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教育叙事(整理17篇)由网友“wwexol”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什么是教育叙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什么是教育叙事
随着新课程改革在初中阶段的全面铺开,校本研究显得尤为重要;而校本研究的全员参与,应该首先从教学叙事开始。
那么,什么是教学叙事呢?有些老师很迷茫,总是把它和教学论文、教学实录、教学案例等混淆不清。简单地说,教学叙事就是讲一个教育、教学的故事,再加一些在叙述具体事件时自己的看法和反思,即评析。由于它叙述的是教师自己身边真实的教学事件,且以叙事为主,夹叙夹议,能够直接形象地反映出某个教育、教学事件的具体过程,因而有很强的可读性和操作性,非常适合广大的教师撰写。
一、教学叙事的特点
与教学论文的区别:教学论文是以说理为目的,以议论为主,附以论证;教学叙事是以叙事为目的,以记叙为主,兼有说明和议论,也就是说,教学叙事是讲故事,通过故事来说明道理。
与教学实录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对教学情境的描述,但教学实录是有闻必录,是全过程的全部内容;而教学叙事则是视不同的主题有所选择,可以是过程的某一方面、某一情境或某一片断。
与教案、教学设计的区别:教案和教学设计是事先设想的教学思路,是对准备实施的教学过程进行表述,是预期,没有结果;教学叙事则是对已发生过的教学事件的反映,是写在教之后,有结果。
与教学案例(研究)的区别:虽然它们都是以故事的形式呈现,但教学叙事叙述的只有一个完整的故事,是个案;而教学案例是教学的整合,可以是在教学叙事的基础上,以某个核心主题为对象,选取若干个有典型意义的、多种角度的教学故事来进行研究、反思和讨论,是宗案。
二、教学叙事的内容
教学叙事就是对有意义的校园生活、教育教学事件的描述与评析。即教师以合理有效的方式解决自己在教室和其他场所里发生的教育、教学问题,然后将自己怎样遇到这个问题,怎样解决这个问题的整个教育教学过程“叙述”出来,并加上自己的反思。依据不同的目的和主题,从范围上,可以大到介绍自己所在地区或学校教学的整体情况、课程标准的实施情况、教育教学改革整体情况等,但更多的是偏重于描述一堂课、一个实验、一个课题或一次探究、一次活动,甚至是一个学生、一个题目等;从时间安排上,可以是整个过程,也可以是一个情境、一个片断,甚至是一句话、一个动作等;从侧重点上,可以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也可以是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甚至是课堂纪律、学生管理等。所以,与教学论文相比,教学叙事更适合一般教师,因为它内容贴近实际、材料来源丰富、写作形式灵活、传播交流容易。
三、怎样写教学叙事
1、确立主题 教学叙事首先应该有一个主题,告诉读者这个教学叙事所要反映的是什么问题。主题要因人因事而定,撰写者应该选择最有收获、最具启发性的角度切入,从而确立主题。
2、介绍背景 教学叙事需要向读者讲述事件有关的时间、地点、人物、起因等。但背景介绍,并不需要面面俱到,关键是要说明事件的发生是否有什么特别的条件或原因。
3、筛选材料 撰写者应该根据主题,从各种各样的问题情境中,有针对性地做出判断和选择,叙述特定的内容。不仅要说明思路,描述相关的过程,还要交代结果——包括学生的反应、教师的感受等等,这样将有助于加深读者对整个事件的了解。
4、附以评析 事件本身只是表面现象,心理与思想则是内在依据。对于作者所反映的主题和内容,要有适当的评价和分析。这样,不但可以进一步揭示事件本身的意义和价值,还可以让读者了解作者的心理活动和思维过程,深入作者的内心世界,知其所以然。
四、教学叙事的作用和意义
教学叙事的作用是记录与反思,发掘或揭示内藏于具体事件和自己教学行为背后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和教育信念,从而发现教育的本质、规律和价值意义。它的最大意义就在于能使教师真正成为研究的主体,使教师人人都可以参与教育研究。
1、任何一个教师在自己的教学经历中,都有许多值得思考、研究或回味的人和事,有些并不适合写成论文,但又不甘心停留于记流水帐,那么,撰写教学叙事就不失为一种好的选择。因为教学叙事不仅记录了教学行为,也记录了伴随行为而产生的思想、情感及灵感。它是个人的教学档案和教学经历,有其独特的保存和研究价值。
2、有经验的教师谈起自己的教学经历,都有不少成功的事例和体会,但往往局限于具体的做法,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而教学叙事是对教学实践的反思,通过实践选择适当的实例进行分析,明确那些成功教法的指导思想,提炼更加有效的教学行为,对于改进和指导今后的教学有重要的意义。
3、教学叙事是教学情境的故事,不同的人对故事都有不同的解读,因此,教学叙事适用于教师之间用来交流和研讨,可以成为教研活动和校本培训的有效载体。对于教学叙事里作者在教学活动中遇到的问题、困惑,以及由此产生的想法、思路和对策等,都可以开展交流、讨论,对于提高教师业务能力和分析能力是非常有益的。
4、教学叙事还是理论与实践的桥梁,把理论学习与教学实践紧密结合起来,在很大程度上弥补了以往那种单纯为了理论而学习理论的学习方式的不足。
篇2:什么是教育叙事
叙事研究是近几年颇受我国教育界关注的研究方法之一,而教师以研究者身份从事的叙事研究是其中重要的组成部分。教育叙事(包括教学叙事)可以理解为一种研究方式,也可以理解成研究成果的表述形式。作为行动研究成果表述形式的教育叙事,既指教师在研究过程中用叙事的方法所做的某些简短的记录,也指教师在研究中采用叙事方法呈现的研究成果。
教育叙事长期而又广泛地存在于我们的日常生活世界,特别是文化艺术作品(如小说、诗歌、绘画和影视)常以叙事形式呈现。它是人们表达思想和情感的主要方式,也是人们基本的生活方式。它陈述的是人、动物、宇宙空间各种生命事物身上已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情,是人们将各种经验组织成有现实意义的事件的基本方式。简单地讲,叙事就是“讲故事”,讲述叙事者亲身经历的事件。
教育叙事尤其是教师所写的教育叙事,陈述的是教师在日常生活、课堂教学、教改实践活动中曾经发生或正在发生的事件,也包括教师本人撰写的个人传记、个人经验总结等各类文本。这些“故事”样式的实践记录是具体的、情景性的,活灵活现地描绘出教师的经验世界,是教师心灵成长的轨迹,是教师在教育教学活动中的真情实感。
教师自己叙述教育教学故事,既不是为了检验某种已有的教育理论,也不是为了构建一种新的教育理论,更不是向别人炫耀自己的研究成果。教师叙事研究的主要目的是以自我叙述的方式来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活动,并通过反思来改进自己的行为,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教育叙事研究的基本特征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而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
应该怎么做。因而教育叙事主要具有如下特点:
第一,叙述的故事是已经过去或正在发生的教育事件。它所报告的内容是实际发生的教育事件,而不是教师的主观想像。它十分重视教师个人的处境和地位,尤其肯定教师的个人生活史和个人生活实践的重要意义。在教育叙事研究中,教师既是说故事的人,也是他们自己故事里或别人故事中的角色。 第二,叙述的故事中包含有与事件密切相关的具体人物。教育叙事研究特别关注教师的亲身经历,不仅把教师自己置于事件的场景之中,而且注重对个人或学生的行为作出解释和合理说明。
第三,叙述的故事具有一定的情节。叙事谈论的是特别的人和特教育叙事术别的冲突、问题或使生活变得复杂的任何东西,所以叙事不是记流水账,而是记述有情节、有意义的相对完整的故事。
教育叙事研究非常重视教师的日常生活故
事及故事的细节,不以抽象的概念或符号替代教育生活中鲜活生动的情节,不以苍白的来描述概括的教育事实。这种研究方式和成果表达形式对教师来说有着显而易见的优点,同时其局限性也是非常明显的。 教育叙事的优点:
*接近日常生活与思维方式
*可帮助读者在多个侧面和维度上认识教育实践
*使读者有亲近感,具有人文气息,更能吸引读者
*能创造性地再现事件场景和过程
*给读者带来一定的想像空间
教育叙事的局限性:
*一旦与传统的研究方式混淆,容易遗漏事件中的一些重要信息
*收集的材料可能不太容易与故事的线索相吻合
*读者容易忽略对故事叙述重点问题的把握
*难以使读者有身临其境的“局内人”感觉
*结果常常不清晰明确
教育叙事、案例稿写作稿要求
教育叙事是研究者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做什么,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做什么。教育叙事要求有典型性,能让读者有心灵的触动。情感交流;唤醒教师主体意识,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案例编写要按照题目、背景介绍、案例描述、案例反思、案例点评来写。其中题目要求体现反思主题,案例描述要写出课程片段,反思要求有问题思考和反思的分析,案例点评要分析通过案例得到的经验或者教训。案例可以是写教学的反思,也可以是教学中对教育的反思。
篇3:什么是教育叙事
以叙事、讲故事的方式表达对教育的理解和解释。它不直接定义教育是什么,也不直接规定教育应该怎么做,它只是给读者讲一个或多个教育故事,让读者从故事中体验教育是什么或应该怎么做。多数情况下,是教师本人采用讲故事的方式叙述自己的教育经历和体验,实质是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以叙事的方式反思并改变着自己的生活”。
2、什么是教育素质?
江泽民在著名的《七一讲话》中,首次提出了“提高教育素质”的重要论断,在讲话中,一共出现了两次。在总结八十年来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成就时,江泽民指出:“我们坚持发扬全国各民族的优秀文化,积极吸收各国文明的先进成果,推动社会主义文化日益繁荣。全国人民的思想道德素质和教育科学文化素质不断提高,向全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新的精神风貌。”在论述发展社会主义文化的根本任务时,再次指出:“坚持实施科教兴国战略,进一步普及教育,提高教育素质和全社会的教育水平;大力发展科学文化事业。”这两句话前后照应、互相印证,十分清晰的勾勒出“教育素质”这一概念外延的轮廓。从中可以得出两个初步的结论:第一,教育是一种独立的素质;第二,教育素质是人的素质结构中不可或缺的有机组成部分。
“教育素质”是一个首创性概念,标志着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关于教育的本质、地位和任务等根本性问题的认识上又有了新的发展。
第一、教育素质是内化了的教育成果和学习体验。揭示教育素质的内涵,实际上是回答“什么样的人是受过教育的人”的问题。在日常生活中,人们往往用“有文化”、“有教养”等形象的语言来形容受过教育的人,这些都是关于教育素质最朴素、最真实的感知认识。邓小平提出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型劳动者的要求,这是关于教育素质最基本、最重要的标准。教育素质是在人们接受教育和自主学习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形成的,并在工作和生活实践中以政治态度、道德修养、知识结构、能力倾向、精神状态、生活情趣等形式表现出来。
第二、教育素质是一种具有独立品格的基本素质。实际上,教育素质是一种独立的、可以被真切感知的事物,是被物化了的教育劳动。在人们的整体素质中,教育素质和科学素质、文化素质同属于实践系统,它们与思想素质、道德素质构成的价值体系共同形成了国民素质的完整体系。
第三、普及教育是提高全民族教育素质的根本途径。教育素质是个体素质和国民素质的辩证统一。
篇4:教育叙事
教育叙事_作文
儿子有三天没有上学了,因为肠胃不舒服,连续一个多月没有正常上过学。但他还是坚持去打乒乓球。
儿子委屈地哭了,因为在打乒乓球时同学们在讥讽儿子装病。还恐吓儿子将被老师开除学校。我知道,在儿子的世界里,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于是在没有办法处理时,儿子选择了哭泣,以表示对未来的恐怖和担忧。
我知道此时儿子需要帮助,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时都会遇到的事情。经过调查清楚,我亲自送儿子去学校。面对威胁儿子的三个小孩子,我没有办法生气,我甚至想弄明白,他们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去恶意编造谎言。但后来我知道这应该也是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我看见学习委员对儿子的道歉,心理非常感动,道歉完毕后,还问了一句:“我们还可以做好朋友吗?”我内心一动,是啊,这么小的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是好朋友看重的这份情谊。我看到儿子松弛的脸上露出可爱的笑容说:“没关系,就当没发生过”我心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将来面对的事情比这复杂得多。我们没有必要太过于担心,因为儿子也在一天天长大。我希望儿子能从这次事情中得到启示和锻炼。
在这次事件中,我又一次地感受到教师的职业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教出成绩优异的孩子,更应该注重孩子品质的塑造。
儿子有三天没有上学了,因为肠胃不舒服,连续一个多月没有正常上过学。但他还是坚持去打乒乓球。
儿子委屈地哭了,因为在打乒乓球时同学们在讥讽儿子装病。还恐吓儿子将被老师开除学校。我知道,在儿子的世界里,这是一件很严重的事情。于是在没有办法处理时,儿子选择了哭泣,以表示对未来的恐怖和担忧。
我知道此时儿子需要帮助,这是每个孩子在成长时都会遇到的事情。经过调查清楚,我亲自送儿子去学校。面对威胁儿子的三个小孩子,我没有办法生气,我甚至想弄明白,他们是处于什么样的目的.去恶意编造谎言。但后来我知道这应该也是在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事情。只有经历过了,才知道什么事情可以做,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我看见学习委员对儿子的道歉,心理非常感动,道歉完毕后,还问了一句:“我们还可以做好朋友吗?”我内心一动,是啊,这么小的孩子,希望得到的是什么?是好朋友看重的这份情谊。我看到儿子松弛的脸上露出可爱的笑容说:“没关系,就当没发生过”我心理长长的舒了一口气。孩子们在一天天长大。将来面对的事情比这复杂得多。我们没有必要太过于担心,因为儿子也在一天天长大。我希望儿子能从这次事情中得到启示和锻炼。
在这次事件中,我又一次地感受到教师的职业责任重大。我们不仅要教出成绩优异的孩子,更应该注重孩子品质的塑造。
篇5:教育叙事
一次送课下乡,班主任说班上“刺儿头”多,如果搞什么合作交流,一定会有几个学生讲怪话,大闹天宫,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让老师不好收场,还是慎用新课改理念的好。
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
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
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
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
“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
“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诧异了!
“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留下纸条就难说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
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
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学生说:“不行的,路灯上有摄像头,逃不掉的。”
“不管有没有摄像头,损坏了人家的东西就是要赔。虽然没人看见,但是天看见了,地看见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见了”。小小年纪,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让人背后骂几句真不值得。”一个高个学生一字一句说开了,“不如诚实一点,良心才会坦然。从后面的课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诚信,就会受到称赞,就会感到快乐。”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回头问首先发言的“刺儿头”:“你还觉得作者有神经病吗?”
“嘿嘿!没有。如果溜掉了,以后遇见被撞的人就会不好意思。就是没遇见,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主动承认了,良心就坦然了,还多了个朋友,多好!”
我说:“是啊!与人相处,诚信是金。有时,尽管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诚信的人肯定会选择守法,选择诚信,因为它能让人处世问心无愧,活得有尊严,有魅力,活得更潇洒!”
篇6:教育叙事
摘要:叙事教育正逐渐成为一种新的教学方法,已经被逐渐应用在各个领域中,近年来在护理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广泛。本文主要介绍了叙事教育的概念、素材和教学程序,以及在学校教育和临床教育中的应用现状,总结了叙事教育对我国护理学未来发展的启示,以期能为叙事教育在护理行业更好的开展提供依据。
关键词:叙事教育;护理教育;应用现状
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已经趋于成熟,传统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护理教育事业改革的步伐。不管是在学校中传统的授课方式,还是在临床中传统的带教方式,教给护生都是死板的书本知识和临床技能。然而在倡导人文素质教育的今天,培养护生的人文关怀能力,提高护生的综合素质就显得尤为重要。叙事教育的出现正好弥补了传统教学模式的不足,通过丰富的教学形式带给老师和学生不一样的教学体验,使所学内容更加深入人心,达到教学相长的目的。叙事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学模式,1993年由美国护理教育学家Diekelman首次将此方法引入护理教育领域[1],如今已经广泛应用在护理工作中,取得了很好的效果。20xx年美国一项研究显示在被调查的125所医学院校中至少有69所院校将叙事教育作为必修课程[2],可见叙事教育早已在国外如火如荼地开展起来了。本文通过对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中的应用现状进行综述,希望这一新的护理教育思路和模式能被更多的护理学者注意并加以应用,推动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进一步发展。
1叙事教育的内涵
叙事,指的是叙事者向他人讲述某种经历或故事[3]。叙事教育是一种建立在现象学、解释学、女权主义、后现代主义等理论框架基础之上的教学和研究方法,它的作用是通过对叙事资料进行解释,讨论分析来达到描述经验,解释特定现象的目的,让学习者有更深刻的学习体验和领悟[4]。叙事教育应用在护理学科中,可具体解释为是以研究为基础,解释、分析和重构护生、教师和临床护士的日常生活和工作经历,帮助学生进行评判性思考,提升教育者教学素养,以达到深层次教育目的,让师生对教学内容有更深刻的感知和领悟的一种教学方法[5]。
2叙事教育的教学素材
叙事教育素材尚未形成完善的体系,我国大部分叙事素材都是从国外借鉴,缺乏原创性,目前正处于开发和整理的阶段。叙事素材包括各种文学作品,例如小说、散文、诗歌、传记,也包括影视作品、照片等形式[6]。通过阅读这些文学素材,可以引发师生强烈的情感触动,起到良好的价值信念引导作用。杨晓霖[7]将国外叙事素材大致分为疾病叙事作品、关于医生负面形象的叙事作品、描述治病历程的散文小说、患者对疾病痛苦的叙述以及一些传递医疗知识的疾病素材。我国护理学者高晨晨[8]根据人的生命周期构建、开发了叙事护理素材,共收录了故事、影视和图片素材107件,并与儿童护理学,成人护理学和老年护理学等课程相匹配,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此外临床护理工作中也有着丰富的叙事素材,我们要善于发现和总结,将身边的资源有效利用起来[9]。
3叙事教育的教学程序
目前国内尚无具体标准化的叙事教育方案,护理学者们一直在努力探索适合我国文化背景、适用于护理学科的教学程序。国外学者McDrury等[10]运用讲故事这一形式,提出了反思性学习模式,高晨晨课题组[11]在此研究基础上有针对性地设计了叙事护理教学程序,获得了广泛认可。具体内容如下:
3.1选择合适的教学素材,设计教学方案
教师在课前选择好适合教学主题的素材,提供课程重要的知识点,让学生自己搜集相关内容,并回忆与自己有关的人生经历和故事。根据这些素材,教师可以在这些基础上设计教学方案,进而让学生加深对主题的理解。
3.2引出素材主题,创造真实或者类似真实的护理情境
教师通过引导语引出问题,适时通过言语渲染课堂的氛围,使学生快速进入状态。通过播放图片视频、欣赏文学作品或讲故事等方式呈现素材,并且可让同学对特定情况进行角色扮演,创造出类似真实的情境,让学生有更加深刻的体验。
3.3师生讨论,表达观点
通过不同方式呈现出素材以后,教师设置问题对学生进行提问,引导学生思考。鼓励学生大胆提出疑问,陈述自己的观点。学生们各抒己见,自由辩论,老师也可适时参与讨论。学生之间的思维碰撞可以深化他们已有的认识,促使新思维的产生。
3.4分享感悟,自我反思
在学生思考讨论之后,教师要引导学生将自身实际经历与教学主题相结合,自我反思,分享每个人的所思所悟。
3.5付诸实践
教师要利用临床实践机会,引导学生将在叙事教育中获得的知识和能力运用在真实的临床护理工作中。
4叙事教育在我国护理教育中的应用
4.1在学校课堂中的应用
国内将叙事教育运用于学校教学课程目前主要是为了培养学生的人文关怀能力,于海容等[12]针对护理人文教育发展所面临的问题,构建了叙事护理学课程知识体系,包括绪论、关注、隐喻、同理、反思、回应、情绪管理7大模块,共22项教学内容,丰富了护理人文课程体系,为提高护生的人文素养做出了新的贡献。贺利平等[13]在基础护理学教学过程中融入了叙事教育方法,教学干预后,接受叙事教育护生的人文关怀品质有了明显提高。董永泽等[14]在443名护理专业大专生的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采用叙事护理教学方法,在课堂中呈现叙事素材并让学生进行叙事角色扮演。课程结束后,学生认为这种教学方法教会他们学会感恩生命与敬畏生命,增强了护理人文关怀意识。杨运秀[15]在湖北职业技术学院20xx级高职护理专业的护理伦理学教学中打破传统教学方案,尝试应用叙事教学法,取得了很好的教学效果,用实践证明该方法可以促进学生自觉遵守伦理规范,有助于学生良好人文道德品质的形成。李雨昕等[16]根据护理学导论教学内容,设计教师叙事和学生叙事,整个教学过程中注重营造叙事教学氛围和师生互动,最后问卷调查显示学生对叙事教学的满意度高达95.1%。
4.2在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叙事教育方法也越来越多地被应用到临床带教中,帮助学生积累临床经验和教训,提高护理工作兴趣和护生的'综合素质。在本科护理实习生临床教学中要求护生观看和阅读有关电影或文学作品、鼓励护生与病人交流和撰写反思日记,三周后进行考核评价,这种叙事教学方式提高了护生的学习兴趣,理论知识和临床技能也有大幅度的提升。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入叙事教育法,对进入手术室实习的护理本科生施行叙事教育策略,根据实习的不同阶段向护生讲述相应的临床叙事素材,培养了实习生的关爱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
5叙事教育对我国护理学发展的启示
5.1培养护理人员的叙事能力,帮助护患之间进行有效沟通
在临床工作中,护士与患者接触最多,更容易发现患者的精神变化和需求。护患之间发生矛盾,有时候正是由于护士未能够很好地理解和回应患者。如果能培养护士的叙事能力,让护士和患者之间进行有效的沟通,通过交流让护士及时发现患者的需求和困难,不断反思自己的护理行为,那么将极大促进护患关系朝着更好的方向发展。因此培养护生和临床护士的叙事能力是大势所趋,但目前国内尚未针对此问题制定标准化的教学模式,这就需要相关研究者加大研究力度,早日构建培养护理人员叙事能力的教学模式。
5.2弥补不足,创建符合我国文化和护理学科特点的叙事教育方式
叙事教育在我国的开展才刚刚起步,叙事素材不够广泛和新鲜,缺乏创造力,主要依托于西方艺术作品。在以往的开展的护理叙事教育中,教师多借鉴国外的文学作品,由于文化背景和意识形态的不同,学生有时并不能很好地理解这些素材的深刻意义,从而导致教学目的无法达成。因此今后我们应结合我国文化和护理学科特点,建立具有中国特色的护理叙事素材资源库。此外护理叙事教育师资建设和教学评价体系尚不完善[23],这就需要护理研究者汲取国外经验,创建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师资队伍和质量评价工具.
参考文献
[2]杨晓霖.美国叙事医学课程对我国医学人文精神回归的启示[J].西北医学教育,20xx,19(2):219-221,226.
[4]郭瑜洁,姜安丽.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xx,26(1):25-26.
[5]高晨晨,姜安丽.叙事教育在护理人文关怀教育中的应用[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30(11):31-33.
[6]于海容,姜安丽.国外叙事医学教育发展及其对护理学的启示[J].中华护理杂志,20xx,49(1):83-86.
[7]杨晓霖.医学与叙事的互补:完善当代医学的重要课题[J].医学与哲学,20xx,33(6B):12-14.
[8]高晨晨,姜安丽.人文关怀叙事护理素材的开发与制作[J].解放军护理杂志,20xx,31(7):15-18.
[9]岳慧娟,段思柳,刘芳娥.叙事护理教学的研究进展[J].护理学报,20xx,24(13):53-56.
[11]高晨晨,姜安丽.叙事护理教学系统的设计及开发[J].中华护理杂志,20xx,50(2):209-212.
[12]于海容,姜安丽.叙事护理学课程知识体系的构建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xx,51(7):832-835.
[13]贺利平,周芸.叙事教育在培养护理本科生人文关怀品质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xx,12(9):157-159.
[14]董永泽,杨青敏,邱智超.叙事护理教学在护士人文修养课程中的应用研究[J].中华护理教育,20xx,13(9):675-679.
[15]杨运秀.叙事教学法在护理伦理学教学中的应用[J].西部素质教育,20xx(12):93.
[16]李雨昕,罗珊,杨茜.运用叙事教育对提高护理学导论教学效果的观察与探讨[J].教育现代化,20xx,4(25):284-285.
篇7:教育叙事
一、叙事教育应用于护理教学中的开展形式
1.1给别人讲故事的形式开展:我们经常会通过一个故事来讲一个道理,这就好像是我国以前很多的成语典故一样,通过一个浅显的故事,从而揭露深刻的道理,叙事教育也是如此,其中一种主要的开展方式就是通过给别人讲故事的形式从而开展护理教育,比如对于老年人的护理课程开展过程中,通过讲故事的形式,使得学生对于老年有一个准确的理解,首先必须具备关爱老人的思想,这对学生以后的工作开展有很大的帮助,学生通过对故事的理解和启发,从而在故事背后真正含义的理解过程中,懂得关怀和爱,这对于在护理教育课程中开展人文素质教育具有很重要的作用,能够培养学生具有很好的医德。
1.2 看电影、欣赏文艺作品等形式开展:在国外的护理教育工作开展过程中,曾经在xx年就有教育者利用电影等文学方式来进行叙事教育课程中的老年护理课程,这样的教学方式,新颖有趣,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同时也让学生们能够深刻地理解什么是爱和关怀。通过播放有关于老年人相关类型的电影,学生通过这样的电影,能够老年患者有一个更深刻的了解,能够切实地了解他们的生活状况,从而做好在以后的护理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护理管理。
1.3自我日记的记录:通过每天自我的一个反省,能够达到了一个很好的理性思考的过程,在工作和学习过程中,对自己的每天的一个学习和工作进行准确的记录,从而每天对自己的日记进行查看,发现问题,从而进行改进,对于其中有利的影响,进行经验的积累,在反省的过程中,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护理水平。
二、叙事教育在护理教育中的应用价值
2.1加深了护理教学体验:叙事教育方式,通过一种比较有趣的教学方式进行护理教育的开展,在教学过程中,实现从理论被动的教学转变为灵活的教学方式,逐渐地从只注重理论教学向实践教学不断地转移,将叙事教育方式不断地应用护理教育过程中,从而有效地了提高了学生对于医疗护理工作的了解,在学习过程中,通过实践演练,不断地接触到了真正地医疗护理工作,积累了工作经验,也明白了自己所担负的使命和责任,也树立学生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有很大的影响。
2.2培养了学生的医护观念和思想品德提高:叙事教育通过一系列有趣的教学方式,使得抽象的道德和规范融合到了护理教学过程中,解释了护理人员必要养成终生学习的习惯,在学习过程中,培养了粱厚啊的医护品德,树立了良好的护理形象,通过在故事中,从浅显的故事内容中获取真正有价值有意义的观念进行理解和吸收,培养了学生的医护观念和思想品德提高,逐渐地影响自己的思想观念和道德观念,从而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道德观。
2.3 叙事教育很好地对抽象概念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和理解:在叙事教学方式的开展过程中,使得护理人员明白首先对患者有一个良好的态度、同情心是非常重要的,也是护理工作开展的基础条件,那么要想做到对患者的了解,就必须对患者的生活情况、性格等进行了解,在了解的过程中,就需要和患者进行沟通,从而明白其内心真实的感受,实现心和心之间的沟通。通过叙事教育的开展,使得在教学过程中将各种各样的内涵传达给了学生,使得学生们能够深刻地体会到抽象情感的真谛,好地对抽象概念进行了准确的描述和理解,从而不断地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更加地理解患者,帮助患者做好护理。
三、结束语
叙事教学方式具有护理专业特色,通过各种各样的教学方式从而开展叙事教育在护理教学过程中的良好运用,使得学生对抽象的情感有一个准确的定位和把握,更加地懂得如何才能够成为一个优秀的护理人员,在护理过程中,注重对患者心理方面的护理,理解患者,关心患者,不断地提高自己的思想道德素质。在叙事教育过程中,通过运用合理的叙事教学方式,紧密地结合我国当前对于护理人员的护理要求,不断地促进我国护理水平的提高,培养更多专业的护理高素质人才。
篇8:教育叙事
“教育的力量,其实就是一种传承的力量。”这是我在此次xx之行中,对我影响最深的一句话。是的,我们的教育之所以能够延续,能够为国家培养一批又一批的国之少年,正是通过这种传承。我们的老师将其所有传授给我们,而我们又将倾尽所学授予我们的学生,再不久的将来,他们也将会把手中这支教育火炬传递给未来的学生。这是一种不灭的教育之火,也是永不停歇的教育征程。我们的教师需要进步,需要学习,在知识信息高速发展更替的今天,如果一名教师不学习,不更新自己的知识储备与教学理念,那么他蹉跎的不是自己一个人,而是耽误了无数渴求知识的孩子。通过这几天紧张而充实的学习,我开始思考到底什么样的老师才是我们现今教育需要的老师,才是孩子们真正需要的老师,才是教育合格的传承者。以下我就结合两位专家的指导谈谈自己的几点感悟:
一、把课堂还给学生,学生会给你一个奇迹
在过去,我一直都以如何上课学生才能掌握一节课的知识点作为主要的教学关注点,从来没有考虑过所谓的课堂效率是否高效,是否充分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自己总是常常困惑于为什么常常需要投入比预期课堂投入更多的时间,是学生能力的问题吗,还是自己没有教授清晰。然而,当我聆听了蒋xx老师关于建构高效课堂的讲座后,我才明白,其实以往我对于学生技能掌握用时过多的烦恼根源就在于没有创造一个高效的课堂。而如何去成就一个高效的课堂主要还是在于老师自身能力的提升方面。正如开头提到的,我们需要做一个学习型的教师首先我们要提升自己的高度,才能更好的读懂学生,了解什么才是学生有兴趣的,引发学生的思维;才能通过真正的读懂教材,精简知识点,以小见大的启发学生的思维;接着在读懂教材的基础上,运用教法更好的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激发学生的思维。一个真正的高效课堂,应当是以学生学为中心,以快乐作为学习的根本和内在动力。
而一节美术课,如何发展学生的思维和通过培养学生间接思维的运用以提高课堂学生学习效率是当前我可以着手尝试的问题。在培训回来后的这几天,在课堂上我就尝试着运用了培养间接思维的方法给孩子们上了一节美术课。首先,我通过让四年级的孩子们回忆在去xx之前我给他们上的一节线条表现课《猜猜我是谁》,通过再次练习头发的线条表现,让他们回忆起线条的表现要点是什么;接着我出示了《飞天》这课中人物的外轮廓和真实的衣服,让孩子们通过之前对于线条的理解,去分析同样的线条放在飞天的衣服该如何去表现,孩子们通过间接思维的联系,很快的就找出了正确的方法,之后我又出示了几组需要用线条表现的物品,如马的鬃毛、窗帘的线条,孩子们都很快的找到了其中的规律。这过程中,通过孩子们调动自己的前知识经验,运用间接思维解决了许多平时再课堂中我需要不断强调讲解的问题。将理论落实后,我才真正的意识到,平时我在课堂中真的太小看我们的孩子了,不放手,孩子就永远不会长大,他们的许多思维就得不到真正的训练。就如同一个孩子,你总是不给他尝试自己吃饭的机会,久而久之他对吃放也就失去了兴趣,正如我们的孩子;一年级时对美术总是充满着无数的热情,有着天马行空的想象,他们最喜欢的就是让他们自己画自己想画的东西,也有能力把自己的想象画满整张画纸。然而随着年岁渐长,我们会发现,孩子们在画画这件事上越来越怯手怯脚了,不敢放开胆子去画,如果让他们自己画不限制主题,他们就唯恐避之不及。是什么改变了我们孩子的思维力和创造力,除了儿童视觉发展需求的客观原因之外,我想更大的原因是我们紧抓的手让孩子慢慢忘记了飞翔的能力。
我想,从此刻起我要学着做一个好老师,正如薛xx老师所说的:做一个好老师,轻松一辈子。我要开始学着将课堂交给我的学生,相信不久的将来,他们就会还我一个奇迹。
二、建构知识系统,改变教学方法
如果说薛xx老师的教学理念为我打开了重新观察学生的视觉之窗的话,那么刘xx老师则是为我打开了教学新思路的大门。还记得刘xx老师在讲课时,通过简单的画了一个课程思路的表格,清晰的为我们展示了一节课的主要组成:启动、建构、巩固、运用、总结。之后通过几个简单的小数除法的教法为我们演示了如何调动我们的前知识经验来进行教学,接着又使用一个光是如何射入的知识点再次为我们演示了一节课应该如何去操作,五个关键步骤是如何根据不同课型和知识点分布是自己的位置的。通过刘xx老师深入浅出的讲解,我突然发现,原来教学真的有那么多学问可以分析可以操作。当天晚上,回到宿舍时我与同时两人将之前我上的一节公开课《猜猜我是谁》运用刘xx老师的方法进行分析,许久之后我才真正发现了自己这节课真正的问题出在哪里。当时,在准备这节课的过程中,我试上过几次,无论怎样精简知识点,讲解重难点,但在实际操作时总是有孩子犯了和之前一样的错误,我一直以来都以为是我在讲解环节出了差错,后来我才发现我是在建构前知识经验这个环节出了问题。在这节课的设计上,我是采用提前一节课让孩子们通过自己观察前座同学的头发,在完全没有指导的情况下进行绘画,接着在下次上课时通过对比同学们之间画的头发来自己发现头发线条的规律。在这次培训之前,我一直认为这样的教学设计没有什么问题,既体现了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又体现了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但通过刘xx老师的教学理念进行深入剖析后,我才发现我真正的问题正是出在这个前知识经验的建构上。刘老师在课上曾提出,为什么我们在教学过程中常常出现老师反复强调正确的做法和答案,但许多孩子在做同样题目时却总是犯同样的错误,这不是孩子们故意这么做,而是孩子的前知识经验再捣鬼。错误的前知识经验占据了大脑中正确知识应该占有的位置,导致正确的知识进不去,错误的知识不断重演。所以我们在为孩子建构正确的新知识时,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把孩子们错误的前知识经验斩断,让他为正确的新知识经验腾出位置,同时通过不断反复巩固新知识在脑中的位置,这样就可以避免孩子再犯同样的问题。而,再次反观我的这节课,其实如何表现头发的线条,按理来说对孩子应该是一个全新的知识经验,不应该存在前知识经验的干扰,而孩子们会一直出现错误的画法,问题追根究底就是出现在了我的教学设计上面。我让孩子们自己作画时,其实就是在无形之中给孩子建构了一个错误的前知识经验,因为我当时并没有马上为孩子指出这是错误的方法,使孩子们在无形之中将这个错误的前知识存储在了大脑之中,然后通过几天的营养,错误的前知识经验也在脑中生根发芽,这时我才开始建构正确的新知识经验,这无形中就增加孩子们对正确新知识认知的困难。同时,我在建构新知识没有让孩子们彻底的与错误的旧知识做一个分离,没有将它从脑中拔去,这也就直接导致之后作业中出现的重复错误的问题。
那么如果让我重新设计这节课的话,我会做一个小调整。也就是将学生尝试绘画这个环节放在课前10分钟的小练习里,这样既能够使学生有自己发现问题的机会,又能够及时避免错误前知识经验的产生。当然这知识我初步的构想,具体实践我将在新的班级重新试试看,来验证我的理解是否出现差错。
也许,今天的我们所做的一切,对教学来说只是如同浩瀚沙海中一粒渺小的沙子,但我相信,只要我们努力一点,再努力一点,我们这些小沙终有一天也都够汇聚成一个小小的沙丘,而我们这些小沙丘也终将与无数沙丘共同汇聚成未来教育的无垠沙漠。
篇9:教育叙事
时光荏苒,转眼间我已从教二十余载。在这二十余年里,是学生带给我无限的欢乐,我热爱他们,感激他们,是他们的欢乐与真挚、问题与好奇、成长与提高,让我体验到了我的职业的魅力和工作成就感带来的欢乐!茫茫宇宙,短暂人生,沧海一粟,弹指一挥。慨叹:“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却总是笑颜与鲜花为伴,从容与阳光同行。
然而一名教师要想所有的学生对你都多一份亲近、敬爱与信任,使每位学生都能得到你平等的关注,这就需要我们的教师躬下身来主动去亲近每一位孩子的心灵,照亮他们的精神世界。正如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的:“如果教育学期望从一切方面去教育学生,那么就必须首先也从一切方面了解学生。”
燕子去了,有再来的时候;杨柳枯了,有再青的时候;而岁月却是如流水一样一去不复返了。多年来为人师表,在讲坛上不断地上演着自我的教育教学故事,许多都已随着时的流逝而渐渐淡忘,可也有一些就如同树根一样深深地扎在了我的心上。虽不曾惊天动地,但仍历历在目。
常言道:“严师出高徒”本着这一原则,我从教开始,在课堂上以严厉著称,上课从不露笑容,所以学生十分怕我。有一天,我所教班级的语文教师给我看了一篇学生作文,文中提到了我上的一节课,孩子在作文中说了一句话:“我最终看到数学教师笑了,他笑起来其实很帅。”孩子的作文让我回忆起他所说的这节课。当时是一位上课迟到了,按照我对迟到的规定,他能够给学生讲一个笑话或者长一首歌以示道歉。而这个五音不全的迟到的学生,不知什么原因他选择了唱歌。因为本身唱歌就跑调,再加上有些害怕,当他开始颤颤巍巍唱歌时,我和其他学生立刻被他唱得晕头转向找不到北,根本不明白他唱得是什么。可是学生们怕我批评课堂乱,因而大家都极力忍住不笑。唱了几句以后,这个学生越唱越不害怕,并且发现我们被他唱晕之后,索性放声高歌起来。学生们再也忍不住了,乐得东倒西歪,我最终也没能忍住,笑了。等他唱完之后,我对他说:“期望你下次换个场合让我们欣赏你的歌声。”这个学生也当众表示以后不会再迟到。正式上课后,这节课一向是在简便、愉悦的氛围中完成了教学任务,并且教学效果十分好。
篇10:教育叙事
一次送课下乡,班主任说班上“刺儿头”多,如果搞什么合作交流,一定会有几个学生讲怪话,大闹天宫,可能会影响正常教学秩序,甚至让老师不好收场,还是慎用新课改理念的好。
当新课改理念碰到“刺儿头”,会怎样呢?
我上的是四年级上册语文的一篇课文《比金钱更重要》。课堂围绕“人和人之间还有比金钱更重要的东西”展开。其中“留纸条”是核心部分,最能表现“我”的诚实品质。当学到“我环顾四周,不见一个人,便在路灯下写下一张纸条”这一部分时,我要学生默读,再轻声读,设想当时“我”所处的环境,感悟我“留纸条”时的内心世界。
课堂上时而鸦雀无声,时而喃喃细语,有几个学生还情不自禁地举手要求发言。显然,学生被“我”留下的“纸条”感动了。文本优美的文字加上我动情的课堂语言,已经让学生受到了“诚信至上”精神熏陶。
我因势利导,准备进入下一环节。一个男生突然嘀咕了一句:“只怕有神经病,留什么纸条!怎么不开溜?”
啊!“刺儿头”果然如期而至。
“说说为什么?”我面带微笑,心里却在急速思索应对之策。
“神不知鬼不觉地开溜了,怎么都不会找到肇事者,多好!”
“啊?”我诧异了!
“我听爸爸讲过,”另一个声音在补充,“当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时,就可以违法办事,不然就会吃亏折本。我爸爸就经常一边交点小罚款,一边赚大钱,滋润着呢!如果课文中的‘我’及时开溜,一分钱成本都不要。留下纸条就难说了。所以,我认为,这个人不是有神经病,就是只晓得‘大猫从大门进,小猫只能从小门进’的书呆子。”
呵!“刺儿头”还真是老道。我望着一双双期待的目光,额上不觉汗涔涔的——怎么办?
压,学生口服心不服,与“珍视学生的独特体验”相悖;绕,“送课下乡”的指导性荡然无存,颜面何在?而且,溜与留,正是课文的核心问题,是语文对学生价值观引领的关键。除了疏导,除了直面,别无他法。
生成远比预设更挑战教师的智慧。我灵机一动,问:“你们觉得书中的‘我’有神经病吗?‘我’为什么不溜?”
一石激起千层浪。
一个学生说:“不行的,路灯上有摄像头,逃不掉的。”
“不管有没有摄像头,损坏了人家的东西就是要赔。虽然没人看见,但是天看见了,地看见了,自己的良心也看见了”。小小年纪,如此深刻!
“如果溜走了,让人背后骂几句真不值得。”一个高个学生一字一句说开了,“不如诚实一点,良心才会坦然。从后面的课文就知道,只要付出了诚信,就会受到称赞,就会感到快乐。”教室里响起了掌声。
我回头问首先发言的“刺儿头”:“你还觉得作者有神经病吗?”
“嘿嘿!没有。如果溜掉了,以后遇见被撞的人就会不好意思。就是没遇见,自己的良心也会不安。主动承认了,良心就坦然了,还多了个朋友,多好!”
我说:“是啊!与人相处,诚信是金。有时,尽管守法的成本大于违法的成本,但是正直诚信的人肯定会选择守法,选择诚信,因为它能让人处世问心无愧,活得有尊严,有魅力,活得更潇洒!”
反思:当学生的思维与常规相左,旁逸斜出时,如果采取“压”“绕”的方式处理,学生的创新火花就会胎死腹中。培养创新性人才,课堂气氛应该尽量宽松,学生心态应该尽量轻松,不“跪”着学习,不“仰视”教师,不顶礼膜拜“经典”,精神自由而能力突出的人才才有出现的可能。多元社会,导致人的价值观千差万别。别看学生在课堂上唯唯诺诺,而内心世界却如万花筒一样纷繁,教师不能小觑消极的处世观对学生的负面影响。如何处理,考验着教师的智慧和耐心。顺着学生,自己也信口雌黄抨击社会,是主动放弃了教师的`引领作用;避实就虚,让学生信马由缰,乱侃一气,更是不负责任误人子弟。因势利导,既不把自己的价值观强加于学生,又把真善美的种子播种在学生心田,才是教育之善道。
篇11:教育叙事
语文课上的问题主观性都是比较强的,答案并非唯一。教师不能用参考书上的现成答案来束缚学生的思维,而要鼓励他们积极地独立思考,要求他们不人云亦云,不唯书本、唯老师,敢于发表独到的见解,因为“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打开学生思维的空间,期待更新更好的答案,学生就能挣脱标准答案的束缚,展开想象的翅膀,闪现智慧的火花。只有这样,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才能得到训练,创新能力才能逐步提高。
在一次诗词赏析课上,同学们赏析柳宗元的《江雪》,一个同学提出了这么一个问题:“这么寒冷的下雪天,这位老人真的是在钓鱼吗?”一石激起千层浪,是啊,不是在钓鱼又是在干什么呢?教室内鸦雀无声,学生开始了深思。一分钟之后学生畅所欲言,有的说:“老人感到十分孤独,每一行的第一个字连起来就是‘千万孤独’。”有的说:“老人是在独自欣赏雪景。万里江山,粉妆玉砌,渔翁之意不在鱼,在乎雪景之美也。”还有的说:“这位老人看起来很清高。”诗人那种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心迹不正隐含其中吗?最后一个学生说:“他在钓一个春天。”是啊,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诗人在经受重重打击之后仍然孜孜以求,不正是等待“春天”的到来吗?学生的诠释独具慧眼,精彩至极。
爱因斯坦说过:“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学生通过自己独立思考、判断,敢于提出自己发现或设计的问题,其思维更具挑战性,能更好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一位老师指导学生阅读《皇帝的新装》,有个学生说,这篇文章是安徒生靠想象来写的,我也设计了一个问题来激发同学们的想象创新能力。问题是:皇帝最后意识到自己受骗了,但出于皇帝的尊严,还不好承认。假如你是那位皇帝,你有什么高明的办法来治服骗子?(这只是一个假设,并不是这篇文章的继续,学生讨论交流)几分钟之后,有同学发言,我有一个办法:先以赏赐这两个骗子为由,把他们招进宫。然后宣读圣旨:“皇帝为了答谢两位织师,又特意请人设计了一套衣服,这件衣服也有一个特点,就是诚实的人穿上这种衣服用钻刻刀在上面刻花,人就会有接受穴位按摩的感觉,特舒服。请马上为两位织师更衣。”两个骗子穿上衣服在接受钻刻刀刻花的过程中受尽折磨……还有同学说,我也有一个办法:就是把骗子招进宫后,皇帝以衣服轻飘为由,让两个骗子在衣服上镶上宝玉,如果三柱香后镶不上,就要推出午门斩首示众,骗子自然被治服。同学们听了这高明的办法,立刻总结出了这是“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以牙还牙,以毒攻毒”的做法。在这里学生的思维源于教材而不拘于教材,其创新性得以充分展示。
所以,要让每一个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潜能都能在课堂教学中得到发展,这就需要每一位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坚持以人为本,确立“人人发展”的理念,培养“人人善问”的习惯,激发“人人求新”的欲望,提供“人人参与”的机会。只有这样,才能真正使每个学生都能成为具有创新意识和能力的人才。
反思:如果老师在学生求异思维过程中善于推波助澜,往往能掀起辩论的高潮。实践证明,学生只有在辩论中才能不断碰撞出创新思维的火花,所以教师要善于营造民主气氛,宽松和谐的氛围,创造讨论争辩的环境,鼓励学生有不懂的问题及时提出,每个同学都是课堂的主人,对于同学的看法、课文剧的编排、老师的见解要敢于质疑,敢于挑战,敢于否定,让学生在质疑争辩的过程中无拘无束,畅所欲言,充分表达自己的观点,从而提高他们的认识水平和表达能力,发展他们的创造力。
篇12:教育叙事
我正在办公室忙着,一个女孩兴冲冲地进来了。
“老师,我们已准备好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兴奋地接着自语,“朗读的时候,我们组要求把班里的灯全关掉,并且把窗帘全拉上。”
“啊?……”我纳闷。
“老师再见!别忘了哦。”她的声音已远了。
此时,我才如梦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们班朗读展示课了。
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引领他们主动地接触语言文字,思量再三,我决定把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挤出来作为朗读展示课。文章内容自选,展示方式自选,展示机会自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我们的朗读展示课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怀揣着几分期待,我走进班里。她看着我,眼神中闪着自信,仿佛在说:老师,您瞧好吧,我们会上演一出好戏!
他们组(组名:向日葵)合作朗读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显粗糙的设计,认真专注的演绎。
全班寂寥无声,只有他们在忘我地读着、演着……
李敏的声音富有质感。旁白在她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袁民的朗读还显得太紧,未能充分读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体,大胆地站上讲台,对性格腼腆、语文基础薄弱的他来说已是长足的进步了。
表扬进行中,组长杨涛左手半举着一张纸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讲台……
更多相关文章分享阅读:
1、幼儿教师教育叙事故事:我们和河豚约会
2、教育叙事故事案例三则
3、小学教育叙事故事
4、幼儿园教育叙事案例
5、幼儿园教育叙事范文【优秀篇】
6、初中教育叙事范文精选
我们的目光都被这张纸片吸引了。
这不是一张普通的纸片,它被精心剪裁成了萤火虫的模样,它被学生赋予了生命,化身为了光明的使者。
这是一张幸福的纸片!如果没有孩子们对语言的揣摩,没有孩子们对文字的玩味,它或许已和其他废纸一道,静静躺在某个阴暗角落里,等待着扫地出门变成垃圾的结局。
而现在,她变成了光明的使者,照亮了故事里盲孩子的黑暗,也照亮了故事外学生们的慧心。
掌声中,“向日葵”的队员意犹未尽地回到各自的座位上。接下来的点评就像他们的队
篇13:教育叙事
周五走进教室,看到一双双明亮的眼睛紧盯着我,一个个红红的小嘴抿着笑意——孩子们等着我评价他们的小制作。尽管有心理准备,看到学生摆在课桌上的手工“作品”,我依然有种失落感。红土粘泥做的五角星、小花朵、甚至半圆半瘪的小泥球……一个个裂纹遍布,丑陋、粗糙、单调、呆板……
因为要上口语交际课“我的小制作”,我根据本地红土多的条件,提前一周布置下了用粘土做小制作的活动。今天,是展示手工成果的时间。
尽管我脸上保持着习惯性的微笑,心中却打鼓:这样的手工如何描述呢?这些孩子又能说出什么样的话来。但我知道,我不能以我自己的标准去评判孩子。
我肯定了大家能够完成作业,然后先让同学们在组内交流,说说制作过程,说说自己的想法,听听别人的说法,交流一下制作心得……
立刻,班里热闹起来。大家七嘴八舌,谈笑风生,一改往日的拘束和沉闷:这个告诉怎么找到的红土,那个讲请谁帮了忙,这个说开始水浇多了团不成形状,那个说越摔觉得泥越有粘劲儿,做小花的告诉怎么掐的花瓣,做小鸡的介绍头是怎么按在身子上的……
小组交流的热烈让我始料未及,全班交流的精彩更让我惊喜不已。有的说,找粘土不费劲,我们家里团煤球时剩下好多呢!不过,我嫌表层的泥土不粘,自己深挖了一些;有的说,我团泥球团了好多,要多大团多大,滚起来一点也不比玻璃球差,可好玩了;有的说我做了小母鸡,我知道我二叔家有两只,便到他家里照着做,开始怎么也不能把鸡头按在身子上,还是二叔告诉我用小棍给连上的。
……
一节课,孩子们说的意犹未尽,我听得如醉如痴。
原来,只要我们给了孩子们创造的机会,孩子就能心灵手巧;只要我们给了孩子表达的自由,孩子就能畅所欲言;只要我们用孩子的眼光去欣赏孩子的世界,粗糙何尝不是最精致的美丽!
篇14:教育叙事
今天,我们上了一堂“语美整合课”——语文、美术一堂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是看图讲故事——说好“话”的前提是读懂“画”,其后有一“画画写写(绘制连环画)”练习;美术第13课是“故事画”——画出美画的前提是讲出故事,绘制连环画是其拓展项。教学内容与要求的同向让我们想到了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横向穿插教学:备课是在两科老师的商讨下完成的,活动是在两科老师的交叉引导下进行的。
整堂课分讲故事画图、看图讲故事、画图写故事三环节:
第一步,语 文老师引导示范“如何讲述自己的生活小故事”;美术老师特意点明其中包含的“绘画要素”:时间与场景、心情与表情等的紧密联系——这也正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的关键点。
第二步:小组内自由讲故事,美术老师为各组拍照——为引导学生“从身边讲起、画起”准备现场资料;语文老师观察、指导各位同学的表情、语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三步:投影显示“现场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我就是故事与图画的主人公”。语文、美术老师各自从不同的角度来指导图画的描述、绘画方法,同一个观察点,不同的视角就会有不同的“投影”;同一脑海中,对同一情景的“三视影像”又会彼此互动,感触点的增多自会让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让语言表达更加深情真挚,让图画绘描更加真切生动。而且,这一特别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一会儿感到语文老师是自己的“同学”,一会又感到美术老师是自己的“同学”;一会儿在与“同学”一起向老师提问、请教,一会儿又与“同学”一起反驳老师、表述自己的正确理解——行动的勇气就来自身边那位特别的“同学”,这不正是我们一直在寻求的自然、真实的“师生一体化”学习氛围吗?
第四步:回归课本。自读语文课本上的“故事图”,自由讲述后想象、续编,利用所学描述、绘画方法进行表演、作画,并将二者融为一体——制作连环画。
三课时的教学内容(美二语一)两课时完成了——连课下作业都搬上了课堂!二位老师的交叉引导,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自己的主人身份,敢于放宽自己的思维领域、提高自己的表达勇气,让语文“口语交际”与美术“故事画”的学习都取得了超标教学效果。
反思: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体分析作文训练同小学各科教学的关系时,认为作文训练同阅读、美术、音乐、数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建立横向联系,科任教师协助指导,让各科为学生表达能力的提高提供条件,使这些训练服务于各学科,能达到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语交际是作文的雏形,教学过程中更应时时考虑横向穿插。它既能让老师的引导全面到位,又能使学生的思考与练习点滴不漏、扩及千里。
篇15:教育叙事两篇
我正在办公室忙着,一个女孩兴冲冲地进来了。
“老师,我们已准备好了。”还未等我反应过来,她兴奋地接着自语,“朗读的时候,我们组要求把班里的灯全关掉,并且把窗帘全拉上。”
“啊?……”我纳闷。
“老师再见!别忘了哦。”她的声音已远了。
此时,我才如梦方醒:又到星期五了,又到我们班朗读展示课了。
为了提高七年级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他们的语感,引领他们主动地接触语言文字,思量再三,我决定把每个星期五的最后一节课挤出来作为朗读展示课。文章内容自选,展示方式自选,展示机会自选——充分的自主选择权,使我们的朗读展示课洋溢着青春的热情。
怀揣着几分期待,我走进班里。她看着我,眼神中闪着自信,仿佛在说:老师,您瞧好吧,我们会上演一出好戏!
他们组(组名:向日葵)合作朗读的是《盲孩子和他的影子》。
略显粗糙的设计,认真专注的演绎。
全班寂寥无声,只有他们在忘我地读着、演着……
李敏的声音富有质感。旁白在她舒缓有度、抑扬顿挫的朗读中显得层次分明、引人入胜。
袁民的朗读还显得太紧,未能充分读出人物——影子的心境。但能融入集体,大胆地站上讲台,对性格腼腆、语文基础薄弱的他来说已是长足的进步了。
表扬进行中,组长杨涛左手半举着一张纸片,扇着叉着腰的右臂,慢慢移上讲台……
篇16:教育叙事
两科一堂学
今日,我们上了一堂“语美整合课”——语文、美术一堂学。
人教版义务教育实验教科书二年级下册,语文园地七的“口语交际”是看图讲故事——说好“话”的前提是读懂“画”,其后有一“画画写写(绘制连环画)”练习;美术第13课是“故事画”——画出美画的前提是讲出故事,绘制连环画是其拓展项。教学资料与要求的同向让我们想到了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横向穿插教学:备课是在两科教师的商讨下完成的,活动是在两科教师的交叉引导下进行的。
整堂课分讲故事画图、看图讲故事、画图写故事三环节:
第一步,语文教师引导示范“如何讲述自我的生活小故事”;美术教师特意点明其中包含的“绘画要素”:时间与场景、心境与表情等的紧密联系——这也正是提高语言表达本事的关键点。
第二步:小组内自由讲故事,美术教师为各组拍照——为引导学生“从身边讲起、画起”准备现场资料;语文教师观察、指导各位同学的表情、语言等各方面的情感表达方式。
第三步:投影显示“现场照”,真正让学生体会到“我就是故事与图画的主人公”。语文、美术教师各自从不一样的角度来指导图画的描述、绘画方法,同一个观察点,不一样的视角就会有不一样的“投影”;同一脑海中,对同一情景的“三视影像”又会彼此互动,感触点的增多自会让想象更加合理到位,让语言表达更加深情真挚,让图画绘描更加真切生动。并且,这一异常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们一会儿感到语文教师是自我的“同学”,一会又感到美术教师是自我的“同学”;一会儿在与“同学”一齐向教师提问、请教,一会儿又与“同学”一齐反驳教师、表述自我的正确理解——行动的勇气就来自身边那位异常的“同学”,这不正是我们一向在寻求的自然、真实的“师生一体化”学习氛围吗
第四步:回归课本。自读语文课本上的“故事图”,自由讲述后想象、续编,利用所学描述、绘画方法进行表演、作画,并将二者融为一体——制作连环画。
三课时的教学资料(美二语一)两课时完成了——连课下作业都搬上了课堂!二位教师的交叉引导,让学生真实地感受到了自我的主人身份,敢于放宽自我的思维领域、提高自我的表达勇气,让语文“口语交际”与美术“故事画”的学习都取得了超标教学效果。
反思:前苏联教育家斯卡特金在具体分析作文训练同小学各科教学的关系时,认为作文训练同阅读、美术、音乐、数学、综合实践等学科建立横向联系,科任教师协助指导,让各科为学生表达本事的提高供给条件,使这些训练服务于各学科,能到达互相渗透、相得益彰的目的。口语交际是作文的雏形,教学过程中更应时时研究横向穿插。它既能让教师的引导全面到位,又能使学生的思考与练习点滴不漏、扩及千里。
篇17:教育叙事
用心感动,用心教育
在一次考试时,我正站在教师的前面注视着同学们,只见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答题,教室里静悄悄的。突然,从后天传来了桌椅的碰撞声,顺着声音望去,原先是聂鑫同学边答题便晃动着桌椅,我大声喝道:“这是考试,不要太随便!”谁知他却满不在乎,我短时火冒三丈,怕影响全班同学,耐着性子没有理他。谁知他竟变本加厉,竟拿出书来抄。于是,我走上前去抢他的卷子,可他不但不给,反把卷子揉成一团。这是我一把将他从椅子上拽起来。把他推到了门外。以后,没到我的课,他不是一言不发,就是在那愣神,和我有了距离。一天,平常格外活泼的聂鑫同学“打蔫了”,我很奇怪,一打听,原先是他没有带饭,又没带钱。我赶紧拿出钱给她买来了饭,劝他吃。虽然他当时没说话,我也感觉到他的眼睛在注视着我并且眼圈红红的。第二天,聂鑫同学主动走到了我跟前说:“教师,我错了”。然后就把头低下了。从此,孩子又恢复了以前的活泼,在没有犯过类似的错误。只要用心去教育学生,感动学生,我们就会和谐相处,到达教育的目的。
★ 教育叙事研究
★ 教育叙事论文
★ 教育叙事研究法
★ 教育教学叙事论文
★ 合作教育叙事
★ 小班教育叙事
★ 新教育教育叙事
【什么是教育叙事(整理17篇)】相关文章:
叙事教育2022-12-30
教育叙事评析2022-05-06
礼教育叙事2022-04-30
教育叙事倾听2023-01-27
教育叙事小班2022-11-26
教育随笔和教育叙事2023-08-06
二年级教育叙事2023-08-29
王彦教育叙事2023-08-13
教育叙事展演2023-03-21
称赞教育叙事2023-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