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廉政的名人名言

时间:2022-06-26 05:51:51 名言格言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有关廉政的名人名言(通用5篇)由网友“诸葛青的眯眯眼”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有关廉政的名人名言,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有关廉政的名人名言

篇1:廉政名人名言

1) 廉不言贫,勤不言苦。

2) 贪婪的欲望使人堕落,廉政的品质使人奋进。

3) 以诚为人,以勤为政,以廉为官。

4) 一身正气两袖清风,一尘不染克己奉公。

5) 水不流则腐,官不廉则败。

6) 兴廉政之风,树浩然正气。

7) 严是爱,松是害,廉洁从政做表率。

8) 勤与廉相连,奢与腐相通。

9) 位不在高,廉洁则名;权不在大,唯公则灵。

10) 清廉则无畏,秉公则无私。

11) 以公为矛,锐不可当;以廉为盾,坚不可催。

12) 做人贵在品,为官重在廉。

13) 廉而洁,一身正气;勤而俭,两袖清风。

14) 清白做人,才能轻松做人;清白做官,才能轻松做官。

15) 取人一文,我的人则一文不值。

篇2:廉政名人名言

1) 穷不忘操,贵不忘道。——皮日休

2) 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居也。——孔子

3) 如若你想征服全世界,你就得征服自己。——俄·陀思妥耶夫斯基

4) 让你的恶习先你而死。——富兰克林

5)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三国·刘备

6) 失言就是一不小心说了实话。——于丹

7) 真懂的人不需大声叫。——达。芬奇

8) 品行是一个人的内在,名誉是一个人的外貌。——英国·莎士比亚

9)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于谦

10) 治官事则不营私家,在公家则不言利。——刘向

11) 征服自己的一切弱点,正是一个人伟大的起始。——沈从文

12) 自我控制是最强者的本能。——萧伯纳

13) 别人认为你是哪一种人不要紧,关键是你到底是哪种人。——贺拉斯

14) 自制是一种秩序,一种对于快乐与欲望的控制。——柏拉图

15) 激浊而扬清,废贪而立廉。——柳宗元

16) 妄自尊大与妄自菲薄都是严重的错误。——歌德

17) 坦白是诚实和勇敢的产物。——美·马克·吐温

18) 信用难得易失。费年功夫积累的信用往往会由于一时的言行而失掉。——日·池田大作

19) 清贫,洁白朴素的生活,正是我们革命者能够战胜许多困难的地方。

20) 一言既出,驷马难追。——中国谚语

篇3:廉政名人名言

1) 筑牢思想道德大坝,坚守反腐倡廉防线。

2) 为政不贪,头顶蓝天;为政不廉,利剑高悬。

3) 纪检监察干部要有两个“胃”,一个“胃”装饭,一个“胃”装气,不但要吃得苦,还要受得气。

4) 一文虽微,能污清白人格;万金价昂,难收公道人心。

5) 一念之贪,损自德,毁自身,殃及儿女;两袖清风,躬于行,利于民,感召世人。

6) 警钟长鸣长鸣长警,醒言常省常省常醒。

7) 贪为先,掉深渊,利莫沾,走阳关。

8) 意莫高于爱民,行莫厚于乐民。

9) 坚持把真理的力量和人格的力量统一起来。

10) 金钱美女不下水,花言巧语不受骗。

11) 憎贪官、戒贪心,思贪害、拒腐不贪分民忧、解民愁、保民安、执政为民。

12) 以铜为鉴,明目;以史为鉴,清心;以步为车,强体;以学为食,醒神。

13) 事权财权人权贪权是滋生腐败之源;公开公正公平公心乃建设廉政之基。

14) 鱼贪饵,容易上钩;人贪利,终落陷阱。

15) 做官要为民,为钱莫做官。

篇4:廉政名人名言

廉政名人名言精选

一、从政格言

【原典】枉己者,未有能直人者也。——战国《孟子滕文公下》

【注译】枉:使弯曲。直:使正直。自己不正直的人,不可能让别人正直。

【解读】孟子的这句话和孔子的“己不正,焉能正人”同一个意思。儒家向来重视自律正己,以身作则。现在我们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也十分强调领导干部的廉洁自律。领导干部只有以身作则,树立榜样,廉政教育才能有说服力。

【原典】得民心者可名为官,失民心者何足道哉?——明汪天赐《官箴集要》

【注译】得民心的官员可以称为官,那些失民心的官员哪里值得一提呢?

【解读】民心历来为执政治国者所重视。从大处来说,民心向背是关系到一个政党、一个国家兴亡的关键因素。从为官者个人来说,它可以决定一个官员的事业、前途和一个地区、一个部门、一个单位的发展。执政的根基在人民群众,事业发展的血脉在人民群众。赢得了民心,就赢得了根基,赢得了事业。

【原典】布衣人臣之行,洁白清廉中绳,愈穷愈荣。——战国吕不韦《吕氏春秋离俗》

【注译】布衣:平民百姓;绳:规矩。全句译意为:百姓人臣行事,行为规矩,洁白清廉,则愈穷愈荣耀。

【解读】为官不以权谋私,不侵占百姓利益,两袖清风,这种穷是愈穷愈能显示其公正廉洁,所以愈穷愈荣耀。相反,身居官位而以权谋私,

【原典】有实必有名,虚誉暴集,则毁言随至矣。——宋陈襄

【注译】有了确实的功绩必然就会有好的名声,当不实荣誉大量降临时,诋毁言论也会随之而来。

【解读】政绩是干出来的,不是靠“吹”出来的。靠“吹”出来的政绩,必定“毁言随至”。这是因为,不干实事,只图“虚誉”,对老百姓没有一丝一毫的'实惠。对老百姓毫无实惠的“虚誉”,怎能不引来“毁言”呢?

【原典】货财行于国,则法令毁于官;请谒得于上,则党与成于下。——春秋《管子八观》

【注译】贿赂财货风行于国内,法律政令就坏在官府;请托办事之风在上面通行,结党营私之事就在下面泛滥。

【解读】管子的《八观》意思是说,到一个国家从八个方面进行调查研究,就可知道这个国家的治乱和风尚。“货财行于国”和“请谒得于上”是败坏法令、结党营私的根源,也是导致官场腐败、国家败亡的祸根。这一点,管子在《八观》中就明确指出:“此亡国弑君之所自生也。”这种观点对我们今天治理国家不无警示意义。

【原典】昔先圣王之治天下也,必先公,公则天下平矣。

【注译】从前,古代贤明的君王治理天下,一定会首先做到大公无私,只要大公无私了,天下就太平了。天下太平是因为大公无私而得到的。

【解读】吕不韦的这个结论,是从历史的经验教训中总结出来的。他说:“尝试观于上志,有得天下者众矣,其得之以公,其失之必以偏。”意思是说,看看上古的记载,得到天下的人很多,他们都是因为大公无私而得天下,而他们失去天下一定是因为偏私。现在看来,这句话依然十分深刻,值得今天的各级党政领导干部深思铭记。

【原典】大抵宪长得人,则司官不敢恣——元张养浩《权力忠告》

【注译】一般说来,如果监察官员廉洁自守,则执行官员不敢放纵;执行官员不敢放纵,则书吏不敢放纵。

【解读】“欲影正者端其形”。肩负“风宪”的监察官员在端正官风、政风和民风中起到表率作用极为重要。但是,历朝历代,由于各种原因,监察官员顶不住权力、金钱、女色的诱惑,走上违法犯罪道路的并非鲜见,这对在职官员和社会风气的影响非同小可。因此,担负监察职责的官员一定要自重、自省、自律。

【原典】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西汉司马迁《史记韩安国列传》

【注释】治理天下终究不能因私情而损害公事。

【解读】汉景帝在位期间,公孙诡、羊胜图谋不轨,游说梁孝王(汉景帝母弟),并派人行刺朝廷谋臣。事情败露后,汉景帝下令搜捕公孙诡、羊胜。由于这两人藏匿在梁孝王家,没有抓到。内史韩安国去规劝梁孝王交出公孙诡、羊胜两人。梁孝王听了韩安国“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的一番话后,交出了公孙诡、羊胜。韩安国的“治天下终不以私乱公”,虽有其历史背景,但这句话的内涵在今天还是不失其借鉴意义。

二、修身格言

【原典】奢则不孙,俭则固。与其不孙也,宁固。

【注译】孙:通“逊”,谦逊;固:固陋,寒酸。全句译意为:一个人奢侈了就显得不谦逊,太节俭朴素就显得寒酸。与其显得不谦逊,不如宁可显得寒酸。

【解读】孔子主张发扬俭德,为政清廉。他对当时社会权贵们豪华奢侈、铺张浪费、财大气粗、气势逼人深为不满,对子路“车马轻裘,与朋友共”的德行极为赞扬。他主张过一种勤俭朴素的生活。在他看来,勤俭朴素能看出一个人的志向和操守,也能看出其为官之德。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

【原典】善禁者,先禁其身,而后人。不善禁者,先禁人而后身。——东汉荀悦《申鉴政体》

【注译】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必然自己首先按禁令要求自己,然后才去要求别人。不善于用禁令治理社会的人,首先要求别人按照禁令去做,然后才去要求自己。

【解读】这段话用现代的话来讲,就是为官者要带头用纪律和法律来约束自己,做遵纪守法的表率。这既是一种领导方法,更是一种为官之德。

【原典】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金玉满堂,莫之能守;富贵而骄,自遗其咎。——《老子九章》

【注译】遗:遗留;咎:祸咎。满屋子的金玉财宝,并不能长久保持。由富贵而生骄纵之心,是自己给自己遗留祸殃。

【解读】盛极而衰,满必招损。老子看到了物极必反的规律——事物发展到极端,必然走向自己的反面。同样,老子以一双饱经风霜的慧眼,看到了“金玉”、“富贵”中包含着的短命和灾祸。古往今来,有哪一个攫取利益的成功者能够把他所得的利益,如金玉、珠宝、财富、名声、门第等,传之无穷呢?没有人能做到。不仅如此,个人占的财富过多,就会骄奢淫逸。而骄奢淫逸,往往会为自己招来灾难。

【原典】礼义,治人之大法。——清顾炎武《廉耻》

【注译】礼义是社会管理的大法;廉耻是为人立身的大节。不廉便什么都可以拿,不耻便什么都可以做。

【解读】做人有大节、小节之分,知道什么是廉洁和羞耻是做人的大节。加强自我修养,筑好思想道德的堤坝,要从守廉和知耻做起。不讲廉耻,则无所不为;无所不为,则无祸不招。这句话对我们的干部修身立德、加强自我修养具有启示意义。

【原典】益者三乐,损者三乐。乐节礼乐——《论语季氏》

【注译】乐:快乐;节:调节;道:称颂,宣扬;佚游:浪游不归;晏乐:饮食铺张。全句译意为:孔子说:“有益的快乐有三种,有害的快乐也有三种。以得到礼乐的调节为快乐,以宣扬别人的好处为快乐,以交了一些有益的朋友为快乐,是有益的。以骄傲放肆为快乐,以游荡忘返为快乐,以饮食为快乐,是有损害的。”

【解读】一个人的娱乐爱好,即现在所说的工作圈之外的生活圈、娱乐圈,对人的品德修养、对官员的廉洁从政至关重要。虽然今天我们的生活和娱乐内容和孔子的那个时代大不相同,但孔子总结的娱乐爱好的原则,还是很有指导意义的。

【原典】欲虽不可尽,可以近尽也;欲虽不可去。——战国《荀子正名》

【注译】欲望虽然没有尽头,不可以满足,却可接近于满足;欲望虽然不可去掉,但却可以对它加以节制。

【解读】人的欲望是一个无底洞,永远不可能得到满足。放纵欲望,贪婪无度,就会祸国殃民,身败名裂。这句话对今天的领导干部具有警醒意义:节制欲望,廉洁自律,才能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实现最有价值的人生目标。

【原典】轻财足以聚人,律己足以服人——明陈继儒《小窗幽记集醒》

【注释】仗义疏财能够团结人,严于律己能够使人信服,宽以待人能够得到人心,身先士卒能够领导众人。

【解读】“聚人”、“服人”、“得人”、“率人”,归根到底是得人心,而得人心的前提是“其身正”。身为领导干部,只有不偏爱钱财,清廉自律,才能一身正气。宽以待人,以身作则,才能赢得人心。而能得人心者,便可成就事业。

篇5:有关廉政的名人名言

1. 反腐倡廉从自己做起,执政为民从点滴做起。

2. 言廉为虚,行廉为实,身廉为标,心廉为本。

3. 扣错第一颗纽扣一错到底,挡住第一次诱惑一路顺风。

4. 为政要重廉,做人要重诚,说话要重信,办事要重实。

5. 廉洁勤政,你安我安全家安; 贪污受贿,日惊夜惊时时惊。

6. 对名利,要保持远距离; 对群众,要保持近距离; 对领导,要保持等距离; 对工作,要保持零距离。

7.不注重学习,忙于事务,思想就容易庸俗化。如果说变质,那么思想的庸俗化就是一个危险的起点。(邓小平)

8. 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江泽民)

9.是非明于学习,名节源于党性,腐败止于正气。(江泽民)

10.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胡锦涛)。

廉洁文化的名言警句

名人廉政警示语录

清正廉洁方面个人总结

描写清正廉洁的名言

廉洁的名言

清正廉洁的名言

党风廉政汇报

关于廉洁教育心得

关于廉正发言稿

廉洁教育教学总结

有关廉政的名人名言
《有关廉政的名人名言.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有关廉政的名人名言(通用5篇)】相关文章:

有关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2023-04-24

清正廉洁的名言警句2023-05-27

古今廉政名言2023-12-18

廉政勤政宣讲活动总结2022-04-30

关于清正廉洁励志格言2023-11-23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500字2023-05-09

廉洁在我心中作文600字左右2022-08-31

小学诗词进校园工作计划2022-07-11

廉洁教育教案2023-05-17

廉洁教育读书心得2023-11-23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