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饼的说课稿(共10篇)由网友“本科生本组唯一江湖骗子”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分饼的说课稿,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分饼》说课稿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所执教的《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己经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但学生不知道它们叫真分数。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2、说我的思考和思路:
第一个活动是“3张饼分给四个”这个问题比较抽象,要组织学生展开活动来探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再交流,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动手中培养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我特意改变了顺序,每学完一种,就介绍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这样安排是防止学生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看作是一类,因为教参特意指出,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防止学生混淆。课后作业为三题,我经过研究发现第一题与第三题主要介绍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是为下一节新课假分数带分数互化打下基础的,所以,我安排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因此补充了新的巩固作业。
5、说学生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假分数和带分数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的学生可能不多。那么本堂课的一个重点就在让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会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若干片、剪刀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带着问题学—在动手操作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己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境激疑。(4分钟)
1.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的小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3张饼如何分给四个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2、揭示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在一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看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来创设故事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索与思考。)
3、大家估计一下每个人能分到一个完整的饼么?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6分钟)
活动操作一,4张饼平均分3个人。(8分钟)
1、电脑出示图片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
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也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3、课件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在整个活动中感受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大胆发言问题的能力。)
4、概括真分数的概念。
(1)每个人分到的饼不够一个,与我们估计的一致,也就是说比1小,你们能说出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2)像?这样的分数叫作什么分数?有什么特点?
活动操作二,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8分钟)
1、(出示课件:猪八戒津津有味地吃了个饼还没有吃饱,悟空一个筋斗云,不一会儿又化了9张大饼来,让八戒平均分给师徒4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张?
2、提出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先想一想。每人能不能够得到一张完整的大饼呢?
3、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4、小组汇报交流:
第一种分法:一张饼一张饼地分,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张,那9张饼是由9个张,就是张。师:看,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跟我们认识的真分数分数有什么区别?(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这样的分数叫什么?假分数有何特点?然后板书:假分数让学生按照这个特点试说几个假分数。
第二种分法:先把8张饼分4人,每人分2张饼,再分1张,每人分张,共分2张加上张饼。其它分法:
4。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种分法的结果:2张加张,如何来表示?让学生进行讨论,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什么分数呢?然后板书:带分数。然后出示写作: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列举几个带分数并读写。
5、提出跟2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书写形式,他们与真分数并列把分数分成两类。
(设计意图:由活动操作一做了铺垫,学生能够独立的操作第二个活动。所以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特点。)
三、启思导疑(5分钟)
1.理解概念,辨析特征。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懂得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比1大;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四、实践应用。(13分钟)
1、并说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2.填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
3.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加深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五.总结知识,自我评价。(2分钟)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采取同学互助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像。
六、板书设计
分饼(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如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如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1。
篇2:数学《分饼》说课稿
各位老师:
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饼”,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做本节课的阐述。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所执教的《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己经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但学生不知道它们叫真分数。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2、说我的思考和思路:
第一个活动是“3张饼分给四个”这个问题比较抽象,要组织学生展开活动来探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再交流,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动手中培养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我特意改变了顺序,每学完一种,就介绍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这样安排是防止学生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看作是一类,因为教参特意指出,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防止学生混淆。课后作业为三题,我经过研究发现第一题与第三题主要介绍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是为下一节新课假分数带分数互化打下基础的,所以,我安排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因此补充了新的巩固作业。
3、说学生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假分数和带分数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的学生可能不多。那么本堂课的一个重点就在让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会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若干片、剪刀。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带着问题学―在动手操作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己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境激疑。(4分钟)
1、我通过情境图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3张饼如何分给四个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2、揭示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在一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看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来创设故事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索与思考。)
3、大家估计一下每个人能分到一个完整的饼么?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6分钟)
活动操作一,4张饼平均分3个人。(8分钟)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
3、课件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在整个活动中感受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大胆发言问题的能力。
4、概括真分数的概念。
(1)每个人分到的饼不够一个,与我们估计的一致,也就是说比1小,你们能说出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2)像。。。。。。?这样的分数叫作什么分数?有什么特点?
(三)启思导疑(5分钟)
1、理解概念,辨析特征。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懂得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比1大;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四)实践应用。(13分钟)
1、说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
2、判断题
①真分数比1小
②所有的假分数都大于1()
③假分数的分子都大于分母。()
(五)填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
(六)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加深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七)拓展题。比较分数的大小。加强学生的综合知识应用能力。
设计意图:此环节设计由易到难的练习,使不同层次的学生得到锻炼,让每位学生都能获得学习成功的快乐。通过练习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这样的练习既注重了基础,也可以跃了课堂气氛,调动学会的'回答积极性。
(八)总结知识,自我评价。(2分钟)
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采取同学互助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像。
(九)板书设计
分饼(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如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如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1。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直观、形象、突出重点,对学生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加以突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篇3:数学《分饼》说课稿
你们好!
我是四合中心小学的王亚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第三单元分数中的《分饼》。
一、说教材
1.教材分析
分饼是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北师大版数学第九册第37~38页的内容,它是在学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并对它们的概念进行描述性的定义,再让学生说说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对于带分数的概念教材用介绍的方法,与真分数、假分数分开处理,有利于学生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避免造成错觉。
2.学情分析
新课程沐浴下成长的五年级学生,在灵活开放的课堂中,学生们善于独立思考,乐于合作交流,课上表现极为活跃,语言表达能力较强,十分愿意发表独立见解,有较好的学习数学的能力。对于学生来说,虽然已经初步认识过真分数,但对于建立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实际含义还是比较困难的。学生在分饼活动中由具体的分数抽象到它们的产生与意义,从内容本身,及研究问题的方法,让学生在解决问题上得到一种能力的提高。
3.教材处理
为了体现《数学课程》的过程性目标,同时根据学生已有的知识水平,我确立了本节课教学的目标和重、难点。
知识目标: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能力目标: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情感目标:寻求探索解决问题的方法,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结合具体情境,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及关系。
教学难点:动手操作理解分饼的方法及观察发现分数的特点
二、说教法
标准中指出:有效的数学活动不能单纯地靠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本节课,采用了情境教学法和引导探究法,组织学生开展丰富多彩的数学活动。
三、说学法
数学学习活动充满着观察、操作、推理、比较、交流、实验、模拟等探索性与挑战性的活动,本课多次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实践,组织学生认真观察、分析和讨论,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过程中,通过动手实践、合作梳理来完成探究任务。
四、说教学程序
本节课力求从学生的实际、兴趣出发,能结合具体情境,在多种活动交流中,经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认知产生的过程,从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观察、概括等学习数学的能力;整节课围绕情境激趣、操作探索新知,巩固应用,回顾总结等几个教学环节展开教学。
(一)故事导入
教师结合课本情境图讲西游记的故事,从而提出问题:3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4个人,该怎么分?每个人又分得多少张饼呢?然后教师揭题引入新课。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充分利用课本的情境图,调动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帮唐僧师徒解决分饼问题,激发学生求知欲;为后面的教学埋下伏笔。
您现在正在阅读的北师大版数学《分饼》说课稿文章内容由收集!本站将为您提供更多的精品教学资源!北师大版数学《分饼》说课稿(二)操作探索
组织活动(一)
1.首先让学生们取出3张大小一样的圆形纸片,表示3张饼,帮八戒分一分,分之前,教师强调活动要求:(1)小组为单位,(2)分法在小组内说一说,(3)选择其中一种方法动手分一分。
2。汇报结果 (学生上台演示,边做边说)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让学生想一想、说一说、剪一剪、分一分、在活动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用不同方法的演示,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同时,为下一个活动达到迁移的作用。
组织活动(二)
1.教师接着讲故事引入第二个问题: 9张一样大的饼,平均分给师徒4人,怎样分呢,每人又分得多少张饼呢?
2.小组分一分,然后汇报交流
此环节设计意图是让学生在分饼的活动中认识假分数和带分数的产生过程。
3.教学带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教师总结:通过刚才的分法我们得到了2张和 1/4 张,那用分数怎么表示呢?(教师教学带分数的写法和读法)
然后教师让学生观察、交流, 2 与9/4 相等吗?告诉学生带分数其实是假分数的另一种表现形式。
4.揭示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含义及特点。
首先师出示一些分数,让学生仔细观察它们有什么特点呢?把发现与同学们交流。
然后生汇报交流,师根据汇报板书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
接着师再问:这三组分数分得结果和1张饼有什么关系呢?生边回答师边板书,得出:真分数小于1,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带分数大于1。
这个环节的设计意图是运用知识的迁移,放手让学生说一说,把知识进一步巩固得以延伸。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结合情境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特点。
(三)巩固应用
1.练一练(课本38页第一题。)
2.数学门诊(现在让我们一起来做医生,为题目就诊。)
3.写出以7为分母的真分数和假分数。(课本第38页的第二题)
4.按要求写出分数。
5.填一填(38页的第三题)
这个环节的设置是让学生通过练习,增强对知识的理解和深化,体验知识与生活的联系。
(四)回顾总结
让学生谈本节课的收获
这个环节是让学生对本节知识进行梳理、内化、反思、巩固。
五、教学效果的预测
本节课,从故事导入,会很好的将师生距离拉近,同时会把学生的学习兴趣激活,活跃课堂气氛,构建一种和谐的师生关系。师生携手一起,帮忙唐僧师徒解决难题,将故事情节贯穿整节课堂的始终,让学生仿佛置身于西游记。在分饼的过程中,引导学生小组合作,让他们想一想、说一说、剪一剪、分一分、在活动中感知数学,体验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和主体性,从而让学生寻找到分饼的方法,一张一张的分、重叠在一起分,用不同方法的演示,认识分数的产生过程,为下一个活动达到迁移的作用,在具体的情境中体验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的产生。结合具体情境,引导学生观察、发现、探索分数的特点,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会知识和方法。
篇4:分饼的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位,各位老师:
大家好! 我今天说课的内容选自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37----38页“分饼”,我将从以下七个方面做本节课的阐述。
一.说教材
1、说教学内容
今天我所执教的《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教材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二节。学生在三年级的时候,己经学习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但学生不知道它们叫真分数。在进一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教材又安排真分数与假分数的认识,在“分饼”活动中具体体会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及其实际含义,为了引出和帮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教材创设了“分饼”的情境活动,并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
2、说我的思考和思路:
第一个活动是“3张饼分给四个”这个问题比较抽象,要组织学生展开活动来探索理解。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提出“数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因此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再交流,在实践中获得知识,动手中培养了能力。为了帮助学生更好得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我特意改变了顺序,每学完一种,就介绍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概念和特点,这样安排是防止学生把带分数与真分数,假分数并列看作是一类,因为教参特意指出,带分数只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表现形式,防止学生混淆。课后作业为三题,我经过研究发现第一题与第三题主要介绍带分数和假分数的关系是为下一节新课假分数带分数互化打下基础的,所以,我安排作为下一节课的导入,因此补充了新的巩固作业。
5、说学生分析:
一部分学生对假分数和带分数可能并不陌生,但真正理解他们的意义的学生可能不多。那么本堂课的一个重点就在让学生理解其意义。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会读写假分数、带分数。
二、说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经历假分数与带分数的产生过程,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能正确读写假分数和带分数,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关系,理解带分数与整数的联系。
2、在探索过程中,能进行有条理的思考,能对结论的合理性作出有说服力的说明,能探索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试图寻找其他方法。
3、能够主动参与教师组织的数学活动,体验数学与日常生活密切相关。
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让学生在分饼的情境中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
教学难点:用假分数和带分数表示同一事物,感受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教学用具
电脑课件、圆形纸若干片、剪刀
三、说教法和学法
新课程标准指出教师是学习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根据这一理念我遵循激(激发学生兴趣)—导(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放(放手让学生独立解决问题)的原则,教学中我精心设计问题诱导学生思考操作。鼓励学生进行交流,并让学生运用知识去解决问题。
学生作为主体,在学习过程中的参与状态与参与度是决定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因此,在学法的选择上体现出。带着问题学—在动手操作中学——合作交流中学——学后交流合作的思想。
这节课为了体现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我己学生的学为立足点设计了如下教学过程:
四.说教学过程
一.故事导入,创境激疑。(4分钟)
1.我用FLASH制作了一个唐僧师徒四人上西天取经的小故事。通过这个小故事充分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出了3张饼如何分给四个人的问题,引起了学生的思考。 2、揭示课题:分饼
(设计意图:在一上课开始,通过让学生看熟悉的唐僧师徒四人取经的动画片来创设故事情境,既能吸引学生的探索知识的欲望,有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够带着问题去探索与思考。)
3、大家估计一下每个人能分到一个完整的饼么?
二、动手操作,探究新知:(16分钟)
活动操作一,4张饼平均分3个人。(8分钟)
1、电脑出示图片要求学生用准备好的圆纸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小组交流自己的想法。教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设计意图:让学生与小组合作交流完成的过程,可以培养学生从实践中感受到多种思维方式。使每个学生都能够去经历探索知识的过程。)
2、各小组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指名回答)
第一种分法:把一张一张的饼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每张饼的,共分一张饼的。并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第二种分法:把3张饼叠起来,平均分成4份,每人分得3张饼的。也请学生上台演示分的整个过程。
3、课件演示学生两种分法的图片:
(设计意图:让学生动一动,想一想,说一说,在整个活动中感受数学,体现学习的自主性,要求学生上台演示不同的方法从中培养学生的情感与学生大胆发言问题的能力。)
4、概括真分数的概念。
(1)每个人分到的饼不够一个,与我们估计的一致,也就是说比1小,你们能说出几个像这样的分数吗?
(2)像 , , ,,?这样的`分数叫作什么分数?有什么特点?
活动操作二,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8分钟)
1、(出示课件:猪八戒津津有味地吃了个饼还没有吃饱,悟空一个筋斗云,不一会儿又化了9张大饼来,让八戒平均分给师徒4人,每人又可以分得多少张?
2、提出问题: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怎样分?先想一想。每人能不能够得到一张完整的大饼呢?
3、小组动手操作,然后汇报分法及分得的结果。老师巡视并进行指导。
4、小组汇报交流:
第一种分法:一张饼一张饼地分,先把1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分到张,那9张饼是由9个 张,就是 张。师:看 ,你能发现什么特点吗?跟我们认识的真分数分数有什么区别?(分子比分母大)所以像这样的分数叫什么?假分数有何特点?然后板书:假分数让学生按照这个特点试说几个假分数。
第二种分法:先把8张饼分4人,每人分2张饼,再分1张,每人分张,共分2张加上 张饼。 其它分法:
4。引导学生观察第二种分法的结果:2张加张,如何来表示?让学生进行讨论,像这样一个整数带着一个分数的数,叫什么分数呢?然后板书:带分数。然后出示写作:2,读作:二又四分之一。并让学生跟读。让学生列举几个带分数并读写。
5、提出 跟2是否相等?学生独立思考,教师再进行小结:这两种分法得到两个分数,因为分法都是正确的,所以这两个分数是相等的。带分数是假分数的一种特殊书写形式,他们与真分数并列把分数分成两类。
(设计意图:由活动操作一做了铺垫,学生能够独立的操作第二个活动。所以这一环节着重让学生通过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特点。)
三、启思导疑(5分钟)
1.理解概念,辨析特征。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有懂得了分数的哪些知识?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真分数,真分数比1小;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比1大;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大于1。
四、实践应用。(13分钟)
1、并说出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哪些是带分数? 2.填空题:让学生加深理解真分数与假分数的特点
3.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加深理解假分数与带分数的关系。
五.总结知识,自我评价。(2分钟) 这节课,都学到了什么,让同学们进行总结,以便于巩固所学知识。对于学生疑问的地方,教师可以采取同学互助的方式进行解决,这样更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像。
六、板书设计
分饼(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1,如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假分数≥1如
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叫带分数,带分数>1。
(设计意图:板书设计力求简洁、直观、形象、突出重点,对学生容易发生问题的地方加以突出,引起学生的注意,加深学生对知识的印象。)
我的说课就到这里,谢谢大家!
教学反思
本节课我结合教材创设“分饼”的情景活动分成两个层次展开教学。通过两个活动让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意义,在这基础上要求学生对这分数能正确读写,了解假分数、带分数的关系。
这节课我先以猪八戒分饼这一故事引入,并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一齐参与学习的整个过程。在整个教学中我都让学生通过动手实践和与小组讨论来解决问题。两个实践活动中,学生都能够积极地参与,课堂氛围都比较强。在小组汇报阶段,大家积极发言。“金星组”还汇报了两种和书上不一样的办法:一个是徒弟三人孝顺师傅,每人把一块饼的1/4敬给师傅,那么唐僧得到3个1/4是3/4,徒弟每人剩下3/4,四人分得的饼相同。(可惜,当时时间太紧,我应该引导学生分析弄明1个3/4与3个1/4是相同的,只是单位1不同,一个是把1个饼平均分成4份,拿其中的3份;一个是把3个饼平均分成4份,每份是3/4,即单位1不同,一个单位1为一个饼,一个单位1为3个饼。)另一个是:先把三张饼平均12份,每人拿9份,就是9/12,这点为以后的约分打下了基础。反思这一节课,小组活动开展得很成功,得益于课前的结构化预习,平时的培养,和本节课的安排,孩子们勇于发表自己的看法,展示自己的创意与个性,小组活动动而不闹秩序井然,这是与上几节公开课相比最大的进步。但是,由于汇报交流的时间拉得过长,冲淡了练习的时间,使得安排的训练题没能完成。今后还要在时间安排上多动脑,把有限的课堂时间用在刀刃上。统观这节课我首先运用多媒体课件播放小故事,提出了问题,激发了学生的兴趣。然后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形式,共同解决问题,充分体现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了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观
察能力、数学语言的表达能力。概念教学时,我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索知识,培养了学生的分析、比较、概括能力。使抽象、枯燥的数学概念变得直观形象,容易理解。习题设计力求有梯度,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得成功的喜悦
篇5:《分饼》数学教案
《分饼》数学教案
教学内容: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34—35。
教学目标:
1、通过动手分一分,让学生体会把很多物体看成一个整体,平均分以后用分数表示的含义。
2、通过学习,掌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并且会运用所学知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学重点:
目标1、2。
教学难点:
目标1。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活动一:分饼。
1、讲故事引入。
唐僧师徒四人去西天取经的路上,这一天,师傅把解决午餐的事教给了八戒来解决。八戒出去化缘,从一户人家里化来了三张饼。这可让八戒犯难了,三张饼怎样分给四个人呢?同学们你们能帮帮他吗?
2、用圆片代表饼,剪一剪,拼一拼,画一画。
3、根据学生的`交流,教师板书并讲解。
(1)每张饼每个人得四分之一,每个人分得四分之三张饼。
师画图进行讲解。
(2)把三张饼放在一起分,平均分成四份。每人一份,就是一张饼的四分之三。
4、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每人又得多少张饼呢?
用9个圆代替饼,分一分。
a)9张饼平均分给4个人,我可以先分给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这样一张一张的分,9个四分之一实际是四分之九。
b)可以先分8张,每人2张,再分1张,每人四分之一张,和起来是二又四分之一张。
c)介绍四分之九就是二又四分之一。
5、介绍真分数和假分数。
活动二:试一试。
分别写出几个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与同学进行交流。
活动三:练一练。
1、用假分数和带分数分别表示下列图中的阴影部分。
2、以7为分母,分别写出3个真分数和3个假分数。
3、在直线上填上假分数,在下面填上带分数。
课后反思:
篇6: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狗熊分饼》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说课稿《狗熊分饼》含反思
一.说设计思路
对物体进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一个数的要求。由于我们是大班上学期,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二等分。本次活动我把二等分的学习融入到一个有趣的故事当中,让幼儿在情景中通过自己的操作去发现、归纳等分的方法。
二.说活动目标
活动目标是教学活动的起点和归宿,对教育活动起导向作用。对物体进行二等分和等分好是大班幼儿应该达到的一个数的要求。由于我们是大班上学期,我把本活动的目标定位为二等分。
1、尝试把圆形、三角形、正方形二等分,感知整体大于部分,部分小于整体。
2、在帮助狗熊分饼的过程中感受帮助他人的快乐。
三、活动准备:圆形、画好中心点的长方形、圆形若干。
四、说活动流程
(一)、回忆故事、引发探索重点提问:
1、“狗熊分饼”的故事里发生了什么事?
2、应该怎样分小熊才会满意?
(二)、探索二等分的方法
1、探索圆形的二等分的方法。
(1)师:你们想到的方法可真多,小熊今天也把饼带过来了,请你们来帮小熊分分看。
(等到幼儿分得差不多了)提问:你们是怎么给小熊分饼的,怎样分才能证明两块饼一样大小呢?
(2)个别幼儿介绍
分别请两位分不一样的幼儿一个幼儿分得整齐,一位幼儿分得不整齐。
分别提问:你是怎么分的?
教师提问:你们觉得小熊会同意谁的分法为什么?
小结:原来像这样把一个东西分成相等的两份叫二等分。
(如果有整体部分的关系:你觉得分出来的一块饼和原来的一块比,有什么不一样?
幼:大小、形状不同。
小结:原来分出来的一部分形状、大小都不一样,分出的一部分比原来的要小。
2、探索正方形和长方形的二等分方法。
(1)师:刚才你们帮小熊分得真好,现在小熊又遇到问题了?
他有了两种饼(看看这两种是什么形状)他们也像把这两种饼分成二等分,你们能帮助他吗?
(2)全体幼儿操作。
(3)个别幼儿介绍提问:能把你的方法告诉大家吗?(3-4个)原来你们的方法都差不多,都是边对边,角对角折就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分成二等分可是我发现他折的得和你们不一样?你觉得这样折也能把长方形和正方形二等分吗?
(三)、引出中心点。
把幼儿分好的图形展示在黑板上提问:他们有没有把长方形的饼干和正方形的饼干二等分呢?
小熊很满意你们的方法呢?
看一看,这些分成二等分的图形都有一个什么小秘密吗?
幼:过了个点。
教师引出中心点。
这个小点在图形的最中心的位置叫中心点。看来折起来过中心点就有可能把它们二等分呢!你们也沿着中心点用不一样的方法折一折,分分看。验证要求:分好了,剪开了试比比看。剪之前请尺帮忙在折好的图形上画好线。剪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哦。
总结:原来正方形和长方形只要过中心点不管怎分都能分成二等分
情感体验:请你们把分好的饼干送给小熊吧,小熊真的很感谢你们。
(五)、延伸:
师:小熊这里还有几块饼干,他们是什么形状的?是不是所以的图形经过中心点都能二等分呢?我把他们放在区角里,请你们去试试看。
(4)引出中心点。
师:我来试试看。这里有一个点,他在图形最中心的位置,叫中心点。沿着中心点折一折,分好了。你们觉得这个会是二等分吗?我们剪下来比比看。
个别幼儿尝试。
提示:他折的方法和我的不一样,但是也过了中心点,我们来帮他们剪开来比比看。
小结:原来正方形和长方形只要过中心点不管怎分都能分成二等分。
刚才还有很多小朋友也像试试,你们也去试试经过中心点把这些饼干分成二等分吧。验证要求:分好了,剪开了试比比看。剪之前请尺帮忙在折好的'图形上画好线。剪的时候一定要仔细一点哦。
情感体验:请你们把分好的饼干送给小熊吧,小熊真的很感谢你们。
教学反思:
该活动符合大班幼儿年龄特点,以帮狗熊分饼的故事情节贯穿始终,环节清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第一环节以故事引发幼儿用二等分的方法帮助小熊分饼。第二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点,主要采用个别、小组、集体学习的方式让幼儿将各种图形二等分,并发现、交流不同的二等分方法。第三环节是找出二等分的礼物,巩固幼儿对二等分的认识。因整个活动用故事贯穿,并伴随着多媒体的演示,所以幼儿兴趣特别高,每个孩子都能够积极参与活动。我认为该活动有以下三个方面值得肯定:1.内容贴近生活。2.形式灵活。3.材料新颖。让幼儿愉快地进行学习,体现了玩中学,学中玩。本次活动的不足之处是:我让幼儿辨认礼物单上二等分的“实物”,结果幼儿往往顾此失彼,有的只看左右而忽略上下,有的只看上下而忽略左右,有的只看形状而忽略大小,还有的关注不到图案的细微差别。因此,在这个环节中幼儿的出错率相对较高,这说明幼儿还没有真正理解二等分的概念。幼儿暴露的问题蕴含着教育价值,它是引导幼儿深化理解数学概念的有效切入口。确实,幼儿只有在反复操作中,在不同情境的运用中,才能逐步积累数学经验,真正理解数学概念。
篇7:狐狸分饼作文
一天,小熊哥哥和小熊弟弟在山上的池塘边玩,他们看到绿油油的草坪,高兴地在上面打滚儿。小熊弟弟看见绿草里有个黄色的东西,他让哥哥看看是什么,小熊哥哥捡起来一看,原来是一张圆圆的饼。
小熊弟弟看见了说:“哥哥,我饿了,给我吃吧。”小熊哥哥说:“我也饿了,是我捡到的,该让我吃。”小熊弟弟说:“是我先看到的,我小,你应该让着我,给我吃。”他们两个就这样争来争去,这时,一只狐狸过来看到了,也想吃那张饼,他转了转眼珠,想了一个主意。他走过去跟小熊兄弟说:“二位不要着急,我来给你们分饼,一人一半。”狐狸故意分给小熊哥哥的.大,分给小熊弟弟的小。小熊弟弟说:“哥哥的饼大。”狐狸咬了一口小熊哥哥的饼,小熊哥哥说:“弟弟的饼大了。”狐狸又咬了一口小熊弟弟的饼……就这样,饼都被狐狸吃了。
篇8:教案:狗熊分饼
教案:狗熊分饼
活动名称:狗熊分饼 侧重领域:认知 活动目标: 1、通过观察图片,尝试合理推测故事的情节发展。 2、大胆尝试对不同图形进行等分,感受操作与探究的乐趣。 活活动准备:ppt课件、《狗熊分饼》课件、正方形、长方形、圆形、三角形纸片、剪刀等。 活动过程: 一、谈话引出活动: 1、教师:两只狗熊为什么会吵架? 二、分段阅读: (一)、出示第一幅幻灯片: 1、教师:画面上有谁?(引出故事名字与人物) (二)、出示第二、三幻灯片: 1、教师:大黑和小黑发现了什么?在干什么? 2、教师:该怎么办?接着又会发生什么呢?(引出故事的起因,猜测故事的发展) (三)、出示第四、五、六、七、八、九幻灯片: 1、教师:谁出现了?它会怎么做?又会发生什么事呢? 2、教师:狐狸说了什么?大黑和小黑是怎么回答的? 3、教师:狐狸是怎么给它们分饼的?两只狗熊为什么吵架? (合理推测故事的情节发展,找出两只狗熊吵架的原因) (四)、出示第十、十一、十二幻灯片: 1、教师:最后狐狸给两只狗熊分了的饼是怎样的?大黑和小黑的心情如何? (引出故事结果,激发幼儿合理等分的欲望) 三、整体欣赏故事:(巩固理解故事内容) 四、探索操作: 1、请幼儿帮助大黑和小黑,把不同形状的“饼”分成同等大小的“二等分”。 2、请个别幼儿用圆形纸片尝试、示范,并将分后的两块饼作比较是否一样大小。 3、教师小结:用对折的方法能将不同形状的饼分成一样大小的两份。 (大胆尝试、自主探索,锻炼幼儿自主学习的能力) 环节价值(目标) 重点关注:设疑,激发幼儿阅读兴趣(环节一) 重点关注:合理推测故事情节发展的能力,语言表达的完整性与规范性(环节二、三) 重点关注:边角对齐地进行对折。(环节四) 活动反思与建议: 一、在主题中发现与提炼。这个集体活动取材于“动物大世界”主题中的故事“两只笨熊”, 尽管活动本身与动物没有直接的关系,但却是围绕着故事来展开,使幼儿在投入这个活动时得 顺其自然。特别是故事《两只笨狗熊》是一个情节有趣,形象鲜明突出,容易吸引幼儿的儿童 故事,故事中大黑和小黑捡到干面包后被狐狸骗了的故事情节,既调动了幼儿学习兴趣,又和 幼儿的生活比较贴近。基于本班混龄幼儿的能力参差不齐,尤其是语言表达的相对薄弱以及在 集体面前大胆表现的欲望不是很强。因此,我将活动的重心放在故事的理解及表达上,借助幻 灯片的形式,通过幼儿自主阅读的方式,逐步推进故事情节,遵循由浅入深的教学原则,让幼 儿在看看、猜猜、说说、听听的轻松气氛中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 二、在活动中互动与提升。本班幼儿在平时的生活中,对物体的等分已经有了初步的概念。因此通过故事的导入,分析了“狗熊吵架”的原因,幼儿很自然的联想到要公平地将饼一分为二。所以,在教师提出如何把狗熊的“饼”二等分时,孩子们都能说出把“饼”从中间分开。个别幼儿在教师的提示下很迅速地回答“要角对角、边对边”地对折,相信这和平时活动中的'一贯强调分不开的。最后的探索操作,由于活动的时间关系,我将它安排在日后的延伸活动中,在幼儿自主的发现等分的秘密,感受探究的乐趣。 三、活动中发现的问题:积极主动参与整个活动的一直是固定的几个幼儿,个别内向不愿举手的幼儿,教师未能及时的鼓励并给予关注。整个活动的节奏感,环节的比重的把握还不是很够,希望在今后的活动中进行调整。篇9:《分饼》教学反思
反思这一节课的教学,有三点启示和三点不足。
启示是:
(1)当要求每个学生写出3个带分数时,有一个学生报了一个:4又3/2,出现了问题。我能及时利用这个素材,指导学生观察前面的几个带分数,了解到带分数是由一个整数和一个真分数组成,从而查出4又3/2错在分数部分。
(2)创设故事情境要很好的为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服务。在每节课的教学中,教学任务和发展学生能力是根本。再好的故事,也只是为其服务的,不能本末倒置。
(3)要有实践空间。在经历真分数与假分数的产生过程中,一定要给学生留下充分的实践空间。学生只有亲历动手、动口、动脑过程,才能提出自己的发现、假设、问题,才能充分验证、得出结论。
不足之处:
(1)尽可能多给学生一些思考的时间和活动的空间,给他们自我表现的机会。
(2)在解决课本习第3题时,要分步骤地教会学生确定整数部分、分母、分子,让学生在填空的同时,知其所以然。
(3)在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时,应注意培养学生语言描述的规范性、逻辑性和严密性。
篇10:《分饼》教学反思
《分饼》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五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时的教学内容,本课时主要是让学生掌握分数的三种类型: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新课开始,我按教材的编排,创设了猪八戒分饼的故事情境。我说:“唐僧师徒四人西天取经路上经过一个村庄时,唐僧让猪八戒为大家化些斋饭。猪八戒一共化了四张饼,因其嘴馋,在路上偷吃了一张,只剩下三张。请同学帮助猪八戒为唐僧师徒四人分一分饼” 。
我的话刚说完,就有同学举手回答。只是他说的不是怎样帮助猪八戒分饼,而是觉得此时猪八戒不应该再吃剩下的三张饼,剩下的三张饼应该分给其他三个人一人一张。
听了他的回答,我没有评论。从生活实际来说,这样的认识和观点是有价值的,但显然这样的认识与本课时的所要进行的教学内容是有冲突的。
为什么学生会有这样的认识呢?我想原因出在我的情境创设上。我在创设猪八戒分饼这个情境时,给学生留下了发挥自己价值观的空间,导致情境创设所预期的认知冲突,被学生不同的个人价值观所影响。让学生对新知探究的注意力不同程度的发生了转移。这或许是因为我在创设情境时,将情境的故事情节安排的过于复杂了。
出现这样预想不到的事情,我立马做出意识判断,采取了补救措施,以挽回情境创设上的不足。
于是,我说:“贪吃是猪八戒的本性,虽然我们做人不能像猪八戒那样,但猪八戒今天的这个忙我们还是要帮的”。
这时,学生的思维又被我引回到情境中的数学问题上。有的学生开始用笔在画,在分。我知道,情境创设所期望的认识冲突,此时已经顺利实现。
很快学生想出好几种分饼的方法,他们分别汇报,我则将其书写在黑板上。在说完两种分法后,我问还有没有其他不同的观点。这时张亚辉举起手,我发现后,示意他站起来说一说。他说:三张饼,每张平均分成四份,就一共分成了十二份,每一个人就吃了其中的十二分之三,大家一听,觉得他说的也有道理。
之前,大家的分法是:三张饼,每张平均分成四份,每个人都吃了一张饼的四分之一,一共吃了三个四分之一,也就是四分之三。
显然,张亚辉的分数与之前大家的分数是不一样的,那究竟为何会出现这样不同的两个分数呢?
其实,出现这样的局面,是因为这两个分数的总体,也就是单位一是不同的,一个是把一张饼看成整体,一个是把三张饼看成整体。虽然我知道这其中的原因,可学生们知道吗?
思考后我知道,其实学生出现这样的情况是有原因的。因为在前一课时《分数的再认识》中,学生知道了两个不同的总体,即使它们取相同的几分之几,结果也是不同的。
正是学生有这样的已有经验,才会出现分出的饼有四分之三和十二分之三的两种不同结果。也正是学生有这样的经验,我开始让学生讨论:四分之三和十二分之三的总体分别是谁?
开始学生有点不了解,渐渐地他们明白,四分之三表示每个人吃了一张饼的四分之三。而十二分之三表示每个人吃了三张饼的十二分之三(也就三张饼的四分之一)。
在这个地方出现这样的情况使我本来的教学安排出现了无法完成的局面,于是我不得不把本课时的教学任务用两节课来完成了。
为何会出现一节课无法完成本应该完成的教学任务?我的理解是:其一,学生在理解分饼过程中,出现了不同总体,用不同分数来表示的情况。搞清这些问题花了不少教学时间。其二,让学生理解一张饼的四分之三比较容易,但让他们理解一张饼的四分之四、四分之五,就有些困难了。换言之,学生对真分数有知识基础,而对于假分数和带分数则没有经验。让学生理解假分数和带分数的现实意义也花了不少时间。正是由于以上两点,让我设计的本应该一课完成的教学任务,不得不用两课时来解决。
【分饼的说课稿(共10篇)】相关文章: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案设计2022-07-19
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的评课稿2022-05-06
认识分数小学数学教案2022-05-31
五年级下册《真分数和假分数》说课稿2023-02-18
小学数学五年级《商不变性质》教案2023-09-08
商不变性质的数学教案2024-05-08
数学教案-分水果2022-07-22
五年级上册第五单元《找规律》的说课稿2023-05-07
《比的基本性质》教案2023-02-01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22-07-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