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护书籍》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由网友“资深中年少女”投稿提供,下面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爱护书籍》优秀说课稿,希望大家喜欢!
篇1:《爱护书籍》优秀说课稿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爱护书籍》一课选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本单元以“爱读书”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勤奋读书、珍惜时间,爱护书籍,并向学生介绍了书籍发展的历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爱护书籍的意识,养成勤奋读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一看到题目就可以知道课文是以主要事件“爱护书籍”来命题的。课文主要写了鲁迅小时侯爱护书籍的故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爱护书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美德。课文从“爱读书——保存书——擦书、补书、包书”几部分再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全文按分-总的形式布局。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读书交流,培养朗读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通过鲁迅小时侯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书的好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鲁迅的相关故事
【学情分析】
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条件都很优越,多数学生不懂得珍惜学习和生活用品,学生们缺乏管理意识,自理能力差。《爱护书籍》中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做法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学时,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中的典型事例,感悟事例中包含的道理。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想象人物的心理,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感悟生活。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在教学设计上,我力图用生动的课件,生动的语言,严谨的教学程序,使学生始终充满好奇,圆满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设计理念】
1、以“立方足于学生发展,致力于学生发展”作为语文教学核心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依赖胆怯心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通过引导、激趣与鼓励,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利提高学习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
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 古人去:“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要发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疑问,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合作交流去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语文课上,我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采用课题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文题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切入文章重点。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究,质疑问难,允许有不同看法,鼓励创新,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做到、想到的,我从不越俎代庖。
3、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文本,找准切入点,进行语言训练,发展语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情感。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含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新课依始,我力争用亲切饱含深情的语调,将学生带到课堂中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语我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老师告诉你们:爱书,更是一种美德。我知道:凡是爱读书的人都爱护书籍。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爱护书籍》” 。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随老师书空,齐读课题后,老师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梳理学生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总结为:“1、文中讲谁爱护书籍?2、他是怎样爱护书籍的?”打出课件,让学生再次明确问题,明确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此环节中,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首先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到正确流利后,同桌合作互相帮助读准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朗读能力。然后老师(配音乐)范读,再次激起学生读书的热情,吸引学生用心感悟。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解决第一个问题)老师简介现代伟大作家鲁迅生平事迹(播放鲁迅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鲁迅)学生汇报关于鲁迅的事迹。最后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效果:达到读正确、流利,为深入研读课文作准备。
(三)、品词析句,理解感悟。(解决第二个问题)
1、让学生默读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学生汇报后,老师出示课件:“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对于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引导学生从三个事例中深入体会。
2、找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事例。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三个事例
3、从鲁迅的三个事例中,选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例,仔细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事例中能说明“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仔细研读,从具体语句中体会“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4、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
在学生自由选择段落的基础上,按顺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没想到的、说不到位的酌情引导,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一件事:出示课件(教材“练”),学生填空读。用空里的词说话。通过“鲁迅读书时不许弟弟动手摸,只许在桌旁看”说明他怕弟弟把书弄坏,弄脏、乱涂乱画……他不怕弟弟生气。他不怕伤和气,伤亲情,引导学生说出“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亲情和友谊都宝贵”(课件)。
第二件事:通过“母亲床边的红漆箱子”原来是放首饰、钱财、贵重物品的,而现在放的是书,引导学生说出“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金钱、珠宝都宝贵”(课件)。
第三件事:出示课件(第三段:填“总是”,“轻轻地擦”,“仔细地补”变颜色)。通过两个“总是”,引导学生说出鲁迅小时侯爱书的做法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养成了习惯。让学生用“总是”说一句话。以此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通过“轻轻地擦”、“仔细地补”引导学生明白“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任何喜爱和宝贵东西都宝贵。”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想象括号里可以填写那些词语。最后得出准确的词语应该是(什么)。齐读“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课件) 通过以上三个句子的训练,学生至此已经理解了“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5、学完课文后,配乐朗读全文,达到更深层次的感悟。
(四)总结扩展。
(1)结合板书总结分总式构段方法。布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试写一段话,以此培养学生的写话水平,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完这篇课文,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此环节的目的是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书的好习惯。
(3)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前辈们使用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么轻便、这么高级。出示课件:“殷商时代,(甲骨文);战国秦汉时代,(竹简和木牍);春秋末期,(帛书);东汉,(手抄的书);唐朝,(雕版印的书);宋朝,(活版印的书);近年来还出现了“会说话的书、视盘、带香味的书,立体的书,缩微的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书。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希望同学们爱护书籍!结语的设计是为了不孤立地教学这一课。把本单元的知识融合起来,对后面的知识进行渗透,同时拓展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板书设计:略。
篇2:《爱护书籍》优秀说课稿
《爱护书籍》优秀说课稿
【教材分析】
1、教材地位及作用
《爱护书籍》一课选教科版语文二年级下册第十单元。本单元以“爱读书”为主题,通过多种形式引导学生勤奋读书、珍惜时间,爱护书籍,并向学生介绍了书籍发展的历史,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爱护书籍的意识,养成勤奋读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这是一篇写人记事的文章,一看到题目就可以知道课文是以主要事件“爱护书籍”来命题的。课文主要写了鲁迅小时侯爱护书籍的故事。目的是培养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也要爱护书籍,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和美德。课文从“爱读书――保存书――擦书、补书、包书”几部分再现了鲁迅先生的精神。全文按分-总的形式布局。
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通过读书交流,培养朗读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
4)通过鲁迅小时侯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书的好习惯。
3、教学重点、难点
1)正确,流利,有感情朗读课文。
2)理解“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收集鲁迅的相关故事。
【学情分析】
现在,学生的学习生活和条件都很优越,多数学生不懂得珍惜学习和生活用品,学生们缺乏管理意识,自理能力差。《爱护书籍》中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做法给学生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是一篇很好的教育素材。教学时,引导学生主动阅读文中的典型事例,感悟事例中包含的道理。指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动作,想象人物的心理,把故事中的道理与自己和周围环境联系起来,感悟生活。
二年级学生年龄小,注意力保持时间短,对新奇的事物充满好奇。在教学设计上,我力图用生动的课件,生动的语言,严谨的教学程序,使学生始终充满好奇,圆满地完成本课教学任务。
【设计理念】
1、以“立方足于学生发展,致力于学生发展”作为语文教学核心的教育理念,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创造有利于学生学习的氛围,充分尊重,信任学生,建立平等和谐的师生关系,消除学生依赖胆怯心理。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教学,通过引导、激趣与鼓励,让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利提高学习效果,使每个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2、建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结构。叶圣陶先生提出:“教是为了不教”,古人去:“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可见要发展学生的.语文阅读能力就必须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自己读课文提出疑问,并尽可能自己解决疑问,让学生通过自身实践合作交流去获得新知识,让学生学会学习。因此在语文课上,我注意以学生为主体,以学定教:采用课题引入的方式,引导学生根据文题提问,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直接切入文章重点。发挥学生阅读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自主学习,大胆探究,质疑问难,允许有不同看法,鼓励创新,使学生全身心沉浸在课堂上。只要学生能做到、想到的,我从不越俎代庖。
3、立足教材,深入挖掘文本,找准切入点,进行语言训练,发展语言。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培养情感。开阔学生视野,扩大学生知识含量。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激发兴趣。
新课依始,我力争用亲切饱含深情的语调,将学生带到课堂中来,激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导语我这样设计:“同学们,你们爱读书吗?”“爱读书,是一种美德,老师告诉你们:爱书,更是一种美德。我知道:凡是爱读书的人都爱护书籍。今天,我们来学习19课《爱护书籍》”。
老师板书课题,学生跟随老师书空,齐读课题后,老师问:“读了课题,你想知道什么?”梳理学生的问题,将学生的问题总结为:“1、文中讲谁爱护书籍?2、他是怎样爱护书籍的?”打出课件,让学生再次明确问题,明确学习的重点。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在此环节中,给学生充分的读书时间,首先引导学生选择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到正确流利后,同桌合作互相帮助读准课文,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朗读能力。然后老师(配音乐)范读,再次激起学生读书的热情,吸引学生用心感悟。学生认真倾听,思考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解决第一个问题)老师简介现代伟大作家鲁迅生平事迹(播放鲁迅图片,让学生直观认识鲁迅)学生汇报关于鲁迅的事迹。最后指名分段读课文,检查学生读书效果:达到读正确、流利,为深入研读课文作准备。
(三)品词析句,理解感悟。(解决第二个问题)
1、让学生默读找出课文中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
学生汇报后,老师出示课件:“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对于这句话,学生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因此我引导学生从三个事例中深入体会。
2、找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事例。
学生汇报,老师板书三个事例。
3、从鲁迅的三个事例中,选一个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一件事例,仔细读一读,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事例中能说明“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语句。进一步引导学生养成“不动笔墨不读书”的好习惯。引导学生仔细研读,从具体语句中体会“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4、汇报交流,互谈读书体会。
在学生自由选择段落的基础上,按顺序汇报自己的学习成果。发挥老师的指导作用,对学生没想到的、说不到位的酌情引导,促进学生对文本的理解。
第一件事:出示课件(教材“练”),学生填空读。用空里的词说话。通过“鲁迅读书时不许弟弟动手摸,只许在桌旁看”说明他怕弟弟把书弄坏,弄脏、乱涂乱画……他不怕弟弟生气。他不怕伤和气,伤亲情,引导学生说出“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亲情和友谊都宝贵”(课件)。
第二件事:通过“母亲床边的红漆箱子”原来是放首饰、钱财、贵重物品的,而现在放的是书,引导学生说出“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金钱、珠宝都宝贵”(课件)。
第三件事:出示课件(第三段:填“总是”,“轻轻地擦”,“仔细地补”变颜色)。通过两个“总是”,引导学生说出鲁迅小时侯爱书的做法不是一天、两天,而是养成了习惯。让学生用“总是”说一句话。以此训练学生运用语言的能力,发展学生的语言。
通过“轻轻地擦”、“仔细地补”引导学生明白“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任何喜爱和宝贵东西都宝贵。”学生结合自己生活实际想象括号里可以填写那些词语。最后得出准确的词语应该是(什么)。齐读“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课件)通过以上三个句子的训练,学生至此已经理解了“鲁迅小时侯,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5、学完课文后,配乐朗读全文,达到更深层次的感悟。
(四)总结扩展。
(1)结合板书总结分总式构段方法。布置一个小练笔:让学生用这种方法试写一段话,以此培养学生的写话水平,运用语言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2)读完这篇课文,此时此刻你想说点什么?此环节的目的是渗透思想教育,引导学生学习鲁迅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教育学生从小养成爱书的好习。
(3)你知道吗?我们的祖先、前辈们使用的书不是像我们现在使用的这么轻便、这么高级。出示课件:“殷商时代,(甲骨文);战国秦汉时代,(竹简和木牍);春秋末期,(帛书);东汉,(手抄的书);唐朝,(雕版印的书);宋朝,(活版印的书);近年来还出现了“会说话的书、视盘、带香味的书,立体的书,缩微的书。”,随着社会的发展,将来还会出现各种各样的书。书籍是人类的朋友!希望同学们爱护书籍!结语的设计是为了不孤立地教学这一课。把本单元的知识融合起来,对后面的知识进行渗透,同时拓展教材,扩大学生的知识面。
附:板书设计
19爱护书籍
爱读书――保存书――擦书、补书、包书(分)
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总)
篇3:爱护书籍警示语
1.时间在流逝
2.今天不走,明天要跑
3.学习这件事,不是缺乏时间,而是缺乏努力
4.即使现在,对手也在不停地翻动书页
5.只有比别人更早,更勤奋地努力,才能尝到成功的滋味
6.一个人的毅力有多大,要看他对外界诱惑的抵抗能力有多强
7.多读书,读多书
8.珍异书,就是珍惜知识
9.成功起于知识,知识源于书本
10.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11.读书是一种享受,在享受中得到体会
12.想得到知识和乐趣,来图书馆吧
13.进步的人就喜欢读书
14.如果你想进步,就去读书吧
15.勿让人偷听你与思想的对话
16.轻轻地我走了,不留下一片纸屑
17.让文明留下,把喧哗带走
18.通晓千古事,尽在不言中
19.厚积方能薄发,静读才可沉思
20.在此读书勿用口,在外行事方显才
21.埋头静读,书中自有黄金屋
22.静读万卷书,稳走千里路
23.读书勿用口,用口需深思
24.嘘!此时无声胜有声
25.公共场所有文明,文明就在你我中
篇4:爱护书籍警示语
26.读者静,则陶醉沉思;手机静,则共享和谐
27.因为你的参与,公共秩序更有信心
28.请书回原处,让文明归队
29.迎奥运,讲文明,树新风
30.修身可以养性,读书可以养心
31.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
32.在书的海洋里遨游,在知识的世界里畅翔
33.书是人类的益友
34.书是一条船,在漂泊中有了境界
35.带走的是知识,留下的是安静
36.轻轻我走了,不带走一本书
37.好学,求问;书海探宝
38.沉默是金,宁静是德
39.智者,用书与先贤古人对话
40.书是传世之宝,珍贵的东西我们都应给予保护,何况是传世之宝
41.好书,书好,好书好读好护
42.借书即来,还书则回,来回有序,人人欢喜
43.迷书,书迷,书迷不能不带证,否则,迷书不得书带
44.安静借,安静还,安静读,安静看,安静就坐,安静离开,安静每时每刻
45.“静”字高悬,知识乐园安静的氛围营造温磬的环境,无声的静思给你无穷的智慧
46.有着共同的心愿,向着共同的理想,洒着同样的汗水,争取同样的荣誉
47.爱若在,书似春,爱若勤,书长青,爱若丢,书成秋,让我们以书为友,将爱进行到底 明亮教室是我家,宽敞整洁靠大家
48.心灵的沟通不需要过多的言语
49.别因有意思就有意“撕”
篇5:爱护书籍倡议书
捧一本好书,寻一席之地,静一颗尘心。无论是阳春三月花开,还是寒冬十月雪来,这样的读书享受总让人觉得温暖。古人云:静对好书成乐趣,闲看云物会天机。我们需以书为伴。在人生路途上,书是安慰我们心灵的良药,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读书,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智慧。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也是一个会文明阅读的人。
藏有万卷书的图书馆是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校图书馆老师用热情的服务、严格的管理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但往往又在不经意间听到:手机铃声、清脆的高跟鞋声一些同学在图书馆任意占用公共资源为手机充电、部分同学在图书上乱涂乱画
为了让图书馆最大程度地为广大读者服务,让图书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我们党课学习第四组成员在这里向全院发出文明使用图书馆的倡议:
1、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彼此了解,相互监督,提升主人翁意识,从我做起,坚决杜绝不文明行为。
2、不在图书馆内饮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爱护图书馆的公共设施。
3、进入图书馆,请将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不大声喧哗,走路时尽量轻声,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4、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与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看完书后将书正确归位,并按图书馆相关规定借书还书,以方便其他同学借阅。
5、爱护书籍,做到阅读时轻拿轻放,不折页脚,不损坏书刊,不乱涂乱画。
6、文明就坐,文明自习,做到与其他同学之间不抢座、不占座、中途离开时自觉摆放“温馨提示”,向其他同学说明此座位在何时间段无人使用,提高利用率,礼貌交流。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请珍惜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图书馆的良好育人环境。
倡议人:
20xx年x月x日
篇6:爱护书籍名言
1.书籍是前人的经验。——拉布雷
2.书是随时在近旁的顾问,随时都可以供给你所需要的知识,而且可以按照你的心愿,重复这个顾问的次数。——凯勒
3.一个爱书的人,他必定不致于缺少一个忠实的朋友,一个良好的老师,一个可爱的伴侣,一个温情的安慰者。——巴罗
4.书籍是朋友,虽然没有热情,但是非常忠实。——雨果
5.书籍是造就灵魂的工具。——雨果
6.坏书如同坏朋友,能使我们堕落。——菲尔丁
7.书籍是最有耐心最能忍耐和最令人愉快的伙伴。在任何艰难困苦的时刻,它都不会抛弃你。——赫尔岑
8.书——这是这一代对另一代精神上的遗训,这是行将就木的老人对刚刚开始生活的年轻人的忠告,这是行将去休息的站岗人对走来接替他的岗位的站岗人的命令。——赫尔岑
9.书籍是培育我们的良师,无需鞭答和根打,不用言语和训斥,不收学费,也不拘形式,对图书倾注的爱,就是对才智的爱。——德伯里
10.书籍——通过心灵观察世界的窗口。住宅里没有书,犹如房间没有窗户。——威尔逊
11.读书对于我来说是驱散生活中的不愉快的最好手段。没有一种苦恼是读书所不能驱散的。——孟德斯鸠
12.书籍乃世人积累智慧之长明灯。——寇第斯
13.书籍并不是没有生命的东西,它包藏着一种生命的潜力,与作者同样地活跃。不仅如此,它还像一个宝瓶,把作者生机勃勃的智慧中最纯净的精华保存起来。——弥尔顿
14.书籍是培植智慧的工具。——夸美纽斯
15.书籍是最好的朋友。当生活中遇到任何困难的时候,你都可以向它求助,它永远不会背弃你。——都德
篇7:爱护书籍名言
1.至乐莫如读书,至要莫如教子。——《增广贤文》
2.尽信书,则不如无书。―――孟子
3.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庄子
4.学而不厌,诲人不倦。——孔子
5.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孔子
6.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孔子
7.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8.读书之法,在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朱熹
9.百学须先立志。——朱熹
10.读而未晓则思,思而未晓则读。——朱熹
11.学固不在乎读书,然不读书则义理无由明。——朱熹
12.举一而反三,闻一而知十,及学者用功之深,穷理之熟,然后能融会贯通,以至于此。――朱熹
13.读书之乐乐陶陶,起并明月霜天高。——朱熹
14.读书之法无他,惟是笃志虚心,反复详玩,为有功耳。――朱熹
15.读书无疑者须教有疑,有疑者却要无疑,到这里方是长进。——朱熹
篇8:爱护书籍名言
1.书籍是在时代的波涛中航行的思想之船,它小心翼翼地把珍贵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2.书籍是青年人不可分离的生活伴侣和导师。——高尔基
3.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生活里没有书籍,就好像没有阳光;智慧里没有书籍,就好像鸟儿没有翅膀。——莎士比亚
4.书籍是少年的食物,它使老年人快乐,也是繁荣的装饰和危难的避难所,慰人心灵。在家庭成为快乐的种子,在外也不致成为障碍物,但在旅行之际,却是夜间的伴侣。——西塞罗
5.理想的书籍是智慧的钥匙。——列夫·托尔斯泰
6.读书,这个我们习以为常的平凡过程,实际是人的心灵和上下古今一切民族的伟大智慧相结合的过程。——高尔基
7.书籍是思想的航船,在时代的波涛中破浪前进。它满载贵重的货物运送给一代又一代。——培根
8.要到书林中徜徉。中外古今的文明成果,我们都应有分析有鉴别有批判地加以继承和发扬。——刘心武
9.我学习了一生,现在我还在学习,而将来,只要我还有精力,我还要学习下去。——别林斯基
10.任何时候我也不会满足,越是读书,就越是深刻的感到不满足,越是感到自己的知识贫乏。——马克思
11.外国语是人生斗争的一种武器。——马克思
12.学习这件事不在乎有没有人教你,最重要的是在于你自己有没有觉悟和恒心。——法布尔
13.笔落惊风雨,诗成泣鬼神。——杜甫
14.别裁伪体亲风雅,转益多师是汝师。——杜甫
15.博观而约取,厚积而薄发。——苏轼
16.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礼记》
17.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荀子》
18.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司马迁
19.人不光是靠他生来就拥有一切,而是靠他从学习中所得到的一切来造就自己。——歌德
20.钻研然而知不足,虚心是从知不足而来的。虚伪的谦虚,仅能博得庸俗的掌声,而不能求得真正的进步。——华罗庚
21.知识是引导人生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灯烛,愚暗是达到光明与真实境界的障碍,也就是人生发展的障碍。——李大钊
22.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韩愈
23.一日不书,百事荒芜。——李诩
24.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岳飞
25.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长歌行》
26.凡读无益之书,皆是玩物丧志。——王豫
27.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28.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颜真卿
29.磋砣莫遗韶光老,人生惟有读书好。——《宋诗纪要》
30.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李苦禅
篇9:爱护书籍倡议书
捧一本好书,寻一席之地,静一颗尘心。无论是阳春三月花开,还是寒冬十月雪来,这样的读书享受总让人觉得温暖。古人云:静对好书成乐趣,闲看云物会天机。我们需以书为伴。在人生路途上,书是安慰我们心灵的良药,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读书,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智慧。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也是一个会文明阅读的人。
藏有万卷书的图书馆是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校图书馆老师用热情的服务、严格的管理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但往往又在不经意间听到:手机铃声、清脆的高跟鞋声一些同学在图书馆任意占用公共资源为手机充电、部分同学在图书上乱涂乱画
为了让图书馆最大程度地为广大读者服务,让图书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我们党课学习第四组成员在这里向全院发出文明使用图书馆的倡议:
1、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彼此了解,相互监督,提升主人翁意识,从我做起,坚决杜绝不文明行为。
2、不在图书馆内饮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爱护图书馆的`公共设施。
3、进入图书馆,请将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不大声喧哗,走路时尽量轻声,为自己和他人营造安静的学习环境。
4、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与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看完书后将书正确归位,并按图书馆相关规定借书还书,以方便其他同学借阅。
5、爱护书籍,做到阅读时轻拿轻放,不折页脚,不损坏书刊,不乱涂乱画。
6、文明就坐,文明自习,做到与其他同学之间不抢座、不占座、中途离开时自觉摆放“温馨提示”,向其他同学说明此座位在何时间段无人使用,提高利用率,礼貌交流。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请珍惜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图书馆的良好育人环境。
篇10:爱护书籍倡议书
书籍是人类的良师益友,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摧残书的生命,就是摧残人类的文化,摧残人类的文明。为了杜绝损坏图书、污损图书的现象发生,图书室向全体体同学发出倡议:
保护图书,从自我做起;
制止污损,还你我方便。
爱护图书,不在书上乱写乱划;
爱护图书,不撕页、不“开天窗”。
爱护图书,尊重知识;
保护图书,崇尚文明。
除了知识,什么也别带走;
除了指纹,什么也别留下。
让我们携起手来,杜绝损坏图书的行为发生,让我们美丽的图书室大家的精心呵护下变得更加绚丽多姿。
篇11:爱护书籍倡议书
捧一本好书,寻一席之地,静一颗尘心。无论是阳春三月花开,还是寒冬十月雪来,这样的读书享受总让人觉得温暖。古人云:静对好书成乐趣,闲看云物会天机。我们需以书为伴。在人生路途上,书是安慰我们心灵的良药,也是传承文化的重要载体。通过读书,我们获得的不仅仅是知识,还有智慧。一个真正懂得读书的人,也是一个会文明阅读的人。
藏有万卷书的图书馆是我们学习的“第二课堂”,是我们的精神家园。我校图书馆老师用热情的服务、严格的管理为我们创造了良好的读书环境。但往往又在不经意间听到:手机铃声、清脆的高跟鞋声„„一些同学在图书馆任意占用公共资源为手机充电、部分同学在图书上乱涂乱画„„
为了让图书馆最大程度地为广大读者服务,让图书资源得到更好的利用,我们党课学习第四组成员在这里向全院发出文明使用图书馆的倡议:
1、同学之间互相尊重,彼此了解,相互监督,提升主人翁意识,从我做起,
2、不在图书馆内饮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果皮纸屑等杂物,爱护图书馆
3、进入图书馆,请将手机调成振动或静音,不大声喧哗,走路时尽量轻声,
4、自觉遵守公共秩序与图书馆的规章制度,看完书后将书正确归位,并按
5、爱护书籍,做到阅读时轻拿轻放,不折页脚,不损坏书刊,不乱涂乱画。
6、文明就坐,文明自习,做到与其他同学之间不抢座、不占座、中途离开
同学们,让我们行动起来吧!为了我们共同的精神家园,请珍惜图书馆的资源,共建图书馆的良好育人环境。
篇12:《爱护书籍》教学设计
教材说明:
鲁迅----我国现代伟大的文学家,是爱读书的典范,也是爱护书籍的典范。本篇课文记叙的就是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事。旨在引导学生树立爱护书籍的意识,养成勤奋读书,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
设计理念:
《语文课程标准》倡导低年级语文教学应以识字和阅读为主,在解决生字障碍的前提下,读中感悟。教师应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让学生自主、合作学习,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获得知识,明白爱书的重要。
教学目标:
1、通过鲁迅小时候爱护书籍的故事,学习他爱书的精神和做事认真的'态度。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认识11个生字,会写10个字。
教学重、难点:
1、理解“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这句话的意思。
2、认识11个生字。
教学过程:
一、导入
爱读书,是一种美德;爱书更是一种美德。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第十课爱护书籍。(师生共同板书课题)“籍”是这节课要认的字,比较难写,有什么好办法记住它?(生:略)
二、初读课文
1、请同学们自由读课文,要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并标出自然段。
2、同桌互读课文,纠正读音、语气、停顿等问题。
3、教师检查认字情况。
(1)你在这篇课文中新认识了哪些字,你是怎样记住它的,说给同桌听。
【低年级的学生应以认字为主,在学生互相介绍认字情况时,不仅加深了彼此对这个字的印象及理解,同时也锻炼了学生的口语表达能力。】
(2)指名汇报,师贴出相应的词卡。(鲁迅、干净、红漆、箱子、空、夹缝、樟脑球)
(3)集体认读字词。
(4)指名读文,其它同学思考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生:写了鲁迅爱护书籍的故事)【以上环节注重了学生在认字的过程中做到字不离词,词不离句,以便学生不仅会认字而且会用词】
三、再读课文,深入理解
1、介绍鲁迅。
2、找出文中最能概括全文主要内容的一句话。(生:鲁迅小时候把书籍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3、默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标记符号画出课文中能说明鲁迅小时候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的句子。
4、预设学生的汇报
a、这时候,他总要先看看手干净不干净,然后才小心地一页一页翻着看。这一句中那些词说明他看书时的小心?(“小心地”“一页一页”“翻看着”)
那些词说明他看书时已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总要”“先”“然后”)在读这句话的时候,这些词可以试着重读。(学生练读,指名读 用”总要先……然后……”说一句话。
b、他看书的时候,弟弟可以在桌子旁边一起看,但不许动手摸书。(说明他怕弟弟弄脏他的书。)
c、鲁迅把自己的书精心的放在母亲床边的红漆箱子里,箱子里空大的地方放大书,空小的地方放小书,摆得整整齐齐。夹缝里还放着樟脑球,是为了防止蠹虫把书咬坏。(这些细致的行动说明鲁迅对书籍特别珍惜。)
d、第三自然段的两个“总是”突出强调了鲁迅爱书的行为,应重读。
5、看看你自己的书,说一说你平时又是怎样对待书籍的?
6、读了这篇课文,你受到了哪些启发?
四、总结
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我们能够从书中获取知识,抒发情感,希望同学们都能像鲁迅那样把书看得比什么都宝贵。
★ 小班说课稿
★ 美丽的花说课稿
★ 小摄影师说课稿
★ 教育说课稿

【《爱护书籍》优秀说课稿(通用12篇)】相关文章:
二年级语文《称赞说课》说课稿2024-04-14
教育说课稿范文2023-08-15
科学五年级《呼吸器官》的说课稿2023-09-08
八年级美术《我喜爱的书》说课稿2022-11-11
一年品德与生活雷雨来了说课稿2023-02-14
小学语文画风说课稿2023-11-02
《敬畏自然》初中语文说课稿2022-05-08
初中音乐边寨飞哥说课稿优秀合集2022-05-06
一年级品德与生活上册说课稿格式2024-02-04
品德与生活说课稿2022-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