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典故:大公无私(精选6篇)由网友“iamcuomao”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为大家准备了成语典故:大公无私,欢迎参阅。
篇1:大公无私成语解析及典故
一、大公无私成语解释
和“铁面无私”;都含有“没有私心”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铁面无私”一般用在处理问题等方面;~可用来表示“一心为公;没有私心”的意思;②同样用于处理问题的场合;~侧重在“公正”;指一点也不偏私;“铁面无私”侧重在“铁面”;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
二、大公无私成语典故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公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 “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 祁黄公说: “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公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 祁黄公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 祁黄公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公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选自《新唐书》
三、大公无私成语造句
1、大公无私人人敬,自私自利人人憎。
2、人民爱戴大公无私的干部,最恨以权谋私的贪官。
3、他大公无私的行动,感动着身边的每一个人。
4、只有大公无私,说话做事才能理直气壮。
5、人类也需要梦想者,这种人醉心于一种事业的大公无私的发展,因而不能自身的物质利益。
6、在新的历史时期,更要提倡大公无私的精神。
7、道德防线不能破,否则肯定惹大祸;廉政勤政是本份,大公无私显精神。
8、在人世间,要幸福只有一条路。不是怀着大公无私的良心,便是完全不怀良心。
9、老师经常教育我们破除私心杂念,要有大公无私的精神。
10、法官断案一定要大公无私,不能徇私枉法,偏袒一方。
11、提伯尔特是被罗密欧杀死的,如果你大公无私的话,殿下,你必须判罗密欧死刑。
12、共产党员就是要大公无私,光明磊落,为大多数人谋利益。
13、孔子十分称赞祁黄羊说他是个公正严明的人,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14、老张是个大公无私的人,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大家都支持他当厂长。
15、他这种大公无私不畏强权的行为,如今有几人能做到呢?
16、他因大公无私而众叛亲离。
17、杨善州大公无私,坚守信念。
18、经理说他用人大公无私,不分旧人新人,唯才是用。
19、做人民的公仆应大公无私。
篇2:大公无私的成语典故
大公无私的成语典故
大公无私出自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晋平公在位时,任命祁黄羊为晋国大夫。有一天,他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比较合适呢?”祁黄洋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吧,我觉得他最适合当这个官。”晋平公非常惊讶,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还推荐他?”祁黄羊说:“您是问我谁适合当这个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不久,平公又问祁黄羊:“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适合呢?”祁黄羊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平公说:“你怎么推荐你儿子呢?”祁黄羊说:“您问的`是谁适合做法官,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呀。” 解狐和祁午受到推荐当官后,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受大家喜欢。
孔子听说了这两件事,对祁黄羊大加赞赏。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从才能为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心存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就不敢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启示:
中国有句古话,“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意思是说在为国家推举贤才的时候,不考虑这个人跟自己的亲疏关系,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可以。祁黄羊举荐他的仇人,不是为了向人讨好;安排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是为了营私,真可算品德高尚的人了。墨子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可见人才的重要性。
篇3:大公无私的成语典故
大公无私出自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指办事公正,没有私心。现多指从集体利益出发,毫无个人打算。
晋平公在位时,任命祁黄羊为晋国大夫。有一天,他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令,你看应该派谁去比较合适呢?”祁黄洋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吧,我觉得他最适合当这个官。”晋平公非常惊讶,说:“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还推荐他?”祁黄羊说:“您是问我谁适合当这个官,不是问谁是我的仇人呀!”不久,平公又问祁黄羊:“朝廷里缺一个法官,你看谁适合呢?”祁黄羊推荐了自己的儿子祁午。平公说:“你怎么推荐你儿子呢?”祁黄羊说:“您问的是谁适合做法官,不是问谁是我的儿子呀。” 解狐和祁午受到推荐当官后,把事情做得很好,很受大家喜欢。
孔子听说了这两件事,对祁黄羊大加赞赏。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从才能为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心存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就不敢推荐。像祁黄羊这样的人,才称得上是大公无私!”
启示:
中国有句古话,“举贤不避仇,举贤不避亲”,意思是说在为国家推举贤才的时候,不考虑这个人跟自己的亲疏关系,只要对国家有利就可以。祁黄羊举荐他的仇人,不是为了向人讨好;安排推荐自己的儿子,不是为了营私,真可算品德高尚的人了。墨子云:“国有贤良之士众,则国家之治厚。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可见人才的重要性。
成语寓意
祁黄羊任人唯贤,不避仇人,不唯亲人,以国事为重。说明他对人才非常的了解,也只有品德高尚的人,才可以唯才是举,体现了祁黄羊大公无私的高贵品质。成语也告诉人们,大公无私不仅仅是为官也是做人的美德,不能为了一己私利,就不顾王法和大义。
成语出处
最早出处
《管子·形势解》:风雨至公而无私。
衍生典故
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去私》:孔子闻之曰“善哉!祁黄羊之论也。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子,祁黄羊可谓公矣。
汉·马融《忠经·天地神明》:忠者中也,至公无私。
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大公无私”。
篇4:大公无私的成语典故
【黄羊任人】:比喻大公无私、任人唯贤。
【宽廉平正】:宽:宽厚;廉:廉洁;平正:公正。宽厚廉洁,大公无私。
【一秉至公】:秉:掌握、主持;至:极、最。办事一切都出于公心。形容大公无私。
【以直抱怨】:别人对自己有仇怨,自己以大公无私的态度对待之。
篇5:大公无私成语解释
大公无私成语解释
成语解释:一心为公;没有私心。也指处理事情公平正确;不偏袒任何一方。
成语出处:
清 龚自珍《论私》:“矜其同官曰:某甲可谓大公无私也已。”
成语繁体:大公無私
成语简拼:DGWS
成语注音:ㄉㄚˋ ㄍㄨㄥ ㄨˊ ㄙ
常用程度:常用成语
成语字数:四字成语
感情色彩:褒义成语
成语用法:大公无私联合式;作宾语、定语、状语;用于歌颂人的品德。
成语结构:联合式成语
成语年代:近代成语
成语辨析:(一)大公无私和“铁面无私”;都含有“没有私心”的意思;不同在于:①“铁面无私”一般用在处理问题等方面;大公无私可用来表示“一心为公;没有私心”的意思;②同样用于处理问题的场合;大公无私侧重在“公正”;指一点也不偏私;“铁面无私”侧重在“铁面”;指不畏权势;不讲情面。(二)大公无私和“舍己为公”;都有“为大家利益;不惜牺牲个人利益”的意思。但大公无私侧重在“不为个人谋利益’;“舍己为公”侧重在“为公众利益而牺牲个人利益。”
近义词:舍己为公、铁面无私
反义词:假公济私、自私自利、利欲熏心
成语例子:要把你的志向拿定,而且要抱着一个光明磊落、大公无私的心怀。(郭沫若《屈原》第一幕)
英语翻译:just and fair
日语翻译:虥正無私(むし)である
俄语翻译:ескорыстный
其他翻译:<德>selbstlos <法>tout pour l'intérêt public avec abnégation
成语谜语最没私心的`人
成语故事:
春秋时,晋平公有一次问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个县长,你看,应该派谁去当比较合适呢?”祁黄羊毫不迟疑地回答说:“叫解狐去,最合适了。他一定能够胜任的!”平公惊奇地又问他:“解狐不是你的仇人吗?你为什么还要推荐他呢!”祁黄羊说:“你只问我什么人能够胜任,谁最合适,你并没有问我解狐是不是我的仇人呀!”于是,平公就派解狐到南阳县去上任了。解狐到任后,替那里的人办了不少好事,大家都称颂他。
过了一些日子,平公又问祁黄羊说:“现在朝廷里缺少一个法官。你看,谁能胜任这个职位呢?”祁黄羊说:“祁午能够胜任的。”平公又奇怪起来了,问道:“祁午不是你的儿子吗?你怎么推荐你的儿子,不怕别人讲闲话吗?”祁黄羊说:“你只问我谁可以胜任,所以我推荐了他,你并没问我祁午是不是我的儿子呀!”平公就派了祁午去做法官。祁午当上了法官,替人们办了许多好事,很受人们的欢迎与爱戴。
孔子听到这两件事,十分称赞祁黄羊。孔子说:“祁黄羊说得太好了!他推荐人,完全是拿才能做标准,不因为他是自己的仇人,存心偏见,便不推荐他;也不因为他是自己的儿子,怕人议论,便不推荐。像黄祁羊这样的人,才够得上说‘大公无私’啦!”
篇6:大公无私造句,成语造句
大公无私造句,成语造句
【释义】为公着想,毫无私心。
【出处】汉·刘向《说苑·至公篇》。
【造句】
祁黄羊是春秋时期晋国的大夫,当时晋平公事无论巨细都同祁黄羊商讨,特别是对官吏的任免上。
一天晋平公对祁黄羊说:“南阳县缺一个县令,你看派谁去比较称职?”祁黄羊说:“解狐才干敏练,通达政务,让他去一定能够胜任。
”晋平公听后感到奇怪:“你对解狐的印象很坏,平时你们从不交往,你怎么会推荐他去那么重要的县城作县令呢?”祁黄羊说:“大王问我,谁当南阳县令合适,并没有问我和谁的关系好。
”于是晋平公派解狐到南阳任职。
解狐到了南阳,废除许多不合理的法规,公平处理老百姓的诉讼,兴修水利,按时节督促农民种田养蚕,鼓励农民开垦荒地。
南阳县的百姓对解狐非常爱戴。
南阳上缴的赋税也有大幅度增加,晋平公对解狐的政绩感到十分满意,更赞赏祁黄羊荐举人才得当。
当时晋国的法纪很混乱,地方官贪赃枉法,草菅人命;富人为富不仁,欺压良善,经常有人到京城告状。
朝中急需一名判官审理这些案件。
因此,晋平公征询祁黄羊意见说:“朝中缺一名判官,你看谁担任比较合适?”祁黄羊说:“祁午当判官很合适。
他公正廉洁,不徇私情,执法严明。
”晋平公惊讶地说:“祁午不是你的亲生儿子吗,你推荐他当法官,不怕别人说闲话吗?”祁黄羊从容地说:“你问我谁可以当判官,我只考虑谁当判官称职,根本没想过我与被推荐人的'关系,祁午是我的儿子,但我知道他更是一名称职的判官,所以推荐了他。
”晋平公虽然任命祁午当了法官,总觉得有些不放心,就不断地派人了解祁午的任职情况。
他了解到,祁午克尽职守,办事公正,很得众人的好评。
从此对祁黄羊更加信任。
孔子听说这件事,评价说:“祁黄羊真是大公无私呀,荐举人才不回避仇人,也不回避亲人,完全凭才能取人。
★ 成语故事典故
★ 大义灭亲成语解释

【成语典故:大公无私(精选6篇)】相关文章:
成语寓言故事《舍本逐末》2022-08-02
成语作文素材积累2023-04-25
描写火的范文100字2023-07-30
十二生肖的谜语和谜底2023-03-01
成语中的名人故事研究报告2022-08-09
李广难封的故事2022-12-29
励志的成语2023-01-15
家乡河北的小作文范文2023-03-06
感恩的成语2023-02-01
四字祝福短信185个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