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教学总结

时间:2023-10-10 07:37:59 其他教学总结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分数教学总结(共13篇)由网友“carrie9615”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分数教学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分数教学总结

篇1: 分数教学总结

分数应用题的教学是小学数学教学中的一个重点,也是一个难点。如何激发学生主动积极地参与学习的全过程并掌握本节课的基本知识与技能。教学一开始我就结合本班学生的实际情况提出问题:我们班有多少女生?有多少男生?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现在知道“全班人数”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女生有多少人,怎样求?学生很快就知道列出乘法算式解决。汇报交流时让学生说出数量关系式。反过来,知道“女生人数”和“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求全班人数呢?这样引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感到数学就在自已的身边,在生活中学数学,让学生学习有价值的数学。通过学生的自主探究,汇报时,有的学生通过关系式的变化得出“女生人数”除以“女生占全班人数的几分之几”等于全班人数了解决问题;还有的学生把关系式看作等量关系,列方程解决了问题。

本课重点是要让学生学会用方程的方法解决有关的分数问题,体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重要模型。为了帮助学生理解,我借助线段图的直观功能,引导孩子们理清解题思路,找出数量间的相等关系。

教学中,给学生提供探究的平台,先让学生独立思考,探究解题方法,在独立探究的基础上,再让学生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不同的解题方法。使学生经历独立探究、小组探究的过程,使学生对“分数除法问题”的算法有初步的感悟,对这类应用题数量关系及解法有清晰的理解,为进入更深层次的学习做好充分的准备。

篇2:分数知识点总结

1.把整体“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几份的数叫做分数.分母表示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

份,分子是表示这样几份的数.把1平均分成分母份,表示这样的分子份.

2.分子在上分母在下,也可以把它当做除法来看,用分子除以分母,相反乘法也可以改为用分数表

3.分数的分子不能是小数只是除0以外的自然数;

4.分数可以表述成一个除法算式:如二分之一等于1除以2.其中,1 分子等于被除数,- 分数线等

于除号,2 分母等于除数,而0.5 分数值则等于商

5.小数化分数

小数化分数,小数部分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零.例:0.45=45/100=9/20

如是纯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例:0.3(3循环)=3/9=1/3

如是混循环小数,循环节有几位,分母就有几个9;不循环的数字有几位,9后面就有几个

0,而分子是用循环节减去不循环的部分.例:0.12(2循环)=2-1/90=1/90

注意:最后一定要约分.

6.分类

分数一般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百分数;

或分成正分数和负分数.

介绍

正真分数的值小于1.分子比分母小,

例:1/3

假分数的值大于1,或者等于1.分子比分母大或相等(假分数包括带分数)

例:5/3、7/7、

带分数的值大于1.

注意事项

①分母不能为0,否则无意义.

②分数中的分子或分母经过约分后不能出现无理数(如2的平方根),否则就不是分数.

③一个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有2和5两个质因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只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纯循环小数;如果最简分数的分母中既含有2或5两个质因数也含有2和5以外的质因数那么就能化成混循环小数.(注:如果不是一个最简分数就要先化成最简分数再判断;分母是2或5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有限小数,分母是其他质数的最简分数一定能化成纯循环小数)

7.分数加减法

1、同分母分数相加减,分母不变,即分数单位不变,分子相加减,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2/9+5/9=2+5/9=7/9

例2:1/8+3/8=1+3/8=4/8=1/2

例3:5/9-1/9=5-1/9=4/9

例4:3/4-1/4=3-1/4=2/4=1/2

2、异分母分数相加减,先通分,即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将异分母分数转化为同分母分数,

改变其分数单位而大小不变,再按同分母分数相加减法去计算,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3/4+5/7=21/28+20/28=21+20/28=41/28

例2:5/24+1/8=5/24+3/24=5+3/24=8/24=1/3

例3:7/8-1/4=7/8-2/8=7-2/8=5/8

例4:8/15-1/5=8/15-3/15=8-3/15=5/15=1/3

8.分数乘除法

1、分数乘整数,分母不变,分子乘整数,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4/5×3=4×3/5=12/5

例2:3/22×2=3×2/22=6/22=3/11

2、分数乘分数,用分子乘分子,用分母乘分母,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5/6×1/3=5×1/6×3=5/18

例2:2/5×1/4=2×1/5×4=2/20=1/10

3、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是整数的倍数,则用分子除以整数,最后要化成最

简分数.

例1:4/15÷2=4÷2/15=2/15

例2:42/30÷7=42÷7/30=6/30=1/5

4、分数除以整数,分母不变,如果分子不是整数的倍数,则用这个分数乘这个整数的倒数,

最后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3/8÷2=3/8×1/2=3×1/8×2=3/16

例2:4/5÷6=4/5×1/6=4×1/5×6=4/30=2/15

5、分数除以分数,等于被除数乘除数的倒数,最后不是最简分数要化成最简分数.

例1:2/3÷3/4=2/3×4/3=2×4/3×3=8/9

例2:2/15÷1/3=2/15×3=2×3/15=6/15=2/5

篇3:分数教学反思

今天这节课主要教学把一些物体看作一个整体,然后平均分的问题,主要是借助对图形的观察,引导学生通过动手操作,认识、理解一个整体的几分之一。我并没有直接利用课本例题,而是通过把一个圆平均分成两份,每份是这个圆的1/2。进而引出把一些圆平均分,也可以得到分数这一个新的知识。我这样做是想将新旧知识作一个衔接,分圆片比分桃子更容易让孩子接受。然后再进行新旧知识的比较。在分圆的过程中,让学生亲自动手分一分,涂一涂,说一说,通过这些活动让他们真正理解把一些圆看作一个整体在平均分。

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比较是一切理解和一切思维的基础。”小学生学习数学知识,需要通过对数学材料的比较,然后理解新知的本质意义,掌握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我将一个圆平均分与一些圆平均分都在课件上展示出来,让学生加以比较,它们涂色部分不同,为何能用相同的分数表示?从而进一步理解“平均分”。再者是通过比较发现今天所学的分数是在把一些物体平均分,进而自然而然学会了今天新的知识点。而在讲完今天的知识点后,我再出示教材中的猴子分桃的主题图,让学生在“猴子分桃”的情境中加深对今天所学分数知识的理解,产生应用所学知识的需要,进一步巩固今天所学知识。在巩固新知识的过程中,我始终用操作活动来促进学生理解,通过动手操作拿出12根小棒的二分之

一、三分之一、-------在这一建构分数意义的过程中,学生逐步体会到分数表示的是整体的一部分,而这个整体的内涵是丰富的。一个物体、一个图形可以看作一个整体,若干个物体也可以看作一个整体,并逐渐在思考中领会分数更深层的意义:分数表示部分与整体相互依存的数量关系。

本节课,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教学是遗憾的艺术。在这节课的教学过程中,对学生说的练习还不够,课前准备工作还做得不是很充分,看来,要想上一节高质量的课,我们确实要多下功夫,要从多种角度去思考,这样我们的收获才会更大。

篇4: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从而掌握计算方法。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能力和观察推理能力。 3.养成计算仔细、书写规范的良好的学习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掌握计算方法。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

教学准备:师:4张长方形纸

生:4张长方形纸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1.师:我们学校暑假期间粉刷了部分教室(出示粉刷墙壁的画面),提出问题:装修工人每小时粉刷这面墙的1/2,4小时可以刷多少?

2.学生列式解答:1/2×4=2问:为什么用乘法计算?

3.刚才我们解决了4小时粉刷多少的问题,那么1/4小时可以粉刷这墙的几分之几?

怎样列式?为什么这样列?

4.揭示课题:1/2×1/4看看这道算式有什么特点?“分数乘分数”。(板书课题)如何计算呢?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新内容。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探讨分数乘分数怎样计算。拿出准备好的长方形纸,用它表示这面墙,先涂出1小时粉刷的面积,涂出这张纸的几分之几?

学生动手操作,交流是怎样涂的。

2.师:求1/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就是求1/2的1/4是多少。小组讨论一下,1/2的1/4应该怎样涂?

小组汇报:把涂出的1/2部分再平均分成4份,涂出其中的1份。

3.师:从纸上可以看到,1/2的1/4占这张纸的几分之几?(1/8)

我们可以得到1/2×1/4=1/8。根据涂色的过程,你能说说是怎样得到的吗?

4.学生讨论,交流汇报,教师小结: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1/2,再把这1/2平均分成4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4=8份,1份就是这张纸的1/8。所以,1/2×1/4=1×1/2×1/4=1/8(板书)。

三、迁移延伸,猜想法则

1.提出问题:3/4小时粉刷这面墙的几分之几?

师:怎样列式?1/2×3/4表示什么?(表示1/2的3/4是多少)你能涂色表示1/2的3/4吗?

2.学生动手操作,交流计算方法和思路:与前面一样,也是把这张纸分成2×4=8份,不同的是取其中的3份,可以得到1/2×3/4=1×1/2×3/4=3/8(板书)。

3.猜一猜:观察上面2个算式,猜想一下分数与分数相乘是怎样计算的?

学生猜想得出:分数乘分数,应该分子乘分子,分母乘分母。

四、动手操作,验证猜想

谈话:这个猜想很有价值,对不对呢?我们还要举一些例子来验证。

1、出示例5的`填空题和长方形图。

2、结合题意提问。

3、操作验证:

(1)提出要求:

(2)学生操作活动,一生板演,师巡视-(3)组织交流,证实猜想是正确的。

五、比较归纳,得出法则

1、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例4、例5四道算式:

提问:在这些算式中,你发现积的分子、分母与两个因数的分子、分母各有什么关系?

2、在学生独立思考基础上,再在小组里交流。

3、在交流中归纳总结方法;分数和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

六、试一试

1、学生尝试解答,指名板演,核对时说一说怎样想的?

2、明确:计算过程中,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算出结果。

七、方法推广。

1、出示:请用分数和分数相乘的方法计算下面各题

2、提示:整数都可以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3、学生尝试解答完成填空。指名板演。

4、追问:分数与分数相乘的计算方法适用于分数与整数相乘吗?为什么?

5、说明:分数乘法也可以像下面的这样计算,教师示范:

6、小结:今后计算分数乘法时,照上面的样子去做,而不必把整数改写成分母是1的分数,这样比较简便。

八、巩固练习,深化提高

1、完成“练一练”学生独立完成,四名学生板演。

交流时选择部分题目,让学生说一说计算过程。注意书写格式。

2、完成练习九第1题

3、完成练习九第3题学生独立判断,分析错误原因,并进行订正。

4、完成练习九第4题学生先直接在书上写出得数,再引导学生比较每组的两道题,说说计算的过程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

九、总结

本节课学习了分数乘分数,你有什么收获?我们是怎么得到这个计算方法的?

十、课堂作业:

练习九第2题、第5题。

课后反思

让学生充分体验还是落实基础知识?

整节课的大部分时间都是学生的探索、讨论活动:先让学生从情境问题,在解决现实问题的同时为后面的研究提供讨论的素材,有了研究素材后抽象出数学问题,让孩子们继续研究讨论提出猜想,最后在举例检验猜想后形成共识,得到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理解算理,由于学生的自主探索,化费了大量时间。

本节课时间安排已经很紧凑了,但时间还是没能合理安排。这一现象不仅使我想到: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我更注重的是怎样让孩子们参与学习的过程,如何让孩子们在探索中学习,很少考虑作业时间如何安排,经常让学生课后或中午去完成,加重了学生的负担。

那么,我们是让孩子们停下探究的脚步参与练习,草草收场去完成作业,还是让孩子们每节课都有探索、拓展的机会呢?

篇5: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新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9页“真分数和假分数”。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理解真分数、假分数的意义,能正确地区分真假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有效的数学活动,使学生经历探究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中学习,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让学生感受主动参与、合作交流的乐趣,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学习习惯,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

深入理解分数的意义,正确把握真分数和假分数的差别。

教学难点:

正确地表示假分数的意义。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图片、小黑板。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成语游戏

1.听成语,说分数:一分为二、百里挑一、十拿九稳、十全十美、百发百中。

老师说成语,学生说出相应的分数,师生共同评价。

2.复习“分数的意义”和“分数单位”。

设计意图:(我先设计一个猜数小游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然后又复习上节课的知识,为本节课的教学作铺垫。)

二、探究新知

1.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同学们,在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今天这节课我们将继续学习有关分数的知识“真分数和假分数”。看到这个课题,同学们可能有些疑惑,生活中的商品有真有假,怎么分数也有真有假呢?让我们一起来揭开这个谜,好吗?

2.看图写分数(课件出示)

学生独立写出分数,师巡视指导,指明说出分数的意义。

3.学生自学课本第69页。

4.引导学生将六个分数进行分类。

①学生分组进行分类。

②小组交流分类情况。

③组长汇报并说出分类理由。

第一种:三分之一、六分之五、四分之三分成一类,三分之三、四分之八、五分之十一分成另一类;

第二种:三分之一、四分之三、六分之五、三分之三分成一类,四分之八、五分之十一分成另一类;

第三种:三分之一、四分之三、六分之五分成一类,三分之三分成一类、四分之八、五分之十一分成另一类;

④教师用集合圈板书学生的分类。

⑤课件出示数学家的分类,教师点评,肯定学生的第一种分法。

5.精讲点拨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征。

①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在数学上它们有一个名称叫真分数。

②引导学生发现,像这样分子比分母大,分子与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假分数。

③屏幕出示概念,学生齐读。

④找生列举出几个真分数和假分数。

6.辨析真分数和假分数的特点。

①小组讨论:观察真分数和假分数它们有什么特征?真分数和假分数与1相比,是大于1还是小于1呢?为什么?

②学生结合实物图分组交流。

③汇报、引导小结。

真分数﹤1≤假分数

设计意图:(让学生按照自己的标准将复习中的分数进行分类,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采取让学生自学的方法,得出什么是真分数,什么是假分数。然后引导观察实物图,比较真分数、假分数的值与1的大小关系,从而掌握真假分数的特征。这一环节的设计充分发挥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培养学生的学习意识,提高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概括能力。)

三、巩固练习

1.基本练习

下面的分数哪些是真分数,哪些是假分数?

2.分层练习,巩固概念

判断:

(1)假分数都比1大。

(2)2/55/53/4这三个分数都是真分数。

(3)分母比分子大的分数是真分数。()

(4)假分数的分子不小于分母。()

3.拓展练习

分母是2、3、4、5的真分数分别有几个?真分数的个数与它的分母有什么关系?分母是6的真分数有几个?分母是10的呢?

让学生列举出所有分数,引导发现真分数的个数总比分母少1。

设计意图:(整个练习的设计由易到难,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能够得到不同的锻炼,既巩固了新知,又深化了新知,使数学教学变得更有活力、更有价值,从而达到学以致用的目的。)

四、梳理知识、总结升华:

1.说说你这节课的收获?

2.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你自己在这节课中的表现?

3.老师也用一个分数来评价一下同学们这节课的.表现。

老师今天告诉同学们一个成功的秘密,想知道吗?(1/100的天才+99/100的努力=100/100的成功)祝同学们在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有更大的收获,有更优异的表现!

设计意图:(该环节是梳理新知,对照目标,反馈评价,提高教学效益,培养学生归纳小结的良好习惯。)

五、布置作业

小组合作,以本节课所学知识为主,为下节课设计一组复习题。

设计意图:(让学生小组合作设计复习题,既培养了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意识,又加深了对新知识的理解掌握。)

六、板书设计

真分数和假分数

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小于1)

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分母:2345678910

真分数个数:123456789

真分数的个数总比分母少1。

设计意图:(将本节课的知识点以科学、合理、简捷的结构呈现出来,突出了本节课的重点,便于学生回顾和梳理所学知识,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

篇6: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准备

1.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意义,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法则,学会分数乘分数的简便计算。

2、过程与方法:

通过迁移、类推、归纳、交流等数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类推、归纳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分数乘分数的应用的广泛事例,对学生进行学习目的性教育,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和兴趣。

2.教学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

2、教学难点:

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3.教学用具

多媒体设备

4.标签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入

1、先说说下面算式的意义,再计算。

2、学校菜园有一块3公顷的菜地,种的土豆和玉米各占,种土豆和玉米各有多少公顷?

学生口算答案,并反馈交流列式依据和计算方法,教师注意总结完善。

3、引入新课

看来同学们对分数乘整数的计算意义和方法掌握的很好,如果我们把“3公顷”换成“公顷,那这个题又怎么解决呢?

(1)学生尝试、交流,并请同学板演。

想一想:

类比,得出结论:它们的意义完全一样,都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3)揭示课题,这个

乘分数(板书)。 算式改如何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研究研究:分数

(二)动手操作、探究算理

1、提问:究竟等于多少呢?

2、提出操作要求:这张纸代表面积是1公顷菜地。请你们小组合作用量一量、分一分、涂一涂的方法,说明的答案。

3、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4、小组汇报研究成果。

先把整张纸对折,纸就被平均分成两份,每一份是这张纸的

,再把这部分平均分成3份,涂出其中的1份,这1份就占整张纸的

5、结合课件演示进行归纳。

用课件演示涂色过程:我们先把这张纸平均分成2份,1份是这张纸的 ,又把这

3=6份,1份是这张纸的`平均分成3份,也就是把这张纸平均分成了2× 。由此可

以得到:

6、小组讨论并操作:计算玉米地的面积。

7、小结分数乘分数的算理和算法。

请学生总结,多请几个学生相互完善,最后教师完整表述。

得出结论: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三)归纳总结

1、举例验证:

其他的分数乘分数,是否也是如此呢?你能否举出一个你喜欢的例子来证明一下? 学生举例,教师板演。

这些例子都能说明: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

1、归纳总结,抽象概括

分数乘分数,用分子相乘的积作分子,分母相乘的积作分母,能约分的要约分。(板书)

这样的例子举不胜举,你能不能用一个方法把他们快速的表示出来呢?

用字母:

(四)用字母:学生自读教材,巩固知识。

师巡视,指导。对于还没完全掌握的学生单独指导。

(五)实践运用,巩固提高

1、只列式,不计算。

3、一面墙的面积是20平方米,已经刷完了整个墙面的,已经刷完的面积是多少平方米?

(平方米)

答:已经刷完的面积是平方米。

篇7:分数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科书第45-46页的例4、例5及相应的“试一试”,完成随后的“练一练”和练习九第1-5题。

教学目标:

1、通过例题的直观操作,理解分数与分数相乘的意义,初步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

2、在探究活动中,让学生运用已有知识和经验,主动进行分析、观察、猜想验证、比较、归纳的过程,进一步发展学生初步的演绎推理和合情推理能力。

3、使学生通过学习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间的内在联系,感受数学知识和方法的应用价值,提高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探索并掌握分数乘分数的计算方法,能正确计算。

教学难点:理解分数乘分数的算理。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250千克的2/5是多少?

2.3米的5/9是多少?

指名口答

小结: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二、探究

1.学习例4

(1)创设情境:小明和小强是好朋友,小明到小强家去做客。小强请小明吃西瓜,他先切了一半留给爸爸妈妈,两人吃的各占了西瓜的一半的一半。请问:小明吃了整个西瓜的几分之几?

指名口答

画图理解:涂色部分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又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也就是求1/2的1/2是多少,可以怎样列式?你能列算式吗?

明确: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用乘法计算。

(2)继续创设情景:爸爸下班回来渴了,也吃了些西瓜,吃了这个西瓜的几分之几呢?

你能从图上看出来吗?

涂色部分是这个圆的几分之几?画斜线部分占1/2的几分之几?又是整个圆的几分之几?

同桌互相说一说,全班交流。

求1/2的3/4是多少,可以列怎样的算式。

(3)读两个乘法算式,仔细观察一下这两个算式与已学过的乘法算式有什么不一样?

(4)揭示课题。

(5)大胆猜测:分数与分数相乘应该怎样计算?

2、学习例5

(1)出示第一个算式:2/3×1/5,你会计算2/3×1/5的积吗?尝试计算。交流计算结果。怎样证明计算结果是正确的呢?

篇8:分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认识分数”是学生在学习整数、小数之后关于“数的认识”的又一次扩展。这种认识是和“平均分”经验分不开的。学生在正式学习分数之前,一些简单的分数已经出现在他们的口头语言之中。只是他们没有想过如何写分数,分数表示什么。本节课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分数。教材从学生熟悉的数学事实---分苹果出发,安排了分一分、涂一涂、折一折、认一认、说一说、练一练等内容。目的使学生在熟悉并感兴趣的情境中,通过动手操作、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为以后学习更复杂的分数知识打好基础。研读教材后,我认为本节课的主旨是引导学生结合具体的情境和操作过程来理解简单的分数意义,渗透数形结合的思想。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结合具体情境与直观操作,初步理解分数的意义,体会分数的必要性;能用实际操作的结果表示相应的分数;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能正确读、写分数,表示简单的分数。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分析、比较、小组讨论等活动,引导学生认识分数,培养学生能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到分数在实际生活中的必要性,感受数学与生活的联系,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

教学重难点:

重点:理解分数意义,会读写简单分数,认识分数各部分的.名称。

难点:在观察、操作、分析、比较中理解分数的意义。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长方形、正方形、圆、学习纸各一张、尺子、彩笔等;

教学活动: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谈话导入:

师:你们喜欢猜谜语吗?

出示谜语:八字下面藏把刀。

揭示谜底:分

师:看到“分”字,你想到了什么?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分一分”。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回答问题。预设:学生可能想到:分东西、一分钱、一分钟、分米、平均分等。找准教学的切入点,引导学生从分字联想到分东西,自然导入课题。

动手实践合作探究

1、认识分数

活动一:分苹果

(1)把6个苹果分给两个人,平均每人分个。4个?2个呢?

怎么分?算式怎么表示?

(2)1个呢?

(3)演示随意分,产生矛盾。

(4)把一个苹果平均分成两份,怎样表示半个或一半?

揭示课题:认识分数

2、认识

活动二:把1张正方形的卡纸平均分成2份,怎样来分?

(1)追问:为什么要对折?

(2)提问:涂得部分是这张正方形卡纸的多少?

(3)小结。

3、认识几分之一。

活动三:认识了二分之一,其他的分数怎么表示出来?

(1)怎么表示?

(2)这个分数表示的意义。

(3)小结。

(1)学生看图叙述图意。列算式表示。

(2)发现问题,思考:怎么表示?如何来分?

(3)体验随意分的不公平,讨论碰撞:如何平均?

(4)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表示:

预设:文字、画图、小数0.5、算式、分数等等。

齐读课题。

(1)尝试动手,折一折。

(2)涂一涂、画一画。

(3)交流:把这张正方形的卡纸平均分成2份,其中涂色部分就是这张卡的1/2。一半也可以用1/2来表示。

(1)同桌交流。

(2)动手实践,方法分享:

预设:把1张正方形的纸平均分成3分,每份是它的三分之一。

把1张正方形的纸对折再对折,每份是它的四分之一。

由于苹果总量的变化,引起每人得到苹果的个数变化,自然引出分数。

追问“为什对折?”,强化学生对“平均分”的理解。

4、认识几分之几

活动四:创造出三角形、长方形、正方形的几分之几,并涂色表示。

5.体会“分一分”

(1)把一根棒棒糖都可以怎么平均分?

(2)观察:你发现了什么?学生动手折、涂,

尝试用分数表示涂色部分。

预设:

(1)交流:把一根棒棒糖平均分成2份、3份、4份、5份

(2)碰撞、发现:

预设: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几份,取1份是它的几分之一,取几份是它的几分之几。可能还发现:同样长的棒棒糖分的份数越多,每份越少。

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的机会。

学生经历动手涂色→思考分数→尝试自己写出分数。

(1)演示分数的产生。

(2)分子、分母、横线分别表示什么?

(3)谁会读这个分数?

(4)谁会写分数?

(1)了解分数的产生。

(2)认识分数的分子、分母以及表示的意义。

(3)读出分数,

(4)书空分数。数形结合,理解分子、分母、分数线各表示什么?加深对分数意义的理解。

联系实际你能说一个在生活中见过或用过的分数吗?预设:一块饼吃了三分之一等体会分数就在身边。

发散思维

1、课本“练一练”习题。

2、用分数表示图中的涂色部分,对吗?说说理由

3、想一想:

兔子送萝卜。请问:它们拿走的一样多吗?

4、走进生活中的分数。

学生独立思考,互相交流,并充分说明理由。

在正确判断的基础上,用语言完整地说出来。练就学生是否了解分数的意义与平均分的联系。

创设情境激发学生兴趣,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增强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

归纳小结布置

作业师:这节课你最大的收获是什么?还有什么疑问?你觉得自己的表现怎么样?

学生畅谈收获。引导学生学会反思,关注学生的情感。

课后作业:

课本68页涂一涂。69页习题填在书上。从生活情境中找出它的数学价值,并应用到本节课的学习中。

篇9:分数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分数的知识点总结

关于分数的知识点总结: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比较分数的大小:

⑴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

⑷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⑴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⑶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6、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⑴ 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⑵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⑶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7、约分和通分

⑴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⑵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⑶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⑷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⑸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8、倒 数

⑴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⑵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⑶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9、认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

真分数:分数的分子小于分母。真分数都比1小

假分数:分数的分子大于或等于分母。假分数等于或大于1

带分数:由整数和真分数组成的分数。

10、假分数、带分数和整数之间的互化。

假分数——整数。假分数的分子是分母的整倍数,分子除以分母所得的商就是整数。

整数——假分数。任何整数都可以写成假分数,由要求的分母作分母,分母与整数的乘积作分子。

假分数——带分数。由分子除以分母,商是带分数的整数部分,余数是带分数的分子。

带分数——假分数。分母不变,整数部分乘分母再加上带分数的分子作为假分数的分子。

11、认识最小公倍数

几个数公有的倍数叫这几个数的公倍数,其中最小的那个公倍数叫这几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涉及到异分母分数比较大小或计算时,需要先通分。如何找到两个异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呢?需要考虑一下几种情况:

当两个数是互质数的时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就是两个数的乘积。

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就是1

当两个数有倍数关系时,比较大的数是这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比较小的数是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

其他情况可以利用短处法找到两个数的最小公倍数。

12、无论是分数之间的互化或是分数计算。最终结果都要让分数化为最简分数。

当分母分数相加减时,通分时的分母如果是最小公倍数,那么最终的结果应该是一个最简分数。所以,尽量通分时用最小公倍数作分数的分母。

篇10:6年级分数知识点总结

6年级分数知识点总结

1、分数的意义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这样的一份或者几份的数叫做分数。

在分数里,中间的横线叫做分数线;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母,表示把单位“1”平均分成多少份;分数线下面的数叫做分子,表示有这样的多少份。

把单位“1”平均分成若干份,表示其中的一份的数,叫做分数单位。

2、分数的读法:读分数时,先读分母再读“分之”然后读分子,分子和分母按照整数的读法来读。

3、分数的写法:先写分数线,再写分母,最后写分子,按照整数的写法来写。

4、比较分数的大小:

⑴ 分母相同的分数,分子大的那个分数就大。

⑵ 分子相同的分数,分母小的那个分数就大。

⑶ 分母和分子都不同的分数,通常是先通分,转化成通分母的分数,再比较大小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小学数学(分数)知识点总结。

⑷ 如果被比较的`分数是带分数,先要比较它们的整数部分,整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如果整数部分相同,再比较它们的分数部分,分数部分大的那个带分数就大。

5、分数的分类

按照分子、分母和整数部分的不同情况,可以分成:真分数、假分数、带分数

⑴ 真分数:分子比分母小的分数叫做真分数。真分数小于1。

⑵ 假分数:分子比分母大或者分子和分母相等的分数,叫做假分数。假分数大于或等于1。

⑶ 带分数:假分数可以写成整数与真分数合成的数,通常叫做带分数。

6、分数和除法的关系及分数的基本性质

⑴ 除法是一种运算,有运算符号;分数是一种数。因此,一般应叙述为被除数相当于分子,而不能说成被除数就是分子。

⑵ 由于分数和除法有密切的关系,根据除法中“商不变”的性质可得出分数的基本性质。

⑶ 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乘以或者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这叫做分数的基本性质,它是约分和通分的依据。

7、约分和通分

⑴ 分子、分母是互质数的分数,叫做最简分数。

⑵ 把一个分数化成同它相等但分子、分母都比较小的分数,叫做约分。

⑶ 约分的方法:用分子和分母的公约数(1除外)去除分子、分母;通常要除到得出最简分数为止。

⑷ 把异分母分数分别化成和原来分数相等的同分母分数,叫做通分。

⑸ 通分的方法:先求出原来几个分母的最小公倍数,然后把各分数化成用这个最小公倍数作分母的分数。

8、倒 数

⑴ 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⑵ 求一个数(0除外)的倒数,只要把这个数的分子、分母调换位置。

⑶ 1的倒数是1,0没有倒数

篇11:分数应用题知识点总结

分数应用题知识点总结

整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结构类型

(一)求甲是乙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解法:甲数除以乙数

例:校园里有杨树40棵,柳树有50棵,杨树的棵树占柳树的百分之几?(或几分之几?)

(二)求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的应用题。

解答分数应用题,首先要确定单位“1”,在单位“1”确定以后,一个具体数量总与一个具体分数(分率)相对应,这种关系叫“量率对应”,这是解答分数应用题的关键。

求一个数的几倍(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用乘法,单位“1”×分率=对应数量

例:六年级有学生180人,五年级的学生人数是六年级人数的6(5)。五年级有学生多少人?

180×6(5)=150

(三)已知甲数的几倍(或几分之几或百分之几)是多少,求甲数(即求标准量或单位“1”)的应用题。

解法: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

例:育红小学六年级男生有120人,占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的5(3). 六年级参加兴趣活动小组人数共有学生多少人?

120÷5(3)=200(人)

解分数应用题注意事项:

(1)找单位“1”的方法:从含有分率的句子中找,“的”前或“比”后的规则。当句子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把原来的量看做单位“1”。 当关键句中的单位“1”不明显时,要把关键句补充完整,补充成“谁是谁的几分之几”或“甲比乙多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的形式。

“甲比乙多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多的数占乙的几分之几;“甲比乙少几分之几”表示甲比乙少数占乙的几分之几。

(2)找到单位“1”后,分析问题,已知单位“1”用乘法,未知单位“1”用除法(注意:求单位“1”是最后一步用除法,其余计算应在前)。

数量关系: 单位“1”×对应分率=对应数量;

对应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量。

(3)单位“1”不同的两个分率不能相加减,解应用题时应把题中的不变量做为单位“1”,统一分率的单位“1”,然后再相加减。

(4)单位“1”的特点:

①单位“1”为分母;

②单位“1”为不变量。

(5)“已知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求这个数”的解题方法:可以用列方程的方法来解,也可以直接用除法。

①设单位“1”的量为x,列方程解答。

②对应数量÷对应分率=单位“1”的总数量。

(6)工程问题:把工作总量看作单位“1”,

工作效率=1/工作时间

注:在单位换算中,要弄清需要换算的单位之间的进率是多少。

认识比

1、比的意义:比表示两个数相除的关系。

2、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a:b=a÷b=a/b(b≠0)

相互关系区别

比前项比号(:)后项比值关系

分数分子分数线(-)分母分数值数

除法被除数除号(÷)除数商运算

3、比值:比的前项除以比的后项,所得的商就叫比值。

注:比值是一个数,可以是整数、分数、小数,不带单位名称。

4、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或除以一个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5、最简整数比:比的`前项和后项是互质数。也就是比的前项和后项除了1意外没有其它公因数。

6、化简:运用比的基本性质对比进行化简,方法:先把比的前、后项变成整数,再除以它们的最大公因数。

注:化简比和求比值是不同的两个概念【意义不同,方法不同,结果不同】

7、按比例分配问题:将一个数量按照一定比例,分成几个部分,求每个部分是多少,这类问题称为按比例分配问题。

解决方法:先求出总份数,再求各部分数占总数的几分之几,转化成分数乘法来计算。

分数乘法的计算方法:

(1)分数与整数相乘:用整数与分数的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分数的分母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或者先将整数与分数的分母进行约分,再应用前面计算法则。

注:【任何整数都可以看作为分母是1的分数】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作为分子,用分母相乘的积作为分母,最后约分成最简分数。

(3)分数连乘:通过几个分数的分子与分母直接约分再进行计算。

篇12: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分数除法知识点总结

一、分数除法的意义:

分数除法是分数乘法的逆运算,已知两个数的积与其中一个因数,求另一个因数的运算。

二、分数除法计算法则:除以一个数(0除外),等于乘上这个数的倒数。

1、被除数÷除数=被除数×除数的倒数。

2、除法转化成乘法时,被除数一定不能变,“÷”变成“×”,除数变成它的倒数。

3、分数除法算式中出现小数、带分数时要先化成分数、假分数再计算。

4、被除数与商的变化规律:

①除以大于1的数,商小于被除数:a÷b=c当b>1时,c(a≠0)

②除以小于1的数,商大于被除数:a÷b=c当b<1时,c>a(a≠0

b≠0)

③除以等于1的数,商等于被除数:a÷b=c当b=1时,c=a

三、分数除法混合运算

运算顺序:

①连除:属同级运算,按照从左往右的顺序进行计算;或者先把所有除法转化成乘法再计算;或者依据“除以几个数,等于乘上这几个数的积”的简便方法计算。加、减法为一级运算,乘、除法为二级运算。

②混合运算:没有括号的先乘、除后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里面,再算括号外面。

四、比:两个数相除也叫两个数的比

1、比式中,比号(∶)前面的数叫前项,比号后面的项叫做后项,比号相当于除号,比的前项除以后项的商叫做比值。

2、比表示的是两个数的关系,可以用分数表示,写成分数的形式,读作几比几。

注:区分比和比值:比值是一个数,通常用分数表示,也可以是整数、小数。比是一个式子,表示两个数的关系,可以写成比,也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

3、比的'基本性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以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比值不变。

3、化简比:化简之后结果还是一个比,不是一个数。

(1)、用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2)、两个分数的比,用前项后项同时乘分母的最小公倍数,再按化简整数比的方法来化简。也可以求出比值再写成比的形式。

(3)、两个小数的比,向右移动小数点的位置,也是先化成整数比。

4、求比值:把比号写成除号再计算,结果是一个数(或分数),相当于商,不是比。

五、分数除法和比的应用

1、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

2、未知单位“1”的量,用除法或列方程解答。

3、分数应用题基本数量关系(把分数看成比)

(1)关于甲是乙的几分之几,可以用下面方法解决问题:。

甲=乙×几分之几

乙=甲÷几分之几

几分之几=甲÷乙

(2)关于甲比乙多(少)几分之几。可以用下面方法解决问题:

A 差÷乙=(“比”字后面的量是单位“1”的量)

B 多几分之几

C 少几分之几

D 甲=乙±差=乙±乙×=乙±乙×=乙(1± )

E 乙=甲÷(1±)

(多是“+”少是“–”)

4、按比例分配:把一个量按一定的比分配的方法叫做按比例分配。

5、画线段图:

(1)找出单位“1”的量,先画出单位“1”,标出已知和未知。

(2)分析数量关系。

(3)找等量关系。

(4)列方程。

篇13: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

分数乘法知识点总结

一、分数乘法

(一)分数乘法的意义

1、分数乘整数与整数乘法的意义相同。都是求几个相同加数的和的简便运算。

例如:65×5表示求5个65的和是多少? 1/3×5表示求5个1/3的和是多少?

2、一个数乘分数的意义是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例如:1/3×4/7表示求1/3的4/7是多少。

4×3/8表示求4的3/8是多少.

(二)、分数乘法的计算法则

1、分数与整数相乘:分子与整数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不变。(整数和分母约分)

2、分数与分数相乘:用分子相乘的积做分子,分母相乘的积做分母。注意:当带分数进行乘法计算时,要先把带分数化成假分数再进行计算。

3、为了计算简便,能约分的要先约分,再计算。(尽量约分,不会约分的就不约,常考的质因数有11×11=121;13×13=169;17×17=289;19×19=361)

4、小数乘分数,可以先把小数化为分数,也可以把分数化成小数再计算(建议把小数化分数再计算)。X|k | B| 1 .   c|O  |m

(三)、乘法中比较大小的规律

一个数(0除外)乘大于1的数,积大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小于1的数(0除外),积小于这个数。

一个数(0除外)乘1,积等于这个数。

(四)、分数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和整数的运算顺序相同。整数乘法的交换律、结合律和分配律,对于分数乘法也同样适用。

乘法交换律: a × b = b × a

乘法结合律: ( a × b )×c = a × ( b × c )

乘法分配律: ( a + b )×c = a c + b c

二、分数乘法的解决问题(已知单位“1”的量(用乘法),即求单位“1”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1、画线段图:(1)两个量的关系:画两条线段图,先画单位一的量,注意两条线段的左边要对齐。(2)部分和整体的`关系:画一条线段图。

2、找单位“1”: 单位“1” 在分率句中分率的前面;

或在“占”、“是”、“比”“相当于”的后面。

3、写数量关系式的技巧:

(1)“的” 相当于 “×” ,“占”、“相当于”“是”、“比”是 “ = ”

(2)分率前是“的”字:用单位“1”的量×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20,甲数的1/3是多少?列式是:20×1/3

4、看分率前有没有多或少的问题;分率前是“多或少”的关系式:

(比少):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甲数是50,乙数比甲数少1/2,乙数是多少?

列式是:50×(1-1/2)

(比多):单位“1”的量×(1+分率)=具体量

例如:小红有30元钱,小明比小红多3/5,小红有多少钱?

列式是:50×(1+3/5)

3、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用 一个数×几倍;

4、求一个数的几分之几是多少: 用一个数×几分之几。

5、求几个几分之几是多少:用几分之几×个数

6、求已知一个部分量是总量的几分之几,求另一个部分量的方法:

(1)、单位“1”的量×(1-分率)=另一个部分量(建议用)

(2)、单位“1”的量-已知占单位“1”的几分之几的部分量=要求的部分量

例如:教材15页做一做和16页练习第七题(题目中有时候会有这种题的关键字“其中”)

分数乘法练习课 教案教学设计(人教版六年级上册)

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教案及反思

人教版分数除法二教学设计

分数和小数的互化(人教版五年级教案设计)

分数通分说课稿

五年级下册数学总结

五年级数学分数意义说课稿

小学六年级数学常态课总结

第五章分数的加法和减法练习十九教案 (人教新课标五年级下册)

人教版分数除法应用二教学设计

分数教学总结
《分数教学总结.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分数教学总结(共13篇)】相关文章:

分数乘法人教版教学设计2022-10-13

分数与除法教学设计 (北师大版五年级上册)2022-07-31

新苏教版分数的意义的说课稿2023-09-11

六年级数学科工作总结2022-12-15

人教版分数除法教学设计2024-05-09

分数除法的应用教学设计人教版2023-08-17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2022-05-06

分数的再认识说课稿2022-12-12

五年级数学下册教学总结2023-06-27

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设计2023-04-27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