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兰诗成语(整理3篇)由网友“unnu”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木兰诗成语,希望大家喜欢阅读!
篇1:木兰诗的成语
【扑朔迷离】
出自《木兰诗》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解释: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造句:敌军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
侦探小说中扑朔迷离的情节让我一头雾水,完全忘记了如何思考。
【磨刀霍霍】
出处 《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解释:原意用力磨刀,发出霍霍声响。常用来形容为做好某一件事而提前做充分的准备、跃跃欲试的样子。也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造句:这路敌人磨刀霍霍,马上就要行动了。
木兰诗的思想感情
《木兰诗》是中国古典诗歌中一首脍炙人口的优秀诗篇。它以浓挚的感情和铺叙、对照、渲染的表现手法,集中地描绘了一个平凡的女子──木兰代父从军和她解甲还乡的不平凡的经历。木兰不一定实有其人,可是,女扮男装却实有其事。木兰不过是这些女子中的一个代表而已。木兰的悲欢离合,是富有戏剧性的。因此,千百年来,她的感人的事迹在群众中流传不息。《木兰诗》究竟表现了一种什么思想倾向呢?
这首诗一开头,它就把读者吸引到它所描写的场面中了。木兰平日织布时发出的“机杼声”,已经被她的声声叹息所代替。原因是可汗“沙场秋点兵”,老父名在军籍,家中没有长男,怎能不使木兰焦虑、愁闷?但她终于做出“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的勇敢的抉择。
木兰从军,是迫不得已的,也是不合法的。当她一旦做出“从军”的抉择,她的态度则是积极的,这从她四处购置行装的繁忙情景就形象地表现出她的主动性和坚决性。木兰初次远离家园,异乡的山山水水,都会触动她的思亲之情。诗中对此的描写是真挚的,也是非常感人的。从军,使木兰得到同男子一样可以施展智慧和才能的良机,十年的战火考验,使她从一个善良、热情、能干的闺中少女,成为一名建立战功的“壮士”,这是一个多么巨大的变化啊!
战争,赢得了胜利,也赢得了和平。环境变了,木兰何去何从?她有不可明言的苦衷,在论功行赏的大典礼中,由于她是一个女子,不配得到自己应有的荣誉。她只有辞受封爵,走上解甲还乡的惟一道路。无名氏作者认为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所以用欢快的笔调描写木兰骨肉团聚的欢乐,让她在“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之后,以女子的面目出现在同伴的面前。作者可贵的是,最后用兔子跑在一起,难辨雌雄的隐喻,说明女子如果有施展抱负的机会,她们的智慧、胆略和才能并不比男子逊色。
这样描写木兰的从军与还乡,表现了作者的进步的思想倾向。问题在于我们如何正确地去分析作者所反映出来的这种社会现象。有人认为,木兰还乡是她不慕功名富贵,是反映了劳动人民热爱劳动的本色。我认为,这种看法是不正确的。
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女子作男儿”,除了木兰,还有一个黄崇嘏。谢枋得在《碧湖杂记》中把她俩的事迹当做奇闻逸事加以记叙。木兰是在战场上杀出来的女英雄,她“不受封爵而归”;黄崇嘏是五代时期蜀国的女子,她女扮男装,在蜀相周庠的府中做掾属。因她“吏事明敏,胥吏畏服”,而被周庠看中,“欲妻以女”。弄得黄崇嘏啼笑皆非,只好讲明自己是个女子,一走了之。
女扮男装,在封建制度下被人视为反常的现象。“男治乎外,女治乎内”是封建礼法的一条戒律。木兰可以在非常时期秘密代父从军,并发挥出她那潜在的智谋和才能。不然的话,所谓“牝鸡司晨”的恶名就会落在她的身上。木兰和《木兰诗》的作者都无法改变这种命运。
封建礼法加在妇女身上的镣铐是难以解脱的。清代的女词人王筠在《鹧鸪天》中痛感自己不能像木兰、崇嘏那样一显身手(“木兰崇嘏事无缘”),只好在她的弹词《繁华梦》里让女主人公登上艺术舞台(“好将心事付梦诠”),来抒发她那埋藏在胸中的人生理想。
由此可见,木兰的还乡,决非什么不慕功名富贵的问题,也不是什么热爱劳动的问题,而是封建社会压迫、歧视妇女的必然结局。
《木兰诗》的作者不可能明确地认识到这一点。但是,他从木兰所走过的和平──战争──和平的曲折的生活道路,不自觉地反映了木兰在特殊条件下所创造的奇迹,并热情地歌颂了它。这正是作者忠于现实生活的表现,也是和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相通的。
《木兰诗》的思想倾向是什么?用一句话来表述,就是它对于普通女子所禀赋的智慧和才能表示了肯定和赞赏的态度。而且也要看到,这种态度是寓于烘托(“火伴皆惊忙”)、隐喻(“双兔傍地走”)等描写中自然流露的。直到明朝末年,人们才能用“海内灵秀或不钟男子而钟女人”这类明确的语言把它说出来。但是,在《木兰诗》中,却没有明朝人那种明显的尊女卑男、矫枉过正的倾向。而明朝人对于妇女潜在的智慧、才能和力量做出那样大胆的估计,除了当时的社会生活条件外,从历史思想源流来看,《木兰诗》是有启蒙作用的。
篇2:木兰诗成语扑朔迷离
基本释义
【释义】扑朔:扑腾的意思;原意指把兔子耳朵提起,雄兔扑腾,雌兔眯眼,可是在地上跑的时候就雌雄难辨了。后来形容事物错综复杂,不容易看清真相。
【近义】眼花缭乱、千头万绪、虚无缥缈、空中楼阁、错综复杂。
【反义】一清二楚、一目了然 、显而易见、不言而喻。
【用法】现多用来形容事情杂乱;一般作谓语、定语。
【结构】联合式。
【出处】
① 清 梁绍壬 《两般秋雨Q随笔・无题诗》:“钩c格磔浑难语,扑朔迷离两不真。”
② 端木蕻良 《曹雪芹》第二三章:“只见他们一色戎装,红缨银枪相映生辉,踩着鼓点,操练起来,由慢而快,扑朔迷离,看得人眼花缭乱。”
③ 王蒙 《歌神》:“这些传说尽管扑朔迷离,却唤起了我的希望。”
④ 李二和《远行》:“远行人孤独的坐在码头上,遥望着烟霞迷漫的远山和扑朔迷离的河面与神秘的星夜出神。酒鬼上来,他腰挂盛酒的葫芦。”
⑤北朝民歌《木兰辞》(又名木兰诗或木兰歌):“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bàng)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典 故
古时候,有个女孩叫花木兰,她是个非常勤劳孝顺的姑娘。 木兰织得一手好布,每天,她总是天刚刚亮,就把自己关在织房里精心地纺线织布。 有一天,她却一直留在自己的闺房,坐在窗前叹气。她的母亲觉得很奇怪,就问她有什么心事。 木兰在母亲的一再追问下,不得不说:“没有什么心事,只是昨晚看见国王征兵的文书,那上面有父亲的名字,可是父亲的年纪大了,已经禁不起征战的辛劳,小弟弟年龄又小,不能代替。女儿我就为这件事焦急。”,停了一会儿,木兰又说:“我从小跟父亲练就一身好武功,可以替父亲去从军。”,母亲为难地说:“可你是个女孩,怎么能去从军呢?”,木兰坚定地说:“我有办法。”,征期到了,花木兰女扮男装告别了父母,随大军到了边塞作战。 战争中,木兰表现得很勇敢,立了很多大功。经过十多年的艰苦战斗,,战争终于结束,木兰胜利归来。论功行赏,皇帝要赏给木兰很多钱物,并封她为尚书郎。 但是木兰说:“感谢皇上恩典,但我不想做官,只求皇上允许我回到故乡与父母团聚。”皇上答应了木兰的请求。 木兰回到家,立刻来到自己房里,换上女孩穿的衣服,梳好辫子,戴上花,露出自己原来女孩的模样走出来。送木兰回来的同伴们一见,都十分惊奇地说:“哎呀,同行这么多年,怎么不知你是个女孩。”,后来有人为此写了一首《木兰诗》,诗的最后几句是:,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意思是:提着兔子的耳朵悬在半空时,雄兔两只前脚时时动弹,雌兔两只眼睛时常眯着,所以容易辨认。如果两只兔子贴着地面并排跑,谁能分辨出哪一个是雄兔、哪个是雌兔呢?,这个成语指事物在人心目中模糊不清、难以看清真相。
[木兰诗成语扑朔迷离]
篇3:木兰诗的成语
木兰诗的成语
【迷离扑朔】
读音: mí lí pū shuò
释义: 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出自: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补语;用于男女不分的场合
近义词: 迷离恍惚 扑朔迷离
反义词: 泾渭分明
【扑朔迷离】
读音: pū shuò mí lí
释义: 指难辨兔的雌雄。形容事情错综复杂,难以辨别清楚。
出自: 《乐府诗集·横吹曲辞五·木兰诗》:“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造句: 敌军却始终扑朔迷离,不知我军主力所在。(杨至城《巧使敌人就范》)
用法: 联合式;作谓语、定语;形容事情杂乱
近义词: 虚无飘渺 眼花缭乱
反义词: 一清二楚
【磨刀霍霍】
读音: mó dāo huò huò
释义: 现多形容敌人在行动前频繁活动。
出自: 《乐府诗集·木兰诗》:“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用法: 主谓式;作谓语、宾语、状语;含贬义
★ 木兰诗默写题
★ 木兰诗同步测试题
★ 木兰诗古文阅读
【木兰诗成语(整理3篇)】相关文章:
裙带诗阅读题及答案2023-06-20
木兰诗阅读试题2024-03-14
木兰诗中边塞夜景的句子2023-09-26
木兰诗阅读理解及答案2023-06-20
《木兰诗》导学案(七年级下册)2022-12-14
《诗》基础知识填空题2022-09-05
《木兰诗》(北朝民歌)教案 (长春版七年级上册)2022-10-21
铁杵成针教学设计一等奖2022-06-20
《木兰诗》导学案(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下册)2023-02-08
木兰诗文言文重点词2023-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