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推荐15篇)由网友“华夏战熬”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从公元9朱温建立后梁,到1368年元朝灭亡,是民族融合进一步加强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的五代、辽、宋、夏、金、元时期。
1。《五代十国的更迭和北宋的政治》
“五代十国” 学习这一目要掌握五代十国的地理范围和这一时期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这一目注意以下三个问题:①五代十国的更迭。通过回忆唐末农民战争的失败原因和历史意义,知道朱温降唐后当了唐的大将。907年他废掉唐朝皇帝,建立后梁,五代十国时期开始。要掌握五代的朝代顺序是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五代十国是唐朝藩镇割据局面的继续和发展,五代实质上是夺取了中央权力的藩镇所建立的政权,十国则是割据各个地方的藩镇势力的继续。在黄河流域的五代是相继建立的,南方各地和北方山西的十国,则是先后并存的。②五代十国时期,由于军阀之间不断混战,导致人民困苦。③后周世宗的改革。要求掌握其改革措施。四个方面,即:a.安顿流亡农民;b.减免苛捐杂税;c。惩治贪官污吏;d.整顿军队。通过改革,后周强大起来,这为后来北宋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准备了重要条件。“陈桥兵变” 这一目要求学生自己会总结“陈桥兵变”发生的时间、地点、领导兵变的人物和兵变的结果,培养解释历史名词的能力。“杯酒释兵权” 这一目主要讲述北宋初年是怎样加强中央集权的。需要了解四个问题:
①北宋初年结束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可以利用《五代十国后期形势》图,知道北宋先后灭掉各割据政权、结束分裂割据局面的过程。另外,还可以利用课本后面的《辽、北宋、西夏形势》地图,知道北宋的统治区只占有原来的五代十国的范围,并非我国全境。那时我国的北方有辽,西北有西夏,西南有吐蕃和大理等,是几个政权并存的局面,所以说北宋没有完成统,全国的任务。②削夺朝中大将和地方节度使的兵权。这是本目的重点,课本上对“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作了生动的介绍,看课本上赵普对宋太宗的建议(为竖排)、《杯酒释兵权》图画和有关的小字,加深理解。“稍夺其权,制其钱谷,收其精兵。”意为:夺去这些大将的权柄,控制他们的财政,收回他们的兵权。通过理解对宋初加强中央集权的策略有更深的印象。③北宋政府派文臣担任地方官,并派官员管理地方财政。④皇帝直接控制禁军。北宋时把正规军称为禁军,阅读教材对“禁军”的注释。
“王安石变法” 这一目学习时要掌握三个问题:
①王安石变法的背景,也就是北宋中期的社会危机。可以从财政危机、阶级矛盾日益尖锐、辽和西夏的严重威胁等三个方面分析。分析财政危机时,可以联系上面一目的内容,思考北宋初年实行加强中央集权的措施后产生了什么后果?得出这样的结论:出现了庞大的官僚机构和庞大的军队,使得北宋开支巨大,人不敷出。课本上有关妇匕宋官僚》的图画和妇匕宋时期禁军人数的激增》图表以及有关小字部分,形象地说明了北宋政治的腐败和财政危机的严重。范仲淹的名句“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要求理解和掌握;②王安石变法的内容。关于变法的内容可以按照课本上《王安石变法主要措施》表要求把表格中“名称”一项,如青苗法、募役法、方田均税法、农田水利法、保甲法等内容必须理解和记忆。表格中的“内容”和“目的和作用”两项,必须理解,不必记忆。③王安石变法的成效和失败。要充分肯定变法的积极作用。王安石变法的中心环节是要通过发展农业生产,增加政府的收入以达到富国的目的。各项措施实行后,虽然都不免产生了一些弊端,但基本上都能收到它所预期的效果,使大地主的兼并和高利贷的活动受到了一些限制,使自耕农从事生产的条件得到了一些保证。但贫苦农民从新法中得到的好处则很有限。虽然如此,变法增加了政府的收人,富国的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并且多少缓和了当时的阶级矛盾,在一定程度上稳定了北宋的统治。王安石不愧为中国古代杰出的改革家。变法失败的原因课本上提到的两点,即:a.新法推行过程中用人不当,出现了一些危害百姓的情况;b.更主要的原因是新法触犯了大官僚、大地主、大商人的利益,遭到他们的极力反对。所以宋神宗死后,以司马光为首的守旧派掌握了政权,新法就全部被废除了。课本上太皇太后和皇太后向宋神宗哭诉的图画都说明了顽固势力的强烈反对。
上述内容中,评价后周世宗和王安石在历史上的贡献,可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陈桥兵变和王安石变法可出名词解释、简答题,考查归纳、概括历史事件的能力。
2.《辽、西夏和北宋的并立》
北宋虽然结束了五代十国的分裂割据局面,但并没有完全统一全国。这时,在祖国辽阔的土地上,同北宋并立的还有契丹族于10世纪在北部建立的辽、党项族,于11世纪在西北部建立的西夏等好几个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
“契丹的兴起” 这一目要了解四个问题:①契丹族的起源。课本上的小字讲到了有关契丹起源的传说,说契丹族的祖先是一个骑白马的少年与一位乘青牛的少女,这说明契丹在其原始社会时期,是由一个包括“白马”、“青牛”两个氏族的小部落逐渐发展起来的。②北魏时,契丹族同中原往来密切。③隋唐时期,契丹逐渐强大起来。④唐末以来契丹族的生活情况。最后一个问题是本目的重点,要注意结合课本上的图画和小字进行了解,对契丹建国前夕和建国初期的生活情况有一个比较生动、具体的印象。
“阿保机建国” 这一目要了解五个问题。①耶律阿保机统一契丹各部。耶律阿保机是契丹族迭刺部的酋长。迭剌部接近中原地区,耕作条件较好,与汉族接触也比较多,经济发展快,逐渐成为契丹八部中最强大的一部。907年,阿保机统一了契丹各部,成为契丹族的最高首领。②阿保机提倡农业,接受中原封建文化。③9,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④契丹从石敬瑭手中取得幽云十六州。⑤契丹改国号为辽。历史上契丹的国号曾几次更改,947年改为辽,983年又称契丹,1066年又改为辽。
“澶渊之盟” 学习时,可以利用《辽、北宋、西夏形势》图,知道东京和澶州的位置,以及澶州城对北宋政权的重要性。关于澶渊之盟要认识到是在辽宋双方实力相对平衡情况下互相妥协的产物。对于辽来说,澶渊之盟不仅使辽兵得以安然脱险,还获得了战场上本来得不到的东西――“岁币”。对于北宋来说,澶渊之盟是一个屈辱的和约。“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沉重负担。但是,从整个中华民族的发展史看,澶渊之盟的订立也有其积极的一面。它结束了辽宋之间几十年的战争,使此后的辽宋边境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稳定的状态,不仅双方边境地区生产得到发展,双方还通过“榷场”进行贸易。澶渊之盟后,辽宋和好,每年双方互派使节拜年庆寿。宋对辽致书自称南朝,以辽为北朝。10,辽发生饥荒,北宋从雄州卖给辽两万石粮食。北宋的制瓷和印刷技术也传到了辽。而辽为了消除燕云地区汉族人民的反抗情绪,取消了一些民族歧视法令。辽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使学生理解这样一个道理:辽宋间的关系不仅仅是战争,也有和平。尤其是有频繁的经济交流,各族人民之间的友好相处是我国各族之间关系的主流。
“西夏的建立” 学习时,回忆东汉和西晋时讲到的羌族。党项族是羌族的一支,唐朝中期以来居住在宁夏、甘肃、陕西西北一带,过着游牧生活。看《辽、北宋、西夏形势》图,明确西夏统治区域和都城兴庆的地理位置。“夏宋间的战与和” 这一目要了解三个问题:①夏、宋之间的战争使双方损失都很大,因此,1044年双方达成和议。②议和后北宋给西夏的“岁币”,成为北宋人民的负担。③议和后,双方进行了频繁的经济文化交流。
这部分知识中,契丹、党项族的兴起与建国,开国皇帝可出选择、填空题,考查识记历史知识的能力。澶渊之盟可出列举题、评价题,考查识记、归纳历史知识的能力和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事件的能力。
3.《金与南宋的对峙》
当辽和北宋的统治日趋腐朽的时候,生机勃勃的女真族崛起于白山黑水之间。女真以摧枯拉朽之势,灭掉曾经不可一世的辽朝,转瞬间又灭了北宋。
“女真的兴起和金的建立” 学习这一目,要结合《金灭辽、灭北宋形势》教学挂图,回忆唐朝时期黑水株羯的情况,在8~9世纪时,黑水株羯一直隶属于粟末株褐建立的渤海国。10世纪上半期,黑水棘揭发展为女真族。辽灭渤海后,女真附属于辽。辽为了削弱女真人的力量,把其中汉化较深的一部分迁到辽阳(今辽宁辽阳)以南等地。没有南迁的女真人,后来建立金朝。这一目应该弄清三个问题:①女真族的生活。看课本上《女真猎人》图画,以加深理解女真族擅长射猎的风俗,女真人勤劳勇敢,擅长骑马射箭,上山下岭,奔走如飞。《大金国志》中记载,他们“俗勇悍,喜战斗,耐饥渴苦辛,骑马上下崖壁如飞,济江河不用舟楫,浮马而渡。”②女真的统一。要注意是阿骨打的祖先而不是阿骨打统一了女真各部。10世纪中期时,生女真人包括几十个部落,处于原始社会。完颜部是其中较大的一个部落,它的生产发展最为迅速。11世纪中期,完颜部已经定居在按出虎水(即阿什河,在今黑龙江阿城东)。当乌古遒为部落首领时,完颜部强大起来,邻近的部落纷纷归附。辽任命乌古遒为“生女真部族节度使”。完颜部的首领从这时起,取得了作为部落联盟世袭首领的权力。③阿骨打称帝建金。11,完颜阿骨打做了女真部落联盟的酋长。他发动女真人民“力农积谷,练兵牧马”,进行反抗辽朝奴役的斗争准备。那时候,女真受辽的控制。女真每年要以北珠、貂皮、名马、猎鹰等贡献给辽。辽的地方官也以各种名目勒索女真人民。辽与女真贸易,经常压低价格,甚至强行夺取,引起女真族的怨恨。阿骨打顺应女真人民反抗辽奴役的要求,于11正式举兵抗辽。他在军前誓师,历数辽的罪状,鼓励女真族同心协力抗辽。当时女真只有军队2500人,却打败了辽军。两个月后,又以刚满万人的队伍打败辽的10万军队。抗辽的第二年初,阿骨打在汉族知识分子杨朴的谋划下,于按出虎水附近的会宁(今黑龙江阿城南)称皇帝,国号为“金”,阿骨打就是金太祖。为什么以“金”为号,课本上引的是《金史・太祖纪》上的记载:“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宾铁虽坚,终亦变坏,惟金不变不坏。”另外还有一种解释,即因为按出虎水是完颜部的发祥地,女真人称金为“按出虎”,所以阿骨打建国号为“金”。
“辽和北宋的灭亡” 这一目学习时,需清楚以下几方面:①辽金战争的性质。辽国统治者对女真一贯地进行残酷剥削和压迫,使女真人民对辽统治者恨之入骨。进行反辽战争符合全体女真人民的愿望。虽然当时辽兵力达数十万,
女真兵力只有几千人,但辽这时的统治已十分腐败,而女真人是为民族自卫而战,士气高昂,很快就取得了抗辽的胜利。但后来,金军屡败辽军,辽统治者已不再能对金进行奴役和掠夺或军事上的威胁,金军仍继续进攻,目的在于掠夺土地、人口和财物,战争的性质已经转入非正义的了。辽所以迅速灭亡的重要原因正如课本上说的,即辽统治后期政治腐败,皇帝沉溺于打猎和酒色中,不理朝政。②北宋的灭亡。女真贵族的势力通过对辽战争迅速扩大,他们掠夺财富和扩大统治范围的贪欲也空前地扩大了,而宋王朝的腐败懦弱更给金人的进攻以可乘之机。在宋金联合攻辽的战争里,北宋统治的腐朽,边防兵力的空虚,在金人面前暴露无遗。金灭辽后,为了掠夺中原地区的土地和财富,女真贵族凭恃强大的兵力开始连连进攻北宋,严重地破坏了中原人民的生活和生产。北宋为什么会灭亡呢?通过阅读教材了解到以宋钦宗为首的投降派害怕广大军民动员起来,会威胁到自己的统治,于是对金妥协退让。排挤主战派、遣散义军,终于导致了北宋的灭亡。
“岳飞抗金和宋金对峙” 学习这一目应了解以下内容:①南宋的建立。通过看《金、南宋对峙形势》地图,明白宋朝分别称为北宋和南宋的原因。②南宋初年金军南下和南宋主战派的抗金斗争。1129年和1130年,金军连续南下,遭到南宋抗战派将领的阻击。其中影响较大的是课本上提到的韩世忠的黄天荡之战和岳飞的建康之战等。南宋的抗金,是民心、军心所向,即使在统治阶级里,也有不少人是坚持抗金的,如宗泽、韩世忠、岳飞等,而岳飞是抗金将领里最杰出的一个。③岳家军和郾城大捷。这个问题是本课的重点。复习小学已学过的岳飞抗金的事迹。岳家军纪律严明,教材里的“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说明岳家军战斗力强,金军中流传“撼(摇动)山易,撼岳家军难!”岳飞抗金斗争获得辉煌战果的原因。其主要原因有:a.岳飞抗金是正义的,是符合人民愿望的,所以能够得到人民的拥护和支持。北方义军和人民同岳家军的协同作战,以及对他们的支持,这是保证岳家军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b.岳家军纪律严明,战斗力比较强。c.其他抗金将领对金的斗争,支援和配合了岳飞的抗金斗争。④宋高宗、秦桧杀害岳飞。南宋从一开始,投降派即处于左右政局的重要地位,赵构就是投降派的代表人物。他既怕打败仗,又怕打胜仗。败了,会被金兵灭掉;胜了,抗战派的地位会提高,被金俘虏的皇帝会回来。同时,不论胜败,人民武装都会在战争中得到发展。他认为这些都威胁着自己的既得利益,因此,反对抗战,主张投降。只有在金兵拒绝他投降,并把他逼得走投无路时,他才推出抗战派抵挡一阵。在这种情况下,高宗对大将是“且用且疑”,每当反击金兵取得一次胜利,就投降求和。⑤宋金议和与南北对峙局面的形成。在学习这个问题时,要结合课本上《金、南宋对峙形势》地图,记住金和南宋的疆界、金都城中都和南宋都城临安的位置、郾城之战的地点以及金和南宋的分界线淮水、大散关。价岳飞,可考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4.《五代、辽,宋、夏、金的社会经济》
五代、辽、宋、夏、金是几个政权并立的时期,这一时期封建经济的继续发展趋势,主要是通过宋朝的社会经济体现出来的。但同时也必须看到,与之并存的几个少数民族政权,在各自的范围内也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的贡献。契丹族建立的辽政权,党项族建立的西夏政权,女真族建立的金政权,对于维护局部地区的统一,促进这些地区社会经济的发展,都起到了一定的作用。
“农业生产的新气象” 通过学习要明白,南北方农作物的交流和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是宋朝农业生产中出现的新特点。其中,水稻、棉花的大力种植是重点。①五代十国时,南方经济的发展。五代十国时期是分裂和割据的时期。但是由于当时南方诸国战争较少,统治者为了巩固自己的政权也采取了一些推进经济发展的措施,这是经济发展的有利条件。②自五代起,我国南方经济开始超过了北方。我国南方经济自西晋末年起开始呈上升趋势,经过南朝和隋唐,到了五代时终于超过了北方。从此,我国古代的经济重心移到了南方。经济重心的这一转移,对以后各朝代的历史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北宋只是大体统一了黄河流域和我国南方,南宋更只是偏安东南一隅,但是宋朝的社会经济仍能继续发展,这主要就在于“国家根本,仰给东南”。③宋朝时,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和水稻种植的大力推广。北宋结束分裂割据的局面,便利了南北方农作物品种的交流。宋政府推行了一些发展农业生产的政策,促进了这种交流的发展。北宋初年,宋太宗曾令江南各州官员,劝谕百姓种粟、麦、黍、豆,由淮北提供种子;江北各州则学习南方,广种水稻。水稻种植的大力推广,是南北农作物交流中最重要的事件。
我国通常以秦岭和淮河作为南方与北方的天然分界线。北宋时,水稻的种植已从江南扩展到淮河和黄河流域。这期间,劳动人民进行过反复的试验,宋政府着力推广占城稻也起了良好的作用。占城稻生长期短,抗旱力强,并且“不择地而生”,适于在南北方普遍种植。到了南宋时,水稻产量已跃居粮食产量首位,太湖流域的苏州和湖州成为闻名全国的稻米之乡,以至流传着“苏湖熟,天下足”的谚语。南方种麦面积的迅速增加,发生在南宋初年北方人口大量南迁之后。因为北方人喜欢面食,南宋政府又采取了鼓励种麦的政策。粟、麦、黏、豆的扩展,使江南一些不宜开辟水田的山区和干旱地区,获得了适宜的农作物品种,促进了江南的进一步开发。④棉花、茶树等经济作物的普遍种植。北宋时,棉花的栽培还限于两广和福建。南宋后期,棉花的种植已迅速扩展到长江流域。据文献记载,当时南方种的是木棉。我国古代种植的棉花,有木本、草本两种。北宋时,茶树的栽培已遍及大半个中国。南方不少地方的人家,“多以种茶为业,有如五谷”。
“蓬勃兴旺的手工业” 主要讲述南方丝织业水平超过北方,棉纺织业于南宋后期在南方兴起。
北宋时,南方的丝织业不论在数量上还是技术上,都已超过了北方。南方形成了两浙和四川两个丝织业中心。两浙丝织业中心的特点是规模大,产量已跃居全国首位。由于这一带养蚕业的高度发展,许多人家均以丝织业为生,出现了数量相当可观的丝织专业经营者。四川丝织业的特点是技术高超。
棉纺织业是南宋后期在南方兴起的一个新兴的手工业部门。南宋以前,纺织原料主要是丝、麻。所谓布,也是指麻布。南宋时,随着棉花种植的扩大,南方人民发明了一套擀、弹、纺、织的棉纺织工具,用棉花纺纱织布。观看课本图画《宋人(纺车图)》正因为棉纺织业是刚刚兴起的手工业部门,因此南宋时棉布在我国内地居民的衣着材料中还不占主要地位,直到明朝时棉布才成为广大劳动人民的主要衣料。
宋朝时制瓷业的规模和工艺水平大大超过了前代。宋瓷品种多样,花纹富丽优雅,观看课本图画《宋代瓷器》以加深印象。定窑、钧窑等和景德镇窑,是诸窑中负有盛名的。北宋景德镇烧制的一件略带青色的白瓷器,是宋瓷中的珍品,观看课本上的彩图。宋瓷中大量的是一般生活器皿,已为广大居民广泛使用,不少还出口海外,成为宋朝出口的大宗商品。
为了满足漕运和海外贸易的需要,宋朝的造船业得到突飞猛进的发展。大型造船场遍布各地。船的种类很多。有军队用的战船,也有官府运粮的漕船。有内河用的江船,也有远洋用的海船。为了适应修理船只的需要,北宋神宗熙宁年间(1068―1077年),政府在金明池(今开封西郊)建了世界上最早的船坞,南宋时,沿海地区制造出了世界罕见的大海船。有一种航行于南海的多桅大帆船,长数丈,可载好几百人,可存积一年的粮食,还能在船上养猪和酿酒。这时的海船已有较好的抗沉性。造船木料一般用松木或杉木。船侧板和底板用二重或三重木板,并用桐油、石灰舱缝,可以防止漏水。每船一般分隔成十余个舱,即使有一、两舱漏水,也不致使全船沉没。船上还安装了当时最先进的导航工具指南针,不管天气怎样变化也不至于迷失方向。而当时仅次于中国的大食船,还不是用铁钉,而是用椰子皮制绳缝合船板,船体也较小。因此,宋朝的造船业在当时世界可说是首屈一指。
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是商业和城市繁荣的基础。
“繁荣的商业和城市” 宋朝都市的繁华,先后分别集中地体现在东京和临安这两座都市上。这两座都城在城市的布局、经商的方式、都市生活的面貌等方面,都比前代都城发生了重大的变化。学习时把《唐朝的长安城》和《北宋的东京城布局》作一对比。①北宋东京的人口,大大超过了唐代长安。是当时世界上无与伦比的最大城市。②北宋东京打破了“坊”、“市”界限,改变了前代都城的城市布局。唐都长安有严格的“坊”、“市”制度,将居民居住区与商业活动区严格区别开,商业活动限于东市和西市,街面和坊内禁止经商。北宋都城东京的居民已面街而居,在街上开设店铺,出现了工商与居民杂处的局面。以后,随着店铺的日益增加,形成了若干条商业街,商业街成为主要的贸易场所,终于取代了昔日的市。北宋东京彻底改变了唐以前的坊市制度,开辟了我国封建社会城市商业发展史的新阶段。课本地图《北宋的东京城布局》,不要求记忆。图画《东京的店铺和酒楼》,选自北宋末年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有很高的史料价值。③北宋东京出现了夜市和早市,打破了前代都城对商业活动的时间限制。唐都长安实行宵禁,只有白昼市场,而且时间仅限于下午半天。宋都东京已经取消了宵禁,不仅白天市场的时间大为延长,而且新出现了夜市和早市。夜市从入夜开始,多设在酒楼、饭店、香药铺、茶馆、商店等比较密集的街区,主要为达官贵人、富商大贾的奢华的夜生活服务,至三更鼓罢结束。而闹市区,则通宵不绝。接着,早市又开始了,有卖粥饭点心的,也有卖洗脸水的,主要为人城卖货的农民和上朝的吏胥服务,天亮时即散。随着清晨的到来,一天的买卖又开始了。东京的商业活动,真可谓是一天12个时辰,时时都有市。④北宋东京出现了娱乐场所“瓦子”。东京有数十个称作瓦肆的娱乐场所和50多个称作勾栏的表演场所。其中,大的瓦肆可以容纳顾客数千人。这些场所,每天都吸引了大批的顾客和观众,既有众多的市民,也有官僚、土大夫涉足其间。娱乐活动也很丰富,有演戏.的,说书的,还有表演杂技、摔跤、踢毯的。其中,常见的戏种有傀儡戏、皮影戏、参军戏。瓦子不仅是娱乐场所,也是买卖生意兴隆的地方。⑤北宋东京拥有四通八达的交通网,其中尤以汴河(即隋朝大运河通济渠)水路最为重要。它不但可以通往江淮、两浙、荆湖,就是岭南、川蜀入京的货物,也大都经由此河。东京拥有众多的人口,每日所消耗的物品相当可观。正是通过汴河水路,才把各地的粮食和货物源源不断地运送到东京,保证了这座城市庞大人口的消费。
南宋都城临安的许多特点与北宋都城东京相同。另外,还要知道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南宋的经济,包括都城临安的商业仍处在继续发展之中。南宋虽偏安于东南一隅,但由于这时南方的经济早已超过了北方,并且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相对安定,因此封建经济保持了继续发展的势头。二是南宋都城临安在商业发展上,具有比北宋都城东京更有利的地理条件。临安襟江抱湖,内有运河通航,外接海洋商舶,交通极为便利。又地接长江下游和太湖流域农业和手工业最发达的地区,因此使它的商业具备了雄厚的物质基础。三是南宋都城临安的市民生活气息更为浓厚。汉唐时期的都市生活,为少数特权人士所享有,
这些人很少与其他一般人相混杂。北宋时期,由于一般平民的兴起,一些上层社会人士开始欣赏并有选择地采用了某些平民的生活方式。南宋时,这种趋势得到进一步发展。在临安街头和许多场合,达官贵人与一般平民相混杂的现象已相当普遍。
北宋前期,四川地区出现“交子”,是铁钱不便于流通的产物。五代末年,包括四川在内的江南地区已开始发行铁钱,与铜钱兼用。北宋初年,宋政府曾一度设法把铁钱淘汰。但是,由于北宋小农经济日益卷入商品交换关系,不久出现了铜钱铸造额不能满足商品交换的情况,于是北宋政府不得不重新使用铁钱,并强行划定四川等某些地区为铁钱流通区域。四川在唐末五代时期,割据自守,战祸较少,社会经济未受严重破坏。人宋以后,四川和外界的藩篱被消除,贸易更加繁荣,而交换媒介却反而只许用铁钱。铁钱与铜钱轻重大小相等,但需10枚才能抵1枚。铁钱如此不便,于是一种既轻便而又易得原料的纸币――交子就应运而生了。学习这一内容时,只需要记住交子出现的时间、地区以及在世界货币史上的地位。
“海外贸易的兴盛” 这一目,需要记住宋朝三大港口、市舶司的设立和中国输出的两种主要商品。另外,要了解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和海外贸易兴盛的情况。
(1)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原因。
①宋朝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提供了众多的商品,为海外贸易的兴盛奠定了物质基础。
②宋朝时,契丹、党项、女真各族相继在北方及西北兴起,各自建立了与宋朝对立的民族政权,致使宋朝与中亚诸国的陆路往来实际中断,宋朝必须通过海路去与外国发展贸易关系。其中;以南宋显得更为突出。
③宋朝掌握了高度发达的造船技术和航海技术,不仅能造坚固巨大的海船,使用先进的指南针导航,而且还熟练地掌握了海洋季节风的规律,充分利用它来保证航行或缩短航期。
④宋朝政府采取了鼓励海外贸易的政策。
(2)宋朝海外贸易兴盛的情况。
①活动范围广。东起日本和朝鲜,西到阿拉伯半岛和非洲东海岸,都有中国海船抵达,而上述亚非地区许多国家的商船也常来中国港口停泊。南宋时,来中国通商的国家有50多个,商人出海贸易所到的国家也有20多个。其中关系比较密切的有大食(泛指阿拉伯地区)、阉婆(印尼爪哇岛中部)、三佛齐(印尼苏门答腊岛东部)和高丽、日本等。至今上述广大地区仍留下了不少宋代铜钱、瓷器等遗物,就是当时海上频繁贸易往来的历史见证。关于宋朝海外贸易的范围,观看《宋代海外贸易》地图。
②贸易方式多。分官府、私商、沿海无地农民三大类。官府经营的主要是以“朝贡”和“回赐”的方式进行的政府间的贸易。宋政府对外国政府以“朝贡”名义送来的货物,不仅给予减免征税的优待,而且还往往以高出原物价值的钱和物给予“回赐”。有时官府也直接派人到海外进行贸易活动。私商经营需要巨额资金.大商人不是权贵官僚指派的代办人,就是地方上的富家大姓,他们自己拥有海船,招聘船员,并有能力购置大量货物。中、小商人的经营条件和规模,往往与前者相差甚远。沿海无地农民大多是出于无奈,以微薄的资金购买有限的货物,然后搭乘别人的商船出海贩卖,很少有发大财的,更多的是流落他乡。
③出现一批重要外贸港口。最著名的有泉州、广州、明州三大港。泉州超过广州成为中国海外贸易的第一大港,始于南宋末年,后来元朝时达到了极盛。它们都是当时世界闻名的大商港。在宋元两代历史上,外国与中国间的距离,就是以泉州为起点进行计算的。明州主要与日本、高丽贸易,规模要略小些。
④在外贸港口设立市舶司。唐代曾在广州设立了市舶使。北宋先后在广州、明州、杭州、泉州等九处设立了市舶司。市舶司的职能有:a.检查进出海港的所有中外船舶,以防非法物资进口及铜币外流。b。征收进口税,将征税所得货物上缴。c.收购政府规定的专卖晶,如象牙、犀角、乳香等。d.接待外国贡使及监督、管理和保护外国商人。市舶收入在宋朝政府财政收入中占有重要地位,在宋高宗南渡初年表现得尤为突出。
宋朝习惯上把外国商人称为“蕃客”,把蕃客集中居住的地方称为“蕃坊”。蕃坊的出现和宋朝政府对蕃坊的妥善管理,既反映了宋朝政府对蕃客采取了宽厚政策,同时也反映了蕃客定居中国促进了中外人民的友好往来的历史事实。
5.《元朝的统治》
蒙古族长期生活在我国北方的蒙古高原,从事游牧和狞猎。铁木真统一了蒙古各部,建立了蒙古政权。忽必烈建立了元朝,灭亡了南宋,统一了全国。“成吉思汗统一蒙古” 这一目包括两个内容:“成吉思汗统一蒙古”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主要包括两个内容。①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12世纪时,随着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各部奴隶主贵族为了掠夺奴隶、牲口和财产,彼此展开残酷的战争,蒙古高原处于四分五裂的状态。教材引用《蒙古秘史》中的一首诗“星天旋转,诸国争战……” (谢再善译本,中华书局1957年版第249到250页),形象地描述了当时蒙古诸部互相混战、社会动荡不安的情景,这种战争给蒙古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他们渴望有一个强大的中心力量来领导全蒙古的统一,结束这种分崩离析的局面,使他们过上和平安定的生活。铁木真即后来的成吉思汗正是顺应人民的愿望和历史发展的要求,以非凡的智慧、卓越的组织才能和坚强的性格,组织一支强大的军队,经过多年战争,实现了蒙古的统一。阅读叙述成吉思汗幼年经历及其性格的小字。②蒙古政权的建立。观看教材图画《成吉思汗》(“成吉思”是强大之意,一说原意为大海)和课本彩图《内蒙古成吉思汗陵》,成吉思汗统一蒙古各部,建立蒙古政权,从而使蒙古结束长期混战的局面,并摆脱金朝的压迫和奴役,对蒙古社会的发展起了积极的作用。
这里应该注意两点:第一,蒙古对西夏、畏兀儿以及后来对金和南宋的战争,是我国国内的民族战争和统一战争,不使用“侵略”与“反侵略”、“爱国”与“卖国”之类的提法。当然,战争的双方有正义与非正义之分。如蒙古对金的战争,原是为了摆脱金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这是正义的。但是后来在战争过程中,蒙古贵族为了满足自己的贪欲,大肆掠夺和屠杀,把民族压迫的枷锁反过来强加于其他民族身上,对此汉族和其他民族进行反抗,这也是正义的。战争的结果,元朝统一了中国,其历史意义应该充分肯定。第二,在元朝建立前后,成吉思汗及其子孙曾多次发动西征,并向东向南攻占高丽、安南、缅国,进攻日本、爪哇,这些都是对外国的侵略战争,是非正义的。
“元朝统一全国” 包括两个主要内容:元朝统一全国和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在学习时,通过阅读教材要了解元朝统一全国的经过。回顾晚唐以后我国长期分裂割据的状态,要理解元朝的统一,结束了晚唐以来长达四五百年的分裂割据局面,促进了我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关于文天祥的抗元斗争,可通过观看《文天祥》的图画,阅读《过零丁洋》的两句诗和叙述文天祥生平事迹的小字,认识到文天祥反对元朝统治者的民族压迫,坚持民族气节,也是正义行为。
“行省制度和民族融合” 包括两个内容:学习行省制度时,要观看教材中的《元朝疆域》图。将元朝的疆域与汉、唐版图进行对比,指出它比汉、唐盛世的版图更为辽阔,是当时亚洲一个强大的封建国家。为了进行有效的管辖和统治,元政府建立了行省制度。在中央设中书省,作为全国最高的行政机构,并把大都及周围的大片地区划归中书省直接管辖。其他地方,设置行中书省,简称行省或省,由中央政府委派官吏管辖。连以往一直相对独立的云南,也正式归中央管辖,设置了行省。对澎湖和琉球(台湾),则在福建行省(有时并人江浙行省)之下设置澎湖巡检司进行管辖。西藏也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元政府在那里派有官吏,驻有军队,实行有效的管理。学习澎湖巡检司的设置,可联系三国、隋朝时大陆同台湾加强联系的历史。学习元朝对西藏的管辖,可回忆唐朝与吐蕃的关系,认识到西藏此时已正式成为元朝的一个行政区,观看《八思巴朝见忽必烈》的插图,以便加深印象。元朝的行省制度对明、清以及后来的政治制度有深远的影响,行省从此成为我国的地方行政机构,一直保留到今天。
关于民族融合,教材指出,元朝的统一,促进了民族的融合。这是元朝在我国历史上的突出贡献。当时,许多汉族人民来到边疆,其中有些人便逐渐融合到当地的少数民族中去。内迁的少数民族,由于受到汉族经济文化的影响,逐渐与汉族融合。如许多迁入中原的蒙古族,到元末与汉人已达到“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的程度。原先进入黄河流域的契丹、女真等族,这时已与汉族没有什么差别,而被元朝统治者列入第三等级,视为汉人了。特别值得注意的是,唐宋以来尤其是13世纪初迁入我国的波斯、阿拉伯及中亚各族人,同汉族、畏吾儿族、蒙古族长期杂处通婚,已逐渐融为一体,到元代开始形成为一个新的民族――回族。
“民族分化政策” 这一目,叙述了元朝统治者所推行的民族分化政策。注意以下几点:
①四个等级是依归附元朝的时间先后来划分的,先归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较高,后归附者其政治;法律地位较低。第三等级的汉人是指蒙古灭金以后获得的人民,包括原来金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契丹、女真等族人,第四等级的南人,是指元灭南宋以后获得的人民,包括原来南宋统治区域的汉族和其他各族人,同一汉族被划分为两个不同的等级,这是分化政策的具体表现。②实行民族分化政策的目的,旨在制造民族隔阂和民族矛盾,分化瓦解人民的力量,以便维护蒙古贵族的特权和统治地位,正如马克思所揭露的:“旧社会中身居高位的人物和统治阶级只有靠民族斗争和民族矛盾才能继续执掌政权和剥削从事生产劳动的人民群众。”③这种民族分化政策并不能掩盖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阶级压迫的本质。事实上,四个等级中存在着不同的集团。汉族地主阶级照样可以广占土地,可以做官,尽管不能做太大、太有实权的官。而蒙古贫民处境也很悲惨,有的破产流亡,甚至被卖身为奴。这说明,汉族地主同蒙古贵族的根本阶级利益是一致的,而汉族劳动人民同蒙古平民则处于同受剥削、压迫的悲惨命运。因此,元朝同历代的封建王朝一样,是封建统治阶级压迫、剥削各族劳动人民的封建政权。
6.《元朝的社会经济和中外交往》
元朝统一全国,在大一统局面下,元朝的社会经济取得了许多成就。“元世祖重视农业” 这一目需了解两个问题:
①元初农业生产的破坏。蒙古贵族刚刚攻占黄河流域的时候,没有认识到农业生产的优越性,夺占农田为牧场,企图用自己的畜牧业生产方式来代替农业生产方式。这是一种历史的倒退,结果造成北方生产力的急剧下降。后来在大臣耶律楚材的劝说下,才放弃了这种错误的作法。②元世祖恢复和发展农业的措施。可阅读课本上引用的一句元世祖诏令,说明他对农业的重视,再归纳他为恢复和发展农业所采取的措施:a.禁止圈占农田为牧场;b.设立专管农业的机构,派人到地方检查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并把“户口增、田野辟”列为考核地方官政绩的主要标准;c.修治黄河。这些措施起到了促进北方农业恢复和发展的积极作用。
“纺织业的新发展” 主要了解以下几点:①农业的恢复和发展,特别是植棉区的扩大,为棉纺织业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回顾南宋棉花种植的范围,以加深对植棉区扩大的了解。②松江是元朝的棉纺织业中心,黄道婆对棉纺织业的发展有很大贡献。阅读有关松江棉纺织业和黄道婆生平的那段小字和图画《黄道婆》。③棉布成为江南人们的主要衣料。回顾以前所学过的历代经济史内容,元代以前平民百姓的主要衣料是麻布,所谓“布衣”就是用麻布做的衣服。只有在元代以后,“布衣”才指棉布做的衣服。
“闻名世界的元大都” 元大都是元朝的首都。因此它首先是全国的政治中心,同时它又是全国的经济(商业)中心和文化(戏剧)中心。教材着重介绍了大都商业兴盛和文化繁荣的情况。当时大都的交通十分发达,它既是海运和漕运的北方终点,又有通往全国各地的许多驿道,全国各地的许多商品便从海道、运河和陆路进入大都。加上当时海外交通发达,吸引了许多外国商人前来大都做生意,所以商业十分繁荣。马可・波罗曾描写大都说:“郭中所居者,有各地来往之外国人,或来贡方物,或来售货宫中。……外国巨价异物及百物之输入此城者,世界诸城无能与比。……百物输入之众,有如川流之不息。仅丝一项,每日入城者计有千车。……此汗八里大城之周围,有城市二百,位置远近不等。每城皆有商人来此买卖货物,盖此城为商业繁盛之城也”。大都还是文人荟萃的地方,特别是由于商业的繁荣促进了元杂剧的发展,更使大都成为元朝前期戏剧创作和演出最昌盛的城市。
“漕运和海运” 主要叙述了元朝的运河漕运和海运。回忆唐宋以来我国经济重心逐渐南移的情况,了解到元朝建都大都,粮食和其他物资需要依靠江南地区的供应,这是元代漕运和海运发达的重要原因。在地图上指出会通河和通惠河的位置和起讫地点,并将此图与《隋朝的运河图》加以比较,对比元朝的漕运和隋朝大运河的异同。自隋唐至宋,大运河是以洛阳为中心的一条南北运输线,经元朝修会通河和通惠河以后就成为以大都为中心的新型运河了,它就是今天京杭大运河的前身。在图上指出海运的航线,理解海运是我国交通运输史上的空前壮举。
“泉州港的兴盛和中外往来的频繁” 以泉州港的兴盛和马可・波罗来华为典型事例,介绍了元代的海外贸易和中外交往的发展情况。可自行阅读小字部分。
7.《高度繁荣的宋元文化》
宋元时期,是我国古代文化高度繁荣的阶段。回顾隋唐文化,了解宋元文化繁荣的原因。一是起点高,是在隋唐文化高度发展基础上的继续发展。二是宋元时期的政治和经济,为文化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宋朝结束了晚唐及五代十国分裂割据长期混战的局面,农业、手工业和商业都有显著提高,城市空前繁荣,航海和对外贸易空前活跃。元朝实现了全国的统一,疆域空前辽阔,对外海陆交通空前惭L中外经济文化交流十分频繁。这两大因素的结合,使宋元文化突飞猛进,出现了许多重大科学成果,涌现出很多著名的科学家和文学家。
“活字印刷术和指南针、火药的应用” 这一目,掌握以下几个问题:①北宋毕异发明活字印刷。雕版印刷是活字印刷的基础。我国古代的雕版印刷,自隋唐出现以后,经过五代,到了宋朝,规模已相当宏大,技术也已臻于完善。阅读课文关于五代和宋朝利用雕版印刷大规模印书的小字部分。但是,雕版印刷费工费时的缺点也充分暴露了出来。宋太祖时,官方主持在成都刻印《大藏经》,花费了时间,雕版达13万块,就是一个典型事例’。因此,活字印刷成为雕版印刷的必然发展趋势。
②北宋指南针开始用于航海。战国时期,我国人民已经利用磁石的指极性制出了“司南”。观看课本图画《司南模型》,了解司南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北宋时,学会了人工造磁法以及几种磁针的装置法。契丹、党项、女真等少数民族建立的辽、西夏、金等政权,中断了宋朝与中亚各国的陆路联系,促成了宋朝海上对外贸易的空前发展。高度发展的航海业,迫切需要一种准确可靠的导航仪器,于是指南针发明后很快就应用到了航海业上。宋徽宗宣和元年(11)朱或写成的《萍洲可谈》,记载了当时的海船上装有指南针,“舟师识地理,夜则观星,昼则观日,阴晦观指南针”。此外,还记载了大船上还设有专管指南针的领船员,称做“火长”。不久后,人们学会把指南针固定在方位盘里,制出了更精确的罗盘针。南宋时,海船上已普遍装有罗盘针导航。观看课本图画《罗盘针》,了解罗盘针的构造和使用方法。北宋只是在没有太阳和星辰的阴天使用指南针,到了南宋进一步发展到只用指南针来定方向。
③宋元火药在军事上广泛使用。火药的发明和开始用于军事上在唐朝已讲过。宋元时期,火药在军事上更得到了广泛使用。北宋政府为了抵抗辽、西夏和金的进攻,重视火药和火药武器的试验和生产。南宋时,战争连年不断。南宋政府为了抵抗金和蒙古的进攻,把火药武器的制作技术又向前推进了一步,发明了有深远影响的管形火器。观看课本图画《突火枪》,了解它的构造和使用方法。突火枪是世界上最早的管形火器。在与宋朝作战的过程中,金人和蒙古人也相继学会了火器的使用和制作,元朝制出了大型的金属管形火器“火铳”。火药和火药武器的广泛使用,是世界兵器史上的一个划时代的进步,使整个作战方法发生了重大变革。
④四大发明在人类文明史上的重要地位。印刷术、指南针、火药和造纸术,是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是我国之所以成为文明古国的标志之一。古代,我国的科学技术在许多方面居于世界的前列。5世纪后的千余年里,欧洲处在封建社会之中。在这个漫长的时期里,我国的科学技术一直在向前发展,而欧洲的科学技术却停滞不前。只是到了十五六世纪,由于封建制度的瓦解和资本主义制度的逐步形成,欧洲的近代自然科学才得以诞生。我国的四大发明在欧洲近代文明产生之前陆续传人西方,成为“资产阶级发展的必要前提”(《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30卷第318页),为资产阶级走上政治舞台提供了物质基础;印刷术的出现改变了只有僧侣才能读书和受高等教育的状况,便利了文化的传播;火药和火器的采用摧毁了封建城堡,帮助了资产阶级去战胜封建贵族;指南针传到欧洲航海家的手里,使他们有可能发现美洲和实现环球航行,为资产阶级奠定了世界贸易和工场手工业发展的基础。总之,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在人类科学文化史上留下了灿烂的一页。这些伟大的'发明曾经影响并造福于全世界,推动了人类历史的前进。
“沈括和郭守敬” 宋元时期杰出的科学家,重点识记两人各自所属的朝代及其主要成就。沈括是一位不仅在我国科学史上而且在世界科学史上都占有一定地位的科学家。他有多方面的科学成就,突出的成就表现在天文历法方面。他针对我国传统的阴阳历中节气和月份没有固定关系的弊病,提出了“十二气历”的主张。沈括重视人民群众在发展科学技术方面的作用,因而他搜集了很多当代劳动人民的科技创造,记录在他的《梦溪笔谈》里。在这本书里,沈括总结了我国古代,特别是北宋时期的科学成就,为后代保留数量众多、价值极高的科技史料。郭守敬是一位世界闻名的大天文学家,他在天文方面最重要的成就,是编制了我国古代最优秀的一部历法《授时历》。元朝的统一和空前辽阔的疆域,元朝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为郭守敬的科学创造提供了良好的客观条件。郭守敬本人也做了大量艰苦细致的工作。郭守敬依据自己观测的结果,并吸收以往历法的长处,经过精密的计算,终于修成了一部新的历法《授时历》, 《授时历》以365.2425日为一回归年,现代测定的一回归年为365.2419日,两者相差只有26秒。比现在世界通用的公历早了3。《授时历》共施行了364年,是我国古代最精密和使用时间最长的历法。郭守敬还是一位大水利专家,他领导修筑了大都到通州之间的运河通惠河,使运粮漕船可以驶入大都的积水潭,大大便利了交通运输。学习时注意观看《郭守敬》画像。
“司马光和{资治通鉴》” 学习这一目,应在明了编年体裁特点的基础上,知道《资治通鉴》在史学方面取得的卓越成就。编年体是以年月日顺序记载历史的一种体裁。它的优点是史事和时间紧密结合,从而给人以明确的时间观念,容易明了史事发生和发展的前后次序和具体因果关系。《春秋》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编年史,不过它是一部以鲁国为主的国史。用编年体写通史,要首推北宋著名史学家司马光。司马光的《资治通鉴》,上起战国,下迄五代,上下贯通,是我国史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名著。鉴于司马光的巨大成就,人们把他同司马迁相提并论,视为中国古代史学界的两大伟人,并称为“两司马”。
司马光写《资治通鉴》的目的在于“专取关国家盛衰,系生民休戚,善可为法,恶可为戒者”,以“穷探治乱之迹,上助圣明之鉴”(《谢赐{通鉴・序)表》)。因此,全书以绝大部分篇幅记述历代政治、军事以及民族斗争的史实,对于经济和文化则很少记载。司马光的用心也为宋朝皇帝所欣赏,宋神宗便认为这部书“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因此赐书名为《资治通鉴》。然而,、司马光在编写时,力求符合历史事实,做到言必有据,因而这部书有很高的史料价值。
司马光根据丰富的历史资料,整理了从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韩、赵、魏三家分晋,到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后周灭亡,前后共1300多年的史实,按照时间顺序,编成一部294卷的编年体通史。在编写中,他吸收纪传体的优点,每遇重大历史事件,不再分见于多处,避免了枯燥无味的流水账簿的弊病,从而赋予编年史以新的生命力。《资治通鉴》实现了司马光“因丘明(左丘明,《春秋左传》作者)编年之体,仿荀悦(东汉史学家,按编年将《汉书》删繁就简,编成《汉纪》)简要之文,网罗众说,成一家言”的设想。取材丰富而脉络清晰,语言简洁而叙事生动,宋神宗就称赞它“博而得其要,简而周于事”。
《资治通鉴》在我国史学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对后世史学影响很大。它在文学上也不失为一部优秀著作,如赤壁之战,淝水之战,都写得条理清楚,生动具体,成为传记文学的典范。当然,作为封建史学家,司马光在编《通鉴》时也受到了时代和阶级的局限,不可避免地贯穿着唯心主义的历史观。如认为历史的主人是帝王将相,而不是人民,对人民的历史有所隐没和歪曲等。
课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司马光等人呕心沥血编写《资治通鉴》的情况。通过认真阅读,要学习司马光献身事业的精神和严谨的治学态度。
“宋词和优秀词人” 这一目,点明了宋朝文学的主要成就是词,介绍了苏轼、李清照、辛弃疾三位著名词人的艺术风格及其代表作。此外,还介绍了诗人陆游的杰出成就和渴望祖国统一的胸怀。
唐中期以来,由于音乐的发达,特别是我国西北民族音乐(如高昌、龟兹的音乐)传人长安等地,原来盛行的句式整齐的五言或七言诗,要谱人乐曲有较大困难。因为五言或七言诗句式相当呆板,而新兴的乐曲却相当灵活而不固定。为了便于歌唱,人们就按照乐曲的节拍来填写长短句参差的歌词,这就是词。词最初来自民间创造,以后一些文人也倚声(按声韵)填词。晚唐五代时已出现了不少词人,其中最著名的是李煜。到了宋朝,词成为极重要的文学体裁,涌现出了大批很有成就的词人,仅《全宋词》著录的词人就有1300多人,词作91900多首。其中成就最高、对后代影响最大的是苏轼、李清照和辛弃疾等。
北宋前期,政治局面比较稳定,统治阶级追求享乐,词人的境界一般不高,仍沿着晚唐五代绮丽的词风发展。当时负有盛名的柳水,注重从都市生活中去摄取大量题材,又大量吸收口语人词,一扫晚唐五代词人的雕琢习气,对词的发展产生了相当影响。但他的词大多表现男女的离情别绪和悲叹个人的沦落江湖,格调不高。苏轼突破了专写男女恋情、离愁别绪的旧框子,把山川景物、纪游、农舍风光以及感旧怀古等丰富内容写进词中,扩展了词的题材,提高了词的意境。苏轼成为后来豪放词派的开创者。
李清照是我国文学史上杰出的女词人。她在词的构思、意境、炼字琢句等方面,都表现出很大的独创性。她能用平淡无奇的语言,塑造出鲜明、完美的艺术形象。她的词语言明白如话,而又意味深长,富有声调美。由于生活的巨大变化,她的词以宋室南迁为界,有前后期的不同。前期反映少女少妇的生活,欢乐而明快;后期充满身世飘零、国家兴衰之感。李清照是公认的婉约派代表词人,她在宋代词坛上独树一帜,对后世也有较大的影响。
南宋时,随着民族矛盾的激化,一些关心国家命运和民族存亡的文人也运用词的形式,抒发思想感情。最著名的是辛弃疾。辛弃疾既有文才,又有武略,年轻时在北方参加过抗金斗争。他继承了苏轼词的豪放风格而大力加以发扬,他的词所表现的常是阔大的场景、战斗的雄姿和慷慨愤激的感情。他的词里常有一种壮士许国志未酬的忧愤之情。他悲歌慷慨,唱出了处在民族危难当中的英雄人物的奋发激越情怀,表达了当时人民反抗民族征服者的愿望。他的词不论抒情、写景、记事、说理,都能无往不宜。
“元曲和关汉卿” 这一目重点在讲述元曲的特点以及关汉卿的卓越戏剧成就。
①元曲是元杂剧和散曲的统称。元杂剧是通过人物的动作、歌唱、道白和舞蹈,表演一个完整的故事。它奠定了我国戏曲表演艺术的基础,在组织形式上有较为严格的规则。在结构上一般都由四折组成,有的还有“楔子”。在一折剧中同一宫调的几个曲牌联成一个套曲,由末角或旦角独唱。歌曲主要作用在于抒情;道白主要用来叙事;动作已开始形成程式。角色分工更趋细密,末、旦又分几种,此外还有净、丑等。散曲是一种新诗歌,只有清唱,没有动作和道白。散曲包括小令和套数两种形式。小令是独立的单曲,套数是连缀两只以上同一宫调的单曲而成的组曲。散曲与词比较,可在原句子上衬宇,造成句子长短的变化,在表达上显得更自由,更接近口语;用韵更密,读起来更加动听。元杂剧和散曲均属于演唱文学体裁,两者合在一起,统称为元曲。
②元杂剧是在金院本和诸宫调的直接影响下,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成的一种完整的戏剧形式。北宋时期,我国已出现了用多首词曲前后连贯合叙一事的歌舞剧曲,不过它的情节和表现形式还比较简单,是用一个词调填写数首词曲来接连铺叙一个故事。以后在金统治下的北方地区,又出现了金院本和诸宫调两个很有影响的剧种。金院本在演出方面有歌有舞有科白(道白),有一套比较完备的表演技巧。诸宫调以讲唱为主,把不同的曲调编缀在一起,用以铺叙一个长篇故事。:元朝剧作家吸收了金院本和诸宫调的长处,并融合各种表演艺术形式,创作出优秀的元杂剧。杂剧的兴起,与宋金以来城市经济的繁荣有密切联系。元代的剧作家很多都是大都人或平阳人。大都和平阳是工商业发达、人口众多、文化昌盛的城市,为剧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题材。
③元朝最杰出的剧作家关汉卿。元杂剧是元代文学的代表,出现了大批优秀剧作家和剧本。据《录鬼簿》记载,当时知名的杂剧作家共79人,大都是北方人,出身不是“布衣”,便是小官吏,社会地位不高。元代杂剧流传至今的有136种。关汉卿是元朝最杰出的剧作家。他的作品痛快淋漓地揭露了统治阶级的残暴黑暗统治,充分表现了作者向恶势力斗争的精神和强烈的正义感。他作品中的正面人物,写得最多的是普通妇女。有妓女,有侍婢,有童养媳,有再嫁的寡妇等,无不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关汉卿以极大的同情描写了他们悲苦的生活遭遇,赞美了她们强烈的反抗意志和至死不屈的英勇行为。同时,关汉卿也描绘了压迫者的丑恶无耻面目。关汉卿是个重视舞台实践的作家,并有丰富的舞台经验,所以他的作品在艺术形式上相当出色。人物形象有鲜明的个性。人物和事件的安排都很符合于舞台演出的要求。关汉卿是我国文学史上一位伟大的戏剧家。课文小字部分介绍了关汉卿的不屈人格。通过阅读,要学习关汉卿同情人民、敢于同黑暗势力斗争的精神。
“绘画和书法” 这一目要掌握这两项艺术在五代、宋、元时期的发展特色:①五代和两宋,画院的设置鼓励了画家的创作。②宋朝风俗画的兴起,是前代未有的新风,在艺术上是一种创新;从社会角度,这反映了工商业的发展,和市民阶层的兴起。风俗画的代表作,以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最为杰出。③著名书画家赵孟顺的艺术成就,是元代书画创作的优秀代表。第12课的宋人《纺车图》,16课的《村童闹学图》都是宋代的风俗画。宋元文化知识点多而细,因此在学习时要注意理清头绪。
篇2:七年级语文第二单元复习参考
【单元学习目标】
一、重点学习人物描写的基本方法(动作描写、语言描写、心理描写)。
二、通过课文教学和综合学习活动,理解课文语言的概括性和深刻含义。
三、理解两代人之间沟通和理解的重要意义,明确“沟通”是永恒的主题,感受亲情、理解父母,培养关爱家庭,关爱长辈,有效地增进家庭成员之间的了解和沟通。
【基础知识学习】
一、单句:语言的使用单位,由短语或词组成,有一定的语气和语调,可以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能完成简单的交际任务。
二、复句:由两个或更多的`单句组成,能表达比较复杂的意思的语言单位。
三、句群:意义相关的、表达一个中心意思的一组句子。
四、篇章:书面语言的实际使用单位。
【教学安排】
《背影》四课时;
《秋天的怀念》一课时;
《给傅聪的一封信》一课时;
《父与子》一课时;
《爸爸的花儿落了》二课时。
【每周一诗】
1.《小池》杨万里:
泉眼无声惜细流,
树阴照水爱晴柔。
小荷才露尖尖角,
早有蜻蜓立上头。
2.《己亥杂诗》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
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
化作春泥更护花。
3.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什么?它们的韵脚分别是哪些?
这两首诗的体裁是七绝。
《小池》的韵脚是:流iu=iou、柔ou、头ou;
《己亥杂诗》的韵脚是:斜ia(古音)、涯a、花ua。
篇3: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常州市翠竹中学 薛韬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钢笔工整书写)。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往事依依》 2课时
《幼时记趣》 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 1课时
《伟人细胞》 1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单元总结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 作者回忆与文学的情缘,抒发了作者对自然、生活、祖国的热爱,并告诫青少年要多读书、读好书,充满了人文主义精神。
《幼时记趣》 作者追忆了儿时观察动物,产生联想,表现了童年生活的快乐,充满了情趣。
《十三岁的际遇》 作者神情地回顾自己与北大的渊源,表达了对北大的热爱及渴望创造,渴望自由飞翔的精神,充满了理想与希望。
《伟人细胞》 记叙了初一男生贾里追求轰轰烈烈的'人生,实现伟人计划的过程,向学生阐明了从小事做起的必要性,对于学生很有意义。
这一单元的教学,语言有的生动活泼,有的蓄满神情,有的趣味盎然,有的蕴涵哲理,因此,学习本单元需要通过朗读,来细细品味每篇文章的语言。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浏览本单元内容,制定单元学习的目标,商讨探究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教师大致介绍本单元每篇文章的内容。 在教师介绍的基础上,迅速浏览本单元四篇文章的内容。
2 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在浏览本单元阅读文章的基础上,结合提示讨论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第二块:制定单元学习的目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 :再次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写作以及口语交际等内容(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思考:本单元你想学写什么?打算怎样来学?(制定自己的学习目标) 明确任务布置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
3 提示:可以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口语交际、综合实践活动这几个方面来确立自己的目标。
要求:目标要明确可行。 组织学习小组,讨论自己的目标。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讨论、交流
2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
[4]
篇4:第二单元复习
一、看拼音,写汉字。
ru l mo m qīng cu j xng wǔ guāng sh s
( ) ( ) ( ) ( ) ( )
二、写出下列各词的反义词。
同意―― 微小―― 仔细―― 轻松――
温暖―― 喜欢―― 密集―― 清楚――
宽 ―― 深 ――
三、按要求填表。
查带点的字 音序 部首 字的音节 字 典 里 的 解 释 取哪条
古诗二首 1、头 2、第一 3、篇
欲穷千里目 1、穷苦 2、尽、完 3、极
疾 飞 1、病 2、急速 3、痛恨
隐 约 1、模糊 2、躲藏 3、掩盖
四、选择合适的词语填空。
失望 希望 愿望 可惜 爱惜 惋惜 高兴 愉快 快活
1.爸爸( )我将来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我自己也有这样的( ),我一定努力学习,决不使爸爸( )。
2.面对水斗里白花花的米,老师( )地说:“这么多米浪费了,多( )啊,以后淘米的时候要注意。我们应该( )粮食。”
3.看到这风景如画的田野,我们的心情非常( )。
张小强被评为“三好”学生,同学们都为他( )。
小妹妹穿着花衣服,在屋里跳来跳去,像一只( )的小鸟。
五、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2.《登鹳雀楼》这首诗,前两句描写了诗人登鹳雀楼看到的( )和( )景物,后两句写诗人所( )的,反映了诗人( )的精神。
2.翠鸟的颜色( )。头上的羽毛像( )的.头巾,绣满了( )的花纹。( )的羽毛像( )的外衣。( )的羽毛像( )的衬衫。
3.“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的意思是 ( )
六、默写《夜宿山寺》,给带点的词选出合适的意思,在括号里填上序号。
______________ 1 危: ①危险 ②高 ③伤害
______________ 2 百尺:①一百尺 ②一百多尺 ③很高
______________ 3 语: ①说话 ②话 ③语音
______________ 4 惊: ①惊奇 ②受惊 ③惊动
七、读读诗句,想一想诗句描写的景象。
1.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
2.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
第二单元复习由本站会员分享,版权归作者所有,请注明出处!
篇5: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复习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复习教学设计
期中复习教学设计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2.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动物的特征。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
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
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 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植物有叶绿素能制造有机养料)
3.呼吸:通过表膜进行呼吸。水中氧气通过表膜进入细胞质,体内有机物分解时产生的二氧化碳从表膜排出,释放的能量 4.排泄:前后两个伸缩5、草履虫的生殖方式是分裂生殖。
第二章腔肠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了解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认识腔肠动物是低等的多细胞动物。
3.了解腔肠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了解水螅的采集和观察方法,掌握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观察水螅的基本技能。
教学重点
1.水螅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水螅的细胞内消化和细胞外消化。
2.水螅神经网的无定向传导。
知识讲解
一、水螅
让学生对照水螅结构图叙述。要求按从上到下、从外向内的顺序说出水螅的形态和结构特点。教师总结时指出:水螅的身体是辐射对称的。如果将水螅的身体以其口到基盘为中轴,通过中轴可任意分切成两个相等的部分。腔肠动物的身体都是辐射对称的。辐射对称是比较原始而低级的体型,这是腔肠动物对水中固着或漂浮生活的一种适应。
水螅是多细胞动物,体壁由外胚层、内胚层两层细胞构成,中间胶质层没有细胞结构,千万不要认为是三层。水螅已有了细胞分化。外胚层有刺细胞,神经细胞,内胚层有腺细胞……等细胞的分化,各有自己的功能,相互配合,比原生动物进化。
内胚层细胞包围成的空腔叫消化腔,可以消化食物。只有一个口通外界,食物进入和残渣排出都经过这个口。无肛门。
二、腔肠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1.生活环境:水中。
2.体型:辐射对称。
3.身体结构:体壁由内、外两个胚层和中胶层构成;体内有消化腔;有口无肛门。
让学生思考水螅比原生动物复杂高级的地方,用进化观点进行归纳。
第三章扁形动物和线形动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主要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使学生理解寄生、寄生虫和宿主的概念。
3.使学生理解猪肉绦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对宿主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4.了解其他扁形动物――血吸虫对人的危害和涡虫的形态结构特点。
5.理解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猪肉绦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扁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猪肉绦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
在动物进化过程中,从扁形动物开始,动物的身体一般是两侧对称型。两侧对称型的出现,也伴随着出现了中胚层,动物的结构和功能也进一步复杂化,强化了运动能力和对环境适应的能力。如由腔肠动物的辐射对称型,适于固着、漂浮的 本章教材以与人类关系密切的、营寄生生活的猪肉绦虫为代表,讲述扁形动物门的基础知识。同时也介绍了另一种寄生虫――血吸虫和营自由生活的涡虫。
教学目的
1.理解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理解蛔虫感染人体的途径和对人体的危害,以及预防感染的方法。
3.了解其他线形动物――钩虫、蛲虫对人类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4.理解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重点
1.蛔虫适于寄生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线形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蛔虫的生活史。
2.钩虫的生活史。
知识讲解
线形动物在体内的消化道与体壁之间,有一个空腔――原始体腔。腔中充满了体腔液,可以使内脏器官自由运动,为内脏器官的发展提供了空间;能更有效地完成体内物质的循环和运输,更有效地调节和维持体内的水分平衡。这些都说明原始体腔动物比无体腔的扁形动物进化。
线形动物出现了完整的消化道,前端有口,后端有肛门,许多种类还出现了雌雄异体和异形。如蛔虫、蛲虫等。
线形动物约有1万多种,分布极广泛,从热带到两极,从高山到深海,总之,在海水、淡水、土壤和动植物体内都有分布。许多种类还是人、动物和植物体内的主要寄生虫。
第四章环节动物
教学目的
1.使学生了解蚯蚓的形态结构适于穴居生活的主要特征。
2.学会观察蚯蚓的外部形态、运动和应激性的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教学重点
1.蚯蚓适于穴居生活的形态结构特点。
2.学会观察蚯蚓的方法。
教学难点
蚯蚓的运动。
知识讲解
环节动物门的动物约有8700种。最主要的特征是:身体由许多体节构成,具有真体腔。
分节现象是无脊椎动物在进化过程中由低级发展到高级的一个极重要的标志。分节不仅表现在体外,内部结构也分节排列,如神经节、排泄器官等。环节动物的分节现象比较原始,属同律分节。
环节动物的体腔是中胚层之间的腔,蚯蚓是学生常见的小动物,又是环节动物门的较为典型的代表动物,对人类有着许多的益处。
教材突出强调形态结构与生活环境的适应,结构与生理功能的统一。本章出现了“系统”这一概念。蚯蚓的循环系统和生殖系统的结构较复杂,又是今后学习其他动物的重要基础知识,但不宜展开,在教学中必须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进行讲解,尽量利用各种媒体加强直观来突出重点和解决难点。最后通过蚯蚓、水蛭和沙蚕3种动物的比较,理解环节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五章软体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河蚌的主要特征。
2.了解蜗牛和乌贼的生活习性和形态结构特征。
3.了解软体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教学重点
1.河蚌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2.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河蚌的结构和生理。
知识讲解
本章讲述的主要动物是河蚌、蜗牛和乌贼。河蚌是软体动物的代表。从其生活在淡水泥沙的习性为认识的起点,由外到内,讲述了河蚌的外部形态(贝壳、 本章的第二部分为观察内容。要求认识当地常见的软体动物,并以河蚌或其他当地软体动物为代表,观察软体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应激性。
巩固教学内容:填写下表,比较河蚌、蜗牛和乌贼的`不同点和相同点。
第六章节肢动物
第一节蝗虫
教学目的:
(1)理解蝗虫的形态结构特点和生理特点;理解蝗虫的发育(不完全变态和世代的概念)。
(2)掌握昆虫的主要特征。
(3)知道蝗虫对农作物的危害。
知识讲解
蝗虫是昆虫的典型代表动物,其形态结构和生理知识是学生学习昆虫的基础,也是学习其他节肢动物的基础。通过蝗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的学习,对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也就迎刃而解了。同时蝗虫又是曾在我国历史上造成严重灾害的农业害虫,人们对蝗虫的研究,比较清楚。
蝗虫的发育既是重点又是难点。其一是幼虫的“龄”,即“龄虫”,对于初 昆虫的主要特征也是本课的重点。运用昆虫三个共同特征来判断哪些节肢动物是昆虫,哪些节肢动物不是昆虫。
蝗虫的口器和呼吸是本课的另一难点,各种昆虫因食性和取食方式不同,口器的形式各不相同,有咀嚼式、嚼吸式、刺吸式和虹吸式等不同的类型。其中咀嚼式是最原始的,其他类型都是由咀嚼式演化而来。观察蝗虫的口器的顺序不能搞乱。
第二节昆虫的多样性
教学目的:
(1)知道昆虫的多样性。
(2)知道昆虫与人类的关系。
知识讲解
几种昆虫的形态结构特点是本节的重点。因为:昆虫生活的环境是复杂多变的,昆虫的形态结构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昆虫才能保护其多样性,所以每一种昆虫的形态结构都是有差别的,各有其适应环境的特点。
蜜蜂的完全变态发育是本节的难点。因为蜜蜂的发育过程是一个复杂的过程,是适应生存的结果,其发育过程受食物、激素等各种因素的控制。关于蜜蜂的发育,可让学生观察蜜蜂生活史的标本,并且帮助学生分析蜜蜂在发育中出现三种蜂的原因。同时与蝗虫的发育进行比较,由学生总结不完全变态和完全变态的区别。
第三节其他节肢动物
教学目的
(1)识记沼虾、河蟹、园 (2)知道沼虾、河蟹的经济意义以及园(3)识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知识讲解
本课的重点是四种节肢动物的形态结构及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难点是对代表动物的学习,最终归纳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几种代表动物在外部形态上有很大的差别,它们却都属于节肢动物,这是学生难以理解的,也缺少办法找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只有在学生明确它们各自的特点的同时,才能逐步找出它们共同的特点,进而归纳总结出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第七章鱼类
第一节鲫鱼
教学目的
(1)理解鱼适于水中生活的形态结构和生理特点。
篇6: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复习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下学期期中复习教学设计
期中复习 教学设计
第一章原生动物
教学目的
1.了解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特点。
2.了解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3.了解原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4.继续培养学生使用显微镜和制作临时装片的能力。
教学重点
1.动物的特征。草履虫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
2.原生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教学难点
1.使用显微镜观察活的草履虫。
2.草履虫的呼吸、食物泡的形成、养料的吸收和废物的排泄。
知识总结
原生动物形体微小,结构简单,身体一般只由一个细胞组成。
草履虫的整个身体就是一个细胞。它的形状像倒转的草鞋,身体长圆形,前端较圆,后端较尖。它在水中自由运动,靠纤毛的'摆动,旋转前进。
在载玻片上靠近草履虫培养液的一端滴一滴清水,用解剖针把培养液和清水沟通起来。用放大镜观察,草履虫聚集在哪一边?由是可知道草履虫具有应激性。而植物并不具备这样的特性。
在低倍显微镜下观察,看到草履虫后再转换高倍镜观察。对照挂图或课本上的草履虫结构图辨认:草履虫的纤毛、口沟、大核、小核、伸缩泡等结构。
1.运动:依靠纤毛摆动,旋转前进。除极少数低等藻类外(如衣藻),一般高等植物均营固着生活,不能游动。
2.消化:从外界环境摄取食物,由口沟进入体内,在细胞质内形成食物泡,并随细胞质的流动而滚动,其中的食物逐渐被消化,不能消化的食物残渣从胞肛排出体外。这种消化方式属于细胞内消化。(植物有叶绿素
篇7: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南京九中 袁源
单元教学要求:1、联系学生的人生体验,从理想、信念、修养方面,加强对学生的人生教育;2、进一步掌握、巩固朗读的能力和技巧。
各课教学设计:
6、理想
教学要求:1、明确理想的意义,帮助学生树立理想
2、反复朗读,培养朗读能力
3、掌握本课中比喻的特点
教学步骤 :1、渲染气氛,导入 新课
用播放音像资料或音乐伴读的方式激发学生学习本课的热情,同时让学生模仿朗读。
2、小组交流,畅谈感受
以小组为单位,围绕“读了这首诗,你最深的感受是什么?”、“你最喜欢其中的哪一段或哪一句?为什么?”等问题自由谈论,然后请代表发言。
3、各自品读,深入思考
学生个人轻声朗读全诗,思考以下问题
(1) 假如人类没有理想,世界会是什么模样?
(2) 如果人生没有理想,我们会变成什么样?
(3) 自己应有怎样的理想?如何才能实现理想?
可将这些问题的思考简单写在笔记本上,鼓励愿意交流的同学到集体发言。
4、激情朗读,当堂竞赛
在明确朗读的抑扬顿挫等要求的基础XvMhNBSv上,以大组为单位,排练朗读,形式不拘,集体评议。
5、学习写法,掌握比喻
本课的比喻有明显的.“寓抽象于具体”的特点,先由学生分析这种特点的好处后,组织大家练习仿句,在运用中掌握这种写法。
6、拓展延伸,课外探究
要求学生搜集伟人们的人生理想,或相关理想的名言、格言、警句、诗句等,加上自己的思考,出一期“周刊”。
篇8: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一、单元教学目标 :
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1课时
《往事依依》 2课时
《幼时记趣》 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 1课时
《伟人细胞》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新初一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讲述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能否改变学生“我不感兴趣的书坚决不读”、“单调的书不看”等错误的读书观点呢?
《幼时记趣》充分展示了小孩子丰富想象力下的新奇大千世界,能否使学生回味记忆中的趣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十三岁的际遇》十三岁就已经在北大念书了,难道她是一个天才吗?田晓菲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同龄人的遭遇是否可以坚定学生不断上进的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每一件事呢?
《伟人细胞》中体现了许多中学生希望被人关注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件别出心裁的大事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事实总是失败而告终,反而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却被大家称道,这或许不是贾里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学生能明白伟人其实很平凡,品质也很朴素,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就是成功吗?
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注重生动性、活泼性,激发学生脑海中类似的情景,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学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踏实不懈地努力。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活动:让学生查阅字典 学生查字典了解“金色”是否可以与“年华”搭配
2 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讨论结合提示谈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 :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
3 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
[4]
篇9:高三语文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高三语文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
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一、目标点击
本单元所选课文,都是语言学方面的,涉及语言和文学,普通语言学理论,修辞学和语用学等内容。这些课文,理论性较强,可以通过学习,让学生对语言理论和语言现象有一定的了解,可以引导学生在自己的语文实践中有意识地运用这些知识。
二、要点回顾
《语言与文学》
语言和文学的关系非常复杂,本文讲二者的关系,不是面面俱到,而是抓住重点,用浅显的语言深入浅出地加以说明。文章分类论述,从语言的两个要素――语音、词汇和语法――分别阐述了语言和文学的关系。
词汇与文学,主要讲形象思维与具体形象的问题
语音与文学,主要讲文学作品的抑扬美和回环美
语法与文学,主要讲整齐的美和用语的简洁
《语言的演变》
语言包括语音、语汇(世称词汇)和语法三个方面,语法的演变同样也涉及这三个方面,其中语汇的变化最明显、最迅速。为了说明这个问题,文章先《以邹忌讽齐王纳谏》为例,从总体上展示语言演变的概貌,说明语言是随着社会的发展在不断变化着的,接着从语汇变化为重点,阐述语汇变化的各种不同方式,说明语汇变化最快、最显著的特点,最后用举例的形式简要说明语法和语音的变化。全文用简洁、通俗的语言向我们展示了语言发展的全貌。
《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
本文作者用通俗生动的语言阐述了他对修辞的理解,文章一共讲了以下三方面内容:什么是修辞、修辞选择的标准和修辞选择的`条件。
《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
文章从三个方面来阐述了语言的社会功能。
第一,语言和说话。语言是从话语中抽象出来的一套语音、词汇和语法的规则,而说话或话语则是运用语言“生产”出来的“产品”,语言存在于说话或话语之中。
第二,语言是人类社会的交际工具,语言是社会现象,它与社会相互依存,是人们交流思想,进行交际的工具。没有语言,就无法形成人类社会,社会也无法向前发展,同时,语言没有阶级性,任何人都可以使用它,都有权使用它,它共同服务于整个社会。
第三,语言是人类最重要的交际工具,这一部分阐明语言不仅是人类交际的工具,而且是人类交际中最重要的工具。
三、方法指津
1.学任何知识,都不能学死,而要学活。学死,就是学什么知道什么,不学就不知道,所有的知识都是孤立的、零散的,知识之间缺少联系和沟通;学活,就是要把所学的知识融合起来,联系起来,能够闻一知十,触类旁通,也就是学了知识要能够融会贯通、迁移运用,把它们化成一个整体,变成已有知识的一部分。
2.语文学习中的迁移运用,主要包括两层意思。一是运用学过的语文知识理解文章,把握作者的主要观点,阅读一篇文章,不仅要弄懂一个个词、一个个句子、一个个段落的意思,而且要把这些词、句、段融合起来理解,弄清它们整体的联系和意义,进而把这些意义和自己学过的有关知识联系起来,通过旧知识和新知识的融合,把握文章的主要意思和作者的主要观点。比如,我们知道,语言是不断发展的,其中语汇的变化最明显,许多新词在不断产生,一些旧词(特别是时代色彩比较强的词语)在不断消失。在这个基础上学习《语言的演变》一文,就可以从新词的产生讲起,通过学生已有的知识和亲身体会,让他们了解语言是不断发展的,进而理解语音和语法的发展变化。二是能够用文章中的知识解释相关的语文现象,并运用于自己的语文实践。阅读一篇文章,只限于理解文章本身还不够,还要能把文章中包含的道理和知识应用于实际。比如这个单元学习语言学方面的文章,就不能仅仅满足于懂得文章中讲到的知识,还要能够把这些知识转化为相应的语文能力。比如学习《修辞是一个选择过程》,在弄懂作者的主要观点时,还要学着运用准确、富有表现力的语言,适合对象、适应场合,恰到好处地运用语言,使语言产生最佳的表达效果。
四、考点例析
[考点]
1.理解B
①理解文中重要词汇的含义
②理解并解释文中重要的句子
2.分析综合C
①筛选并提取文中的信息
②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③归纳,整合文章内容要点
④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例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沙尘暴
人类总是依据自身的利益评价外部事物,将之分成优劣好坏,而大自然则另有一套行为规范与准则。现在人们闻之色变的沙尘暴,即由于强烈的风将大量的沙尘卷起,造成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其实古已有之。它本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的一项工程,并且在全球生态平衡中占有一席之地。
在地质史上,风力对草原带的风化物质进行筛选分类:凡搬不动的粗大砾石,留在原地形成砾石戈壁滩;颗粒适中的粗砾石和细砂被吹移到附近就地聚集成沙漠;颗粒微小的粉沙细土和微尘,则随强上升气流扬上天空,作中长距离的输送。我国黄土高原的黄土层就是沙尘经过百年堆积而成的,华厦文明就是在这块沙尘积累的黄土地上诞生和发展起来的。澳大利亚的沙尘乘着南半球的西风掠过塔斯曼海,使新西兰火山岛屿上的土壤更为肥沃,因而被称作“澳大利亚出口的珍贵产品”。从非洲内陆吹向地中海的强风帮助古罗马人使用帆船从埃及运回小麦,但也将撒哈拉大沙漠的沙尘带到意大利、西班牙和法国。沙尘暴固然使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增加,然而由于沙尘含有碱性,又可中和大气中的酸性物质,减缓酸雨的发生。
风是地球上空的传递带,它将大陆的沙尘吹向海洋,又将海洋的水汽吹向大陆。沙尘和水气相遇,便能结合为云,最终化作降水。可见,沙尘不仅在土壤的分布和补充上扮演着重要角色,而且在全球的水循环上了扮演着重要角色。可以说,沙尘也是决定全球生态平衡的因子。
然而,近百年来,沙尘暴却已成为影响人类生产生活的一大灾害。构成我国沙尘暴的物质材料,多来自干旱、半干旱的草原区、在人为活动的干预下,特别是由于森林大量砍伐土地过度开垦,工厂盲目建设,排入不加控制,结果造成生态巨变;原来有沙漠的地方沙漠扩大了;没有沙漠的地方沙漠产生了;内陆河流程缩短,水量减少,沼泽地消失;河水两岸的绿色走廊枯萎死亡。这样,来自大西北的沙尘暴,一路上还源源获得裸地上新的沙尘暴的补充,而且混入了工矿企业排入的有害成分和来自草原上牲畜粪便中的病菌病毒。总之,在受到人为因素的干扰后,自然界的风蚀速度已远远大于土壤的生成速度,一连串的灾害也就由此产生。
哥德说过:“自然是不会犯错误的,错误永远是人犯下的。”这或许能给我们某种启示。
1.下列对沙尘暴的解释,最准确的一项是
A.沙尘暴是由于风将大量沙尘卷起,使空气混浊,能见度小于千米的风沙天气现象。
B.沙尘暴是雕塑大地外貌的自然力之一,是大自然保持全球生态平衡的一项工程。
C.从地质史上
篇10: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 教案教学设计
常州市实验初中 瞿勇勇
一、单元教学目标:
1、继续加强语文学习的良好习惯,并能根据自己的情况做相应的调整和补充。
2、能认识作品展现的多姿多彩的童年生活画卷,体会作者的丰富情感,珍惜金色年华的点点滴滴。
3、能根据作品内容展开联想,发表自己的看法。
4、能回忆过去的生活,学会说真话,抒真情,写出真实感受。
5、能与人主动交流,说话注意对象、场合,用语文明得体。
二、单元课时安排:共13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1课时
《往事依依》 2课时
《幼时记趣》 2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 1课时
《伟人细胞》 2课时
诵读欣赏 1课时
写作 3课时
口语交际 1课时
三、教学设计:
本单元的阅读教学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金色童年”,是第一单元教学层次的延伸与提高,第二单元引导学生认识文学作品的素材来源于丰富的日常生活,特别是童年生活,是无忧无虑,天真烂漫的时光,是新初一学生还深留在脑海中的“宝贝”。对它的描摹更能激起学生的共鸣,相似年纪发生的事情也会更具说服力,更能使学生体会作者丰富的情感,能引导学生健康的成长。
《往事依依》讲述了著名的语文教育学家于漪老师少时对文学的热爱与用心,影响了她一生的命运,这样的事例能否改变学生“我不感兴趣的书坚决不读”、“单调的书不看”等错误的读书观点呢?
《幼时记趣》充分展示了小孩子丰富想象力下的新奇大千世界,能否使学生回味记忆中的趣事与大家一起分享呢?
《十三岁的际遇》十三岁就已经在北大念书了,难道她是一个天才吗?田晓菲用行动证明自己的成功是需要付出很多的努力,有一个不变的追求并为之奋斗,同龄人的遭遇是否可以坚定学生不断上进的决心,踏踏实实地做好身边每一件事呢?
《伟人细胞》中体现了许多中学生希望被人关注的心理,希望自己能做出一件别出心裁的大事以此来吸引大家的目光,但事实总是失败而告终,反而一件很平凡的小事却被大家称道,这或许不是贾里一个人的困惑,也是很多人的,学生能明白伟人其实很平凡,品质也很朴素,做好自己的每件事就是成功吗?
这一单元的教学,要注重生动性、活泼性,激发学生脑海中类似的情景,让他们畅谈自己的独特的、真实的感受,从而体会作者流露的情感,学会珍惜现在的学习时光,树立远大的目标,并为之踏实不懈地努力。
四、教学过程
第1课时 单元整体学习
学习目标:1、了解单元学习内容,确定探究专题
第一块:明确单元专题含义: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活动:让学生查阅字典 学生查字典了解“金色”是否可以与“年华”搭配
2 布置活动:让学生阅读单元提示 讨论结合提示谈自己对“金色年华”的理解
第二块:了解单元大概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导入:让学生浏览目录、课文(还可以延伸到发展性评价手册) 明确任务
2 巡视、指导 浏览目录、课文
3 布置讨论:本单元的内容结合你的兴趣、爱好及你的理解确定一个专题内容作为本单元的探究问题。 讨论、组建学习小组
第三块:确定单元活动方案: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布置学生商定单元的活动主题及计划(活动要有广泛性和趣味性要结合单元专题) 讨论、交流
第四块:学习评价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价内容:1、你明白什么是金色年华吗?2、你有自己的专题吗?3、你能说出哪些课文题目,作者,文章的主要内容或人物? 自我反馈
2 小结: 自我小结
第2课时 《往事依依》(一)
学习目标:1、理解文学对少年儿童成长的重要意义;
2、能体会文章蕴含的丰富的情感;
3、初步了解引用这种写法的好处。
课前学习:学生熟读课文,读准生字词,做好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导入;今天向大家介绍一位特殊的客人,她曾经是一个教育学专业毕业初教历史的中学教师,而现在成为一个有口皆碑充满人格魅力的语文教育学家,她是谁呢?在于漪的脑海中那些事情是记忆犹新的 熟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
2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每个深印在于漪脑海中的片段给她留下了怎样的感受?你有过相似的情景吗? 学生讨论,小组交流
2 组织学生大组交流、评价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派代表交流
课后学习:1、将文中诗句补充完整,整理到读书笔记上。
第3课时 《往事依依》(二)
学习目标:通读课文,能对自己喜欢的语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并能背诵自己喜欢的语句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检查学生整理诗句的情况 小组交流
2 正是因为其中一个或几个佳词丽句,前面的一些诗歌才得以流传;一篇文章,或因为其情感的注入,或因为其用词精妙才有了打动人心的恒久的艺术力量,本文也是如此,请同学们从文找出一些这样的你喜欢的句子,说说你为什么喜欢它,也就是说,你认为它好在什么地方? 学生自读课文,做好批注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2 学习评价:从作者从小喜爱文学到现在成为一位成功的语文教育家,你受到了那些启发? 讨论交流
课后学习:小组出一期“文学伴我一起成长”的'手抄报
第4课时 《幼时记趣》(一)
学习目标:1、能疏通文句,把握文章内容,体会作者儿时观察昆虫的童趣。
2、能口头翻译课文,在熟悉文句的基础上,复述课文内容。
3、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学习:熟悉课文内容,准备好《常用古汉语字典》。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精读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结合注释,疏通文句,通过反复的朗读,基本理解文意。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结合书下注释和字典,尽量扫除文字解释的障碍。
2 组织学生互相翻译 讨论、评价
3 教师根据学生翻译的情况提示一些重要语句 学生进行标注,划出重点。
4 组织学生再次互相翻译 学生熟悉字词句的翻译
第二块:语文活动:看谁复述文章最棒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以小组为单位,先小组复述,选派代表,然后大组交流 学生推荐
课后学习:1、回家将文章内容复述给自己的家人听。
2、抄写一定量的字词句解释,最好是自己不熟练的。
第5课时 《幼时记趣》(二)
学习目标:1、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体会作者的情感。
2、学会细心观察大自然,观察生活。
3、学会并运用联想和想象来写景状物,抒发感情。
4、能探寻作者“物外之趣”的由来,发表自己的看法。
课前学习:1、已经能够很熟练的进行文章的复述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检查学生的复述情况 交流
第二块:体会物外之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在熟悉文章的过程中,作者的哪个乐趣你最为感兴趣。请用短语来概括这种乐趣,并说明你感兴趣的理由。 阅读、讨论
2 组织学生交流 交流,学生互评
3 作者为什么有这样的“物外之趣” 阅读,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组内交流,讨论
第三块:语文活动:童年记趣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学生根据自己的感受,写自己童年的趣事,可以仿照原文 写片段、交流、评价 教师提醒运用联想与想象,并注意修辞手法
课后学习:1、摘抄一些名家地方童年趣事到读书笔记上。
第6课时 《十三岁的际遇》
学习目标:1、能体会作者对北大的深厚感情
2、能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一定的启示
3、能积累一定的词汇
课前学习:熟读课文做好批注。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导入:北大,是一所很多学子向往的大学,一位女孩十三岁进入北大,如今已有三各念头,北大在她的脑海中有什么印象呢? 思考,划出相关的词句
3 组织交流 交流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问题创设:北大在作者脑海中如此的深刻,可以用书上怎样的话语来形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呢? 思考、划出相关语句
2 组织交流
3 作者还是要离开北大,是抛弃北大吗?你如何看待作者的离开。 思考、讨论
4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
5 你从作者的经历中得到哪些启示? 思考
6 组织交流 交流
课后学习:做评价性手册
第7课时 《伟人细胞》 (一)
学习目标:1、通读课文,体会人物形象所包含的内容,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2、体会文章如此精彩是因为深入生活,注重对生活的积累。
3、能品位文中生动活泼,诙谐幽默的语言。
课前学习:1、查工具书解决课文中的生字词,熟读课文。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析题:什么是细胞?伟人的细胞是什么? 听讲,回答
2 在贾里的眼里,伟人应具有怎样的细胞? 熟读课文,分析,思考
3 组织讨论 学生讨论
3 贾里为追求伟人细胞做了哪些事情?请你短语来概括。 自读课文,划出相关语句,小组讨论
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交流,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贾里做事是不是一帆风顺?他为何失败?又为何成功呢? 学生自读课文,小组讨论。
2 老师组织交流 交流,评价
课后学习:1、将失败原因与成功原因整理到能力训练本上。
第8课时 《伟人细胞》 (二)
学习目标:1、熟读课文复述主要内容。
2、了解人物的形象说出自己的情感体验。
3、能体会文中的含义。
课前学习:1、准备复述课文部分内容。或演当中的片段
课堂学习:
第一块:整体感知课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导入:复述课文相关内容或演当中的片段 复述或表演
2 组织评价 评价
第二块:精读课文内容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你认为伟人应该有怎样的细胞? 思考讨论
2 组织交流、评价 交流评价
3 你有什么话对贾里说,让他更好的成长? 思考
4 组织交流 交流
课后学习:1、摘抄相应 的片段到读书笔记本上。
第9课时 诵读欣赏
教学目标:1、能在熟悉诗歌内容的基础上有感情的朗读诗歌
2、能体会诗歌所描写的意境
课前学习:收集诗歌的相关资料,熟悉诗歌的内容,并且能够熟读成诵。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小组学习自己选定的诗歌,分派组员,担任不同的工作,有专职朗诵的,有负责讲解的,有负责做背景的。 朗读,思考,准备
2 检查情况:学生上台朗诵诗歌,并进行解释意境。其他同学可质疑。 朗诵,解释,质疑
3 评优秀组,最佳朗诵 思考、讨论
课后练习:熟读背诵诗歌。
第10、11、12课时 写作
本单元的写作训练
本单元教学目标是继续注重学生关注自己的日常生活,学会观察,学会体验,学会表达,注重自己内心感受的流露,注重通过写作与他人交流。为了让学生能尽量用词达意,必须加强学生的阅读量,学会用词,自我修改作文是较好的方法。
第10课时:
学习目标:猜猜我是谁?
课堂学习: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自我推荐是现代社会人最基本的素质,你能很好的向别人推荐你自己吗?学生自己写关于自己的介绍,不署名,让同学猜 写作
2 组织交流,猜 交流,猜
3 为什么有的同学文如其人,有的一点也不象呢? 思考
4 组织交流 交流
课后学习:1、自学“说真话,抒真情”
第11课时:
学习目标:真话连连,真情片片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提供参考题目:“那一次,我 ;想起了 ;等 学生讨论自定
2 明确写作要求 写作
3 组织学生自改 自己修改
课后学习:进一步自改作文。
第12课时: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 出示评改标准和要求以及修改符号 组内交流,互改
2 学生推荐作文师生互动评改作文
教师听取各组意见指导学生评分
课后学习:把自己好的作文贴在白板上让学生阅读。
第13课时 口语交际
学习目标:1、能根据不同场合、不同对象选择合适的话语
2、说话能文明得体,称呼得当,口气平和,态度诚恳,内容健康,用词不粗俗。
课前准备:拍摄校园说话不得体现象情景再现录象
第一块:展示不得体现象:
教学步骤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1 展示校园说话不得体现象,思考你是否有这样的现象发生在你身上? 学生反思
2 组织交流 交流
3 你认为这样不得体的现象有什么危害? 反思交流
4 组织交流 交流
5 我们如何来避免杜绝这样的现象呢? 反思交流
6 组织交流 交流
7 说话得体训练(书后练习) 训练
8 组织评价 评价
篇11:七年级英语期中第二单元复习要
关于七年级英语期中第二单元复习要
多数情况下,名词做定语时(即名词修饰名词),定语不用复数。
anappletree――――――――――fiveappletreesbeefandtomatonoodles
但是,当第一个名词变复数为不规则变化时(如woman,man)例外:
Awomanteacher――――――――twowomenteachers(前后两个名词都变复数)Amandoctor―――――――threemendoctors
CanIhelpyou?你要买什么肯定 Yes,please。Iwouldlike……否定 No,thanks。
aswellas
(1)aswell常用作状语,作“又;也”解,相当于too或also,常位于句末,无须用逗号与句子分开IamgoingtoLondonandmysisterisgoingaswell(=going,too)。
2)aswellas常用来连接两个并列的成分,如名词、形容词、动词、介词,通常不位于句首。作“也,还”解。它强调的'是前一项,后一项只是顺便提及。因此连接并列主语时,谓语动词与前一项一致;翻译时要先译后面,再译前面。而用notonly。。。butalso。。。连接时,谓语动词与后一项一致。如:Yourwifeaswellasyouisfriendlytome。
3)aswellas用来表示同级比较,指“一样好”。Youlookaswellasyoudidtenyearsago。你的身体看起来还和十年前一样好。
4)用作介词,此时,aswellas相当于besides,inadditionto,意思为“除……之外”,后面通常接名词或动词,尤其是位于句首时。
Aswellas/Besides/Inadditiontoeatingfivecoursemeals,theydranksevenbottlesofwine。
篇12: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影响;
学习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二)课前自学
1.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图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
(1)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从此,门第不高的,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
(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5)唐太宗即位后,扩充了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
(6)武则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
(7)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
二.交流展示
三.小组讨论
1.科举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如何得到完善?
2.科举制度创立起了什么作用?
四.达标训练
(一)
1.科举制度在朝创立,在朝逐渐完善,直到才被废止;
2.在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3.在科举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二)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
2、科举制创立于()A.隋朝B.唐朝C.西汉D.魏晋
3、科举制逐步完善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4、科举制废除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5、首创殿试、武举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
6、有利于唐诗繁荣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
7、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8.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
A.参加科举考试还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B.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
C.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D.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三)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谁统治的时候正式诞生?
篇13: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本课的难点: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从简介隋唐以前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才可以做高官,引出课文引言中李昂拒绝说情的小故事,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介绍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之后(583年)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他为什么要废除呢?请学生阅读课文正文第一段,自己分析或分组讨论隋文帝废除旧制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旧制对中央政权的不利之处。
2、在学习隋朝创立科举制时,教师可以围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朝廷得到了什么?进而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3、科举制度的完善,一目,可以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顺序各有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例如:
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观察《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结合旁边课文小字中唐太宗的话和课文中所引唐朝诗人赵嘏,太宗皇帝真长策的诗句,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分析,科举考试的获益者是封建统治者皇帝。
分析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样做?”“请你再估计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4、学习“科举制度的影响”一目时,可以在前两个子目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组织学生分小组总结、讨论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分析。
5、利用“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阅读分析”,指导学生活动。
6、教师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自己讲述还是引导学生活动,都要把握好对隋唐科举制度评价的分寸。
四、小结:指导学生按人物顺序编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并观看反映科举制度的多多媒体资料
五、练习: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
六、作业: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篇14: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目标: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主要情况,了解它给隋唐社会带来的影响。
2、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通过讨论隋朝创立科举制度的原因、科举制度的影响等问题,培养学生从具体历史事实引出结论的能力。通过采用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共同学习、互相促进的能力。
[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为:以科举制度创立和逐渐完善的过程。
本课的难点:本套教科书前面的内容中没有介绍士族制度和九品中正制,因此学生难以理解隋唐时期选官方式变化的进步意义。
[教法、学法]应用多媒体课件,运用启发式和问题目标教学法。
[教学手段]多媒体课件
[课时]1课时
[课型]新授课
[教具]地图册、科举制度相关多媒体、图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上节内容。
二、导入新课:
教师可以从简介隋唐以前必须有地方官吏、高门权贵推荐才可以做高官,引出课文引言中李昂拒绝说情的小故事,在对比中激发学生对科举制度学习的兴趣,由此导入新课。
三、讲授新课:
1、介绍隋王朝建立之初,沿袭以前的选官制度,但是两年之后(583年)隋文帝就下诏令予以废除。他为什么要废除呢?请学生阅读课文正文第一段,自己分析或分组讨论隋文帝废除旧制的原因。注意引导学生认识这种旧制对中央政权的不利之处。
2、在学习隋朝创立科举制时,教师可以围绕“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会给各种人带来什么变化”为题,指导学生进行推理分析“高门权贵的子弟失去了什么?原来把持选官实权的地方官和高门权贵失去了什么?出身低微的读书人得到了什么?朝廷得到了什么?进而总结科举考试的直接作用”门第不高的读书人可以凭才学做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从地方集中到中央。
3、科举制度的完善,一目,可以按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顺序各有侧重地展开学习活动。例如:
探讨国学与科举考试的关系,认识科举考试把读书、应考、做官联为一体。观察《唐太宗时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图,结合旁边课文小字中唐太宗的话和课文中所引唐朝诗人赵嘏,太宗皇帝真长策的诗句,从政治角度、思想角度分析,科举考试的获益者是封建统治者皇帝。
分析武则天开创殿试,亲自出题面试举人的意图是什么?
提问学生“如果你是一个准备参加进士科考试的举人,得知唐玄宗规定诗赋作为今年考试的内容,你会怎样做?”“请你再估计一下唐朝的文学界、教育界将呈现出怎样的局面?”
4、学习“科举制度的影响”一目时,可以在前两个子目学习的基础上,直接组织学生分小组总结、讨论隋唐科举制度的影响。注意引导学生从政治、思想、文化、教育、社会矛盾、社会风气与习俗等方面分析,从对外国、对后世以至今天影响的角度分析,从科举制度与唐朝繁荣的关系角度分析。
5、利用“活动与探究”栏目中的“阅读分析”,指导学生活动。
6、教师在本课教学中无论是自己讲述还是引导学生活动,都要把握好对隋唐科举制度评价的分寸。
四、小结:指导学生按人物顺序编制“隋唐时期的科举制度大事记”。并观看反映科举制度的多多媒体资料
五、练习:你认为唐朝的进士科重视诗赋考试好不好,为什么?
六、作业:唐朝进士科重视考诗赋,对于唐朝文学繁荣和发展、诗歌艺术的普及与提高是有利的。对于确立唐诗在中国诗歌发展的地位有着很大的促进作用。‘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3
一.课前导学
(一)认清学习目标,明确学习要求:
1.了解科举制度在隋唐时期产生和完善的情况;
2.分析科举制度的影响;[]
3.认识科举制度的出现是中国古代选官制度的历史进步,是隋唐繁荣的因素之一,符合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从而认识制度创新是人类社会进步的组成部分。
学习重点:科举制度的创立、完善、影响;
学习难点:科举制度的影响。
(二)课前自学
1.根据学习目标,结合图片认真阅读课文中所有内容,并思考目标中的问题;
2.独立做好下面的基础知识练习题,并进一步识记、巩固:
(1)以来,官员大多从各地高门权贵的子弟中选拔;
(2)隋文帝开始用的方法来选拔官员;
(3)隋炀帝时正式设置,我国科举制度正式形成。从此,门第不高的,可以凭才学作官;选拔官吏的权力,也从集中到;
(4)唐朝科举制度逐渐完善,以、两科最重要。
(5)唐太宗即位后,扩充了的规模。进士科考中第一名的,称为;
(6)武则天时,开始了,并增设了;
(7)唐玄宗时,成为进士科主要的考试内容,促进了唐诗的繁荣;
(8)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才被废止。
二.交流展示
三.小组讨论
1.科举制度是怎样创立的?如何得到完善?
2.科举制度创立起了什么作用?
四.达标训练
(一)
1.科举制度在朝创立,在朝逐渐完善,直到才被废止;
2.在科举制度创立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3.在科举制度完善的过程中出现的关键人物是、、;
(二)
1、我国科举制正式诞生于A.唐太宗B.唐玄宗C.隋文帝D.隋炀帝
2、科举制创立于()A.隋朝B.唐朝C.西汉D.魏晋
3、科举制逐步完善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4、科举制废除于()A.隋朝B.唐朝C.明朝D.清朝
5、首创殿试、武举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
6、有利于唐诗繁荣的是()A.唐太宗B.武则天C.唐玄宗D.隋文帝
7、下列关于科举制度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唐代创立并完善了科举制度B.科举制度就是用分科考试的方法选拔人才
C.进士科是唐代普遍推崇的科目D.科举制度激发了读书人的自信和热情,推动了唐代社会的发展
8.与科举制有关的成语“衣锦还乡”反映的是
A.参加科举考试还乡时可获得一套新衣B.读书人在科举考试考中后地位有巨大变化
C.只有身穿锦衣才会允许参加考试D.读书人用华丽的服饰来证明自己的身份
(三)阅读下列材料:
“英国大百科全书中说:我们所知道的最早的考试制度,是中国所采用的选举制度,及其定期举行的考试。”
请回答:
(1)材料中的“选举制度”指的是什么制度?制定该制度的目的是什么?
(2)这一制度开始于哪个朝代?谁统治的时候正式诞生?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二单元复习教案
篇15:七年级下历史 单元三复习 教学设计
七年级下历史 单元三复习 教学设计
单元三复习 教学设计示例从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到1840清朝鸦片战争以前,我国的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
1、《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
这课教材首先介绍朱元璋在反元农民战争中起家,进而发展势力,建立明朝,统一全国。接着介绍明朝建立以后,为保证明王朝的长治久安,朱元璋及前期的皇帝不断加强和扩大君权。通过对地方和中央行政机构的改革、厂卫制度的设置、八股取士等,使明朝封建专制空前加强,最后讲靖难之役发生,这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争夺皇位的斗争。斗争的结果朱棣夺取了皇位,继续实行一系列强化封建专制的措施。
“明朝的勃兴”要了解以下内容:①关于红巾军起义,其爆发的根本原因是元朝统治者对各族人民实行残酷的阶级压迫和民族压迫。②关于朱元璋势力的发展,要注意朱元璋注意吸收地主阶级的知识分子为自己出谋划策,这是他的实力不断壮大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他由起义领袖演变成开国帝王的一个原因。其中,朱升提出“高筑墙,广积粮,缓称王”的建议,对朱元璋势力的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③明朝的建立,结合《明太祖》的图画,要记忆此图;知道元朝在全国统治的结束,明朝完成统一。观看《明朝疆域》图了解明朝疆域的大致范围。
“废除丞相加强君权”这一目包括两个内容言①加强君权。明太祖加强君权的措施很多,教材集中叙述了他改革地方和中央的行政机构的措施。②内阁制度的形成。只要知道明成祖时阁臣可参与机务,协理朝政,以后形成专设衙门即内阁,就可以了。
本目小字叙述明太祖惩治贪污的情况。通过阅读要明白这样做的目的是为了巩固明朝的封建统治,因为官吏的贪污,既侵犯了封建国家的经济利益,又额外加重人民的负担,会激起人民的不满和反抗,威胁到明朝的统治。
“锦衣卫和东厂”这一目学习时,要掌握三点:①锦衣卫和东厂的设置及其职能;②设立厂卫的目的是为了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③厂卫均由皇帝直接管辖,因此它是加强君权的一项重要措施,是明朝君主专制空前退化的表现。
本目小字部分,用具体事例说明厂卫特务是如何监视官吏和镇压人民的。
“八股取士”叙述明朝沿袭科举制度,用八股文来选拔官吏及其所造成的严重后果。阅读课文中的一段古文,加深对明朝科举束缚思想不求实际的印象。
“靖难之役”这一目包括三个内容:①“靖难之役”的起因和性质。明太祖实行分封制,原意是想让藩王“夹辅王室”,起到保护君权的作用,结果适得其反,藩王势力膨胀,形成“尾大不掉”之势,反而对君权构成威胁,建文帝只好实行削藩。这激化了皇室内部的矛盾,导致了“靖难之役”的爆发。燕王起兵的目的是为了夺取皇位,因此战争的性质是一场统治阶级内部的斗争。
②“靖难之役”的过程。这部分内容是作为小字安排的,可自行阅读。③“靖难之役”的结果。战争最后以朱棣的胜利告终。他为了保护自己抢到手的皇位,继续实行建文帝的削藩政策,加强了君权。而削藩的结果,封在北方的藩王,或者被削去护卫,或者被迁往南方,使北方对蒙古的防御力量大为削弱。为了弥补这个缺陷,他又于1421年下令迁都北京,“以天子备边”。
2.《稀疏的资本主义萌芽》
这一课介绍了明朝社会经济发展的情况。明朝初期,为安定社会和增加财政收入,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使社会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农业方面,引进、推广新品种,使农作物产量提高,品种增加。手工业方面,纺织、制瓷、采矿、冶炼业技术都比前代有了很大的提高。农业、手工业的发展;促进了商品经济的活跃,到了明朝中后期,在商品经济繁荣的江南一带地方,稀疏地出现了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
“明初的休养生息政策”主要学习以下几点:①明太祖实行休养生息政策,包括实行这个政策的历史背景――长期的战争造成经济的凋敝,引起社会动荡,政府财政收人减少;目的――为了安定社会,增加财政收入;措施――奖励垦荒,实行屯田,兴修水利。明初休养生息的重点在发展农业。②休养生息政策的作用――促进了农业的恢复和发展,政府税收大大增加。
“农作物引进新品种”这一目包括以下内容:①粮食生产的发展。为解决人口增加、粮食日益紧张的问题,明朝一方面在南方大力发展双季稻,另一方面则在16世纪从国外引进、推广玉米、甘薯等高产作物。阅读教材中叙述玉米、甘薯引进过程的小字和摘自徐光启《农政全书》的那段古文,以加深印象。
②农业经济作物的种植,介绍了棉花种植的发展情况。
“技艺先进的纺织、制瓷和采矿业”这一目着重叙述了明代的纺织业、制瓷业和采矿业发展情况。纺织业包括棉织和丝织。由于植棉业的继续发展,明代的棉纺织业不仅成为农民的主要副业,而且涌现了许多棉纺织业中心,其中松江仍是当时最主要的棉纺织业中心,史载其地:家纺户织,远近流通”(《农政全书》卷35),“以棉布衣被天下”。时有“买不尽松江布,收不尽魏塘纱”之说。阅读课本上所引此谚语,以了解当时松江所产棉布数量之多,观看课本上的图画《明朝松江府的印花布》,以了解松江所产棉布质量之精美。关于棉织业,回顾明朝以前宋元棉织业发展情况。丝织业仍以苏州、杭州最为著名,另外山西潞绸、四川蜀锦也很精美。关于制瓷业,明白三个问题:①制瓷业在明朝进入以青花瓷为主的灿烂时期。回忆已学过的元朝青花瓷,再将明朝所产青花瓷与之对比,明朝青花瓷不仅产量和品种更多,而且造型更多样,花纹也更优美,观看课本上的图画“青花海水行龙纹扁瓶”,以加深印象。②景德镇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制瓷业中心。教材用一段小字具体描述了景德镇的瓷器生产情况。关于采矿业,明代采矿技术比前代发达,有河北遵化、广东佛山等冶铁中心。观看课本上的图画《大钟寺的华严钟》,以了解明代铸造工艺的高超水平。
“空前活跃的商品经济”这一目先要了解“商品”和“商品经济”这两个概念的含义。所谓“商品”是为交换而生产的劳动产品,;而“商品经济”是以生产商品为特征的经济关系。在中国封建社会里,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的自然经济占主要地位,商品经济尽管早已存在,但并不占重要地位。只是到了明朝中期以后,由于农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商品经济才空前活跃起来。明朝中后期商品经济的发展情况有三点:①商品数量增多。农民和手工业工人所生产的粮食、棉花、茶、生丝等大量投入市场,成为商品品种达200多种。②市镇的兴起。南北两京的商业极为繁荣,北京“因帝都所在,万国梯航,鳞次毕集”,“四方之货,不产于燕,而毕聚于燕”,南京“百物皆仰给于贸居”。除南北两京,全国还有30多座较大的城市。观看课本上《皇都积胜图》的图画,以加深印象。③集市贸易的繁荣。可自行阅读。
“机户出资,机工出力”这一目叙述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既是本课的重点,又是难点。思考商品经济的发展对手工业生产的影响,商品经济的空前活跃,为手工业生产提供了更多的原料,使手工业产品有了更多的销售市场,从而刺激了手工业生产的发展,使它的生产规模越来越大,分工也越来越细;同时,由于市场竞争的结果,也促使手工业生产者不断产生分化,少数资金较为雄厚、生产条件较好、善于经营的逐渐富裕起来,大多数手工业者贫困破产,丧失生产资料,不得不出卖自己的劳动力去当雇佣工人。这样,商品经济的发展,就为资本主义的萌芽创造了条件。然后根据教材的内容以苏州、松江等地为例,以其中的丝、棉纺织手工工场来说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要着重讲明机户和机工的区别:机户拥有资金和生产资料(织机、机房、原料),雇佣工人来替他生产,靠剥削工人来发财,是早期的资本家;机工一无所有,靠出卖劳动力为生,过着“得业则生,失业则死”、“朝不谋夕”的生活,是早期的雇佣工人。他们之间的关系是“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与被雇佣的关系,这就是资本主义性质的生产关系。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萌芽,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衰落的标志。教材中的两段文字和图画《施复夫妇成为机户》具体描述了机户和机工的情况。
明代中后期资本主义萌芽的局限性,那就是它只稀疏地出现在商品经济发达的江南某些地区,如苏州、杭州等地。就全国来说,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仍占主要地位。用个形象的比喻,明代中后期的资本主义萌芽不过是自然经济的汪洋大海中的一叶扁舟。
3.《边疆民族的发展和对外关系》
这一课具体讲述了明朝的民族关系和对外交流。民族关系主要是介绍蒙古族的鞑靼部与明朝以和为主,双方边界互市,反映了蒙汉人民希望和平相处的共同愿望。建州女真在首领努尔哈赤的带领下,发展成为一支强大的力量。对外交往主要讲述了明朝前期郑和下西洋促进了我国同亚非各国的友好关系。明朝中期戚继光组织“戚家军”击退倭寇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侵扰。16世纪时,西方殖民者相继到我国沿海地区进行侵略活动;欧洲天主教传教士也随之来我国传教,有些人在传教的同时致力于中西方文化的交流,其代表人物有意大利的传教士利玛窦。
“俺答汗与明朝和好”这一目是本课的一个重点,主要包括以下内容:①明朝与蒙古连年战争,对蒙汉互市经济的破坏。回顾汉、唐和元朝的历史,了解到蒙古草原很早就和中原地区有着密切的经济联系,彼此互相依存,互相补充。元朝实现全国的大统一后,更把蒙古草原与中原地区结成政治上、经济上不可分割的整体。元朝的统治被推翻后,以元顷帝为首的蒙古贵族退回蒙古草原,继续统治着长城以北地区,与明朝处于对立状态乙双方连年争战,破坏了蒙古草原与中原地区的经济联系,给蒙汉两族人民带来了无穷的灾难。因此,蒙汉人民,特别是单纯从事游牧经济,缺少布帛、粮食和手工业晶的蒙古人民,迫切要求停止战争,恢复双方的经济联系进行和平的互市贸易。②俺答汗与明朝和好。俺答汗是蒙古族的一位杰出首领。他顺应历史的潮流和人民的愿望,多次主动向明朝提出互市要求,遭到拒绝后,甚至不惜动用武力强迫明朝改变态度。虽几经曲折,最后终于获得成功。双方于16世纪70年代初达成协议,明朝封他为顺义王,并开放大同、宣府等处互市。俺答汗和他的夫人三娘子与明和好,促进了互市贸易的繁荣,从而也推动了蒙古经济的发展。呼和浩特城的修建并发展成蒙古地区和内地贸易的商业城市,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这是俺答汗最主要的历史功绩。此外,俺答汗还有其他许多历史功绩,如吸收汉人,在蒙古地区发展农业、修建城池(如呼和浩特)、房屋,并让子弟学习汉文书籍等,从而促进了蒙古社会经济的发展。不过这些内容是用小字描述的,自行阅读。教材还有一段小字生动地描述了俺答汗与明朝和好后,蒙汉互市的热闹情景,并配有一幅《俺答汗和三娘子亲临互市市场》的插图,可自行阅读观看。
“后金的兴起”这一目教材首先叙述了建州女真的南迁及其生活。回顾金朝建立以前的女真族,原先居住在松花江、黑龙江下游一带,过着渔猎生活,12世纪初阿骨打建立金朝后,部分女真人迁入中原,逐步融合于汉族之中,还有一部分女真继续留居东北。15世纪中期,留居东北的女真人中的一支建州女真,辗转迁移到辽东长城外边。南迁之后,建州女真过着农耕、畜牧和渔猎生活,并受到明朝的民族压迫。
教材接着叙述了努尔哈赤统一女真和建立后金的情况,这是本课的一个重点。观看课本上的图画《努尔哈赤建元即位图》,要明白他是女真的杰出首领。他统一了女真各部,创立了八旗制度,使女真势力强大起来。1616年,努尔哈赤称汗,建立后金政权,后金政权的建立,是满洲国家形成的标志。
“郑和下西洋”主要学习三个问题:①郑和下西洋的条件和目的。回忆前两课学过的内容,可以了解到:明初统治者实行休养生息政策,采取了一些恢复和发展生产的措施,使社会经济得到发展。
明成祖时,明朝已成为世界上的富强国家,这就为郑和下西洋准备了必要条件。至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目前史学界有各种说法,课本上只写大家认识比较一致的观点,即为了加强明朝同海外各国的联系。②郑和下西洋的情况。阅读课本上介绍郑和生平的小字并观看彩图《郑和下西洋邮票》,了解郑和第一次航海的经过七次远航到达的地区和下西洋的盛况,明白“这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郑和是我国也是世界历史上的伟大航海家”。③郑和远航的历史意义。阅读小字了解郑和船队与西洋各国的贸易和西洋各国国王、使臣及商队来华访问的情况,认识到远航促进了中国和亚非各国的'经济交流和友好关系。
“戚继光抗倭” 这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主要学习以下几个内容:①倭寇对我国东南地区骚扰的广泛性和严重性。倭寇从元朝开始骚扰我国东南沿海地区,及明益甚,但明朝前期,、国力强盛,海防巩固,所以为祸不大。到明朝中期,一方面是政治腐败,海防松弛,另一方面是东南沿海的奸商不顾国家和民族的利益,勾引倭寇上岸抢劫,共同分赃,倭患遂形猖獗。其骚扰范围之广泛,可观看《戚家军抗倭形势图》,从北边的辽东半岛直到南边的广东、海南岛同时告警;其严重后果,是损害了沿海人民的生命财产,破坏了我国的主权。
②戚继光带领戚家军抗倭。阅读介绍戚继光生平及其训练戚家军的小字,观看课本前面的彩色图画《山东蓬莱明清水城》和课本中的图画《戚继光》,阅读戚继光诗句“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利用《戚家军抗倭形势》的地图,了解他带领戚家军在浙江、福建、广东抗倭的经过,并分析戚继光抗倭取得成功的原因:一是抗倭斗争的正义性,二是戚家军作战勇敢,纪律严明,三是其他爱国军民如俞大猷等的配合。抗倭斗争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反抗外来民族侵略的斗争,戚继光是一位杰出的民族英雄。本目教材最后有一段小字叙述戚继光善于用兵的情况,这也是他取得抗倭胜利的原因之一,不过比之前面所讲的三个原因,它是比较次要的。
“西方传教士的东来”这一目包括两个内容:①欧洲殖民者对我国沿海地区的侵略活动。重点了解葡萄牙殖民者攫取在我国澳门的居住权的侵略罪行。②西方传教士来华传教。欧洲的天主教(基督教的一大教派)传教士是跟随殖民者之后来到中国进行宗教活动的。他们当中,一派以传教作掩护,在中国测绘地图,搜集情报,为欧洲殖民者的侵略活动服务。另一派认为到中国传教,不能有不友好的行为。这些人为了取得中国官员和士大夫的信任和支持,向中国介绍了一些西方的科学技术,并把中国文化介绍到西方,客观上促进了中西文化的交流。这是本课难点。学习这一目内容时,要学会辩证地分析史实。教材中着重介绍了后一种传教士的情况,学习时,可按照教材叙述了解,以利玛窦为代表,用他的具体事迹来认识这些传教士所起的促进中西文化交流的客观作用。
4.《明末农民战争和清军入关》
明末农民战争是中国封建社会规模最大的一次农民起义,它具有封建社会农民起义的典型性。从原因上看,明王朝政治上的腐败黑暗统治,经济上的土地高度集中和苛捐杂税的繁重,是农民战争爆发的根本原因。从经过上看,农民起义军从陕北一隅,发展到横扫半个中国,几十万人联合作战。农民军还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建立大顺政权,规模、水平是空前的。从结果上看,它推翻了腐朽的明王朝,推动了历史的发展,又坚持抗清斗争,符合当时广大汉族人民的愿望,因此意义很重要。李自成作为农民起义的领袖,以他过人的胆略、坚强的意志、朴素的品格而名垂青史。
“闯王进京埋葬明王朝”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主要学习以下内容:①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②明末农民战争的发展过程。
明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可以说和以前历次农民战争的原因;基本上是相同的,即由于封建地主阶级的腐朽统治,把广大人民推入水深火热的困境。不过这个基本原因在各个历史时期又有其不同的表现。就明朝末年来说,其具体表现是:①土地高度集中;②加派田赋;③天灾频繁。关于土地高度集中,课本讲到太湖流域有9/10的人家失去土地。
明末农民战争的发展过程比较曲折复杂,教材未作全面叙述,而是抓住几个重要环节来写。①起义的爆发。1627年,明末农民战争首先在陕北爆发;因为那里的灾情特别严重。在《明末农民战争形势》图上指出起义首先爆发的地点。②起义由分散逐步走向联合。起义初期,农民军有几十支之多。后来逐步走向联合。高迎祥牺牲后,李自成和张献忠各自领导的起义军,成为主要的两支起义队伍。观看课本上的《李自成》图画并阅读描述李自成青年时代经历的那段小字。③李白成起义军攻占河南,提出“均田免粮”’的口号。这个口号是针对土地高度集中、赋税十分沉重的现状而提出的。“均田”,就是要分给农民土地;“免粮”,就是要减免赋税。它符合广大贫苦农民的要求,受到他们的热烈拥护,当时的群众到处兴高采烈地传唱这样的民谣:“杀牛羊,备酒浆,开了城门迎闯王,闯王来时不纳粮。”教材中叙述农民军处死福王朱常洵的小字自己阅读、观看。④李自成起义军攻占西安,建立大顺政权。⑤李自成起义军攻占北京。其进军主要路线是:西安一太原一大同一宣化一居庸关―北京。进军途中,又颁布“三年免征,一民不杀”,“平买平卖”等一系列政策,所以沿途受到农民欢迎,所向披靡,终于攻占北京,推翻了明朝统治。在《明末农民战争形势》地图上指出进军的主要路线,阅读描述起义军攻占北京,李自成入城的两段小字。⑥大顺政权在北京的革命措施。主要有:严肃军纪;命令明朝贵族、官僚交出赃款;镇压罪大恶极的贵族、官僚。这些措施,沉重地打击了封建势力,极大地鼓舞了人心,并且巩固了新生的革命政权。这些措施充分代表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和要求,把明末农民起义推向了高潮。
“清朝的建立和入关”主要有三个内容:①清朝的建立。萨尔浒之战后,后金国力不断增强,努尔哈赤的后继者有了更加宏大的志向。通过阅读课本,可以总结出皇太极为后金政权作出的贡献主要有三点:a.经济上,重视农业生产和改进手工业技术;b.政治上,注意选拔人才,改革机构;c.军事上,联络蒙古各部,并几次对明用兵。这些,都为清朝日后向关内发展,夺取全国政权,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635年,皇太极改女真为满洲。1636年,皇太极在盛京(今沈阳)称帝,改国号为“清”。②清军入关。李自成进军北京的消息传到关外,清摄政王多尔衮急忙率军南下,想进人中原夺取全国政权。驻守山海关的明将吴三桂投降清朝,就为清军打开了由东北进入华北的通道。为了抵御清军入关,李自成率军东征,结果受到吴三桂和清军的联合夹攻,遭到失败。山海关之战,是明末农民战争从胜利走向失败的一个转折点。从此,李自成农民军面临的敌人,不仅有明朝的统治者,还有崛起于辽河流域的清朝统治者。
这是历次农民战争不曾遇到的新的复杂的严重情况。
李自成在山海关之战失利后,主动撤出北京,退往陕西。清军占领北京,清政府把都城迁到那里。此后,在满、汉地主阶级的联合进攻下,李自成农民军连连失利,从陕西又转移到湖北。1645年5月,李自成在湖北通山县九宫山遭到地主武装的袭击,壮烈牺牲。他的部队继续坚持抗清斗争近20年,最后终于失败。观看教材中的图画《湖北九宫山李自成陵墓》。明末农民战争中的两支主力,以李自成农民军所起的作用最大,所以教材以其为主线,对张献忠农民军则作副线处理。学习时只要知道他曾占领成都,建立大西政权就可以了。张献忠牺牲后,明末农民战争结束,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王朝――清朝的统治开始了。
5、《具有鲜明时代特点的明朝文化》
明清时期(1368~1840年)是我国封建社会的最后一个历史时期。这时期的时代特点是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与这种特点相适应的在明朝科技文化上表现为出现了带总结性的科学巨著和一些高水平的科技新成就。明朝的文学、艺术与科技、思想一样,在吸取前人成果的基础上,又上升到新的阶段。文学方面出现了以《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为代表的灿如群星的古典小说;表演艺术方面出现了繁荣的戏剧;图书编纂方面的成就突出,用五年的时间编成了《永乐大典》。
“雄伟的北京城和明长城”这一目是重点之一。学习时要注意以下几点:①北京城和明长城的建筑特点和成就。至于明朝为什么要修建北京城和长城,不必探究。②结合课本地图《明朝的北京城》,了解北京城“布局严整,城墙高大雄伟,街道宽广笔直”的特点,由此得出结论:它是古代城市建筑的杰作。紫禁城的皇宫建筑城,是我国也是世界建筑之林的瑰宝,观看课本彩图《北京明代皇极门》、《天坛》以加深印象。③明长城是在古长城的基础上修建起来的。可回忆秦长城,知道古长城是由春秋战国的秦、赵、燕三国修筑的,秦始皇时进行大规模的修筑,第一次把这三国建造的长城连接起来,并向东、向西延伸,筑成一道西起临洮,东到辽东的城防。此后,两汉、北魏、北齐、北周、隋唐、金朝都曾进行过修筑。明朝又在这个基础上进行大规模的修筑,东起鸭绿江,西至嘉峪关,蜿蜒6000多公里,气魄更加雄伟,成为世界的一大奇迹。观看课本的《山海关》图画、《嘉峪关》彩图、课本地图《明长城》和彩图《明代的长城》,并与秦长城进行对比,指出其地理位置的不同。教材中有关长城的小字部分,可自己阅读。
“科学巨匠和巨著”这一目是又一重点。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明朝涌现了许多杰出的科学家和优秀的科学巨著,本目着重介绍了其中三位科学家和他们的著作。通过阅读教材,了解李时珍生平及其艰苦努力写作《本草纲目》的事迹。观看《李时珍》图画,要记住他写的《本草纲目》是一部具有总结性的药物学著作,世界医药学的重要文献。徐光启写的《农政全书》是一部农业百科全书,记载了我国古代有关农业的理论和科学方法,还介绍了西方科学知识,在农学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明朝时,农业、手工业得到很大的发展,商品经济空前活跃,出现了具有资本主义性质的手工工场。宋应星的《天工开物》就是总结明代农业、手工业生产技术的著作,还反映了明代手工工场的生产面貌,附有许多插图,图文并茂、丰富多彩,被国外誉为“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
以上的三部科学巨著,在世界上都占有很高的地位。《本草纲目》、《天工开物》均被译成多种外国文字,在世界上广泛流传,成为世界人民共同的宝贵财富。三位科学巨匠都博览群书,亲自实践、大量收集资料,进行详尽的分析,他们以严谨治学的态度,追求科学真理不避艰险的精神最终写成他们具有真知灼见的杰作,为人类的科学技术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
“具有民主色彩的思想家”这一目属小字内容,可以自行阅读。
“灿如群星的古典小说”这一目是又一重点。教材首先介绍了明代古典小说发展的情况,然后逐一讲述明代三部著名长篇小说《三国演义》、《水浒传》和《西游记》的内容。关于明代古典小说发展的情况,可回顾前代的传奇、话本和杂剧,进而了解到我国的小说源远流长,它最早起源于古代的神话传说,中间经过魏晋神怪小说、唐朝传奇和宋代话本几个发展阶段。宋代的话本是民间说书艺人创作的白话小说。到了元末明初,一些文人也开始用白话创作小说,我国的白话小说进入了成熟阶段,并且成为明代文学的主流。明代小说的内容,多数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揭露封建统治的腐朽、没落,表达人民的意愿。
关于明代三部著名小说学习时应掌握四点:①小说的作者是谁?――《三国演义》:罗贯中;《水浒传》:施耐庵;《西游记》:吴承恩。②成书于什么年代?――《三国演义》、《水浒传》:元末明初;《西游记》:明朝中期。③小说的题材是什么?――《三国演义》:我国最早的一部长篇小说,也是一部长篇历史小说;《水浒传》:我国第一部以农民起义为题材的长篇小说;《西游记》:一部浪漫主义的长篇神话小说。④小说的主要故事内容是什么?
虽然三部小说的题材不同,但从中能反映出共同的内容。在读这几部小说时,要注意取其精华,不能学习其中的江湖义气,更不能迷信神佛。
“繁荣的戏剧”这一目是本课的又一重点。教材首先简略叙述了明代戏剧繁荣的情况,然后介绍了最负盛名的剧作《牡丹亭》。关于明代戏剧的繁荣,先回顾元代戏剧――杂剧的发达,再了解明代的戏剧继续得到发展和繁荣。但切忌把明代的戏剧说成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因元杂剧虽然也是戏剧,但它同明代戏剧的起源、剧本的结构以及表演形式是各不相同的。元杂剧起源于北方,是从宋杂剧、诸宫调、金院本发展来的。明代的戏剧也叫传奇(传奇)这个名称原来是指唐代的短篇文言小说,宋金以后转借为戏剧的通称,明代中期则专指用南曲写的长篇戏曲剧本),它起源于南方,是从宋元的南戏(用南方的语言、南方的歌曲组成的一种民间戏剧)发展来的。杂剧每本一般是四折,南戏长短自由。杂剧每折一人独唱,南戏可以独唱、对唱和合唱。杂剧每折限用一宫调,一韵到底,南戏比较自由,可以换韵。另外,杂剧与南戏的乐器、乐谱也有所不同。所以,明代的传奇虽然也受到元代杂剧的影响,吸收了杂剧的一些成果,但却不能说它是在元杂剧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关于《牡丹亭》,先阅读课本中叙述汤显祖生平和《牡丹亭》内容的小字,然后了解汤显祖的《牡丹亭》的主题思想是反对封建礼教。阅读教材《唐明皇游月宫》的内容,加深对明代戏剧艺术的理解。
“《永乐大典》”学习这一目时,要通过阅读教材,找出《永乐大典》编纂的时间,内容以及它的作用。通过阅读教材小字内容,了解此书所经历的不幸遭遇。记住《永乐大典》是我国古代最大的一部类书。
明朝的古典小说、戏剧都在继承前人传统之上,有所发展,其中不少小说、戏剧都具有反封建的思想内容。这是由于明朝的时代特点决定的。明朝君主专制空前加强,中后期商品经济发展,出现资本主义萌芽;封建统治阶级政治腐败,农民起义不断,封建社会逐步走向衰落。因此,在思想领域出现反封建思想的同时,文学、艺术领域也必然带有反封建的色彩。
★ 备课组教学计划
【七年级下学期第二单元复习教学设计示例(推荐15篇)】相关文章:
小学六年级教学计划格式示例2023-09-30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计划示例2022022-12-24
学校教师上学期教学计划示例2022-07-22
学校教师个人教学计划格式示例2023-01-30
四年级语文科目教学计划示例2023-02-12
八年级物理教师教学计划示例2022-05-08
五年级数学老师教学计划格式示例2022-10-26
九年级第一学期英语教学计划2024-04-30
《木兰诗》优秀说课稿2022-09-05
小学老师备课教学计划示例2023-0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