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时间:2024-03-07 07:23:19 教案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精选16篇)由网友“抽啊抽啊抽”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欢迎阅读与收藏。

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篇1: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故事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

2.认识7个生字

教学重点:

认识7个生字,读课文。

教学难点:

了解葫芦的叶子和果实的关系,学习较为深入地看问题。

教学准备:

挂图

教学流程:

一、谈话激趣,引入新课。

1、教师说谜语:

2、(出示挂图)这就是葫芦,可爱吗,喜欢吗?在古代时有个人也很喜欢葫芦,他还种了一棵葫芦呢!你们想知道这个故事吗?今天我们就共同来学习“我要的是葫芦”。(板书课题)

3、看课题质疑。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生读文前提示。

2、自由阅读课文。不认识的.字看拼音多读几遍,把课文读正确、流利,整体感受课文内容。(读书动笔,圈圈画画)

3、同桌互读课文,互相评议,看谁读得更好。

4、图文对照,观察图画对照相应的课文。

三、自读自悟,理解主题。

1、出示自学提示,同桌或前后桌之间相互交流、探究。

(1)把两幅图进行对比,有什么不同,为什么?(仔细读课文)

(2)这个人喜欢葫芦吗?为什么?

(3)他为什么没有得到葫芦?

2、全班汇报,集体交流。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适时点拨、提示,引导学生进行质疑。(教师准备两幅葫芦的幻灯片,适时运用)

3、拓展课文,引出寓意。

(1)请同学们根据课文内容完成句子训练(教师出示幻灯片):

①( )这个人没有关注葫芦的生长过程,( )没有能够得到葫芦。(因为……所以……)

②请你们也来仿照上面的句子,说一句话。

(2)怎样做才能得到葫芦?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了什么道理?

4、搭建平台,进行展示。

学生用自已喜欢的方式对课文进行拓展。如:读、画、演等。

四、识字任务,寓于游戏。

1、出示生字卡片,

(1)学生认读、同桌间说记字方法。

(2)汇报。注意不同识字方法的运用。

(3)生互读、小组开火车赛读。

2、识字游戏:摘苹果。

五、联系生活,感悟道理。

1、学生说说平时生活中有没有这样的事情发生,是怎样解决的?

2、教师出示:

无论做什么事,不但要关注结果,更要关注过程,把过程中的每一个环节都要认真做好,因为每一个小的环节处理的不好,都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篇2:教科版三年级美术上册《葫芦娃娃》教案

教科版三年级美术上册《葫芦娃娃》教案

教学目标:

1、美术知识:了解葫芦的有关知识,掌握设计葫芦娃娃的方法。

2、美术能力: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以及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3、品德教育:通过欣赏及学习制作葫芦娃娃的方法,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的情感以及对美术学习活动的兴趣。

教学重点:葫芦的特点以及设计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纹样的设计

教学准备:课件、彩色复印纸、剪刀、铅笔、葫芦、作业展示栏、彩色复印纸、剪刀、铅笔

教学过程:环节教学活动学生活动教学理念

一、初步探究

1、组织教学,师生问好。

2、讲授新课

(1)开门见山,揭示课题。

引入: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运用剪纸的方法设计葫芦娃娃。

(点击课件,播放课题首页)

(2)创设文化情境,了解葫芦。

教师:老师请来了一位神秘嘉宾来和我们一起上这一课,大家欢迎!

跳跳:嗨,大家好!我是葫芦娃娃,我的名字叫跳跳,谁愿意和我一起玩闯关游戏!

第一关:你曾在哪里见过葫芦?

葫芦是一年生攀缘草本植物,有卷须和软毛,叶片呈卵状。果实光滑,初绿色,后变白、变黄。全国各地都有种植葫芦的人,你们知道这是为什么吗?

第二关:葫芦的用途?

葫芦的果实嫩时可做蔬菜食用,老熟时可做容器,亦可药用。经过烫烙、绘制、刺绣和加工还可以做成工艺品呢!

第三关:跳跳不跳了,这是为什么呢?

跳跳:呜……,你们知道我为什么哭吗?因为我没有伙伴跟我玩,你们能给我找几个葫芦娃娃来跟我玩吗?

教学理念:参与闯关游戏,积极思维。通过开门见山的方法导入新课,交代本课任务,使学生快速的进入学习状态。

利用多媒体技术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利用学生好玩的心理,通过闯关游戏,促进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探究活动。

二、深入探究

(3)探究学习,学剪葫芦娃娃。

首先,引导学生分析葫芦外形;

小结:葫芦的外形是对称的,一般分上下两个园,上面的圆较小,下面的圆较大。

其次,引导学生推测葫芦娃娃的创作步骤;(播放课件:创作步骤)

折:采用对折的方法;

画:画轮廓时,要求要大;

画五官时,学习用不同的基本纹样表现五官;

引导学生运用不同的基本纹样组合成朵花纹填满葫芦娃的肚子。

剪:注意安全;

注意对纸屑的处理。

教师边演示创作过程边启发学生思维,引导他们进行创作。

(4)引导赏析,开拓视野。

(点击光盘,播放教师设计制作的葫芦娃娃,供学生欣赏。)

观察、分析葫芦的外形。

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大胆的`表述自己的想法;大胆的将想法运用于创作实践中。在范图中找出常用纹样。通过引导发现,使学生了解葫芦的外形;通过教师的启发,培养学生发散思维的能力;通过创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的能力和提高动手能力。使学生在制作葫芦娃娃的过程中学会观察、思考、归纳、总结的学习方法。同时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三、评展延伸

(1)学生作品展示

(2)电击课件:

小跳跳:哈!哈!谢谢大家给我叫来这么多的小伙伴,我跟小伙伴玩去喽!再见!

(3)教师总结:

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

学习它有什么用?

(4)延伸:展示葫芦灯笼。

教学理念:通过跳跳的话使学生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和成功的喜悦;

四、总结课上所学知识、技法;

教学理念:通过总结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使学生体验成功的快乐。

启发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中,扮美自己的生活。

篇3:教科版《绿》教案

教科版《绿》教案

一、多媒体导入解题,通过题目你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

1、听录音。

2、借助拼音自由读课文,注意读准子音,不丢字,不加字。

3、继续指导学生认识自然段(开头空两格),然后分段读课文。

4、找同学读文,要求正确连贯的读文。

三、分析课文

绿是一种颜色,是一种风景,是一种情绪,是一种象征。这道儿歌描写一棵棵树汇成了一片绿色,表达了要行动起来绿化祖国的决心和愿望。这首儿歌只有一节,前半部分用铺叙手法展开,描绘出绿色的.画卷,后两句表达自己的愿望和决心:我们都栽小树苗,齐给祖国添新绿。 诗意理解:一棵树、一点绿;十棵树,一行绿……

1、齐读(看拼音读)读准字音。

2、自由读,看拼音、汉字对照读。画出生字宝宝。 齐读生字 找生领读生字 同桌互考生字 开火车读生字

3、同桌读

4、指名读(互评,看谁读的好)排比句描绘出一幅绿色的画卷,有点、有面,细到一棵树,大到一片树都是绿色,都是生命的象征。省略号给为望不到边的感觉。

5再读文,教师引导学生动笔画,掌握读的节奏。引导学生轻松愉快的读文。一边读一边想象画面,把他背下来。

四、积累词语:引导学生说说,写写:

1、你见过那些美好的花草树木?

2、你打算怎样为周围的环境添课题新绿。

3、写一写:一棵、一点、一行、一片、一朵、一篇……

第二课时

一、检查,找同学读文。

二、生字学习。 1把书中圈出的生字反复读几遍。 2认读的字在课文中找出后小黑板展示出来,通过多种方式的读,认识生字。(齐读、小组读、指名读、开火车读) 3学写6个字。(利用课件,写在写字书上)指导写字:重点指导学生观察这些字在田字格里的位置。利用田字格帮助学生认识双人旁。片:第一笔要写成竖撇,第四笔要直。苗:上下结构。齐:上下要端正。

三、语文实践活动:收集花草树木种子或欣赏植物。

板书:10、绿 一棵 十棵 百棵 千棵 栽树

篇4:教科版教案--比热容

教科版教案--比热容

【教学目的】

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物质的比热容,知道比热的单位及其读法。

2.知道比热是物质的特性之一,会查物质的比热表。

3.会根据水的比热较大来解释一些有关的简单现象。

过程与方法:经历科学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能积极与他人交流探究结论,能对数据进行初步评价。

【重难点】

重点:经历科学探究物质比热容的过程,体现学生自身去感受知识产生过程的新课程理念。

难点:根据水的比热较大这一特性来解释有关的简单现象。

【教学用具】

烧杯,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火柴、温度计,水、沙子

【教学过程】

(1课时)

1、物体的吸热能力

教师:烧开一壶水比烧开半壶水需要的热量多,把一壶水烧开比烧成温水需要的热量多。这可以说明水吸收的热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水在温度升高时吸收的热量和水的质量有关,和温度升高的度数有关,水的质量越大,温度度升高的度数越多,吸收的热量越多。

教师:别的物质也是这样的。那么,所有的物质,在质量相等、温度升高的度数也相等时,吸收的热量是不是跟水一样多呢?

2、比较不同物质的吸热能力

教师:演示实验--P12图1-3-3实验:5个同学分工合作,让水和沙升高相同的温度,加热时间沙子约4min,水约7min。

其他学生:观察实验数据,分析归纳结论

实验结果:沙子温度升得快。这表明质量相等的水和沙子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水吸收的热量比沙子多。

3、比热容

教师:换用其他物质,重复上述实验,得到的结果是类似的。就是说,质量相等的不同物质,在温度升高的度数相同时,吸收的热量是不同的。怎样来表示各种物质的这种物质上的不同呢?---在物理学中就用比热容来表示。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理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比热的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比热的单位是焦/(千克・℃),读作焦每千克摄氏度。符号:J/(kg・℃)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降低1℃放出的热量和它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相等。数值上也等于它的比热容。

学生:看比热表

4、小结

(第2课时)

1、复习引入

单位质量的某种物质温度升高1℃吸收的热量叫做这种物质的比热容。比热容是物理的一种性质,它只与物质的种类有关,与物质的体积和质量等因素无关。

学生:查比热表,描述比热的物理意义。

2、分析上节课的实验数据

(1)比较水和沙子,升高相同的温度,谁吸收的热量多?为什么?

(2)推理:比较水和酒精,升高相同的温度,谁吸收的热量多?为什么?

(3)比较水和焦炭,升高相同的温度,谁吸收的热量多?为什么?

(4)比较铜和铅,升高相同的温度,谁吸收的热量多?为什么?

3、截取上节课实验数据

(1)比较水和沙子,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比沙子---?为什么?

(2)推理:比较水和酒精,吸收相同的热量,水升温比酒精---?为什么?

(3)比较铜和铅,吸收相同的热量,谁升温慢?为什么?

4、归纳总结,两种不同的物质,相同质量,升高相同的温度,比热大的吸热多;相同质量,吸收相同的热量,比热大的升温慢。放热亦然。

5、引导学生查比热表,比较各种物质的`比热,明确水的比热大。

教师:水比热大的特点,在生产、生活中也经常利用。如汽车发动机、发电机等机器,在工作时要发热,通常要用循环流动的水来冷却。冬季也常用热水取暖。

引导学生解释书P13图1-3-4 6、教师:夏季,人们喜欢到海边休假。白天,海风轻拂,带来丝丝凉意,夜间却不会很凉。而沙漠的夏天温度变化较大,白天气温可达60℃,夜晚则能降到10℃左右。海边与沙漠的气候为什么会这么不同?

学生:水的比热容是砂石的4.5倍,在同样受热的情况下,水的温度变化比砂石小得多。白天,阳光照在海上,由于海水的比热容较大,吸收了热量,海水的温度变化并不大,所以海边的气温不会很高。由于砂石的比热容较小,吸收同样的热量,温度会上升很多,所以沙漠的昼夜温差很大。因此我们说沿海地区的气候要比内陆地区的气候更舒适,正是这个道理。

7、讨论交流:海陆风和陆海风

空气流动形成了风,不管是海陆风和陆海风都是空气流动形成的。海陆风和陆海风的形成原因主要是陆地上的空气和海上的空气温度不同,造成密度不同,气压不同。空气在压力差的作用下开始从气压高的地方流向气压低的地方,就形成了海陆风或陆海风。

海【水】陆是两种物质,他们的比热容不一样,所以在吸收热量和放出热量的速度也不一样。阳光照射【吸热速度不一样】还有太阳下山【放热速度不一样】这样海陆就会形成两个不同的温度,气流就会因温度差【温度导致气压不一】有空气的流动。

白天海洋温度低,气压高,陆地温度高、气压低,风从海洋吹向陆地。夜晚海洋气温高、气压低,陆地气温低、气压高,风从陆地吹向海洋。只是由于海水和陆地成分比热容不一样造成的。

8、小结

篇5:教科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课文内容,初步掌握文言文的学习方法

2、掌握文中重点字词的用法,各种不同的句式

3、抓住体现文中人物性格的言行,分析人物形象

4、体会文中故事的主旨,培养学生诚信品质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课文中的疑难词句,弄懂文章大意,理解“诚信是为人处世的重要原则”

教学难点:课文的翻译及翻译文言文的基本方法,通过朗读,背诵等,培养阅读文言文的语感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从《世说新语》二则的《期行》导入,指导学生认识到做人要言而有信, 为课文学习打好基础。

2、明确学习文言小说的一般步骤方法。

二、上课形式

1、读,对学生进行指导朗读,扫除读音障碍,争取熟读成诵。

2、译,借助课文注释及工具书疏通文意,把握文章大意。

3、复述,用自己的话复述故事。

三、质疑探究

1、这则短文主要写了几个人物?用了什么写作手法?

2、从两人两次行为,看出二人性情如何?

3、作者创作这个故事,目的是要让我们明白一个什么道理?

四、拓展延伸

1、评价华歆与王朗谁优谁劣?

2、通过《割席绝交》这个故事再评华歆。

篇6:教科版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不锈钢的发明》是教科版教材五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一精读课文。课文介绍了英国著名金属布诺雷发明“不锈钢”的过程,指出了各种不同类型“不锈钢”由于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而成为用途广泛的工业材料。

设计理念

教学中立足学生,倡导自主学习,让学生在读、思、辩、写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文本内容的理解。

教学目标

1.会认“铬、迄、冶”,会写“宇、宙、途、诺、冶、废”等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懂课文内容,了解不锈钢发明的过程,理解“歪打正着”这个词语的含义。

3.初步体会用科学的眼光去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意义。

教学重点

了解不锈钢发明的过程,体会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教学难点

理解“歪打正着”这个词语的含义。

教学准备

布置学生收集在生活中“不锈钢”的用途,收集其他发明创造的有关资料。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一、启疑导入

每个同学的家里都有一些用不锈制成的器物,你知道它是怎么发明的吗?这节我们共同来学习第13课《不锈钢的发明》。(板书课题)

(通过简洁而富有悬念的,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读书的活动当中。)

二、初读明意

1.学生自由朗读(要求学生读通、读顺、读准字音。)

2.分段朗读课文,读后让学生谈谈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不懂的问题。

(学生在初读中了解到什么是“不锈钢”,并有可能说出布诺雷在研制耐磨、耐热的枪膛用钢时,发现了一种不生锈的钢。对于学生的一些疑问,可以适当由学生相机讨论解疑,也可留作问题在下面的教学中进一步解决。)

三、研读理解

在什么情况下,布诺雷发现了不生锈的一块钢,找出这个自然段,让我们共同来读一读。

1.学习第2自然段。

(1)学生速读。

(2)提问:在什么情况下,布诺雷发现了不生锈的一块钢?

(3)讨论:你觉得,不锈钢能被发明出来的原因究竟是什么?

(4)指名读“为了查清它的成分,……这是世界上第一件不锈钢产品。”

学生交流读后的感受。

(5)出示句子:“在此之前,有些冶金学家也炼出过这种铁铬合金。但是,他们都没有注意到它抗腐蚀的特点。布诺雷又进行了反复试验,发现加12%的铬炼出的合金钢是最理想的不锈钢产品。”

学生默读体会。

(“阅读是一种被引导的创造”。在读中通

过学生的讨论和深入思考,使他们感悟到,任何一项发明创造都来自不懈的质疑和反复的研究试验。)

对于布雷诺的发明,人们是怎么的呢?

2.学习第3自然段。

(1)生齐读

(2)学生质疑、讨论:“戏称”是什么意思?为什么说布雷诺的发明是“歪打正着”的一项发明?

教师追问:“歪打正着”是什么意思?为什么“歪打正着”加了双引号?

(以语言训练为重点,通过学生深入的思考与讨论,帮助学生领悟文章的内容,让学生明确不锈钢的发明并不是布诺雷“意外的收获”。)

第二课时

一、继续研读理解

学习第1自然段。

1.指名读。

2.出示:

・它是一种防腐、耐高温的合金。

・它的主要成分是铁和铬。

读一读,体会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作用。

3.学生讨论。

(通过读句析词,在理解词、句的基础上,学生对这段的内容进行整体的把握。)

二、扩展延伸

1.学生交流介绍在现代社会中“不锈钢”的广泛用途。

2.学生介绍其他发明创造的有关资料。

(将学习与生活紧紧联系在一起,为进一步读写结合作一个很好的铺垫。)

三、自学交流会认会写的字

四、作业设计(任选其一)

1.试一试:用自己的话复述“不锈钢”发明的过程;

2.找一找:搜集有关科学方面的名言(至少两条),和同学交流。

3.小练笔:以“×××的发明”为题写一短文。

板书设计:

13不锈钢的发明

用途广泛

反复实验

“歪打正着”

篇7:教科版语文教案

教材简析

《哈尔威船长》的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雨果。文章讲述了一个惊心动魄、感人至深的故事。“诺曼底”号轮船在海上失事了。在一片惊恐混乱中,船长哈尔威临危不惧,镇定自若地指挥船员营救旅客。船上所有的人都获救了,而他自己却忠于职守,随着沉船被海水吞没。哈尔威船长危难时刻从容镇定、指挥有方、舍己救人的崇高形象,永远留在人们的心里。哈尔威船长是一个不折不扣的英雄。课文中蕴涵着的“舍己为人”的思想内涵就是本单元的主题。如何引导学生在学习语言文字的同时受到丰富的人文内涵的熏陶感染,是本课教学的重点。

教学目标

1.读懂课文内容,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和人格魅力。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最后3个自然段。

3.认识9个要求会认的生字,掌握13个要求会写的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神态等描写,体会哈尔威船长的优秀品质。

2.引导学生与文本的情感产生共鸣并得到升华。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一、导入新课

故事导入,铺垫情感(有条件的配上图片和音乐)。

师讲述:在157年前的一个夜晚。大海上夜色正浓,薄雾迷漫。一艘在当时看来既漂亮又安全的大船――“诺曼底”号在海上缓缓行驶着。大约凌晨4点钟,突然,沉沉夜雾中出现一个小黑点,它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它穿破黑暗,在一片浪花中向“诺曼底”号飞驶而来。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我们到课文中去看一看。

师板书课题。

二、初读感知

1.轻声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边读边想本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3.小组内读书并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初步感受文章表现了哈尔威船长舍己为人、忠于职守的优秀品质。

三、细读理解,激发情感

(一)自由读课文前6个自然段。

1?边读边想:发生撞船事件的原因,为何后果如此严重。

2.汇报交流,师生共同梳理。

(1)第3自然段:“雾愈来愈浓,……船桅的梢尖勉强可辨。”

因为当时雾大,又是凌晨最黑暗的时候,周围一片漆黑。在这样的天气里,在这个时间段,最容易发生撞船;凌晨又是人们睡得最熟的时候,意外发生,没有任何准备,所以是惊恐万分,一片混乱。

(2)第5自然段:“只见一个阴森森的往前翘起的船头……它笔直地朝着‘诺曼底’号逼了过来。”

“玛丽”号是装有螺旋推进器的大轮船,它速度快,负载又特别大,所以撞上“诺曼底”号,发生了严重后果。

(二)默读课文,边读边画出表现哈尔威船长优秀品质的相关语句。

1.抓住描写人物语言的重点语句(投影出示),体会当时的情景和人物的内心世界。

(1)“哈尔威船长站在指挥台上,大声吼道:‘全体安静,注意听命令!把救生艇放下去,妇女先走,其他乘客跟上,船员最后,必须把60个人都救出去。’”

①明确这是人物的语言描写,引导学生读一读。

②启发学生理解“吼道”一词。

(预设:联系前文两船相撞以后极其混乱的情景,只有用船长的威严才能让大家不再混乱,从而听命令有秩序地逃生。)

③理解以后感情朗读,读出“吼道”的味道。

(2)“哪个男人胆敢走在女人前面,你就开枪打死他。”

①又一处语言描写,先引导学生联系前文一系列对话,读一读,说说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要了解这样情况?

②再读出示的句子,启发学生思考哈尔威船长为什么这样说?

感受当时环境的混乱与危急,体会人物的果断与坚决,从中也能看出哈尔威船长关心弱小。

③引读:“正因为哈尔威船长的果断与威严,所以……”学生接读(投影出示):“大家立刻不出声了。没有一个人违抗他的意志,人们感到有个伟大的灵魂出现在他们上空。”

(3)“把克莱芒救出去!”

人物语言,表现他关心弱小。(“克莱芒是见习水手,还不过是个孩子”)

2.抓住描写人物神态的重点语句,体会人物的情感与品质。

(1)齐读“20分钟到了……海水把船尾浸没了。”所有人都得救了,那哈尔威船长怎样了?

(2)(投影出示)“哈尔威船长屹立在舰桥上,一个手势也没有做,一句话也没说,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随着轮船一起沉入了深渊……”

人物的神态描写,读好这句,读出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视死如归的大无畏精神。

(3)读句子,说一说自己对语句中重点词语的理解,如:“屹立、犹如铁铸、纹丝不动”。(鼓励学生结合词语含义进行个性朗读,从中深入体会人物品质,使师生情感与作者情感产生共鸣。)

四、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学生再有感情朗读全文,进一步感受哈尔威船长的崇高品质。

第2课时

一、朗读课文,回顾内容

指名朗读课文,回顾文章的主要内容,感悟哈尔威船长忠于职守的崇高精神和舍己为人的优秀品质。

二、默读课文,展开想象

默读课文,想象假如你就是哈尔威船长,此时正在随着轮船下沉的你,心里会想些什么?(引导学生感受哈尔威船长的人格魅力)

假如你是被救旅客当中的一员,你想对哈尔威船长说些什么?

投影出示最后一个自然段,学生齐读。

三、感情朗读,升华情感

1.自由朗读。

2.指名朗读。

3.指名朗读重点段落。

四、识字、写字

1.检查字词读音情况,注意“弥(mí)、呛(qiàng)”的读音。

2.指导写字。

“弥”的左半部是拉弓射箭的“弓”;“呛”的右半部不要与“论”的右半部相混淆;

“德”字左窄右宽,左侧是双立人旁,右半部要写得紧凑,强调右半部心字底的上面有一横。

“志”字的上半部是“士”,上横长下横短,不要写成“土”。

五、积累内化

1.分类摘抄文中的好词好句。

描写人物动作神态的:镇定自若……屹立在舰桥上……

描写景物的:薄雾弥漫……雾愈来愈浓了……

运用修辞方法的:它好似一个幽灵,又仿佛一座山峰……

2.背诵课文最后3个自然段。

六、扩展练习(灵活安排)

仿照课文的写人方法,写一写身边的同学,表现同学的优秀品质。

教学反思:

断尺

教材简析

《断尺》是由一名学生的习作改写的。作者回忆了一把断尺的来历,以及由这把断尺引出的故事,表达了少年儿童之间纯真的友谊和作者对这种友谊的珍惜。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通过人物的对话、动作,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

3.了解并学习倒叙的写作方法。

4.认识6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通过人物的对话体会同学之间的纯真友谊。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质疑

师出示一把断尺,引出课题,引导学生围绕课题提出问题。围绕这把断尺,有一个什么样的故事?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要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初步掌握课文的主要内容。

3.同桌交流。

三、再读课文,理解感悟

主要围绕以下3点引导学生读书。

1.断尺的来历。

(1)从哪些语句中可以看出断尺对“我”的重要性?

(“完了!”我心里急得发慌,“没带尺子怎么做题呀!”我紧张地望了望周围的同学……我简直急得不知所措,头上渗出了汗珠,嘴里不住地念叨……)

(2)这时的“我”还像刚开始答卷时那么胸有成竹、毫不在乎吗?请你用一个词来形容此时“我”的心情?

(紧张、慌乱、不知所措……)

(3)“不知所措”是什么意思?

(4)你能体会“我”的紧张、慌乱、不知所措的心理吗?读一读这几句话。

2.王瑶有哪些优秀品质?

(1)在第2自然段中有几句对话描写,读一读,你认为王瑶是个什么样的孩子?

(大方、助人为乐、乐于助人、会关心人等)

(2)同桌配合朗读对话。

3.“我”对这段友谊是如何珍惜的?

(1)从“我”的哪些动作中能看出作者特别珍惜这把断尺?动笔画一画。

(“不!妈妈!”我冲妈妈大声说完,马上跑到厨房,从簸箕中的垃圾里翻出那把断尺,像宝贝似的捧着、看着。)

(2)为什么非要把断尺捡回来呢?

(断尺象征着友谊,“我”特别珍惜这段友谊。)

4.读完这篇文章,你有什么感受?

四、了解倒叙的写法

1.交代倒叙的写作方法。

这篇文章先写了事情的结果―――铅笔盒里的一把断尺,再写事情的起因、经过―――断尺的来历。这种写法就是倒叙的写作方法。

2.齐读第1段。读了这个开头你最想知道什么?

(事情到底是怎么回事。)

倒叙的写法能引起读者的注意,激发阅读的兴趣,是一种常用的写作方法。

3.你还读过这样的文章吗?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倒叙的写法。

五、巩固识字

1.出示本课要求会认的字,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

2.提示学生“簸箕”的“箕”在这个词中读轻声,它的本音是第2声。

六、扩展阅读

学生读《小学语文阅读资源》中的第35课《梨花老师》,并回答课后问题。

七、拓展练笔

你们知道吗,《断尺》这篇课文是一位学生的作文。那么你的人生中有值得纪念的事情吗?请你学习本文倒叙的方法,写一写。

给予的故事

一壶水

“给”永远比“拿”愉快

教材简析

《给予的故事》包括《一壶水》和《“给”永远比“拿”愉快》两篇文章。《一壶水》讲述了一个人在沙漠中迷了路,在饥渴至极、几近死亡的时候,面对一壶能救命的水所做出的选择:照纸条上说的去做,将水倒进吸水器里,结果不但自己喝上了甘甜的泉水,还给别人也留下了救命之水。课文《一壶水》说明了一个道理―――真诚地相信别人,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考虑怎样帮助别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做人的快乐。故事赞美了高尚无私、真诚奉献的品质。

《“给”永远比“拿”愉快》一文记叙了发生在高尔基与其儿子之间的小故事。高尔基在一座小岛上休养,看到他10岁的儿子在院子里栽种的花开放了,感到无比喜悦,就给儿子写信,鼓励他不论在任何地方、任何时候都要给人们“留下美好的东西”。课文表现了父子间美好的亲情和高尔基时时注意对儿子进行人格培养的拳拳爱心。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理解感悟真诚是人的美德,接受别人帮助的同时也考虑怎样帮助别人,才能真正享受到做人的快乐。

3.懂得“给”永远比“拿”愉快的道理,培养学生高尚无私、勇于奉献的品格。

4.认识4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理解“濒临、抉择”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重、难点

1.感悟文章中讲述的道理,学习无私奉献的好品质。

2.理解“濒临、抉择”等词语的意思。

教学准备

高尔基画像。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揭示课题,自主质疑

1?揭示课题,指导读准字音:给jǐ予

2?看到课题,你有什么问题?

预设:

(1)这壶水是从哪里来的?这壶水与家里的水有什么不同吗?

(2)为什么要以“一壶水”为题目呢?

(3)“给”和“拿”为什么加引号?

(4)“给”是什么意思?“拿”是什么意思?

(5)为什么说“给”永远比“拿”愉快呢?

二、先学习《一壶水》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要认识的字。

2.再读课文,围绕课题说说课文的主要内容。

(二)抓住主线,交流感悟

课文通过一个小故事说明了一个道理。(板书:道理)请同学们再次浏览课文,找一找文章是围绕着什么来说明这个道理的?(板书:抉择)

1.理解“抉择”。

(1)这个人面临的艰难抉择是什么?

(是按纸条上所说的,把这壶水倒进吸水器里,还是把这壶水直接喝下去保住自己的生命。)

(2)为什么说这个抉择是艰难的?在书中标画出有关语句。

①从前有个人,在沙漠中迷失了方向,饥渴难忍,濒临死亡。

②如果倒进去之后吸水器不出水,岂不白白浪费了这救命之水?相反,要是把这壶水喝下去就会保住自己的生命,但是,后来的人呢?

(3)结合上面的句子谈谈理解。

(4)在重要的(本文是生与死)关口的选择,叫做“抉择”。

是什么给了他力量使他在生与死面前做出了正确的抉择,照纸条上说的去做了呢?

2.理解“道理”。

(1)“一种朴素的做人的道理”是什么?再读纸条上的话。

(“你要先把这壶水灌到吸水器中,然后才能打上水来。但是,在你走之前一定要把水壶装满。”)

(2)从纸条上的话里,你知道了什么,体会到了什么?

①告诉人们喝到水的方法:不能直接喝水,而是要先把水倒入吸水器,才能有水喝,并且在走时还要再装一壶水,为以后的人着想。

②上面的话说得很中肯,相信纸条上的话,也就是相信写这张纸条的人对人的真诚和无私。

③一种朴素的做人的道理给了课文中那个迷路的人一种力量,使他下决心照纸条上说的做。如果不这样做,他的良心会得不到安慰。

(3)读了纸条上的话,本文的主人公是怎么做的?

引导学生理解为什么先把水壶装满,再自己喝个痛快?为什么又在纸条上加了几句话?

(4)从他一系列的动作中你能看出他有什么样的品质?

(真诚、无私,相信别人且勇于奉献。)

(5)文中还有谁也具有这种品质呢?谈谈你的感受。

(他只不过是重复了在他之前的那些人的同样做法,他们是一群真诚、无私的人。)

三、学习《“给”永远比“拿”愉快》

(一)回读课题,回顾提问。

1.回顾先前提出的问题。

“给”指的是什么,“拿”指的是什么?为什么“给”永远比“拿”愉快?

2.出示高尔基的画像,介绍有关高尔基的资料。

(二)自读课文,合作交流。

1.自读课文。

在读懂的地方画上记号,在不懂的地方,画上问号。

2.合作交流课文的主要内容和自己不能解决的问题。

(三)朗读课文,感悟道理。

1.理解文中“给”指的是什么,“拿”指的是什么。

(“给”指的是儿子在岛上留下了美好的东西―――鲜花,是付出、是奉献;“拿”指的是高尔基欣赏儿子栽种的鲜花,是接受、是索取。)

2.为什么“‘给’永远比‘拿’愉快”?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理解。

(“要是你不管在什么时候,什么地方,留给人们的都是美好的东西,像鲜花啦,好的思想啦,还有对你的非常好的回忆啦,那你的生活该是多么愉快啊!”)

(1)自己的付出和奉献能给别人带来好处时,就会感到快乐和幸福。

(“那时候,你会感到所有的人都需要你。”)

(2)当你给予别人好的东西时,也就是无私奉献时,不仅能使别人得到益处,而且会因为别人的需要而感到自己对他人是有用的,自己是有存在的价值的,那么你就会感到无比的快乐和幸福。

(3)“拿”是索取,是接受别人带来的美好的东西,没有体现自己的价值,没有给别人带来快乐,所以说“给”永远比“拿”要愉快。

3.在你的学习和生活中,有没有经历过、感受过“给”比“拿”愉快的事情?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对“乐于奉献”的理解。

四、回归整体,加深感悟

再次朗读这两个故事,加深对文中哲理的感悟。

五、巩固识字

以卡片形式检查巩固4个生字和1个多音字。

六、综合实践活动

学了《一壶水》《“给”永远比“拿”愉快》两篇课文,你一定有很多感受。在自己的班级里,或到你居住的社区,找一找“无私、乐于奉献”的人进行一次采访,了解他们的境界,然后办一期手抄报,歌颂我们身边这些乐于奉献的人。

板书设计

给予的故事

一壶水“给”永远比“拿”愉快

灌水――打水――装满水“给”是奉献

“拿”是索取

教学反思:

能说会写

值得赞颂的事

教材简析

《值得赞颂的事》是本单元“能说会写”中的习作训练,主题是“舍己为人”。本次习作的内容是该单元阅读和口语交际训练的延续。教材由两部分组成:第1部分提示了本次习作的内容范围和要求;第2部分为一幅插图,表现了一个救落水儿童的场面。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写作教学应贴近学生实际,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应引导学生关注现实,热爱生活,表达真情实感。”因此,本设计力求从学生身边的小事出发,鼓励学生尽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自己对生活的热爱与赞颂。

教学目标

1.通过本次习作,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和从各种媒体收集的值得赞颂的事,培养学生养成舍己为人、见义勇为、助人为乐的好品质。

2.进行写事的训练,要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写具体,并能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重、难点

能把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写清楚,重点部分写具体。

教学准备

教师了解发生在本班或本校学生、老师中的值得赞颂的事;收集最近媒体报道过的值得赞颂的事,启发学生的写作思路。

教学时间

2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何为“赞颂”?

2.说一说在你的生活周围有哪些值得赞颂的事。(指名说)

二、阅读提示,明确要求

自读要求。

如何才能把你知道的这些“值得赞颂的事”写具体?

师逐条整理并板书习作要求:

1.写最受感动,最值得赞颂的事。

2.要写清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要把经过写具体。

4.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指导看图,启迪思路

1.仔细看图。

请大家看一看教材中的插图,说一说这幅插图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指名说)

2.看图想象。

根据这幅图想象一下这件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是怎样的?

3.把原因、经过、结果3部分串联起来,说这件事情的经过。

四、指导选材,先说后写。

1.想想自己见过、听过的值得赞颂的事。

提示:可以是轰轰烈烈的大事情,也可以是微不足道的小事情,只要它感动了你,你就可以去赞颂它,自由地抒发你内心强烈的思想感情。

要求:选取你印象最深的画面、你认为最值得详细描写的情节。重点在描写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心理活动等方面下工夫。

2.组织好语言,同桌互相练习说一说。

3.选取典型当众说,大家评一评,重点是细节描写。

4.根据评议,充实构思,动笔写作。

师巡视指导,重点帮助构思有问题的学生选材、构思。

五、品读赏析,体验成功乐趣

1.指名朗读习作,集体评议。

引导学生公正、客观地评价他人的习作。

2.根据评议,学生修改完善自己的习作。

3.指名读修改后的习作,共同分享习作的乐趣。

六、激励总结,提升情感

同学们用心去发现生活中每一件“值得赞颂的事”,来表达自己内心深处最真挚的感动,完成了本次习作,你们真棒!只要大家平时多观察、多用心感受,生活中的精彩就在你们面前,你们会有更多的发现,更多的感动。

篇8:教科版电磁铁教案

教科版电磁铁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学会制作电磁铁认识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2、能力目标:经历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的过程,初步具有评估和听取反馈意见的意识。

3、情感目标:养成主动与他人交流合作的精神,树立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大胆想象的科学态度。

教学重点: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因素

教学难点: 自行设计科学的实验操作方案.

教具准备: 蓄电池一个(6V),大铁钉两枚,塑料芯一枚、漆包线(0、5m和1、m各一根),电流表一只,订书针适量,开关一个、滑动变阻器一只,导线若干、透明胶布。

【课前延伸】

课前自学及检测:

一、想一想:什么是电磁铁?

1、条形磁体周围总存在__________,这种磁体被称为__________,它的磁性___________(易或不易)控制。

2、小制作:

把一根导线绕成__________,再给螺线管内插入____________,当有电流通过它时,也可以像_______________那样工作。这种磁体,在有电流通过时有________,没有电流时就失去磁性,这种磁体叫做_____ 。

二、做一做:怎样制作电磁铁?

用细漆包线在大铁钉上顺一个方向分别绕制50匝和100匝线圈,再用透明胶布在漆包线上缠绕一层,防止漆包线松散,这样就制成了一个电磁铁。 注意:漆包线两头的绝缘漆已被刮掉。

【课内探究】

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大小的因素:

一、猜想:

二、设计实验方案。

电流、匝数都可能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各组讨论,解决以下问题:

(1)在探究匝数对电磁铁的磁性影响时,应如何排除电流等其它因素的影响?

(2)分别设计出探究电流和匝数影响电磁铁磁性的实验电路图。

(3)采取何种步骤?(简要说明)

(4)用什么方法来反映电磁铁磁性的强弱?

三、进行实验,填写设计表格,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师生小结】

1、本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

2、你对自己哪里最满意?

3、你认为还有哪些部分明白的不够透彻?

【当堂达标训练】

1、下列办法中不能改变电磁铁磁性强弱是:( )

A、改变线圈中电流的大小; B、改变线圈的`匝数

C、改变线圈中电流的方向; D、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2、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的磁性强弱”的实验中为了增加电磁铁的磁性,小华同学提出了以下方案:①增大电磁铁中电流;②抽出电磁铁的铁芯;③减少线圈的匝数;④增加线圈的匝数。在上述方案中,经实验证实,正确的作法是( )

A 、①②方案 B、②④方案

C 、①④方案 D、②③方案

3、电磁铁的主要优点是使用方便。它的磁性有无可以通过________来控制,其磁性的强弱可以通过_________来控制,通过改变___________可以改变电磁铁的N、S极。

4、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在探究影响电磁铁磁性强弱的因素时,主要用到的科学方法是

5、(判断说明)王永自制了两个电磁铁,在同样的两个铁钉上分别绕了40匝和80匝,王永认为80匝的磁性一定比40匝的强。你认为他的想法正确吗?说明理由!

6、将电磁铁、滑动变阻器、电源与开关接成成闭合回路,若将变阻器的滑片向右移动,那么螺线管上端悬挂铁块的弹簧将:( )

A.不变 B.缩短 C.伸长 D.不能判断

【课后提升】:

1、滑动变阻器是不是电磁铁?它会不会采用特殊绕法,使磁性正好抵消?

2、用手直接控制高压电路是很危险的,工人怎样控制其通断?

篇9:教科版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25个字,会写27个字。

2.默读课文,理解词语。

3.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重难点

1.理解词语,识写汉字。

2.培养学生灵活运用字词的能力。

乐学善思办法

1.通过竞赛解词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通过小组pk的形式,让学生汇报识记字形的方法。

3.争当“识字小明星”,培养学生动脑,动手的同时,掌握识字方法。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

这节课是字词课,课前同学们已经预习了本单元内容,相信大家对字词已经有了初步的认识和了解。这节课老师来检测一下同学们对这两课文字词的掌握情况。

二、读文识字培养能力

1.快速朗读课文,读准预习时所画的字词。想:两课文各写了一件什么事?

2.组内交流预习字词情况,互帮互学。

(1)学生交流词语,理解词义。(理解词义时,可以结合课文的语句来理解,也可以用自己的话来说,还可以通过字典查找词语的意思。)

(2)组长带领组员互认生字,轮流组词。

3.全班展示,多元交流

(1)学生汇报字词掌握情况

出示词语:郊游巷口绷带委屈牢骚其实刹那瞬间

彼得账单瞧瞧受遣似乎索取餐盘芬尼

如愿以偿羞愧万分怦怦直跳蹑手蹑脚小心翼翼

出示认的字:郊破巷绷委屈骚其罢刹

消瞬帐彼瞧款遣索餐欠

尼偿羞怦翼

出示写的字:拐弯郊划扎附碰委屈疑

久寻父终彼店瞧邮忽然

欠项助晚偿怦围

(2)认读字词(指名读、轮流读字词)

(3)开火车给生字组词。

(4)组内赛讲词语的意思(小组成员赛讲词语的意思,选出优秀者准备参加全班赛)

(5)以抢答的形式来理解词语。

第一种形式:师出示词语,各组选手抢答意思。

第二种形式:师出示词语的意思,生来抢答词语。(获胜者发智慧星)

4.教师检测学生组内学习情况。

(1)学生到黑板前给认字注音。(师生共同)

(2)教师引导学生找出易读错和易注错的字音。

5.学生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

(1)师生共同找出易写错的生字。

(2)以各组pk的形式来识记字形。

(3)教师奖励最棒的小组“学习星”

三、重点指导关注书写

(1)师生共同确定每个生字主笔的定位。

(2)教师提醒学生易错的字书写时要注意。

(3)学生书写生字,教师巡视

四、师生共同本节课内容

五、布置作业

篇10:教科版《友谊》教案

教科版《友谊》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次写话,让学生进一步明白道理,什么是真正的友谊。

能力目标: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正确分析事例。清楚表达自己的观点。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建立真正的友谊观

教学重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准确生动的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难点:结合自己的生活实例准确生动的清楚的表达自己的观点

教学准备

回忆自己的有关于友谊的事

教学流程

一、导入

与学生对话,交流,你最好的朋友是谁?你们是怎样相处的?有这样的谈话,引出写话的话题———友谊

二、引导学生自由读书上的文字,然后让学生讨论:小强的看法对吗?为什么?

三、在讨论的基础上,学生发表见解,引导学生明白:小强直接抄作业答案,不是够朋友,不是真正帮助小强,只有教会小强解题的方法,让他独立完成作业,这种有利于提高小强的学习能力的做法,才是真正的.够朋友。

四、结合自己与好朋友相处经历,活是你看到的,听到的别的同学的例子,来说说什么是真正的朋友。

五、再说的基础上,学生动笔写话。

1 先介绍书上的事例

2 结合自己的看法以及为什么这样看;

3 结合自己的学习生活,进一步说明自己的看法是正确的。

六、学生读写话,师生评议。

1 语句是否通顺

2 是否有错字

3 是否使用标点符号

4 数否说明了自己的看法。

七、学生在修改,抄写

篇11:教科版《开天辟地》教案

教科版《开天辟地》教案

教学目标

1.认识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正确读写“宇宙、黑暗、上升、下降、气息、四肢、肌肤、辽阔、血液、奔流不息、茂盛、滋润、创造”等词语。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用自己的话复述课文。

3.读懂课文,体会盘古的献身精神,培养想象力,积累课文中优美的词句。

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的重点是引导学生了解盘古开天地的故事内容,激发阅读神话故事的兴趣,培养想象力。

2、学后能用自己的话讲述这个故事。

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

1、简介中国的神话故事。

2、交流课前部分资料,以“我记忆中的神话故事”为题,选择一个自己印象最深的神话故事讲给同学们听。

3、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我国著名的神话传说,讲的是一个名叫盘古的大神以他的神力和身躯,开辟了天地,化生出世间万物的故事。

4、板书课题:开天辟地

解释课题齐读课题质疑课题

5、盘古究竟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生带着问题自读课文。

二、初读课文

1、自由读课文,要求:

(1)读准生字的读音,认清字形。

(2)标出小节号,把课文读通顺。

(3)画出生字新词,想想它们在句子中的意思,

2、检查字词学习情况。

(1)读词语

(2)分小节读课文,随机进行字音及断句的指导。

(3)交流已理解的词语。

(4)同桌合作检查课文朗读情况。

(5)感知文意:这篇课文主要讲了什么?

三、精读课文

1、在盘古还未开天地前,天地是什么样子的?指名读第1小节。

(抓住“混沌一团”,“大鸡蛋”两个词让学生想象天地合一,宇宙一片黑暗的情景)

2、盘古是怎样开天辟地的呢?认真默读第2到5小节,感受人类的老祖宗盘古给你留下的印象,并说一说为什么会留下这样的印象。

(1)交流。

(从“一使劲”、“大鸡蛋裂开了一条缝”等处体会到盘古身躯的高大及力量的无穷;从“左手持凿,右手握斧”,“猛劈猛凿”、“巨石崩裂”等词体会盘古对光明的向往及创造新世界的决心,同时体会开天辟地的艰难,从“也跟着长高”、“一万八千年”等处体会到盘古意志的坚定,形象的高大。)

(2)你能把你的感受读出来,让人通过你的读了解盘古的'伟大吗?

(3)指导朗读,出示句子。

轻而清的东西冉冉上升,变成了天;重而浊的东西慢慢下沉,变成了地。

这两个句子有什么特点?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句子中有反义词,分别是轻而清——重而浊,冉冉上升——慢慢下沉,天——地等,这样大家能一眼看出天与地的变化,形象地写出了天与地的不同。)

3、过渡句,几千万年过去了,天不再升高,地不再加厚,而盘古也已精疲力竭,他知道天地再也不会合拢,就含着微笑倒下了,就在临死前,盘古还化生出了世间万生物。

4、老师很喜欢这一段,尤其是读到“精疲力竭”“含着微笑”“临死”这几个词时就特别感动,你有没有这样的感觉?你为什么感动呢?

(盘古面对死亡显得那样乐观、无畏、坦荡。还把自己的身躯化成世间万物,多么伟大的心灵呀!)

5、让我们怀着这种感动齐读全文。

四、小结

第二课时

一、回顾复习

1、学生读课文,回顾所学内容。

二、练习复述

①同座练说。②指名在全班复述,然后评议。

三、拓展文本,创编诗歌

1、盘古开天地只是一个美丽的传说,不是真实的故事,那么人类为什么会编出这样的神话呢?从中你又有何想法呢?

板书:丰富的想象

2、仿写诗句

我想把手抚在茂盛的花草树木上

这样就能摸摸盘古的汗毛。

我想——,

这样就能——。

四、摘抄课文中的好词佳句

五、搜集神话故事,与伙伴们一起分享神话的精彩

篇12:教科版《露珠》教案

教科版《露珠》教案

教学目标:

1、训练学生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结合生活实际了解文中词句的意思,感悟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爱科学、学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难点:在读中感悟课文中重点词名含义。

教具准备:教学挂图、头饰。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1.设置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一个晴朗的早晨,老师来到花园里,发现小草的叶子上级小水珠,你们知道那是什么吗?(板书课题)

在草地上,老师听到了露珠和小草的对话,你们想知道他们说了些什么吗?翻开书看课文吧!

2、初读课文

(1)借助拼音用自已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不指读,把文后要求会认的`字圈出来,多读几遍。

(2)分段朗读错的生字、师生共同正音。

(3)把容易读错的生字、词语用课件出示(吹拂、凉爽、细嫩、疑惑、水汽、亮晶晶)大家一起读一读,并提醒学生注意。

(4)读课文,要求读通顺,读流利。

3、感悟课文

(这部分内容采用学生自主学习,自读自悟,教师随机指导的方法进行教学

(1)课件出示阅读要求:

1你读懂了什么?

2你还有哪些地方没有读懂?

3你想到了什么?

(2)学生按阅读要求处主读书。

(3)小组合作计论后,师生工同交流。

(4)提问质疑。

(5)学习这篇课文,你有什么收获。

(6)情景剧表演。

4.拓展延伸

你还知道哪些有关自然现象方面的知识?同学之间汇报交流一下。

篇13: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教案

新版教科版三年级下册 科 学 教 案 编写人员: 第一单元:湖南省怀化市迎丰路小学   舒孝清 第二单元:哈尔滨市南岗区华山小学校   王艳玲 第三单元:浙江省慈溪市实验小学 吴旭聪 第四单元:浙江省富阳市春江中心小学   陆丽华     2月   教科版修订版三年级下册教材目录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 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2 种植我们的植物 3 我们先看到了根 4 种子变成了幼苗 5 茎越长越高 6 开花了,结果了 7 我们的大丰收   第二单元 动物的生命周期 1 蚕卵里孵出的新生命 2 蚕的生长变化 3 蚕变了新模样 4 蛹变成了什么 5 蚕的生命周期 6 其他动物的生命周期 7 我们的生命周期   第三单元 温度与水的变化 1 温度和温度计 2 测量水的温度 3 水结冰了 4 冰融化了 5 水珠从哪里来 6 水和水蒸气 7 水的三态变化   第四单元  磁铁 1 我们知道的磁铁 2 磁铁有磁性 3 磁铁的两极 4 磁极的相互作用 5 磁力大小会变化吗 6 指南针 7 做一个指南针       第一单元 植物的生长变化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等外部特征各不相同;种子有自己特殊的结构,在适宜的条件下可以萌发生长成一株植物。 过程与方法:用感官和放大镜观察种子的外部形态特征;根据植物生长的已有知识,预测植物种子的内部结构。 情感态度价值观:引发关注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 【教学重点】:引领学生产生问题并积极思考,能用适宜的方式将自己的认识清楚地表达出来,并能想办法证明自己的猜测是否正确。 【教学难点】:观察各种植物的种子。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猫给小猫哺乳的图片、鸡妈妈带小鸡吃食的图片、向日葵小苗的图片、各种植物的种子(向日葵、花生、四季豆、南瓜、小麦、玉米、绿豆等)、白纸、放大镜。(学生准备)各种植物的种子、白纸、放大镜。 【教学过程】: 一、听听说说 1、师:小猫是谁生下来的?小鸡是怎么来的呢?向日葵小苗又是从哪里来的呢? 2、生:思考后,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 3、师:(出示图片)验证学生说出的答案。 4、师:植物的一生都要经历出生、成长、繁殖、衰老直至死亡的过程,它的一生发生了哪些变化呢? 二、想想画画 1、师:用图画和文字将植物一生的生长变化过程画下来和写下来。 2、生:在P2页“我知道的植物生长过程”的画板里画图。 3、师:展示学生画的作品。 4、师:指名学生说说自己画的作品的意义。 5、师:有些植物可以用根、茎、叶繁殖后代,但是,我们熟悉的绿色开花植物几乎都是从种子开始它们新的生命的。 三、观察种子 1、师:每个人把自己带来的白纸放到桌面上,将带来的植物的种子放到白纸上,观察植物的种子,边观察边记录。可以借助放大镜观察。 2、师: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准备观察种子的什么? 3、生:说说自己的想法? 4、师:你们说对了,我们观察植物的种子,要观察种子的形状、大小、颜色等。 5、生:观察植物的种子。 6、师:通过观察植物的种子,你发现了什么? 7、生:汇报自己的发现。(师:关注学生的汇报) 8、师:不同植物的种子,从外观来看,它们的形状不一样、大小不一样、颜色不一样、种皮不一样等。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呢? 9、师:要知道种子的里面有什么,该怎么办? 10、生:先预测种子的里面有什么,再掰开种子看一看。 11、生:继续观察植物的种子。观察后汇报。 12、师:(小结)不同植物的种子,它们的形状、大小、颜色、种皮等各不相同,但种子的里面是相同的,都有胚根和胚芽。 四、做好准备 1、师:本学期,让我们种植凤仙花,观察它的生长变化过程。 2、师:①准备凤仙花的种子。②查阅凤仙花的有关资料,了解凤仙花的栽培方法。 ③准备播种所需要的材料和工具。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准备凤仙花和四季豆的种子。 【板书设计】:   1.植物新生命的开始   外部:形状、大小、颜色 植物的种子   内部:胚根、胚芽 【教学反思】:       2、种植我们的植物 【教学目标】: 过程与方法:学习掌握播种技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设计适宜的实验,观察种子的萌发过程;根据研究植物生长变化的需要,确定观察、记录的内容和方法;根据对种子萌发状况的预测,确定本阶段观察的重点。 情感态度价值观:树立用事实阐述观点的意识,即科学的实证思想;培养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播种的方法 【教学难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小铲、花盆、泥土、凤仙花种子、透明塑料杯、吸水纸等。 【教学过程】: 一、学习播种方法 1、师:“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播种的好季节。今天,我们来种植凤仙花。怎样种植凤仙花呢? 2、师:请大家看P4页中的“播种方法”。 3、生:阅读P4页中的“播种方法”。 4、师:指一名学生说说播种的方法。 5、师:播种凤仙花的方法是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二、关注种子变化 1、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做什么?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播种了凤仙花以后,我们要关注凤仙花种子的变化。请大家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4、生:阅读P5页顺数1~10行内容。 5、师:注意观察透明玻璃杯中的种子生长变化情况;注意观察花盆中的凤仙花生长变化情况。 三、记录生长日记 1、师:种植植物是一项长期研究的观察活动,要做好管理、观察和记录等工作。要随时观察记录凤仙花的生长变化情况。每周要测量一次凤仙花的植株高度、观察凤仙花叶的形状和数量。 2、师:把你测量和观察的数据填写在P5页中表格中。 3、师:期末,每个学生要写一篇“凤仙花生长变化的日记”。 四、实地指导播种 1、师:实地指导学生在花盆里种植凤仙花;在玻璃杯里种植凤仙花。 2、师:督促学生养成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的好习惯。期末,对长时间坚持管理、观察和记录做得好的学生进行奖励。 【作业布置】 家庭作业:在自己家的阳台上,种植凤仙花。 【板书设计】   2.种植我们的植物 记住播种方法:选种、放土、下种、浇水。 关注种子生长:先长什么、再长什么、根向什么方向生长。 【教学反思】         3、我们先看到了根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总是向下生长的;植物的根能够吸收水分和矿物质;能将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过程与方法:用适宜的方法记录、交流所观察到的现象;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根据已有的经验和所观察到的现象,作出有依据的预测;用观察、实验的方法验证推测;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观察植物生长变化的兴趣;树立科学是讲求实证的意识。 【教学重点】:观察植物根的生长变化;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难点】:根吸收水分的实验。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前一周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试管、水、食用油、一颗有根有叶的小植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活动)问题导入 1、师:一棵大树,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是很困难的;一株小草,我们要把它从土壤中拔出来,容易吗? 2、生:思考后回答。 3、师: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出植物的根来。(出示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我们种植的四季豆,你先看到了什么? 4、师:揭示并板书课题:我们先看到了根 二、(观察活动)观察植物根的生长 1、师:我们种下的四季豆已经发生了变化,现在请你们认真地观察观察,看看能发现什么? 2、生:学生观察自己在前几天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 3、师:刚才,你们认真观察了种植在玻璃杯里的四季豆,有什么发现呢? 4、生;汇报自己的发现。 5、师:根据学生的汇报小结:通过观察,我们发现种子萌发先长根,再长茎和叶;植物的根向下的方向生长,根的生长速度快。 三、(研究活动)植物的根有什么作用 1、师:我们给凤仙花浇水时,一般往哪里浇?为什么大部分都浇到土壤上? 2、生:说出自己的想法。 3、师:植物的根在植物的生长发育过程中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来研究植物根的作用。 4、师:同学们想一想,是什么能使植物固定在土壤中? 5、生:讨论后回答。(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 6、师:我们来做一个有趣的实验,看植物的根还有什么作用?实验步骤如下: 参看P8页书上的内容,教师边讲边操作。①选择一棵带根的植物装入有水的试管中。②将植物的根浸泡在试管里的水中。③在水面上滴一些植物油,试管口塞一些棉花,使试管中的水不会被蒸发到空气中去,并在水面处做好标记。④观察试管中的水量有什么变化。 7、师:过几天,试管中的水量变化说明了什么? 8、师:(总结)植物的根有固定植物的作用;植物的根能从土壤中吸收水分和矿物质。 【作业布置】: 家庭实验:参看P8页书,制作一个“植物的根有吸收水分的作用”的实验装置,并注意观察实验装置里水量的变化。 【板书设计】:   3.我们先看到了根   固定植物 植物根的作用   吸收水分 【教学反思】:           4、种子变成了幼苗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植物的绿叶可以制造植物生长所需要的养料;植物的叶在茎上分布有利于接受更多的阳光。 过程与方法: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提出问题;通过查阅资料的方法收集信息、寻找问题的答案。 情感态度价值观:体会到科学研究是艰辛的过程;激发学生像科学家那样从事研究科学的愿望。 【教学重点】:组织学生交流种子发育成幼苗后植物的生长变化,观察凤仙花幼苗的特征,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难点】:研究植物叶的作用。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刚出土的凤仙花照片、植物叶水平分布和垂直分布的照片、植物光合作用示意图(多媒体课件)、植物光合作用的相关资料。(学生准备)生长四周的凤仙花、记录单。 【教学过程】: 一、出土后幼苗的变化 活动导入: 1、师:我们种植的凤仙花已经变成了幼苗,现在我们以小组为单位,重点交

篇14:教科版第七册《赞扬》教案

教科版第七册《赞扬》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通过本主课教学,使学生能够理由充分,具体地表达出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认真听的好习惯。

情感目标:通过本主课教学,使学生会欣赏他人的长处,学习别人的优点。

内容分析

教学重点:能把赞扬他人的事说清楚,说具体。

教学难点:能表达自己的观点和看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教学流程

1 播放多媒体课件,引出课题

阅读书中提示,教师进行说明。

结合课件来激发学生的'维,使其在表述时能够更具体。

2 阅读教材,明确说话的内容和听话的要求。

要求:内容要做到真实,态度要真诚,用语要准确,得体,要发自内心。

3 小组交流,充分练习说。

学生分组合作,按照要求练习说话,相互学习,在倾听中补充自己习作的不足。

4 全班展示,共同评议。

篇15:教科版一年级语文教案

教学目的:

1.掌握7个汉字。

2.感悟漫画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培养学生的观察力,想象力,并使学生具备初步的幽默感。

教学重点;

1.正确掌握并书写一类字。

2.观察、分析漫画的含义。

教学难点:正确书写生字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投影仪、小黑板、计算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你们喜欢漫画吗?漫画是用简捷明快的线条勾画出的一幅具有特殊意义的图画,它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乐趣,同时也会给我们带来一些启示。上学期我们认识了一位的漫画家——卜劳恩,今天我们再来欣赏一组他所创作的漫画,题目是《鱼儿捎来的信》。(多媒体出示课题,教师领读)

题目中哪几个字我们没学过?

鱼:计算机演示鱼字的演变过程。

捎:扌+肖

二、赏析漫画,指导学生观察漫画。(出示6幅漫画。)

A.你看懂了哪幅图?说给大家听一听。

第一、二幅图写父亲在那聚精会神地钓鱼。儿子想办法不让父亲钓鱼,从而保护这些鱼。于是他以鱼儿的口气给父亲写了一封信。第三、四幅图写儿跳到水中,把信挂在鱼钩上。第五、六幅图写父亲发现鱼竿动了,以为是鱼咬钩了,就拎起鱼竿,看到鱼钩上挂着一封信。

B.说一说这组漫画讲了一件什么事?

儿子通过鱼儿给父亲写信的幽默方式,阻止父亲钓河里的鱼。

三、识字

1.我们来一同读一读这封信。

我们今天不想来,致礼!鱼儿

2.画出一类字

今致礼

今:注意最后一笔是横折,不要多点。

致:先学“至”——到达的意思,

至+攵——致,注意“至”最后一笔变成

提,右面的部件是反文儿而不是折文儿。

礼:示字旁+竖弯钩,注意是示字旁而不是衣

字旁。

3.开火车读一类字

鱼肖捎今至致礼

四、练习

课本课后的字读正确了

篇16:教科版九年级政治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认识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三个概念,理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懂得只有把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觉悟目标:教育学生应学好科学文化知识,加强自身的思想道德修养,立志为两个文明作贡献。

教学重点: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辩证关系。

教学难点 :什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

教学用具:简单电化手段--投影仪。

教学方法:讲授、课堂讨论和实例教学相结合。

学法指导

1、理论联系实际,一方面要求学生能结合自身生活体验理解理论知识,另一方面要求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解决身边或社会上实际问题。

2、要注重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如物质文明与经济建设科教兴国与精神文明等。

3、阅读与思考相结合,即要求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带着一定的问题,一边阅读,一边思考。

教学过程

1、导入 设计

指导学生阅读引言部分内容并思考:

文登的变化从何而来?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①党的正确政策(改革开放)②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一手抓物质文明,一手抓精神文明)那么,什么是物质文明,精神文明,两者的关系又如何呢?

2、讲授新课

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板书)

一、文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含义(板书)

1、让学生阅读教材第一段并思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区别是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①改造对象不同②表现形成不同

2、投影仪出示教学实例:下列属于精神文明建设的选项有( )①南水北调工程;②兴建青藏铁路;③全民健身运动;④揭批“=”图片展

A、①② B、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④

3、[深化]:引导学生继续思考:南水北调工程,兴建青藏铁路是我们战胜自然所取得的两项伟大的物质成果,是属于物质文明的范畴,那么它有没有包含精神文明的因素呢?

(引导学生看投影仪演示)

①南水北调,兴建青藏铁路需不需要以先进的科学技术为后盾?

②在社会主义初级阶级,南水北调,兴建青藏铁路需不需要建设者发扬艰苦奋斗、无私奉献的开拓精神?如果需要,能说明什么?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关系(板书)

学生回答后教师板书: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社会的进步,生产的发展,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共同作用的结果。

1、[深化]:这段话反过来也告诉我们,衡量社会的进步与否,应该有两方面内容:物质程度与精神水平。

2、组织学生讨论,投影仪出示讨论课题:

教学首先是一种什么行为?这种行为正常开展需要具备哪些条件?从中能说明什么?

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教学首先属于精神文明的行为,但它的正常开展需要具备一系列的物质条件(如教室、桌椅、教学工具等),所以说: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形成和发展的基础(板书)

1、讲一个笑话:如果你的肚子饿了三天,这时你感兴趣的是一只馒头不是部精彩的电影?

2、引导学生看P104最后一段并思考: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其含义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①物质文明开拓了人们的认识领域,为人们提供了丰富的实践经验。物质文明为精神文明提供了必需的物质条件。

3、投影仪出示教学实例:“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说明了什么观点?

[过渡]:前而我们学习了物质文明对精神文明的基础作用,下面我们看一下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有何作用。(引导学生看投影仪演示)

材料一:1998年夏,我国长江、嫩江、松花江流域发生了罕见的特大洪灾。我国人民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发扬“万众一心,众志成诚,不怕困难,顽强拼搏,坚韧不拔,敢于胜利”的抗洪精神,使洪灾所造成的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材料二:郑州蝶阀厂为提高经济效益,先后聘请100多名高级工程师为技术顾问,选送30多名技术人员到大专院校深造,靠着这支科技队伍,创出了自己的产品,1995年创产值1亿元,实现利税1000多万元。

思考:精神文明对物质文明的两种作用分别是什么?学生回答后老师板书。

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板书)教师可结合以上材料说明两方面作用。

4、[深化]:引导学生继续思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相互关系要求我们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前面文登市之所以发生了如此变化,就是做到了这一点。

八、课堂小结

这一节课我们从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及其辩证关系入手,使我们认识到只有把两具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课堂练习(附在教学过程 中)

布置作业

1、江泽民总书记在《关于教育问题的谈话》中指出:坚持经济建设为中心不动摇,同时要切实抓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否则经济建设也搞不上去。

问:材料告诉我们一个什么道理?为什么?

第二课时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

1、知识要求:使学生了解并掌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涵义、任务及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2、能力要求:使学生能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去理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3、思想觉悟:使学生真正从思想情感上接受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教育,并初步形成为加强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而努力的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论述范围广,实践中有言行脱节现象,学生掌握有一定难度。

学法指导

本框内容比较抽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的论述涉及的范围较广。指导如下:

1、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涵义时,让学生比较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其他社会制度下精神文明的不同:基础不同;指导思想不同;核心不同;服务对象不同。

2、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时,要学生理解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以适应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3、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时,要指导学生认真阅读具体事例,真正体会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教具准备

投影仪 ,幻灯材料

教学过程

1、新课引入:向学生提问,上堂课我们学习了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关系,那么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了什么呢?学生的回答:为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导入 新课:对,由此可见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今天我们就要学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那么什么是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呢?

2、讲授新课: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先让学生了解一下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与其他社会制度下精神文明的不同,可提示同学们两者基础不同,指导思想不同,核心不同,服务对象不同,然后请学生来说一说,最后教师归纳后得出含义。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

先让学生找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根本任务并大声朗诵一遍,然后提问同学们: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

(三)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向学生提问:党的“十三大”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其奋斗目标是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我们的现代化不仅仅是指经济现代化,还包括政治上的高度民主和文化上的高度文明,得出:

①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

(资料投影)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的经济建设上了一个台阶,人民生活水平上了一个台阶,综合国力上了一个台阶,但也有风险,资本主义腐朽思想和不健康的生活方式乘机而入,拜金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滋长;封建迷信活动和黄赌毒等丑恶现象沉渣泛起,西方敌对势力加紧“和平演变”,19,我国发生了一场。问:上述材料表明要把握住改革开放的正确方向,必须怎么做?学生回答:必须通过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教师归纳:

②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实行改革开放,加速经济发展的必要条件。

(资料投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有利于解放和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有利于增强人们的自立意识、竞争意识、效率意识、民主法制意识和开拓创新精神,同时,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也会反映到精神生活中来,在一些人中诱发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个人主义……。

问:以上材料表明市场经济存在哪两方面的效应,我们应怎么做?学生回答后,教师归纳:

③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必然要求。

问: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除了经济和文化建设外,还包括什么建设?

生答:民主政治建设。对,但人民当家作主,行使民主权利,必须具备相应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而目前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怎样呢?请学生看课本后回答:我国人民的思想文化水平与发展高度民主的条件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必须加强精神文明建设,为发展民主政治奠定基础。

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必要条件。

从以上四个方面可见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是十分重要的。但目前有的地方对两个文明建设存在着“一手硬”,“一手软”的情况,必须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做到“两个文明”一起抓,“两个文明”都搞好,才是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

3、课堂小结:

同学们:今天这堂课我们学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含义和根本任务,特别是学习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明白了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与我国的经济建设,民主政治建设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那么我们就要克服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保证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

4、课堂练习:

用本课有关知识分析判断以下两种观点:

甲:我国经济技术文化水平还比较低,我们首先应致力于发展生产力,搞好物质文明建设,再来抓精神文明建设。

乙:我国现阶段,社会上拜金主义思想和封建迷信活动日趋严重,消极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这些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影响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因此,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只能加强,决不能削弱,更不能放弃

二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体育组单元教学计划

教师备课要写好的三个计划是

一年级下册数学《分类与》说课稿

第五课时用数学(授新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新课标一年级下册)

回顾上学期作文300字

小学三年级科学教案

一年级数学上册8和9的认识的教案

《外国小说欣赏》文学知识(选修教学总结)

音乐教师个人工作述职报告

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
《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科版我要的是葫芦教案(精选16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上册劳动教学计划2023-01-08

音乐教师个人教务的述职报告2022-07-31

音乐教师个人述职报告怎么写2023-05-19

数学8和9的认识组成小学一年级上学期教案2023-05-24

二年级上册教学计划2023-06-09

数学一年级下册《练习十一》教案2024-01-21

一年级数学下册教案2023-03-16

大班音乐数一数教案2022-08-04

高中语文《清兵卫与葫芦》说课稿2023-09-24

小学二年级语文教师的个人工作计划2024-0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