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优秀合集(锦集12篇)由网友“爱吃水果马震南”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优秀合集,希望对大家的学习与工作有所帮助。
篇1:二年级美术说课稿精选优秀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同学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
2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刺猬。
3培养同学发明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
教学重点:折线的节奏
教学难点:添加背景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有一种小动物,它长得很奇怪,浑身是刺,胆子却很小,你一靠近它,它就团成一团,人们确很喜欢它,你们知道它是什么吗?对了它就是可爱的小刺猬,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画小刺猬(板书课题:画刺猬)。
步骤方法
刺猬的身体可以概括成半圆形。
它身上的刺可用折线来概括。
在图画纸上确定位置。
先画半原形。
然后画折线,注意折线的节奏。(可做单独的画线训练)
涂色并添加背静(注意与主体的和谐)。
实践操作
在同学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同学提供图片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同学的个性,多鼓励多褒扬,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课题:折纸与剪贴-孔雀
教学目标:
1通过训练使同学掌握概括基本形的方法。
2学习折纸的基本方法并剪贴羽毛进行装饰。
3培养同学动手动脑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折纸的方法
教学难点:添加羽毛装饰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一定都见过美丽的孔雀吧。它有美丽的羽毛,尤其是它的尾巴,当孔雀开屏的时候,那五光十色的羽毛更是美丽动人。这节课我们来学习用折纸的方法表示孔雀(板书课题:折纸与剪贴-孔雀)
方法技巧
将彩色手工纸裁成正方形,折成扇子形,然后将尖的一端向上翻折,这样头与尾就折出来了,然后用彩色纸剪贴羽毛。(演示方法、步骤)
折纸方法:
将正方形的对角重合对折。
将正方形相邻的两条边与对称轴重合。
再一次重合。
翻折尖部。
再一次翻折尖部。
实践操作
在同学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同学提供范样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同学的个性,多鼓励多褒扬,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篇2:二年级美术说课稿精选优秀
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同学发生热爱自然生态,维护动物的思想感情。
2综合运用学习的方法并添加特征练习画动物。
3培养同学发明性思维,添加适当的背景。
教学重点:运用基本形进行概括
教学难点:动物特征
教学过程:
欣赏导入
同学们!今天我们首先来欣赏一组动物的图片,看你喜欢那些小动物,并请你们记住它们的特征,以便我们今天把它画下来。
引导分析
为同学提供大量的图片和电视资料,挑选他们喜爱的小动物引导分析概括基本形,分析动物的特征。
实践操作
在同学实践操作的过程中为同学提供范样资料,巡回指导,因材施教,注意发挥同学的个性,多鼓励多褒扬,激发同学的学习积极性。
课堂小结
谈收获、谈体会,总结经验
篇3:二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了解大树的基本结构及其颜色、种类等特点。学习表现大与小的关系,用绘画表现有关大树的故事。2、在回忆、观察、体验中,感悟大树的结构及美感,想象出大树的相关故事。3、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和创新的意识。
教学重点:利用大与小的关系表现大树与人、大树与动物之间的故事
教学难点:画面构思和组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学生说说自己搜集的有关大树的成语,教师补充一首关于树的古诗“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咏柳》)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搜集相关传统文化的能力,对传统文化产生学习兴趣。
三、讲授新课:
(一)、你们在生活中见过哪些大树?它对我们有什么作用?
(二)、大树由哪几部分组成?不同季节的大树颜色有什么不同?
(三)、欣赏美国画家杰斯·艾伦画的《菩提树》:1、观察画家笔下的菩提树跟真实的菩提树有什么不同?2、小组讨论:你想想要是把树画大,用什么方法好呢?
(四)、出示、齐读《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五)、欣赏学生作品,说说树上树下、树洞内外都会发生什么故事?你想怎么表现?
(六)、作业要求:从不同角度表现大树的故事,体现大与小的关系,要求构思新颖,构图饱满。
设计意图:了解树的种类和作用,明确树的基本结构,感悟自然的美。学习欣赏、评析作品,培养学生的观察及评述能力,了解画面中大与小的关系。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意识。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构思、创作,教师巡视指导。
(二)、渗透宋代戴复古的“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造型表现能力,利用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创新。
五、课堂总结:
(一)、展示优秀学生作品。
(二)、引用《_规》中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设计意图:提高学生欣赏水平,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态度。
六、板书设计:
篇4:二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
教学目标:
1、了解家乡生产的各种各样的汽车,大胆用画笔表现老司机与车的故事。2、在搜集、讨论、实践中,感受科技发展给人们生活带来的变化。3、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能够力争上游,提高语言表达的能力等。
教学重点:表现老司机与车的故事
教学难点:画面组织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组织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家乡汽车发展变化的相关资料,尝试用成语概括自己的感受。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积累传统文化的习惯。
三、讲授新课:
(一)、看书中图片,对比一下说说老司机开上新车的心情是什么样的?老司机开心的神态是什么样的?
(二)、出示、齐读《_规》中的“见未真,勿轻言。知未的,勿轻传。”
(三)、欣赏书中的学生作品:哪幅画吸引你,为什么?教师引导学生注意画面的组织及色彩效果。
(四)、出示、齐读《_规》中的“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
(五)、在组内交流自己的创作想法,选出代表进行汇报。
(六)、齐读《_规》中的“凡道字,重且舒。勿急疾,勿模糊。”
(七)、作业要求:大胆表现老司机与车的故事,画面要饱满,抓住老司机的外貌特征。
设计意图:感受老司机对车的喜爱之情。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严谨的学习态度,教育学生要力争上游,提高学生语言表达的能力。掌握画面的表现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进行艺术实践,注意体现传统文化。
(二)、引用宋代戴复古《论诗十绝》中的“须教自我胸中出,切忌随人脚后行。”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将艺术实践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五、课堂总结:
(一)、展评学生作品。
(二)、利用《_规》中的“才大者,望自大”提出希望。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利用传统文化鼓励学生做有才之人。
六、板书设计:
课题
汽车的发展变化
篇5:二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
教学目标:
1、走进雕塑作品,感受其艺术魅力并领略世界各种不同文化。2、通过搜集、讨论、欣赏、评述,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学会欣赏雕塑。3、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事要全身心地投入,有团队意识,重视自学等。
教学重点:学会欣赏雕塑
教学难点:准确理解、感悟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检查学生的学习用品,做好学习准备。
二、导入新课:
(一)、师吟诵南朝刘勰的“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
(二)、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是怎样的呢?我们应该如何去欣赏?板出课题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事要全身心地投入,引发学生学习兴趣,明确要求。
三、讲授新课:
(一)、采取小组竞赛的形式,必答题手写,抢答题口述,欣赏题讨论后作答。
(二)、必答题,组员轮流作答:1、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主题是什么?2、园内摆放有来自几大洲多少个国家多少位雕塑家的多少件作品?3、这是一座什么样的主题公园?4、主题雕塑是什么?
(三)、出示、齐读《古今贤文》中的“一花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
(四)、抢答题,检验课前搜集的效果:1、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是如何体现“友谊、和平、春天”这一主题的?2、用传统文化概括书中雕塑作品的主题。
(五)、齐读《礼记》中的“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六)、欣赏题,组内讨论,抓住要点快速回答:1、书中哪两件作品内容一致,表现形式有什么不同?2、选择感兴趣的一件作品从内容、表现形式、材质、整体效果等方面进行介绍。
设计意图:了解学习形式。对长春世界雕塑公园有个整体认知。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团队意识,教育学生重视课前的自学。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学会欣赏、评述雕塑。
四、课堂练习:
(一)、学生写一篇参观长春世界雕塑公园的观后感,文中体现适宜的传统文化。
(二)、教师巡视指导,相机渗透传统文化。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运用传统文化的能力,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五、课堂总结:
(一)、组内选代表在全班交流。
(二)、渗透《论语》中的“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设计意图:利用传统文化培养学生虚心好学的态度,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六、板书设计:
课题
友谊
和平一花独放不是春
春天百花齐放春满园
篇6:二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精选
《百变卡通玩具》是岭南版美术教材二年级的一课,主要是让学生感受卡通形象夸张的比例百变卡通玩具;知道“百变卡通玩具”正、反面的设计百变卡通玩具方法。朱平青老师是一位教学经验非常丰富的老师,能较好的把握课堂的变化,下面谈谈他这节课:
1、朴实、常态
一节课的好与不好很难有一个严格的标准,朱老师这节课用很朴实的语言和方法去讲解这节课。作为研讨课,其他老师也能够借鉴,回去之后也能操作,效果好,这就是常态课,我觉得现在多一些大家都能用的常态课,就是好的课。
2、教师用心,学生开心
在教学的导入用了一个小小的魔术,一下就把学生的注意力集中起来了,而且让几位学生亲身经历这种魔术的过程,学生是那样的兴奋,对这节课就有一个期盼。虽然一个小小的魔术导入,但教师要花费很多功夫,这个卡通道具很精美,朱老师很用心。
3、小小遗憾
一节课有的设置不可能是那样的完美,有时会有意外发生。朱老师这节课就出现了这种意外。这节课本身也许不适合二年级的学生,可能有些难度。朱老师也没想到在折纸这个环节卡住了,花了很长的时间,有些学生到最后还是不会。导致后面的时间不够,完不成作业,有些小小的遗憾。但我觉得可以给大家更多的思考,也是节不错的课!
篇7:二年级美术上册喂,你好说课稿优秀
课题:《喂,你好》
一、课堂类型:设计·应用
二、教学目标:
1、简单了解电话的发展史
2、学习用泥或纸盒等材料设计、制作电话机、手机,培养学生的创新和造型能力
3、强调丰富的想象,体验创造的乐趣
三、教学重点:
电话机的制作。
四、教学难点:
1、电话发展史
2、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设计有特点。
五、课前准备:
1、多媒体课件、电话机一只。
2、学生准备:橡皮泥、合适的纸盒、彩纸、剪刀、胶水等。
六、课时:一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
1、过年的时候我们和在他乡的亲人联系最方便快捷的方法是什么?打电话
2、电话做为我们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通讯工具,缩短了人与人之间的距离。
3、打电话的时候我们常说的一句话是什么?喂你好。揭题: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喂,你好!》。(板书课题)
4、师:小朋友知道一百多年前的电话是什么样吗?想看看吗?今天,我们一起坐上时空飞船去游览一下。
(二)、了解电话的发展
1、多媒体展示:时空飞船出发,穿过时空隧道,来到1876年,师介绍苏格兰医生贝尔发明了第一部电话。
过渡:一百多年前的电话只有一个话筒和听筒,功能和款式非常简单,哪几十年前的电话又是什么模样呢?
2、多媒体展示:老电话机图片(没有拨号盘和用拨号盘的电话机。)师:最早的电话机没有拨号盘,所有的通话都通过接线员进行。
过渡:小朋友,几十年过去了,大家快坐上时空飞船,回到现在去看看电话机变成什么样了?
3、多媒体展示:现在各种固定电话照片。
师问:小朋友,看完了电话发展的历史,大家有什么想法呢?
小结:是啊,时代在前进,科技在发展,虽然只不过是1的时间,电话机有了非常大的变化,它们的形状都不相同,很多电话的造型十分可爱、特别,色彩也搭配漂亮和谐。
(三)、制作电话
1、引导创意:
现在,老师请小朋友想想未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的?
2、提出制作要求:今天,老师请小朋友也来设计制作一只未来的电话。在做之前,我们先来回忆一下橡皮泥的制作方法。(学生说,老师演示)
3、我们除了用橡皮泥制作电话机,还可以用什么来做?(可以用纸盒或彩纸来做。)
4、学生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四)、展示、交流作品。
1、把学生做好的电话机贴到前面的黑板上。
2、老师请学生来挑选自己喜欢的电话。让学生说说为什么选它。同时请制作的小朋友说说这只未来的电话是怎样设计的,有什么特色。
(五)、课堂总结,收拾整理。
1、小朋友,你们今天设计的电话都很有特色,有的造型别致,有的色彩漂亮,有的电话功能奇特,老师非常喜欢。课后小朋友可以把这些作品再相互交流欣赏。
2、请每一位小朋友把自己的用具收拾好,把垃圾放在课桌上的纸盒中。
3、下课可以用自己设计电话机和你的好朋友打个电话,说说心里话。
篇8:二年级美术上册喂,你好说课稿优秀
课时:1课时
教学重、难点:
1、设计方法。
2、拓展思维。
教具学具:垫板、尺子、铅笔、剪刀、牙签、橡皮泥、纸盒、彩纸等。相关欣赏资料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导入课题
实验游戏 :取自然课的纸口杯与线制成的电话,请俩生表演打电话。
揭示课题:喂,你好
二、讲授新课
1、设计原则
通过图片资料简介电话的有关知识;欣赏一些电话机的设计,“这些电话机给你的印象?”引导学生认识到设计要新颖独特。激发学生的兴趣,“自己设计电话机。”
2、师示范设计一款喇叭花电话机,生纠正,引导生认识到设计原则:造型新颖的同时要满足听、说、拨号的基本功能。
欣赏达利作品《虾形电话》、《唇形沙发》等,“是否符合新与用的设计原则。”
3、设计方法
分析作品:唇形沙发、彩色热水瓶、一个超现实的房间
问题:“它是一个沙发,它象什么?”(嘴唇)“人的嘴唇是这么大吗?”“它是运用了什么方法设计成沙发的。”(夸张)
“这一组彩色热水瓶圆圆的瓶盖、扁扁的瓶嘴、胖胖的瓶身,象什么?”(企鹅)它是运用什么方法设计的。(变形)
“它是怎么设计成一个房间的?”“想想设计师是怎样设计的。”(把人的脸通过夸张、重组的方法设计成一个特别的房间。)
“设计师从哪里寻找设计资料的?他们运用了哪些方法?”
讨论:“我们还可以把哪些东西变成我们的设计资料?我们还有其它方法吗?”引导学生认识到把生活中常见的人物、五官、字母、建筑及各种自然物,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设计电话机。
4、设计材料
问题:“可以用什么材料来表现。”指生答。
5、讨论交流
“我想设计什么样的电话机,它有什么特点。”
三、学生创作
四、展示作品:以打电话的游戏方式介绍自己的设计,交流电话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什么。
五、收拾整理:提醒学生收拾整理工具材料,保持环境的卫生和整洁。
六、课后拓展:收集有关电话机的资料。运用综合材料设计、制作新颖的电话机。
篇9:二年级美术上册喂,你好说课稿优秀
课时:2课时
学习领域:设计_应用
教材简析:
电话,现在已经是每个家庭都拥有的通讯工具了,用简单的材料来制作电话,可以让学生体验材料带来的美感,以及创造的乐趣。
教学目标:
教学重难点:
1.能否在制作方法上有所创新。
2.能否突破电话常规的造型与色彩进行大胆的想象与创造。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垫板、彩泥、纸盒、剪刀、胶水、牙签、彩纸、彩笔等材料。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教师范作,各种电话的彩色招贴画。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施教时间:9月22日——9月24日
活动一:
教师带来各个时期的电话模型,引起学生兴趣。以讲故事的形式让学生了解电话的发展历史遗迹电话的一些知识,欣赏一些电话的造型。
引导学生讨论:你在超市、商店、别人家里,还见过什么样子的电话?我们将来的电话会是什么样子?
活动二:
欣赏达利《虾形电话》《唇型沙发》及同龄人运用彩泥制作的电话作品。
以“玉米形电话机”为例,师生共同探讨可以运用哪些彩泥的制作技法来表现。
讨论完后,教师迅速的现场示范一个。
活动三:
引导学生把生活中常见的建筑、人物、五官、字母等常见的东西,通过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运用彩泥之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机,体验造型的快乐。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超市特卖会”,作业展示,引导学生以介绍产品的形式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构思与制作。
教师发给每一组几张“代币券”,组里派代表购买大家感到最满意的电话,最后评出“欢迎的商品”。
活动五:
收拾与整理。
布置下一节课带纸盒子及其它制作工具、材料。
第二节
施教时间:9月24日-9月26日
活动一:
教师出示自己用纸盒制作的双屏翻盖手机装作与学生通电话步入教室,引起学生兴趣。
教师将这个手机传给各组看看,请孩子们说说老师是怎样将盒子改造成手机的。
活动二:
教师将自己带来的各种电话、手机的彩色广告发到各组,请同学每研究一下,并将大家带来的材料堆到一起,看看最适合做哪一种电话。
教师以学生们都很熟悉的“天线宝宝”形电话为例进行示范。请学生从自己组的材料中找出一个最适合做这个电话的盒子交给老师。大家一起讨论怎样将盒子改造成需要的形状。
教师根据大家讨论的结果对盒子进行剪、切、贴等改造。并根据大家的建议进行贴、画等造型。
启发学生考虑可以怎样来制作凸起的按键。
活动三:
鼓励学生通过动脑与合作,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利用盒子、彩色纸、小扣子等材料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
学生制作,教师指导。
活动四:
“电话传情”表演,每组推选两位同学拿着自己制作的电话表演打电话,在表演过程中交流情感,分享快乐,体现电话给我们生活带来的方便。
课后拓展:
了解生活中常用的电话号码,如火警、查号台等。
札记:
学生们对于手机的熟悉和乐于表现的程度远远超过了对电话的热情。他们熟悉新上市的每一种收集的样式、功能特点,对手机上的每一个按键、插口都了如指掌。这让我既兴奋又担忧:他们能很快的用彩泥或纸盒将手机表现出来,但让他们大胆的运用夸张、变形、重组等方法制作出与众不同的电话却很难。于是我让孩子们想向未来世界的通讯发展,想向未来的材料,一点点的启发,鼓励,这才使得他们放弃了对实物的“克隆”而转向了想象制作。看来孩子们对表现对象太熟悉了也不好。
篇10:四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优秀
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了解纸艺穿编的规律,运用常见的穿编方法,设计制作简单的生活、装饰用品;
2.在学习中体会穿编这一工艺制作的实用及装饰功能,感受纸艺穿编的乐趣,培养看图动手操作能力及设计、工艺制作意识。
教学重点:用纸带穿编的方法制作简单的生活用品(小方篮)及纸带穿编工艺的运用。
教学难点:纸带穿编方法及小方篮的制作
教学关键:观察讨论纸带穿编的规律,引导如何使小方提篮立起来及篮口处理;观察两种不同色彩交织成的纹理,并运用到装饰中。
课前准备:各色纸条、幻灯教学文件、范例,剪刀、粘合材料等。
教学过程
1、以谈话形式引导学生观察范作指导学生欣赏这是什么呢?它美吗?
你想知道它们是怎么做成的吗?
2、幻灯出示作品
观察范作,说说它美的地方,并试着寻找规律,说说它的实用性和装饰性。
指导学生看图自学穿编技能。
①有什么规律,要注意什么?
拆解范作(与学生试做结合)
②如何使小篮子立起来?
③你有没有什么办法在篮子上作装饰?
④怎么处理篮子的开口?
3、指导学生看幻灯制作图编制小篮子。
4、作品展示与评价
引导学生从作品的精细美观评价,总结穿编规律(一上一下交织)。
小结:穿编在生活中还有很多运用,可以使用不同的材料进行穿编,还有其他编法。只要你开动脑筋,动手创造,就会有与众不同的作品诞生。
1、展示穿编的其他作品(小果篮、装饰图案、创意篮子等)
2、布置课后拓展作业(上网自学创意篮子的制作)
篇11:五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优秀
教学重点
了解人物动态变化的特征及动态线的确定。
教学难点
使学生在画人物动态时,如何掌握动态的特征及其速写方法。
教学准备:
人物动态速写印刷品,范画,动态速写过程图等。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检查学生的常规。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教师的动态速写范画让学生观看 肖像艺术,接着向学生讲解速写的涵义。速写是有记录生活,为创作准备素材之用,也是绘画的一个门类,这要求以迅速、概括的方法描绘对象,通常是用简洁的线条来记录各种形象和动态的。
2、根据教材分析,讲述人物动态的运动规律和动态速写的基本方法。人的动态千变万化,这些变化都是由头、躯干和四肢的屈伸及摆而形成的,如颈、腰、肩、肘、膝等主要关节,每个关节的转动屈伸均有一定限度和范围,在活动中
人体的重心经常移动,身体的不平衡与平衡相互交替,这就形成各种有节奏的优美的动作。速写就是要用较短的时间把人物的动态特征准确的描绘下来。
3、挂出教师预先绘制的动作速写过程图,并用粉笔在黑板上作示范,使学生明确速写过程(从动态线开始,然后再画其他,从整体到局部)。在示范时,注意向学生讲解人体的各部分的基本比例运动规律和袋子体重心。指导学生阅读课文,理解人体比例及速写步骤。
三、学生速写。
(要求学生一开始就要把注意力 肖像艺术,放在观察掌握人物动作的大势早,经过分析找出动作的重心、支撑点和动作特征的动态线,然后在画面定位,用简括的线条轻轻勾出,不要把注意力放在细节上。)教师巡回辅导。学生分组互画,每组选一个同学为模特儿,供同学写生。速写时间为20分钟。
四、讲评:
抓住动态的表现作重点讲评。
篇12:四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优秀
教学目的:
1、培养学生丰富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2、培养学生造型表现力及构图能力。
3、培养学生动力操作能力。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想象、构思、创作
教学难点:取材新颖、独特,构图完美,造型生动。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二、讲授新课
1、导入:同学们是否到游乐场玩过?你们都玩了些什么呢?
学生回答
师导出课题:梦幻之国
2、激发想象:同学们你们大胆发挥想象自己设计出有趣、新颖的游乐设施,我们比一比谁相象出的设施最棒。
3、欣赏:引导学生欣赏优秀作品。
先让学生自己欣赏作品,再请个别学生说出对作品的理解,最后老师从作品的构思、构图、色彩、技法上进行补充和讲解。
4、归纳作画步骤:
A、思取材 B、构图 C、确定表现技法 D、完成作品
三、布置作业:用绘画等形式表现儿童游乐园的场面。
四、课堂辅导:巡回指导,协助创作上的困难。
五、作品赏析:展示作品,并点评。
六、课堂小结:师总结本堂课学生学习及掌握知识的情况,鼓励学生不断努力提高。
四年级美术上册说课稿范文三:假如我是汽车设计师
教学目的
1、初步掌握有关的汽车知识及其构造。
2、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及动手制作能力。
3、从小树立远大理想、认真科学。
教学重点、难点
汽车的构思及设计
课前准备:汽车图片、彩色绘画颜料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简介人类交通工具的变化。
二、讲授新课
1、出示汽车图片
2、了解汽车的构造
3、谈谈现有汽车的不足。
4、针对不足指出改进设想及理由。
三、学生练习
1、定草图。
2、修改。
3、定稿。
4、上色。
四、作业展评
1、展示作业
2、作业欣赏
3、教师小结
五、课后拓展
用废弃的纸盒等材料做自己设计的汽车。

【二年级上册美术说课稿优秀合集(锦集12篇)】相关文章:
小学美术一年级说课稿范文2023-01-01
三年级美术上册会响的玩具说课稿精选锦集2022-05-06
八年级美术《我喜爱的书》说课稿2022-11-11
小学一年级美术上册《鱼儿游游》说课稿2023-09-23
美术会变的线条二年级说课稿2023-03-06
初中美术说课稿2023-07-14
初中美术《东皋印派》说课稿2022-12-28
一年级画说课稿2022-08-24
《风》的说课稿2024-01-09
二年级美术课《神鸟变树》说课稿2022-0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