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和案例的介绍(共17篇)由网友“婷婷”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和案例的介绍,欢迎参阅。
篇1:小学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平移和旋转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通过生活事例,使学生初步了解图形的平移变换和旋转变换。并能正确判断图形的这两种变换。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初步感知平移和旋转现象。
2、通过动手操作,使学生会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3、初步渗透变换的数学思想方法。
教学重点
能正确区别平移和旋转的现象,并能在方格纸上画出一个简单图形沿水平方向、竖直方向平移后的图形。
教具准备课件、方格纸。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课件出现游乐场情景:洗车朝前行驶、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滑滑梯、推车、小火车、速滑。
游乐园里各种游乐项目的运动变化相同吗?你能根据他们不同的运动变化分分类吗?
在游乐园里,像滑滑梯、小朋友推车、小火车的直行、速滑这些物体都是沿着直线移动这样的现象叫做平移(板书:平移)。
而风车、摩天轮、穿梭机、旋转木马,这些物体都绕着一个点或一个轴移动这样的现象,我们把他叫做旋转(板书:旋转)。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平移和旋转”。板书课题。
二、学习新课
1、生活中的平移。
平移和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变化。平移就是物体沿着直线移动。
在生活中你见过哪些平移现象?先说给你同组的小朋友听听!再请学生回答。
说得真棒,瞧,我们见过的电梯,它的上升、下降,都是沿着一条直线移动就是平移。
你们想亲身体验一下平移吗?
全体起立,我们一起来,向左平移2步,向右平移2步。我们生活中的平移现象可多了,能用你桌上的物体做平移运动吗?
如果要把平移的现象表现在纸上,我们又该怎么做呢?
2、移一移。第20页“试一试”第1题。
(1)图上有一所小房子,现在我们要把它向上平移5格,你知道该怎么移吗?
好,让我们一起来移移看!(课件中小房子整体移动。)再问,小房子是向哪个方向移动的?移动了多远?向上平移5格。
你是怎么知道的?图形的每一条边都向上平移了5格。
(2)现在小房子要向右平移7格,小房子又该怎么平移呢?自己说说看。
说得真棒,瞧!(课件出示移动)小房子向右平移7格,也就是它的每一条边都要向下平移7格。小房子向平移了()格。
平移时,我们先确定物体平移的方向,再通过某一条边确定平移的距离。
(3)小房子又平移了两次(课件出示定格画面),你能完成下面的填空吗?说说是怎么想的?
3、生活中的旋转:
你们真是聪明的孩子,不仅认识了平移的现象还学会了平移的方法。刚才我们还见到了另一种现象,是什么呀?(旋转)
旋转就是物体绕着某一个点或轴运动
“你见过哪些旋转现象?”先说给同桌听听,然后汇报。
像钟面的指针,指南针它们都绕着一个点移动,这些都是旋转现象。
小朋友们的思维真开阔,下面我们一起来体验一下旋转的现象吧!起立,一起来左转2圈,右转2圈。旋转可真有意思,你能用你周围的物体体验一下旋转吗?现在就让我们一起来轻松轻松,去看看生活中的平移和旋转吧!
三、巩固练习
(一)反馈练习:
1、区别平移、旋转。
完成第19页“说一说”第(1)(2)题。你能区分平移和旋转了吗?
完成第20页第(3)题。老师想送给你们一条小船。请你把向右平移四格后得到的小船涂上颜色。
3、活动。
今天我们学习了──平移和旋转,下面就用我们的学具来拉一拉,转一转,去感受平移和旋转给我们带来的快乐吧!
学生活动,然后指名上台展示。
(二)拓展练习:
1、完成第20页“你知道吗”。
四、全课总结
你能用你自己的话说说什么是平移,什么又是旋转吗?
五、布置作业
第20页第1、2、3题。
教学反思
《平移和旋转》这部分知识对于三年级同学的学习来说,我主要是从身边的现象来判断平移和旋转,从而认识到平移与旋转的特征及其区别。因此需要教师课前搜集相关事例,帮助学习认识和理解。通过教学,反思如下:
1、从生活实际出发,从学生已有的认识和经验出来,来学平移与旋转,使学生接受知识更容易、更轻松。如小汽车从学校大门口到公路边,是位置发生了变化,沿直线前行,是平移现象;同学们玩的风车,在沿着一个点不断转动,是旋转现象。通过多举出身边的实例,这样学生很快地就能判断是平移还是旋转。全体同学课堂反应积极,思路清晰。
2、课堂中让学生积极参与,体验成功的乐趣。如让学生做出平移与旋转的动作,在活跃气氛的同时,掌握了知识。通过小组当中互相说一说自己所发现的平移、旋转现象,加深理解。
3、在画出平移图这一方面,学生显得较困难。首先是观察平移图,找到平移方向与平移了几格,经过教师的引导,全体学生都能很好的掌握,但画出平移图时,问题较多。也可能是自己所采取的方法比较单一,本节课在画出平移图时,仍有部分学生比较模糊,还需进一步训练。
4、平移、旋转这部分知识,学生会判断出这两种现象,会观察出平移图的方向及平移了几格,我觉得就完全足够。对于三年级学生,画出简单的平移图,经过多次训练,大部分学生能够做到,但它的现实意义在哪儿?较为迷惑!因为随着学生年龄的增长,其理解力与想象力的增强,对画出平移图,应该是很自然、轻松的。而且面对考试,试题的难易的不确定性决定了教师在这一块必须要拓展训练,其花费的时间和精力是很多的。
看过小学数学教育叙事案例的人还看了:
1.小学数学教育叙事
2.小学教育叙事案例
3.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4.小学教育叙事小故事
篇2: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以下情境: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优生:324+198 5968―3999 396+498
差生:324+200 5968―4000 400+50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道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思,“气氛”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目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的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的学生的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教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想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了分析了哭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是,变得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啥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美感,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反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块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少学生而言,可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时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优势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荣辱不惊时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讲的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市场上买菜,遇到当年他教育过的一个做小生意发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地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里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我觉得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了老师对待差生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赢了也不敢伸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康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身受益。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棵,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中哭泣。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的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早上过重的的挫折。“自古英雄都是梦,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面有成绩的人大多是有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起前一教学片段,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冷的无意识行为表示迁就,但是心里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时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免得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说教式无法得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海因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起需求都冷轻易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难的机会。
篇3: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我教五年级“分数除法”一课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情境,“分香肠”,因为在以往的教学中,在做锯木头一类习题时,学生经常把分的段数和所用的时间弄不明白,尽管老师反复强调,学生还是不理解。所以,我在讲这节课之前,动脑筋、想办法,学生对直观的事物容易理解,记忆深刻,所以我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情境:
师:我们今天来“分香肠!”
生:哇!
师:我来切香肠,大家细心观察,老师切几刀,分了几段?
生:争先恐后回答问题,分五段,切四刀。
生:切一刀,是两段。一个词形容,一刀两断。
生:对!
师:出示题,把一根木头锯成相等的六段,每段是全长的几分之几?锯一段所用的时间是总时间的几分之几?
生:纷纷回答,热情高涨。
师:做题时,遇到更大的数据时,怎么办?
生:画图。
师:你能用画图法表示吗?
生:画图。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每个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促进学生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关注学习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与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互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利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对于多数学生而言,课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对差生更多鼓励。
在教学中我们真的应该关注学困生,调动他们学习的热情,给他们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全的人格。
回想这节课的点点滴滴,给了我太多的思考,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注意设计教学环境,十分必要,为了学生更好的发展,我会不断努力,积极探索,让课堂成为学生学习的乐园。
篇4:数学教育叙事案例
案例描述:
我教学“加减法的简便算法”一课时,2个教学班我都创设了以下情境:在班上选择了全班公认数学最优秀的和最差的进行口算比赛,两组题目如下:
优生:324+198 5968―3999 396+498
差生:324+200 5968―4000 400+500
比赛的结果当然是成绩差的获胜,顿时全班学生从疑惑不解道热情高涨,纷纷举手表达自己的意思,“气氛”比赛的不公平:两组题目中,加减整百整千当然简单一些。
课的发展如设计一样顺畅,但是比赛的学生的表现却令我时至今日仍然不能平静:2名优秀的学生的在不发表任何意见的基础上伤心的哭了,而2名差生表现大同小异:眼里闪过一丝得意,但是脸上没有一丝的笑容,他们体现出的“荣辱不惊”令我记忆犹新,那不是许多成大事者追求的境界吗?
当学生作业时,我立即教过“优生”,向他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课后我想学生道歉(老师没有考虑你的感受),并重点帮助了分析了哭的原因,希望他在遇到困难是,变得坚强和从容。对差生我问他为啥胜了不高兴呢?我表扬了他的进步,鼓励他继续努力,那时我看到了他开心的笑容。
案例反思:
反思一:教学应该更多的关注美感,学生的情感。
《数学课程标准解读》有这样一段:作为学生的一般性发展的数学学习,应该更多的关注学生的情感因素。事实上,健康的富有活力的学习活动,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自信以及相反尊重的学习氛围非常有利于学生非智力因素与智力因素协调发展,有益于健康人格的形成。由此可见,教学中关注学生情感的重要。
本节课的情景创设的目的是为了激起全班学生的情感共鸣,通过差生比优生算得块的意外,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思考发现题目特征,理解简便算法的实质是“凑整”教育家赞可夫说“教学法一旦触及学生的情绪和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这种教学法就发挥高度有效的作用”对于多少学生而言,可的设计达到了预期的效果,但是当时我看到优生那哭泣的表情,差生体现出的荣辱不惊时,我知道对他们我失败了,显然这不是他们的精神需要。
反思二:教学中应该考虑学生更多的鼓励,对优势进行挫折教育。
差生体现出荣辱不惊时我想到了小学数学教育网上讲的一个意义深刻的故事:一位老教师到市场上买菜,遇到当年他教育过的一个做小生意发财的学生,正在卖鸡蛋的学生热情地邀请老师去吃饭,老师说:“卖鸡蛋这样的工作里不觉得难为情吗?”学生说:“这和当年你教育我的情形相比,我觉得算不了什么”
这个故事主要讽刺了老师对待差生教育行为,是值得我们反思的,正如学生比赛赢了也不敢伸张,是啊,我们真的应该给他们更多的阳光,不仅让他们可以经受挫折,还能正常的沐浴灿烂的阳光,拥有健康的人格。
从另一个层面看:学生得益最大的竟然是老师的关照,他在无数次的挫折和打击面前变得坚强,而这种品质将使他终身受益。所以挫折教育是人生重要的`一棵,而学习上的一帆风顺的优生,却很少遭受挫折,所以才会在一次不正规的比赛中哭泣。有人专门研究过国外的293个著名文艺家的传记,发现其中有127人在生活中都早上过重的的挫折。“自古英雄都是梦,从来纨绔少伟男”的说法,表面有成绩的人大多是有磨难而成的。孟子指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这些都表明挫折教育是儿童成长中不可缺少的营养,对于优生也是如此。
回想起前一教学片段,教师对自己忽视尊重学生冷的无意识行为表示迁就,但是心里活动明显是倾向于优生。在家庭环境和学校环境中,“优生”几乎是在“优待”中成长。身上存在害怕困难、承受能力差等特点。事实上,孩子们的一生中不遇挫折时不可能的。老师有责任早一点让他们具有免疫能力。让他们在困难和挫折面前从容不迫,不产生紧张状态和消极的情绪反应。免得挫折能够从容不迫仅*说教式无法得到的,儿童必须经历挫折才有可能超越挫折。因此老师在教育教学中海因注意设计教育环境,不要一味给学生营造一起需求都冷轻易满足的教育环境,更不要阻碍他们适当接受困难和挫折磨难的机会。
篇5:小学教育叙事案例
――《阳光》教学案例
实验小学 袁凌云
《阳光》这篇课文以抒情的笔调,诗一般的语言,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课文共有五个自然段,只有第二自然段是三句话,其它各段都是一句话,最后一自然段点明文章的主题:阳光像金子,阳光比金子更宝贵。课文插图色彩明丽,文本部分语言流畅,富有童真童趣,贴近儿童生活,能引起孩子们感受阳光的强烈愿望,生发对大自然无限热爱和珍惜的思想感情。
案例描述
一、 利用想象引入课文
师:同学们请闭上双眼,用想象去欣赏阳光下的美丽景色。清晨,太阳从东方缓缓地升起来,金色的阳光洒遍大地上的每一个角落。听!小鸟唱起了欢快的歌。看!田里的禾苗更绿了,河水闪着金光。
(想象:教师播放带有鸟鸣水声的舒缓乐曲)。
生:闭上眼睛,听着老师的描述陷入无限的遐想之中。
(音乐最具感染力。和谐的音符与优美的文字,给孩子们创设了乐于接受的情境,活泼民主的课堂氛围。让他们在想象的空间里思绪飞扬,在独特的感受中畅所欲言,点燃他们求知的欲望,)
师:睁开你们的双眼,同学们,你们觉得美吧?谁来说说你刚才好像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生边回答,教师边用课件展示画面)
生:我好像看到了红红的太阳升起来了。
生:我听到了小鸟的叫声,公鸡的打鸣声。
师:不错,你还想到了公鸡的叫声,这说明你留心观察早上的事情。
生:我想到了爷爷奶奶在阳光下练木兰剑,打太极拳。
师:你的想象可真丰富。是啊!阳光给大地带来了生机,有了它,大地充满活力。今天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八课《阳光》。(板书课题)
(大自然的奥秘无穷无尽。把学生带进大自然中去仔细观察、体验,让他们身临其境,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让学生在生活中积累语文,并且感受到有大自然的可爱和美好,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
二、 学习生字新词
师:请同学们翻开课本,自由读一读这篇优美的课文吧!老师有一个小要求,请你们找到了哪些生字呢?
生:我找到了阳、像金……
师:这十二个生字宝宝,哪几个字容易读错呢?请你当当小老师,帮忙提醒一下大家。
生:“长、晨、谁”这三个字是翘舌音。
师:你能带大家读两遍吧?(全班跟读)
师:还有哪几个字需要注意?
生:我知道“金、晨、进”这三个字是前鼻音。“更”是后鼻音。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请同学们一个字读两遍。
师:在汉字宝宝里有许多生字有几个名字,你能找出这课哪个生字是多音字吧?
生:我知道“长长的”这个长字,还有另一个读音“长大的长”。
师:对,你的知识真丰富。(师板书两个读音分别组词)
师:生字宝宝玩累了,它们摘掉了帽子(去掉音节)你们还认识它们吧?(开火车认读生字)
师:生字宝宝知道我们认识了它们非常高兴,它们告诉老师这篇课文里还有许多非常优美的词语朋友,请大家帮忙找一找。
生:我找到了金子、田野、洒遍。
生:我找到了更绿了、更高了这两个词。(声音较小)
师:更绿了、更高了是比原来要怎么样?你的声音应该大还是小?
生:比原来绿、比原来高,声音要更响一些。
师:你真是个聪明的孩子,一下就体会到了。
(给学生留有一定的时间,充分让学生自学――小组学――汇报学,在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
三、 学习课文内容
师引读:阳光像金子,洒遍田野、高山和小河,那么禾苗、小树、小河在阳光下有什么变化呢?读一读第二自然段就明白了。
生:(读完第二自然段)有了阳光,禾苗更绿了,小树更高了。
生:有了阳光,河里的水闪着金光,就像长长的锦缎。
师:你们见过锦缎吗?今天老师带来一块,瞧,它漂亮吗?
(直观的实物展示和课件相结合,加强了对难点句子的理解,使学生在独特的体验中体会到课文的语言美,激发学生用优美的语言去朗读的热情。)
生:漂亮,在阳光下还会发光呢!
师:锦缎是用什么做的呢?
生: 我知道,是用丝绸做成的。
师:闪光的锦缎就像阳光下的小河,多美啊!就让我们美美地读这一段吧!
师:(大屏幕上出现两个句子:1、阳光照进了我的家。2、阳光跳进了我的家。)同学们,你们读读这两个句子,分小组讨论,哪个句子写得好?
生:我认为第二个句子写得好。
师:能说说你的理由吗?
生:阳光跳进我家,就像小朋友蹦蹦跳跳。
师:对,这个跳字让我感到阳光有活力,让我们一起来读这个句子。
师:阳光跳进屋里来,谁去把它捉住?
生:阳光捉不住,因为它是大家的。
师:阳光像金子,为什么它比金子更宝贵。
生:因为金子可以用钱买得到,阳光却买不到。
生:因为没有阳光,我们就不能生活,没有金子,我们一样生活。
生:阳光能使小草变绿、禾苗长高,金子却不能。
师:让我们带着对阳光的.热爱之情朗读全文。
(给学生自由活动和发言的机会,让他们体会为什么捉不住阳光,为什么阳光比金子更宝贵。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增强学习语文的成就感。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懂得阳光是捉不住的,阳光比金子更宝贵。)
四、 拓展练习
师: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大地带来生机,它比金子更宝贵,你们喜欢吗?请用我们手中五彩的画笔画出你们心中的阳光。
生:画阳光。
小结
阳光给了我们生命,给我们带来了光明和希望,它比金子更宝贵,我们要珍惜阳光,在阳光的照耀下健康幸福地成长!
反思:
《阳光》是一篇十分优美的散文,课文描绘了阳光给万物带来的生机与美丽。本文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语言典范,文质兼美,有利于全面发展儿童的语文素养。
学生每天都在阳光的陪伴下生活成长,但是却常常忽略了阳光的存在。能留意阳光、感觉到阳光的时候并不多。所以教学本课,要让学生充分地感受大自然、亲近大自然,创设情境,让他们体会到阳光的美好和宝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建立民主的师生关系,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树立导学意识,在丰富多彩的教学活动中激发学生学习和创造的热情。
通过朗读,借助插图,媒体等手段,让学生感受阳光的美好与宝贵。课文中有些句子通俗易懂,也有些句子给学生留下了想像的空间。教学应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注重基本技能的训练,给学生打下扎实的语文基础。教师要注重情感、态度、知识能力之间的联系,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整体提高。教导中要抓住关键的词句如“因为有了阳光”、“阳光像金子”,对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让学生在训练中积累感悟、运用,提高语文能力。
新课程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教师要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和不同创造一种师生、生生平等和谐的积极讨论气氛。如请学生当小老师,帮忙提醒大家哪些生字容易读错。这样让学生在小组学习中互相讨论,互相启发,充分发挥学生之间的互补作用,培养学生装的合作精神。
篇6:小学教育叙事案例
一年级孩子活泼好动,自控能力差,注意力保持时间短,要想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必须有效的组织课堂教学。组织好课堂教学是上好一堂课的重要保证,是衡量一节课成功与否的重要标准,课堂教学组织的好坏直接影响教学任务的
一、激发学生兴趣,吸引学生注意力。
大家都知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由此可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愉快的气氛中学习可以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一年级的学生注意力不容易集中,他们刚刚踏入校园进行正规化的学习。先把规矩给他们定下来,赏罚要分明,利用好前半节课,后半节课可以做练习或者游戏,不要把教学内容安排的过多,以免学生疲惫不堪,不仅没学到你意想中的知识,还使他们在下一节课中降低了学习的积极性。老师要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从教材入手,努力寻找能够激发他们学习兴趣的切入点。我们可以做一些小奖品,比如小红旗,小红花等鲜艳可爱的东西。在上课前,可以这样说:“同学们看老师带来了什么?喜欢吗?如果今天谁上课坐的最端正,发言最积极,不做小动作,不说悄悄话,老师就奖给他。比比看,今天谁能得到小红花。”利用学生争强好胜的心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
二、课堂形式灵活多变,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课堂形式单一,很容易造成学生身心疲劳,从而转移注意力。针对这一现象,我们要想方设法设计灵活多变的教学活动。如:课堂上的小游戏、小表演、猜谜语、小活动等这些环节都能很好的把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中来。而且可以根据每节课的内容设计一些小活动是最好的,能起到一举两得的效果。当学生注意力不够集中的时候可以运用事先约定好的一些口令组织教学。同时还要要求一年级教师要有较强的应变能力和课堂控制能力:一年级学生年纪小,自我控制力差,情绪易激动,即使是一点小事也往往让他们兴奋半天,其行为突出表现为:拍桌子、砸笔盒、大呼小叫、拍手、离开座位跳跃等,所以教师要在突发事件刚出现苗头时,就及时给予转化或制止。具体做法是:教师说“1、2、3”,学生马上作出回答“请坐端”师:“1、2”生:“安静”、“小眼
篇7:小学数学教育案例
《下课啦》教学设计
张晓蕾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一年级数学上册第二单元《下课啦》
教学目标:
1、通过直观地比较物体的高矮与长短,初步感知两个或三个物体之间的高矮、长短、薄厚关系。
2、理解物体高矮、长短、薄厚是相对的。
3、培养学生的表达能力、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识及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
经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过程,初步掌握比较的方法。
教具学具:几根长短不一的绳子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师:老师要和##同学比一比高矮,请小朋友们当裁判。
你们发现了什么?
生:老师高,##矮。
师:老师请个坐得最好的同学上来与##比高矮。
发现了什么?
师:刚才我们说##矮,现在怎么又说##高了呢?
生:比的人不一样。
师:高矮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不是说他高,他就永远高,要看跟谁比。也不是说他矮,他就矮,还是要看跟谁比。
板书:相对的,跟谁比
二、实践操作
1、高矮
ppt:操场上,能不能找到比高矮的?
能不能说完整?比()高,()比()矮。
生观察男孩、女孩比身高。(或:师:男孩认为他和女孩一样高,你们同意吗?)
生:脚垫起来了,不对。
师:怎么办呢?男孩改过来了,这次呢?
生:女孩高,男孩矮。
师:通过刚才的比高矮,你觉得在比高矮时,要注意什么呢?
生:比较高矮要在同一个起点,同一个平面上,也就是要对齐。
板书:对齐
2、长短
这两个小朋友去玩跳绳了,我们看看他们的跳绳,谁的高?谁的矮?
生笑:是长短。
板书:长短。
师:怎么比?想想办法。
生:先对齐一端,拉直了再比。
师:真聪明!弯曲着是不容易比的,拉直了才能比。
板书:拉直。
师:我们请最守纪律的孩子来做比较。
拿出两根跳绳,请同学上台比较。
引导孩子说清楚比较的过程:是怎么比的?
说一说:()比()长,()比()短。
3、厚薄
小朋友的凳子坏了,一个叔叔来修凳子,但是他不知道该选哪颗钉子,你能帮忙选一个吗?
生发言,师根据学生的发言,课件演示。
板书:厚薄
三、巩固提高
师:我们班的孩子们学得很棒哦,能自己发现比高矮、长短要对齐了,拉直了,还知道高矮、长短是相对的,关键是看跟谁比。现在请孩子们趴下休息休息吧。(音乐)
警车声响起,同学们好奇地抬头,坐好。
1、ppt,猜测:警车能顺利通过桥洞吗?为什么?
大部分学生通过数木块判断警车不能过桥洞。难能可贵的是有的学生发现警车车灯是可以取下的,过桥洞后,再放到车顶上,这样就可以解决问题了。
高矮不仅只在身高这一方面,在其他方面也存在高矮问题。
2、小兔子比高矮。
ppt出示:三只小兔子站在不同的高台上,但先不出示小兔子身后的格子。
学生进行比较。
在学生们纷纷发表完各自不同的见解后,在小兔子身后出示虚线格子图,再让学生观察比较。
学生通过仔细观察,发现可以通过虚线格子图帮助比较高矮,比前一个活动又进了一步。
3、教师小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比较高矮、长短、薄厚的方法,在进行比较时一定要注意什么?
生:必须在同一水平线上才能比较出高矮和长短。
教学板书:
下课啦
相对的 高矮 对齐
跟谁比 长短 拉直
厚薄
篇8:小学数学教育案例
《长度比较》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九年义务教育课本一年级第二学期第50-51页。
教学目标
1.初步感知长度,经历观察、思考,自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能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物体的长短。
2.能根据实际情况灵活地采用多种方法比较物体长度。
3.在学习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质疑、表达等能力。
教学重点:物体长短的直接比较(将物体的一端对齐,比较其长短)
教学重点
灵活采用多种方法来比较出物体的长短。
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展台、彩色小棒、长方形纸片等。
教学过程
一、发现问题,自主观察、思考,初步探究比较的方法。
1.板书课题:长度比较
今天我们学习长度比较,你有什么数学问题吗?
(学生可能会提问:什么是长度比较?比较什么的长度?怎么比较长度?……)
你觉得“长度比较的方法是怎样的?”,请你想一想。
2.教师手握“两根小棒”
(老师手握两根不同颜色的小棒)问:哪根小棒长?
3.学生自由发表见解。(引导生生之间质疑追问)
能确定哪根小棒长吗?为什么?
怎么样才可以确定究竟哪根小棒长?
4.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你有什么办法让人一看就能比出两根小棒的长短?
学生说自己的办法,再上前演示操作。
为什么这么放就能一下子比出来了呢?
【让学生根据课题来提问,发现本节课的核心问题“用怎样的方法比较长度?”.接着创设情境,学生基于生活经验,经历观察、思考,自主发现一端看不清时,只看一端是比不出长短的,感受到答案的不确定性,并主动探究解决问题的办法,思考得出将物体的一端对齐,再看另一端比较物体的长短,初步感受长度比较的基本方法。】
二、进一步观察比较,完善认知。
1.信封下面有两根绳子,一根是红绳子,另一根是蓝绳子。
你能确定哪根绳子长吗?
2.学生自由发表见解,说说是怎么想的。
3.课件演示去除信封的左端部分,出现绳子的另一端的情况。
现在能不能确定哪根绳子长?
不同意见交流,产生冲突。
4.课件出示绳子完整的情况(一根绳子中间有弯曲)。
怎么比较这两根绳子的长度?(拉直,一端对齐看另一端)
5.从这两根绳子的比较,你有什么体会?
【学生感受到比较时要完整地观察才能比出结果,并在解决问题过程对之前初步得出的比较方法进行修正,对怎样比较两个物体的长短有了进一步的体验。】
三、实践领悟长度比较的多种方法。
1.出示纸片
你能提什么问题要考考大家?(哪条边长?)
2.给你这样一张长方形纸片,你有办法能比出红边与蓝边的长短吗?
要求:先独立思考,想想准备用什么办法比;再把课桌内信封中的纸片拿出来动手试一试;有困难可以和同桌一起讨论。
3.交流不同比较方法。
4.梳理归纳共性:这些办法有相同的地方吗?
【让学生运用知识在实际情境中解决具体问题,并且想出了各种办法,但其本质都是把两个物体一端对齐后再看另一端进行比较的,学生对此方法有了更深刻的体验,同时提高了灵活运用方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发现新问题,自主解决。
1.出示学习用品图
这么多物品比长度,你能提什么问题来考住大家?
学生提问。
解决问题:哪个最短?
不同意见交流,出现争议。
有什么办法能让大家很容易就看明白到底谁最短?
课件出示方格纸。
现在能很快比出来吗?你怎么比?
【你能提什么问题考住大家?学生可能会提出“哪个最短?”,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现新问题,前面的办法已经不适用了,迫使学生继续思考,该如何解决,产生需求要借助工具帮忙,当方格纸一出现,瞬时有豁然贯通的感觉,运用数单位长度的办法比出了结果。这也是由定性比较向定量比较过渡的一个环节,从直接比较过渡到间接比较,为后续的测量长度学习打下基础。】
五、全课小结。
1.结合课一开始的学生提问回顾梳理解决过程。
2.对于长度比较,你还有哪些问题想要继续研究的?
看过小学数学教育案例的人还看了:
1.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案例分析
篇9:教育叙事案例
教育叙事案例精选两则
(一)“老师,她睡着了!”
春天的孩子们下午上学来得格外早,午休的老师常常刚入睡就会被欢快的玩乐声唤醒。那天下午,接近三十度的高温让人产生进入夏季的错觉,这样的天气孩子们难道会不早早来到宽阔的操场尽情嬉戏吗?
当我进入教室上第一节语文课时,孩子们刚刚结束操场上的奔跑、追逐、游戏,即使看到老师也顾不了那么多,有忙着开窗的,有拿本子当扇子直扇的,有呼哧呼哧直喘气的,空气里似乎都蒸腾着孩子们身上的热气,直向我扑来。为了让他们慢慢静下心来,我决定先讲一个故事,再上新课。于是选了《安徒生童话故事》的经典《拇指姑娘》开始娓娓讲来,渐渐的,孩子们的目光随着拇指姑娘一次次遭遇而专注起来,眼神充满期待,正当大家听得入神,一个声音突然冒出来:“老师,她睡着了!”故事戛然中断,所有的眼睛转向第三组倒数第二个座位,趴在桌上睡脸对着大家的是一位女生,哦,是静。上学期刚接这个班没多久就记住她的名字了,虽然说话有些结巴,但总是高高举起手那么不惧怕发言的一个可爱女生。显然,她真的睡熟了,七嘴八舌的惊叫和责怪都没有惊醒她。我没加思考,立刻举起食指放在嘴边,长长地、轻轻地“嘘―了一声,孩子们立刻明白了我的意思,顿时恢复了安静,我说:“别吵醒她,虽然她听不到老师讲的故事了,但是也许她正在做着一个香甜神奇的梦呢!”于是接着讲故事,偶尔一两个孩子会悄悄转头望她一眼,但没有人再去打扰她。
直到十分钟过去,故事讲完了,她也在不知不觉中醒来,孩子们不约而同、迫不及待地问她“你刚才做梦了吗?”静不假思索地点着头说:“做了!”我问:“那你做了一个什么梦?能讲给同学们听听吗?”这回她不好意思地笑着说:“我一醒来就忘了刚才做的什么梦了!”同学们一听哈哈大笑,我也笑着说:“那就想起来的时候把它记清楚了,下次课前听你讲《神奇的梦》,如果你想听《拇指姑娘》的故事,下课到老师这儿来,我把书借给你,自己去仔细读,好吗?”
下课后,她异常小心地从我这儿捧着书回到座位去了,就像捧着一件宝贝似的。
(二)倾听孩子的诗聆听孩子的心
对这学期新接手的班级,我在习作课前每次都安排十分钟左右的讲故事或读儿歌内容。经过几个月的`接触,我发现孩子们求知欲特别强,对一切充满了好奇,尤其对听童话故事和朗读儿歌,兴趣极浓。可能由于地处城乡结合部的特殊生长环境,以及家庭教育资源的缺乏,他们思想特别单纯,心地也特别善良,乐于接受新鲜事物。
今天下午的一节课,我原先准备先带他们读儿歌《欢迎小雨点》,再指导第四单元的学写对话。没想到,孩子们那么兴味盎然地朗诵着我抄在小黑板上的儿歌,读到动情处,还加上了动作,表情那么自然而丰富,似乎完全融入到小雨点与自然万物融为一体的世界中去了。
我灵机一动,又一次改变了接下去该进行的教学内容与环节,为什么非要把孩子们拉回到和这美好的此情此境毫不相干的生硬的习作内容上去呢?我顺势提出:“你们知道,这大自然中还有谁这么喜欢小雨点,特别欢迎小雨点呢?”问题打开了孩子们的思路,看着他们眨巴的眼睛,争先恐后高举的小手,听到他们由眼前的文字生发出无拘无束的联想与想象,我继续启发:“你们都猜猜,这些可爱的小朋友啊,小动物啊,小花小树苗小浪花啊,他们都准备了什么礼物,什么节目来热情地欢迎小雨点,等待小雨点呢?”这回,孩子们想的说的就更有趣了,这不就是诗吗?我也兴奋地不时鼓励他们,有时还给他们的话加上原诗中的“来一点”作引子,渐渐的,孩子们自己会引用了,有的还连说几个小节。虽然还显稚嫩,话语还不够凝练准确,可这是孩子们第一次自己作诗,这诗是他们心中所想,口中想说。看得出,孩子们从来没有经历过当诗人的体验,多新鲜啊,多有趣啊,“你们看,我们也会写诗啦,我们也当了一回诗人啦!”于是,趁着孩子们创作的欲望和兴趣还在继续,我请孩子们拿出笔记录下自己的诗句,并给自己的诗起个题目,题目下写上诗人(自己)的大名。
下课前,多数孩子已经至少写了八小节,我请想读的孩子先朗诵自己的诗,居然不曾发现有哪个孩子不好意思,都是那么大胆而洒脱。原来,每个孩子天生就是诗人,于是,有了以下诗句深深映入我的脑海,
来一点,
不要太多,
来一点,
不要太少。
来一点,
种子钻出泥土等。
来一点,
庄稼长出秧苗等。
来一点,
小草冒出地面等。
来一点,
洋槐开了花等。
来一点,
向日葵摇摆起笑脸等。
来一点,
白杨伸直了懒腰等。
来一点,
沙漠里的生命都在等。
来一点,
小鱼探出脑袋等。
来一点,
小蝌蚪找着妈妈等。
来一点,
蜜蜂采来花蜜等。
来一点,
蝴蝶翩翩起舞等。
来一点,
黄鹂站在枝头唱着歌等。
来一点,
浪花露出了洁白的牙齿。
来一点。
喇叭花奏起了音乐。
来一点,
太阳躲进了云
朵。
来一点,
小朋友撑起了花伞。
来一点,
农民伯伯笑出了眼泪。
“那么,你们想对可爱的小雨点说些什么呢?”原以为,孩子会在最后来几句感谢小雨点的诗句,可孩子的心又一次给了我出乎意料的惊喜
世间万物都喜爱的小雨点啊,
可爱的小雨点,
你多么快乐啊!
你多么幸福啊!
原来,在孩子心中。小雨点在滋润世间万物的同时,自己更从中得到了快乐和幸福!这朴素的真理居然不需我们去启发和引导,这么自然地流淌在孩子的心里、诗里。对孩子来说,也许一次做诗人的美好经历会永久留驻在他的记忆,对我来说,每节课都可以、也应该成为一次次极好的教育契机,因为这是一张张等待着去构思、着色、描绘出绚丽色彩的纯洁的白纸,让孩子的诗心在其中充鼐,让孩子的诗性在其中根植,让孩子的童年更加充满诗意……一名语文老师到底要给孩子们什么,我豁然开朗
篇10:教育叙事案例
耐心等待,守候花开的幸福
南京市江浦实验小学毛静
案例背景
在我心中,每个孩子都是一朵会开的花,或迟或早,或长或短;或迎风招展,潇潇洒洒;或含苞欲放,羞羞答答……需要我们用爱去呵护。尤其是孩子犯错误时,更需要我们怀有一颗爱心,耐心地等待,送一缕阳光温暖他们,化一丝春风爱抚他们,就一定会听到世界上最美的声音――花开的声音!
案例描述
1.跳绳**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2.出谋划策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
篇11:小学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丁零零”下课了,可还是没有任何有关跳绳的消息,可我想:只要我把这个游戏坚持下去,相信会有更多的惊喜在等着我。第二天放学,我正在教室关门窗,一个平日里性格内向的孩子晓菁正在慢吞吞地整理书包。“要不要老师帮忙?”她低着头,不说话,我走到她身边,她红着脸低声说:“毛老师,我也要告诉你一个秘密,吴梦的跳绳是我拿的,你不要告诉别人,行吗?”我心里长长地吁了一口气:经过漫长而又短暂的三天等待,“借跳绳事件”终于可以结案。“知错敢于承认,你真是个了不起的孩子!那你准备怎么办呢?”“我不敢自己还给她”。“明天你悄悄把跳绳放在老师讲台的抽屉里,我帮你还。不过,以后借东西时,一定要先征得别人的同意,好吗?”她使劲地点点头,我笑了,她也笑了……
篇12:小学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怎么办?望着一张张天真可爱的小脸蛋,我实在找不出怀疑的对象。还是等等吧!兴许跳绳能自己出现呢!回到办公室,其他老师帮忙出谋划策:“你一个一个地仔细观察,也可让孩子互相观察,发现异常情况向你报告。”“找一面他们未见过的镜子,可以美其名曰‘魔镜’,让全班孩子都来照一照,不敢照的那肯定与这根跳绳有关系。”“你干脆告诉孩子们教室里有监控……”看着好心的同事,我不免有些担忧:这些主意也许会有效,可也会给孩子心理造成一定的压力:互相揭发会使孩子互相不信任,照“魔镜”,利用监控会让“借跳绳”的孩子心怀恐惧而不愿上学。
篇13:小学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记得那是一个冬日的午后,我正坐在办公室里批改作业,门突然被推开了,只见吴梦已哭成了小泪人,“怎么啦?谁欺负你的,快告诉老师。”她伤心地哭着说:“我今天刚带来的跳绳不见了,这是我南京的大姑新帮我买的……”我忙问:“是什么样儿的?什么时候不见的?”和她同来的同桌连声说:“她的跳绳可漂亮了,还是带计数器的,早上第四节体育课时,我和她还在一起比赛的。可中午到校后,就不见了。”“你把它放在什么地方啦,会不会带回家了啊?”“没有,我放学时就把它放在了抽屉里,我想下午来的时候再跳。”
那我们快去班里找找,说不定放在角落里没发现呢?于是,我来到教室发动全班孩子,对大家说:“你们见过吴梦那根漂亮的跳绳吗?”同学们都叽叽喳喳地说见过。“吴梦想把跳绳借给大家玩,可是忘了把跳绳放在哪儿了,你们能帮忙找找吗?”全班孩子一起找遍了教室的每个角落——但令人失望的是……没找到。看来不得不承认:是有人喜欢上了这根跳绳,把它悄悄“借”走了。
篇14:小学教育叙事故事案例
思考再三,这些办法都不太理想。怎么办?总不能让这事不了了之吧。事发第二天,我在著名特级教师李镇西的班主任日记《心灵写诗》中找到了答案:班主任最重要不是管理,而是走进心灵,用“悄悄话”的方式可以解决很多问题。我想要是老师和孩子之间说悄悄话,是不是可以拉近我和孩子的距离?如果孩子都把我当朋友,跟我说实话,那么,“借跳绳事件”也就迎刃而解了。
虽然这么想,可心里还是没底:先试试这种方法,看看能否奏效。于是,我立即在班里举行了一个“朋友,我想告诉你一个秘密”的讲悄悄话活动。我对大家说:“小朋友,老师就是你们的大朋友,今天我这位大朋友想和你们做一个讲悄悄话的游戏,愿意吗?”教室里一下炸开了锅,“太好了,我想和老师交朋友……”这群顽皮的孩子忍不住欢呼起来。我借机鼓励道:“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误,老师也会,如果大朋友做错了事,现在知道错了,很想改正错误,你们会原谅我吗?”“会!”“我也会”……孩子们回答得很真诚。眼看时机成熟,我赶紧揭示游戏主题——“知错就改”,并宣布游戏要求:“下面我们就找自己要好的朋友,向他诉说压在你心里的秘密。倾听秘密的朋友要做到:帮助他保守秘密,提醒他改正错误!悄悄话游戏开始!”
一年级的孩子,心灵是那么天真、纯洁。话音刚落,一些活泼可爱的孩子就离开了自己的座位,走向好朋友,开始轻声细语起来。看着小朋友一个一个从自己的身边走过,感觉有点失落:孩子能把他们的秘密告诉我吗?毕竟我是他们的老师!万一没有孩子来找我,丢失的跳绳怎么办?还能找得回来吗?我的心中充满忧虑。这时,性格活泼开朗的高宇蹦蹦跳跳地来到我的身边,“高宇,你想和我交朋友,对吗?”他咧着嘴呵呵地笑着说:“大朋友,我告诉你一个秘密:有一次,我的同桌李响把我的文具盒碰翻了,我就悄悄把他的橡皮藏了起来!”我趁势引导:“朋友,你一定知道该怎么做吧!”他马上就把橡皮还给同桌,还对李响深深鞠了一个躬,说:“对不起!”我本以为他会让我为他保守秘密,没想到孩子能当场认错,我情不自禁地为他竖起大拇指。不一会儿,又有许多孩子来承认自己犯过的一些小错误,他们都得到了我的表扬。“真是勇敢的孩子,记住,这只是我们俩的秘密!”
篇15:小学教育叙事案例分析
小学数学教学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尊重学生的需要,保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要为学生创设宽松和谐的学习环境,运用灵活的方法,适应学生的实际和学习要求。教师要研究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喜欢的各种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把课堂还给学生,给学生搭建展示平台,让学生主动参与课堂。
根据我现在的教学情况还做得不够。原因是:
1、学生的学习主动权不敢放手。
2、自己的教学观念还不够更新。
3、学生的活动放手不够。
4、对学生的自主参与,主动学习培养不够。
下面谈谈我自己在教学小学五年级《平行四边形面积》这节课时的几点体会:之前的教法。
1、复习长方形的面积公式。
2、对长方形面积的练习。
3、教师演示平行四边形拼成长方形的过程。
4、指导学生对平行四边形面积公式的推导过程。
5对面积公式的运用练习。
以上这些方法自己认为教学过程是清晰的,讲解是明白的,课堂是充实的。通过反思学习我才知道我的教学思想有点守旧、不开放。课堂中只是为了教给学生知识,而没有教给学生获取知识的方法。学生的能力没有得到发展。
之后我想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教学《平行四边形的面积》
1、体现学生的主动参与,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自己准备大小不一的平行四边形,自己动手、动脑,自己想办法把手中的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
2、加深学生印象,用动漫课件展示平行四边形剪拼成一个长方形的过程。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探究方法的能力。让学生观察、交流、平行四边形的长与长方形的长,平行四边形的高与长方形的宽的关系。从而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4、运用教学手段和方法加深学生对获取知识的运用练习。
教师不是为了教学生而教,不是把知识像填鸭式的灌输给学生;而是要培养学生自主参与,发展学生能力等方面下功夫,要把课堂的自主权还给学生,让学生有足够的空间展示自己,为学生搭建好发展能力的平台。养成自主学习和不断探究的良好学习习惯。让学生去发现身边的数学,让学生学有用的数学,学会去用数学。
篇16:小学教育叙事案例分析
作为一名普通的人民教师,我们或许没有惊天动地的豪言壮语,在我们身上也难得发生荡气回肠的感人故事,但那些细微的感动也一样让闻者动容。
记得有一次,班里的一个孩子因为消化不良吐了一地,教室里马上布满了难闻的气味,孩子们一个个捂起了鼻子,露出厌烦的神情。还有的在旁边叫起来?臭死了、臭死了?,我并没有批评他们,更没有露出厌烦的表情,而是耐心地帮孩子擦干净身上的污物,一点都没有嫌脏,然后拿来簸箕、扫帚,打扫地上的呕吐物,看到我默默地打扫,孩子们的小手都放了下来,一个孩子小声地和旁边的孩子说:?我觉得老师像妈妈。?听了孩子的话,我由衷地高兴。更令我欣慰的是,几天后,又有一个孩子生病吐了,这时,孩子们都不再大叫着嫌脏了,他们有的拿来纸巾帮忙擦拭,有的拿来扫帚帮忙打扫,面对此情此景,我的心中充满感动!
是鹰总会博击长空,是爱总会让人感动。感动你的感动,感动我的感动,爱的种子就这样在你我心间滋生。
篇17:小学教育叙事案例分析
我班有个学生李青霞,不少学习活动好象与她无关,她经常不做作业,上课也常常开小差。我不断提醒她专心听课,让她能对上课更有兴趣,少做小动作。中午我经常让她做几道数学题。我随手给她出了5道加减法:15-4,10-6,12-2,8-5,8+9。第一题她就卡壳了,看着说我不会。我告诉她就做会做的。过了近20秒,她做出了第二题,而且做对了。我马上表扬了她:“第一题就做对了,真棒!”还对她竖起了大拇指。她高兴地继续往下做,接着又做对了2题(12-2,8-5),第五题花了一分钟多才问我:“是16,对吗?”我说:“错,你做了4题,就对了3题,真不错。”然后给她讲怎么算8+9,讲了多次,她才弄懂。
有一次,中午,竟然碰上李青霞拿着本子来找我:“老师我又做了2题,对吗?”我一看,都做对了!想不到她中午没玩,竟然在教室里认真地做题目,我真为她感动,于是高兴地说:“真厉害,又做对了2题!”原来她也好学,原来学困生也爱学习,原来学困生也能认真学习!今天,李青霞的表现让我对学困生有了重新的认识,我们不能放弃每一个学生,即使她总是没法完成作业,即使她每次考试都不合格。我们做教师的应该多去关心这些学生,其实,他们更需要教师的关心,更需要教师的鼓励,相信教师的关注能让他们的生活更加多姿多采!关爱每一个学生,关注每一个学生的成长!
★ 教育教学叙事
★ 教学教育叙事
★ 课题培训心得体会
★ 小班教育叙事案例
★ 数学老师研修总结
★ 教育叙事故事
★ 小学教育叙事论文
【小学数学教育叙事和案例的介绍(共17篇)】相关文章:
教育叙事分析2022-10-27
案例研究教育范文2023-05-05
什么是教育叙事2023-06-16
小学教育叙事100篇2022-08-22
小学教师教育叙事案例2022-09-29
幸福教育叙事2023-05-09
教学小课题研究范文2022-06-25
小学教育叙事范文2022-10-31
小学教育叙事2024-03-19
小学数学教师教育叙事2024-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