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习教学设计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写教学设计需要注意哪些格式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复习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复习教学设计1
中考复习正在紧张进行,5月4日(青年节)按照学校安排,我进行了《中考古诗鉴赏专题复习》课堂教学。本节课我选取了诗歌鉴赏中的一个小的专题――古代咏月诗文,引导学生掌握诗歌鉴赏的方法及技巧。现结合课前设计、课堂授课及课后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如下:
一、说课
《考试大纲》针对诗歌鉴赏提出了两个要求:
(一)鉴赏古代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
(二)评价诗歌的思想内容和作者的观点态度。诗歌一般篇幅短小,意蕴深刻,叙事简练,情感内敛,它虽立足于现实,但是往往采取避实就虚的形式,或浓缩历史,或观照未来,或挖掘内心,又由于时代距离、文化底蕴、文言功底、鉴赏方法和经验等原因,古诗鉴赏对学生而言有着比鉴赏现代文多得多的障碍和难度。学生面对诗歌鉴赏有畏惧心理,怕做这类题目。有时满怀信心地做了,也拿不到多少分。特别是对民族学生学生更是一筹莫展,不知如何是好。结合教学实践,谈谈个人的看法。
根据甘肃省中考考纲关于古诗词鉴赏的考试内容,具体到本课的具体复习
教学目标有二:
1.了解设题特点。
2.掌握古诗鉴赏基本术语,熟悉各类题型,提高解题能力。
针对学生实际及诗词赏析中学生答题的具体情况,本课的复习重点如下:
1.古诗鉴赏须知的术语。
2.各类题型示例及训练。
因为是复习课,所以遵循传统的教学方法,一是识记积累,二是讲练结合。因为是专题训练,且复习课堂容量大,为了体现高效课堂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课前预学的基础上进行小组讨论,制作了导学案。同时为了让听课老师对本节课的内容有直观的了解,并参与到课堂教学当中,制作了典雅、优美的课件,使课堂教学内容与课件相得益彰。
二、课堂教学过程
整个教学过程按“积累”、“理解”、“赏析”、“应用”四个环节进行。
“积累”环节为预学阶段,让学生在课前积累课内外关于写“月”的诗词。课内展示由基础稍差的学生展示,课外积累的诗词由基础好点的学生展示。让每个学生都有展示的机会,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理解”环节是把学生积累的诗词按主题进行分类,诗歌按主旨主要分四类:一是思乡怀人;二是蕴涵边人的悲愁;三是蕴涵时空的永恒;四是喻人事之悲欢离合。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按主旨将积累的诗词进行分类,并对四种类型中的典型诗词进行适当讲解分析。从而做到让学生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第三环节进行实战演练阶段,让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对古诗词进行赏析。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主体部分,计划安排20分钟,对四首诗词(两首课内,两首课外)进行鉴赏,鉴赏的题型包括词句理解、意境描绘、主旨把握、名句赏析、技巧分析、品味炼字等六个方面,涵盖了初中诗词鉴赏的所有考点。两首课内阅读计划用时8分钟,两首课外阅读计划用时12分钟。
第四个环节是应用环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写一段话,字数200字左右。要求其中要用到至少二句古诗词。要运用恰当,情景交融。引导语如下: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轮回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欧阳修说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生多情,风月只是转移了我们的情思,给了我们一种寄托。明月这个意象高悬在诗坛上空,中国人从古至今保持着对它温柔的狂热,因为它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怀,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
三、课后反思
(一)对本次教学的反思
1.对教学环节设计的反思
因为是毕业班的复习教学,所以本节课的教学目标设置很明确,教学环节也尽量简单,教学方法以讲练结合为主,这样尽可能把课堂还给学生,尽量加大课堂容量。这一点的设计还是较成功的。
2.对教学过程的反思
本课的时间安排初步设计是,情境导入2分钟。诗词积累8分钟,课内诗词背诵4分钟,课外咏月诗词积累4分钟。理解环节5分钟。课堂主体也就是诗词鉴赏20分钟。应用拓展部分4分钟,课堂小结1分钟。
在具体的教学环节中,诗词积累环节略有点拖沓,超过初步设计的8分钟。诗词鉴赏部分由于时间较为紧张,所以对于学生的指导不够,上成了习题讲析课,缺乏对诗歌的充分挖掘。最后一个环节,也是学生较为出彩的一个环节,由于时间原因没有让学生展示,深为遗憾。从整体来看,课堂时间紧张,应在诗歌的选择上再精一些,给学生更多的思考的时间。
3.对学习效果的反思
从学习效果来看,本节课完成了设计的教学目标,学生积累了至少8首关于咏月的诗文,初步掌握了诗歌鉴赏的方法,并从答题技巧上对学生进行了指导。但由于时间紧张,教学内容安排较多,所以学生的活动不多,只是展示了答案,对于为什么这样做,是怎样考虑的,还有什么不足等等没有进一步去探究。
(二)对古代诗歌教学的反思
除了本节课的得失外,在古代诗词教学的过程中也有一点自己的思考。
1.重视学生古典诗词的积累
九年级学生或多或少掌握了一点诗歌鉴赏的技巧,但相对诗词积累较少。所谓“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更不用说诗词赏析了。古典诗词是中学课本中的精华,教师指导学生适当地阅读课外的诗歌,体会优美的语言,如画的意境,品味诗歌或凝练或间远或含蓄或空灵或雄壮的美,领会诗人的情怀,既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又提高了他们的鉴赏诗歌的综合能力。古典诗词在中考试卷中以两种课型出现,一是诗词默写,一是诗歌鉴赏。这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一般诗词积累得多的学生,诗词鉴赏的能力也较强。而诗词积累较少的学生,因为缺乏必要的、可分析的素材,所以一般诗词的鉴赏能力也较弱。所以应引导学生积累古代诗词。根据新的课程标准,小学阶段应掌握的古诗文为70首,中学阶段共65首(篇)。
2.激发学生对诗歌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学生对诗歌感兴趣,那么就会像香菱学诗那样抱着极大的'热情专注于诗歌,咬文嚼字,细细品味,这对于培养理解诗歌能力有很大帮助。九年级学习紧张,怎样才能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的兴趣?在课堂教学中,还是应把主动权交给学生,让他们自主学习共同合作、交流、探讨诗歌,极大的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学生有了兴趣,也就事半功倍了。
3.培养学生关注意象的能力
意象是诗歌的组成单位,通过意象可以掌握诗歌的意境和情感,尤其是写景诗更是景情境的结合如“唯有南来无数雁,与明月,宿芦中”这一句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答:诗人用“南雁”“明月”“芦苇”三个意象营造了色彩暗淡凄、凉冷清的意境,表达了诗人的亡国之痛和漂泊悲苦之情。而且在我国诗歌中,有许多意象由于具有相对稳定的感情色彩,诗人们往往用它们表现相似或相通的感情。如:李白《春夜洛阳闻笛》“谁家玉笛暗飞声,散入春风落满城。今夜曲中闻折柳,何人不起故园情?”问:“折柳”是这首诗的关键,对吗?如果不知道“折柳”表惜别怀远之意,就无法回答,由柳想到离别再想到亲人,这样,全诗思念家乡亲人的思想情感就不难理解了。又如“月亮”是思念家乡、亲人的寄托物,李白的“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4.注重培养学生合理的补充和想象
诗歌因字数的限定,上下句之间有一些跳跃,学生在理解诗歌的时候就要进行适当的补充,使之完整。另外,诗歌言简而意丰,字虽少,却往往有着丰富的内涵。这就更加需要我们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因为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准确把握诗歌内涵。五、培养学生模拟再创造的能力
古典诗歌作为中华文化中最精致、最灿烂的一页,是整个中学教材中不可缺少的内容。诗歌的特质决定了诗歌鉴赏是一种高度的创造性的艺术活动。因此,我们指导学生鉴赏诗歌,培养学生的鉴赏能力,有很大的难度。以上谈到的只是古代诗歌鉴赏的一般做法。当然,诗歌鉴赏是多方面的、综合的,除了以上几点我们还应该关注标题、作者、题材、注解、技巧、典故、语言风格等等。在这里不一一阐明。在教学过程中,只要我们结合诗歌教学的特征,立足诗歌本身,培养学生诗歌鉴赏的能力,并引导学生寻找规律,掌握技巧,日积月累,学生的鉴赏能力和综合素质水平会有更大的提高。
二〇xx年五月十五日
“理解”环节是把学生积累的诗词按主题进行分类,诗歌按主旨主要分四类:一是思乡怀人;二是蕴涵边人的悲愁;三是蕴涵时空的永恒;四是喻人事之悲欢离合。让学生在积累的基础上,按主旨将积累的诗词进行分类,并对四种类型中的典型诗词进行适当讲解分析。从而做到让学生心中有数,“胸有成竹”。
第三环节进行实战演练阶段,让学生使用学过的知识对古诗词进行赏析。这是本课的重点,也是主体部分,计划安排20分钟,对四首诗词(两首课内,两首课外)进行鉴赏,鉴赏的题型包括词句理解、意境描绘、主旨把握、名句赏析、技巧分析、品味炼字等六个方面,涵盖了初中诗词鉴赏的所有考点。两首课内阅读计划用时8分钟,两首课外阅读计划用时12分钟。
第四个环节是应用环节,要求学生学以致用,写一段话,字数200字左右。要求其中要用到至少二句古诗词。要运用恰当,情景交融。引导语如下:
每个生命都有自己的一轮明月,每个轮回都有自己的阴晴圆缺。欧阳修说得好:“人生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人生多情,风月只是转移了我们的情思,给了我们一种寄托。明月这个意象高悬在诗坛上空,中国人从古至今保持着对它温柔的狂热,因为它对我们每个人都很公平,入心入怀,成为我们生命中恒久相伴的诗意。
复习教学设计2
教学内容:
教科书66——65页的内容。
教学目标:
1、让学生通过观察、猜测、动手操作等活动发现图形和数的简单排列规律。
2、经历探索规律的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推理能力及创新意识,发展数感。
3、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习数学的信心,培养合作意识,发现和欣赏数学美。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理解图形和数字的对应关系,并结合图形的变化规律,发现相应的数字变化规律,很好地实现从图形变化规律的认识过渡到数字变化规律的认识上来。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引出规律。
师:(教师巡视一周,仿佛在数一数班级有多少人)问:你们猜一猜老师在干什么呢?
生:在书我们班级有多少人。
师:你们的眼睛可真亮,都看出来了,那你能猜出老师刚才是怎样数的吗?
生:1 2 3 4 5------(板书)
2 4 6 8 ------
5 10 15 20------
师:你们可真聪明,都被你们猜中了,这几组数你们能接着数下去吗?
生:能
师:谁愿意给大家数一数?(指名数)
师:大家都会数吗?(会数)
师:想一想为什么我们看到前面的几个数就能接着数下去呢?
生:因为这几组数的排列都是有规律的
师:同学们真是善于观察,都找到了这几组数的规律。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找规律”。
二、探索交流,找出规律
1、练习教科书66也1小题。
三、综合练习:教科书66——65页的练习。
复习教学设计3
复习理念:
通过回顾与整理课内外古诗,使学生养成自我复习、积累古诗的习惯。我还严格遵循了以下三个复习原则:复习过程要简约,复习方法要整合,复习内容要全面。另外,为了避免复习课枯燥无味,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强调知识性和趣味性,使学生在轻松、愉悦的复习氛围中读诗句、晓诗意、记诗句、用诗句,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复习目标:
1.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帮助学生整合归类古诗。
2.利用思维导图整理复习,重温诗句,学以致用。
3.学会灵活积累、运用古诗,养成自觉阅读与积累古诗的良好习惯。
4.激发学生对祖国灿烂的古诗文化的热爱之情。
复习重、难点
1.学会整合归类所学过的古诗。
2.感受传统文化的艺术魅力。
复习准备:制作课件。
课时安排:一课时
复习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谈话导入:同学们,古诗历来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千百年来传诵不衰,深受人们喜爱。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诗词大会,领略古诗词的魅力。(板书课题:古诗词)
二、交流方法,灵活积累
1.过渡:我们学过的古诗也很多了,犹如一个繁花似锦的百花园,大家是如何背诵古诗的呢?相信同学们一定有自己的绝招,谁愿意把你的绝招说出来与大家共同分享?(板书:记忆古诗的方法)
2.学生交流记忆古诗的方法,师随机板书:熟读成诵法、古诗吟唱法、理解记忆法、看图记忆法等。
3.学习归类列表法。
(1)回顾本学期的课内外古诗有哪些?生答。(课件出示)
(2)师生配合,利用思维导图板书整理并复习背诵课外古诗
三、分组梳理课内古诗
1每组利用思维导图框架梳理一首诗,包括作者、朝代、内容、表达思想。
2.组内交流。
3.全班展示。教师随机板书,梳理课内古诗。
四、闯关比赛
1.过渡:在小组同学的共同努力下,我们一起复习了本册书的课内古诗,但老师知道,大家的诗词储备绝不仅仅限于课内,老师特意准备了一次闯过游戏。希望同学们在闯关过程中能大显身手。预祝你们小组闯关成功!
2.出示课件。
第一关:吟诗对对。
(1)举头红日近,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解落三秋叶,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呼作白玉盘。
(4)______________________,吹花送远香。
(5)临行密密缝,______________________。
(6)______________________,沙暖睡鸳鸯。
第二关:金睛火眼。
细心观察,找出诗句中的.错别字。
(1)不知细叶谁栽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2)新荷浮水层层碧,小草慢坡片片青。
(3)儿童放学回来早, 忙趁东风放纸鸢。
(4)路人借问摇招手, 怕得鱼惊不应人。
(5)迟日江山立,春风花草香。
(6)小荷才露尖尖角,早有青蜓立上头。
第三关:巧妙运用
古诗词是中华文化中一颗璀璨的明珠,在我们的生活中,人们也会随口吟诵。请看下列情境,你想到了哪些诗句?
(1)爸爸刮胡子,过两天又长出来。小明幽默地说:“_______________。”
(2)春天柳树长出了嫩绿的叶芽,垂挂着万千根枝条,我不禁想起贺知章的诗句“_______ ___ ___。”
(3)“_______ , ___ _ _。”我们要爱惜粮食,因为每一粒都是农民伯伯辛苦劳动得来的。
五、总结梳理
1.组织学生对照板书总结本节课内容。师:今天的复习课,同学们表现非常积极,不但复习了学过的古诗,还领悟了不少的复习方法。
六、迁移运用,课上练笔
1.师:大家看,思维导图不但能帮助我们整理记忆、背诵更快,还能帮助我们梳理知识,把握重点。我们要学着画思维导图,用思维导图。古诗词用简练的语言,表达的意境却意味深长,如果我们在说话、习作时能恰当运用,就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那么,在你的生活中,有没有一些景物、一些画面、一件事情让你想到了哪句古诗呢?今天我们就来写一写。在写话之前先画一画思维导图,把思路整理清楚,写话的时候就不会东拼西凑、思路混乱了。下面我们就来试一试吧。
2、指名展示
七、布置作业
1.完成写话练习
2.自主选择
(1)课下再搜集两首你喜欢的诗整理在采蜜集上;
(2)自由选择一首古诗做诗配画。
复习教学设计4
一、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本节课是在复习一元一次方程及其应用的基础上,对二元一次方程组及其应用的复习,进一步体会消元的数学思想,以及化“未知”为“已知”,化复杂问题为简单问题的化归思想,体会二元一次方程组与现实生活之间的联系的一般的圆周角的性质进行探索,圆周角性质在圆的有关说理、作图、计算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也是学习圆的后续知识的重要预备知识,在教材中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同时,圆周角性质也是说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重要依据之一。
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下学期的学生有一定的知识结构体系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所以在教学中除了让学生灵活应用“代入法”和“消元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之外,还应建立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引导学生用数学的眼光思考问题、解决问题。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会用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解简单的二元一次方程组,并能根据方程组的特点,灵活选用适当的解法。
2、过程与方法:探求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体会消元的数学思想。
3、情感、态度、价值观:渗透转化的辩证观点,培养学生利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生活问题的实践能力。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1、重点:掌握消元思想,熟练地解二元一次方程组.会用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2、难点:是图象法解二元一次方程组,数形结合思想.
五、教学过程:
(一)知识回顾:
1.含有2个未知数,并且所含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叫做二元一次方程。
2.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的二元一次方程所组成的方程组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
3.适合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组未知数的值,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的一个解。
4.二元一次方程组中各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这个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
5.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基本思想是消元法,即把“二元”变成“一元”,方法有代入消元法和加减消元法。
6.列二元一次方程组解应用题的.一般步骤为:一审,二找等量关系,三设未知数,四列二元一次方程组,五解,六答。
(二)重点展现:
例1:解下例方程组:
(1)解:由①得,=1-③……将其中一个未知数用另外一个未知数表示;
将③代入②得,3+2(1-)=5……将变形后的方程代入另一个方程;
解得,=3…………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
把=3代入方程③得,=1-3=-2……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原方程组的解为
(2)解:由①×2得,4+6=16③……变形方程,使得某个未知数的系数相等或互为相反数;
由②-③得,11=22……消掉其中的一个未知数,得到一元一次方程;
解得,=2……解一元一次方程求出其中一个未知数的值;
把=2代入方程①得,=1……把求出的未知数的值代入变形后的方程,求出另一个未知数的值
∴原方程组的解为x
(三)巩固应用:
例1、已知以、为未知数的方程组的方程组与的解相同,试求、的值。
解:解方程组,得
把代入方程组,得,
解得
例2(xxxx年xx中考题)、某班将举行“庆祝建党90周年知识竞赛“活动,班长安排小明购买奖品,下面两图是小明买回奖品时与班长的对话情境:
请根据上面的信息.试计算两种笔记本各买了多少本?
解:设购买单价为5元的笔记本本,单价为8元的笔记本本,依题意,得:
解得:
经检验,符合题意。
∴购买单价为5元的笔记本25本,单价为8元的笔记本15本。
(四)能力提升:
例1、已知一次函数=+1与另一个一次函数=相交于点A,试求出点A的坐标。
解:依题意,得
解得:,
∴点A的坐标为(3,-2).
例2.(xx中考模拟题)某旅游商品经销店欲购进A、B两种纪念品,若用380元购进A种纪念品7件,B种纪念品8件;也可以用380元购进A种纪念品10件,B种纪念品6件。
(1)求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多少?
(2)若该商店每销售1件A种纪念品可获利5元,每销售1件B种纪念品可获利7元,该商店准备用不超过900元购进A、B两种纪念品40件,且这两种纪念品全部售出候总获利不低于216元,问应该怎样进货,才能使总获利最大,最大为多少?
解:(1)设A种纪念品的进价为元,B种纪念品的进价为元,依题意,得:
解得:x,
答:A、B两种纪念品的进价分别为20元、30元
(2)设商店准备购进A种纪念品a件,则购进B种纪念品(40-a)件,依题意,得
解得:
∵总获利是a的一次函数,且w随a的增大而减小
∴当a=30时,w最大,最大值w=-2×30+280=220.
∴40-a=10
∴应进A种纪念品30件,B种纪念品10件,才能使获得利润最大,最大值是220元.
(五)课堂练习:
1、解下例方程组:
2、若方程组的解为,试求、的值。
(六)家庭作业:
1、必做题:指南第25页A组2(2)、(3),4
2、选做题:指南第26页B组2,3
复习教学设计5
教学目标:
①把握记叙文的六要素,了解文章的基本内容。
②掌握全文结构,熟练划分段落层次,归纳层意、段意。
③把握文章重点,研究记叙文的体裁(以记事为主的,以写人为主的,以写景为主的),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
④分析选材目的和组材效果,领悟、总结文章中心思想。
教学重点、难点:
①对具体词语、关键句子意思和作用的理解。
②段落的划分,文章内容的概括,辨析叙述所用方法的效果,体会选材目的。
③能领会作者的写作意图,并归纳文章的中心思想。
④能用简洁的语言,精练地概括出文章的内容;能对写作方法的提问,发表自己的看法和体会。
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复习记叙文的一般知识
一、记叙的六要素
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和结果是记叙的六要素。
交代清楚时间、地点、人物是使记叙内容明确而必须的,但有时这三个要素中某个是显而易见的,就不必赘笔了。
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展示了所记叙事件的完整过程,要清楚完整地写出。
二、记叙的人称
记叙的人称有三种情况:
1、是第一人称的我、我们,用这种人称更能体现内心感受,反映真实感。
2、是第二人的你、你们,多用于书信体。
3、是第三人称则能反映更广泛的视角,更客观。
三、记叙的顺序
记叙的顺序有顺叙、倒叙、插叙。
顺叙是按时间发展的顺序进行记叙。
倒叙是先叙述事件的结果,再回过头来叙述起因经过。
插叙是在叙述的过程中,插入发生以前的内容,或与所写事件有关的其它内容。
四、记叙的详略
阅读记叙文,应该做到以下几点:
1.分析记叙的要求、人称和顺序:要素的交代有两种方式,一种是由作者一一列出,这是直接交代。另一种是间接交代记叙的要素或通过人物的语言来点明,或通过描写人物的动作来交代,或通过自然景物的特征来表明。六要素的交代不一定面面俱到,只要不影响表达效果,也可以不做交待。
2.分析对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的描写,来把握人物的性格特征:以写人为主的文章,往往通过对人物的具体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点。因此,分析人物要从分析人物描写入手,从而理解人物,领会文章的内涵。
3.理解环境描写的作用:环境描写指对自然环境、社会环境的描写。环境描写是为塑造人物服务的。自然环境描写指对日月星云、山水草木等自然现象的描写。自然环境描写能渲染人物的心情,烘托人物的形象,推动情节的发展,起到突出中心思想的作用。社会环境描写指对人物活动的社会背景的描写。
4.体会语言的生动性、形象性:生动、形象是记叙文语言的特点。揣摩记叙文的语言不能脱离其语言环境,可以从词语的选择、句式的选择、句序的选择、表达方式的选择、修辞方法的选择等方面去分析、体味。
5.理解叙述、描写、说明、议论、抒情等表达方式在文中的作用:一般来说,记叙文的主要表达方式是叙述,但常常辅之以描写、说明、议论和抒情。
6.理解文章的详略与表达中心的关系:记叙文都很讲究详写和略写的配合,文章写起来有繁有简,无论详略繁简,都是为突出文章的中心思想服务的。一般说来,详写的往往是最能表现中心意思的材料,略写的往往是同表现中心有些关系的次要材料。
7.能归纳文章的中心意思:
文章的中心意思体现着作者的写作目的。记叙文的中心意思是蕴含在所记叙的人、事之中的,所以准确归纳记叙文中心意思的关键是正确理解文意的内容。对于侧重记人的记叙文,要具体分析人物的言行,抓住人物的性格特点,进而把握文章的中心意思。侧重记事的记叙文,要从分析情节入手,把握事情的意义,从而归纳出文章的中心意思。有的记叙文写几个人物或几件事情,这就要在分析每个人物、每件事情的基础上,把握人、事间的关系,综合概括出中心意思。
归纳中心意思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①抓住文中直接告诉读者中心意思的语句。
②抓住文章开头、结尾段中提示中心意思的点题句、关键句,用适当的词语连贯起来。
③还可以通过结构分析来归纳中心意思,把文章各部分的大意连贯起来,加以综合概括,总结出作者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态度等。
另外,在记叙文阅读中应注意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
1.如何正确理解文中的重要词语:所谓文中重要词语,是在文章主题、结构上起重要作用的词语。理解这些词语对于读懂全文作用极大。理解这类词语在文中的含义,一是弄清这些词语本身有哪些含义,二是结合它们所处的上下文语境进行揣摩,三是这种揣摩出来的含义是否吻合全文的主题和思路。
2.如何概括段意:
①有中心句的摘出本段的中心句即可,如果是半中心句则需要加以补充完善。
②到本段开头找,看看有没有提示本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③到本段末尾找,看看有没有总结本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④到上一段的末尾找,看有没有过渡领起下一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⑤到下一段的开头去找,看有没有承接上一段内容的句子可以利用。
⑥划分该段的层次,概括出各层的意思,如果各层次是并列关系,将各层层意合起来就是段意;如果各层之间是偏正关系,比如因果、转折、递进等,就要以“正”的部分为重点概括段意。这里实际上是运用复句知识概括段意,即将每一个层次看做一个分句,将全段看做一个复句。
3.如何归纳全文主题:
①看开头。很多文章都是开篇点题,因此分析开篇,有助于把握主题。
②看末尾。许多文章篇末点题,注意分析文章结束部分,也可以迅速捕捉到主题。
③分析文中议论抒情的部分。记叙文中记叙、描写部分是“画龙”,而议论、抒情部分则往往是“点睛”。抓住“睛”有助于抓住主题。
④抓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目能传神,文章的题目总能或显或隐地传达出文章的主题,所以要注意分析题目。
⑤分析写作背景和写作目的。你只要分析出该文是在何种背景下、为什么而写的,主题也就呼之欲出了。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例题解析
【典型例题】
例1.(甲)乌云越来越暗,越来越低,向海面直“压”下来,而波浪一边“歌唱”,一边“冲”向天空,去迎接那雷声。
雷声轰响。波浪在愤怒的飞沫中“呼叫”,跟狂风争鸣。看吧,狂风紧紧“抱”起一层层巨浪,恶狠狠地把它们“甩”到悬崖上,把这些大块的翡翠“摔”成晨雾和碎末。
(乙)①海终于愤怒了。它咆哮着,猛烈地冲向岸边袭击过来,冲进了岩石的缝隙里,又拨拉着岩石的壁垒。
②音响越来越大了。战鼓声,金锣声,呐喊声,叫号声,啼哭声,马蹄声,车轮声,机翼声,掺杂在一起,像千军万马混战了起来。
③“彦,这里会塌了!”妻战栗起来叫着说,“我怕!”
④“怕什么。这是伟大的乐章!海的美就在这里。”我说。
⑤退潮的时候,我扶着她走过窗边,指着海说:“一来一去,来的时候多么凶猛,去的时候又多么平静啊!一样的美。”
1.这两段文字都写了对大海的赞美,具体地看,(甲)文赞美的对象是__________,(乙)文赞美的对象是____________。
解析:(甲)文中写了乌云、雷声、狂风和波浪,表现波浪与乌云、狂风等恶势力进行的斗争,赞美的是波浪的英勇无畏的精神;(乙)文主要写海潮的声音,从“我”与妻子的对话中可以得知,作者赞美的是海潮。
答案:波浪海潮
2.(甲)用象征手法描写了两种力量的抗争,其中,象征反动势力的有____________。
解析:此题很容易,只要了解文中各种事物的象征意义,答案就十分清楚。
答案:乌云、雷声和狂风象征了反动势力。
3.(乙)前三节文字用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方法表现大海的美。其中第________节就是间接描写。
解析:本题要求了解间接描写,首先要清楚这段文字写的内容是海潮涨潮达到高峰时发出的各种音响,表现海潮的壮美。其中,海潮声音都采用了直接描写,只有“妻子”战栗地叫着“这里会塌了”、“我怕”。通过妻子的话,衬托出大海涨潮时的伟大力量。
答案:③
4.(甲)里有7个加“”词语,其中最能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三个动词是__________。
解析:解答此题主要是认真读题干,看清要求。题目要求找出三个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动词。先从文中7个加“”的词中找出动词,有4个:压、抱、甩、摔,再从这4个动词中选择3个最能表现反动势力猖狂的动词。其中,“抱”表示把“海浪”抱起来,不足以表现猖狂,把它去掉,剩下的“压、甩、摔”符合题意。
答案:压、甩、摔。
5.(乙)文中“我”说“海的美就在这里”,这里的“美”指的是。
A.涨潮时惊心动魄的美。
B.退潮时温柔平静的美。
C.既有退潮时温柔平静的美,也有涨潮时惊心动魄的美。
D.涨潮时海浪的声音组合成的音乐美。
解析:理解句子的意思要联系上下文,弄清“我”在什么情况下说的。前文描写海潮的各种音响,然后写妻子的恐惧,“我”是在妻子说“我怕”之后才说出“海的美就在这里”这句话的,显然,指的是雄壮的美。
答案:A
例2.(甲)雨是最寻常的,一下就是三两天。可别恼。看,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密密地斜织着,人家屋顶上全笼着一层薄烟。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傍晚时候,上灯了,一点点黄晕的光,烘托出一片安静而和平的夜。在乡下,小路上,石桥边,有撑起伞慢慢走着的人,地里还有工作的农民,披着蓑戴着笠。他们的房屋,稀稀疏疏的,在雨里静默着。
(乙)云还没铺满天,地上已经很黑,极亮极热的晴午忽然变成了黑夜似的。风带着雨星,像在地上寻找什么似的,东一头西一头地乱撞。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露出一大片血似的。风小了,可是利飕有劲,使人颤抖。一阵这样的风过去,一切都不知怎么好似的,连柳树都惊疑不定地等着点儿什么。又一个闪,正在头上,白亮亮的雨点紧跟着落下来,极硬的,砸起许多尘土,土里微带着雨气。几个大雨点砸在祥子的背上,他哆嗦了两下。雨点停了,黑云铺满了天。又一阵风,比以前的更厉害,柳枝横着飞,尘土往四下里走,雨道往下落;风,土,雨,混在一处,联成一片,横着竖着都灰茫茫冷飕飕,一切的东西都裹在里面,辨不清哪是树,哪是地,哪是云,四面八方全乱,全响,全迷糊。风过去了,只剩下直的雨道,扯天扯地地垂落,看不清一条条的,只是那么一片,一阵,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几分钟,天地已经分不开,空中的水往下倒,地上的水到处流,成了灰暗昏黄的,有时又白亮亮的,一个水世界。
1.下面对加粗词语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段中“别恼”一词表达人们对长时间下雨的厌恶之情和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
B.甲段中“树叶儿却绿得发亮,小草儿也青得逼你的眼”从侧面烘托春雨闪亮的特点,和“像花针”相照应。
C.乙段中“乱撞”一词形容风和雨点的急骤、猛烈,神韵毕现。
D.乙段中“砸”字既突出大雨点的气势和威力,又照应下文祥子的“哆嗦”,写得准确、精彩。
解析:甲段描绘的是春雨图,B项中写树叶、小草的绿,以及把春雨比成“花针”,都是间接地写春雨闪亮的特点,此项正确。乙段描写暴风雨到来的过程,C项“乱撞”是写狂风中雨点的情态的,突出了风的猛烈,雨点的急骤,此项也正确。D项“砸”运用得十分准确,突出了雨点的大,很有威力,使得祥子哆嗦,此项正确。只有A项不正确,俗话说:“春雨贵如油。”“别恼”是作者提示读者下文要写春雨的特点,这个词并不是写人们对春雨的感情,选项分析不正确。
答案:A
2.甲段间接描写风的句子是______
解析:风是无形的,因此,写风主要通过间接描写,即通过写其他事物的情况表现风。甲段是写雨的,字面上没有写风的语句,这就需要从描写雨的语句中寻找与风有关的句子。甲段开始用“密密地斜织着”描写春雨细密、绵长的特点,为什么雨会“斜织”着?显然是因为有风,风吹着细密的雨道,才会出现“斜织”的情态。
答案:密密地斜织着
3.甲段从视觉角度写雨,运用一些表色彩的词语,它们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给人一种清新温和的感觉;乙段中运用比喻描绘夏雨猛烈的词语是_________、_________。
解析:这道题的第一问很容易回答,只需从甲段中找出表示色彩的词就可以了,如:青、绿、黄。第二问是要求写出用比喻描绘雨猛烈的词语,解答时,先要从文中找出描写雨猛烈的比喻句,再从比喻句中找出词语,实际上就是比喻句的喻体。写雨猛烈的比喻句是“地上射起无数的箭头,房屋上落下万千条瀑布”,喻体就是“箭头”、“瀑布”。
答案:青绿黄箭头瀑布
4.“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一句中加点词“掀”是否能换成“撕”,为什么?
答案:“北边远处一个红闪,像把黑云掀开一块”,这句话是写闪电的威力,“掀”是揭起的意思,掀起之后,露出的是一块或一片,“撕”是将整块东西分成两部分,撕开之后,露出的是一条缝。两个词比较,“撕”略显闪电的威力小,只有用“掀”才能充分显示出闪电的气魄和威力。
5.这两段文字都是景物描写,但作用不同,请简答其作用各是什么?
解析:这道题考查景物描写的作用,理解景物描写的作用,应结合文体来理解。甲段是写景抒情的散文,文中的景物描写为了抒发作者的感情;乙段是小说,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景物描写与刻画人物有直接的关系。
答案:甲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表达作者对春雨的喜爱之情;乙段的景物描写是为了衬托祥子在暴风雨中拉车的痛苦。
教学反思:
复习教学设计6
教学目标:
1、复习整十、整百、整千数乘一位数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及一位数除整十、整百、整千及两位数的口算方法,能够迅速、准确的计算。
2、进一步掌握一位数乘两、三位数,一位数除两、三位数的笔算乘除法。
3、巩固两步计算式题的运算顺序,能够准确地进行计算。
4、巩固常用的计量单位以及相互之间的进率关系,进一步建立吨、千克、克的概念。
教学重、难点:
1、通过复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速度和准确性。
2、通过复习,使学生对所学的计量单位进行回顾和整理;能够采用比较法、排除法等方法结合实际,正确使用计量单位。
3、通过复习,激发学生自己整理知识的兴趣,加深对数学的喜爱,使学生更加乐于学习数学。
教学设计:
1、谈话激趣:
同学们,到今天为止,我们三年级上学期的新课程全部结束了。从这节课开始,我们将对本学期所学过的知识进行回顾整理。到了现在,我们比一比,看一看,哪位同学能帮助其他同学进行复习巩固。看谁最认真,做得最好!
2、整理回顾口算方法:
(1)出示口算卡片,让学生利用开火车形式快速计算。
(2)强化口算方法:指名说出204×3和408÷4的口算方法。
(3)计时训练:我们开始一个小竞赛,看谁做的又对又快。请同学们打开书看总复习的第1题,准备好,“开始!”交流,订正。
3、回顾整理笔算的方法:
(1)口算同学们做得又对又快,笔算是不是也掌握得非常好呢?书上的'第5题的算式。
(2)交流,评价。
4、整理回顾两步计算式题。
(1)在以前我们学生的两步计算试题中,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2)试着做一做第9题。
(3)全班订正。
(4)出示改错题:判断下列各题计算是否正确,为什么?
5、复习常用的计量单位。
(1)刚才,同学们计算题掌握的都非常好!这学期我们不仅学会了口算、笔算、两步计算式题的一些计算方法,而且我们还学会了好多的计量单位。请同学们回忆一下本学期我们都学过哪些计量单位?
(2)指名回答,师板书:
时间单位:年、月、日
质量单位:克、千克、吨
(3)请同学们自己完成第2题。填完后再小组内进行交流。
(4)全班订正。
(5)做第3题。
6、拓展交流:自己再把今天复习的相应的单元内容看一看,有没有疑难问题,可以询问老师或其他同学。
板书:常用计量单位:1年=12个月
1吨=1000千克
1千克=1000克
教学反思:
复习教学设计7
教学内容
教材第12至26页的内容。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
教学目标
1、通过练习,进一步感知物体的对称、平移和旋转现象。
2、使学生能区分平移与旋转的现象,能在方格纸上画出图形沿竖直与水平方相平移后的图形。
3、体会对称、平移和旋转在图案中的应用。
教学重点
学生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难点
使学生体会对称图形的特征,能熟练地在方格纸上划出平移后的图形。
教学方法
1、直观演示法。
2、指导练习法。
教具准备
课件、学具、方格纸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本单元我们都学习了哪些主要内容?
这些知识之间都有什么关系?你能举例说明吗?
二、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你能用自己的话说一说什么是对称图形吗?在生活中哪些地方你还见过对称图形,请举例说说。
2、(课件出示)欣赏生活中的对称图形风扇、飞机、拖车、水龙头等画面。
3、谁能说出这些图形有几条对称轴?
4、体会平移和旋转:
指名利用教室内的'物体体会平移和旋转,如推窗户,转动阀门等。
5、教师拿出教具和镜子,通过练习让学生体会镜子的特点。
(二)拓展练习:
1、找一找哪些字也是对称的?
2、请你用积木摆出对称图形,比一比看谁摆得又快又好?
四、全课总结
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为什么生活中我们经常会见到对称图形?
五、布置作业
自己做一张要单元的复习题。
六、板书设计
复习教学设计8
教学目标:
1、经历工程问题的抽象化过程,进一步感知它的产生。
2、复习巩固工程问题的一般解决策略。同时通过联想熟悉的事件解决与此相类似的数学问题,进而进行类比数学思想的渗透。
3、在基本解决简单工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拓展练习。
教学过程:
课前谈话。同学们,在数学这门学科里,大家最感到头痛的是什么?(解决问题)同学们还知道在这门学科里最有价值的是什么?(解决问题)它能让我们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验到学习的快乐与成功。
一、感知工程问题的特征及产生的原因。
1、出示课件。上面显示以下习题。
1盘柏公路长8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2盘达公路长20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3柏达公路长28千米,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4一段路,单独修甲队4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50天修完,两队合修多少天完成?
请同学们先认真观察这几个题有什么特征,再冷静地思考一下,看谁能最快解答出来?(教师巡视,发现那么没有一个一个解答的同学,只解答一个的同学。然后让这位同学汇报原因,直击中心两队每天的工作量(占总共的`几分之几没发生变化)从而得出这一段路的长度可以有多种数量表示,我们可以把它们看作“单位1”来进行解答。对这些学生进行大力表扬。
8÷( + )
20÷( + )
28÷( + )
1÷( + )
二、复习基本解决策略。
1、出示例题。一项工程,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乙队单独做15天完成,如果两队合做多少天可以完成总共的 ?
1先认真读题,独立思考(理清思路)完成习题。
2汇报交流。要求说出解题思路。通常有综合法和分析法两种。
3如果学生回答较好,则不必出示解题思路,如果不是很好则出示。而且要安排一个习题让学生做后进行交流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
解题思路:我是这样想的。甲队单独做20天完成,就可以想到甲队每天做的(也就是甲队的工作效率)占总共的 ;乙队单独15天完成,就可以想到乙队每天做的(也就是乙的工作效率)占总共的 。甲乙两队合作一天就是甲队每天修的 和乙队每天修的 ,也就是 + 。用两队完成总工程的 ,除以两队每天完成总共的 + ,就可以得到需要多少天。 ÷( + )
像这种从条件入手解决问题的策略称为综合法。
我还可以这样想:要想求出甲乙合作多少天完成总共的 ,就必须找出甲乙合作的工作总量( )和甲乙合作一天的工作效率的和( + ),然后根据工作总量÷工作效率和=合作时间 ÷( + )像这种从问题入手解决问题的策略称为分析法。
4练习题。
三、拓展延伸。
1、出示一个类似的问题。一段路,甲单独6小时行完,乙单独8小时行完,如果两人同时从两地相向而行几小时可以相遇?
1独立完成,交流解题思路。
2教师总结:像这种通过联想熟悉的事物或例子将问题转化成熟悉的例子数学上把这种解题策略称为类比。
解题思路:我是这样想的:这个题跟我们熟悉的工程问题有想类似,我可以把它转化为一项工程,甲单独6小时行完,乙单独8小时行完,如果两人合作几小时可以完成?
2、出示一个习题。一批布,单独做上衣可以做10件,单独做裤子可以做15件,如果要做成套的,可以做多少套?
1通过观察采取类比策略转化为工程问题然后解答。
2交流总结。
3、同学们还能列举出类似的例子吗?先独立思考1-2分钟再抽生交流。
四、综合练习。
此环节是根据前面第二环节如果学生基础较好则此为补充。习题:一项工程,甲独做6天完成,乙独做8天完成。两人合做,中途甲因病休息1天这项工程前后共用了多少天?
复习教学设计9
一、复习要求
1、了解诗词的有关知识,包括体裁、内容类别,表现形式,技巧,语言风格,作者生平,创作背景,古文化、古汉语有关知识等;
(1)内容类别:送别诗、思乡诗、写景诗、咏物诗、怀古诗、爱国诗、边塞诗、爱情诗、山水田园诗等;
(2)抒情方式:直抒胸臆、间接抒情;
(3)修辞手法:比喻、对比、衬托、夸张、借代、双关、反语、反复、互文、通感等;
(4)表现手法:借景抒情、情景交融、托物言志、借古抒怀、借古讽今、用典、铺垫、象征、对比、映衬烘托、欲扬先抑、先声夺人、以小见大、动静结合、以动写静、虚实相生(塑造人物形象时,称正面描写和侧面描写相结合)、比兴(间接抒情的诗歌),直抒胸臆(直接抒情的诗歌)等。
2、讲解一般的鉴赏方法
(1)看题目,抓题眼,明诗词含义;
(2)看作者,知经历,晓风格流派;
(3)看背景,知来历,悟作者情志;
(4)找意象,析意境,知典故,看手法,品语言,明主旨。
3、按照鉴赏内容分类训练,形成能力
纵向:从时间上分成几个朝代,重点关注唐朝。
横向:同一时期的不同类别及其代表作,分别练习。
4、从课内拓展到课外
查漏补缺,强化训练,提升能力。
二、重点分析
看题目,抓题眼,明诗词含义
春夜喜雨
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这首诗的题目中就包含着所叙之事和所抒之情。诗人叙述了自己的所见,描绘了春夜雨景,表现了对春雨润物的喜悦之情。
看作者,知经历,晓风格流派
从军行
唐杨炯
烽火照西京,心中自不平。
牙璋辞凤阙,铁骑绕龙城。
雪暗凋旗画,风多杂鼓声。
宁为百夫长,胜作一书生。
作者杨炯,作诗擅长五律,叙写边塞生活的诗作尤为突出,多表现为国立功的战斗豪情,气势轩昂、风格豪健,是不满浮华靡丽诗风而给诗坛带来清新刚健之风的“初唐四杰”之一。
这首诗是他的从军、出塞之作,风格雄浑刚健,慷慨激昂,为边塞诗代表作。
思想内容:它写出了书生投笔从戎、出塞参战的全过程,表现了诗人忠君报国和建功立业的思想,也反映了当时唐王朝的强盛和同仇敌忾的民族心态。
看背景,知来历,悟作者情志
别云间
明夏完淳
三年羁旅客,今日又南冠。
无限山河泪,谁言天地宽。
已知泉路近,欲别故乡难。
毅魄归来日,灵旗空际看。
背景和来历:这首诗是明末抗清英雄夏完淳被捕之后,押解离乡之前所作。
情志:“泉路”、“灵旗”表达了宁死抗清的决心,“南冠”和“毅魄”既有誓死如归的悲壮,又有江山沦陷、诀别故土的悲愤。
诗人抒发了国仇未报、壮志难酬的悲愤心情,表现了诗人宁死不屈、视死如归的坚强意志和斗争精神
找意象,析意境
意象,就是客观物象经过创作主体独特的情感活动而创造出来的一种艺术形象。
意境,“意”是作者的主观情思,“境”是诗中的自然景物。意境就是作者的主观情志与富有特征的客观物象的有机融合而形成的审美氛围或境界。
清龚自珍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龚自珍的《已亥杂诗》多用象征隐喻,想象丰富奇特;善用意象手法,创景抒情。
此诗中写的是自己辞官别家离京时的情景。
诗中的意象有白日斜、天涯、吟鞭东指、落红、春泥护花等。
前两句“斜日”和“天涯路”烘托离愁,让人体会到苍茫迷惘的意境,看到了作者广阔无边的离愁别恨;后两句即景抒情,诗人以落红和春泥来比喻辞官归隐的自己,表现了他不畏挫折、不甘沉沦、始终要为国家效力的坚强性格和献身精神。
知典故,看手法
赤壁(唐杜牧)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
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
全诗最精彩的是久为人们传诵的末二句,这二句议论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从表现手法上看,诗人运用了周瑜火烧赤壁打败曹操的典故,托物咏史,“倘若不是东风给周瑜以方便,那么东吴将曹操所灭,二乔也将被虏而藏在铜雀台中了”。用形象性的议论点明了赤壁之战关系到国家存亡和社稷安危,同时又暗指自己胸怀大志不被重用,抒发了抑郁不平之情。
古诗常用典故:“投笔”、“楼兰”、“鸿雁”、“尺素”、“折腰”、“东篱”、“折柳”、“雕虫”、“柳岸”等。
品语言,明主旨
雁门太守行
唐李贺
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分析写色彩的词语:
本诗运用“黑”、“金”、“燕脂”、“紫”、“红”等字眼,使所描写的景物更加色调鲜明,渲染了一种凝重、惨烈、悲壮的氛围。
“黑云压城”,敌军压境,形势危急。但是守军却并未退缩,而是严阵以待。“金鳞开”,铠甲闪着金光,则象征着积极乐观的心态和血战到底的决心。
作者热情地歌颂那些浴血奋战、以身殉国的将士,正表现了他对当时叛乱不定、国无宁日的社会现实的不满,以及他热切希望朝廷能重用贤才,平定海内的思想感情。
三、补充内容
(一)唐诗流派
初唐:四杰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川》、杨炯《从军行》、卢照邻《长安古意》、骆宾王(浙江义乌人)《鹅》《在狱咏蝉》
盛唐:
浪漫主义诗人李白
现实主义诗人杜甫
山水田园诗派
孟浩然《过故人庄》、王维《使至塞上》《送元二使安西》等,继承陶渊明的思想,以山水风光和闲适生活为题材,充满诗情画意和生活情趣。
边塞诗派
以高适、岑参、王昌龄、王之涣为代表,描写戍边守战部队的艰苦环境以及报国思乡的情绪。有的情绪高昂,有的气势悲壮,有的哀怨动人。
中唐:
新乐府诗派以白居易、元稹为代表。
韩孟派韩愈、孟郊、李贺等
晚唐:
杜牧,李商隐,温庭筠
(二)古诗词鉴赏歌诀
一看题目明含义二看作者悟情志三看背景知来历
四看意象析主旨五看典故解用意分析风格与手法
时代、流派要牢记诗经表现是现实楚辞浪漫多比喻
汉代乐府很灵活北魏风骨颇大气两晋山水寄情意
陶潜首推属第一南朝爱情缠绵意北朝边塞铿锵诗
唐代鼎盛两高峰李诗浪漫杜现实白诗兼备李杜风
无题含蓄刘禹锡初唐清新有四杰晚唐哀婉数李煜
词生唐代兴于宋豪放、婉约两分枝苏词、辛词多豪放
高歌“大江东去”低吟“廉颇老矣”婉约首推李清照
国恨家愁蕴笔底元代诗型有变异曲中可寻诗痕迹
明清诗作讽现实锋芒毕露抒胸臆古诗源远一脉承
多吟、多背、多深思
(三)常见意象的寓意
古诗中的意象,一般有相对固定的寓意,如:“梅”是“孤独”、“寂寞”、“孤芳自赏”、“高洁伟岸”的代名词;“蝉”是“惜时光”、“痛别离”、“苦远游”、“感身世”的同义语。
送别诗中常用“柳”、“月”、“长亭”等意象;
抒愁写恨诗常用“流水”、“春雨”、“春草”等意象;
表达思念的常用“雁”、“红豆”等;
表现志节的常用“竹”、“兰”、“梅”、“菊”等。
四、应试注意事项
1、研读题目。题目有时能揭示诗歌写作的时间、地点、对象、事件、主旨等,所以可以作为诗歌解读的切入口。如,《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送杜少府之任蜀州》《春夜洛城闻笛》等,从题目中我们就可以看出本诗的主要内容和感情基调,“左迁”是被贬官,而“任”是去赴任,感情基调自然不同。
2、了解作者和时代。如果本诗作者是我们非常熟悉的,他的生平和写作风格就会有助于我们进行鉴赏;如是不熟悉的作者,时代也会给我们一些帮助,如当时的历史事件,风俗习惯等等。
3、借助注释。诗后的注释,都是拟题人认为在阅读鉴赏过程中必须了解的知识,除了帮助解读诗歌的难点外,还会有指导鉴赏的作用,所以必须认真读。
细审题干。设问时为了题意清晰,拟题者会尽可能加一些限制,这些限制对答题的导向作用非常鲜明,一定要充分利用。
五、专项训练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移舟泊烟渚,日暮客愁新。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
1、说说“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这句诗歌表达出了什么样的景色。(3分)
答:
2、说说全诗所表达出来意思。(50字左右)(3分)
答:
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一二句是怎样写出了送朋友辛渐时的离情别绪的?(3分)
答:
2、这首诗歌的中心思想是什么?(3分)
答:
三、绝句(杜甫)
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1、说一说“两个黄鹂鸣翠柳”这句诗的意思。(3分)
答: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氛围?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3分)
答:
四、瀑布联句(香禅师、李忱)
千岩万壑不辞劳,远看方知出处高。(香禅师)
溪涧岂能留得住,终归大海作波涛。(李忱)
1、诗以言志,说说禅师和李忱(唐宣宗)的诗句各表达了什么志向?有什么共同之处?(3分)
答:)
2、请谈谈这首诗歌的艺术特色。(3分)
答:
五、赠柳(李商隐)
章台从掩映,郢路更参差。见说风流极,来当婀娜时。
桥回行欲断,堤远意相随。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
1、古时有临别赠柳的习俗,其中一个原因是“柳”字谐音“___”字。这首诗描写的对象是______。(2分)
2、样理解“忍放花如雪,青楼扑酒旗”所表达的形象?(2分)
答:
3、这首诗歌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意旨?(2分)
答:
六、新晴野望(王维)
新晴原野旷,极目无氛垢。
郭门临渡头,村树连溪口。
白水明田外,碧峰出山后。
农月无闲人,倾家事南亩。
1、这首诗歌的语言与陶渊明《归园田居》的语言都有__的特色。(3分)
答:
2、全诗重点在写景,写人只有后两句。你能想象得出“农人”的劳动情景吗?(3分)
答: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孟浩然)
人事有代谢,往来成古今。江山留胜迹,我辈复登临。
水落鱼梁浅,天寒梦泽深。羊公碑尚在,读罢泪沾襟。
[注]羊公碑:后人为纪念西晋名将羊沽而建。
(1)这首诗的体裁是什么?请就这种体裁形式的特点做简明解说。(3分)
答:
(2)从这首诗的.四联中任择一联,联系全诗,就其思想内容和艺术特色谈一下你的看法。(3分)
答: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贾岛)
数里闻寒水,山家少四邻。怪禽啼旷野,落日恐行人。
初月未终岁,边烽不过秦。萧条桑柘处,烟火渐相亲。
(1)诗的首联重在表现什么?请简要说明。不得超过50个字。
答:(2分)
(2)“边烽不过秦”上什么意思?表现了作者什么思想?答案不得超过35个字。(2分)
答:
(3)尾联两句表现了作者什么样的心境?在全诗中的作用是什么?答案不超过60个字。(2分)
答: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
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
(1)残阳照射在江面上,诗人不说“照”而说“铺”,有什么表达效果?(3分)
答:
2)诗人为什么觉得“九月初三夜”是可怜的?试结合诗句作具体分析。(3分)
答:
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6分)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这两首诗都是唐代著名的诗篇。从内容看,都是写,从抒情手法看,李诗(),王诗()
答:
(2)诗人的禀赋个性不同,诗歌的感情色彩也不同,试比较这两首诗不同的感情色彩
答:
参考答案:
一、宿建德江孟浩然
1.原野空旷无边,远处的天空比近处的树加接近。
2.这首诗描写作者旅途中夜泊江上,在船中所见的景情。
二、芙蓉楼送辛渐王昌龄
1.首句写秋雨连江,夜暮降临,以淒清的景物来烘托离情别绪
2.作者不因流落他乡而改变志节,始终保持着高尚纯。
三、绝句杜甫
1.两个黄鹂在翠绿的柳树上鸣叫。
2.整首诗歌营造了一种清新、欢快的氛围。表达了作者无比欢
四、瀑布联句香禅师、李忱
1.香诗表达了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李诗表达了排除万难、勇往直前的坚定信念。二者语意贯通,表达了一种的勇气。
2.首诗歌采用了托物言志(象征)的手法,借写瀑布的“不辞劳”、“出处高”表现诗人坚韧不拔、志向远大的胸怀;借写瀑布的留得住”、“终归大海
五、赠柳李商隐
1.答:留/柳
2.答:柳花怒放,象雪一样在空中飞舞,扑动着青楼的酒旗。
3.答:反映了作者借柳树轻盈多姿、缠绵多情的形象,表达了自己对柳树的热爱。
六、新晴野望王维
1.平淡质朴
2.山青水秀的村庄里,农民们一家大小在田地里欢快地忙碌着,他们的笑声在青山间回荡
七、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后面的问题。
与诸子登砚山(孟浩然)
1.这是一首五言律诗:四联八句,每句五个字;第2、4、
2.首联勾勒出阔大的时代背景,包含着对
八、阅读下面的诗歌,完成后面的问题。
暮过山村(贾岛)
1.重在描绘山村的宁静。前句从听觉上用数里外就听到
2.表明山村没有遭受战火,表达出对和平宁静生活的热爱。
3.写出了由惧转喜的心境变化,“亲”字更表现出内心亲近温暖
九、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诗后两题
暮江吟(白居易)
1.这是因为太阳已经接近地平线,几乎是贴着地面照射过来的
2.“可怜”意为可爱。诗人看到江边的草地
十、阅读下面两首唐诗,读后回答。(6分)
1.送别;间接抒情(借景抒情,寓情于景也可);直接抒情
2.李诗豁达(旷达,乐观),王诗离愁中带洒脱
复习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将熔点、沸点与生活实例结合
2、能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3、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
[教学内容、方法与步骤]
一、熔化与凝固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
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图象)
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放热但温度不变。(图象)
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3、晶体有一定的熔化(凝固)温度——熔点(凝固点),非晶体则没有。
二、汽化与液化
1、汽化: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的过程。汽化要吸热。汽化分为蒸发和沸腾两方式。
(1)蒸发:在液体表面进行的缓慢汽化。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液体的温度、液体表面积、液体上方空气的流动快慢
(2)沸腾: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
沸腾时吸热但温度不变。
条件:达到沸点、继续吸热
(3)蒸发与沸腾的区别:位置、温度、现象
2、液化:物质从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条件:遇冷放热。
如:(冰棍上、湖面上、水壶口)的白气、(冰饮料、夏天水管)上的水珠等
自然现象:雾、露、云等
三、升华与凝华
1、升华:物质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的过程,升华要吸热
如:樟脑丸变小了,干冰变成气态CO2,北方冬天雪人没化成水就变小了
2、凝华:物质从气态直接变为固态的过程,凝华要放热
自然现象:霜、冰雹、雾凇、雪
[学法指导]
对于液化:看得到的是水珠而非水蒸气
[作业布置]
1、将正在熔化的冰拿到0o C的房间里,冰将()
A、能继续熔化B、再熔化一会儿C、不能继续熔化D、都有可能
2、下列方法能使蒸发减慢的是()
A、用电吹风把头发吹干B、瓶里的酒精用过后及时盖上瓶盖
C、将湿衣服放在阳光下晾干D、用扫帚把积水摊开
3、下列现象中属于放热的是()
A、小河的水结冰B、小河的冰融化成水C、水蒸发成水蒸气D、太阳出来后霜化成水
复习教学设计11
教学目标:
1、通过复习使学生进一步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数量关系,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解答。
2、能正确熟练地解答有关税款、税后利息等实际应用问题。
重点:
理解“求一个数的百分之几是多少”和“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
难点:
利用百分数的意义灵活的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一、基本练习
(1)10万元的5%是多少?
(2)一个数的80%是100,求这个数。
(3)500减少20%后是多少?
(4)1000元增加2%后是多少?
(5)100比某数多10%,求某数?
内容与环节预设个人二度备课课后反思
二、知识梳理
1、某校男生人数比女生少10%。
①谁是单位“1”。
②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百分之几?
③已知女生有500人,求男生有多少人?
④已知男生有450人,求女生有多少人?
2、把③、④两题进行比较,然后小结。
3、105页第1题,课本105页第4题。
二、税款的计算方法,利息的计算公式。
1、复习税款的计算方法。
2、复习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时间(定期整存整取通常还要叫20%的利息税,因此所得利息只有80%)
3、什么利息不纳税?利息与税后利息有什么不一样?
三、巩固与深化练习
1、课本104页的第4题。
2、课本105页的第6题。
四、小结: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
教后整体反思
复习教学设计12
浮力复习导学案
复习目标:
知识和技能:
1. 进一步了解浮力的现象,知道浮力产生的原因及浮力的方向。
2. 加深对阿基米德原理的理解;知道物体的浮沉条件和浮力的应用。
3.会熟练进行浮力的相关计算。
过程和方法
1.培养学生运用物理语言分析问题和表达观点的能力。
2.学会研究物理问题的科学方法和学习方法。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通过教师和学生的双边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的学习兴趣和对科学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乐于探索生活中物理现象和物理原理。
教学重难点:
重点:浮力的应用和物体的浮沉条件。
难点:有关浮力的综合计算。
复习流程:
考点知识的梳理→解题方法→重难点例题详解→习题练习
(一)考点知识梳理:
1. 浮力(F浮)
(1)定义:浸入液体中的物体,受到液体或气体对其向上托的力叫浮力。 说明:①浸入包括全部没入或部分没入液体中两种情况。
②浮力的施力物:液体或气体;
受力物: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
③浮力的方向:竖直向上。
(2)产生原因:液体(气体)对浸入的物体向上和向下的压力差就是物体受到的浮力。即F浮?F向上?F向下
?G物?F拉
(3)用测力计测浮力的原理:F浮
2.浮力的大小
(1) F浮=G-F'(称重法)
(2) F浮=G排=ρ液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3) F浮=G(漂浮、悬浮)
(4) F浮=F上-F下 (压力差)
这四种方法都可以计算浮力的大小,其中阿基米德原理最为重要,下面重点对阿基米德原理进行回顾。
3. 阿基米德原理
(1)内容:浸在液体或气体中的物体受到向上的浮力,浮力的大小等于它排开液体或气体受到的'重力。
?G??gV (2)公式:F 浮排液液排
说明:
?G??gV(1)在气体中时,F 浮排气气排
VV (2)注意公式中的V排,当物体部分浸入时,V,当物体全部浸入时,V。 排?物排?物
4. 浸没在液体中物体的浮沉条件
?G??当F或?,物体上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漂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悬浮 浮物液物
?G?? 当F或?,物体下沉 浮物液物
5. 浮沉条件及漂浮条件的应用:
(1)潜水艇:下潜和上浮过程中,其体积不变,所受浮力不变(未露出水面),通过改变自身重力来实现其上浮或下沉。
(2)气球和飞艇:靠改变自身体积,从而改变浮力来实现其上升或下降的。
?G?G (3)轮船:利用漂浮条件工作的,应满足F。 浮船货
(4)密度计:测量液体密度的仪器,使用时是漂浮在液体表面上的。
6.浮力与密度
浮力的问题可涉及多个知识点,其中与密度知识的联系最为常见,如定性比较物体、
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也有定量计算物体或者液体密度的综合计算题型,常用到下面的一些公式进行计算:
F浮??液gV排F浮?G?F拉
(二)解题方法: 如何判断物体的浮沉(主要两种方法)
(1)受力分析:
浸在液体中的物体受到力和 力的作用,若,物体上浮,最终漂浮在液面上,此时 ;若,物体下沉,最终沉在底部,此时有F浮=;若,物体悬浮在液体中。
(2)密度分析:
若ρ物>ρ液,物体 ;ρ物<ρ液,物体 ;ρ物=ρ液,物体 。
点拨:判断浮沉有两种方法:第一种方法是比较物体所受浮力和重力的关系,这个地方的浮力是物体的最大浮力,即浸没在液体中的浮力;第二种是比较物体的密度与液体密度的大小关系,这里指的是物体的密度而不是组成物体的物质的密度。
板书设计:
浮 力 复习课
1.浮力的计算方法:(1) F浮=G-F'(称重法)
(2) F浮=G排=ρ液??mVgV排 (阿基米德原理)
(3) F浮=G(漂浮、悬浮)
(4) F浮=F上-F下 (压力差)
?G??2.物体的浮沉条件:当F或?,物体上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漂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悬浮 浮物液物
?G??当F或?,物体下沉 浮物液物
(三) 巩固拓展:
1.如图所示,将一只玩具青蛙放入水中,它能漂浮于水面;把
它放入另一种液体中,它却沉入底部。则在这两种情况下这只
玩具青蛙受到的浮力大小相比较( )
A. 在水中受到的浮力较大B. 在液体中受到的浮力较大
C. 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D. 无法比较浮力大小
2.体积相同的三个球A、B、C,在水中静止时的位置如图所示,由图可知( )
A、球A受到的浮力最大 B、球B受到的浮力最大
C、球C受到的浮力最大 D、三个球受到的浮力一样大
3.一物体用细线挂在弹簧秤上,弹簧秤的示数是4.5牛,当把物体
浸没在水中时,弹簧秤的示数是1.5牛,那么这个物体受到的重力是 受到的浮力是牛。
4.密度为0.9×103kg/m3 ,质量为8.1千克石蜡,放入足量水中,石蜡受到的浮力多大?
(四) 链接加强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物体浸没在水中越深,受的浮力越大B.密度较大的物体在水中受的浮力大
C.重的物体受的浮力小 D.同体积的铁块和木块浸没在水中受的浮力一样大
2、体积是50cm,质量是45g的物体,将其缓缓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物体静止后,溢出水的质量是________g.将其缓缓放入装满酒精的烧杯中,溢出酒精的质量是________g.(?酒=0.8×10kg/m)
3、某人用绳子将一物体从水面下2m深处的地方匀速提到水面0.5m处的过程中,人对物
1体做功为54J.当将物体拉到有体积露出水面时,让其静止,此时绳子对物体的拉力为5333 牛,浸入水中
40N.不计绳子的质量,忽略水的阻力,求物体的密度.(g取10N/kg)
4、某科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学习了浮力知识后,,想测量一些生活中常见的物体的密度。小组同学现有器材:量筒、牙膏皮(可放入试管中)、烧杯和水。请你测量牙膏皮的密度。
(1)写出实验方案:(可画图配合文字说明)
(2)所测密度的表达式:
复习教学设计13
教材分析:这是一节复习课。包括六项内容。一是按照声母的顺序连线组成动物图形,复习学习过的声母。二是通过汉语拼音认读生字并连线。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并了解叠词轻读的规律。三是看图读音节,区别韵母u和ü与不同声母相拼时的不同写法。四、五、六是通过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找一找的方式复习声母和音节。
教学目标:
1、复习学过的声母熟记声母的顺序。
2、正确拼读所学音节,注意叠词的后一个音节是轻声;认识、会用学过的常用字并乐于用他们表达。
3、通过动手拼一拼、摆一摆、找一找,让学生们感受到学习拼音的乐趣。
教学重点难点:
正确拼读所学音节
教具准备:
多媒体拼音卡片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内容:
按顺序连一连,读一读,比一比。
教学过程:
一、复习声母
1、按顺序熟读声母。
2、按顺序连线,看能连成什么图案。
3、自己动脑想一想,你还能用这些拼音连成什么图案?
二、连一连:
1、观察书上三幅图,画的`都是谁?
2、拼读下面音节词,说说你发现了什么?
第二课时
教学内容:读一读、拼一拼;做一做;找一找
教学过程:
一、读一读拼一拼:
1、借助拼音多种形式读儿歌。
2、拼图游戏,看看谁拼的最多。
二、做一做:
1、看书中摆成的图形象哪个字母?
2、发挥想象:你还能用什么工具摆成什么字母?
三、找一找:
1、谁能用拼音拼一拼自己的姓名、同学的姓名?
2、找一找,谁的姓名里面有下列字母:b p j q x zh ch sh y w。
作业设计:
1、按照顺序抄写声母。
2、用拼音的形式给你最喜欢的好朋友做一个名片。
复习教学设计14
【教学目标】: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3、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4、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重点与难点】:
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并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2、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分析文章结构,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教师精讲(六个考点分两个课时,选择题设错陷阱的规律一个课时)
A、考点类型
考点1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
“文中重要概念”,多指与整体文意密切相关或是文章重点论述的“概念性”词语,对其能否准确理解直接影响到对文意的把握。历年的高考,一般的命题原则是“尽量使考生能够利用文中语句作为答题的基本材料”,因此,对概念内涵的理解必须依据文本,绝不能脱离文本。
“理解概念”题规范模板
1.下列关于“××”概念的理解,符合(不符合)作者原意的一项是
2.从原文看,下列对“××”的理解,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于“理解概念”题,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第1步,审好题干
首先,要审准考查的是概念的本质特征还是外部特征;其次,审准修饰语;再次,要审准判断的性质,是选出“正确”选项,还是“不正确”选项,是“最准确”,还是“不合文意”。
第2步,选定区间
选定区间即找到题干与选项在原文中的位置,通过与原文相关语句进行比较,作出准确的判断和选择。需说明的是,有的题干或选项只是针对一段(包括一个句子、一个词)而设,有的选项则是针对全文或文中的某些段落而设。
第3步,比照分析
比照分析是将选项与原文相关内容比照,看是否有转述错误;与题干比照,看是否符合题干要求。
考点2理解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
所谓“重要句子”是相对于文章而言的,是指在文中起重要作用的关键性语句,它直接关系到正确理解文意,把握文章内容。在不同体裁的文章中重要的句子也有所不同,但总体上可归纳为以下几种类型:①提示文章中心内容的句子,如中心句、文眼句等;②表明作者的写作目的、观点态度的句子;③衔接上下文,既有过渡作用,又有概括作用,起到标明行文思路作用的句子;④容易产生歧义性理解的句子。
“理解句子”题规范模板
1.下列理解,符合(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2.下列对“××”一句的理解,准确(不准确)的一项是
对于“理解句子”题,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第1步,结合语境
结合具体的语言环境读懂原文。文中重要句子的含意都与整篇文章有一定的联系,一定要在通读原文的基础上做题,切不可断章取义。
第2步,抓关键词
抓住句中的关键词。句子的含意常常由某个或某几个关键词来承载,它们或在结构上起着起承转合等结构作用,或在意义上表明对象、原因、方式、途径等角度或指向。可以说,抓住关键词语是弄清句子含意的切入口。
第3步,了解位置
注意句子的位置及句间关系。如果说句子在文章、语段中起着总领的作用,那么理解或解释它时就必须从它所领起的那些内容去看、去分析;如果是起过渡、承上启下的作用,那就要注意审视上下文段的意思;如果是起小结的作用,那么在理解或解释时就必须从它的上文去找相关的信息。总之,要抓住句子的“管辖”范围,从句子的“管区”内寻找答案。在抓住句子“管辖”范围的基础上再分析该句与上下相邻句甚至与全文的联系。一般来说,句与句之间的相互关系有指代、总分、说明、扩展(含阐述、解说)、呼应等。
考点3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
所谓“筛选信息”,是指在纷繁的语言材料中,筛掉次要信息,从而提取主要信息;所谓“整合信息”,是指对筛选出来的信息进行分类集中、重新组合、加以概括。此考点重点考查辨别、筛选并整合重要信息的`能力。重要信息包括文章的基本观点,以及最能表达文章主旨和作者写作意图的语句等。
“筛选信息”题规范模板
1.下列表述的内容,不属于“×××”的一项是
2.下列各项,属于(不属于)分析“×××”原因(根据)的一项是
对于“筛选信息”题,应从下面几方面入手:
第1步,确定区间
正确理解文意和题意,确定筛选范围,即检索相关的信息区域,按照考题要求从文中找出相对应的内容,然后再对诸多信息进行检视。
第2步,分析题干
必须把握题干信息,筛选信息题往往考查的是选项的所答是否合乎题干的所问,如果选项所答非所问,那么肯定是错误选项。
第3步,细心比照
信息有显性信息,也有隐性信息;有文章中的真实信息,也有命题者命制的作为错误选项的“虚假信息”。要反复认真分析比较,去伪存真,作出正确的判断。
考点4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
“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是指对文章结构进行分析,并在理解观点和材料之间的关系、分析段落层次之间的关系的基础上理清行文的思路。“分析文章结构”与“把握文章思路”其实是一个问题的不同侧面。文章思路,指的是作者为使表达的思想内容能够成为一个严密的整体,而选择的由此及彼表达思想的路径、脉络;文章结构,是思路外在形式的表现,指的是对材料的组织及安排方法。
“分析结构”题规范模板
1.请简要分析全文的思路(结构)。
2.下面对文章思路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对于“分析结构”题,应从下面几点入手:
第1步,整体把握
所谓整体阅读就是把文章看做一个整体。从立意、结构、思想等方面宏观把握。从形象、语言和表达技巧等方面微观调控,理解文章内容,体会文章思想。
第2步,分清关系
论述类文章的论证思路是沿着逻辑思维的过程展开的,段落与段落之间有清晰的逻辑关系。论述类文章的结构主要有两类:纵式结构和横式结构。纵式结构主要是按主要与次要、现象与本质、原因与结果等逻辑关系来安排层次的。横式结构又分“总分式”和“并列式”两种方式。“总分式”包括“总分总”“总分”和“分总”三种方式。
考点5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
“内容要点”,是指文本局部或整体的主要内容;“中心意思”,是指文本局部或整体所表达的思想观点,即作者对所论述的社会现象所持的观点和看法。“归纳内容要点”,侧重考查考生对语段乃至整个文本进行总结与把握的能力;“概括中心意思”,侧重考查考生能否着眼文本,整体驾驭文本,通过理清文本内部的相互关系来抓住文本最主要、最本质的东西。
“归纳概括”题规范模板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于“归纳概括”题,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第1步,统观全文
精读原文,注重整体阅读,题文对照,明察秋毫地找出明明白白的词语,更要细心捕捉间接或隐性的词语,准确理解其含义。
第2步,分析题干
单选试题,不要急于从题肢中选择答案,可先阅读题干,把题肢还原到原文的相关部分。
第3步,对应验证
题文对照,明察秋毫地找出阅读的区域,细心捕捉间接或隐性的语句,大体确定作答范围,然后仔细取舍。
考点6分析概括作者在文中的观点态度
作者的观点和态度的表述,有的直接,有的间接,有的集中,有的分散,阅读时应能加以分析概括,分辨作者对所说事物的态度是赞扬还是批评;是完全支持,还是有一定保留。
“分析观点”题规范模板
下列对原文中作者观点的概括,正确(不正确)的一项是
对于“分析观点”题,应从几方面入手:
第1步,整体把握
辨析作者在整篇文章中表现出来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一般从阅读的整体性出发,要求考生对全文涉及的内容探幽析微,作出仔细的辨析。
第2步,查找评论文字
概括作者对文中某一内容的观点态度。这类试题在一般论述类文章中大量出现,一般要求在筛选整合文中重要信息的基础上,对文中隐含着的作者的观点进行辨析和概括。
B、选择题设错陷阱的规律
选择题主要是考查学生处理信息的能力,因此在考题设置选项时,往往具有迷惑性,仅仅是理清了文章思路还不够,只有掌握了命题的设错规律,才能更准确地识破选项陷阱,排除错项。因此了解错误选项的设置规律,是提高答题准确率的关键。一般而言,选项设置的迷惑性表现在如下几方面:
1.以偏概全
有时命题者故意增删、改动文中表示范围限制或是程度的轻重的词语干扰考生。主要指空间错位,即以部分代整体(或相反),以个别代一般(或相反),以特殊代普遍。从而使考生作出错误的判断。
重点关注:表数量多少的词语(少数,部分,几个,大多数);表范围大小的词语(凡,全,都,所有;部分等);表程度轻重的词语(特别,十分,稍微等);表频率高低的词语(通常,总是;有时,偶尔等)
2.混淆时态:(已然与未然)
就是指故意把原文中尚未确定或还未实现的设想或推测说成既成事实。
重点关注:已经,曾经;过去,现在,目前;将要,尚未;之前,之后等
3.因果混乱:
因果混乱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因果颠倒,就是把“因”错断为“果”,“果”错断为“因”,颠倒了两者的关系;二是强加因果,就是把没有因果关系的说成是因果关系。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因果关系的选项时,一定要在原文中找出相关的句子,比较一下,仔细分析有无因果关系,或者因果关系是否倒置。
4.混淆模态:(可能与必然)
命题者在设置根据原文内容进行合理的推断和想象题的选项时,从逻辑推理角度设置陷阱。把可能出现的情况说成必然出现的情况。
重点关注:一定,必将;可能,估计,如果,未必等
5.主次颠倒
事物的变化发展就矛盾而言有主要矛盾和次要矛盾,就原因而言有主要原因和次要原因,就表现而言有主要方面和次要方面。命题人设计陷阱时,有时会将这些“主要”的一面和“次要”的一面倒置。
解题对策:做此类题,要仔细审读原文,清楚哪些是主要一面的,哪些是次要一面的
6.混淆是非:即肯定和否定颠倒。
命题者设计选项时在事物的性质上设置干扰。有意将阅读材料中肯定了的事物加以否定,或者将否定的事物加以肯定。
7.无中生有:即原文无此信息。
指所给选项中所说的内容在原材料中未涉及,也不能从原文中推断出来。命题者故意在干扰项里设置原文没有的信息。
解题对策:考生在做题时要仔细检查所给选择项的内容是否能在文中找到依据,或者是否能根据原文合理地推断出来。
8.混淆充分、必要条件
必要条件:只有……才充分条件:只要……就
9.混淆程度深浅
解题对策:在遇到涉及有程度深浅的选项时,一定要关注显示程度的副词,并与原文认真比照。
10.偷换概念(张冠李戴):
主要指命题人在解释概念,或转述文意时,故意弄错对象,迷惑考生,使考生误入歧途。命题者暗中将两个概念的内涵如属性、作用、发展趋势等进行了调换、改变或混淆,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并不是一回事。通过漏字,添字,改字,换序等方法扩大、缩小或转移概念。
解题对策:同学们在阅读原文时,一定要关注事物的对象,并用圈、点、划、批的方法标出,在做题时,应注意看选项中是否存在信息错误对接的现象,尤其看命题的主语、谓语与原文是否一致。
此外还要留心文中的代词的指代。“这些”“那些”“这个”“那个”“其”等词语,必须联系上下文,弄清指代性词语所指代的具体内容,结合语境判断。
特别注意,别让以下几点成为答题盲区:
(1)记住:不能只看选项本身的错对,注意选项是否答非所问;
(2)记住:题干中有“根据”、“证据”、“原因”等字样,选项与题干之间要能构成因果关系;
(3)记住:有的选项要选最佳答案,而非正误选择;
(4)记住:题干涉及几层意思,选项中则要答全几层意思。
小组讨论
学生根据实际情况从预设问题展开讨论,分成小组,每个学生都参与,发挥自己的特长与理解。
【高考真题】
(高考全国卷甲)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是明朝永乐、宣德时期,与郑和下西洋在时间上重合,这不能不使我们思考:航海与瓷器同时达到鼎盛,仅仅是历史的偶然吗?从历史事实来看,郑和下西洋为青花瓷的迅速崛起提供了历史契机。近三十年的航海历程推动了作为商品的青花瓷大量生产与外销,不仅促进技术创新,使青花瓷达到了瓷器新工艺的顶峰,而且改变了中国瓷器发展的走向,带来了人们审美观念的更新。这也就意味着,如果没有郑和远航带来活跃的对外贸易,青花瓷也许会像在元代一样,只是中国瓷器的诸多品种之一,而不会成为主流,更不会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
作为中外文明交融的结晶,青花瓷真正成为中国瓷器的主流,则是因为成化年间原料本土化带来了民窑青花瓷的崛起。民窑遍地开花、进入商业化模式之后,几乎形成了青花瓷一统天下的局面。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中国传统的人物、花鸟、山水,与外来的伊斯兰风格融为一体,青花瓷成为中国瓷器的代表,进而走向世界,最终万里同风,成为世界时尚。
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因此,瓷器的演变之所以引人注目,还在于它与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向多元社会的转型同步。瓷器的演变与社会变迁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使我们对明代有了新的思考和认识。如果说以往人们所了解的明初是一个复兴传统的时代,其文化特征是回归传统,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那么青花瓷的例子,则可以使人们对于明初文化的兼容性有一个新的认识。事实上,与明代中外文明的交流高峰密切相关,明代中国正是通过与海外交流而走向开放和进步的,青花瓷的两次外销高峰就反映了这一点。第一次在亚非掀起了中国风,第二次则兴起了欧美的中国风。可见,明代不仅是中国陶瓷史上一个重大转折时期,也是中国传统社会的重要转型时期。正是中外文明的交融,成功推动了中国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的转型,青花瓷以独特方式昭示了明代文化的演变过程,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
(摘编自万明《明代青花瓷崛起的轨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郑和下西洋推动了瓷器生产、销售和技术创新,带来了青花瓷发展的黄金时代。
B.原料本土化等因素使青花瓷发展进入新阶段,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
C.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但青花瓷的风格表明当时社会比较开放和进步。
D.中外文明交融推动瓷器从单色走向多彩,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
A [解析]B项,“此时青花瓷与外来文化已无关系”错误。由原文第二段的“一种海外流行的时尚由此成为中国本土的时尚”可知,外来文化影响着青花瓷的发展,不能说“无关系”。C项,“明代社会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错误。原文是说“明初往往被认为是保守的”,此处扩大了范围。D项,“从而推动了当时的社会向多元转型”错误。原文最后一段说“成功推动了……成为中国传统社会从单一走向多元的例证”,仅仅是“例证”,而非社会转型的推动因素。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章第一段通过元明两代瓷器的比较,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
B.文章从民窑崛起、商业化和风格变化等方面论述了青花瓷成为世界时尚的过程。
C.文章论述青花瓷崛起的轨迹,为中外交往推动明代社会转型的观点提供了例证。
D.文章提出问题之后,分析了青花瓷崛起的原因,并论证了崛起带来的影响。
A [解析]“论证了瓷器发展与审美观念更新的关系”错误。由原文“由此可见,青花瓷崛起是郑和航海时代技术创新与文化交融的硕果,中外交往的繁盛在推动文明大交融的同时,也推动了生产技术与文化艺术的创新发展”可知,通过比较,论证的是青花瓷的发展和中外交往的繁盛有关。“审美观念更新”无中生有。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如果不是下西洋使青花瓷作为商品大量生产和外销,青花瓷可能就不会崛起。
B.时尚兴盛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可见青花瓷兴盛的成化年间社会变化很快。
C.青花瓷外销掀起世界性的中国风,可见青花瓷对明代的世界影响起了重要作用。
D.青花瓷在明代引领了世界时尚,由此带来的启示是,应注重社会的多元和开放。
B [解析]B项不合逻辑,原文中说“一般来说,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文化,而时尚兴盛则是社会快速变化的标志”,而选项中没有了“一般来说”这一限制,前提内涵范围被放大,以此为依据推出的结论不一定符合事实。
知识回顾:
六大命题方式需明确
1.删减删减句子中的定语或状语等修饰成分可能使语意发生改变,造成对内容的曲解
2.添加添加定语或状语或某个中心词或其他内容,使原文内容发生改变
3.调换调换词序、语序,造成逻辑错误,从而改变句意
4.改变改变说法或换用别的词语代替,使原文意思发生变化,从而形成错误选项
5.遗漏看似保留了原文词句,但结合题干来看,只是强调了问题的某一方面,而有意漏掉了另一方面
6.拼凑将意义有关或无关的几个词语(句子)胡拼乱凑,使信息随意组合,形成错误选项
复习教学设计15
教学内容:
教材77—79页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熟练掌握圆的周长、面积的计算方法,能正确的计算圆的周长和面积。
2、使学生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有关的问题,增强应用意识。
3、能发现存在的问题,并加以改正
教学重难点:
重点:圆的周长和面积的计算。
难点:应用圆的周长和面积的相关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导入复习
1、出示:小明家新买了一个圆形餐桌,它的直径是2m,它的周长是多少米?面积是多少平方米?如果一个人需要0.5m宽的位置就餐,这张餐桌大约能坐多少人?
提问:解决这些问题需要用到和谁有关的知识?
2、这节课我们就对圆的有关知识进行整理和复习(板书课题)
二、回顾整理,建构网络
1、自主整理。
说一说本单元你学习了有关圆的哪些知识?
(1)学生可翻阅课本,并简要记录各节要点
(2)小组内交流。
(3)整理知识点:
内容
知识要点
举例
圆的.认识
圆的周长
圆的面积
2、小组汇报。
学生分组汇报整理结果,汇报时其他学生认真听,完善补充。
三、重点复习,强化提高
1、基础知识
(1)圆是平面上的()线图形。()决定圆的位置,()决定圆的大小。
(2)画圆时,圆规两脚间的距离就是圆的()。
(3)圆的半径扩大3倍,它的周长扩大()倍,面积扩大()倍。
(4)正方形的边长是2厘米,剪下一个最大圆的半径是()厘米,周长是()厘米,面积是()平方厘米。
2、判断:教材79页的6题。
学生说出判断的理由,进一步对基础知识进行巩固。
3、解决问题:
(1)79页的4题:明确场地的直径是8+1+1=10m
(2)79页的9题:仔细观察图,明确四个扇形合在一起正好是一个半径1m的圆。
(3)79页的10题:
提问:操场跑一圈是多少?
让学生明确圆的周长加上正方形两条边的长度,就是操场的周长。
四、自主检评,完善提高
1、判断题
(1)圆的直径等于半径的2倍。()
(2)半径2厘米的圆,它的周长和面积相等。()
(3)一个圆的半径扩大4倍,它的面积扩大8倍。()
(4)周长相等的长方形、正方形、圆中,圆的面积最大。()(5)半圆的面积就是圆面积的一半、()
(6)半圆的周长就是圆周长的一半、()
2、解决问题:
练习十七的1、2、3、5题
小组内评价。
3、师:谁来评价一下自己这节课的表现
★ 高三化学教学计划
★ 高三化学工作总结
【复习教学设计】相关文章:
浅谈小学数学复习课教学论文2023-09-17
高三化学教师教学计划2022-09-28
小学数学毕业复习计划怎么写2022-08-21
高三化学教学工作总结2022-05-07
小学六年级英语复习计划2024-05-07
小学一年级第二学期语文复习计划2023-09-01
小学数学复习计划怎么写2023-08-12
高三化学工作计划2023-01-14
英语复习计划2022-09-07
五年级英语复习课Module 6的反思2024-0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