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我会过马路》说课稿(共12篇)由网友“尐娟ら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我会过马路》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我会过马路》说课稿
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我会过马路》说课稿
一、说活动内容
幼儿园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而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与现象作为探索对象。红绿灯是幼儿生活中经常接触到得,这次活动是我根据幼儿园小班上学期教材《帮我早读书》中第四单元的一首儿歌《红绿灯》而延伸创编的。通过儿歌的学习,幼儿已初步掌握看红绿灯来过马路的知识,所以,我选择过马路为主要内容是对小班幼儿已掌握红绿灯知识的综合与提升,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加深对过马路要遵守交通规则的印象。正如《纲要》中对教育活动内容的选择原则“既符合幼儿现实需要,又有利于其长远发展;既贴近幼儿实际生活,又有助于拓展幼儿的经验和视野”。
二、说活动目标
基于以上对教材的分析,根据《纲要》中“教育活动内容的组织应充分考虑幼儿的学习特点和认识规律”的原则,我将本次活动的目标确定为:
1.能力目标:理解并能够遵守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的交通规则
2.情感目标:幼儿愿意、主动参与活动,并体验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意义根据活动目标,确定本次活动的重难点为:
1.活动重点:理解并能够遵守过马路要看红绿灯的交通规则
2.活动难点:幼儿主动参与情境表演活动重点的'解决有赖于活动难点的克服,只有调动起幼儿参与活动的愿望,才能完成活动重点。所以,为了提升幼儿参与活动的热情,又结合小班幼儿思维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和始终贯穿直观性原则特点,我准备了以下教具:
1.多媒体视频两个;
2.自制方向盘若干,各种人物装饰(如:墨镜,拐杖等)若干,红灯和绿灯个一个;
3.马路场景(自制一个)
三、说教法学法
(一)说教法新《纲要》指出“创设一个宽松的环境,让每个幼儿都有机会参与活动,进行尝试,感受参与的乐趣。”因此,本活动教师将充当幼儿学习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又根据皮亚杰的认知发展阶段理论,小班幼儿处于前运算阶段,所以我选择的教学方法有情境体验法和多媒体演示法。
(二)说学法以幼儿为主体,创造条件,让幼儿参与其中,有助于提高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另外,幼儿社会性发展是在与周围环境互动的过程中,通过观察、体验,不断内化逐渐形成的。所以,幼儿将通过观看视频,感知交通规则对我们生活的意义;参与情境体会到集体活动的乐趣和交通规则的意义。
四、说活动过程
本次活动设计突出以幼儿为主体,尊重幼儿学习形象化、情景化和生活化的特点,所以,我将突出重点,做到条理清晰,紧凑结合,各项活动的安排也注重互动、交流。
(一)导入:多媒体演示,感知交通规则对我们生活的意义通过复习儿歌《红绿灯》让幼儿注意到红绿灯在过马路中的重要性,再结合小班幼儿直观具体形象性思维的特点,我运用多媒体演示,将抽象的情节具体化,播放一个井然有序的交通场景,一个毫无秩序的混乱和交通场景,给幼儿形成一种强烈的视觉冲击力,从而使幼儿感知交通规则的内在意义。
(二)基本部分:幼儿主动参与情境表演,理解并能遵守过马路看红绿灯的交通规则通过上一环节的视频观看,幼儿已经体会到交通规则对我们常生活的意义。紧接着,幼儿在模拟的马路场景中,选择扮演自己喜欢的人物形象,根据老师手中灯的颜色变化,判读是否可以继续前行。
幼儿在选择材料、扮演角色都有很大的空间,易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马路场景的创设让幼儿有身临其境的感觉,从心理和感官上给幼儿以新鲜感,符合幼儿认知的特点,以达到难点的解决,进而解决重点。此外,这里让幼儿主动参与活动,调动积极性来练习、感悟交通规则也符合《纲要》中社会领域的要求。
(三)小结:进行活动评价评价和反思是活动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这次活动,我请幼儿先表达自己通过参与情境表演对交通规则的感受,教师再总结评价,从而更好的完成活动重难点,继而完成活动目标。这样既有利于发展幼儿口语、思维和语词的能力,也有助于幼儿更好的理解红绿灯在交通规则中的重要性。
教学反思:
基本完成了本节课预设的教育教学目标,幼儿对老师的提问积极响应,与老师的互动很好。老师的有些引导还不够到位,要多让幼儿表达,以后上课要多注意对幼儿语言表达能力的培养。
篇2:《我会过马路》说课稿
活动目标:
1.借助多种场景,知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
2.通过操作活动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游戏的快乐。
4.培养幼儿大胆发言,说完整话的好习惯。
5.培养幼儿自我保护能力。
活动准备:
1.皮皮过马路和各个马路交叉口场景的多媒体课件
2.正确和错误过马路场景图片各一套
3.自制交通棋、信号灯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发猜想
师:皮皮独自上街玩耍,看到马路对面有个玩具商店。他想过马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看课件(1),了解事情的经过
提问:
1.发生了什么事?
2.皮皮为什么差点被车撞?
3.他这样过马路安全吗?
三、分场景讨论:怎样过马路最安全
场景一:走斑马线
请个别幼儿回答,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
场景二:在十字路口
1.启发思考:如果是在十字路口,除了走斑马线还要注意什么?(看信号灯,一看、二慢、三通过)
2.儿歌小结:
大马路,真热闹,过马路,不乱跑。
行人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一看、二慢、三通过。
交通规则要记牢,安全第一最重要。
3.观看课件(2),呈现皮皮正确过马路的方法。
场景三:没有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
1.观看课件(3),启发幼儿思考,这时又该如何过马路?
2.观察画面,集体模仿交警指挥。
四、拓展经验,了解更多过马路的方法
1.讨论:在大城市里,你还知道哪些过马路的方法?(过天桥、走地道)
2.通过画面再现,巩固幼儿认识。
五、经验迁移,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1.游戏活动:看谁做得对
出示过马路图片场景,请幼儿看图迅速做出判断,对的站在笑脸这一边,错的站在哭脸那一边,进一步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2.延伸活动:走交通规则棋
讲解游戏玩法:两人一组轮流掷骰子玩,走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格子里可以前进一格, 走到违反交通规则的格子里就后退一格,走到空格处停止不动,谁最先到达终点即为胜利。
反思评价:
整个活动思路清晰,能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总结出简单有序、操作性强的过马路的方法:“一看、二慢、三通过”。
活动设计的.两大亮点:
1.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之中。
借助多媒体课件,从设置悬念,再现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画面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动静交替的原则。
2.让规则在“交通棋”中体现。
棋类游戏深受孩子的喜爱,教师巧妙地运用“交通棋”来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展示了教者的教育机智。从自由结伴到商定谁先“走棋”,相互提醒、监督,同伴间的合作性、协调性充分体现了对规则的理解。
小百科:马路,是指供人或车马出行的宽阔平整的道路、公路。多是由人修建,供人使用,主要目的是方便人类从事诸多的生产活动。
篇3:小班文明礼仪《我会过马路》
小班文明礼仪《我会过马路》
设计意图:
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促进我们加强交通安全教育,让幼儿了解一些危险因素,知道遵守交通规则的重要性,并能了解行人在马路上应该遵守的一些交通规则,培养初步的安全意识与自我保护意识。
活动目标:
1、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2、让幼儿懂得车道的分布,知道行走时应走人行横道。
3、培养幼儿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良好习惯。
活动准备:
有关交通的PPT
活动过程:
1、教师出示图片引出活动主题。
师:请朋友看看,图上发生了什么事情?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会发生交通事故?
2、出示红绿灯图片提问:
师:你认识它吗?它有什么作用呢?你会看红绿灯吗?
引导幼儿讨论红绿灯的作用,并知道红灯停,绿灯行。
师:在没有红绿灯的地方应高怎么过马路呢?
幼儿讨论:没有红绿灯的地方应该怎么过马路。一站、二看、三通过
3、教师出示十字路口的图片提问:
这是哪里?小朋友在什么地方见过它?
上面的白线叫什么?有什么作用?
4、请小朋友们看一看,图上的小朋友是怎么过马路的
1)重点请幼儿分辨出马路上那条是车道,哪条是人行道
2)幼儿同家长一同在马路上行走时应走人行道
3)过马路时应走人行横道。
5、引导幼儿学习儿歌《过马路》
滴滴滴,汽车叫,车来了我让道,过马路,左右瞧,走路要走人行道,不玩耍,不乱跑,安全第一我知道,红灯停,绿灯行,遵守规则别忘掉。
6、延伸: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除了过马路时要注意,还要注意其他的.什么呢?
(坐公交车时应该先下后上,碰到年纪大的爷爷奶奶要给他们让座,外出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
7、请小朋友跟图片说再见。
活动反思:
活动以观看交通事故的录像来开展,并请幼儿说说观后感—讨论如何过马路—学年安全儿歌几个步骤来开展。并在每个问题讨论完以后根据PPT来讲解,这样既丰富了活动内容,也激发了孩子参与活动的热情。
篇4: 《我会过马路》教案
活动背景:
随着城市交通的不断发展,遵守交通规则已成为我们安全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为唤起幼儿的生活经验,引起幼儿的情感共鸣,我选择了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的几个场景,借助多媒体课件,引导幼儿观察并体验怎样过马路最安全,帮助幼儿树立安全意识,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
活动目标:
1.借助多种场景,知道安全过马路的方法,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通过操作活动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3.能清楚地表达自己的生活经验,体验游戏的快乐。
4.探索、发现生活中的多样性及特征。
5.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活动准备:
1.皮皮过马路和各个马路交叉口场景的多媒体课件
2.正确和错误过马路场景图片各一套
3.自制交通棋、信号灯等
活动过程:
一、组织谈话,引发猜想
师:皮皮独自上街玩耍,看到马路对面有个玩具商店。他想过马路,接下来会发生什么事呢?
二、观看课件(1),了解事情的经过
提问:
1.发生了什么事?
2.皮皮为什么差点被车撞?
3.他这样过马路安全吗?
三、分场景讨论:怎样过马路最安全
场景一:走斑马线
请个别幼儿回答,鼓励幼儿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表达。
场景二:在十字路口
1.启发思考:如果是在十字路口,除了走斑马线还要注意什么?(看信号灯,一看、二慢、三通过)
2.儿歌小结:
大马路,真热闹,过马路,不乱跑。
行人要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
一看、二慢、三通过。
交通规则要记牢,安全第一最重要。
3.观看课件(2),呈现皮皮正确过马路的方法。
场景三:没有交通信号灯和斑马线
1.观看课件(3),启发幼儿思考,这时又该如何过马路?
2.观察画面,集体模仿交警指挥。
四、拓展经验,了解更多过马路的方法
1.讨论:在大城市里,你还知道哪些过马路的方法?(过天桥、走地道)
2.通过画面再现,巩固幼儿认识。
五、经验迁移,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1.游戏活动:看谁做得对
出示过马路图片场景,请幼儿看图迅速做出判断,对的站在笑脸这一边,错的站在哭脸那一边,进一步巩固对交通规则的认识。
2.延伸活动:走交通规则棋
讲解游戏玩法:两人一组轮流掷骰子玩,走到遵守交通规则的格子里可以前进一格,走到违反交通规则的'格子里就后退一格,走到空格处停止不动,谁最先到达终点即为胜利。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思路清晰,能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提高了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活动设计层层递进、环环相扣,采取了多种有效的教学策略,引导幼儿观察、发现,总结出简单有序、操作性强的过马路的方法:“一看、二慢、三通过”。
活动设计的两大亮点:
1.寓教育于生活情境之中。
借助多媒体课件,从设置悬念,再现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难,循序渐进。画面生动活泼、直观形象,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活动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动静交替的原则。
2.让规则在“交通棋”中体现。
棋类游戏深受孩子的喜爱,教师巧妙地运用“交通棋”来巩固幼儿对交通规则的认识,展示了教者的教育机智。从自由结伴到商定谁先“走棋”,相互提醒、监督,同伴间的合作性、协调性充分体现了对规则的理解。
篇5: 《我会过马路》教案
活动目标:
1、懂得识别过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马路。
2、能够大胆地进行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
4、增强安全意识,克制自己的好奇心,不去危险的地方玩耍。
5、能说出不易玩耍的地方存在什么样的安全隐患。
活动准备:
有关交通规则的DV、自制的红绿灯、布置公路场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动室周围张贴交通事故图片、各种过马路的交通标志。
活动过程:
1、请幼儿一起观察交通事故图片,让幼儿认识到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2、与幼儿一起观看DV。
(1)引入主题,请幼儿观看关于交通安全的DV。
请幼儿说说观看DV后的发现及感受,一起讨论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2)讨论:你们在录像中看到了人们是怎样过马路的?你觉得他们这么做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过马路?
3、请幼儿到教室四周去观察各种交通标志,并猜测它的作用,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4、教师小结:告诉幼儿交通标志的真正意义。
5、延伸活动:与幼儿一起玩“交通”游戏。
(1)与幼儿一起将交通标志布置在“马路”的各个角落。
(2)全班幼儿分两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司机(身戴汽车胸饰),两名幼儿当交通警察。(一个管行人,一个管汽车)
(3)未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及行人,交通警察给予罚单。
(4)老师与幼儿一起评议游戏情况。(重点放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你为什么会得了罚单?你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5)行人与司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6)与幼儿再次进行评议。
活动反思:
三月是文明月,围绕《我会过马路》这个主题,在本组成员的共同研讨中,设计了此次活动。教案几经修改和试教后,上周四由我执教,展示了我们组的教研成果。
整个活动思路清晰,尊重幼儿的主体地位,不仅提高了认识,锻炼了能力,更升化了情感。遵循了层层递进、环环相扣的原则。活动中我采用了“观察法、猜测法、讲述法、游戏体验法”等,引导幼儿通过看一看、想一想、说一说、玩一玩,使活动变得丰富多彩。
活动设计的两大亮点:
1.体现幼儿的认知特点。
从设置悬念,再现生活情景入手,由易到难,层层深入。活动过程体现了师幼互动、生生互动以及动静交替的原则。
2.呈现趣味性、综合性。
借助多媒体课件再现生活情境,画面生动活泼、直观,能激发幼儿学习的兴趣,使教学过程从枯燥到有趣,从抽象到形象,富教育于生活情境、游戏之中,
执教过程中的不足之处:
1.教师的回应不够及时
当幼儿的回答没有达到教师预设的情况时,我未能及时回应获得的信息,“抛接球”处理不够协调,可见教师的随机应变能力很重要。
2.细节处理欠妥
游戏规则讲解不够精炼,示范的方式过于单一,幼儿处于消极等待的状态。因此,平时的活动中应关注细节,时刻注意创设合适的教育情境,使幼儿接纳并产生积极的情感体验。
篇6:小班游戏活动《过马路》
教学目标
1.有感情朗读儿歌
2.在开心游戏下认识字宝宝红、定、平、安
教学准备
1.魔法袋
2.字卡(30张)
3.小手枪、蝴蝶、棒棒糖、冰淇凌卡片
教学过程
一、课堂调控
1、请你跟我拍拍手,我就跟你拍拍手,1 2 334 56 778 9 10快坐好
2、腰挺直,就挺直;小小脚,并并拢;小手放在,大腿上
二、谈话导入
师:今天老师要带小朋友去天安广场可是去天安广场要经过一条马路,小朋友们知道过马路时红、绿灯要怎么过吗?下面我们就来学习这首儿歌《过马路》
三、学习儿歌
1.师范读(请小朋友听老师用美美的声音读,看老师读美不美)小朋友掌声送老师
2.生跟读(现在请小朋友用美美的声音跟老师读,让老师也听听你们的声音美不美)送礼物
3.拍手跟读(小朋友读的声音很美,现在我们拍手读看看小朋友们还会不会读)送礼物
4.小小录音机跟读(小朋友拍手都读得这么棒,现在我们用小小录音机跟读,看看谁最像老师的小小录音机)送继续
5.小猫休息,小猫起床,伸伸懒腰喵喵喵
6.接接读(小朋友们都很像老师的小小录音机,现在老师要加深难度了,请你跟我接接读,我就跟你接接读)送礼物
四、课堂游戏
1.榨果汁
2.点豆豆(辣豆豆、臭豆豆)
五、学习字宝宝
1.小猫休息,小猫起床,伸伸懒腰喵喵喵(使用蝴蝶卡片把字宝宝盖住)
2.师:字宝宝想和小朋友们玩抓迷藏,字宝宝趁着刚才小朋友们休息的时候躲到蝴蝶后面去了,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它们是谁?(送礼物)
3.生跟读字宝宝两遍
六、送字宝宝
小朋友们真厉害,这么快就会读儿歌了,现在老师想知道小朋友有没有认识字宝宝
1.变魔术
2.小小邮递员
七、课堂结束
老师已经带小朋友们逛完了天安广场,也送了礼物给小朋友,现在老师累了要回家了,请小朋友和老师说拜拜
篇7:中班社会:我会过马路
活动目标1.了解基本的交通规则与常识,安全过马路。2.积极参与游戏,愿意遵守交通规则。活动准备:交通事故视频,小徽章,场地布置(十字路口、各种车道、红绿灯等),组织幼儿事先搜集材料。活动过程:一、了解交通事故的可怕师幼观看交通事故的视频,请幼儿谈一谈自己的想法,引导幼儿感受不遵守交通规则带来的严重后果,激发幼儿遵守交通规则的意愿。
二、感知基本的交通常识1.讨论交通规则
师:车祸真可怕,我们一定要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安全过马路。那有哪些交通规则呢?
幼儿讨论交通规则,教师播放正确过马路的交通视频后,师幼共同小结基本的交通规则。(如在人行横道内行走,没有人行横道靠路边走,要看信号灯,不能在马路上做游戏,小朋友要跟紧爸爸妈妈走。)
2.交流交通常识师:除了这些交通规则,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过马路的知识呢?
幼儿根据事先搜集的材料进行交流,知道人行道、非机动车道(自行车道、三轮车道)、汽车道。
三、模拟过马路的情景1.请几名幼儿分别当司机、骑车的人和行人,带领幼儿到事先布置好的十字路口旁,教师说完“开始”,幼儿尝试游戏。
2.全体幼儿轮流进行游戏,其余幼儿观察他们是否违反交通规则。(担任交警角色)
3.幼儿与教师一同评出出色的行人、司机,进行颁奖仪式,颁发小徽章。
四、小结结束本次活动
教师小结,结束本次活动。
篇8:《我会过马路》中班教案
【活动目标】
1、知道过马路要走斑马线、听从红绿灯的指挥。
2、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
【活动准备】
1、PPT交通标志:红灯、黄灯、绿灯、左转、右转、直行等。
2、布置过马路场景。
3、音乐《郊游》、视频《遵守交通安全》
【活动过程】
一、观看视频“遵守交通安全”,引入主题。
1、请幼儿说说观看视频后的发现及感受。
“小朋友是怎么过马路的?你觉得他这么做对吗?为什么?”
2、讨论:“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过马路?”
二、认识常见的交通标志。
1、演示PPT课件,提问:“这个标记见过吗?知道是什么意思吗?”
2、请个别幼儿介绍。
3、小结:几种交通标志的名称及意义。
三、讨论:“如果我们不遵守交通规则会发生什么事情?”
四、游戏:安全过马路。
1、场景布置:大马路、斑马线、红绿灯、交警台
2、讲解游戏规则:行人过马路走斑马线,红灯停,绿灯行,交警将违反交通规则的小朋友叫到一边,停玩游戏一次。
3、播放音乐《郊游》,进行游戏。
游戏若干遍,可请幼儿当红绿灯。
4、老师与幼儿一起评议游戏情况。“你是怎么过马路的?”
延伸活动:游戏“交通标志”连连看。
篇9:中班我会过马路安全活动教案
中班我会过马路安全活动教案
设计意图:
安全意识是指幼儿对安全知识的掌握及保证自身安全的基本行为的认识,它是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据调查,交通意外伤害已经成为儿童意外伤害的“第一杀手”。近年来,幼儿交通事故时有发生,而且有相当大的比例是由于幼儿缺乏自我保护能力和交通安全常识所造成的。因此,加强交通安全教育,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能力就尤为重要。在本次活动我通过先让幼儿观察事故图片,让幼儿认识到交通事故对人们造成的伤害,并通过让幼儿观看交通安全录像,在对录像中人物的“指指点点、说三道四”中直观地掌握交通安全知识。在活动后我创设了有趣的交通游戏作为延伸活动让幼儿在玩乐中巩固所学到的交通安全知识,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使安全教育变得生动有趣。
预设目标:
1、懂得识别过马路的标志,安全地过马路。
2、能够大胆地进行交流,勇于表达自己的想法。
3、体验游戏扮演的乐趣,养成自觉遵守交通规则的.好品质。
材料提供:
事先在有关交通规则的DV、自制的红绿灯、布置公路场景所需的道具。在活动室周围张贴交通事故图片、各种过马路的交通标志。
指导要点:
1、请幼儿一起观察交通事故图片,让幼儿认识到交通事故的严重性。
2、与幼儿一起观看DV。
引入主题,请幼儿观看关于交通安全的DV。
请幼儿说说观看DV后的发现及感受,一起讨论应如何遵守交通规则。
师:你们在录像中看到了人们是怎样过马路的?你觉得他们这么做会有怎样的后果呢?我们怎样才能安全地过马路?
3、请幼儿到教室四周去观察各种交通标志,并猜测它的作用,请个别幼儿上来说。
告诉幼儿交通标志的真正意义。
延伸活动:与幼儿一起玩“交通”游戏。
(1)与幼儿一起将交通标志布置在“马路”的各个角落。
(2)全班幼儿分两组,一组当行人,一组当司机(身戴汽车胸饰),两名幼儿当交通警察。(一个管行人,一个管汽车)
(3)未遵守交通规则的司机及行人,交通警察给予罚单。
(4)老师与幼儿一起评议游戏情况。(重点放在遵守交通规则方面)
你为什么会得了罚单?你违反了什么交通规则?
(5)行人与司机交换角色继续进行游戏。
(6)与幼儿再次进行评议。
篇10:我会过马路了叙事作文
我会过马路了叙事作文
我有许多成功,但是在我脑海里记忆犹新的还是“过马路”这一件事情。
每天放学会家,都是奶奶牵着我的手过马路,我的邻居小明哥哥总会嘲笑我,我很委屈,也很伤心,于是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学会过马路。
在我上三年级的时候,一个星期六的下午,我问奶奶:“奶奶,您能告诉我怎样才能过马路吗?”
奶奶笑着说:“你先要走斑马线,这样子车的速度会变慢,还有”红灯停,绿灯行”,先向左看,再向右看,如果左右都没有车你才可以行走,知道了吗?”
“谢谢奶奶”。我即高兴,又很担心,高兴的是我知道怎样做了,担心的是我很怕过马路。
我还是走去了令我惧怕的马路,站在马路边看看这些川流不息 的车子,我害怕极了,我刚想回家算了,但一想到小明哥哥的嘲笑,我的决心驱使着我一定做到!我走到斑马线旁,奶奶在马路旁鼓舞着我说:“加油,你一定能成功的!”
我更集中注意力了,奶奶又说:“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个作业”.我想:“对啊!”我可以把过马路想象成我要完成的.作业呀,太棒了!
我小心谨慎的迈出了一小步,心里没有那忐忑不安了,于是向左边看了看,又看看右边的车子,没有车子了就快速的走了过去,我第一次在家一个人过了一会马路。我在马路对面向奶奶大声喊着说:“奶奶我过来了,我成功了!”
我会过马路了!这件事对于你们来说,很容易,但是对于我来说是一个意义非凡的成功,我的人生向前迈出了一大步!
篇11:小班安全教案过马路
活动内容:
活动目标:
1、让幼儿了解一些基本的交通安全知识,知道红灯停,绿灯行的道理。
2、知道过马路时要注意自己的安全,让幼儿知道不走斑马线的危险性。
3、让幼儿学会念儿歌,进一步培养幼儿的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
活动准备:
1、图片红绿灯、斑马线
2、儿歌《交通灯》
活动过程:1、手指游戏,稳定幼儿情绪。“小朋友们伸出小手,跟叔叔一起玩个手指游戏好不好?”
2、谈话,引入主题。 “小朋友们知道怎样过马路吗?过马路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幼儿讨论)
3、出示图片,提高幼儿兴趣。 “我们小班小朋友太乖了,叔叔让你们看以些图片好不好?想不想看?小朋友们把小眼睛闭上,叔叔把小图 片请出来,3,2,1,好了,睁开小眼睛。”
“这是什么呀?(红绿灯)小朋友们见过吗?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的时候有没有见过?”(幼儿讨论)
4、引导幼儿认识红绿灯“小班小朋友真棒,叔叔来告诉小朋友,这个是红绿灯,小朋友们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可以看一看,马路上的十字路口就有了。”
5、引导幼儿讨论 “我们小班小朋友那么聪明,那么,你们知道要怎样看红绿灯吗?” (幼儿讨论)
6、讲解怎样安全过马路“小朋友说街上车多不多?危不危险?所以小朋友们一定要知道怎样看红绿灯是不是。那小朋友们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学了好不好。”
“红灯停(出示图片红灯),绿灯行(出示图片绿灯)。”(反复教幼儿三遍)
7、引导幼儿认识斑马线“小朋友们看,这又是什么呀?你们有没有见过”(同上,介绍红绿灯时一样)
“小朋友们张开小嘴巴跟叔叔念,过马路要走斑马线”
8、引导幼儿学习儿歌 “今天中三班小朋友表现太棒了,叔叔来你们一首儿歌好不好?每个小朋友都要张开小嘴巴跟叔叔读了,叔叔来一下,看哪个小朋友的声音最好听,等一下我们就送小星星给它。”
9、带幼儿读儿歌(引导幼儿读第一遍,鼓励幼儿读第二遍,表扬幼儿读得棒,提到幼儿兴趣,读第三遍。)
10、延伸 “小朋友跟爸爸妈妈上街时候还要注意些什么呀?”
(做公车时先下后上,上街时要拉好爸爸妈妈的手,不能攀爬街上的护栏等等)
11、请小朋友跟图片红绿灯说再见,活动结束。
儿歌
交通灯,会说话
黄灯说,请注意
红灯说,快停下
绿灯说,请走吧
牢记他们说的话
按照红黄绿行动
做个文明好娃娃。
手指游戏
一个手指一个手指,变成大山
两个手指两个手指,变成剪刀
三个手指三个手指,变成水母
四个手指四个手指,变成胡须
五个手指五个手指,变成海鸥,飞走了。
[小班安全教案过马路]
篇12:小班过马路安全课件
活动目标
1、初步理解故事内容,知道在马路上不能做的事情。
2、懂得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斑马线的交通规则,初步树立安全意识。
活动准备
1、红、绿灯标志牌;斑马线;马路。
2、《我会过马路》故事课件、摄像机。
活动重难点
活动重点:懂得红灯停绿灯行、走路要走斑马线的交通规则
活动难点:能在游戏中遵守交通规则。
一、游戏《过马路》
1、师:今天我们要去看电影,但是看电影要过马路,我们先一起来过马路去电影院好不好?
2、配班老师负责出示红绿灯。
二、欣赏课件,解读交通规则。
1、欣赏图片一。
提问:你看到了什么?每天都有这么多的`小动物和车子在马路上,怎么办?
2、欣赏第一张过马路图片。
提问:这个白色的是什么?你在哪里见过?这是什么?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灯在亮?你怎么看出来的?狐狸在干什么?他这样对吗?
小结:红灯停、绿灯行。
3、欣赏第二张过马路的图片。
提问:小白兔是怎样过马路的?它走得对吗?
小结:过马路要走在斑马线上。
三、图片总结过马路时的交通规则。
四、欣赏影片《找自己》
师:那小朋友们是怎样过马路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
五、玩游戏《过马路》。
师:现在我们要回幼儿园去了,这次怎么过马路,大家应该知道了吧。
★ 小班说课稿
★ 蝴蝶飞舞说课稿
★ 安全说课稿
★ 托班美术课说课稿
★ 漂亮城堡说课稿

【小班社会教育活动《我会过马路》说课稿(共12篇)】相关文章:
说课稿幼儿园2024-02-04
说课稿范文幼儿园2022-08-03
小班语言优秀说课稿《小朋友爱清洁》2023-08-25
《红灯绿灯眨眼睛》幼儿园小班教案2022-12-13
感恩的心幼儿园说课稿2022-05-06
《好听的声音》说课稿2023-02-28
小班安全教育活动:小老鼠进城2023-06-29
《搓圆子》说课稿设计2022-11-11
垃圾分类优秀说课稿2022-07-08
大班社会《幸福是什么》说课稿2023-1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