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电影院》说课稿(集锦16篇)由网友“spike”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数学《电影院》说课稿,欢迎阅读与收藏。
篇1:数学《电影院》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电影院》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8、29页。
二、说教材内容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
三、说学生状况分析
三(1)班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四、说学习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估算
出示课件:1246
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估出来的?说说你的想法!
(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小结:根据刚才我们估算的过程,我们知道了: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把两个乘数估成最接近他的整十数或者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估成最接近他的整十数;根据我们的估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1246的准确结果就在450到600之间。大家的估算能力也很棒!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笔算能力是不是也是这么棒?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刚才的测试,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真的都非常的聪明,现在,我们就带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帮助笑笑解决一个难题:请看大屏幕。
(三)探究新知
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通过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电影院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谁能告诉老师它的算式怎样来列?板书:2126或2621,好,请大家先来估一估电影院里大约有多少个座位?请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答案?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2030=600(把21估成20,把26估成30,得出结果是300)
2025=500(把21估成20,把26估成25,得出结果是500)
2130=630(21不变,把26估成30,得出结果是6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反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只要学生讲的合理就给以肯定。】
3、笑笑说我们要组织500名同学去看电影,坐得下吗?根据我们所估算的结果是能够坐的下,也知道了2621的准确结果在500到630之间。因为估算的结果都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应该来算一算他的准确答案?
4、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准确算一算它的结果。老师巡视,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一:2120=420 216=126 420+126=546
方法二:2620=520 261=26 520+26=546
方法三:2637=546
方法四:用竖式解决。
5、竖式中的进位。
重点对竖式计算进行汇报。让学生进行质疑,并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四)课堂作业设计
1、男女pk
男:1536
女:3615(通过对这道题的比较和计算,给学生渗透乘法可以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来对乘法进行验算)
2、生活中的数学
回民中学共有4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45名同学,请问:回民中学共有多少学生?
1)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出题目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班内反馈:4945=2205(名)。答:回民中学共有2205名学生。
(重点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的过程。对做对的学生给以鼓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希望大家能够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谈谈自己今天的收获,可以是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学习方法。2、评价自己所在小组和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2621=546(个)
答:这个电影院共有546个座位。
六、说说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自觉估算的意识。另外,本节课还体现鼓励算法多样化,因为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算法多样化不是目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让学生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从而自觉掌握或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并体会数学的灵活性。综观整堂课,我力求做到了: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存在主要问题:
1、没有提接近概念,2126= 只说把21看作20,把26看作25,是不够明确。应该说三21接近20,26接近25。以至学生把估算当心算、速算等准确算法了,不易得出估算方法。
2、选取例题不够典型。2126= 其中26数居中,如果选取个位数偏大、偏小做法,便于灌输估算的理念,为四舍五入法的学习作准备,例如:2128= 可以说,21接近20,28接近30,2030=600。就方便多了。
3、总结时教师说的过多,而给学生陈述的机会太少,应让同学多说,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复习引入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用时过多,以致学生在基本练习和解决应用题时时间过于仓促。也就是说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较少。
篇2:数学《电影院》说课稿
北师大版数学《电影院》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8、29页。
二、说教材内容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
三、说学生状况分析
三(1)班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四、说学习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估算
出示课件:1246
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估出来的'?说说你的想法!
(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小结:根据刚才我们估算的过程,我们知道了: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把两个乘数估成最接近他的整十数或者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估成最接近他的整十数;根据我们的估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1246的准确结果就在450到600之间。大家的估算能力也很棒!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笔算能力是不是也是这么棒?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刚才的测试,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真的都非常的聪明,现在,我们就带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帮助笑笑解决一个难题:请看大屏幕
(三)探究新知
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通过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电影院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谁能告诉老师它的算式怎样来列?板书:2126或 2621,好,请大家先来估一估电影院里大约有多少个座位?请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答案?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2030=600(把21估成20,把26估成30,得出结果是300)
2025=500(把21估成20,把26估成25,得出结果是500)
2130=630(21不变,把26估成30,得出结果是6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反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只要学生讲的合理就给以肯定。】
3、笑笑说我们要组织500名同学去看电影,坐得下吗?根据我们所估算的结果是能够坐的下,也知道了2621的准确结果在500到630之间。因为估算的结果都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应该来算一算他的准确答案?
4、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准确算一算它的结果。老师巡视,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电影院》说课稿二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电影院》说课稿二可能出现的方法有:
方法一:2120=420 216=126 420+126=546
方法二:2620=520 261=26 520+26=546
方法三:2637=546
方法四:用竖式解决
6、竖式中的进位
重点对竖式计算进行汇报。让学生进行质疑,并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四)课堂作业设计
1、男女pk
男:1536 女:3615(通过对这道题的比较和计算,给学生渗透乘法可以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来对乘法进行验算)
2、生活中的数学
回民中学共有4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45名同学,请问:回民中学共有多少学生?
1)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出题目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班内反馈 4945=2205(名) 答:回民中学共有2205名学生。
(重点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的过程。对做对的学生给以鼓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希望大家能够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谈谈自己今天的收获,可以是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学习方法。2、评价自己所在小组和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2621=546(个)
答:这个电影院共有546个座位。
六、说说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自觉估算的意识。另外,本节课还体现鼓励算法多样化,因为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算法多样化不是目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让学生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从而自觉掌握或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并体会数学的灵活性。综观整堂课,我力求做到了: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存在主要问题:
1、没有提接近概念,2126= 只说把21看作20,把26看作25,是不够明确。应该说三21接近20,26接近25。以至学生把估算当心算、速算等准确算法了,不易得出估算方法。
2、选取例题不够典型。2126= 其中26数居中,如果选取个位数偏大、偏小做法,便于灌输估算的理念,为四舍五入法的学习作准备,例如:2128= 可以说,21接近20,28接近30,2030=600。就方便多了。
3、总结时教师说的过多,而给学生陈述的机会太少,应让同学
多说,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复习引入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用时过多,以致学生在基本练习和解决应用题时时间过于仓促。也就是说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较少。
篇3:《电影院》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基础教育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29页。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感知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重、难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课件、学生活动记录表,答题卡,学生评价表。
六、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
生:喜欢。
今天我们就在数学课上看一场电影好吗?(板书:电影院)
播放动画片
师:同学们刚才看的动画片好看吗?
生:好
师:我们的学习伙伴笑笑也来到的电影院,她还给我们带来了问题?同学们愿不愿意先帮助她呀?
生:愿意
师:同学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2、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1)课件播放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你从图中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2)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 : 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生: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让我们来看笑笑遇到和我们的问题一样吗?
设计意图:从动画片中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将学生的注意引入内容,让他全身心地走进数学的门槛。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估一估
课件出示笑笑的话.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能坐下吗?
生:我估计有500个.
生我估计有520个.
师:刚才我们估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你估的数字比较准确呢?
生:学生说出需要计算2621=?
师:真不错,除了2621还可以怎么写2126( 教师板书2621 2126)
(2)、梳理思路,小组合作交流
师:在小组内独立思考2分钟,如果你在小组里发言,你准备讲哪些计算方法现在开始准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小组交流做准备,学生通过整理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为数学的交流作准备。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在有交流准备的'基础上,再开展小组交流,可能会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的活动更有成效。
(3)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相互取长补短。
在交流中有两个要求:
⑴ 你注意听小组内每位同学的意见、方法;
⑵ 请组长边听边记下你们小组的活动情况。最后由小组长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加以汇总,下面开始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一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个过程,试图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并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想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2、整理成果、优化算法
(1)小组汇报,整理成果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成果,首先说说你们研究了几种方法,选出你们组最喜欢的算法向大家介绍。
生:我们组的算法是:
师:其它小组和有没有喜欢和它不一样的方法?
生:
师:老师把同学们的各种研究成果汇总了一下,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几种方法
师: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你认为哪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生:列竖式。
师:竖式这种计算表达式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掌握的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顾一下竖式这种表达式的每一步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计算方法优劣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受比较计算方法的优劣,可以选择计算时间的长短,方法是否具有一般性等多种标准,体验到方法是否优劣,可能还会因人而异,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另外,在比较优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优化算法、共同学习、
师:我们在列竖式时首先应该注意什么?
生:竖位对齐。
师:数位就像每一个房间,每个数字不能把房间走错。我们在写的时候首先要把房间排列整齐。
师:两个乘数的末尾首先要对齐,个位和个位的房间排整齐,十位和十位的房间对整齐.师:我们排好后,怎样相乘?
生:用1先乘6和2
师:(用手遮住2)用第二个乘数上的个位1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个数(师用红色粉笔画出)将所得的积应写在哪个房间的下面呢?
生:1乘6等于6,写在个位上,1乘2等于2写在十位上.
师:这里的2表示2吗?
生:表示2个十.
师:哪它应该进哪个房间呢?
生:应该进十位.
师:下一步怎么算呢?
生:用2乘6等于12,2乘2等于4,12加4等于52。
师:用第二乘数十位上的2分别与第一个乘数每一位相乘
师:这时房间应该怎么进?
生:这里的2代表2个十,2个十和6相乘是12个十,这里的2表示的是2个十所以进十位的房间,1表示的1个百,所以进百位的房间.
师:下来怎么办?
生:用2乘2等于4加上刚才进的1等于5
师:这里的4为什么进百位的房间呢?
生: 2乘2实际表示的是20乘20等于400,所以4应该进到百位的房间,刚才百位里有一个1了,再加上4就是5.
师:我们把房间安排好后,怎么办.
生:把它们加起来.
师:同学们说的真好.
师:我们来看看每二个算式,谁愿意上来当小老师,说一说你的每一步是怎么计算的?
学生板演并叙述.教师指导
师:请同学们用自已的在小组内说一说你是怎样计算竖式每一步。
师:通过刚才同学们的研究,我们应该告诉笑笑,500名学生能坐下吗?
生:能。
教师把师答完整。
师小结:我们刚才在看电影中帮助笑笑解决了问题,同时也研究了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现在大家和笑笑一起进电影院把我们的动画片看完好吗?
继续播放动画片。
(设计意图:由于三年级学生年龄比较小,经过长时间的学习,注意力开始不集中,这时播放动画片,使学生得到短暂的体息,为下面能集中集力做好练习打下基础)
三、巩固算法、推广应用
师:同学们,我们现在再来个闯关游戏好吗?
出示第一关
1、小组接力赛:摘苹果。
(比赛规则:每一组都有一张这样的苹果图片,苹果上有4道题,小组合作,往下传着写,直到把苹果上的题全部作完,做得又对又快的小组就是冠军。)
2、我来当医生。、
3、考考自已
每个学生给自己出2个两位数乘两位数的题目,先自己笔算,再在小组内同学交换批改。
4、试试你的眼力
2463 3642
6964 4696
(设计意图:让学生初步感知到上面每一个算式,左右两边具有反序的关系,从左往右读2463,如果这个算式从右往左读,就得到3642,而这两个积是相等的,从中感到学习数学的乐趣)
师:老师问:很有趣,对吗?有点像回文诗。在数学里我们叫它回文算式。
四、交流收获、总结评价
1、这节课我们的学习过程是怎样的?你有什么收获吗?
师:同学们,俗话说条条道路通罗马,解决同一个问题的方法很多,比如说从学校到老师家有很多路可以走,我可以走最近的那条路,也可以绕个弯再回到家。数学学习也一样。今天大家通过自主探索和交流,研究出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方法,真了不起!希望大家今后也能多思考,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好你身边的数学问题。
2、请学生拿出评价卡:
首先让每个学生根据自己这节课的感受给评价卡上的我画上表情,然后再请你周围的同学或老师再给自己一个评价。
请学生把这张评价卡保存在你自己的成长记录里。
(以上活动可延伸到课外,只要求学生当天完成就可以了。
板书设计: 电影院
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进位)
2621=546(个) 2126=546(个)
26 21
2126
26126
52 42
546546
答:500名同学看电影能坐得下
篇4:《电影院》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基础教育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28-29页。
二、教材内容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
三、学生状况分析
我班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四、学习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能解决一些简单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
(1)在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进一步培养学生观察思考、比较分析、归纳总结、与人交流、合作学习的能力。
(2)进一步培养学生联系实际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在学习及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的、丰富的情感体验,感知数学的价值,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培养学生良好的思考问题的习惯。
(2)使学生感受到数学能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增强对数学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五、教学重、难点:
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竖式计算方法。
六、教具准备:
课件、学生活动记录表,答题卡,学生评价表。
七、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创设情境
师:同学们喜欢看电影吗?
生:喜欢。
今天我们就在数学课上看一场电影好吗?(板书:电影院)
播放动画片
师:同学们刚才看的动画片好看吗?
生:好
师:我们的学习伙伴笑笑也来到的电影院,她还给我们带来了问题?同学们愿不愿意先帮助她呀?
生:愿意
师:同学们真是助人为乐的好孩子.
2、观察情景图,提出数学问题
1)课件播放情景图,让学生仔细观察,找出图中的数学信息
师:你从图中能看到哪些数学信息?
生:有500人,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
2)师:根据数学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
生:电影院的座位够吗?
生: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师:让我们来看笑笑遇到和我们的问题一样吗?
设计意图:从动画片中引出需要解决的问题,使自主探究变成学生的一种需求。这样,在短时间内就将学生的注意引入内容,让他全身心地走进数学的“门槛”。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自主探索、解决问题
(1)估一估
课件出示笑笑的话.
师:请同学们估一估这个电影院一共有多少个座位?能坐下吗?
生:我估计有500个.
生我估计有520个.
师:刚才我们估的只是一个大概的数字,想一想有什么方法能说明你估的数字比较准确呢?
生:学生说出需要计算26×21=?
师:真不错,除了26×21还可以怎么写21×26(教师板书26×2121×26)
(2)、梳理思路,小组合作交流
师:在小组内独立思考2分钟,如果你在小组里发言,你准备讲哪些计算方法现在开始准备。”
设计意图:这个环节主要是为小组交流做准备,学生通过整理已有的解决问题的方法和思路,培养学生归纳的能力。为数学的交流作准备。在学生独立思考,并在有交流准备的基础上,再开展小组交流,可能会使得每一个学生在小组中的活动更有成效。
(3)小组同学交流一下,相互取长补短。
在交流中有两个要求:
⑴你注意听小组内每位同学的意见、方法;
⑵请组长边听边记下你们小组的活动情况。最后由小组长将你们的研究成果加以汇总,下面开始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小组交流,相互取长补短”,一般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交流。在小组内每一个同学都讲述自己的解题方法,并对其他同学的解法,充分发表自己的看法。通过这个过程,试图培养学生数学交流的能力,并通过交流使学生学会倾听,学会换位思考。最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每个小组推荐一名代表,向全班同学报告小组的研究成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想培养学生归纳整理的能力和合作的意识。
2、整理成果、优化算法
(1)小组汇报,整理成果
师:哪个小组先来汇报你们的成果,首先说说你们研究了几种方法,选出你们组最喜欢的算法向大家介绍。
生:我们组的算法是:
师:其它小组和有没有喜欢和它不一样的方法?
生:
师:老师把同学们的各种研究成果汇总了一下,同学们请看大屏幕。课件演示几种方法
师:在这些研究成果中,你认为哪种方法你觉得哪种方法比较简便?哪种方法更适合你?
生:列竖式。
师:竖式这种计算表达式是我们今天要重点掌握的方法。
师:通过刚才的研究,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回顾一下竖式这种表达式的每一步计算过程是怎样的。
设计意图:这一教学环节,主要想让学生通过对各种计算方法优劣的比较,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比较的能力,并通过这一过程使学生感受比较计算方法的优劣,可以选择计算时间的长短,方法是否具有一般性等多种标准,体验到方法是否优劣,可能还会因人而异,从而受到辩证唯物主义的启蒙教育。另外,在比较优劣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2)优化算法、共同学习、
师:我们在列竖式时首先应该注意什么?
生:竖位对齐。
师:数位就像每一个房间,每个数字不能把房间走错。我们在写的时候首先要把房间排列整齐。
师:两个乘数的末尾首先要对齐,个位和个位的房间排整齐,十位和十位的房间对整齐.师:我们排好后,怎样相乘?
生:用1先乘6和2
师:(用手遮住2)用第二个乘数上的个位1分别去乘第一个乘数的每一个数(师用红色粉笔画出)将所得的积应写在哪个房间的下面呢?
生:1乘6等于6,写在个位上,1乘2等于2写在十位上.
师:这里的2表示2吗?
生:表示2个十.
篇5:《电影院》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28、29页。
二、说教材内容分析
这部分知识的教学是建立在上节课学习了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以及对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经验的基础上进行的,目的是使学生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本节课主要通过电影院这一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在引导学生观察的基础上,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让学生在经历具体的活动中,拓展学生的思维,体验算法策略的多样化,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算法。
三、说学生状况分析
三(1)班学生思维活跃,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并具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较强的实践能力;能结合具体情境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已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对处理乘法的进位,也有一定的经验,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将更进一步的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的算法。
四、说学习目标
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2、对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
3、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感受数学的'应用价值,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五、说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估算
出示课件:1246
你能用最快的速度说出它的结果大约是多少吗?你是怎样估出来的?说说你的想法!
(培养学生估算意识和估算能力。)
小结:根据刚才我们估算的过程,我们知道了:估算的时候,我们可以同时把两个乘数估成最接近他的整十数或者一个乘数不变,另一个乘数估成最接近他的整十数;根据我们的估算结果,我们可以得出1246的准确结果就在450到600之间。大家的估算能力也很棒!接下来老师要考考你们的笔算能力是不是也是这么棒?
(二)创设情景,导入新课
通过刚才的测试,老师发现咱们班的同学真的都非常的聪明,现在,我们就带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来帮助笑笑解决一个难题:请看大屏幕
(三)探究新知
1、从图中,你能得到哪些数学信息?(一共有21排座位,每排可坐26人)通过这两条数学信息,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电影院里一共有多少个座位?)
2、谁能告诉老师它的算式怎样来列?板书:2126或2621,好,请大家先来估一估电影院里大约有多少个座位?请说说你是怎样想的?谁还有不同的答案?说说你的想法
学生可能出现的结果有:
20xx=600(把21估成20,把26估成30,得出结果是300)
20xx=500(把21估成20,把26估成25,得出结果是500)
2130=630(21不变,把26估成30,得出结果是630)
【让学生独立思考后在班内反馈,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思考过程,只要学生讲的合理就给以肯定。】
3、笑笑说我们要组织500名同学去看电影,坐得下吗?根据我们所估算的结果是能够坐的下,也知道了2621的准确结果在500到630之间。因为估算的结果都是不准确的,所以我们应该来算一算他的准确答案?
4、现在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法来准确算一算它的结果。老师巡视,找出不同的方法进行板演。
方法一:2120=46=126420+126=546
方法二:2620=520261=26520+26=546
方法三:2637=546
方法四:用竖式解决
6、竖式中的进位
重点对竖式计算进行汇报。让学生进行质疑,并在质疑和释疑的过程中,让学生掌握有进位的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算法和算理。
(四)课堂作业设计
1、男女pk
男:1536女:3615(通过对这道题的比较和计算,给学生渗透乘法可以用交换两个乘数的位置来对乘法进行验算)
2、生活中的数学
回民中学共有49个班,平均每个班有45名同学,请问:回民中学共有多少学生?
1)让学生仔细审题,找出题目的数学信息和数学问题。
2)学生独立完成题目。
3)班内反馈4945=2205(名)答:回民中学共有2205名学生。
(重点让学生说出算式的意义和计算的过程。对做对的学生给以鼓励。
(五)课堂小结
同学们,学完这节课,你有什么新的收获?希望大家能够用所学的新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
(1、谈谈自己今天的收获,可以是学习的内容,也可以是自己学习方法。2、评价自己所在小组和自己今天的表现如何?)
(六)板书设计
两位数乘两位数(进位乘法)
2621=546(个)
答:这个电影院共有546个座位。
六、说说教学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我先让学生用估算解决问题,并解释估算的过程,培养学生自觉估算的意识。另外,本节课还体现鼓励算法多样化,因为算法多样化是计算教学中促进每个学生在各自基础上得到发展的一个有效途径。然而,算法多样化不是目的,在教学时引导学生进行优化,让学生了解各种算法的特点,从而自觉掌握或优化适合自己的算法,并体会数学的灵活性。综观整堂课,我力求做到了:教师灌输得不多,而师生的启发对话多,学生之间合作交流多,学生自主学习多,教师只是一个组织者、引导着和参与者,努力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不仅积极参与每一个教学环节,切身去感受学习数学的快乐,品尝了成功的喜悦,而且尽量使不同的学生得到不同的发展,满足学生求知、参与、成功、交流和自尊的需要。
存在主要问题:
1、没有提接近概念,2126=只说把21看作20,把26看作25,是不够明确。应该说三21接近20,26接近25。以至学生把估算当心算、速算等准确算法了,不易得出估算方法。
2、选取例题不够典型。2126=其中26数居中,如果选取个位数偏大、偏小做法,便于灌输估算的理念,为四舍五入法的学习作准备,例如:2128=可以说,21接近20,28接近30,20xx=600。就方便多了。
3、总结时教师说的过多,而给学生陈述的机会太少,应让同学多说,培养学生的语言组织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4、在复习引入和探究新知的过程中用时过多,以致学生在基本练习和解决应用题时时间过于仓促。也就是说给学生自主练习的时间较少。
篇6:三年级下册数学电影院教案
教学目标:1、结合“电影院”的具体情境,进一步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2、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能进行估算和计算,并能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理念:在自我探索和他人交流算法的过程中,获得积极丰富的情感体验,体会合作交流的意识。增进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竖式计算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
教学难点:熟练掌握两位数乘两位数(有进位)的计算方法。
教师准备:口算卡片 电脑课件。
学生准备:复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并预习课前知识。
教学流程:
一、复习导入
1、计算
16×11 12×14 32×21
学生独立完成,说一说:你是什么想的?
2、想想上节课我们学了什么内容?
二、讲授新课:
1、引入新课:今天我们将继续学习两位数乘两位数的乘法计算方法,那么有什么不同呢,请同学们自己去发现它,并掌握它。
2、教学例题:
出示主题图:观察图,你找到了哪些数学信息?
提出问题:“这是21排26号,是最后一个座位”,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他告诉我们什么?
列出算式:
板书:21×26 或 26×21
A、先估算结果
解决:这个电影院大概能坐多少人?够500人坐吗?
同桌交流,说说自己的想法。
B、探索笔算:先独立思考,然后小组交流,在上节课内
容基础上,只是多加了进位,在全班汇报,教师把计算过
程展示于黑板。
引导学生将所有的计算过程进行比较,特别是书上
出现的三种,比较有什么联系和区别?
书写竖式:
强调:A、因数21十位上的2表示什么?
B、积52中的2,为什么要写在十位上?
比较书上3种算法哪一种简单、方便。
三、习题巩固
1、课本28页“试一试”
学生独立完成,算法多样,但至少有一题要用竖式。
2、课本29页练一练1 独立计算,说一说自己是怎样想的?
3、学生做练一练第4题,后提问,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啊?
生:用完水龙头,马上关好水龙头。
4、组织学生做“练一练”第6题,小组讨论,看能不能发现什么规律?
四、课堂小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知识?有什么收获?
五、板书设计:
篇7: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学内容:
《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是人教版数学第十二册的内容。比例的知识在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这部分知识是在学习了比的知识和除法、分数等的基础上教学的,是本套教材教学内容的第三个单元。而本节课内容是这个单元的第一节课,主要属于概念教学,是为以后解比例,讲解正、反比例做准备的。学生学好这部分知识,不仅可以初步接触函数的思想,而且可以用来解决日常生活中一些具体的问题。
2、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标要求和教材的特点,结合六年级学生的实际水平,可以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计算、观察、比较,让学生概括、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比例的基本性质。
(2)认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
(3)学会用比例的意义或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3、教学重、难点:
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用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判断两个比能不能组成比例,并写出比例。
二、说教法、学法:
根据本节教材内容和编排特点,为了更好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按照学生的认知规律,遵循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训练为主线的指导思想,主要让学生在“计算——观察、比较——概括——应用”的学习过程中掌握知识
三、[教学设计]
一、创设情境引发思考
多媒体出示有关国旗的四幅情境图,让学生说说图的内容,并找找图中共有的东西。接着出示四面国旗的长和宽的具体数据,并提示国旗的指定有着特定的制作标准,然后让学生去思考,猜测。
二、探究新知主动参与
这里分成二部分:第一部分,教学比例的意义;第二部分,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
第一部分:比例的意义
1、根据学生的发现,让学生任意地选择其中的两面国旗,先写出长和宽的比,再求出比值进行验证自己的猜测对不对。
2、把学生的计算结果出示在黑板上(四面国旗都有)接着请学生仔细观察计算结果发现了什么,发现他们的比值都相等。从而引出比例的意义。
3、揭示了比例的意义后及时进行练习。判断几组比能否组成比例,为什么?让学生说理巩固概念。
4、回到四面国旗,让学生找比组成比例。(可以是国旗的长与宽的比,每两面国旗长之比,宽之比)这里教师要适时引导,鼓励学生打开思路,从不同的角度去寻找,以加深对比例意义的认识。
第二部分:比例的基本性质
1、教学比例的各部分名称。这部分的教学,我采用了阅读自学法。实施素质教育,使学生由“学会”变“会学”,这里我注重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在学生自学课本时,老师写出比例的两种形式,引导学生注意内项和外项的位置。认识了比例的各部分名称后让学生说说比与比例的区别。
2、教学比例的基本性质。观察黑板上的比例中的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的关系,引导学生把两个外项与两个内项分别相乘,比较结果,然后引导他们回答两个内项的积与两个外项的积有什么关系?再让学生归纳出比例的基本性质,探讨写分数形式,归纳“交叉相乘”积相等。
3、练习,p34的做一做
4、小结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可以根据比例的意义,也可以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
三、巩固练习形成技能
基础练习
1、写两个比值是0.4的.比,并组成比例。这里先让学生写,然后请其他学生判断他写的比例对不对。(可以用比例的意义,也可以用比例的基本性质)
2、猜数游戏,一方面巩固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的知识,另一方面,为下节课“解比例”做铺垫: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知道了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求出另外一项,这是我们下节课要研究的内容“解比例”。
发展练习:
1、把乘积相等的式子改写成比例。这个练习是巩固比例的基本性质,意图是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因为有学生可能只能改写一个,而有学生可能改写4个,还有学生可能改写8个。
2、如果5a=3b,那么a:b=:()
四、课堂小结,回归目标
这堂课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篇8: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工程问题》这部分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三单元分数、小数应用题的最后一部分内容。它是学生在学习了整数工程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类应用题是用分数来解答有关工作总量、工作时间和工作效率之间相互关系的问题。它的解题思路与整数工程问题基本相同,只是题中没有给出具体的工作总量,解题时要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用单位时间内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由于计算的不是具体的数量,学生往往感到抽象、不易理解。
二、教学目标
我根据教材内容和学生特点确立以下教学目标:
基础知识目标: 使学生认识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 掌握它的数量关系、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并能正确解答工程问题的基本题。
基本技能目标: 初步培养学生的分析概括能力和迁移类推能力以及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中引用家乡的汤山公园、杭州湾大桥建设等大量图片,渗透学生爱家乡、爱祖国的教育。
教学重点: 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
教学难点: 理解用“单位1”表示工作总量,用单位时间完成工作总量的几分之一表示工作效率。
三、说教法。
由于工程问题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因此我将“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训练思维为主线”的原则贯穿教学始终,采用尝试、发现相结合的方法,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要采用以下两种教学方法:
1、发现自学法:这种方法主要是培养学生的发现意识和能力。在引导学生探讨问题的过程中,教师要循序渐进,帮助学生找到正在探讨的问题和已经知道的问题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发现新问题,鼓励学生独立解决问题,养成主动发现新问题的习惯。这节课前我让学生做了三道整数工程问题的应用题,使学生发现整数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思路,发现“为什么这三道题的工作总量分别是120亩、20亩、1亩而用的工作时间相同呢?”进而引入分数工程问题,把前三道题的工作总量去掉,还能不能解答?让学生尝试练习,进一步发现和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结构特点和解题方法。这样循序渐进,既缓减了教学的坡度和难度,又使学生能理解掌握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便抽象思维为具体形象思维。
2、联系生活教学:在本课中围绕一条主线;即汤山公园绿化展开教学,汤山 公园为学生所熟知,在教学中通过对公园绿化的不同陈述,展示了不同工作情景下关于绿化的工程问题,通过学生的练习,让学生感悟了公园的美景,。在联系中明白 把一项工作、修路、运货等全部的工作量看作单位“1”,也逐步把握了工程问题的特点,及其数量关系。
四、说学法。
在教学中,把着眼点放在对学生的学法指导上,使他们在获取知识的同时,掌握良好的学习方法,体现学生的主体作用。课堂上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使学生能主动获取知识。本节课注重培养了学生的迁移类推能力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
五、说教学程序。
这节课按照“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总结规律”这样几个程序进行:
1、复习铺垫:复习与新课内容紧密联系的旧知,为新课的学习做好必要的、充分的准备。
2、课前让学生做了整数工程问题的应用题,引导学生发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然后引入分数工程问题,让学生尝试练习,发现规律,进一步类推出分数工程问题的解题思路和解题方法,变抽象为具体。
3、练习巩固: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有基本练习、变式练习、深化练习。
4、全课总结:对本节内容进行简明扼要的总结,使学生对本节内容有一个整体认识,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
5、布置作业。
篇9:数学说课稿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解简易方程。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学方法、学法指导、过程分析等四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1、教材的地位与作用
本节课是解简易方程的第一课时,是在学生学习的四则运算及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和等式的性质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而今天学习的内容又为后面学习解方程和列方程解应用题做准备。今后学习分数应用题、几何初步知识、比和比例等内容时都要直接运用。所以本节课起着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教材中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基础知识,所以它又是本章的重点内容之一。
2、教学目标的确定
根据学生已有的认知基础和教材的地位与作用,参照课标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1)?知道解方程的意义和基本思路。
(2)?会运用数量关系式或等式的基本性质对解方程的过程进行语言表述。
(3)?会对具体方程的解法提出自己解答的方案,并能与同学交流。
(4)?会独立地解答一、二步方程。
(5)?能够验算方程的解的正确性。
3、教学重点、难点、关键点
根据教材内容和教学目标,我认为本节课的重难点是解方程的两种方法及检验,解决重难点的关键是帮助学生确立解方程的一般思路。
二、说教法
1.演示操作法
借助媒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观察法
为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通过四人合作、交流,自主探寻发现通过等量关系来列方程。
这些教学方法,为学生创设一个宽松的数学学习环境,使得他们能够积极自主地,充满自信地学习数学,
三、说学法
1、合作学习法
采用小组合作学习的形式,让学生经历一个观察、比较、交流、分析等过程,鼓励学生把发现的规律都说出来,有利于学生口语交际和解决问题能力的发展,这样既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又能使学生在发现规律的同时获得成功的体验。
2、自主学习法
以学生自主学习为主,注重探索过程的教学,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变被动听为自主学,学生积极动脑去思考、动口去表达。通过交流、猜测、验证、总结归纳,体验探索规律的过程,突破难点,提高效率。
四、过程分析
本节课我准备按以下几个环节进行教学:
(一)复习铺垫
巩固方程及等式的性质,为下面的学习做好铺垫。
(二)走进新课
1?汇集问题,寻找出路
用问题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探究的热情。
2?解决问题,形成方法(例1教学)
先通过学生仔细观察,回答下面的问题,把学生推向主体位置:
①你发现了哪些数学信息?
②能根据数学信息说出等量关系吗?
③请大家根据等量关系列出方程。
④这个方程的解是多少?你是根据什么得到的?
然后组内交流,班内展示,统一方法与答案。
① 解方程的格式(先提行,写下一个“解”字;为了美观,尽量使等号对齐,两边写式子。);
② 解方程的依据(等式的性质或四则运算各部分间的关系);
③自觉检验。
尝试练习:写出求解的过程和验算的过程,不会的可以问问同学和老师。
出示:20+x=30。
3?类比推广,深化探究。教学例2
学生写完后,互相交流,老师一一展示各组的解方程过程
方法一: 解3y-8=13 方法二:解 3y-8=13 方法三:解3y-8=13
3y=13+8 3y-8-8=13-8 3y-8+8=13+8
3y=21 3y=5 3y=21
y=21÷3 3y×3=5×3 3y÷3=21÷3
y=7 y=15 y=7
验算3×7-8=21 验算3×7-8=21
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在学习方法的同时辨析渗透检验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自觉检验的习惯。
(三)练习巩固
强化重点,巩固新知,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四)回顾总结
梳理知识形成完整知识体系
(五)课堂检测
对所学知识进行检测,查缺补漏。
(六)布置作业
篇10:数学说课稿
一、教学内容。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新人教版教材小学数学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分数乘法》例5《小数乘分数》。这部分是教材新增加的内容,用一课时进行教学。
二、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本部分的教学是在学生掌握了整数乘法、小数乘法、分数乘法、以及整数和小数混合运算、简便计算的基础之上进行的教学。教学中不仅涉及到分数与小数的互化,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互化,整数与分数的互化,而且对如何判断一个分数是否能化成有限小数等知识都会涉及。通过教学本例题要使学生经历探究计算方法的过程,运用多样化的解题思路开拓学生的计算思维,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为教学例6、例7的分数混合计算和简便计算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大部分学生有了一定的运算基础,特别是刚学的分数成分数的计算方法和对算理的分析探究过程都是本节课学习的基础。教学本课主要还是放手让学生自主学习,合作交流,根据学生生成的问题进行再教设计。为了更好的教学效果,我依据学生的认知特点确定了如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
认知目标: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习并掌握小数乘分数计算方法。
技能目标:经历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的探究过程。培养学生的思维灵活性。
情感目标:体会算法多样化的思想,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4、教学重点
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5、教学难点
灵活选择不同的计算方法,熟练地进行小数乘分数的计算。
6、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三、说教法
“教必有法而教无定法”,只有方法得当,才会有效。根据本课教学内容的特点和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我采用了自主学习教学法、合作探究法和讨论交流汇报法以及比较学习法的教学方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的参与状态、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教学中我特别注重引导学生“观察、对比、总结”等多种方式进行探究性学习活动。
四、说学法
学法的指导要寓于教学的始终,结合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可能出现的困难,给学生的学习予以一定的指导,根据学生学情实际,重点从以下几方面指导学生的学习: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引导学生抓住新旧知识之间的练习比较学习,利用已有知识基础和生活经验探究学习,在学习中形成多样性的解题思路。
五、说教学过程
(一)、说教学程序
整个教学按以下6个程序进行教学:复习旧知、情境引领、探究新知、归纳总结、巩固练习、课堂小结。
(二)教学实施策略
1、复习导入
这部分设计了分数乘整数和分数乘分数的算式题和小数与分数的互化,主要是为了巩固已学的知识,同时为新授课的教学做铺垫准备。
2、情境引领
出示形象生动的课件展示,引领学生进入问题情境。通过松鼠欢欢和松鼠乐乐的对话不仅使学生掌握一些科普知识,如松鼠的尾巴长度约占身体长度的,而且激发学生探究的兴趣。通过分析解决问题的方法,学生能根据分数乘法的意义轻松的列出乘法算式2、1×和2、4×接着放学生开始探究算式的特点。
3、探究新知
首先让学生独立思考,尝试计算。指明学生黑板上板书过程。如果学生在计算过程出现困难及时给予指导。接着同桌交流,小组交流计算的方法,分别说说说自己的解题思路。不重复说,尽量抓紧时间。最后每组选出最优学生汇报结果,总结计算方法。
4、归纳总结对于小数成分数方法一:可以都化成小数进行计算;方法二:可以都化成分数进行计算;对于直接约分的方法可能只有提前预习的学生会做,可以让这些学生说说自己的做法,教师随之补充小结。
5、巩固练习
通过让学生完成做一做检测学生的掌握情况并进行再教练习设计,课前准备了阶梯式的习题,根据学生的熟练程度做弹性式处理。
6、课堂小结本节课同学们学到了什么知识?掌握了什么学习方法呢?观察比较小数乘分数的三种计算方法有哪些特点?怎样灵活运用这些方法进行分数乘法计算呢?学生在整理的过程中使自己所学到的知识更加的明了。
总之本节课力求让学生在探究学习中掌握小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培养学生多样性的数学思想,不断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六、板书设计
小数乘分数
2、1× 2、4×
= =2、4× 能约分先约分,更简便
=(dm) =1、8(dm)
七、教学反思
本节课的教学中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用时过长,课堂显得前松后紧节奏不协调。学生对分数和小数的互化准确度不高也影响了课堂的进度,如把2、1化成假分数,应该先理解小数意义2、1=2+0、1也就是表示2个一和一个十分之一的和,分数单位,写成假分数。对于个别学生对已学知识遗忘,及时回顾旧知的同时又会使课堂练习时间减少,因此预设的练习任务没有全部完成。
八、教学中的启示与思考
1、课前要注重及时唤起学生对新授课内容相联系的相关知识,课前安排对相关知识提前巩固练习,课堂能达到熟练应用。
2、要备好教学内容的同时,别忽视备学生。对于不同的学生要进行因材施教,新知识的学习过程每位学生可以同步进行,但对已学知识的掌握情况学生的差异还是很大的,因此这也是每位老师应下功夫思考的教学环节。
3、不断的思考,不断的学习,不断的改进,在教学与反思中让自己进步是我在今后教学中的奋斗目标。
希望各位老师能对自己的教学环节中的不足给予指正,以利于自己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改进问题的过程中逐步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
篇11:数学说课稿
教材分析:
这一节的内容包括8,9的认识,有关8,9的加减法以及8,9加减法的应用三部分,共5课时
"用数学"是第三课时,其内容分为三部分:一是通过同一情境反映两个不同的数学问题,让学生初步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二是让学生学会看已知数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找到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并计算;三.让学生能看图提出简单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内容对刚入学不久的儿童来说,既有现实性,趣味性,又有一定的挑战性,另外,咯市还通过结合"用数学"的教学过程来对学生进行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教育
设计理念和思路:
本节课的教学设计力图体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教学理念.它注重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创设符合其水平的思维情景和条金,使学生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本节的"用数学"是让学生能寻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结算出结果.在教学中还应让学生寻找问号的数量时侧重通过计算的出,而不是去数未知数的数量,所以本节的设计意图是在指导学生找出求"一共有几个蘑菇"用加法解决,而求"剩下有几只小象休息"用减法解决.让学生初步知道求整体,用加法,求部分用减法,再通过加减法两个题目的对比,引导学生总结出口诀:求总数,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求部分,用减法.总数减另部分是答案.再让学生运用这个口诀,看图提数学问题,层层递进,让学生逐步理解接受.
针对以上的教学设想,却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1让学生进一步掌握加,减法的意义,和10以内的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培养和提高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能根据已知量和问号之间的关系,选择合适的计算方法列式计算
4能根据图画提出至少三个数学问题,并解决问题
教学程序:
依据这节课的教材知识结构及小学生认知规律和发展水平,为优化教学过程,实现"尊重学生,注重发展"的课堂教学要求,这节课的程序安排为:
一、创设情境,引新设疑
1(播放录音)
(出示电脑画面,有声音出:嗨,大家好,我是你们的新朋友哈利,小朋友们,今天我要带你们去快乐的森林玩一玩!,
提问:①你们知道哈利要带我们去哪里玩吗?(快乐的森林)
老师板书题目:快乐的森林
②你见过的大森林是什么样子的?------------------(有美丽的树木,可爱的小动物……)
老师教育学生要爱护大自然,爱护环境,爱护小动物
二、合作探究,体验发现
1,引导学生体验加法的含义
电脑出示动态蘑菇园,导入:哈利首先要带我们去快乐蘑菇园听小蘑菇们唱歌
问题①:通过观察,你看到现在在唱歌的是几个蘑菇呢?
(通过观察,现在有6朵蘑菇在唱歌)
师:你再听听,(有声音出:真好听,真好听,我们也想来一起唱.-------进入两朵小蘑菇)
问题②:谁来帮哈利算一算:现在一共有几朵蘑菇在唱歌了呢?并说说你是怎么想的?
①交流算法:6+2=8,一共有8朵蘑菇。把左边的6朵与右边的2朵加起来就是8朵
②引导理解:列式2+6=8对吗?
(求一共有多少蘑菇就是把这里的蘑菇加起来就得出结果了,可以是左边加右边,也可以是右边加左边,所以2+6=86+2=8都对)
小节总结与评价;
小朋友们这么聪明又这么乐于助人,哈利为了感谢你们对他的帮助,特意邀请你们去看看森林里的节目表演-------小象跳舞
2,引导学生体验减法的含义
(电脑出示的一共有9头象的字样.再3头小鹿跳舞的画面和音乐.再出示问题:有几头小象没有跳舞?
①引导观察,组织讨论
教师启发:引导学生弄清问题是:
有9只小鹿,3只小鹿在跳舞,不跳舞的小鹿有几只?
②引导学生列式解决问题:
因为一共有9只小鹿,3只跳舞,求不跳舞的小鹿就是用总共的9只小鹿减去跳舞的3只小鹿列式为:9-3=6
3,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分析,再总结方法
(电脑出示蘑菇和小象图的比较图)
①提问:为什么求小蘑菇的题用加法解决,而求小象的题用减法解决
②引导学生明白小蘑菇的题目是求整体的数,即总数,求总数就用加法.小象的题目是求其中的一部分.求部分就用减法
③老师总结口诀:
求总数,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
求部分.用减法,总数减另部分是答案
三、巩固练习,加深理解
①出示课件一:(一共有8只小鸭子,水里面有3只,求在岸上的有几只?)
让学生观察,把题意说给你的同桌听听,再把算式填写完整
8-3=5
②出示课件二;(左边有7只小狗,右边有2只小狗,求一共有几只小狗?)
2+7=9
③引导汇报,结合学生回答,电脑演示,进行订正
四、唱歌,休息
五、联系生活、整体感知、加深理解
(出示小鸟图:原来有5只小鸟,后来飞来了4只,)
引导学生提问:①原来有5只小鸟,后来飞来了4只,现在一共是多少只?
5+4=94+5=9
②有一些小鸟在树上,后来又飞来了4只,现在一共是9只,求原来有几只?
9-4=5
③现在一共有9只小鸟,原来有5只小鸟,求后来飞来了几只?
9-5=4
④原来的小鸟比后来飞来的小鸟多几只?
5-4=1
⑤后来飞来的小鸟比原来的小鸟少几只?
5-4=1
六、活动练习,巩固旧知
发给20位小朋友每人一张卡片,每张卡片上都有一道数学题,让学生把得数是“8”的投入到“8”号信箱中,把得数是“9”的投入到“9”号信箱中,还有一些小朋友的卡片得数不是8也不是9,便找不到信箱,就请他们讲讲,自己没有把信送出去的原因。
七、总结收获,渗透联系
①通过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
②回顾并记忆口诀:
求总数,用加法,部分相加是答案
求部分,用减法,总数减另部分是答案
篇12:数学说课稿
各位老师:
我说课的题目是《有序数对》。该节内容是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材(供天津用)七年级《数学》上册第三章《平面直角坐标系》的第一节(教材86页—88页)。我将从以下五个方面对本节课的设计进行说明。
第一方面:教材分析。
本节内容是本章的起始内容,是学生学习了条形统计图和折线统计图的基础上的学习,为以后学习直角坐标系和研究函数的运动变化奠定知识基础。虽是初始内容,但是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用“数对”表示点或事物的位置的意识以很浓,只是谈到“有序”感到陌生。这些知识积淀,为完成本节课内容的学习做了强有力的支撑。同时本节内容有利于增强学生的数学符号感,是“数”向“形”的正式过渡,使学生充分认识到数学是描述解决实际生活中事物、问题的重要工具,树立学好数学的信心,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方面:目标分析。
根据课标的要求和本节内容的特点,我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价值观三个方面确定本节课的目标。
一、知识能力目标:
1、理解有序数对的概念,能说出一对有序数对的实际含义。
2、根据一对有序数对在坐标平面内能确定一个点,根据一个点能写出一对有序数对与它对应,渗透一一对应关系。
二、过程方法目标:
1、通过研究实际生活中座位位置的确定方法的活动,让学生树立“数“与”“形”统一的数学思想。
2、通过研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培养学生善于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意识,提高归纳整理信息的能力。
三、情感价值目标:
1、通过参于活动,同学间协商探究,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的意识和探究知识的精神。
2、通过对有序数对的研究学习,进一步感悟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树立刻苦学习品质。
3、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培养学生科学、严谨的学习品质。
结合以上目标,我在认真研究教材的基础上,立足学生发展的宗旨,确定本节课的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理解有序数对的含义,熟练、科学的达到“数”与“形”的统一。
2、教学难点:“有序数对”中“有序”的含义。
为了更好凸显重点突破难点,我在学生已有知识、能力的基础上,通过确定座位、找路线等活动,探究有序数对的含义。同时借助多媒体课件合理设疑、启发引导、解疑点拨以达到预期的目标。
第三方面:教、学的方法和手段。
我认为: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是课堂教学活动的基本元素。教师的教是围绕着学生的学展开的,学生的学是在教师的教之下进行的。数学研究性活动成为数学课堂教学的载体。课堂教学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交往互动和共同发展的过程。为此,我采用合作探究式教学方法进行教学。
一、教法
我作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注重启发学生自主学习,结合目标,针对我班学生的认知水平,我借助多媒体课件和教材插图合理设疑、巧妙点拨。适情设计梯度,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直观性,激发学生求知欲望,有效渗透数学思想、方法,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我将采用以下方法:
1、引导发现法:在活动中让学生观察所给图片,带着问题思考、探究知识,体悟有序数对的作用,感触数学与实际生活密切相关,调动参与学习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2、适当梯度,合理设疑法:提问是课堂教学的基本形式,它引导学生思考探究,使学生的思维条理化。我结合目标和学生个体间的差异,合理设疑、提问,引导学生完成学习。
3、合作交流,协作探究法: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是课堂学习的主体。在我的引导下,采用学生个体探究、小组内交流的学习形式交叉进行,以逐步突破重难点,让学生体验成功,增强合作意识,树立学习信心。
4、练习巩固法:合理选配习题,创设问题情境,让学生检测是否达标。以此提高学生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学法
学生是否学会、会学成为检验课堂教学效果的标准。在本节课中我尽可能多的给学生提供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体会知识的产生过程,学会学习。因此我注重以下学法的指导:
1、观察分析法:给学生提供材料,让学生进行观察、分析。
2、探究归纳法:通过学生个体研究和小组交流协作进行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从中领悟知识的产生,归纳规律。
3、练习巩固法:让学生树立数学重在应用的意识,检验学生掌握情况,找出差距,对症下药。
第四方面:本节课的教学过程我设计了以下四个环节:
第一环节:明确目标,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首先我请同学说出自己在班上的座位的位置,就一名同学说的例如:“3排4列”进行讨论,让学生认识它的不足,补充完善,即从左向右数,从前向后数等。再次描述自己的位置,从而体会到:①数对中数应有一定的顺序,是非常必要的。②在每一对数对中每一个数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根据学生的讨论、发言马上引出本节课题和本节课要达到什么目标,把课堂教学推进,把学生的思维推向深入。
第二环节:协作商讨,归纳总结,达成目标
结合教材中的插图,“电影院找座位”。我设置了问题是:①9排7号与7排9号所表示的实际意义是什么?②在实际生活中,诸如表示座位的数对第一个数字表示什么?第二个呢?③这两个人谁是对的谁是错的?请帮助错的人找到正确的座位。通过问题,学生动脑去思考、探究、归纳,真正体会“有序数对”的含义及有序的重要性。
接下来我出示有序数对(2,4)、(4,2)设问这两个数对中的数字相同,只是他们呈现的顺序不同,结合我班的座位说说他们有什么关系?他们表示的是同一个座位吗?问题解决后我马上又写(3,3),这个数对中的“3”分别表示什么意义?有几个座位和他对应?
篇13: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1.从在教材中的地位与作用来看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是数列这一章中的一个重要资料,它不仅仅在现实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实际应用,如储蓄、分期付款的有关计算等等,并且公式推导过程中所渗透的类比、化归、分类讨论、整体变换和方程等思想方法,都是学生今后学习和工作中必备的数学素养.
2.从学生认知角度看
从学生的思维特点看,很容易把本节资料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从公式的构成、特点等方面进行类比,这是进取因素,应因势利导.不利因素是:本节公式的推导与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有着本质的不一样,这对学生的思维是一个突破,另外,对于q=1这一特殊情景,学生往往容易忽视,尤其是在后面使用的过程中容易出错.
3.学情分析
教学对象是刚进入高中的学生,虽然具有必须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本事,逻辑思维本事也初步构成,但由于年龄的原因,思维尽管活跃、敏捷,却缺乏冷静、深刻,所以片面、不严谨.
4.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公式的推导、公式的特点和公式的运用.
教学难点:公式的推导方法和公式的灵活运用.
公式推导所使用的“错位相减法”是高中数学数列求和方法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蕴含了重要的数学思想,所以既是重点也是难点.
二、说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
理解并掌握等比数列前n项和公式的推导过程、公式的特点,在此基础上能初步应用公式解决与之有关的问题.
过程与方法目标:
经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向学生渗透特殊到一般、类比与转化、分类讨论等数学思想,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逻辑思维本事和逆向思维的本事.
情感与态度价值观:
经过对公式推导方法的探索与发现,优化学生的思维品质,渗透事物之间等价转化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
三、说过程
学生是认知的主体,设计教学过程必须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尽可能地让学生去经历知识的构成与发展过程,结合本节课的特点,我设计了如下的教学过程:
1.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在古印度,有个名叫西萨的`人,发明了国际象棋,当时的印度国王大为赞赏,对他说:我能够满足你的任何要求.西萨说:请给我棋盘的64个方格上,第一格放1粒小麦,第二格放2粒,第三格放4粒,往后每一格都是前一格的两倍,直至第64格.国王令宫廷数学家计算,结果出来后,国王大吃一惊.为什么呢
设计意图:设计这个情境目的是在引入课题的同时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习的进取性.故事资料紧扣本节课的主题与重点.
此时我问:同学们,你们明白西萨要的是多少粒小麦吗引导学生写出麦粒总数.带着这样的问题,学生会动手算了起来,他们想到用计算器依次算出各项的值,然后再求和.这时我对他们的这种思路给予肯定.
设计意图:在实际教学中,由于受课堂时间限制,教师舍不得花时间让学生去做所谓的“无用功”,急急忙忙地抛出“错位相减法”,这样做有悖学生的认知规律:求和就想到相加,这是合乎逻辑顺理成章的事,教师为什么不相加而立刻相减呢在整个教学关键处学生难以转过弯来,因而在教学中应舍得花时间营造知识构成过程的氛围,突破学生学习的障碍.同时,构成繁难的情境激起了学生的求知欲,迫使学生急于寻求解决问题的新方法,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2.师生互动,探究问题
在肯定他们的思路后,我之后问:1,2,22,…,263是什么数列有何特征应归结为什么数学问题呢
探讨1:,记为(1)式,注意观察每一项的特征,有何联系(学生会发现,后一项都是前一项的2倍)
探讨2:如果我们把每一项都乘以2,就变成了它的后一项,(1)式两边同乘以2则有,记为(2)式.比较(1)(2)两式,你有什么发现
设计意图:留出时间让学生充分地比较,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推导关键是变“加”为“减”,在教师看来这是“天经地义”的,但在学生看来却是“不可思议”的,所以教学中应着力在这儿做文章,从而抓住培养学生的辩证思维本事的良好契机.
经过比较、研究,学生发现:(1)、(2)两式有许多相同的项,把两式相减,相同的项就消去了,得到:.教师指出:这就是错位相减法,并要求学生纵观全过程,反思:为什么(1)式两边要同乘以2呢
设计意图:经过繁难的计算之苦后,突然发现上述解法,不禁惊呼:真是太简洁了!让学生在探索过程中,充分感受到成功的情感体验,从而增强学习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
3.类比联想,解决问题
这时我再顺势引导学生将结论一般化,
那里,让学生自主完成,并喊一名学生上黑板,然后对个别学生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在教师的指导下,让学生从特殊到一般,从已知到未知,步步深入,让学生自我探究公式,从而体验到学习的愉快和成就感.
对不对那里的q能不能等于1等比数列中的公比能不能为1q=1时是什么数列此时sn=(那里引导学生对q进行分类讨论,得出公式,同时为后面的例题教学打下基础.)
再次追问:结合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an=a1qn-1,如何把sn用a1、an、q表示出来(引导学生得出公式的另一形式)
设计意图:经过反问精讲,一方面使学生加深对知识的认识,完善知识结构,另一方面使学生由简单地模仿和理解,变为对知识的主动认识,从而进一步提高分析、类比和综合的本事.这一环节十分重要,尽管时间有时比较少,甚至仅仅几句话,然而却有画龙点睛之妙用.
4.讨论交流,延伸拓展
篇14:数学说课稿
本次说课我将分五部分向大家介绍,它们分别是教材分析、教法分析、学情分析、学法指导以及教学过程。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一部分:即教材分析部分。
一、教材分析:
在教材分析中,我将对教材从教材联系、教学内容、教学目标以及重点、难点四个角度来进行分析。
教材联系:
本单元的任务是学会100以内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在学生掌握了20以内的进位加法、退位减法和100以内不进位、不退位加减法基础上,我们本节课的任务是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教材设计了图书馆这个与学生生活密切相关的情境,引入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使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体会加法的意义,体会到数学与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也为后面学习两位数加两位数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教学目标:根据小学数学新课标和新课改活动的要求,配合教学大纲,结合课本教材,确定本节课教学目标如下:它们分别是:
1、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交流,探索并掌握两位数加一位数的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初步体会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计算能力、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这将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能力目标。
3、教育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在活动中鼓励学生与他人积极合作学习,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数的计算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这将是本节课所要达到的情感目标。
在了解了教学目标以后,就是本节课的重点、难点部分。
通过学生的合作学习从而探索出多种计算方法并掌握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将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而在这其中,对多样化算法进行优化,理解满十进一的算理,达到正确完成计算又将是本节课的难点部分。在这次教学中,我将引导学生运用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突出重点,以及采用介绍算理、强调法则的方法来突破难点。
以上是我从这五个角度来对教材进行的分析,下面再让我们来看一下本次说课的第二部分,即教法分析部分。
二、教法分析:
以学生为中心,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和创新能力,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根据这些指导思想,我将采用情境教学法、任务教学法、多媒体课件图片演示法来教学,这几种方法将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当中,帮助学生快速、正确理解教学内容。
三、学生情况:
本课面向小学一年级的学生,他们的特点是年龄小、思维活跃、表现欲强,有一定的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但他们第一次接触进位加法,理解起来会有一定难度,这就需要在课堂中通过动手操作、实物演示加强理解。
四、学法指导:
本着以新课标的理论为指导,以学生为中心的原则,在本节课中我将指导学生采用如下两种学习方法进行学习:它们是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自主学习意在于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使其学会认知,为以后的终身学习奠定基础。合作学习意在于培养学生的合作交流能力以及团队意识。
五、下面让我们来看一下对以上三个部分的综合运用阶段即教学过程部分。
整个教学过程,我分成5个环节包括:复习旧知识、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新知识探索、练习巩固、全课总结。
首先让我们来看一下第一个环节即复习旧知识。
一、(出示课件)口算以开火车的形式呈现,提高孩子的积极性。这些题目可以帮助孩子回忆前面学过的知识。竖式计算找两个孩子到黑板上来做,集体订正,帮助孩子回忆竖式计算所要注意的地方,为这节课打基础。
二、第二部分是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使用的是创设情境法。对孩子们说:小朋友们,老师告诉大家一个好消息:我们学校的图书馆买新书啦,你们想不想看看都有哪些书呢?在学生融入课堂情境的时候,我将告诉学生:这节课老师就带你们到图书馆去看一看。(出示课件:图书馆)这时我板书课题(板书:图书馆)并提出问题,你能看图找出哪些数学信息并根据数学信息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学生提出的问题,只要有价值教师就给予鼓励,然后集体选择有价值的问题。比如:《汪汪乐园》和《海底世界》共有多少本? 你能解决这个问题吗?这就自然地引出有关两位数加一位数的数学问题,这就是本节课的重点学习内容。这个环节充分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增强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三、新知识探索
在新课引入过后,接下来就是本节课的第三个环节:新知识探索,也是本节课的重点部分。在这一环节中,我将使用的是任务就是学习法和多媒体演示法。第一步:我让同学们独立思考算法,试算28+4=,第二步:我组织学生组内交流算法,对每种算法进行评价。第三步再全班同学交流算法。学生可能用直观模型操作:比如摆小棒、拨计数器,也可能口算,也可能列竖式等。不管汇报的是哪种算法,一定要让他们说出算理。如果说到列竖式这种算法,教师要板书列竖式的算法,并强调满十进一的计算法则,这一系列活动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同时又突破了教学的难点。这个环节的设计是以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为基础,让他们进行自主的探索性学习,大胆地让学生自己动脑、自己发现、自己描述,并通过小组讨论、汇报等形式相互补充,尊重了学生的个性,体现了算法的多样化,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学生学得轻松愉快。
在学生交流各种算法后,再让学生比较一下:你喜欢哪种计算方法,为什么?这些方法中谁和谁比较接近?引导学生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特点,选择适合自己的方法,进一步理解算理。这样做是为了关注学生的情感,尊重学生自主的选择,增强学生的优化计算方法的意识。
在新知识学习后,我就将带学生进行扩展应用,巩固本节课所学的内容。让学生充分体验数学来源于生活,同时又应用于生活。练习分两部分:一是基础练习,包括集体解决前面提出的其他问题、圈小棒、竖式计算。二是开放性练习,排队问题。这样做是为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要,使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
最后一个环节是全课总结,今天我们学习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有什么想法?你自己这节课表现得怎么样?学了本节课后,请你试着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如果解决不了,可以存入问题银行以后再解决。学生的自评,既关注学到了什么,又关注是否积极主动地参与数学活动的学习,以及对学习数学的兴趣。另外还引导学生把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用所学的知识解决一些生活问题,培养学生自觉运用数学解决日常生活中问题的意识。
以上就是我从四个部分进行本次说课的全部内容,《图书馆》一课我以教研课的方式上了,出现了很多问题,比如避重就轻等。我根据老师们提出的宝贵意见,对教案做了再一次的修改,形成了今天的说课稿。我知道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请各位老师指出,以便我继续提高。这里再次感谢各位数学组的老师。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谢谢大家。
篇15:数学说课稿
一、说教材
《解决问题》是人民教育出版社出版的小学数学第十一册第二单元的内容。这一部分主要是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分数除法应用题,教材借助比体重的活动,为学生创设问题情境。分数除法运用问题历来是教学中的难点,尤其是在分数乘除法混合问题时,学生难以判断使用乘法还是除法,因此我在教学时,充分利用主题图,让学生大胆地提出问题,鼓励学生解决问题。
二、说教学目标
1、、理解已知一个数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应用题的结构特征,能用方程或算术方法解答这类题。
2、通过结合具体情境,借助线段图小组合作等方法,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进一步渗透转化的数学思想。
三、说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通过分析比较,找出分数乘除法应用题的区别和联系,掌握解决问题的规律。
教学难点:
运用分数除法解决实际问题。
四、说教学
说教学思路:
本节内容是在学生掌握了分数乘除法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所以在导入环节我安排了分数乘法应用题,帮助学生回忆解决方法,并且借助线段图帮助解决,为教学新知识打下基础。然后改变复习题的条件,让学生借助复习题,小组研究解决方法,并引导学生找到等量关系是,引导学生列方程解决问题。学生很容易找到关系式,并且列出方程,解答后一定要检验结果是否正确。然后归纳解题方法,举一反三,试着解决第二个问题,小组里交流,使学生知道,解决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用方程解决比较简便。然后通过适当的练习题加以巩固,学生基本掌握的比较好。
篇16:数学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字形与字体》是福建省小学信息技术教材第四册第六课中的内容,教学对象是小学四年级学生。它是教材关于word的文本编辑的延伸,是学生能够顺利、快捷操作使用word的练习之一。教材目的是让学生通过字形与字体的编辑设置,实现文档的美化。新的教育理念告诉我们,学生的需要就是我们教学的动力,基于此点,我设计了这一课时,目的在让学生掌握字形与字体的设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进而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激发其情感。单就内容而言,对已掌握字体的部分设置的四年级学生来说并不难,因此在课堂上只需坚持精讲多练的原则,重难点知识让学生通过学习交流大家一起讨论解决或教师作适当个别指导帮助解决。
二、教学目标认知目标:
初步掌握字形与字体的变化以及特殊符号的输入方法。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自我探索、自我创新、自主学习的能力。
情感目标:
让学生自我展示、自我激励,体验成功,在不断尝试中激发求知欲。
三、教法阐述
本课采用的主要教学方法是“任务驱动法”。信息技术教学大纲明确指出:知识及技能的传授应以完成典型“任务”为主。因此在上课时先让学生打开前两节课写的作文,设置一个个任务,让学生运用课堂所学知识,自己动手,完成对作文的再次编辑、排版。教学中,启发、诱导贯穿始终,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意调节课堂教学气氛,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愉快的学习,使课堂能在生动、有趣、高效中进行。
四、学法指导
本课教给学生的学法是“接受任务——独立操练——思考讨论”。新课改强调以学生为中心,要求学生由知识的灌输对象转变为信息加工的主体。因此本课教学过程中,让学生带着任务通过实际操作,自我探索,自主学习,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实现知识的传递、迁移和融合。
五、教学过程
根据本课教学内容以及信息技术课程学科特点,结合四年级学生的实际认知水平,设计教学流程如下: 首先,谈话引入,由学生所看过的涉及字形变化的报刊、杂志发问学生,这些特殊字形是怎样编辑的?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再告诉学生这堂课探讨的问题就是使用word给我们提供的工具美化自己的作文。接下来布置任务,让学生翻开课本15页,自己先认识一下这些工具。然后再打开第三课写的作文,利用这此工具再次编辑作文。让学生独立操练,遇到困难交流讨论,教师巡视并个别指导,再利用广播教学规范操作,最后再由学生操作。利用同样的教学方法继续认识字体设置,以及学会插入符号的两种方法,并思考这两种方法有什么异同,以及各自的优缺点。整堂课按“学生操作——教师个别指导——规范操作——学生练习”的顺序进行教授。
★ 认识不等式说课稿
★ 辨认方向的说课稿
★ 二年级下册说课稿
★ 沉浮的秘密说课稿
【数学《电影院》说课稿(集锦16篇)】相关文章:
精品教师数学说课稿2024-04-14
蝴蝶飞舞说课稿2023-04-11
说课稿数学格式2023-05-14
加法运算数学说课稿2022-05-21
说课稿数学2023-05-09
画人像说课稿2022-04-30
数学说课稿范文2023-03-31
八年级下册《错过》说课稿2022-06-07
数学认识路线说课稿2024-03-18
“填未知加数”说课稿2022-05-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