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共9篇)由网友“我是图图小淘7”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您。
篇1:《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福建省永安市西门小学 邓燕萍 一、说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先在读者头脑中埋下一个谜,以引起强烈的期待和追索,继而谜底揭开,真相大白,使读者从中获得惊喜和教益。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要继续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二、说教法 1、情境法。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本课分三步进行:(1)披文入情,整体感知;(2)精读品味,体会感情;(3)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2、扣题法。本课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说说“她”是谁?“我”是谁?为什么要用人物的语言作课题?再简单介绍小女孩、阮恒的情况,用二三句话说清楚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训练学生审题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谈话法。本课教学,多处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时,为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谈话营造紧张、危急的气氛。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学、讨论后,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使学生对所理解的内容得到及时反馈,在谈话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发挥主动性。 三、说学法 1、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问题;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体会感情;最后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2、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由表及里地深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在意蕴。如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时,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词,再辨析这些词语的细微差别,讨论:阮恒当时的心态怎样?使学生明白: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再哭泣,可以看出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痛苦、紧张、恐惧的心态,可他没有中断输血,而是在不断地掩盖自己,这正是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 3、迁移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后,引导学生结合思考练习2的要求小结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办法学习第九、十自然段。 四、说程序 (一)披文入情,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时,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课文中的“输血迫在眉睫”的情景,唤起学生对小姑娘安危的关注之情。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拨动学生的心弦。 3、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中自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4、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二)精读品味,体会情感[1] [2]
篇2: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失献
小姑娘------》血《---------阮恒(奉献)
(迫在眉睫)
三、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本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有自主性;合作学习得到了加强,使学生养成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以上过程,反映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以及尊重学生的意见上)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时间安排
课时------------------一课时
导入------------------05分钟
自学------------------20分钟
师生探讨------------------15分钟
总结------------------05分钟
共计45分钟
最后,我就用本节课的结束语来结束这次说课吧!“朋友是一种财富,愿你我成为朋友,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共同进步!”
篇3:《她是我的朋友》的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的说课设计
今天我要为说课的课题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人教版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她是我的朋友》。
首先,我对本篇课文进行一些分析:
一、教材结构与内容简析
本篇课文在全书及章节的地位:本篇课文是第七组课文中的一篇。第七组课文大多反映了儿童的生活,内容丰富,感情真挚。学习这一组写人记事的三篇文章,要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以便理解课文内容,受到启发、教育。选编本课的意图是为了进一步学习从内容中体会思想,引导学生由表及里地探究人物的内心世界,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她是我的朋友》的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先在读者头脑中埋下一个谜,以引起强烈的期待和追索,继而谜底揭开,真相大白,使读者从中获得惊喜和教益。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二、教学目标
根据上述教材结构与内容分析,考虑到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心理特征 ,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1、知识和能力目标
知识
① 认识本课13个生字,学会其中的10个,能正确读写生字词。
② 能抓住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内心活动。
③ 能感情朗读课文。
能力
① 巩固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能力。
② 学会在读中逐渐深入理解重点语句的能力。
③ 练习表达自己的心理活动及感受的能力。
④培养默读思考,细读品味,表达感受的读书能力。
2、过程方法目标
自始至终整体把握文章,通过多种方法不同层次的读书活动,抓重点词句,联系上下文及课外资料帮助学生在情景中理解课文内容,在不断的品读中,突破重难点,揭示文章主题,感受到朋友的深刻含义。
3、情感态度价值观
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三、教学的重点、难点:
本着课程标准,在吃透教材基础上,我确立了如下的教学重点、难点:
体会阮恒献血时动作、神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继续练习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理解中心思想的阅读方法。要突破重、难点,教学的着力点应放在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上。要让学生针对重点语句,提出问题,独立思考或与同桌讲座交流,探究人物的内心活动,体会人物的心情。
下面,为了讲清重点、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再从教法和学法上谈谈:
四、教法
培养学生良好的人文素养,语文素养以及合作探究精神,创新精神,新课程标准的重要理念,为了实现这一目标,同时也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中知识与能力、情感与态度,过程与方法三个维度的统一,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构建开放而有活力的语文课堂。
1、情境法,引导感悟。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本课分三步进行:(1)披文入情,整体感知;(2)精读品味,体会感情;(3)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2、扣题法。本课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说说“她”是谁?“我”是谁?为什么要用人物的语言作课题?再简单介绍小女孩、阮恒的情况,用二三句话说清楚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训练学生审题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最后还可组织学生对课题进行进行讨论:为什么用阮恒的话当题目?还可用其他什么做题目?引导学生通过题目的比较,更深入地领会作者的写作目的,更深刻地感受阮恒的品格,从中也学到一些命题的方法。
3、谈话法。本课教学,多处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时,为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谈话营造紧张、危急的气氛。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学、讨论后,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使学生对所理解的内容得到及时反馈,在谈话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发挥主动性。
五、学法
质疑、探究、感悟、朗读四结合学习法。
一节阅读课教学是否成功,我觉得很重要的一点是:看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是否有自已的感悟和体验,是否有创新的欲望。占有大量的表象是创新的基础。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充足的时间让学生读课文,通过深入的研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的情感变化。然后给学生提供自我展示和交流的机会,通过鼓励和诱导,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比如,让学生通过读阮恒献血时,神情和动作的句子,体会他内心的想法时,我引导学生画、读、演示来表示阮恒献血时神情和动作的词句,通过对表示神态和动作的词句质疑,来了解他内心变化过程,从而体会阮恒对朋友的真诚和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交流,感悟才会深刻。要让学生能够从阮恒一次又一次的掩饰自已的害怕中,看出他心里虽然非常害怕抽血会死去,但是他为了让他的朋友能快点输到血而活下去,他强忍着这种痛苦,坚持为小女孩输血。同时,他又不想让别人知道他很害怕,因为如果医生知道他很害怕,就不会给他抽血,他的朋友就会因为不能及时输到血而死去。让学生有了深刻的体会后,再结合学生生活实际,体会阮恒为了朋友不惜牺牲自已生命的思想品质。然后,我引导学生通过观察课文插图,再次想象阮恒心里是怎样想的,医生会怎样安慰他,他会怎样说。学生结合课文内容,充分挥想象,创新思维得到了充分的展示。在课后我还安排了一个写对话的小练笔。把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写成一段话。这样,读写结合,学生不仅能更深刻地体会到阮恒当时的内心思想,同时也能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
最后我来具体谈一谈这一堂课的教学过程:
六、教学程序及设想
(一)披文入情,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时,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课文中的“输血迫在眉睫”的情景,唤起学生对小姑娘安危的关注之情。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拨动学生的心弦。
3、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中自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4、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二)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抓关键词,了解危急。抓住“迫在眉睫”一词,质疑、释疑,了解事情的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
2、品词析句,感受悲壮。(1)决心献血。以课后思考练习2为例,让学生找出其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2)献血时的表情、动作。采用以上的方法来学习,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哭”的词,引导学生比较“啜泣”、“呜咽”、“抽泣”这几个词的意思,提出问题:阮恒为什么
会这样?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再划出他不断地掩盖自己痛苦的动作,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讨论,明白: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真切地感受这悲壮的气概。(3)解除“死亡”警报。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他立即停止了哭泣,好像没事似的,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领会虽然输血不会死,是虚惊,但他那纯洁无瑕、愿为朋友献出一切的美好心灵却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三)指导朗读,陶治情感
1、把握环境特点读。如指导读面临严峻的局面的句子时,语速要稍快,读出紧张危急的气氛。
2、把握感情基调读。如“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为表现孩子的思想斗争,“沉默”要读得缓慢、轻声;为强调精神紧张,读“颤抖”的声音稍带发颤;“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要读出语速的变化(从慢到快),特别是最后“举起来”语气要坚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的心声。
3、图文对照情景交融读。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画面向学生展现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图文对照进行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朗读课文第九、十自然段,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再图文对照读,强调重音、停顿、节奏、语调。体味其情感变化,使阮恒的心灵美自然而然渗入学生的心田,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教育。
(四)人物评价
阮恒在献血的过程 有过害怕,甚至是非常害怕,你认为他可爱吗?说说你们的看法。
(五)写对话的小练笔。把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写成一段话
七、板书(略)
以上,我仅从说教材,说学情,说教法,说学法,说教学程序上说明了“教什么”和“怎么教”,阐明了“为什么这样教”。说课对我们大家仍是新事物,今后我也将进一步说好课,并希望各位领导、老师对本堂说课提出宝贵意见。
篇4:《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是五年制小学语文第七册第六单元的一篇自渎课文,下面我将怎样上这一节课的想法说一下。
一、说教材内容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紧急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表现了阮恒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写作方法上,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具体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针对以上内容,我提出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阮恒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品质;
2、熟读课文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3、体会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二、说教学步骤
为完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具体过程这样安排。
1、激兴导入。
导语:我们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朋友。有人说过“朋友是一种财富。”有的歌中也唱过“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师想问,你们有朋友吗? (生:有!)你们之间互相帮助吗?给老师讲一下怎样?(生:讲自己的故事)在同学们答完后,教师总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1课《她是我的朋友》 (板书)看看文中小阮恒是怎样关心自己的伙伴的?好不好?
2、升华兴趣
在同学们很愿意去读课文的基础上,师问:“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课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接着问“这一课怎样学?”教师引导学生去自己学习,然后提出要求:第一步,读课文,利用字、词典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第二步,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做记录。(小组能解决的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留下,等待向教师提问。)第三步,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为完成以上三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A、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广泛的听取他们的意见;B、要和学生交流看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C、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3、延续兴趣
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我计划这样做:
A、要求把你遗留下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在黑板上记录。针对提出的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B、如学生没有提出写作方法上的问题,教师要提出。(找出有关小阮恒动作描写的句子。提问他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样想的?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语言、动作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C、教师总结全文。(多媒体课件)
她是我的朋友
/ \
/ \
/ \
/ \
/ \
/ 失 献 \
小姑娘------》血《---------阮恒(奉献)
(迫在眉睫)
三、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本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有自主性;合作学习得到了加强,使学生养成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以上过程,反映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以及尊重学生的意见上)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时间安排
课时 ------------------ 一课时
导入 ------------------ 05分钟
自学 ------------------ 20分钟
师生探讨 ------------------ 15分钟
总结 ------------------ 05分钟
共计 45分钟
最后,我就用本节课的结束语来结束这次说课吧!“朋友是一种财富,愿你我成为朋友,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共同进步!”
--------------------------------------------------------------------------------
作者单位 山西省晋城市沁水王寨小学
最新文章:
献给老师的歌
买文具
《我的老师》教学设计
《美丽的小兴安岭》教学设计
人教版小语第三册归类识字(一)2教学设计
篇5: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及反思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及反思
一、说教材内容
这篇课文,生动记叙了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紧急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表现了阮恒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在写作方法上,通过人物的动作、神态、语言描写,具体展示人物的内心活动。针对以上内容,我提出了以下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课文,理解阮恒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品质;
2、熟读课文利用以前的学习方法自学课文;
3、体会动作、神态、语言是怎样展现人物的心理活动的。
二、说教学步骤
为完成以上三个教学目标,具体过程这样安排。
1、激兴导入。
导语:我们生活在这五彩缤纷的世界里,每个人都有朋友。有人说过朋友是一种财富。有的歌中也唱过朋友多了路好走。老师想问,你们有朋友吗?(生:有!)你们之间互相帮助吗?给老师讲一下怎样?(生:讲自己的故事)在同学们答完后,教师总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然后教师说,今天,我们来学习第21课《她是我的朋友》(板书)看看文中小阮恒是怎样关心自己的伙伴的?好不好?
2、升华兴趣
在同学们很愿意去读课文的基础上,师问:请同学们回忆学习课文的方法都有什么?(生思考后回答)教师接着问这一课怎样学?教师引导学生去自己学习,然后提出要求:第一步,读课文,利用字、词典扫清阅读中的拦路虎。第二步,在阅读中提出问题并做记录。(小组能解决的小组解决,解决不了的留下,等待向教师提问。)第三步,总结课文的主要内容。注意: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法读。
为完成以上三步,教师要发挥主导作用:A、要和学生一起讨论,广泛的听取他们的意见;B、要和学生交流看法,指导学生抓住重点;C、要给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思考。
3、延续兴趣
完成以上学习任务后,我计划这样做:
A、要求把你遗留下的问题提出来,教师在黑板上记录。针对提出的问题由师生共同解决。
B、如学生没有提出写作方法上的问题,教师要提出。(找出有关小阮恒动作描写的句子。提问他当时为什么要这样做?他是怎样想的?通过这两个问题,让学生了解:语言、动作描写可以反映出人物的心理活动)
C、教师总结全文。(多媒体课件)
她是我的朋友
失献
小姑娘------》血《---------阮恒(奉献)
(迫在眉睫)
三、说学法
新的教学理念强调,要重视学习的过程,本节要求学生养成良好的自学习惯,要有自主性;合作学习得到了加强,使学生养成了自己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习惯,培养了学生主动获取新知识的能力。
通过以上过程,反映的是这样的教学理念:
1、关注学生的终身发展,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
2、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体现在教师和学生的对话,以及尊重学生的意见上)
3、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展示教师的主导地位。
四、时间安排
课时------------------一课时
导入------------------05分钟
自学------------------20分钟
师生探讨------------------15分钟
总结------------------05分钟
共计45分钟
最后,我就用本节课的结束语来结束这次说课吧!朋友是一种财富,愿你我成为朋友,相互帮助,相互提醒,共同进步!
篇6:小学语文《她是我的朋友》的说课设计
小学语文《她是我的朋友》的说课设计
一、说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八册的一篇含蓄隽永的佳作。作者巧妙地设置悬念,先在读者头脑中埋下一个谜,以引起强烈的期待和追索,继而谜底揭开,真相大白,使读者从中获得惊喜和教益。这篇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护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问他为什么要献血时,他只是说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
学习这篇课文,要继续训练学生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指导学生运用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方法,理解课文,体会表达的思想感情。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理解课文内容,学习阮恒无私奉献的品格。2、说出课文的主要内容。3、学会本课生字新词。4、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本课的教学重难点是: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动作、表情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二、说教法
1、情境法。本课是一篇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的'好教材,教学中要充分利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使学生如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本课分三步进行:(1)披文入情,整体感知;(2)精读品味,体会感情;(3)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2、扣题法。本课课题揭示了文章的中心,可在学生初步感知课文内容后,说说她是谁?我是谁?为什么要用人物的语言作课题?再简单介绍小女孩、阮恒的情况,用二三句话说清楚这对朋友之间发生了什么事?训练学生审题和抓住课文主要内容的能力。
3、谈话法。本课教学,多处采用谈话法,导入新课时,为诱发学生的情感体验,教师可通过谈话营造紧张、危急的气氛。学习过程中,学生在自学、讨论后,以自由谈话的方式汇报自己的学习收获。使学生对所理解的内容得到及时反馈,在谈话中运用知识分析、解决问题,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活跃思维,发挥主动性。
三、说学法
1、读书方法的指导:运用边读边想的方法来学习课文。初读课文,尝试理解不懂的词语,提出问题;细读课文,抓住重点词句思考理解,体会感情;最后想想学了这篇课文,在读书方法上有什么收获。
2、思维方法的指导:引导学生抓住课文的重点句段,由表及里地深入领会语言文字的内在意蕴。如结合具体词句体会阮恒献血时的感情变化时,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表示哭的词,再辨析这些词语的细微差别,讨论:阮恒当时的心态怎样?使学生明白:阮恒从啜泣到呜咽再哭泣,可以看出阮恒在输血过程中痛苦、紧张、恐惧的心态,可他没有中断输血,而是在不断地掩盖自己,这正是他舍己为人,无私奉献高尚品格的真实写照。
3、迁移方法的指导:在指导学习第五自然段后,引导学生结合思考练习2的要求小结出学习方法,再让学生用这种办法学习第九、十自然段。
四、说程序
(一)披文入情,整体感知
1、导入新课时,通过语言描述把学生带进课文中的输血迫在眉睫的情景,唤起学生对小姑娘安危的关注之情。
2、教师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学生带进故事情节,拨动学生的心弦。
3、默读课文,自学生字词,读中自悟,与作者产生共鸣。
4、引导学生紧扣课题提出问题,启发学生掌握课文内容。
(二)精读品味,体会情感
1、抓关键词,了解危急。抓住迫在眉睫一词,质疑、释疑,了解事情的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
2、品词析句,感受悲壮。(1)决心献血。以课后思考练习2为例,让学生找出其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从这一系列动作变化的语句中,引导学生感悟他献与不献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以自己的死去换取她的生。(2)献血时的表情、动作。采用以上的方法来学习,先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哭的词,引导学生比较啜泣、呜咽、抽泣这几个词的意思,提出问题: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再划出他不断地掩盖自己痛苦的动作,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展开讨论,明白: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真切地感受这悲壮的气概。(3)解除死亡警报。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他,他立即停止了哭泣,好像没事似的,这是为什么?引导学生领会虽然输血不会死,是虚惊,但他那纯洁无瑕、愿为朋友献出一切的美好心灵却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三)指导朗读,陶治情感
1、把握环境特点读。如指导读面临严峻的局面的句子时,语速要稍快,读出紧张危急的气氛。
2、把握感情基调读。如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为表现孩子的思想斗争,沉默要读得缓慢、轻声;为强调精神紧张,读颤抖的声音稍带发颤;举放举这三个动词要读出语速的变化(从慢到快),特别是最后举起来语气要坚定。学生在读的过程中,品味人物的心声。
3、图文对照情景交融读。插图与课文内容相辅相成,画面向学生展现直观的形象,让学生图文对照进行朗读,能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朗读课文第九、十自然段,先引导学生看课文插图,再图文对照读,强调重音、停顿、节奏、语调。体味其情感变化,使阮恒的心灵美自然而然渗入学生的心田,受到巨大的感染和教育。
附: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失
小姑娘血阮恒(无私奉献)
救献
篇7: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课件
一、说教材:
《她是我的朋友》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三年级下册第五组的第二篇精读课文。本组课文围绕“可贵的亲情、友情”组篇,本文讲述的是在战争时期的一所孤儿院里,一个叫阮恒的小男孩,为了挽救一个小姑娘的生命,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的故事,赞美了孩子间纯洁、崇高的友情。
课题“她是我的朋友”是阮恒说的话,也是阮恒坚持献血给小姑娘的原因。因为阮恒和小姑娘都是深受战争迫害的孤儿,他们有着共同的命运,共同的遭遇,共同的处境,在朝夕相处中结下了深厚的情谊。这种情谊促使他无私地献出自己的献血,甚至准备献出自己的生命。
课文脉络清晰,按事情发展的顺序来写。文章最大的特色在于通过描写人物的表情和动作来深切反应他的复杂心理。如:第5自然段中“举、放、举”三个无声的动作,细腻地写出了阮恒当时矛盾的心情。再如:在输血过程中,阮恒虽然没有说一句话,但我们可以从“啜泣、呜咽、哭泣、抽泣”这几个词中体会到阮恒内心的是多么痛苦,但为了朋友,他没有放弃,尽力克制住自己,一动不动地躺在那。读来让我们为之动容,为之感慨。一个十来岁的孩子用自己的行动想向人们讲述什么是最朴实的友情,什么叫最真心的付出。
二、说学习目标:
根据学生实际和教材特点,我将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为:
1、读准多音字血(xuè xiě),正确书写“迫在眉睫、竭力制止、啜泣、呜咽、哭泣、抽泣”等词语。
2、通过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和动作的语句,体会人物的内心活动。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4、感受朋友之间真挚的友谊,初步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以上4个目标,融“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三维目标为一体,涵盖全课教学。
人物的内心世界和可贵品质往往附着在关键的词句之中,语文教学就是要引领孩子关注、发现这些“特别”的词句,通过种种方式,进入课文,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在这种理念的引领下,我把这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定位在:体会描写阮恒献血时表情和动作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
三、说教法学法: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阅读教学是教师、学生、文本之间对话的过程”,而读是最主要的与文本对话交流的方式。整体感知主要靠读,有所感悟主要靠读,培养语感主要靠读,情感熏陶主要靠读。因此,我主要采用朗读感悟法引导学生“潜心会文”“切忌体察”,充分触摸言语现象,增强语感能力;这一方法也将贯穿整堂课的教学。
在学法指导上,保证孩子有自我整理和“构建”的时间,鼓励他们自主合作探究,引导他们通过读读划划、读思结合、读写结合等方法积累语言,获得情感。
四、说教学过程:
本课教学拟采用三课时完成:第一课时:通读课文,学习生字词,学习课文1—4自然段,通过具体的句子体会到当时小姑娘输血迫在眉睫。第二课时:体会描写阮恒表情和动作的句子,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内心活动,激起孩子心中的涟漪,说出并写下对阮恒说的话。第三课时:交流对“朋友”这个词语的看法,交流搜集到的有关“朋友”或“友情”的名言、故事,完成相关练习。
课前准备:1、学生:预习课文,搜集有关输血的资料和有关朋友的名言。2、搜集相关资料,制作教学课件。
下面,我将详细说说第二课时的教学:
第一板块:复习词语
我先让学生认读三组词语,第一组:阮恒、草垫、擦拭;第二组:捂住脸、掩盖痛苦、竭力制止;第三组:休克、输血、迫在眉睫。读后引导学生发现每组三个词语的联系,连起来说一句话。
在这一环节中,我让学生在具体的语境中运用词语,变机械、重复的语言文字训练为语文综合实践,同时训练学生的概括能力,用第三组词语连成的句子又为后面的教学做好铺垫和衔接。
第二板块:朗读感悟
第一步:体会复杂心情(品读5-11自然段)
学习第5段:品读举手的动作。找出阮恒小手的动作:颤抖——举起——放下——举起,同学们,从他的手举起,放下,又举起的过程中,你感受到他的心情是怎样的?学生初步谈感受后,再利用想象填空,帮助深入体会阮恒当时矛盾的心情。
一阵沉默之后,阮恒颤抖动举起手来,他想:( )。可是一想到( ),他又忽然把手放下去,但是阮恒又想到( ),于是又举起手来。
第二步:品读献血时的表情、动作。
1、初读体会心情: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哭”的词句。估计学生会比较快速找到四个句子。
1)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
2)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
3)接着,他那不时的啜泣变成了低声哭泣。
4)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
先出示句子读读,然后提出问题: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当时的心情怎样?请学生再好好读读,圈圈、划划重点的词语,想想从这些词语里你感受到什么?估计学生会抓住“啜泣、全身颤抖、呜咽、低声哭泣、紧闭眼睛、咬着拳头”去说。教师在学生谈感受时,可先引领孩子理解“啜泣、呜咽”的意思,再说感受。预设学生能从这些词中体会到他很害怕,很痛苦。教师适时体提问:害怕为什么不大声哭?他想到什么? 联系上下文和生活实际,对这几句话展开讨论,明白:阮恒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在品读的过程中,他那不让别人看到自己为朋友牺牲时的痛苦的高尚灵魂也越来越鲜亮感人。学生在品词析句中,真切地感受这悲壮的气概。同时,在解读的过程中,教师要相机引导学生把感受到的通过自己的声音表现出来,若读的不到位,要加以恰当的.指导。
2、比较读,深化感受。引导学生找出这几个句子里表示哭的词语。估计学生会比较快的找到“啜泣”、“呜咽”、“哭泣”“抽泣”这四个词,
设疑:这四个词语都含有“哭泣”的意思,课文中为什么不用同一个词描写“哭泣”呢?用心读读这段话,体会体会。
学生独立读课文,读后鼓励学生之合作交流、体会,然后指名交流,估计学生能体会到四点不同:
A、这四个词语在意思上有些差别,啜泣:抽抽搭搭地哭,一般时间极短,哭得也不厉害;呜咽:低声地哭泣;抽泣:哭泣时身体抽动,颤抖,显得很痛苦,很伤心。
B、这四个词语都体现出阮恒的哭是强忍眼泪,强忍痛苦地哭,与一般的放声大哭、泣不成声是不同的。
C、这四个词语表明阮恒哭的程度逐步加深,越来越痛苦,越来越伤心,用同一个词语就体现不出这种变化了。
D、这四个词语不重复,既表达准确又用词丰富。
教师小结:是啊,有什么样的心情就有什么样的表情、动作、语言,这样写才叫真实,才叫具体。有了这样的体会,让我们再读一读课文,再一次体会阮恒的内心变化吧!此时,学生不再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能力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在主动参与着,积极动手、动脑思考,揣度人物的情感、想法,进入课文,进入人物的真实内心。如此,学生对语言的学习就是立体的活生生的,语言也会伴随着丰富的思想情感融入学生的生活世界。
第三板块:体验求悟:
11、此时,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他立刻停止了哭泣,好像刚才什么事也没有发生一样,联系上下文想一想,如果你是医生会怎么样安慰阮恒?
这里,我让学生想象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填补教材空白。
2引读,出示句子:她是我的朋友。你觉得阮恒是怎么样地说出这句话的?预计学生体会上有一定的难度,我马上出示第二个句子:她是我的朋友!让学生比较读,为什么书上阮恒说的这句话用的是“。”而不是“!”呢?也许学生会认为:阮恒刚输完血,身体虚弱,说话声音自然会轻而平。这时就需要我们引导学生体会到阮恒自己觉得做这件事是应该的,没什么好提的,这只是一个简单而又朴实的想法。通过这样的引导,相信阮恒的形象变得更加鲜活可感。
3、小结:她是我的朋友。多么朴实的一句话,多么真挚的感情,多么可爱的阮恒。这是这个看似简单却极其不简单的想法支持着阮恒哪怕失去自己的生命也要输血给他的朋友。
4、此时此刻,你想对阮恒说什么,拿起手中的笔,写下来!
学语文就是为了学习语言,这样的环节设计将正确运用语言的训练和思想情感融为一体,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统一。
第四板块:布置作业
我准备设计这样2个练习:
1、搜集有关朋友,有关友情的名人名言或故事,读一读
2、把这个感人的故事讲给家人听。
这样的拓展,让学生从“小课本”和“小课堂”中走出来,一方面拓宽了学习主题“友情”的内涵,另一方面提高运用语言和搜集资料的能力。
五、说板书:
她是我的朋友
举 放 举
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将文中描写阮恒内心变化的动作和神态的关键词直观地展现出来,帮助学生更深刻地感悟人物的高尚品质。
篇8: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课件
【教材内容】
《她是我的朋友》是一篇围绕本组专题“可贵的亲情、友情”的文章。这篇课文主要叙述了在战争时期,孤儿院的孤儿阮恒,为了救助受伤的同伴,毅然献出自己的鲜血,挽救了同伴的生命。当别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时,他只是简单的说了句“她是我的朋友”。课文通过对阮恒鲜血时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得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品质。这是一篇适合对小学生进行情感教育,培养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好教材。
【教学目标】
基于对教材的理解和学情的分析,特制定了以下三个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会认8个生字,会写13个生字。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过程与方法:抓住重点词句,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阮恒舍己救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真正的友情观。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学习课文,感受朋友真挚的友谊,树立正确的友情观。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描写的语句,了解他当时复杂的心情。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体会阮恒舍己救人的品质,培养学生真正的友情观。
【教学学法】
在教法上,创设一定的情境,以朗读感悟情境,声音渲染情境,使学生入境动情。尤其对于一篇情感教育的教材,充分运用教师的语言,课文中的插图等等,使学生身临其境,如见其人,受到情绪的感染,引起感情上的共鸣。
在学法上,我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把学习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引导学生以读促悟,注重学生讨论、交流、合作、体会,以此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合作精神,促进学生的发展。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揭示课题
播放歌曲《朋友》,老师想问,你们有朋友吗?你们之间互相帮助吗?给老师讲一下怎样?在同学们答完后,教师总结,朋友之间要互相帮助。今天我们学习的就是一篇关于朋友之间的故事。揭示课题《她是我的朋友》。读了这个课题,你有什么想问的吗?这个“她”是谁呢。“我”又是谁呢,到底讲了我跟她之间的什么事情呢?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指导学生自由朗读课文。
2、指导学生自学生字词,同桌互读,读准字音。
3、小组讨论:说说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
三、品词析句,体会情感
1、迫在眉睫。抓住关键词“迫在眉睫”,质疑学生,什么是“迫在眉睫”?为什么献血迫在眉睫。学生自然会带着这个问题浏览课文,寻找答案,从而了解了事情的起因和所面临的严峻情况,明白给小姑娘输血是救命的关键,刻不容缓。
2、决心献血。以课后思考练习题2为例,质疑学生,阮恒献血时的心情是怎样的呢?引导学生,找出阮恒献血时小手的动作,也就课文的第五自然段。 “一阵沉默之后,一只小手颤抖地举起来。忽然又放下去,然后又举起来”。这里我会让自己也来演一演,带着感情来读一读。学生通过自己的朗读,通过自己的表演,能够明白阮恒在献与不献的思想斗争非常激烈,但为了救小姑娘,最后还是下定决心举起手来,以自己的死来换他人的生。
3、献血时的表情、动作。采用以上的方法学习,让学生找出描写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句子。也就是课文的第九第十自然段。再让学生从文中找出“哭”的词,引导学生比较“啜泣,呜咽,哭泣”三个词语的意思。并提出问题:阮恒为什么会这样?他当时的心情怎样?为了让学生感同身受,我会让学生联系课文插图来朗读。插图与文章相辅相成,向学生展现直观的形象,让学生体会阮恒的情感变化,明白他是在以顽强的意志战胜害怕和恐惧,再大的痛苦也改变不了他救人的决心!
4、解除“死亡”警报。医生用轻柔的声音安慰阮恒,阮恒立即停止了哭泣。这是为什么,医生会对他说写什么呢?引导学生讨论交流,让学生明白,原来输血并不会死,只不过是虚惊一场啊!阮恒原本以为输血就意味着失去性命,可是他还是义无反顾的去挽救他人,原因很简单,因为“她是我的朋友”。此时阮恒的美好心灵自然而然的渗入到学生的心田,他那纯洁无暇、愿为朋友献出一切的美好心灵也放射出夺目的光彩。
四、指导朗读,陶冶情感
让我们大家怀着对阮恒的崇拜之情,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五、总结全文,升华感情
这节课我们不仅认识了一位可亲可敬的小男孩阮恒,而且懂得了朋友的真正含义。课文通过对阮恒献血时神情、动作的真实描述,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今后我们再学习写人记事的文章时,要注意抓住人物的语言和动作,从中感受人物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把这种方法运用到今后的写作当中去。
【布置作业】
小练笔:把阮恒和医生的对话写成一段话。
【板书设计】
她是我的朋友
献血迫在眉睫
动作:举 放 举
表情:啜泣 呜咽 哭泣 抽泣
舍已救人 无私奉献
【课堂评价】
在整个教学中,我把学习的过程还给学生,注重对学生学习方法的培养,引导学生抓住阮恒献血时的神情、动作的语句来体会他当时复杂的心理活动,并指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感悟阮恒舍已救人、无私奉献的美好品质。
篇9:《她是我的朋友》评课稿
新课程明确指出:阅读教学中,学生在通读课文的基础上,理清思路,理解主要内容,体味和推敲重要语句在语言环境中的意义和作用。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和疑问,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疑难问题。欣赏文学作品,能有自己的情感体验,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对作品的思想感情倾向,能联系文化背景做出自己的评价;对作品中感人的情境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体验;品味作品中富于表现力的语言。
《她是我的朋友》这篇精读课文讲的是战争时期的一个故事。孤儿院的孤儿阮恒,误以为献血会死,但为了抢救受了重伤的同伴,还是毅然献出了自己的鲜血,生动地展现了他为救朋友而无私奉献的优良品质。为了把握文章的重点、难点,对学生进行正确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董老师同学生一起质疑,一起品词析句,一起解疑,一起收获感动。董老师《她是我的朋友》这节课的教学设计,充分体现了新课程标准,把语文阅读教学建立在充分阅读课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在读中感悟,在读中理解人物的'形象以及所表现出来的思想内涵,在读中努力产生学生自己独特的情感体验。可以说,本课的教学设计,突破了以往学生被老师牵着鼻子走的情形,学生的学习,完全是自主地,探寻式地学习,具有实效性,可以说是一节比较成功的课。下面具体来谈一谈:
一、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安排得当
从初读──细读──精读,环环相扣,层层深入,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感悟人物内心的思想内涵,受情感的熏陶,最后升华情感。教学如行云流水,通顺流畅,把学生带入课文中的意境。教学中重点、难点突出,分析透彻,朗读到位,学生学习态度积极,效果好。
比如:在教学中,让学生自己找出对阮恒的语言、动作、神态、表情以及心理的描写,然后抓词抓句、咬文嚼字进行理解,除了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阮恒这个人物的内心世界,还可以完成词语的积累,知识的获得变成了一个主动的过程,学生不在是信息的被动接受者,而是知识获得的主动参与者。学生在主动的参与过程中,积极动脑思考,揣度人物的情感,想法,对学生的分析水平、通过重点的语句理解课文的水平都能得到锻炼,在分析阮恒这个人物时,学生的生活背景不同,经历不同,所以在理解的程度上也有深有浅,设计者把教学的难点放在人物的形象分析上,充分证明了教师以学生为主体,引导学生启发自己的思维,自能读书,与课文的情感产生共鸣,情有所感,理有所悟,而不必要求他们必须有统一的认知。
提一点个人的建议,在这篇教学设计中,我认为对故事发生的背景和鲜血的场面可以让学生演一演,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当时的情境,另外,还可以在教学的饿过程中,让学生想象一下医生和阮恒的对话,填补课文中留下的“空白”锻炼学生的想象力,有一位哲人说得好:“正是儿童承袭了人类最初的性格,他们的智慧既指向眼睛看到的地方,也指向心灵看到的地方。”
二、引领学生进行角色体验
教学中,董老师能抓住阮恒献血时的表情和动作体会人物内心的变化,让学生通过充分朗读,感动了自己,让“朋友”的内涵在心里有所提升,再通过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到朋友真挚的友谊,从而树立了正确的“朋友观”.如课堂上教师通过:“阮恒小手颤抖地举起来,他可能在想什么,试着用第一人称说一说.”引导学生知道了要想体会人物的内心变化先要走进人物的内心世界,从本节课的教学实际看学生非常好的掌握了这种读书的方法,而且能够用这种方法来展开交流和学习. 在解读阮恒献血前的动作时,教师出示了以下填空:过了一会儿,他突然啜泣了一下,全身颤抖并迅速用另一只手捂住脸。(他想:________________。)但过了一会儿,他又开始呜咽,并再一次试图用手掩盖他的痛苦。(他心里________________,此时他想:________________。)他眼睛紧闭着,用牙咬着自己的小拳头,想竭力制止抽泣。(他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他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他越来越________________,但他下定决心________________。)通过小组交流,师生心灵对话,体会并想象阮恒为救小姑娘,竭力掩盖痛苦,以不妨碍医生抽血的复杂、痛苦的内心世界,强化对阮恒无私奉献、舍己为人的良好品质的认识及肯定。
★ 穷人说课稿
★ 难忘的朋友说课稿
★ 唯一的听众说课稿
★ 触摸春天说课稿
★ 触摸春天说课课件
★ 木兰从军说课稿

【她是我的朋友》说课设计(共9篇)】相关文章:
人物行走的基本规律说课稿2022-04-30
初中语文《小橘灯》说课稿2023-11-13
《梅花魂》的说课稿2023-08-08
《巴黎卢浮宫》说课稿2024-01-08
《写简短的演讲稿》课件2022-05-06
《祖父的园子》语文说课稿2022-05-08
小学一年说课稿课文项链2022-05-06
《地毯下的尘土》说课稿2022-09-04
小学四年级《一串快乐的音符》语文说课稿2023-09-22
教研活动主持词2022-09-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