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味的美文(共10篇)由网友“今天不想被发现”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儿时的年味的美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篇1:儿时年味浓美文
儿时年味浓美文
小时候,一进腊月,就开始掰着指头数日子,对过年有太多美好的期盼……
过了二十三,叔和娘就开始忙活了,叔从遥沟推回一车白塘土,筛细了,放进大桶里,加水搅拌成乳白色的浆,大笤帚蘸了,在厨房那被油烟熏得乌黑的土墙上来回涂刷,几圈儿下来,原本黑黑的土墙就变得明亮啦,除夕那天,贴上一对儿胖娃娃,贴上金玉满堂、贴上沈万三打鱼……好看着呢。娘忙着刷洗锅台、盖顶、连炕沿儿都要清洗一下,我家的土炕与锅灶之间没有影壁墙,只在炕沿儿处垒了一圈儿灰色的砖,算是间隔。每天早上我还躺在被窝呢,娘就开始烧火做饭,我就会被烟熏得连连咳嗽,就会抱怨:“呛死了!呛死了”!叔和娘就会说:“这孩子,一点儿烟不吃,长大不孝顺呢”!谁说我不孝顺的,我不信!
吃过晚饭,娘把以前蒸饽饽时留的发面引子,用温水泡上,盖了盖顶,放在暖乎乎的炕上,很快面引子就发得冒泡了,娘开始往里加面,农村已经包产到户,家里的细粮也多起来了。今年,全用白面蒸饽饽!叔洗净了手,撸胳膊挽袖子,帮娘和面,直径四五十公分的大陶盆,这一大盆面,没把子力气可揉不透!叔把揉好的面端到炕上,盖了棉被发着。天不亮叔和娘就起来蒸饽饽,我们起床后,已经蒸熟了好几锅,暄乎乎散发着浓浓麦香味儿的大饽饽,我直流口水,每人掰一大块儿吃了,就被叔和娘撵出去玩儿了,怕我们在旁边乱说话。傍晚的时候,最后一锅大饽饽蒸完了,娘总会留些面,给我们做几个花饽饽,娘会捏小猪、小鸟、蛇……娘捏的小猪胖乎乎的,一对又宽又厚的大耳朵,用黑豆做了黑黑的眼珠,卷卷的小尾巴,憨态可掬,像极了我们猪栏里的小猪仔。娘最拿手的还是捏小刺猬!先捏出圆滚滚的身子,小小的耳朵,再用剪刀剪出一身的刺儿,最后用两粒绿豆安了眼睛,小刺猬活起来了!我不敢摸,怕那一身刺儿扎了我的手!
二十六是范家村集,也是我们那儿最后的年集,早早地起床,跟着叔和娘赶集去!路上人真多!都挎了提篮,急匆匆地往前赶。大集上更是人声鼎沸,热闹非凡!我眼睛都忙不过来啦:随风转动的花风车,五颜六色的年画儿,亮晶晶酸甜的糖葫芦儿,散发着芝麻香味儿的麻花……我直流口水!娘紧拉了我的手往前走,又被琳琅满目的头花绊住了脚!娘给我买了两条粉红色的纱绸,过年那天编两个麻花辫,一个辫梢上绑一条,该有多美! 再往前走,一溜儿全是好吃的!买上条大鱼吧,过年怎能没有鱼呢,叔看准了一个猪头,正跟人讨价还价,狠狠心,猪头也买了!一个猪头能做好几盘菜呢,还需买些海蜇,用白菜叶加蒜泥儿拌了,清脆爽口!鞭炮摊前最热闹:二踢脚点着后,先在地下响一声,再窜到天上炸开来,响声震耳! 钻天猴点着引线后“嗖”地一声就飞到天空中啦!太高,只看到点点白烟!魔术弹最好看!飞到天上炸开后呈一朵朵五彩缤纷的花儿,晚上看起来更绚丽夺目噢……都买一些!一路走走停停,叔和娘都快拿不下了!一年地勤扒苦做,就盼着这一天呢。
腊月二十八一大早,一家人都早早地起来了,叔在南墙根儿支了口大锅 ,熬沥青给猪头褪毛,我去大门口抱柴禾,整个冬天,叔有空就去山上刨树柞子,人家砍倒的大树,因其根纵横交错,蜿蜒曲折盘踞太深,刨起来费力气!谁刨了就归谁家,刨回来劈开,摊在太阳下晒干,精心地码在大门口东侧,上面用草帘子盖好,叔有喝早茶的习惯,用小铁炉子烧水啦、过年蒸饽饽啦、下水饺啦,这些都需要结实的木柴 !叔生了火,很快大锅里的沥青就烧开了,冒出刺鼻的气味儿,叔用铁铲子蘸了沥青均匀地涂在猪头上,沥青凉了凝固后,再把沥青扒掉,猪头就变得光溜溜的喽,毛全沾在了沥青上!
大哥带领我们几个对一只大公鸡进行围追堵截!这只散养的大公鸡,能飞能跳,火红的冠子,浑身的羽毛呈金红色,翘着黑绿色闪着金光的大尾巴,神气地、虎视眈眈地盯着我们,想抓住它,可没那么容易!还是娘有经验,抓了一把玉米粒儿,咯呴咯呴地唤着,将她引到鸡窝旁,玉米粒儿洒在了鸡窝里,大公鸡一见好吃的,放松了警惕,脖子伸进鸡窝,大哥没等他反应过来,一个箭步窜上前去,将大公鸡摁在了鸡窝里,抓住它的两条腿提溜出来,想交给娘来处置,娘正在厨房忙着,就对大哥说:“这只鸡你来杀吧,十七八岁了,这点儿活还干不了”!大哥也不示弱,一手拎着鸡,顺手接过娘递过来的菜刀,往猪栏旁走,我和二哥紧张又兴奋地跟在后面,过年有香喷喷的鸡肉吃喽!娘又嘱咐大哥:“先把鸡脖子下边的毛拔干净啊,这样好找血管”!大哥照办,在鸡脖子上割了一刀后开始放血,我和二哥吓得捂住了眼睛!大哥觉得差不多了,松了手,把鸡扔在了地上,自以为大功告成!谁知大公鸡一着地,竟扑棱一下站了起来,身子晃悠了几下后,竟站稳了!大哥一看不好,刚要伸手去捉,这只被割了一刀,流了很多血的大公鸡竟一下子飞了起来!飞到猪栏顶上,飞到墙头上,我们紧紧追赶,它竟一下子越过高高的墙头飞到外面去了,我们一帮孩子大呼小叫!娘和叔也放下手里的活儿,叔扛了铁钳,娘拎了大扫帚,追了出去!辛辛苦苦养大的鸡,眼看到嘴的肉,可不能就这样飞了!我们一家追到屋后的树林里,展开了包抄,大公鸡一会儿上蹿下跳,一会儿展翅高飞,我们累得气喘吁吁,我和二哥惊魂未定,真不敢相信,这只鸡的生命力会如此顽强!终因失血过多,也因为飞累了,大公鸡停了下来,缩在一棵小树底下,瑟瑟发抖,娘趁机上前,用大扫帚死死地盖住了它,这一场人鸡大战以我们胜利而告终!
更高兴的事儿在后头呢!初一,天刚蒙蒙亮,就被鞭炮声叫醒了!床头的箱子顶上,摞着我的新衣裳:苹果绿的头巾,暗色底儿红色碎花的小褂,墨绿色竖条纹的裤子,黑条绒棉布鞋,隐隐地散发着棉布特有的香味儿,都是娘亲手做的,里面还塞了一双时兴的花尼龙袜子,我欢快地跳下床,从头到脚崭崭新地穿起来,一蹦三跳地和哥哥姐姐一起,给长辈们拜年去了。一圈儿转回来,衣服兜全满了:糖豆儿、花生、栗子 ……这么多平日不曾吃到的好东西!赶紧掏出来放到瓢里攒着,可别让二哥看见,找地儿藏了,留着以后慢慢吃,这样想着,嘴都合不拢了!
初一不走亲戚, 拜完年就去听舅姥爷说评书,我那时好崇拜舅姥爷!曾偷偷去翻他放在炕头那本厚厚的大书:啥时候我也能把这本大书读下来啊?识字不多的舅姥爷,这么厚的书竟能全部背下来!天天赶四集说评书,去大集上听评书可是要掏钱的',每讲到节骨眼儿,舅姥爷就会停下来,端着一面铜锣挨着场子转一圈儿,有给的,也有不给的,舅姥爷也不恼,继续接着刚才的往下讲。正月里在家说书,来听的都是老少爷们,图个乐呵,自然是不收钱的,那时没有电视,全村二三十户,来了大半儿,舅姥爷家的小草房坐不下了,开了屋门,年轻力壮的、小孩子们都拢起袖口,站在院子里,舅姥爷正在讲《三侠五义》,他那略微沙哑地嗓音像极了单田芳,大伙都听得入了迷!可是娘啊,这评书再好听,您也不能把我紧紧地窝在您的怀里一动都不让动吧?我知道,您又要给我拿头上的虱子了,我就不让您动我好容易编得溜滑的小辫儿!我一使劲儿,从娘的怀里挣了出来!前天刚下了雪,正午,雪化了,房沿儿上就有滴答滴答的流水,傍晚,那流水就变成了亮晶晶锥形的冰棱儿,爬到磨台上,使劲地翘了脚,拽下一根最大的,放到嘴里,咯嘣咯嘣 ……嘴都冻麻了!
转眼腊八已过,年越来越近!却丝毫没有对过年的热望,现在吃的穿的玩的哪天不是在过年!年,还有什么可盼的呢?
篇2:儿时年味散文随笔
儿时年味散文随笔
不管年龄几多,不管岁月如何变迁,年的味道终归是年的味道,是任何节日所无法代替的。儿时的故乡年味最浓,记忆最深。或浓或淡,或深或浅,那就紧最浓最深的片段来忆吧。
儿时记忆中一进腊月,年事就会提上议程。母亲也会念叨,何时扫屋,何时宰猪,何时购年货,何时蒸馒头,煮油花等等。我也会不自觉的经常掰着手指头计算,时不时的翻看日历,盼望着过年这一天的到来。
扫屋是最麻烦的一件事情,母亲会在前一晚上提前告诉我们,明天即将扫屋。这就意味着明天早上不能睡懒觉,早早起来,帮助母亲搬挪小件物品,做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而且午饭简单,不能正儿八经的上火做饭,随意零食充饥。母亲个子也高,带着头巾,捂着口罩,高举绑着鸡毛掸子的竹竿,把屋顶的边边角角清理的一尘不染。那时根本体会不到母亲一天的辛苦劳作,本应男人做的事情,母亲和所有丈夫在外工作的女人一样,无怨无悔的任劳任怨,那时小小的我内心就有小小的纠结。当扯下陈旧的年画,换上我和母亲亲自挑选的漂亮年画时,焕然一新的家顿时蓬荜生辉。片刻的纠结顿时消失,久久的站在电影明星画前,小小的梦想在心头点燃。
宰年猪也是年中最关键的一件事情,家家户户差不多都有喂养生猪,家中无人工作的农户,就等卖了猪肉的钱,好置办年货。再说这种手艺活儿一般人也不会,还得提前请专门的师傅。不想在村里销售的还得和师傅一起去城里,到市场上把猪肉卖掉。计划在村里买卖的一般在腊月二十三左右,在村里固定场所杀猪。这一天会有好多大人小孩到场围观,对于孩子们来讲也是最兴奋刺激的时刻。记得有次杀猪师傅已刺中猪的脖子,一不小心失手,肥猪疼的“嗷嗷”大叫,身带尖刀鲜血淋漓,惊慌失措四处逃窜。周围旁观者惊呼不已,一片哗然。只见师傅和几个后生猛追围堵,已是身疲力尽的肥猪被师傅猛戳一刀,奄奄一息的肥猪从负隅顽抗到束手就擒,放到柴火烧旺的大锅开水中,拔毛干净后,白生生的挂在高处。孩子们一窝蜂似的围在前面,只见师傅麻利的取出猪尿泡,用水冲洗一番,一鼓作气吹起来,一个白色的大气球高高的举在空中,孩子们争先恐后的扑向师傅,抢夺等了几个小时的玩意儿,这就是农村的孩子。大人们排队等候,师傅把一个完整的猪分割成几大块,每户二斤,每斤八角。个个脸上洋溢着喜悦的神情,孩子们玩好了,很快就可吃到香喷喷的猪肉了。宰猪师傅也用自己的手艺换得了应有的工钱,主家拿到猪肉钱喜笑颜开,可谓皆大欢喜。
购年货是最辛苦的一件事情,吃的东西好买,穿的东西还得精挑细选。男人简单,服装样式大同小异,颜色差不多清一色的蓝、黑、黄,好伺候,好打发。女人则不然,颜色不仅鲜艳,款式还得新颖。记得有那么一年,别人身穿的一件衣服,被我早早看中,咬定非要买一块一模一样的红底黑色英文字母的布料。妈妈会裁缝,不在话下,满口答应。想不到转变城里的大商场,就是找不到。母亲为了不让我失望,又跑遍所有小商店,最后在一个不太起眼的偏僻小商店,买上了我心仪的花纹,简直是心花怒放,母女俩欣慰的抱在一起。这块布料花去了大半天时间,何等的不易,何等的辛苦!可母亲感到很是值得,因为家人春节衣服的款式新颖,可以显示出女人的精明能干,一家人的光鲜亮丽也代表着一个家庭的兴盛程度。接下来说说吃的东西,米面家中早已磨好,除了肉,平时吃的'白菜萝卜土豆,冬季也已储备,春节奢侈一点无非也就是来点蒜苔,菜铺里也不像现在的超市应有尽有,西红柿、蘑菇等蔬菜好像也看不到。母亲是不吃肉的,春节除了做点素饺子,还要做几碗甜饭,所以记忆中玫瑰酱、菊饼、青红丝和花生,红枣也是必不可少的。苹果和黄梨来上几斤,瓜子花生,水果糖招待客人必须的,普通人家油花也可代替。父亲好歹是个工作人员,面子上不能太寒酸,再说外人也要会说小气抠门的。记忆中父母并非虚荣之辈,但也绝非吝啬之人。为了孩子,也得尽量满足。满足客人,过个满意的春节。
蒸馒头,炸油花,是年中重中之重。自己吃,走亲戚,招待客人,必不可少。油花有麻花,麻叶,散子,红薯丸子,油咯嘛,让献贡和招待客人。蒸馒头分白面馒头和米面馒头两种,米面馒头自己吃。白面馒头分枣花,枣糕,献贡,人口礼馍。白面馒头让走亲戚用,枣花和献贡让给亲戚留作回头。人口礼馍的个数比家中人数多一个,其中一个包有一分,二分,五分不等的硬币,现在是一元硬币。正月初七早上拿出来,谁抢到里面有硬币的那个馒头,说明此人今年运势好,所以都想抢到唯一有硬币的那个。母亲做人口馍的时候,我还会特意站在跟前,眼睛盯着那个放有硬币的宝贝,看看它到底有何特征,以便可以记住它的样子。我让母亲做个记号,母亲不肯,说那样不公平。记事以来好像就有过一次好运。枣糕是做好放在高高的门框上,阴历二月初二才要取下来吃。说起吃,晋城也有不同的风俗。起初大年三十的年夜饭是吃猪肉蒜粉条烩菜拉面,拉面拉的越长,意味着长长久久。大年初一早上吃的是散咯吱翻熬(像拉面拉成条再卷起来的油饼),再上火加热点年前就熬好的玉米豆汤(蜕皮玉米仁和红小豆,红芸豆),中午才要吃饺子,接下来的日子多数随意。随着改革开放,一些南方生意人来到晋城,有些风俗习惯逐步融合,有了三十吃饺子的习惯,不过有些人还是延续老传统风俗习惯。
抢鞭炮是春节中小孩子们最刺激的娱乐活动,“噼里啪啦”的鞭炮声把人们从甜蜜的睡梦中惊醒,孩子们一骨碌爬起来,穿上摆在枕头边上的崭新衣服,呼朋引伴相互牵引,女孩攀比着漂亮的衣服。男孩勾肩搭背,嘻嘻哈哈,深一脚浅一脚的踏着落英缤纷的厚厚积雪,寻找着雪地上的鞭炮。偶遇尚未熄灭的残袍,蹑手蹑脚,小心翼翼走到跟前,曾有一男孩拿起点着迅速抛向一女孩附近。女孩吓得尖声喊叫,哭着跑到男孩家中告状,男孩母亲赶忙抓起一把瓜子花生糖,塞满女孩口袋,女孩不好意思的低下了头。后来听说男孩女孩成了一家人。
搂椿树是个子矮小的孩子,大年初一,五更天不亮搂椿树,可以长高的一种寄托。自家有树最好,没有的只好去别人那里。幸好我家院子煤池附近种有一根细高的小椿树,我那时的个子应属中下等,听说可以长高,近水楼台先得月。九岁那年早早起来,自己预先背诵一遍,以防到时说错。如果说错,就会一辈子矮胖子。感觉差不多,忐忑不安的走出家门,直奔那里,紧紧的抱着小椿树,按照吩咐一字不落的默念:椿树娘,椿树娘,你长粗了做老梁,我长高了领衣裳。有人说只要心诚搂一年就可以长高,那一年还真是在希望中渡过,结果也没有超过同龄人。一老奶奶说三年有效,于是又把希望寄托在第二年春节中。谁知母亲不知听什么高人说道,种椿树的家户 ,家里人会变得愚蠢。生怕我们变笨,二话不说就砍掉了那棵小椿树,从此我想要长高的梦想也随之破灭。事实上搂椿树变高仅仅是人们的一种愿望,搂椿树变蠢更是一种毫无科学的迷信说法。
无论什么风俗习惯,无论南方北方,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致的。儿时的年味更是一种乡愁,愿我们永远记住那份属于我们自己的乡愁,愿我们在岁月的变迁中留住那份乡愁!
篇3:忆儿时年味作文
忆儿时年味作文
已经有一个多星期没有给远在千里之外的父母打电话了,临近期末工作繁忙并不是一个充足的借口。每到近年关,思乡心更怯。对于一个远嫁的女人来说,特别是到了过年。在一个陌生的城市,要入乡随俗改变二十多年的过年习俗,真的是很不适应。每每到了近年关,总是愈发怀念鄂西北老家过年的味道。
特别是小时候的年的味道,如春天在山上挖来的'毛草根,带着泥土清香的甘甜;又如夏天在树上摘来的野山枣,酸中有甜;更如峭壁下的山泉,清凉可口。
小时候,最盼望的就是过年。
八十年代的农村并不富裕,更没有解馋的零食,不像现在的孩子走出家门,超市里有琳琅满目的可口零食。一年到头,吃到嘴的零食就是炒蚕豆、大锅做出的米饭锅巴、两分钱的冰棍,饿了的时候揉个圆饭团就点腌制的蒜苔和蒜头,也是吃得满嘴生香。平时边炒花生都不是那么容易吃到嘴,丰收的花生除了做来年的种子,父母还得去卖个好价钱,为孩子们交学费。早上吃得的最美味的早餐就是鸡蛋炒米了。有时一个月难得吃上鸡鸭鱼肉,除非是家里来了客人,才可以吃上一顿。到了年底,才能吃到可口的爆米花,“嘭”的一声巨响,除了带给我们惊吓,更多的带给孩子的是惊喜和快乐。毕竟大米各家各户还是有富余的。至于糖果、桔子、苹果之类的就更是罕见了。记得父亲那个时候在大队作治保主任,平日里偶得一两块糖果,也是和哥哥姐姐咬碎成几块一起分吃,如今想来仍是甜到心底。七八岁的时候得到一根香蕉,半天不知道怎么下嘴。咬上一口,顿觉生涩,这个被城里人视为吉物的水果,至今厌恶。
那个时候真是穷,物质也匮乏,即使有也买不起。
“大人盼种田,小孩望过年”说得一点儿不假。离年关越近,心里就越欢喜,掰着手指头查还有几天到除夕。也只有这一天,才能穿上父母给买的新衣,也只有在这一天,才可以放开了去吃各种美味佳肴,各种稀罕的零食,所谓“稀罕”不过是平日里吃不到而已。如今记忆里最清晰的就是一种糕点,三十多年过去已忘记了它的名字,再也没有在市场见卖过。它长得像“
篇4:作文 书“味”儿
作文 书“味”儿
书是流动的血液,流到人体的每一部分;书是知识的温泉,人人都要浸泡在里面;书是活泼的生命,点缀了美丽的大自然……在书中徘徊,我自然而然的感到欣慰,轻松,自在,释放……书,滋润着,丰富着我平凡的人生;书,带着我从“迷雾”中冲出,不管远方是彩霞满天,还是阴云密布,我都要在艰险中闯出成功的坦途。因为有书香伴随着我成长,我定要在苍茫的文海中从容飞渡!怪不得莎士比亚说:“书是全世界的'营养品。”
在我牙牙学语的时候,尤其爱听妈妈讲的《安徒生童话》,我听得入迷,恍如身临其境,故事讲完了,我还呆呆地坐在那里。妈妈给我说过:“如果你爱书,以后就给我好好读书,知识是人的最终归宿。”听了妈妈这句话,点明了我的人生目标,使我受益匪浅。从此,我爱上了读书,行走在“书”的道路上了。
《隋唐演义》是我三年级百读不厌的书。《隋唐演义》是清代长篇历史演义小说,是一部具有英雄传奇和历史演义双重性质的小说。以隋朝末年农民起义为故事背景,讲述隋朝覆灭与大唐建立的一段历史演义。书中的情节和那妙词佳句就如磁石一般深深地吸引着我,让我爱不释手。
鲁迅先生写的《阿Q正传》更是精妙绝伦,引人入胜。《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阿Q是辛亥革命时期的农民典型。他是赤贫的雇农,社会地位低下,受压迫受剥削,被侮辱被损害,生活十分悲惨,阿Q的性格十分丰富、复杂。他有农民的优点:“真能做”,割麦便割麦,舂米便舂米,撑船便撑船。他身上又有农民的弱点:主观、保守、狭隘、愚蠢。他还受封建思想的种种影响,严于“男女之大防”及排斥异端等等。
我喜欢笑谈兴亡成败的《三国》,喜欢内涵深邃的《红楼》,喜欢见解独特的《格言》,喜欢实用易懂的《演讲与口才》。钱钟书在《围城》里对人性洞察与调侃;托尔斯泰在《复活》中展示精神探索的艰难历程。感受《童年》里高尔基的成长之路,赞叹乔纳森,斯威夫特层层深入的绝妙讽刺。从名着到小说,从书籍到杂志,它们不断为我的思想注入新的活力。
在书中行走,无时无刻都展现出书的缤纷灿烂;在书中徘徊,无时无刻都展现出书的韵味无穷;在书中沉睡,无时无刻都展现出书的婀娜多姿;在书中品味,无时无刻都展现出书的酸甜苦辣;在书中感受,无时无刻都展现出书的喜怒哀乐……
书籍好像芬芳的花朵,散发着清淡而迷人的气味。我爱书,爱这字里行间那阵阵的书香。我沐浴着书香,快乐地成长。书是我人生的方向盘,引导我驶向成功的彼岸。拥有书的日子就是拥有灿烂阳光的春天。让我们与书为友,让一缕书香萦绕在我们身旁,伴你我同行!
初一:金刘超
篇5:老院儿美文
老院儿美文
静静的在老街深处凝视。午后的阳光惶恐不安地吸收着能够吸收的水分,知了也鸣叫着都市记忆深处最后凝重的背影。
老院儿不是很大,住着拥挤的十几户人家,却在我的记忆中没有尽头,这么多年一直魂牵梦绕,细想想老院儿给我记忆是融于血液中的,一直循环在我肉体里的。那思念的是什么呢?
那时我还小。那时真的没有什么乱七八糟的烦恼,没有烦恼就是人生幸福的花轿啊。老院儿也不老,很青春的纯粹着,它能容纳暴雨作为清洁老院儿的“朋友”,却从不容忍狂风暴力的肆虐,老白杨树高不参天茂而不密,但它的粗壮的力量和很团结的院墙联合着总让狂风经过而不做停留,稍微经过时间长一点,盲伯伯家的傻哥哥就会叫喊:这是谁啊,声音这么大。不等傻哥哥说完,风儿早已溜得悄无声息……
循着一排排斑驳的`院落走进1981年,依然是坑坑凹凹,九转十八弯。那门楣那石墩那大杂院里悠远的嘈杂声,饱满着我的眼睛和童年记忆。父亲好象根本不曾半身不遂过,那有力的脚步那手中永远拎在上班路上装有饭盒的黑色提包,在我眼前清晰的摆动;母亲依旧拭着额头的汗水,静静的坐在一旁看一家人吃着她刚刚做好的饭菜;邻居二婶在哥哥训斥我时来劝解:别说了别说了,不就考了50多分吗?干嘛?这就不少了啊”,哥哥被逗的正抬起右手准备抓耳挠腮呢;二叔家四方八邻唯一的小二楼在老白杨树的傍依下更显得老院儿的与众不同,那想上楼去摆弄二叔的各式各样练武的兵器的冲动又袭上心头;宋奶奶和王奶奶挪动着大方的三寸金莲相互来串门,唠着很遥远很时尚的话题,好象还喊着什么?哦,是在喊:“广才,别在我门口撒尿,去水管子那尿去,这倒霉孩子”,我从容的小跑着身后弥漫着细声细语的笑声;我的腋下怎么有些塥着慌的感觉,哦,原来是我仓皇中偷藏着平常轻易见不到的发面饼忘了“转移”了,馋嘴的我又渴望能从妈妈或刚上班赚钱的大姐那得到一毛钱,飞向街北头“老小儿家”去换那用泛黄的报纸包着的23粒或24粒辈儿香辈儿香的“五香果仁儿”,然后小心翼翼的托起一粒,从中间慢慢掰开一半,严肃、庄重的咀嚼、下咽,好幸福啊;哦,刚跟着“司令”五哥和“敌人”作战归来,又和万军去玩弹球,撅着屁股一次次瞄准弹出,还是败在百发百中的万军手下,我还在不服气想再比拼一次呢……
不管岁月如何穿越,时光怎样的流淌,最终都集合在老院儿那厚重的院墙下,院墙连接着院墙,老院儿连接着老院儿,是城市里人生中恒久的记忆。
篇6: 年味美文
年味美文
临近腊月,年关就算到了。
秋收完备的庄户人这时该赶年集了,卖点农产品顺带着往回捎些年货。每逢这个时候,集市上的人特别多,仿佛一年集聚在一起的东西赶在这档口一块儿买卖,大人孩子齐上阵,着实热闹。孩子最关心的是吃和玩,几颗糖,一块花布,一串鞭炮,足以让孩子乐呵一个年季。
记忆中,腊八过后,年味也慢慢地随着日子,飘进了农家。
过去老家流行一句俗语:八个月忙种田,三个月忙赌钱,一个月忙过年。
过了腊八,男人们忙活一年最轻松的就是年关这阵,他们可以悠闲的打牌,闲逛,女人们却要为过年准备,为家人准备,为辛苦了一年后的好心情准备。
农家过年最要紧的是首先准备好足够的大米白面,米面准备齐妥,巧手的女主人可以把白面变成孩子喜欢的面点、饺子、馒头,哪怕雪雨扑门,男人们只管去打发悠闲,主妇们也不用担心过年难为无米之炊。
从粮仓里一瓢一瓢的舀出囤积的粮食,淘洗晾干,细心捡去残留的砂粒,这个活,从清早起床就开始忙活,晚了晾不干,一直得忙到天将黑虽累得腰酸腿乏,可心里美美的,过年了,想着一年的年景还不错,寄好景于下一年,自是喜上眉梢,再忙再累也不觉得。第二天赶集的时候一块儿推着平板车去集市上的机面坊加工。年前这段时间磨坊的生意是一年里最好的,排着长长的队,常常是大清早来,天黑了还不见得排的上,工作人员轮班倒,通宵达旦。小时候,我们只要听到磨坊的机器白天黑夜不停机便知道要过年了,呵呵,年味原来也是有声响的呢。
说起有声音的年味,还有一样值得一提的是炸花子。临近年关的时候,炸花的老头推着小推车走村串户,每到一个村庄必得三两天方得离开。孩子用搪瓷缸盛着玉米、大米排队,捂着耳朵等那炸花老人脚轻轻一踩,“嘭”的一声巨响过后,把冲进袋子里的花子倒进塑料袋兴高采烈的拿回家去。余留下的白花花的花子从黑乎乎的爆锅里淌出来,一些孩子根本不理会是否烫手和炸花老人的提醒,哄着抢着去抓地垫上的花子往嘴里塞,那种场面,就是孩子口中初尝的年味。
再过几日,就是几家合伙漏粉丝了。
每家出十斤八斤的红薯淀粉,一个人工,几捆柴火,几只大缸,支一口大灶,热火朝天的漏粉丝开始了。一家子漏,淀粉太少,不够占锅,多了漏不起,人手也不够。不知是谁的建议,也不知从何时起,没有谁通知,每年到这个时候,家家就都拿着粉面,带着工具柴火,凑到一起。老远就能听见“哐、哐、哐..…”此起彼伏的砸瓢漏粉丝的声音。漏粉丝是技术活,没有人传授,全凭经验,漏出的粉丝却劲道,入锅不黏糊。而我记忆最深的,却是那碗娃娃鱼。漏粉丝临近尾声,所剩淀粉不多,占不着锅,干脆做成指甲大小的粉头,捞出放上葱姜等佐料,入口爽滑。为了那心悦已久的滋味,不惜锅前锅后等到深夜。迫不及待地喝上一口,烫伤了舌头,逗得大人哄笑的'娃娃鱼,每年必是过年的一道风景,也是童年记忆颇深的年味。
杀猪,也是农家过年的重头戏,早不得晚不得。早了,等不到过年肉吃完了,晚了,赶不上年集旺势,猪肉不好卖的,谁家舍得一口猪都留着自家吃。一些送亲友,一些留着自己过年,大部分拿到集市上卖个好价钱。杀猪那天中午的炖骨头是我记忆里又一种难忘的轻盼的年味。
说说讲讲,年越来越近,眼看着就该蒸过年的馒(就是包子,不知我们老家为何管它叫馒)了。
老家过年蒸馒,也算是件头等大事。不像现在,平日里很少有人家有条件蒸馒的,酸菜粉丝馅,豆沙馅,山芋红糖馅,每家都蒸很多,可以吃到二月二也不会坏。所以,过年的馒是最持久的年味。
俗话说,蒸七蒸八,越蒸越发,整完了馒也就过了腊月二十八了。女人和孩子忙着准备吃的,男人们预备着春联,门吊和鞭炮。腊月二十九,开始贴春联和门吊,贴上充满喜庆的中国红春联,年味越发浓厚了。
年味最浓的当数年三十那天,到处门楣火红,鞭炮不绝于耳,家家户户鱼肉飘香,孩子们里外奔跑相互交流分享今天的喜悦和兴奋。母亲一声呼唤飞也似的奔回家中,大口咀嚼着梦寐以求的年味,一家人说着笑着,一定还会留一条鱼,叫年年有余。此时的年味在脸上,在口中,更在心里。
吃罢丰盛的年三十中午的大餐,又该包饺子了。老家的习俗除夕年夜饭是吃饺子,连大年初一的饺子一块儿包好,等到年初一再吃就算是吃隔年陈粮,寓意是生活富余,家有余粮。吃完除夕夜的饺子,照例守岁。说是守岁,就是等着盼着母亲在锅屋里做的各色糕点,和炒熟的花生瓜子,这在平日里想都不敢想的,这样的岁谁不爱守呀!一年没吃上的好东西,在除夕夜可以敞开了肚子吃,那个年味可真叫香。不过有一样,吃完了再晚也得清扫干净,预示着一年到头都干干净净的,大年初一是不能扫地的,否则会扫掉一年的好运的。
初一的饺子初二的面,大年初一无论老少不许赖床都得早起,表示一年到头都勤快,吃完了饺子便出门去拜年。每家都拿出除夕晚准备的糕点和花生瓜子,拜完年就得到一捧香喷喷的祝福,装进衣服口袋,拜完一圈已经福气满满年味足足了。
过了大年初二,清早还没起床便可以听见锣鼓家伙的声音,这是各村的文艺宣传队串村演年会来了。场场人山人海,演的多是宣传国策或者邻里纠纷,婆媳关系,总之都是正能量的节目。那时没有电视看,乡下更没什么文化生活,年会就是新年里又一道不可缺少的年味了。
年会一直持续演到正月十五,随着年会的结束,人们渐渐地从年的氛围里回到了平常心,新年渐渐远去,对于孩子们来说,离新的一年却越来越近,年味在回忆里一直延伸。延伸着延伸着,许多孩子长大了,而儿时的年味却随着物质生活的好转越来越淡了,许多人都说年越来越没味。
我也深有同感,如今年的味道究竟该以怎样的心态去品评,望着年越来越近的身影,不知是人们远离了这古老的文明,还是这古老的文明停滞在了哪个年末岁首,等待着现代文明的回应唤醒。
我想,撇开喧嚣,回归平淡,无论到哪里,无论走多远,其实年味就在心上。
年味是游子远方的轻叹,年味是家乡母亲望眼的期盼,年味是千里万里归来的团圆,年味是母亲忙里忙外的那桌年夜饭,年味是汤里起伏翻滚的饺子,年味是新年微信的声声祝愿……
年味有形,有色,有香,有声,有情,有韵……
篇7:秋儿美文随笔
秋儿美文随笔
不知何时,岁月以是从初夏带到了晚秋,再不知何时,一场淅沥的小雨,气温已从炎热带到了微凉,更不知何时,一阵微风,以是将绿色染成了黄色。
或许是哪天飘下的一片落叶,将岁月带到了晚秋,再或许是那一场忘记带雨伞的雨天,将气温变的微凉,更或许是是那一夜没有入眠,风儿将绿色染成黄色。
“自古逢秋悲寂寥”秋儿你是悲的代言者,世人遇你总会发出一场场的哀叹,思乡,念情,在你手心里更显深情。一片片秋叶随着风儿流浪,不知是树儿不挽留,还是风儿太强迫。树叶落在灰灰的路旁,又是一阵风儿吹过,它仿佛变的开心,随风儿打着转的奔跑。跑累了,便躺下休息。当风儿变得狂烈的时候,它被扬起,在空中跳着婀娜的舞蹈,站在这刺骨的风中,风儿就像那顽皮的孩子,钻进你的衣领里,弄的你全身颤抖,只会拉着音的说一句“好冷啊!”
一场秋雨过境,撒下遍地的黄金。一早我便穿上厚衣,抵制这寒秋,坐在31路公交上,看窗外那本优越的景色也让变得让人寒心,早练的.操声,也在呼啸的风中消逝,有些树木已是有碧绿夹杂黄色,远处也有几颗,也已是光秃秃的矗立在路旁,不觉感慨秋儿的威力了。我向来是不太喜欢秋天的,或许是一些文章中的悲秋使我心情不好的缘由吧!而现在我却对秋儿产生了不同的情感。
几颗不知名的大树下,厚厚的几层落叶,风儿一吹便是“沙沙”作响,其间几位孩童在厚厚落叶堆里玩乐,他们踩踏树叶,发出“沙沙”的响声,声音多了,便也成了一首美妙的落叶交响曲。听到这声音,我暗自高兴“原来落叶也可以这样玩乐”。那柔软的落叶发出连绵的响声,当声音变的更有节奏的时候,突然停了,变成了孩子们欢乐的笑声,这或许这便是秋儿的声音吧!
风儿吹过,像在你耳边轻轻述说着一个关于秋儿的秘密。
秋霜寒雨胜于冰,
衣单襟薄客舟行。
昨宵春色今何处,
撒下一夜遍地金。
——《冰秋》
篇8: 傻儿美文欣赏
傻儿美文欣赏
红枫湖边坐落着许多户人家,依此地理位置而繁衍生息。夕阳磅山而洒,镇上红枫四季如火,在夕阳的渲染下,天地似烧起熊熊烈火,于此格格不入的是,湖边一靠在一棵红枫树边的男子,他蓬乱邋遢不堪的衣着在这红枫镇的美景图中很是突兀。
镇上人忘却了他姓氏,便唤他傻儿,说此人总爱疯言疯语,神志不清。在众人数落声讨中,镇上一醉醉醺醺的老翁却看见,在傻儿那沾满污垢青丝遮掩后却镶嵌着一双格外分明的明眸。只是不知为何那清澈的眼睛里环绕着悲悯,还有几分嘲笑。
夜间老翁手提几坛酒寻来,几番言语与傻儿交谈,二人言语似卷起一场硝烟,只是无人可见。终是傻儿摆下阵,傻儿款款而道,只是多年未与人交谈,声音有些暗沉得可怕。可老翁何以在意这些,涑耳恭听傻儿言。
老翁讪讪问曰:“阁下并非是镇民嘴中所谓‘傻儿’,不知历经何事阁下要如此装扮自己,任他人恶言相待?”
傻儿说,世间总太多庸俗事,世人纷纷效仿,不想竟遗忘初心。追名逐利,无所不用其极,却忘了最初只是为了护本心欲护之人;追逐情爱,下三滥手段都使出,却忘了本心只是为了那人。
游厉四方,看遍人间百态。人心经不得考验,哪有人长情。左右不过看热闹不嫌事大,瞧见他人遇难,不求如何相助,却不想他们要过几句嘴瘾,无非趋炎附势加落井下石。过瘾后未曾自省错误,反要去对他人指指点点。何时不是在利益不冲突情况下才是朋友。
说罢,傻儿举坛敬老翁,便饮下好几大口,好不爽快。老翁看着眼前这比任何人看得都透彻的人,心里不知是何滋味。再看看怀中酒坛,忽觉此酒饮下灼烧人心,着实疼痛。
傻儿解渴后,又频频道来。倒不是所有人都如此,只是道念封锁,不像寺中禅师那般透彻。俗人且俗人,无非七情六欲,逃不开情爱附生的宿命。世人道:月老牵线红尘翩翩,孟婆煮汤断肠琰琰。在阎王殿薄上时间被阎王笔一勾勒,黑白无常使者前来领路,有的人不放下此生羁绊,在白骨艾艾中企图挣扎,悔不该此生过得如此肤浅。可却不想,就算重来一世,骨子里若是不去那污浊的念想,又和上一世有何区别。
他们太过于仿效,爱得那月老庙里的'姻缘树,戴得那艳艳桃花,却不肯放下执念,不接受开在冥界是彼岸花,饮不得孟婆奈何桥上的高汤。
活得潇洒些不好?命运尽头,此生所有恩怨情仇都将一聚,饮下孟婆汤,前世所有都刹那间烟消云散。带不走此生钱财,卷不走此生名利,牵不走此生寄居的躯体。这些不过被黄土隔离,唯有那不灭魂魄才是存于六界的凭借。
“所以啊,老哥。何必在意他人嘴瘾边的几句俗话。他们活在自己画地为牢的世界里,唯有嗤笑他人的悲处才可痛快,着实为可怜人。而吾等难不成要剥夺他们这活下去的唯一恶趣?”傻儿又露出前边老翁瞧见的悲悯神色,举起身旁酒坛一饮而下。
身旁老翁看着月色照在面前此人身上,忽觉今夜明月格外皎洁。傻儿身上邋遢的装饰无一不被照出,看似邋遢,仔细一嗅却不曾有令人难以接受的酸臭,反倒有几丝青竹味幽幽在空气中涌动。
忽二人视线相撞,凝眸几息,故而又对夜空大声肆笑……
许久以后,老翁想起那夜月下对饮,才发现,他们凝眸几息,那是不被岁月蹉跎的洒脱啊……
傻儿不傻!
篇9:多味人生美文
多味人生美文
人生就如百种饮品,百种滋味融入其中。每人手上都有一杯饮品,是何种滋味,唯有靠自己品尝了。
一
小镇有几百户人家,镇上有唯一的一所小学和仅有的两家商店,其中一家就在学校附近。那里是孩子们的天堂,他们拿着父母给的几毛钱去那里挑选自己喜爱的物件。他的父亲是位军人,虽因公负伤不得不离开军队,但行事作风仍保持在军队的样子。父亲希望他也能像军人一样拥有坚毅的品质,不贪图享受,所以他从不会有钱买零嘴儿。但他一直很快乐,可能唯一让他难过的,便是不能尝尝果汁的味道。同龄人手中的果汁,红的、黄的、绿的……让他眼馋不已。但他从没抱怨过,即使父亲允许买,他也不会去买.因为家里并不富裕。
10岁生日那天,他一睁眼便看见了枕头边红色的饮料和父亲离去的背影,他将果汁紧紧地握在手里,那温暖的色彩耀得他的眼湿湿的。打开瓶盖,他轻轻抿了一口,甜滋滋的,一直甜到他的心坎里。他忽然觉得他的生活就像果汁,甜甜的,带着水果的清香。
二
他没有辜负父母的期望,如愿考入名牌大学,两年后因成绩优异与一家外企提前签约,他的未来一片光明。然而毕业后进入公司,他的世界仿佛一下子被颠覆,以前从不讲究吃穿的他,看见西装革履的同事,生平第一次感到了自卑。
第一个月的工资他没有寄回家,而是买了衣服和其他物品。他变了.他不愿在公司提及自己的家庭,不想让人看低他。
一天,一位同事与他聊天,问他喜欢什么咖啡,他支支吾吾答不上来,同事仿佛察觉到了什么,岔开了话题,但他心里很不舒服。下班后,他去了咖啡厅,从那以后,他只喝咖啡,而且只喝据说最能代表男儿本色的黑咖啡。他其实并不爱喝,觉得很苦,但他从未说过。
快过年了,他和同事们聚会,一起唱歌。手机铃声响起,电话接通后,母亲温柔的声音传来:“儿,你什么时候回来?”他犹豫了一下,旁边一个同事起哄,将手机夺了过去,一群人叽叽喳喳和他母亲说话,并表示要去拜访伯母。他尴尬地笑着,不知如何是好。放假后,他提前赶回家里,委婉地要求父母拒绝同事来访,他的意图如此明显,啪的一声,父亲重重打了他一巴掌,大声骂他:“我就是养条狗也不会嫌弃家贫,你滚出去!”父亲的`责骂,母亲的泪水,就像铁锤将他那点可怜的虚荣和自卑砸得粉碎。扑通一声,他跪在父亲面前,十几年不曾哭泣的他,像个孩子一般呜咽着,泪水模糊了双眼。
过年,他们一家人接待了同事,他笑得一脸释然。
回到公司后,他又一次去了咖啡厅。他端起咖啡,细细品尝,苦中带涩,涩中有甜,甜中又夹杂着特殊的焦味,味道多变,一如人生难以捉摸。“原来咖啡也并不难喝。”这是他最后一次喝咖啡得出的结论。
三
现在,他做了公司的主管,一个人独占一个办公室。他在城里买了房,将父母接了来。现在他不喝果汁也不喝咖啡了,他的办公桌上只有矿泉水。偶尔,回忆过去,第一次喝果汁的甜蜜,最后一次喝咖啡的苦中带甜都让他回味。但他不再去品尝,因为他觉得一生尝一次也就够了。他现在喜欢矿泉水,淡淡的,无色无味,纯洁透明。每次下属问他为何只喝矿泉水,他总会大笑着回答:“因为矿泉水解渴啊。”
其实,品尝过果汁与咖啡后,他觉得矿泉水更适合他,一如他的想法:快快乐乐就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
篇10: 年味难忘美文
年味难忘美文
腊八一过,春节的蛩音便离我们越来越近。漫步大街小巷抑或走进乡村,空气中扑面而来的新年气息明显地浓郁起来。
对于过年,我印象最深的还是孩提时代。俗话说“大人望种田,小孩盼过年”,有关过年的乐趣,孩童的.体味似乎天生就要胜过大人。
进入腊月,大人们就开始为过年忙碌开了,杀年猪、腌腊肉、清扫房屋扬尘、购买年货、磨面蒸发糕……忙完这些,就该贴春联了,这是我唯一参与的春节筹备“工作”。爷爷是个极喜好“喜庆”的人,所以,每年过年贴春联是他十分看重而必不可少的。吃过早饭,爷爷搬来一张大方桌,将春联面朝下平整地铺在桌上,用刷子均匀地涂抹一层“米浆糊”,然后递给迫不及待的我。这时,我便跃上凳子,按照爷爷的指令,找准方位,把春联端端正正地贴在门框上。堂屋、灶房、卧室……不同的门贴什么资料的春联,都是有讲究的,不能错。贴完春联,爷爷站在院子里,看着满屋子洋溢着的“红红火火”,乐呵呵地笑。我则学着爷爷的样貌,被着手,摇头晃脑地念春联。
除夕这天,天刚放亮,小伙伴们便邀约着来到我家门口,一个个衣兜里揣满了“黑蜘蛛”、“黄烟炮”、“大红炮”等鞭炮。我们欢快地跑到田野上,用鞭炮炸池塘里的游鱼、吓树上的鸟儿……比赛着谁玩的花样多。不知是谁发现了路边一坨牛屎,突发奇想地将“大红炮”插进牛屎堆中,兴奋地点燃,然后大家傻傻地围着等粪屑被炸得漫天飞舞。结果,两个离得较近的伙伴被牛屎溅了一身,惹得我们一阵阵哄笑,两个脸上挂了牛屎屑的伙伴笑得更展劲……
在外面疯了一天,我们各自兴高采烈地跑回家,等待大人发“压岁钱”。年夜饭后,我照例给奶奶磕了三个响头,奶奶掏出早已准备好的一百元“压岁钱”递到我手上,可我迟疑着不肯要……过了两分钟,我对奶奶说:“以后过年,就只给我几块钱压岁钱好吗?”奶奶一脸疑惑。其实,我心里有自己的“小九九”:哪个小孩子不想多要些压岁钱呢!但是,给多了,妈妈总会让我交给她保管,嘴上说是保管,等于上交“国库”,所以我更钟爱那些几块几块的零钱。这也算是我童年的一个小秘密吧,我不说,没人明白……
如今,也许是因为长大了的缘故吧,爷爷奶奶发压岁钱时,我已不再有儿时的那份激动。这两年,我也没有再和儿时的那些伙伴一齐去放炮竹了。但我依然对春节充满期盼。谁不愿意在家家户户张灯结彩、大红灯笼高挂的喜悦气氛中,享受亲人团聚的完美时光呢!
★ 蛇韵美文
★ 天峡冬韵美文欣赏
★ 三记耳光美文摘抄
★ 年的滋味经典美文
★ 风动式的对节美文
★ 美文摘抄带题目
★ 下雪的美文摘抄
★ 情人节美文摘抄
【儿时的年味的美文(共10篇)】相关文章:
秋韵浓的美文摘抄2022-07-10
故乡年味的作文2023-06-16
年是一壶醇香的老酒美文2023-06-05
经典美文摘抄300字2023-12-10
教育成长美文摘抄经典2023-06-03
美文摘抄50字2023-08-13
美文摘抄300字2023-09-18
300字美文摘抄2023-02-26
小学生摘抄美文经典2024-04-26
小学生经典美文摘抄大全2023-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