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3-05-25 08:04:17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精选17篇)由网友“脏兮兮❀”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篇1: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10月10日下午两点半,还是在师大附中的多媒体大教室,胡明道老师开始了我们期待的专题讲座,专题是《高效课堂的教学行为设计》。

因为胡老师还要晚上到徐州坐火车赶回武汉,所以事先争求大家的意见:中间不休息了,争取五点多一点结束讲座,大家看可行?一位年事已高的老人愿意争分夺秒,希望多给我们学员一些指导,这份真情多么可贵!我们感动中自然要接受,于是响起了热烈的掌声。

胡老师高兴地结合她的教学研究,开始了事例详实、深入浅出且极具感染力的讲座。

她先明确了几个概念:高效、教学行为和设计。所谓“高效”指效果、效益上的高;教学行为指在教学中受思想意识支配的行为;设计指在语文课堂上为获得高效而进行的教学行为方面的设计。

然后,胡老师通过一个个的情景再现般的课堂教学案例,让我们明了课堂教学设计的种种缺憾。如《金色花》课堂教学中,教师让学生产生对文中的“我”是好孩子还是坏孩子的辩论,并把这种生成的辩论再以法庭辩论的方式呈现一遍,耗时23分钟。这就是教学行为设计的空泛偏移。如,阅读课上只讲知识,而抛弃文本的情感价值,这导致阅读教学的情智分裂。再如,在课堂上无探究价值的教师提问,是一种变式灌输。还有固守僵化的教学行为设计、违背规律的教学行为设计等。

接下来,胡老师还是以一个个情景再现的生动教学案例,引发我们的反思,来归因探源,明白它们的根源。如有的老师在教学设计上只偏重学生“认识”层面的设计,这是教师的教学价值观尚未根本转化。它导致教学目标窄化,导致“文本”与“学生”主客体的异化,导致教学价值局限于当前考试和未来中高考的功利化等。如有的老师学生的现代学习方式不够明了,导致现代的学习方式不能在课堂上准确倡导。胡老师说,现代学习方式的特点是: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以问题性呈现,学生的学习要有过程性,要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或合作性,还要能激发学生的创新性。再如,有些老师的课堂教学设计显示出教师的角色尚未彻底更新,老师在课堂上应是指导者和促进者身份。

再接下来,胡老师通过具有代表性的不同的教学设计所呈现的不同教学现场,让我们领悟明白几种教学现场模式,进而获得启示,理解什么是真正的高效课堂。胡老师以图表的方式直观地解说了灌输式教学现场、串问式教学现场、诱答式教学现场和互动式教学现场的不同表现和效果。她说互动式教学现场是能产生高效的课堂。所谓“高效课堂”指单位时间内产生高效益的课堂,即指教学双重主体在民主平等基础上相互交往、积极对答、共同探究,不断生成有效资源的教学过程;也是一种能更大程度地促进全员学生构建新知、习得能力、提升情感,从而获得生命整体发展的教学活动。

胡老师反思式、层进式地一步步让我们明白了什么是高效课堂,然后胡老师给了我们一些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策略。

一、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指南与根基。

1、教学价值的认定,课程理念的导航。

胡老师说,要树立起以“生”为本的教学价值观,它的理念支撑有四个方面:一是尊重学生的自主性,二是关怀生命的整体性,三是理解生命的生成性,四是赞赏生命的独特性。

这种价值认定和理念支撑下的教学:就是面向人的生活世界的实践活动,是有听说读写议思辩的实践;就是生命整体均衡发展的过程;就是尊重自主、开发潜能的学习过程;就是开放的、复杂的对话过程。

2、准确解读文本,创意发现三维。

胡老师说,这里有三个“标高”:一是文本解读要准确;二是文本解读要深刻,能读懂文本背后的东西;三是文本解读要有创见,能敏锐地发现可以切开全篇的点,如《社戏》那戏的“好”与“不好”,《岳阳楼记》中的“异”。

3、认真研究学情,确定切入方向。

胡老师说,同一篇课文,针对不同学情的学生,它的课堂教学设计应有不同。只有充分把握住学情,才可能找准教学的切入方向,设计出能实现高效课堂的设计来。

二、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原则与特征

1、原则有四条:

知、能、情意过程化,

过程学习活动化,

活动内容问题化,

问题探究实践化。

2、特征有三个:

(1)动力性:设计要有能推动生成的动力。它能为三维目标的动态达成铺设过程,它能让有不同差异、不同层次和不同特长的学生都能参与,它必须为教学过程中师生都能发挥创造思维搭建平台,它必须能让教学过程中可能产生的不同内容、不同方向、不同维度的信息都能互相碰撞、交流。

(2)立体性:教学设计中的问题,其解决的路径不是唯一的,应如立交桥一样,有多种渠道,让学生都能思考进去,能发挥不同学生的不同特长。

(3)弹力性:教学设计中要有留白,不要设计得太全太细,要有一定的弹性空间。

三、高效课堂教学设计的框架与内容

1、设定目标,架构环节:

目标的设定不是要把三维目标截然分开,而是在目标中能体现出三维。目标要含有四个要素:主体、过程、内涵、程度。

环节有层进式,总分总式等。在架构环节时要注意:围绕目标、逻辑推进、动静搭配、分合有致、环环相扣、动态达成。

2、着眼细节,精心预设:

预创问题情境,做幽默的引趣人;

拟定探究问题,做智慧的导航员;

策划学习活动,做机智的组织者;

计导学习方法,做聪明的好学长;

链接深度拓展,做温馨的建议者;

整合有效资源,做灵巧的梳理师。

由于时间紧迫,胡老师虽一再简化事例,讲到这里也已到五点半了,只好不舍地无奈结束。

一连三个小时,七十多岁的老人激情始终,声音一直响亮、抑扬顿挫,而且几乎都是站着讲的、几乎没喝一口水。不是一种强大的精神动力支撑,怎么能做到这样?我能强烈地感受到,胡老师想把教学的火种尽量多地撒给我们,想多给我们一些指导和鼓励。这就是老人热爱语文、躬耕教育的情怀使然,是老人生命不止奋斗不息的崇高境界所驱。

多么可亲可敬可爱的胡明道老师!胡老师,经久不息的响亮的掌声就是所有恭听者对您真诚的感谢和深受的感动。我们懂得您的拳拳之心、眷眷之情。正如您上午寄语,我们会做好自己,且行且思且珍惜。

篇2: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培养数学思维能力是数学教学的核心,而概括能力是数学思维能力的基础。所以,数学教学设计的核心是设计概括过程:根据学生数学思维发展水平和认知规律,以及数学知识的发生发展过程设计课堂教学进程,以问题引导学习,尽量采用“归纳式”,让学生经历概念的概括过程,思想方法的形成过程,这是基本而重要的。要做到“讲逻辑又讲思想”,引导学生通过类比、推广、特殊化等思维活动,促使他们找到研究的问题,形成研究的方法;促进学生在建立知识之间内在联系的过程中领悟本质。教学过程中,要在关键点上给学生提供发表自己见解的机会,并让他们自己概括出数学的本质,使他们始终保持高水平的数学思维活动。

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还需从理解数学入手。

影响课堂教学质量的因素众多,但从当前实际情况看,首要的还是我们教师的数学理解不到位导致数学教学的:不“准”——数学概念、思想方法教学不准确,有的甚至教错了;不“精”——没有围绕概念的核心和数学思想方法进行教学;不“简”——纠缠于繁琐的细枝末节,简单问题复杂化。因此,我们教师要下功夫于中学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及其结构体系的理解,努力提高揭示数学知识所蕴涵的科学方法和理性思维过程的能力,想方法使核心概念,思想方法在数学课堂中得到落实,是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和效益的突破口,同时也是数学课堂教学改革的抓手。

例:向量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

与学生熟悉的数一样,向量也是一个“量”,不过这个量有些特别,它既有大小又有方向。“引进一个量,就要研究它的运算;向量如果没有运算就只是一个‵路标′”。研究向量的运算,可以把数及其运算作为类比对象,通过这种类比,可以使学生明确平面向量研究的基本问题及其研究方法,为向量的学习提供一个有力的知识、方法的认知固着点。

向量具有明确的几何背景。向量及其运算(运算律)与几何图形的性质紧密相联,向量的运算(包括运算律)可以用图形直观表示,图形的一些性质也可以用向量的运算(运算律)来表示。例如,平行四边形是表示向量加法和减法的几何模型,而向量的加法及其交换律(a+b=b+a)又可以表示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在平行四边形ABCD中,AD∥BC,AB∥CD,△ABD≌△CDB).这样,建立了向量运算(包括运算律)与几何图形之间的关系后,可以使图形的研究推进到有效能算的水平,向量运算(运算律)把向量与几何、代数有机地联系在一起。

几何中的向量方法与解析几何的思想具有一致性,不同的只是用“向量和向量运算”来代替解析几何中的“数和数的运算”。这就是把点、线、面等几何要素、直接归结为向量,对这些向量借助它们之间的运算进行讨论,然后把这些计算结果翻译成关于点、线、面的相应结果。如果把坐标法简述为:

〔形到数〕——〔数的运算〕——〔数到形〕,

则向量法可简述为:

〔形到向量〕——〔向量的运算〕——〔向量和数到形〕。

概括以上所述,可得如下关于向量的核心概念、思想方法:

代数角度

引进一个量,必须要有运算——向量如果没有运算就只是一个路标;

类比数及其运算,研究向量的线性运算(包括数乘向量运算) ——以定义向量加法为出发点;

数量积——从物体受力做功的物理模型中得到启发;

引进一种运算,就要研究运算律——结合律、分配律、交换律等。

几何角度

数乘向量的几何意义——直线的向量表示,与数轴类比;

向量加法的几何意义——平面的向量表示,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数量积——与几何度量、位置关系相关,使角度和距离这两个基本几何量得到向量表示;

向量法——核心思想是“三步曲”;向量法是坐标法的返璞归真,例如,“根据条件建立适当的坐标系”的向量含义是“适当选择基向量”。

关于概念的核心、思想方法的教学设计示例。

传统上,我们数学教师编制教案(也叫课时教学计划)一般要经过如下几个环节:钻研教材、了解学生、确定教学目的、选择材料、确定教学重点和难点、明确教材的系统和主次、选择教学方法、编写教案。教案一般包括教学目的、重点、难点、教学方法、教具、教学进程(包括复习旧课、引入新课、新知讲解和应用举例、练习、小结、布置作业等)。本着继承与发展相结合的原则,我们在理论研究和实践检验的基础上,确定数学课堂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包含如下几个方面:

教学内容及其解析(概念的核心);目标和目标解析:教学问题诊断;教学过程设计;目标检测的设计。

下面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设计为例,阐释在上述框架下的教学设计基本方法和步骤。

一、教学内容及其解析

这一栏目的要点是:阐述教学内容的内涵;在揭示内涵的基础上说明本课内容的核心所在;必要时要对该内容在中学数学中的地位进行分析;明确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在此基础上确定教学重点。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内容解析。

前面已经学习了向量的概念,研究了向量的线性运算及其几何意义:加法——平行四边形法则;数乘向量——相(位)似变换。本课学习了平面向量基本定理:平面内任一向量v必可唯一地表示为某一组基底{a,b}的线性组合v= a+ b.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表明,有了加法运算和数乘向量运算,平面内任一向量都可以唯一地表示为某两个不共线向量的线性组合,由此,平面内的点就成为可“操纵”的对象,从而通过向量代数运算解决平面几何问题的思想也就得以实现。因此,将这一定理冠以“基本”二字是当之无愧的。顺理成章地,取基底{e1 ,e2}为直角坐标系的x轴、y轴方向的单位向量,那么平面上任一向量a就可唯一地表示为a= xe1 +ye2 ,于是向量a可以用坐标(x,y)表示,由此可以进一步地将向量运算彻底推向“有效能算”的形式——数的运算。所以,平面向量基本定理是沟通几何与代数的关键性桥梁,是向量中承前启后的内容。

教学重点: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意义和作用。

二、目标和目标解析。

为了更加清晰地把握教学目标,以给课堂中教和学的行为做出准确定向,需要对教学目标中的关键词进行解析,即要解析了解、理解、掌握、经历、体验、探究等的具体含义,其中特别要明确当前内容所反映的数学思想方法的教学目标。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目标:

理解平面向量基本定理。

目标解析:

⑴运用向量的加法和数乘向量研究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经历将某一向量在一组基底上唯一分解的过程;

⑵初步理解根据问题特点选择适当基底的重要性,体会基底的作用;

⑶了解向量的“唯一分解”与实数对(坐标)的“一一对应”关系,知道这是向量的坐标表示的基础,从知识联系中体会化归思想。

三、教学问题诊断分析

我们教师根据自己以往的教学经验,对学生认知状况的分析,以及数学知识内在的逻辑关系,在思维发展理论的指导下,对本内容在教与学中可能遇到的困难进行预测,并对出现困难的原因进行分析。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指出教学难点。

“平面向量基本定理”的教学问题诊断和教学难点:

本节内容围绕向量在两个基底上的唯一分解展开。其认知基础,既有物理中的力、速度等矢量的分解、合成的经验,也有向量线性运算的经验。但对于引入基底这个概念的意义,需要在后续学习中才能提供理解的平台,而选择、运用基底进行运算求解的能力则需要在后续训练中才能形成。所以应当设计对基底的作用及意义的说理过程。虽然从形式上看,平面向量的基本定理不难理解,但对其中蕴涵的基本思想——用基底表示几何基本元素,基本定理的作用等,需要一个渐进过程才能有深入了解,这也需要我们教师有意识地安排循序渐进的体会过程。

教学难点:基底的作用和意义;基底的选择;定理中蕴涵的基本思想。

四、教学过程设计。

在设计教学过程时,如下问题需要予以关注:强调教学过程的内在逻辑线索;

要给出学生思考和操作的具体描述;

要突出核心概念的思维构建和技能操作过程,突出思想方法的领悟过程分析;

以“问题串”方式呈现为主,应当认真思考每一问题的设计意图、师生活动预设,以及需要概括的概念要点、思想方法,需要进行的技能训练,需要培养的能力,等。

另外,要根据内容特点设计教学过程,如基于问题解决的设计,讲授式教学设计,自主探究式教学设计,合作交流式教学设计,等。

五、目标检测设计

一般采用习题、练习的方式进行检测。要明确每一个(组)习题或练习的设计目的,加强检测的针对性、有效性。练习应当由简单到复杂、由单一到综合,循序渐进地进行。当前,要特别注意去除“一步到位”的做法,过早给综合题、难题有害无益,基础不够的题目更是贻害无穷。题目出不好、练习安排不合理是我们老师专业素养低的表现之一。

综上所述,围绕数学核心概念、思想方法进行教学是提高课堂教学质量的关键,也是改进教学方式的切入点。这也是我们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应该关注的地方。

对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教学方法的几点探讨

在新的形势下,课程标准发生了变化,作为课标的实践地——初中数学课堂教学必然要相应地改革。新课程理念的实施,依赖于课堂教学的改革。课改首先要从思想改起,相应地,课堂教学设计原则就要进行变化。高效的课堂毫无疑问是老师和学生所想要的,那么如何使得课堂高效呢?笔者认为关键在于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传统的教学是老师说、学生听,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不能得到很好的发挥。高效课堂则是要让学生能在有相同的单位时间内学到更多知识。为此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注意课堂教学的设计原则

1.探究性原则。认真解读初中数学教学标准,我们不难发现其对课堂的要求:初中数学教学中应该积极倡导学生通过自主学习思考、亲自动手实践、与他人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获得知识,课堂决不能局限于被动地记忆、接受、模仿和练习。一句话,这是要求学生的求知方式要转变。学生不能主动地转化,只有靠老师来带动。如何带动呢?课堂是教学的主阵地,这就要求教师在设计课堂时心中必须有“探究”二字,要有一个适合学生学习方式的课堂构架,这是时代的要求,也是新课标的要求。

2.参与性教学原则。新课程改革下,教师已经从圣坛上走了下来,需要对自己的角色进行重新定位。教师在以往的教学中更多的是扮演说和表演的角色,现在则是参与者。新课改要求教师成为学生的学习伙伴或者学习合作者。“填鸭式”的单向交流不再适应新的要求。教师不再简单地以知识的传授者而存在,更多地转变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协调者、协助者。换句话说,在新课程改革下,教学活动的双方中教师要有与学生合作的精神。教师不再高高在上,而是要到学生中去。所以,参与性的教学原则在新课改下必不可少。

3.情境教学原则。有的教师有一个认识上的误区,总是认为谈情景是文科的事,理科不讲那些花架子,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是初中数学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理科注重的是实实在在的知识,这种认识是错误的。学生的学习,不仅需要智力因素的参与,而且需要非智力因素的参与,有时非智力因素的参与也很重要。学习需要各方面能力的配合。具体到数学学习中,大致需要形成以下能力:运算求解能力、逻辑概括能力、空间思维能力、数字处理能力等。然而,培养和提高学生的这些能力,离不开学生的观察、发现、判断。如何让学生的头脑长久地保持高速运转呢?答案是,学生需要有持久的动力。这个动力情景可以提供。当我们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入课堂时,学生感觉到了数学是活生生的,不再是几个抽象的图形和数字或者符号。这时再引导、启发学生就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所以我们说,数学也需要情境教学。

二、如何打造高效课堂

对于基础差的学生来说,数学是很枯燥乏味的。学习数学时,他们往往不积极参与,这其中有不会也有不愿的原因。但是,课堂要高效却必须解决这个问题。试想,一个学生不动起来的课堂会是高效的课堂吗?笔者认为,解决这个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笔者在教学实践中对此进行了探索后认为,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可以有效地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1.以小组的方式组合学生。小组合作首先要进行科学分组。在分组时应该遵循以下原则:(1)人数适中原则。小组的人数不宜过多,多了会给管理带来不便。一般来说以4到7个为宜。(2)实力均衡原则。分组之后要让学生学习有兴趣,有很多因素,但是小组实力均衡是很重要的。具体到分组时要将尖子生、中等生、后进生搭配在一起。这样学生之间可以优势互补、取长补短。分好小组后,教师要通过观察和数据(如各组的平均分)等调平学习小组的水平。这样,尖子生可以帮助和带领中等生和待进生。尖子生可以得到充分发展,增强学习信心和责任感;学习能力较差的学生可以得到及时指导,解决课堂上遗留下来的问题;中等生则可以找差距,一步一步向尖子生靠拢。

2.实践操作。比如笔者在讲“因式分解”一课时,将其分为直接运用公式、提取负号后再用公式、公式套公式、分解其中某项后在用公式几个部分。我将学生分为6个组,要求每个组派一个后进生上黑板板演完成一道题,下面的同学独立完成。板演完了之后由本组的中等生先来改,如果改不了尖子生再出马。对改讲解后,让各组成员先看书,自己独立思考总结出黑板上题目的特点,总结完成后,由尖子生进行总结并发表自己的看法。我欣喜地发现,学生的学习热情非常高。在学生发言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总结出一些规律:一提(公因式)二套(公式),细看几项不离谱,两项只用平方差,三项十字相乘法,阵法熟练不马虎,四项仔细看清楚。若有三个平方数(项),就用一三来分组,否则二二去分组,五项、六项更多项,二三、三三试分组,以上若都行不通,那么拆项、添项就要看清楚。这节课上学生的积极性很高。课堂上该放手时就要大胆地放手,相信学生,他们一定会给你惊喜。当然,教师得做适当引导,放手不是放任。

实践证明,合作学习是新时代的要求,也是课堂教学进行改革的要求。在教学中只要我们遵循行之有效的原则,就能够大大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是建设高效课堂的一个有效途径。当然,小组合作学习作为一种新的学习理念,还存在不完善的地方,需要在实践中不断发展。

篇3: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建立在下面三个基本点上:

一、理解数学,主要是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及其精神的理解,对数学知识中凝结的数学思维活动方式和价值观资源的理解。教好数学的前提是我们教师自己先学好数学。只有我们教师自己对数学的思想、方法和精神有较高水平的理解,才能在教学中自觉地把数学的精神传达给学生,真正发挥数学在学生发展中的关键作用;只有我们教师具有展开数学知识中凝结的数学思维活动的能力,善于挖掘知识中蕴涵的价值资源,才能保证数学知识教学、能力培养和价值观教育的三位一体、有效整合。

二、理解学生,主要是对学生数学学习规律的理解,核心是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只有深入了解学生的数学思维规律,才能知道应采取怎样的教学措施引导学生的数学思维活动,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

三、理解教学,主要是对数学教学规律、特点的理解。数学是思维的科学,数学学科的特点决定了数学教学的特点和规律,只有遵循了这些规律、反映这些特点,数学教学的质量和效益才能真正得到保证。

中学数学的高效课堂教学设计有两个关键:

一、提好的问题。“好问题”有两个标准,即:有意义,并且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有意义”就是所提问题要反映当前学习内容的本质;“在学生思维最近发展区内”的问题才能形成认知冲突、激发求知欲、激活思维,才能使学生的心理保持积极的、适度的求知倾向。

二、设计自然的过程。这是数学知识发生发展的原过程(再创造过程)与学生数学认识过程的融合。一般地,“自然的过程”是一个从知识的背景到典型具体事例的分析,再到具体事例共同特征的概括得到猜想,再到猜想的证明得到新知识(定理、公式、法则等),再到新知识的应用、反思和再概括的过程。

篇4: 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一、设计理念

本着积极践行“535高效课堂”教学模式的理念,此教学设计旨在“突出学生,突出学习,突出合作,突出探究,突出情感态度价值观”。课程分自主探究、合作互动、反馈测评三个大的'模块,教学流程力求完整呈现导学、自学、互学、展示、测评五个板块。合理创设多种情境,让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自主学习,愉快交流,获取知识。

二、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选自义务教育阶段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下册语文教科书第四组第16课,围绕着单元主题--丰富多彩的儿童生活展开,讲述了几个小伙伴之间互比本领,主人公小柱子开始丢了面子,于是下决心苦练绝招,最后在不懈努力下出奇制胜,获得小伙伴们称赞的故事。课文充满着童心童趣,人物形象鲜明,正是这一阶段孩子的真实写照,学生很容易产生共鸣。

三、学情分析

小学三年级学生正处于一个逐渐养成良好行为习惯,个性活跃,自强,好胜,极其希望获取知识和认可的阶段,容易对自己身边的事情产生好奇心,通过引导,很容易激发浓厚的兴趣。具备一定的自学与互学能力,能借助拼音朗读课文,通过交流简单的了解文章大意。

四、教学目标

1、借助拼音,认读“憋、腮、攥”等生字。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3、理解课文大意,体会童年生活的快乐,感受童真童趣。

4、激发努力学习本领,刻苦求知的愿望。

五、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有感情地朗读人物对话。

2、理解课文大意,知道各个小伙伴都有什么绝招,绝招是怎么获得的。

教学难点:

1、通过了解和评价每个小伙伴的绝招,分析小领子的绝招为什么引起大家的赞叹,从中体会小柱子的人物性格和精神品质。

2、从绝招的评比中,体会到童年生活的快乐。

六、教学准备

制作简单课件

七、教学流程

教学模块师生活动设计意图

1、课件出示课文插图,师生问答引入课题

2、课件出示自学提示,指导自学方法

(借助拼音读通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哪几个人物;课文中讲了哪几种绝招;动笔画一画)1、通过精彩的插图导入课题,小伙伴的“绝招”很容易勾起学生的兴趣

2、自学提示告诉学生们要从哪里去学,要怎么学,起到指导作用。

自学1、学生根据自学提示进行自学。

2、课件出示“我会读”、“我会填”,指名点读,填空,检查自学效果1、三年级学生具备一定的自学能力,合理的设计检查自学效果是防止学生不知重点的有效手段

互学1、课件出示“我会评”,学生根据评价标准,讨论交流之后,评一评几位小伙伴的绝招

1、出示评价标准,可以合理的引导学生的学习方向,提示学习要点

展示1、课件出示“我最喜欢___”

学生根据评价结果说一说自己最喜欢哪位人物,并说出理由。

1、通过对人物的对比,体会各个人物,特别是小柱子的人物特征,从对比中加深对课文的理解。

测评2、课件出示“我有也绝招”

创设情境:假如“我”也是小伙伴中的一员,在下一次比赛中,“我们”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1、通过学生想象下一次比赛的情境,检测学生是否理解了课文中“绝招是练出来的,要练就要练有用的绝招的道理”

2、通过这一环节将本课与接下来的“教你学一招”口语交际联系起来。

篇5:高效课堂教学设计高中物理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程序,如下:

一、观察。观察的含义:①可以是情境引入,可以是问题引入,可以是生活中的现象、还可以是课本的研读、自学。②学习目标的确定。明确本节课的知识重、难点,有针对性的自学,初步建立知识体系或框架。

二、探究。探究的含义:通过问题的探究(理论探究、实验探究)或习题的演练,对已有的知识形成进一步的认识。

三、建构。经过自主探究后,学生必然存在这些或那些的问题,或理解不够深刻等。接下来怎么办呢?建构知识体系。①可以先让学生分组讨论,充实并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②交流问题的解决方案;交流探究的过程、现象和结论;交流演练习题过程中的思路和方法。对正确的,大家认同的知识点,可以少讲甚至于不讲。对于学生交流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可以引导学生合作解决,从而建构正确的知识。在交流的过程中逐步完善、建立好知识结构并加以充实。

四、反馈。“学以致用”,通过当堂反馈,检验这节课的课堂效率,查漏补缺,巩固提升,真正实现高效课堂教学。这里,反馈的形式,可以是知识的总结,可以是现实问题的解决,还可以是典型题型的运用。

高中物理高效课堂总结

高中物理教学经过最近几年的发展,发生了许多变化。我认为最大的特点就是教学过程必须以学生的主动学习为主,而不是传统教学中的以教师讲授为主。因此如何实现高中物理高效课堂这一问题尤其重要,下面我谈几点看法:

一,构建物理情景,提出问题,高效导课。

物理是自然学科,与学生的生活和科技实际等联系很紧密,所以每节新课应从身边的物理现象和实验现象入手,设置紧扣本节内容并且同学们感兴趣的物理情景。情景可以是几行文字内容也可以是图片,列表或动画。然后提出导入新课的几个问题,问题应紧扣课标适应学生的知识水平和认知结构,贴近实际生活。教师要认真钻研教材,在熟练掌控教材和详细了解学生知识水平的基础上设置问题。问题既是学习的起源,也是生成新知识的依据,又是掌握知识的手段。尤其是讲解新课,可以使整个教学过程以问题为主线,以学生为主体,教师扮演导演的角色激发学生对问题的兴趣,可以个别提问,或分小组讨论,引导学生用学过的知识或通过预习提出自己独立的见解或自己的猜想或自己的假设。最后由老师和同学们汇总形成共识,生成新知识。现在的学生和过去不同,他们体会不到思考和回答问题的喜悦,感觉不到思想形成的生动过程就很难清楚地理解新知识。教学中还要关注教学设计中没有想到的问题,倾听同学们解决问题的理由。在教学中随机的与学生一起交流,实现教学相长。教师要关注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要求我们教师彻底改变自己的角色,变“讲师”为“导师”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关系很重要。

二,高效激发学习兴趣,让物理课堂充满乐趣。

课堂教学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学生营造一个良好的课堂气氛。要有积极思维,人人深思或分组讨论抢着回答的环境氛围。让学生在十分迫切的需求下学习。学生的学习兴趣越浓厚积极兴越高课堂教学的效率就越高。在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可尝试以下几种办法:

1.教师要用富有激情的语言和微笑的面容,激发学生的兴趣。鼓励学生尝试成功,主动发言,发表见解,让学生积极主动的学习。

2.板书要规范条理认真甚至美观,同学们看起来舒心做笔记轻松记忆深刻。

3.普通话流畅,语速要慢, 讲话经常有幽默感。

4.教学方法要经常变化,刻意求新,让学生时常有种新鲜感。引导学生多联系生活实际,发现物理就在身边。觉得必须学好物理。

5.精心准备一些有趣的物理实验或指导同学们亲手制作一些小实验,也是激起学生兴趣的有效手段。教师作为教学活动的主导者,要创造条件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亲自参与实验。

6.采用多媒体教学,集“声,色,画,乐”于一体,色彩丰富的画面,生动有趣的声音,有利于创设特定的意境,从而引发学生兴趣,以情促思变抽象为形象的目的。

三,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物理课堂充满智慧。

要使教学内容为学生牢固掌握,并能培养学生思维的发展。教师就必须在课堂上机智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课堂上教师可以采取讲解,看书,讨论,动手练习等交替进行。当教师讲到关键性问题时,通过一定的方式如走下讲台与学生互动引起全班同学的注意。力求使每个学生都能积极思考主要问题。预设到学生不宜理解的知识时采用直观形象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深入浅出地掌握知识。总之不同的教学内容要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一堂课也可以多种教学方法并用,这样才能使课堂具有高效性。

四,合理分配课堂教学内容,让物理课效果最优化。

根据高中生的年龄和心理特征,如果一堂课分成课前,课中,课末三段的话,许多同学在课前课末注意力集中。所以我们教师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根据这一特点,如果课中学生注意力会有点分散,可以安排分组讨论,学生练习等。从而顺利渡过这一相对困难的时段。

五,课后总结进行反思,让课堂内容条理清晰化。

为了深化所学知识,教师和学生通常要总结本节所学内容。总结是对一堂课的概括,依据这个概括去回忆复习知识,一节课的内容自然就尽收眼底了。

六,应用创新,解决问题,让课堂内容得到升华。

分析了设置的问题生成新知识并不等于课堂结束,结论不是探究过程的终止。我们应不失时机地让学生运用新知识解决新问题也就是做一些课堂练习,提高解决新问题的能力,从而把教学推向高潮。

教学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只有不断地学习掌握,灵活应用教育教学规律,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才能在教育天地中走得更宽,更远。

物理教学方法的应用

物理教学也是一样,在明确了教学任务之后,就要解决完成任务的方法问题。本文首先对几种常见的物理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分析,接着提出一种能有效地减轻学生课业负担,全面提高教学质量的新模式 系统教学法。

一 、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方法

在物理教学中,教师必须熟悉物理教学中的一些基本课型,才能很好地组织教学活动,顺利地完成教学任务。根据物理学科的特点和物理教学的特点,我们把物理教学中的课的类型主要划分为三种,即实验教学课,知识教学课和习题教学课。

(一) 实验教学课

物理实验教学的方式主要有四种,即演示实验,学生实验,随堂实验和课外实验。

1. 演示实验 所谓演示实验是指教师在讲授知识的过程中为配合教学内容而演示给学生看的实验。因此主要是使学生获得感性认识,培养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引起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对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起一定的示范作用。为了确保演示实验成功,并取得良好的实验效果,课堂演示实验要首先做好准备,力求演示的现象清楚,并配合必要的说明和讲解。

2. 学生实验 学生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是培养学生实验能力,掌握实验技能,使学生受到物理学研究的实验方法的初步训练的主要措施。进行学生实验教学要做到以下几点:

第一、努力创造条件,开出物理教学大纲中规定的所有实验。

第二、关于实验能力的培养要具体落实,要明确要求,严格训练,逐步做到由学生自己设计实验方案,进行实验操作并完成实验报告。

第三、实验中要及时给学生以具体指导,巡回检查,及时发现并帮助学生解决操作中的问题,纠正实验上的错误。

3. 随堂实验 这种实验是物理实验教学的补充形式,可作为实验作业布置给学生,也可作为建议,由有兴趣的学生自愿进行。

(二) 知识教学课

物理基础知识中最重要最基本的内容是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教好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并使学生的认识能力在形成概念、掌握规律的过程中得到充分发展,是物理教学的重要任务。

物理概念和物理规律的教学,一般要经过以下四个环节:

1. 引入物理概念和规律 这一环节的核心是创设物理环境,提供感性认识。概念和规律的基础是感性认识,只有对具体的物理现象及其特性进行概括,才能形成物理概念;对物理现象运动变 化规律及概念之间的本质联系进行研究归纳,就形成了物理规律。因此教师必须在一开始就给学生提供丰富的感性认识。常用的方法有:运用实验来展示有关的物理现象和过程、利用直观教具、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以及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等。

为形成概念、掌握规律而选用的事例和实验事实,必须是包括主要类型的、本质联系明显的、与日常观念矛盾突出的典型事例。例如,在进行“杠杆”教学中,关键在于弄清“力臂”的概念。教师在选择事例时,必须包含力的作用点不垂直于力的作用点到支点的联线这一情况。

2. 建立物理概念和规律 物理概念和规律是人脑对物理现象和过程等感性材料进行科学抽象的产物。在获得感性认识的基础上,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进行分析、综合、概括,排除次要因素,抓住主要因素,找出一系列所观察到的现象的共性、本质属性,才能使学生正确地形成概念、掌握规律。例如,在进行“牛顿第一定律”教学时,其关键是通过对由演示实验和列举大量日常生活中所接触到的现象的感性材料进 行思维加工,使学生认识“物体不受其它物体作用,将保持原有的运动状态”这一本质。但是这一本质却被许多非本质联系所掩盖着,如,当“外力”停止作用时, 原来运动的物体便归于停止;恒定“外力”作用是维持物体匀速运动的原因,等等。因此,教师必须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突出本质,摒弃非本质,才能顺利建立牛顿第 一定律。

3. 讨论物理概念和规律 教学实践证明,学生只有理解了的东西,才能牢固地掌握它。因此,在物理概念和规律建立以后,还必须引导学生对概念和规律进行讨论,以深化认识。一般要从以下三个 方面进行讨论:一是讨论其物理意义,二是讨论其适用范围和条件,三是讨论有关概念和规律间的关系。在讨论过程中,应当注意针对学生在理解和运用中容易出现 的问题,以便使学生获得比较正确的理解。

4. 运用物理概念和规律 学习物理知识的目的在于运用,在这一环节中,一方面要用典型的问题,通过教师的示范和师生共同讨论,深化活化对所学的概念和规律的理解,逐步领会分析、处理和解决物理问题的思路和方法;另一方面,更主要的是组织学生进行运用知识的练习,要帮助和引导学生在练习的基础上,逐步总结出在解决问题时的一些带有规律性的思路和方法。

(三)习题教学课

习题教学,也是物理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在讲述若干重要概念和规律,或者在重要的教学单元之后,一般要安排以解题指导为中心的习题课,及时而有重点地进行复习和解题训练。要上好一堂习题课,重要的是根据教学要求和学生程度,选编好例题和习题,认真研究教学方法,把复习讲评、示范解题和学生练习等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以上我们对物理教学中最重要的三种课型,即实验教学、知识教学和习题教学进行了初步分析,物理教师必须熟悉这三种课的教学。

二 、物理课堂教学的新模式---系统教学法

为了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全面提高物理教学质量,我们倡导一种新的课堂教学模式---系统教学法。其根本目的就是:让学生轻松愉快而卓有成效地学习。

(一) 系统教学法的基本特点

1. 注重信息系统

美国著名心理学家加涅用信息加工理论解释学习活动,认为学生的学习过程可以分为动机、领会、获得、保持、回忆、概括、动作和反馈八个阶段,这八个阶段是分别以学习者在学习中所发生的心理活动过程为依据的,相应的八种心理过程为:期待、注意、编码、储存、检索、迁移、反应和强化。从学习动机的确立到学习结果的反馈,就是从学习愿望的产生到愿望的满足,揭示了人类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和发展能力的过程。既然如此,教师对教学过程的设计也必须遵循这一规律,把教学活动看作是一个完整的信息传输系统,系统中的每一阶段都是为学习者安排外部教学情境,以支持他们每一阶段的学习。

2. 明确教学目标

整个教学工作必须紧紧围绕教学目标进行,要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并将它有效地落实到每一个学生身上。这样,学生的学习就有了明确的目的,而“当一个人清醒地意识到自己的学习活动所要达到的目标与意义,并以它来推动自己的学习时,这种学习的目的就成为一种有力的动机”([美] 奥苏伯尔语)。

3. 强调意义接受

学生学习的最有效的方法是有意义接受学习。学生学习是以间接知识为主,学校教育的最主要的目的是让学生掌握人类的知识财产。而接受法可以使学生在短时间内学到大量知识,避免走很多弯路。但是,我们要求的是进行有意义接受,而不是机械接受。有意义接受,不仅可以迅速地接受知识,而且能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他们各方面的能力。

4. 完善认知结构

根据奥苏伯尔的有意义接受理论,一切新的有意义学习都是在原有学习的基础上产生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学习是不存在的。在有意义学习中,学生的认知结构始终是一个最关键的因素。因此,在教学中必须帮助学生把握知识的整体及其内在联系,使知识系统化,不断完善和优化学生的认知结构。

5. 注意随堂记忆

每一节课上都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记忆所学知识。

6. 允许免交作业

要切实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权。教材中的习题全都在课内完成,学生可以免交作业,可指导学生对课堂练习以“互查法”判阅。鼓励和建议学生选做课外习题,只要通过适当措施,学生会主动积极地做更多的习题,并且也会做得更好。

7. 重视单元过关

每单元教学结束后,通过测验及时了解学生“掌握学习”的情况,不使问题积压成堆。变换讲解的方式,“对没有命中的目标,再射一箭”。

(二) 系统教学法的课堂设计

根据加涅的学习阶段理论,学生的学习从本质上来讲,是一个系统而完整的信息加工过程,也是信息的摄取、加工、贮存和反馈的过程,即知识的知觉选择、理解领会、记忆贮存和作业反馈的过程。课堂教学设计必须为这一过程,特别是内部加工过程提供良好的外部条件。为此,我们把课堂教学设计为四个阶段。

1. 自学探究 知觉选择阶段

每上一节课,教师事先拟发自学提纲,提供本节课要达到的目标和要求。接着根据教学目标和要求,组织学生自学教材、观看演示、动手做实验、展开讨论等。教师巡视指导,启发质疑,收集学生中的各种问题。

这一阶段,是知觉选择的过程。学生对教师讲授的教材内容,引起注意,有意识有选择地运用视听知觉进行感知,定向地摄取知识,获得感性认识,但对教材的意义尚未真正理解。

2. 重点讲解 理解领会阶段

针对学生自学探究的情况,教师进行重点讲解,澄清模糊观念,解答疑难问题,加深对概念和规律的理解。特别要注意对教学内容进行串联精讲,纵向串讲教材的重点、难点和关键,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横向串讲知识之间的区别和联系,讲清易错易混处,使学生对所学知识的理解更加深刻。

这一阶段是在知觉选择的基础上领会和理解教材。领会,是明白、知晓知识的意义及结构、规律,在领会过程中,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去解释新知,并把新知纳入旧 的认知结构中。理解,是揭示事物本质的过程,在理解的过程中,将个别事物、个别现象类化、概括为普遍的原理;或者将一般原理具体化,用一般规律解释个别事 物或个别现象。理解领会是知识获得的重要环节。

3. 整理吸收 记忆贮存阶段

教师帮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总结出要掌握的几个基本概念、基本规律和基本方法,指出学生运用这些概念和规律时经常出现的错误并分析其原因。接着,创造安静环境,让学生默记本节所学知识。

经过理解领会,知识就进入记忆阶段,通过记忆,保持知识,习得知识,实现学习知识的期望。为了保持知识,就必须根据遗忘规律,指导学生同遗忘作斗争。

4. 练习巩固 作业反馈阶段

结合本节课所学内容,教师提出各种类型的有一定梯度的典型习题,让学生当堂练习。根据学生反馈出来的信息,教师予以必要的矫正和辅导。

学生已获得的知识,要经过练习作业才能巩固,它是检查学习结果,提高、充实和巩固知识的重要环节。巩固知识的途径,一般是通过练习形式去强化知识。同时根据练习作业的水平,了解知识学习的结果,为教师和学生本人提供学习反馈。

以上我们对物理教学中几种常见课型的教学方法进行了具体的分析和讨论,对我们所倡导的“系统教学法”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基本特点和课堂教学设计进行了较全面的介绍。

值得指出的是,我们并没有涉及到各种具体的课堂教学方法,诸如讲解法、讨论法、探究法等。我们认为,物理教学应从教学实际出发,具体情况具体对待,关键是要博采众长,综合运用,合理组织,并在教学全过程中贯彻启发式,让物理教学过程始终处于一定的问题情境之中,使之成为一个不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

篇6:高效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音乐课堂教学的“以学促教”存在问题展开思考,提出音乐课堂是美妙的、情感的、享受的艺术品,教师应有创作这件艺术品的灵感与愿望,对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做出整体的设想和安排,追求高效课堂,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音乐意境之中,享受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

现在的小学音乐课堂更多的是关注学生的生命发展,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主张以学促教,变“以教为主”为“以学为主”,强调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但是,由于课堂还给学生,教师往往过多地关注学生学习过程的细节,从而忽视课堂的整体教学设计。课堂的生成无法预设,一旦教师把握不好,便会出现“让学生牵着老师的鼻子”等一系列问题。

一堂好的音乐课是一件精美的艺术品,在备课的过程中教师应有创作这件艺术品的灵感与愿望,教师在音乐教育教学理论指导下,在对学生充分了解的情况下,对学科教材充分吃透的情况下,对音乐课堂教学活动做出整体的设想和安排,要把整堂课思路清晰地完整地形成一件艺术品,这样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积极主动投入到音乐意境之中,享受音乐,体验音乐的魅力。而音乐课堂的整体设计必须注重以下几个方面:

一、学生“先学”的整体摸底

“先学”是指导学生课前独立学习,尝试练习,解决现有发展区的问题,体现学生自主学习的精神。音乐课的“先学”有别于其它学科,更多的在于对音乐的感悟、音乐活动的设计、音乐所牵涉到的人文内容方面,切忌加重学生课后负担,而是渗透于学生的游戏中与娱乐生活中。音乐课的“先学”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一)体验型先学:体验型先学的重点放在音乐知识与技能的预习上。如运用八分音符和十六分音乐组合多种节奏型;自制打击乐器创编伴奏音型;创编几个舞蹈动作等。

(二)研究型先学:研究型针对教材的目标精要、重难点等,确立以导学提纲、预习指要、实践操作等形式作为先学指南。如民歌的地理位置与民歌风格的关系研究;音乐的速度变化与音乐所表现的情绪有什么联系等。

篇7:高效音乐课堂教学设计

一、目前部分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

(一)教学目标不明确。有很多小学校对音乐课的设置不够重视,没有把音乐课堂教学放到一个合理位置。在设定教学目标时,仅仅是为了完成教学大纲的要求,并没有认真研究音乐教材的内容,没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和合理的教学计划,严重影响小学音乐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小学生缺乏对学习音乐的认识。学校和老师“重文轻武”的思想也影响着小学生对音乐课的认识,很多小学生仍然把音乐课当作是语文、数学等主课的一个调剂,认为可学可不学,反正考试的时候也不计入学习成绩,在学习态度上表现十分消极。

(三)教学模式落后。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仍然采用单一、传统的教学模式,忽视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和独立思考的能力。常常以教师讲解为主导,按照教学大纲灌输学生音乐知识,使本来生动活泼的音乐课堂变得死气沉沉,打击了小学生学习音乐的积极性。

二、新课标下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的方法研究

(一)优化音乐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音乐课堂内容的设计要明确化和具体化,要能激发出学生的学习兴趣。首先,把握音乐课堂内容设计的难度。设计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要结合小学生认识水平,内容难度要适中,由浅入深,能引发小学生学习的动力,使他们经过努力能够理解。如果设计的内容难度太大,会让小学生难以掌握,打击其学习积极性。其次,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倡导学生自主学习音乐,通过设计的音乐课堂内容,培养小学生自主学习音乐的能力,保持学习音乐的兴趣。再次,设计的音乐课堂内容要具有情感性。音乐本身就是人们传递情感的一种重要方式,所以在设计教学内容时要重视音乐的情感性,以情激趣,营造一个和谐、轻松、愉快的课堂氛围,让小学生在热情中学习音乐。最后,设计的音乐课堂教学内容要新颖。小学生往往对新鲜的内容感兴趣,用新颖的课堂教学内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对学习音乐始终保持兴奋的心态,最大限度地挖掘学习潜力。

(二)设计情景化的音乐教学课堂,激发学生兴趣。利用语言、实物、画面、声音、动作等多种手段,创设一个情景化的'音乐课堂,让小学生在愉悦的氛围中学习音乐知识。通过情景化的音乐课堂设计,调动学生的感官,启发学生的思维,培养学生感受和欣赏音乐之美的能力,陶冶情操,升华情感。充分运用音乐课堂的活泼属性,激发小学生学习音乐的自主性和积极性,训练小学生的感性思维,让学生在探究中激发音乐学习情感。

(三)设计生活化的音乐教学课堂,引导学生主动学习音乐。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不是简单教会小学生演唱某首歌曲,还要引导他们结合生活实际,在歌唱中抒发情感。放松心情,获得愉悦的感受,发现生活之美。结合小学生的生活经验,通过音乐学习,发展小学生心理素质,加深对生活的认识。将音乐课堂学习内容与小学生生活经验相结合,让小学生感受歌曲的真实内涵,激发主动学习音乐的兴趣。捕捉生活中的音乐素材,指导小学生根据学过的乐谱自己创编歌曲,提高他们学习音乐的创新能力。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要把课本中隐含生活因素挖掘出来,巧妙设计课堂内容,让学生在生活化的课堂氛围中学习音乐,思考音乐,发展音乐思维。比如在湘教版小学一年级下册《做个好娃娃》歌曲教学中,我结合孩子们在生活中见到的真实红绿灯设计了一节生活化的教学课堂,让孩子们在体验生活中学习掌握“四分休止符”的作用。

(四)巧用多媒体优化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设计。多媒体技术能动态地呈现音乐教学内容,运用到现代音乐教学中能起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一是拓宽学生音乐思维。多媒体可以给学生展示更加丰富的音乐知识,合理运用多媒体技术,可以让小学生在学习基础音乐知识的基础上更直观地了解课本以外的音乐知识,开阔音乐视野,拓展音乐思维。二是让学生感受音乐之美。多媒体集声、光、色、图为一体,能唤醒小学生的学习热情,感受音乐所蕴含的美妙情景,让其在愉悦的氛围中欣赏音乐、体验音乐,引起情感的共鸣。比如在《打靶归来》教学中,为了让学生充分体验《打靶归来》高亢、激扬的热情旋律,我就利用多媒体和白板让同学们认识音乐背景并烘托出歌曲中深刻的内在情感。三是融情入境,突出教学重点。利用多媒体课件开展音乐教学,可以增加师生之间的互动,把情感融入到音乐意境之中,活跃学生的思想,帮助学生学习理解音乐知识中的重点和难点。

总之,在新课标下通过优化小学音乐的课堂教学设计,能活跃音乐课堂气氛,提高小学生音乐课堂注意力,诱发小学生探究学习音乐的内在动机,实现小学生音乐素养的升华。

篇8:《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春风》高效课堂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内容,体会北国春风粗犷豪放的特点。

2.学习文中对比、欲扬先抑的写法。

3.品味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极具表现力的语言。

4..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 重点:品味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极具表现力的语言。

教学难点 难点:学习欲扬先抑、对比在文章中的运用

教学方法 自主预习、合作探究、拓展练习

教学用具 导学案、迷你音箱、投影仪

【合作探究】(请学生赏析图片:杨柳依依,黄土滚滚;鸟语花香,昏天黑地……)导语:同学们,江南之春,山清水秀,杨柳依依;而北国之春黄土滚滚,昏天黑地。不同的画面,不同的天地,请允许我邀请大家在鲜明的对比中,走进春天,来用心感受咱们北国的春风吧!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过程设计(切记:一定要多肯定,表扬,赞美!!!) 一图片导入、明确目标(读目标,明方向)情形,请大家跟随我来 放幻灯导入,板书题目  小组说,全班起立读目标

二、检查自主学习(小组读词语,回答解释)(给予充分肯定,鼓励,表扬。) 抽查读音,解释  小组读,小组考查

三、聆听范读、理解课文(自主学习理解,小组交流后展示)要求:作者情感变化,北国春风特点。 放录音  熟悉课文

1.议一议

小组读第6.7.8.自然段,完成以下内容(小组轮流读课文,然后讨论。) 巡视  读,做,说

1>.作者是怎样表现北国的春风特点的?找出直接描写、间接描写的句子,体会北国春风的特点。 适当点拨

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 启发,诱导  讨论,展示

2>. 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的变化有哪些?(结合课本,师生共同学习)

预习案

学法指导:

1、依据预习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进行知识梳理;圈点勾画你喜欢的词句,写上批注。

2、标注每一段的序号;熟记基础知识。

3、阅读资料助读部分,筛选勾画出你认为重要的信息。

4、将预习案中不能解决的问题标识出来,并填写到后面“我的疑问”处。

5、限时15分钟,独立完成。

一、基础知识

1、我会拼读我会写

着重( ) 刮折( ) 嘎( )地一声 冰碴( ) 吹号( ) 冰砚( ) 乍( )暖还寒 粗犷( ) 冰溜( ) 褒贬( ) 飘拂( ) 塞外( )

2、解释词语我在行

乍暖还寒:

将息:

鼓苞:

褒贬:

二、资料助读

走近作者:林斤澜,1923年生人,浙江温州人。中学时代曾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49年后调到北京文联工作,专门从事剧本创作。一生有许多作品。如《春雷》《山里红》《林斤澜小说选》等。曾与汪曾祺并称为“文坛双璧”。4月11日16时46分,被称为“短篇圣手”

三、课文阅读指导

1、用你们最喜欢的方式朗读课文。

2、请写出你的初读感悟。

这篇散文作者写了哪些内容?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四、我的疑问

请将你预习中未能解决的问题和有疑惑的问题写下来,待课堂上与老师和同学探究解决。

导学案

学习目标:1.比较北国春风与南国春风的不同,学习辨证地看问题

2、感受语言美、自然景物的美,感受北国春风粗犷、豪壮、,领会作者感情。

3、学习先扬后抑的写法。

4、学习文中对比和衬托的手法,体会作者对北方春风的赞美之情。

学习过程:

合作学习,深入文本

1、读1、2段: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对北国的春风的热爱和歌颂吗?

2、读第3、4段,“我”相对怀念江南的春风,江南的春风有什么特点?作者是一味的抑北国春风扬南国的春风吗?

3、齐读7、8、9、10段

①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勾画出直接描写春风的句子,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

②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

③与朱自清的《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

4、第10、11段,作者为什么再次写到江南的春风?

小结:

这篇文章,作者抓住江南春风的怡人轻柔和北国春风的豪迈粗犷,用江南的春风同北国的春风作对比,对北方的春风先抑后扬,用富有表现力的词句歌颂了北国春风,表达了对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无限怀念和赞美之情。

练习案

要求:限时8分钟,独立完成。

一、根据拼音,写出下列句子中空缺的词语。

1.(bāo biǎn) 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2.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piāo fú) 。

3.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pāo sǎ) 匀净。

二、结合全文,说说作者下乡之后,对北京的春风,有了怎样的“别样的体会”?

三、作者说,关于江南之春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你如何理解这里的“色香味俱全”呢?

四、作者这样描写北国的春风:“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间,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你认为这样的春风美吗?说说你的理由。

《春风》导学案2(公开课)

【学习目标】

1.朗读课文,感知文本,体会北国春风粗犷豪放的特点。

2.学习文中对比、欲扬先抑的写法。

3.品味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极具表现力的语言。

4.培养热爱春天,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思想感情.

重点:品味精彩语句,体会作者极具表现力的语言。

难点:学习欲扬先抑、对比在文章中的运用。

【自主学习】

1、了解作者

林斤澜(1923——),当代作家,浙江温州人。代表作品有小说集《春雷》、《山里红》、《矮凳桥风情》等。2、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朗读课文,圈点勾画,做好批注)①在文中圈点生字词,并给加粗字注音。冰砚( ) 冰溜( ) 冰碴( ) 粗犷( )

靸鞋( ) 刮折( ) 褒贬( ) 塞外( )

②根据解释写出文中的词语::评论好坏。 (  ):将养,休息和调养。():消除心中的气愤。 ( ):饱含水分,不干燥。

3.你感觉作者对北国的春风的感情是怎样的?中心语是哪一句?

《春风》导学案2(公开课)

《春风》预习案(学案)

春 风

一、结构层次

1、概括每一自然节的段意。

2、划分结构层次并概括段意。

二、主要内容

1、如果说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一位温柔的母亲,那林斤澜笔下的春风是一位______(文中句)。作者对这样的北国春风的感情怎样?找出直接体现的句子。

2、从第几节开始,北国春风就是以这样的姿态登场的?

3、开始的文字中谈到的北国春风的特点是什么?人们对其感情怎样?找出直接体现的句子。

4、文章在哪一段由讨厌转到喜欢北国春风的?其作用是什么?

5、作者对北国春风的感情变化是怎样的?在文中找出相应句子并思考概括。

6、“景象”是指什么说的?

7、第四节中哪句暗示了作者现在不太喜欢江南的春天?

8、6——8节

⑴从哪两个角度描写北国春风?分别描写了其什么特点?

⑵从中,可以感受到北国春风的什么特点?

⑶从哪些角度侧面描写北国春风的特点?

⑷北国春风之下的自然景物有什么变化?

⑸作者为什么说“好不痛快人也”?找出表现的句子及其词语。

⑹依次写了春风的____,春风的____,春风的____,是按照从_到_的顺序写的。

9、第⑩段开头说“如果……”,一直没有出现和它相应的“那么”之类的词,如果要加上,应该加在哪儿?

10、作者怀念北国的春风,主要是因为什么?

11、“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渣……”,句中的省略号有什么作用?

12、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忘记北国的春风”?

13、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

14、作者充分调动感官描摹了春风的特点。找出相关句子。⑴听觉: ⑵视觉: ⑶触觉: ⑷味觉:

15、文中写了静景,也写了动景,体现了乡村生活的风情。请摘录相关的句子。

16、在作者心目中,春风也是有性格的,江南春风的性格是________,北京春风的性格是________

17、作者说,北京的春风不仅仅是刮土,而且有“别样的体会“,在七八段分别表现为什么?

18、作者写江南的春风是为了与北国的春风作比较,那么作者是在贬低江南的春风吗?

19、如何理解江南的春天“有死耗子味”?

20、文中有多处感应,试举出一例。

三、主题思想

本文为我们描绘了北国春风__________的特点,歌颂了它的__________的可贵品质,表达了对驱散严寒,带来春天的北国春风的________之情。

四、写作方法

1、欲扬先抑:对描写对象的一个侧面进行一定程度的贬低,而后着重描写要赞扬的方面。比如本文,本是赞扬北方的春风,却先写北方春风的不好——起风刮土,而后突然一转,写北方春风横扫大地的壮阔景色。作用:开头增加悬念,引发读者的兴趣,突出描写对象的特点。

“抑”“扬”的内容分别集中在哪些自然段中?“抑”对“扬”起什么作用?

2、对比:把两个相反、相对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相反、相对的两个方面放在一起,用比较的方法加以描述或说明,让读者在比较中分清好坏、辨别是非。例:有缺点的战士终究是战士,完美的苍蝇终究不过是苍蝇。

对比的作用:突出被表现事物的本质特征,加强文章的艺术效果和感染力。如本文,通过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的对比,突出北国春风的特点及作者的思想感情。

思考体会本文中的对比及其作用。

3、找出比喻、拟人、夸张、反复等修辞手法的句子,朗读体会其表达效果。

五、妙词佳句

1、“春脖子”“脖子”“褒贬”在文中的意思。

2、品味句子。

⑴一夜之间,……如无数的针扎。

⑵要不,……霜雪?

⑶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

⑷“轰”的一声,是哪里来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⑸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

3、体会三个“扑”;“漫”“插”“灌”“吹号”“呼啸”;“坚持”;“轰”“嘎”等拟声词;“河水开裂”“碗口的病枝刮折”“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的表达效果。

4、换一换,比效果。

⑴把“呜呜吹号,哄哄呼啸”改为“哄哄吹号,呜呜呼啸”好吗?为什么?

⑵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中的“轰”与“嘎”对调好不好,为什么?

六、课外积累

1、写出“春风”及与“春风”有关的成语、诗句。

2、《春》除描绘春风外,还描绘了南方的春草、春花等。《春风》描写了北方的春风。根据你对这两篇文章的感受,试着描写北方的春景,如春草、春花、春雨等。

春风 答案

二、1力大无穷的好汉/喜欢、怀念/到喜欢……解气。11节2第六节3刮土/讨厌/3节最后一句4第五节/过渡(承上启下)5”怀念江南的春风→别样的体会→喜欢的不行→怎不怀念北国的春风”不喜欢——喜欢——怀念 6“只见起风……一百遍……”7起初……春天8⑴6节正面描写北国春风的气势;7、8节侧面描写其巨大威力⑵气势宏大,粗犷豪迈,雄健苍劲,猛烈迅疾,强劲有力⑶风中自然景物的变化,风中人物的劳作⑷冰河开裂;病枝刮折;房子……响起来;麦苗返青;山桃鼓苞⑸“清晨……人也”着,穿,使,背,绕,上,爬,呼哧呼哧,抛撒匀净⑹形象作用影响 景 人 9“怎能不”前面10北国的春风及时送走了坚冰霜雪,伴随作者经历了艰苦的岁月。11“潭、溪、井、台”是北方水的几种形态;省略号交代了冰的形状不止这些,暗写冰在北国冬天很普遍。12北国春天时间短,风沙大,使作者怀念的江南的春风。后来作者看到北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产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怀念北国的春风。13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感情的变化,凸显北国春风的作用,突出文章主旨。14⑴轰的一声,……刮折了。⑵只见起风……擦一百遍。⑶撒拉撤拉……针扎。⑷牛尾……有死耗子味儿。 15(1).静景:背阴的岩下……冰碴(2).动景:一夜之间,……如无数的针扎。16轻柔、温暖/粗犷、豪迈、雄健 ,17粗犷豪爽和给予人们希望。18不是,仅仅向我们展现了两种不同的春风,并作比较,让我们感受北国春风的有力、粗犷。19这句话揶揄江南春天,衬托了北方的春天。20有天夜间,……格拉拉地松动。三、粗犷豪迈、猛烈迅疾、强劲有力 勃勃生机,竭力扫尽残冬,催生万物 无限怀念和深深敬意四、1作用:造成鲜明的对比,突出北国春风的“有力”,使文字波澜起伏,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产生恍然大悟的感觉,留下深刻印象。2突出北国春风的特点及其感情五、1春天持续的时间/持续的时间/贬2⑴这句用铺排的手法,辅之以拟人的写法,象声词的烘托,突出了北国春风的猛烈。⑵运用反问,将北国山民喜欢春风这种感情表达得充分透彻、淋漓尽致。⑶引用名句,描写了江南的春天风景如画,生机勃勃的景象。四字短句,充满韵律美。⑷写出了北国的春风强劲有力。⑸用拟人手法称赞春风也像勤劳的人们一样,在播种的季节辛勤劳作,非常形象生动。3第一个:用得很形象,把风的气势、阵势写活了,春风势不可当。后两个字,一个扑在窗户上,一个扑在人的脸上。同样写出春风的威力;前一个具有视觉效果,后两个具有视觉、听觉、触觉效果。/“漫”非常形象地写出春风刮过山梁的情景,犹如潮水一般。“插” 风进入山谷,呈现长长的阵势,同时还表现出风力大,异常迅猛。“灌” 动作感很强,也与“山口”搭配。“吹号” 用吹号写春风,着眼于听觉,非常有气势。“呼啸” 也是着眼于听觉,写出了春风的气势。/用拟人的手法写出冰天冰地的景象。/“轰”用以形容河冰开裂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嘎”形容病枝折断时短促而响亮的声音。这些春风的声音渲染了春风的有力,让我们淋漓尽致感受到了北国春风粗暴的解气。/从低到高,从小到大,气势越来越彰显出来,衬托出春风给北国带来的壮美。4⑴不好。“呜呜”在这里用以形容低沉的拖长声音的风声,与“吹号”(拖长声音大声叫)搭配较为恰当。“哄哄”指发出巨大的响亮的声音,与“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搭配也比较恰当。⑵不好。“轰”用以形容河冰开裂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嘎”形容病枝折断时短促而响亮的声音。六、1春风送暖 春风满面 春风得意 春风化雨 春风夏雨 如坐春风/春风又绿江南岸春风不度玉门关

林斤澜《春风》阅读练习及答案

阅读下面的问题,完成13-15题。

春 风

林斤澜

北京人说:“春脖子短。”南方来的人觉着这个“脖子”有名无实,冬天刚过去,夏天就来到眼前了。

最激烈的意见是:“哪里会有什么春天,只见起风,起风,成天刮土,刮土,眼睛也睁不开,桌子一天擦一百遍……”其实,意见里说的景象,不冬不夏,还得承认是春天。不过不像南方的春天,那也的确。褒贬起来着重于春风,也有道理。

起初,我也怀念江南的春天,“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些名句是些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这四句里没有提到风,风原是看不见的,又无所不在的。江南的春风抚摸大地,像柳丝的飘拂;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才草长,花开,莺飞……

北京的春风真就是刮土吗?后来我有了别样的体会,那是下乡的好处。

我在京西的大山里,京东的山边上,曾数度“春脖子”。背阴的岩下,积雪不管立春、春分,只管冷森森的,没有开化的意思。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一夜之间,春风来了。忽然,从塞外的苍苍草原、莽莽沙漠,滚滚而来。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

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噶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子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膊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麦苗在霜冻里返青了,山桃在积雪里鼓苞了。清早,着大靸鞋,穿老羊皮背心,使荆条背篓,背带冰碴的羊粪,绕山嘴,上山梁,爬高高的梯田,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欢喜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要不,请想想,柳丝飘拂般的抚摸,细雨滋润般的体贴,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如果我回到江南,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淡淡的阳光,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能不怀念北国的春风!

(选自1980年4月8日《北京晚报》)

13.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前三段,写北京春天时间段、风沙大,点明了北国春风的特点。

B.作者历经飞沙走石的北国春风,“有了别样的体会”,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

C.作者“好不痛快人也”的感慨,源于对北国春风和人们在春风中劳作场景的感受。

D.对比是本文的主要写法,如南国春风与北国春风的对比,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的对比。

E.作者对北国春风欲抑先扬,把自己对北国春风的体会抒写的淋漓尽致。

解析:本题考查考生对文学类作品的分析综合能力,重点是对文章的理解。A项、C项在文章的第一二段和第八段都有体现,并且分析准确。B项所说作者“感到北国春风不如南国春风”是错误的,和作者的观点正好相反;B项麦苗返青与山桃鼓苞不形成对比;E项对表现手法的说法是错误的,对北国春风不是欲抑先扬,而是使用了欲扬先抑。

误区警示:考生误答本题原因,一是对文章内容不把我,而是对写作手法“对比”“欲扬先抑”等不理解。

答案:AC

14. 为什么作者起初在北方怀念江南的春风,后来却说“能不忘记北国的春风”?请简析。(4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文章内容的把握。答题时要从全文着手,把握住江南春风和北国春风的特点,抓住作者的观点态度,特别是结合原文第一二段和倒数第三段作答。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考生对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的把握不到位,再就是表述不规范。

答案:北国的春天时间短,风沙大,使作者怀念的江南的春风。后来作者看到北国的春风吹开冰冻,催生万物,产生了痛快淋漓的深切感受,因此怀念北国的春风。(意思对即可)

15.文章倒数第二段,作者对江南春天中“看不见”的春风另有一番描述。请结合文章内容,谈谈这样写好在哪里?(6分)

答:

解析:本题考查了考生对作品表现手法的鉴赏能力。解答时要审准题目,把握题目中的有效信息“另有一番描述”,这样就可以得到启发,和开始第三段结合起来分析前后对比表现手法的使用效果。

误区警示:本题误区在于考生审题审不出答题角度,没有注意到“这样写好在哪里”是对手法或语言的鉴赏。另外,规范合理的表述也不容忽视。

答案:用另一种角度写南国看不见的春风,与开篇对南国春风的描述形成对比,表明感情的变化。用轻柔的南国春风,与强劲的北国春风对比,凸显北国春风的作用。从怀念南国的春风,突出文章主旨。(意思对即可)

《春风》教案11

教学目标:

1、领略自然景物的美,领会蕴含在字里行间的感情。

2、理解作者先抑后扬地突出对北国春风的喜爱之情的表现作用。

3、初步揣摩、赏析精彩的词句,体会本文拟声词的表达效果。

4、与《春》比较阅读。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领悟文章以组合性动词、拟声词及短句来展现北国春风特点的写作方法。

难点:对文章所描绘的北国春风特点的理解。

媒体准备:《北国之春》磁带。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在朱自清先生的《春》中领略了江南春天的柔婉之美,诗情画意之美。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先生笔下的春风是怎样的吗?请大家大声背诵《春》第五段“春风图”。

春天是否仅仅一种美呢?让我们先欣赏一首歌。(播放《北国之春》渲染北国早春春寒料峭,春风雄浑豪迈的气氛,引入新课学习。)这首歌描绘的是北方的春天,另一种春景。北方的冬天是怎样一幅景象呢?让我们随着林斤谰的《春风》一起去感受一番吧。

二、师生讨论“春风”及与“春风”有关的成语、诗句,为学习《春风》,对比北国春风的特点做铺垫。(让学生自由回答)举例:

成语

①春风满面——形容人满脸喜色,和蔼舒畅,十分得意的样子。

②春风得意——形容遇事顺利,心情非常得意、畅快的神态。

③春风化雨——比喻良好的教育和影响。也用以称颂师长的教诲。

④春风夏雨——春风和夏雨能够养育万物,故用以比喻及时的教益或帮助。

⑤如坐春风——比喻受到良师的培育。

诗句

①“春风又绿江南岸”(宋王安石《船泊瓜洲》)

表示又一个春天来临了,现用来比喻新的政策、措施等所带来的新景象。

②“春风不度玉门关”(唐王之涣《出塞》)

旧以形容边塞苍凉,现用来比喻某种思想、影响到不了某一地区或单位。

三、朗读课文,圈划生字词。

褒(bāo)贬飘拂(fú)塞(sài)外冰碴(chá)耗(hào)子乍(zhà)暖

四、研读课文。

(一)本文写北国的春风,作者抒发了对北国春风怎样的感情?

(学情预测:这题难度较低,学生基本能回答。)

明确:作者热爱北国的春风,歌颂了北国春风的品质。

(二)作者一开始就表达了这种感情吗?

(学情预测:学生大都能发现文章开头并没有表达热爱之情,关键在于提醒学生注意欲扬先抑的写法,引导学生逐段分析文本。)

明确:不是,作者一开始持贬抑的态度。开篇就用北京人的话说“春脖子短”和觉得南方来的人觉得这个“脖子”有名无实,来说明北京春天之短暂,冬夏交接之迅速,人们无法感受“吹面不寒杨柳风”的美好,也无法欣赏百花斗艳的声景,有的只是淡淡的哀愁和心灵的缺憾。

第二段又举出北国春风带给人们的恶感——起风、刮土、让人睁不开眼睛,人们对它恨之入骨、骂之连天,怨声载道,叫苦不迭,似乎北国春风是那么的令人厌恶、令人生畏,令人可恨——这是抑,抑北国春风。第6段突然笔锋一转,用一个设问句,引出了北国春风的另一个方面,引出下文感情的变化,表达自己对北国春风的喜爱和怀念之情。

(三)作者是怎样来表现北国的春风的特点的?

(学情预测:或许学生会有无从答起的感觉,可将此题化为几个小题。如:文章哪几个段落描绘春风?作者笔下的春风有什么特点?文章用怎样的表现手法?)

(进入初一,可逐步教给学生一些术语,让他们学会更清晰地表达。)

明确: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运用对比(第9、10段)、衬托(第6、7段)的手法。学生齐读7~10段。

教师引导学生体会“一夜之间,春风……如无数针扎”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词语,展现了北国春风雄健、宏大、粗犷、苍劲的、难以遏制的气势。

(四)北国春风来临之后自然界出现了哪些变化?这些冰的家族只有当北国的春风来临了,一夜之间可以使他们降伏:他吹开了冰冻的河流,吹折了残枝病叶,吹醒了冬眠的生命。

人们开始走出温暖的家,“穿着老羊皮背心……把粪肥抛撒匀净”开始春耕了,人们规划着,忙碌着。

拟声词的运用“轰的一声”,“嘎的一声”,渲染了氛围,使北国春风的气势更加有声有色。引导学生体会北国春风的巨大威力、气势,欣赏这种并不优雅,并不柔婉的、粗犷的美。

(五)作者对北国春风的具体描绘:

北国粗犷强劲:

春风滚滚——扑、漫、插、灌、吹号、呼啸、飞沙走石(动词)

——呜呜、哄哄、撒拉、轰、嘎、格拉拉、呼哧(拟声词)

(学情预测:让学生一下子概括出江南及北国春天的特点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可以分两步走:(1)找出描写南方、北国春风的重要语句。这一步学生基本能作到。关键要引导学生找全。(2)在此基础上进行概括。教师应进行适当点拨或师生共同完成。)

板书:

江南温和轻柔:草长、花开、莺飞、抚摸、体贴。

北国粗犷强劲:

春风滚滚——扑、漫、插、灌、吹号、呼啸、飞沙走石(动词)

——呜呜、哄哄、撒拉、轰、嘎、格拉拉、呼哧(拟声词)

五、问题思考。(多媒体显示)

(一)作者喜欢的是南国之春还是北国之春?

(划出文章中作者情感变化的语句。)

(二)为什么作者一开始不写自己喜欢北国之春?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学情预测:这两题难度较低,学生基本能回答。关键在于通过这篇文章让学生掌握“欲扬先抑”的写法,并能在写作中运用。)

六、课堂练习。(用多媒体或小黑板展示)

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注音:

呜呜吹号()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

2、“乍暖还寒,最难将息”化用了李清照词中的句子,意思是:。

3、请结合文章的思路,简要谈谈其构思上有什么特点。

4、“春风扶摸大地,像柳丝的飘忽;体贴万物,像细雨的滋润”这一句运用了那些修辞方法?请仿照这个句子写一句话。

修辞方法:

仿写:

七、布置作业。

(一)朗读课文,背诵“一夜之间…”至结尾。

(二)思考:与《春》进行比较阅读,思考这两篇文章中所描绘的春景有何不同。

第二课时

一、与《春》进行比较阅读。

(一)同学们还记得朱自清的《春》描绘了哪几幅画面吗?(让学生自由回答)

(二)讨论:朱自清春花、春草、春雨都写,而林斤澜单写春风,你读后有什么不同的感受?

(学情预测:学生大都能说出自己的一些感受,诸如比喻、拟人等修辞手法或语言风格等,教师须引导学生进行归纳概括。)

教师归纳:本文单写春风,北国的春之精神全部集中在这里。我们感受到的是与《春》的柔婉之美完全不同的豪迈之美、雄健之美、苍劲之美、粗犷之美。我们读后可能会有这样种种感受:第一、即使写春天的美好,也不是只有那“莺歌燕舞”一种;不写经典意象的“春姑娘”,而把春写成力大无穷的北国大汉,反而使人耳目一新。第二、重点只写某一事物,不仅可以写出春天的景象,甚至可以给人更为深刻的、强烈的、独特的印象。第三、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生活体验,写出春天可能很不一样,即使都写春天的美好,也可能具体样式完全不同。

(三)学生自读课文:体会一下北国的春风有什么特点。与《春》比较,南国的春风和北国的春风有哪些不同之处?

①北国春风的特点:具有粗犷之美。

②比较:同样是写春风,朱自清笔下的春风是柔柔的,清新的悦耳的;林斤澜的笔下则充满力度,充满豪迈之情。

(四)自由朗读课文,找出文中让你惊喜的语句。

(此题目的在于引导学生学会品味语言,学生言之成理即可。教师可结合“词句品味积累”进行分析。)

1、“暮春三月,江南草长,杂花生树,群莺乱飞。”这样的名句是老窖名酒,是色香味俱全的。

用“老窖名酒”这样的口语比喻雅致的经典名句。请细加品味其独特的趣味。

教师分析:首先,本体和喻体是差别很大的完全不同的两类事物,跨度如此之大而又如此贴切。其次,“暮春三月”句是高雅的文字,而“老窖名酒”是大众生活、通俗口语。用通俗的日常之事比喻郑重其事的高雅之物,会产生风趣效果。

2、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把粪肥抛撒匀净。好不痛快人也。

北国的山民,喜欢力大无穷的好汉。到喜欢得不行时,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这样的表达你常见吗?你是否也觉得好不痛快?

教师分析:“好不痛快也”,现代口语中几乎不用,它使我们想起《水浒传》等古代白话小说中“大块吃肉,大碗喝酒”的豪侠之状。由于这种可能存在的潜在联想,把此句用于现代文中时,就可能无形中赋予某种形象感并加强“痛快感”。

“连捎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这是生活中常见的现象,过度的言动,正是痛快之至、兴奋至极的表现。“喜欢得不行”就是喜欢到极点。

3、有天夜里,我住的石头房的木头架子,格拉拉、格拉拉响起来,晃起来。仿佛冬眠惊醒,伸懒腰,动弹胳臂腿,浑身关节挨个儿格拉拉、格拉拉地松动。

揣摩全句贴切、形象的表达,品味其特殊的韵味。

教师分析:房子格拉拉响动一段,本身就是生活中的奇特现象,是冬眠惊醒的最形象的缩影,敏锐地抓住它记述于文字,本身就体现了作者特别的情趣。作者接下来用冬眠惊醒,伸懒腰,松动关节的巧妙比喻且拟人,既解了疑惑,又展现了一夜间春回大地的美好感,痛快感,读者也因此获得了同样的体验和享受。

4、是潭、是溪、是井台还是泉边,凡带水的地方,都坚持着冰块、冰砚、冰溜、冰碴……“坚持”用得妙显出这冬天无一丝退去的动静,显出它顽固抵抗春天的到来,也由此反衬出后文所述的春风的威力之大。

5、从关外扑过山头,漫过山梁,插山沟,灌山口,呜呜吹号,哄哄呼啸,飞沙走石,扑在窗户上,撒拉撒拉,扑在人脸上,如无数的针扎。…又怎么过草原、走沙漠、扑山梁?又怎么踢打得开千里冰封和遍地赖着不走的霜雪?

用响亮有力的短句,用琅琅上口的对偶,排比句式,用一系列准确的动词,展现了春风雄健、宏大、粗犷、勇猛的气势。

6、……老是乍暖还寒,最难将息,老是牛角淡淡的阳光,牛尾蒙蒙的阴雨,整天好比穿着湿布衫,墙角落里发霉,长蘑菇,有死耗子味儿。

首先,所有的景象与霉腐有关,给人极不舒服的感觉。

其次,类似于古典诗歌的意象并列的手法,如《秋思》。

其三,同时调动了视觉、触觉、嗅觉,使那霉腐湿闷之感更为具体可感。

其四,作者笔下的春天与中国传统山水诗歌中比较婉约的流派情趣大相径庭,没有了“吹面不寒杨柳风”的温和、细柔,而是寒冷的,到处是积雪、冰渣、冰溜。给我们展现了春天的另一幅画面,另一种美。

7、把“呜呜吹号,哄哄呼啸”改为“哄哄吹号,呜呜呼啸”好吗?为什么?

明确:不好。“呜呜”在这里用以形容低沉的拖长声音的风声,与“吹号”(拖长声音大声叫)搭配较为恰当。“哄哄”指发出巨大的响亮的声音,与“呼啸”(发出高而长的声音)搭配也比较恰当。

8、“轰的一声,是哪里的河冰开裂吧。嘎的一声,是碗口大的病枝刮折了。”中的“轰”与“嘎”对调好不好,为什么?

明确:不好。“轰”用以形容河冰开裂发出的巨大轰鸣声;“嘎”形容病枝折断时短促而响亮的声音。

9、体会“春风呼哧呼哧地帮助呼哧呼哧的人们”中“呼哧呼哧”一词的表达效果。

明确:“呼哧呼哧”形容喘息的声音。用拟人手法称赞春风也像勤劳的人们一样,在播种的季节辛勤劳作,非常形象生动。

二、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再读描写北国春风的重点句段,特别注意读出拟声词、动词的表达效果。

三、归纳写作特点。(让学生自由发言,并找出相应的句子。)

(学情预测:学生大多能零碎散乱地说出一些特点,教师可将学生发言中有价值的词写在黑板上,最后在进行归纳总结。)

(一)语言粗犷豪放。动词的妙用、短促的句式、排比、反问,使语言富于变化读来抑扬顿挫,富有节奏感。

(二)语言形象生动,真切感人。

(三)采用了对比烘托和先扬后抑的写法,突出了北国春风的阳刚之美。

四、用多媒体播放景色图画,学生口头作文。

要求学生注意观察,展开想象,运用3个以上的拟声词,描绘你所看到的画面和听到的声音。

五、教师总结。

本文不写江南的春天,而写北国的春天;不写北国的春景,只写北国春风。作者从北方与江南春风的对比性议论入手,对北方的春风欲扬先抑;然后酣畅淋漓的描绘北方春风的阳刚之美;最后呼应全文,在对比中强化对北方春风的赞美。六、布置作业。

课外练笔:运用恰当的拟声词,描写校园的早晨。字数不限。

《春风》教学构想(北师大版七年级下册教案)

《春风》教学构想(一)

记得几年前命期未语文试题,选取了林斤澜的《春风》。是因为人教版教材选取了朱自清先生的《春》,选林斤澜的《春风》,是为了作一个比较阅读。而现在北师大版教材更是直截了当地把这两篇文章放在一起做为精读课文进行比较,可见两文是很有可比性的。

读朱自清的《春》与读林斤澜的《春风》有两种不同的况味,套用郁达夫的话,很有稀饭之于馍馍,黄犬之于骆驼的味道。

教学《春风》用两课时,第一课时重在研读本文本,第二课时着重于与《春》进行比较。

第一课时的教学构想。

课前预学课内检查的问题:

1、熟读课文,识记作者与理解词语

(1)林斤澜:

(2)词语:“春脖子短” 飘拂 解气 乍暖还寒 最难将息

2、全文朗读展示,检查学生的朗读水平。

课内研读文本:

3、文章标题是《春风》,找出作者直接描写“春风”的文字朗读。

(描写“春风”的文字是第6、7段)

4、交流讨论下列问题:

(1)作者描写的春风是整个春天的风吗?如果不是,哪具体是什么时候?

(引导学生从文本中找出词语。“冬眠惊醒”之时。)

(2)这时北方的春风的有怎样的特点?联系文本的句子或有关词语回答。

(引导学生赏句品词。春风的特点:威力巨大;雄健、宏大、粗犷、勇猛。在此问题之下,可设问一些更小的问题讨论:A、有人说“坚持”用得妙,你认为妙在何处?B、“从关外扑过山头”到本段未,作者连续运用了哪些动词?这些动用具有怎样的表现力?在句式在有什么特点?作者为什么要这样写?C、第七段描写:写河冰开裂、病枝刮折,这写出了北方春风怎样的特点?属于什么描写方式?“惊醒”一词换成“苏醒”可以吗?从“有一天夜间”到段未这两句话,造句有什么新奇之处?你读后有怎样的感受?(对这问题讨论可参看“主编导读”)

5、朱自清的《春》与林斤澜的《春风》都写到了“春风”,试比较南方与北方春风的特点,再读描写春风的句子进行细心体会。

(南方的春风柔美舒畅,北方的春风豪迈雄健。)

课内学习后的运用:

现在正值春天,描写你感受到的春风.尽可能与朱自清\林斤澜笔下的春风不同,注意词语的恰当运用.课内展示交流.

《春风》教学构想(二)

第一课时着重研读文本对春风的描写,品味文本的语言,比较描写春风的不同,学会描写春风。这一课时着重学习文章的技法,评价作者对“春”的态度,进行提升学生的审美水平,同时还要通过品句,提高学生的语言能力。

教学问题设计:

1、在描写北方的春风前,作者为什么要写南方的春风?具体说说你的理解。

(南方有春风柔美舒畅,值得怀念;北方的春风虽是刮土、刮土,但也不尽是刮土、刮土。这里运用了抑扬的手法。品味“老窖名酒”这个词的运用妙处。)

2、作者下乡时体会了北方风的别样好处,请你结合这几个句子具体说说。

(1)问题设计参考“语句品味”3。

(2)“好不痛快也”能使你想起了什么样的心情和姿态。

(3)为什么北方的春风“连悄带来的粗暴也只觉着解气”?

(以上问题意见参考教师用书。)

3、朱自清的《春》与林斤澜的《春风》都写的是春天,选材有什么不同?你读后有什么不同感受?

(参看“阅读练习”解答第一题。注重比较,选材内容的比较与阅读体验的比较。)

4、讨论:从全文看,作者对南方的春风与北方的春风有怎样的态度。具体说明。

(观点:春风不仅只有婉约,也有粗犷;不同的春风有不同的好处;北方的春风有另外的诗意;美有不同的类型,也有不同的境界。朱先生笔下的春风是美的,是柔美,林先生笔下的春风是美的,那是凌厉的美。就其个性来说林先生偏爱北方春风的凌厉美,这从倒数第二段文字可以看出。赏析这个比喻句有什么新奇之处,参考“阅读练习”解答。这注意培养学生的审美观,提高学生的审美趣味。)

篇9: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几点要素有哪些

视角一:从课程性质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学什么。

教学设计必须要突出课程的性质,如语文,英语要强化语言和思维训练,开发相关的课程资源,促使学生养成独立思考、质疑探究的习惯,学会正确地理解和得体地表达,发展思维的严密性、深刻性和批判性。

1.强调语言感悟。英语教学的核心是语言教育,根本任务是组织、引导学生学习语言,培养和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英语语言文字的能力。英语课堂教学设计,就是要设法引导学生以教材(教学内容)为依托,去感受语言,领悟语言,积累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规范的语言感受和语言运用中,逐步养成一种带有浓厚经验色彩的、能够迅速地感悟领会语言文字的能力和习惯。

2.重视思维训练。语言是表达思想和进行交际的工具,是思维的物质外壳,是思想和思维的物化,是信息的载体。一切语言训练莫不是在思维指导下进行的。思维能力的培养与发展,是英语课程诸因素中的核心因素。

3.开发学习资源。灵活使用教材,积极开发学习资源(包括媒体资源)是高效教学的基本要求。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教师先要把教材信息、资源信息、“课标”信息转化为自己的信息,明确教材编写意图;其次要回顾此内容先前的实践经验和反思,进行选择性的借鉴;再次要根据课程标准提出学生的学习任务;最后要吃透文本中的“着眼点”,即内容的重难点、知识的生成点、培养的技能点、情趣的激发点、思维的发散点、合作的讨论点、渗透的育人点、知识的引申点等。

视角二:从学生学习看,教学设计要关注学生怎样学。

1.激发主体意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英国教育家斯宾塞认为:“应该引导儿童自己进行探讨,自己去推论。给他们讲的应该尽量少些,而引导他们去发现的应该尽量多些。”课堂教学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教师应当通过设计合理的启发、评价、矫正等教学策略,引导学生学会提问,鼓励积极思维,质疑问难;引导学生消除胆怯的心理因素,针对教材内容,敢于发表自己的看法,言之有理,能够自圆其说;引导学生学会讨论:讨论主题,了解题旨,筛选要点,找准目标,恰当表达,深入理解文本,完成教学任务。在教学设计中,只有真正地贯彻“以生为本”的设计理念,真正让学生处于主体地位,真正让学生主动构建知识,实现有效教学才有可能。

2.转变学习方式。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是新课程改革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实现有效教学的重要手段之一。要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首先要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在设计教案中要做到一是“在听中学”为“在做中学”“在玩中学”,二是“被动地学”为“主动地学”“自主地学”。

理想的课堂教学是一种师生共同参与,实现教学相长的动态过程。每一位学生都是课堂上主动求知、探索的主体,教师是这个动态过程的创设者、组织者、引导者和合作者。语言课堂教学是丰富生动的,教师除了要不断更新自己的教学观念外,还必须在设计中注意做到善于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重视课堂的互动生成,创设最佳的教学情境,精讲精练,落实“三维”目标,做到教得生动,学得活泼,轻负担,高质量。

篇10:高效课堂教学设计几点要素有哪些

1.建构性学习方式原则。在新课程的环境下,建构性的学习方式原则是值得提倡的,在这种教学设计原则下。学生的学习方式和获取知识的途径跟传统的学习方式有比较明显的不同。新课程环境下,有关初中数学教学标准中指出: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应倡导自主探索、动手实践、合作交流以及自主学习的学习方式,而不仅仅只限于传统的接受、记忆、练习或者模仿。在初中数学新课程标准要求下,要求学生的学习方式得到转变,将传统的被动接受积极转变为主动创新。因此,在初中数学课堂中,建构性的学习方式是适应新课程环境及新标准要求的。

2.交互性教学设计原则。新课程环境中,教师有必要将自己以往的角色进行转换,教师将以学生学习伙伴或者学习合作者的身份出现,不再是传统的“填鸭式”的单项交流。教师的身份将由知识的传授者转变为学生学习知识的促进者。也就是说,在新的环境下,教师与学生的合作精神进一步得到了加强,教师与学生的交往方式也得到了转变。因此,交互性的教学设计原则是新课程环境下适应新的教学标准的数学课程教学原则。

3.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笔者以为,在初中数学的教学过程中,其教学的基本目标之一即为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并应用数学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时候,需要学生各个方面能力的配合,比如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逻辑概况能力、运算求解能力、数字处理能力等。但是,对学生这些能力的培养和提高的过程,需要学生的观察发现、感官判断,并且需要应用具体的实例来引导、启发学生的这些能力,这就需要在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具有情境创设的过程,因此,创设情境的教学设计原则是有必要坚持的。

高效课堂教师必备的教学素养

一是回答好三个问题。任何一位学科教师、任何一节课都必须回答好三个问题:(1)你要把学生带到哪里去?教师要回答的是学生的课堂学习目标问题:

学什么?学到什么程度?(2)你怎样把学生带到哪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策略和学习过程问题。(3)你如何确信你已经把学生带到了那里?教师要回答的是学习效果的评价问题。回答不好这三个问题,一定不是一节好课。

二是具备三种基本能力。即设计教学的能力(编写学习指导书、编制导学案)、实施教学的能力(构建课堂生态)、评价教学的能力(达标测评、跟踪发展)。设计教学的能力是基础,实施教学的能力是关键,评价教学的能力是保障。不具备这三种基本能力的教师,一定不是一位合格教师,也一定不是一位好教师。

三是把握三个前提。即把握学科思想,掌握学科知识体系,明确学科课程目标。把握不好这三个前提,教学设计就无从谈起。

四是做到三个读懂。即读懂课标和教材(学材)、读懂学生、读懂课堂。不懂得“课堂,究竟是谁的?”,既是师道问题,又是师德问题。

五是完成六个转变。即教师变学长、讲堂变学堂、教室变学室、教材变学材、教案变学案、教学目标变学习目标。站在学生的立场上来思考教学,既是新课程的要求,又是师道的要求。

六是明确课堂方向。课堂教学,要有效的落实三维教学目标,避免教学目标的虚化;有效地把握和利用课程资源,避免教学内容的泛化;既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又要把握教师的引导性,避免教师使命的缺失;既要追求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又要力求避免教学过程的形式化。课堂教学,要坚持以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基础,在此基础上追求三维目标的全面落实;坚持教材是基本资源,灵活运用、扩展、开发、构建多种教学资源;坚持真正“学生”的主体性,也就是教师主导下的主体性;坚持以启发探究式教学为主,追求教学方法多样化。

七是解读课程标准。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是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标志;是学科课程建设的首要内容,也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当务之急!如果不进行学科课程建设,课程改革就是一句空话!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从基于学生学习的认知规律出发,科学设置符合“学情”的学习目标,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进行教学设计的前提条件。细化解读课程标准,整合教材(学材),科学设置课堂学习目标,实质上就是国家课程的校本开发(二次开发)问题,也就是国家课程在本校的有效实施问题,更是学科教师的学科能力问题。不会对国家课程进行校本化开发(二次开发)的教师,不是合格的教师。

八是构建道德课堂生态。教育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传承,推进课程就是为了更好的实现文化的传承。任何一位教师在课堂上都在“营造”着一种课堂文化氛围和课堂生态,学生都在进行着某种“文化适应”和自然成长。课堂中面临的问题实质上就是文化(生态)问题;可以说,课堂生态是现代学校文化的最高境界。构建道德课堂生态,必须进行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和创新:开展教师、学生、文本三者之间互动的教学活动,实现从“单向型教学”向“多向型教学”转变;倡导以问题为纽带、进行启发探究教学,实现从“记忆型教学”向“思维型教学”转变;通过倡导合作学习,在教师之间、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实现从“应试型教学”向“素养型教学”转变。

篇11:高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通过对高效课堂有关内容的学习,我懂得了,作为一名班主任,在课堂上我们不仅要好好讲课,更要注重教的方法和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课堂的发展是迅速,复杂多样的。不过,无论教学被注入什么样的新精神,有一点应该是不变的,那就是课堂教学应该是务实高效的。从高效课堂的理论中我有以下的体会:

一、教学目标把握要准确。

针对学生不同年龄段的身心特点,对不同学段的教学目标作出了科学而具体的规定。这就要求我们要认真研读《标准》,严格按照《标准》的要求对照执行。教学目标的定位。就跟打篮球一样,篮筐太高了学生再怎么努力也投不进,自然就丧失了信心;而篮筐太低了,学生就会轻而易举地灌进篮筐,当然也就没有战胜困难的喜悦。在制定教学目标时,要充分考虑到三维目标的统一。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过程与方法,这三个方面同等重要,缺一不可。否则就会导致课程性质定位的偏差,造成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分离。教学目标的制定还要兼顾好、中、差三个层次。根据因材施教原则,教学目标的制定也要因人而异,不同层次的学生要求达到的目标也各不相同,要避免一概而论。要保证课堂上80%以上的学生掌握80%以上的课堂教学内容。对于优等生我们可以在课外延伸一些略带挑战性的练习;而对于那些后进生,我们也可以为他们制定一些浅层次的要求,让他们循序渐进。

二、教学环节设计要合理

就语文阅读课来说,教学环节的设计基本采用“四步导读”的模式。第一步,在老师诱导下学生初读课文,让学生感知课文语言。第二步,在老师引导下学生细读课文,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第三步,在老师指导下学生精读课文,让学生品评课文语言。第四步,在老师辅导下学生进行综合训练,学会运用语言。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阅读实践活动始终处于课堂教学的中心地位,教师的一切启发引导都是为训练学生创造性地进行语言实践提供服务。老师的“导”与学生的“读”相互渗透、相得益彰,充分体现了师生间、生生间、师生及教材之间的双向多边的互动反馈。“四步导读”模式符合《标准》提出的教学理念,这样的流程的设计是合理的。

当然,对于不同类型的课文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予以适当调整或删减,形成灵活的教学风格,但其核心理念是不变的。

三、课堂教学提问要精当

课堂提问是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启发学生思维、传授基本知识,控制教学过程,进行课堂反馈的一个重要手段。它贯穿于课堂教学的始终,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成败。教师必须细细揣摩,问到关键处,问到有用之处,问到学生心里去,问出水平,才能更好的促进我们的教学,利于学生的发展。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通过问的技巧与艺术,体现出教学新理念。

篇12:高效课堂教学工作总结

课堂教学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阵地,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然而在我们的实际教学实践中,课堂教学一直处于无效低效的困境之中,课堂的低效导致学生厌学、教师厌教考。为了改变这种状况,不少同行都在艰难地探索构建高效课堂的途径。所谓“高效课堂”就是用尽可能少的时间获取最大教学效益的教学活动。开展“高效课堂”研讨,其指导思想归纳起来就是两个减轻两个提高:减轻教师的教学负担,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提高教师教学效益,提高学生学习效益。最终达到提高学校整体教育教学质量的目的。

那么,究竟什么是高效课堂呢?

从学生角度来讲,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学生对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要高。二是在实现这种目标达成度的过程中,学生应主动参与并积极思。从这个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就是学生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课堂,是学生充分自主学习的课堂,是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的课堂,是学生对所学内容主动实现意义建构的课堂。

从教师角度来说,高效课堂应具备以下三个条件:一是教师能够依据课程标准的要求和学生的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确定课堂的三维教学目标。因为教学目标的预设与课堂的实际情况不可能完全吻合,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的过程中对教学目标作出适时调整,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使其更好地体现教学目标的适应性。二是教学的过程必须是学生主动参与的过程。这种主动参与主要体现在教师能否采取灵活机动的教学策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能否积极引导学生积极思维,能否给予学生更多的时间和机会进行必要的合作和展示,使全班学生分享彼此的学习成果。三是教学中适时跟进、监测、反馈、消化,以多种方式巩固学生的学习成果,使三维教学目标的达成度更高。

那么,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呢?

第一、抓好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和教学方式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的转变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必须在推进课堂教学改革的实践过程中不断推动教师观念的转变,进而转变教师的教学方式,以逐步消除由于教师讲得过多、学生参与过少而导致的靠大量课后作业来完成教学任务的问题,逐步解决忽视学生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实现的问题。

第二、开展以学课标、研课本、研方法、课后反思等为主要形式的校本培训。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发现,在很多情况下,课堂的低效是由教师对课标与课本的学习与研究不足所造成的,而教师这方面的不足又影响和制约了其课堂驾驭能力,课堂驾驭能力又反过来影响课堂教学的效率。

第三、抓好教师备课中的备学生问题。不少教师在备课时,只习惯于备教学内容,而忽视备学生。如果教师不去研究学生对所教内容的掌握情况,不去研究学生的个体差异,一切从本本出发,课堂教学的适应性就会大打折扣,课堂教学的高效更无从谈起。

第四、研究和设计好课堂提问。在真实、常态的课堂教学中,我常常发现教师所提的问题本身就有问题,无效问题、假问题、无价值问题充斥课堂,教师的很多提问耽误了学生宝贵的课堂学习时间,影响了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因此,教师要高效地完成课堂教学任务,就必须注重对课堂提问的研究,所提的问题必须是有价值的、有启发性的、有一定难度的,整个课堂的问题设计必须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

第五、加强对课堂节奏的把握和管理。课堂上,有的教师刚给学生提出问题,学生还没来得及思考,就马上要求其回答,这样不仅浪费了学生课堂思考的时间,而且有效性很差。这种形式主义的教学方式使无效劳动充斥课堂,严重影响了课堂教学的效率。有的教师让学生阅读课文、讨论、交流、做巩固练习等,不提任何时间和标准的要求,学生漫无目的地阅读与交流,课堂组织松散,时间利用率低。有的教师只对学生提出比较笼统的要求,学生不明白教师要他们干什么和要他们怎么干,这样,学生就失去了教师的有效指导。因此,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和思维空间,要减少“讲与听”,增加“说与做”,尝试“教与评”。

第六、积极实施小组互助学习制。现阶段,大班额的班级授课制也是课堂教学效率难以提高的一大原因。在小班化教学难以推行的现实条件下,在班内实行小组互助学习可以说是一个最佳选择。教师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和个性心理特点,可以把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发挥优秀学生的优势,积极推行学生互助机制,同时,教师通过对小组的学法指导和激励性评价,进一步提高学习小组的自主学习效果。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面向全体学生,做到因材施教,以促进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

第七推行作业分层布置制度。教师在布置课堂练习和课后作业时,必须充分考虑不同学生的学习水平,做到“不布置死记硬背、机械训练作业,布置启发性、思考性作业;不布置重复性作业,布置可选择性、层次性作业;不布置繁难偏旧作业,布置实践性、研究性作业”。布置的作业数量要少,质量要高,要避免进入“教师随意布置大量作业——学生应付作业——教师随意批改作业——教师再随意布置过多作业——学生再应付作业”的恶性循环,消除教师无暇顾及教学内容的研究和设计、无暇顾及研究学生的现象,从而解决学生不堪重负、疲于应付、厌学情绪滋生等问题。因此,加强作业的管理与指导,避免超负荷、重复性、低水平的作业,给每个学生留有充分自主发展的余地,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必由之路。(以上内容来自互联网,特此说明。)

最后总结:高效课堂其本质仍然是我们对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是实施素质教育和道德课堂的具体体现。高效课堂的提出和实施,对我们农村学校来说是一个新的挑战和开始,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因此课堂效果如何关键在于课堂的实施者——教师和学生,尤其是作为课堂引导者的教师,我们要深入研究、多思善想,敢于创新、勇于实践,善于反思、总结提高。我相信我们遇到的困难一定不会不少,碰到的问题也会很多,因此我们要树立一种信念,把追求课堂教学的高效益作为自己一生孜孜不倦的追求,我始终坚信“不是一番寒彻骨,怎的梅花扑鼻香”,我们终会一定会取得高效课堂教学改革的成功。

篇13: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结束了一周的工作,思考教学成绩不高、学生能力不强的原因,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其中的关键问题。

一、反映到教师教学层面上,我们需要不断地反思以下三点:

1、课堂教学要充分考虑学生的基本情况,学生的知识基础、性格爱好等特点,不能盲目施教。

2、老师要多分析教材、课型、导入方法等,对教材进行提炼与整合,熟练掌握不同课型的流程操作,并做到激趣引入,使学生投入饱满的精神状态。

3、课堂上,如果教师在课堂提问、任务布置、活动组织等环节没有兼顾各个层次学生的学习需求,肯定会导致学生成绩的两极分化。如果教师忽视课堂教学的'管理,对于课上游离课堂的学生视而不见,更会导致教学效益低下。

二、反映到学生学习层面上,我们要对学生的学习心态了如指掌:

对于大多数学生来说,不是他们“能不能”的问题,而是“愿不愿”的问题,缺乏学习动机,缺乏积极的情感态度,教师如果不精心策划课堂,调动起他们的学习神经,即便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也难于起到很好的效果。

三、我们必须做好以下四个方面的工作:

1、积极做好课前辅导:通过课前的预习,大部分学生都能完成学案上的任务,对于学习上有困难的学生,我们老师需要做好课前的辅导工作。

2、高效利用课堂时间:有时课堂容量大,思维量大,训练量大。要做到真正在45分钟高效,就必须高效完成课堂的每个环节。要做到教师点拨不超过10分钟,就要做到教学语言的高效应用:⑴教师要控制自己的语言数量,真正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⑵要提高话语的质量,让教师话语不仅起着组织课堂的作用,而且起着促进学生语言学习的作用;⑶要在语言输出的方式、方法上下功夫,形成有效的语言输出。

3、高质量备课:导学案必须是高质量的,要重点要突出,难易要适中,设计要分ABC层次,要符合大多数学生的认知水平,切勿使导学案习题化。学案必须提前一天发给学生,有指导要求,有收有批,才能做到心中有数。

4.、学生高度参与:平时做好后进生的思想工作,以鼓励为主,抓住奖励契机,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性学习,这样才能使得这部分学困生有更多的信心和兴趣投入到课堂上。

篇14: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这学期来,我校推行高效模式上课,我作为响应“打造高效课堂”教学工作者也有很多感悟和体会,我们在享受新课程改革给我们带来快乐的同时也正经受着为之付出艰辛的努力但并不都是很好的教学效果的苦恼,反思自己这几个月来的语文高效课堂模式教学,我个人认为课堂教学改革当然要借鉴别人的经验,但我们不可盲目跟风,看着别人的模式,照搬照抄!如果盲目跟风和不和实际的照搬照抄,打造高效课堂肯定是一句空话。“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只有将别人的经验结合自己的实际,发挥自己的固有优势和自我风格,构建适合自己的课堂教学模式,也就是所谓的教学风格。对于“高效课堂”,从语文教学总结以下几点反思:

一、教师角色的转变。

十六年的教学工作,我已经习惯了以往的的课堂教学形式,实施了高效课堂就意味着这一切将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对于高校课堂我抱有过怀疑的态度,但是在观摩、听课之后,我发现:同样一节课,老师上下来很轻松,学生兴趣很高,课堂气氛也很活跃。我平时也在不断反思,在高效课堂的教学中要尽快转换角色,逐步摸索,使自己能熟练驾驭、掌控高效课堂。

二、培养学生自主互动的能力。

倡导学生自主性学习,成为课堂教学改革的主题之一,让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得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那么,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使学生以主人翁的姿态参与到学习过程中,快乐地获取知识呢?

1、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犹如交给学生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学生掌握了方法,才能真正把握学习的主动权,真正属于学习主体位置。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自主探索问题与解决

问题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因此,教学时应从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特点出发,留给学生足够的探索空间,让学生通过预习、质疑等具体活动提高创新能力。

2、提供讨论交流的机会,培养交际能力。

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机会,能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交际能力。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教师首先要给学生创设一个民主、平等、和谐的环境,让学生充满自信。我在教学中,经常设计小组讨论,全班交流的环节,让学生做学习的主人,充分表示自己的思维方法及过程,揭示知识规律和解决问题。这样,加强了学生之间的交往和沟通,促进相互了解,促进不断反思自己的思考过程,同时对其他同学的思路进行分析思考作出自己的判断,这种活动不仅锻炼同学们的交际能力,也增强了他的生活实践能力,这也是一种合作学习,这种合作学习给每个学生提供了表现自己的机会,不仅使自己对知识理解更丰富、全面,而且充分放飞了自己想象力,使能力得到提高,同时也培养了学生之间团结友爱,互助合作的精神。

3、提供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自主学习的兴趣。

教师在课堂上创造轻松、愉快的学习气氛,能使学生情绪高昂,思维活跃,学习兴趣和信心倍增,智力活跃,接受能力强。

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地为学生创设一种情趣盎然的学习气氛,使学生受到陶冶、感染和激励从而主动学习:①设疑布难,激发学生好奇心理;②巧设悬念,激发学生探知的迫切欲望;③创设情境,使学生自然产生求知的心理冲动。

4、提供动手操作的机会,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把课堂还给学生,就要让学生在课堂上有独立思考的时间,在教学过程中,放手让学生通过自己操作、实验、想象,可以让学生在主动的探索过程中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篇15:高效课堂教学心得体会

在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社会各界都在提倡给学生减负,不能占用学生的休息时间,向课堂40分钟要效率,这就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所以如何构建高效课堂是我们每一位教师毕生都要研究的课题,把老师和学生都从题海和加课中解放出来,让教师快乐地教,让学生快乐地学。要想课堂变得高效,教师对课堂一定要有创新。

1、启发激趣,让课堂变得生动活泼。

兴趣是构成学生学习动机中最为活泼、最为现实的成分。有了兴趣,还会萌发创新意识,而在创新过程中产生的无穷无尽的兴趣,又再次促进创新。兴趣越大,学习的效率就越高。

2、质疑交流,让课堂变得有理有趣。

教师要通过让学生自己提问来组织教学,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主动探索、为他们创设动脑、动口、动手、释疑解难的机会,通过师生平等交流,培养独立思考,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从而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感觉学习是讲理的心智活动而不是硬“灌”。学生由被动的接受变为主动要学,学习的效果肯定也会提高。

3、提倡“合作”,让课堂变得融洽愉悦。

合作学

学习能满足学生的心理需要,促进学生的情感发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学生群体这种合作学习的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就是当好导师,及时起点拨导向的作用。合作学习很有好处:第一,拓宽思维,深化学生的认识。第二,培养和训练口头表达能力。第三,可以培养合作精神。

4、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让课堂变得丰富直观。

运用现代教学手段进行多媒体教学,可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对教学内容的理解,发展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获得课堂教学的高效率。

5、体现现代课堂结构,让课堂变得热烈主动。

要把课上活,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独占式和教师主讲式而学生则单向静听式的课堂结构,代之以多向立体式现代课堂结构。传统的单向静听式结构其教学方式方法是填鸭式、注入式,教师积极性高,学生主动性差,这样的课堂教学效率是低下的。而多向立体式结构的教学方式方法是现代启发式,学生自学,老师进行针对性精讲,师生之间互相质疑问题,探讨真理。教师的主要精力放在发展智力、培养能力上。课堂教学活而不空,实而不死。

6、分层次教学,让课堂变得满园花开。

面向全体学生教学,才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而要真正做到面向全体学生,就必须彻底抛弃

“一刀切”,实行分层次教学。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根据他们的起点提出不同程度的要求,就能使他们在各自的起点上都有提高。如此坚持下去,就能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

篇16: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教学反思

作者:邹美娟

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是新课程改革的主要特征,以“自主”“合作”“探究”为主要特征的“探究式”学习越来越被人们所关注,并逐渐成为占主流地位的学习方式。这种方式对于改变过去机械的、被动的“灌输式”学习,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形成终身学习的意识和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但是,“探究式”是万能的吗?

我们知道,学习方式的选择运用,要受到教学内容、学生的知识水平及个性特点等多种因素的`制约。教学实践已经证明:第一,并不是所有的学习内容都适合于学生通过探究去解决。第二,“探究式”一般更适合于智力好、主动性强的学生,而对智力一般、善于模仿思维的学生来讲,教学效果就要差一些,如果一味地追求“探究”,就会严重脱离一些学生的实际,挫伤他们的积极性。第三,每种学习方式都有它显著的优势,也有其明显的不足,很难检测和评判孰好孰坏。机械的、形式化的“探究”会束缚学生的思维,而有意义的“接受”也能促进学生的发展,关键在于教师的运用是否符合教学实际。如果不顾实际,对于明明很简单而不需要探究的,或者学生没有能力探究的那些知识,也去搞形式,追求探究的“时髦”,就会事倍功半,得不偿失。事实上,现代教学的理论和方法,只能是在继承传统教学理论和方法基础上的发展和创新。

在新的教学理念的指导下,不少教师都对原来的教学模式进行改革创新,也有一些人形成了一种意识:即认为一堂好课就是要把学生调动起来,积极参与课堂教学,而把学生调动起来的标志就是到处是学生的声音,课堂氛围好,气氛活跃。于是课堂教学中有意无意地走向了庸俗化,片面追求课堂里的热闹,使本来井然有序的课堂变成了一盘散沙,最终的结果是把老师从教学活动的组织者、指导者完完全全变成了课堂纪律的维护者、监管者。在这样的意识指导下必然会冲淡教学的主题,把有组织、有内涵、有目的、探求知识的课堂变成了类似于放牛羊的牧场,盲无目的、放任自流,甚至为了迎合学生出现了低级趣味。自己上课时感觉把学生调动得很积极,氛围好,而最终的学习效果却是一塌糊涂,甚至于导致学生只记得搞笑的地方,对应该掌握的知识一无所知,能够培养的能力一无所有。这样的活动要了又有何用,多了又有何益。也就是说活动中讲氛围不能走极端化,一定要注意活动的本质,即要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又要动而有效。

无论是什么样的教学方式,都要把先进的理论与自己班级的是实际情况相结合,这样才能拥有高效的课堂。

第二十一期卢龙丰润迁安分队丰润二中历史学邹美娟

篇17: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教学是指班级授课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在教学中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为主线、思维为核心”的教学理念,构建了以“情景导入、学导结合、探究深化、总结反思”为主体的互动式高效课堂模式,实施高效课堂的目的是提高课堂40分钟教与学的效率,实现教学效果最优,教学效益最好,从而促进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提升教师的业务水平,提高教育教学的质量。通过观摩我校举行“高效课堂”教学的评比活动,我从各位参赛教师的授课中学到了书本中学不到的知识,对于我教学能力的提高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令我受益匪浅。以下是我个人关于高效课堂学习的深刻体会:

一、课前精心准备是“高效课堂”实施的保证

俗话说得好“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要实现课堂的高效,必须在课前下足够的`功夫,备课不再是写写教案,而是要充分了解学生实际认知能力,去认真钻研教材、会用教材、活用教材,合理设计教学活动,精心挑选高质量有针对性的课堂练习,并设计符合学生实际能力的导学案,提前发给学生预习,教学生通过预习提高自学能力、发现问题的能力,只有经过这样的精心准备才能保障高效课堂的顺利实施,

二、优化精讲、精学、精练的时间安排,是“高效课堂”实施的重要环节

时间就是效率,抓紧时间,用好时间才能保证课堂的高效率。一堂高效课一般由精讲、精学和精练三部分构成。也就是说教师要精选教材,学生都懂的可以不讲,讲了学生还是不懂的也不讲,做到精讲;教师要精心安排学的时间,提高课堂的高效益,让学生能在规定的课堂时间内通过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获得最大化的效益,做到精学;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的不同及学生的实际认知能力,灵活安排高质量的课堂练习,做到精练。

三、学会运用教材是“高效课堂”实施的核心

要让学生学得好,学得生动有趣,作为教师,就必须充分挖掘教材的趣味因素,学会运用教材,让学生对课堂感兴趣,学生一旦对教学内容感兴趣,就会乐于接受它,变“苦学”为“乐学”。 传统教学中注重的是知识的传授,高效课堂教学要求教师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努力使每一位学生都在原有基础上获得充分的最大化发展。

四、坚持教学反思是“高效课堂”实施的延续

如何保证“高效课堂”的质量,重在教学实践的反思和总结。叶澜教授说过:“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反思就可能成为名师。”由此可见,教学反思对于教师专业的成长和发展起着非常重要和有效的作用。教师只有学会不断地积累经验,才能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才能实现课堂教学的高效性。因此,我们就必须重视教学反思,坚持写教学反思。

高效课堂是教学改革的一种模式,要想为了真正提高课堂教学的高效率、高效益、高效果,我们必须结合我校的师生实际情况和现有的教材,做到对学生深入研究,对教材充分挖掘,对教师有效培养,才能走具有文中特色的高效课堂教学之路。

《高效课堂》读后感作文

高效课堂的几点思考教师工作总结

高效课堂方面的读书心得

读书心得之《预习,轻叩高效课堂的大门》读书心得

实施方案英语高效课堂

一年级语文教师高效课堂心得体会

达明中学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

高效课堂常规工作总结

实施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关于高效课堂的心得体会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基于高效课堂的教学设计(精选17篇)】相关文章: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构建方法论文2024-01-14

物理高效课堂教学实施方案2022-10-30

小学教师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2023-07-01

小学高效课堂活动总结2022-12-18

高效教学心得体会2022-08-21

345高效课堂学习心得体会2023-05-1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的有效方法论文2022-07-24

高效课堂建设先进个人评比方案2024-03-03

初中语文高效课堂构建论文2023-09-21

初中数学高效课堂思考论文2024-01-21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