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的爱》教案设计参考

时间:2023-06-25 07:42:51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父母的爱》教案设计参考(推荐16篇)由网友“玲娜贝贝”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父母的爱》教案设计参考,希望大家喜欢!

《父母的爱》教案设计参考

篇1:《父母的爱》习作教案设计

《父母的爱》习作教案设计

《父母的爱》习作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选择父母关爱你的小事,畅所欲言,说出你的心里话。   2、使学生学会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某方面的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3、指导学生如何拟定题目,如何写好开头和结尾。 教学重点: 引导学生选择父母关爱你的小事,畅所欲言,说出你的心里话。 教学难点: 使学生学会通过抓住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以及心理活动等某方面的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 课前准备: PPT课件 歌曲《母亲》的MTV 教学方法:   情境教学法、引导启发法 教学过程: 一.课前序曲, 渲染亲情 今天,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了一首百听不厌,感人至深的歌曲,想听吗?好,请听。播放阎维文的《母亲》。让同学欣赏跟唱。二.激情导入,感受亲情。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这首歌吗?老师也喜欢这首歌,你从这首歌曲中听懂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呢?生:(根据自己的领悟,畅所欲言) 师:是的,不仅母亲爱我们,父亲也很爱我们。我们每个人都在父母的关爱下成长。那么,谁能说一说,在生活中你的父母是怎么关爱你的呢? 师:父母这么爱你,你当面向他们表示过对他们的感谢吗?想不想对他们说些心里话?(想)好,今天我们就来写一篇关于“父母的爱”的习作。希望能借助这次习作的机会,把你想对父母要说的心里话说出来。 三、大屏幕出示习作内容。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轻声读一读习作的内容。 师:通过阅读习作内容,大家知道了本次习作的范围是什么吗?谁能说说?(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归纳指导:(大屏幕出示) 通过一件“父母无微不至地关心,疼爱你的”事,向他们说说自己的心里话。可以是感谢的,可以是赞美的,也可以是关心的…… 通过一件“让你明白了父母良苦用心的”事,表达你由不理解父母到理解父母的思想转变,说出你的心里话。可以是懊悔的,也可以是感谢的,还可以是表明决心的…… 通过一件“父母教育方法不正确或行为过分的”事,说说你的心里话,可以建议父母改进教育方法,可以劝说他们改掉不好的习惯,还可以说说其他的心里话。 四.感悟方法,诉说亲情 师:请同学先想一想选择哪方面的事例,想对父母说哪些心里话?然后请你把想对父母说的心里话浓缩成两三句话写在练习本上。(教师巡视)师:指名说一说你的心里话。师:老师相信每一句话的背后一定有一个感人的故事。如何把你的故事讲得让大家都能感动呢?(通过具体事例表达真情实感)怎样才能表达人物真情实感呢?我们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描写呢?(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外貌、心理活动来描写表达了自己的真情实感。) 师:下面,请同学看大屏幕,老师为大家准备几个片段,来感悟一下作者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的呢?(大屏幕出示范例) 1、“他满脸灰尘,双眼布满血丝,衣服破烂不堪,到处都是血迹。挖到地38个小时,他突然听到瓦砾堆底下传出孩子的声音……”----------《地震中的父与子》 通过父亲的外貌表现父亲对孩子的爱。 2、她说:“巴迪,真是你写的么?多美的诗啊!精彩极了!”-------《“精彩极了”和“糟糕极了”》  通过母亲的语言描写表达了对孩子的爱。    3、“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E…”--------《慈母情深》 从母亲的这一系列动作中可以感受到母亲的辛苦。    4、“时间艰涩的流动着,像沙漏坠入我忐忑不安的`心房。两个小时过去了儿子还没有回来。虽然我知道看病是件费时间的事,但我的心还是疼痛地收缩成一团”--------《学会看病》 从母亲的心理活动描写可以感受到母亲的爱。 生:同学们读了这些句子,纷纷说出怎样才能表达人物真情实感?要注意哪些方面的描写? 师:一篇文章要想把它写的有血有肉,就要抓住人物的动作、语言、神态的描写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六、出示习作要求:(多媒体展示习作要求:选择父母关爱你的小事,畅所欲言;抓住细节描写,表达真情实感,说出你的心里话;写完后,读给爸爸妈妈听。) 师: 同学们心中有了故事,也知道了本次习作的要求,一会儿老师就要请同学们讲讲心里话背后的故事。现在,请把你的故事先跟你的同桌或前后桌交流一下。(教师巡视,了解情况)    师: 现在老师想请几名同学给大家讲一讲。其他同学要认真听,看看她说的这件事是否感人,他是怎样表达真情实感?你可以帮助他补充。 生:学生纷纷举手讲述自己的故事,师生参与评价和适当的纠正、补充。 七、开头结尾  不可忽视 师:一篇文章的开头和结尾在文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容忽视。怎样能写好开头和结尾呢? 生: 同学们举手说说自己写开头的方法。 师:介绍几种文章开头的方法。(边说边用课件展示) 八、文题指导,画龙点晴。 师:题目是文章的眼睛,好的题目能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对文章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如何拟好作文题目呢?  1、题目要简练。题目用语力求精练简洁,题目不宜过长,避免繁琐。如 《妈妈的爱》   2、题目要贴切,也就是题目概括的内容要和作文内容相一致。如《XXX我想对你 说》  3.题目要生动,要新鲜、独特、醒目,不能陈旧呆滞,让读者望而生厌,兴趣索然。 如《父母之爱,无处不在》 九、老师读下水文《感谢爸爸妈妈》 十、总结   这节课,大家对自己的父母说出了心里话,下节课我们就写这篇作文,希望同学们能写出你的真情实感。然后,回去把习作读给父母听。同时,老师希望同学们不要只在习作中写写而已,要把自己的心里话经常和父母交流,这样更能加深父母与儿女之间的感情。

篇2:父母的爱内容教案设计

父母的爱内容教案设计

【教学理念】

力求体现在自由选材、大胆表达的过程中进行有效的习作指导。情贯始终,情知结合,以知为出发点,以知为落脚点。在三维目标的整合中促进学生写作素养逐步形成。

【教学目标 】

1.激发表达情趣,乐于表达父母爱自己的事或父母和自己之间感人的事;

2.拓宽学生思路,让学生觉得可说可写的内容很多;

3.能不拘形式地表现事情中感人的细微之处,写出真实感受。

【教学过程 】

一、情境导入

(设计意图:《小学生之友》是广大小学生喜闻乐见的儿童刊物。能在这本刊物上发表习作是孩子们的心愿。借母亲节、父亲节即将到来的时机,以《小学生之友》编辑部发出约稿信的形式导入 ,激发兴趣,使学生乐于进行这项习作,变要我写为我要写。)

1.同学们,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小学生之友》编辑部向我们班同学寄来了一封《约稿信》,你们看!(课件:《约稿信》的内容据语文书上的习作内容编写。)

2.学生看后,师问:母亲节、父亲节快到了,这是约什么稿呀?(让学生用自己的话说说,教师相机板书:写。)

二、激情拓思

(设计意图:以情为纽带,通过图画、音乐及教师的语言魅力感染学生情绪,叩开记忆之门,搜寻、回忆爸爸妈妈爱自己的事。教师引导拓宽学生思路,使学生感到有很多内容可以写,生活中点点滴滴都有。)

1.另外,编辑部还让余老师带来了几幅我们和爸爸妈妈在一起的温馨图画。想不想欣赏?(课件:温馨图画,教师伴着画面的出现,和着音乐简单描述。)

2.其实,生活中像这样的事还有很多很多。打开你的记忆大门,搜索一下,选一件印象最深的事用一、两句话简单地和同桌的小伙伴说说吧!

(以和同桌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的聊天方式,消除学生对习作的心理压力,使学生处于一种放松的状态。)

3.现在,谁愿意来说说?(开始学生说的内容一般集中在生病时、下雨时。这时,教师从生活上、学习上、困难上、快乐时等角度拓宽学生思路。)

三、顺学而导

(设计意图:在这个环节中,并不刻意地安排学生学习怎么写,也不用所谓的范文约束学生的表达方式,而是从学生的表达需要出发,在学生把事情原原本本说出来的基础上,教师顺势发掘所说事情中的细微感人之处,引导学生把这些感人的地方说出来,然后让听的同学从自己听后的感受中拎出这些细微感人之处,使学生自己感受到怎样表达真情实感。这样的.导从学生中来回到学生中去,不露痕迹,学生完全是自悟所得。)

1.同学们,你们看,无时不在,无处不在。要让大家真切地感受到这份爱,那我们是不是应该把这件事原原本本地说出来呢?先在四人小组里和小组的同学原原本本地说说这件事。

(设计意图:在上一个环节用一、两句话简单说说这件事的交流中,教师以情促说,学生产生了表达的愿望,已不满足于简单地说。这时,教师提出让学生原原本本说这件事适应了学生的心理需要。而且原原本本地说是学生们易于理解和操作的伙伴语言。让学生觉得这样说一件事不难做到。)

2.同学们在小组里讨论得非常热烈,谁愿意和大家一起来分享。

(设计意图:从学生说的实际情况出发,因势利导,体现两个层次,一是清楚,二是感人。其中,说清楚是低年级说话、写话的要求,学生易达到。在这里提出是作为说感人的阶梯。这两个层次体现从学生中来到学生中去,寓导于学生的自悟自得中。)

(1)清楚。

①当发言的学生能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说出来时,引导其他学生体会这样说一件事,一步一步说出来,让人听了觉得很清楚。

②如果发言的学生不能把这件事原原本本说出来时,引导其他学生向这位同学问问听得不明白的地方,在生生互动交际中让发言的学生说清楚。再让学生比较前、后两次的说,体会后来说的清楚了。

(2)感人。

①当发言的学生已经能清楚地说一件事时,以师生平等对话的形式,教师站在一个倾听者的角度,在询问中让发言学生自己发掘这件事的细微感人之处。然后引导师生、生生对话交谈听后的感受,在评谈中顺势拎出诸如话语、拥抱、贴着、微笑、泪水等细微感人处并板书。

②如果发言的学生在说一件事时,已经把一些细微感人之处表达出来了,那可以直接引导师生、生生对话谈听后感受,再顺势拎出细微感人处并板书。

③教师在小结时要点出把板书中的细微处说出来很感人。

3.,情深似海。我们在爱中一天天长大,懂得感受爱,也要懂得回报爱。请看一段录相。(课件:公益广告洗脚的录相)

(1)学生观看后,师引导:你为爸爸妈妈做过什么事,送过什么礼物吗?

(2)你们看,爸爸妈妈真是太爱我们了!我们为他们做一点点事儿,都会让他们那么感动,那么高兴!我想:此时此刻有一首诗最能代表我们共同的心声。(课件:《游子吟》配古筝乐)(学生齐声朗诵这首诗。)

(设计意图:这样的设计既拓宽了学生的思路,又激发学生的情感,情动而辞发。另外,整合教育资源,把语文园地中的背诵内容适时渗入。)

四、激励习作

(设计意图:当学生争先恐后,谈兴正浓时,正是转入书面表达的良机,由说到写,直抒胸臆已是水到渠成。在此环节,放手让学生自由表达,一气呵成。)

同学读得美,表达的情感更美!小作者们,还等什么!(课件:投搞箱)赶紧拿起我们手中的笔把刚才说的事写下来吧!在写的时候,把事情写清楚,尽量把感人的地方都写出来。别忘了给写的内容加个题目!

篇3:《感激父母》教案设计

《感激父母》教案设计

《感激父母》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父母对我们的付出,体会父母对我们的关爱。

2、通过实例感受父母对我们的关爱,反思自己的行为,建立尊重,体贴父母的意识。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不知道大家听过这样一个故事没有。

《血色母爱》中报道了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下岗了,但是她不忍心看着她的女儿整天闷闷不乐,便决定带她的女儿去滑雪,还买了两件银色面包服,让她女儿高兴。但不幸的事却发生了:她们太兴奋了,滑得远离了指定的地方,导致雪崩,母女俩穿的银灰色衣服与白色相似,救援飞机根本看不到她们,母女俩都要冻僵了。最后,母亲把自己的血管割破了,用鲜血写了“SOS”使她的女儿获救了,而这位伟大的母亲却因失血过多,永远地离开了女儿。

学生交流:听了这个故事,你有什么感想?

二、自学指导

1、联系实际,想一想父母平时都为你做些什么?

2、为什么要感激父母?

3、母亲节和父亲节分别是哪一天?

三、交流互动

1、听歌曲《天亮了》

介绍歌曲创作的背景:在一次缆车事故中,一对父母在缆车掉下悬崖的一刹那,用手托举着自己的孩子,最终使这个孩子成为那次事故唯一的幸存者。

阅读《地震中的撑起》

请同学们回忆:

自己成长过程中,父母怎样守护我们?

怎样爱护我们?

怎样使我们健康成长?

[联系自己出生以来有几次得病以及当时父母的状况,自己人生中几个重要时刻父母的状况。]

2、让学生谈谈自己哪些习惯和父母是一样的.,哪些技能是从父母那里学来的,父母教过自己什么做人、做事的道理和方法…………

谈谈在这些情况中有什么难忘的趣事。

总结:父母是我们的第一位老师。

四、合作探究

四川汶川大地震发生后,当一名小女孩从废墟中解救出来时,周围的人都哭了;已故去的年轻父母脸对脸,胳膊搭着胳膊,用自己的身体搭成一个拱形,在地震发生的一瞬挡住倒下来的墙体,用血肉之躯为自己的孩子构筑了一道“生命的围墙”。

阅读完这个故事,你有何感想?

五、教师点拨

有这样一首诗“世界上有种人/和你在一起的时候/总是千万次嘱咐你要多穿衣服,要注意自己的安全/你觉得很烦/却也觉得很温暖/缺钱的时候/他总会说些赚钱不易之类的话/边训你/边塞钱给你/这种人/叫父母。”这首小诗的含义是指( )

A、父母的爱是千万次的嘱咐――让你想冲出这个家

B、父母的爱是一种唠叨――让你觉得很烦

C、父母的爱是一种教训――让你觉得好没面子

D、父母的爱是埋藏在柴米油盐中的智慧――让你茁壮成长

篇4:《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感受不同阶段的爱

2、父爱与母爱的比较

3、区分“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和“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过程与方法

1、比较法,通过对父爱与母爱的比较,重新审视爱。

2、问题探究法,以时间和逻辑顺序分析“爱是一种能力。”

3、讨论法,联系自身,感悟生活,获得爱的真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引导学生把对“爱”的认识由感性层面上升到理性的高度,并且形成健康而成熟的心灵。

2、享受爱的同时,试着学会付出和努力,更好地热爱生活。

教学重点及难点:

(1)引导学生理清文章的思路,品味关键语句,并进而深入理解文章的内涵。

(2)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的上升到理性的高度。

教学方法

1.勾画圈点法:在浏览课文的过程中,学会寻找关键句子。

2.讨论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合作学习,探究交流。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课文(一):

冰心的小诗里说:“母亲啊!天上的风雨来了,鸟儿躲在到它的巢里;心中的风雨来了,我只躲到你的怀里。”歌颂了母爱的伟大。有人说:父爱如山.而好父母除了提供给孩子一个遮风避雨的温暖巢穴,同时也给他们一双能够展翅高飞的羽翼。可见,在我们的成长过程中,父母之爱,温暖而执着。当然,这是我们对父母之爱的感性认识,那么,又如何理性的看待父母之爱在我们成长之路上的作用呢?请看美国心理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一文。

导入课文(二):

北京师范大学教授于丹曾说过这样一句话:“这个世界上所有的爱都是以聚合为目的,只有一种爱是以分离为目的,那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父母真正成功的爱,就是让孩子作为一个独立的生命个体从你的生命中分离出去。这种分离越早,你就越成功。”那么,如何来理解这句话的真正含义呢?今天我们就通过对《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这篇选文的解析来体会其中的涵义。

二、整体阅读 ,感知课文, 明确文章的思路。

(小组讨论后代表发言,教师归纳)

明确:概括地讲,这篇文章谈了“爱”。具体如下:

(一)一个人的爱的能力发展。(1—3)

(二)爱的对象的发展及原因。(4—8)

(三)探讨了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就是父爱与母爱的综合的问题。(9—10)

三、细节探究。

教师提出一系列问题,让学生小组讨论并解决问题。

1.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2.母爱父爱的优点与缺点。

3、母爱父爱有何本质的区别?

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

5、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

师生互动解决问题

1、生活中常常见到这样的场景: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马上消失,大哭大闹,完全将自己的满足快乐建立在别人是否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我想大家小时候肯定都遇到过,叔叔阿姨总会问你在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之间你更喜欢谁。这时候你的判断标准是什么呢?就是谁在那一段时间里经常满足你的要求,谁更宠着你,你就更喜欢谁。

这就是费罗姆所说的不成熟,幼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

那么,在人的成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是怎么样的呢?5分钟时间,迅速阅读全文,找出相关信息补充下列表格。

年龄段特征

刚出生阶段

8岁以下

8~10岁

少年时期

成熟时期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明确:

年龄段                                特征

刚出生                              无被爱的意识

8岁以下                              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                              用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期                            感受到爱唤起爱的力量

成熟期                            我需要你,因为我爱你

2、我们来看,文题是《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也就包括了“父爱母爱、孩子的爱”,那么,父母的爱是怎样的呢?在作者看来,父母的爱有何优点又有何缺点?(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明确:

优点:世界上最伟大的,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渴求的。

母爱

缺点: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用努力赢得。

优点:可以通过努力获得,可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父爱

缺点: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其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

3、“我爱,因为我被人人爱”“我被人爱,因为我爱人”这两种感情有何本质的区别?(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明确:前一种是不成熟的爱,只懂得接受,并且因此使自己看起来弱小、孤立无援,处于被动的状态。比如哭闹。

后一种则是通过努力去赢得爱、创造爱,变得有力量而且成熟,处于主动地位。

由此可知,爱不是一种与生俱来的,有一个逐步发展的过程: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4、母爱与父爱的作用是什么?

(小组代表发言后,教师归纳)

明确:  母爱   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温和 独立

父爱   给孩子信心 指导孩子生活  理智 自信

因此,父母不仅给了孩子爱,他们还使孩子在爱中成长,又学会去爱别人,这是一个理性的、圆形的过程。

5、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怎样的爱?

联系全文,深入思考,圈点勾画,概括要求全面、具体。明确一个健康成熟的灵魂要达到的高度。

明确:

一个成熟的人最终能达到他既是自己的母亲(独立温和),又是自己的父亲(理智自信)的.高度。成熟的人使自己同母亲和父亲的外部形象脱离,却在内心建立起这两个形象。一个成熟的人需要母爱与父爱的结合,既要发展母亲的良知,又要发展父亲的良知。也就是有母亲的爱的祝福,又要有父亲的爱的原则。

故母爱与父爱这两种不同类型的爱在一个人的成长过程中是互补的,缺一不可的。人从同母亲的紧密关系发展到同父亲的紧密关系,最后达到综合,这就是人的灵魂健康和达到成熟的基础。

四、延伸拓展:

作者认为,母亲是孩子的‘自然世界’,父亲是孩子的‘思想世界’。……成熟的人就意味着他不是依赖父亲、母亲给他提供的世界,而是自己心中拥有这两个世界。回想自己成长的道路,是否感受到这两个世界对你的影响?你又该如何为心中这两个世界而努力呢?这两世界将给你的人生带来什么样的境界呢?

请同学们围绕这些问题, 课后写一篇反思作文。

篇5:爱父母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父母的爱是伟大的。

——题记

“父母的爱像一阵春风,轻轻地吹过我的心;父母的爱像一个太阳,带给我温暖;父母的爱像一把雨伞,帮我遮风挡雨。啊,父母的爱是多么伟大呀!

父爱如山

父爱如山。有一次,我和老爸下楼去跳绳,老爸先让我定了一个目标,我坚定地说:“200“。老爸在一旁鼓励我说:”加油!罗宸翌,你可以的!“我先做好了热身活动,马上要开始了,只听见老爸大喊:”预备,开始I“我便飞快地跳了起来,但是因为我体力不支,实在跳不动了,最后才跳了189下,我心里非常难过,老爸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说:“不要放弃,你因为前面跳太快了,导致后面跳不动了。”听了爸爸的话,我鼓起了勇气,准备开始跳第二次。第二次开始了,我飞快地跳了起来,虽然一开始没有跳的太快,但是后来不小心被绳子绊了几下,居然只跳了193下,这是老爸在一旁开口了:“这次是因为你后面被绊了几下,否则肯定可以跳到200下的。“于是,我准备在休矣一会儿之后,”迎接“第三次跳绳。只听见老爸的一声“开始”,我又飞快地跳了起来,这一次我既没有一开始就跳得很快,也没有绊倒。所以最后我跳了212下,我开心地和老爸击了一个掌。原来父爱是鼓励我不让我没有自信,还帮我分析错在哪里呀!父爱是多么伟大呀!

母爱如水

我还记得,有一年快上小学的时候,妈妈对我说:“你快上小学了,所以我现在要去买一辆电动车,这样才能骑着电动车带你去上学。”我好奇地问妈妈:“妈妈,可是你还不会骑呀!”万一你摔倒了怎么办?“妈妈回答我说:”没关系,只要多练习就行了。”过了几天妈妈就买了一辆电动车回家。

一开始,妈妈一骑上车就会摔倒,我马上跑上去问妈妈:“妈妈,你没事情吧?”妈妈笑咪咪地对我说:“没关系。”说着妈妈又站了起来,重新骑。后来,妈妈经过无数次摔倒之后,终于学会了骑电动车,妈妈开心极了。妈妈说她终于学会骑电瓶车了,可以送我上学了,看着妈妈手上的淤青,我却有些心疼。母爱是多么无私呀!

后记:大家说:世界上只有妈妈好,但是我认为爸爸也是如此,父母的爱是多少无私伟大呀!等我长大了,要好好报答他们!

篇6:爱父母

亲情是一股涓涓的细流,给人带来甜甜的滋养。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父母之爱融合在一起,让我感到幸福温暖。

父爱是严厉的,他教导了我做人的准则。记得一次放寒假时,我和爸爸约好在除夕前夜,把寒假作业全部写完,不然就要再写两套卷子。我当时就拍着胸脯,信誓旦旦地写下了保证书,心想:一个星期还写不完作业吗?于是接下来的几天,我不是下楼和小戏伙伴玩,就是和哥哥踢球玩游戏,作业?早就抛之脑后了!爸爸友情提醒了我几次,我却满不在乎,心想作业还早着呢!时间一天一天过去了,我带写带玩着……糟了!糟了!今天可是最后一天,这才如梦方醒,作业还差一部分没有写完。我眼睛骨碌一转,计上心来。心想:向爸爸撒个娇,兴许爸爸会放我一马,让我推迟一天写完呢!想到这里,我来到了爸爸书房,挽着爸爸的胳膊,嬉皮笑脸地说:“亲爱的爸爸,作业我能不能拖延一天写完呀!”我用余光偷瞟了一眼爸爸,只见他一脸严肃,眉头拧在了一起,虎目圆睁,看上去火山好像既将爆发。我心里奇怪,不就是一天吗?又不是不写,有必要这么生气嘛?“不行,”爸爸一拍桌子,斩钉截铁地说:“今晚你就是写到12点也必须把作业写完,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要说到做到,做一个有诚信的人。‘凡出言,信为先’,这不是你经常背诵过的《弟子规》吗?怎么一用到生活中你就忘得九霄云外了呢!”我红着脸,惭愧地低下了头。那一夜,我奋笔疾书,一直写到深夜11点,累得我筋疲力尽,但就在那一夜爸爸让我懂得了做人要诚实守信,践行自己的诺言,“言必信,行必果”这就是人生的态度。

母爱是慈祥的。就在前几日的汉字听写大赛中,我获得了第一名的好成绩。我知道,这屡屡战功的背后,都有一位时刻比我并肩作战的无名英雄,那就是我的妈妈。每个夜晚是妈妈陪我挑灯夜战,每份资料是妈妈口干舌燥地给我报听写,每个生僻的字词是妈妈帮我查阅资料答疑解惑。当我拖着疲惫的身体上床睡觉时,妈妈还在灯下为我逐字逐句地批改,还不忘在旁边注释加强我的记忆。“妈妈,你累吗?”“不累”,妈妈打着哈欠说。灯光下,妈妈头上的那几丝白发愈发刺眼,看着妈妈熬红的双眼,我的眼眶湿润了…….

无论你在天涯海角,无论这个世界如何变化,世界上唯一不变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爱,爸爸妈妈,我爱你们,当你们老了,头发白了,皱纹多了,我也依然会陪着你们看夕阳。

篇7:爱父母

父母的爱是伟大的,是无私的。这些说出来谁都明白。我看过很多人的作品,差不多都是写的父爱母爱是多么的伟大,是多么的无私。

有一点我也能够肯定,父母的爱的的确确是伟大的,也是无私的,但为什么从古到今,文人们每每把父母对子女的爱写得那么的伟大,那么的感人,而我在生活中总没有看到、没有碰到呢。我总是在想,他们写父母对他们的那份爱、那份情,一看就使人落泪,不明白那些故事是真还是假但我要写父母对我的爱绝对是真的。

在我的家中,父母对我们兄弟姐妹的爱也是无私的,父母让我们衣食无忧,让我们安心学习。就算是在农忙那段时间里,父母也不会因为他们忙可是来,而要我们不去上课,或者学习,去帮他们的忙。就算他们再忙,别人家里的孩子都回家帮忙,而我们一家却没有一个人回去,我的爸爸、妈妈更不会打电话让我们回家帮忙的。

我自上学后,就经常不在家。有的时候回到家里,看到他们忙碌的身影,突然心血来潮,真的很想帮帮他们的时候,他们总是对我说,只要你好好学习,比什么都强。并且读书是为自我好,不是为了他们,仅有好好学习将来才会有出息。虽然父母对我们的爱一言难尽,我们也很清楚父母的爱是伟大的,但我和弟弟、妹妹,却总私下里议论,说我们没有感觉到父母对我们的爱,像别人的父母对他们的子女那样伟大、那样的感人。其实我们当时都不明白父母对我们的爱,比那些人在作品上写的还伟大。只是当时我们都还小,并且很平凡,没有遇到过大风大浪,所以父母对我们的爱,仅仅是体此刻生活细节的点点滴滴。

之后,慢慢地长大了,才明白爸爸、妈妈在外面辛辛苦苦地工作,为的就是赚钱给我们上学。但他们却忽视了我对他们的感情,他们虽然成天在城市里,却没有学会油腔滑调,以我父母的性格,根本不会对我说那些像冰心的妈妈对冰心说的那么感人的话。所以,我还没有理解父母对自我的爱,是体此刻不起眼的生活细节上,并且当他们对我的爱总包围着我的时候,我总是以为父母对我的爱不够深,不像别人那样爱他们的子女。

我最终认识到你,父母对我的爱。

篇8:父母的心教案设计参考

父母的心教案设计参考

教学目标:

能由一波三折的故事及与台湾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的比较中去体会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能发出身边的爱的故事。

课前学习:

欣赏影片《妈妈,再爱我一次》,思考:妈妈送走儿子是不是她不爱儿子了?

课堂学习:

一.整体感知课文内容

1.导入: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我们来研究一下这篇文章的标题:父母的心,怎么解释?

2.创设情境:请你大声朗读文章,并且结合文章内容对题目作出补充:

父母的心是 ,因为……

3.归纳:父母的心是一片爱子之心

二.体会父母对子女浓浓的爱

1.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学习内容

过渡:在课前我们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的影片片断,影片非常感人,但与文章不同的是,妈妈送走了小强,课前老师布置了思考题:妈妈送走小强,是不是代表她不爱儿子了,谈谈你的看法。现在请你将自己的思考亮出来。

归纳:妈妈送走小强也是出于对小强的爱

2. 组织辩论:

过渡:

老师就有疑惑了,要请大家为老师解疑:送走是爱还是不送是爱?请发表你的见解。

归纳:送与不送都是爱

.总结评价:

爱是人类最伟大的一种情感,爸爸妈妈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小强的妈妈忍痛送走小强,无一不体现出爱的伟大,古往今来,许多诗人、作家赞美爱、歌颂爱,今天在课堂中我们感受到了浓浓的爱,我想请大家结合自己的体会将你感受到的爱表达出来:

投影:口头小创作:爱是……

三.拓展:发掘生活中的真爱

1.过渡:“可怜天下父母心”不管是父亲还是母亲,绝大多数对自己的.子女充满着爱,而且这种爱是无私的、真挚的、深沉的,在学完这篇文章后,请你与大家分享你身边的爱的故事,让我们一起来感受身边的爱。

2.拓展:爱是相互的,在我们享受父母关爱的同时,你有没有想过如何回报父母呢,比如为他们做一些事情,对他们说一些话……,请你来谈谈。

课后学习:

将生活中的爱的故事形成文字,做在周记本上。

板书设计:

父母的心是一片爱子之心 送

爱是……

送走小强也是对小强的爱 不送

篇9:父母的心的教案设计

父母的心的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学习本文采用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笔法,把故事写得波澜起伏,曲折动人,《父母的心》教案4。

2、理解小说表现的深刻主题,即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重点难点]

1、重点:情节的曲折性。

2、难点:作品流露出的淡淡的哀怨。

[教学时数]一教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日本现、当代小说家。出生在大阪。主要作品有《伊豆的舞女》、《雪国》、《古都》等。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已有多部作品在中国翻译出版。

2、导语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柯罗里)“母亲的心是儿女的教室。”(比彻)……引入《父母的心》一文。

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

理清文章思路,学生讨论、交流。

这篇小说共有17段,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基本规律,可以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1―2),破题。写穷富两家同在一艘轮船上,形成鲜明的对照,交代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和人物关系。

第二部分(3―6),故事的开端。写高贵的'妇女想领养穷人的一个孩子。

第三部分(7―12),故事的发展。写穷男人和他的妻子三次换送子女给富太太的经过。

第四部分(13―16),高潮部分,初中二年级语文教案《父母的心》教案4》。上面三次送子换子已为矛盾冲突蓄足了势,这最后一次是要索回女儿,人物的矛盾冲突已发展到了顶点。

第五部分(17),小说的结局。一家六口终于团聚了。

三、探究

课文如果一开头就写贫穷父母一个孩子也不送,是否更能表现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生讨论交流,明确:

不能。因为父母总是这自己的孩子着想的,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能过上好日子。当有人开出优越的条件时,贫穷父母是不能不为自己的孩子着想的。如果一开始就加以拒绝,就显得不真实,不自然,也不能充分表达父母爱子之心。现在这样写的好处是:符合生活的真实;能把贫穷父母曲折复杂的内心活动表现出来;惟其如此,才能使作品产生艺术感染力,打动读者的心。

四、语言训练

仔细体味课文中所写的“当爹妈的心”,根据下面提供的情境,用一两句话写出“那位父亲”和他的妻子的心理。

1、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她时?2、送走长子时?

3、用次子换回长子时?4、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5、要回女儿时?

五、积累

收集反映父母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学生互相交流。

六、小结

1、中心意思

本文通过对穷夫妻最终拒绝优越的条件,不愿把自己任何一个孩子给富人的故事,表现了天下父母对自己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2、写作特点。

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故事情节。

浓浓的爱心中隐含着淡淡的哀怨。

七、布置作业

《父母的心》教案4

篇10:《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原创《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东冶中学  史建平教学目标: 1、理解文章在情节安排上“一波三折,跌宕起伏”的特点; 2、感受小说“浓浓的爱心,淡淡的哀怨”的风格特征。 3、学会理解父母,珍惜亲情。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故事情节的一波三折   难点:把握人物心理变化。 教法:情境创设法 学法:朗读法、研读法、讨论法等,在老师问题的引导和设置的情境中,利用老师准备的和自我原有的资源有效学习。 课前准备: 1、师生共同搜集川端康成的有关资料; 2、师生共同收集古今中外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谚语、格言、民谣等。 3、制作多媒体课件 4、收集有关亲情类的歌曲和图片,如歌曲《母亲》,《妈妈再爱我一次》中的图片和歌曲。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很多人都看过一部催人泪下的电影,它的名字叫《妈妈再爱我一次》。黄秋霞与林国荣真心相爱,并已珠胎暗结,可惜他们的良缘遭到林母的反对,一对薄命鸳鸯被无情拆散。林国荣在母亲的'压力下,另娶妻子娟娟,但娟娟经医检确定不能生育。为了延续林家香火,林母软硬兼施,要接回秋霞含辛茹苦养育的儿子志强。秋霞为了自己的孩子能过上较好的生活,受到良好的教育,答应了林母的要求。请同学们观看精彩片段(母亲分别情形) 生发言:送走孩子,是不是不爱自己的孩子? 那么,如果不送呢?日本作家川端康成在小说《父母的心》里也有关于送孩子的情节,我们来看一下这位父母会怎样做。 二、作者简介 川端康成(1899―1972),日本现、当代小说家,1968年获诺贝尔文学奖、作品有《伊豆舞女》、《雪国》、《千羽鹤》、《古都》等。 三、初步感知 浏览课文,根据小说的情节概述述课文。 开端(3-6)想领养孩子。 发展(7-12)三次送换子女。 高潮(13-16)要回女儿。 结局(17)一家六口团聚。 四、深层感悟 1、孩子都是父母的心头肉,可文中的父母想把自己的孩子送走,这是为什么?后来为什么又不送了?请同学们深入课文,思考交流这对父母在不同阶段的心理。 财主夫人要求送一个孩子给他时: 送走长子时: 用次子换回长子时: 用女儿换回次子时: 要回女儿时:   a那位父亲犹豫不决,要和孩子的妈妈商量后才决定。 b贫穷父母认为对方条件优越,送走一个孩子可以让他过上好日子,自己的负担可以减轻一些。 c实在舍不得长子,要把他要回来,怎么要?要老二去换老大吧,就说长子是接班人,不论怎么穷,也不能将长子送人。 d次子也舍不得,也要去把他要回来,怎么要?要女儿去换他吧,就说老二长得和去世的婆婆一样,扔了他就如扔了婆婆,这不孝啊。 e女儿太小,也舍不得。现在拿了人家的钱怎么办? 如数奉还,我们宁愿全家六口饿死在一起。 (6)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都明白了,父母在送孩子的问题上之所以犹豫彷徨,是因为他们的心里装着这么多东西,是因为他们对子女的爱是那么的真挚,那么执着。随着他们心理和态度的变化,文章也显得一波三折,情节跌宕起伏。  2、初步感悟:父母的心是--------------------。 五、拓展延伸 师生展示课外收集反映父母关爱子女的故事、谚语、格言、民谣、诗歌等。 1、谚语格言   据说爱是下倾的,父母对子女的爱远胜于子女对父母之爱。   母亲的心是儿女的天堂。   岁月给母亲忧愁,但未使她的爱减去半分。   母亲是孩子未来命运的创造者。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2、《母亲以手喂熊救爱子》故事: 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一位母亲带着五岁的儿子到抚顺市的陶女士带着5岁儿子来到抚顺市劳动公园玩。当他们走到黑熊所在的笼子前。此时,公园工作人员正准备将黑熊搬到室内过冬,已经将笼子外侧的铁丝网拆除了一部分。孩子手里拿着一块糖,隔着铁笼伸进了黑熊嘴里。母亲一抬头,突然发现儿子的右手已在黑熊的嘴里,把孩子手拖回来已经来不及了。刹那间,母爱化为巨大的力量,母亲猛地把双手也伸进了黑熊的嘴里,一只手代替儿子小手“喂”给黑熊,另一只手护住儿子小手,拼命地从黑熊的嘴中往外夺。后来在工作人员的帮助下,这位母亲一双手重创为代价保住了儿子的小手。 六、真情感悟 同学们,看到这里,老师也想起了自己的父母。他们已经年近花甲,可心里还时刻装着他的儿女们。天冷了,他们会打电话告诉我添一件衣裳,地里长了新鲜蔬菜,他们总是扛着背着,长途颠簸到我上班的地方去送。同学们,至爱亲情,血浓于水,浓浓的亲情是人类共有的最纯真的感情。也许,父母对你的点点滴滴已经涌上你的心头,能不能和同学们说一说?(放背景音乐《母亲》 学生畅谈。 如果说母爱是船,载着我们从少年走向成熟;那么父爱就是一片海,给了我们一个幸福的港湾。如果母亲的真情,点燃了我们心中的希望;那么父亲的厚爱,将是鼓起我们远航的风帆。父恩比山高,母恩比海深。让我们永远感恩父母!  

篇11:“走近父母”班会教案设计

“走近父母”班会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通过这次主题班会,使学生能够体谅父母,能缩短与父母的心理距离,学会如何与父母沟通,真正走近父母。

教学方法:

讨论法,说说、议议。

教学程序

一. 课前填写调查问卷

发一纸条,调查学生与自己父母的关系,不需写名字,请真实填写。

A 亲密 B 比较紧张 C 疏远和一般

填完马上收齐,统计。

二.根据课前统计情况,导入

是谁,把我们带到这美丽的世界?是谁,呵护我们、保护我们、照顾我们?是我们的父母!可是,现在你是否觉得父母和你们的距离已经慢慢地拉大。你和父母是否已经没有了亲密感?今天,就让我们来学习如何走近父母。

三.出示一些图片,内容是

1. 不顾父母劝阻,长时间上网,荒废功课;

2. 放学迟迟不愿回家,贪玩。

3. 经常“煲电话粥”

除了以上情况?你是否还会不愿与父母外出,或长时间看电视,或与父母争吵等情况?

请同学讲讲与父母还有哪些地方关系紧张?

如果你有以上情况,父母会如何惩罚自己?请同学们讲讲并说说被惩罚后的感受。

被父母惩罚,责骂,或者打,你会觉得父母很不近人情。那让我们站在父母的角度上看看——

四.从父母角度看

投影毕淑敏的“孩子,我为什么打你”。

请一个同学朗读全文

五.从自身找原因

是的,打与不打都是爱,那被打事件中,你又有没有做错?请曾经被父母惩罚过的同学,说说自己做错了什么?

六.小组活动

写一写,算一算父母每一天要为家庭做多少事,付出多少时间?

想一想,父母容不容易?你有没有分担父母的艰辛?

议一议,对自己父母不满意的同学,说一说你认为谁的父母最理想?

说一说,拥有“最理想父母”的同学说说自己父母的不是。

说 说,可以调换父母吗?

七.怎么与父母交流

既然父母不能调换,我们就一定要包涵、接纳自己的父母,并尽量和父母多一点交流。那我们该怎么和父母交流呢?

1.老师说说自己与父母孩子交流的`情况?

2.学生说说自己与父母交流的情况。

3.选出一些写得比较好的“给父母的一封信”,请同学读出来,并把父母的回信也读出。

由此可见,我们与父母的关系并非不能改变,父母也不是不近人情的,他们也在关心我们,也在想办法走近我们。那我们就该主动走近父母。

走近父母的方法

1.多向父母表达你爱他们。

主动承担家务;

纪念日、节日送点小礼物;

遇特别情况写一封信表达感激;

适时为父母倒杯茶、削个水果。

2.和父母有分歧时学会换位思考,站在父母的角度上去想一想。

3.应让父母感觉你相信他们,多交流并经常给予赞美。

多向父母说说自己的情况,自己的愿望;

多倾听父母的话;

遇上烦恼,告诉父母,寻求父母的帮助。

4.回家和外出主动给父母打招呼。

5.时时紧记,父母只会爱孩子,决不会害孩子。

只要能理解、孝敬、尊重父母,你就和父母走近了。

八.布置作业

1.做一个表格,列举父母工作之余为家庭做了什么事,花多少时间?

2.给父母送一张卡片,表达你对他们的爱:

3.平常多为父母倒杯水或分担一些家务。

篇12: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父母的心》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1、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怨。

2、理解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学设计:

一、教学重点:

由一波三折的故事中去体会父母对儿女的浓浓的爱心,去体会隐藏在字里行间的淡淡的哀愁。

二、教学难点:

理解天下父母对子女的一颗崇高的爱心。

教学时数: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导语

今年的中国文坛,有一件大事——莫言获得了诺贝尔文学奖。其实早在六十年代,老舍先生也是获得提名并极有可能获奖,但因为“”的迫害,他为了尊严而投湖自尽,诺贝尔有个原则,只颁发给活着的人,于是组委会决定给了另一个东方作家——日本的川端康成,他捡了个蹦枣。但他也并非徒有虚名,其作品《伊豆的舞女》《雪国》也极有影响。

今天,我们学习他一个短篇小说:《父母的心》,让我们一起走进文章,去探寻他独特的魅力。

二 朗读课文(一读课文)

分角色朗读课文。

角色有:父亲,母亲,财主夫人,各一;

旁白三位。读时解决生字词并调教学生朗读出恰当的语气。

例如:父亲用二儿子去换的时候要读出“无精打采”,父亲最后是哭着说的,要把那份无奈、痛苦读出来,必要进,老师要示范。

三 从结尾切入情节分析。(二读课文,快速浏览)

再读结尾:“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这里面有哪些词语特别耐人寻味?

终于,又,团聚。他们在一开始的时候不是团聚的么?怎么说是“终于又”?经过了怎样的波折才团聚得如此来之不易?

简单梳理故事情节:

送长子

换长子

换次子

要女儿

写时分别写在四方,为下文画图做准备。

这样以此为据,将课文划分一下结构:

分法一:

一:1-6 财主夫人想领养那户穷人的一个孩子。

二:7-16 送子、换子、要子**。

三:17 终又团聚。

分法二:

一:1-6 财主夫人想领养那户穷人的一个孩子。

二:7-12 送子、换子**。

三:13-16 要回女儿。

四:17 终又团聚。

比较,哪种更好?区别只在7-16段的分法。

结论:第二种。因为本文的体裁是小说,第二种分法更切合小说情节的要求:开端、发展、高潮、结局。

四 析开端:快速浏览课文1-6段。(三读课文)

思考:为什么财主夫人要提出这样的要求?合理吗?

合理:因为第一,她没有孩子;第二,有钱,养得起,想让他继承家业,延续子嗣;第三。对方多子而贫困;第四,那些虽然贫穷但是健康;第五,萍水相逢,别后麻烦较少。

财主夫人的要求善良吗?

善良。她是为了延续子嗣,而不是要来做童工的。所以,那户穷人是有可能答应的。

五 学发展:请大家自由读7-15段(四读课文)

咱们来分析一下这对夫妻这场混乱的表演。

1、送长子的时候,夫妇两个同时出场,意味着什么?

第一,这是夫妇共同的决定,送子是为了让他好;第二,这是一种郑重的态度。

思考,为什么要送大儿子呢?

学生的答案五花八门:他吃得多,让他到别人家吃去吧;他大了,记得父母,将来可能还会找回来的;他大了,到了人家给别人找的麻烦会小些;他大了,自理的能力强,可能受的委曲少些,他到了该上学的年龄了,到了人家能供得起……

2、用次子换的理由是什么?成立吗?财主夫人为什么答应得那样高兴?

大儿子是长子,是接班人,不该送走,理由比较充分。财主夫人之所以非常高兴,是因为收养孩子还是越小越好的,而且也还是个男孩。

3、用女儿换的理由是什么?成立吗?财主夫从为什么明明不高兴还是答应了呢?

因为次子长得像奶奶!这个理由太牵强。但是母亲拿了一坐山来压——孝顺。如果把次子送走,等于把婆婆扔掉,不能做这样不孝之事。

财主夫人不高兴但是同意的原因学生也答得很好:有一个,总比没有好;那位母亲那么失魂落迫;孩子是人家的,人家说了算。

唉,也怪可怜的,我们再一次读出了她的善良。

4、但是,最后夫妇同时登场,连这个女儿也不给了,坚决地给要回来了!财主夫人的表现是什么?

一起读一下,——孩子还给人家,一百元钱奉送。

六 分析财主夫人的形象。

文中的财主夫人是个怎样的人呢?结合文中的句子来分析。

她是一个善良的人。

要孩子是正常的,被换孩子的时候也都能理解对方的痛苦而答应,虽然被换成女孩的时候不大高兴,但还是答应了。最后,她不仅归还了孩子,还把那一百块钱送给他们了。

我觉得她还是一个可怜的人。

已经年近四十而无子,此次机遇如此巧合,几乎就要成功却又失败,她的心里该多么失落,将来不知什么时候才能圆上当母亲的梦。

七 深挖掘,赏高潮。

再读课文,最终打动了财主夫人的,也打动我们的是,是文中的哪一段?

第15段,一起读之。(五读课文)

他们夫妇应该不好意思,送啊、换啊、要啊,用一个成语来讲就是“出尔反尔”。但是他们不是无赖,“您给的钱我们如数奉还”说明他们也是穷得有骨气的人。打动我们的就是那句话:

“与其舍掉一个孩子,还不如爹妈儿女一家六口饿死在一起好。”也就是宁可……也不……

这句肺腑之言是天下所有父母的心声。——即使死,也要死在一起,为了孩子,愿意付出一切!这就是父母的心!

背下下这句话。

八 析题目:

父母的心,是什么?———————爱!

爱到什么程度?

愿意为你付出一切,甚至生命!相信危难真正来临的时候,他们一定会想尽一切办法,把生的希望留给你们!有吗?

(由学生补讲事例,如汶川地震中的那位妈妈)

所以,他们送走孩子,是因为爱孩子,想让孩子们过上好日子;他们要回孩子也是因为爱孩子,想一家人亲亲和和地生活在一起。

孩子们,你就是他们的生命!

九 再析题目:父母的心是爱,是_____________的爱呢?

学生一口气说了许多:“无私、伟大、温暖、温馨、柔和、勇敢、无微不至、不求回报……”

我先肯定了学生的说法,但是忽然提问:“真的不求回报吗?!”

学生们愣过之后回答:“求!我们要回报的。”

再问:“你们的什么就是回报?”

…………

你们享受的父母的疼爱之中,去为他们做事吧,让他们也享受在你们的爱中!

十 再析结局:

“一家六口终于又团聚了。”

很像中国电视剧的大团圆结局。但是,又好让人担心,团聚之后怎样?六口虽然能亲亲相处,未来的日子却依然困难重重……这个结尾给人留无穷的想象空间,也留下了无限的同情与担心。

当年听余秋雨的一个讲座,他认为好文章就是能够写出两难。无论怎样都是难,让人读了之后觉得谁都没有错,就是难以处理。读此文,很纠结。那对夫妻送也难,要也难;那位财主夫人收也难,还也难。

这篇文章做到了:所有的人都是善良的,所有人都是纠结的,所有人都是令人同情的……

十 拓展延伸:

小作文训练:

1、十年之后。(既可以写穷人家的未来,也可以写财主夫人家的未来)

2、送(换)子之前的一组对话。150字写在作业本上。

《父母的心》教学反思

《父母的心》是苏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三单元中颇具特色的一篇文章,它是日本享誉海内外的著名小说家川端康成的一篇小小说,作者以他惯有的柔腻的纤细笔触,怀着淡淡的哀怨,描写了在一艘轮船上发生的至亲至爱的故事,通过父母几次将孩子送走又要回的曲折情节,告诉我们再优越的条件也割舍不断父母对子女的情愫,纵然有千万个理由,也不能把自己的亲生骨肉送给别人,进一步体现了父母之爱的伟大,崇高,让我们窥见的是一颗真挚的爱子之心,平凡的故事,催人泪下。前四篇课文已对学生进行了父爱、母爱、兄弟之爱的亲情教育,本文被选为第五篇课文一是想让学生学习用一波三折的手法有力表现人物内心情感;二是想让学生通过情感升华获得新的感悟。因为目前的初中生虽然被父母浓浓的爱包裹着,但往往忽视父母对自己的关爱,很少真切地体验一下父母的拳拳爱子之情,因此我希望让他们通过本文的学习能切身体会父母对自己的爱,从而能去试着理解、体谅父母。

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我主要分三大块:

一、导入新课,激发学习兴趣

在导入新课这环节我提出一个学生很喜欢讨论的问题,即你们最崇拜的人是谁?提了一些学生日常关注的问题,引起了学生对父母的注意,唤醒了他们在生活中对“父母之爱”的亲身体验,我觉得到他们的内心情感世界动起来了。从而架起了文本与学生有效沟通的桥梁。

二、品读课文,反弹琵琶激疑

这一块我安排了四个步骤:

第一步骤:“初读,理情节。”理清故事情节——本文是一篇小说,在小说的教学目标要求来看,这是必不可少的环节。学生通过近5分钟的时间出色地完成了这一任务。

第二步骤“二读,抓神态”在老师引导下学生找出了文中在送换孩子时描写父母神态的词语如“难割难舍”、“无精打采”、“失魂落魄”、“痛哭失声”。讨论这对父母是否“心狠”,并结合文中这些关键的词语谈了自己的看法。通过分析这些描写神态的词语学生可以感悟人物内心世界。

第三步骤“三读,析语言”引导学生找出文中在送换孩子时描写父母语言的词语。我自己认为学生解读文本还是比较到位的,有学生能够从父母的话中分析出换回,要回孩子的理由都出于对孩子的不舍,而且抓住了较关键的词句,如“我觉得他一定会永远记得我们的,想到这儿觉得他可怜的不得了”中的“可怜”一词,这是对孩子的怜爱之情,如“总担心她是不是这样那样”一个“总”字体现了父母时刻对孩子的牵挂。学生找出了能够表现父母内心的语言描写,通过语言、神态去揣摩人物的内心,父母的心不仅是一颗依依不舍之心,浓浓的爱子之心,而且还是一颗痛苦矛盾的心。

第四步骤“四读,明主旨”学生们讨论,并找出了相关的语句。感受到了这对父母的可怜又可敬。

这一块我引导学生反复阅读文本,通过自主探究及合作交流对文本的理解立体起来了,大多数学生们走了进这对父母深沉的内心去感受、品读父母亲对子女那难以割舍的至爱真情。三、拓展延伸,讲故事谈感想

让学生讲有关父爱、母爱的故事,目的是让他们通过对文本的学习内心深处受到情感的熏陶,达到情感的升华即要珍视亲情、珍爱父母。是情感教学目标的落实,从学生的发言中,我能够感受到,这篇课文对他们来说还是起到一定的教育意义的,最后一个教学目标也基本达到了。

这堂课还有很多不足,比如在语言的表达上还不够简洁,对学生的鼓励上还缺乏技巧,在个别问题的总结上做的还不到位,学生展示的面还不够广,自己对文本的解读还没有达到一定的高度。但我相信,只有反思才能提高,才会有进步!

篇13:《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设计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的】

引导学生对“爱”的认识由感性上升到理性的高度,从而对“爱”进入哲学层次的思考。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如何理性地看待爱。

【教学课时】

1课时

【课前准备】

布置学生先预习一下课文,学生思考你是怎样理解“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的?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美国著名的心理学家、社会学家弗罗姆的《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看到这个题目我想大家马上就会想到父母之爱。从小到大,我们感受到的或听说过有关父爱和母爱的描述应该是数不胜数,如果要问对父母之爱的感受,恐怕每个人都可以象庐山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一样滔滔不绝说上三天三夜。但老师现在要求只用一个或两个词来形容(或概括)父爱和母爱的特点。

在同学们的心中父母之爱是——伟大、无私、含蓄的,那么在弗洛姆的笔下父母之爱是怎么样的呢?

(幻灯片)

母爱的特点

母亲代表自然世界,是我们的故乡,是大自然,大地和海洋。

母亲从身体和心理上给孩子以爱和关怀,给孩子生活上的安全感。

母爱是无条件的。

积极面:是世界上最伟大的爱,是每个人内心深处最为渴求的。

消极面:不能用努力去换取,而且根本无法赢得。

父爱的特点:

父亲代表思想世界,代表法律、秩序和纪律等事物的世界。

父亲从孩子六岁左右开始,向孩子指出通往世界之路,树立孩子挑战生活的自信心。

父爱的原则是:“我爱你,因为你符合我的要求,因为你履行你的职责,因为你同我相像。积极面:可通过自己的努力去获得,可以受自己的控制和支配。

消极面:必须靠努力才能得到,在辜负父亲期望的情况下,可能会失去父爱。

如果说我们刚刚对父爱和母爱的感受是处在感性的,较浅的层面的话,那么弗洛姆则是用理性的眼光给我们概括了父爱和母爱的特点。不过,弗洛姆仅仅是想告诉我们父爱和母爱的性质特点吗?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父母对孩子的爱”

题目包括“父爱、母爱、孩子的爱”三者的爱,那么在文章中“孩子的爱”是怎样的?

(幻灯片)

人在生长过程中各个阶段的情感变化特征表

刚出生阶段无爱的意识

8岁以下有被爱的意识

8——10岁有爱的意识: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唤起爱

少年时期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

成熟时期既是自己的母亲,又是自己的父亲。成熟的爱。

(幻灯片)

无爱——被爱——有爱——创造爱

可见,爱不是与生俱来的!

很明显,在10岁之前,孩子还没有主动去爱的意识,如果说他爱自己的父母,那也只是因为像弗洛姆书本上说的“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所以,在生活中,我们常常可以看见这样的场景:父母一旦不能满足孩子的要求,孩子的愉悦感就马上消失,大哭大闹。自己的快乐完全建立在别人能不能满足自己需要的基础上。再看看,生活中的孩子在父母或奶奶爷爷之间,有谁在一段时间内经常满足他的要求,在那一段时间内他就会跟那个人比较好。是不是?这就是弗洛姆说的不成熟的、幼稚的爱——“我爱,因为我被人爱”“我爱你,因为我需要你”。说得是太好了!

那么我想,我们在坐的各位,有没有那个是10岁以下的?8岁以下的?刚出生的?就更没有了!可是同学们想想,我们中间现在还有没有这样的人:他像10岁以下的孩子一样,因为被人爱,才去爱;因为需要别人,才去爱别人;甚至是连自己正在被爱的感觉都没有,对别人的爱无动于衷,像刚出生的婴儿一样——“意识不到自己的存在以及他身体之外的.世界的存在”?

可见,爱既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随着人的生理年龄的增加就会逐渐成熟的。爱是一种能力。

(幻灯片)

《爱的艺术》这本书的主要观点和内容:它阐释了爱并不是一种与人的成熟程度无关的感情,而是一个能力的问题,是一门通过训练自己的纪律、集中和耐心学到手的一门艺术。

可是我们生活中面对已经超过10岁的这样的人的时候,经常听见这样的话:还是孩子,等长大了自然就明白了,就会爱了。想当然的认为,“爱”是水到渠成的事情。

我不大赞同这样的话,正如巴拉塞尔士说的:

(幻灯片)

一无所知的人什么都不爱。一无所能的人什么都不懂。什么都不懂的人是毫无价值的。但是懂得很多的人,却能爱,有见识,有眼光……对一件事了解得越深,爱的程度也越深。如果有人以为,所有的水果都同草莓一起成熟,那他对葡萄就一无所知。

*巴拉塞尔士(1493-1541),德国医学家,自然科学家及哲学家。

所以我们应该有意识的培养我们爱的能力,

(幻灯片)

弗洛姆《爱的艺术》前言

如果不努力发展自己的全部人格并以此达到一种创造倾向性,那么每种爱的试图都会失败;如果没有爱他人的能力,如果不能真正谦恭地、勇敢地、真诚地和有纪律地爱他人,那么人们在自己的爱情生活中也永远得不到满足。每个人都可以问问自己,你确实见过多少真正有能力爱的人呢?

同学们现在是少年了,如果像弗洛姆说的应该是“克服自我中心阶段,体验关心他人以及同他人的统一,感觉到爱唤起爱的力量,爱比被爱更重要,给比得更能使自己满足、快乐!”的阶段了,我们来想想怎样通过生活中的小事来培养训练自己对父母的爱?

爱是交流的。孩子领受着父母的爱,也想着应该怎么回报父母。只有当你有爱父母、爱他人的能力时,当你的心理年龄与你的生理年龄一致时,才可以说你时一个灵魂健康和成熟的人。所以这堂课老师送大家的金玉良言就是:

在享受无私而博大的父爱母爱的同时,请付出爱心给父母,让他们也能享受到我们对他们赤诚的爱,让生命因为爱而更为富足!

篇14:父母的爱

父爱如山,母爱如海。相信大家大家都听过这句话吧!意思是说,父亲的爱就像一座山一样“险峻”。母亲的爱就像无边无际的大海。

记得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大良溜冰。我们一家人坐着车子,高高兴兴地到了大良的顺峰山公园。到了之后,看见许多人在溜冰,看着她们那矫健的步伐,我不禁想去尝试一下。我兴高采烈地换好了溜冰鞋。

一开始我以为很容易,所以,我就立马站了起来,差点就摔了个屁股跤。等我第二次重新站起来的时候,我加紧了“防备”,以免会被别人撞倒。我扶着那张石凳,慢慢地站起身来。先把右脚慢慢地抬起来向前迈过去。第一步,我成功了。当我想去告诉爸爸妈妈听的时候,妈妈就说:“当心着点,小心啊,别摔了。”我就说:“不回的,你放心吧”当我真的摔了的时候,爸爸却冷冷地说:“你在哪里摔倒就要从哪里爬起来。”爸爸又对妈妈说:“不要去扶她。”当我听到这句话的时候,突然觉得眼眶都湿透了。我生气地从地上爬起来,换好自己的鞋子,狠狠地把溜冰鞋摔在地上,不满地走开了。

当我回到家以后,把自己关在房间里不肯出来,妈妈在外面叫:“女儿啊,你以后就会懂得爸爸妈妈的这片苦心的。你也不要怪爸爸妈妈。”听了这句话只后,我还是不明白爸爸今天说的那句话是什么意思。

直至有一天,我打开妈妈的电脑,本想去网上查找资料的,但是,我看见了电脑的桌面上有一个文档,题目是可怜天下父母心。我好奇地打开了那个文档,上面写着

今天,我们一家人出去外面溜冰。本是一个开心的晚上,但是,我的女儿,因为太骄傲,导致了摔跤。最后受到了她爸爸的严厉教导,可是,她还是不明白爸爸妈妈为什么这么做的原因。其实我们这么做只是想让她自己独立,成长,迟早我们都要离开她的。这个方法是我和她爸爸花了很长时间才想出来的最佳教育方法。

读了妈妈写的这封信,我终究明白了,天下的父母都是为自己的儿女好的,并不是因为一个严厉的批评而不爱自己的儿女。我现在真想上前去抱抱爸爸妈妈,告诉他们,我长大了。我学会独立了。那时因为我的一时任性,导致了你们为我操碎了心。我想对你们说“爸爸妈妈,我爱你们。”我也想向你们说一句“对不起”这所谓,父爱如山,母爱如海。

父母的爱是温暖的外套,时时刻刻温暖着我,我现在真想真诚地对爸爸妈妈说一句:我爱你们。

上一篇:老师,我想对您说 下一篇:那个女孩 相关推荐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文400字 詹天佑,我想对你说作文450字 同学对我的关爱作文600字 摸同桌 我的家乡——中山作文500字 热爱家乡,放飞梦想作文800字 我的座右铭——失败乃成功之母 不一样的周末 记一次辩论会作文450字 看图写话:文明只差一步 与法治同行演讲稿 我的新家在月球作文400字

篇15:父母的爱

我原以为你吝于给我一滴水,你去给了我整片大海。

——题记

金秋九月,一段不平凡的生活开始了,我已步入了中学的殿堂,踏上了新的征途……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早晨,学校为我们和家长举办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演讲——教导我们应当如何做人……我们在台下窃窃私语:“一定又是为我们洗脑的演讲吧!唉,真无聊……”我们如泄了气的皮球,在那儿似患“多动症”一般东张西望。

演讲会开始了!

我们的目光一齐注视着台上的南老师。一开始,他用幽默的言语成功地吸引了我们的注意。我暗自猜想:他不会是来给我们讲笑话的吧!我眼底闪过一丝笑意。接着,他语气一转,讲到了“父母之爱大如山”。

一个小男孩,因与母亲发生争执,一气之下夺门而出。他漫无目的地走在路上,肚子早已发出“抗议”的叫喊,可谁想他出门太急,忘带钱了。路边一位卖混沌的老奶奶似乎看出了什么,请男孩到小摊上吃了一碗混沌,并没有收他的钱,小男孩感激涕零,把在家中发生的事告诉老奶奶。老奶奶气极,说:“早知我就不给你吃这碗混沌了,今天,我只给你一碗混沌,你就视为恩人,但是,你妈妈给任劳任怨地为你做了十多年的饭菜,你可曾说过一句感激的话语!”男孩顿时茅塞顿开,大步流星地奔回家中,看到一位脸上已被刻上时间痕迹的满是皱纹的女人正瘫坐在门口垂泣着。

“妈妈!”男孩冲上去跪倒在妈妈身旁,一直重复着一句话:“妈妈,我错了……”

听完这个故事,泪以不由自主地爬上我的面庞,如决堤的水一般。是啊,母亲承受十月怀胎之痛把我们带到这大千世界,又养育了我们十多年,既没说过苦,又没说过累,反而每天受到我们的恶言指责:说零花钱不够用,说衣服不够时尚,说饭菜难以下咽……可谁又能体谅她们呢?“儿行千里母担忧”,“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这些诗句已在合适不过来形容母亲的爱了。“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那父母如泉涌,如大海般的恩情又当以何为报呢!

我原以为您对我漠不关心,可您却在用全身心来呵护我,关爱我。第一次,我被感动了,真好!

上一篇:秋天是什么 下一篇:勇敢面对困难 相关推荐 三河古镇游记 文明交通我见证 我为自己点个赞作文500字 我的家 我的家乡——顺德 《变色龙》读后感500字 军训有感 我的理想——主持人 最美的风景在路上作文1100字 我喜欢的体育运动作文600字 老王 让我如此依恋作文800字

篇16:父母的爱

这是一个平凡而宁静的下午,我在阳台上给我心爱的菊花浇水。太阳躲在云朵里害羞地不出来。风儿在跳着舞,时而跃过来亲吻着人们的脸;时而飞奔过去与树叶做游戏。

突然,有一个声音触动了我的心,勾引起了我的回忆。就是这个声音“小旭,喝水!”这是邻居小旭的爸爸在喊小旭回家喝水。其实,也不是喝水,是喝汤,一些对身体有补的汤。小旭今年才八岁,他从小就体弱多病,吃点补是必须的。

小旭听到呼唤,马上飞奔回家了。我看着他跑回家的身影就觉得好笑。可是,想想自己,想想父母对我,不也是这样吗?

还记得有一回我发烧了。那是在半夜里,可急坏了我爸我妈了。我爸连忙背我去看医生,我妈连忙也跟去了。后来,我爸就交代:水是生命之源,要我每天至少喝三百五十毫升白开水。在那段时间,我也曾厌烦过,甚至觉得爸爸可笑,愚蠢。

现在想想是我太过于聪明了。

前两天,我居然还跟我爸顶嘴。原因是一个我不喜欢的人来我家做客,我没有叫他,他跟我说话,我也没搭理他。后来,他走了,我爸就教训我说:“来者是客,不该摆脸色,他都比你大一辈,再说他也没做什么伤天害理的事。”可是我不服的心理就借了嘴开口反驳了。

现在想想真是不该,那的确是我的不对。

父母的爱就像水,有了水心爱的花才会开;有了水,才有这一切生物。我们做子女的要好好体会父母的用心。

这时,太阳出来了。阳光照射在人们的心田上,温暖了每个人的心,温暖了整个世界。

初二:谢晓敏

上一篇:春之忆 下一篇:我的表哥 相关推荐 点亮我心中的那盏灯作文600字 我为自己点赞作文600字 友谊,爱一般的香气 一路走来,感谢有你演讲稿 做一个有教养的人作文600字 这次,我没有放弃 一道美丽的风景作文600字 人生路上温暖多作文800字 最好的我们 老师的另一面作文700字 触动了我的心灵作文600字_12篇 《法官妈妈》观后感700字

学校感恩母亲节主题班会教案

《小巷深处》教案

三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全册

布衣总统孙中山(粤教版高一必修) 教案教学设计

游子吟小班教案

高二语文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精选

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小班主题教案:感恩母亲节

五上语文教案口语交际习作六

古诗吟唱游子吟教案

《父母的爱》教案设计参考
《《父母的爱》教案设计参考.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父母的爱》教案设计参考(推荐16篇)】相关文章:

高一语文教案:亡人逸事2023-07-23

冰心诗(七年级教案设计)2022-11-06

《借生日》的教学教案2022-10-22

观《小巷深处》有感2022-12-02

《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爱》教案2023-02-15

初中语文《繁星》教案设计2023-02-03

小学五年级《口语交际·习作六》教案2022-07-05

三年级语文《妈妈账单》教案2022-05-07

甜甜的泥土(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11-10

八年级上册语文《山米与白鹤》教案2023-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