裙带诗阅读题及答案(精选9篇)由网友“敦叔”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裙带诗阅读题及答案,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篇1:裙带诗阅读题及答案
裙带诗阅读题及答案
裙带诗
韩希孟①
我质本瑚琏,宗庙供蘋蘩。
一朝婴②祸难,失身戎马间。
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
长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
【注】①韩希孟:襄阳贾尚书子贾琼之妻,聪颖有诗才。元兵攻破岳阳,掳之欲献其主司。在押解途中,她赴水而死,裙带中被发现一诗,是为“裙带诗”。②婴:缠系,引申为遭受、身陷。
14. 下列对这首宋诗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 “瑚琏”,本是宗庙祭器,这里借此比喻出身高贵或才质不凡。诗人借“瑚琏”表明自己高贵的身份。
B. “蘋蘩”,古代女之将嫁,必采蘋藻合鱼为牲,先礼于宗庙。此句照应首句中的瑚琏祭器,又说明自己已结婚。
C. 第二联写这位出身高门的新婚贵妇,竟陷身虎口,遭此厄难,而不能被国家庇护,这岂不是人可悲,国也可悲吗?
D. “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两句写出了诗人虽然身入敌人之手,宁可血染刀刃死去也决不叛变投敌的报国之志。
E. “汉上有王猛,江南无谢安”两句用了前秦王猛和东晋谢安两人的典故,是说元朝和南宋皆因得良将兴邦,遇权奸误国。
15. 诗歌最后两句“长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
【答案】
14. DE
15. ①照应第三联“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使全诗在结构上显得非常完整。②抒发诗人的悲愤之情。自己遭到的祸难,十分痛苦;想到家国之痛,更使她满腔悲愤,满腔怨恨。③有力地突出了诗人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
【解析】
14. 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赏析能力。题干要求选出“对这首宋诗的内容和技巧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D项,“宁可血染刀刃死去也决不叛国投敌的报国之志”说法错误,应是“宁可血染刀刃也决不受枕席之辱的贞烈决心”;E项,“是说元朝和南宋皆因得良将兴邦,遇权奸误国”说法错误,应是元蒙政权得良将兴邦,南宋没有谢安这样的人才。故选DE。
15. 试题分析:题干是“诗歌最后两句‘长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在全诗中有何作用?请简要分析”,是考查学生把握诗句作用能力。诗句的作用可根据其所在的位置,从内容和结构两个方面去考虑作答。本诗首联说明自己是出身高贵才能不凡,且已经结婚。第二联写自己作为出身高门的新婚贵妇,竟陷身虎口,遭此厄难,而不能被国家庇护,这岂不是人可悲,国也可悲吗?第三联联写自己虽然身入敌人之手,宁可血染刀刃死去也决不叛变投敌的报国之志。第四联运用前秦王猛和东晋谢安两人的典故,说元蒙政权得良将兴邦,南宋没有谢安这样的人才,国家没落走向灭亡,第五联写自己遭到的祸难,十分痛苦;想到家国之痛,更使她满腔悲愤,满腔怨恨。痛哭投身洪流。根据以上分析,最后一联“长号赴洪流,激烈摧心肝”作用,内容上,写诗人遭到的祸难,十分痛苦;想到家国之痛,更使她满腔悲愤,满腔怨恨,抒发诗人的悲愤之情,有力地突出了诗人的刚烈性格和反抗精神。结构上,照应第三联“宁当血刃死,不作衽席完”。
篇2:《木兰诗》阅读题及答案
《木兰诗》阅读题及答案
《木兰诗》原文
卿卿复卿卿,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
问女何所思,问女何所忆。女亦无所思,女亦无所忆。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军书十二卷,卷卷有爷名。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旦辞黄河去,暮至黑山头,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木兰诗》阅读题
一、解释下列加点的词:
⑴木兰当户织 ⑵不闻机杼声 ⑶惟闻女叹息。⑷问女何所忆 ⑸昨夜见军帖 ⑹军书十二卷 ⑺愿为市鞍马 ⑻旦辞爷娘去⑼万里赴戎机 ⑽关山度若飞 ⑾朔气传金柝
二、一词多义:
⑴市 ①愿为市鞍马 ⑵机 ①万里赴戎机 ⑶买 ①东市买骏马
②东市买骏马 ②不闻机杼声 ②欲买舟而下
三、划分朗读节奏: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默写填空:
⑴木兰替父从军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
⑵描写宿营地空寂荒凉的句子是____________。
⑶概括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的句子是______。
⑷形象概括木兰从离家出征至凯旋回朝全过程的句子是_____。
⑸“_______,______。”用夸张的修辞方法描写了木兰的矫健雄姿。
⑹描写边塞夜景的句子是_________。
五、选择题:
⑴选出对“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
A.将军和壮士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战斗。有的死了,有的胜利归来。B.将军和壮士战斗死去了,壮士从军十年胜利归来。C.将军在千百次战斗中死去了,木兰却在十年后回来了。D.从军十年,经历了千百次战斗,将军死去了,壮士归来了。
⑵对第3段中的“不闻……但闻……”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A.采用对比手法,反映战争紧迫。B.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切怀念。C.采用对比手法,表达了木兰对亲人的深刻思念,极大地丰富了女英雄的形象。D.采用反复手法,表达了木兰与亲人分离极其悲痛的心理。
⑶对“昨夜见军帖,可汗大点兵”一句中的“大”字的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
A表明了可汗的`积极性很高。 B“大”就是大规模的意思。C.显现战争紧张、频繁、涉及范围广。 D.意思是非常、十分。
⑷对下列句子修辞手法依次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
①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②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③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④旦辞爷娘去,暮宿黄河边。
A.比喻 对偶 反复 夸张 B.对偶 对偶 排比 对偶
C.借代 反复 排比 对偶 D.对偶 反复 对偶 比喻
⑸对“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两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写征程的遥远和军情的急迫。 B.写战争到来的悲凉气氛。
C.以宿营地空旷寂凉烘托木兰离家思亲的情怀。 D.写行军旅途的欢快。
⑹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B.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C.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 D.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木兰诗》阅读答案
一、⑴对着;门 ⑵织布的梭子 ⑶只 ⑷思念 ⑸文告 ⑹表示多数,不是确数 ⑺为此;买 ⑻早晨 ⑼战争 ⑽过 ⑾北方
二、⑵①买; ⑵①军机军事 ⑶①买
②集市 ②织布机②雇,租
三、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四、⑴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⑵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⑶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⑷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⑸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⑹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五、⑴A⑵C⑶B⑷B⑸C⑹C
拓展阅读:《木兰诗》赏析
《木兰诗》是中国南北朝时期北方的一首长篇叙事民歌,也是一篇乐府诗。记述了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征战沙场,凯旋回朝,建功受封,辞官还家的故事,充满传奇色彩。
第一段,写木兰决定代父从军。诗以“唧唧复唧唧”的织机声开篇,展现“木兰当户织”的情景。然后写木兰停机叹息,无心织布,不禁令人奇怪,引出一问一答,道出木兰的心事。木兰之所以“叹息”,不是因为儿女的心事,而是因为天子征兵,父亲在被征之列,父亲既已年老,家中又无长男,于是决定代父从军。
第二段,写木兰准备出征和奔赴战场。“东市买骏马……”四句排比,写木兰紧张地购买战马和乘马用具,表示对此事的极度重视,只用了两天就走完了,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切,使人感到紧张的战争氛围。其中写“黄河流水鸣溅溅”“燕山胡骑鸣啾啾”之声,还衬托了木兰的思亲之情。
第三段,概写木兰十来年的征战生活。“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概括上文“旦辞……”八句的内容,夸张地描写了木兰身跨战马,万里迢迢,奔往战场,飞越一道道关口,一座座高山。寒光映照着身上冰冷的铠甲。“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概述战争旷日持久,战斗激烈悲壮。将士们十年征战,历经一次次残酷的战斗,有的战死,有的归来。而英勇善战的木兰,则是有幸生存、胜利归来的将士中的一个。
第四段,写木兰还朝辞官。先写木兰朝见天子,然后写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再说到木兰辞官不就,愿意回到自己的故乡。“木兰不用尚书郎”而愿“还故乡”,固然是她对家园生活的眷念,但也自有秘密在,即她是女儿身。天子不知底里,木兰不便明言,颇有戏剧意味。
第五段,写木兰还乡与亲人团聚。先以父母姊弟各自符合身份、性别、年龄的举动,描写家中的欢乐气氛,展现浓郁的亲情;再以木兰一连串的行动,写她对故居的亲切感受和对女儿妆的喜爱,一副天然的女儿情态,表现她归来后情不自禁的喜悦;最后作为故事的结局和全诗的高潮,是恢复女儿装束的木兰与伙伴相见的喜剧场面。
第六段,用比喻作结。以双兔在一起奔跑,难辨雌雄的隐喻,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未被发现的奥秘加以巧妙的解答,妙趣横生而又令人回味。
其诗中几件事的描绘详略得当,一,二,三,六,七段详写木兰女儿情怀,四,五段略写战场上的英雄气概。从内容上突出儿女情怀,丰富英雄性格,是人物形象更真实感人。结构上使全诗显得简洁,紧凑。
这首诗塑造了木兰这一不朽的人物形象,既富有传奇色彩,而又真切动人。木兰既是奇女子又是普通人,既是巾帼英雄又是平民少女,既是矫健的勇士又是娇美的女儿。她勤劳善良又坚毅勇敢,淳厚质朴又机敏活泼,热爱亲人又报效国家,不慕高官厚禄而热爱和平生活。
这首诗具有浓郁的民歌特色。全诗以“木兰是女郎”来构思木兰的传奇故事,富有浪漫色彩。繁简安排极具匠心,虽然写的是战争题材,但着墨较多的却是生活场景和儿女情态,富有生活气息。诗中以人物问答来刻画人物心理,生动细致;以众多的铺陈排比来描述行为情态,神气跃然;以风趣的比喻来收束全诗,令人回味。这就使作品具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篇3:木兰诗阅读题及答案
一 填空题
《木兰诗》选自 宋 (代) 郭茂倩 编的 《乐府诗集》 是 南北 朝时 北方的一首乐府民歌 。它与 《孔雀东南飞》 并称为“乐府双璧”。
二 解释下列词语
1木兰当户织(对着)(门) 2不闻机杼声( 织布梭子)3 惟闻女叹息(只) 4问女何所忆( 思念) 5军书十二卷(表示多数,不是确指) 6愿为市鞍马(为此)(买)(泛指马和马具)
7旦辞爷娘去(早晨) 8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水流声 ) 9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马叫的声音) 10万里赴戎机(战争) 11关山度若飞(过)12朔气传金柝(北方)(古时军中守夜打更用的器具) 13寒光照铁衣(铠甲)14策勋十二转(记功)15赏赐百千强(有余)16出郭相扶将(外城)(扶持) 17当户理红妆(指女子的艳丽装束)18著我旧时裳(穿)19对镜帖花黄(帖通贴 )20雄兔脚扑朔(动弹) 21雌兔眼迷离( 眯着眼 )22双兔傍地走( 并排跑 )
三 原文填空
1 文中表现木兰代父从军原因的诗句是 阿爷无大儿,木兰无长兄
2 表现木兰出征做准备的排比句是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3 表现军情紧急和木兰矫健英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4 以特有的事物表现边塞夜景的句子是 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5 表现战争持久的句子是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6 集中体现木兰高尚品格、不慕荣利的诗句是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
7 表现家人对木兰归家后的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8 表现木兰归家后喜悦心情的诗句是 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着我旧时裳。
9 表现木兰恢复女儿身之后爱美之情的诗句是 当窗理云鬓,对镜贴花黄
10 富有喜剧色彩,给人意想不到效果的两句诗是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11 成语“扑朔迷离”的原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
12 任意写出木兰运用互文见义修辞方法的连续两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3 描写出木兰同其他战士一样,戎马倥偬,由于军情紧急而矫健如飞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14 写出文中运用反问修辞手法的句子 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5 任意写出文中运用顶针修辞手法的句子是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
16 写出诗中运用对偶修辞的手法的诗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17 写出诗中运用排比修辞手法的句子 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
18 表现木兰出征时矛盾心理的句子
不闻娘唤女声,但闻黄河流水鸣溅溅。 不闻爷娘唤女声,但闻燕山胡骑鸣啾啾。
19 表现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0 从文中找出与“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意境相似的诗句是朔气传金析,寒光照铁衣 21 有诗云“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木兰诗》中也有相似的两句 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2 “火伴”皆“惊忙”的原因是什么 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23 从侧面描写木兰战功显赫的句子是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24 写出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四 问答题
2 开篇写“惟闻女叹息”的作用是什么?从下文看,木兰叹息的是什么?
设置悬念,引出下文故事情节 国家征兵,父亲年迈,弟弟幼小。
3 怎样理解文中“东市买骏马,西市买鞍鞯,南市买辔头,北市买长鞭”这句话?她真的是分别到四个集市去准备这些出征用品吗?
文中运用了排比、互文的手法,写出了木兰紧张而有序的购买战马和马具。 东南西北是虚指,并非实指。
4 文中的“不闻——但闻——”采用了什么方法?连续用两次有什么作用?文中连用“旦辞”、“暮至”表明了什么?
文章采用了复沓的修辞方法。连用两次表达了木兰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旦辞”、“暮至” 极言时间之短促, 夸张地表现了木兰行军的神速,军情的紧迫,心情的急迫。
5 本文有些数词,如“十二”、“十年”等,这些数词的用法有什么特点?你还能再举出例子吗?
文中“十二”、“十年”等是虚指,不是实指,以确定的数字表示不确定的含义, 又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6 本文写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多年,只用了短短的六句话,你知道作者这样谋篇有什么目的吗? 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木兰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7 木兰功劳之大,天子赏赐之多,让人们感受的了一位女英雄的形象。有的同学说“她不想当官,不仅仅是因为她不慕荣利”,你同意他的观点吗?如果真的还有其他原因,你能说说是什么原因吗? 同意。因为木兰当初代父从军是以为木兰热爱亲人,热爱祖国而木兰“不用尚书郎”是因为木兰热爱和平的幸福生活。
8 文中描写了一个代父从军的女英雄形象。有的同学读后会问“她在军营中十多年,真的没人发现她是女子吗?文章这样写是否有失真实”,对此,你又什么看法? 不失真实,因为作者这样构思,反应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渴望塑造一位传奇性的女英雄,反应自己内心的`思想。
9 本文在写作上一个突出的特点是剪裁得当,重点突出。说说诗中详写和略写了哪些内容?为什么这么安排?
文中详写了木兰从军的动机,途中怀念爷娘的心理活动及回家后与亲人欢聚热闹的场面。 略写了木兰的多年的战争生活因为主题和塑造人物的需要,文章不在于表现木兰驰骋沙场,杀敌立功而重在表现她深明大义,不慕荣利,热爱家乡亲人和对和平的向往。
10 文中结尾是吟唱者的赞词,有何作用?
吟唱者以双兔为喻,体现了对木兰的喜爱之情,赞美了木兰多年从军中未被发现时女郎的谨慎和机警。 11 文中“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一句中使用了什么描写方法,表现了木兰什么心情?
使用了动作描写手法,表现了木兰回家后的喜悦的心情和恢复女儿装后的激动的心情。
12 谈谈你对《木兰诗》主题的认识。
通过对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多年征战归来,不慕荣利,自愿过劳动生活的故事,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乐观,勇敢的爱国精神以及对和平生活的向往。
13 读完本诗后,你觉得木兰是一个怎样的女子?
木兰是一个深明大义,勤劳,善良,不慕容华,机智,警觉英勇善战,热爱家乡亲人,热爱和平的奇女子。
14 木兰在古代被称为女英雄,家喻户晓。现实生活中,我们身边也不乏众多的女英雄。请你举出一例,同时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其英雄行为。
任长霞。以为女子出任一方公安局长,积极从事打黑斗争是新时代的女英雄。
15 结合本文请拟一幅对联。木兰代父从军 英雄扬名千古
16.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
17.赞颂木兰谨慎、聪明、勇敢、能力不逊于男子的议论句是: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18.写木兰出征前紧张、周密准备的句子是:
19.写木兰经历战争持久、出生入死战斗的句子是: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20.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篇4:桃花源诗阅读题及答案
桃花源记 陶渊明
①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②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③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④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⑤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3分)
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
。
2.根据本文内容,恰当选用文中的四字短语填空。(3分)
武陵渔人“忘路之远近”,发现了桃花林,甚是好奇,就“□□□□”。进入桃花源,他感到桃花源人的生活是那么“□□□□”。离开桃花源时,他“处处志之”,但再来寻找时还是“□□□□”。
3.从第②③段对桃花源的描写可以看出,桃花源让作者向往的是:(1)_______;(2)_______;(3)_______。(6分)
答案:1.答:(渔人)到了郡城,去拜见太守,报告了(自己发现桃花源的)这番经历
2答:欲穷其林 怡然自乐 处处志之 不复得路 需要强调的是,你必须用原文四字短语填写――请注意,每处都有双引号。如果因忽视双引号而丢分,你就是百里挑一了。
这四个空并不难填,看来,今年的前几道题难度都不大,拉不开距离。
3.提示:要从四个角度来考虑:一、环境方面(优美);二、物质方面(富足)三、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乐);四、能避乱,无战乱(没有压迫、剥削)。答三点即可。这道题是分点的,不要简单地答:幸福。
[桃花源诗阅读题及答案]
篇5:桃花源诗阅读题及答案
一、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令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下列句中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②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B.①遂与外人间隔 ②肉食者谋之,又何间焉
C.①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 ②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
D.①停数日,辞去 ②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
2.文中能表明桃花源中人听了渔人的话后,虽“叹惋”但仍想继续在桃花源里生活的一句话是
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横线的句子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
二、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下面句中加点字词的的含义
(1)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 ) (2)悉如外人 ( )
(3)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 )
2.下面加点词的意思和现代汉语相同的一项是 ( )
A.仿佛若有光 B.阡陌交通,鸡犬相闻
C.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D.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2)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译文:
4.“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表现了桃花源中人们 的特点;他们在送渔人离开时嘱咐他“不足为外人道也”是因为
5.世外桃源寄托了陶渊明怎样的社会理想? 答:
三、阅读甲、乙两篇文言文 (10分)
(甲)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陶潜,字元亮,少怀高尚,博学善属文,颖脱不羁,任真自得,为乡邻之所贵
尝著《五柳先生传》曰:“环堵萧然,不蔽风日,短褐穿结,箪瓢屡空,晏如也”其自序如此,时人谓之实录甚亲朋好事,或载酒肴而往,潜亦无所辞焉每一醉,则大适①融然②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性不解音,而畜③素琴一张,弦徽④不具,每朋酒之会,则抚而和之,曰:“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节选自《晋书》)
[注]①适:满足②融然:和悦快乐的样子③畜:同“蓄”④弦徽:琴弦与琴徽,琴徽即琴弦音位的标志
1.解释下列句子加点的词(2分)
⑴渔人甚异之( ) ⑵阡陌交通( )
⑶颖脱不羁 ( ) ⑷时或无酒,亦雅咏不辍 ( )
2.请从[乙]文中摘录出与“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麻之属”所表现的理想生活形成强烈反差的句子(1分)
答:
3. 从[乙]文看,陶渊明的琴没有琴弦,他本人也不会抚琴,但也朋友相聚,他却“抚而和之”他真的是在抚琴吗?结合全文看,这反映了他怎样的性格?(3分)
答:
4.翻译下列句子(4分)
⑴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译文:
⑵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声! 译文:
四、读下面文言文(17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洒食停数日,辞去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译文:
(2)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译文:
2.本文的线索是什么?围绕这一线索,作者写了哪几件事?(4分)
答:
3.用原文语句作答:(3分)
(1)渔人“欲穷其林“的原因是:
(2)文中描写桃花源中人精神状态的句子是:
(3)桃花源中人的祖先定居桃花源的原因是:
4.文中哪些话表明桃源人听了渔人的话之后,仍想继续在桃花源中生活?他们为什么不愿离开?(3分)
答:
5.陶渊明生活在政治黑暗、战乱频繁、民不聊生的时代他笔下的“桃花源“其实并不存在那么,陶渊明描写这一世外桃源有什么用意呢?(3分)
答:
五、(甲)阅读下文,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著,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本文作者陶渊明是东晋时期著名诗人,《 》是他的著名诗作之一(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2分)
(1)阡陌交通( ) (2)便要还家( )
3.陶渊明在《桃花源诗》中有“嬴氏乱天纪,贤者避其世”的诗句,文中哪句话与其表达的意思相近?(2分)答:
4.作者生活的时代,赋役繁重,战乱纷起,但文中描绘的却是另外一番图景,这寄寓了他
什么样的愿望?(2分)
答:
5.本文是一篇流传千古的美文,作者在文中用简练的文字写出了桃花林的绝美景色请你用自己的语言形象地将桃花林的美景描绘出来(至少运用一种修辞手法)(3分)
(乙)阅读下文,回答问题(5分)
江天一传(节选)
汪琬
江天一,字文石,徽州歙县人少丧父,事其母及抚弟天表,具有至性尝语人曰:“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前明崇祯间,县令傅岩奇其才,每试辄拔置第一年三十六,始得补诸生家贫屋败,躬畚土筑垣以居覆瓦不完,盛暑则暴酷日中雨至,淋漓蛇伏,或张敝盖自蔽家人且怨且叹,而天一挟书吟诵自若也
6.文中“尝语人曰”中“语”的意思是: (1分)
7.请用自己的语言写出本文是如何表现江天一酷爱读书的(2分)
答:
8.请结合陶渊明其人和你读过的他的诗文,谈谈对“士不立品者,必无文章”这两句话的
理解(2分)
答:
六、阅读文言文(13分)
〔甲〕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
〔乙〕房玄龄①奏:“阅②府库甲兵,远胜隋世”上③曰:“甲兵武备,诚不可缺;然炀帝④甲兵岂不足邪!卒亡天下若公等尽力,使百姓V⑤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选自《资治通鉴》)
〔注〕①房玄龄:唐太宗时任宰相②阅:查看③上:指唐太宗④炀帝:指隋炀帝⑤V(yì):安定
1.用自己的语言回答:甲文村中人来到桃花源的原因是 ;乙文唐太宗论述治国更需重视民生时举的事例是 (2分)
2.解释下面加点词在句中的意思(4分)
(1)便要还家 要: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绝境:
(3)诚不可缺 诚: (4)卒亡天下 卒:
3.用现代汉语说说下面句子的意思(4分)
(1)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译文:
(2)若公等尽力,使百姓V安,此乃朕之甲兵也
译文:
4.甲乙两文都传达着使百姓安居乐业的愿望如何实现这一愿望呢?选一个角度具体说说你从古文学习中获得的启示(3分)
〔帮帮你〕可回忆《治水必躬亲》、《捕蛇者说》、《岳阳楼记》、《邹忌讽齐王纳谏》、《陈涉世家》等文章内容
答:
七、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问题
【甲】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隔绝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节选自陶渊明《桃花源记》)
【乙】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冽;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坐起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然白发,颓乎其间者,太守醉也(节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3分)
(1)悉如外人 悉: (2)无论魏晋 无论:
(3)临溪而渔 渔:
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译文:
(2)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
译文:
3.根据选段内容,在下面的空格处填入适当的成语(4分)
欲脱尘网,陶渊明志寄□□□□;
□□□□,欧阳修情醉滁西琅琊
4.【甲】【乙】两段文字都描写了人们的日常生活,请说说它们所表现的生活有哪些共同之处(4分)
答:
八、(甲)阅读《桃花源记》,回答问题(10分)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成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既出,得其船,便扶向路,处处志之及郡下,诣太守,说如此太守即遣人随其往,寻向所志,遂迷,不复得路
南阳刘子骥,高尚士也闻之,欣然规往未果,寻病终后遂无问津者
1.《桃花源记》的作者是 (朝代)著名诗人 (1分)
2.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文中的意思(2分)
①芳草鲜美( ) ②屋舍俨然( )
③便扶向路( ) ④寻病终( )
3.成语皆言简意赅,许多成语都语出有典,如成语 ,就是浓缩本文的故事而来,意思是 (2分)
4.留白,是绘画艺术的一种手法,文学创作中也不乏“留白”,它给读者留下了许多想象的空间,你认为本文何处运用了这种手法,试简要分析(2分)
答:
5.渔人偶遇桃源,“处处志之”,最终却“不复得路”,其中寄寓了作者怎样的思想?(3分)
答:
九、阅读陶渊明的《桃花源记》选段,完成文后各题(8分)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解释文段中加点的词语(2分)
(1)屋舍俨然: (2)便要还家: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语句(6分)
(1)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译文:
(2)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译文:
十、阅读《桃花源记》中的两段文字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哪两组句中加点词的意义或用法相同?(4分)
A.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 行道之人弗受(《孟子》)
B.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愚公移山》)
C.余人各复延至其家 更若役,复若赋(《捕蛇者说》)
D.不足为外人道也 以咨诹善道,察纳雅言(《出师表》)
E..遂与外人间隔 又间令吴广之次所旁丛祠中(《陈涉世家》)
〔答〕 和
2.下面各句括号中是补出的省略部分,哪一项不正确?( )(2分)
A.此人一一为(桃花源中人)具言所闻,(渔人)皆叹惋
B.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马)也(《马说》)
C.一鼓作气,再(鼓)而衰,三(鼓)而竭(《曹刿论战》)
D.旦日,客从外来,(邹忌)与(客)坐谈(《邹忌讽齐王纳谏》)
3.用现代汉语翻译“林尽水源,便得一山”(2分)
答:
4.“黄发垂髫”分别指代什么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展现出一幅怎样的生活图景?
答:
5.陶渊明的“世外桃源”其实并不存在,郭沫若的“天上的街市”也只是诗人心中的“桃花源”,古今文人描写这些想像中的世界有什么相同的用意?(2分)
答:
篇6:木兰诗阅读题及答案
木兰诗阅读题及答案
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
归来见天子,天子坐明堂。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可汗问所欲,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
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开我东阁门,坐我西阁床。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裳。当窗理云鬓,对镜帖花黄。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知木兰是女郎。
雄兔脚扑朔,雌兔眼迷离;双兔傍地走,安能辨我是雄雌?
【小题1】解释下面句中的划线词。(4分)
(1)赏赐百千强 ( ) (2)著我旧时裳( )
(3)双兔傍地走( ) (4)安能辨我是雄雌( )
【小题2】翻译下面句子。(4分)
(1)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
(2)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小题3】写木兰一家人高高兴兴地迎接她回家的句子是:
。(请用原文句子回答)(2分)
【小题4】由文段最后一段演变而来的一个成语是什么?其含义是什么?(2分)
【小题5】一千多年来,木兰的形象一直深受人们喜爱,原因是什么?(3分)
答案
【小题1】(1)有余 (2)通“着”,穿 (3)跑 (4)怎么或者哪里
【小题2】(1)不远万里,奔赴战场,像飞一样地跨过一道道的关口和山脉。(2)记最大的功,赏赐很多的财物。
【小题3】爷娘闻女来,出郭相扶将;阿姊闻妹来,当户理红妆;小弟闻姊来,磨刀霍霍向猪羊。
【小题4】扑朔迷离 比喻事物错综复杂
【小题5】略
记叙文阅读答题模板
1.景物描写的作用:渲染气氛,烘托人物心情,推动情节发展,表现人物的品质,衬托中心意思
2.运用描写方法的作用:表现人物性格,反映作品主题
3.运用比喻拟人等修辞的作用:运用了……的修辞,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4.运用排比的作用:增强语言启示,生动形象地写出了……
5.反问句的作用:加强语气,引起下文,承上启下
6.设问句的作用:引起读者的注意和思考,引出下文,承上启下
7.题目的作用:概括内容;揭示主题;提示线索
8.记叙文第一段的作用:
(1).环境描写:点明故事发生的地点,环境,引出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2).其他:开篇点题,奠定全文的感情基调;总领全文或引起下文,为下文情节发展作铺垫
9.中间句段的作用:承上启下的过度作用
10.结尾议论性句子的作用:总结全文,照应开头,点明中心,深化主题
11.记叙顺序:顺叙,倒叙,插叙
12.写作人称的好处:第一人称,真实可信;第二人称,亲切自然;第三人称,可以多角度描写,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
13.记叙线索的形式:实物;人物;思想感情变化;时间;地点变换;中心事件
14.找线索的方法:标题;反复出现的某个词语或某个事物;抒情议论句
15.赏析句段从三方面考虑:内容(写了什么,选材有什么独特之处);形式(写作方法,语言特色,修辞);感情(文章的社会价值,意义,作用等)
小说阅读关于环境题型方法
a社会环境描写:①交代时代背景。②交代社会习俗。③交代思想观念。④交代人与人之间的关系。⑤揭示小说的主旨。
公式:这是描写,交代了,揭示了。
b景物描写:①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②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
③烘托人物的心理活动及感受。④渲染气氛。
公式:这是描写,渲染了气氛,烘托了心情,
为下文作铺垫。
篇7:《木兰诗》阅读题答案
一、思考与探究
1、<<木兰诗>>中哪些地方写得详细?哪些地方写得简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一说木兰是怎样一个人?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结尾一段是吟唱,以兔为喻,赞扬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对木兰从军一事是如何评价的?请简要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你认为木兰替父从军,千百年来这一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1、写木兰的从军缘由,离别和思亲、辞官不就,团聚的欢乐等,都比较详细;对于出征前的准备和军旅生活则写得比较简略。
理由:叙述的详略,是由主题的需要决定的。请的重点不在于讴歌主人驰聘沙场,克敌建功的.英雄行为,而在于颂扬勇于献身不图荣华的高尚情操,所以对从军缘由,辞官还家详写,而对征战的艰辛,生活的寒苦,便几笔带过。
2、木兰是一个云鬓黄花的少女,又是一个金戈铁马的英雄,在国家需要的时候,她挺身而出,驰骋沙场,立下汗马功劳;胜利归来后,又谢绝高官,返回家乡,重新从事的和平和劳动;她爱亲人,也爱国家,把对国家对亲人的责任感融合到一起的。木兰的形象,集中了中华民族的勤劳、善良、勇敢、刚毅,淳朴的优秀品质。
3、赞颂木兰女扮男装代父从军长期征战的谨慎和机敏。
4、略
5、木兰是一个普通的纺织女郎,在国家危难之际,她能冲破种种阻绕,毅然代父从军,这种精神令人敬佩。她既有女性的情怀,又有英雄的气概;既有为国家献身的精神,又有不慕名利的纯洁品格,她的形象光彩照人,这也正是这个故事千百年来广为流传的原因。
篇8:《木兰诗》阅读题答案
1、用一句话概括这段话的段意
2、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动词填写
①描写爷娘: ②描写阿姊: ③描写小弟: ④描写木兰:
3、选文中连用四个“我”的作用是什么?
4、品味“开”、“坐”、“脱”、“著”、“理”、“帖”这6个动词的表达作用。
5、分析“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这两句诗的表达作用。
答案
1、木兰回家的欢乐情景。
2、①扶将 ②理 ③磨 ④开 坐 脱 着 理 帖
3、与家人团聚、重温和平的女儿生活的喜悦心情。
4、归家的喜悦和故物的亲切。
5、不仅写出了伙伴惊讶情态,还从侧面写出了木兰的英雄气概。
篇9:《木兰诗》阅读题答案
13、解释下列加点的字词。(4分)
(1)木兰当户织( ) (2)寒光照铁衣( )
14、翻译下面的句子。(3分)
策勋十二转,赏赐百千强。
译文:
15、下面对“不闻爷娘唤女声,……胡骑鸣啾啾”这句话品析有误的一项是( )。(3分)
A、用景物的变化,巧妙地暗示征程的变化。
B、用景物烘托木兰思乡的心情。
C、用景物表现女性细腻的感情。
D、用景物揭示生活骤变对木兰性格的消极影响。
16、写木兰的征途和战地生活分别渲染了怎样的气氛?这跟表现木兰的思想感情有什么关系?(6分)
答案
14、给(木兰)记了许多次功,赏赐了很多的财物。
15、D
16、写征途,渲染悲凉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思念亲人的感情;写战地生活,渲染紧张森严的气氛,借以烘托木兰的豪情壮志。
★ 浪淘沙 为柴氏题,浪淘沙 为柴氏题姚燧,浪淘沙 为柴氏题的意思,浪淘沙
【裙带诗阅读题及答案(精选9篇)】相关文章:
《耒阳溪夜行》阅读题及答案2023-05-15
《多责己 少怨人》阅读及答案2022-05-02
什么是经典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11-06
初一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05-07
说明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07-31
感性与理性的交融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10-07
那一年那一天的幸福的语文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05-07
《贵阳市的水资源》初中说明文阅读题及其答案2022-05-02
读书的坎儿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10-25
我爱荷花现代文阅读题及答案2022-08-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