折钩、竖、竖弯钩。
地:左窄右宽,提土旁,右边是“也”,组词:土地。师范写,生认真看:横、竖、提、横折钩、竖、竖弯钩。
说:左窄右宽,言字旁,组词:说话。师范写,生认真看:点、横折提、点、撇、竖、横折、横、撇、竖弯钩。
听:左窄右宽,口字旁,组词:听见。师范写,生认真看:竖、横折、横、撇、撇、横、竖。
哥:上下各一半,第六笔大横压横中线。上下两个“口”字右边压竖中线。教师范写,学生认真看:横、竖、横折、横、竖、横、竖、横折、横、竖钩。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5、齐读生字并组词。
三、说一说。
(出示读一读,比一比)说一说两句话有什么不一样?
1、小公鸡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小公鸡偷偷地跟在小鸭子后面,也下了水。
2、小鸭子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鸭子飞快地游到小公鸡身边。
[《小公鸡和小鸭子》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8:《怎么都快乐》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怎、独”等13个生字,会写“玩、很”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积累一些含有动词的词组。
3、理解课文内容,体会和伙伴一起玩的乐趣。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词语理解,分角色朗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看图说话。
出示本班孩子玩耍时的图片(一个人,两个人,三个人,多个人),说一说谁在干什么?
说一说你平时喜欢怎么玩?
2、引出课题,并板书。
3、认读“怎么”,注意尾音轻声。
二、整体感知,学习生字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课文讲了什么?
完成填空。
( )玩,很快乐;( )玩,很快乐;( )玩,很快乐 ;( )玩,也很快乐。
2、生自读课文。
3、出示带拼音的生词,认读。
自读,小老师领读,齐读。
怎么 独自 跳绳 讲故事 羽毛球 游戏 打排球 打篮球
连线 运动会
4、去掉拼音,认读。
同桌互相读,开火车读。
指导书写“讲”(注意言字旁的点和折写在一条线上,看起来精神)。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一)学习第一小节。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其他同学边听边想:一个人可以玩哪些游戏?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指导理解“独自”,说一句话。
汇报交流。
将“折船、折马、踢毽子、跳绳、搭积木、看书、画画、听音乐”板书在黑板上。齐读这些词语。
2、省略号表示什么意思?
让学生试着说一些省略号省略的内容。
如第一个省略号可以补充“折飞机、折千纸鹤、折爱心”
如第一个省略号可以补充“听故事、玩拼装玩具、玩遥控车”
3、指导书写“玩”“很”。
指导书写“玩”,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王字旁最后一笔是提。
指导书写“很”,左右结构,左窄右宽,注意右半部分的笔顺。
(二)学习第二、三小节。
1、同桌两人接力读二、三自然段,互相检查字音是否读正确,句子是否读通顺。
指导学习多音字“得”。出示习题,选择合适的读音。齐读一遍。
结合游戏规则理解词语“轮流”。
2、 两个人可以玩哪些游戏?三个人可以玩哪些游戏?用横线在文中画出来。
汇报交流。
结合图片理解词语“甩绳子”。
将“讲故事、下象棋、打羽毛球、坐跷跷板、跳绳”板书在黑板上。齐读这些词语。
让学生试着说一些省略号省略的内容。如“下跳棋、打乒乓球、捉迷藏”
(三)学习第四小节。
1、自读第四小节。
2、许多人可以玩哪些活动?在文中画出来。
根据学生的汇报板书。
四、拓展延伸,情感升华
1、将板书上的动词用红笔画出来,让学生体会动词。
2、我还能说这样的词语。
3、总结。和小伙伴一起玩多开心啊!下课后,选择喜欢的活动和小伙伴一起玩吧!
[《怎么都快乐》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9:《小猴子下山》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瓜、空”等7个生字。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从中明白做事情的道理。
3.理解“非常”的意思,并能说一句话;学会运用量词“一块、一棵、一片、一个”;积累“又×又×的××”的短语。
教学重点:
1.认识“猴、结”等12个生字,会写“瓜、空”等7个生字。
2.理解“非常”的意思,并能说一句话;学会运用量词“一块、一棵、一片、一个”;积累“又×又×的××”的短语。
教学难点: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插图、板书等复述故事,从中明白做事情的道理。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学习“猴”字
1.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是一个故事,题目叫《小猴子下山》,师板书课题。提示:“猴”字反犬旁,跟动物有关,右边是王侯的“侯”,中间没有一竖。
2.指导读“小猴子”,“子”读轻声。
3.回忆带“犭”的字。(狼、狗、猪)如果是口字旁,师板书“喉”,应该是什么意思?(跟口有关),根据形声字的构字规律,它也读hóu,是呼吸器官的一部分,可以组词“咽喉”。
二、初读课文,明确路线
1.小猴子下山,到了哪些地方?请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
2. 结合学生回答,粘贴图片,板书:
一块(kuài)玉米地 一棵桃(táo)树下
一片西瓜地树林
(1)教学“块”。
①在“一块玉米地”里,“块”是量词,还可以说“一块糖、一块饼干、一块黑板、一块玻璃”。
②出示另一种解释:成疙瘩或成团的东西。组词(糖块儿、土块儿)一般会带儿化。
③指导书写。
(2)教学“棵”。
细而长的,而且有生命的,能向上长的一般用“一棵”。还可以说“一棵向日葵、一棵小苗、一棵瓜秧”。
(3)教学“片”。
①指导朗读:“西瓜”的“瓜”读轻声。
②用于地面、水面、景色或成片的东西,还可以说“一片药、一片汪洋、一片好心”。
3.根据图片说话。
小猴子下山,先来到了一( )玉米地,再走到一( )桃树下,接着走过一( )西瓜地,最后看见了一( )小兔子。
三、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文。
2.认读“结”;理解意思:植物长果实;组词:结实、结巴。
3.板书:又大又多的玉米
4.板书理解“非常”,(特别、十分、很)用“非常”造句,指导书写“非常”。
5.掰(bāi);用手把东西分开叫“掰”,偏旁是“手”。(动作演示)
6.扛:用手把东西放在肩上叫“扛”。(动作演示)
7.练习朗读。
(二)学习第二自然段。
1.自由读文。
2.理解“满树”,是说树上全部都是,表示桃子很多。还可以说:
(1)今天超市打折,(满场)都是人。
(2)春天来了,(满地)都是绿色。
3.板书:又大又红的桃子 提示:“子”读轻声。
4.不要的东西,把它丢掉就叫“扔”。( 动作演示)
5.理解“摘”,在文中是“用手采下或取下”的意思,还可以说:摘棉花、摘帽子,但不能说 “摘玉米”。
6.有感情朗读。
四、全课总结
朗读1、2自然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生字,检测朗读
1.出示“猴子、结实、掰玉米、扛着、美满、扔掉”认读。
2.齐读第1-2自然段,回顾故事内容。
二、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一)学习第三自然段
1.指名朗读。
2.捧(pěng):用两手把东西放在胸前叫“捧”。(动作演示)
3.板书:又大又圆的西瓜 指导写“瓜”。
总结:又大又多的玉米 又大又红的桃子 又大又圆的西瓜
训练:又×又×的太阳又×又×的的苹果 又×又×的××
4.固定句式训练:小猴子走到一块玉米地里,看到又大又多的玉米;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小猴子走到_____________,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感情朗读。
(二)学习第四自然段
1.齐读课文。
2.用手臂围着叫“抱”,还可以说“抱孩子、拥抱”。
3.像“扛、扔、摘、捧、抱”都是表示手的动作,都是“扌”,选字填空。
摘 扔
下班了,医生( )下口罩,离开了医院。
捧 抱
我( )着一本书,认真读了起来。
4.理解“往”,出示三个意思:①去,到;②过去;③向、朝。分别组词,指导书写“往”字。
5.感情朗读。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齐读。
2.理解“空着手”的意思,出示“空”的其它意思:①没有结果;②天空和词语“扑了个空、空军”,选择搭配。指导写“空、进”。
3.想象小猴子心里会想些什么,指导读出小猴子的失望。
三、全文总结,讲述故事
想象小猴子回家后,和妈妈的一段对话。
提示:①老猴子会怎么问?②小猴子可能怎么回答?③听完了小猴子的话,老猴子又可能怎样教育小猴子?④小猴子又会怎么回答?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小猴子又下山了,这一次它可能是怎样吸取教训的?回家编一本题为《小猴子第二次下山》的图画书。
18小猴子下山
一块玉米地 又大又多的玉米
一棵桃树 又大又红的桃子
一片西瓜地 又大又圆的西瓜
树林 蹦蹦跳跳 可爱
空着手
[《小猴子下山》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0:《动物儿歌》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图片激趣,引入课文
1.教师呈现文中出现的小动物的图片。边呈现学生边说动物名称。(蜻蜓、蝴蝶、蚯蚓、蚂蚁、蝌蚪、蜘蛛)
2.请一两位学生选择其中的一种动物简单说一说这些动物都会做什么。
3.出示课本插图,引入课文。今天我们就要来学习一篇和这些小动物有关的课文,看,他们来了!这篇课文的作者把各种动物的活动写成了一首儿歌,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这首《动物儿歌》。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蜻 蜓 藏 蚂 蚁 食 粮 蜘 蛛)
(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得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
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蜻蜓 捉迷藏 蚂蚁 食粮 蜘蛛)
(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间 迷 造 运 池 欢 网)
(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中间 迷路 造房子 运走 水池 欢乐 结网)
(4)齐读词语。
6.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偏旁为“辶”的字。出示“迷”字,学生先观察,说说自己的发现。接着教师范写“迷”字,边说边讲解。(这个字的结构是半包围结构,先写里边的“米”字,要注意最后一笔的捺要变成点,“辶”写的时候三笔写成,注意笔顺。)
(2)学生在课本上练习书写‘迷’字。
(3)学生自学“运、造”两个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
(4)同桌结合,合作学习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减一减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个字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生字。
三、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整篇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逐句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
2.学生观察课文中的动物的名称,说一说自己的发现。教师加以总结归类,加深学生的记忆。(动物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我们再来读一读,用心记住这些字的字形。)
3.结合插图,学习课文。先出示和句子相关的插图,让学生自己说一说图片上的动物,然后出示句子,结合图片,理解句子中所说的动物活动。
4.我会连。儿歌已经学完了,下面老师要考一考大家的记忆力了,儿歌里的小动物分别都做了什么活动呢?你能把小动物们相应的活动连起来吗?
指名回答。完成之后再一起读一读。
5.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短语。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六种小动物,还知道了它们的活动,更重要的是学会了本课的生字,我们再来认真读一读,用心记住它们。
6.教师总结:课文已经学完了,大家一定收获了不少知识,我们一起来看一看。首先是课文中的六种小动物,他们的名称都是虫字旁的字,还有七个要求我们会认会写的生字。让我们带着收获的喜悦再把这首儿歌读一读,尤其是里边的生字,要读准字音,认清字形。
[《动物儿歌》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1:《端午粽》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好长句子。
3.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2个偏旁“立”“米”。
教学难点:
1.读好长句子。
2.了解我国的传统节日,加深对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热爱。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发兴趣,猜谜导入
1.猜谜:同学们,老师给大家带来一则谜语,想猜吗?听好了:三角四楼房,珍珠里面藏;想吃珍珠肉,解带脱衣裳。(粽子)
2.揭题:好!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与粽子有关的文章:《端午粽》。(板书课题:10、端午粽)
这个题目里藏了这节课我们要认识的两个生字,分别是“端”和“粽”。有小朋友能告诉老师你是怎么记住这两个字的吗?你用了什么识字方法?(熟字换偏旁认识“端”,把“瑞”字的王字旁换成了立字旁就成了“端”。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认识“粽”字,“米”加上“宗”就成了“粽”。一般米字旁的字都和粮食有关,比如“粮”、“粽”、“糟糠”“籽”等。)
3.读了这个题目,你的小脑瓜里都产生了哪些问号?过渡:那我们就带着这些小问号一起走进课文。
二、探秘方法,科学识字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读的时候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把自然段标出来。
2.同学们读得都非常认真,文中的词语宝宝忍不住要和你们见面了,你们认识他们么?(指名读一遍)
(1)象形字识字。“米”字和“豆”字这两个字是从古代的实物演变而来的,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它们的演变过程。首先来看“米”字,它的甲骨文就像是六粒米从中间被上下分开,逐渐的中间两粒米相连,慢慢又演变为我们现在所看到的“米”字。再来看“豆”字,甲骨文的“豆”字就像是把一颗豆子细分了,种皮、胚根等都有,后来又慢慢简化为现在我们所熟悉的“豆”字,这两个字你记住了吗?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心字底识字。还有两个字是心字底的字,分别是“总”和“念”。这两个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倒八字头加上口和心字底就成了“总”。今加上心字底就成了“念”,心中有所忆,口中有所吟,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
(3)加一加识字。还有些字可以用加一加的方法识记,比如“节”、“间”、“分”、“知”、“据”、“带”。首先来看“节”字,草字头加上两笔(横折钩和竖)就可以了,可以组词节日。门字框里面加上一个“日”就成了“间”,可以组词时间。“八”字加上一个“刀”就成了“分”,可以组词十分。“矢”字加上一个“口”就成了知,可以组词知道。提手旁加上一个“居”就成了“据”,可以组词据说。“卅”字加上秃宝盖再加一个巾字就成了“带”字,可以组词皮带。这几个字你认识了吗?我们一起来带上拼音读一读。
(4)巧用字谜识字。猜谜:一人在内,打一字。谜底就是肉字。“内”字里面再加一个“人”就成了“肉”。齐读。
带拼音齐读生字--去掉拼音齐读、指读、开火车读--接下来,我们把生字请到词语中来读一读。
三、细读课文,体会感情
1.生字词掌握了之后,请同学们再读一遍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粽哪些方面的内容?(整体感知课文)课文主要介绍了端午粽的用材、花样以及为什么要在端午吃粽子的由来。
接下来,请拿起你的书,静静的听老师读,我们一起走进《端午粽》这篇课文。
2.朗读感悟。
四、逐段分析
(一)学习第一段。
1.过渡:听完后,谁能告诉老师,作者一到端午节总是去谁家?(外婆家)
2.每一年的端午节,外婆都会煮好一锅粽子,盼望着“我们”回家吃,说明外婆非常希望“我们”回家,一家人团聚,开心地过节。
3.指名读,读出外婆的期盼。
4.齐读。你们读得可真棒啊,老师也想去外婆家吃粽子了。
(二)学习第二段。
1.过渡:每年端午节“我们”都去外婆家吃粽子,那粽子到底是用什么做的呢?谁来告诉大家?(指名读第二自然段)
2.(1)我们来看“青青的箬竹叶”这个词组,“箬竹叶”就是我们平常吃的粽子的皮,颜色是青色。那我们还可以说青青的( )?如青青的草地,青青的豌豆等。
(2)再来看“白白的糯米”这个词组,包粽子要用糯米而不是大米,这样包出来的粽子才会吃起来黏黏的。糯米是白色的,可以说“白白的糯米”。那小朋友们还能说出白白的( )?如白白的棉花,白白的雪花。
(3)最后来看“红红的枣”,你还能说出红红的( )?
(4)同学们,你们 “青青的箬竹叶”和“青的箬竹叶”哪个更顺口呢?那“白白的糯米”和“白的糯米”呢?“红红的枣”和“红的枣”呢?
这类词语都是用颜色来形容事物,并且所用表示颜色的字是重复的,这样更符合我们的表达习惯。这类的词语搭配你们掌握住了吗?
3.粽子是用箬竹叶、糯米、红枣包成的,那作者喜欢吃粽子吗?你从哪儿看出来的?(指名读第二段的第二、三句话)
(1)我们一起来看第二段的第二句话,句子比较长,先听老师读一遍,看看老师是怎么把长句子缩短读的。(范读时停顿时读的明显一些)谁能来试一试?这位同学已经抓住老师范读的精髓了,比老师读的都好,我们一起来读一读这句话,读的时候一定要注意停顿,把长句子读短。
(2)接着我们一起来看“又黏又甜”这个词语,粽子吃起来既是黏黏的,又是甜甜的。你还能说出类似的词语吗?(如又大又圆、又细又长、又快又好)。
4.“我”喜不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啊?谁能把你对粽子的喜爱给读出来?(指名读、男生女生赛读、齐读)
(三)学习第三段
1. 过渡:现在我们已经知道粽子是用什么做的了,那除了红枣粽,还有什么粽?(指名读第三自然段)
2.你能用“除了……还……”说一句话吗?(我除了会唱歌,还会画画)
3.从这一段中,你能体会到“我”对端午粽有什么样的感情?(喜爱)你从哪体会出来的?(指名读第三段第三句)这一句话也比较长,你会像刚才那样断句吗?谁来试一试?“我们/在外婆家/美滋滋地/吃了之后,外婆/还会/装一小篮粽子/要我们带回去。”我们一起来试试吧!看看谁最喜欢吃外婆包的粽子。
(四)学习第四段
1.过渡:看来大家都非常喜欢吃粽子啊。
2.那你知道端午节这一天吃粽子是为了纪念谁吗?(指名读第四段)
3.这一句话也是一个长句子,那应该怎么读好呢?谁来给大家提个醒?“长大了/我才知道,人们端午节/吃粽子,据说/是为了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男生女生赛读)
4.端午节是几月几日?你还知道哪些端午节的风俗?
五、认真观察、指导书写
1.呈现“午、叶、真、豆、节、米、分”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7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午”的第二笔横写在上半格,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并且比第一横长。“叶”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第四笔横短一些,写在横中线上方一点点,第五笔竖写在右半格。注意“真”字里面有三横。“节”字第四笔横折钩从横中线开始起笔,第五笔竖写在竖中线上。“米”字第一笔点和第二笔撇分别写在左上格和右上格,第三笔横写在横中线上,第四笔竖写在竖中线上。“分”字要注意上面是个八,一撇和一捺要分开。学生跟笔书空。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端午粽》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2:《棉花姑娘》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棉、娘”等13个生字。会写“病、别”等7个字。能够借助实物、图片或联系上下文理解“碧绿、雪白、可恶、盼望、惊奇”的意思,理解并能运用“碧绿碧绿的 ”、“雪白雪白的 ”的短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读好文中的对话。
3.理解课文内容,了解燕子、啄木鸟、青蛙、七星瓢虫分别吃什么地方的害虫的科学常识,知道它们是益虫和益鸟;蚜虫是害虫。
教学重点:
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词语理解、分角色朗读。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揭示课题
1.出示实物“一朵棉花”。
师: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一样东西,出示“棉花”,你知道它叫什么吗?
顺势指导书写“棉”(棉花是植物,所以左边是--“木字旁”,棉花是白色的,所以右上是--“白”,它可以做成棉布、毛巾等,所以右下是--“巾”。)
指导“花”字的读音。师范读,生跟读。指名读。
2. 引出课题。
指导书写“娘”并指导轻声的读音。
观察“姑娘”这两个字有什么特点?都是女字旁。
师:读了课题,你有什么疑问吗?
生:棉花又不是人,为什么叫棉花姑娘?
师:作者把棉花当做人来写,这是一篇童话故事。
二、整体把握 识记生字
(一)倾听范读,整体感知。
1.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思考:故事中都有谁?
2.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二)自学课文 识记生字
1.他们之间发生了什么事呢?
棉花姑娘的叶子上有 ,她先请 给她治病,接着请 给她治病,然后请 给她治病,最后, 治好了棉花姑娘的病。
2.认读词语。
棉花 姑娘 治病 燕子 别人 树干
忽然 惊奇 七颗星星 七星瓢虫 吐出
3.读含有生字的句子。
三、读文解词 练习运用
(一)学习第一自然段。
1.指名读第一自然段。
2.指导书写“病”和“医”。
书写 “病”:一点在中央,一横略上扬,一撇长长的,点、提别忘了。丙字写在右下方。
书写“医”:三框很调皮,一横先写上去,里面的内容写进去,最后竖折来补齐。
3.理解“可恶”。
简介蚜虫:它很小,比芝麻还小,但是危害很大,它专吸植物叶子里的水分和营养,是一种害虫。棉花姑娘特别厌恶甚至是恼恨蚜虫,因此,就说“可恶的蚜虫”。注意“恶”的读音。生活中,有哪些东西让你感觉特可恶的,填空:可恶的( )。
4.谁能把棉花姑娘的心声读出来。感叹号就是棉花姑娘焦急的心呀!
5.师:在生活中,你有什么盼望的事吗?(用盼望说一句话)
(二)学习第二、三、四自然段。
1.师:燕子、啄木鸟和青蛙是因为什么原因不帮忙呢?在文中找到答案画出来。
2.先同桌交流,然后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
(三)学习第五自然段。
1.理解“惊奇”。
师:这几位医生各有各的本领,但是对于棉花姑娘的病却无能为力,正当棉花姑娘愁眉苦脸时,“忽然,一群圆圆的小虫子飞来了,很快就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此时是什么样的表情?
让学生带着“惊奇”的表情表扬读棉花姑娘的话。
2.指导书写“奇”。先让学生观察字形,上面的“大”字写的小一些,下面的“可”字稍大一些,中间一横最宽。
3.认识七星瓢虫,请学生替七星瓢虫做自我介绍。
(四)学习第六自然段。
师:七星瓢虫把蚜虫吃光了。棉花姑娘的病好了之后,她的心情怎么样?
指导朗读第六自然段。
四、拓展延伸 回归主题
今天我们不仅学了一篇童话故事,还知道了一些科学常识。像这些对人类有益的鸟和虫,我们把他们叫益鸟、益虫。板书(益鸟益虫)请你课下收集益虫和益鸟的资料。在后边的几篇课文里,我们会接着去探索科学知识。
[《棉花姑娘》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3:《要下雨了》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3、通过课文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下雨前一些小动物的异常表现。
教学重点:
1、认识13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认识多音字“空”。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帮助学生理解为什么快要下雨的时候燕子飞得低,小鱼游出水面,蚂蚁搬东西。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导入新课。
出示“下雨了”,齐读。再出示“要”字,让学生齐读课题,区分“下雨了”和“要下雨了”有什么不同。(板书课题:要下雨了)
有一天,小白兔上山割草,正好赶上要下雨了,可小白兔却不知道,那他最后是否被雨淋湿了呢?我们还是来看看课文吧。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师范读,生看着课文认真听。并思考:(出示读文要求)
故事里有哪些动物?课文共有几个自然段?
(出示答案: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课文共有9个自然段。)
2、(出示读文要求)今天我们要认的生字宝宝还有一些藏在课文里,你来读读课文,读后把它圈出来,并借助拼音读两遍。
3、(出示生字)师领读。
腰:怎么记住它?生:用加一加的方法:月+要=腰。还有哪些字也能用加一加的方法?土+皮=坡,人+申=伸,口+尼=呢,门+心=闷,自+心=息,提手旁+般=搬,口+向=响。
沉:是三点水,还有潮、湿、消。
空:这个字是多音字,不仅读四声(有空),还读一声(天空)。
齐读两遍。
小老师领读。
去拼音齐读。
出示带课文中生字的词语。(山坡、很闷、伸腰等)
开火车读。
三、走进故事,精读课文。
1、(出示课件)现在我们把生字宝宝送回家,自己读一读课文。
2、(出示课件)齐读1-3段,想一想小白兔和小燕子在干嘛?他们都说了什么?你明白了什么?(根据回答理解小白兔在割草,空气潮湿,小水珠沾在了虫子的翅膀上,小燕子低飞捉虫子。)出示“因为……所以……”句式,指导说一说(因为空气潮湿,小水珠沾在了虫子的翅膀上,所以小燕子低飞捉虫子吃)。
3、(出示课件)指生读4-6段,思考:小鱼为什么游到水面上来了?(齐读小鱼说的话,理解“闷的意思”即缺少空气,透不过气来。)出示“因为……所以……”句式,指导说一说。
4、(出示课件)分角色读7-8段,想一想小蚂蚁在干嘛?他们都说了什么?你知道了什么?出示“因为……所以……”句式,指导说一说。
5、(出示课件)大雨真的下起来了,齐读第9段。
6、创设情境,扮演角色: 让学生演小白兔、小燕子、小鱼、蚂蚁,进行对话,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四、指导书写。
1、呈现“直、呀、边、呢、吗、吧、加”7个要求会写的字,让学生观察这7个字的笔顺、笔画特点。
2、教师整体范写,仔细观察生字的笔画位置。
直:用学生认识的“真”字来记,去掉“八”字底就是“直”字,注意里面三个横。组词:一直。师范写,生认真看:横、竖、竖、横折、横、横、横、横。
呀:用熟字加偏旁的方法记,“牙”字加上“口”字就是“呀”字。说话组词:好呀。(呢、吗、吧引导语气词的运用:这些字都是语气词,常用在句尾。)师范写,生认真看:竖、横折、横、横、竖折、竖钩、撇。左窄右宽。
边:注意走之底的书写,是三笔写成,组词:一边……一边……(知道运用关联词造句。)师范写,生认真看:横折钩、撇、点、横折折撇、捺。
呢:方法同“呀”。 师范写,生认真看:竖、横折、横、横折、横、撇、撇、竖弯钩。左窄右宽。
吗:方法同上。师范写,生认真看:竖、横折、横、横折、竖折折钩、横。左窄右宽。
吧:方法同上。师范写,生认真看:竖、横折、横、横折、竖、横、竖弯钩。左窄右宽。
加:可以用加一加的识字方法,力+口=加。组词:加法。师范写,生认真看:横折钩、撇、竖、横折、横。
3、学生在书上先描红再独立书写,同桌互评,互相借鉴,教师巡视指导。
4、班级展示。
5、齐读生字。
五、说一说、议一议。
燕子、小鱼、蚂蚁下雨之前都在干什么?
[《要下雨了》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4:《古对今》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背诵课文。
3.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初步感受对韵歌的规律。
教学重点:
会认1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的意思,感受文中描绘的景象;初步感受对韵歌的规律。
教学时间: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巩固,引入新课。
1.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的生字你学会了吗?上课前我们先来一起复习一下。
2.“开火车”读词语。
哪列火车开起来?这列火车开起来!
3.齐读词语。
4.引入新课:今天这节课,我们还要再认识几个生字宝宝。下面我们就一起来学习识字六《古对今》。
5.简单介绍课题。今天我们学习的课文是一篇对韵歌。像题目一样,什么对什么这样的句式就是对韵,也可以说是对对子。那么今天我们要学的生字宝宝就隐藏在课文里,你们要用明亮的眼睛把他们找出来。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教师范读课文,学生在文中画出生字。下面听老师来读课文,你们要听准字音,看清字形。
2.学生借助拼音先自读课文,然后同桌合作互相纠正错误,先自学课文中的生字。
3.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生字。
(园 严 寒 酷 暑 晨 朝 霞 杨 )
(1)指名几个学生带拼音读生字,教师及时表扬(你读的真准确,你的声音真响亮等),也可让学生进行评价(你认为他读得怎么样?我认为……)。
(2)齐读会认的生字。
(3)去拼音男女生赛读。
(设计意图:采用多种方式读生字,一是增加学生学习的趣味性,二是加深对生字的记忆)
4.给会认的字组词记忆。
下面我们来给生字宝宝找一个小伙伴吧,谁来给他们组一组词?
学生先自己组词,然后教师出示词语。
(方圆 严寒 酷暑 早晨 朝霞 杨树)
(1)选择两到三名学生当“小老师”领读词语。
(2)“开火车”读词语。
5.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课文中不仅有让我们会认的字,还有一些不仅要认,而且要准确书写的字。
(古 凉 细 夕 李 语 香)
(1)指名带拼音读生字。
(2)去拼音开火车读生字。
(3)学生给生字组词,然后教师呈现词语。
(古今 清凉 细小 夕阳 李子 语文 香气)
(4)齐读词语。
6.指导书写生字。
(1)重点指导“凉、细、语”三个字。
先让学生观察这两个字的结构、偏旁、书写应注意什么,再说一说自己的识字方法,接着教师范写。“凉、细、语”都是左右结构,写的时候要左窄右宽,注意各部分在田字格中的占位。
(2)学生在课本上练习书写“凉、细、语”字。学生在写的时候教师巡视,根据学生的书写情况加以指导和评价。
(3)同桌结合,合作学习其余的生字,交流自己的识字方法(加一加的方法,减一减方法等)。然后在班上交流每个字的识字方法,便于学生记忆生字。
三、朗读课文,归纳总结。
1.课件出示整篇课文,以开火车的形式逐句读课文。(这样可以检测学生对生字的认读情况,学生读不好的地方及时耐心指导朗读)
2.分小节学习。
(1)指名读第一小节的内容。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每一句里的字词的意思,再结合图片加深理解,帮助记忆。
以第一小节为例:
古对今,圆对方。严寒对酷暑,春暖对秋凉。先出示这一小节的内容,指名读。接着一句一句理解。学习古对今,就出示代表古、今的图片,便于学生对比理解。然后分别是圆、方、严寒、酷暑、春暖、秋凉。借助图片,再稍加解释说明,学生比较容易理解词语意思,也能加深对对对子这种句式的感受。最后在理解的基础上再次齐读这一小节的内容。
(2)以同样的方式学习课文的二、三小节。
3.齐读课文,感受课文的韵律。课文全部学完之后,再次完整地读课文,在朗读中,体会课文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4.出示课后读一读、记一记的词语。这篇课文读起来非常顺口,也很好记,里边的生字词语更需要我们用心掌握,让我们再来读一读、记一记这些词语。
5.拓展延伸。教师引导学生课下搜集一些其他的对韵歌,读读记记。或者试着自己写几句,与其他学生交流。
[《古对今》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5:一年级语文下册《彩虹》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下册》第10单元----雨中的第2篇主体课文。《美丽的彩虹》是一篇充满儿童情趣的小儿歌,作者以丰富的想象描绘出雨后彩虹的美丽景象。文中主要写几位小朋友看见彩虹而触发的一连串想象,通过丁丁和冬冬的诉说以及弟弟和妹妹的问话写了彩虹的美丽,大自然的美丽。整篇儿歌分为6节,每一小节浅显易懂,读起来朗朗上口,在学习中又渗透了自然小常识,因此学习起来学生很有兴趣。
教学目标:
(1)使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完成能读、会读和读好的过程。
(2)掌握要认的生字和课文中的部分其他生字,能正确书写生字的笔顺。
(3)激发、鼓励学生充分发挥想象,感受大自然的美。
能力培养:
(1)识记生字,培养学生自己观察字型的能力。
(2)继续培养学生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力。
(3)逐步培养计算机的操作能力。
德育目标:对学生进行自然知识的探索研究及自然小常识的积累。
教学重、难点:
(1)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认识晴、虹、空、神、遥、银、仙、女、
戴、定、顶、滑、绘、巨、颜、淡。
(2)能够正确书写生字。
(3)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能够按照老师的要求自主学习,朗读认字,读出神奇、愉悦的感情。
教具准备:
网页、彩虹贴图,生字卡片
教学环节
师生互动
设计思路
一、联系生活,导入新课
1、师:同学们,认真看我写两个字——(彩虹)谁能来拼读这个字(虹),一生读,师板书,齐读。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这个字呢?2、你们见过彩虹吗?在那里见过?
大部分同学都没有真正的看见过彩虹,彩虹在我们的生活中很难见到,不过今天我带来了几张彩虹的图片,我们一起来看看吧!(配乐播放彩虹图片)看到了彩虹,你想对它说什么呢?3、对,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篇新课文:《美丽的彩虹》。
(板书:美丽的)请同学们仔细看老师写课题。齐读课题。(贴彩虹)
课题中识字,指导学生拼读、识记“虹”字,识字途径多样化,便于学生识记。
开课让学生欣赏彩虹的图片,大大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了学生学习积极性,引出了课文。
二、初读课文,游戏识字
1、师:丁丁冬冬看见了彩虹也像你们一样高兴,我先来读读他们说了些什么,同学们边听边指,遇到不认识的字,听听老师是怎样读的,听准字音。
2、师:你们想不想也来读一读?自己读读课文,遇到不认识的字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解决,比比谁读的字音最准确!
3、大家看,课文已经在屏幕上,红色的词语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词语,你还能读出它们吗?现在试试看,比比谁能读出所有的生词!
4、我们一起来玩个“小小火车开起来”的小游戏,鼠标的箭头指哪个词,就读哪个词,如果他读的正确,其他同学跟读,如果他读错了,你不要读,可要听仔细了,现在开始——(小小火车哪里开)学生分组,逐个读词。
5、在这些生字中,你觉得哪些最难记呢?你有什么好方法记住这些字?学生提,其他帮助他解决,后教师出示(戴)(晴与睛怎样区别)。6、
师:现在生字宝宝又躲到气球中去了,谁能把它读出来,就能把彩虹打扮得更美丽,同学们敢试试吗?
看我们把彩虹打扮得多美呀!快为自己鼓鼓掌吧!在教师的范读中,低段学生更易掌握朗读要领,对学生提出最简单实在的要求并引导学生在读书中自己解决字音问题,培养了学生良好的读书习惯。
通过两个阶段的识字,先自己解决简单的生字,再在老师指导下学习较难的字,识字学习呈现了梯度。发挥语文教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的优势,开发了识字教学的电脑游戏与识记方式,生字教学趣味化,使识字过程不再枯燥无味,变被动于主动,符合低年级学生的学习心理,延长了集中注意力的时间,不断巩固了生字,提高了学习效率。
三、细读课文,入情入境
1、师:见到了这么美丽的彩虹,谁想把课文再读给大家听一听?你想读谁说的话呢?
我们(其他同学)一起来读第一和最后小节。
2、把自己想读的小节读一读,看看谁读得最好。
3、现在我们一起来读读课文,想读哪一节就读哪一节。
(对学生的读书、听讲习惯及时表扬,提醒)
4、师:课文中出现了四个小朋友,他们分别是:
生:丁丁、冬冬、小弟弟、小妹妹。
师:他们看到了美丽的彩虹又说了些什么呢?1)丁丁说。(第二节)
(1)生:说一说。
师:边说边贴(贴“桥”)。
(2)谁想来读读丁丁说的话呢?
一生读。使用灵活多变的读书方式,促使学生多读、乐读,在读中感悟,激发情感。教师把自己摆在与学生平等的位置上,教学相长,师生间朋友般地合作学习。
培养一年级学生良好的听讲习惯并学会适当的评价是极为重要和必要的,富有鼓励性的话语,对学生会树立学生自信,起到激励作用。
不断引导学生在不断地读书中感悟彩虹的形状美、颜色美,发挥联想和想象,在无形中训练了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师生一起读书,让学生自己评,发现“问题”,把自主权还给学生,随后帮助读书的同学读准每个字音,读出每句话的感情,真正做到了师生共同参与学习过程。
通过让学生读自己喜欢的小节,引导学生充分感悟彩虹的美与神气,并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引导学生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进一步拓展思维,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与想象力。
适时地渗透与本课有关的科学小常识,增加学生学习兴趣,拓宽知识面。
实现课外知识与课内知识的融会贯通。联系生活,扩展语文,是新教材的目的,是课改的目的,更是学语文的目的。
(3)哪位同学能作示范给大家读一读呢?
(4)喜欢读的同学我们一起来读一读吧。你们还喜欢读谁说的话呢?2)冬冬说。
(第三节)
(1)一生读。
(2)师:冬冬说了什么?(贴“项链”)生齐说
(3)师:大家看这条项链多美呀,你想怎样读呢?哪个小组想再来读一读,读出它的美呢?(读的时候可以边读边想象)哪个小组敢和他们比一比?(小弟弟)和(小妹妹)又想知道什么呢?3)小弟弟问。
(第四节)
(1)生:(小弟弟想知道——)
(2)师:谁想找好朋友和自己一起来读一读?
师:小弟弟把弯弯的彩虹当作——(滑梯),他想滑到太空人的家。
(3)我也想读一读,谁想和我一起读?
同学们来当裁判。我们读得怎么样?
有问号要读出问的语气。
(4)自己试着读一读,看谁比老师读得还要好!
(5)男同学敢试试吗?
(6)女同学能不能比他们读得还要好?小妹妹问。
(第五节)
(1)生:(小妹妹想知道——)
(2)谁想来读一读呢?注意读的时候要读出(问)的语气。一生读(2)哪对好朋友敢来读一读呢?
(3)谁敢向他们挑战呢?
(4)我也想和同学们一起来读,好吗?(齐读)
(5)师:小妹妹问——(边说边贴“笔”)
谁有这样巨大的笔,为彩虹画了七彩衣,看,这就是彩虹的七彩衣,多漂亮呀!分别有——红色、、、、、、、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赤是指红色。那么,彩虹又是怎样形成的呢?同学们先从课文第一小节中找一找。谁能来说一说?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4)彩虹是怎样形成的呢?(放彩虹的形成)
师带学生读。其实我们并不能经常看到彩虹,它的出现需要一定的条件,在我们生活的城市中更是少见,我也只是在我们一起去雨林谷时见过一次,同学们在旅游的时候,可以走到大自然中,寻找美丽的彩虹!
(3)彩虹的形成多神奇呀!可彩虹还是会消失,谁能来读读最后一小节呢?
(4)师带读
四、趣味写字,巩固生字
1)彩虹消失了,可彩虹留下的这几个字你会写吗?(巨、笔)巨:这是“巨”字,组词,笔画是——(笔画动)生说。2遍,生比划
在你的本子上写两个试试,注意笔画的顺序与占格的位置。笔:这又是个什么字呢?它是由哪两部分组成的组成,为什么?
我们一起来说说它的笔顺。2遍注意竹字头和“毛”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直观地向学生展示生字的笔顺,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能很好地解决本节课的写字难点。
五、再读课文
深化感情
1、师:会写了课文中的字,我们再回到课文,能不能把喜欢的小节记住?
2、让我们起立一起读一读,用自己最美妙的声音把美丽的彩虹永远留在我们的心中!起立齐读。
同学们,闭上眼睛,美丽的彩虹正在向我们招手呢!看到了吗?
让学生再读课文,把课文读通、读熟,读精,读出感情,彩虹变成了学生的朋友。
六、布置作业
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读一读这篇课文,好吗?
鼓励学生把培养起的对事物的真挚感情带出校园,融入家中,融入社会。
篇16:人教版二年级语文名师下册教案
《蚕姑娘》
一、检查复习
1.默写词语。
变成吐丝蚕姑娘吃桑叶
换上从此暖洋洋盖新房
2.指名读课文。
二、细读课文(第1-5自然段)
1.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什么事?(这一自然段告诉我们蚕姑娘从蚕卵里钻出来的时间是在天气暖洋洋的春天里)(告诉我们蚕是从蚕卵中孵出来的)(板书:卵一蚕)问:“钻出”是什么意思?(在这里,钻出就是爬出来的意思)
(3)小结:读了这一自然段,我们就知道蚕是在春天从蚕卵里孵出来的。
(4)齐读第1自然段。
2.第2自然段。
(1)指名读。
(2)刚从蚕卵里钻出来的蚕姑娘是什么样子?(又黑又小)
(板书:又黑又小)蚕姑娘出来以后怎么样?(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就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黑衣裳。醒来以后,变成黄姑娘)(板书:吃桑叶、睡、脱、醒)教师提示注意:蚕吃桑叶的几天当中,它是在动着的;而从睡到醒当中的时间里,它是不吃也不动的,这叫做蚕眠。(板书:蚕眠)蚕眠共有四次,每次都要脱去一层皮。第一次蚕眠脱去的是黑皮换上了黄色的皮,所以说“变成了黄姑娘”。
(3)小结:读了第2自然段。我们知道了蚕在生长中开始阶段的情况。
(4)齐读第2自然段。
3.第3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一自然段和上面第2自然段的语句基本相同,但有几个词语换了,谁能说一说?(“又黑又小”换成“又黄又瘦”;“黑”换成“黄”,“黄”换成“白”)这反映了什么情况?(反映了蚕姑娘在不断生长)(板书:又黄又瘦)还有什么词语换了?(“就”换成“又”)出示::登::
谁能说说“就”和“又”表示的不同意思?(表示两个不同动作接连发生用“就”;表示某个动作的重复发生用“又”)对,这里用“又”表示第二次蚕眠的情况是恰当的。
(3)齐读第3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的情况。
4.第4、5自然段。
(1)指名读。
(2)这两个自然段和上面第3自然段相比,谁能说说哪些语句不同?(“又黄又瘦”换成了“又白又嫩”和“又白又胖”;“变成白姑娘”换成了“从此一天天发胖”和“从此一天天发亮”;“脱下黄衣裳”换成了“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板书:又白又嫩又白又胖发亮)这反映了蚕姑娘不断地长大了
(3)齐读第4、5自然段,注意词语换用情况。
三、指导背诵
看提示(写在小黑板上)背诵第2、3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______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______衣裳。醒了,醒了,变成______姑娘。(每空依次在上下填两个字,下同)
2.看提示背诵第4、5自然段。
又______又______的蚕姑娘,吃了几天桑叶,又睡在蚕床上,不吃也不动,脱下旧衣裳,换上新衣裳。醒了,醒了,从此一天天发
篇17:《动物王国开大会》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物、虎”等13个生字,会写“要、连”等6个生字,认识新的偏旁“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3.理解“要、通知、一连”等词语的意思,知道“通知”要说清楚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会看懂“通知”,会口述“通知”。
教学重点:
1.认识“物、虎”等13个生字,会写“要、连”等6个生字,认识新的偏旁“牛”,理解“要、通知、一连”等词语的意思,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结合插图、板书等讲述故事。
教学难点:
知道“通知”要说清楚时间、地点、参加人、事情,会看懂“通知”,会口述“通知”。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直接导入,学习“物”字
1.板书词语“动物”,猜测读音。(生已经学过“动”字,很容易知道)识记“物”字,左右结构,“牛”字旁。强调:“牛”在做偏旁时,先写竖再写提。
“物”字扩词:植物、食物、物体
2.补充题目,练习朗读。“动物王国”要连起来读,“物”字读得稍轻。
3.质疑课题:动物王国要在哪儿开大会,什么时间开,为什么要开会?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走进这个故事。
二、初读课文,认读生字
1.请借助拼音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遇到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标出自然段。
2.反馈字词认读情况。
①出示带拼音词语:
lǎo hǔ ɡǒu xiónɡ tōnɡ zhī zhù yì yì bǎi biàn
老 虎 狗 熊 通 知 注 意 一 百 遍
shé tou ɡuǐ liǎn zhǔn shí dì èr tiān
舌 头 鬼 脸 准 时 第 二 天
自由读--同桌读--小老师领读--指名读
②出示去拼音词语:
老虎 狗熊 通知 注意 一百遍 舌头 鬼脸 准时 第二天
A.自由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B.理解“通知”:通知有两个意思,一是通知事项的文件或口信,像老师每天发的校信通;二是把事情告诉别人。文中谁通知谁干什么?找到那句话。
(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这句话什么意思?(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把这件事告诉大家)这里的“通知”是个动词,这句话也是故事的起因,再一起读读。
C.这句话中有个“要”字,换个词语,意思不变,可以换哪个?(打算)
出示句子:明天要是下雨了,我就不来找你玩了。
这件事情很重要。
这两句话中的“要”字是不是“打算”的意思?(如果;重大)
指导写“要”。(上下结构,上下同高,女字的一横要长,稳稳地托住上面的字)
D.找到“鬼脸”所在的句子:狗熊一听,伸了伸舌头,做了个鬼脸,连忙说:“对,对,对!”
表演“伸舌头、做鬼脸”的动作,狗熊为什么做了这么一个动作?(它通知大家开会没有说在哪一天)它会是什么样的心情?(不好意思、害羞)知道自己做错了事情不好意思会这样做,有时候想逗别人开心的时候也会做鬼脸。
指导写“舌”。
三、再读课文,巩固字词
同桌分自然段对读,标出读不准的字音和读不通的句子,多读几遍。
第二课时
一、复习导入,检测生字
1.出示词语“老虎 狗熊 通知 注意 一百遍 舌头 鬼脸 准时 第二天”,认读。
2.听写:舌头、重要。
二、品读课文,积累语言
1.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老虎让狗熊通知大家。自由朗读课文,找一找狗熊一共通知了几次?
2.反馈四次通知。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大家注意,动物王国要在明天上午八点开大会,请你们都参加!
请注意啦!明天上午八点,在森林广场开大会,请大家准时参加!
(1)自由朗读。
(2)找到相同点:都有“注意”这个词。平时在什么时候听过这个词?(老师讲课的时候;开会维持纪律的时候)一般都是在人多的场合,或是遇到很重要的事情,要提醒大家认真听的时候,都会用到这个词。
指导朗读“大家注意”,要读得大声。找依据:(文中说“狗熊用喇叭大声喊”)要让每一个小动物都听清楚,引起每个人的注意。
(3)找不同点:四句话一句比一句说得清楚。
第一句话介绍了事件;
第二句话增加了时间,但是不具体;
第三句话说清楚了具体的时间;
第四句话增加了地点。
很显然,通知的基本要素有时间、地点、时间,其实还有一个隐含的要素,就是参加人,你能在句子中找到参加人吗?(大家)大家是谁?(森林里的所有小动物)面对面口述通知的时候,用“大家”就可以了。如果是张贴的通知,就得说清楚参加人了。
(4)出示课后习题,找出信息。
通 知
本周五早上八点,请参加运动会入场式的各班同学,在教学楼门前集合。
少先队大队部
4月20日
时间: 地点:
参加人: 事情:
通知人: 通知时间:
(5)齐读第四次通知,“点”字扩词(雨点、点菜、圆点、终点、一点花生)引导学生用不同的意思组词或说话。
用模拟狗熊通知的方式理解“一连”的意思就是连续不断地、相接的。引导学生用“一连”说话:今天不知道怎么搞的,老师一连提了三个问题我都不会。
妈妈做的包子太香了,我一连吃了两个。
指导写“点、连、还、百”。
三、全文总结,学拟“通知”
1.分角色朗读课文。
2.给定主题,让学生现场口述通知。
四、拓展延伸,布置作业
把这个故事讲给爸爸妈妈听。
17 动物王国开大会
事情
时间 通知
地点
参加人
[《动物王国开大会》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8:《汹虎借尾巴》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教学目标:
1、认识“壁、墙、蚊”等12个生字,会写“捉、条、爬等”7个生字,认识“户、车”2个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3、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
1、认识“壁、墙、蚊”等12个生字,会写“捉、条、爬等”7个生字,认识“户、车”2个偏旁。
2、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鱼、老牛和燕子尾巴的作用以及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的特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好对话的不同语气。
教学难点:
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吸引注意
1、小朋友们,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有时候要向别人借东西,比如借橡皮擦、借铅笔、借书本等等,今天啊,有一只小动物遇到麻烦了,他也想借一样东西,是什么呢?
板书课题:借尾巴
2、谁借尾巴?
板书:小壁虎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学习新生字
(一)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自由朗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画生字词,给不认识的生字注音,借助拼音多读几遍,并标出段落。
2、学生充分朗读:同桌互读互考。如果发现同桌读错了,一定要教同桌多读几遍。
3、师范读课文,生边听边想: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
4、指名反馈:
小壁虎向小鱼、老牛、燕子借尾巴。(要求句子回答完整)
(二)学习生字。
1、出示插图,学生练习说话,教师相机出示生字词。
2、引导学生识记字形,交流识字经验。
(1)出示“我会认”的字,引导学生说说已经认识的字,并说说是怎样认识的。
(2)教师指导学生读起来有困难的字,重点指导三拼音节字的读音。在学生合作学习的同时,不能忽视教师的领读和范读,此环节生字的呈现一定是在学生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可以出示生字组成的词语,在读准词语的基础上认读生字,并用多种方法识记字型。
如:结合图片识记生字:壁、墙
熟字加一加识记:蚊(虫+蚊)咬(口+交)房(户+方)赶(走+干)转(车+专)认识新的偏旁:户、车(注意作为偏旁时最后一笔是“提”,和车字书写笔顺最后一笔“竖”稍有变化。)
谜语识字:您(心上有您,表示第二人称尊称)
熟字换一换识记:继-断 泼-拨
形近字识记:用-甩
生表演动作:傻
3、生自由读,同桌互动,师采用开火车读、指名读等方式检查学生识记情况。
(三)指导书写生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写的字:“条、爬、草、房”
2、回顾偏旁,观察生字结构,及其在田字格的位置,起笔、收笔位置在哪尤其要注意,认识新的偏旁“户字头”。
3、交流写字经验,教师引导学生学习新的偏旁:“户”叫“户字头”。
(1)条:注意上面是折文。下面是竖钩,不是竖。
(2)爬:半包围结构,爪要写得稍大,首撇短平,捺要伸展,巴要写得小些。
(3)草:草字头的横不宜太长,两个小竖要上开下收。
(4)房:户字头和户的占格不同,方的横要超过户。
4、教师范范写,学生描红。
5、展示、评价书写。
第二课时
一、回顾课文,复习导入
1、出示生字,复习生字。
小游戏:我指你认
2、说说:小壁虎为什么借尾巴--向谁借--借到了没有。
二、学习课文,感悟内涵。
(一)逐段学习课文。
1、齐读课文第1-2自然段,思考:小壁虎为什么要去借尾巴?
2、自由读课文第3、4、5自然段,思考:小壁虎都是向谁借尾巴,请你在“谁”下面画横线。并想象他是怎么借的,怎么说,怎么做的?
学生反馈,相机板书:鱼、牛、燕子
(1)学习课文第3段。
①指名读这自然段,想这段共有几句话?
②老师出示前三句话,学生一句一句地读,老师分别出示:
A.谁来到什么地方?
B.他看见了什么?
出示( )来( )去让学生照样子说词语。
C.说了什么?
比较句式,抓住关键词,小壁虎很有礼貌,用的是商量的口气,指导学生有语气地朗读。
③小鱼把尾巴借给小壁虎行吗?指名读第四句话。(板书:拨水,同时出示活鱼实物,让学生观察并体会小鱼是怎样用尾巴拨水的。)
④想一想:小壁虎为什么没有借到尾巴?(指导学生朗读,读出小鱼姐姐说话的语气,并让人听出小鱼尾巴的作用。)
用“谁来到什么地方,它看到什么,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向小鱼借尾巴的过程。
⑤分角色朗读这一段。
⑥老师小结学习这一段的方法。
刚才我们学习这一自然段时,先读句子,理解课文的内容,再按照“谁来到什么地方,他看见什么,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借尾巴的过程,然后查一查,小壁虎为什么没借到尾巴。(板书:步骤:①读,②说过程,③想。)
4.按照学习第3自然段的方法,学习第4自然段:小组讨论学习。
①学生先自学,后在小组内讨论、学习。
②老师检查小组学习结果。
指名朗读第4段,读出有礼貌的语气。小壁虎有礼貌地向老牛伯伯借尾巴,并且用商量的口气。还要读出老牛真诚稳重的语气。
小组分角色朗读。哪个小组愿意读给大家听。
③老师出示投影,演示投影片,老牛用尾巴赶蝇子。帮助理解课文内容。
④仍然按照“谁来到什么地方,他看见了谁,说了什么”的句式,说一说小壁虎向老牛借尾巴的过程。
5.按照刚才的学习方法自己学习第5自然段。
①学生自学。
②检查自学效果。
(指名读课文,能够读出语气。)
说一说:燕子为什么不把尾巴借给小壁虎?
(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燕子用尾巴掌握方向就像司机叔叔用方向盘掌握汽车的方向一样。)
③看插图说一说壁虎向燕子阿姨借尾巴的经过。
6.学习第6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
①老师小结过渡:小壁虎向小鱼,老牛和燕子借尾巴,都没借到,心里十分难过,后来怎样呢?
②指名读第6、7这两个自然段。
想一想:妈妈的话应当读出怎样的语气?(老练,亲切的语气。)
小壁虎长出了一条新尾巴。他高兴地叫起来,应当怎样读?谁能试一试?
理解壁虎尾巴的作用。此环节可以适当补充其他动物尾巴的作用。
三、写字教学。
1、出示“捉、您、姐”
2、进行偏旁归类,观察生字结构,及其在田字格的位置,起笔、收笔位置在哪尤其要注意。
3、交流写字经验。
捉:左窄右宽,左边稍高,稍长,足的最后一笔捺要舒展。
您:上下结构。注意占格。
姐:女部最后一笔是提,且不能长于撇。
4、教师范范写,学生描红。
5、展示、评价书写。
四、作业布置。
今天,我们认识了生字,学会了写字,还了解到动物尾巴有不同的作用,还知道小壁虎的尾巴可以再生呢。回家后记得把这个故事给爸爸妈妈讲一讲哦。
[《汹虎借尾巴》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
篇19:人教版品德一年级下册教案
教学目标
情感与态度:对生活周边的事物有探究的兴趣;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
行为与习惯:留心观察家乡的变化。
知识与技能:善于观察,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多种方法收集有关资料,并进行简单地整理和应用;在老师的帮助下,汇总、表达获得的信息;乐意和同伴合作、交流,共同分享成果与快乐。
学情分析
从学生的社会环境与生活基础来看,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向前飞速发展,近几年国家对农村建设的大量投入,农村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但与城市相比,农村变化相对缓慢,特别是边远农村地区,这些变化可能是细微的,需要老师帮助学生发现。如村村通工程、远程教育、农村医保、农村文化建设,当地旅游业的发展(农家乐)等。从学生心理特点和认识程度来看,农村小学二年级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是能感受到这种变化的,但因为认知水平的差异,学生是否会留意观察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感受到这些变化给生活带来的便利,这些都是需要我们教师引导学生去留心观察和体验。
通过对学生的困惑和障碍分析,我们发现对周围生活的变化,学生虽然能看到一些,但是关注的内容仍需要教师的分层次引导,从家庭到学校最后是周围社会环境的变化,这样学生在调查时才有针对性和实效性。
因此,本课针对以上的学情分析,确定的教学重点是培养学生对生活周边事物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教学难点是使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教学本课题时,教师在课前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组织学生到自己生活的地方进行环境、交通、生活状态等方面的小调查,使学生在课前对自己生活地方的变化有初步的感受。教学中,要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在引导学生发现、了解家乡变化的同时,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认识这些变化给人们生活带来的便利,这样才能激发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的情感体验。通过引导学生畅想家乡未来的变化,激发学生爱家乡,从小树立为家乡作贡献的情感与愿望。
教学重点
培养学生对生活周边事物探究的兴趣,能留意自己周围生活的变化。
教学难点
使学生为家乡的发展变化感到高兴与自豪。
教学准备
师生课前共同调查自己生活的地方和学校的变化(环境、交通、生活状态等),搜集各种新旧照片进行对比。
课时安排
1课时。
完成话题“我家门前新事多”的教材内容。
教学过程
活动一小红家乡的变化
1.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段录像,是一个叫“小红”的小姑娘介绍她家乡变化的录像。大家想看一看吗?请大家认真看,想一想,小红的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2.[播放视频:我家门前新事多]
3.提问:小红的身边发生了什么变化?
4.小结:小红她们村子里盖了新房子,人们的住房更宽敞了;新添了健身器械,人们可以锻炼身体;道路比过去宽了,人们出入更方便;她们的学校新挂上了提示牌,让同学们注意安全;新添了计算机教室,同学们也能用电脑进行学习了……
5.提问:看了小红向我们介绍的内容,你觉得小红的心情怎么样?为什么?
6.小结:小红的身边发生了那么多的变化,这些变化让小红和他的乡亲们、同学们生活得更快乐、更健康,他们真的非常高兴。
7.谈话:其实和小红一样,我们的身边也发生着一些变化。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说一说,一起学习新的一课《我家门前新事多》(板书:我家门前新事多)
【设计意图:以小红家乡的变化为范例,了解到可以从多方面发现身边的变化。初步感知,环境的变化使人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活动二我们村里的变化
1.提问:在你周围,都有哪些变化?(引导学生从自己家门前环境的变化,自己家中的住房条件、环境的变化,自己学校的变化,周围道路的变化等角度进行交流。)
2.当学生从不同角度介绍自己家门前的变化时,可做以下提问:
●环境变了,人们的生活有什么变化吗?你是怎么知道的?
●环境变了,人们的心情有什么变化吗?你是怎么发现的?
●看到这些变化,你想说些什么?
●看到这些变化,你们心情怎样?为什么?
3.小结:刚才同学们从不同角度介绍了家门前的变化,听了大家的介绍,老师也感到我们的家乡变化真大呀!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以发现的眼光看待自己周围,如社区、学校等的变化,并为之感到自豪。】
活动三畅想未来的变化
1.谈话:刚才我们提到了家门前的变化。我们的家乡越变越美了,越变越好了。让我们更加喜欢她。作为一个小学生,你还希望我们家乡的哪些地方变得更好吗?
2.学生运用课前搜集的资料来阐述自己的意见,发表自己的见解。
3.当学生发言时可进行追问:为什么你希望家乡发生这样的变化?
4.小结:通过刚才的讨论,老师感觉到同学们是那么热爱我们的家乡。家乡的更加美好需要我们每个人的努力。下面我们就把自己心中的家乡的未来画出来。
5.学生进行绘画。
6.作品展示:请学生讲讲自己为什么会这样画,并且将画贴在黑板上。
7.总结:今天的家乡是美的,明天的家乡会更美好!我们的生活也将越来越好。
【设计意图:激发学生憧憬家乡的未来,愿家乡的明天更美好的情感,并愿为家乡更美好做力所能及的事。】
板书设计
我家门前新事多
【《彩虹》名师教案(人教版一年级下册)(精选19篇)】相关文章:
人教版小学北京教学设计2023-12-21
小学语文第九册习作3《秋天的树叶》作文指导2023-04-0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数学教案2022-07-05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音乐教案2023-08-21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下册第六单元写作教案:语言简明2022-07-21
《下雪天》课后反思(人教新课标二年级下册)2022-05-07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复习教案2022-09-23
人教版五年级下册语文教案2023-02-21
雷雨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二年级下册)2024-01-27
人教版猫老优秀名师教学设计2022-1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