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时间:2023-08-01 08:24:29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集锦17篇)由网友“ichi0125”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篇1: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课程说明:

新课程标准要求高中阶段学生要阅读5本以上名著,字数达到150万以上。“名著导读”是新教材增设的一个板块,其目的在于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掌握阅读名著的方法,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提高语文素养。

教学设想:

教学“导读”应结合文本的视觉和影视的视觉,使学生产生欣赏的欲望,然后以学生的潜心阅读为主。本导读拟设2课时,第1课时以教材中的导读内容为依托,较全面地介绍名著;第2课时让学生通过活动(名著故事会、精彩片段选读),感受名著的艺术魅力。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1)了解《三国演义》的背景、作者、思想内容、价值等;

2)识记一些与《三国演义》有关的成语、熟语、歇后语;

3)复习《赤壁怀古》《蜀相》;

4)掌握名著欣赏的的基本方法。

2、过程与方法

1)语言积累以抢答的形式完成;

2)理解教材中导读内容,把握要点;

3)文学作品与历史记载的比较鉴赏。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树立“谋事在人”的积极人生观;

2)确立“天下乃天下人之天下”的社会历史观;

3)通过鉴赏典型形象获得精神愉悦。

教学重点:

1、激发阅读名著的兴趣;

2、语言知识积累;

3、了解阅读名著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文学语言与史传语言的比较鉴赏。

教学准备:PPT课件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

1、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序幕。

2、展示篇首词,略作欣赏。

3、联系复习苏轼词《念奴娇-赤壁怀古》

二、展示课题:名著导读《三国演义》

一提起《三国演义》,几乎家喻户晓、妇孺皆知,一个个耳熟能详的英雄我们脱口而出:诸葛亮、关羽、张飞、曹操……的确,这是一个群星璀璨的时代,智谋、权术、机变、口才、勇气……在三国鼎立的舞台上,发挥得淋漓尽致。

三、导读名著

1、名著的形成

1)《三国演义》的编撰者是罗贯中,名本,号湖海散人,生卒年不详,大约生活在元末明初。

2)《三国演义》的形成,课件展示:晋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宋代讲史平话“说三分”元代讲史话本《三国志平话》《三分事略》

明初罗本贯中编撰《三国志通俗演义》清初毛纶毛宗岗整理和评点《三国志通俗演义》

2、名著的影响

1)老师讲意思和运用,学生抢答出自《三国演义》的成语、熟语

课件显示:唱空城计,过五关斩六将,说曹操曹操就到,乐不思蜀,赔了夫人又折兵,人在曹营心在汉,扶不起的阿斗。

2)课件显示歇后语前半句,学生抢答后半句。

3)名著其他影响如:京剧“失”“空”“斩”是传统剧目;大型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易中天《品三国》让经典走向普通民众;教材选编《出师表》《赤壁之战》《孔明挥泪斩马谡》。

3、名著的价值

1)课件出示《三国演义》的内容和思想;教师介绍《三国演义》的情节时间跨度、线索、作品倾向。

2)提问,要求从教材“导读”中找答案:

《三国演义》给予我们人生最宝贵的启示是什么?

《三国演义》表现了一种怎样的社会观、历史观?

课件展示。

4、名著的欣赏

1)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

要求学生说出几个《三国演义》故事回目。

2)生动典型的人物形象:

提问:毛氏父子评点《三国演义》所谓“三绝”是?

课件展示:奸绝——曹操

义绝——关羽

智绝——诸葛亮

课件展示“曹操小档案”,建议阅读长篇小说时,由于情节复杂,人物众多,可以通过制作人物档案的方式理顺内容。

谈谈诸葛亮的形象:

诸葛亮是群众智慧的化身,他足智多谋、神机妙算、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课件出示武侯祠楹联;复习背诵杜甫律诗《蜀相》

3)欣赏《三国演义》中《孔明挥泪斩马谡》与晋陈寿《三国志》《诸葛亮传》中对斩马谡的记载。

a)分角色朗读《孔明挥泪斩马谡》中孔明“三哭”片段

分5个角色:孔明、马谡、蒋琬、先主刘备及叙述者。

b)讨论“三哭”各含怎样的感情?

一哭:挥泪哀伤之哭

二哭:流涕惋惜之哭声

三哭大哭不已惭愧之哭

c)阅读《诸葛亮传》中记载,理解“戮谡以谢众”,意即:杀了马谡来向众人谢罪。

d)文学作品语言的形象性与正统史书叙事的客观性。

四、小结:

名著欣赏的方法: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抓住小说三要素;

4积累语文知识。

五、作业:

1)课后准备“三国”故事会;

2)阅读《同步作业》中两篇文章《孔明挥泪斩马谡》和《群英会蒋干中计》

六、在《三国演义》片尾曲声中结束。

附板书提要:

名著《三国演义》导读

怎样阅读名著?

1、了解名著的形成和影响;

2、把握名著的基本内容和思想;

3、通读名著,欣赏精彩篇章;

4、积累语文知识。

篇2: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阅读指导目标:

1、掌握阅读欣赏小说的一般方法。

2、指导学生运用比较法等阅读《三国演义》中三处战斗场面,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3、激发阅读名著兴趣,培养终身阅读的良好习惯。

4、学会欣赏作者的表现手法,怡情养性,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高审美能力。

评价任务:

1.了解战役的起因经过和结果。

2.在对比中分析描写战役场面的语句,了解作者写作方法。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谈话了解,指导阅读小说的方法1.讨论:你喜欢读名著吗?说说理由。阅读长篇小说,你有什么好方法?

2、你读《三国演义》原著还是青少年版?有什么阅读困难?怎么解决的?小结阅读小说的方法(点面结合法):

(1)面:理清故事情节

(2)点:抓住人物特征

环节二

阅读《三国演义》三处片段活动一引入片段

1.你喜欢哪场三国战役?

2.生思考,并回答。

1.学生自信交流自己知道的战役名称。

2.学生能够相互补充,概括出小说主要内容。

3.感受语句的描写方法。活动二阅读片段

(1)阅读片段《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指导原著阅读,读通读懂。

(2)阅读、讨论三场战役的起因、经过、结果。

指导:不动笔墨不读书。用同一记号标出相同类项。

(3)学习片段中描写战役的语句,体会描写场面语句的方法。

环节三

展示提升1.同学上台展示,可以配课件给大家讲解,台下同学可以就他们的讲解进行提问。

2、小组合作表演精彩战役片段,演出人物不同的特点,以及本场战役的特色。1.展示同学故事讲的生动形象。台下同学注意倾听,台上台下积极互动。

2.学生配合演出,表演的生动形象。

环节四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我们不仅要了解三国名句,还要了解三国故事,三国人物性格,三国的著名战役,三国的歇后语。课下我们继续阅读。

推荐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继续阅读三国,激发阅读兴趣。

附:板书设计

品读“三国”战役

《火烧新野》《火烧赤壁》《七擒孟获三气周瑜》

篇3: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的:

1、引导学生学会带着意识阅读《三国演义》;

2、指导学生掌握一些阅读《三国演义》的技巧和方法;

二、教学重难点:

1、把握人物刻画技巧,了解作者着力塑造的主要人物形象;

2、领会《三国演义》的进步思想。

三、教学设想:

1、借《三国演义》著名片断《失街亭》管中窥豹,感受《三国演义》的思想和艺术特色。

2、设置重点问题让学生自学,力求在合作探究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有意识地掌握一些阅读名著的技巧和方法。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

每次听到《滚滚长江东逝水》这首歌曲,我总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仿佛自己又回到那个群雄逐鹿,英雄辈出的三国时代。今天,让我们一起出征街亭,会晤英雄。

(二)问题探究:

探究一、复述故事情节思考:《失街亭》的战争描写亮点纷呈。你关注到了吗?结合导读中相关战争描写的阐述找出本文的一些片断来讨论交流一下。

《三国演义》著名的战争描写有没有类似的特点呢:

官渡之战

赤壁之战(伏击战:乌林、葫芦口、华容道,三笑,三惊)

彝陵之战……

结论:铺垫伏笔,构思严谨,情节出人意料,又在情理之中。

有张有弛,一波三折,引人入胜。

明确:读《三国演义》,一要读扣人心弦的战争场面。

(我们读《三国演义》,精彩纷呈的战斗场面令人应接不暇,带给人以欲罢不能的阅读快感,是我们读三国最不能错过的精彩)

探究二:小小街亭,为何如此重要?如此重要的街亭为什么会失守?

课文中有一个形象的比喻来说明街亭的重要战略位置,请大家寻找一下。“今司马懿出关,必取街亭,断吾咽喉之路”。

结论:马谡麻痹轻敌,孔明用人不当客观原因,司马懿老谋深算,实力不俗

作者是怎样刻画马谡和孔明这两个人物形象的?

结论:三笑三哭。

主要通过语言和神态的细节描写(正面描写),突出人物的典型性格,使得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三国演义》人物的典型形象表现在毛宗岗说的“三绝”: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

大家能举一两个相关人物奸(阴险、虚伪、狡诈)、智、义(正当、合理)的事例吗?

明确:读《三国演义》,二要读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

(我们今天去读《三国演义》中个性鲜明的人物的意义在于我们可以借此去探究人性的真、善、美和假、恶、丑——虽然时代不同了,场景不一样了,衣服也换掉了,但人性却是可以穿越时空的。)

探究三:马谡该不该斩?这一情节中的孔明留给你最深刻的印象是什么?

明确:不斩的理由

1两人情同手足2杀人才叫亲者痛,仇者快

3处理败将有各种办法4疑人不用,孔明要为此买单,不能马谡一个人承担责任

必斩的理由:

1马谡立了军令状,执法必严。2后果情节十分严重,必须死刑。

3一意孤行,不听建议,咎由自取。

4、不斩全家已属网开一面,再不斩马谡军心涣散,众怒难平,难以服众

结论:我们不是当事人,站着说话不腰疼。但通过刚才的讨论,我们应该能体会到孔明内心情感与理智激烈的矛盾冲突。

从个人情感上讲,不忍心;从大局上从理性上讲,必须斩。所以孔明万般无奈,只得挥泪执法。什么是仁?仁者爱人,是不忍心;什么是义?公正、合理,应当做的就是义。仁和义在这里发生了矛盾,而挥泪执法,将仁义统一在了一起。

挥泪这一细节集中展示了他仁义的一面。

讨论:

有一个问题老师特别好奇:如果可能,你愿意做曹操还是刘备?为什么?

结论:想做曹操,多是功利心作怪。我们做事情不能什么都利字当头啊!

功利心太重,容忘记做人做事的底线。

如果要交朋友,你愿意交曹操这样的朋友还是刘备这样的朋友?为什么?

结论:想交刘备这样的。不会吃亏,还可能占便宜。还是或多或少有功利的因素

《三国演义》,都觉得曹操好厉害,刘备太窝囊。两人都有野心。关键是在实现野心的方式上,曹操是无底线,无节操,无所不用其极;而刘备无论环境多么艰苦,条件多么恶劣,他都守底线、知敬畏,这就是仁德爱民,绝不滥杀无辜。

刘备要恢复重振的,不仅是汉室,更是世道人心。

我们读《三国演义》要知道,良禽择木而栖。孔明选择刘备,绝不仅仅是报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更在于刘备的人品契合了孔明的理想。

所以,我们读孔明,要读他的宅心仁厚,读他的有仁有义。

导读中特别谈到了《三国演义》的思想倾向:拥刘反曹。实质是拥护德政,反对暴政

而德政的基础便是为政者有一颗仁爱之心。

我由此有一个感悟:一个人有没有价值,一个家庭能不能兴旺,一个国家是不是强盛,关键只在一个“德”字。品德高尚,这个人就有价值。一家人品德良好,这一家庭必然兴旺。国民重视品德修养,这个国家自然强盛。《三国演义》的重大启示,即在有仁有义远比权贵名利更值得尊敬。我们读《三国演义》,如果不能提高自己的品德,促进家人的品德修养,就等于白读。

我知道大家读了《失街亭》后,也写了很多的人生感悟,下面的时间我留给大家作展示

(学生展示)

明确:读《三国演义》,要读高尚人品和人生智慧。

(四)、结语:

必须要指出,《三国演义》还是一部宣扬权谋的书,民间有“少不读水浒,老不读三国”的说法。一个“三国气”重的人,往往心理阴暗,中国人要阳光,要坦荡,不能承袭这种阴晦的“三国气”。我们要有拿来主义的眼光。一堂课讲三国,难免挂一漏万,让我们借今天学习《失街亭》的东风,把握《导读》的精髓,一起走进这部经典,去发现更多的精彩!

(五)板书设计:

从《失街亭》看《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导读

读战争艺术性

读人物(交相辉映)

读人品和智慧思想性

篇4: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阅读指导目标:

1、通过阅读《三国演义》,了解三国故事,培养学生对古典文学的兴趣。

2、通过了解成语背后的三国故事深入理解成于含义,敢于提出自己的看法,发表自己的见解,发展学生个性,提高口语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并学会全面认识事物。

3、通过分小组汇报阅读成果,训练学生收集资料、分析问题的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

1、阅读少年版《三国演义》,每人准备一个有关三国的成语故事,要求了解成语背后的故事并能够用自己的话讲一讲

2、摘抄其中优美的语言或收集关于“三国”的成语、俗语、歇后语,谈谈自己的感悟。

评价任务:

1.能够用自己的话复述成语故事。

2.了解成语故事背后的深意,会运用部分成语。

阅读过程

教学环节教学活动评价要点环节一

激趣导入

1.师:让我们首先来观看一个片段,欣赏一首曲子(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主题曲及开剧片段)。知道这出自哪一部电视剧吗?

2.生:(齐答)《三国演义》。

3.师:悲壮的《滚滚长江东逝水》把我们带到了群雄争霸的三国时期,《三国演义》让我们认识了运筹帷幄、决胜千里的诸葛孔明,骁勇善战、忠义为先的关云长,雄霸江东的孙仲谋,一代奸雄曹阿瞒,旷世奇才周公瑾等生动传神的人物。也让我们目睹了桃园结义、官渡之战、火烧赤壁、草船借箭等场面。让我们再次漫游“三国”,本节课我们将重点学习三国中的成语

(板书课题)

活动一成语知多少

1.师:我们先畅游知识园,考考大家对“三国”中的成语到底了解了多少。(多媒体出示“畅游知识园”及相关题目。)

(1)魏国的霸主是谁?(曹操)蜀国的霸主是谁?(刘备)吴国的霸主是谁?(孙权)

(2)《三国演义》的作者是谁?(罗贯中)是哪朝人?(明朝)

(3)这部著作写的是哪段时间到哪段时间的历史故事?(汉末年到晋代初)

(4)“七擒七纵”跟谁有关?(诸葛亮、孟获)

(5)“羽扇纶巾”描写的是三国中的哪位人物?(诸葛亮)

(6)请列举“过五关斩六将”中的“五关”或“二将”。(五关:东岭关、洛阳、汜水关、荥阳、滑州渡口、六将:孔秀、孟坦与韩福、卞喜、王植、秦琪)

(7)请说出跟关羽有关的两个成语。

(刮骨疗毒、单刀赴会、桃园结义、大意失荆州)1.情境导入,渲染气氛,使学生入情入境,了解课堂学习重点。

2.小结语为学生回顾故事、学习接下来内容作铺垫。

环节二

引导学习活动二引导学习

1.师:老师收集了一些三国成语,我们先来看一看。

(多媒体出示:三顾茅庐、七步之才、一身是胆、望梅止渴、锦囊妙计、乐不思蜀、如鱼得水、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1)生齐读课件中的成语

(2)同桌交流已经掌握的成语及含义,相互用自己的话说一说成语背后的故事面向全体学生,课内外结合。课前组织多次故事会,逐层选拔,推选故事大王,既让每个学生都有讲述的机会,又让有特长的学生得到充分展示。在熟知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感悟语言,让学生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从中感受到名著语言的精妙和名著对语言的发展产生的影响。

活动三我是故事大王

1.师:同学们了解了那么多三国知识,真了不起!你们知道吗?每一个成语的背后还有一个扣人心弦的故事呢!下面就让我们走进故事王国,请四大组各推出的“故事王”给我们讲一讲。

2.故事内容:可以讲述自己印象最深的成语,可以讲述自己最感兴趣的成语故事,也可以讲述最让自己感动的成语故事(赵云飞骑救公孙;典韦飞戟退追兵;周泰宣城救孙权;许褚护曹夺船避箭;曹洪护曹步随渡水;周泰救权惨战重围;曹洪挡超竭力死战;曹昂让父奉马身死;长坂赵云决荡救幼主;宛城典韦生死当塞门等)。还可以讲述其它(桃园结义;煮酒论英雄;过关斩将;跃马檀溪;三顾茅庐;携民渡江;大闹长坂桥;舌战群儒;初出茅庐;七步成诗;巧借东风;曹操献刀;义放曹操;单骑救主;大意失荆州;夜走麦城等)

3.评选故事大王

环节三总结升华

阅读拓展

师:今天,我们一起回味了《三国演义》中的几个精彩片故事,认识了堪称英雄的几位三国人物,感悟了一些精妙的词句,初步领略了经典名著的魅力。(宣布得分最高的一个小组为本次读书活动“三国通”。)《三国演义》中还有更多的故事、人物、语言等待着我们去品味。一本好书是值得反复阅读的,因为每读一遍,我们都会有新的发现。希望同学们再去仔细品读,从中获得更多的收获,更深的感受!在我国文学宝库中,还有许多像《三国演义》一样优秀的作品,如《水浒传》《西游记》《红楼梦》等都值得大家阅读。让我们(齐声):与好书为伴,与经典同行!

推荐课外阅读。

透过范例总结读书方法,提出读书的要求,引入其它经典名著,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环节四

作业布置

1、交流《三国演义》读书成果和自己的阅读方法。

2、阅读作业:运用对比法读《三国演义》中《孔明用智激周瑜孙权决计破曹操》,体会诸葛亮因人而异的智慧。

3、完成手抄报

巩固练习附:板书设计

《三国演义》之“三国成语”

桃园结义

羽扇纶巾——诸葛亮

篇5: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三国演义》是中国第一部长 篇章回体历史演义的小说,以描写战争为主,反映了蜀(汉)、魏、吴三个政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和军事斗争,大致分为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逐鹿、三国鼎立、三国归晋五大部分。在广阔的背景下,上演了一幕幕波澜起伏、气势磅礴的战争场面,成功刻画了近五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曹操、刘备、孙权、诸葛亮、周瑜、关羽、张飞等人物形象脍炙人口,其中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近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是一位奸雄,他生活的信条是“宁教我负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负我”,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阴谋家这与历史上的真曹操是不可混同的。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他的义气是以个人恩怨为前提的,并非国家民族之大义。刘备被作者塑造成为仁民爱物、视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本书不以敌我叙述方式对待各方的历史描述,对后世产生了极其深远的影响。编者罗贯中将兵法三十六计汇融于字里行间,既有情节,也有兵法韬略。

《三国演义》中被称为 “三绝” 的人物分别是:“奸绝”——曹操,“智绝”——诸葛亮,“义绝”——关羽。

《三国演义》反映了丰富的历史内容,人物名称、地理名称、主要事件与《三国志》基本相同。人物性格也是在《三国志》留下的固定形象基础上,才进行再发挥, 这也是历史演义小说的套路。历史演义小说大多是虚实相间,主实重虚;古今兼顾,批古判今;一段故事,叙说两朝的情,一个人物,兼具两朝的性。《三国演义》一方面反映了真实的三国历史,照顾到读者希望了解真实历史的需要;另一方面,根据明朝社会的实际情况对三国人物进行了一定程度的夸张、美化、丑化等等,给予读者一些的启发,照顾到读者希望增长见识,统治者希望巩固统治的需要。它不但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三国历史的真实面貌,还反映了许多明朝社会内容。

三国是一个与明朝迥乎不同的时代,它没有青楼与赌场,无论是官方还是民间都奉行儒家文化,宣扬仁、义、道、德、礼、信、忠、贞、孝、廉、善、美、真,是汉文化的再体现。再对比宋朝、元朝和明朝,它们都有着大量的青楼和赌场,虽然儒家文化是官方文化,但佛教文化在社会各阶层中的影响力更大。因为青楼、赌场等异域民风长久发展,从而使民间渐渐奉行的是兼具华夏文化特点和西域文化特点的市井文化。骄、奢、淫、逸、假、丑、恶、奸、强取豪夺思想在民间广泛宣扬。印度社会的浪漫主义作风和佛教文学的浪漫主义文风也在宋朝、元朝和明朝社会有着长久地发展。传奇小说、历史演义小说等浪漫主义文学得到极大发展,官场和战场也都成了游戏场,浪漫主义风行,岳飞遭遇莫须有罪名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三国时代与宋朝、元朝和明朝相比,统治思想、官场风气、社会生态、世态人心差别巨大,古今对比强烈,能充分发挥历史演义小说穿越、批判的艺术特点,让文字更诙谐有趣,人物形象更有艺术张力,同时还保留知识含量这点实枪货,所以使它成为第一部被集结成书的历史演义小说。

艺术成就

《三国演义》不仅是较早的一部历史小说,还代表着古代历史小说的最高成就。小说采用浅近的文言,明快流畅,雅俗共赏;笔法富于变化,对比映衬,旁冗侧出,波澜曲折,摇曳多姿。又以宏伟的结构,把百年左右头绪纷繁、错综复杂的事件和众多的人物组织得完整严密,叙述得有条不紊、前后呼应,彼此关联,环环紧扣,层层推进。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更重要的是在战争描写和人物塑造上。小说最擅长描写战争,并能写出每次战争的特点。注意描写在具体条件下不同战略战术的运用,指导作战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而不把主要笔墨花在单纯的实力和武艺较量上。如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等,每次战争的写法也随战争特点发生变化,在写战争的同时,兼写其他活动,作为战争的前奏、余波,或者战争的辅助手段,使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战争表现得有张有弛,疾缓相间。如在赤壁之战前描写孙、刘两家的合作、诸葛亮、周瑜之间的矛盾,曹操的试探,孙、刘联军诱敌深入的准备等等,在人物塑造上,小说特别注意把人物放在现实斗争的尖锐矛盾中,通过各自的言行或周围环境,表现其思想性格。如曹操的奸诈,一举一动都似隐伏着阴谋诡计;张飞心直口快,无处不带有天真、莽撞的色彩;诸葛亮神机妙算,临事总可以得心应手,从容不迫。著名的关羽“温酒斩华雄”、张飞“威震长坂桥”、赵云“单骑救幼主”、诸葛亮“七擒孟获”等更是流传极广的 篇章。

《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

1.它成功地塑造了众多的人物形象。全书写了1799人,其中主要人物都是性格鲜明、形象生动的艺术典型。各类人物各有共性;同类人物各有个性。作者描写人物,善于抓住基本特征,突出某个方面,加以夸张,并用对比、衬托的方法,使人物个性鲜明生动。这是作者塑造人物的一条基本原则。小说中运用这一原则的最好说明,就是向来人们所谓的“三绝”,即曹操的“奸绝”——奸诈过人;关羽的“义绝”——“义重如山”;孔明的“智绝”——机智过人。小说刻画人物的主要方法是:把人物放在惊心动魄的军事、政治斗争中,放在尖锐复杂的矛盾冲突中来塑造。对于主要人物,往往通过一系列的故事情节和人物语言表现其复杂的性格。

2.它长于描述战争。全书共写大小战争四十多次,展现了一幕幕惊心动魄的战争场面。其中尤以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又称彝陵之战、猇亭之战)最为出色。对于决定三国兴亡的几次关键性的大战役,作者总是着力描写,并以人物为中心,写出战争的各个方面,如双方的战略战术、力量对比、地位转化等等,写得丰富多彩,千变万化,各具特色,充分体现了战争的复杂性和多样性;既写出了战争的激烈、紧张、惊险,而又不显得凄惨,一般具有昂扬的格调,有的还表现得从容不迫,动中有静,有张有弛。

3.它的结构,既宏伟壮阔而又严密精巧。时间长达百年,人物多至数百,事件错综,头绪纷繁。而描述既要符合基本事实,又要注意艺术情节的连贯。因此,在结构的安排上是有很大困难的。可是作者却能写得井井有条,脉络分明,各回能独立成篇,全书又是一个完整的艺术整体。这主要得力于作者构思的宏伟而严密。他以蜀汉为中心,以三国的矛盾斗争为主线,来组织全书的故事情节,既写得曲折多变,而又前后连贯;既有主有从,而又主从密切配合。

4.语言精练畅达,明白如话。今天看来,这种语言似乎半文不白,但在当时它却近于白话;用这种语言来写长篇小说,是一种创举,和过去某些小说粗糙芜杂的语言相比,是一个明显的进步。

作品特色

《三国演义》描写的是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一百年的历史,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以及各类社会矛盾的渗透与转化。在对三国态度上,尊刘反曹是民间的主要倾向,而表现出明显的拥刘反曹倾向,以刘备集团作为描写的中心,隐含着人民对汉族复兴的希望和皇室正统思想,尽管这些旧有观点已不容于今日。清人毛氏父子批改《三国演义》时,把明代流传下来的版本中不实讥望、怪力乱神之处删除勘正。鲁迅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称:“因为三国的事情,不像五代那样纷乱;又不像楚汉那样简单;恰是不简不繁,适于作小说。而且三国时代的英雄,智术武勇,非常动人,所以人都喜欢取来做小说底材料。”

而书中亦刻画了近四百个人物形象,其中最为成功的有诸葛亮、曹操、关羽、刘备等人。诸葛亮是作者心目中的“贤相”的化身,他具有“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高风亮节,具有经世济民再造太平盛世的雄心壮志,而且作者还赋予他呼风唤雨、神机妙算的奇异本领。曹操则被塑造成一位“宁教我负天下人,不教天下人负我”的奸雄,既有雄才大略,又残暴奸诈,是一个政治野心家和阴谋家。关羽“威猛刚毅”、“义重如山”,但主要以个人恩怨为前提。刘备则被塑造成为仁民爱物、礼贤下士、知人善任的仁君典型。

而当中的战争,手法多样,读者往往感到一场场刀光血影的战争场面。其中,官渡之战、赤壁之战等战争的描写被认为是波澜起伏、跌宕跳跃,使人读来惊心动魄,将史书上所没有的情节描写得十分细致。不过,前33回写了从桃园结义到曹操统一北方的24年,71回半写了刘备三顾茅庐到诸葛亮死于五丈原的27年,而以后的46年只用了15回半就草草收场。

由于《三国演义》在民间的流传范围、影响程度,都可谓是中国古代历史小说中独一无二的,这就造成了普通民众,甚至一部分专家学者对东汉末年至三国时期,也就是小说所描述的历史时期的概况、事件、人物缺乏正确的常识,从某种程度上说,小说《三国演义》的内容在国人心目中已经占据了真实历史的地位,这种现象在电影、文学作品中都有所反应。民间也一直对这类现象有不少争论。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高煜翔评价三国演义书:“男儿不展凌云志,枉负今生八尺躯。”

非凡的叙事才能,全景式的战争描写,特征化性格的艺术典型,浅近的文言,构成了《三国演义》的主要特色。

篇6: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提起《三国演义》,大家马上能联想到“桃园三结义”、“三顾茅庐”、“草船借箭”、“曹操败走华容道”、“过五关斩六将”等经典片段。最早接触《三国》是小时候看电视剧,后来也细看了原著,当时只是觉得其情节跌宕、高潮迭起。那是特崇拜诸葛亮,认为他就是文曲星下凡,但凡你能想出来的,就没有他不知的。可谓是“收二川,排八阵,六出七擒,五丈原前,点三十四盏明灯,一心只为酬三顾;取西蜀,定南蛮,东河北拒,中军帐里,变金木土爻神卦,水面偏能用火攻”神哉!当时的我也给曹操扣上了“奸雄”的帽子,狡诈圆滑善变者,孟德也!

再后来,《百家讲坛》十分盛行。易中天“一品三国”又让我更加辩证地看待这个故事,更客观地去分析其背景、环境、人物性格、人物心理,当然我的见识还是很有限的。

其实回头来想,罗贯中所写的《三国演义》这部小说毕竟是文学作品,它运用了很多艺术手法--神化孔明,丑化孟德。作者是站在刘蜀的立场去考量是非的,他之所以“拥刘反曹”的实质在于“拥美德,反暴政”,这又与孔子的儒家思想有很大关联。历史老师常说:“文化是政治经济的反映”,也就是说罗贯中有意通过三国之间军事、政治、外交的较量,揭示了当时矛盾重重、**不安的局面,并总结各种斗争的经验和智慧。可以说《三国演义》既描写前世,也暗示当世,还警示后世。

抛开对《三国演义》的各种评价,我想到了时下它的流行及其原因。

我觉得现代《三国演义》的流行有几个原因。首先是它本身具有吸引读者的魅力,再有如流行歌曲、翻拍热、游戏等时尚元素的推动,最重要的则是民众的英雄情结。

都说中国人提倡集体英雄主义,西方人推崇个人英雄主义(“超人”“蝙蝠侠”“变形金刚”都可体现),但我并不完全赞同。

我们对诸葛亮智慧形象、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完美人格的崇拜,对关羽重义尚勇的性格和“威武不屈富贵不淫”高尚气节的崇拜都属于个人主义崇拜。这种崇拜不仅来源于人们对英雄的幻想--可能幻想自己是某位英雄睥睨天下、驰骋万里,还来源于一种呼唤,为这个时代呼唤英雄精神。话说从古到今,这个时代缺少什么,就高调宣传什么,这个看看《新闻联播》就知道,此处暂不深究。

至此,我不禁想起苏子的话:“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也想到赵翼《论诗》中“江山代有才人出”,还有润之:“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云云。或许“暗淡了刀光剑影,远去了鼓角铮鸣。眼前飞扬着一个个鲜活的面容。湮没了黄尘古道,荒芜了烽火边城。岁月啊你带不走那一串串熟悉的姓名。兴亡谁人定啊,盛衰岂无凭啊,一页风云散啊,变幻了时空。聚散皆是缘哪,离合总关情啊,担当生前事啊,何计身后评。长江有意化作泪,长江有情起歌声。历史的天空闪烁几颗,人间一股英雄气,在驰骋纵横。”

篇7:名著导读三国演义心得体会

中学生阅读课外名著,这对于完善他们的心灵和人格,引导他们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是非常必要和有益的。为此,《语文新课程标准》规定:7—9九年级的学生要完成260万字的课外阅读量,每学期要求读两三部名著。

著名人文学者钱理群先生曾说过:每一民族、每一时代的精神的精华,人类最美好的创造都汇集于“名著”之中,其中的一部分经过历史的筛选,就成了民族与人类“经典”。人类精神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各类学科的名著、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在这个意义上,受教育的基本途径就是“读名著、经典”。在一个语文教师的职业责任感的驱使下,我努力消除了语文教学中的短视和功利主义,克服困难,进行课外名著阅读教学实践。

1、以班级为单位举办“图书漂流”活动。学生每人捐出一本书,放在班级的“图书角”,教师尽可能想办法不断丰富图书角的“藏书量”。大家随意传阅,读完后放回书架,让它继续“漂流”。图书角开办几个星期,不光7-9年级语文书后名著导读涉及到的名著都齐了,常见的中外名著也不少,有的还有多套,许多家庭条件较好的学生自发购买了很多图书。我拿出了一整套《中学生必读名著》和几十本其它图书,这样以来,图书的问题就完全解决了。

2、根据教材内容制定阅读计划

学生是阅读的主体,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因此,教师在制定阅读计划时应遵循这一规律并考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参与制定阅读计划,这样的做法有利于调动学生的积极性。我正带的初二学生更爱看一些反映自己年龄段心理的小说,思维趋向理性。所以,我根据学生的特点并调查学生的阅读意向,向他们推荐《少年维特之烦恼》《文化苦旅》《三国演义》等,可在完成规定阅读任务后,再扩展一下阅读视野。

阅读名著是个长期的过程,有学生会因兴趣转移或课余时间不足而放弃,也有学生会因单纯追求情节去突击。因此,有必要对阅读内容、进度进行跟踪调查。我班根据情况每两周安排一节课进行课堂阅读,课余时间自己阅读。采取课堂阅读的目的是了解学生阅读的书目,对阅读内容、进度进行宏观调控。大部分同学阅读习惯也会基本养成。

3、趣中导,导中读

“名著导读”要着眼于“导”,“导”是手段,学生的“读”才是目的。初中学生的名著阅读指导需要教师深入了解阅读主体的情感和心理世界,激发其自主阅读的兴趣,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引导学生在开放的阅读时空里,对名著进行主动的、参与的、探究的、创造性地阅读,通过学生个性化的自由阅读体验、感悟,学生自身的反复涵泳品味,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相互讨论交流,提升感悟和认识,使情感获得熏陶,思想得到启迪,精神世界得到丰富,同时还丰厚语文素养,促进个性发展,促使独立人格的形成和完善。

名著导读的立足点在课堂,名著导读课立足于“导”,激发学生阅读名著的兴趣,传授学生阅读名著的方法。在导读《三国演义》中先播放电视剧《三国演义》开首曲《滚滚长江东逝水》导入新课,将歌曲与画面融为一体,仿佛把人们带进了群雄逐鹿、赤壁鏖兵那样一种气势恢弘的战争场面,使人顿时精神振奋,内心激荡起对三国人物浓浓的兴趣。

4、鼓励探究创造,追求深层阅读

名著阅读如果仅仅停留在故事情节等表层意义上,就不能叫真正的阅读。真正的阅读是心灵的对话与交融,真正的阅读要透过文字表象,从作品中获得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

初中生求知欲强、独立意识强,很多问题都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用研究的眼光从名著出发,联系实际,进行主题探究。如在学了《出师表》《隆中对》后,在阅读《三国演义》的基础上,让学生观看《易中天品三国》中第1-3集,然后确定了综合性学习活动“我看三国人物””。讨论中,学生对诸葛亮的认识较为统一,但对曹操的认识是截然相反的,学生针对曹操是“英雄”,还是“奸雄”进行了辩论活动,收到了非常好的效果。

写读书笔记也是引导学生进入深层阅读的好方法。在名著阅读中,学生对作品总会有自己的感悟和思考,美词佳句、名言华章的摘抄不可少,但更重要的是随时记下自己的心得体会。为了促使学生做好读书笔记,班级举行了优秀读书笔记展、优秀读后感展评活动,以优秀领跑、推动整体进步,来促进名著阅读深层次化。

总而言之,阅读是对人类文明和民族文化的吸收。怎样让阅读经典落到实处是每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让更多的人能走进经典著作,尽享知识人生,也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很重要的一个方面。农村中学生的课外名著阅读教学的展开确实存在很多困难,但只要我们创新思维,深挖潜力,还是大有可为,因此作为农村中学的语文老师,我们任重而道远。

篇8:名著导读《论语》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从日常生活入手,学习有关信的《论语》章句,激发孩子学习《论语》的热情。

2.理解诚信的涵义,懂得诚信的意义。

3.学习经典语句,培养文言语感。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交友需“信”

这些语句历经2500多年的淘洗,已经沉淀到我们内心的深处,成为我们思想和语言的一部分,孩子们,这就是“经典”。经典该怎么读请你们大声地、悠扬地来读。

在你刚才读得这些《论语》章句中,哪一句提到了交友 板书:交友

生背:子曰:“与朋友交,言而有信。”(读对了,但不够韵味悠扬!)

什么意思呀(言而有信,也就是――说到做到,遵守承诺。)谁还有不同的理解板书:诚信

你能结合自己的例子说说怎么才是“言而有信”吗

中国自古以来就特别强调诚信的重要性,朋友间更看重诚信的品格。“失信”者必将失去朋友;“守诚”者一定能赢得真情。诚信,可以让我们打开友谊的大门。

我们请大家再读。

二、解析字理,明白“信”义

为什么要特别强调“言”而有信呢那是因为“信”和“言”和人的口有关。在我国第一部按部首编排的字典《说文解字》里,对“信”这样解说:

信,诚也。诚实不欺。字形采用“人、言”会义,是会字。

信,金文(人)(口,说话),表示开口许诺。有的金文(千)(言,说话),表示用千言万语保证。造字本义就是:许诺,发誓,自然和言有关。我们没有看到拍拍手、跺跺脚来许诺、发誓的。引申为守信、可靠等意思。所以《论语》中有这样一句话:言必信,行必果。

三、走进曾子,教子需“信”

孔子的言行深深影响到了他的弟子。相传孔子弟子三千,贤者七十二人。在诚信方面最听孔子教诲的是谁,你知道吗

不错,是他的得意弟子之一曾子。曾子谨遵老师教诲,每天要多次做一件事:反省自己,反省什么呢请你读《论语》,找答案: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师:读对了,但洪亮、悠扬,不像自我反省的味道,反而像自我表扬!谁再来读!)

最先反省的是“对人对友忠信吗”,最后反省学的语文“复习了吗”。可见,在孔子、曾子的心中,(道德修养)比(知识的学习)重要的多。所以,儒家圣贤非常重视诚信品德,非常重视对小孩子的诚信教育。于是,曾子家的(猪)遭殃了。

谁来读一读这篇小古文:曾子杀猪

师:你读得很好,特别是文中的多音字、通假字都读对了。曾子的这番话,你读明白了吗同位俩结合注释,互相读一读,议一议。

师:那你觉得这猪,这头养了多年的猪,杀了值不值(生说:孩子学到了诚信,对他以后做人做事都很有益。)

曾子给天下的父母上了很好的一课,要诚信教子。板书:教子

四、货真价实,经商需“信”

虽然这“教材”贵了点,但为了培养孩子的诚信品德,挺值。如果孩子将来不讲诚信,坑蒙拐骗,少的可能就是(孩子的幸福和自由)。

(学生举例、展示自己搜集的失信案例)

一件件触目惊心的新闻事件,让我们感觉到:不仅“交友”“教子”需要诚信,还有什么需要诚信板书:社会板书:经商一个人如果不讲诚信,那他真是什么事都做得出来。真可谓:“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出示:子曰:“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没有了诚信,个人将像脱缰的野马;没有了诚信,社会这辆大车,就像没了方向盘。而有些人,牢记儒家教诲,三省吾身,坚守诚信,谱写出一曲曲感人的诚信佳话。

(谁带来了这样的故事)――学生交流搜集的资料

师:看了这个故事,海尔集团崛起的秘诀是什么经商需要诚信,诚信赢得信誉。板书:经商

做生意货真价实,公平交易,才能长久。能把儒家的思想和道德准则变成自己的商业智慧,这就是“儒商。”

五、治国理政,同样需“信”

个人失信,会被拉黑。企业失信,倒闭破产;国君失信,家破人亡。

在中国的历史上,因为失信而付出代价最大的人是谁(周幽王,烽火戏诸侯。丢了王位,失了性命,国破家亡,身败名裂。)即使外敌不来入侵,周幽王能治理好国家吗板书:立国(生议论)那我们可以送给周幽王那句《论语》中的话:

子曰:“道千乘之国,敬事而信,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

(指导理解:道、千乘)

治理中等以上的国家上,必须要取信于民,只有赢得百姓的信任和拥护,国家才能政令畅通,世界无敌。“诚信”是为政之道,立国之本。

六、归纳诵读,总结提升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课堂,你对“诚信”二字是否有了更深的理解。(生谈)

《论语》中阐述的“信”,无论是修身,齐家,还是治国,平天下,都应该是我们坚守的品德。我提议:我们再来齐诵这些论“信”的句子。

(齐诵)

1988年7月1日,75位诺贝尔奖获得者在巴黎发出了联名倡议:“如果人类要在21世纪生存下去,必须要回到25前,从中国孔子那里寻找智慧!”你找到智慧了吗――信。

信,只不过是《论语》中的一种智慧,论语中还有“仁义礼智”等好多智慧,当当今世界价值观混乱、陷入迷茫和纷争的时候,孔子这些智慧尤为显得熠熠生辉。

所以孩子们,我们身为华夏子孙,当亲近经典,践行诚信,无论面对什么诱惑,都能是非分明;无论身处什么岗位,都能坚守诚信砥柱中流。

篇9:《三国演义》导读

罗贯中的《三国演义》:

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章回小说(历史小说的开山之作)

①曹操:权奸与英雄相结合的典型。“白脸曹操”成为奸臣的代名词。

②诸葛亮:忠臣和智慧的化身。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个卓越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

③关羽:勇武和义气的化身。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身陷曹营终不降,镇守荆州时违背了诸葛亮“北拒曹操,东和孙权”的方针,致使荆州失守,败走麦城而死。

④张飞:一个勇猛、坦率、刚直的武将。痛打索贿的督邮;三顾茅庐时,耐不住性子要放火;关羽从曹营回来后,他举起枪便刺,误会消除后,他又痛哭参拜;长坂坡单枪匹马拦住曹军百万大军;关羽死后,因粗暴急躁而为叛将所杀。

⑤周瑜:东吴水军都督,英俊儒雅,具有卓越的军事才能和政治手腕。曹操幕僚蒋干到东吴劝降,他巧妙地运用反间计,使老谋深算的曹操反而损失了两员大将。火烧赤壁,火烧曹营,使曹军八十万水军大败而归。因过于好胜,心胸狭窄而被诸葛亮三气而死。

⑥赵云:字子龙,常山真定人,是一位有胆有识的英雄。初为袁绍部将,后投奔刘备,为蜀汉大将。在长坂坡战斗中,突出重围,单骑救出刘备的太子刘阿斗;江汉之战,拦江夺斗,使曹操为之震慑。虢亭一战,退吴兵,救刘备。因他忠诚勇敢,一身是胆,具有远见,每战必胜,所以“常山赵子龙”成为常胜将军的代名词。

⑦黄忠:归附于刘备时年近六十,在葭萌关,定军山等战役中有勇有谋,屡建战功。后在讨关战役中,以75岁高龄又斩吴一部将。后为暗箭所伤,不愈而死。“老黄忠”是老当益壮的老英雄的代名词。

⑧鲁萧:字子敬,和周瑜同辅孙权。力排众议,与周瑜一起坚持联刘抗曹的主张,并力劝孙权把荆州借给刘备。待人宽厚诚恳,但他的忠厚有时显得近愚。

⑨刘备:知人善用,是一个从平民奋斗到开国帝王的圣君形象。

⑩蒋干:曹操的幕僚,一个愚蠢而又自作聪明的政客。

⑩杨修:曹操手下主薄。

《三国演义》

作者简介:罗贯中,元末明初小说家、戏曲家。名本,字贯中。杭州人,祖籍太原。

内容简介:《三国演义》通过集中描绘三国时代各封建统治集团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斗争,揭示了东汉末年社会现实的动荡和黑暗,谴责了封建统治者的暴虐,反映了人民的苦难,表达了人民呼唤明君、呼唤安定的强烈愿望。

人物简介:

曹操:自幼放任荡不羁,但很有才华,又足智多谋,善于随机应变。当年,汝南有个善于评论人物的名士,名叫许劭,评论曹操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

诸葛亮:智者和智慧的象征,清忠耿直,用人唯贤,谦虚、谨慎、认真又尽职 鞠躬尽瘁。

刘备:一代枭雄,宽厚仁爱,求贤若渴。俗话说:刘备的江山是哭出来的

关公:忠义,智勇双全

事件:1.桃园三结义2.曹操煮酒论英雄3.关云长刮骨疗4.关公五关斩六将

5.刘玄德三顾茅庐 6.诸葛亮舌战群儒7. 火烧赤壁8.草船借剑 9.孔明借东风10.诸葛亮智用空城计

篇10: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本次教学内容围绕《朝花夕拾》展开,主要以“创新与思考”为主旨,旨在了解散文的创新思维和技巧,探索人性的深度,通过思考挖掘内涵,培养学生的个性思维和知识技能。 教学目标:

1)理解散文中真实和虚幻的表现形式,探究思维和语言方面的技巧

2)感知不同的个体记忆和经验对文化和社会的贡献,并了解文化价值和意义

3)培养创新思维和良好的.人文素质,提升综合素质和文化品位。

教学步骤:

1)导入:老师让学生了解散文的写作背景和基本特征,解读散文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

2)也及读入:通过阅读鲁迅名著《朝花夕拾》,让学生感受散文的特点和表现形式。

3)思维训练:让学生完成一些列的思维训练和思考的小游戏,调动学生的思维能力。

4)小组讨论:学生分小组选择一篇感兴趣的文章,以小组的形式组织讨论,并使用思维导图和报告方式总结,推动思想和观念的分享

5)个性写作:学生根据自己的想法和文章的情感,完成一篇散文,表达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思考,培养创新思维和良好的文学品味。

6)总结: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开展本节课的目的和意义。

教学工具:

1.多媒体设备:投影设备、播放器

2. 演讲设备:音响、麦克风

3.制作思维导图工具

教学反馈:

通过对学生的作文和表现的评价和反馈,多级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发现和纠正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思考和表达方面的不足,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文化意识,培养综合素质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在了解散文的基本特征的同时,还能够感受散文的创新思维和语言表达。通过阅读鲁迅名著《朝花夕拾》,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散文的表现形式和特点。在思维训练和小组讨论中,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得到了锻炼和提升。最后,学生自主完成一篇散文,表达自己对散文的理解和思考,发现和纠正自己在阅读文学作品、思考和表达方面的不足,提高阅读能力和思维能力,增强自信心和文化意识,培养综合素质

篇11: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了解《朝花夕拾》的背景、主要人物和情节;

2. 掌握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写作手法;

3. 培养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敏感性和理解力;

4. 提升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1. 教学重点:《朝花夕拾》的背景和主要人物,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手法;

2. 教学难点:引起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关注,为学生提供写作方向。

三、教学过程

1. 预习环节

通过看图、观影、阅读衍生作品等多种方式,激发学生对《朝花夕拾》的兴趣。

2. 导读环节

在导读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讲解背景知识和剧情梗概,引导学生进入小说世界。

(1)背景知识:介绍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的主要背景,如五四运动、新文化运动等。

(2)剧情梗概:简单介绍小说的主要情节、人物和主题。

3. 阅读与讨论环节

在这一环节,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层次和兴趣,按照时间或主题等不同方式进行阅读和讨论。

(1)时间顺序:从小说的时间线切入,让学生以时间为线索,理解小说的情节和人物。

(2)主题阅读:依据小说的主题,如家庭、友情、爱情等,引导学生深入探讨。

在讨论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学生的思维方式,引导学生各抒己见,思考问题,并指导学生如何陈述自己的观点。

4. 写作环节

在学生有一定的阅读和理解基础后,可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教师可以提供写作题目或纲要,如《朝花夕拾》中的背景和人物如何反映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鲁迅先生的写作风格和手法等。

在写作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先进行素材搜集,把细节记下来;写作时要注意结构、表达清晰、语言简洁、观点明确。

5. 总结环节

在本节课的总结环节中,教师可以根据教学目标和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并提出展望,帮助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和思想运用到实际中。

四、教学评价

教学评价不仅是学生学习成果的检验,也是教师教学效果的反馈。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以下方式进行评价:小组讨论、个人总结、作品评选等。

通过导读、阅读、讨论、写作和总结环节的设置,本节优秀的《朝花夕拾》导读课,在激发学生兴趣的同时,也使学生对中国文化和社会变迁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提升了学生的阅读和写作能力

篇12:名著导读《朝花夕拾》优秀教学设计

《朝花夕拾》是一篇由鲁迅先生所写的优秀散文集,其中包括了多篇精彩动人的散文,如《我的母亲》,《故乡》,《春,花,秋,月,夏,日,冬,雪》,《一件小事》等等。这些散文主要以鲁迅先生的亲身经历、生活感悟为素材,贴近读者生活,具有鲜明的时代特色和现实意义。因此,对于中学生而言,《朝花夕拾》的导读是非常重要的。本文将针对《朝花夕拾》的导读,提出一个优秀的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导读《朝花夕拾》,使学生:

1、初步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

2、熟悉鲁迅先生散文的基本特点;

3、理解并体会《朝花夕拾》中的感人故事和鲁迅先生的观点;

4、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化素养。

二、教学内容

1、鲁迅简介的介绍

2、散文的基本特点讲解

3、教师选取散文给出导读以及学生的读书笔记

4、课堂上针对散文展开思考和讨论

5、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并展开写作、演讲等活动

三、教学过程

1、导读鲁迅简介

教师在课堂上简要介绍鲁迅的生平和思想,着重介绍鲁迅在文学上的成就,让学生初步了解这位伟大的文化人物。

2、散文的基本特点

教师讲解散文的基本特点,如言简意赅、感情真挚、富有思想性等。通过课堂上的演示和阅读,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散文的特点。

3、阅读或分析鲁迅的散文

教师在课堂上选择一篇鲁迅的散文给出导读,例如《我的母亲》、《故乡》、《春,花,秋,月,夏,日,冬,雪》等,让学生深入理解散文中的情感,思想和意义。

4、学生思考讨论

分析完毕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就散文的情感、思想和意义等展开讨论。讨论结束后,学生需写下自己的想法和感受,还要写下阅读笔记。

5、文学相关活动

学生阅读相关材料,写出自己的文章,或演讲等等活动,充分展现学生成长和优秀的文化素养。

四、教学评估

教师根据学生的阅读笔记、讨论结果、写作和演讲等文学活动结果对学生进行总体评估。通过这种方式,学生的阅读能力和文学素养将进一步增强。

五、总结

通过以上的授课方式,无疑能让学生对《朝花夕拾》这一名著有更好的认识和理解,可以共同感受到那信息到处流动的年代的沧桑和神秘,同时也能了解到鲁迅先生的`时代思想,为学生成长奠定更坚实的文化基础

在《朝花夕拾》这本书中,鲁迅以其独到的散文艺术展现了时代的沧桑和人民的苦难。通过对其散文的分析和讨论,学生们进一步了解了鲁迅先生的思想,提高了自己的文学素养和阅读能力。教师的设计和引导使得学生们在课堂上积极参与,讨论氛围浓厚,教学效果显著。在今天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阅读经典散文有助于人们更好地理解历史,感受文化,增强精神修养,成为文明社会的重要一环

篇13:名著导读

关于阅读名著

名著是人类文化的精华。阅读名著,如同与大师们携手共游,可以增长见识,启迪智慧,提高语文能力和人文素养。

阅读名著以自读为主,掌握一些基本的阅读方法很有必要。

一、不妨先读前言、后记和目录。以便对这本书的写作背景、作者情况、写作目的和大致内容有个初步的了解,犹如掌握了打开书的大门的钥匙。

二、略读与精读相结合。略读全书,有利于整体把握主要内容。精彩部分和难点,则需要像读课文那样精读。二者结合,收获更多。

三、做点读书笔记。可以抄名言,写摘要,作批注,列提纲,制卡片,画图表,写心得等,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良好习惯。

此外,在阅读过程中还要注意利用工具书和有关参考资料,以加深理解,扩展视野。

篇14:名著导读

鲁滨逊漂流记》

[英]笛福

这是18世纪英国著名作家笛福的代表作品,也是英国乃至整个欧洲文学史上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小说。三百多年来在世界各地的读者中广泛流传,历久不衰。该书是以17XX年一名苏格兰水手航海遇险,最后漂流到一个荒岛上,并且单独留居了四年才被救回这一真实故事作为素材,加工而成的。小说的主人公鲁滨逊出身于一个英国中产阶级家庭,一生志在遨游四海。一次在去非洲航海的途中遇到风暴,只身一人漂流到一个无人的荒岛上,开始了一段与世隔绝的生活。鲁滨逊凭着强韧的意志与不懈的努力,在荒岛上顽强地生存下来。经过了整整28个年头,才有一艘英国船路过该岛,鲁滨逊得以返回故乡。笛福成功地塑造了一个理想的资产阶级所应具备的一切特征——勇敢、智慧、理性、勤劳、坚强,也告诉人们不论遇到何种困难,都要顽强地生存,上帝也许会抛弃你,但自己永远不要抛弃自己!

《格列佛游记》:

[英] 斯威夫特

这是英国作家斯威夫特创作的一部长篇小说。本书是以主人公格列佛自述的口吻展开叙述的,这部作品共分为四卷,主要叙述了格列佛一生经历的四次航海生活,第一次是在一艘名叫“羚羊号”的远航太平洋的船上,后来船在途中触礁沉没而漂流到了利立浦特小人国。第二次格列佛乘坐一艘名叫“冒险号”的船只要再次出海,又意外地来到了另一个国度——布罗丁奈大人国。格列佛的第三次航行乘坐的是“好望号”,这次航行他先后游历了“飞岛国”、“巫人岛”等地。格列佛第四次航行是受聘为“冒险号”的船长,这次他来到的国度是“慧骃智马国”,在这里马是一种高贵而有理性的动物。作者以神奇的想象、夸张的手段、寓言的笔法,不留情面地对十八世纪前半期的英国社会进行了全面的批判,尤其是对统治阶级的腐败、无能、无聊、毒辣、荒淫、贪婪、自大等做了痛快淋漓的鞭挞。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苏]奥斯特洛夫斯基

本书是一部在苏联国内外享有盛誉、深受我国读者喜爱的、影响了几代人的世界名著。小说并非出自大文豪之手笔,它是尼古拉·奥斯特洛夫斯基以自身生活经历为基本素材撰写的小说,可以说是一个普通人讲述的“老百姓自己的故事”。小说由当时已经双目失明、全身瘫痪的作者口述,与作者同样普通的亲朋好友进行笔录而成。本书主人公保尔·柯察金少年时就参加了红军,无论在战争的炮火中,还是在国民经济恢复时期,保尔都表现出大无畏精神、钢铁一般的意志、对党和人民无限忠诚。由于在战争中多次负伤以及劳累过度,他全身瘫痪、双目失明,但他战胜了精神与肉体的打击,拿起笔来歌颂为建立、捍卫和巩固苏维埃政权而奋斗的英雄。作品的取胜之处不在于语言的优美,不在于情节的曲折,而在于真实的记述所体现出来的震撼人心的精神力量和引人深思的人生哲理和人生价值。

其中的名言:“人最宝贵的是生命。这仅有的一次生命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忆往事的时候,能够不为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这样,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整个的生命和全部的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解放而进行的斗争。’”

《童年》

[苏]高尔基

这是前苏联作家高尔基的自传体三部曲之一。写于1912~19xx年间,全书约20万字。这部自传体小说,真实地描述了高尔基苦难的童年和寄人篱下痛苦、沉重的生活感受,把隐藏在日常生活背后的丑事层层剥开,令人一览无余,,描绘出一幅真实生动的俄国小市民阶层的风俗人情画。同时借阿廖沙那稚嫩而敏感的孩童的眼睛,描绘了许多可亲可敬的普通人,其中外祖母的形象是俄国文学女性画廊中极富诗意和感染力的形象之一,她不仅是小阿廖沙民间文学和童话故事的启蒙老师,而且对他坚强、善良、乐观的个性形成起了关键作用。这部作品发表后获得国内外一致好评,今天其教育意义和艺术魅力仍为读者所称道。

水浒传(施耐庵)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结识了少华山头领神机军师朱武等三人,被官府鹰犬告发,当地官府派兵捕捉。出于无奈,史进焚毁了自己的庄园,投奔外乡,得遇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两人共在酒楼饮酒,听得有卖唱女子啼哭之声,问知父女系受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事后弃职逃亡,巧遇已有安身之所的卖唱女之父,将他接回家中藏匿;以后辗转去五台山出家,起法名为“智深”。鲁智深耐不得佛门清规,屡次酗酒,又打坏山门、金刚,寺中长老无可奈何,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当名职事僧,职司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收服了一群泼皮。

鲁智深偶然结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两人甚为投机。当朝权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觊觎林妻貌美,设计陷害林冲,诬其“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得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悉权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设计,约集了三阮兄弟等共计七人,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山东郓城有个呼保义宋江。他有一外室,名叫阎婆惜。此人有外遇,探知宋江与“强人”有来往,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得以结识武松。后武松于景阳岗上打死猛虎,一时名声大噪,被聘为阳谷县都头,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其嫂潘金莲羡武松英伟,欲求苟合,为武松拒绝。后乘武松外出公干,金莲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给兄长报仇。事后他主动去县衙自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亦辗转投二龙山安身。宋江至清风寨寨主花荣处盘桓,因故被人陷害,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执意要回家探父,又迭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诸多曲折也上了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亦参加梁山聚义。最后,总共拥有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安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还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几经征战,始得凯旋;接着又奉命至江南征讨方腊。结果,方腊被打败了,义军也伤亡惨重,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死的死、残的残、溜的溜、隐的隐,稀稀落落,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义军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水浒传(施耐庵)

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山东梁山泊聚义的故事。

九纹龙史进结识了少华山头领神机军师朱武等三人,被官府鹰犬告发,当地官府派兵捕捉。出于无奈,史进焚毁了自己的庄园,投奔外乡,得遇一个下级军官鲁达。两人共在酒楼饮酒,听得有卖唱女子啼哭之声,问知父女系受当地恶霸镇关西郑屠的欺凌。鲁达仗义赠银,发送父女回乡,并主动找上门去,三拳打死了镇关西。事后弃职逃亡,巧遇已有安身之所的卖唱女之父,将他接回家中藏匿;以后辗转去五台山出家,起法名为“智深”。鲁智深耐不得佛门清规,屡次酗酒,又打坏山门、金刚,寺中长老无可奈何,只得介绍他去东京大相国寺当名职事僧,职司看管菜园。在此期间,他收服了一群泼皮。

鲁智深偶然结识东京八十万禁军教头林冲,两人甚为投机。当朝权臣高太尉之子高衙内,觊觎林妻貌美,设计陷害林冲,诬其“带刀”进入白虎堂,将他发配沧州,并企图在途中杀掉林冲。幸得鲁智深一路暗中护送,得以化险为夷。林冲发配沧州后,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手刃仇人,上了梁山。

梁山附近有个当保正的晁盖,得悉权臣蔡京女婿、大名府知府梁中书派杨志押送生辰纲上京,便由吴用设计,约集了三阮兄弟等共计七人,在黄泥岗劫了生辰纲,投奔梁山。杨志丢了生辰纲,不能回去交差,就与鲁智深会合,占了二龙山。

山东郓城有个呼保义宋江。他有一外室,名叫阎婆惜。此人有外遇,探知宋江与“强人”有来往,百般要挟。宋江一怒之下,杀了阎婆惜,逃奔小旋风柴进庄上,得以结识武松。后武松于景阳岗上打死猛虎,一时名声大噪,被聘为阳谷县都头,碰巧遇见失散多年的胞兄武大。其嫂潘金莲羡武松英伟,欲求苟合,为武松拒绝。后乘武松外出公干,金莲私通西门庆,毒死武大。武松归后察知其情,杀了西门庆和潘金莲,给兄长报仇。事后他主动去县衙自首,被发配孟州,结识施恩,醉打蒋门神,怒杀张都监全家,亦辗转投二龙山安身。宋江至清风寨寨主花荣处盘桓,因故被人陷害,发配江州,一日酒醉偶题“反诗”,又被判处死刑,得梁山弟兄劫法场救出,宋执意要回家探父,又迭遭危险,终于上了梁山。

随后,经过三打祝家庄,出兵救柴进,梁山声势甚大。接着又连续打退高太尉三路进剿,桃花山、二龙山和梁山三山会合,同归水泊。而后,晁盖不幸中箭身亡,卢俊义经历诸多曲折也上了梁山,义军大破曾头市,又打退了朝廷几次进攻,其中好些统兵将领亦参加梁山聚义。最后,总共拥有一百零八个头领,排定了“三十六天罡,七十二地煞”的座次。

面对梁山义军越战越勇的形势,朝廷改变策略,派人安抚。于是,在宋江等人妥协思想的指导下,梁山全体接受招安,改编为赵宋王朝的军队。统治者还采用“借刀杀人”的策略,命令梁山好汉前去征辽,几经征战,始得凯旋;接着又奉命至江南征讨方腊。结果,方腊被打败了,义军也伤亡惨重,弄得一百零八条好汉死的死、残的残、溜的溜、隐的隐,稀稀落落,只剩下了二十七个人。然而,就是这些幸存者也未能逃脱接踵而至的厄运。统治者眼见梁山义军势孤力单,便在封官赏爵后不久,对宋江等人下了毒手:宋江,卢俊义被分别用药酒、水银毒死,李逵又被宋江临死时拉去陪葬,吴用、花荣也在蓼儿洼自缢身亡……一场轰轰烈烈的农民起义,就这样被扼杀了。

九年级上1《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水浒》是第一部歌颂农民起义的长篇章回体小说,生动地描写了梁山好汉们从起义到兴盛再到最终失败的全过程,特别是通过众多草莽英雄不同的人生经历和反抗道路,鲜明地表现了“官逼民反”的主题(聚义梁山伯,杀富济贫,抗拒官府,造反起义)。

《水浒》塑造了一大批栩栩如生的人物形象

林冲:豹子头——风雪山神庙,杀王伦,武勇高强,有勇有谋,作为八十万禁军教头,安分守己,循规蹈矩,最后万般无奈,忍无可忍上梁山

鲁智深:花和尚——倒拔垂杨柳,大闹野猪林,嫉恶如仇,侠肝义胆,脾气火爆,粗中有细,豁达明理

武松:行者——斗杀西门庆,醉打蒋门神,崇尚忠义,有分必报,有恩必报,武艺高强,有勇有谋

九年级上2《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傅雷,我国著名的翻译家(法国文学的译介),巴尔扎克《人间喜剧》中的大部分作品的翻译出自傅雷之手。

傅雷教子严厉,尽责,《傅雷家书》汇集的是傅雷与儿子傅聪的书信。这些家书凝聚着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家书首先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其次傅雷在艺术方面也有很深的造诣,因此,家书还以相当多的篇幅谈美术,谈音乐作品,谈表现技巧,艺术修养等。

九年级上3培根随笔——透彻的说理,隽永的警句

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弗朗西斯培根,“英国唯物主义和整个现代实验科学的真正始祖”(马克思语)。最重要的成就是他在思想和哲学领域内的建树,“对每个题目都有独到之见,诛心之论,而文笔紧凑,老练,锐利,说理透彻,警句迭出。”(王佐良语)

美不在颜色艳丽而在面目端正,又不尽在面目端正而在举止文雅合度。

美之要素既在于举止。

德行因美而益彰,恶行见美而愈愧。

九年级下1《格列佛游记》——奇异的想象,辛辣的讽刺

《格列佛游记》简析:

作者乔纳森·斯威夫特,是英国18世纪前期最优秀的讽刺作家和政论家。

小说讲述的是英国船医格列佛因海难等原因流落到小人国,大人国,飞岛,以及马(慧因)国等地的经历。童话色彩是小说的表面特征,尖锐而深刻的讽刺才是小说的灵魂所在。但在尖锐的讽刺背后,却藏着一种苦涩而深切的忧世情怀。

作者借格列佛的经历,用新眼光观察自己的世界、信仰和风格,希冀小说的读者能严肃地思考自己生活在其中的这个世界。

九年级下2《简·爱》——人生追求二重奏

简爱简析:

作者夏洛蒂·勃朗特是19世纪英国文学灿烂群星中最耀眼的一颗。这位女作家身材矮小,相貌平平,活了不足四十岁,但是因成功创作了小说简爱,当之无愧地跨入了世界著名文学家之列。

小说的主人公简·爱是孤女,自幼父母双亡,寄住在舅妈家,身无分文,又是弱女子,是双重的“低贱者”,受尽了舅妈,表哥的冷眼和欺辱。后被送往寄宿学校,在学校结识了体弱多病的海伦和真诚呵护她的谭波儿老师。成年后到桑菲尔德贵族庄园当家庭教师。她身份低微,相貌平平,却以真挚的情感和高尚的品德赢得了东家罗切斯特的尊敬与爱恋,不料在举行婚礼时却横生枝节,使她不得不面对更多的磨难和考验。小说情节曲折,气氛诡异,悬念迭起。

简爱形象:富于激情,幻想和反抗精神,是浪漫主义文学传统的精神女儿。作者给简柔弱文雅的外表安上了一颗勇敢的心,不仅使她敢于反抗表哥的暴力欺辱,而且能自尊自信地面对来自上层社会的压力。作者为简纯洁的爱情唱响了最美的赞歌,对阶层观念,平等意识等作了大胆的新解,且对当时的宗教思想作出了反叛的注释。

马克思将夏洛蒂勃朗特与狄更斯,萨克雷列在一起给予高度评价,称他们“向世界揭示了政治的和社会的真理”,这也正是简爱高过一般爱情小说并能流芳百世的原因所在。

七年级上1《爱的教育》──情感的熏陶和品德的启示

作者 意大利 德?亚米契

《爱的教育》是作者为9-13岁的孩子创作的一部小说,它采用日记体的形式,讲述一个叫恩利科的小男孩成长的故事,记录了他一年之内在学校、家庭、社会的所见所闻,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祖国、父母、师长、朋友真挚的爱。

全书共100篇文章,由三部分组成:主要公恩利科的日记、恩利科父母的教子篇以及老师讲的九则故事,这三部分都以青少年的情感教育和品德教育为中心。

孩童世界:孩子们有毛病-不守纪律、爱虚荣、有嫉妒心、有的还欺负弱小,但更多的是闪光的美德。八

为家长、为师者-注意随时纠正孩子的缺点,培养孩子的美德。

《爱的教育》是一本永远不会过时的书,它用爱塑造人,引导我们永远保持一颗勇于进取而善良真诚的心。

七年级上2《繁星 春水》母爱、童真、自然

《繁星》、《春水》是冰心在印度诗人泰戈尔《飞鸟集》影响下写成的。收集的是篇幅短小而蕴含丰富的“小诗”,大致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

一是对母爱与童真的歌颂;二是对大自然的崇拜和赞颂;三是对人生的思考和感悟(哲理诗)。

艺术上,《繁星春水》兼采中国古典诗词和泰戈尔哲理小诗之长。善于捕捉刹那间的灵感,以三言两语抒写内心的感受和思考,语言上,清新淡雅而又晶莹明丽,明白晓畅而又情韵悠长。

片段举例:(建议背诵)

母亲啊! 童年,

天上的风雨来了, 是梦中的真,

鸟儿躲到它的巢里; 是真中的梦,

心中的风雨来了, 是回忆时含泪的微笑。

我只躲到你的怀里。

墙角的花, 我们都是自然的婴孩,

你孤芳自赏时, 卧在宇宙的摇篮里。

天地便小了。

七年级上3《伊索寓言》──生活的智慧和想像的魅力

《伊索寓言》是世界文学史上流传最广的寓言故事集这一,两千多年来以其特有的人生智慧和艺术魅力受到各国人民的喜爱。

《伊索寓言》是古人智慧的结晶,它包含了十分丰富的内容,有影射当时社会现实的-《狼和小羊》,有表现劳动人民生活经验与智慧的-《农夫和蛇》,还有借动物形象嘲讽人类缺点的-《蚂蚁和蝉》。

《伊索寓言》大部分是动物寓言,小部分以神或人为主人公,往往简洁客观叙述故事,最后以一句话画龙点睛揭示蕴含的道理,篇幅短小、寓意深刻,广泛采用拟人化手法,对动物各自的习性刻画得栩栩如生。

七年级下1《童年》──在苦难中长大

《童年》是高尔基的自身经历为原型创作的自传体小说的三部曲──《童年》、《在人间》、《我的大学》的第一部。

小说讲述的是阿廖沙三岁到十岁的童年生活,生动地再现了19世纪七八十年代俄罗斯下层人民的生活状况,这一段“铅一般沉重的丑事”。虽是严肃、低沉、不轻松的,但以一个小孩的眼光来描述,就给一幕幕悲剧蒙上了一层天真烂漫的色彩,读来令人悲哀但又不过于沉重,使人在黑暗中看到光明,在邪恶中看到善良,在冷酷无情中看到人性的光芒,在悲剧的氛围中感受到人们战胜悲剧命运的巨大力量。

阿廖沙和外祖母:

外祖父因家业(染坊)的衰落,变得吝啬、贪婪、专横、残暴,经常毒打外祖母和孩子们,狠心地剥削手下的工人,两个舅舅粗野、自私、市侩,为家产争吵斗殴。这样一个弥漫着残暴和仇恨的家庭里,幼小的阿廖沙过早地体会到了人间的痛苦和丑恶。

然而,在这样一个可怕的环境里,也不乏温暖与光明,那就是以外祖母为代表的另外一些人。外祖母慈祥、善良、聪明能干、热爱生活,对谁都忍让,有着圣徒一般的宽大胸怀,她如一盏明灯,照亮了不起幸的阿瘳沙敏感而孤独的心。另外还有小茨冈的纯朴、老工人格里戈里的正直,知识分子“好事情”的献身科学,都给了阿瘳沙生活的勇气和信心,使他长成一个坚强、勇敢、正直和充满爱心的人。

七年级下2《鲁滨孙漂流记》──孤独而顽强的冒险者

作者 英国 笛福

《鲁滨孙漂流记》主要讲述的是鲁滨孙荒岛生活的经历,出生于商人之家的鲁滨孙不甘于像父辈那样过平庸的生活,一心向往充满冒险与挑战的海外生活,于是舍弃安逸的生活私自出海去实现遨游世界的梦想。有一次,海上航行遇风暴,鲁滨孙被海浪抛到一个荒无人烟的海岛上,在那里度过了28年孤独的时光。

鲁滨孙的性格:敢于冒险、勇于追求自由自在、无拘无束的生活、身陷荒岛、绝不气馁、以顽强的毅力创造生存条件活下去,建立了自己的物资和精神的“王国”,鲁滨孙的所作所为,显示了一个硬汉子的坚毅性格的英雄本色,体现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创造精神和开拓精神。

七年级下3《昆虫记》──谱写昆虫生命的诗篇

作者 法国 法布尔

《昆虫记》是优秀的科普著作,也是公认的文学经典,法布尔耗尽一生观察、研究昆虫,专为昆虫写出十卷大部头的书,《昆虫记》就是其中的一部。

从《昆虫记》里可以体味到昆虫学家法布尔的严谨和细致,了解昆虫鲜为人知的生活和习性,为昆虫世界种种奇妙的现象惊叹。全书充满了对生命的关爱之情,对自然万物的赞美之情。

《昆虫记》作为文学经典,行文活泼、语调轻松诙谐,在作者的笔下,一个个昆虫都是可爱的小生灵。难怪鲁迅称它为“讲昆虫的楷模”。更值得一提的是它所折射出的社会人生,渗透着作者对人类的思考。

年级上1《朝花夕拾》——温馨的回忆与理性的批判

鲁迅先生的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多是写童年往事的),这十篇散文是“回忆的记事”,记录了鲁迅从幼年到青年时期的生活道路和经历,生动地描绘了清末民初的生活画面。

这些文章,文笔深沉隽永,是中国现代散文的经典作品。

目录:1狗,猫,鼠2阿长与山海经3二十四孝图4五猖会5无常6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7父亲的病8琐记9藤野先生10范爱农(后记)

八年级上2《骆驼祥子〉——旧北京人力车夫的辛酸故事

老舍先生的长篇小说〈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

老实,健壮,坚忍,如同骆驼一般的祥子,从农村来到北京,吃苦耐劳,好强自尊,最大的梦想是想拥有一辆自己的车,然而他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抗争最终以惨败告终。大兵抢他的车,孙侦探敲诈他的钱,妻子虎妞给他买车,然而因妻难产而死,只得卖车安葬。这三起三落,祥子已失去了生活的信心:好强,耐劳的祥子变成了麻木、潦倒、狡滑、好占便宜、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主人公祥子的变化的根源在于社会,──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老舍是语言大师,长于写人,善于调动各种手法塑造人物从不同中角度对人物性格和命运展开叙述。创造性地运用北京方言,给通俗朴素的文字增添“亲切、新鲜、恰当、活泼”的味儿,使人一读就能感受到小说的民族风格和地方特色。

八年级上3、《钢铁是怎样炼成的》──理想主义的旗帜与人生的教科书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原苏联尼古拉·奥斯托洛夫斯基的自传体长篇小说,全书以主人公保尔·柯察金的生活经历为线索,展现了从1915到1930年前后苏俄广阔的历史画面和人民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保尔·柯察金就是在革命的熔炉中。从一个工人子弟锻炼成长为无产阶段的战士。

小说的成功在于塑造了保尔这一无产阶级英雄形象──他的身边上凝聚着那个时代最美好的品质:为理想而献身的精神,钢铁般的意志和顽强奋斗的高贵品质。

小说的成功还在于是艺术上也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塑造人物以叙事和描写为主,同时穿插内心独白、书信和日记,格言警句等,使人物有血有肉,书中的景物描写、心理描写、环境描写相当出色,语言简洁优美,富有表现力。

八年级下1《西游记》——一个奇幻的神话世界

吴承恩在吸纳民间故事的基础上,以丰富的想象,极度的夸张,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描述了唐僧师徒西天取经的故事,塑造了孙悟空,猪八戒等一系列令人喜爱的人物形象。

人物形象:

孙悟空:桀骜不驯,敢作敢当,具有神异的本领,大无畏的精神,勇敢机智,爱憎分明,坚定执着,嫉恶如仇,吃苦耐劳,有责任感。(相关情节举例:大闹天宫,三打白骨精,智取红孩儿,三调芭蕉扇,女儿国遇难,车迟国斗法)

猪八戒:好吃懒做,见识短浅,爱搬弄是非,耍小聪明,说谎,又爱占小便宜,贪恋女色——是惹人发笑的喜剧形象。另一面,又不失忠勇善良,勇猛,在降妖除魔时,是孙悟空的得力助手,且能知错改错,算得上淳朴憨厚。

八年级下2《海底两万里》——科学与幻想之旅

作者儒勒凡尔纳,法国人,被公认为“现代科学幻想小说之父”,他具有社会正义感和崇高的人道主义精神,他的小说,构思巧妙,情节惊险,科学与幻想巧妙结合,他笔下的人物都是品质高尚,献身科学,英勇顽强,不畏艰险的人。

《海底两万里》是凡尔纳三部曲的第二部(第一部是《格兰特船长的儿女》,第三部是《神秘岛》)小说描绘的是人们在大海里的种种惊险奇遇。(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资料表明,凡尔纳是世界上被翻译的作品最多的十大名家之一)

八年级下3《名人传》——痛苦和磨难造就的伟人

作者罗曼罗兰,20世纪上半叶法国著名人道主义作家,《名人传》叙述

篇15:名著导读

篇目

作者

主要人物形象或主要内容

主要艺术特色

精彩片段

西游记

吴承恩(明)

①孙悟空:封建社会的叛逆者和反抗者,好动、顽皮,武艺高强,勇敢机智,疾妖如仇。

②猪八戒:憨厚纯朴,贪吃好睡,滑稽荒唐,作战勇敢,不畏妖魔,有小生产者、小市民的意识特点。

③唐僧:是个善良闵诚的苦行僧,不辞劳苦,不畏艰险,但有昏庸顽固,是非不分。

具有浪漫主义色彩,想象超凡,夸张神奇,变形荒诞。

①孙悟空大闹天宫

②真假美猴王

③孙悟空三调芭蕉扇

④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⑤猪八戒高老庄招亲

水浒

施耐庵(元末明初)

①宋江:人民理想的忠义之士,起义军中最有威望的领袖。能团结兄弟,网罗人才;多谋善段,有军事、组织才能;性格既有反抗性,又有妥协性。

②鲁智深:正直无畏、见义勇为的豪侠。

③林冲:逼上梁山前逆来顺受、忍辱负重、委曲求全,其后变得精明果敢,凶狠泼辣。

④武松:力、勇和正义的象征。勇士的典型,复仇的代表,刚正的义士。

⑤李逵:淳朴、粗鲁、富有反抗性和同情心,是生活在社会底层的游民的典型。

①全文结构宏伟完整,众多人物一个引一个,每个英雄故事都像一篇英雄传记,传记间一环套有环。

②成功地塑造了一大批英雄人物形象。

③叙事翔实精彩。

④语言通俗生动,充满个性化特色。

①林教头风雪山神庙

②智取生辰纲

③武松打虎、斗杀西门庆

④鲁提辖拳打镇关西、大闹五台山

⑤宋江题反诗

⑥真假李逵

朝花夕拾

鲁迅

《五猖会》记叙了作者少年时一次看五猖会时发生的波折,控诉了封建家长和封建教育制度对青少年身心的摧残;《父亲的病》揭露“巫医不分”的名医敲诈勒索、封建迷信,鞭挞了复古倒退的反动;《范爱农》通过一个爱国知识分子在辛亥革命前、中、后的不同遭遇,深刻批判了辛亥革命的不彻底性和软弱性;《琐记》歌颂了“不满现状”的革命青年。

①语言优美、流畅,生动幽默,妙趣横生。

②叙事充满奇妙艺术。

①《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②《阿长与〈山海经〉》

③《二十四孝图》

④《藤野先生》

⑤《无常》

骆驼祥子

老舍

①祥子:勤劳正直、诚实善良、纯洁憨厚、坚强健壮的车夫,狭隘孤立的个人奋斗思想和残酷腐败的黑暗社会使他堕落为吃喝嫖赌、懒惰狡猾、肮脏猥琐、自私麻木的行尸走兽。

②虎妞:具有二重性,一是有着自己追求幸福的愿望,对祥子有真诚的一面,另一是剥削者的意识已渗透她的灵魂之中,她想控制祥子,是家中的占有者、支配者。

①独特的北京市民文化的表现者与批判者。

②善于描写老北京风土习俗、民情世俗。

③语言俗白凝练

④独特的讽刺艺术。

①怒辞杨宅(第五节)

②曹家遇险(第十节)

③晦暗的地狱(第十六节)

④最后的绝望(第二十二、二十三节)

繁星•春水

冰心

①以歌咏自然、赞美母爱和抒发哲理的诗为最多。

②有许多诗托物言志,以鲜明的形象来比喻或暗示某种人生哲理。

③有的揭露学生时代的黑暗,同情涂炭的生灵,讴歌探索前进道路的先驱者。

①抒写生活真实,表现率直的个性。

②诗风清新明丽,俊秀含蓄,富有诗情画意,格调自然柔和。

③抒情和哲理的完美融合。

①《繁星•一〇》:告诫青年人珍惜青春,勇于奉献,给人以启迪和鼓舞。

②《繁星•一二》:“爱的哲学”,是冰心诗歌的核心和主旋律。

③《春水•一〇五》:将母爱、自然、童心三者和谐地织入了诗的经纬。

鲁滨孙漂流记

笛福

①鲁滨孙:是一个要求个性自由、勇敢冒险、艰苦创业、追求财富的具有积极进去精神的新兴资产者的英雄形象。

②星期五:鲁滨孙救起的白人俘虏,是鲁滨孙忠实的仆人和朋友。

①描写具体逼真,用人物行动具体表现人物性格。

②注重人物性格的刻画,注重表现性格的变化和发展。

③常常穿插一些人物的议论来补充、突出人物性格。

①挖独木桥

②制作瓦罐

③开导“星期五”

④自封总督

格列佛游记

斯威夫特(英)

全书共四个部分,写格列佛在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和慧骃国的旅行经历,讽刺了英国贵族资产阶级社会的君主政体、两党制以及政治、法律、财政、教育、文化、艺术等个方面,反映了18世纪前半期英国的社会现实。

①将虚构情节、幻想故事和对现实的揭露巧妙结合。

②点面结合,对照写作,四部游记一正一反地排列。

③绝妙的想象,生动的细节。

①游小人国时对“高跟”、“低跟”党的斗争

②游大人国时和国王的谈话

③游飞岛国时参观“拉格多科学院”

④游慧骃国时和马的对话

童年

高尔基(前苏联)

①阿辽沙:是一个卑视自私贪婪、同情不幸、憧憬美好生活的正直少年。

②外祖父卡希林:家长制手工业者的形象,凶恶残暴,没有亲情,惟利是图,寡情薄义。

③外祖母伊凡诺夫娜:勤劳、善良、乐观、智慧,体现了劳人民的优秀品质。

①交替运用儿童视角和成人视角,交替描写的多视角描写方法。

②语言生动活泼,描写栩栩如生。

③选材独特,取材于作家的经历。

①与外祖父等人联欢(第三章)

②雅柯夫和奇奇打架(第二章)

③外祖父打外祖母(第十章)

④报复老师(第十二章)

钢铁是怎样炼成的

奥斯特洛夫斯基(前苏联)

①保尔:个性倔强,充满青春活力,不畏困难,勇敢坚强,意志坚定。对共产主义事业抱着坚定不移的信念,的在革命斗争中锻炼和党的教育下成长的共产主义战士。

②冬尼娅:天真、纯朴,醉心于爱情,最后由小资产阶级小姐完全变成时代落伍者和寄生虫。

①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进行艺术创作。

②写了大量的历史事件和群众的英雄业绩。

③运用多种艺术手法,加强了艺术感染力,如格言警句、内心独白、日记、回忆等。

①苏联红军与彼得留拉匪徒开战(第一部分第七章)

②熔铸“钢铁”的过程(第二部分第二章)

③打消自杀念头(第三部分第八章)

名人传

罗曼•罗兰(法)

由“贝多芬传”、“米开朗琪罗传”、“托尔斯泰传”组成

①贝多芬:世界著名音乐大师,对音乐孜孜追求,在双耳失聪、疾病缠身的情况下,创造了音乐史上辉煌的篇章。

②米开朗琪罗: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伟大的雕刻家、画家、建筑家,自幼丧母,勤奋好学,有艺术创作,制作了《酒神》、《哀悼基督》等雕像。

③托尔斯泰:俄国伟大的文学家,用6年时间完成《战争与和平》,之后又推出了《安娜•卡列尼娜》、《复活》等。

①语言饱合深情,富有诗意。

②从大处落笔。

③风格多变。

①贝多芬遗嘱

②《米》下编第三章“孤独“

③《托》第十二章“忏悔家与宗教狂乱”

篇16:名著导读《夏洛的网》教学设计

灵宝市第三小学   马俊娥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初步了解《夏洛的网》作品作者,了解书中的主要人物和故事概况。

2.通过聆听、观察和想象,感知角色,产生美好的情感,激发阅读的欲望。

3.感知读整本书的方法,学会读封面封底、扉页、目录等。

教学过程

一、名言引入,解读封面

师:同学们,歌德曾说过:“读一本好书,就是和一位品德高尚的人谈话。”  培根也曾这样说:“读书使人成为完善的人。”

今天我们将走进一本能引发我们深思的,有关友谊、关爱、生命的名著――《夏洛的网》。

师:哪些同学已经读过这本书啦?请说说你读后的感受。

师: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这本书,来细细品味一番,相信你一定会有收获。

师:阅读一本书要从封面读起,书的封面都是经过精心设计的,只要仔细观察,你会在封面上发现很多信息。请仔细观察这本书的封面,你都发现了什么?

预设1.书名

师:请齐读一下书名,读后有什么疑问吗?学习贵在质疑, 因为我们好多重大的发现,都是从一个个的疑问开始的。如果我们的课外阅读都能向他一样带着疑问来读,一定非常有意思。

预设2.图画

师:你观察得真细致,你关注了画面,而且图文结合,有自己的想法,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

预设3.作者、翻译

听了作者这个名字,想象一下作者能是一个怎样的人?那么本人与你想象的一样吗?

师:让我们一起来大声呼唤这部伟大作品的作者――E・B・怀特。

E・B・怀特的肖像、生平简介:(E・B・怀特(1899-1985),美国当代著名散文家、评论家,以散文名世,“其文风冷峻清丽,辛辣幽默,自成一格。”被誉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美国随笔作家”。怀特对这个世界上的一切都充满关爱,他的道德与他的文章一样山高水长。)

师:和你想象的一样吗?想象是一件多么有意思的事情啊!无论想象是对还是错,都能给我们带来惊奇和欣喜。

翻译:任溶溶(任溶溶译什么意思?)

任溶溶简介:照片,任溶溶,原名任以奇,1923年生于上海。著名儿童文学作家、翻译家。主要作品有《没头脑和不高兴》、《土土的.故事》、《我是一个可大可小的人》等。主要翻译了《夏洛的网》、《安徒生童话全集》、《长袜子皮皮》、《木偶奇遇记》等作品。)

预设4.作品类别(译文经典)

师:很多书上都有这样的字,别小看了这些字,从中我们会发现很多信息,译文,说明作品是外国作品,是经过翻译过来的,经典,告诉我们这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典童话,说明这本书很有影响力,很多人喜欢看。

预设5.右侧的一句话

师:你可真仔细,连右侧的这一句话都注意到了,你读出了什么信息呢?

预设6:出版社(上海译文出版社)

师:哦,你注意到了出版社,真细心)

相机猜测:这么一本老少皆宜的译文经典,会有哪些人物呢?谁又会成为它的主角呢?

二、关注人物,猜想关系

(课件出示人“物”表,请读一读。)

先猜猜哪几个是封面里的人物?

师:你知道这些人物的关系吗?猜猜看!

师:看了人物表,我们发现有三个人的名字加粗了,说明?

师:弗恩、威尔伯、夏洛,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呢?书名为什么叫《夏洛的网》?我们往下看。

三、聆听故事,享受读书;走进角色,碰撞情感

听老师讲故事

课件出示:1.弗恩力救威尔伯

故事是这样开始的……(出示第三页插图――父亲要去宰杀威尔伯,弗恩阻止)你看到了什么?“图中的小女孩是男人的女儿,叫弗恩,女儿为什么要拼命抢夺爸爸手中的斧头呢?同学们,请你猜一猜?”(生看图想象猜测)

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书中是这样描述的,师讲故事:(课件出示相关故事情节,师配乐朗读)

妈妈说:“有一只小猪是落脚猪。它太小太弱,不会有出息。因此你爸爸拿定主意不要它。”

“不要它?”弗恩一声尖叫,“你是说要杀掉它?只为了它比别的猪小?”

“请不要杀它!”弗恩眼泪汪汪地说,“这不公平。”

“弗恩,” 爸爸说,“养小猪的事我比你懂。落脚猪麻烦大着呢。现在让开吧!”

“可是这不公平,”弗恩叫道,“小猪生下来小,它自己也没办法,对不对?要是我生下来的时候很小很小,你也把我给杀了吗?”

师:现在,谁再来说说到底是怎么回事?(随机解释“落脚猪”)

师:从刚才这段文字里,你觉得弗恩是个怎么样的女孩儿?

师:是的,因为善良女孩弗恩的坚持,小猪得救了。

(出示插图(第7页图片多幅,师配乐朗诵),继续讲述: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里,弗恩爱威尔伯胜过一切。她拿着奶瓶喂它,拥抱着它,爱抚着它,把它放在摇篮里,推着它去散步,还帮它取了一个好听的名字――威尔伯。(边讲述边出示几幅图片)威尔伯就像是弗恩的一个小宝宝。让我们和弗恩一样,真切地呼唤小猪的名字----威尔伯。(课件出示:小猪威尔伯的图片)

师:孩子们,读到这儿,老师不禁想问问,你觉得小猪威尔伯生活得怎样?(幸福,快乐,无忧无虑……)

取这个片段让学生知道弗恩是威尔伯的救命恩人,是她从爸爸的利斧下救了这头小猪,并悉心照顾它、抚养它。感悟弗恩的爱心与善良。

2.夏洛再救威尔伯

过渡:现在你知道弗恩与威尔伯是什么关系了吗?生谈一谈(弗恩是威尔伯的救命恩人)。

师相机述说:是啊,威尔伯真是幸运啊,要不是弗恩,它早就没命了。但是好日子没过几天,灾难又降临了,那他到底遇到了什么灭顶之灾呢?请在小组里讨论讨论。

师:大家猜得对不对呢?老师保密,不告诉你们,自己去看书!

师:那么不幸的威尔伯,这一次它还能死里逃生吗?

师:老师很确定地告诉大家,它没死。

师:既然他没有死,那这次又是谁救了他呢?请没看过的学生猜想。师继续讲故事:就在灾难即将降临到威尔伯头上时,他的朋友夏洛安慰并答应救他。(课件出示:朋友的名字师夏洛)如果你是夏洛你会用什么方法挽救威尔伯?

我们来看看夏洛是用什么方法来救威尔伯的?

朗诵故事(课件出示相关故事情节):“在雾天的早晨,夏洛的网真是一件美丽的东西。这天早晨,每一根细丝点缀着几十颗小水珠。网在阳光中闪闪烁烁,组成一个神秘可爱的图案,像一块纤细的面纱。连对美不太感兴趣的勒维来给小猪送早饭时,也不由得注意到这张网。他注意到它有多么显眼,他注意到它有多么大,织得有多么精细。他再看一眼时,看到了一样东西让他不觉放下桶子。瞧,在网中央,整整齐齐地织着几个大字,这是一句话。它写的是:王牌猪”。

师:蜘蛛夏洛在网上织“王牌猪”三个字用意何在?在网上织王牌猪怎么就能救小猪了呢?设想一下,当人们看见“王牌猪”这三个字时,会有什么反应呢?(出示王牌猪图片)

教师留疑:看看你猜对了没有?老师保密!自己到书中去找找吧。

师:为了救威尔伯的命,夏洛在自己的网上不停地变着花样,创造出很多很多的奇迹。那么夏洛还为威尔伯做了什么呢?最终威尔伯和夏洛的命运又会怎样呢?去读书吧,书中自有你想知道的答案。我可不想剧透太多哦!

3.夏洛的网

师继续讲故事:说了这么多,你有没有这样一个问题:蜘蛛夏洛为什么要救小猪呢?其实小猪也想知道。在这本书的最后,威尔伯就问夏洛:你为什么帮助我?夏洛是这样回答的,让咱们再来听听夏洛的声音。请齐读这段话:

课件出示: “你一直是我的朋友,”夏洛说,“这件事本身就是一个了不起的事。我为你结网,因为我喜欢你。再说,生命到底是什么啊?我们出生,我们活上一阵子,我们死去。一只蜘蛛,一生只忙着捕捉和吃苍蝇是毫无意义的,通过帮助你,也许可以提升一点我生命的价值。谁都知道人活着该做一点有意义的事情。”

师:听了夏洛的这段话话,你有什么感受吗?

师激情叙述:是的,人的一生中,多给予他人一些关怀,一些帮助,一些鼓励,这些都是有意义的事情,这就好像在编织一张网,一张张爱的网,一张张温情的网,然后撒向世间,把生命保护,把友情传递,把爱播撒。这就是夏洛的网!(板书:爱)

四、整体感知,激发欲望

1.其实读一本书,我们还可以看封底,就拿这本书来说,封底就向我们介绍了故事的梗概了。

2.请再读人“物”表和目录,质疑:你还想知道些什么呢?

师:大家有这么多的疑问,赶紧去读书吧,看完之后我们再来交流,开一次《夏洛的网》读书交流会。(板书:读)

师:老师已经读过了这本书,反反复复读了三遍,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情感,写下了自己的一些感受。我也希望大家养成这样的习惯:读完一本书之后,写写感想,启迪……这也正是我推荐大家阅读的理由。

(大屏幕出示自己的《〈夏洛的网〉读后感》),诵读其中一段:

小结语:

孩子们,去读书吧,带着热情和真诚去读,你会在书中结识善良的女孩弗恩,智慧守信的蜘蛛夏洛,你会发现,总有一种感动会触动我们的心灵!我相信,除了故事本身,你将收获更多!

篇17:《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

教材简析

《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代表作,创作于1936年。1930年老舍从英国回来,面对满目疮胰的祖国,作品的格调开始变得沉重起来,《骆驼祥子》就是他那个时期的作品。

整部小说以祥子买车的三起三落为情节发展的中心线索淋漓尽致地表现了旧社会人力车夫的苦难生活,艺术地概括了祥子从充满希望,到挣扎苦斗,直到精神崩溃,走向堕落的悲惨一生。

作者选择了祥子原来具有的善良朴实,热爱劳动的美好品质,愤怒地揭露和声讨把

祥子逼进堕落深渊的黑暗社会,小说还有力地说明了在旧社会仅凭个人奋斗发家,只不过是一种幻想。反映了二十世纪二十年代末三十年代初旧中国个体劳动者的悲惨命运。

教学目标

1、了解本文的写作背景及作者生平

2、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3、让学生学会分析鉴赏小说人物形象及其塑造手法

教学重难点

1、研讨祥子的形象及其刻画人物的方法;

2、讨论祥子的悲剧意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骆驼祥子》是老舍三十年代的优秀代表作,它标志著老舍小说的成熟,也是老舍小说的最高峰,是五四以来小说中颇受读者喜爱的,具有世界影响的著名长篇之—。《骆驼祥子》是老舍的长篇小说代表作。

二、简介作者及其作品(投影显示)

三、回顾指导

作品整体感知(找同学复述故事梗概,投影显示)问

四、问题研讨

1、作者塑造了一个不善言谈的祥子的形象,用了什么方法?结合课文谈谈理解。

2、本文在叙述高妈和祥子的对话中,我们看出,几乎是高妈一个人在喋喋不休,祥子似乎是在陪衬,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结合全文分析。

3、关于祥子悲剧的原因有这样一些观点:其一、祥子个人的性格造成了祥子的悲剧;其二、万恶的社会把祥子推向了悲剧的深渊。你对这些观点有何意见?请谈谈自己的看法。

4、有人认为祥子最后的欺骗他人、逛妓院等等恶劣行为是自甘堕落的表现;也有人认为这是祥子对这个社会的消极反抗,你赞同或是否定这些看法吗?请说说理由。

五、拓展延伸

虽然旧中国的北平与改革开放的今天不可同日而语,但就个人在市场经济中的求生存发展这一问题上,还是有很多共性的。

假设在今天,有像祥子一样的人物,从农村来到城市,梦想着靠自己个人的努力寻求安稳的生活——

1、我们会怎样对待他的奋斗?

2、应当如何引导他们对社会生活产生更为深刻的认知?

3、对于个人和集体的关系,我们能从《骆驼祥子》中得到什么启示?

六、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写小论文

1、阅读小说应注意的几点:

(1)掌握情节,结合环境,分析人物,揭示社会意义;

(2)学习、品味语言,揣摩写法;

(3)阅读过程和方法的总结:读作品,作笔记(摘抄、批注、后记、摘要、心得体会……),提问题,再读作品,查资料,得观点,出成果(指写成小论文)。

2、明代于谦在其《观书》中这样写道:“活水源流随处满,东风花柳逐时新。”好了,我们刚才通过分析祥子这个人物的形象及其关于祥子命运悲剧的探讨,我想大家对这些问题一定有自己新的看法和见解。下面就请大家选取一个角度来对《骆驼祥子》这部小说进行一个简单的评析,写成500字左右的作文。

附:板书设计

震撼人心的故事情节

祥子的三起三落:

起 落

苦干三年买新车 连人带车被宪兵抓去当壮丁

拼命攒钱买新车 在搜捕中辛苦攒的钱被抢去

虎妞低价买了车 因置办虎妞的丧事卖掉了车

跃然纸上的人物形象

祥子——城市个体劳动者的形象。

典型形象的意义

揭示了个人奋斗不是劳动人民摆脱贫困改变境遇的正确道路。

《三国演义》 教学设计

《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水浒传》教学反思

名著导读童年心得体会

名著导读试题及答案

名著导读《简爱》

《名著导读》五

名著导读《培根随笔》练习题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人教版

草船借箭的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名著导读《三国演义》教学设计(集锦17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教案《草船借箭》教案设计2022-12-27

草船借箭教学设计2022-11-12

骆驼祥子名著导读课教学设计2022-04-30

初中生个人读书计划2024-04-02

名著导读2022-11-08

草船借箭教学随笔2022-05-31

高一语文老师工作计划2023-09-25

高中语文教学计划2022-12-06

高中语文教学工作计划2022-06-14

三借芭蕉扇作文2022-10-24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