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时间:2024-04-20 07:26:48 更多教学设计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精选12篇)由网友“fishchunyu”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篇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初步感受民间故事的韵味。

4、引导学生感受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对自由生活的向往之情和为之奋斗的精神。

[教学重点]

了解故事。领悟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教学难点]

感悟牛郎织女热爱自由、勇于抗争的精神。

[教学准备]

相关古诗词、家乡的传说故事

[教学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古诗引入

1、读一读。

齐读秦观的《鹊桥仙》。

2、过渡。

“佳期如梦”,牛郎织女的美满生活到底出现了什么变故呢?结果又如何呢?请看续篇。

二、初读课文

1、画出不认识的字词,采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自学。

2、小组内分自然段轮流朗读,检查读音是否正确。

三、熟悉课文

1、思考:课文主要写了什么?

2、根据学生的概括,梳理提纲(主要以织女为线索)。

幸福生活——被王母抓走——呼牛郎相救——七夕相会

3、选读自己特别喜欢的部分。

4、在交流中进一步熟悉故事,为进一步感悟及复述做准备。

四、探究感悟

1、王母娘娘是个怎样的人?

引导抓住书中的“发誓、怒气冲冲、一把抓住、狠狠一推”等词,回顾上一课书中“成天成夜地织、自由也没有了”等句子来理解。

2、织女被抓回去后,“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具体情况,书中没写。但王母娘娘如此专横,我们能想象得到织女所受的惩罚一定是常人所不能忍受的,一定是可怕的。这样的结果,织女想到过吗?(“可是有时候也发愁”说明她是有心理准备的.。)可她为什么还要下凡到人间?

预设:

学生可能会说人间自由幸福。此时学生的思维可能还只是停留在表面,应进一步帮助学生了解织女所感受到的人间幸福、所追求的人间自由的真谛。

人间幸福?在天上做神仙,住的是玉宇琼楼,能施万般法术,还能长生不老。可在人间,这些都不可能再得到了,连住的都不过是间草房。

天上辛苦?“晚上得空”一词可看出织女和牛郎劳作十分辛苦。

明知会有祸患,织女到底为什么义无反顾地下到人间?

再读再悟。第二次交流。

通过书中的相关句子,引导学生了解织女追求理想的爱情,珍惜亲情。了解此时的劳作是为孩子、老牛、牛郎,织女为爱而劳作,是自愿的,是自由的。

小结板书:追求爱情、追求自由。

3、你喜欢织女吗?请你来夸夸她。

的织女

相机完善板书:勇于抗争

五、讲述故事,合作表演

牛郎织女的勤劳、勇敢,特别是织女对爱情、对自由的向往、追求,千百年来为人们所传颂。你能把前后两课书的故事情节连在一起完整地讲述吗?也可和你的同学合作表演出来。

①小组练习。

②全班汇报。

③略作讲评。

六、拓展活动,自选其一

1、扩展阅读《古诗十九首迢迢牵牛星》

2、搜集家乡的传说。

3、民俗知多少。(连线)

七夕节五月初五吃粽子、赛龙舟

端午节正月十五登高、插茱萸

重阳节七月初七赏月、吃月饼

元宵节九月初九拜月、乞巧

中秋节八月十五看灯、吃汤圆

篇2:部编版五年级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牛郎织女》是一个古老的民间故事,这篇课文由叶圣陶先生根据民间故事整理。本文主要讲述了苦孩子牛郎与老牛相依为命,在老牛的帮助下与天上的织女相识并结为夫妻的故事,表现了劳动人民对美满爱情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牛郎织女》故事情节一波三折,从哥哥嫂子欺负牛郎、牛郎老牛亲密相处、老牛夜里指点迷津、牛郎织女湖边相会到牛郎织女欢喜回家,每一个情节都令人印象深刻;《牛郎织女》故事人物形象鲜明,勤劳善良的牛郎、心灵手巧的织女、知恩图报的老牛,每一个人物形象都栩栩如生。《牛郎织女》故事语言生动活泼,短句、顶针句、反复句等,让故事充盈着满满的生命力。这样的故事,让人百听不厌,让人百讲不烦。

选编这篇课文的目的,一是让孩子们喜欢民间故事,愿意读更多的民间故事,从而爱上民间故事;二是掌握复述故事的方法,学会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

【教学目标】

1、会认“嫂、恳、筛”等9个生字,会写“爹、嫂、郎”等14个生字。

2、读懂故事,在梳理概括情节中感受牛郎织女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

3、学习讲故事的秘诀,练习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

【教学重难点】

1、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特点,感受牛郎织女对美满幸福生活的追求。

2、学习复述故事的秘诀,练习创造性地复述民间故事。

【教学过程】

一、聊一聊,亲近民间故事

亲爱的同学们,在中国民间,流传着许多动人的民间故事。除了《猎人海力布》,你还看过或者听过哪些精彩的民间故事?

今天,让我们走进大家非常熟悉的的民间故事——《牛郎织女》,我们的学习目标是——创造性地复述故事。民间故事是口耳相传的艺术,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讲好民间故事,那么它将一代代传承下去,从而惠泽我们的子孙后代。

【设计意图:开课聊故事,意在创设轻松的学习氛围,让孩子们快速投入学习;之后明确告知学生本节课学习目标,既是对教材的准确定位——用熟悉的文本教新鲜的创造性复述,也是让学生学有方向。】

二、学一学,复述民间故事

1、复述故事秘诀之一——记住故事

怎样才能创造性地复述好民间故事呢?第一个秘诀——记住故事。请同学们认真阅读《牛郎织女》这篇课文,边读边思考:

文中有哪些主要人物?他们各有什么特点?

故事主要的情节有哪些?

哪些地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1)学习字词

①认读词语

嫂子、筛土牛虻、咧嘴、好歹、稀罕、监狱、酿酒、瞌睡

勤勤恳恳、眉开眼笑、美中不足一五一十、恋恋不舍、一张一合

晃晃荡荡、花花绿绿、自由自在成天成夜、无拘无束、相依为命

②了解词义

牛虻:虻的俗称,状似蝇而稍大,雌虫刺吸牛等牲畜的血液,危害家畜。

好歹:好坏。

稀罕:稀奇而喜爱。

③学习书写

重点指导“嫂、妻、酿”三个生字的书写。“嫂”字注意右边的笔顺,注意中间的竖画要伸下来。“妻”字下面“女”的横是主笔,要写长。“酿”字左边是“酉”,不要漏掉里面的横。

(2)梳理人物关系

同学们,要想复述好故事,首先得记住故事中的人物。《牛郎织女》(一)中有哪些主要的人物,他们各自有什么特点呢?他们之间是什么关系呢?

①请学生说出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同时理清人物关系。

②用一个或几个词语说说人物特点。

牛郎:心地善良、吃苦耐劳

织女:心灵手巧、善良勇敢

老牛:善解人意、知恩图报

哥哥嫂子:自私冷漠

王母娘娘:残酷无情

(3)概括情节

同学们,情节是故事的主要元素,要想复述好故事,我们还必须清楚地记住故事的情节。

①老师用小标题示范概括故事的开头:

哥哥嫂子欺负牛郎

②学生用小标题概括故事的其它情节:

牛郎老牛亲密相处

老牛夜里指点迷津

牛郎织女湖边相会

牛郎织女欢喜回家

(4)聚焦情节

在上面的情节中,哪些情节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呢?

师生梳理重要情节:亲密相处、指点迷津、湖边相会

告诉学生复述故事抓住重要情节。

(5)熟悉表达

同学们,故事是语言的艺术。《牛郎织女》这个民间故事,之所以能够代代相传,除了情节曲折有致,更重要的是它的表达富有特点,抓住这些特点,我们也能复述好故事。

①想象奇幻

出示课文中不可思议的地方,如,老牛会说话了,他知道仙女何时会下凡……

让学生发现民间故事表达特点之一——想象奇幻,主角大多具有神异性。

质疑环节:我们把故事中老牛换成其它动物,行不行?

引入关于牛的谚语:

槽头耕牛兴旺,地里五谷丰登

一头黄牛半分家当

马吃锉草,牛吃寸草

三分喂养七分使

人不欺牛,牛不欺天

(给学生适当讲解农耕文化、崇牛氛围)

练习用神秘的语气复述好“指点迷津”部分。

②语言奇妙

出示句子:

明天黄昏的时候,你翻过右边那座山,山那边是一片树林,树林前边是一个湖,那时候会有些仙女在湖里洗澡。(顶针)

两下一比较,他也乐得跟牛一块儿出去,一块儿睡。(反复)

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反复)

他就牵着老牛,拉着破车,头也不回,一直往前走,走出村子,走过树林,走到山里。(短句、排比、反复)

他没名字,人家见他每天放牛,就叫他牛郎。(短句)

引导学生发现民间故事表达特点之二——语言奇妙,多用顶针、反复、短句等。

练习用顶针、反复和短句复述好“亲密相处”部分。

③结构奇巧

出示文字: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是谁叫他呢?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一天晚上,他走进草房,忽然听见一声“牛郎”,他从没听见过这个声音。回头一看,微弱的星光下,老牛嘴一张一合的,正在说话。

让学生仔细观察,发现不同。

讨论:能否删除“是谁叫他呢”这句话?

引导学生发现民间故事表达特点之三——结构奇巧,多设悬念吸引读者。

练习用悬念法复述好“湖边相会”部分。

【设计意图:记住故事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础。在这个环节,“理清关系”“概括情节”“聚焦情节”“熟悉表达”四个板块步步为营,层层深入,将文本的学习、中心的感悟渗透其中。其中,“梳理人物”和“概括情节”是对故事内容的初步了解,“聚焦情节”则引导学生再次熟知内容,感悟文本表达的中心。故事内容为创造性复述提供了完整的框架,在此基础上,让学生“熟悉语言”,熟悉语言的表达特色,则为创造性复述提供了语言的模板。】

2、复述故事秘诀之二——创作故事

亲爱的同学们,记住主要人物和故事情节,记住重要情节富有特色的表达,你们就差不多能复述好一个民间故事了。但是这还不够,想让你的故事牢牢吸引听众,你们还得掌握一个秘诀——创作故事。创作,让你的故事与众不同;创作,让你的故事鲜活灵动。

(1)大胆想象法

在《牛郎织女》(一)中,有许多奇异的情节交代得并不是很清楚,如果我们能发挥想象把它们叙述完整,一定能吸引大家。

抛出问题:

老牛为什么突然会说话了?

老牛是怎么知道仙女们会下凡的?

让学生大胆想象,自由选择一个地方讲清楚,讲完整。

(2)添油加醋法

为了让故事充满吸引力,我们还必须丰富细节,只有生动的细节才能让你的故事展现出独特的魅力。故事中哪些地方还不够生动细致呢?

梳理需要丰富的地方:

牛郎常常把哪些看见的和听见的事告诉老牛?

仙女们是如何偷偷来到人间的?

让学生添油加醋,把其中一个地方讲生动,讲细致,也可以让学生演一演。

(3)材料引入法

《牛郎织女》的故事流传了千年,在不同的地域,在不同的时期,故事中的一些情节都会有不同之处。

补充阅读:

洪振周《牛郎》开篇部分:

从前,某处,有一个叫做王二小的孩子,依着坏心肠的哥嫂过活。一天,他在牧场看牛。忽然黄牛告诉他,哥嫂在家里弄好东西吃。他忙跑回去,果然分吃了香喷喷的蒸豚。后来有一次,黄牛又告诉他,哥嫂正在准备给他毒药吃;并嘱咐他分家的时候,只要求分得了自己便算。他回到家里,果真证实了哥嫂的毒计。便立即提议分家。自己什么也不要,只带着黄牛走了。

郑仕朝《牛郎》节选部分:

一天,牛郎正要回家的时候,他的老黄牛,忽然向他说起话来。自称本是上界神仙,因犯罪被谪于人间。现在主人有性命危险,他为报答平日善遇的恩惠,所以要向主人告说。

让学生讲讲自己听过的《牛郎织女》和叶圣陶爷爷的《牛郎织女》不同的地方。

【设计意图:如果说记住故事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基础和保证,那么创作故事则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关键。故事的吸引力在哪里?在于细节。“大胆想象”“添油加醋”“材料引入”这三者是对细节的补充和打磨,学生在丰富的想象中,在合理的添加中,在相关材料的阅读中,由民间故事的阅读者,变成了民间故事的创作者,细节就这样丰满起来,故事就这样生动起来,复述就这样精彩起来。】

3、复述故事秘诀之三——勤于练习

同学们,在记住故事、创作故事的基础上,如果我们能勤于练习,就能把故事复述得更好。勤于练习——这是复述故事的第三个秘诀。

(1)代入角色

请你选择其中的一个角色,以这个角色的口吻回家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我是牛郎

我是织女

我是老牛

我是王母娘娘

(2)设置场景

请你选择一个场景,下课后和好朋友一起练习讲述《牛郎织女》的故事:

幼儿园开展故事分享会,请你为小弟弟小妹妹们讲述故事(语言通俗易懂,情节相对简单)。

班级开展故事大王比赛,请你为同学讲述故事(语言要生动细腻,情节讲究创新性和细节化)。

【设计意图:我们常说,熟能生巧。练习,是创造性复述故事的保证。讲得愈多,就会讲得愈好。代入不同的角色,以自己喜欢的角色口吻讲故事;设置场景,用不同的语言和构思来讲故事,这样的练习不但熟悉了内容,更活化的语用,让创造性复述摇曳生姿。】

三、读一读,爱上民间故事

《牛郎织女》流传了千年,每一个听过它的人都会被它深深吸引。在中国民间文学中,有《牛郎织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这些凄美动人的民间爱情故事,还有许多其它类型的民间故事,每一个民间故事都是不朽的经典,值得我们反复阅读,不断传承。

篇3: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了解课文主要讲一家人议论花生的好处,教育学生懂得不要只讲体面,只求外表美,应该做一个有真才实学,对人民有用的人。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并了解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3.培养学生借助具体事例来理解句子含义的能力。

4.学会生字新词;会用居然、成熟造句。

5.分角色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二、教学重点

1.分角色朗读课文,了解花生的可贵之处,理解含义深刻的句子,从中体会出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主次分明、有详有略、重点突出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难点

了解课文主要内容是怎样与课文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紧密联系的。

四、教学时间:

2课时。

五、教学准备:

投影仪,投影片。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

1.通读课文,自学生字、词,结合课文理解词义。

2.朗读课文,理清课文线索,给课文分段,概括段落大意。

一、揭示课题,理清思路

简介作者生平,理清课文线索,明了作者思路。

板书课题,提问题:落花生是事物,以它为题,可以有几种写法?让学生思考,讨论。

①介绍花生生长周期,特点,描述花生形状、用途等的说明文;可以落花生为线索,通过写事,来揭示某一种道理。

②介绍作者。

二、质疑回答

学生回答后,教师设悬念,引导学生读书:这篇课文是用什么方法写的?按怎样的顺序写的?

以落花生为线索,按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谈花生的顺序写的,来揭示做人的道理。

三、自学生字、词,读准多音字

1.学生按一定的自学方法自学生字、词。

开辟 榨 油 爱慕

要求读准字音;记清字形;在课文中理解词义;通读课文,读准多音字和常用词语。

2.检查学生掌握情况。

①投影出示生字、词和课后读读写写中常用词语,让学生认读。

②说说容易错的字,区别:辟与僻;慕与暮、幕、墓。

③结合课文理解词语。

④读课后读读写写中的词语。读后说说哪个词语不理解,提出来大家讨论。

四、指名读课文,把握段意,明了重点

概括段意:

①我们姐弟几个在我家后园的半亩空地上种花生,几个月后居然收获了。

②收获节上,父亲与我们一起谈花生的好处,使我们懂得了做人要做有用的人。

五、练习朗读课文

篇4: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二)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写作特点。

(三)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二、教学重点、难点

1.理解课文思想内容,体会父亲赞美花生的话的含义,学习花生不求虚名、默默奉献的品格,懂得做人的道理。

2.了解课文借物喻人、有详有略的写作特点。

三、教学过程

1、复习检查,引入新课。

1.默读课文,回忆课文是按照怎样的顺序记叙的。

2.课文哪些内容是详写的,哪些内容是略写的?

1、重点学习议花生,懂得做人的道理。

1.默读第三段,思考:一家人是怎样议论花生的好处的?

(1)指名回答。

(2)分角色朗读课文,讨论回答思考题。

2.兄妹们所说的花生的好处是显而易见的,父亲指出的却是花生常常被人忽视的一个特点。父亲对花生作了几次议论?几次议论有什么不同?

(1)齐读父亲的第一次议论。

思考:父亲是怎样通过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父亲把花生和桃子、石榴、苹果相比较。通过果实的样子、果实结出时的位置来比较说明花生最可贵之处的)

抓住关键词语“埋在地里”“鲜红嫩绿”“高高地挂在枝头上”“矮矮地长在地上”等进行分析,体会出花生的默默无闻,朴实无华。

(2父亲想借用两种事物的特点告诉我们花生有什么可贵的品质?

(3)桃子、石榴、苹果鲜红嫩绿,惹人喜爱,而花生却将成熟的果实理进泥土,等待人们来挖掘,来利用。由此,你体会到花生可贵的品质是什么?

(4)有感情地朗读句子。

(5)齐读父亲的第二次议论。

思考:父亲借花生来教育孩子们做什么样的人?

(6)理解句子“你们要像花生,它虽然不好看,可是很有用。”的意思

教师点拨。

作者借落花生比喻做人的道理,这种写作方法称为什么?

有感情朗读句子,背诵句子。

3、作者对父亲的话理解了吗?你从哪里看出的?读出有关的句子。

(1)出示句子“那么,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有用的人。”

(2)你对作者的话理解了吗?什么叫有用的人?什么叫只讲外表体面而对人没有好处的人?结合实际,举例说明。

(3)小结:作者受父亲的启发,所说的这段话是全文的中心所在。它从正反两方面说明了做人的道理,赞扬了脚踏实地、默默无闻,无私奉献、为人民多做好事,对社会作出贡献的人。批判了那些只求表面,贪图虚名,不学无术,对社会没有用的人。父亲的教导深深印在作者的心上,“落花生”的精神贯彻在他一生的做人、写作和教学之中。

(4)齐读全文最后一节。

思考:这一节对全篇文章和突出文章中心起了什么作用?

4、背诵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

5、概括课文的中心思想。

拓展延伸,体会写作方法

从种花生到收花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从吃花生到谈花生、从谈花生到论人生经历了多少时间,在课文中占了多少篇幅?作者为什么这样安排?

总结全文

这篇课文借写花生,告诉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人要做有用的人,不要做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这种写法就叫“借物喻理”。在我们的周围也有许多事物能给我们以启迪,让我们懂得深刻的道理。如:粉笔这个平平常常、普普通通的小东西,为了让同学们获得知识,不惜牺牲自己;蜡烛,照亮了别人而毁灭了自己……我们在写作时可以学习本课“借物喻理”的写法。

篇5: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学生在生活中可能没有见过白鹭,有必要让学生先欣赏一些白鹭的图片,对白鹭有个直观的认识。

本篇课文的语言凝练、含蓄,学生可能会有很多不懂或疑惑的问题,这将是本节课重点要解决的。对于白鹭的美,学生的理解可能不够深刻,有必要适当点拨,加深理解。

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课文。

2、在感悟作者情感的基础上,谈谈自己的独特感受和见解,提出问题,分析解决。

3、在品读课文的同时,感受白鹭的美,激发学生对生活和美的热爱之情。

《白鹭》是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的第一篇文章。这是大文豪郭沫若的一篇文质兼美的散文,生动地描写了白鹭的颜色、身段的精巧及觅食、栖息、飞行时的韵味,表达了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和赞美。全文语言朴实流畅,优美如诗。尤其是字里行间饱含的那份浓浓的诗意,使人回味无穷。因此,教学本文除了带领学生学会生字词并练习正确流利的朗读课文外,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从而感受白鹭的美,感受文章描绘的意境美。

知识与技能:

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会写“精巧、配合、身段、适宜”等词语。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能够凭借具体的语言材料体会“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味无穷的诗”的内涵。

情感态度价值观: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产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重点:

联系课文内容结合生活实际理解“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这个句子的理解。

难点:

初步了解课文借助具体事物抒发感情的方法。

教学方法:

课件展示法,点拨法。

教学手段:

多媒体课件

教师准备:

1、课文朗读动漫。

2、白鹭的相关视频资料、作者资料。

学生准备:搜集作者背景及白鹭相关资料。

使用教材

构想:对于课文的理解,我设计了多层次的课文阅读。首先,让学生们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接下来设置再读课文,整体把握,这个环节目的是让学生在熟读课文的基础上,对课文的内容有个整体的认识,然后设置深读课文,品味重点句子,重现优美的画面,这样由浅入深的阅读使学生更好地把握了文章,体会了作者对白鹭的思想感情,这种方式突出了重点,有突破的难点。

这篇文章语言优美,意境悠远,我要让我的学生们在理解课文的同时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让他们明白美往往存在于平常的事物中,鼓励他们去寻找,去发现在能力培养方面。我通过布置作业的方式,让学生把课上所学运用到实际中,以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第一课时

一、猜谜导入,激发兴趣

1、出示谜语:嘴长颈长脚也长,爱穿一身白衣裳,常在水边结伙伴,田野沟渠寻食粮。(打一动物)谜底:白鹭(师出示图片)

2、激趣导入:课件出示白鹭的视频及图片资料,引导学生边观察边交流,认识白鹭。

3、板书课题。

4、生齐读课题,师指导读好“鹭”。

5、引导学生简单交流课前搜集到的作者资料

二、初读课文,扫清字词障碍

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1)读准字音,认清生字字形。画出不懂的词语。

(2)出示词语,过字词关。

(3)指导书写。

三、再读课文,引导学生整体把握课文内容

1、思考: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2、理清文章脉络,指导分段。

第二课时

一、复习故知,导入新课

作者从哪几方面写出了白鹭的美?

二、直入开篇

抓住中心白鹭这种常见的鸟,在郭沫若先生的眼里,它却是一首“精巧的诗”。

三、赏读2—5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精巧”美。

1、为什么说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呢?自由朗读课文2—5自然段,边读边想边画。

2、集体交流,引导,感悟。

(1)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体会并通过观察课件中的白鹭感受它外形的和谐优美,读出和谐美。

(2)引导学生在对比中感受白鹭的美:小巧、玲珑、柔和、平常。伴随音乐,读中感受如诗般精巧、美丽的白鹭。

(3)引导学生观察白鹭的近景图,说出白鹭的外形,读中体会白鹭形体一切都很适宜,像诗一样精巧,优美。

3、学生再读2—5自然段,读出白鹭的精巧美。

白鹭真是一首“精巧的诗”啊!

四、赏读6—8自然段,感悟白鹭的“生活美”

1、白鹭不仅有精美的外形,更有精巧的生活。此刻,你仿佛看到白鹭生活的哪些画面呢?

2、哪些画面深深地吸引了你呢?用心读一遍,画出使你回味无穷的词句,并写下你的感受,然后与你的组员交流。

3、学生自读自悟自写,教师巡视指导。

4、小组展示汇报。

使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师生导读导悟。当我们再次聚焦白鹭生活的画面,不得不惊叹于白鹭全身流泻的、诗一般的美!

五、赏析9—11自然段

1、质疑:此时此刻,你觉得白鹭美吗?它美中还有不足吗?

2、教师描述:是啊,白鹭真是如诗如画如歌!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3、全景图中显示第11小节文字: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六、赏读全文,总结全文

1、也许白鹭这首精巧的诗,这首韵味无穷的诗,深深地感染了郭沫若老先生,因而诞生了这篇如诗如歌如画的美文,细细品读,感觉字里行间饱含着作者对白鹭深深的赞美和喜爱。让我们伴着音乐,齐读全文,尽情享受白鹭无尽的美!

2、说说学习这篇课文后,你有哪些收获?

学生交流对白鹭的认识。

这一环节以谜语和视频资料的形式引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加了学生的课外知识积累。

这一环节给了学生充分的预习交流时间,学生在课前自主预习的引领下,学会了自学。教材,独立学习,独立思考。

本环节注重让学生尝试用已有的知识理解教材内容,激发学生自己动脑动手获取知识,发现问题,为课堂中合作、探究提供坚实的基础。

大自然中的一草一木,一虫一鸟,在文人墨客的笔下都充满诗情画意。回顾全文,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激发他们对白鹭的喜爱之情,从而为下文的学习奠定情感基础。

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词句,感受白鹭的外形的精巧。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真正走近白鹭,感受白鹭的生活美。

在激情朗读中读出白鹭的韵味、作者的心境,读出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由课内迁移到课外,拓宽学生的视野,学习写作方法。

篇6: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白鹭》是郭沫若先生的一篇美文,一篇优美的散文诗。

全文只有352字,却为我们描绘了一个美丽、可爱、高雅、脱俗的生灵。

全文可以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1自然段,赞美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第二部分为第2—5自然段,从全身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两个角度赞美了白鹭的精巧;第三部分为6—8自然段,撷取三个非常富有诗意的画面,赞美了白鹭的悠然脱俗;第四部分为9—11自然段,回归总体,再次赞美白鹭是一首优美的歌、一首韵在骨子里的诗。

【教学目标】

1、朗读课文、背诵课文,摘抄自己喜欢的段落。

2、理解课文,感受白鹭美丽高洁的形象,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3、认识7个生字,会写10个生字。

【教学重难点】

1、体会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

2、了解作者抒发感情时所用的方法。

【教材准备】

制作简易课件

【教学过程】

一、读美文

1、请同学们自己朗读课文。

一读课文,重在整体感受,注意文章层次。

再读课文,重在体会情感,注意语速。

三读课文,重在读出画面,注意语气。尤其是注意几个问句的朗读。

2、集体演读。

(女领诵)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

(女生合)色素的配合,身段的大小,一切都很适宜。

(男生合)白鹤太大而嫌生硬,即使如粉红的朱鹭或灰色的苍鹭,也觉得大了一些,而且太不寻常了。

(男领诵)然而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全班合)那雪白的蓑毛,那全身的流线型结构,那铁色的长喙,那青色的脚,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女生合)在清水田里时有一只两只站着钓鱼,整个的田便成了一幅嵌在玻璃框里的画面。(女领诵)田的大小好像有心人为白鹭设计的.镜匣。

(男生合)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这是别的鸟很难表现的一种嗜好。

(男领诵)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

(女生合)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

(女领诵)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生命了。

(全班合)具有生命了。

(男领诵)或许有人会感到美中的不足,白鹭不会唱歌。但是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

(全班合)不,歌未免太铿锵了。

(女领诵)白鹭实在是一首诗,(全班合)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的诗。

【设计意图:语文学习需要读,美文学习更需要读。开篇就读起来,层层递进,不断提高要求,引导学生阅读越好。演读的方式,很适合这篇文章,带给学生不一样的感受。】

二、说形象

1、请你用下面的句式说一说:

在作者笔下,白鹭是?

2、引导学生多角度分析白鹭形象,在文中提取答案。

预设:

在作者笔下,白鹭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

在作者笔下,白鹭是一幅画,一幅清新淡雅的水墨画。

在作者笔下,白鹭是一首歌,一首让人回味无穷的民歌。

3、请你再说说白鹭的美: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

4、学生默读、圈点批注。

5、全班交流。

预设: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色素配合适宜。雪白的蓑毛,铁色的长喙,青色的脚。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身段大小合适。全身的流线型结构。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低调朴素。白鹭却因为它的常见,而被人忘却了它的美。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自在潇洒。晴天的清晨,每每看见它孤独地站立有小树的绝顶,看来像是不安稳,而它却很悠然。

白鹭真美,美在它的超凡脱俗。黄昏的空中偶见白鹭的低飞,更是乡居生活中的一种恩惠。那是清澄的形象化,而且具有了生命了。

6、齐读相关句子,读出白鹭的美。

7、课文第6—8自然段描绘了三幅优美的图画,请你为每幅图画起个名字吧。

预设:

水中伫立图

树顶独立图

黄昏飞翔图

8、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好好读一读、背一背。

【设计意图:说形象,整体感知。再说白鹭的美,深入文中。最后通过朗读,再现白鹭的美。】

三、品情感

1、毫无疑问,作者对白鹭充满了喜爱与赞美。那么,作者的这种情感藏在哪里呢?请你到文中去找一找、品一品。

2、学生默读、批注。

3、全班交流。

预设:

作者在文章一开始就对白鹭有了很高的评价“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精巧”强调一切都恰到好处。“诗”是对白鹭美的高度概括,并且作者用诗一样的语言将白鹭的美表现出来。

作者说:“白鹭被人忘却它的美,是因为它的常见。”这恰恰说明作者在最常见的事物中看到了其中的美。白鹭虽平常,但它的美却被作者感受到。

“增之一分则嫌长,减之一分则嫌短,素之一忽则嫌白,黛之一忽则嫌黑。”仿照宋玉的《登徒子好色赋》中描写美女的句子来写白鹭的“恰到好处”,表现了白鹭在作者眼中的完美程度。

作者选择了三个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场景来证明白鹭不论何时、何地、何种情况下都那么美。

“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的在望哨吗?”当然不是!望哨是警惕的、是高度紧张的,怎么会那么悠然呢?作者不容许人们对白鹭的一点点误会。

“清澄”一词,用得多么恰当!白鹭的美丽高洁、超凡脱俗是对这个词的最好诠释,是将这个抽象的词形象化。是将这个词赋予了生命。

就连白鹭不会唱歌这件事情,在作者眼中都是优点,因为它的美丽就是一首歌!歌都不能概括出白鹭的美,白鹭是诗!是一首散文诗。白鹭的美再一次被高度概括。

4、其实,这篇文章将白鹭人格化了。与其说作者是在赞美白鹭,不如说作者是在赞美这样的人。甚至,作者将自己的理想也寄托在白鹭身上了。

简介作者。

5、再次演读全文。

【设计意图:白鹭美,那都是源于作者对白鹭的喜爱。再回到字里行间,感受作者对白鹭的喜爱之情。最后升华,对白鹭的喜爱,就是对美的追求,对理想的追求。再次演读,学生的感受会更加深刻。】

四、议表达

1、这一首散文诗,在写法上有哪些值得我们学习呢?

2、学生默读、思考、批注。

3、全班交流。

预设:

首尾呼应。作者在一开始就将白鹭的形象定格:“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也在读者心中烙上深深印记:“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将自己的情感直白地表露出来:“白鹭是一首精巧的诗。”在如诗一般的语言表达后,再一次表达了自己的情感:“白鹭实在是一首诗,一首韵在骨子里的散文诗。”至此,整个文章形成了一个完整的圆。文字回到原点,但情感早已升华。

对比强调。作者将白鹭与朱鹭、苍鹭进行对比,强调白鹭大小适宜,在作者心中堪称完美。

一波三折。作者在文中写道:“人们说它是在望哨,可它真是在望哨吗?”作者观点明确,当然不是望哨,因为望哨和前面的悠然相矛盾。作者是在否定有些人对白鹭的偏见。“白鹭的本身不就是一首很优美的歌吗?不,歌未免太铿锵了。”作者的自我否定,实则是将情感推向高潮,再一次强调自己的观点,再一次强化白鹭在读者心中的形象。

描绘画面。三幅具体画面,向读者展示了白鹭时时刻刻都那么高雅美丽。

作者语言简洁易懂,但却句句含情。

语言优美,富有节奏。作者对白鹭的外形和颜色的描写,用了偏正短语和对仗,读起来朗朗上口,充满韵味。这样富有内涵的文字与白鹭超凡脱俗的美丽紧密契合。

文章层次鲜明,特点突出。这样简洁的构文方式与白鹭的清澄的形象不谋而合。

【设计意图:关注言语形式,是语文教学必不可少的一环,以前总是被忽略。言语内容与言语形式的完美结合,才能成就真正的经典。这个板块,重要培养学生关注言语形式的自觉性和敏感性。】

五、学写字

1、对10个生字归类。

2、寻找难写字,琢磨怎样写得好看。

3、教师适当示范:

鹤:笔画较多,注意左右比例,左边偏旁略靠上,右边鸟可与左边穿插。

嵌:上下结构,山写得扁一点,下面两个偏旁注意穿插。

框、匣:注意半包围部分的笔顺,最后写竖折。

4、每个生字抄写2遍。

5、作业:摘抄自己喜欢的语段,背诵全文。

【设计意图:写字教学,发挥学生自主性,引导学生学会归类处理生字,分析难写字,找到关键。教师适当示范,不是越俎代庖。】

篇7: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教学要求:

1、能理解“父亲”和“我”的话,并进行说话练习。

2、初步学会抓住重点段深入理解课文的阅读方法。

3、懂得做人不应只讲体面,应该做有真才实学,对人有用的人。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课文的词语并给课文分了段。这节课,我们来学习课文的第二大段,着重理解重点段中父亲说的话。对了,大家想知道这篇课文的作者是谁吗?作者的名字叫许地山(板书),是现代著名的作家。许叔叔给自己起了个笔名叫“落华生”,为什么取这个名字,你们知道吗?我们这节课就从课文中解开这个秘密,看谁肯动脑,最聪明。

二、整体感知第二段。

师:同学们各自读第二段,完成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 )、( )、( )、( )、( )五个人物,描写时又重点抓住人物的( )去写,其中又重点描写了( )的语言,他说了( )次话,其中第( )次和第( )次最重要。

三、重点学习父亲的话。

1、谁先来读父亲第一、二次的话。

2、姐姐、哥哥和我是怎样回答的?

(1)我们三姐妹的话分别从花生的哪些方面来说它的好处的?

(2)把我们三姐妹的三句话合成一句,怎样说?

3、师:我们三姐妹是从花生的味道、用途、价钱来谈花生的好处,而且父亲认为花生最可贵的好处是什么呢?我们来读父亲第三次说的话,完成填空练习。

父亲的话中提到了( )、( )、( )、( )四种事物,父亲认为虽然( )、( )、( )让人一见就( ),但是和( )相比,还是( )最可贵。

4、“可贵”是什么意思?父亲为什么认为花生最可贵呢?我们再默读父亲的话,用笔划出花生的哪些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不一样?

师:花生果实的好处很多,可它埋在地里,必须挖起来才知道,从不显耀自己,而是默默无闻地奉献给人们,(板书:默默无闻)这正是花生的可贵之处,父亲这是在赞美花生。我们用赞美的语气再读父亲的话,该怎样读,自己先练练。

5、师:丁丁和小华这两们同学读了这段话后,他们是这样理解的,是否正确,为什么?

丁丁说:“花生好,桃子、石榴、苹果不好。”

小华说:“凡是埋在地里的东西都是好的,高高地挂在枝头的上东西都是不好的。”

过渡:父亲的话孩子们明白吗?我是怎么理解,怎么说的?

四、学习“我”的话。

1、出示“我”的话,齐读。

2、“体面”是什么意思?(处表好看)“讲体面”是什么意思?(讲究外表好看)人要不要讲体面?

3、“只讲体面,而对别人没有好处的人”是怎样的人?

4、“有用的人”是怎样的人?

5、“有用的人”与花生有什么联系?(板书:有用的人)

6、我们身边有没有这种默默奉献的人?请说一说。

7、同学们学到这里,心中肯定充满了对花生的喜爱之情,赞美之情,好,谁想用自己的话语来赞美花生,赞美许许多多像花生一样有用的人。

我爱花生,它的好处很多,它虽然没有( ),但可贵的是( )。我们的( )不正像花生一样吗?他( )。我赞美花生,我更要赞美( )。

8、朗读对话。

五、谈话解疑,深化教育。

1、你们知道许叔叔为什么取这个笔名吗?

2、师:许地山叔叔在一篇文章中也谈到了他的笔名,他是这样说的,我们来读一读。

我要像落花生一样,踏踏实实地做一个淳朴的人,有用的人,我要为中华而生,为中华而贡献。

六、课外延伸。

课文学完了,老师要给大家布置一个作业:每位同学回家后,买上半斤花生。晚上,一家人围坐在桌子旁尝尝花生。可别光吃,还要和你的'妹妹、弟弟、爸爸妈妈谈谈有关花生的话题,好吗?

篇8:人教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落花生教学设计

《落花生》是小学语文第八册第五单元课文。全文写了姐弟几个种花生,后来,一家人过收获节。在收获节上,大家边吃边聊,父亲借花生的话题教育子女。孩子们从中受到启发。根据课文的内容,教学时,我们可以顺着课文原本的脉络,也让学生边吃边聊,同时,在边吃边学中,受到了良好的效果。下面,我结合学生的实际,设想本课的教学设计:

一、揭题解题:

师:同学们,吃过花生吗?今天,我们要学习一篇新课文,出示课题:《落花生》,“落花生”就是“花生”的意思。作者许地山还曾用“落花生”作笔名写文章。

二、初尝花生,感知内容

1、每一座位发下一袋盐水花生。

2、同学们,发下的这袋盐水花生同桌可以分来尝一尝。如果让大家来写写花生的话,你认为可以写些什么?(学生边吃边聊)

3、交流小结:可以写写花生的外形、味道,花生的用途,对花生的.喜爱等。

4、那么,课文写了些什么?用你习惯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5、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随机引导板书:种花生—收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学花生

6、可能课文所写的内容跟我们事先想的有些不一样。它是一篇关于“花生”的叙事文章,而不是一篇介绍文章。不过,这些都没关系,重要的是我们能从这些不一样的地方能领悟到些什么?让我们再来读读课文,看看课文中“种花生、吃花生、议花生、学花生”分别在哪些自然段?

三、细尝花生,生疑探究

(一)学“种花生”部分

1、同学们,花生好吃吗?喜欢的再吃上几颗。是啊,没有艰苦的付出,哪来有滋有味的享受呢?让我们郑重地读读“种花生”一段,你能读出疑问来吗?

2、主要解疑:我们付出了劳动,应该收获,但是文中为什么写“居然收获”?

3、自主探究:可以自读自悟,也可以与他人合作解疑。

4、交流点拨:一是因为我家后园是块荒地;二是因为是我们姐弟几个种的,我们年龄小,没有经验;三是因为收获的时间短。(没过几个月)

(二)学“吃、吃花生”部分

1、自由读,读出疑惑

2、着重解疑:

a、过收获节时,为什么说“可是父亲也来了,实在很难得”?

b、过收获节时,我们谈了些什么话题?我们仅仅收获了花生吗?

(对a问,随机给学生补充当时作者家的情况,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工作,很少和他们团聚,所以,对父亲的到来,觉得难得。)

解b问是课文的重点、难点。收获节上,我们谈论的话题主要是“花生的好处”。对花生最可贵的好处:“它的果实埋在地里,不向桃子、石榴、苹果那样,把鲜红嫩绿的果实高高地挂在枝头上,使人一见就生爱慕之心。你们看它矮矮地长在地上,等到成熟了,也不能立刻分辨出来它有没有果实,必须挖起来才知道。”引导学生反复朗读重点段,深入探究。

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引导提升几个要点:

1、父亲将花生的生长特点与桃子、石榴、苹果的果实生长作对比,以突出花生特有的可贵之处,这并不是说桃子、石榴、苹果没有用处。

2、果实埋在地里还是挂在枝头上是各种植物的生长规律决定的,跟好与不好没有关系。

3、外表美也是一种美,不需要外表美的认识是不对的。但是,如果只讲外表美,不用知识武装头脑,不提高能力和道德品质也是不足取的。在此基础上,深入领悟收获节上,我们不仅收获了花生,还收获了做人的道理。

(三)学“学花生”部分

1、夜深了,收获节过完了,让我们一起朗读最后一个自然段,你还有疑问吗?

2、解疑:父亲的话为什么深深地印在我的心上?以此进一步领悟课文。

3、拓展延伸,强化认识:作者许地山最后成为现代著名的作家、教授,这和他从小受到的良好的家庭教育是分不开的。

四、回品花生,丰富内涵

1、同学们,一颗小小的花生,看似平凡,但它有着自己独特的东西,给人启迪,令人深思。课文学完了,现在,让我们再一次慢慢地品,尽情地品,你又会有哪些想法呢?

2、交流深化

五、走出课堂,尝试研究

通过多种渠道,搜集关于花生的各类信息,写一份关于花生的综合报告。

篇9:部编版五年级上册《慈母情深》一等奖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认识3个生字。理解“失魂落魄、震耳欲聋、龟裂”等。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鼓励学生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3、通过对母亲的外貌、动作、语言描写的重点句、段,体会母亲的慈祥与善良和我对母亲的感激、热爱与崇敬之情。

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通过描写母亲外貌、语言、动作和神态的语句,体会平凡母亲的伟大,激发热爱母亲的思想感情。

教学过程:

一、研究课题

最近有一本书,震撼了我和许多人,这本书就是《感悟母爱》,翻开这本书,有这么一段文字,让我们有感情地朗读一遍。

出示:总有一个人将我们支撑,总有一种爱让我们心痛。这个人就是母亲,这种爱就是母爱。

今天让我们走进当代作家梁晓声,让我们来感悟书中那份浓浓的慈母情。板书课题,读题。

问:当慈母俩个字映入眼帘的时候,你的脑中会闪过怎样的画面?

在“深”字下划着重号,问:老师为什么在“慈母情深”的“深”字下加了一个着重号。

二、整体感悟

梁晓声对母亲有怎样的感情?

出示文字题:我一直想买,想得整天失魂落魄。于是,我来到母亲工作的地方,那里的噪声(),我发现母亲极其瘦弱。当知道我是要钱买书时,母亲用()的手将钱塞给了我,立刻又陷入了()。我鼻子一酸,()着钱跑了出去。

1、指名读这段文字。

2、理解词语:震耳欲聋的“欲”、描述“龟裂”的手、“攥”的近义词、齐读这段话。读着读着,就会自己也向自己的母亲要钱的情景,同学们有鼻子一酸的感觉吗?齐读这段话的最后一句,为什么我向母亲要钱,会鼻子一酸?

打开课文,读着读着,有感触的地方,用波浪线工工整整地划下来。

三、对环境描写衬托“慈母情深”

出示:七八十台缝纫机发出的躁声震耳欲聋

1、你们曾经听到过震耳欲聋的声音吗?给你什么样的感觉?

2、你愿意呆在那里吗?

3、那就是母亲工作的环境,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中是呆一会儿吗?这声音会离开吗?这声音会停止吗?这躁声还藏在很多的字里行间,你找到了吗?生回答(妈后面的延长号是大声说的声音)

请你们不要忘记,刚才你们听到躁声会说烦,吵,而母亲就一直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这只是今天,昨天,母亲在()的环境下工作,明天,母亲还将在()的环境工作,春天,母亲在()的环境下工作,秋天在()的环境下工作,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一直工作着,我是第一次去母亲工作的地方,第一次看到母亲在这样的环境下工作,假如,你就是这个孩子,你的心里是什么滋味?

四、对人物特写凸显“慈母情深”

“背直起来了,我的母亲。转过身来了,我的母亲。褐色的口罩上方,一对眼神疲惫的眼睛吃惊地望着我,我的母亲……”

1、自己读读这句话,读着读着,会涌起怎样的感觉?带着感觉齐读。

2、这个句子有点特别,谁发现了?

3、把“我的母亲”放在句子前,比较句子:看过电影吗、电视,看过慢镜头吧,读读俩句话,看看哪句话是慢镜头?

4、细细地慢慢地看我的母亲,分别带着学生读,想象,感受,你看到了怎样的母亲?记忆中,你的母亲是什么样的?

小结:母亲啊,母亲,你曾经挺拔的背到哪里去了?母亲光洁的脸到哪里去了?母亲水汪汪的眼睛到哪里去了?母亲是怎样挣钱的?假如你看到母亲挣钱的这个场面,你的心里会是怎样的?我怎能不难受?不鼻子一酸哪?

5、练笔:想想自己的母亲,在厨房里,在洗衣间,在工厂里。学着作者写写自己的母亲。

五、对动作描写深化“慈母情深”

出示:母亲说完,立刻又坐下去,立刻又弯曲了背,立刻又将头俯在缝纫机板上了,立刻又陷入了忙碌……”

作者一连用了四个“立刻”,这样写有什么深意?

1、假如你刚才看到的是慢镜头,那么这是一个快镜头。从哪儿看出来?(立刻)

2、立刻是什么意思?找近义词

3、句子比较

梁晓声为什么用字这么贫乏,干吗不用这些字呀?(体会母亲工作的繁忙单调乏味)

小结:母亲呀母亲,你为什么不歇一口气,为什么不伸伸腰,看到母亲这样劳累,这样辛苦,我怎能鼻子不一酸哪?

4、想想自己的母亲,肯定也有忙忙碌碌的时候,让我们也学着写写自己母亲忙得不亦乐乎的样子。

六、总结

课文为了表现母爱情深,通过了哪些描写方法来表现?

环境、外貌、动作、语言。

找出来读读这些句子。

七、课外拓展感受“慈母情深”

梁晓声的母亲,我想起了许许多多母亲,他们是那么平凡,然而是那么伟大。此时,我又想起了一位作家的.文章——《母亲》。齐读。

当我是婴儿的时候,母亲为我托起我的整个世界,让我感受所有的温柔。

当我长大一点的时候,母亲为我引开一条蹒跚的小路,让我沿着小路去寻找生命里的自由。

当我开始读书的时候,母亲把我送入广阔的海洋,让我在里面恣意地生长。

在每个母亲眼里,儿女就像春天里放飞的风筝。

风筝在天空里自由地飞翔,母亲永远在另一头守望。

母亲的手紧紧抓住那根纤细的绳,因为那上面能承载所有的爱,传达所有的关怀。

师:母亲是我们的守望人,冬天在窗边,夏天在门旁,她会为我们的晚归而焦虑不安。她从不会忘记,在我们身上倾注全部的爱,无论我们在哪里,身上都系着她的牵挂。

篇10: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二》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二)》练习题

一、下列字音、字形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依偎(wēi) 衰(suāi)弱

B.泰(dài)国 珊(sān)瑚

C.竹筐(kuāng) 拗(niù)不过

二、写出下列加点词语的近义词。

1.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 )

2.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到每年的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 )

三、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描写了_______和_______的幸福生活,体现了他们_______________,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五、重点段落品析。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1.仿写词语。

怒气冲冲(ABCC)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对文中加粗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体现王母的冷酷无情。 B.体现小男孩的勇敢。 C.点明小男孩的力气小。

3.你喜欢王母娘娘吗?为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我国民间有四大故事,你知道是什么吗?和大家交流一下。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C

二、

1.损坏

2.答应

三、示例:他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心里却非常排斥这些。他不喜欢做伤害别人的事,他喜欢帮助别人。

四、牛郎 织女 追求自由幸福的生活 对自由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五、

1.风尘仆仆 生机勃勃

2.A

3.示例:我不喜欢王母娘娘,因为她太冷酷无情。

六、《牛郎织女》《孟姜女》《梁山伯与祝英台》《白蛇传》。

篇11: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一》练习题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语文《牛郎织女(一)》练习题

一、读拼音,写词语。

1.他和哥哥sǎo zi( )坐在同yí liàng( )车里,又说又笑,高兴极了。

2.我们这yí bèi( )的人里,出现了很多有志之士。

3.这个hǎn jiàn( )盛况,吸引了很多人。

二、选词填空。

劳累 劳作

1.他( )一天很( ),所以吃完饭就赶紧休息了。

亲热 亲切

2.她( )地抱住老师,感谢老师这么多年来的( )教导。

三、按要求完成句子。

1.牛好像全了解,虽然没说话,可是眉开眼笑的,他也就满意了。(用加点的词语造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又何必恋恋不舍呢?(改为陈述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文章介绍了_______和_______的故事,表达了古代劳动人民对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的向往和追求。

五、重点段落品析。

牛郎照看那头牛挺周到。一来是牛跟它亲密;二来呢,他想,牛那么勤勤恳恳地干活,不好好照看它,怎么对得起他呢?他总是挑很好的草地,让牛吃嫩嫩的青草;家里吃的干草,筛得一点儿土也没有。牛渴了,他就牵着它到小溪的上游,让它喝干净的`水。夏天天气热,就在树林里休息;冬天天气冷,就在山坡上晒太阳。他把牛身上刷得干干净净,不沾一点儿草叶、土粒。夏天,一把蒲扇不离手,把成群乱转的牛虻都赶跑了。牛棚也打扫得干干净净。在干干净净的地方住,牛舒服,自己也舒服。

1.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亲密——( ) 干净——( )

2.从选文中,我们可以看出牛郎是个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六、如果你是那头老牛,受到牛郎这样细心的照顾,你会说些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参考答案:

一、

1.嫂子 一辆

2.一辈

3.罕见

二、

1.劳作 劳累

2.亲热 亲切

三、

1.他虽然没有说什么,可是眼神出卖了他。

2.他想哥哥嫂子既然这样对待他,他不必恋恋不舍。

四、牛郎 织女 幸福 自由

五、

1.疏远 肮脏

2.勤劳、善良

六、牛郎,感谢你对我这么细心的照顾,你的勤劳、善良让我感动。

篇12: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二)》语文教案

《牛郎织女(二)》课文原文

从此牛郎在地里耕种,织女在家里纺织。有时候,织女也帮助牛郎干些地里的活。两个人勤劳节俭,日子过得挺美满。转眼间两三个年头过去了,他们生了一个男孩,一个女孩。到孩子能说话的时候,晚上得空,织女就指着星星,给孩子们讲些天上的故事。天上虽然富丽堂皇,可是没有自由,她不喜欢。她喜欢人间的生活:跟牛郎一块儿干活,她喜欢;逗着兄妹俩玩,她喜欢;看门前小溪的水活泼地流过去,她喜欢;听晓风晚风轻轻地吹过树林,她喜欢。两个孩子听她这么说,就偎在她怀里,叫一声“妈妈”,回过头来又叫一声“爸爸”。她乐极了,可是有时候也发愁。愁什么呢?她没告诉牛郎。她是怕外祖母知道她在这儿会来找她。

一天,牛郎去喂牛,那头衰老的牛又说话了,眼眶里满是眼泪,说:“我快不行了,不能帮你们下地干活……我死以后,你把我的皮留着。碰见什么紧急事,你就披上我的……老牛没说完就死了。夫妻两个痛哭了一场,留下老牛的皮,把老牛的尸骨埋在草房后边的山坡上。

再说天上,仙女们溜到人间洗澡的事到底让王母娘娘知道了。王母娘娘罚她们,把她们关在黑屋子里。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败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她发誓要把织女捉回来,哪怕织女藏在泰山底下的石缝里,大海中心的珊瑚礁上,也一定要抓回来,给她顶厉害的惩罚。

王母娘娘派了好些天兵天将到人间察访,察访了好久,才知道织女在牛郎家里,跟牛郎做了夫妻。一天,她亲自到牛郎家里,可巧牛郎在地里干活,她就一把抓住织女往外走。织女的男孩见那老太婆怒气冲冲地拉着妈妈走,就跑过来拉住妈妈的衣裳。王母娘娘狠狠一推,孩子倒在地上,她就带着织女一齐飞起来。织女心里恨极了,望着两个可爱的儿女,一时说不出话来,只喊了一句:“快去找爸爸!”

牛郎跟着男孩赶回家,只见梭子放在织了半截的布匹上,灶上的饭正冒着热气,女孩坐在门前哭。他决定上天去追,把织女救回来。可是怎么能上天呢?他忽然想起老牛临死前说的话,这不正是紧急事吗?他赶紧披上牛皮,找出两个筐,一个筐里放一个孩子,挑起来就往外跑。一出屋门,他就飞起来了,耳边的风呼呼直响。飞了一会儿,望见妻子和老太婆了,他就喊“我来了”,两个孩子也连声叫“妈妈”。越飞越近,眼看要赶上了,王母娘娘拔下头上的玉簪往背后一划,糟了,牛郎的前边忽然出现一条天河。天河很宽,波浪很大,牛郎飞不过去了。

从此以后,牛郎在天河的这边,织女在天河的那边,只能远远地望着,不能住在一块儿了。他们就成了天河两边的牵牛星和织女星。

织女受了很厉害的惩罚,可是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一块儿过日子。日久天长,王母娘娘也拗不过她,就允许她每年农历七月七日跟牛郎会一次面。

每年的这一天,成群的喜鹊在天河上边搭起一座桥,让牛郎、织女在桥上会面。就因为这件事,每逢那一天,人们很少看见喜鹊,它们都往天河那儿搭桥去了。还有人说,那一天夜里,要是在葡萄架下边静静地听着,还可以听见牛郎、织女在桥上亲亲密密地说话呢。

《牛郎织女(二)》语文教案

教学目标:

1.独立阅读课文,能讲这个故事。

2.理解课文内容,体会整个故事所表达的思想感情。

3.领悟文章的语言特点。

教学过程:

一、导入激趣

1.读了上节课的内容,你一定急于知道牛郎和织女走到一起之后发生了什么事情,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本文。

2.学文之前,你想知道什么呢?

学生质疑: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么样?民间为什么会流传这个故事?它寄托着人们的什么思想?

二、自学课文,体会感情。

1.牛郎和织女结婚后的生活怎么样?

(1)学生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

(2)学生汇报:两人婚后男耕女织,你勤我俭,日子过得很美满。

“美满”是圆满美好的合意。说明靠他们勤劳的双手,日子不仅过得富足了,而且一家人团团圆圆。

(3)学生汇报:织女很喜欢这样的生活。她给孩子们讲故事时,作者采用了排比句的修辞方法,衬托出织女热爱人间生活的情感。

2.王母娘娘酒醒后会怎样?

(1)读课文第二段至倒数第二自然段。

(2)学生汇报:王母娘娘醒后先惩罚了其她的仙女们,然后又派天兵天将查找织女的下落,准备给她厉害的惩罚。说明了王母娘娘已下狠心,预示着织女回来后的悲惨命运。

(3)学生汇报:“她尤其恨织女,竟敢留在人间不回来,简直是有意破坏她的门风,损害她的尊严。”由此可以体会到王母娘娘是一个死爱面子而又自私的人,为了挽回自己的面子,不惜破坏自己亲人一生的幸福,为了显示自己的尊严,狠心地用天河把牛郎织女和他们的孩子隔开,这是多么可恶而又自私的人呀!

(4)“织女受到了严厉的惩罚,不肯死心,一定要跟牛郎过日子,共同生活”这句话说明了织女是个敢于追求幸福生活的人,是个勇敢坚强的人。

3.教师引导:你们喜欢这则故事吗?为什么?

(因为牛郎织女都是那种靠勤劳节俭来创造和追求美好生活的人。正是因为如此,民间才会有这样一个悠久的传说。)

4.请你读读最后一个自然段,说说为什么人们会有这样的想法?

(因为人们都希望牛郎和织女这两位善良、勇敢、勤劳的人过上好日子,寄托着人民群众也能过上美满生活的美好愿望。)

三、结合《资料袋》,学习古诗词

1.读课后《资料袋》。

2.学习《乞巧》《秋夕》《鹊桥仙》

四、召开故事会

1.组内成员间讲讲这个故事,可以加上自己合理的想象。

2.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把自己积累的民间故事在“故事会”上作汇报。

《牛郎织女》(二)教学反思

《牛郎织女》(二)是一篇略读课文,根据单元目标的要求,第一、要让学生了解牛郎和织女的故事结局;第二、要给牛郎织女绘制连环画并配上相关的文字,而且只需要一节课就结束这一篇课文。看看长长的一篇文字,该如何在一节课就完成所有目标呢?开始的时候,有一点烫手山芋,无法下手的感觉,但是随着对课文的梳理,慢慢就有了思路。

第一步:快速默读全文,思考故事结局。这个问题非常简单,孩子们读完课文之后,就能够用一句话说出故事的结局:牛郎和织女被天河分隔两岸经过奋斗,每年七夕相见。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我要去他们思考:这篇文章主要写了哪几方面的内容呢?聪明的孩子稍微一思索就纷纷说出“幸福生活”、“织女被抓”、“鹊桥相会”这三个部分。

第二部:教师引领,学做连环画。在这个环节,我首先说自己想给其中的一个部分——幸福生活,制作成连环画。我准备配上织女一手牵着一个孩子,在夜色中看着天空,牛郎静静地坐在织女的身边,老牛躺在他们不远处。我给这幅画配上这样的文字:牛郎织女幸福生活,牛郎耕田,织女织布,夜晚一家人静静地在暮色中享受幸福的时光。

第三步:孩子有选择地为故事制作连环画。小组交流,大家开始为自己喜欢的部分配上图画并写上文字。先组内分享,再全班交流。孩子们上了讲台之后,纷纷说出自己选择的部分并给这一部分配上图画并添加文字,讲得精彩纷呈,不时博得其他同学的阵阵掌声。

如今,面对新的教材新的版本,需要教师不断学习,积极思考才能够应对新的要求。如今的每一篇课文,对我来说都是一种挑战,也能成为一种战胜自己我的乐趣。

部编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语文教学计划

新部编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计划

部编版语文五年级上册个人教学计划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上册教学计划

六年级上册部编教学计划

部编五年级语文教学反思

小岛教案部编五年级第15课

部编五年级下语文教学工作计划

五年语文上册考试作文范文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牛郎织女教学设计(精选12篇)】相关文章:

部编五上语文教学总结2022-11-11

部编版五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知识点复习小结2023-12-19

部编一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计划2023-12-03

部编一上教学计划2022-06-22

五年上册语文教学总结2023-01-22

部编一年级上册教学总结2023-06-12

五年级上册语文教学总结2022-12-16

部编一上语文教学总结2022-05-06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猫》教学设计2022-08-24

部编版五年级上册《少年中国说》语文教案2023-1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