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桃子》教案(精选16篇)由网友“zhanghan8872”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分桃子》教案,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欢迎大家分享。
篇1:《分桃子》教案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同学们帮助小猴解决了分东西的难题,小猴谢谢大家!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从中学到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篇2:《分桃子》教案
《分桃子》教案
《分桃子》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分小棒和模型,探索并掌握竖式计算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位数)的方法,理解两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算理,并能正确进行计算。 2、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和能力。 3、掌握除法竖式的书写格式,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好习惯。 重点难点: 1、能正确的用竖式笔算除法(试商的过程) 2、竖式算理的理解,有余数时的算理。 教具准备:小棒、模型图 教学过程: 探究新知: 一、谈话导入:二年级的时候同学已经认识了除法,关于除法你都知道了哪些呢?……今天我们一起来继续学习除法(板书课题:除法) 二、创设学习情境 (出示情境图) 猴妈妈摘了48个桃子,她想奖给2只最能干的小猴子,请您帮助猴妈妈想一想,怎样分才公平呢?(平均分)谁能列一个算式表示平均每个小猴子分多少个桃子呢? 教师板书:48÷2 师:有的同学都把答案说出来了,那你们能两人一组,用手中的小棒和模型图摆一摆、分一分,或者画一画,写一写,算一算,完成快的同学还可以把你分的过程写出来,看看哪个小组能够表示出把48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4。(介绍学具:小棒一捆十根,一共48根,数学模型直条:一条十个,一共4条零八个,48个)学生操作 2.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巡视过程中可以再提醒要求 3.汇报,学生操作表述 (1)分小棒:先把4捆小棒(也就是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分2捆,再把8根小棒平均分成2份,每份4个,合起来就是24。投影展示 (2)分模型: 师小结,课件回放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分的过程,无论是摆小棒还是分模型图,分的过程中有相同的地方吗?(先分了整十的,每份分得2个十。再分单个的,每份4个,合起来一共有24个桃,都经历两次平均分的过程) (3)汇报投影、算一算:还有些同学用这些方法表示了分的过程,哪一个算法更能够体现出两次平均分的过程? A、 40÷2=20 8÷2=4 20+4=24 (用前边学过的口算方法解决了新问题,这是我们经常4÷2=2 8÷2=4 20+4=24 用到的数学方法) 有什么问题吗? B、竖式的方法: 不是分了两次 ,如果数大了就不好算了 好! 4.师小结:看来大家都认为第二种竖式能更清楚地体现两次平均分的过程,哪位同学愿意结合分的过程说一说这个竖式是怎么写出来的?一边操作课件一边板书竖式(先把4个十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2个十,把对齐被除数的十位,2写在商的十位上,2×2=4,表示分走了4个十,还剩下8个一,把8落下来;平均分成2份,每份是4个一,对齐被除数的'个位,把4写在商的个位上,4×2=8,表示分走了8个一,8-8=0,表示都分完了,没有剩余的了。)以后我们写竖式也要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一步一步地写。 4.有余数 如果猴妈妈要把这48个桃子平均分给3只小猴子,还能分到20多个吗?每只猴子又该分多少个桃子呢?请同学再用学具摆一摆,分一分,把你分的过程写一写。 小组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学生摆小棒汇报,这次的分和刚才的分比较一下,你有什么感受?师演示课件:先分整十的,每只小猴子得到一个十,还剩一个十,(这个1哪儿来的呢?为什么不分了?剩下的这个1怎么办?)把1变成十个一,再与8个1合起来是18个1,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6个1。 师:这次分的过程和刚才比较一下,有什么不同呢?(有余数了,要和下一位合并起来继续除)无论是分48÷2还是分48÷3,大家再比较一下,有一样的地方吗?(都是先分整十的,再分单个的,也就是都从被除数的高位除起的。不同点是:48除以2整十的正好分完了,就接着分个位上的数,也正好分完;48除以3把4个十平均分成3份,每份最多分得1个十,还余下一个十,不够分整十的了,就要把它看成十个一,与个位上的8个一合起来,也就是把18个一,再除以3,每份是6个一,写在商的个位上。)要是483÷3呢,你会用竖式计算吗?学生试一试 6、总结: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受? 三、练一练: 1.先估算,再计算 五、课堂小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两位数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方法。课堂上,老师看到了大家认真学习的态度,看到了你们细心计算的好习惯。现在你想对你的学习伙伴或者是老师说些什么?你可以说一说我们今天学习的内容,也可以说一说其他同学的表现!篇3:小猴子分桃子教案
小猴子分桃子教案
活动目标:1.幼儿能主动与长辈和同伴分享食物。2.幼儿初步掌握“请您吃…….”并能主动的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小猴分桃子挂图,猴子的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小猴图片,香蕉食物每人一个。小鸡、松鼠、兔子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看图讲述
(一)师:有一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班,我们一起看看他会是谁?小侯家有5口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小猴。这天小猴摘了许多的桃子,他想分给大家,小朋友你猜猜,小猴会把桃子分给谁?
(二)师:你们想了这么多,那小猴在家里会分给谁呢?小猴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爷爷会对小猴说什么呢?
(三)师:宝宝们真聪明,小猴对爷爷说:“爷爷,请您吃桃子。”爷爷说:“谢谢。”小猴说:“不用谢。”宝宝们你们猜猜,小猴又把桃子分给谁呢?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对小猴说了什么呢?依次出示奶奶爸爸妈妈。
(四)小猴还想吧桃子分给她的好朋友,可是小猴现在有事,去不了了,怎么办呢?我们一起帮助她把桃子送给他的好朋友好吗?那我们应该说什么呢?你想送给谁就把桃子放在她的小筐里,我们开始吧。
二、小猴把桃子分给了大家,大家都很开心,你帮助了小猴,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放音乐)
三、实践
(一)宝宝们真棒,小猴为了感谢你们,他请你们吃香蕉,小猴说:“请您吃香蕉.”我们应该说什么呀?
(二)宝宝们真不错,我们的.小手是干净的,那宝宝们就把手里的香蕉剥了皮,送给客人老师吧,那我们应该对客人说什么呢?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篇4: 小学数学《分桃子》教案
小学数学《分桃子》教案
教材分析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新课标教材,将笔算除法三个核心版块分布在二下、三上和四上进行教学。具有代表性的三课是二年级下册《分苹果》、三年级上册《分桃子》和四年级上册《买文具》。
本课教学属于承上启下的衔接桥梁,教材通过创设生动有趣的“分桃子”情境,鼓励学生在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根据实际问题中蕴涵的数量关系,在操作中理解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原理,并逐步掌握计算方法。练习中“先估计、再计算”的提示表明,教材有意为提高学生的估算意识和能力创造空间。
学情分析
学生已有了竖式格式的初步认识,具备了被除数是整十整百的口算经验,教材注重将计算与解决问题相结合,主张学生从具体情境中提出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引入计算。在处理竖式计算教学时,都以口算为基础,重视展示学生探索算法的过程,鼓励算法多样化,同时还注重从问题情境出发,让学生在经历直观的操作过程中,理解算理,抽象算法。
考虑到分桃子不利于学生通过操作理解竖式,故本课将学习的'情境设计成为“分小棒”。
教学目标
1、联系已有的生活经验,探索并掌握列竖式计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方法,能正确进行计算。
2、培养从具体情境中发现数学问题,并主动探究数学问题的能力,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增强数学应用意识。
3、经历观察、操作等实践活动,在合作与交流的过程中,获得良好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被除数最高位不比除数小)的笔算方法。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算理,掌握竖式的列法及商的书写位置。
篇5:数学教案-《分桃子》
课题说明:
本单元的基础是学生初步了解乘法的意义,已经学会用2――5的乘法口诀口算表内乘法,然后进行教学。本单元的标题为“分一分与除法”,体现了动手操作与概念思考对于除法意义的重要性。开展“分一分”活动,可以让学生由浅入深体会除法意义。因此,在教学“分桃子”这节课时,我准备充分利用教科书所提供的情境,开展教学活动。通过设计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产生学习的兴趣,从而激发他们的学习欲望。让学生动手操作(如:分一分、摆一摆、填一填、圈一圈、画一画等),逐步体会什么是“同样多”、“一样多”、“平均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进行练习,体验平均分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生活当中实际性的问题,从而加深印象。
课时说明:1课时
学生情况分析:
本案例适合于二年级学生,由于二年级学生以形象思维能力为主,好动、注意力易分散,注意力持续时间较短。因此,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活动(如:动手、动口、动脑),这样更易于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但是,二年级学生在动手操作时,目的性不够明确,易兴奋,这就需要教师作出正确的引导与评价。
教学案例:
一、教学目标 :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 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2、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情感目标:
1、初步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2、经历与小组讨论、交流,培养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小圆片 小棒
四、教学过程 :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师导入 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熊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熊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熊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熊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熊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熊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熊来分一分食物吧!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2)、那么小猴、小猫、小狗之间又应该怎么分配呢?
设计意图:根据数学学科特点和小学生好奇、好新、好动的思维特点,创设故事性情境,使学生产生对新知识的求知欲望,让学生的注意力处于高度集中状态,让生动的故事情境去吸引学生,唤起学习兴趣。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熊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
(1)、出示分得的结果:
8 8 8 8
1 7 2 6 3 5 4 4
8 8 8
5 3 6 2 7 1
(2)、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回答体会“同样多”、“一样多”。同时潜移默化地教育学生应该平等对待和尊重每一位客人,进行人文教育。
2、现在,小熊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 )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由学生判断正误并说出理由)
4、师生小结:像这样,每份分得同样多,我们就说是“平均分”。
5、判断:是否平均分,错得在打“w”,并说说为什么?
(1)、
(2)、
(3)、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熊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熊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 )根。(四人小组用摆小棒摆一摆)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的设计目的是:在课堂中创设操作性情境,组织一些以学生活动为主的练习,对一些实际问题通过自己动手演示,获得学习成效。(我先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形象地感知“平均分”,再由教师小结,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最后,由学生判断是否“平均分” 进行练习反馈。这样的`教学遵循了学生的认知规律。)其次,动手操作“平均分”活动的设计,即能巩固和灵活运用所学知识,又能提高操作能力,培养创新精神。最后,通过四人小组讨论、操作,同桌合作等形式的交流方式,初步培养学生之间的合作精神。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
2、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请摆一摆
3、有12根筷子,有( )双。用小棒摆一摆
4、有9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 )个,还剩( )个。(用线连一连)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
设计意图:我选择了贴近学生生活内容作为练习题目,目的在于让学生感知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借助学生的生活经验,进一步让学生体会平均分的过程。教学时,我让学生连一连、圈一圈、摆一摆、说一说等形式,通过动口、动手、动脑等多种感官共同参与学习活动,运用所学知识去解决实际性的问题,培养数学能力。
四、跳一跳,摘果子
智慧老爷爷、小淘气和机灵狗看到同学们学得这么认真,很想和同学们交朋友,不过他们要同学闯过其中的一关,请看题目
1、小熊家来了这么多客人,请问16根筷子,每位一双够吗?为什么?你能帮小熊的忙吗?请用小棒代替分一分
2、春天到了,同学们出去春游,有25人要去划船,每条船限坐6人,要租几条船?请用小圆片摆一摆
3、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 )只。请同学们用小棒摆一摆
设计意图:跳一跳,摘果子是对学生进行分层次教学,通过让学生自主选择练习题,体现了学生的自主性,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同时培养向难题挑战的信心。
五、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3、在学习过程中,你碰到过困难吗?你是如何对待的?
设计意图:课堂总结不仅是教师对一堂课教学的整理,还应该是对学生知识的梳理,对学生情感态度、学习方法的指导。在课堂中,我让学生明白学到了什么知识,明确自己表现最出色的地方和努力的方向,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
板书:
分一分
8
4 4 每份分得同样多就是“平均分”
12
3 3 3 3
18
6 6 6
教学反思:
发展与教育心理学的研究表明:兴趣是一种带有情感色彩的认识倾向。它以认识和探索某种事物的需要为基础,是推动人去认识事物,探求真理的一种重要动机,是学生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有了学习兴趣,学生在学习中产生很大的积极性,从而产生某种肯定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根据这一理论,我这堂课的设计理念是: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的学习。联系生活,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整堂课,学生在小熊过生日的故事情节中进行学习,把新知识的探索融入于游戏当中。整堂课的数学活动,都是在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与共同发展的过程。练习题的设计,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环境,从学生的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有助于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的情境,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交流等活动,获得基本的数学知识和技能,进一步发展思维能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学好数学的信心,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地发展。整堂课的亮点是:注重学生的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情境中感受平均分的过程,让学生知道了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我在课堂中,不仅注重知识的感受过程,还注重对学生的情感教育。有待完善处:在整堂课中学生动手操作多,比较费时间。学生思维活跃,易兴奋,课堂纪律不易组织。
篇6:《分桃子》优秀教案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同学们帮助小猴解决了分东西的难题,小猴谢谢大家!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从中学到了那些知识?
板书设计:
分桃子
篇7:小班幼儿社会教案《小猴子分桃子》
活动目标:
1、幼儿能主动与长辈和同伴分享食物。
2、幼儿初步掌握“请您吃…….”并能主动的运用简单的礼貌用语。
活动准备:
1、小猴分桃子挂图,猴子的爸爸、妈妈、奶奶、爷爷、小猴图片,
2、香蕉食物每人一个。
3、小鸡、松鼠、兔子等图片。
活动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导幼儿看图讲述
1、师:有一只小动物来到了我们班,我们一起看看他会是谁?
小侯家有5口人,有爷爷奶奶爸爸妈妈,还有小猴。
这天小猴摘了许多的桃子,他想分给大家,小朋友你猜猜,小猴会把桃子分给谁?
2、师:你们想了这么多,那小猴在家里会分给谁呢?
小猴会对他们说些什么呢?
爷爷会对小猴说什么呢?
3、师:宝宝们真聪明,小猴对爷爷说:“爷爷,请您吃桃子。”爷爷说:“谢谢。”小猴说:“不用谢。”
宝宝们你们猜猜,小猴又把桃子分给谁呢?对他们说了什么?他们对小猴说了什么呢?依次出示奶奶爸爸妈妈。
二、帮助小猴分桃子,体会分享
1、小猴还想吧桃子分给她的好朋友,可是小猴现在有事,去不了了,怎么办呢?
我们一起帮助她把桃子送给他的'好朋友好吗?那我们应该说什么呢?你想送给谁就把桃子放在她的小筐里,我们开始吧。
2、小猴把桃子分给了大家,大家都很开心,你帮助了小猴,你们开心吗?那我们一起跳个舞庆祝一下吧。(放音乐)
三、吃香蕉,学会礼貌用语
1、宝宝们真棒,小猴为了感谢你们,他请你们吃香蕉,小猴说:“请您吃香蕉.”我们应该说什么呀?
2、宝宝们真不错,我们的小手是干净的,那宝宝们就把手里的香蕉剥了皮,送给客人老师吧,那我们应该对客人说什么呢?我们要做一个有礼貌的好孩子。
篇8:小班体育活动教案:小猴分桃子
小班体育活动教案教案:小猴分桃子
【活动目标】
1、用重叠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找出一组物体多出的'部分。
3、从左至右摆放物体。
4、锻炼幼儿快速跑的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大圆片4个,小圆片3个。
2、贴绒卡片:小猴4个,桃子3个,老鼠、猫头饰若干。地上圆圈4个,每个圆圈能容纳幼儿7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贴绒图片小猴和桃子
说:我们给小猴分桃子吃,1只小猴只能分1个桃子,小朋友看看,是小猴多,还是桃子多?待幼儿回答后,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贴绒板上示范:将猴子卡片逐个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注意老师是怎样摆放猴子卡片的,(手的动作从左至右)然后将桃子逐个放在兔子上面,每放―个,说一声:“给你一个桃子。”并让幼儿注意教师手动作的方向,问幼儿,猴子和桃子哪个多,哪个少?请把多余的拿出来。
二、幼儿操作。
让幼儿两手各拿大小圆片,看一看,大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然后逐―将大圆片摆在桌子上,将小圆片逐一放在大圆片上,(注意手的摆放方向)说出大圆片和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将多的拿出来给大家看。
三、玩游戏:猫抓老鼠。
给幼儿戴上头饰,音乐响,每4只猫、3只老鼠围着圆圈跳舞。音乐一停,每只猫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说出猫与老鼠,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让多的站出来。
注意:猫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内活动;重新玩游戏时老鼠比猫多一只。
【活动反思】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掌握了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方法,并且锻炼了快速跑的能力。
篇9:《小猴分桃子》幼儿园小班体育课教案
《小猴分桃子》幼儿园小班体育课教案
活动目标
1、用重叠法比较两组物体的多少。
2、找出一组物体多出的部分。
3、从左至右摆放物体。
4、锻炼幼儿快速跑的能力。
5、锻炼平衡能力及快速反应能力。
活动准备
1、每位幼儿大圆片4个,小圆片3个。
2、贴绒卡片:小猴4个,桃子3个,老鼠、猫头饰若干。地上圆圈4个,每个圆圈能容纳幼儿7人。
活动过程
一、出示贴绒图片小猴和桃子,
说:我们给小猴分桃子吃,1只小猴只能分1个桃子,小朋友看看,是小猴多,还是桃子多?待幼儿回答后,问幼儿:“你是怎么知道的?”教师在贴绒板上示范:将猴子卡片逐个放在贴绒板上,让幼儿注意老师是怎样摆放猴子卡片的,(手的动作从左至右)然后将桃子逐个放在兔子上面,每放―个,说一声:“给你一个桃子。”并让幼儿注意教师手动作的方向,问幼儿,猴子和桃子哪个多,哪个少?请把多余的拿出来。
二、幼儿操作。
让幼儿两手各拿大小圆片,看一看,大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还是一样多?然后逐―将大圆片摆在桌子上,将小圆片逐一放在大圆片上,(注意手的摆放方向)说出大圆片和小圆片,哪个多,哪个少?将多的'拿出来给大家看。
三、玩游戏:猫抓老鼠。
给幼儿戴上头饰,音乐响,每4只猫、3只老鼠围着圆圈跳舞。音乐一停,每只猫迅速抓住一只老鼠,然后说出猫与老鼠,谁比谁多,谁比谁少,让多的站出来。
注意:猫和老鼠只能在各自的圈内活动;重新玩游戏时老鼠比猫多一只。
活动反思
通过游戏活动,幼儿掌握了比较两组物体多少的方法,并且锻炼了快速跑的能力。
篇10:1分桃子教案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
分桃子
一、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在具体的情景中,让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体会平均分的含义。
过程与方法:理解平均分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www.xkb1.com
重点:理解“平均分”的含义,感受平均分的过程
难点:初步体会有余数的“平均分”
三、课前准备:
教学挂图 小圆片 小棒
四、教学方法:
分析法
五、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1、师导入语,创设故事情境
同学们,你们瞧,小猪家打扮的这么漂亮要干什么,知道吗?(学生猜一猜)。哦,原来,今天是小猪要过十岁生日了。他特地邀请小伙伴们来家做客,准备开一个生日Party。你们瞧:前面走来了两只小猴、四只小猫、三只小狗。小猪非常热情,拿出了动物们最爱吃的食物来招
待:有8个桃子、12条小鱼、18根骨头。可是你们瞧,小猪正皱着眉头,手抓头皮。咦,这是怎么回事?哦,原来小猪正在为该怎么分食物烦恼?同学们,你们能帮小猪分食物吗?(能)
2、揭示课题:分一分 (板书:分一分)
那么,我们一起帮助小猪来分一分食物吧!xkb1.com
(1)、指名说说,你觉得应该怎么分?
(生答:把桃分给小猴,鱼分给小猫们,骨头分给小狗们)
二、实际操作,体会平均分
1、小猪听取了同学们的建议,拿出8个桃子招待两只猴子,请你们帮他分一分。用8个小圆片代替桃子。(先自己分一分,再四人小组讨论分法并在全班汇报,看哪组的分法多)
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能使两只猴子都满意?为什么?
生:每只猴子分4个。因为这样两只猴子分的同样多。
师:你说的真棒!(板书“同样多”)谁还想再说一说?
生:每只猴子分4个。因为这样两只猴子分的一样多。
师:说的对,(板书“一样多”),分得同样多或一样多都是一样的意思,这种分法在数学王国里有一个词语叫平均分。
谁来说说什么叫平均分?
师:下面有一个问题,请大家用刚才学过的知识想一想:把6个木块分成2堆有几种分法?怎样分才算平均分?
生:每堆3个木块是平均分。
师:为什么?
2、现在,小猪手上有12条鱼,请你帮他分给4只小猫,要求每只小猫分到的鱼同样多,每只小猫分到( )条。
(同桌合作、全班反馈交流、在题卡上圈一圈)
5、小狗在旁边等不急了,“汪汪汪汪”叫了起来,小猪该来给我分食物了。小猪急忙拿出18根骨头,请同学们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分到( )根。(请同学们在书上圈一圈)
(投影出示学生分得结果,集体交流评讲)新课标第一网
三、结合生活,练一练
1、12根筷子,可以分成( )双。(师:一双筷子有几根?有两
根就是一双,也就是说每2个圈一个圈)在书上圈一圈。
2、投影出示14支铅笔,2个文具盒,连一连平均每盒放几支?说说你是怎样连的?
3、实物出示20个圆圈,每5个圆圈拼成一个奥运会图标,可以拼几个?(有5个圆就可以拼成一个,那我们就要看什么?生:有几个5,也就是说每5个圈一个圈)
4、有9个气球,分给4个小朋友,平均每人分到( )个,还剩( )个。(用线连一连)这个气球还能给其中的一个小朋友吗?为什么?如果每人分一个气球行吗?
四、同学们真是太棒了,看我们课堂上这么热闹,小蜜蜂也被吸引来了,快看飞来了多少只蜜蜂?
16只蜜蜂在采蜜,飞走了一半,还剩( )只。请同学们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五、同学们表现真棒,老师奖励大家一个游戏,想玩吗?数学游戏--尝试平均分物体。
师:下面请12个同学站在中间,看谁平均分得快。
师:谁先来试一试,说一说?
生1:(上讲台分配人数)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2组,一组男
同学6人,一组女同学也是6人。
师:同学们,这种分法,你们同意吗?(掌声鼓励)
生2: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4个小组,每一组3个人。
生3: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3个组,每组4个同学,是学习上的合作小组。
生4:老师:我有不同的。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6个小组,每组2人,教室里2个同学坐在一起学习。
生5:我把12个同学平均分成12组,每组1个同学。
师:棒,棒,你们真棒!(竖起大拇指)同学们的想法太棒了,老师都没有想到这么多。这几位同学是学习上的小能手,奖给他们小星星奖章。
六、总结:
1、说说你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你在生活中平均分过东西吗?你是怎么分的?说说看。
2、这节课中,你觉得自己表现最出色的是什么地方?
篇11: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教案设计
三年级数学上册《分桃子》教案宋校:袁淑珍
教学目标:
1、掌握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经历探索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计算过程,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
3、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掌握二(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二(三)位数的竖式计算算理。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复习旧知识
丰收了,果园里一派热闹景色,同学们想不想去那里看看?挺远的,怎么去?坐火车去。
1、口算
2、竖式计算
二、出示课件
看,果园里桃子丰收了,两只猴子围着堆在一起的'48只桃子,争吵起来,同学们观察一下,猴子遇到了什么问题?
同学们帮帮这两只猴子。
三、回报,交流。教师点拨评价(自学)
1、学生用学具摆,说说过程。
2、口算过程
3、竖式计算
问:竖式计算中,商2表示什么,为什么写在十位上?
告诉小猴子,怎么办?
同学们,以上三种方法,你喜欢那一种?为什么?用这种方法能不能摘得这两个果实?
69÷3=
四、拓展问题,(出示课件)
两只猴子刚要吃桃子,又来了一只猴子,怎么办?
用学过的方法分一分,并说出过程,小组合作学习,共同解决这一问题。
五、展示交流,每组选出一名代表讲解。
1、用学具摆一摆,说过程。
2、列式计算 48÷3= 4―3=1 1表示什么? 18怎么得来的?,商6怎么来的,表示什么?谁能在刚才同学的计算过程中总结一下两位数除以一位数怎样计算?
六、强化练习,延伸。
1、小猴子分了桃子高高兴兴地回家了,不仅小猴子高兴就连猴爸爸,猴妈妈也忍不住到果园里去摘桃子,热闹极了,猴妈妈4天摘了448个桃子,猴爸爸6天摘了726个桃子,可猴爸爸猴妈妈为谁能干争吵起来,到底谁能干呢?
448÷4= 726÷6=
先自学,在合作,每组选出代表汇报,
回答:笔算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有什么联系?
2、同学们,很能干,帮助猴子解决了很多问题,下面一、二组计算56页左三道题,三、四组计算56页中排三道题。
学生自主学习,小组讨论。找同学汇报
老师将带领同学们去参加猴子们举行的水果展示会
3、出示课件
安1个梨,2 个香蕉,4个苹果的排列方式。摆了48个苹果,要多少个梨?多少个香蕉?
先自学,在小组讨论交流,然后汇报,选出最好一组。
七 、师生小结
这节课老师带领大家去果园里游玩,还帮助猴子们解决很多问题,有哪些收获呢?
学生汇报,教师总结。
篇12:分桃子
分桃子 (平均分的认识一) 一、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32-33页 。 二、 教学目标: A)、知识目标: 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通过动手操作,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B)、能力目标: 通过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C)、情感目标: 引导学生探索规律,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推理等方面的能力。 三、 教学重点: 知道平均分的含义,会将物体平均分。 四、 教学难点: 在分一分的过程中,抽象出平均分的概念。 五、 教具准备: A)、教师准备: 教学课件或挂图 8个桃子图片、数字卡片。 B)、学生准备: 圆片或小棒若干。 六、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师:同学们,老师知道大家最爱听童话故事了,今天,雷老师就给大家讲个故事。 二、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师:在茂密的'大森林里,住着许许多多的小动物。一天,猴妈妈从树上摘了许多又红又大的桃子,小猴子可高兴了,同学们快数数猴妈妈共摘了多少个桃子?(8个)两只小猴看到了这么多又红又大的桃子,馋得直流口水,争着强着要吃。同学们,如果你是猴妈妈,你打算怎么分这8个桃子? 请同学用桌面上的桃子卡片代替桃子,分成2堆,看一看, 1. 指名分桃子,要求学生边分边说。 指名把8个桃子平均分 问:谁有不同分法?为什么这样分? 师板书: 1 2 3 4 8 7 6 5 4 问:哪种方法最公平呢?为什么? 板书:每份同样多 2.师问:你会用这种分法来分物品吗?我们就来试一试。 请同学们拿出6个木块分成2堆,每堆几个? 小结: 刚才同学们这种分东西的方法,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做平均分。 板书: 每份分得同样多=平均分 问:什么是平均分? 练习: 1.判断下面几种分物品的方法,是不是平均分。 (课件出示蝴蝶、小猫、星星图) 2. 猫分鱼和小狗分骨头。 请学生小组任选其一,用手中的小棒代替鱼或骨头分一分。 分一分 ①、小组合作分鱼:4只小猫要分12条鱼,每只小猫要分到同样多,每只小猫要分到几条鱼? ②、小组合作分骨头: 15根骨头,平均分给3只小狗,每只小狗分到几根骨头? 3. 师拿出14根铅笔,指名平均分进两个文具盒。 1、摆一摆。 学生根据老师的要求,同桌两人合作, 用卡片摆一摆,分一分。 ②汇报交流。 学生根据刚才的分法回答:一样多,同样多。 (同桌说说自己是怎么分的,然后指名回答) 多让几名学生说说自己对平均分的理解。 分一分。 ①、学生4人一组, 用学具实际分一分,然后进行全班交流,汇报。 ②、学生小组合作,帮助小狗分骨头, 分完后,在小组间说一说,是怎样分的? 指名进行分一分,并说出每个文具盒里放了几枝铅笔。 三.课堂练习。 师:同学们分得真好,现在电脑博士要考考大家,你们愿意吗? 1。课件出示书上练一练的五环旗和分气球。 出示五环图,认识这个标志吗?用20个圆环可以拼成多少个五环呢? 问:平均每人分到几个?还剩几个?剩下的1个为什么不能再分了? 师:可见,平均分有时也会有剩余。 2。课件出示练一练的小蜜蜂采花。。 问:飞走了一半是多少只?16只蜜蜂飞去一半后,还剩多少只? 学生马上回答:是奥运会的标志,然后尝试圈一圈,解决用20个圆环拼成五环。 三.拓展练习。(追卡游戏) 师:雷老师要用这12张小精灵卡玩个追卡游戏,喜不喜欢? 师:这个游戏怎么玩呢?听老师把游戏规则说清楚,请同学们四人一组互相讨论这12张精灵卡可以怎么平均分?分对的这12张卡就暂归他们小组,那其他小组如果有不同的分法可以向他们挑战,挑战成功这些卡就归他们。想不想玩? 四.总结。 你们学得开心吗?今天你学了什么知识?你有什么要提醒大家的? 师:刚才同学们真棒,不仅知道了平均分,而且知道我们周围有许多平均分的知识。请大家睁大你的火眼金睛,在我们教室,在我们周围有哪些属于平均分。 小组讨论,然后反馈: 生1:我们组把12张精灵卡平均分成2份,每份6张。 生2:我们组把12张精灵卡平均分成3份,每份4张。 生3:我们组把12张精灵卡平均分成4份,每份3张。 生4:我们组把12张精灵卡平均分成5份,每份2张,还剩2张。 …… 板书设计: 分桃子 《分桃子》课堂教学实录与评析 执教:厦门同安区第一实验小学 林亚真 评析:福州鼓楼区教师进修学校 陈杨 教学过程: 师:小朋友,你们见过拔河比赛吗? 生:(齐答)见过。 师:那么,我们班也来一场怎么样? 生:(齐答)好! 师:下面,我们来自愿报一个名。 (学生活跃报名) 师:拔河比赛我们准备分两组,一组是多拉A梦时,一组是你们猜--蓝猫队。(师贴出图片) 师:那么,下面就请小朋友自愿报一下名。想参加多拉A梦的请站这边,想参加蓝猫队的站这儿。 (学生积极自愿排队) [评析]教师紧密结合学生生活,创设"拔河比赛"这一生活情境,采用现场分组的活动形式,有利于激发学生新知识的兴趣。 师:来,我们来一起统计一下参加各队的人数。请小朋友报数。 (学生报名1、2、3……11) 师:蓝猫队的有11人。 师:多拉A梦队的有几人,谁能想到?帮林老师最快的算出来? 生:13人。 师:怎么算? 师:全班有24人,减去蓝猫队的11人(板书:24-11=13人) (师生一齐算) 师:请小朋友回到座位上。下周,我们就按这样的分组情绪进行拔河比赛。蓝猫队,你们满意吗? 生:不满意。 师:为什么呢?告诉老师。 生:因为我们这组少了一个人,他们要分我们一个人。 师:你们人数少了,多拉A梦的`人数多了,你们认为这公平吗? 生:(齐答)不公平。 师:那么,你们该怎么办?谁能告诉老师? 生:分我们一个。 师:谁分你们一个。 生:多拉A梦队。 师:分你们一个,那么你们几个人? 生:12人。(板书:12人) 师:他们分你们一个,也剩几人? 生:12人。(板书:12人) 师:小朋友真好,真厉害。那么,现在两个小组的人数就一样多了,你们认为公平吗? 生:公平。 师:那么,我们就把这样每一队人数分得同样多的(板书:同样多),这种分法,我们给他取个好听的名字(板书:平均分)叫作平均分。跟老师说一遍。 (生跟读两遍) [评析]教师利用学生在活动中自然生成"不同样多"的资源。引导学生形象性的感知"同样多",并让学生初步感知"平均分"的重要性,使学生形成"平均分"的重要表征,从而导出来本课的重要概念"平均分"。教学活动过程真实、自然。 师:林老师,再请一个小朋友说一说什么叫平均分? 生:要两队分一样多的叫平均分。 师:说的很好,哪个小朋友比他说的更好。 生:平均分的意思就是假如蓝猫有12人,他们队有14人。我们要平均分,他们队要给我们1人。 师:两组的人数要同样多,才叫平均分。下面小朋友看一看,林老师分的这些东西能不能叫平均分。 (师在展示台上边摆边问。) 师摆出。 生:是 师:为什么? 生:他每个数都一样。 师:真棒,真勇敢。我们掌声送给他。 (生鼓掌) 师继续摆出: (用种颜色黑、绿、黄表示) 师:是不是平均分? 生:不是,因为他们是多出来的。师生(一起数):三个,多一个是4个,多一个是5个。 师:你能不能变个小魔术,让他们变成平均分。 生(表现活跃):我能,我能。 师(指名):你到前面来变一变好吗? (生上台展示。) 师:其他小朋友睁大眼睛看一看他变对了吗?这样行吗? 生:师。 师:林老师送你一颗智慧星。 (师把智慧星贴在学生额头上。) [评析]儿童对于抽象的数学概念的形成过程总是要经过多次的感知、体验活动,通过两队分的人数不是同样多,在认知上产生了冲突,顺势引出"每份同样多叫平均分"。教师又创设了以不相等的三堆磁扣为背景的情境,组织学生通过观察、思考、动手操作等活动,以得到"同样多"的结果,有利于学生对"平均分"概念的加深理解。 --------------------------- 师:回家和爸爸妈妈说今天我成了小魔术师了。好,刚才小朋友非常用心,一下子就知道了什么叫平均分。(生跟着说:平均分。)那么,你们会不会也动手分一分东西呢? 生:会! 师:那太好了,刚好排上用场。林老师告诉你们,猴兄弟俩--猴大哥、猴小弟正愁着不知道这么分这8个桃子烦恼呢?(师在黑板上贴出8个桃子图)你们能不能帮他们的忙呢? 生:能。 师:小朋友都有信心帮猴兄弟俩,对不对? 生:对!(生积极举手) 师:好,那就请你们用桌子上8个桃子图片,动手帮小猴分一分,注意要平均分。(学生开始动手分,教师巡视指导。) 师:小朋友,动作很快,哪一位小朋友愿意到上面 《分桃子》说课稿模板 一、教学内容 1、教材:本节课教学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第一课时,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除法 综观全部教材,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习过百以内的一位数乘、除两位数的口算和二位数乘法,这为本课教学提供了知识铺垫的思路孕伏,而本课教学又为今后继续学习除数是两位数的笔算除法奠定基础,因而本节教学内容在整个教材中处于非常重要的位置。 教材创设了猴子两次分桃子的情境,第一次2只猴子平均分48个桃子,这题中十位上的数能被2整除,这个内容在第一单元口算除法中学习过,在这里主要介绍除法竖式的写法以及竖式中每一步运算的意义。第二次是3只猴了平均分48个桃子,十位上的数不能被3整除,口算就不太容易了,需要列竖式计算,教学时要组织学生用学具动手操作,并做到操作与思维的有机结合,真正理解竖式每步的含义。 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是理解和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的竖式计算方法与算理,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学习习惯,因为这是能正确解题的关键。而学生在这方面的生活经验又较少,在教学中,应充分开发利用课程资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过程中体悟竖式的计算方法。 2、学生:小学三年级学生充满好奇心和对数学学习的激情,但他们由于受到认知水平的限制以及生活经验的缺乏,很难只通过课本和教师的直接讲授来学习,他们天生好动,思维活跃,喜欢动手,多通过直接体验、亲身实践来积累经验,对自己感兴趣的事会全身心投入,他们是由兴趣而进入学习过程的。 3、教学目标:教学目标是一堂课的中心任务,所有教学环节都是为此服务的,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不仅要考虑数学自身的特点,更应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理规律……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都得到进步和发展。根据这一要求和本节教学内容,并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本节课确定如下教学目标: ①探索并掌握两(三)位数除以一位数商是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和算理,能正确进行计算,并进一步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 ②结合具体情境,培养学生提出问题的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 ③密切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设计理念 《课程标准》指出: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须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数学知识、数学思维和方法应由学生在现实的实践活动中理解和发展,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做数学”,本节课教学中力求体现: 1、建立新型、民主、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以学生发展为本,实现教师角色转变; 2、致力于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引导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由“学会”变为“会学”,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3、紧密联系学生现有的知识背景与生活实际,使数学生活化、活动化,重视学生学习经历与体验,强调在过程中理解与发现。 三、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教学内容特点,以及学生年龄特征和现有知识水平,为了更好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上述三条教学目标,本节课采用谈活法、讨论法、练习法、发现法等多种方法交叉进行,并灵活恰当地运用电教优化课堂教学,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合作,让他们多动手、动口、动眼、动脑多种感知觉都参与学习活动。教师只是在学生探究知识的本质处适当给予点拨启发。同时运用知识的迁移规律,启发引导,层层深入,采用设疑问难的方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学习兴趣,把数学课上得生动有趣,使学生积极而有效地投入学习活动。 四、教学过程: 本节课从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1、故事导入,激情引趣 爱因斯坦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是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内在动力。在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兴趣及对数学学习的积极情感,让他们把学习当作一种乐趣、一种爱好、一种追求。小学生对故事都很感兴趣,本环节把教材主题图编成小猴分桃的童话故事,创设这一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的问题情境引入,用小动物作为主人公,使学生身处拟人化的境界,启发学生自己发现并提出问题,能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全身心投入学习活动。 2、自主探究、理解算法 出示课题后,老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同学们,看到这样一个课题,本节课你想学到些什么?打算有怎样的收获?学习目标让学生自主确定,学生会根据自己的情况,提出适合自己的目标,这个目标不是老师硬性规定的,而是学生根据自己原有基础提出来的,自然会为达成目标而努力,从而在各自原有水平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探究算法时,先让学生用自己想用的.方法进行尝试计算,荷兰数学教育家弗兰登塔尔曾说:“学习数学唯一正确的方法是实行再创造。”也就是让学生自己把要学习的东西“创造”出来,教师的任务是引导和帮助学生去进行这种再创造工作,而不是把现成的东西告诉学生。 刚进入这样除法竖式的学习,并且第二次分桃时,十位上的4又不能被3整除,对于学生来说,这一问题具有一定的挑战性、探索性,符合最近发展区理论,这时要给学生留有一定的学习时间和空间,组织学生在个别思考之后进行小组合作,并注意加强小组合作的有效性。 交流反馈,自然体现算法多样化,鼓励学生解题策略的多样性。这里尊重学生的差异,鼓励创新,学生在交流反馈时,教师适时进行鼓励性评价,学生会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在他们的心中唤起自豪感。实践证明,注重激励和发展的评价对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保持学习热情具有极具重要的作用,是培养学生自信人格的重要途径。 交流反馈后,面对多种算法,这时让学生说一说你最喜欢用哪种算法,给同学们介绍一下这种算法的优点,进行算法优化。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然会有与众不同的想法与做法,他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解决问题,这往往正是创新思维的萌芽。 3、巩固提高,合理迁移 练习既是信息反馈的手段,又是学生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发展智力的措施。为此本环节安排了练习教材中的两道习题,第一题从两位数除以一位数合理迁移到三位数除以一位数,首先让学生进行估算,培养估算意识。第二题更贴进学生生活。这样安排练习,有层次、有坡度,由易到难,螺旋式上升,符合课标对练习的要求,符合学生认知规律和思维特点。 4、联系生活,拓展延伸。 《标准》中指出:数学是人们生活、劳动和学习必不可少的工具,数学学习的内容应当是现实的、有意义的,富有挑战性的,数学与生活应当是紧密相连、密不可分的。源于实践,高于实践,而又用于实践,离开了生活,数学就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数学教学要关注学生生活。在本环节,引导学生发现今天所学内容在生活中的用处,把数学融入学生的生活,让学生感到数学的价值,并启发学生从数学角度思考他们生活的世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5、反思总结,适时升华 课堂小结是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环,是学生自我反思的一种极好的机会,这里引导学生总结、提高,并通过反思悟出新的数学问题,继续进行探究活动。 另外本节课还注意到板书内容的条理性、概括性、整体性、直观性等。 整节课贯彻愉快教育精神,学生不仅学到了知识,锻炼了能力,还产生了积极的良好的情感体验,激发了进一步学习的强烈需求,师生在宽松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 《分桃子》评课稿 听了施老师的《分桃子》一课。从课前、课中、课后来看,施老师做了大量准备工作。正如大家所说的那样,施老师的课“一路顺畅”,师生配合也非常默契。在评课过程中,有人说这节课上的好,当然也有人谈了自己对这节课学习体会,还有的老师结合自己课堂实例,提出了自己在现实中的困惑。如人民路的杨老师认为,自己在教学过程中,发现学生在列竖式时出现许多让人意想不到的错误,不象施老师这节课“完整无缺”。如龙狮中心学校的康娜老师,她认为:老师在讲例1时,也就是施老师在教学生48÷2时先用口算,再引导学生如何用竖式正确书写。康老师觉得无论是学生,还是老师在这个“关节点”上,要质疑“加法、减法和乘法为什么在用竖式计算时,它们都是从低位到高位,而除法在用竖式计算时为什么是从高位到低位?”我觉得大家对这次研讨进入了“实质性”阶段,大家不仅说得多,更说的深。下面就本节课的学习,我也想谈两点个人见解。 一、情境的利用 情境教学,对于小学生来说至关重要,它在教学中常常起引导作用,能调动学生学习情感。本节课施老师抓住了小学生学习兴趣特点,通过情境法导入新课。如例一和例二,施老师利用学生喜爱的“猴子”为“主角”,紧扣学生注意力。可我觉得,“猴子”虽是本节课的“主角”,但本节课的真正主角还是我们的学生,真正要唱的内容不是分桃子,而是让学生明白“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例一是让学生从口算中感受除法竖式的“形成”,一是教师想让学生明白“48÷2”商的.首位为什么在十位,而不是在个位?二是让学生明白除法为什么从高位到低位依次进行?为什么商2与除数2相乘的积要写在十位上与4对齐,而不是与8对齐?针对这一习列问号,施老师让学生在“游戏”中自己感悟。在这里我觉得施老师的想法是好的,她想通过三个孩子上台“表演”,通过四个孩子上台表演,让学生在实际操作明白——“先分什么,后分什么。”这种层次分明的“情境教学法”的确能让学生感知除法竖式的形成过程。对于例二,施老师还是用同一种方法来引导学生明白竖式 中的“4-3”余“1”的过程,老师在教学过程中虽提到这个“1”,也许是感觉时间有些不足,结果自己抛出问题后,没有来得及“处理”,就急急忙忙地让学生进入下一个环节——练习,这是教师的一次不该有的缺失。做为课堂中的一个“生成”,要说就要解决,否则就不说。 (提醒:情境教学只是教学过程中的一种方法或策略,它是为学生学习新知服务的,因此我们在平时教学中可以用情境教学法,但不可依赖“故事”和所谓的”游戏“。因为情境必定是形式。) 二、抽象的背后 抽象背后是具象。本节课施老师的出发点非常好,她是想通过实物操作让学生明白除法竖式的算理。如让学生上台分小棒子的过程。施老师通过学生对小棒子的”分解“,及前面学生已掌握的表内除法,即口算除法,然后过渡到今天老师所要传授的新知——”除数是一位数的除法“。可见在让学生感悟除法竖式算理之前,老师用一个个“具象”做铺垫。由于学生才三年级,从具象到抽象,这是一个非常难的难点。大家都知道,小学生对空间几何是一个盲区,对数的抽象同样是一个盲区。几何整体来说它还有个图形实物做”视角“,对于没有情境的纯数来说,这种算式的出现,学生就是很难自我感悟。这就好比小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对钱的认知是一样的,学前班的小朋友都会花钱,可是当钱变成一个个数出现在孩子们的面前时,学生书写时不是这里错了,就是那里错了。原因就是学生缺乏“数感”。总之,当数离开它应有的”情境“,而变成一个纯数后,学生往往就无法理解这个数的真正含义。 综上所述,施老师这节课整体还是吃透了教材,把握住了学生,值得我倾听与学习。 教学设计是为了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使学生在单位时间内能够学到更多的知识,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快来看看分桃子教学设计吧! 分桃子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初步体验除法与生活的联系。 2、通过具体情境使学生初步体验平均分的过程。 3、通过分一分的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初步的抽象概括能力。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图片。 学具准备:圆片、小棒。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师:在大森林里,住着小猴子一家人,有一天小猴兄弟俩遇到了一点小麻烦,爸爸买了8个桃子要分给2只小猴,该怎么分呢?小猴子们想请大家帮忙来分桃子,大家愿意吗?(板书课题:分桃子)。 二、合作分一分,探究新知识。 活动一:请同学们用你手中的小圆片代替桃子帮他们分一分。 1、汇报分的情况。(全班汇报,说出各种分法,并板书)。 2、师:在这些分法中,你认为哪种分法小猴们最满意?说说你的想法。(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同样多、一样多)。 活动二: (1)师:这时猴爸爸又拿出6个小木块,请小猴分成2堆,猜猜看小猴会怎么分?(同桌互相讨论)。 (2)同学们同桌合作用小棒分一分。 活动三:认识平均分。 (1)师:小猴跟同学们学到了新知识非常的高兴,他们准备把好消息告诉小猫,可是小猫正在为一件事发愁呢。 (出示):要把12条小鱼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要同样多,怎么分?同学们帮帮它们吧。(4人小组用小棒摆一摆,说一说)。 (2)交流汇报:12条鱼平均分给4只小猫,每只小猫分到3条鱼。 (3)学生总结平均分东西的方法。结论:把每一份分得一样多叫平均分。(板书) 活动四:巩固平均分。 (1)师:小猴告别了小猫又来到小狗家,小狗也有问题没有解决,让我们也帮帮小狗吧!(出示题目请学生读32页第3题)。怎么分?谁来圈一圈。 (2)尝试用完整的话汇报。 三、实践应用。 师:小猴在外面玩了一圈回家一看,家里来了那么多客人,猴爸爸说,快来、快来,帮爸爸摆筷子。(33页第1题,课件出示12根筷子,学生用手中的小棒摆一摆,借助生活经验,进一步体会平均分)。 师:吃完饭,猴子兄弟回到自己的房间做作业,弟弟不小心把铅笔撒了一地,请大家帮猴子兄弟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2题) 师:猴爸爸拿出9个汽球要平均分给4个客人,大家帮猴爸爸分一分。”(引导学生完成第4题)。 四、总结全课。 师:今天同学们帮助小猴解决了分东西的难题,小猴谢谢大家!请大家回想一下,你从中学到了那些知识? [分桃子教学设计] 【《分桃子》教案(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四年级语文教案《落花生》2024-01-04 《摘桃子》是教案设计2023-06-16 小班数学《认识1和许多》教案反思2023-01-22 浅谈如何赢得小学生的信任和爱戴 教案教学设计2023-05-19 《红苹果》音乐教案2023-08-02 小班数学优秀教案及教学反思《区分上下》2023-07-13 小学五年级《落花生》教案2023-01-03 地球爷爷的手教学教案2024-04-21 大米园大班主题教案2024-03-27 小猴子下山教案2023-08-28篇13:分桃子
篇14:《分桃子》说课稿
篇15:《分桃子》评课稿
篇16:分桃子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