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时间:2022-07-21 15:18:31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通用16篇)由网友“你楼下保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如果喜欢可以分享给身边的朋友喔!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篇1: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节《我看到了什么?》教学设计

我看到了什么
标题主要活动内容活动计划
什么是观察观察图片,组织讨论
我想观察什么明确观察目的,为讨论作准备
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大树下进行观察

·想办法进行观察,努力知道得更多;能和同伴合作,认真进行观察;

·能够运用感知和科学方法对大树进行观察,获取一些关于树的知识,并且对自己的科学观察活动进行记录。

教学准备:

学生观察用:记录本、放大镜等简单的观察工具。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从今天开始我们要开始上《科学》课了。

·科学书看过了吗?

·上面都有些什么内容,请大家翻到第一页,书上的大树看过了吗?

二、在照片上我看到了什么?

·从书上这幅大树的照片里,我看到了什么?

·自己边看边数,数数在这张照片上你看到了哪些内容?

·把你看到的内容与小组成员相互说说。

·现在来说说你们小组看到了哪些内容,我们大家帮他们数数。(学生上台说,教师记录。)

三、在真正的一棵大树前看到什么?

·以前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们看到过什么?(学生说老师记录)

·再去看一看,是不是能看到更多的内容?

·肯定!为什么这么肯定?

·出示课件。

当我们想要了解得更多、知道得更多,带着这样的目的去看的时候,我们的观察活动就开始了。

·估计我们现在去观察一棵大树,你能观察到的哪些内容?

四、在一棵真正的大树前我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

·如果现在我们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前,你想观察关于大树的什么内容?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怎样才能观察到更多的内容?小组可以讨论一下。

·在一棵大树前我们看,我们闻,我们听,我们摸,我们还能……(出示课件)

五、来到一棵真正的大树下进行观察。

·我们已经有自己想观察的内容,现在想不想到大树前去观察?

·我们现在就到操场上去观察大树,要爱护花草树木。

·全班去观察大树。

篇2: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身体部位的单词:ee、ear、uth、nse. 并运用句型:“ Pint t her ….”

2、能力目标:学生能能根据 “Pint t her … .”指令做动作,

并能根据图片和身体部位说出单词和句子。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以及合作意识。

二、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熟练掌握单词“nse、uth、ee、ear”

以及运用句型“Pint t her…”作出反应。

2)难点:his 、her的区分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单词卡片、录音机,磁带  四、教学过程:

Step1:Greetings.

Step2:Waring up.

1、Chant:

Head ,head,head. This is  head .

Ar,ar,ar . This is  ar.

Hand,hand,hand This is  hand.

Leg, leg, leg. This is  leg.

Ft,ft,ft. This is  ft.

2、出示一张男孩的图片,生指身体部位说词,师做示范:

T: This is a b. This is his head/ ar/ leg/ ft.

Step3:The ne

篇3:科学三年级寻访蚂蚁教学设计

科学三年级寻访蚂蚁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

2、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3、归纳昆虫的特征

4、认识动物运动方式的多样性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学习科学的积极态度

教学难点:乐于对生物中的各种现象提出问题

教学准备:放大镜、昆虫盒、橡皮泥、细木棍、饭粒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师生猜谜语导入新课。

二、观察提问

1、学生看教材中的图,并提出问题。 “蚂蚁住在哪里?”“这些蚂蚁排着队干什么?”

三、动手操作。

1、做“蚂蚁”。

学生根据经验动手制作蚂蚁模型,可用橡皮泥代替黏土。

2、师生交流评议:蚂蚁的身体是由头、胸、腹三部分组成的.。

四、观察交流

教师引导学生到校园里观察蚂蚁,说一说:真正的蚂蚁什么样?

教师适当引导: “用樟脑球画一个圈观察蚂蚁”,“用放大镜观察蚂蚁”辅助观察。

五、总结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出“昆虫”这一概念。

六、实践活动

查找昆虫准备过冬的资料,为后面的探究活动做好准备。

篇4:小学语文《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二)九月里,能寻访到哪些小动物

1、七星瓢虫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九月里,我们如果去寻访小动物朋友,估计你能找到哪几种小动物?

2、在校园中的那棵大树附近,老师去拜访了几位小动物朋友,猜猜老师找到了哪些小动物?

3、学生猜测,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猜到的挂在树的相应的位置上。

4、想一想,我们校园内还有哪些可以栖息和生活着小动物的地方?

5、今天,我们要到校园去拜访小动物,每组选择一个地点,估计一下:

l 你大概能观察到几种小动物?l 我们全班同学能观察到多少小动物?

(三)寻访活动准备

1、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我们可能会碰到野蜂,这样的情况要求我们注意什么?

2、我们对自己的活动,还有哪些要求吗?

3、出示:寻访活动中注意安全

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保护观察调查地的环境

4、提出活动要求,出示小动物观察记录表:

发现地点

观察到的动物

名称( )

观察到的小动物有( )种

三年级( )班( )小组

5、你曾经看到过的动物有哪些?想一想,观察、记录中可能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l 一些很难靠近的动物我们该怎样观察?

l 细小的动物观察时可以用放大镜?

l 不知道名称的动物该如何记录?

(四)活动――寻访校园内的小动物

分工合作,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寻访活动

(五)交流展示寻访活动的收获

1、寻访到了哪些小动物?

2、展示观察记录并作指导。

3、寻访活动中,我在哪个方面做的最好。

(六)作业

1、寻访家的附近有哪些小动物。

2、完成寻访的记录表1份。

篇5: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21分)

1、水是一种没有    、没有     、没有    、透明的    。

2、    是测量物体温度的仪器。

3、水沸腾的温度叫     。

4、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     ,受冷时     ,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

5、砂糖、高锰酸钾在水中发生的现象是    现象。

6、水是生命的    。人的生存离不开水,     也离不开水。

二、判断对错。(8分)

1、水和空气的不同是体积不同、流动的方向不同。 ( )

2、使用温度计测量水温时液泡不能接触杯壁。 ( )

3、水的沸点是100摄氏度。 ( )

4、水受冷结成冰时体积增大。 ( )

三、观察现象回答问题。(40分)

(1)将一株长得比较好的植物,用一个透明的塑料袋罩起来,放在太阳下晒一段时间。你观察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2)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了一个气球。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你看到什么现象?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你又看到什么现象?得出什么结论?

(3)在装有水的烧杯中,放一点碎纸片,用酒精灯给水加热。仔细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根据观察到的现象思考,壶内上部的水是怎样变热的?

(4)把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杯水中,你观察到什么现象?解释你观察到的现象?

四、回答问题。

1、空气是不是有热胀冷缩的特点?说一说你是怎样做实验研究的?(14分)

2、我们已经知道水受冷时体积变小,可在寒冷的冬天,有时自来水管会被冰胀破。这是为什么?请你设计实验研究。(17分)

3、水(液体)与木块、玻璃珠(固体)和空气(气体)有哪些不同?

4、怎样正确使用温度计?

5、烧开水时观察到什么现象?

6、将浑浊的水静置,存放一段时间后,观察有什么现象?

7、你怎样用过滤的方法使浑浊的水变清?

8、①从前有冬天卖香油加热了卖(不是用秤,是用提子量),为什么?

②瓶装酒不能装满,为什么?

9、怎样使一块方糖在水中尽快溶解?

10、什么叫热胀冷缩?

11、什么叫做溶解现象?

12、怎样保护水资源?

13、保持水资源,我们可以做些什么?

篇6: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测试题及答案

一、填空题。

1、颜色 、气味 、味道 、液体 。

2、温度计。

3、沸点 。

4、体积变大 , 体积缩小。

5、溶解。

6、源泉、动植物 。

二、判断对错。

1、 √ 2、 × 3 × 4、 √

三、观察现象回答问题。

1、答:在塑料袋的内壁上,有小水珠和水雾,这说明了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植物身体内的水分蒸发出来了。通过实验现象分析,可见植物“喝”的水,一部分留在“身体”里,一部分被蒸发了,水实际上也是在植物体内不断循环的。

2、答: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就会看到气球会鼓起来。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萎缩成原来的样子。这说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3、答:我看到杯底的水会起泡泡,杯底部水里的碎纸片往上升,杯上部水里的碎纸片往下降,水温越高,碎纸片上升下降越快。

用壶烧水时,火的热传给壶底,壶将热传递到壶内底部的水,壶底的水不断受热上升,壶上面的冷水不断下降,壶内的水不停循环,逐步使水变热。

4、答:把少量高锰酸钾放入杯中过一分钟左右,看到水中高锰酸钾颗粒的周围有像紫红色的云雾样的物体向外扩散;这时用玻璃棒搅动一下,杯内紫红色的水就向四面八方散开去,使整杯水都变成紫红色了。这是因为高锰酸钾溶解到水中去了。

四、回答问题。

1、答:空气也有热胀冷缩的特点。我这样做实验研究的:一个空烧瓶口上固定一个气球。将装有空气的空瓶放入开水中,看到气球鼓起来。再将烧瓶放入冷水中,气球会萎缩成原来的样子。这说明气体有热胀冷缩的特点。

2、答:这是因为水受冷结成冰时体积变大。我是这样研究的:在玻璃杯里倒半杯水,在玻璃杯外沿水面用笔做好记号,然后把它放入冰箱中冷冻。待杯中水结冰后,比较冰面与结冰前水面的高低。看到冰面比先前的水面明显高出许多。这就说明水受冷结成冰时体积确实变大。

3、答:(1)水与木块、玻璃球比较:不同点是,水没有固定形状,而木块、玻璃球具有固定形状。

(2)水与空气比较:将水和空气分别装入注射器中(溶积相等),堵住注射器嘴,再按压活塞,表现出水的体积不易改变,而空气的体积易改变。

4、答:温度计的使用方法:(1)手要拿在温度计的上端;(2)眼睛要平视;(3)液泡不能接触杯壁或杯底。

5、答:我观察到:水面逐渐上升,水底渐渐冒泡,加热到一定时候水面冒“白气”,沸腾一会儿,水会变少等。

6、答:水变清了,底部有泥沙沉淀。这里采用的是沉淀的方法;

7、答:用漏斗、滤纸将已沉淀的还比较浑浊的水慢慢倒入漏斗,从漏斗下口渗出了相对清洁的水。

8、①答:这是利用了物体的热胀冷缩特点,冬天香油受冷体积缩小,加热后香油的体积变大了。

②答:因为酒受热后体积会增大,酒又会挥发成气体,酒不能装满是为了防止酒瓶里气体压力太大爆炸。

9、答:用热水来溶解;先将方糖研碎,然后再加入水中溶解;不停地用玻璃棒进行搅拌;以上三种方法一起使用等。

10、答:一般情况下,物体受热时体积增大,受冷时体积缩小,这种现象叫物体的热胀冷缩。

11、答:像高锰酸钾的颗粒在水中变得很小很小,并且均匀地分散在水中的现象叫做溶解现象。

12、答:(1)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

(2)合理安排生活用水;

(3)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可以有效的防止水土流失等等。

13、答 :在日常生活中,节约每一滴水;合理安排生活用水,比如:用洗菜水浇花,洗碗水用来喂猪,洗脚水用来冲厕所等;积极参加植树造林活动,树多了,才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

篇7: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2》教学设计二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2)》教学设计二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

2.经历对蜗牛运动的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画有同心圆的纸、玻璃片。

教学过程:

一、引入。

蜗牛爬行是怎样的?它靠什么来爬行的?

二、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2.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小结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腹足

三、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1.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2.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3.引导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推测一下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四、蜗牛赛跑。

1.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蜗牛爬得快?

2.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

☆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的办法吗?

吸引蜗牛向一个方向爬的办法。(用苹果、桔子等实物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让蜗牛只能朝一个方向爬行。(让蜗牛在棉线上爬行)

……

☆有其他的比赛方法吗?不管朝哪个方向爬的办法。(让蜗牛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爬行)

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办法。(让蜗牛在白纸上爬行,画出蜗牛爬过的路线,然后用细线沿着纸上的路线放好,记下起止点,把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就是蜗牛爬的路程。)

……

3.各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

五、交流、小结。

蜗牛是怎样爬行的?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进行爬行比赛吗?

教学建议:

1.棉线要根据蜗牛的大小来选择,不能太细,以免蜗牛掉下来。

2.蜗牛赛跑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尽量多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让学生展开讨论,不要为了比赛而比赛,局限于一二种方法。

篇8: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2)》教学设计二

2.经历对蜗牛运动的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教学准备:

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画有同心圆的纸、玻璃片。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蜗牛爬行是怎样的?它靠什么来爬行的?

二、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1.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用身体的那一部分爬行。

2.引导说出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小结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腹足

三、观察蜗牛的爬行,你发现什么?

1.引导模仿蜗牛的爬行动作。

2.引导学生让蜗牛在小木棒、棉线上爬行。

3.引导观察蜗牛爬行过程中留下的痕迹。推测一下这些粘液所起的作用。

四、蜗牛赛跑。

1.我们来比一比,谁的蜗牛爬得快?

2.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

☆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的办法吗?

吸引蜗牛向一个方向爬的办法。(用苹果、桔子等实物引诱蜗牛朝一个方向爬行)让蜗牛只能朝一个方向爬行。(让蜗牛在棉线上爬行)

……

☆有其他的比赛方法吗?不管朝哪个方向爬的办法。(让蜗牛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爬行)

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办法。(让蜗牛在白纸上爬行,画出蜗牛爬过的路线,然后用细线沿着纸上的路线放好,记下起止点,把线拉直,量出线的长度就是蜗牛爬的路程。)

……

3.各小组选择一种方法,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

五、交流、小结。

蜗牛是怎样爬行的?你能想出更多的方法让它们进行爬行比赛吗?

教学建议:

1.棉线要根据蜗牛的大小来选择,不能太细,以免蜗牛掉下来。

2.蜗牛赛跑的目的是引导学生尽量多的想办法解决问题,教师在组织活动时要让学生展开讨论,不要为了比赛而比赛,局限于一二种方法。

篇9: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1)》教学设计一

2.体验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3.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和蜗牛的食物。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盛放蜗牛的容器,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

2.供蜗牛选择的食物,如切成小块的黄瓜、苹果、菜叶、面包或馒头;某些带刺激性气味的食物,如洋葱、大蒜头之类的。

3.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物体的图片,如海螺壳、盘状的蚊香、旋涡、牵牛花的缠绕茎、葡萄的攀缘茎触须等。

4.准备几个开拓新的观察内容的关于蜗牛壳的问题。

教学过程 :

一、引入观察过蜗牛吗?能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吗?用放大镜观察过蜗牛吗?

二、用放大镜观察蜗牛的身体。

1.观察蜗牛的准备。区分蜗牛的壳和蜗牛的身体,确定蜗牛的身体为本次观察的重点;确定“了解蜗牛的身体,回答'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的问题”为观察目的;

2.提出按一定的观察顺序进行观察的要求:依次观察蜗牛的头部、腹部和尾部。重点观察头部,观察头部的眼睛、触角和嘴。

3.进行分组或个人的观察活动。

4.描述所观察到的蜗牛的身体。尝试按一定顺序,有一定条理,有重点地描述蜗牛身体的特点。

三、蜗牛壳的观察。

1.观察蜗牛壳的讨论。观察过蜗牛壳吗?蜗牛的壳是怎样的?蜗牛壳的观察会有多少观察内容?

2.蜗牛壳上的螺线的观察和讨论。蜗牛壳螺线的观察的内容。螺线形状的观察描述和螺线名称。螺线旋了几圈?怎么数?螺线的展开方向,左旋和右旋。

3.左旋蜗牛和右旋蜗牛;头发的旋涡;海螺、牵牛花等等自然界的左旋和右旋。

4.从一条螺线的观察内容到蜗牛壳的其他观察内容--提出观察蜗牛壳的新的问题,发现蜗牛壳的更多的观察内容。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1.蜗牛怎样吃食物?

观察吃菜叶的蜗牛,观察吃黄瓜的蜗牛。观察蜗牛的齿舌。描述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2.蜗牛选择什么样的食物?

☆讨论:看看我们为蜗牛准备了几种食物,要想知道蜗牛会在这几种食物中选择哪一种,我们可以用什么方法?

☆观察活动:在蜗牛的周围放一些食物,观察蜗牛朝什么方向爬,去吃什么食物。

3.蜗牛能在多远的地方发现食物?

五、交流与小结说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说说蜗牛是怎样吃食物的。

篇10: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常州市翠竹中学 薛韬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钢笔工整书写)。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往事依依》                   2课时

《幼时记趣》                   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               1课时

《伟人细胞》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 作者回忆与文学的情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并告诫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幼时记趣》 作者追忆了儿时观察动物,产生联想,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充满了情趣。

《十三岁的际遇》 作者神情地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及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精神,充满了理想与希望。

《伟人细胞》  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过程,向学生阐明了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对于学生很有意义。

这一单元的教学,语言有的生动活泼,有的蓄满神情,有的趣味盎然,有的蕴涵哲理,因此,学习本单元需要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每篇文章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浏览本单元内容,制定单元学习的目标,商讨探究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教师大致介绍本单元每篇文章的内容。 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迅速浏览本单元四篇文章的内容。

2 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在浏览本单元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提示讨论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第二块:制定单元学习的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  :再次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内容(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思考:本单元你想学写什么?打算怎样来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明确任务布置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

3 提示:可以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来确立自己的目标。

要求:目标要明确可行。 组织学习小组,讨论自己的目标。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讨论、交流

2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

[4]

篇11: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1》教学设计一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二(1)》教学设计一

教学目标:>

1.引导学生了解蜗牛的运动方式。

2.经历对蜗牛运动的细节和痕迹观察的过程。

3.激发探索蜗牛运动秘密的兴趣。

教学准备:

1.小组或个人观察用的蜗牛,放大镜,玻璃片,小木棒、棉线、记录用纸和笔等。

2.塑料薄膜和画有同心圆的纸。

教学过程:

一、引入。

我们已经比较仔细地观察过蜗牛了。那么,蜗牛有脚吗?蜗牛有脚的话,蜗牛的脚是怎样的呢?蜗牛没有脚的话,蜗牛是用什么爬行的呢?

二、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1.观察:蜗牛用身体的哪一部分爬行。

2.蜗牛用身体的腹部爬行。蜗牛没有像人、兔、蟋蟀那样的脚,蜗牛的腹部就是蜗牛的`脚,这是一种特殊的脚--腹足。

三、观察蜗牛的爬行。

1.观察玻璃片上爬行的蜗牛,观察蜗牛的腹部是怎样使身体前进的。

2.蜗牛爬行的描述和模仿。

3.观察蜗牛在小木棒、棉线等物体上的爬行动作。描述蜗牛在这些物体上的爬行。

四、蜗牛爬行的痕迹。

1.说说蜗牛爬行观察过程中还有什么发现。

2.观察蜗牛爬行留下的痕迹。发现痕迹是粘液变成的。

3.推测一下蜗牛分泌的粘液所起的作用。

五、蜗牛赛跑。

1.哪只蜗牛爬得快?提出蜗牛赛跑的建议。

2.讨论蜗牛赛跑的活动设计:

☆有使蜗牛朝着一个方向爬行的办法吗?

吸引蜗牛向一个方向爬的办法。

让蜗牛只能朝一个方向爬行。

……

☆有其他的比赛方法吗?

不管朝哪个方向爬的办法。

测量蜗牛爬过的距离的办法。

……

3.在小组里进行蜗牛赛跑的活动:在画有同心圆的纸上铺上一张塑料薄膜,把蜗牛放在中心圆内,看哪只蜗牛最先爬出外圆。

六、小结。

小结(略)关于蜗牛的爬行,我们还能观察研究些什么?我们还能搞些什么活动?

篇12: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二节《蜗牛一(2)》教学设计二

2.体验研究小动物的乐趣。

3.了解蜗牛的身体特点和蜗牛的食物。

教学准备:

1.每组四只蜗牛,四个放大镜,记录用纸和笔,一张塑料片。

2.教师准备具有螺线结构的物体或图片、食物(香蕉、苹果、菜叶、面包、洋葱、大蒜)。

教学过程 :

一、引入。

同学们,原来观察过蜗牛吗?这节课中,让这些蜗牛成为我们的朋友,让我们来了解和观察一下蜗牛吧。

二、蜗牛身体的观察。

1.首先让我们了解一下蜗牛的身体是怎么样的。对于蜗牛的身体,我们可以观察什么呢?

☆头、腹、尾、壳。投影出示:放大的蜗牛图,认识蜗牛身体各部分的名称。

2.怎样观察呢?

☆学生自由发表意见。(顺序、放大镜)

3.学生分组观察蜗牛,教师巡视。4.投影出示蜗牛图片,让学生对照图片,按照一定的顺序,说一说蜗牛的身体是怎样的。

三、蜗牛壳的观察。

1.对于蜗牛的壳,你有什么发现?☆壳比较硬。

☆壳上有弯曲的线。师:这是一条怎样的线?(螺线)

☆跟田螺、螺蛳的壳差不多。

2.对于壳上的螺线,我们还可以观察什么?

☆螺线旋了几圈?

3.讨论:我们怎样数?请学生上台数出一圈。学生数螺线的圈数。

☆螺线的展开方向。

4.螺线的方向是这样的。(做动作、图画、语言)师板书:像这样顺时针方向展开的螺线我们称为右旋,逆时针方向展开的螺线我们称为左旋。

5.你的蜗牛是左旋的还是右旋的?你还见到过哪些物体和现象有螺线出现?出示螺线图。

6.我们一起来画一只蜗牛。

四、蜗牛吃食物的观察。

1.为了把蜗牛饲养好,我们经常给蜗牛喂食物,那么你估计蜗牛喜欢吃什么事物呢?为什么这样想?

☆学生交流自己的想法。

2.刚才同学们根据自己的经验,估计了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那我们怎样来证实蜗牛喜欢吃这些食物呢,怎样喂这些食物呢?

☆教师鼓励学生大胆地发表自己的看法。

☆观察:蜗牛是怎样发现食物?蜗牛选择怎样的食物?蜗牛怎样吃食物?

3.各组领取食物,学生观察蜗牛吃食物。

4.学生交流观察到的现象及自己的想法。

五、饲养蜗牛。

1.出示一瓶蜗牛,想不想要,整理好自己的桌面。

2.说一说瓶里的蜗牛是怎样饲养的。

3.饲养自己的蜗牛朋友,还想观察研究蜗牛的什么?

教学建议:

1.为了便于学生观察,可以选用人工饲养的个体较大的白玉蜗牛、褐云玛瑙螺等作观察研究材料。

2.观察时,如果蜗牛躲在壳里不出来,可以把蜗牛放到水里稍微浸一会儿。

3.研究蜗牛喜欢吃什么食物,应先让蜗牛饿一天左右,这样蜗牛才会有食欲,便于在课堂上较短的时间里观察蜗牛选择食物的情况。

篇13: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活动目标

1、学习用螺旋线表现出蜗牛的基本特征。

2、鼓励幼儿大胆作画,并能丰富画面。

3、在创作时体验色彩和图案对称带来的均衡美感。

4、大胆尝试绘画,并用对称的方法进行装饰。

5、培养幼儿的欣赏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蜗牛。

2、幼儿用画纸,蜡笔。

活动过程

1、出示蜗牛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教师: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张很有趣的图片,上面有小朋友最喜欢的小动物,你没看!

图片上的小动物是什么

仔细看看蜗牛的身子是什么样子的?

引导幼儿观察蜗牛壳的外形特征。

2、理解“螺旋线”

教师边讲边做动作:蜗牛小时候也很小的,后来它一点一点长大,背上的壳也一圈一圈越长越大,后来就长成了一只大蜗牛。

教师:你们说蜗牛的身子是怎样长大的呢?

引导幼儿做书空练习。

3、幼儿绘画,教师辅导。

教师:可爱的小蜗牛画好以后,再给小蜗牛布置一个漂亮的家好不好?

想一想,怎样才能把小蜗牛的家布置的漂亮一些呢?

启发幼儿可添上些花、草。

绘画要求

用好看的颜色给蜗牛画出螺旋形的背壳,将蜗牛画大。

引导幼儿多画一些蜗牛,并能丰富画面。

4、展示幼儿作品,集体欣赏。

篇14: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蜗牛》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

蜗牛有一些与生命活动相关的生活习性:运动和休眠、呼吸、吃食、排泄。

过程与方法

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不同问题。

情感、态度、价值观

体会细致观察对获得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经历观察蜗牛吃食、休眠、排泄的过程,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教学难点】

学生表现自我的欲望与倾听他人意见的冲突。

【教学准备】

分组:2—3只饿了的蜗牛,菜叶、苹果片、饼干、等食物,记录表。

【教学过程】

一、交流饲养蜗牛的经验和发现

1、复习上节课学习的内容。

2、交流饲养蜗牛过程中的发现。

3、教师板书学生汇报的内容。

4、关注:汇报情况的真实性,要求汇报的是自己观察到的而不是听别人说的或丛书上看到的。

5、设计意图:获取更多的有关蜗牛的信息,初步体会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二、观察蜗牛吃食

1、整理有关蜗牛排泄的信息,引出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2、学生设计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的实验。

3、学生用实验验证蜗牛吃什么和不吃什么。

4、教师注意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5、关注:学生设计实验的多样性和可行性;学生观察过程中新问题的提出。

6、设计意图:尝试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遇到的问题。

三、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1、指导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的方法。

2、学生观察蜗牛排泄和呼吸。

3、关注:学生观察的方法的正确性和学生获取更多地(如排便)信息。

4、设计意图:体会细节观察对获取信息的重要性。

四、继续观察蜗牛

1、学生课后继续饲养蜗牛、并观察和记录获取的信息。

2、教师注意在学生饲养过程中就学生提出的新问题提供信息。

3、关注:饲养中是否仔细认真的观察,注意引起饲养和观察的兴趣。

4、设计意图:在饲养中获取更多的有关动物的信息。

篇15: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寻访小动物》优质版

(五)交流展示寻访活动的收获

1、寻访到了哪些小动物?

2、展示观察记录并作指导。

3、寻访活动中,我在哪个方面做的最好。

(六)作业

1、寻访家的附近有哪些小动物。

2、完成寻访的记录表1份。

篇16:小学语文教学设计《寻访小动物》优质版

3、说说七星瓢虫是怎样的动物?

(迷语导入,既能迅速的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且迷语本身又是一种十分精妙的描述,迷语中隐含着有关动物形状,生活地点等描述,对后继的学习活动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

(二)九月里,能寻访到哪些小动物

1、七星瓢虫是一种十分可爱的小动,九月里,我们如果去寻访小动物朋友,估计你能找到哪几种小动物?

2、在校园中的那棵大树附近,老师去拜访了几位小动物朋友,猜猜老师找到了哪些小动物?

3、学生猜测,教师出示相应的卡片,猜到的挂在树的相应的位置上。

4、想一想,我们校园内还有哪些可以栖息和生活着小动物的地方?

5、今天,我们要到校园去拜访小动物,每组选择一个地点,估计一下:

l 你大概能观察到几种小动物?l 我们全班同学能观察到多少小动物?

(三)寻访活动准备

1、寻访小动物的活动中,我们可能会碰到野蜂,这样的情况要求我们注意什么?

2、我们对自己的活动,还有哪些要求吗?

3、出示:寻访活动中注意安全

关心和爱护小动物

保护观察调查地的环境

4、提出活动要求,出示小动物观察记录表:

发现地点

观察到的动物

名称( )

观察到的小动物有( )种

三年级( )班( )小组

5、你曾经看到过的动物有哪些?想一想,观察、记录中可能还会碰到什么问题?

l 一些很难靠近的动物我们该怎样观察?

l 细小的动物观察时可以用放大镜?

l 不知道名称的动物该如何记录?

(四)活动――寻访校园内的小动物

分工合作,开展以小组为单位的寻访活动

三年级科学上册的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上册青岛版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工作计划范本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实验教学计划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第二单元第一节《寻访小动物》教学设计(通用16篇)】相关文章:

三年级下科学单元教学计划2022-10-06

苏教版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工作计划2024-04-17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共工作总结2022-10-01

三年级科学教学计划2023-12-06

小学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022-05-23

小学三年级上册科学说课稿格式2022-05-02

关于科学的教学计划2022-09-30

科学教师学年教学计划2024-01-10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学计划2024-03-13

三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022-05-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