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时间:2022-05-07 11:51:09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选18篇))由网友“富婆foolpoor”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篇1: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

第一节 疆域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2. 培养读图能力;形成地理位置空间想象力。

过程与方法

反复读图,掌握地理事物的分布;运用资料,分析、对比,获得知识。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加深学生热爱祖国的情感,产生强烈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掌握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理解其优越性。

【教学难点】

1. 地理位置空间感的建立。

2. 地理位置优越性的理解。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回顾七年级地理学过的知识,还记得从哪些方面描述一个国家的地理位置吗?

(学生回答、更正)

(教师补充、归纳)主要从经纬度位置(包括半球位置与五带位置)、海陆位置(大洲和大洋的位置关系)等方面来分析,有时还从与邻国或邻区的相对位置来描述。

二、展示目标

识记我国地理位置的特点,并理解其地理位置的优越性。

三、问题引导 自学探究

1、猜一猜:“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请同学们猜一猜:描述了我国的哪些位置?

(学生回答、更正)半球位置和海陆位置

2、“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两分它居东”判断的依据是什么?

(1)在地图上指出南、北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2)在地图上指出东、西半球的分界线,并说出中国在哪个半球?

(3)观看教材第3页图1.2标出的五个国家,说说从东、西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从南、北半球看,与中国在同一半球的是哪些国家?

(学生回答、更正)(1)俄罗斯、蒙古、日本 (2)俄罗斯、加拿大、蒙古、日本

3、综合比较以上五个国家,说说从经度位置、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三者来看,最能体现我国位置优越性的是什么位置?

4、在世界政区图上,找出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及北纬30°、60°纬线的大致位置。探讨下列问题:

(1)在地图上指出高、中、低纬度的划分界线,并说出中国所处的纬度范围。

(2)在地图上指出五带的划分界线,说出中国位于哪个温度带?

5、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纬度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纬度位置→气候(气温)→农业

6、说出我国位于哪个大洲?哪个大陆?与哪个大洋相临?与它们的方位如何?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是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分析总结出分析海陆位置优越性的一般思路和方法:

海陆位置 气候(降水) 农业

对外交往与合作

海洋事业

四、当堂训练

1.我国大部分领土位于 ( )

A.寒温带 B.南温带 C.热带 D.北温带

2.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度很大,大部分属于( )

A.北温带 B.北寒带 C.热带 D.南温带

3.我国濒临( )

A.太平洋 B.大西洋 c.印度洋 D.北冰洋

4.下列对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

A.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B.我国主要位于热带

C.我国东临太平洋,北靠亚欧大陆,海陆兼备

D.我国领土跨纬度近50度,南北气候差异大,为我国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经济条件

5.南北半球的分界线是 ,东西半球的界线为 。因此通过观察地图可知,从东西半球来看.我国位于 半球,从南北半球来看,中国位于 半球。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

2、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教学重点】

记住并能在地图上指出我国的邻国和濒临的海洋。

【教学难点】

要求学生理解我国产生的晨昏差异和季节差异的原因。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描述中国的地理位置。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

1.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 )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 )位。

2.我国疆界绵长,陆上国界线长达__________千米,相邻的国家有_______个。

3.自北向南我国濒临的海洋有 海、 海、 海、

海。

4.我国的大陆海岸线长________多千米,与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_____个。

5、我国最大的盐场和渔场所在的海域是

A.黄海、渤海 B、东海、黄海

C、渤海、东海 C。南海、东海

2.当乌苏里江上旭日东升时,帕米尔高原还是繁星满天,形成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我国纬度跨度大 B。我国经度跨度大

C.我国地势落差大 D.我国地形复杂多样

四、小组探究

1、阅读图1.3说出我国四至点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2、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3、阅读图1.4、1.5,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原因。

4、在地图上指出我国大陆濒临的四大海洋、两个海峡、两个内海及三大半岛和主要岛屿、群岛。

五、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 )

A.渤海、东海、黄海、南海 B.渤海、黄海、南海、东海

C.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D.黄海、渤海、东海、南海

2.属于我国内海的是 ( )

A.渤海、黄海 B.黄海、东海 c.南海、东海 D.渤海、琼州海峡

3.下列国家,与我国隔海相望的一组是( )

A.马来西亚和越南 B..朝鲜和韩国 C.柬埔寨和文莱 D.日本和菲律宾

4.当帕米尔高原还是满天星斗的黑夜时,乌苏里江已经洒满了阳光。说明我国( )

A.领海面积广大 B.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C.南北跨度广 D.东西跨度广

二、填空题

我国陆地面积达 万平方千米,仅次于 和 ,居世界第三位。陆上国界线长 千米,大陆海岸线长 千米。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中国的三级行政区划。

2、在我国政区图上准确找出34个省维行政区,记住它们的简称和行政中心。

【教学重点】

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难点】

运用地图识记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和位置

【教学过程】

一、导入

提问:中国的陆地领土面积是多少?居世界第几位?

导入:这么大的面积,中国又是如何划分行政区划进行管理的呢?

二、展示学习目标

三、预习交流

1.我国采用的是哪三级行政区划?

省级包括 、 、 。

县级包括 、 、 、 。

乡级包括 、 、 。

2.写出你的户口所在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目前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共包括 个省; 个自治区; 个直辖市; 个特别行政区。

4.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级行政区依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

5.我国的四个直辖市是指 ( )

A.京、沪、粤、桂 B.沪、渝、晋、鲁

C.渝、沪、津、京 D.琼、台、辽、宁

6.我国直接濒临太平洋的省级行政区是 ( )

A.福建省 B.台湾省 C.广东省 D.上海市

四、小组探究

1.读图1.7中国政区图,我国34个省级行政区可以归纳为:

“两湖两广两河山,五江(疆)二宁青陕甘,云贵西四北上天,重内台海福吉安,香港澳门喜回归,祖国一片好河山。”

请在图中找出“两湖”、“两广”、“两河”、“两山”、“五江(疆)”、“二宁”分别指哪些省级行政区?

2.在图1.7中国政区图中指出:

(1) 北回归线穿过的省级行政区;(2) 临海的省级行政区;(3)江苏周围省级行政区

6.填图游戏:每组准备5分钟后上填中国政区图,并计时,根据时间长短评出一、二、三等奖

7.竞猜答题:每组准备5分钟并根据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表出六道题提问其他组同学,答对加一分,答错扣一分。

五、当堂检测

一、单项选择题

1.下列省份与濒临的海的连线,正确的是 ( )

A.辽宁、河北、山东——渤海 B.辽宁、山东、江苏——东海

c.江苏、安徽、山东——黄海 D.浙江、广东、广西——南海

A.北京 B.上海 C.重庆 D.天津

二、读下图完成作业:

1.四个省中,有热带分布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写省名)

2.四个省中,纬度最高的是___________。(写省名)

3.②南临___________海,流经③境内的河流为_________。

第二节 人口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学会阅读和绘制我国人口增线长曲线图,并分析我国人口变化的特点。

2、分析人口增长过快带来的影响,理解我国的人口政策。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数量变化和人口增长的特点。

【教学难点】

我国的人口问题及基本国策

【教学过程】

一、导入

通过上一节对我国辽阔的疆域的学习,使我们真正认识了地大物博的祖国。在这片辽阔的国土上,还繁衍生息着众多的中华儿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我国众多的人口。

二、展示目标

三、预习交流

1、第 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为 亿,占世界人口 ,是世界上人口最 的国家。

2、为了使 同社会经济发展和资源环境条件相适应,我国政府把 作为一项基本国策。

4、我国人口的突出特点是, 。

四、小组探究

利用下图表提供我国人口数据,回答下列问题。

年份

(年)

人口

(亿)

1949

5.4

1953

5.9

1956

6.3

1964

7.1

1974

9.1

1982

10.3

1990

11.4

1995

12.1

12.95

1、绘制我国人口增长曲线。

2、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人口增长呈现出什么样的特点?原因是什么?

3、我国人口数量过多,产生了哪些负面影响?

五、当堂检测

1、下列省区中人口超过9000万的是( )

A、山西省 B、广东省 C、河南省 D、江苏省

2、下列关于我国人口增长的叙述,正确的是( )

A、人口增长速度上升快

B、人口开始减少

C、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在减少

D、人口基数大,每年净增人口仍在增加

4、小杰想通过某网站购买几本书,他在收货地址中应依次写清楚自己

所在的( )

A、省、县、村、学校 B、省、县、乡、学校

C、市、乡、村、学校 D、县、乡、村、学校

5、在中央电视台春节晚会上,全国各地送来了17副春联,其中一幅春联:“上联: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下联:苍松雪岭,沃野龙江豆谷香”,这幅春联对应的两个省区是( )

A、宁夏 北京 B、内蒙古 黑龙江

C、云南 吉林 D、青海 福建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1、了解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

2、分析人口分布的规律。

【教学重点】

我国人口的分布特点。

【教学难点】

理解人口的分布规律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大家回忆我们中国有多少人口呢?这众多的人口在我国又是如何分布的呢?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我国的人口分布。

二、展示目标

三、预习交流

1、人口密度是指 。

2、据20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的统计,我国总人口数为 ,总面积为 ,其平均人口密度为 ,世界平均人口密度为 。

3、我国人口分布的特点是人口分布 ,如果以从 到 一线为界,则 部人口稠密, 部人口稀疏。

四、小组探究

1、比较并计算下列各国家的人口密度。

 

俄罗斯

加拿大

中国

美国

面积(万平方千米

1707

998

960

936

人口(亿人)

1.42

0.34

13.40

2.44

人口密度

(人/平方千米)

   

143

 

人口密度排名

       

•摩纳哥15790人/平方公里,是欧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也是世界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国土面积仅1.98平方公里)

•新加坡平均每平方千米可达4400多人,是亚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毛里求斯,面积2040平方公里。人口110万。人口密度为550人/平方公里。是非洲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美洲最大的是百慕大。

•孟加拉国是世界上人口在1亿人以上的国家中人口密度最大的国家。

2、我国上海人口密度约为3630人/平方公里,是我国人口密度最高的省级行政区,另外,我国人口密度在600人/平方公里以上的的省级行政区除港、澳、台外,还有北京、天津、 , , , , , 等省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是西藏,人口密度大约为2.1人/平方公里,另外人口密度在1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省级行政区还有 省。人口密度在100人/平方公里以下的有 , , , , 等省级行政区。

3、试分析我国人口东多西少的原因。

东部地势平坦,耕地多,气候温暖湿润,农业发展历史悠久,生产粮食多,加上交通便利,工业发展迅速,经济发达,城镇多,所以聚居大量的人口。

西北内陆地区自然条件差,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耕地少,交通闭塞,经济落后,因而人口稀少。

五、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6-7页。

第三节 民族

【教学目标】

运用民族分布图,说出我国主要少数民族的分布特征,知道主要少数民族的风土民情。

【教学重点】

我国的民族构成及分布

【教学难点】

我国的民族政策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1.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是哪三级?

2. 说出我国省级行政区的构成情况。

3. 写湖南省邻省(市)的简称。

4. 写出我国五个少数民族自治区的行政中心。

二、展示目标

三、预习交流

1. 我国大家庭中共有( )个民族( )个少数民族。

2. 汉族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是( )%,其他民族人口的比例是( )%,被称为少数民族,其中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是( ),人口有( )。

3. 各民族不论大小,( )。

4. 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 ) ,以利于保障少数民族自主地管理本民族事物的权利,利于加快发展民族经济、文化,促进各民族的共同繁荣。

5. 在我国,各民族都有使用自己民族的( )和保持自己( )的自由,都有宗教信仰的自由,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四、小组探究

1.下列省区中,人口密度较大的是 ( )

A.山东 B.云南 C.内蒙古 D.新疆

2.我国人口分布的重要地理界线是 ( )

A.漠河—腾冲 B.黑河—腾冲

C.大兴安岭—太行山 D.昆仑山-祁连山

3.我国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份是( )

A.贵州 B.云南 C.广西 D.新疆

4.我国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 )

A.西北、华北、东北 B.西南、中南、东南

C.西南、西北、东北 D.华北、华南、西藏

7.读图1.16“我国几个少数民族的体育、艺术、民居和传统节日”说一说下面各图片分别反映的是哪个少数民族?你还了解该民族的哪些风俗习惯和文化传统?请你补充说明。

8.读图1.17“我国民族的分布”,P19表思考、回答:

①汉族主要分布在( )地区,少数民族主要集中分布在( ) 、( ) 、( ) 地区。

②分布最广泛的民族是( )族,傣族主要分布在( )省。

③( )省是少数民族分布最多的省。

9.大杂居、小聚居的含义(从汉族、少数民族分布情况分析)

10.我国有哪些民族政策?

五、当堂检测

1.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 )

A.汉族 B.苗族 C.壮族 D.蒙古族

2.泼水节是下列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 )

A.回族 B.满族 C.汉族 D.傣族

3.说出分别反映哪个民族的风俗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我国地势的基本特征,了解我国地形的分布规律,以及我国地形的主要类型及其相关比例。

2.让学生理解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3.让学生初步掌握地形剖面图、分层设色地形图等地图的读图方法,学会从这些

【教学重点】

我国地形的基本特征及地理意义和影响。

【教学难点】

难点:我国地形的地理意义和影响。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一)地势西高东低,大致呈现阶梯状分布

活动1:阅读 “中国地形”图,明确不同颜色所代表的不同海拔高度。

活动2:进一步阅读 “中国地形”图,根据颜色的分布总结我国地势的特点。

学生:通过读图归纳,

活动3:展示图A和图B,两图所显示的地势特点均为西高东低,我国属于哪种情况呢

?

学生:很快正确选择了答案,并归纳:中国地势大致呈三级阶梯状分布。

教师:请同学们欣赏“我国东西向(北纬32º)地形剖面”动画来验证大家的结论。

活动4:读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地图册的“中国地形”图,找出三级阶梯的界线、每一阶梯以什么地形为主?完成下表格。

 

海拔

主要地形类型

第一阶梯

   

界 线:( )山——( )山——( )山

第二阶梯

   

界 线:( )岭——( )山——( )山——( )山

第三阶梯

   

学生:在教材的“中国地势三级阶梯示意”图上填出三级阶梯的界线名称。

教师:(简单地向学生补充介绍)大陆向海洋自然延伸的部分称为大陆架。我国近海的大陆架比较广阔,渤海和黄海面积小,海底全部是大陆架,另外东海的大部分(约有2/3)、南海的一部分(约有1/2)是大陆架。

(二)地势西高东低对我国的影响

活动5:小组讨论:地势西高东低的地势特点给我国的气候、河流、交通带来哪些影响?

学生:各小组代表发言。

教师归纳:

对气候的影响:

 

地势

年降水量

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西部

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较为丰沛的降水。

东部

对河流的影响:

受地势影响,我国大多数河流自西向东流入大海。古诗云“一江春水向东流”、“大江东去”,俗话说“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

水流在各阶梯的过度地带形成巨大落差。阶梯交界处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可用来发电,同时注意当地的生态环境保护。

对交通的影响:一方面,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交通,方便了沿海与内地的联系;另一方面,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复习填表,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我国的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阶梯

界 线:( )山——( )山——( )山

第二阶梯

界 线:( )岭——( )山——( )山——( )山

第三阶梯

从上表看出,我国的地形类型有:山地、高原、平原、盆地、丘陵(学生答)五种基本形态——比较齐全。他们共同构成了我国复杂多样的地形世界,下面咱们就共同去领略多姿多彩的地形吧!

讲授新课:

二、地形复杂多样

1.地形复杂多样

活动1:阅读教材的景观图片,了解五种地形类型的特征。

学生:简单地讨论,比较不同地形类型的特点。如:

珠穆朗玛峰——海拔高,顶部高耸,坡度很陡。

江南丘陵——地势起伏和缓,坡度较小。

内蒙古高原——地面平坦,辽阔,水草丰茂。

长江中下游平原——地面广阔平坦,“水乡泽国”。

四川盆地——盆地周围高中间低,内部是平地或和缓的丘陵。

2.我国主要山脉及其分布

活动2:读教材图“山脉走向示意”,熟悉山脉走向的含义。

活动3:读教材图“中国陆上主要山脉”,判断我国主要山脉的走向,完成下表。

走向 主要的山脉

东西走向

东北—西南走向

西北—东南走向

南北走向

弧形山脉

活动4:山脉构成了我国地形的骨架,山脉交织成网,高原、盆地、平原就镶嵌在网格中。阅读教材图“我国地形分布大势”中找出山脉两侧的地形区填在表格中。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西侧 东侧

大兴安岭

太行山

巫山

雪峰山

横断山

横断山

山 脉 两侧的地形区

南侧 北侧

天山

昆仑山

教师:(补充介绍)以上的山脉构成了地形区的自然地理界线,有时山脉还是人文地理的界线,如:长白山是中国和朝鲜的界山;喜马拉雅山是中国和印度、尼泊尔、锡金、不丹的界山;武夷山是福建与江西的界山。

活动5:阅读教材关于“地形与民俗”的文字资料,讨论:地形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

教师:简要介绍黄土高原窑洞图片,讨论地形与建筑的关系。

地形对民俗有一定的影响,但不起决定作用。很多风俗随着科学和社会的发展都会发生变化,如:新建的南昆铁路对云贵高原的对外交通就起了很大作用。

教师归纳:不同的地形特征对人们生产和生活产生不同影响,人类巧妙利用和改造着自然。这些例子也说明了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小结。

[作业布置]填充图册

第三课时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前面我们学习我国多种多样的地形,阅读“中国地形图”,请大家猜一猜每一种地形在我国陆地面积中所占的比例多少吗?哪种地形所占的比例大呢?

(学生的答案有很多,逐一写在黑板上)

下面我们阅读教材的“我国五种地形面积比例”图,验证自己的结论:

(学生很快找出结论)山地33%、盆地19%、平原12%、高原26%、丘陵10%;其中山地比例最大。

讲授新课:

三、山区面积广大

1.山区面积广,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活动1:根据地形面积比例数据,计算对应圆心角,绘制我国地形面积比例饼状图。

学生:计算后很快绘制出饼状图(如图示)

教师:请大家根据饼状图,把山地、高原、丘陵的面积累加起来,算一算占陆地面积的比重。

学生:(118.2º+93.6º+36º)/360º≈2/3

教师:观察教材图中山地、高原、丘陵的景观素描画,他们的共同特点是什么?(学生答:地表起伏比较大。)人们习惯上把山地、比较崎岖的高原、丘陵统称为山区,山区的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3。所以我国是一个山区面积比较广(引导学生答)的国家。

2.我国地形多种多样,山区面积广大,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活动2:小组讨论:我国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

讨论要点:

①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有利影响。

②地形构成特点对我国的不利影响。

学生代表发言(可以补充)

教师归纳:

山区地面崎岖,交通不便;耕地资源不足,耕作业的发展受到限制。

3.开发利用山区,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活动3:阅读教材图“山区常见的自然灾害”,观看关于地质灾害的图片,了解各种灾害发生的原因和危害,可以帮助我们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

教师:自然灾害可以造成生态环境问题,同样人类在开发山区,发展经济时,如果开发不合理也会造成生态环境问题。

活动4:小组讨论:山区人类农业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讨论要点:

坡度较大的地区是发展林业还是耕种区,为什么?

(等高线密集,坡度较大的地方,应该发展林业区。原因是:随着人口增加,居民区扩大,划为耕种区可以增加粮食生产;但坡度较大,不适宜耕种,且造成水土流失,影响整个区域环境,发展林业为宜。)

教师:可见如何充分合理地开发利用山区资源,实现社会、经济和生态协调发展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重要课题。

小结。第二节 气候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阅读等温线,概括出我国冬夏气温分布的特点。知道0℃等温线的分布位置与地理意义。

2.知道我国温度带划分依据及划分地区,明确我国地理环境的巨大差异。

过程与方法目标:

通过判读、分析等温线分布图,学会分析气温特点的形成的原因。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初步形成对我国地理环境差异性的认识,树立因地制宜、合理利用资源的观念。

教学重点:

1.我国冬、夏气温分布规律。

2.我国1月0°c等温线的分布。

3.绘制、阅读和分析有关地理图表。

教学难点

冬、夏气温分布特点的形成原因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采用情境导入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通过学生喜爱的情景喜剧《家有儿女》中的角色来假设:寒假来临,刘星的妈妈准备带上刘星去北极村感受北方千里冰封的景象;夏东海准备带上夏雨、夏雪“下南海”到海南旅游。一家人在讨论准备行李的时候犯愁了:听说两个地方的气温相差很大,于是想请同学们一起帮忙出谋划策:该如何准备去两地旅游的衣物呢?

师:看来,北方的冰雪让人期待,南方的沙滩也很火热。为什么冬季的南北方景观有如此大的差异呢?这节课就让我们来学习我国南北气温的差异。

二、读图比较,认识规律:

指导学生阅读分析“我国1月份平均气温图”(p31)。学生读图、分析、讨论,同时思考问题。

1、看图例和气温数值,观察气温递变有什么规律?

2、在图中找到0℃等温线,用彩笔描出来,此线穿过哪些地形区、河流?

(小结:从图中可看出,0℃等温线大致穿过秦岭—淮河一线。)

3、1月0℃等温线以北、以南的平均气温有什么特点?

(以北<0℃,以南>0℃)

(小结:1月0℃等温线是我国一条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是我国南北方的分界线。此线南北的植被、农业生产状况及河流水文特征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例如,1月0℃等温线以北的河流会有什么现象?结冰)

4、在图中找出我国气温最低、最高的等温线在哪里?计算两地温差多少?(漠河:-32℃、海口:16℃,温差近50℃)

(小结)由此可见,我国冬季气温分布的特点是:冬季南北温差很大,越往北去,气温越低。

(板书)冬季南北温差大

(提问)为什么我国冬季南北气温相差这样大呢?

(引导学生从影响气温分布的因素思考分析:纬度位置和冬季风的影响)

那么,我国夏季的南北温差怎样?气温分布又有什么特点呢?

三、小组互动、探究学习:

组织学生读我国7月气温分布图,学生先自主学习,独立思考,在小组交流。

1、 我国7月大部分地区平均气温值是多少?(20℃以上)

2、漠河、海口的平均气温值大约是多少?两地的温差是多少? (漠河:16℃, 海口:28℃, 温差12℃)

3、我国夏季气温最高的地区是哪里?

(新疆的吐鲁番。)

4、图中什么地形区平均气温明显低于全国其他地区?为什么?

(青藏高原,地形地势的影响。)

可见,我国夏季气温分布的特点:夏季南北温差不大,全国(除青藏高原等地区)普遍高温。

[板书:夏季南北普遍高温]

为什么纬度位置不变,我国夏季南北温差却不大呢?

(师演示讲解:夏至日,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越往北去,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获得的光热越少;越往北,白昼时间越长,获得的太阳光热却越多,减小了南北的温差。)

5、阅读材料:吐鲁番是我国夏季最热的地方,极端最高气温曾高达49.6℃,戈壁地表温度高达82℃以上,可以晒热鸡蛋。西游记中有一处位于吐鲁番。[课件:吐鲁番]火焰山真的是熊熊烈火吗?火焰山山体为红色砂岩,对太阳光的反射能力极强。在强烈阳光照射下,熠熠发光,弯弯曲曲的沟壑,宛若烈焰腾升,故名火焰山。

(转)近几年来,由于气温的一些变化,“三大火炉”城市也有了小插曲。我们来了解一下。

大家还记得初南方雪灾吧?我们通过资料和图片简单回顾一下。 [南方雪灾图片;]

(师小结)在面对灾难时,我们始终众志成城。由此可见,我们今天学习的南北气温的差异只是一般规律。影响气温分布与变化的原因有很多。

四、联系生活,讨论交流

那么,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南北普遍高温的气温分布特征给我们的生活、农业生产带来哪些影响呢?

南北衣食住行的不同:生活中,体育运动(滑冰、游泳);饮食(冷饮、火锅);服装(夏装、冬装); 住房(北方土炕、暖气、地炉、双层窗——取暖保暖;南方——高大宽敞、注意通风);交通(暴雪封路、河流结冰),农业生产方面:作物种类、熟制、播种时间等也有很大差异。

五、拓展引申,应用升华

指导学生读图观察,看教材33页图2.15“我国温度带的划分” 图[课件:温度带]

1、我国自北向南划分为哪5个温度带?在我国西南部还有一个什么气候区?

(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还有一个地高天寒、面积广大的高原气候区)

2、我国的温度带是根据什么来划分的呢? (我国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的实际)

什么是活动积温?(作物生长温度不够不行,旺盛生长需要≥10℃,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叫做活动积温)

(过渡)根据我国各个地方活动积温的大小,气温的高低状况,划分了不同的温度带

3、亚热带与暖温带的界线,大体与“1月气温分布图”中的哪条等温线一致?(o℃等温线)

使学生明确秦岭一淮河一线是我国重要的自然地理分界线——它既是1月o℃等温线通过的地方.又是暖温带与亚热带的分界线。

4、热带与北回归线的关系?(热带位于北回归线以南)

5、那么,我国各温度带主要包括哪些地方呢? (地形区、省级行政区)请同学们仔细看图说明。

(教师小结)学生观察判断后,教师归纳小结:

6.不同的温度带对我们的生产和生活有什么影响?

(图片欣赏)引导学生观看有关图片,了解南北方不同温度带内生长的不同水果及传统民居的建筑特色。

学生讨论发言后,教师小结如下:

(1)不同的温度带,地面的植被不同,因而生长的水果也不同;

(2)不同的温度带,农作物生长期内的温度高低和热量多少不同,因而农作物的作物熟制也不同;

(3)不同的温度带,冬、夏的气温高低差异很大,因而民居的建筑特色很不相同;

(4)不同的温度带,所处的纬度位置高低不同,接受的太阳光热多少不同,气温高低不同,因而农作物(小麦)播种时间也不同。春小麦是冬季很冷的地方种的,因为冬季太冷,不能播种,所以在开春后才种,称为春小麦;冬小麦是稍暖的地方种的,秋季播种春季收,比如我国东北就是春小麦,华北及其以南是冬小麦。

六、练习巩固,及时交流,,

1、课堂小结。

2、练习作业: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理解并掌握我国降水的时空分布规律;

2.掌握我国干湿地区的划分依据及分布。

(二)能力目标:通过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和东西干湿图,提高学生阅读和分析气候图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通过我国干湿状况对农业类型、植被和自然景观影响的学习,使学生懂得,在自然环境中,干湿状况与其他环境要素之间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辩证关系。

教学重点:

1.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2.我国干湿地区划分状况。

教学难点

我国四类干湿地区的分布及其对植被和农业的影响。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提问]我们都知道中国的“冰城”是哈尔滨,那有谁知道我国的“水城”是哪一座城市呢?······大家知道气温和降水是构成一地气候的两个重要的因素。上节我们已学习了我国气温的特点。今天我们来学习我国降水的基本特点。

二、讲授新课

(一)、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 [板书]

[提问]我们平时经常会说下雨了,那是不是下雨就是降水呢?(区分降水与下雨的差别,明确降水的概念)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阅读“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完成下列的练习:

(1)找出年降水量超过1600毫米的地区。

东南沿海地区

(2)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它与我国一月等温线图中的哪条等温线大致相同?

8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秦岭、淮河附近至青藏高原东南边缘。它与我国一月份的0摄氏度等温线大体是一致的。

(3)400毫米等降水量线通过哪些地方?

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通过大兴安岭、张家口市、兰州市、拉萨市至 喜马拉雅山脉东缘。

(4)找出年降水量在200毫米以下的地区。

西北内陆地区

(5)我国年降水量在地区分布上有什么特点?

[阅读材料] 指导学生阅读课本35页阅读材料“我国降水最多和最少的地方”,并且在图2.16中找到我国年降水量最多的台湾的火烧寮和年降水量最少的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把它们连线,看看降水量是如何变化的。

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规律 [板书]

[教师总结] 从同学的回答中可以看出,我国降水的空间分布是有明显的规律的:年降水量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活动]降水量的不同会影响到建筑、饮食、民俗等许多方面。比较教材第37页图2.18中房屋的建筑形式有何不同,这与当地的降水情况有什么关系?

(二)干湿地区 [板书]

1.干湿地区划分的依据 [板书]

[教师讲述]一个地区是湿润还是干旱,不仅取决于降水的多少,还取决于该地区的蒸发量的大小。若降水量大于蒸发量,则空气湿润;反之空气干燥。人们依据这一关系把全国划分为四个干湿地区。

2.干湿地区的名称[板书]

[读图练习] 在“干湿地区分布图”中读出干湿地区的名称。

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和干旱区。

3.干湿地区的分布 [板书]

[读图练习] 指导学生对照“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图”,识读“我国干湿地区划分图”,回答下列问题:

(1)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湿润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2)半湿润地区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与半干旱地区的分界线大致接近于哪条等降水量线?

(3)半干旱地区和干旱地区各主要分布在哪里?它们的分界线大致接近哪条等降水量线?

(4)从上述分析看,我国干湿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有什么关系?

[教师总结] 从总体看,我国干湿地区的分布与我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大体一致。但又有区别。例如,东北三省的湿润地区,有些地区的降水量在800毫米以下,可是由于气温低,蒸发量小,也属湿润区。正是因为各干湿地区的水分条件不同,所以它的分布状况对各地农业生产和自然景观也产生显著的影响。

4.干湿地区对自然界景观和农业的影响 [板书]

[教师讲解] 湿润区、半湿润区气候湿润,降水较多,自然条件优越,成为我国重要的农业生产区。南方湿润区主要是水田,北方半湿润区主要是旱地农业区。湿润和半湿润区自然植被以森林和森林草原为主。干旱和半干旱地区气候条件较差,适宜发展畜牧业。干旱地区多以荒漠为主,半干旱区以草原为主。

根据以上内容,完成下表:

干湿地区

干湿状况

植被类型

农业类型

年降水量

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

湿润地区

>8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

水田

半湿润地区

800毫米~4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森林草原

旱田

半干旱地区

400毫米~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草原

畜牧业

干旱地区

<200毫米

降水量<蒸发量

多荒漠

三、当堂检测

基础训练上题目

篇2: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板书设计

三、海洋和岛屿

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4、优越的海陆位置

四、陆上疆界、邻国和隔海相望的国家

〔复习提问〕我国的四至点分别在什么地方?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纬度位置的特点是什么?我国的纬度位置有何优越性?

〔新课导入〕我们伟大的祖国不仅陆地面积广大,而且还有广阔的海域。

〔板书〕三、海洋和岛屿

〔活动〕读课本图1-4

〔提问〕由北向南我国濒海的海洋分别是哪些?

〔讲述〕我国所濒临的海洋,从南至北依次为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以及台湾岛以东的太平洋洋面。渤海与黄海大致以渤海海峡为界;黄海因海水呈黄褐色而得名,长江口北岸为黄海和东海的分界线;台湾海峡的南端为东海与南海的界限;南海是我国面积,海水最深的海区。

〔板书〕1、东临四海一洋

2、领海和内海

〔承转〕我国东临辽阔的海洋,但这些海洋并不全部是我国的领海。

〔提问〕我国的领海宽度是多少海里?

〔讲述〕我国的领海是指从海岸基线向海上延伸到12海里的海洋,因此,黄海、东海和南海的一部分为我国领海,12海里以外则为公海。被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环绕的渤海,以及雷州半岛和海南岛之间的琼州海峡则为我国的内海,其全部海域均属于我国行使主权的范围。我国的领海面积大约有300万平方千米。

请同学们在图册上找到我国的的临海和内海。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我国的海域。

〔提问〕我国大陆海岸线有多长,居世界第几位?

〔讲述〕我国大陆海岸线漫长曲折,约18000千米,沿海岛屿星罗棋布,共有5000多个(如果加上岛屿的海岸线,我国海岸线总长度在30000千米以上),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船舶停靠。

〔读图〕在教师指导下,找出图中的台湾岛、海南岛、南海诸岛、雷州半岛、山东半岛、辽东半岛、琼州海峡和台湾海峡等。

〔练习〕在填充图册“中国疆域图”上填注出上述岛屿、半岛和海峡。

〔板书〕3、漫长的海岸线和众多的岛屿

〔读图〕读“世界政区挂图”,请学生在图上找出中国、英国、蒙古和美国。

〔提问〕从海陆位置来看,我国与英国、蒙古有何不同;与美国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归纳〕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英国为欧洲西部的一个岛国;蒙古为欧亚大陆上的一个内陆国家;美国虽然与我国一样属于海陆兼备的国家,但是其东西临海洋,这与我国东临大洋,西靠大陆又有所不同。

〔活动并讨论〕分析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归纳〕我国东边濒临世界上的大洋――太平洋,这使得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雨量充沛,有利于农业生产。沿海地区便于发展海洋事业,以及同海外各国的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交往,便于与周围国家的边贸往来,在这里,古代有的“丝绸之路”,现有横贯欧亚大陆的铁路线。

〔板书〕4、优越的海陆位置

〔承转〕我国不仅海岸线漫长曲折,而且还有20000千米的陆上疆界。

〔板书〕四、陆上疆界与邻国

〔读图〕读教材中的“中国行政区划简图”,按逆时针方向,自东向西依次读出我国陆上邻国及隔海相望的国家。

〔挂图〕中国政区挂图(中国的邻国示意图)。

〔归纳〕我国陆上邻国有15个,按逆时针方向依次为: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锡金、布丹、缅甸、老挝和越南。

其中:东亚――蒙古、朝鲜

东南亚――越南、老挝、缅甸

南亚――印度、巴基斯坦、布丹、锡金、尼泊尔

西亚――阿富汗

中亚――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

北亚――俄罗斯

同我国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和印度尼西亚。

【教学后记】该节知识覆盖面广,知识容量大,要求多组织学生多参与活动。

篇3:星球版地理八年级上册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理解地壳是在运动变化中的,以及这种变化带来的影响。

2、能通过思考提出自己的疑问和观点。了解魏格纳科学研究的过程和方法。

观察、质疑、假设、验证——

3、练习表达自己的观点。

4、尝试着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和观点。

5、有意识的培养学生的质疑精神和创造性思维习惯。

6、尝试对学生的观点进行鼓励性评价和量化。

7、理解世界是在变化发展中的,形成科学的世界观。

8、提出问题也是一种贡献。

9、理解科学研究既需要大胆的质疑、假设和验证,还需要有坚韧的毅力和勇于探究的精神。

10、培养尊重不同意见的胸怀,学习与持不同意见的人交流。

二、教学重点:大陆漂移假说和板块构造学说,海陆变迁的实证。

三、教学难点:激活学生思维,培养学生批判和质疑的思维品质。

四、教学方法:质疑、表达法。

五、课时安排:1个课时。

六、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由海陆分布导入海陆变迁。

教师引导

海陆分布在很久以前就是这样的吗?指导阅读,鼓励学生将阅读中遇到的问题记录下来。

学生活动:到讲台前陈述自己的问题。

教师评价:对每位学生的发言给予恰当的评价,重点在于发掘问题中的创造性思维。

乘转:让我们来看一下一位的地理学家它在面对这些问题时如何思考、如何去做的。

教师讲解:重点阐述魏格纳的观察、思考、验证以及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通过魏格纳探险遇难这一史料,对学生进行科学精神的培养。

学生活动:寻找大陆漂移假说的证据。到台前发表自己的看法。

教师评价:对学生的发言过程和内容进行评价,重点鼓励其在方法方面的阐述。

教师引导:由大陆漂移假说→板块构造学说。重点讲解由假说到学说这一科学研究的方法。

教师讲述:举例说明板块构造学说对火山地震的解释。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学生活动:学生宣读自己搜集的资料,或发表自己的问题或观点。

课后作业

篇4:中图版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够运用地图说明我国冬夏季气温分布特点以及降水的时空分布特点,并能初步分析其原因。2.掌握我国气候的主要特征,理解影响我国气候的主要因素。

3.学会阅读等温线图、年降水量分布图、气温年变化曲线图、年降水量分配柱状图、温度带图、干湿地区图,并能获取相应数据进行分析,归纳出正确结论。

过程与方法

通过地图及相关资源分析、归纳、总结。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明确气候也是一种资源。

【重点与难点】

1.我国气温的特点,温度带的地区分布。2..读图、识图技能的培养。

【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读图分析。

【课时安排】

3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导入

观看视频:冬季的广州和哈尔滨

同一个季节,为什么广州和哈尔滨的景色有如此大的差异?导入新课学习。二、新课学习

第一课时

(一)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1.冬季气温分布特点

(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16℃-(-28℃)=44℃)特点:南北温差大

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

冬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探寻原因

成因①:纬度位置的影响

中国位于北半球,南北跨纬度近50度,冬季时,太阳直射南半球,至使北半球纬度越高,太阳高度越低,昼长越短。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北方昼长比南方短,太阳照射时间短,所以北方得到的热量少于南方。

成因②:冬季风的影响

北方靠近冬季风源地,冬季风使北方降温幅度大。距离和地形对冬季风的消弱与阻挡,冬季风对南方影响小。这些加剧了南北温差。

(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①1月0℃等温线通过的地方;②河流有无结冰期的界线2.夏季气温分布特点

(1)计算:海口和漠河的温差(28℃-16℃=12℃)全国平均气温在多少摄氏度以上?(20℃)特点:普遍高温

读图可知,气温自南向北逐渐降低(2)思维拓展:夏季气温分布特点的成因

夏季太阳直射北半球,北方太阳高度比南方小一些,北方昼长比南方长一些,北方得到的光热与南方相差不大。所以夏季南北气温相差不大

(3)探究:夏季我国哪里气温偏低?为什么?

青藏高原;青藏高原平均海拔4000米以上,气温随海拔升高而降低

(4)总结我国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大,夏季普遍高温(青藏高原因海拔高,夏季气温偏低)

(5)拓展延伸:我国南北温差顺口溜

领土面积广,南北跨度大;冬季温差显,北棉南穿夹;夏季普高温,南北差不大;秦岭淮河线,零度等温划;最寒在1月,高温在7月。

(6)了解我国冬季最冷和夏季最热的地方3.温度带

(1)温度带的划分依据:气温的南北差异和农业生产实际(2)读图,了解5个温度带和1个高原气候区位置。(3)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③亚热带和暖温带的分界线

(4)对号入座: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海南岛、漠河、塔里木盆地它们分别位于哪个温度带?(高原气候区、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寒温带、暖温带)

(5)体会我国气温南北差异对生产和生活的影响。1.水果

拓展延伸:中国各个温度带的主要植被2.房屋

3.农作物及其熟制

总结过渡:我们已经知道了我国气温分布特点,那么你知道我国降水的情况吗?现在让我们一起去探索吧!

第二课时

(二)东西干湿差异显著1.降水空间分布特点

(1)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分析从整体看,降水的空间分布均匀吗?(不均匀)(2)观察分析

图中的等降水量线有几个数值?(如图)

图中等降水量线数值变化的方向有何规律?(如图)降水空间分布特点:(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2)总结秦岭---淮河的地理意义:④800毫米年降水量线过的地方(4)了解我国降水量最多和最少的地方2.降水时间分布特点:

(3)读“中国南北四个城市的季节差异”图,回答问题标出四城市降水较多的月份(如图)四城市降水集中在____月~_____月(4;10)在图中从南向北圈出这四个城市(如图)

总结:南方雨季____,开始____,结束____;北方雨季____,开始____,结束____:(早;长;晚;短;晚;早)

篇5:八年级上册地理一单元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一单元教案

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教学设计要遵循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选择教学目标,以解决教什么的问题。下面是一篇八年级上册地理一单元教案,欢迎各位老师和学生参考!

学习目标1.运用地图说出我国的纬度位置和海陆位置及其特点,分析我国的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

2.知道我国的面积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学会在亚洲地图上查阅我国陆疆和陆上邻国、海疆与濒临的`海洋及海上邻国;

3.学会运用世界地图及有关统计资料,比较中国和其他面积居世界前列的国家的面积大小和位置优劣。

重点难点要求学生理解我国地理位置及其优越性,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和空间分布

地名很多,要掌握其地理位置

步骤问题设计、知识要点(含分工)点拨

导入蓝色星球浮太空,一只雄鸡在其中,南北两分它在北,东西二分它居东,头指世界最大洋,尾靠全球最大陆。指的就是我国的地理位置。

自主学习

1.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半球。

2.我国大部分位于五带中的____带,少部分位于___带,没有带。

3.我国位于_____洲的东部,东部濒临_______洋,有许多的海岛,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4.我国的陆地领土面积平方千米,仅次于和,居世界第位。

5.自北向南我国频临的海有海、海、海、海。独立自学完成

团队合作

6.与俄罗斯、加拿大、巴西相比,我国的纬度位置的优越性。(从所属地区的气温对农业影响去思考)

7.与蒙古、日本相比,我国的海陆位置的优越性。(从海陆位置对国家对外贸易、海洋事业及国土范围的影响去思考)

8.阅读图1.4说出我国四至点

头上顶着黑龙江,脚踏曾母暗沙岛;嘴喝两江汇合水,帕米尔上摆摆尾。

9.在图1.4中国疆域示意图找出陆上邻国、海上邻国,其中陆上邻国中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是_______,海上邻国中亚州经济最发达的国家是___________。

10.阅读图1.5、1.6,说说我国东西端的晨昏差异和南北的季节差异,试分析原因。

篇6: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使学生知道我国的三级行政区的划分,记住我国33个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及位置,并且会在“中国政区图”上正确填图。

教学重点

1.准确记忆我国的省级行政区的名称、简称和位置。

2.培养填绘地图确认地理事物空间位置关系及空间想象、动手操作的能力。

教学方法

学习指导法。

教学手段

每人一份“中国政区图”,黄、绿、橘黄、粉四色彩色笔,剪刀,若干单个省区政区轮廓图,8开大的中国空白政区图(每个学生一张)、“中国政区挂图”。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中国的疆域十分辽阔,为了便于管理好这样大的国家,我们要进行行政区的划分。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中国的行政区划。

【板书】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讲授】 我国的三级行政区划的划分

【承转到省级行政区的学习】

【板书】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出示“中国政区挂图”,同时学生将书翻到第6页)

【教师指导下师生共同活动】 下列行政区,按(1)至(3)的教学步骤进行。

山西、湖北、广东、云南、青海、黑龙江、沿海岸线的行政区

(1)认形状:教师出示一个轮廓图,让学生在课本的政区图上找出该行政区的名称,掌握轮廓的特征,如山西像平行四边形,湖北像民警的帽子等;

(2)定位置:在空白地图找到该行政区的位置,并涂上颜色,写出名称,注意该行政区与长江、黄河的位置关系;

(3)找邻居:从北部顺时针找起,每找出一个,都要注意指导学生观察轮廓的典型特征,涂上颜色,写出名称。

【转入行政区简称的教学】

【板书】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请学生将书翻到本节的附表。

【讲授】 简称的由来

学生在已上色的地图中填写简称。

【展示投影】 简称和全称连线。

学生练习。

课后练习

练习1.拼图:把上好颜色的地图粘在硬纸片上,分行政区剪下制成拼图。

练习2.不看政区图,独立完成下列问题:

(1)按沿海、沿江、沿陆上国境线(底图上画有长江和黄河)拼图;

(2)按课本本节末“课堂活动(一)”的要求,进行拼图游戏比赛。

板书设计

第二节 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三级行政区划

二、33个省级行政单位

三、各省级行政单位的简称

篇7: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根据图说出中国人口总数和中国人口占世界人口的比重,通过录像说出中国人口基数大,增长快的特点。

2.能通过调查表和国家有关人口统计表,说出中国人口素质低、即将面临人口老龄化、人口从农村到城市的迁移与农村人口多于城市的现状。

3.根据调查表分析人口与家庭经济生活关系,分析中国人口与经济发展和环境的关系;

4.根据我国面临的人口问题,提出解决人口问题的措施。

5.通过学习树立正确的人口观,明确人口与经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教学重点

中国面临的人口问题。

教学难点

人口与经济发展、环境的关系。

教学方法

谈话法,图示法,讲授法。

教学媒体

录像机、投影仪、板图。

板书设计

一、中国人口分布特点(上节课内容)

二、中国人口的特点

三、人口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附表

投影(1)

我国各种文化程度人口比例表

我国文盲半文盲占15.85%居世界第一位。

投影(2)

世界主要国家每万人在校大学生人数、工程师与科学家人数统计表

投影(3)

城镇与农村人口比例表

我国城镇人口35950万人,农村人口86439万人

投影(4)

预测我国60岁以上人口在总人口中的比例表

投影(5)

家庭调查表(学生一)

家庭调查表(学生二)

家庭调查表

篇8: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交通运输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

2.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

3.知道选择客运和货运方式应考虑的因素。

4.会根据不同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重难点

帮助学生了解不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考虑货物运输和旅客运输的不同需求后,根据具体需要,选择适合的交通运输方式。

教学工具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小资料(幻灯片展示)

(一)山西省地下埋藏有上千亿吨的煤炭资源。

过去,很多煤炭开采出来运不出去。另一方面,沿海许多城市因为缺煤,工厂不能正常开工。现在,修建了专门运煤的大秦铁路,山西的大量煤炭可以运出去了。

(二)新中国成立以前,从成都到拉萨,翻山越岭,要走好几个月。现在坐汽车只需几天,乘飞机只要几个小时就可以到达了。

(师问)这个资料说明了什么?

(生答)交通运输的重要性。

(幻灯片展示古代交通运输方式)

(师问)想一想我们身边哪些属于现代化的交通运输工具?

学生们自由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交通运输业主要是运送旅客和货物,与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息息相关。人们把交通运输形象地比喻为“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二、新课教学

1.设疑导读

(1)如果你暑假计划到黄山旅游,在选择交通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

学生讨论:目的地黄山的位置(到哪里去),票价(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等。

(2)如果你是公司的业务员,要将1000台电脑从中关村发往陕西省延安市,在选择运输方式的时候,你会考虑哪些因素?与去旅游有什么不同的考虑?

学生讨论:除了一样要考虑目的地陕西省延安市的位置(运到哪里去),运费(贵不贵),路途要花费的时间外,还要考虑运送的货物是电脑和运输的数量1000台。

教师总结:要想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的运输方式,除了明确自己的需求外,还必须了解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2.比较学会选择

学生阅读课本P85图4.3.

教师:这张图对比了火车、飞机、汽车和轮船在运输价格的高低、速度的快慢和运量的多少上的差异,请你总结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和缺点,以便我们作出选择。

(1)水路运输是现代运输方式中历史最悠久的,是各种运输方式中运费最低的,为什么?有哪些缺点?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成本低的原因:①线路投资少,除运河外,江河湖海为天然航道,不会损坏,基本无需修造、维修和保养。②运载量大。由于水的浮力,在相同的牵引力作用下,水运比陆运有较大的运载量。一列内河船队的载运量相当于一列普通列车载运量的3~5倍。运载量大,线路投资少,降低了水运的成本。

水运的缺点是:送达速度慢;受自然条件影响(冬季河流封冻,枯水期水位低,大风,浓雾,急流险滩)。

(2)什么样的货物适合选择水路运输?

学生:运输大宗、笨重货物的长途运输。

(3)下列情况哪些适合选择水路运输?

①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适合)

②10万吨海盐从天津运往上海。(适合)。

③5000吨钢材从上海运到济南。(不适合,水路不能到达济南,适合铁路)

④一吨活鱼从北京郊区运到城区。(不适合,没有水路且速度慢,适合公路)

(4)铁路运输是我们经常选择的长途运输方式,它的优点和缺点是什么?

学生讨论交流。

教师总结:铁路的优点:①多拉(一列货运列车,一次运量可达上千吨,随着从蒸汽机车到内燃机车再到电气机车的进步,运量可以高达5000多吨)。②快跑(时速为60~100千米,高于汽车)。③省钱(铁路运输的成本是公路运输的二十分之一,是航空运输的一百二十八分之一)。④准时(受天气影响最小,一年四季,昼夜不停)。

铁路的缺点:①巨额的投资(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削山头、凿隧道、架桥梁都需要巨大的土石方量)。②短途运输成本高(从北京城区到北京市大兴县,铁路成本高于公路)。

3.情境处理

教师提问:下列情况适合选择哪种运输方式?

(1)河南郑州某公司业务员小张必须在两天内赶到北京。(铁路)

(2)刘晓和妈妈准备暑假从石家庄到香港旅游,想选择比较经济的旅行方案。(铁路)

(3)乌鲁木齐某学校校长临时接到去北京开会的通知,要求第二天必须到。(航空)

(4)周强和同学约好,国庆长假从重庆到武汉,沿途观赏三峡风光。(水路)

教师总结:和铁路相比,公路运输速度慢,运量少。但是公路运输也有自己的优点。有一家公路运输公司,它的宣传广告语是:“货送海角天涯,万无一失到家”,从这条广告可以反映出公路运输的哪些优点?

学生讨论回答,公路运输的优点是:

①门到门服务--“到家”.铁路运输受固定线路的制约,只能实现“站到站”的服务,而公路运输“无孔不入”,可以实现“门到门”的服务,一辆车一个司机可以将旅客或者货物从家门运输到家门,直接到达目的地。

②装卸量小--“万无一失”.由于铁路不能实现“门到门”,需要借助公路将货物运至火车站,在到达目的地后还需要借助公路运输才能将货物最终送达,这样的运输过程增加了货物运输过程中的装卸量。货物需要装上汽车运到火车站,卸下后装上火车,到达目的地后卸下火车,再装上汽车,才能运达用户家中,这样的装卸过程对于一些易破碎,易损耗的货物可能造成较大的损失。而公路运输只需一次装和一次卸,对货物的损伤较小。

③运输网络四通八达--“货送海角天涯”.铁路线的建设成本高,受自然条件影响大,尤其在地形复杂的地区,需要削山头、凿隧道、架桥梁,所以铁路网络远没有公路网络发达。我国大部分人口居住在农村,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乡正在从“县县通公路”向“乡乡通公路”、“村村通公路”迈进,四通八达的公路网络是铁路网络不能比拟的。

三、课堂延伸

运输市场竞争激烈,为了争夺市场份额,铁路的货运部门计划和公路货运展开竞争,请你参考公路货运公司的宣传广告语:“货送海角天涯,万无一失到家”,为铁路货运部门设计一条宣传广告语,以突出铁路运输的优点。

篇9:八年级上册地理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认真学习和贯彻国家教育改革纲要,全面实施地理新课程改革,努力探究偏远地区中学地理教学改革的新途径、新方法,认真落实xxx学校“导学案”教学模式,把“自学,精讲,以练为主”的教学指导思想发挥到极至。教学中以《地理课程标准》为依据,钻研地理教材,认真备课和编写学案,努力使每一个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能够对地理学知识有更深入的理解,能够对今后的学习方向有更多的思考;能够在探究能力、学习能力和解决问题能力方面有更多的发展。通过学习学生生活密切联系的地理知识,传达地理思想,培养学生学习地理的兴趣和初步能力,最终使学生由以前的“学会地理”转变为“会学地理”。

二、学生状况分析

xxx学校今年发生了很大变化,两校重组,学生的层次出现了差异,据本人了解,初二x班学生的地理基础不是很扎实,教学中要区别对待。其他三个班级的学生地理学习水平不相上下,基础相对牢固,对今后的地理学习有很大的帮助。同时经过七年级一年的地理学习,同学们已经掌握了地理学习的一般方法,课堂整体秩序也有所好转,自学能力也上升到一定水平,相信本学期的地理教学工作将会圆满完成。

三、教材分析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材图文并茂、生动形象,学生易于接受。课本结构设计中加大了“活动”的力度。力图加强地理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通过学生讨论、探究、实践的教学途径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八年级上册地理为中国地理知识的宏观阐述,主题是从整体上介绍中国的概况,主要包括从世界看中国、中国的自然环境、中国的自然资源、中国的经济发展等四个大的方面。

第一章:从世界看中国,共分三节。主要学习中国的位置、疆域、行政区划、人口概况及其政策、民族的基本情况、我国的民族政策等。本章的教学难点是掌握三十四个省级行政区划的名称、简称和行政中心,以及部分省级行政区划的地理位置,记住中国省级行政区划图。

第二章:中国的自然环境,共分三节。介绍了我国地形、气候、河流、湖泊的基本情况,以及对我国经济发展的影响。本章在中国地理中占有重要的作用,内容繁多,难度较大。教学中应注意结合立体模型图,以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

篇10: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三节 中国的人口

一、人口数量世界第一:

1、总量:达13.7亿;

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

2、省区分布:最多:广东省;

最少:澳门。

3、我国人口突出特点:人口数量世界第一,人口增长速度过快,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二、人口增长速度较快

新中国成立以来人口增长快的主要原因:(1)人民生活水平提高和医疗卫生条件的改善。(2)人口死亡率大幅度下降。

三、人口分布疏密不均。

1、地理分布特点:东部人口密度大、人口多(稠密);

西部人口密度小、人口少(稀疏)。(分布特点:沿海河湖、平原、盆地交通和经济发达等地区人口多)

2、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黑龙江省的黑河市至云南省的腾冲县)

3、我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澳门;我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区域单位——西藏自治区

三、我国的人口政策:

1、我国人口总量仍持续增长的原因:人口基数大,青少年比重高。

2、我国人口的基本国策:实行计划生育,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

3、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我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不断下降,其主要原因是我国坚持落实

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第四节中国的民族

一、56个民族

1、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汉族人口占91.5%,少数民族占8.5%。

2、少数民族人口不一:壮族(主要分布在广西)人口最多。

3、各民族具有平等的地位。

二、这是我国民族分布特点: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

1、汉族主要分布在东部和中部地区。

2、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

(5个少数民族自治区,台湾为高山族,少数民族最多的省区是云南省。)

三、独特的民族风情:

1彝族 ——火把节,葫芦丝 傣族——泼水节、孔雀舞,两面鼓 维吾尔族——手鼓舞

蒙古族——那达慕大会、摔跤,马头琴 汉族——赛龙舟,端午节 朝鲜族——长鼓舞、跳板

藏族——晒佛节 高山族——丰收节 回族——开斋节 壮族——三月三 苗族,侗族——芦笙

2 侗族的特色建筑——风雨桥

篇11: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一、地球和地图

1、地球是一个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最大周长约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的球体。

2、地球绕地轴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自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自转一周约为24小时。

3、地球自转产生的自然现象:昼夜交替、时间差异。

4、地球绕太阳旋转,叫做地球的公转。

公转的方向是自西向东;公转一周是一年。

5、地球公转产生的自然现象:形成四季和五带。

6、纬线: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指示东西方向。

赤道是最大的纬线圈。

7、0度纬线是赤道;

0度经线是本初子午线。地球仪上只有一条0度纬线、0度经线和180度经线。

8、经线: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9、地球仪上能画出无数条经线和纬线。

10、0度经线以西称西经,用“W”表示;

0度经线以东称东经,用“E”表示。

11、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经线或者是180度经线,就看度数,度数向东增大的为东经,向西增大的为西经。

12、在以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度数顺时针增大的是东经,逆时针增大的为西经;

在以北极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则相反。

13、赤道以北称北纬,用“N”表示;

赤道以南称南纬,用“S”表示。

14、如果所画的经纬网图没有0度纬线,就看度数,度数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向北增大的为北纬。

15、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断南北纬要用以下规律:以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南纬;

以北极为中心的,纬度是北纬。

16、0度(赤道)划分南北半球;

200W、1600E划分东西半球。

17、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方向和图例。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A、比例尺的三种形式:线段式、数字式和文字式。

B、比较比例尺的大小:把比例尺化成分数比较,分母大的比例尺反而小,分母小的比例尺反而大;

C、大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小,表示的内容详细;小比例尺表示的范围大,表示的内容简略。

(2)方向:A、利用指向标定方向:指向标指向北方;

B、利用经纬网定方向: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C、无指向标、无经纬网的地图:上北下南,左西右东。

18、海拔:某个地点高出海平面的垂直距离。

19、相对高度:两地之间的垂直距离。

20、等高线:海拔相等的各点连接成线。

一、位置优越

【半球位置】

从东西半球看,我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我国位于北半球。

【纬度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南北跨纬度广(近50度),大部分位于中纬度温带地区,小部分位于低纬度热带地区,没有寒带。

2、我国南北跨纬度近50度,由于高纬地区气温低,低纬地区气温高,所以气候南北差异很大,形成了不同的温度带和多种多样的气候类型,从而带来了自然环境的多样性,使动、植物资源丰富多样,并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旅游业等提供了有利条件。

【海陆位置及优越性】

1、我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2、我国位于世界最大的大陆——亚欧大陆的东部,世界最大的大洋——太平洋的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二、国土辽阔

【辽阔的陆地领土】

1、我国陆地领土面积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和加拿大,居世界第三位。

2、陆上国界线长达0多千米,相邻国家有14个。

3、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4、我国领土东西距离约5000多千米;

南北距离约5500千米。

【领土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省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上(53?N)。

最南瑞——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帕米尔高原上(73?E)

【广袤的海洋国土】

我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其中,渤海和琼州海峡是我国内海。

【主要岛屿】我国大陆海岸线长18000千米以上,沿海分布着台湾岛、海南岛、舟山群岛和南海诸岛等岛屿。【我国14个陆上邻国和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口诀)

东有朝鲜北蒙俄、西北吉塔哈萨克;西面巴基斯坦阿富汗、南有缅甸越南和老挝;

西南不丹泥泊尔、印度西藏一山隔;隔海相望共六个、印马文菲日韩国;

【中国之最】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我中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三、34个省级行政区

【三级行政区划】

为了便于行政管理,有利于经济发展和民族团结,全国的行政区域,基本分为:

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州、自治县、市);乡(民族乡、镇)三级。

其中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34个省级行政区简称三字经】(口诀)

京津沪、内蒙古;黑吉辽、冀豫鲁;青宁新、浙皖苏;

湘鄂赣、晋陕甘;闽粤桂、琼台黔;港澳渝、川藏滇;

【5个自治区】(口诀):新疆西藏和广西、内蒙宁夏自治区;

【4个直辖市】(口诀):重上北天;

篇12: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1.中国的的地理位置:从东西半球看,中国位于东半球,从南北半球看,中国位于北半球,从大洲和大洋的位置看,中国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

2.中国优越的地理位置

(1)从纬度位置看,我国领土南北跨纬度很广,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2)从海陆位置看,我国位于亚欧大陆大的东部,与许多国家接壤,东临太平洋,有众多的岛屿的港湾,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3.中国的国土面积约960万平方千米,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居世界第三

4.中国四至:

最北端:黑龙江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的中心线上,(53°N)

最东端: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

最西端:新疆的帕米尔高原,(73°E)。最南端:南海的男少群岛中的曾母暗沙,(3°N)

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部,东临太平洋,陆上邻国14个,隔海相望的国家有6个。

14个陆上邻国分别是: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6个隔海相望的国家分别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文莱。

渤海附近有我国最大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最大的渔场——舟山渔场。

5.我国濒临的海洋,自北向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南海台湾海峡属东海

6.我国共有34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2个特别行政区

4个直辖市:北京市、天津市、上海市、重庆

5个自治区:广西壮族自治区、宁夏回族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2个特别行政区:香港特别行政区、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广东省。

中国人口最少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密度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澳门特别行政区。

中国人口密度最小的省级行政单位:西藏自治区。

中国最北端、最南端、最东端、最西端的省份分别为黑龙江省、海南省、黑龙江省、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各省市轮廓图及省会城市所在位置请参见课本图1,7)

7、我国总人口为13.41亿(第六次人口普查),占世界人口的五分之一以上,是世界人口最多的国家。

(国策:计划生育)。

8、我国以黑河—腾冲为界,东部人口分布密集,西部人口分布稀疏。

9、我国有55个少数民族,其中壮族人数最多(约1600万人)。

各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地区,云南省的少数民族数最多。各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

我国人口超过500万的少数民族有9个,分别是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土家族、彝族、蒙古族、藏族。

我国人口的特点:人口基数大,增长速度快

10、我国把实行计划生育作为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内容: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要求:少生、优生、晚婚、晚育。

11、人口增长过多产生的负面影响:人均粮食、布匹减少,医院就医困难,给国家、学校、社会、家庭、资源利用、生态环境都增加了沉重的负担。

我国资源总量多,但人均少。

12、我国人口分布特点:

东多西少,以黑河——腾冲一线为界

造成这种分布特点的原因:

(1)自然原因:东部耕地多,气候好,西部多沙漠、草原、山地,耕地少;

(2)社会经济方面:东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发达,城镇多,人口集中,西部工商业、交通运输业落后,城镇少;

(3)开发历史原因:东部开发较早,西部开发较晚。

13、我国是一个多民族的大家庭,有56个民族,汉族人口最多,,其余55个民族,称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壮族,人口最少的是珞巴族。少数民族中人口超过500万的有9个,(记忆口诀:西北蒙、回、维,东北满族乡,西南苗、彝、壮,土家、藏族广)

14、我国在各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民族区域自治,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15、汉族分布遍布全国各地,以东部和中部最为集中,少数民族分布相对分散,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少数民族最多的省份是——云南省

16、少数民族风情:(

蒙古 )族的那达慕大会(傣族 )族的泼水节、孔雀舞,(藏族 )族的集体舞、藏历年,(朝鲜 )族的长鼓舞等。

17、个民族分布具有“大杂居,小聚居”的特点,“大杂居”有利于民族的交流,促进各民族经济的共同繁荣;

“小聚居”有利于保护少数民族的风俗习惯的文化传统。

篇13:八年级地理上册知识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与人口

1、我国陆地面积

960万平方千米,居世界第 三位,位于亚洲东部,太平洋的西岸。大部分位于北温带,小部分位于 热 带。

2、我国最北端在

黑龙江省漠河县北端的黑龙江主航道为中心线,最南端在南海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海南),最西端在 帕米尔高原 (新疆),最东端在 黑龙江与 乌苏里江 的汇合处(黑龙江)。

3、我国东临海洋,从北向南依次为

渤海、黄海、东海、南海 。第一大岛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我国的内海是 渤海 和 琼州海峡,管辖的海域面积约 300万平方千米。

4、我国陆上国界漫长,达2万平方千米,接壤的国家共有14个。

有六个隔海相望的国家(自北向南依次是韩国、日本、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5、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全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 香港、澳门两个特别行政区。北京是首都,称为“祖国心脏”。台湾是我国不可分割的神圣领土。

6、目前人口数为13.7亿。

东西人口分界线:黑河—腾冲线 以东南人口密集,以西北人口稀少。

中国人口分布特点是 东部人口多,西部人口少;沿海、沿河湖、平原、盆地区人口多,干旱荒漠、高原人口 少 ;经济、交通、工业发达地区多城集区,人口 多,经济落后、交通闭塞、偏僻农牧区人口少;汉族地区人口 多 ,大部分少数民族地区人口 少 。

7、我国实行

计划生育 ,控制 人口数量 ,提高 人口质量 ,是一项长期基本国策。

8、我国共有56个民族,各民族中,汉族

人口最多,少数民族中,壮族人口最多。我国各民族分布特点是大散居、小聚居,交错杂居。汉族分布最广,主要集中在东部 和 中部 ,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东北 部地区。

民族风情: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云南傣族的泼水节;中华民族的端午节。

民族政策:平等、团结、互助、民族区域自治。

篇14: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第一章 中国的疆域和人口

第一节 中国的疆域

一、伟大的祖国(位置)

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

1、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是一个海陆兼备的国家。

2、经纬度位置:大部分在北温带,小部分在热带,没有寒带。

3、我国纬度位置的优越性: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4、我国海陆位置的优越性:

(1)位于亚洲的东部,太平洋的西岸,使我国东部广大地区在夏季风湿润气流的影响下,降水丰富,有利农业生产;

(2)海陆兼备,东部地区有利与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地区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各国直接往来,便于对外交往和合作;

(3)沿海有许多优良的港湾,便于发展海洋事业。

二、辽阔的疆域:领土的四端:最北:漠河以北的黑龙江主航道中心线53°N;最南:海南省南沙群岛曾母暗沙:4°N;最西:新疆帕米尔高原73°E;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的主航道中心线的汇合处135°E。

2、陆地面积:960万平方千米。

居第3位。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

(1) 濒临的海洋:从北往南有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海岸线长1.8万千米。

(2) 中国海域最大的岛是台湾岛,第二大岛海南岛。

(3) 内海有渤海和琼州海峡。领海宽度12海里。

(4) 钓鱼岛位于东海、黄岩岛位于南海。(P5地图)

三、众多的邻国

1、陆界线:2.2万多千米

2、陆上邻国:14个:东朝鲜、北蒙古、东北西北俄罗斯;

西部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西南印度,尼泊尔,不丹;南部还有缅甸,老挝,越南。

3、隔海相望的国家: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第二节中国的行政区划

一、行政区划

1、三级行政区划:省(自治区、直辖市)、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及特别行政区

2、34个省级行政单位: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2个特别行政区

3、我国邻国最多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我国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单位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4、我国有北回归线穿过的行政单位自东向西依次是:台湾省(台)、广东省(粤)、广壮族自治区(桂)、云南省(云或滇)

我国各个省、直辖市、自治区的简称及行政中心

篇15:八年级上册地理提纲

第一章 从世界看中国(“金砖四国”之一)

一、辽阔的疆域

1、位置优越

⑴半球位置:东半球,北半球。⑵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⑶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中纬度地区,属北温带,南部少数地区位于北回归线以南的热带,没有寒带。

⑷位置优点

发展农业生产 我国地域广大,南北、东西气候差异大,为发展多种农业经济提供了有利条件。

对外交往与合作 东濒太平洋,多优良港湾,海上交通便利,有利于同海外各国友好往来;西部深入亚欧大陆内部,与多国接壤,使我国陆上交通能与中亚、西亚、欧洲直接往来。

发展海洋事业 东临太平洋,沿海多优良港湾,便于开发各种海洋资源。

其它 造就了我国丰富的旅游资源,如北国冰雪、南国热带风光。

2、国土辽阔

⑴陆地面积:约960万Km2,差不多与整个欧洲的面积相等,仅次于俄罗斯、加拿大,在世界各国中居第3位,是世界上面积较大的国家。

⑵领土四至:东西相距约5000千米,南北相距约5500千米。

最东:黑龙江与乌苏里江主航道中心线的相交处(135°E);最西:x疆的帕米尔高原(73°E);

最南:南海的南沙群岛中的曾母暗沙(4°N);最北:黑龙江省漠河以北主航道的中心在线(53°N)。

⑶陆上疆界:2万多千米;海岸线:1、8万多千米。

⑷陆上邻国:陆上邻国(14个):朝鲜、俄罗斯、蒙古、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阿富汗、巴基斯坦、印度、尼泊尔、不丹、缅甸、老挝、越南。

⑸隔海相望的国家(6个):日本、韩国、菲律宾、马来西亚、文莱、印度尼西亚。

⑹ 我国是世界上重要的海洋大国,濒临的海洋从北到南依次是渤海、黄海、东海和南海,管辖的海域面积约300万平方千米。渤海、琼州海峡是我国的内海。渤海有我国的盐场——长芦盐场,东海有我国的渔场——舟山渔场。

⑺半岛、岛屿:主要半岛—辽东半岛、山东半岛、雷州半岛。主要岛屿—台湾岛(我国第一大岛)、海南岛。

3、34个省级行政(P7中的图1、7)

⑴行政区划:我国现行的行政区划基本上划分为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县(自治县、县级市)、镇(乡)三级。

⑵我国共有34个省级行政单位,包括23个省、5个自治区、4个直辖市和香港、澳门2个特别行政区。

⑶我国34个省级行政单位的名称、简称、行政中心。新课 标第 一网

⑷特殊的省级行政区。 ①跨纬度最广的是海南省。跨经度最广的是内蒙古自治区。纬度的是黑龙江省。纬度最低的是海南省。

②人口最多的是广东省。人口最少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少数民族数目最多的是云南省。

③面积的是x疆维吾尔自治区。面积最小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大陆海岸线最长的是广东省。沿海岛屿最多的是浙江省。全部处于热带的是海南省。同时濒临黄、渤海的是辽宁省、山东省。

④邻国最多的是x疆维吾尔自治区。邻省最多的是内蒙古自治区、陕西省。

⑤北回归线自西向东穿过的省是云南省、广西壮族自治区、广东省、台湾省。

二、 众多的人口

1、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

⑴据第五次人口普查,我国总人口12.95亿,占世界人口总数的1/5以上。1月6日,为中国13亿人口日。⑵人口的突出特点:人口基数大,人口增长快。⑶人口政策:实行计划生育是我国一项基本国策。

2、人口东多西少

⑴人口密度:我国平均人口密度为每平方千米134人,是世界平均人口密度的3倍。

⑵人口分布特点:以黑河(黑龙江省)——腾冲(云南省)为界,东多西少。

⑶34个省级行政区中,人口密度的是澳门特别行政区,人口密度最小的是x藏自治区。23个省中,人口密度的是江苏省。

三、多民族的大家庭

1、56个民族

⑴人口数最多的是汉族,占全国人口总数的92%。

⑵少数民族人口最多的是壮族,最少是珞巴族,人口在400万以上的少数民族有壮族、满族、回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土家族、蒙古族、藏族。

⑶各民族有独特的风俗习惯、文化艺术和传统的体育活动,如汉族的端午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维吾尔族的开斋节、彝族的火把节、朝鲜族的长鼓舞等。

⑷民族政策:各民族不论大小,一律平等。

2、民族的分布

⑴民族分布特点:大杂居、小聚居。⑵汉族:遍及全国,主要集中在东部和中部。⑶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西南、西北和东北部地区。

第二章 中国的自然环境

一、地势和地形

1、地势呈阶梯状分布

⑴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西部多为山地、高原和盆地,东部则以平原和丘陵为主。

⑵三级阶梯概况

阶梯名称 海拔高度 主要地形类型 主要地形区

第一级阶梯 4000米以上 高原 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

界线:昆仑山——祁连山——横断山脉东缘

第二级阶梯 1000~米 高原、盆地 内蒙古高原、云贵高原、黄土高原、四川盆地、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

界线: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

第三级阶梯 500米以下 丘陵、山地、平原、盆地相间分布 东南丘陵、东北平原、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

⑶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对我国气候、河流、交通产生的影响:①对气候的影响: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有利于海上的湿润气流向我国内陆推进,为我国广大地区带来了丰沛的降水。②对河流的影响:西高东低的地势,造成我国的大江大河自西向东奔入海洋;河流从高一级阶梯向低一级阶梯流动时,落差大,产生巨大的水能。③对交通的影响:向东流淌的大河沟通了我国东西的交通,方便了沿海和内陆的联系,但阶梯交界处的高大山脉成为我国东西交通上的巨大障碍。

2、地形复杂多样(P24中的图2.4)

⑴四大高原的特点: 青藏高原:世界屋脊,冰川广布、雪山连绵。

黄土高原:世界上面积最广的黄土分布区,千沟万壑、支离破碎。

云贵高原:喀斯特地貌广布,地表崎岖不平。

内蒙古高原:我国第二大高原,地面坦荡、一望无垠。

⑵三大平原特点:

东北平原:我国面积的平原,地势坦荡,黑土广布。

华北平原:我国最完整的平原,又称“黄淮海平原”。

长江中下游平原:我国最低平的平原,河湖密布,的“鱼米之乡”。

⑶四大盆地特点:

塔里木盆地:我国面积盆地,有我国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和我国内流河——塔里木河。 准噶尔盆地:我国面积第二大盆地,相对湿润。

柴达木盆地:我国地势的盆地,有“聚宝盆”之称。

四川盆地:也称“紫色盆地”,西部有面积较大的成都平原,农业发达,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

⑷主要山脉(P26中的图2.6)

①东西走向的三列:北列:天山——阴山;中列:昆仑山——秦岭;南列:南岭。

②东北——西南走向的三列:西列: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峰山;中列:长白山——武夷山;东列:台湾山脉。

③西北——东南走向的三列:北列:阿尔泰山;中列:祁连山;南列:巴颜喀拉山。

④南北走向的三列:北列:贺兰山;中列:六盘山;南列:横断山区。

⑤弧形走向:喜马拉雅山脉,其主峰珠穆朗玛峰海拔8844米,是世界第一高峰,位于中国和尼泊尔边境。

⑥中国五岳:东岳泰山(山东),西岳华山(陕西),南岳衡山(湖南),北岳恒山(河北),中岳嵩山(河南)。

⑸主要丘陵:自北向南依次是辽东丘陵、山东丘陵、东南丘陵。

3、山区面积广大

⑴山区:包括山地、崎岖的高原和丘陵,约占全国陆地面积的2/3。

⑵山区的开发利用:

有利条件:山区在发展旅游、采矿和农业多种经营等方面优势较大,森林、矿产、生物资源、山区水能丰富。

不利条件:地形崎岖,交通不便,易发生自然灾害:崩塌、滑坡、泥石流。开发利用山区时要特别注意生态环境建设,预防和避免山地灾害的发生。

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2.15)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个一熟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

地 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干湿状况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多荒漠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P39中的图2.21)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2.26)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 ⑴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⑵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⑶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水旱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三、河流和湖泊 1、众多的河湖

⑴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⑵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⑶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比较:

流域名称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境外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境外称萨尔温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我国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内流区域 1/3 流入沙漠深处:塔里木河

⑷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较: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国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达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长江与黄河(P48中的图2.32、P53中的图2.36)

长 江 黄 河

长度 6300千米 5500千米

发源地 唐古拉山 巴颜喀拉山

特点 呈“V+W”字形,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的河流。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宜昌、湖口 河口、孟津

流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湟水、汾河、渭河

开发 ①“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水电站:三峡、葛洲坝。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忧患 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治理措施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4、主要的湖泊

我国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第三章 中国的自然资源

一、自然资源总量丰富、人均不足(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

1、自然资源:在自然界中,对人类有利用价值的土地、阳光、矿产、森林、水和水能等。

2、分类:

可再生资源——可以在较短时间内更新、再生,或能够循环使用,如土地、森林、水和水能等。

非可再生资源——用一些就少一些,如矿产资源。

3、特点:总量大,种类多,但人均不足,相对短缺。

二、土地资源(6月25日 世界土地日)

1、利用类型:耕地、林地、草地为农业用地,建设用地为非农业用地。

2、各类土地构成比例不合理:耕地、林地少,难以利用的土地多,后备土地资源不足。

3、我国土地资源的特点:

⑴优势:总量丰富、类型齐全,为我国因地制宜全面发展农林牧副渔生产提供了有利条件;

⑵劣势:人均占有量少、比例结构不合理、分布不均、各种土地资源破坏严重。

4、分布地区

⑴耕地和林地主要分布在气候湿润的东部季风区。这里土地利用程度高,其中耕地主要分布在东部平原和低缓的丘陵地区;林地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南、东南的山地。

⑵草地主要分布在年平均降水量不足400毫米的西部内陆地区。这里难利用土地多,土地资源的利用程度低,牧业在该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主要地位。

⑶北方旱地与南方水田的差异:北方地多水少,以旱地为主;南方水多地少,以水田为主。

5、存在的问题:水土流失、土地荒漠化、乱占耕地等。

6、基本国策: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一寸土地,切实保护耕地。

三、水资源(3月22日 世界水日;3月22-28日 中国水周)

1、水是宝贵的资源

⑴地球上的水97﹪是海洋水,淡水资源绝大部分为两极和高山的冰川,其余大部分是深层地下水。目前,人类利用的淡水资源,主要是江河湖泊水和浅层地下水,仅占全球淡水资源的0.3﹪。

⑵水危机的原因:用水量增加、水污染、水浪费。

2、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

⑴时间分配不均:夏秋季多、冬春季少且年际变化大。合理利用每一滴水:由于我国水资源地区分布不平均,为了合理利用水资源,有必要兴建水库、跨流域调水等工程(如:引黄济青、南水北调)。

⑵空间分布不均:南多北少,东多西少。特别是华北和西北地区缺水最为严重,我国水、土资源的配合不合理,进一步加剧了北方的缺水状况。

⑶措施:①解决季节分配不均——兴修水库。②解决空间分布不均——跨流域调水。如引滦入津、引黄济青、南水北调等。③节约用水,防治水污染。

⑷南水北调工程的三条计划线路:①东线方案:在江苏扬州市把长江水抽进京杭运河,用闸控制,逐级提升,过黄河后,自北自流,沿途供水,直达天津市。②中线方案:首先从丹江口水库引水到华北平原,第二步在三峡巨型水库建成后,利用高峡出平湖,筑渠输水自流进汉江。③西线方案:计划提高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的水位,再开凿一些巨大的隧洞,把长江水引入黄河上游,补充西北的水源。

3、我国水资源的特点:⑴水资源短缺;⑵时空分布不均。

第四章 中国的经济发展

一、逐步完善的交通运输网——“先行官”

1、经济发展的“先行官”

⑴交通运输:指的是利用交通工具把人或物从一个地方运送到另一个地方。

⑵运输工具:火车、汽车、船舶、飞机等。

⑶运输方式:公路、铁路、航空、水运和管道。

⑷现代各种运输方式的比较:

运输方式 优点 缺点

公路运输 方便、机动灵活、速度快 运费较贵、运量较小

铁路运输 速度快、运费低、运量大、连续性好 灵活性较差、短途运输成本高

航空运输 速度最快、舒适、安全 运量最小、运费

水路运输 运费最低、运量 速度最慢、受天气影响较大

管道运输 方便、速度快运量大、运费低、损耗小、安全可靠、连续性强、管理方便 灵活性差

⑸历的四大米市:无锡、九江、芜湖、长沙。

原因:①雨热同期的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以稻米为主。②这里位于长江干流和许多支流以及京杭大运河的交汇处,水运条件非常优越。③长江中下游自古就是人口聚集的地区,有很大的市场。

2、四通八达的交通运输线

南北向的铁路线(自东向西排列) 1、京沪线

2、京九线

3、京哈——京广线

4、焦柳线

5、宝成——成昆线

东西向的铁路线(自北向南排列) 6、京包——包兰线

7、陇海——兰新线

8、沪杭线——浙赣线——湘黔线——贵昆线

⑴我国交通运输的分布特点:分布不均,东部密集,西部稀疏,密度相差很大。

⑵我国最重要的运输方式:铁路运输。

⑶我国主要铁路线: “三横五纵” (P91中的图4.6)

3、转换灵活的交通运输枢纽

项目 所在省(区) 交汇的铁路

北京 北京 京哈、京沪、京九、京广、京包

成都 四川 宝成、成昆

徐州 江苏 京沪、陇海

株洲 湖南 京广、浙赣、湘黔

兰州 甘肃 包兰、兰新、陇海、兰青

杭州 浙江 沪杭、浙赣

郑州 河南 陇海、京广

⑴在若干条交通运输线交叉的地方,形成了重要的交通运输枢纽,分为单一型和综合型。

⑵重要的铁路运输枢纽:

4、选择合理的交通运输方式

⑴客运:根据旅客的出行目的和交通运输方式的特点进行选择。

⑵货运:①贵重或急需的货物且数量不大的,多由航空运送;②易死亡变质的活物、鲜货,短程可由公路运送,远程而又数量大的可用铁路上的专用车;③大宗笨重的货物,远距离运输,尽可能利用水运或铁路运输。

二、因地制宜发展农业——基础产业

1、农业与我们

⑴概念:利用动物、植物等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来获得产品的各部门,统称为农业。

⑵地位:农业是支撑国民经济建设与发展的基础产业。

⑶主要部门:依据劳动对象的不同,分为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副业五个部门。

2、农业的地区分布

⑴我国农业的地区分布,主要表现为东西、南北和垂直三个方面的差异。其中,大致以400毫米等降水量线为界,把我国分为东部农耕区和西部牧业区。

⑵东部地区农业分布:①种植业:东部半湿润和湿润的平原地区。②林业:东北和西南的天然林区,以及东南部的人工林区。③渔业:东部沿海地区是我国海洋捕捞和海洋养殖的基地;长江中下游地区是我国淡水渔业最发达的地区。

⑶西部地区农业分布:①天然草场广布,以畜牧业为主,种植业只分布在有灌溉水源的平源、河谷和绿洲。②我国四大牧区:内蒙古牧区、x疆牧区、青海牧区、x藏牧区。

⑷南北差异:以秦岭——淮河一线为界。

耕地类型 作物熟制 主要农作物

北方地区 旱地 东北平原:一年一熟

华北平原:两年三熟或一年两熟 小麦、花生、大豆、甜菜、棉花。

南方地区 水田 长江中下游平原:一年两熟

华南及海南岛:一年三熟 水稻、油菜、甘蔗、棉花。

⑸我国三大产棉区:x疆南部、黄河流域、长江流域。

3、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

⑴宜林则林:地形陡峭,水土容易流失,但是发展林业可以保持水土。

⑵宜粮则粮: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利于耕作的地方,适宜种粮。

⑶宜牧则牧:降水较少,但是牧草生长良好,适宜发展畜牧业。

⑷宜渔则渔:河湖较多的地方和沿海地区,适宜发展渔业。

4、我国农业面临的挑战与对策

⑴问题:耕地减少、水土流失、自然灾害、环境污染等。

⑵对策:①退耕还林还草,植树造林种草。②科技兴农,运用现代科学技术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③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多种经营业。④建立稳定的商品粮基地。

⑶九大商品粮基地:三江平原、松嫩平原、江淮地区、太湖平原、江汉平原、鄱阳湖平原、洞庭湖平原、成都平原、珠江三角洲。

⑷ 我国东部和西部地区农业发展方向的差别及原因。

①“东部沿海发达地区积极发展出口创汇农业”的地理条件:地势平坦,多平原、丘陵地形;降水丰富,热量充足,水热配合较好;交通发达,便于运输,临海,进出口方便,适于发展对外农业贸易;技术设备先进,信息来源广;居民众多,市场大。

②“西部地区之所以要实行退耕还林,大力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主要是因为西部自然条件在发展耕作业方面处于劣势,不合理利用土地资源,已导致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形势严峻,所以必须根据西部特点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

三、工业的分布与发展——主导产业

1、工业与我们

⑴概念:从自然界取得物质资源,以及对原材料(矿产品、农产品)进行加工再加工的过程。

⑵分类:

重工业 以生产生产数据为主的工业 采矿、冶金、电力、机械、化学工业、核工业等。

轻工业 以生产生活数据为主的工业 纺织、食品、皮革、造纸、钟表、家用电器等。

2、工业的空间分布(3沿)

⑴沿铁路线:京广、京沪、哈大等铁路沿线形成许多工业基地。

⑵沿河:黄河流域是能源开发的重要工业带;长江沿线形成了以上海、南京、武汉、重庆等城市为中心的沿江经济发达地带。

⑶沿海:集中了4个工业基地、5个经济特区、14个沿海开放城市等工业最发达的经济核心区。

⑷我国的四大工业基地

工业基地 辽中南地区 京津唐地区 沪宁杭地区 珠江三角洲

工业中心 大连、沈阳、鞍山 北京、天津、唐山 上海、南京、杭州 广州、深圳、珠海

工业特色 我国的重工业基地 我国北方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我国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以轻工业为主的综合性工业基地

3、积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

⑴涵义:以新的科学技术为基础,电子和信息为龙头,产品科技含量高的新兴产业。

⑵特点:科技人员比例大、研究开发费用高、产品更新换代快。

⑶布局:多依附于大城市,呈现出大分散、小集中的分布特点。北京中关村是我国第一个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1988年)

⑷我国高新技术产业地区发展方向差导:沿海——科技园区型;沿边——贸易导向型;内陆——国防军工型。

篇16: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二、气候多样、季风显著

1、南北气温的差异

⑴冬季气温分布特点:冬季南北气温差异大,北寒南暖,而越往北气温就越低。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北方比南方获得的太阳热量少,气温低;冬季风加剧了我国北方的严寒,而南方由于山岭的阻挡,受到的影响较小。

一月0℃等温线:大致沿秦岭——淮河一线分布。

⑵夏季气温分布特点:在夏季,除青藏高原等地区外,全国普遍高温,大多数地方南北相差不大。原因:主要受纬度影响,南北获得的太阳热量差不多。

⑶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最热的地方:x疆的吐鲁番。

⑷我国温度带的划分:①依据:A、农业生产的实际;B、将≥10℃持续期内的日平均气温累加起来,得到的气温总和,称为活动积温,它是划分温度带的主要指针。②五个温度带和一个高原气候区。(P33中的图2.15)

温度带 寒温带 中温带 暖温带 亚热带 热带 高原气候区

作物熟制 一年一熟 一年一熟 两年三熟到一年两熟 一年两熟到三熟 一年三熟 一个一熟

2、东西干湿的差异

⑴年降水量分布的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

⑵我国降水最多地方是台湾省的火烧寮;最少地方是x疆吐鲁番盆地中的托克逊。

⑶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对比关系,可划分为四类干湿地区类型。(P36中的图2、17)

地 区 湿润地区 半湿润地区 半干旱地区 干旱地区

干湿状况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降水量<蒸发量

植被 森林 森林、草原 草原 多荒漠

3、我国气候特点

⑴季风气候显著:①季风:季风是指随季节变化而变更风向的风。②季风的成因:海陆热力差异是形成我国季风的主要原因。③季风气候的特征:冬季吹偏北风,寒冷干燥;夏季吹偏南风,温暖湿润。④季风区和非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明显的地区称为季风区;受夏季风影响不明显的地区称为非季风区。其分界线: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P39中的图2.21)⑤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区别:季风区降水丰富,主要集中于夏季;非季风区夏季风难以到达,降水稀少,全年都比较干旱。⑥我国东部地区主要的降水形式:锋面雨。

⑵气候复杂多样:(P42中的图2.26)①东部:热带季风气候、亚热带季风气候和温带季风气候。②西北部:温带大陆性气候。③西南部(青藏高原地区):高原山地气候。

4、我国气候的影响 ⑴气候复杂多样,有利于发展多种农业经济,使我国的农作物和各种动植资源极其丰富。 ⑵季风区最突出的气候特征是雨热同期,降水量最多的时候,也是气温最高的时候,这时也正是农作物生长时期,雨热搭配为农作物生长提供了有利条件。

⑶容易带来各种灾害性天气。冬季风活动强烈,会爆发寒潮;夏季风活动不稳定,也会导致水旱灾害的发生。

主要灾害性天气:主要有寒潮、台风、旱灾、洪涝等。其中水旱灾害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三、河流和湖泊 1、众多的河湖

⑴外流河、外流区:最后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外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外流区。

⑵内流河、内流区:最终没有流入海洋的河流为内流河,所在的区域为内流区。

⑶我国外流区和内流区的比较:

流域名称 占全国总面积 主要大河

外流区域 2/3 流入太平洋:长江、黄河、珠江、澜沧江(境外称湄公河)。

流入印度洋:雅鲁藏布江(境外称布拉马普特拉河)、怒江(境外称萨尔温江)。

流入北冰洋:额尔齐斯河。(我国唯一流入北冰洋的河流)

分界线 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内流区域 1/3 流入沙漠深处:塔里木河

⑷外流河与内流河水文特征的比较: ①外流河大多分布在东南部外流区内,受季风气候影响,河流水量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河流汛期自南向北越来越短,秦岭——淮河以北的河流冬季有结冰现象。 ②内流河分布在西北内陆,水量较小,季节变化大,河水主要来源于山地降水和高山冰雪融水。我国最大的内流河是塔里木河。

2、京杭运河

京杭运河是世界最长、开凿最早的人工河。全长达1800千米,自北向南经过京、津2市和冀、鲁、苏、浙4省,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五大水系。

3、长江与黄河(P48中的图2.32、P53中的图2.36)

长 江 黄 河

长度 6300千米 5500千米

发源地 唐古拉山 巴颜喀拉山

特点 呈“V+W”字形,是我国第一长河,世界第三长河。 呈“几”字形,是我国第二长河,是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注入海洋 东海 渤海

上、中、下游的分界点 宜昌、湖口 河口、孟津

流经省区 青、藏、川、云、渝、鄂、湘、赣、皖、苏、沪(11个) 青、川、甘、宁、内蒙古、陕、晋、豫、鲁(9个)

流经地形区 青藏高原、横断山脉、四川盆地、巫山、长江中下游平原 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黄土高原、华北平原

主要支流 嘉陵江、汉江、湘江、赣江 湟水、汾河、渭河

开发 ①“水能宝库”,水能资源主要集中在上游,著名水电站:三峡、葛洲坝。②“黄金水道”,干流横贯东西,终年不冻,宜宾以下四季通航。 ①中上游利用水能发电。著名水电站:龙羊峡、三门峡、小浪底。

②引黄灌溉:塞外江南——宁夏平原、河套平原;华北平原重要的引用水源。

忧患 ①长江上中游湖泊面积缩小,森林和草地植被遭到破坏,自然生态环境日益恶化。

②宜昌以上的干支流,洞庭湖和鄱阳湖两大水系,北岸的汉江,是中下游平原地区洪水的三个主要来源。

③川江滩多流急,荆江河段河道弯曲,水流缓慢,泥沙淤积。 ①上游:气候趋于干旱,草地退化、荒漠化严重。宁夏、内蒙古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②中游:流经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成为世界含沙量最大的河流。

③下游:河道变宽,水流缓慢,泥沙大量沉积,使河床抬高,成为“地上河”,洪水威胁严重,水污染加重。山东境内初春时节易形成凌汛。

治理措施 ①兴建长江中上游防护林,保持水土;兴建分洪、蓄洪工程。(蓄)

②整治河道,退耕还林。(导)

③加固江防大堤。(防)

①上游:合理放牧,恢复林草植被,改善生态环境。修建水库、水电站。

②中游:开展水土保持综合治理。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打坝淤地,保持水土。

③下游:加固加高黄河大堤,疏浚河道,治理水污染。

4、主要的湖泊

我国最大的湖泊:青海湖(青海),是咸水湖。

我国五大淡水湖:鄱阳湖(江西)、洞庭湖(湖南)、太湖(江苏)、洪泽湖(江苏)、巢湖(安徽)。

篇17: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气候:

1、 国气温的特点:冬季南北温差很大。原因:南北纬度位置高低不同(纬度因素),南北受冬季风影响大小不同;夏季南北普遍高温,原因:太阳光直射北半球,北方白昼时间较长,接受太阳光不比南方少多少。五个温度带:寒温带、中温带、暖温带、亚热带、热带。

2、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的特点:东多西少,南多北少;年降水量空间(地区)分布的总趋势是: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的关系划分四个干湿地区:湿润区、半湿润区、半干旱区、干旱区。

3、季风区和非季风区的划分是以夏季风能够影响的地区为标准划分的:其界线为:大兴安岭;阴山;贺兰山;巴颜喀拉山;冈底斯山。

4、我国季风气候的一个显著特点是:雨热同期(夏季高温多雨) 我国东部地区的降水主要是由夏季风带来的。降水类型:锋面雨, 夏季风进退规律反常是导致我国水旱灾害频繁的主要原因。

5、洪涝是我国发生频繁、损失严重的自然灾害。干旱是对我国农业生产影响最大、最常见且分布范围最广的一种气候灾害。

2、 我国冬季最冷的地方是黑龙江的漠河镇,夏季气温最低的地方出现在青藏高原地区。

3、 我国年降水量的最高记录是:台湾的火烧寮。

我国汛期最长的河流是珠江;结冰期最长的河流是黑龙江;水量最大的河流是长江;含沙量最多的河流是黄河。

篇18: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

中国的水资源:

1、我国是世界上缺水严重的国家之一,人均水资源占有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1/4。造成我国水资源短缺的主要原因,不是总量不足,而是水资源时空分布的不均衡。

2、从空间分布看,我国水资源南多北少,东多西少。若将“水资源”与人口、耕地面积结合起来看,我国水土资源配合欠佳,缺水最严重的华北地区,耕地占全国的40%,水资源仅占全国的6%,这里年降水量在800mm以下,河流径流量小,更重要的是人口稠密,耕地广大,工农业生产用水量大。从时间变化看,我国水资源季节变化大,夏秋多、冬春少。

【解决水资源不足的主要措施有】:①跨流域调水,以解决水资源空间分布不均的问题,如南水北调,引黄济青;②兴修水库,解决水资源季节变化大的问题。③节约用水,科学用水,保护水资源,防止水污染。

【我国的水能资源的发展优势】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许多河流在流经阶梯交界处时落差大,水流湍急,水能蕴藏巨大。我国水能资源蕴藏量达6.8亿千瓦,居世界第一位,其中长江水系、雅鲁藏布江、黄河中上游和珠江水系尤其丰富,已开发的水电站,大多分布在长江、黄河和珠江的上游。水电与火电相比,具有清洁、廉价的特点,目前,发电量居前的电站有二滩、葛洲坝、龙羊峡等。正在建设的三峡电站建成后将成为世界最大的水电站。

八年级上册《长江三峡》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地理八年级上册中国的海洋资源的教学方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湘教版八年级地理上册教案

八年级地理上册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辽阔的疆域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学计划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八年级上册地理教案(精选18篇)】相关文章:

八年级上册教学总结2023-08-27

八年级上册《游恒山记》 教案2022-12-12

八年级上册Unit 1 Topic3 Section A教案2022-04-30

星球版八年级地理教案2022-11-19

《三峡》教案 (八年级上册)2022-05-24

初二地理教学计划2023-02-18

八年级地理教学计划上2023-01-16

高一地理第一学期教学计划2022-10-27

八年级地理总复习教学计划2024-02-02

下期地理教学工作总结2022-08-02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