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

时间:2023-11-12 08:03:52 其他教学心得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通用7篇)由网友“ayong1977”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一起来看看吧,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

篇1: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

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

在一次校本培训中,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全国着名的教育者——魏书生关于《如何当好班主任》的一个报告视频。我感觉他不仅是一个语文教师,在他的语言中我深深地感受到他的对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对生活和人生的积极和乐观的态度,对学生的那份深深的爱。他那亲切的语言、朴实的话语、精辟的理念,委婉动听,使人耳目一新,心旷神怡。他的人生不只是充满的对生活的浓浓的、深深的爱,并且他也能在他的人生中时时体味到人生给与他的快乐。

会后我迫不及待地购买了这本《如何当好班主任》的畅销书,在假期休息的时间内把它看了三遍。在我这个年轻语文教师的心中产生了几许感慨:

一、魏老师那种对待工作的热情。说句实话,做老师的都想工作轻松点,都希望在新学期能接到自己满意的班级,但往往会事与愿违,学校领导从大局出发,也许分配的工作令人不称心,此时我们都有些怨声载道。而魏老师却恰恰相反,他“多抢挑重担,少推卸责任”,他说人的能力是工作逼出来的,铁肩膀是担子重压出来的。正是这一理念的长久坚持,使他忙于工作,忙于学习,忙于提高,忙于自我更新,终于成了如此优秀的好老师。

二、魏老师那笑对人生的乐观态度。因为我遇事有时喜欢钻牛角尖,如果碰到不如意的事时更是整天拉着个脸、哀声叹气的,吃不下来睡不着。而看到魏老师那笑对人生的态度,我恍惚也豁然了些。是呀,魏老师说得好:“生活像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反过来,你板着面孔对待生活,那就天天都有值得生气的事情。你若对着镜子哭,它当然也对着你哭。有那么多困难整天缠着你,笑得起来吗?那就要看笑的水平高不高啦。”

三、魏老师坚韧的控制力。魏老师面对学生严重的打架事件,面对教室里一片哄乱的场面,他咽了几口唾液,稳定了一下情绪,硬是压住了已到嘴边的话。与学生一块儿商量处理乱子的方法,后来在融洽的气氛中解决了问题,同时也感染了这几位违纪的学生。

四、魏老师那与学生充分的民主、平等的关系。日常生活中,我们大部分老师碰到事情都很难做到与学生商量,怕丢面子。而魏老师他敢于承认自己的不足,敢于充分地相信学生,发展学生,碰到班级纪律不好,找班干部商量寻找对策;碰到上突袭公开课,又没有充分准备的情况下,与学生商量上课的方法,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进行教学,当然他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成功。

五、魏老师管理班级的'细致化、自主化。平时我们总怕学生在老师不在的任何时间内闯出不愉快的事情来,所以我们老师都像一只只猫似的坐在班级中,监督着学生们的一言一行,工作是很认真,但学生们却认为缺少了自由与快乐。魏老师的精细化工作令我大开眼界,在魏老师的班级有常务班长、值周班长、值日班长,还有鱼长、花长、炉长、桌罩专人负责,还有一系列精细化的班规班法,让学生人人有事做,让事情事事有人做,让学生管学生,从大扫除其他班级要用上一两节课的时间,魏老师的班级才用15分钟,可见效果甚佳。

“我的工作方式是一靠民主,二靠科学。民主与科学使我工作起来省心省力,且不断取得新成绩。”这是魏老师的工作法宝。让我们在民主科学的理念下在工作上能有更大的进步。

篇2:教师读梁家河有感心得体会

最近,《梁家河》成为大家追捧的热书。在新的工作岗位我有幸捧读此书,《梁家河》用纪实的手法反映了习近平七年知青岁月的日常生活和工作情况。全书始终贯穿着坚定的理念信念和无限忠诚于党的精神。在当今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我们这一代年轻基层干部、基层党员该如何磨砺自己,提升素养,成为新时代优秀的基层工作者。通过学习《梁家河》,我有以下感悟。

一是要向习总书记那样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从总书记的成长历程中汲取养分,寻找属于自己的工作方式方法,坚持实践与理论相结合,多在艰苦复杂的条件下历练自己,让自己成为一位合格的基层工作人员。

二是要向习总书记那样多读书,多学习。只有学习才能改变命运。高尔基说“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论语》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焉”的名句,都彰显出唯有学习才会进步的真理。习总书记在社会文化生活匮乏、闭塞荒凉的梁家河村,依然废寝忘食的读书。“白天劳动,晚上看书”成为生活常态,留下“30里借书,30里讨书”的生动故事。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是我们借鉴和学习的榜样。作为新时代的年轻人,我们要时刻学习,把学习作为提升个人素养的重要途径。我们要有计划的学习,还要高效的学习,最重要的是要学以致用。

三要向习总书记那样吃苦耐劳、敢于创新、奋勇拼搏。在生活条件和精神文化极度匮乏的环境下,习近平带领村民打坝、挖水井、办铁业社,有决心,有毅力,不轻易承诺,只要说出口的话,必定是言出必行。作为基层一线的工作人员,就要勤奋务实、踏实苦干,培养顽强意志,从实际出发为群众做好每一件小事,做到“事由我办请放心”,在实干中锤炼品行,提升修养。

篇3:教师读梁家河有感心得体会

细读《梁家河》,坚定理想信念,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习近平总书记曾经说过:“人生的道路要靠自己来选择。如何选择一条正确的道路,关键是要有坚定的理想信念。否则,环境再好照样会走错路。”“15岁来到黄土地,我迷惘、彷徨;22岁离开黄土地时,我已经有着坚定的人生目标,充满自信。作为一个人民公仆,陕北高原是我的根,因为这里培养出了我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正是这份大地情结、人民情怀,他在梁家河打出了第一口吃水井,建立了第一个铁业社、缝衣社和第一座磨坊、淤地坝,建成了陕西省第一个沼气池等等,为梁家河脱贫致富作出了重大贡献。从西北山村到华北县城,从东南特区到执掌一省,从直辖市市委书记到掌舵“中国号”巨轮,总书记为我们勾画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这就是理想信念的力量。我们应该倍加珍惜这个催人奋进的新时代,撸起袖子加油干。功成不必在我,干惊天动地事,做隐姓埋名人。

细读《梁家河》,坚守党性宗旨,头顶上有国家,心里头有人民。在担任梁家河大队党支部书记期间,总书记是“有泥土味的基层干部”,心里老惦记着“让乡亲们饱餐一顿肉,并且经常吃上肉”。时光飞逝,初心不变。无论身在何处、身居何位,总书记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依靠人民创造历史伟业。总书记心中时刻挂念着人民,“以人民为中心”的思想一脉相承。从梁家河时“要为人民办实事”到当前“小康路上一个不能掉队”,这种思想贯穿始终,集中体现了我们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我们讲不忘初心,人民群众就是最大的初心。只要心里装着人民,干事创业才有方向、有激情、有底气。我们要向总书记看齐,头顶上要有国家,心里头要有人民,任何时候,党的传统不能丢、使命不能忘!

篇4:教师读梁家河有感心得体会

梁家河,这是一个见证艰苦奋斗的地方。

“艰苦奋斗,自力更生”八个红色大字依然在知青窑洞的外墙上醒目所在,窑洞旁边的陕西省第一口沼气池,就是习近平当年带领乡亲们所建的。

在梁家河的七年知青岁月里,总书记带领群众开荒山,挖水窑,建沼气,办铁铺,筑淤坝……这充分体现了青年习近平同群众苦干实干的革命精神,同村民同吃同住同劳动的人民情怀。

梁家河,这是一部中国农村发展建设进步的光辉史。细读《梁家河》,让我们这一代青年人真正理解到“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现实意义,使我真正感受到了人民领袖的伟大风范。这就是习近平,坚定的信念,坚韧的品质,为民的情怀在梁家河的山山峁茆历练了他七年难忘的知青岁月。七年的农民生活,人生的大课堂,造就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坚强意志和优秀品格。

今天,我们在党的核心、军队统帅、人民领袖习总书记的带领下,正朝着新时代的新征程而奋进!我们要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任务光荣而艰巨。

正如习总书记所说,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让我们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引领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撸起袖子加油干,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篇5:教师读梁家河有感心得体会

自从离开梁家河这个地方,一直对这里的一切念念不忘,字里行间都可以领会出梁家河对于他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和深厚的感情,每一次品味这本书都会带给我震撼,但是从来都不敢说我已经真正读懂了这本书。

梁家河,一个平凡的陕北农村,也是习总书记当年知青插队的地方,在那里习总书记从一名15岁彷徨、迷茫的北京知青,经过7年的扎根黄土地成为了一名有着坚定人生目标的人民公仆,在那里习总书记培养出了自己不变的信念:要为人民做实事。

陕北高原给了我一个信念,也可以说是注定了我人生今后的轨迹。经过了陕北这一人生课堂,就注定了我今后要做什么,它交了我做什么。40年过去了,总书记回到梁家河就像一个回家的孩子,记着村里的一山一水,记着曾经住过的房间,记着乡亲们的小名,就如同书中说的那样 树高千尺忘不了根。即使成为了党中央最高领导人,也没有忘记这些,只有心中装着百姓,才能不忘本,不忘根。梁家河就是习总书记的根,因为梁家河培养出了习总书记的人生信念。我作为一名预备党员和建筑行业的基层管理人员,同样也有着彷徨和迷茫,我要学习习总书记在基层的迷茫中深入群众,在彷徨中努力学习,在成长中坚定信念,从而为我们指引人生方向,开拓人生道路。

篇6:教师读班主任兵法读书心得体会

进入到实验小学以后,我一直担任了班主任,我总是被形形色色的琐碎事情所困绕。读了万玮老师的着作《班主任兵法》后,使我仿佛在黑暗中看到一盏灯火,受益匪浅。

万玮的《班主任兵法》这本书主要是对教育的反思,讲述了作者自己在担任班主任期间与学生之间“斗智斗勇”的教育故事。它让我对班主任工作、对教育本身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待情况各异的孩子,我们只有平时敏锐观察,及时问题,抓住时机,才能对症下药。

学生同样是学习成绩差,形成的原因却是多方面的。有的是学习态度不端正,有的是基础差,有的是智力差异,还有的是家庭原因。所以针对学生出现的问题,我们要细心观察,深入调查后再进行处理,这样才不会打无准备之仗。

班主任工作中到处是鸡毛蒜皮的事情。想要自己无论是面对“问题”学生,还是“意外事故”,都能恰到好处的化被动为主动,

教师就只有不断积累经验,增长随机处置的能力,增强教育机智,这样才能不断提高教育艺术水平。

在“实践篇”的十五“破镜圆镜”中有这么一段话,映入我脑海“原来我发现这两个人太傲慢了。凡成绩好的学生都会有一点傲气,她们从心底里认为好成绩是自己取得的,而与老师关系不大,因此,即使教师表扬她们,他们也会觉得这是自己赢得的,不会很感激老师。反而是那些平时调皮捣蛋的学生,没少挨老师批评,和教师的感情却十分深厚。他们知道自己表现不好,长大之后为自己以前的过错而深感不安,他们是真的感激老师,因此毕业之后也能时常记得回母校看望老师。那些成绩好的学生,甭提他们毕业之后还能回来看你。”

当了两年的班主任,我体会到了,作为班主任首先要尊重和关心学生。每一个学生都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我是学生的时候也是这样的。老师偶尔一句关心的话,关切的问候,都会使学生牢牢记在心里,特别是当学生的身体有不适,或学习成绩不理想时,最希望得到老师的关心和帮助,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和见解,因此作为班主任要学会尊重孩子,让孩子感到老师和他们是平等的。其次要善于发现学生的优点。我班的张硕同学,刚入班级时,性格孤僻、少言寡语,学习成绩一般,课上不会听讲,做题不认真,经常因粗心十分,而且他的字写得很差。有一次,上写字课,张硕一节课只写了一张字,这足以看出他的认真和耐心。我当时及时的表扬了他,并为他竖起了大拇指。从他的表情中我看出了他内心的高兴。从此我试着改变了对他的看法与态度,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教育他,后来他真的变了,变得喜欢与同学玩,课上听讲专心了,特别是字体有了很大的长进。

总的来说,我们的教育,比较注重和风细雨的“感化式”教育方式。然而,这本书告诉我“感化式”的教育方式不一定是万能的。从《班主任兵法》一书中可以看到:作者在重视对学生进行思想感化的同时,也常常会运用“震撼式”的教育方法,“实践篇”部分的《当头棒喝》《激怒制怒》《以毒攻毒》等文章记述的就是这类的教育事例。对待那些偶尔出错、无意犯错的学生,可能老师的温言细语就能有所收获,但是对待那些屡次犯错,专找空子的学生恐怕还是震撼的效果要好一点。

教育是一门艺术,必须用心去研究;教育是爱的艺术。一个对学生冷漠无情的人,是根本无法实行教育的,更谈不上教育艺术。我不是阳光,但我会用自己全部的爱让每一个学生享受到阳光的沐浴,让他们在阳光下健康快乐的成长,让我们的教育焕发勃勃的生机!

篇7:教师读《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关于教师读《班主任工作漫谈》心得体会

任班主任这几年中,感觉自己对管理班级还存在着太多太多的问题,于是暑假中找来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一书,细细的品读起来,有人说,读一本好书,就是同一个智者交谈,读魏书生的书就是这样的感觉。读完此书,感觉有很大收获。有如生命之石划过天空的闪烁光芒,它不是经典,却是践行的楷模,它不是哲理,却熔铸了教学的睿智。

如今,教师处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改革的大潮中,工作压力越来越大,而学生呢,“独生子女”、“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也向教师发出挑战,总之,教师肩上的担子越来越沉重。面对这些难题怎么办呢?我们在无奈中流露出不满。“教师”,这个曾被人们奉为“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也正在受着世俗的冲击。通过读此书,我有以下几点感受:

一、积极的态度

我最欣赏的是魏书生老师积极的人生态度。魏书生老师告诫我们:“埋怨环境不好,常常是我们自己不好;埋怨别人狭隘,常常是我们自己不豁达;埋怨天气太恶劣,常常是我们抵抗力太弱;埋怨学生难教育,常常是我们自己方法少。”真是一语惊醒梦中人。对照自己,在遇到一些问题,特别是碰上个别比较棘手的学生时,总免不了抱怨生源差,学生的素质差,能力差等等,而在抱怨声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也越来越简单、直接。一旦丢掉这些抱怨,致力于适应环境,适应学生,当真正融入到学生中去的时候,那么我就能在潜移默化中将学生向着自己预想的轨道发展了。

魏老师还谈到“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我觉得这一点对于班主任做好班级工作也是非常重要的,甚至可能会成为班主任制胜的法宝。以前很多班主任都在不知不觉中把自己当成警察、猫、黑脸包公等等,这样就将学生推向了对立面,无形中给自己的工作设置了障碍。在这一点上,我自认为还是比较失败的。我总是感觉把握不好与学生之间的度,心里想着要与学生成为朋友,可在他们犯错误时一着急就将自己与学生对立起来了,气一消就后悔不已,而学生对我的感情也颇为复杂,既害怕又想亲近,是我的坏脾气给他们带来矛盾的心情。魏书生老师说过: “许多事情是没有选择的,但你可以选择态度。”是的,人们不是已经总结出“态度决定高度”吗?只有我们用“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执着去追求教育的至真、至善、至美的境界,正如魏老师所说,我们不能只把自己囿于班主任的角色中,尝试变换角度思考问题,选择积极的角色进入生活,用爱心去呵护关心每一个孩子,就会容易走进孩子心中。

二、科学的管理

魏书生班主任工作经验的全部内涵可以用四个字来概括:自我、民主、科学。依靠这些法宝,在他的班中,形成了一种互助、互动模式,全员参与,相互制衡,人人既是管理者,同时又是被管理者,管理因时而动,权力彼此制约。而教师则处在一个驾驭、服务的位置上。这样做,培养了所有学生的集体主义精神,增强了班集体的吸引力。

1、两个自我

挑动学生自己斗自己。当学生想做坏事的时候,想要出一个好的自己和一个坏的自己,让两个自己辩论,以后采取什么具体办法,使好的自我强大起来,压住坏的自我。倘若好的思想斗不过坏的思想,我们老师就伸手去帮助好的思想.这样学生就会觉得老师是站在他心里帮助了他的。

2、科学系统的管理

魏老师认为,管理从空间上说是人与事(学习活动等)相互协调的系统(如他提出“人人有事做,事事有人做”),而从时间上说则是一个从决策到执行再到反馈的系统运作的过程,为此,他花费了大量的心血来构建他庞大的管理工程,在推进管理自主化方面作了有益的尝试,且取得了成功的经验。现在学校的卫生工作,是让班主任比较操心的一块工作.一是学生的习惯不好,东西乱丢;二是范围大,学校对卫生要求严格.这卫生也就成了班主任心中的`一块石头.不去治理不行,去管了效果不大.我在想,是否也可以学习魏书生的做法,把班级的每一样物品,每一块场地承包给个人,也去做到事事有人管,人人有事做,也让我这样去试一试.

3、民主的氛围

魏书生认为,教学不民主是导致教学效率低下的一个主要原因。他说:“教与学之间毫无民主的气氛,思想没有相互理解,感情没有相互交流。双方都用宝贵的脑细胞琢磨着压服对方或欺骗对方的策略,教学效率怎么会高?”

如何在教育活动中发挥民主呢?我认为,首先是师生心灵的沟通。一方面教师必须了解学生,尊重学生,信任学生,真正为学生负责,真正为学生的发展负责。另一方面,教师还必须设法让学生了解教师,理解教师,信任教师。魏书生说:“教师的心灵对学生如果是一个未知世界,那么就谈不上教学民主。教师应该把自己对人生、对事业、对教学、对语文教改的看法都真诚地和学生倾谈,这样学生才会真诚地、无保留地谈他们的看法。师生在充分信任、理解的基础上探讨问题,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积极性。”

其次,教师要树立为学生服务的思想。如果我们总是强求学生做这做那的,那就本末倒置了。我们的头脑中要多想想学生还需要什么,自觉自愿地把学生当成学习的主人,班级建设的主人,而我们还能做些什么。最后,民主与科学的管理是密不可分的。不是说为了民主,而对班级放任自流,让学生为所欲为。

总之,当班主任的,总有一种累的感觉.班级纪律,要维护;班级清洁,要督促;班级各种收费,要收取保管;学生做操,要到场;学生纠纷,要调解;学生成绩下降,又心急如焚……总之,事必躬亲,忙得不可开交.虽然班级工作从表面上看似乎是“风平浪静”,也是“井然有序”,但这是用累作为交换的,并且说不定什么时候,几位捣蛋鬼又会生出些许是非,直搅得你焦头烂额.能否有行之有效的班级治理方法,把这项许多人都感到又苦又累的工作,干得轻松,干得快乐,干得效果更好一些呢。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给了我强有力的回答.它蕴涵着深刻的哲理,闪耀着聪明的光芒。

读魏书生老师的《班主任工作漫谈》,使我受益无穷。在今后的教育教学及班级管理中,我要不断借鉴学习一些先进经验,在实践中勤于摸索、总结,以形成自己的一套形之有效的方法,更好地服务“教师”这个光荣的职业!

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读魏书生的《班主任工作漫谈》有感

教学随笔五则

新时期我们怎样做教师心得体会

《我选我》的优秀教学设计

观《榜样4》有感

读励志感恩书籍心得体会

《去年树》教学设计

六年级上学期语文个人教学计划

二年级语文《我们成功了》教学反思

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
《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读如何当好班主任有感教师心得体会(通用7篇)】相关文章:

六年级语文上教学计划2022-06-12

二上少先队员活动教学计划2022-12-02

13 梅兰芳学艺(网友来稿) 教案教学设计2023-07-05

关于班级读书活动心得体会2023-01-17

班主任德育论坛主持词2024-02-20

《我选我》教学反思2023-04-09

读《特别的生日》有感2023-11-17

读《立德树人》有感2022-07-29

教学随笔2023-07-07

《我选我》教学反思参考2023-1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