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整理16篇)由网友“多肉葡萄轻乳酪”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欢迎阅读与借鉴。
篇1:《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示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发明了条件。
本课向同学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同学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示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和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和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一起点和差别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同学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和表示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考虑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同学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示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实际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示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出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发明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和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同学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示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和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和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局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地道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身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示,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革新。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洁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发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丰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示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溢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示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发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革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篇2:《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示,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革新。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洁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发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丰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示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溢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示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发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革新,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篇3:《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
中山中学 邢影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
[1] [2]
篇4:初中美术老师面试说课稿:《印象主义绘画》
教材分析: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现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满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篇5:印象主义绘画的美术教案
课业类型:
欣赏课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目的: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
1、色彩和光学的关系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
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
电子课件
教学过程:
学生在德彪西的《月光曲》中进入教室。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我们艺术论坛上周的讨论题是:测试,你更喜欢哪一张画?很多同学都去参与了讨论。有同学在问:这是谁的作品啊?那我告诉大家,贵妇人肖像是法国罗可可艺术的代表画家布竭的作品,老人肖像是法国后后印象派画家凡高的作品。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罗可可艺术的风格特点?艳丽、精致、豪华浮华的法国宫廷艺术和我们的生活距离很大,所以从讨论结果来看,喜欢老人肖像的同学比较多。那我们为什么会喜欢它呢?有同学说“老头帅。”没有抓住问题的关键。这就是我们今天要讨论的问题。
二、新课讲授课题——印象主义绘画
上堂课我们已经抽签过自己小组的预习作业,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
马奈、毕沙罗、德加等。请介绍马奈的代表作。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看了这些作品,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接下来我们来做个游戏,每组有一张纸,纸上画了一个圆,请大家用桌上现有的彩色粉笔,在圆中混和点色点,观察混和后的颜色。教师请几个小组的成员一起回答自己小组得到的颜色。
大家可以发现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那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作者的艺术风格和画派。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高更、塞尚、凡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对,他的画卖世界的最高价,5300万美元。对,很多人说他的作品很好。我们的论坛上也有同学在讨论凡高,大家都已经去了解过凡高了。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
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他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
这张《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你能读到点什么。“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我们还是能从画中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凄凉与痛苦。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
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画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会是好画。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也许你就能读懂了。
好现在我们就来实践一下。请每个小组组长上来领一张作品。播放凡高的flash。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凡高艺术馆里有一首根据这幅作品创作的歌曲“Vincent”。给大家5分钟时间,每个小组商量一下给自己组领到的那张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挑选几个小组的同学起来朗读小组集体写的文字。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艺术教育论坛下周的讨论题是:讨论画家达利的绘画《时间的永恒》?大家对印象主义还有什么问题,可以去我的论坛,我们继续讨论。
篇6:高中关于印象主义绘画教案总汇
教学目标:
通过本堂课的学习,学生了解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学会如何来欣赏现代绘画。
教学重点:
l、色彩和光学的关系。
2、莫奈、凡高
教学难点:
如何用心来欣赏绘画。
教具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
一、引入新课:
同学们是否还记得我们以前讲过的现实主义艺术的风格特点?
二、新课讲授课题——印象主义绘画
现在请预习过的同学来给介绍一下:什么是印象主义?印象主义的由来?
印象主义这个名称是由法国画家莫奈的一幅风景画《印象·日出》得来的。印象主义画家以阳光和色彩为主角,借助光与色的变幻来表现作者从一个飞逝的瞬间所捕捉到的印象。
请学生介绍莫奈和他的作品《印象·日出》。
教师出示一张白纸,问:这是什么颜色?白色!打上红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红色的。打上蓝色的灯光后,问:现在是什么颜色的?蓝色的。
大家从这个实验中,得出什么结论:在不同的光线下,物体会展现不同的颜色。
请同学回忆,曾经学过的形容阳光色彩的词句。我们来看莫奈笔下的阳光的颜色。请看系列作品《卢昂大教堂》。辨别这三张画,大家可以讨论,它们分别是什么时间画的?黎明、中午、黄昏。
印象主义绘画的代表者,除了莫奈还有谁?
看马奈的代表作:《草地上的午餐》、《酒吧侍女》、《吹笛的男孩》。
组织学生讨论,请同学简单的来总结马奈的艺术风格。
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的。使整个画面的色彩响亮醒目而又各得其所。现在我们来看这些画,你能否分辨出莫奈的和马奈的作品。
不同的颜色经过色点的组合,就形成了新的色彩,那刚才大家用的绘画的方法就是——点彩画法。看点彩大师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分析:
新印象主义:尝试用原色色点配置,使画面产生视觉混合的色彩效果,运用这种准确分布的各种色点来客观理性地、冷静地组成画面艺术形象。因他们用这种科学的、严格化的色彩和笔触,代替了印象主义画家的那种富有感情的色彩和生动潇洒的笔触,所以人们又称它为“科学的印象主义”。
引导讨论:大家认为这种绘画方法好吗?这种绘画风格把印象主义对光与色的追求推向了一个极端,还有一批画家在寻求另外的一种对光和色的表现方法——后印象主义。
学生介绍后印象主义:指那些曾经追随印象主义,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主义的束缚,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后印象主义者不喜欢印象主义画家所采取的过于客观的科学态度。他们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艺术家的主观感受。
后印象主义的代表画家:高更、塞尚、凡高。大家看看这是谁的画?很多同学非常熟悉凡高的作品,为什么?对,他的画曾经是世界的最高价。一说起凡高我们就想到向日葵,凡高在自己在一生中画过11幅《向日葵》,它体现了凡高的什么样的性格?凡高为什么要反复画向日葵?
通过课件了解:凡高于1888年2月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在那里他深深地为南方璀璨的阳光而激动。他在给埃米尔·伯纳的信中表达了他的狂喜,他说,那里的河是翠绿的,落日象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黄色的,“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他强烈地爱上了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画中,那一朵朵葵花在阳光下怒放,正如凡高自己所说“这是爱的最强光!”
《向日葵》表现出了画家什么样的情绪?对生命的热爱!
这张《麦田上的乌鸦》,有人说这幅画是凡高死亡的预言。请同学们放下一切杂念,用自己的心灵来读这张画。你能读到点什么。“画上的线条很生硬,失去了秩序,不但天地鸣动,所有的凄切、悲哀、绝望、都似乎从地平线的那一端飞扑过来……”
我们还是能从画中感受到一种无以名状的凄凉与痛苦。仿佛凡高因近于崩溃而扭曲的脸已融入画中,变成了翻滚的乌云,骚动的麦田,“仓皇逃离”的群鸦……
凡高自杀后,从他身上发现的信中写道“说到我的事业,我为它豁出了我的生命,因为它,我的理智已近乎崩溃——这一切都无所谓”画家是把自己的生命融入了自己的作品之中,让看画的人通过画面感受到作者内心的情感。
那现在哪位同学能告诉我怎样的画,会是好画。倾注了画家全部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打动观众,能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就是好作品。以前不少同学都说过,读不懂现代的绘画,觉得画的莫名其妙,不好看。我在这儿要说,看现代的绘画作品不能仅仅看画家的绘画技巧、或画的像不像,而是先去简单了解一下画家的生平,和当时的社会状况,再去读作品。也许你就能读懂了。
三、课堂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这堂课,我们明白了喜欢那幅肖像的原因是因为画家用心灵在绘画,而我们欣赏现代绘画的方法就是用心灵去读画。
四、拓展:
请为本课中你喜欢的画配上一段简单的文字,或一首小诗,表达自己对这张画的感受。
篇7:高中关于印象主义绘画教案总汇
教学目标
1、了解并感受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绘画的主要特点及其代表作;了解和认识西方美术如何从传统的着重客观再现转向现代的着重主观表现;初步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并加以分辨。
2、通过课件安排的情景与问题,进行积极的讨论和发言,培养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和合作学习的精神。
3、通过学习开阔视野,学会以艺术的思维来认识世界和交流方式方法,提高审美素养。
教学重点:
了解并能理解西方美术在19世纪末产生的根本性变革 ;从传统走向现代;能够理解西方传统绘画与现代绘画的主要区别。
教学难点:
为什么西方美术的根本性变化发生在19世纪末?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导学案
教学过程:
一、观看网页上的画展视频,引入新课,板书课题。
二、引导学生学习新授课内容。
1、板书:印象派的由来及代表作家、作品
2、教师:请做了预习的同学介绍一下印象派的由来。( 请学生尝试讲解,教师为学生讲解做服务,教师根据情况补充)。
印象派
又称印象主义。1874年4月15日一批不知名的青年画家在巴黎市中心举行独立画展,人们认为他们只是简单的表现出被描绘对象的印象而已,就借莫奈的《印象·日出》一画,嘲笑这些画家为印象派。这批对保守的学院派不满、希望创造新画风的青年画家欣然接受了这个名称,并以印象派来命名后来的画展。他们从1874到1886年先后举行了八次画展。莫奈《印象·日出》最典型的印象派画家,而且是印象派绘画的创始人之一,人称印象派之父。他蔑视各种陈规旧习,重视对现实的观察研究,追求表现瞬间的视觉印象,根据画家的视觉感受作画。这幅《印象·日出》描绘的是法国勒阿弗港口日出。初升的太阳改变了景物的颜色,一切都笼罩在朦胧之中。这种只能持续几分钟的独特景象,被莫奈敏锐地捕捉到并准确的描绘出来。这种近乎速写式的油画,正标志着一种新的画风的诞生。
3、教师:请大家一起来感受印象派绘画,了解代表画家及其作品,尝试完成表格并辨别他们的绘画风格、特点。
4、教师指定,(一小组代表)发言:莫奈的《鲁昂大教堂》。
请大家辨别一下每张画分别表现的是一天中的哪个时间段,下面两张表现的是什么天气。莫奈在不同的时间描绘鲁昂大教堂不同的光线和色彩 ;清晨、中午、傍晚、晴天、阴天。人们已经看不到建筑物本身的结构,庄严的哥特式教堂成了充满色彩旋律的光色结晶体。莫奈以自然光色的视觉为依据,将瞬间即逝的色彩变化表现在画面上。1895年丢朗-吕厄画廊展出了20幅鲁昂教堂连作,成为当时印象主义作品中的壮举。每件定价大约在1法郎左右,当时法国总理克理梦梭买下其中的一幅装饰在巴黎的卢森堡宫内。总理曾写道:不知为什么,从此我念念不忘面貌多变的鲁昂大教堂。我难以将之抛于脑后,我沉溺其中,必须谈谈鲁昂大教堂。无论如何,我必须谈谈。一位曾经反对过莫奈的学者,经过鲁昂大教堂门口时,发现教堂的景色和莫奈所画的一样,他震惊于如此的美景,也震惊于莫奈如此生动地表现美。
5、教师指定,(二小组代表)发言:马奈《福列斯贝热尔酒吧间》
19世纪中期摄影技术的发明及逐渐流行,使印象派画家更突出地表现人物生活的环境和整体氛围。画中背景是女侍者身后的大镜子中映照出的巴黎夜总会的嘈杂景象。富有表现力的黑色与明快的色彩相配合,表现出夜总会明丽的气氛。处在画面正中间的女侍者孤独而略带忧郁的神态与之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吹笛少年》和《草地上的午餐》马奈在使用色彩上并不赞成印象派排斥黑色的色彩理论。马奈十分善于使用黑色。大量的色彩鲜明对比色使整个画面响亮醒目,取材和表现风格也很自由。
6、教师指定,(三小组代表)发言:修拉《大碗岛的星期天的下午》。
新印象派是印象派的一个分支。修拉是新印象派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主要特点是将印象派采用的色彩并列法推向了极端,即将本应调和的颜色变成无数的有规则的小点,让这些小色点通过观者的视觉去混合,这样可以产生更鲜明的色彩效果。这种画法又称点彩画法。此画正是新印象派的经典之作。但这种极端画法使整个画面显得有些机械和呆板。
7、教师指定,(四小组代表)发言:德加《舞台上的舞女》。
德加在画室内根据记忆作画。他的作品在构图和人物形象刻画上明显地受到摄影的影响。这幅《舞台上的舞女》就是突出的例证。它不仅以新颖的构图和明快的色彩给人以深刻的印象,而且以高度的写实能力,将飞逝之中的舞蹈之美生动地呈现在观众面前。
8、教师根据各小组发言情况,补充讲解。教师对于如何欣赏印象派及现代绘画做点拨。现在那位同学能告诉我们怎样的画才算是好画。答:倾注了画家全部情感的作品,能够打动观众、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以前很多同学都说看不懂现代绘画,现在我们知道了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时,不能仅看绘画技巧或像不像。要先简单了解画家生平经历和当时社会状况,再去欣赏就可能看懂了。
9、教师:印象派的绘画作品很多,因为时间限制我们只讲解了其中最具代表性的画家及作品,那么我们一起总结一下印象派绘画的主要艺术追求。
板书:印象派绘画的主要艺术追求
10、教师引导并参与小组讨论,小组抢答:
印象派绘画是19世纪法国现实主义绘画的进一步发展。印象派强调要描绘视觉的真实印象,追求表现光线与色彩的冷暖变化。其作品是对景写生而成,突破了西方在画室作画的传统习惯。油画技法上改进了色彩单调的传统画法,采用符合光学原理的色彩并列法提高了色彩明度,使色彩更加灿烂。证实了物体的色彩不止存在固有色,还受光线和环境的 环境色原理的影响。印象派作为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渡和开端,表现出一种重艺术形式轻内容的创作倾向。
教师展示课件中的表格,根据情况或补充印象派绘画的缺点或评价回答表现。
11、教师:1886年以后,印象派团体宣布解散。他们没能完成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根本变革,后来出现了反对他们的后印象派。
12、板书:后印象派代表画家及作品
13、教师:请第五组同学,讲解名词后印象派
后印象派指曾经追随印象派,后来又极力反对印象派,从而形成独特艺术风格的画家。他们不满足于印象派对光色瞬间印象的客观描绘,革新印象派的用色方法,主张艺术形象要有别于客观物象,同时饱含着画家的主观感受。他们强调主观感受的再创造和对艺术形式的探索,注重色彩的对比关系,体积感及装饰性等。对后来的野兽派及表现派有很大影响。
14、教师:我们一起来赏析后印象派绘画,了解代表画家和作品。(教师继续为学生讲解做服务,如:播放课件、展示图片等)
15、教师指定,第六小组发言:塞尚
他的作品在19世纪几乎无人知晓。直到他逝世一年后举办的回顾展,人们才开始认识到他对西方现代美术的重要贡献,被人尊为西方现代绘画之父。他反对传统绘画模仿外在世界,追求三度空间,寻求在自然的秩序中引出的形式结构,即:造型的本质。 《有苹果和桃子的静物》是实现他艺术理想的途径。通过色彩造型法,以冷暖变化来表现物体的结构和他的感受。桌上的水罐十分饱满,似乎它本身就有一种力量;窗帘堂皇地低垂着,形似瀑布的餐巾,其明亮的色彩使桌上的物体显得更突出。《玩纸牌的人》极力保持构图的平衡对称,画家并不关心人的形态结构,着重表现画家对他们的主观感受。
16、教师指定,第一小组发言:凡·高 是19世纪后印象主义画派的重要代表人物。说起梵高我们就想到了他画的向日葵。为什么他要反复的画向日葵?又体现了他什么样的主观情感呢?1888年他来到法国南部的阿尔,为那里美丽的景色而狂喜。他曾写道在我眼里,此地的乡间气氛宁静,色彩绚丽..河是翠绿的,落日像熔金的炼炉,太阳是金色的..与人们在日本版画中见到的景象一模一样。..遍地生长的金色向日葵在阳光下怒放,..这是爱的最强光。 在凡高的眼里,向日葵是不寻常的花朵,是太阳之光,是光和热的象征,是他内心感情烈火的写照。《向日葵》画中饱含激情的笔触和色彩,表达了他对大自然的热爱、对生命的热爱。
17、教师对于如何欣赏现代绘画做点拨。
现在那位同学能告诉我们怎样的画才算是好画。答:倾注了画家全部情感的作品,能够打动观众、激起观众情感共鸣的作品。以前很多同学都说看不懂现代绘画,现在我们知道了欣赏现代绘画作品时,不能仅看绘画技巧或像不像。要先简单了解画家生平经历和当时社会状况,再去欣赏就可能看懂了。
18、教师指定,第二小组发言:高更
后印象派代表人物。他主张绘画的抽象性,反对从感觉出发模仿自然,提倡从精神出发去利用大自然。他以大块色彩进行表现,创造了一种既有象征性又带有装饰性的绘画。《塔希提岛的少女》体现他追求原始艺术的质朴与天真,具有异国情调和强烈的装饰性的画风。
19、教师指定,第三小组发言:对比分析后印象派三位画家作品的绘画特点和共性。
后印象派不同于印象派。它追求画家对物象的主观感受和艺术形式的探索。后印象派的三位代表画家的艺术追求和艺术风格都不相同。从这个意义上讲,后印象派真正的实现了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根本变革.
三、学习重点知识,尝试完成表格,教师指导并升华知识点。
1、对比分析印象派、新印象派、后印象派。通过这组表格我们了解了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特点和区别。
2、对比分析欧洲现实主义绘画、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绘画及现代绘画。
四、学习难点知识,小组研讨质疑,教师根据情况补充拓展知识。
1、教师:促使西方美术发生根本性变革的客观因素有哪些?
(1)、具有鲜明的东方绘画特色的日本绘画──浮世绘的影响。随着世界博览会的举行浮世绘传入欧洲,并很快形成了以法国为中心的浮世绘热。浮世绘以线条作为主要造型手段,不讲究画面的三度空间,具有浓厚的东方装饰风格,与西方传统的写实绘画形成鲜明对照。浮世绘给法国画家,尤其是后印象派画家以极大的启示和影响。
(2)、摄影术的发明。对传统写实人物肖像产生了相当大的威胁。
(3)、便携式颜料的制造手提颜料让野外作画成为了可能。
(4)、法国现实主义绘画及巴比松画派对印象派产生的影响。
五、课堂总结:
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赏析了印象派与后印象派的画家及作品,了解西方美术从传统走向现代的过程。我们从他们的作品中体会变革精神,要学会继承、发展和创新,更要学会锲而不舍地追求自己喜欢的理想和事业。教师评价并肯定课堂变现突出的小组和个人。最后根据时间,布置选答作业。
篇8:高中关于印象主义绘画教案总汇
教材分析:
印象主义绘画是19世纪60年代在法国出现的艺术流派。在西方近现代科学的启发下,他们对绘画的光线、色彩的表现进行了独到的探索,并为西方现代主义绘画的发生创造了条件。
本课向学生介绍了印象主义绘画的许多作品,其中包括印象派,新印象派和后印象派的画。从欣赏中,使学生知道印象主义绘画探索的艺术原则和表现形式的独特风格,以及印象主义绘画尤其是后印象主义绘画在主观与客观艺术与自然的关系的革新及重大意义。
本课要讲清楚各个派系的画家、作品的名称、观念和形态的共同点和差异是什么?并重点分析画面色与光的千变万化的科学依据是什么?使学生听后感到多而不繁,杂而不乱,达到教学目的。
教学目标:
了解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及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效果的艺术风格。
提高对西方绘画作品的欣赏能力。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的形式美感。
教学重点:
认识并了解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与风格。
感受印象主义绘画色彩变化的形式美感。
教学难点:
对西方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观念的理解。
教学方法:
欣赏法、讨论法、讲解法。
学习方法:
上网查资料法、总结法。
教学手段:
为了更好的完成教学目标,采用现代教学媒体棗网络查找资料,实施创设情景,激发学习兴趣;主动探索,强化独立思考意识;点拨导思,激发学生自学能力。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继浪漫主义以后,在19世纪60年代,法国又出现了一个新的艺术流派,就是印象主义绘画。印象主义的画家们走出画室,直接面对自然进行绘画,他们热中于表现自然界瞬息万变的光色变化和对自然的直接感受。他们不象古典主义,浪漫主义和现实主义画家那样强调画面的故事情节和主题思想,而是受光学理论的启发,把所描绘的客观物象作为绘画研究的实验媒体,探索和表现它们在自然光下所呈现的微妙色彩变化。使得画面在色彩上有一个崭新的面貌,为以后现代主义绘画奠定了基础,创造了条件。(实物投影欣赏不同画派的作品及网上查找有关印象主义绘画的资料,请学生分析他们之间的异同点,教师最后总结引出正题。)
二、讲授新课:
欣赏印象派画家莫奈和马奈的作品。
《日出·印象》是描绘日出时在晨雾笼罩中的港口景象。该画表现一种瞬间的视觉感受和活波生动的作画情绪,以往官方学院派艺术的那种呆板僵化的色调荡然无存,注重对光色效果的追求。
《酒吧侍女》色调明快而热烈。
以上两幅作品先请同学谈欣赏后对该作品的感受是什么?最后教师总结。
总结:印象主义绘画的艺术风格是活波、生动、明快、热烈、注意光色的变化。
2、欣赏新印象主义画家修拉的作品《大碗岛的星期日下午》。
教师介绍该画的背景及艺术风格和特点:该画描绘的是巴黎附近一个小岛上风和日丽的下午,人们在悠闲散步,垂钓,游玩的场面。画家采用笔触明确,色彩鲜明的点彩画法,在绘画艺术上注意纯粹形式的分析和探索,画面显得呆板而缺乏生气。
小结:新印象主义,实际上是印象主义画派的一个分支,它流行于1880年以后的一段时间里。这一画派把印象主义绘画发展到了一个极端。他们主张绝对禁止在调色板上调和颜色,而只能以原色的小色点排列或交错在一起,让观众的眼睛自己去起调色作用,很像五彩缤纷的镶嵌画,有人称他们为“点彩派”。
3、欣赏后印象主义画家塞尚,凡高,高更的作品。
《静物:苹果与橘子》
该画中的各种物体,尽管没有像古典静物画中强调的那种真实的质感,但其坚实,硬挺而内在的形体结构给人以独特的感受。色彩单纯、响亮而饱和,在对比中又使画面富有明快的节奏感和韵六律。塞尚的这种理性分析与主观表现,引发了人们绘画观念上的变革。塞尚被20世纪的艺术家们称为“现代绘画之父”。
《向日葵》
这幅作品以包满而纯净的黄色调,展示了一个画家内心中似乎永远沸腾着的热情与活力,宣泄着画家对生命的尽情体验与永久的激动。凡高那种狂放不羁的风格对后来的野兽主义绘画产生了很大影响。
《塔希提妇女》
这幅画是后印象主义另一位画家高更的作品。画家以饱满而浓烈的色彩、宽大而又果断的笔触、稚拙而又粗矿的线条,将两位土著妇女平实而又厚重的表现出来。画面给人一种浓郁的土著生活气息,充满浑朴天真,神秘而久远的原始感。高更的作品具有主观化的自然情境。
小结:后印象主义画派,注重如何在绘画中强调表现画家的主观情感和内心世界,不在片面追求外光和色彩效果在画面上产生的真实感觉,而是具有更为主观化的感情因素和象征性的精神观念。这种观念的变革,具有划时代的意义。
篇9: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说课稿
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说课稿
一、说大纲
高中音乐新课标中指出:将“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贯穿与教材和音乐教学的全过程。努力发挥音乐教育在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中所特有的审美功能,做到将基础和基本技能的学习有机的渗透在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与情感体验之中,潜移默化的培养学生美好情操,提高学生审美能力。
二、说教材
1、教材简析:本单元是一个独立的单元,专门介绍印象主义音乐及代表人物――德彪西。结合欣赏他的作品交响音画《大海》第一乐章,介绍有关印象主义音乐知识,加深对印象派代表人物――德彪西的认识。德彪西是印象主义的代表,现代音乐的先驱,而印象主义音乐是浪漫主义音乐向现代主义音乐过度的桥梁。在前面几个章节,学生已经认识了从古典主义的巴赫到浪漫主义的肖邦、李斯特。这一单元的出现正好在整个教材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本节课的学习对学生把握音乐的历史脉络是相当重要的`一个环节。
2、教学目标及确立依据根据:
新课程标准中,课程观由“知识本位”向“人本位转变”的思想,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a、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开放的心态,正确审视印象主义音乐文化;开拓视野树立多元文化的价值观,感受人们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b、过程与方法
通过体验、比较、探究、合作,让同学们对印象派风格有所把握。
c、知识与技能
会运用其他艺术形式(图画、散文等)表现音乐
通过音乐基本表现要素的对比,比较分析音乐
三、教学重、难点
1、重点:赏析交响素描《大海》第一乐章《海上――从黎明到中午》。从旋律音色等表现要素上感受并体验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特征,并引导学生通过音乐实践活动表现音乐。
理论依据:新课标中“重视音乐实践,增强创造意识”和“以审美为核心”的理念。
2、难点:如何在一堂课有限的时间内,让学生正确把握印象主义音乐的风格。
理论依据:新课标中提出“通过音乐教学使学生树立平等的多元文化价值观”。
四、说方法
1、学情分析:我校是一所农村普通高中,学生已经具有三年初中课改的经验,自主学习能力交流、合作能力都较强,但由于地处农村,大部分同学来自于农村,因此他们对于欧洲专业音乐创作――尤其是印象派音乐了解甚少。
2、说教法:对比法、迁移表现法、讨论法。
3、说学法:根据我校学生特点,采用探究性音乐学习法、参与音乐体验法、小组合作法。
五、说程序
1、教学环节设计
本节课的教学流程设计分五大版块:
导入新课,揭示主题――交流探讨,展示主题――走进音乐,深化主题――拓展探究,表现主题――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2、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揭示主题
出示图片:法国画家莫奈《印象日出》
思考:你觉得这幅画画的好吗?请点评这幅画。
引出课题:
a、什么是印象主义音乐?
b、谁是德彪西?
设计意图:从不同的文化领域(绘画)入手,让学生通过视觉效果直接感受,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还缩短了师生间的距离。设计具有探究性和启发性的问题,使跨学科的知识内容也能很好的整合起来,自然的引出课题,达到点题的目的。
交流探讨,展开主题
让学生以收集到的关于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相关资料为基础发言和展示。
形式:先小组讨论――后学生代表总结发言
(为了避免内容重复,教师可以分配任务,如:第一组讨论德彪西的生平;第二组讨论印象主义的起源与特点;第三组讨论印象主义绘画与印象主义音乐,第四组不同内容进行补充)
师:用课件的形式归纳并做适当补充
设计意图:根据课标中“面向全体学生,注重个性发展”的原则和“创造性原则”,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自主收集资料的能力以及创新精神,把课前布置的预习真正落实到实处,同时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而不是老师一味的灌输。
走进音乐,深化主题
1、对比赏析
a、播放《大海》第一乐章主题一与主题二,并附两幅大海图。
思考:判断两幅图片分别对应哪个音乐片段,为什么?
b、列表分析主题
旋律音色节奏速度力度
平静的大海
波涛汹涌的大海
2、出示结构示意图,完整欣赏《大海》第一乐章
学生活动:根据自身特长,学生可以通过作画、作诗两者选其一对音乐进行表述。
3、作品展示,学生讲解创作灵感
设计意图:本环节是整个教学过程的重点环节。比较法是音乐教学的一种特殊形式,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和审美注意力,还能提高学生分析与评价音乐的能力。同时,根据课标中“坚持以怜听为主”的教学原则,通过学生一系列的音乐实践活动实现了以音乐为本理念,很好的解决了本课的重难点。
拓展探究,表现主题
对比赏析德彪西《月光》与贝多芬《月光》(片段欣赏)
思考:哪一片段为德彪西《月光》?
(根据学生课前收集资料分析比较)
印象主义音乐与古典主义音乐特点
作者比较
乐曲由来
设计意图:通过两首《月光》片段比较赏析,对两个时代作曲家的不同风格进一步了解,加深对印象主义音乐及德彪西的理解。
归纳总结,升华主题
印象主义音乐特点的归纳判断题。
设计意图:通过判断题,考察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点的掌握程度。再次点题,让学生真正了解感受印象主义音乐德彪西的形象和特点,真正起到呼应主题的作用。
六、设计心得
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我突出以学生为本,以音乐为本,坚持以怜听音乐为主。所有的综合活动都体现了以音乐为本的理念。
1、本节课我删减了部分教材,这是根据新课标中的理念:“由教教材到用教材教。”意思是:新教材给了教师一个大的路标,它的内容可以根据自身的理解和实际情况加以取舍,不完全受教材的约束。
2、根据课标中音乐鉴赏的“活动建议”提示:鼓励学生根据老师指定的专题和相关资料,主动收集文字、图片、录像等资料,进行交流、探讨、展示,体现探究性音乐学习的全新模式。
3、本堂课中也有可能出现以下情况:如容量较大,造成时间不够用;另外,在交流探讨环节,同学的回答有可能与主题不够吻合,教师应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灵活的进行指引。
篇10:绘画说课稿
我说课的内容是湘教版高中艺术欣赏-美术上册《深沉雄大的秦汉雕塑与绘画》。我主要从教材分析、教法运用、学法指导和多媒体教学过程演示四个步骤加以阐述:
一、教材分析
1、本课的内容、地位、作用
本课是关于中国古代秦汉时期美术的欣赏课。《深沉雄大的秦汉雕塑与绘画》说课文稿秦汉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初期的文化艺术走向兴盛和繁荣的时期,也是我国民族艺术风格确立与发展的重要时期,这一时期为我们留下了丰富的艺术文化遗产。虽然只是我国艺术发展初期阶段,但秦俑却是全世界的一大奇迹,秦俑与汉代石刻、帛画代表了秦汉时期艺术的面貌和最高水平。《深沉雄大的秦汉雕塑与绘画》说课文稿秦汉雕塑和石窟雕塑代表了中国古代雕塑的基本特征,也是教材介绍我国古代雕塑最集中的篇章。所以此课节,雕塑详讲,绘画略讲。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一些代表作品,了解秦汉时期的艺术概貌、审美取向、题材范围和艺术风格。
2、教学目标
通过对我国秦汉雕塑、绘画艺术的欣赏,使学生了解秦汉美术的基本面貌和审美特征,丰富相关知识、提高艺术文化素养和审美能力,从而增强他们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感情和爱国主义的高尚思想情操。
3、教学重点和难点
了解秦汉艺术的总体审美特征,熟悉一些有代表性的作品及其艺术特色是教学重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力是教学难点。
二、教学方法
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学生状况,我主要采取“激发启发──引导分析”的方法,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具和实物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例的引导下,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自觉性,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使每个学生都能参加到动脑的积极思维中,真正做到面向全体。运用视频、图片欣赏,实物观察和触摸,激发学生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效率。并提问学生,组织讨论,这样多法并用,即培养了他们分析作品的能力,又启发了学生的思维。
三、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采用观赏观察,讨论归纳的方法学习。此课学生对时代背景还是很熟悉,但对内容兴趣并不大,所以用生动直观的《英雄》电影片段将学生带入秦朝这个时代环境,切入课题。再给学生提出要求引导学生观看《秦始皇兵马俑》专题片,鉴别秦俑、汉俑、汉雕、帛画、画像砖的艺术特征,讨论比较秦汉艺术的差别,归纳秦汉艺术的总体特征。
四、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英雄》近卫军军阵“风、风、大风”片段欣赏,回顾历史。
二、讲授新课
1、秦汉雕塑
(1)秦汉雕塑的种类
按用途分类:墓室随葬品、环境雕塑
按材料分类:陶塑、石刻、木雕、玉雕、铸铜
陶俑、石刻分别代表秦汉雕塑的最高水平。
(2)秦汉陶俑艺术特征
学生欣赏《秦始皇兵马俑》专题片,观察秦俑、汉俑图片,传阅秦俑小模型。讨论归纳艺术特点:
秦俑:威武雄壮
a、崇尚写实,手法严谨;性格鲜明,形象生动;
b、在总体布局上,利用众多直立体的重复,造成排山倒海的气势,使人产生敬畏而难忘的印象。
汉俑:简洁生动
(3)秦汉石刻的艺术特点
(秦朝也有大型石雕,史料记载秦曾有“头高一丈三尺”的石麒麟。)
学生观察霍去病陵墓石雕,讨论归纳汉代石雕的艺术特点:质朴雄浑,深沉雄大。
2、秦汉绘画
学生观察汉代帛画、壁画、画像砖、画像石,试着归纳其艺术特点。
壁画与帛画:内容多是引魂升天,表达永生不死;画面构图饱满,线条流畅,用色典雅。
画像砖与画像石:题材丰富;装饰性强。
3、秦汉艺术的总体风格
畅所欲言:秦汉经典的艺术作品给你什么印象?
秦汉雕塑与绘画,充实饱满、质朴古拙、大气磅礴,这正是封建社会上升时期生气蓬勃的时代精神的体现。
4、提问检查
(1)秦始皇陵兵马俑与霍去病墓石刻的艺术风格有什么不同?
(2)汉代绘画包括哪些方面?其代表作品有哪些?
三、课堂小结
篇11:绘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教材是课程的基础和依托,正确理解教材有助于课程的顺利展开,因此我会对教材进行深入的分析,我所说课的内容选自河北美术出版社小学美术四年级下册第11课,本课属于造型·表现学习领域,通过绘画表现场景学生在之前已经学习过,在以前的教材中也介绍过绘画的特点。而本课教材引导学生通过绘画形式表达日记,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记录生活,让学生学会通过绘画的形式记录,感受生活。
二、说学情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学生已有的思维结构和认知水平是我授课的重要依据。四年级的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美术和材料,对不同的材料和工具的使用,已有一定的掌握,会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块来大胆地、自由地表现他们所见所闻、所感所想的事物,也能表达一定的场景故事,但是组合能力比较弱,图片和文字相结合表现突出主题能力还是较为缺乏。所以我会将看看、画画、做做、玩玩融为一体,丰富学生的感受。
三、说教学目标
根据以上的分析和新课标的理念,我确定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日记的特点及其意义,并学会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点滴生活。
过程与方法:通过欣赏、交流、讨论了解绘画日记的特点,通过绘画记录生活提高观察力以及创造力。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感受生活的美好,体会绘画的乐趣,热爱生活,体会生活。
四、说教学重难点
根据美术学科的特点和本课的现有知识,我的教学重难点确立如下:
重点:绘画日记的构成及其特点。
难点:画面中要求主次分明、形象生动呈现出日记的趣味。
五、说教法、学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践行新课标中“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学思想。我将采用讲授法、示范教学法等教学方法,从而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探究的方式进行学习。
六、说教学准备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好的教学准备能够提高课堂的教学效果。为此,我做了如下的准备:多媒体课件、画笔、颜料等。
七、说教学过程
皮亚杰曾说:“儿童是有主动性的人,所教的东西要能引起儿童的兴趣,符合他们的需要,才能有效地促进他们的发展。”所以针对学生特点,我设计了以下教学环节:
环节一:设置游戏,导入新课
课堂伊始,我将出示运动会照片,为大家再现运动会夺冠的场景,引导学生观察回忆起当时的故事的感受。提问:我们除了用写日记、拍照片来记录生活的故事,还可以通过怎样的形式记录?学生回答,教师总结得出还可以通过更直观、更形象的形式去记录,引出课题《绘画日记》。
通过这种结合游戏互动提问的导入方式,营造活泼的课堂气氛,从而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并引起他们的探索欲望。
环节二:观察作品,总结规律
我将展示绘画日记,观察提问学生:谈谈理解的绘画日记是什么?大家交流并回答问题:绘画日记就是通过绘画的形式表现每天生活中有意义、有趣味的事情,以图文并茂的形式表现使自己的日记更加生动直观。
而后我会再次展示多个绘画日记作品,请学生观察并提问:这些作品都有哪些表现形式?给你怎样的感受?学生回答,我总结:绘画日记可以通过线描、水粉画、儿童画、版画等多种形式表现,生动形象,丰富多彩。
通过这样直观的观察,激发学生的思考探究欲望,提高学生的观察力。
环节三:观察画作,探究特点
然后我会展示徐启熊的作品《雨后雨花开》,引导学生观察交流:作者记录了什么生活事例?学生观察可能会说:《雨后雨花开》记录了雨后一群小朋友相约去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去河滩搜集雨花石的故事,充满童趣。随后我会继续追问:作者怎样凸显故事的特点?画面和文字之间有什么关系?将学生分为美术兴趣小组讨论交流分享,最后师生共同总结:通过选取事件的典型场景来作画,展示故事的主线,画面凸显主题形象,文字为辅,文画一体相映成趣。
通过这样的方式,逐步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索绘画的方法,不仅可以锻炼学生的观察能力,还能使学生的思维之间发生碰撞,激发更多的探究性思考,养成良好的美术学习习惯。
环节四:示范画作,学生观察
我将示范团圆饺子的日记故事,演示选取故事的典型场景,凸显画面的主次,然后根据自己的想象添加饺子或福字等代表团圆的物象加强画面氛围。
接下来便请学生大胆创新,引导学生根据画出的基本画面,从各种角度来观察和添画内容,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鼓励合作,凝聚集体的力量来进行创造。
美术课程强调直观性,通过教师示范的环节为学生解决了创作过程中的难点,激发了学生创作的欲望。
环节五:学生实践,交流评议
接下来便请学生大胆创新,鼓励引导学生分享生活中的趣事,激发自己的想象力与创造力,以绘画日记的形式表达出故事。教师巡视辅导,辅导要点:注意画面的主次,文字要简练概括,大胆想象;注意保持教室卫生。
学生完成后我会请学生将作品展示出来,组成日记大展览,并请他们介绍自己的作品,同时请其他学生从画面内容、故事、构图等角度欣赏交流,并和学生一起拍照留念。
这一过程体现了美术课程重视对学生个性和创新精神的培养,并且能提高学生的观察能力和线条造型能力。在此期间我会巡视指导,积极发现学生中的优秀作品,对部分学生进行技法指导。
在展示作品中也体现了新课标中教学评价对象和方式多元化的要求,利用自评、互评和师评的方式能够检验本节课的教学成果,激发学生向更高目标努力的积极性,活跃课堂气氛,还能帮助我总结反思,改进教学。
活动六:课堂总结,开放作业
课程最后,我会请学生主动汇报本堂课的收获和体会,总结本课知识框架并进行情感升华,让学生认识到生活充满趣味,运用绘画日记的形式记录点滴的美好故事。
总结完本节课收获,我会趁热打铁请学生养成记录日记的好习惯,将自己的日记整理成手册,同学之间互相交流分享。
这一环节请学生主动分享收获,从学生的角度检验本堂课的教学设置和教学效果,真正践行“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时刻以学生的接受程度和学习反馈为标准来提高自身的教学素养,探究更贴合学生学段的教学方法。
八、说板书设计
为充分体现课程内容,以便于学生能够理解掌握,我的板书清晰、直观、明了,重难点突出:
篇12:绘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此次绘画活动选自明天出版社《山东省幼儿园教育活动教材》学前班用书下册,第六单元活动《我的秋天》。因为秋天来到了,景色非常美好,孩子们十分感兴趣,也非常需要了解和知道有关秋天方面的知识。同时这一单元的'内容在教材中站有了很重要的位置,有许多故事、儿歌、歌曲对这方面的内容进行了介绍,可见秋天内容在下册教材中是孩子们需要了解和掌握的内容。本次活动是在科学认识秋天的特征;音乐学习歌曲《秋天来了》;歌曲表演《秋天在哪里》的基础上展开的绘画活动。符合季节变化的需要;符合循序渐进的原则;符合孩子们的心理需要。题目改为《我喜欢的秋天》,更能表达出孩子们盼望秋天热爱秋天的情感。
2、幼儿情况分析
我们班是学前班,孩子们各方面的能力相对是比较强的,但在语言表达、动手操作、发现和观察、对美的创造和表达以及集体创作等能力上还需要加强,所以我决定在我们班开展这次以小组为单位的集体合作绘画活动《我喜欢的秋天》,不但让孩子们学到了知识还锻炼了孩子们友好合作、团队精神等多方面的能力。
3、重点和难点
熟练掌握秋天的特征,抓住秋天里有代表性的景色进行绘画创作,能够统一构思和意见。在绘画的过程中锻炼小朋友们友好合作、互动交流、积极配合等多种品质和能力。
4、教学目标
(1)让幼儿在观察的基础上,运用所学的绘画、剪贴等手工技能,合作表现秋天的美丽景色。
(2)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及相互协作的精神。
(3)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及对美的表现力。
5、教学准备
教具:课件一份,(内容为秋天里的各种景色)。MP3动画歌曲一盘《秋天》
学具:白纸六张、蜡笔、铅笔、记号笔、皱纹纸、旅游帽、奖品若干。
活动:孩子们在课前进行观察秋天和找秋天的活动。
二、说设计
(一)教法
我主要采用是提问法、充实法、讨论法、评优法、总结法、动静结合法。通过提问让小朋友们说出在课前他们是怎样进行观察秋天的活动的,看到和感觉到了那些秋天的特征。通过充实法孩子们观看课件丰富视野,补充了认识的不足。通过讨论法,孩子们决定本组要进行的绘画或手工创作内容。通过评优法,鼓励优胜合作的小组增强集体合作精神和竞争意识。通过简短总结法,老师说出孩子们的成绩和不足,肯定大家合作的精神。最后动静结合法,不但轻松了孩子们的身体,振奋了孩子们的精神,还使本次活动得到了提升。
(二)学法
孩子们课前先要进行观察秋天特征的一些活动,这样有利于丰富思想和回答问题。再让孩子们在观看课件,欣赏美丽的秋天景象,丰富和加深对秋天特征的认识,有助于下一步的绘画创作。接着孩子们进行讨论,在讨论的过程中既要进行命题的讨论和还要进行分工的讨论。孩子们在进行绘画创作过程中,分成六个组进行集体绘画,大家要互相配合,共同努力,献计献策。最后孩子们一起观看动画,边唱边跳《秋天在哪里》,人人心情舒畅、精神愉快。
(三)教学程序
1、提出问题,引发幼儿的兴趣。
(1)师:秋天到了,秋姑娘悄悄的飞来了,小朋友你感觉到秋天的来临了吗?(出示秋姑娘教具)
(2)师:老师让小朋友们和爸爸妈妈星期日一起走出家门上大自然中去寻找秋天,谁找到了?给我们大家讲一讲。
(3)幼儿回答各种各样的所见所闻。
2、观看动画,加深丰富幼儿对秋天特征的认识和印象。
(1)秋姑娘飞来了,洒落大地一些五颜六色的落叶
(2)秋雨下了,天气怎么样啦。
(3)小鸟飞来了,唧唧喳喳的叫着,他们在商量着什么?银杏在随风轻摆。
(4)拖拉机响了“嘟嘟嘟”,农民伯伯忙着收割了。
3、激发起幼儿兴趣然后进行分组讨论,确定绘画创作和手工创作命题。
(1)师:秋天太美了,我们怎样才能把秋天留下来呢?除了绘画,还可以怎样做呢?
(2)幼儿开始进行分组讨论怎样表现,老师及时肯定并进行简单示范。
4、幼儿开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创作表现《我喜欢的秋天》。由组长带领进行如何布局?画什么?做什么?明确分工,教师巡回进行指导。
(1)幼儿分成几组,可进行绘画《秋姑娘》;手工《菊花》;《银杏叶儿》;绘画《小鸟》等的创作。
(2)幼儿进行绘画,教师进行全班指导和个别指导。
让孩子们在绘画和手工创作过程中准确和熟练的表达出自己眼中看到的和心中想象的秋天景色。学会合作绘画并有统一的构思和意见。
5、进行作品展评,请完成绘画和手工创作的小朋友代表讲述作品的内容和想法。选出最美的秋天景色图,并进行发奖。
6、教师简短总结。
小朋友们在这次《我喜欢的秋天》绘画创作中学会了许多本领,如:学会了观察、构思、布局还学会了分工与合作,因为小朋友们想自己小组取得胜利就要依靠集体的力量,只有集体合作速度才能加快、力量才能更大、智慧才能更多,才能取得最后的胜利。
7、动静结合,增强气氛。
播放动画歌曲《秋天》,小朋友们一起进行歌表演,增强课堂的活跃气氛。
8、活动结束。
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高高兴兴走出教室,上大自然中去游戏、去观察秋天了!
篇13:《绘画日记》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1、本课在教材中的地位和作用: 本课是岭南版海南省九年义务教育小学美术第八册第九课内容,属于新课程标准中“综合探索”类绘画创作课型,即“结合语文、音乐等课程内容,进行美术创作、表演和展示,并发表自己的创作意图”。本课主要是对以前绘画内容作一个回顾,使学生在巩固原有绘画知识的基础上,联系生活实际,了解和掌握绘画日记的特点及绘画方法,并学会运用绘画日记记录每天所发生的有趣、有意义的事情。
2、教学目的:根据《美术新课程标准》的精神和教材要求,结合四年级学生特点,本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发展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创造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①知识与技能: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能应用到实际生活当中。②过程与方法:通过声音引发的“语、形、色”来描画记忆,完成日记的内容。③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的形象思维,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3、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学习绘画日记的表现特点及创作方法,并应用到生活当中。难点:激发学生的记忆和创造思维,引发学生对往日生活的回忆、想象,完成日记的内容,使学生认识生活中的真、善、美,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二、教法运用:遵循“教为主导,学为主体,实践操作为主线”的教育思想,依据本课的性质及小学四年级学生的身理和心理特点,我将采用启发式引导教学法为主,以实例为线索,充分运用多媒体、范图等直观教具,不断采用欣赏、启发,归纳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教学中我结合语文、音乐学科,用音乐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想象力,调动学生的感官,学生练习过程中播放一些轻快的音乐,陶冶学生良好的情操,使学生在愉悦的教学环境中感受美、创造美。此外,我还采用师生共评法对作业进行评价,让学生能够更充分认识自我,客观的评价自我,并巩固所学知识。
三、学法分析:遵循“学为主体”的教育思想,做到学与练紧密结合。本课运用多媒体展示图例和进行绘画过程的演示,采用课堂讨论,合作学习等形式,通过比较分析、实践让学生可以直观的掌了解绘画日记的结构特点,并学会绘画和运用。本课的基本教学程序如下: 生:比较感知——激发想象——讨论探索——绘画实践——情感升华师:引导观察——创设情景——启发点拨——巡视指导——汇总归纳
四、教学程序设计:新课程标准提出:“美术课程应特别重视对学生个性与创新精神的培养,采取多种方法,使学生思维的流畅性、灵活性和独特性得到发展,最大限度地开发学生的创造潜能,并重视实践能力的培养,使学生具有将创新观念转化为具体成果的能力。”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一堂课的每一个环节,使全体学生都能够在视、听、说、做、思等行为环节中经历美术的过程,体验审美的快乐,促进学生在多种形式的学习活动中形成创新意识,培养个性。为了优化教学过程,体现学科教学的特点,我设计的教学程序如下:
(一)、序幕:创设情景,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1、提问导入:“同学们都写过日记,日记能够记录当天发生的有兴趣的或感受最深的事情,那么,既然我们都会画画,为什么不能给日记配以简单的画面,使日记更直观、更形象呢?下面请同学们来看一下屏幕。”(多媒体出示放大的文字日记和绘画日记的范图,让学生观察。)2、教师提问:①比较一下这两幅作品有什么不同?(前者只有文字,后者既有文字又有绘画)②这些绘画是干什么用的?文字内容有哪些?(日期、天气等) ③哪种日记比较美观?(绘画日记)3、教师小结:文字日记与绘画日记这两种方法的共性,也就是目的都是一样的,但绘画日记更直观、更形象。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绘画日记。(多媒体出示课题——“我的绘画日记”)师:那么,什么能帮助我们回忆起以前的内容呢?我们想一想,生活中除了少数寂静无声的场面,多数都是有声音相伴的,当我们听到某种声音时就会联想到以前看到或发生的事情,所以这节课我们要通过听声音来回忆表现绘画日记的内容。(多媒体出示——听声音画记忆画)
(二)、展开:情趣教学,激发想象1、教师播放小朋友唱歌的声音,提问:“说说是什么声音?使你联想到什么场面?”(多媒体展示 :“听”字。)2、教师出示一幅小朋友唱歌图,提问:“观察这幅作品,除了绘画部分以外,还有什么内容?”(还有文字部分)(多媒体展示:绘画日记结构:1.绘画部分2.文字部分)3、教师再次播放各种声音国歌声、笑声、哭泣声、雨声。学生认真聆听并展开想象。(多媒体展示 :“想”字。)4、师生共同讨论:当我们听到其它声音后你想到了什么?请你联系生活实际说说自己的想象好吗? (多媒体展示 :“说”字。)5、教师再次播放音乐并出示一些听到声音后学生想到的一些范图。激发学生想象,并对想象力丰富的学生进行表扬。(教师运用多媒体创设有声有画的情景,学生通过探索讨论、合作学习的方法,激发学生的想象和记忆思维,突出本课的难点。)6、学生再次讨论:如何表现出自己的想法和画面呢?教师出示范图(唱歌图),让学生探索讨论,自主合作学习。7、师:那么我们要如何来作画呢?教师出示几例范图并出示绘画步骤: 1)构思画稿(形象、匀称) 2)涂上颜色(强调大胆,均匀,整洁) 3)文字说明(日期、天气、事件、说明要概括,简单)(利用多媒体教学课件展示各绘画图,动画出示绘画步骤并强调注意事项,教师边讲解边示范绘画过程,让学生迅速掌握绘画方法,突出了本课的重点。)
(三)、深入:学生小组创作实践 1、按4人为一组分组合作绘画,比一比看哪个小组画得又快又好。(注意小组间各人的分工的要明细)2、学生小组创作教师巡视指导,对构思新颖的小组或个人提出表扬,并展示给同学学习,鼓励不足的学生。3、学生创作时播放音乐,并用多媒体再次展示绘画步骤和一些学生作品供学生参考。
(四)、结束:情感升华1、作业展评。各小组各派一名代表到前台展示作品,讲解创作的意图,并通过比较、推荐、自荐、自评、师生互评等生动活泼的形式对各小组选择题材有意义、文字与画面组织有特点、画面主题突出、表现手法有特色的作品讲评。教师小结,并寻找每一幅作品的闪光点,评价以表扬为主,同时让学生明确自己的不足。2、教师小结: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用新的方法记日记 ──用绘画记日记。希望大家在往后的日子里能运用这种新画法记日记,时时记,天天记,隔天记!
五、板书设计:美术课的板书应融画与教学内容于一体,因此在教学中,应将作画过程与板书相配合,将范图、多媒体课件相对应,做到和谐一致。板书设计: ———听声音画记忆画
听 想 说
结构
绘画部分文字部分构思画稿
步骤
涂上颜色文字说明
篇14:幼儿园美术绘画说课稿
一、说教材
美术活动是幼儿园艺术教育的手段之一。通过美术活动可以培养幼儿的美术兴趣,使幼儿初步具有感受美和表现美的能力。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
蝴蝶是幼儿常见的、喜爱的一种昆虫,许多幼儿都有过抓蝴蝶的经历。美丽的蝴蝶能让幼儿感受到美,体验到美,能激发幼儿产生表现美的欲望。此内容非常符合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因此我选择了这一教学内容来教学。
通过欣赏范画中美丽的蝴蝶,激发幼儿画蝴蝶的欲望。
二、说教学目标:
活动的目标是教育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活动起着导向作用。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我设计了以下3个目标:
1、引导幼儿学画正面蝴蝶的基本外形特征,并用对称图案装饰蝴蝶的翅膀。
2、尝试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涂色装饰。
3、通过绘画活动,提高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
三、说教学重点与难点
根据活动目标,我把活动的重点放在学习画正面蝴蝶和用对称图案装饰蝴蝶的翅膀上,活动的难点是:要求幼儿尝试用冷暖色对比的方法给蝴蝶翅膀上的图案涂色。
四、说活动准备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本次活动目标,完成活动内容,我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1、范画一幅。画蝴蝶的步骤图
2、油画棒、勾线笔、素描纸幼儿每人一份
3、《交游》的音乐磁带一盒,录音机一台。
五、说教法
新《纲要》指出:“教师应成为幼儿学习活动的支持者、合作者、引导者。”根据我班幼儿的学习特点,本次活动我运用了观察、比较法,直观法,讲解示范法。
1、观察、比较法,直观法:因为大班幼儿的思维具有明显的具体形象性特点,属于典型的具体形象性思维。从幼儿认识事物的特点来看,以看挂图,听教师讲解直接刺激幼儿的视听器官,能使教学进行得生动活泼,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讲解示范法:讲解演示是本次美术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进行操作的重要步骤
六、说教学流程
1、导入。在导入环节中,我利用“郊外的花丛引来了许多蝴蝶在飞舞,进行导入,激发了幼儿想看蝴蝶的欲望。
2、引导幼儿观察蝴蝶的外型特征,对称的花纹,比较花纹的颜色。第二个环节让幼儿随着音乐节奏去看蝴蝶,引出范画,引导幼儿对蝴蝶进行观察,比较。通过观察,幼儿能够对蝴蝶的翅膀产生直接认识和理解,进一步拥有感性认识,在老师的讲解下,幼儿了解了蝴蝶的基本外型特征,知道蝴蝶有两对翅膀,一般靠近头部的这对长得更宽大,而靠尾部这对长得更窄小。蝴蝶翅膀上的花纹是对称长的,也就上说两边的花纹是一样的。头上有一对触角,腹部有6条细细的腿。通过引导幼儿观察、比较图案的颜色,引出冷暖色。告诉幼儿红色、黄色是暖色,蓝色、绿色是冷色,像这样一个暖色花纹,一个冷色花纹放在一起,看上去非常鲜艳,对比很明显,也很漂亮。像这种涂色方法叫冷暖色对比涂法。
3、出示画蝴蝶的步骤图,激发幼儿的绘画欲望。
4、幼儿绘画,老师巡回指导,启发幼儿设计出与众不同的花纹。
5、评价并展示幼儿作品。
6、告诉幼儿有机会要跟父母一起去看蝴蝶展。
活动延伸:给画面添画。
我的说课到此结束,不足之处,请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指正。
篇15:初中美术绘画说课稿
教学设计
说明
教学内容:初中美术实验教材第二册第二单元《春天的畅想》
教学目标:
1.情感目标:通过欣赏、感受、解读、品味春天,让学生喜欢春天,赞美春天,更加热爱我们的大自然。以至让学生珍惜他们这人生的春天。
2.认知目标:通过学生讨论,观察、品味自然景象与艺术品,欣赏课件中春天的影像,让学生表述春天,了解春天的信息,感受春天的生机。
3.技能目标:能够用语言表述春天,用画笔或电脑描绘春夭,用双手剪裁出春天,用心灵感悟、升华春天。
重点和难点:
重点:让学生讨论、联想,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述春日景象,弄懂自然美和艺术美之间的关系。
难点:了解美术作品中的春天,同时让学生运用具象或抽象的形式来描绘他们心中的春天。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2分钟)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置身在一个什么季节里?
生:春天。
师:在这个春天的季节里,就让我们一起来放飞想象的翅膀,去感受着天、体验春天、探究春天好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春天的畅想》活动一:感受春光,了解春天。(板书)
二、师生活动(12分钟)
师:春天来了,我们的周围正悄悄地变化着,大自然正沐浴在春的怀抱里,请欣赏屏幕录像(展示课件一,关于初春的景象)。
学生欣赏,教师适时地做着解说。
看完录像后,师问:“同学们,根据你看到的和想到的,谁想说一说,春天里大自然出现了那些变化,那些征候?大家可以放飞想象,到大自然中去寻找答案?”(同学们讨论回答……)
师:刚才说的是同学们看到和想到的自然景象,大家都是用自己的语言来表述的,非常好,同学们再想一想:你学过或阅读过哪些描写春的文章,作家是怎样描写春的,能否举上一两个例子。给大家两分钟时间讨论、思考,看哪一个同学说得。
请举手的学生回答,教师要不断鼓励大胆发言,表扬回答有个性的同学,鼓励不敢举手的同学参与进来。抓住切入点朱自清的《春》,看作家是如何描写春的,让学生体会春的音韵……
师:同学们想一想:对于春的畅想、赞美,还可以通过哪种形式来抒发?
生:用歌唱形式。
师:对极了,掌声鼓励。我们知道有那些歌唱春天的歌曲?
生:《小燕子》《春天在那里》《春之歌》《春天来了》《春天的故事》……(同学们争先恐后地数说着。)
师:同学们回答得非常好,我们班不乏会唱歌的同学,哪一个同学起来唱一首你喜欢的关于春的歌曲?
这一环节,学生出于害羞等原因,不敢起来唱,教师要动员、鼓励他们积极参与,大胆表现。学生起来唱,老师首先参与进来,双手打拍合唱,号召全体同学应和。课堂掀起了高潮。
师:刚才我们从文学、音乐两方面畅想了春天,那么画家又是怎样来表现春天的呢?展示课件如下:
七嘴八舌:
欣赏课本中的美术作品,作品都是用什么形式来表现的?
通过欣赏讨论美术作品,想一想,自然和艺术(美术)有什么关系?
师:首先让我们来看第一个问题,请同学们欣赏课本之后回答。
生:中国画、油画、水粉画、水彩画、铅笔画、蜡笔画、年画、雕塑、剪纸……
教师及时鼓励、表扬回答积极的同学。
第二个问题难度较大,让同学们讨论,发挥集体的智慧。如若还不行,教师可提示如下:我们都喜欢看电视,有时看到辛酸处,我们也跟着主人公伤心、流泪,这是为什么?主人公的遭遇在实现生活中有没有?“有”也就是说,剧中的情节现实中是有的,它是取材于生活中的。这样同学们肯定能够明白:艺术来源于自然,取材于生活,艺术美是对现实美的集中概括。
通过这样的探究,讨论,提高了学生的审美素养。
通过对美术作品表现手法的了解,引导学生根据自己所掌握的技巧去构思、表现心中的春天。这是本课的难点所在,为了很好地克服难点,教师即兴表现几个春的小品。教师示范国画和水彩画,教师边示范边讲解。要提示学生:春天的主要色调是什么?为下一节课做好铺垫。
学生欣赏,领略一下表现手法,加强了教学的直观性。但要提示学生,不要被教师的示范框住思维,目的是发挥个人所长、个人风格,体现个性。
三、自主与合作练习(18分钟)
师:好,下面我们按自愿原则,组合小组,也可自己个人一组,用你们自己喜欢的手法、形式、去表现你心中的春天。
展示深件:
各显神通:
通过自由组合,讨论交流,小组成员间达成共识,确定意图和主题,用国画、水彩、儿童画、剪纸等手法进行表现练习。
师:如果你能自己独立完成更好,我们鼓励电脑绘图好的同学到前面讲台的电脑上一显身手。
教师巡回指导,走进学生当中,与学生一起探讨,一起表现,并且随时帮助学生解决疑难,鼓励大胆创新。
四、合作评价与探究(6分钟)
请完成作品的小组的同学到前面解说自己的创意,并且把作品展示在黑板上,其他各级同样如此,最后请同学们相互讨论,各抒己见,互评作品,让学生畅所欲言,都参与进讨论中。并且让他们提出改进意见:你认为怎样修改会更好?这样综合同学们的意见,发挥集体的智慧,供各小组参考、修改、提高。(作业中有铅笔画,国画,彩笔画,剪纸,等等。)
五、小结及拓展(2分钟)
教师用激励赞赏的语言总结、表扬。最后拓展:一年之计在于春,春天是一个充满活力的季节,充满希望的季节,在座的同学们,正值人生的春天,希望的春天。
最后提出要求,让学生们回去以后把作业整理好,按时上交。
借用时节,开门见山,直接导入课题。
根据课程标准要求,教学内容贴近学生生活,以学生生活经验为切入点。这里把学生的思维带到大自然中去。
让学生联系到自然,这个问题一个学生很可能回答不全,让其他同学补充,尽量调动更多的同学参与进来。
通过学生讨论、回答,联系文学,体现课改的整合意识,丰富扩大了知识面。
与音乐整合,合拍应唱,使每一个同学都参与进来,培养参与意识,更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
通过学生回答,也让他们了解了绘画的几种表现形式。
集体讨论,探究,发挥集体的力量。
教师示范是必要的,“双基”不能丢,但不能以此局限学生的思维,要张扬个性,允许叛逆、创新。授人以鱼,不如投之以渔。
体现自主、合作、探究式教学,可自己画,集体画,小组画,电脑画等,发挥个人所长,运用自己喜欢的形式来表现,百家争鸣。
自评、他评、师评、集体评,评价中有合作、合作中有探究,开发了知识的纵横度。
升华春天,拓展知识面。
篇16:初中美术绘画说课稿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印象派产生的时期、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
2.通过作品欣赏、知识讲解、笔法体验等一系列活动,感悟印象派作品光与色的关系,尝试运用丰富的笔触表现景物的色彩变化。3.激发对自然、对生活的热情与理想
二、教材分析
1.教材编写思路。
本课是“欣赏·评述”课,教学内容安排一课时来完成。教科书通过对印象派画家及作品的介绍、分析,了解印象派的产生时间、背景,画派的主要画家及作品的特点。教学内容主要包括四个层面:(1)印象派的概念;(2)印象派的主要画家;(3)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感受;(4)印象派对自然光与色的表现技法。教学中,让学生领略到印象派探索的原则和表现形式,分析光与色千变万化的依据,以及各个艺术家的作品风格特色。
2.重点、难点。
重点:了解印象派的绘画风格,体会印象派作品对光与色的感受。
难点:掌握印象派的表现技法。
三、教学课时1课时
四、教学设计
课前准备
(学生)收集相关作品,准备好画油画的材料。
(教师)多媒体课件、印象派画家的相关画册。
教学过程
1.尝试表现,新课导入。
(1)今天天气如何?(阴天,下雨?···)有没有关注上学途中的景色?(太阳很好,朝霞很漂亮;阴天,暗沉沉.的;有雾,景色看不清??)能不能用一分钟时间把印象最深刻的一处景色用色彩表现来?展示学生的画作,让学生讲讲他看到的景色以及对色彩的感受
(2)l9世纪下半叶在法国有一批画家,他们的绘画也注重对景物光和色的视觉感受,你们知道这个画派吗?引出课题:《印象派的画家们》。
2.引导欣赏,分析深人。
(1)出示莫奈《卢昂大教堂》系列作品,这几幅画在色调上有什么变化?画家画的是同一座教堂吗?那为什么色彩上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呢?
学生讨论。
(2)出示三棱镜的展示图,师生分析,光通过三棱镜后,由白光分解成彩色光谱。
(3)教师总结:
莫奈根据这一原理,研究出光线与色彩的关系。画家为了更真实地表现自然界中光与色的变化,探索了同一对象在不同时间、不同光线下所呈现的光色变化。
(4)出示作品《日出·印象》:你觉得这幅画画得好吗?如果你是评论家,请你评一评这幅画。教师从表现方法上进一步引导(这幅作品描绘的是什么时间?天气如何?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引导学生从作品的光与色的关系人手,了解作品对光与色的客观表现。
(5)教师总结:《日出。印象》描绘的是法国北部勒阿佛尔港口一个多雾的早晨的印象,它采用速写的方法,与传统风景画细腻的画法显然不同。当它公开展出时,当时的艺术批评家勒鲁瓦发表文章,以这幅画的名称来讽刺与莫奈作品相同风格的绘画为“印象派"这一本意为嘲讽的名称,恰好符合立志革新的莫奈等画家强调真实地表现客观对象瞬间印象的艺术主张。
3.欣赏作品,加深体会。
(1)出示西斯莱的作品《马利港的洪水》。作品描绘了什么景色?给你什么感受?画家是如何表现的?
(2)出示德加的作品《舞台上的舞女》。作品的光源来自哪里?给画面带来了怎样的色彩
感受?
(3)出示雷诺阿的作品《拿喷壶的女孩》。画面中哪个地方最吸引你?画家是怎样表现的?(4)雪给你什么感受?描述一下下雪时的情景。雪给印象派的画家毕沙罗什么感受呢?展示毕沙罗的作晶《歌剧院大街:清晨雪景》。请学生说说画家是用了什么色调来表现清晨雪景的,飘飘扬扬的雪又是如何表现的?(5)将几幅作品的局部放大,,让学生找找作品中用笔、用色的共同点,并进行总结。教师总结:印象派在色彩运用上采用了色彩并列的画法,画面中出现了明照的笔触,欣赏印象派绘画时需要在一定距离J't、去观看,这样才能将并列的色彩通过观者的视觉融合,使色彩,短得和特丽明亮,-4.尝试表现,技法体验。(1)展示莫奈的《睡莲》,让学生分析画中不同的笔触,并说说这些笔触用在了画面的什么地方?
学生讨论。
师生总结:点的笔触一一睡莲;竖的笔触——水面;横。的笔触——远处莲叶;醢线的笔触——近处莲叶。笔触变化丰富,因表现对象的不同而变化
(2)将课前对早晨印象习作进行再创作,尝试运用不同的笔触,表现出不同物体在光照下的色彩变化。
5.知识拓展
印象派作品欣赏。
中美术绘画说课稿范文三: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教材】
《美术课程标准》指出“美术以视觉形象承载和表达人的思想观念、情感态度和审美趣味,丰富人类的精神和物质世界。”本课属于“欣赏.评述”学习领域。主要知识点包括:认识到民居是祖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知道几种不同地域、民族的居民建筑特色,尤其是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广东开平碉楼,福建土楼和皖南民居。本课在教材中位于一个以关注、保护和传承美术遗存为中心的课程单元内,目的在于集中强化是学生了解保护和传承美术文化的重要意义。
【说学情】
7年级学生有了一定的学习能力,主要指导学生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引导学生自主学习,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
【目标】1、知道传统民居的基本概念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等特点了解有代表性的民居布局极其典型特征。通过掌握传统民居的特点以及对,典型民居解剖室的图解,分析,能够从功能特点及其蕴含的传统文化方面对邻居进行简单的解读分析,表达自己的感受,提升对传统民居的欣赏和评述能力2、过程与方法欣赏传统民居通过查阅和搜集资料的方式在特定的文化情境中了解其特色,运用描述分析解释,评价等美术进行分析和研究本课内容。通过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探究民居所体现的文化内涵,采用师生互动的方式,通过讨论和分析概括归纳和总结所在地区的传统民居特色,进而培养学生关注传统民居的意识。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知道邻居之所以美,之所以能赢给当代人的共鸣,主要在于民居中蕴含了深厚的中华文化的传统,让学生在感悟传统民居的形式美和意境美的同时认识的,她是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从而引发学生情感的共鸣,增强民族自豪感,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热爱民族文化的热情
教学重点:了解传统民居的布局结构和因地制宜,就地取材的特点及其体现的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了解民居特有的艺术魅力和蕴含的深厚文化传统
【说策略】本课出示了九种不同的民居形式,如果靠教师讲解和学生自学是很难达到全面了解的,因此,为以小组研究的形式,课前分小组,每组选取一种民居形式进行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工作,课上汇报给其他组。这样分工合作,既节省时间,又能比较全面地了解我国传统民居的特色。
【设计意图】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以学生为主体,通过课前预习、小组讨论、课堂交流等措施,使学生主动参与到学习中。
2、结合组内小课题(网络资源在美术教学中的运用),运用好网络资源和现代化教学手段,提高学生学习兴趣,优化课堂教学模式。
【过程】
一、情景导入
1播放各地传统民居的图片。
2师:我国是一个多民族,且地域广阔的国家,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建筑类型,这样就形成了丰富多彩的民居模式。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感受中国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板书课题)。(优美的图片,雅致的音乐背景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明确民居的概念和特点及历史。
(民居历史的讲解开阔学生的视野,增长知识。课件展示更加清晰明确,使学生容易掌握。体现了美术与历史地理等学科的密切关系。)
新课过渡:课件展示中国典型传统民居的地理分布图(今天这节课我们将到全国各地去欣赏当地典型的传统民居,首先有老师来当导游一起去北京四合院和福建土楼去看看。)
三、师生共同了解、欣赏福建土楼和北京四合院。
1.欣赏北京四合院
(1)播放北京四合院的录像片,根据课件向学生展示北京四合院整体布局及细节部分。以连线填空的形式,请学生根据课前搜集的资料说说四合院的各个组成部分名称,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四合院特点学生回答,课件出示的四合院图式中,各部分的名称,及四合院的特点,其他同学补充。(四合院的房屋构造比较复杂,录像片和课件的利用使难懂便容易了。)
(2)教师根据学生发言总结,北京四合院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3)教师提问,通过对,四合院的分析和了解,如果让你生活在四合院里,你会有什么感受?学生通过讨论,交流回答。
(4)美文欣赏。(描写四合院的文章片段)(加入美文,增加课堂的深度。)
3.欣赏福建土楼
(1)播放有关福建土楼的旅游记录片,了解当时居民的生活状态。通过课件向学生展示福建土楼的整体布局及细节部分。提问:请按照北京四合院的方法,说一说福建土楼中的各组成部分名称及你所了解到的特点。
学生欣赏录像片及课件,根据收集的资料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注重网络资源的运用)
(2)教师根据学生的发言总结,福建土楼的特点及文化内涵。
(3)引导学生思考,讨论教材中提出的想一想问题。
4.总结学习方法
四、学生分组欣赏其他的民居建筑。(在这一环节主要需要学生课前搜集资料,学生大多是通过网络来了解各地的民居建筑,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学生已能熟练的利用网络来进行学习。)
1教师通过对北京四合院及福建土楼的范例分析,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别汇报开平碉楼,石库门,干栏式民居,皖南民居,下沉式窑洞,蒙古包,藏族碉房的居民特色及文化内涵。
2.关注地域文化(家乡民居特点)。
(充分利用好地方文化资源培养学生对本民族本地区传统民居的认同感,进而引导他们认同本土文化,理解多元文化。)
五课堂小结
传统民居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笔优秀文化遗产。通过本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不同地域,不同民族,具有不同的建筑类型,而这些也传达着不同的风俗,诉说着不同的百姓故事。品味民居,也是在品味中国多样的民族文化和百姓繁衍生息的历史!最后我们一起来读一读,林语堂的这段话:
院落式民居正像中国建筑的屋顶一样,被覆地面……这种精神的成功之处在于:为人们尘世生活的和谐幸福提供了一个衡量标准;中国式的屋顶表明,幸福首先应该在家里找到……
希望同学们能够在自己居住的地方,在自己居住的一个民居建筑中找到家的幸福!
(激发学生对传统民居的认同感,是他们今后能够自觉增强保护传统民居的意识)
【说板书设计】
11、传统民居的艺术魅力
材料结构布局功能文化
★ 蜗牛绘画说课稿
★ 说课稿的步骤
★ 初中美的说课稿
【《印象主义绘画》说课稿(整理16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美术《请到绿色商店来》说课稿2022-06-01
初中美术《巧用身边的材料》说课稿2023-08-30
八年级美术《我喜爱的书》说课稿2022-11-11
初中美术活动说课稿锦集2023-02-16
高中美术中国书法说课稿2022-11-13
初中美术《东皋印派》说课稿2022-12-28
初中美术说课稿优秀2023-03-31
初中美术说课稿2023-07-14
三年级美术上册《美丽的陶瓷》说课稿2022-08-15
高中美术5分钟说课稿2022-09-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