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合逻辑——句子的语病(精选6篇)由网友“数星星的夜”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不合逻辑——句子的语病,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篇1:不合逻辑——句子的语病
不合逻辑
1、更替概念。
例如:
在会上,大家都谈了自己对学校的看法,看来, 大家的希望不一致。
(句子前边用了“看法”后边换成了“希望”包含在“看法”当中,那就应当把“看来”改为“不过”。)
2、前后矛盾。
例如:
我断定他大概会考上大学。(断定与大概矛盾)
夜,寂静无声,只有雨滴在嘀嘀嗒嗒地响着。(“寂静无声”与“嘀嘀嗒嗒”矛盾)
3、判断不成立。
例如:
青年人正是世界观形成的时期。(“青年人”不是“时期”,二者不能组成一个判断。“青年人”可改为“青年”,最好改为“青年时期”)
红壤是我国亚热带植物的主要产区。(“红壤”是一种土壤,不是“产区”、“红壤”要改为“红壤区”。)
4、多次否定引起混乱。
例如:
难道能否定这次讨论会没有取得很大成功吗?(原意为讨论会取得很大成功,多次否定后成了“讨论会没有取得什么成绩”)
尘土太厚,这又怎能不让卫生检查团的人不皱眉头呢?(多次否定加反问,使句子意思混乱)
5、分类错误。
市场经济的大好形势鼓舞着画家和文艺工作者为人民创作更多更好的作品。 (“文艺工作者”为大概念不能与小概念“画家”并列。)
他的书籍里装满了书。有文艺书、历史书、政治书、画片、杂志等。(“文艺书”为大概念,不能与下面小概念并列。)
6、包含正反两方面意义的词语配搭不当。
“好坏”、“高低”、“是否”、“多少”这一类词兼有正反两方面的意思, 这类词语只能和含有正反两方面意义的其它词语搭配,如果只顾一方面,而忽视了加一方面,就会造成判断不当的错误。
例如:
能否做好教学工作, 决定于老师有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的思想。(前面“能否”为两个方面, 后面“有”只一个方面,不配搭。)
对科技人员强调专,是不是可以忽视他们的红呢? 还要不要他们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改造世界观呢? 我们的回答是肯定的。(“是不是”“要不要”包含着两个方面, “是肯定的”只是一个方面,前后不配搭。)
7、条件关系用错,条件结果关系颠倒。
在复合判断中,有充分条件判断、必要条件判断、充要必要条件判断、相容的和不相容的判断。在使用这些判断中, 要恰当运用,否则就会产生错误。
例如:
只要刻苦努力学习,就能取得好成绩。(取得好成绩,“刻苦努力学习”只是必要条件,不是充分条件,条件关系用错。)
陈小宇同学今天没来上课,一定是病了。 (没来上课的原因较多,不一定是病了判断条件不充足。)
只有提高群众的劳动积极性,才能提高群众的觉悟, 实行责任制。(条件和结果颠倒)
8、强加因果关系
一件事的产生,总是有它的前因后果。如果把没有因果关系的事情说成有因果关系,那就是强加的。
例如:
我厂今年重视了产品数量,所以产品质量下降了。 (产品质量下降的原因并不一定是“重视了产品质量”,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在前一阶段外语学习中,由于我重视了读、写练习, 因而忽视了听、说能力的训练。(二者没有必然的因果关系。)
篇2:“不合逻辑”语病的八种病因
“不合逻辑”是大家在语言运用中的常见错误,网友必须对造成“不合逻辑”的原因有清楚的认识,才能对其进行正确辨析和修改。下面,结合实例介绍“不合逻辑”类语句的病因:
一、概念不清。主要是指对词语所表达概念内涵的误解以及由此而造成的误用。
例1.人的思想总是要变的,认真改造思想会变,不认真改造思想也会变,不变是不可能的。
句中用了四个“变”,但其内涵不尽相同:第一、第四个“变”指“变好或变坏”,第二个“变”指“变好”,第三“变”指“变坏”。内涵不同的四个“变”用在一个句子中,造成了表达的混乱。可改为“……认真改造思想就会往好处变,不认真改造思想就会往坏处变……”
二、列举不当。主要是指将不同范畴的概念划为同一范畴或将具有主从关系(如学生与中学生)、交叉关系(工人与青年)的概念并列使用。
例2.我国的江河湖泽出产鱼、虾、盐、碱等水产品。
“鱼”、“虾”是水产品,“盐”、“碱”是非水产品,不是同一范畴的概念,而句中却说“盐”、“碱”都是水产品。
例3.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和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现象,增强使用文字的规范意识。
“报刊”、“杂志”是出版物,“一切出版物”显然包括了“报刊”、“杂志”,所以三者不能并列在一起。此外这个句子还有语序不当的毛病,最后两个句子应该互换位置。
三、前后矛盾。指前面的说法与后面的说法自相矛盾,彼此冲突,它包括时间、数量、范围、动作、位置、状态等多方面矛盾。
例4.由北京人民艺术剧院复排的大型历史剧《蔡文姬》定于5月1日在首都剧场上演,日前正在紧张的排练之中。
“日前”即“前几天”,表示时间已经过去,“正”表示正在进行之中,二者在时间上相互冲突,可将“日前”改为“目前”。
四、否定失误。否定失误一般有两种情况:一是不、没有、否认、否则等否定词的重复出现或多次出现造成否定失误;二是“杜绝忌”等否定词的误用造成否定失误。
例5.为了防止这类事故不再发生,我们加强了交通安全的教育和管理。
“防止……不再……”构成双重否定,双重否定等于肯定。这等于说,为了让交通事故再次发生……。应改为“为了防止这类交通事故再次发生……”
例6.国务院台办新闻发言人指出:台湾当局对“功”邪教组织利用设置在台湾的发射装置攻击鑫诺卫星事件应立即采取措施予以查处,并杜绝类似事件不再发生。
误用了双重否定。“杜绝”和“不再”都是否定词,宜将“不再”改为“再次”。
五、不合事理。就是句子表达的语意与通常的事理相悖,不能使人信服。
例7.今年春节期间,这个市的210辆消防车,3000多名消防官兵,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执勤的岗位上。
“3000多名消防官兵”可以“放弃休假,始终坚守在各自的岗位”,“210辆消防车”也“放弃休假”,从事理上就讲不通。
例8.我每次向他借书,他都不顾年老体弱,亲自冒着酷暑和严寒到小书房去找。
“酷暑”与“严寒”分别是夏天、冬天的极至,不可能同时到来,“他”怎么能每次都“冒着酷暑和严寒”呢?
六、照应不周。主要指两种情况:一是句中使用能否、是否、好坏、有没有等两面词,却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二是句中使用两组并列短语而它们之间的对应关系错位。
例9.电子工业能否迅速发展,并渗透到各行各业中去,关键在于要加速训练并造就一批专门技术人才。
前面用了“能否”,后面没有与之呼应的词语,应在“关键在于”之后加“是否”,句子前后才能统一起来。
例10、水库和运河如同闪亮的镜子和一条条衣带布满了原野和山谷。
“水库和运河”与“原野和山谷”这两个并列短语分别充当主语和宾语,实际情况应是“水库布满山谷运河布满原野”,而例句中二者对应关系不当。应将“原野和山谷”改为“山谷和原野”。
七、强加因果。这种语病常常出现在复句之中,分句之间本来没有因果关系,却强加因果关系。
例11.我曾看见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
根据“他和一个不三不四的人说话”,就推断“他肯定是加入了流氓团伙”,理由不充足,不能让人信服。
八、主客倒置。主体与客体存在着主要与次要、认知与被认知、主动与被动等关系,如果颠倒了位置就可能造成关系的错位,表达的混乱。
例10、在这里,他学到了化学、生物,特别是对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他”是主体,是主动的认知者,“畜牧学”是客体,是被认知的对象,是“他”对“畜牧学”感兴趣,不是“畜牧学”对“他”感兴趣,正确的说法应是“特别是他最感兴趣的畜牧学”。
篇3:句子的语病
例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是( )
A、校长请著名数学家来指教同学们学习中碰到的问题。
B、这本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事迹。
C、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败的关键。
D、沙尘从蒙古一些沙漠周边的退化草场和旱地刮起,途经河北,到达京津。
解析:做这种类型的题,首先要辨别病句的类型,其次根据语感修改。A句的毛病是用词不当。“指教”应改为“指导”。B句的毛病是搭配不当。这个句子的主干是“小说塑造事迹”,动宾搭配不当,应改为“塑造了一个共产党员的光辉形象”。C句的毛病是前后矛盾。前面说“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只是一种情况,后面“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关键”是“成”和“败”两种情况。应改为“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成功的关键”。答案D。
例2:下面句子不会产生歧义的一项是( )
A、这堂课,我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而且还掌握了一定的方法。
B、小王的衣服做得真好看。
C、这辆自行车没有锁。
D、这个人连老师也不认识。
解析:A句不会产生歧义。B有两种解释:小王穿的衣服做得好看;小王做的衣服式样好看。C句有两种解释:自行车没有上锁;自行车根本没有装锁。D句有两种解释:这个人不认识老师;老师不认识这个人。
练习:
1.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新来的王老师给我们留下了美好而深厚的印象。
B、一进入会场就看到许多面彩旗和一片欢乐的歌声。
C、红杨中学的全体团员没有不参加绿化校园活动的。
D、我们班同学将来都希望成为一个有作为的人。
2.下面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没有理由不珍惜今天的幸福生活。
B、增加质量是语文教学改革的当务之急。
C、能否刻苦钻研是提高学习成绩的关键。
D、当外国友人来长城时,受到了北京人民的热烈欢迎。
3.意思表达正确的一项是( )
A、党和政府的教育,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练“某团伙”的错误。
B、党和政府的教育,使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练“某团伙”的错误。
C、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我改正并认识了自己练“某团伙”的错误。
D、在党和政府的教育下,使我认识并改正了自己练“某团伙”的错误
4.读下面短文,按要求改正错误:
①37岁的丹多是英国广播公司(BBC)的新闻播音员和英国《关注犯罪》节目的主持人。②4月,她在伦敦西部的住所被人近距离遭枪杀。③英国警方为此展开了历史上最大规模的刑事侦察。……④刚刚捕获的疑犯是警方逮捕的第4外疑犯。⑤在伦敦时间早晨6点30分,他以谋杀疑犯的罪名被捕,目前正在伦敦一所中央警局接受调查,但还没有被正式指控。
①第二句用语有重复,应删去
②第四句表达罗嗦不简洁,请重新改写
③第五句画线部分表意不清,有不同理解,应改为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在建设三峡大坝的过程中,无论工人们遇到什么样的困难,他们却能披荆斩棘,一往无前。
B、在列车长粗暴的干涉下,使爱迪生在火车上边卖报做实验的愿望破灭了。
C、中国残疾人艺术团在香港演出大型音乐舞蹈《我的梦》,受到观众的热烈欢迎。
D、为了防止非典疫情不再反弹,市领导要求各单位进一步加强管理,制定严密的防范措施。
6.选出有语病的一项( )
A、书,该读而未读,对读书人而言,这不能不说是一种遗憾。
B、改革开放二十年来,中国人的生活水平有了明显的增强。C、随州出土的编钟不仅闻名全国,而且享誉世界。
D、关注野生动物的生存权,是很多国家动物保护法中的重要内容。
7.修改下列病句。
①老师为了培养我们,可真是废寝忘食,处心积虑。
②专家告诫:观看日食时要有防护措施,不能用眼睛直接观看,以免不要灼伤眼睛。
8.分析下列有歧义的句子,指出它可能有哪两种意思:
①我在楼顶上看见了他。
②这个人好说话。
③今天来了几个出版社的编辑。
④父已出差三日到北京。
⑤树下一边站着一个人。
篇4:句子语病分析
句子语病分析
江西贵溪县一头原本默默耕田的母牛,最近因勇斗野猪救主人而被广为流传。
蚂蚁治疗类风湿专科门诊开诊不久……小小蚂蚁的神效开始走向世界。(《生活与健康报》1991年1月29日)
冬季天寒,乘客迅猛增大。(《北京交通安全》1990年 10月 15日)
上面三个病句都犯了主谓搭配不当的毛病。此类病句可用缩句去来检测。如病句一紧缩后的句子主干为:母牛被流传。这明显不时,被广为流传的应是母牛的故事。病句二也可缩减为:神效走向世界。“神效”只能震动或传遍世界,用“走向”来搭配不妥。病句三的错吴更加明显,“乘客”不能增大,增大的是乘客的数量,所以在“乘客”后加上“流量”二字即可。
动宾搭配不当:
动词与它所带的宾语之间的关系表现为施动者与受动者之间的种种复杂关系。通常的动宾搭配不当有以下几种情况:
(l)一动词带一宾语:
广东湛江市举行首届教育艺术节。(《戏剧电影报》1995年2月)
据广州中心气象台资料显示:广州市……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节的最高气温。(《新民晚报》192月18日)
前一句应把“举行”改为“举办”,后一句中“创”与“气温”明显不搭配。《现代汉语词典中》中“创”解释为:开始(做);(初次)做。对象必须跟“做”联系上,气温是客观的,不能“做”,改为“创1984年以来广州春行的气温最高记录”,句子就通顺了。
(2)一动词带多个宾语:
在娘娘庙前感受了旺盛的香火和虔诚的气氛。(《北京青年报》1990年2月20日)
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感受和状态。(《文汇报》1995年3月17日)
这两句中作宾语的名词短语只有一个可以和该动词搭配。病句一中“感受气氛”是正确的,但绝不能“感受香火”,应改为:在娘娘庙前目睹了旺盛的香火,感受了虔诚的气氛。后一个病句依此类推可改为:他们之所以激动,是因为他们终于感受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心情,看到了他们经历过的、听说过的、想象过的状态。
定中搭配不当:
这里大有藏龙卧虎的人才啊!(《青年报》1991年2月1日)
定语“藏龙卧虎”与中心语“人才”搭配不当。“龙”、“虎’嘟比喻人才,再去修饰“人才”便重复了;且“藏”、“卧”含“有”之意,与谓语重复。整句可改为:这里真是藏龙卧虎之地啊!
状中搭配不当:
人们众口一辞地认为……(《北京广播电视报》1990年3月6日) “众口一辞”与“认为”搭配不当。
“众口一辞”显然是形容人们说话,这里却用来修饰“认为“这一表示心理活动的动词,不妥。很简单,将全句改为:人们众口一辞地说……
篇5:不合逻辑病句
1、下列各句中,属于不合逻辑语病的一句是( )
a.我们的报刊、杂志、电视盒一切出版物,更有责任作出表率,杜绝用字不规范的现象,增强使用语言文字的规范意识。
b.参加“中国达人秀”栏目因为没有任何条件限制,所以前来报名的选手各年龄阶段都有,他们带来的绝活也是多种多样。
c.文章对环境污染问题作了比较具体的分析,同时也概括地介绍了关于环境科学的基本知识,引起了人们对环境科学的重视。
d.生活方式,是人类行为活动的空间展现,包含人的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家庭生活、闲暇生活、社会交往等内容。从生活方式上,大体可以看出一个人的文化素养和思想品位。
2、下列各句中,属于不合逻辑语病的一句是( )
a.发展副业后,村民生活水平从人均三百多元增加到六百多元。
b.我们能不能培养出“四有”新人,是关系到我们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大事,也是教育战线的根本任务。
c.我们应该加快从教育大国向教育强国、人力资源大国向人力资源强国,确保20xx年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
d.他在这里下车,我断定他大概是本地人。
3、下列各句中,属于不合逻辑语病的一句是( )
a.中国足球队虽然在小组赛中以7比0战胜了香港队,但德国世界杯赛仍将中国队拒之门外。
b.美日近来发表涉及台湾问题的共同声明的原因,其目的是因为他们仍然想利用台湾来遏制中国的发展。
c.在那个时候,报纸与我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
d.以色列科学家丹尼尔获得20xx年诺贝尔化学奖的原因,是由于他发现了具有优良的物理性能和力学性能的新型材料。
4、下列各句中,属于不合逻辑语病的一句是( )
a.诚信缺失不仅败坏了学校的校风,妨碍正常的教学管理和教学秩序的形成,而且也扭曲了一部分学生,诱发了道德上的堕落或变质。
b.随着私家车的增多,如何防止个别公务员不利用工作和职务之便,慷公家之慨,确实是一个需要引起重视的问题。
c.滇池湖滨生态带修复是国家863科技攻关项目,预计投资高达9000万以上,在滇池沿岸部分撤除防浪堤,实本资料来自广祥论坛施“退田还湖”,恢复原有消落区与湿地生物多样性。
d.《南方周末》创刊于1984年,是以“反映社会,服务改革,贴近生活,激浊扬清“为特色;将思想性、知识性和趣味性熔于一炉。
5、下列各句中,属于不合逻辑语病的一句是( )
a.亲自倡导在共产党员中开展为困难群众特别是受灾群众送温暖、献爱心,体现了中华民族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的传统美德。
b.最近我这一位朋友去了一趟南方回来,结果他的思想已然如故。
c.现代科技日新月异,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越来越深,打击灾害的能力越来越强。然而,从总体来看,人类对自然的认识还很有限,面对各种天灾,我们要做的还很多。
d.每年9月至10月的米亚罗,气候宣人,撩人情思的红叶、古尔沟的温泉、使人留恋的藏羌风情,是旅游的黄金季节。
6、下列各句中,属于不合逻辑语病的一句是( )
a.一场长期艰苦的马拉松式谈判耗时将近两年左右,被法国《世界报》称为“悬念式的政治科技连续剧”。
b.该市应试教育盛行,不少学校为了抢生源,竟把老师编成分队,派到各个小学组织学生考试,考得好的学生就通知家长登记报名。
c.我虽然生在成都,长在成都,但成都的休闲文化对我却非常陌生。
d.同济大学教授张生撰文指出,周立波的表演表现了低下的思想和肤浅的教养。这引发了国内第一脱口秀达人周立波微博骂战。
7、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a.面对国际金融危机、气候变化加剧、资源能源耗竭等挑战,大力提升和培育低碳竞争力,能为企业和国家逆势发展提供有效支撑和不竭动力。
b.网络与生活的关系越来越密切,很多人对网络产生了依赖性,但更多的人对网络将占据生活全部的说法感到质疑。
c. 对于选文科还是选理科这个问题上,我一度徘徊,最终还是选择了理科,因为我一直崇拜爱因斯坦。
d.经受住特大地震和国际金融危机双重考验的四川,以爬坡实干、化危为机、“两个加快”全面推进的姿态,在西部大开发的新平台上,展翅高飞。
8、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 ( )
a.为了进一步规范旅游市场秩序,促进武汉市旅游市场建康发张,有效遏制违法行为和不正当竞争行为,武汉市11日开展了规范旅游市场的执法行动。
b.对于一些痤疮患者需要一些日常防护措施,就要因人而异,针对每个病人,做出不同的防护方案,只有预防痤疮,才能防止我们面部皮肤免遭伤害。
c.孩子们使用网络语言,对于社会、学校、家长不应放任自流,应该引导孩子使用规范的语言。
d.9月25日之后,旅客火车票退票费标准下调,新的退费规定:开车前,退票费由原来按每张车票面额的20﹪计收下调为按5﹪计收。
9、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在宣泰战斗中,我军歼灭国民党军两个团,生俘团长一名,缴获了大批枪支弹药和武器物资。
b.说起饺子,每一个中国人都不感到陌生,中国人的饺子对外国人也充满了难以抗拒的诱惑。
c.朝鲜艺术家这次来华表演的歌剧《红楼梦》,受到了中国观众的热烈欢迎,给予了很高的评价。
d.成功的基础是奋斗,奋斗的收获是成功,所以,天下唯有不畏艰难而奋斗的人,才能登上成功的高峰。
10、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随着过人消费观念的转变和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近年来旅游部门将开发新的旅游景点,推出新的旅游项目,以最大限度地满足市场要求。
b.改革的实质就是打破制约生产力发展的各种束缚,不断解放生产力,推动生产力发展,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
c.王夫人丧子后好不容易再次得子,无论从母性的本能还是从自身权益出发,王夫人对宝玉都弥足珍贵。
d.由于新近翻译的论文大多竭力宣传西方教育理念,因而问世不久的《现代教育》杂志能客观地与读者谈论西方教育观的两面性。
不合逻辑练习答案
1、【答案及解析】d(a、不合逻辑中概念不清,出版物包括报刊,报刊包括杂志,因此不能并列。b 、语序不当,因为应放在句首。c 、语序不当“同时”前后前后要颠倒一下。d、不合逻辑中的概念不清,并列使用了有包含关系的概念,应去掉“学习生活”“社会交往”。)
2、【答案及解析】。d(a主谓搭配不当 ,应为村民收入水平b搭配不当,一面和两面c 、成分残缺,在“人力资源强国”后加上“迈进”。d不合逻辑,自相矛盾,断定和大概)
3、【答案及解析】c(a语序不当中关联词位置不当“虽然”应在主语之前;b结构混乱中的句式杂糅,有了“的原因”就不能再用“其目的”、“因为”;c不合逻辑中的主客颠倒,应为我与报纸接触的机会是很少的。d、句式
杂糅,删去“的原因”或“由于”。)
4、【答案及解析】b(a成分残缺 “扭曲……心灵”;b不合逻辑中的否定不当,删掉“不”字;c搭配不当,“高达”与“以上”不能同用,删掉一处。d、成分残缺,缺少宾语中心词,在“一炉“后加“的刊物”。)
5、【答案及解析】b.(a. 成分残缺、暗换主语。应为:开展……的活动,这体现了……;b. 不合逻辑中的强加因果,“思想依然如故”不是去南方后的结果。c 、搭配不当,“打击灾害”改为“抵御灾害”。d. 搭配不当,“红叶、温泉、藏羌风情”是……黄金季节。)
6、【答案及解析】c (a成分赘余 “近”和“左右”重复;b 、表意不明,“考得好的学生就通知家长登记报名”有歧义。c不合逻辑中主客颠倒;应为“但对成都的休闲文化却非常陌生”d语序不当,应为“肤浅的思想和低下的思想”。
7、【答案及解析】c ( a语序不当,将“提升和培育”改为“培育和提升”。b、项搭配不当,应将“感到质疑”改为“提出质疑”。d、成分残缺,在“人员”后加“的现象”。)
8、【答案及解析】d(a不合逻辑中的概念混乱,“不正当竞争行为”属于“违规行为”。两者之间为种属关系,不能并列。b、不合逻辑中的否定不当应将“免遭”改成“遭受”c不合逻辑中的主客颠倒,前两个短语应改为“对于孩子们使用网络语言,社会、学校、家长不应放任自流”。)
9、【答案及解析】d(a不合逻辑中的概念混乱“枪支“就是“武器”b不合逻辑中的主客颠倒,“对外国人”后加入“来说”。c不合逻辑中的主客易位,第一句主语是《红楼梦》,“给予”承接,显然搭配不当。
10、【答案及解析】b (a不合逻辑,“近年来”和“将”矛盾。c不合逻辑中的主客颠倒,王夫人和宝玉对调。d不合逻辑中的强加因果。
篇6:初中语文句子语病分析
(一)、感情色彩不当。
①他那认真刻苦的学习精神,值得我们每个同学效尤。
(“效尤”的意思是“学坏的样子”,是贬义,用在这里不合适,应改为“学习”。)
②美军在伊拉克的“虐囚事件”,充分展示了美国政府不尊重生命的“假人权”本质。
(感情色彩使用不当,“展示”改为“暴露”。)
(二)、关联词语使用不当
1、错用关联词语。
③不管刮风下雨,天黒路滑,她还是希望尽早赶回工地。
④因为他对学科有所偏重,所以对数理化他不感兴趣。
例③的“不管”应改为“尽管”。“尽管”常与“还、可是”等配合使用表示转折关系。例④后者是前者的具体表现,而不是结果。改为“之所以……是因为……”
2、关联词语搭配不当
⑤即使一直没有试验成功,但他一点儿也不气馁。(将“即使”改为“虽然”)
⑥ 只有平时努力学习,高考就能取得好成绩。
(“只有”应与“才”相呼应,表示条件关系。可把“就”改为“才”)
3、关联词语残缺或多余
⑦他平时口才很好,在女朋友面前像个不善于言辞的小学生。
⑧不论我们如何千方百计地开导她,但是她总是闷闷不乐。
例⑦的两个分句是转折关系,应在后一分句中加上“但是”或“却”,转折关系就明确了。例⑧是条件关系,关联词语“但是”多余,应删去。
4、关联词语位置不当
⑨ 不但我信任他,而且信任他的朋友。
⑩我不但信任他,而且以前反对过他的人现在也信任他了。
(两个分句是同一主语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后边。如例a,两个分句的主语都是“我”,“不但”应在主语“我”后边;两个分句主语不同时,关联词语在主语前边。如例b,两个分句主语分别是“我”“人”,关联词语“不但”应放在“我”前边。)
不但小牛的英语语音准确,而且音色很美。
与其我经常吃药打针,不如坚持锻炼,使身体强健起来。
例⑦两个分句主语相同,关联词语应放在主语后。把“不但”移至“语音”前。例⑧前两个分句的主语相同,都是“我”,应把“与其”移至“我”后。
(三)词类误用
1、名词误用为动词
(11)他的想法刚一说出,就遭到几个男同学的异议。
例(11)的“异议”是名词,误用为动词。可改为“反对”。
2、形容词误用为动词
(12)老一辈科学家身上充沛着可贵的为科学而献身的精神。
(13)录音机一打开,会场上就悠扬起美妙的歌声。
例(12)的“充沛”是形容词,不能带宾语,可改为“充满”。例(13)的“悠扬”是形容词,不能作述语,可改为“响起”。
3、动词误用为名词
(14) 我们有依据证明他是在说谎。
(15)有人散布种种捏造,影响大家的团结合作。
例(14)的“依据”是介词,可改为“证据”。例(15)的“捏造”是动词,可改为“谣言”。
4、名词误用为形容词
(16)王兵在各个方面的表现都是很模范的。
(17)“刘姥姥进大观园”是《红楼梦》中最趣味的内容。
例(16)的“模范”是名词,可改为“出色”或“优秀”。例(17)的“趣味”是名词, 可在“趣味”前加上“有”。
★ 复习—病句的辨析
★ 修改病句的方法
★ 病句辨析及修改
【不合逻辑——句子的语病(精选6篇)】相关文章:
病句的测试与辨析2022-12-31
修改病句大全及答案2023-02-28
高考语文病句的辨析答题技巧和方法2023-08-26
初中作文类型2024-03-06
小升初语文病句修改-语文教案2023-03-31
修改病句及答案2023-10-25
初一病句练习及答案2023-11-15
如何快速准确地辨析病句(第四讲)2023-07-15
高考语文句子衔接专项测试80题32023-03-24
高考语文句子衔接专项测试80题42022-04-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