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控经典语录(推荐11篇)由网友“零一ni”投稿提供,下面给大家分享失控经典语录,欢迎阅读!
篇1:失控散文
失控散文
失控,失去控制之意;也就是物质不再由人或程序所操纵,而走向无序。比如车辆失控,或者情绪失控等。
研究失控,和研究如何精确控制一样重要。
不想对物理、自然界的失控多费笔墨,而是着重于生活、现实、心灵世界的失控。
生气是一种失控。佛家有言“一念嗔心起,百万障门开”,俗语“生气时的智商为零”,都能说明问题。还有句话叫“发脾气是一种稳亏不赚的买卖”。确实,生气时,我们无法同时拥有清醒和理智,我们只是被怒火牵着走,轻则伤己,重则伤人,结果都是后悔。所以,制怒也成为历来大家的重中之重。生气时问一下“这还是我自己吗?”或许能够提醒自己尽快从失控中走出来。
陶醉是一种失控。一个走在险路或战场上拼杀的人是无法陶醉的,就好像伟人说过,游泳时不能想事情,否则就会沉下去一样。陶醉只是一种自我欣赏,此时也远离了谦虚、客观,一切都以自我的主观感觉为主;所以需要面对复杂事物、危机场合的人都需要练就“宠辱不惊”、“去留无意”的定力,否则也就很容易误事。
恐惧是一种失控。恐惧时,自我已经被压缩到极小,而心中充斥的是患得患失,是无奈、绝望、无助、焦虑等等的综合。只有目标高远、思路灵活、意志坚定者才能够从容、淡定的面对一切。
动心是一种失控。人最怕是动了心--不只适用于情感,也适用于人生中诸多场合。三十六计中的“美人计”就是利用动心导致的.失控,从而实现为我所用的。喜欢抢购的人士都懂得,那一瞬间的动力会让自己买回很多后来感觉无用的东西。而激情不等于爱情也说明,一刹那的动心并不一定能够经得起时光的考验,凡事要从长计议为好。
偏执是一种失控。执着于某事某境中不得出来,从而以为自己所做的是最重要的,自己是不可或缺的,也只能是“当局者迷”的一种吧。我们看到喜欢斤斤计较、喜欢针锋相对、喜欢钻牛角尖的人都很好笑,也很可悲,因为他们所坚持的,换一种思路或者变通一下,就可以收到不一样的效果;以为此时、此物、此场合是不可替代的,也就是让思维远离了客观与灵活,走向了狭隘与局促。
情绪失控的表现远不止以上几种。当我们事后发现自己在乎的、坚持的、追慕的都是虚幻时,请相信,当时自己是处于失控状态中;教训让人成熟、成长,不怕偶尔的失控,只要在失控中找到认识自我、调整自我的途径就好。
篇2:《失控》读后感
《失控》读后感字
本文内容是根据《失控》一书加上自己的猜想而写,与原著所表达意思不同。
《失控》一书我已间断的读了两个月,但阅读速度十分缓慢。总共才到五分之一的样子,我就感觉自己的大脑信息不够处理了,脑细胞消耗比较大非要写点什么记录好此时我的心理想法。
一,存在感
存在感此刻是指我们地球这个大自然集体的存在的意义。从细菌,微生物,植物,冷血动物,哺乳类动物,到人类。这是一套循环的立体生物图。如果说地球这套大自然的系统看做一个盒子(盒子理论)我们人类相对于系统的存在感就是最接近盒子口盖的种族,而且对盒子外的世界有了部分的了解。同时地球和银河系也可以看做是一个盒子的关系,银河系与宇宙也可以看做盒子关系。在人类与地球的盒子关系里,我们人类处于生物链的顶峰,但地球与银河系,银河系与宇宙中我们还是太渺小了。我想这一整套宇宙的盒子系统中,人类肯定不是最优秀进化最快的种族,也许某个种族快要解开宇宙这个盒子的盒盖时,宇宙也将因为能量失控而陷入崩塌。
二,社会学,人类和蜂群的区别
这其实是很有意思的论题。同样是群居,同样是有着严密复杂的社会系统,亿万年发展过来两者却在截然不同的道路上。廉价,迅速,质量就是蜂群进化缓慢的原因。廉价是指,创造一个生命体所需要的能量和时间周期太过小,少了。能量和周期的短暂,那么个体的存活能力就十分低下。迅速也就是周期问题,生存时间短暂,科技经验知识只能通过基因遗传成为本能,而无法流传下去。质量是说明基因的好坏决定了进化和发展。蜂群没有在亿万年里进化为哺乳类,这也就注定了他们的失败。人类就不多说了在此。这里的蜂群不一定就是蜜蜂,还有老鼠,蚂蚁等,甚至和外星人相比我们何尝不是这浅薄的蜂群么。
三,进化
达尔文同志的《进化论》大家都肯定知道其中原理如何,在此基础上我简单的猜想下人类的进化方向。第一,改变基因。简单来说我们基因进化的过程就类似于孢子这款游戏一样,拼命的啃食其他的基因使自己不断强大。古代人一直处于战乱与自然灾害的威胁中度日,他们的身体强壮度远非我们可比拟。但可惜的是现代社会是个“人吃人”的社会,拼的是脑子。亿万年来我们被大自然所进化的基因在此时被隐藏了起来。很多人一辈子都无法突破基因的缺口,当然一旦突破也许就真的成为了电影里漫画里的超人。当然这样改变基因后,我们的人均寿命必然延长,而人口数量和繁殖能力将逐渐被剥夺。到时候我们人人都是超能力者。这让我想起《海贼王》里面的能力果实,吃了后是不是就开启了各种基因锁的密码呢?
第二,科技进化,这也是我们现在主要的进化方向。先扯远点,古代修真传说,可以看作为一种科技进化——符文科技。暂且不管东方的御剑飞行和西方的阿拉丁的飞毯诸如此类的东西。我大概用科学的语言猜想解释下,通过天材地宝的提炼,运用可知的知识以符文的形式像编程一样输入到物品中,改变其周围环境的因素,通过精神力作为启动密码,汲取周围环境的能量产生飞行的效果。现代科技嘛,原理类似,不过更加的精细缜密,毕竟修仙是个人行为,且没被证实过,现代科技是集体行为。也许有朝一日我们会想《星际争霸》这款游戏一样,基因进化成了神族,科技进化成就了人族,或许蜂群进化方向正确而成了虫族呢,进化的道路本就很多。
三,人类未来
四,外星人
以前我的日记《宇宙,科学,玄学》中提到过,我就少写点了。我们和外星人的关系就是蜂群和“人族”的关系。我们明显处于劣势,或许他们就是养蜂人,我们太微不足道了。但是一旦我们踏上星际旅程的科技状态时,我想我们的末日也不远了。宇宙是残酷的,外星人是不会允许我们有能力和他们掠夺资源。霍金也说过,不要妄图联系外星人,这会带给我们灾难。因为我们不是最接近宇宙盒子的种族。
篇3:失控读后感
失控读后感
失控读后感《失控》中描述到,蜂群自己票选出各种决定和分工,是上万个群氓合并成的整体;于是谈到群体智慧的“涌现”:音乐从和弦中的涌现、蜂群行为的涌现、蚂蚁搬家行为的涌现。在这些案例中,个体是简单的,而构成个体的数量,数量达到一定程度就会有群体智慧的“涌现”,从而出现质变。这些质变后形成的集体智慧,必然源于所有海量个体都遵循的一套相似的简单规则。
这里面的意思,假如让我用计算机专业的词汇来解释,就是所有的计算机系统都是由脉冲组成,而这些简单的脉冲连接成群,就涌现出了远远超越脉冲本身的智慧。然而,在这个类比中,是把脉冲看成了一个个的个体,但因为脉冲实际上是被控制而释放的,而不是脉冲按自己的规则,做出的自由决策,因而,又具有不可比性。
我觉得博弈的市场拿来做实证更贴切。比如,股票市场。在股票的世界里,每个人的决策都是自由的,每个人都试图让自己获得收益,避免亏损。操作行为也非常简单,只在一买一卖之间。股市的个体参与者总是迷失在浮浮沉沉的市场中,他们感受到市场的波动,然后基于自己的规则,做出操作决策。但这些简单的动作,却让群体产生了质的变化,股市涌现出了自己的智慧,它自己决定指数的涨和跌,并客观的指示出经济的.前景。
群体的智慧涌现不可预测,不可控制,只能去实际运行。我们也许以为高高在上者能够控制一切,实际上他们也只是复杂系统中的一员,但身在其位者和不在其位者都以为地位越高,越能够控制系统朝自己喜欢的方向运行,真的是这样吗?事实上,我们经常看到在熊市中,会出台很多政策,救市的目的性很明确。然而,市场仍旧按自己的方向前行。又或者如当年的德隆系,手握巨资,纵横捭阖,以为可以控制市场的方向,结果摔得粉身碎骨。对于简单的个体,或许控制行为是简单的,但当连接成群的个体涌现出的行为和智慧出现时,这种强调个体的控制力,永远只是一种笑话。
因此,虽然群体智慧会从海量自由决策的个体中涌现出来,()但某个个体的行为,对群体涌现的智慧的影响却可以完全忽略不计。参与者必须深刻的认识到这一点。
博弈的市场是完全独立于观察者的另外一个世界,无论你采取什么行动,情绪上多么的期待或者愤恨,它都不会起一丝波澜,仍只是照着自己的轨迹行走。它由每一个投机者个体组成,形成的意志却远超越个人,它有自己的生命,会涌现自己的智慧,会深刻的揭示经济的未来图景。某个个体努力的方向若是不对,则越努力越失败;不服输的精神若用在交易中,则越执着越亏损。而交易若执着于指标,信号,则必须辅助资金管理和止损。因为群体智慧不可预测,信号只是在很初级的层面上,细化和简化了对群体智慧的刻画,从而让交易成为了概率事件。趋势的发生,产生在个体行为趋同后的民主决策;转折的发生,产生在个体行为趋同的瓦解。是什么影响个体的意识?是否存在某些事件的冲击能让个体产生类似的情绪?海量个体行为的结果反过来会对参与的个体造成什么影响?想想这些问题,再来重构交易系统。或许,效果会稍微好一些。
篇4:失控读后感
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好书百读不厌,今天我向大家推荐一本让我连续读三遍的好书――《胡小闹日记之放学之后不失控》。
这本书是乐多多写的,是由浙江少儿儿童出版社出版。
书中重点告诉我们要怎么合理安排时间。这本书最让我难忘的是主人公胡小闹,他人如其名是一个很“闹”的孩子,在选择社团活动时因和贾古打架,没有被自己心仪的社团录取,反而被自己最不喜欢的苦瓜老师带进来了话剧社团。但是进话剧社后这个酷爱闹腾的胡小闹被苦瓜老师独特的教导方式教育得不在闹了。
这本书在每一章结束都有一日记的方式,记录文章的长篇大论,还记录了这一天结束后接下来的疑问。这可以让我学习到怎么概括文章,也可以体现到胡小闹这一天下来是怎样的心情?为什么?
这就是我为大家推荐的'《胡小闹日记之放学之后不失控》,书的最后还告诉我们关于时间的语录,如:时间对每个人都是公平的,它不会因为我特别就把我一天变成25小时;一放学就失控,失控的不是我们的行为,而是我们对时间的态度;送你一句支配时间的魔法咒语,做时间的主人,不做时间的奴隶;把对学习和兴趣完美结合,原来语数外也是可以很有趣。
希望大家也会去看看这本书,让我们一起去争做时间的主人。
篇5:失控读后感
很难想象这是一本1994年写成的书。
KK是个十足的科技神棍,他用洞悉一切的眼光预测了网络、生物、智能等技术对于未来的影响,并且陆续真正得到了应验。AI、区块链、移动互联网都实实在在的发生了,而且炙手可热。
这本书一半是工程机械,一半是生物自然;一半是冰冷,一半是炽热;一半是为我所用,一半是给我所仰;一半是现实的烟火,一半是遥远的星空。我们在甚至晦涩的名词定义和讲述逻辑中,似乎略微探究到了一丝世界运行的真知,一层超越底层逻辑的架构与范式。
人类似乎很伟大,我们发明了伟大的技术,推动了伟大的变革,将一些不可能都踩在脚下。可这些知识只是扩大边界的一部分,我们每拓展了知识的半径一寸,就会被更多指数倍的无知所侵略。
九律:
◎ 分布式
◎ 自下而上的控制
◎ 递增收益
◎ 模块化生长
◎ 边界最大化
◎ 鼓励犯错误
◎ 不求最优化,但求多目标
◎ 谋求持久的不均衡态
◎ 变自生变
这是从无到有最本根的支撑,也是所有商业,社会的底层知识,值得反复研读。
美国的发达不是空虚的也不是纸老虎,其在基础科学的研究领先于中国不止一个欧洲和日本。他们25年前甚至更早的研究都是绝对创新型的。这来源于对探索、多样化的尊重和推崇。
要想真正领略完整意图还要多读几遍,我愿意再花上几十个小时。
篇6:失控读后感
一本名为《失控:全人类的最终命运和结局》的书由凯文・凯利所著。就如同这本书给人带来的感觉一样,凯文・凯利是个了不起的人物。
这一本书涉及了多方面的内容,机器、系统、生物以及社会等。在过去的十年里,这是世界公认最具有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放在现在来看,这本书还是写得很好的。在此,我不得不佩服作者凯文・凯利得智慧。
本书共有24个节章,囊括了科技、生物、经济、数学、机器、天文、进化论、宇宙、网络、艺术等诸多知识。书中用了大量的笔墨阐释了有关技术方面的问题,书中有一句话,借来阐释再好不过了:人造与天生的联姻正是本书的主题。
作者说,造化所生的自然王国和人类建造的人之国度正在融为一体。机器,正在生物化;而生物,正在工程化。
在书中众多内容里,我对预言这一章最感兴趣。预言这两个字带有浓烈的神秘色彩,预测不为人知的未来。当然,书中的内容我也只能说是似懂非懂。毕竟,以我现在的学识,要看懂一些自己从没接触过的内容,难度是非常大的。作者能了解这么多各个方面的知识,并且把它们之间的关系联系起来,可见其学识渊博。
看完这本书,我只想说这本书确实很高深莫测。也许是个褒义词,是对本书无上的赞美之词;也许是个贬义词,是对自己的挖苦讽刺。不管怎么说,《失控》真的很棒。
篇7:《失控》读书笔记
在文章开头,我们先聊一个最让我三观震动的观点:
热力学第二定律说:熵增不可逆。它基本等同于在说:“这个宇宙注定走向冷寂,而我们束手无策,所以感谢上帝,让我们处在宇宙熵适宜生命存在的时间里。”可以说非常之冷酷。然而事实不完全是这样。
如果只是一味地熵增,地球中的物质元素会越来越趋于稳定,地球会越来越安静,就像太阳系的其他行星,充满稳定的元素,变得死气沉沉。但地球还是充满了活跃物质和生命,循环往复,充满活力。
热力学的熵变将物质能量拉低,但生命的力量将物质能量提高,让地球处在一种活跃的状态。——科学家管这种力量叫“负熵”。
顺次假设:如果有另一个星球,其中的物质处于高度不稳定状态,那么意味着这个星球中也存在生命,反之则不存在。(这一点已在NASA被证实)
更进一步:生命不断繁衍下去,假设可以逐步占据整个宇宙,那么宇宙永远不可能冷却。
负熵这个概念应该写在热力学教材里,这样可以避免学这门课的盆友们心生沮丧。但如果真的写上去,恐怕很多人会像我一样在读到这一段之后立刻要远离热力学了。
回到日常生活里,熵这个概念被用在非常多的场合,比如设计熵、信息熵、价值熵。联系“熵增不可逆”定律,很容易理解这样措辞的道理。
而关于熵与生命,作者提到一些很有趣的道理,是很好的产品设计思路。
简约高效与零bug妥协困境
作者从自动机器的起源开始讨论这个问题。人类一开始做的机械非常简单:一个输入,一个输出。到后来出现反馈调节,伺服电机,各种各样的控制回路,循环语句、递归迭代、神经网络模型等等。随着系统越来越复杂,问题也越来越多。
一个系统很难免去bug。而修复bug过程本身引入更多bug的可能性。
我们做一个数据接口,接口本身很简单,但为了监控接口数据正常、保证在任何特殊情况下不出错很麻烦。1%的工作量解决了99%问题,剩下99%是为了规避掉那1%的异常。
为了解决问题,我们不得不修好有1%概率出现的补丁。但不能保证会不会有0.001%概率的问题不知道藏在哪里。因为计算机语言是一阶谓词逻辑,在一个简单的条件判断中,我们可以在每个条件成立的分支上再次判断“是否正确”,然后在每一个“否”的分支上继续询问:有多少种“否”的情况、每种情况该怎么办。这样下去即使套无数层逻辑也还是不能cover 所有情况。
需求分析过程基本是因果论,它需要知道足够多的原因,才能得到正确的结论。如果有些问题事先不知道,那结论中不可能包含它。因此,问题总是出在未知的地方,想要用逻辑覆盖所有未知问题,实现彻底的闭环,不出任何
bug,就意味着有超级多的冗余代码(更不用说因果论与编程语言自身就存在一些逻辑悖论)
简约高效与零缺陷几乎不可能共存,就像瀑布式软件开发不能适应互联网时代一样。它需要产品与研发做出一些妥协,尽量简约,并且规避大部分的bug。
机器的灵性
从零缺陷角度来说,采取直线型的简单流程更容易实现。但是产品会不断迭代,新需求越来越多,复杂不可避免,零缺陷就非常之难了。
软件工程中有个概念,叫做模块间解耦合。尽量将流程拆解成一个个相对独立的模块,减少模块间的耦合度,维持单个模块的通用性,同时也保证了系统的可拓展性。作者在书中举了蜜蜂的例子。蜜蜂之间用一些简单的信号沟通,各司其职,有新的蜜蜂出生,也有蜜蜂因为各种各样的原因死去。每只蜜蜂的行动像机械一样简单,但整个社群稳定地存在且不断地繁衍了下去。
但这样的系统写起来更复杂一些。它牺牲了一部分简约,来方便迭代。它不太容易坏掉,或者说出了bug也不会导致整个系统瘫痪。但因为计算机系统是离散的、信号式的,所以已知“a=1真” & “a=2真”,并不能判断“a=1.5”是真还是假。所以问题往往出在一些意料之外的地方。比如阿里的公众号曾经发过一篇文章,讨论支付中偶发性出现1分钱差错账的问题是怎样解决的。这个问题概率低到阿里的几亿用户只有少数几个人偶尔会遇到,以至于在产品上线前完全测不出这种问题。
作者把这种不完美但是更灵活的系统,叫做“有灵性的机器”,甚至与原始的生命做类比。而把那些无法预知的 bug 叫做“创造性”失灵。
“有灵性”的系统不能保证零缺陷,偶尔还闹个幺蛾子出来,但它更不容易坏掉,它不够简约,但方便迭代,总体来讲更健壮一些。可以算一种还不错的妥协结果了。
系统设计与用户体验
前面的内容基本只为系统设计考虑。换到用户端去呢?在用户体验领域,讲究的是,不要让用户思考,在恰当的场景为用户提供恰当的内容,黏住用户。至于方不方便迭代?用户才不要管那么多!
那前面的内容完全不适用了吗?也不至于。在设计前端产品的时候换个角度:按场景做拆分,不同场景的内容放在不同页面,有场景切换的时候,用链接从一个模块跳转到另一个模块,也只要增加一些模块间的连接内容就好啦。
互联网时代体验至上,做产品,第一位要考虑用户体验,体验是王道,体验好才有用户,为了用户体验要精益求精,一切都要为体验让路。但事实上,某个按钮放在上面还是下面,某某表单用一个页面还是两个,很多时候一半用户喜欢A另一半用户喜欢B,这时就不能再用体验做唯一标准了。
现在用户体验已经是基础标配,而非高不可攀,我们大可以在此之上增加一些要求。如果某种设计方式在不伤害体验的前提下,能让研发节约20%工作量,不是更有价值吗?如果这样可以让系统结构更合理、app运行更顺畅,也是另一个角度优化了用户体验。
熵与技术债
我们聊信息熵,是说限制各种无意义的内容充斥网络,我们最容易接触到的通常是一些没什么用的信息。降低某一部分信息熵的代价几乎要超过信息本身的价值。
而设计熵高的产品,会更复杂、更不容易让人理解、美得让人感官疲惫;设计熵理论涉及到仿生学,也与生命产生联系。
软件工程领域有个词叫技术债,也可以当做一种熵。
如果说降低熵的方式,是生命的力量。那减缓熵增的方式,就是让物质变得更像生命。至于非常像生命的时候会发生什么,那就是另一个问题了。
篇8:失控经典语录
你借用别人的电脑时,就好像在用他们的牙刷。在你打开朋友的电脑的一瞬间,你会发现:熟悉的部件,陌生的排列;你自以为了解这个地方,却完全找不到北。似曾熟悉,却又有它自己的秩序。随之而来的恐怖——你在……窥探别人的思想!
——凯文·凯利《失控》
谁具有灵活的外在表现形式,谁就能获得回报——这正是进化的精髓所在。一付能适应环境的躯体,显然要比一付刻板僵硬的躯体更具优势;在需要适应的时候,后者只能像等着天上掉馅饼一样期待突变的光临。不过,肉体的灵活性是「代价不菲」的。生物体不可能在所有方面都一样灵活。适应一种压力,就会削弱适应另一种压力的能力。
——凯文·凯利《失控》
“人们都说,没有什么能逃脱冷酷的热力学第二定律,宇宙的最后归宿是一片热死寂。但这不是故事的全部,宇宙在沉寂的同时,也在热闹起来,从旧物中带来新生、增加复杂性的新层次。宇宙充满了无尽的创造力。熵和进化,两者就象两支时间之矢,一头在拖拽着我们退入无穷的黑暗,一头在拉扯着我们走向永恒的光明。”
——凯文·凯利《失控》
要成长为新的物种,就要经历所有你不会再扮演的角色。
——凯文·凯利《失控》
世上本无我,庸人自设之。
——凯文·凯利《失控》
最深刻的技术是那些看不见的技术,他们将自己编织进日常生活的细枝末节之中,直到成为生活的一部分 书写的技术走下精英阶层,不断放低身段,从我们的注意力中淡出。现在,我们几乎不会注意到水果上的标签、电影字幕等无处不在的文字。马达刚开始出现的时候就像一只巨大高傲的野兽;但自那以后,他们逐渐缩小成为微事物,融入(并被遗忘于)大多数机械装置之中。
——凯文·凯利《失控》
生命是一种连结成网的东西——是分布式的存在。它是在时空中延展的单一有机体。没有单独的生 命。哪里也看不到单个有机体的独奏。生命总是复数形式(直到变成复数以后——复制繁殖着自己——生命才成其为生命。)生命承接着彼此的联系,链接,还有多方共享。“你和我,血脉相同,”诗人莫格利柔声吟咏。蚂蚁,你和我,血脉相同。暴龙,你和我,血脉相同。艾滋病毒,你和我,血脉相同。
——凯文·凯利《失控》
“我最终发现,想要得到和生命真正类似的行为,不是设法创造出真正复杂的生物,而是给简单的生物提供一个极其丰饶的变异环境。”
——凯文·凯利《失控》
生物世界和人造物品世界之间的桥梁是彻底不均衡的永久力量——一条叫做生命的定律。将来,生物和机器将共同拥有的精髓——将把它们和宇宙中所有其它物质区别开来的精髓——是它们都有自我组织改变的内在动力。
——凯文·凯利《失控》
生命像一个极端分子,运行起来时狂热而不加节制。它到处渗透,充塞大气,覆盖地表,还巧妙地进入了石床的缝隙?谁也无法拒绝它。如洛夫洛克所言,我们每挖出一块远古岩石,也就同时挖出了保存在那里的远古生命。
——凯文·凯利《失控》
不管环保激进人士怎么说,完全消除地球上的生命洪流都超越了人类的能力。即使是核弹,也无法在整体上令生命停止,说不定,它实际上还能增加非人类的变体。
——凯文·凯利《失控》
为何从太空看到的地球不是莽莽苍苍?为何生命尚未遍及海洋并充满天空?我相信假使由它自生自灭,地球总有一天会绿成一体。生物体对天空的侵入是相对较近的事件,而且事情还没完结。海洋的完全饱和有待巨藻铺天接地,进化到能抵御风浪的撕扯。但最终,生命将凌驾一切,海洋会变为绿色。
——凯文·凯利《失控》
用最普适的话来说,进化是紧密的网络,生态是松散的网络。进化性的改变像是强力束缚的进程,非常类似于数学计算,甚或思维活动。在这种意义上,它是“理智的”。另一方面,生态变化则像是低等智力的、迂回的过程,以那些对抗风、水、重力、阳光和岩石的生物躯体为中心。
——凯文·凯利《失控》
镜子可以构成一个信息回路的绝妙实现。普普通通的两面镜子相对放置会产生奇趣屋效应,不停的将一个物象来回映射,直至消失于无穷回溯中。那么如果其中一面镜子具备了变色龙似的反应功能,既能反射又能产生影像将会如何呢?这种试图将自己与自身镜像保持一致的行为不断扰乱自身的镜像。它有可能最终定格于某种可以准确描述的稳定状态么?
——凯文·凯利《失控》
生命将自己分散成为显在的众多个体,但这些不过是幻象。“生命[首先]是一种生态属性,而且是稍纵即逝的个体属性。”
——凯文·凯利《失控》
虽然均质性也能产生多样性,但是不一致产生的效果会更好。假使地球像闪亮的轴承滚珠一样平滑——像完美的球状恒化器般均衡地分布着同样的气候和土壤——那么地球所拥有的多姿多彩的生态群落就要大大减少。在一个持久不变的环境 里,所有的变异和多样性必须由内力驱动产生。其他共同进化的生命将是作用于生命的唯一限制。
——凯文·凯利《失控》
生命将会充满宇宙。没有人知道生命所引起的物质扩散的理论极限在哪里,也没有人知道我们的太阳最多能支持多少带有生命印记的物质。
——凯文·凯利《失控》
没有恶劣环境,生命就只能自己把玩自己,但仍然能够产生变异和新特性,无论在自然界还是人工仿真界,通过将生物投入恶劣而变化多端的环境都能产生更多的多样性。
——凯文·凯利《失控》
将来某一天,银河系也可能变为绿色。现在不利于生命的那些行星不会永远如此。生命会进化出别的形式,在目前看来并不适宜的环境里繁盛起来。更重要的是,一旦生命的某个变体在某处有了一席之地,生命固有的改造本性就会着手改变环境,直到适合其他物种的生存。
——凯文·凯利《失控》
出生环境恶劣的极地生物,必须随时应对大自然强加给它们的难以捉摸的变化。夜晚的严寒,白昼的酷热,春天融冰过后的暴风雪,都造就了恶劣的栖息环境。
——凯文·凯利《失控》
篇9:《失控》读书心得
《失控》读书心得
《失控》一书已间断读了两个月,此书虽然有些晦涩难懂,涉及许多的专业术语,但是却向我打开了一个全新的世界。
这是一本书涉及了机器、系统、生物和社会等多个方面,是社会进化、特别是互联网发展的“先知预言”,过去十年,这是公认最具智慧和价值的一本书,本书共有24个章节,囊括了科技、生物、经济、数学、机器、天文、进化论、宇宙、网络、艺术等诸多知识。
在本书众多内容中,我最感兴趣的是预言机这一章。说不清到底为什么最感兴趣,或者仅仅是因为预言这两个字,预言这东西本身就充满了神秘色彩。当然,本书在这章所呈现的知识是我完全不曾想到的。
预言机这一章主要阐述了复杂系统的预测难以线性外推,但是可以使用归纳型方法近期的,在内部复杂度不高的区域内进行预测,而即使是这么一点点预测也是有很大价值的。通过概念分析、实事举例进行了一些浅层的说明论证。通过阐述和分析莫迪斯的理论,缩小了部分的预测范围到三个方向。在这个时候,作者揭示了预测的'重要意义,以及引出透明介质这种重要的东西,并预言到,人类社会的第三种透明介质为数字化,换言之,透过数字化,人类可以预言更多的未来。最后,通过“增长极限”的崩溃案例,说明复杂的模拟预测的准确性在于其复杂度,只有除去系统外的控制,引入进化和学习才能实现这个复杂度,模拟出这个系统并预测这个系统。
很多人听过这本书都是因为这本构思于前的书所表达的观
点甚至比现在还超前,而作者的某些预言可以说正在慢慢的形成雏形,不久的将来也许就如同书中的预言般实现。这本书中《预言机》这一章让我们更好的去知道如何去探索未来,去了解未来。
在作者的书中,阐述的理论是比较复杂的,甚至是难以理解,在我的理解下作者想要表达的预测是控制的一种形式,是一种尤其适合分布式系统的控制形式,而人生就有这样的本能。通过预期未来,活系统能够改变其姿态,预先适应未来,以这种方式掌控自己的命运。
关于预测,作者举了个接棒球和氢气球的例子。道理差不多,如果试图用算式的方式来解决气球那摇摇晃晃的飞舞运动,你会发现它的路径是非线性的,因此它几乎是不可解的,因此它也是不可预测的。但是,不管是接棒球还是抓气球,你通常并不需要太多的信息就可以做出有效地预测。那么我们的大脑是如何在短时间之内计算出气球的行径轨迹和飞行的模型,大脑是在短时间之内就自行做出了F=ma之类的算式么?在我的理解中,这就是出于本能的问题。
所以我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预言机都是要通过我们的本能来加以控制,这样理解可能比较符合我们的认知,比较能让大众所接受。
总有一些书,合上后,让人恍如隔世,《失控》就是这样一本,还待我慢慢的品味和进一步的挖掘其中的深意。
篇10:失控的碰撞
失控的碰撞
科学家最近根据计算机模拟结果指出,几十亿年后,行星轨道运行混乱有可能导致地球和水星、火星或金星发生碰撞.科学家发现,行星的轨道一直都在发生变化,行星之间的微弱引力作用使彼此的'位置更加不稳定.那么,这种微小的紊乱真的会引发灾难吗?
作 者: 作者单位: 刊 名:大自然探索 英文刊名:DISCOVERY OF NATURE 年,卷(期): “”(8) 分类号: 关键词:篇11:关于读失控心得体会
慕名看的本书,此书亮点是诞生于二十年前,其中描述的科学规律命中了未发生的互联网规律,就是失控。
互联网改变了以前的组织创新规律,取而代之的是组织里的个体创新,组织的控制(规则)反而会束缚个人,所以失控是导向好的结果。所以很多互联网企业自然形成了相对失控的管理结构,导向失控。
传播失控,传统的传播是靠渠道,宣传,量变到质变。互联网现象级产品传播,天生就是失控的,仔互联网没有地界甚至没有国界,传播不在可控。
互联网由于变化快,环境变量巨大,所以坚持一些长期有价值的事,可能从结构上有新的繁荣可能。比如暴风视频输给优酷,不下牌桌但是vr起的早。比如财付通不如支付宝,但是微信出现了。整体是不可控的。
还有方法层面的,不求最优但求多目标和鼓励犯错。说的是行业里的“试错”和“精益创业”,选择一个方向的时候,不要构造最优解,市场变化太快,逻辑错误率高。应该用最小成本(精益),然后用市场声音来证明靠谱(试错),迅速迭代,再迅速试各种可能性。都是适应互联网变化快的方法。
边界最大化也是方法论,颠覆创新通常都是从边缘地带发起的,这也是为什么科技公司很难火太久的原因。不是不重视对手,而是没想到对手哪里来。所以边缘存在可能,最大灰度的可能性会导致意想不到的创新。
再有就是分布式这类,小团队作战。云计算逻辑,这种推定事实。
简单来说,就是有很多科学规律很有趣,说明了自然界的不可控,这些也出现在行业和企业中。
但是介绍科普的篇幅过重,过于啰嗦,含金量比较低。然后整体结构也比较零散,就是科普小知识分享+猜想。
写在二十年前的书,很多事实现在已经更清晰的展现,所以到现在更加不值得精读的书。
★ 徐小明经典语录
★ 徐小斌经典语录
★ 古天乐个人资料
★ 银时经典语录盘点
★ 读后感张庆杰
★ 时寒冰经典语录
【失控经典语录(推荐11篇)】相关文章:
别让坏情绪迷乱了世界经典语录2023-04-12
网络上的经典语录2023-03-03
冰雪奇缘 语录2023-05-28
心情随笔:张杰你真好2022-08-25
精选郭敬明励志经典语录2024-01-30
蓝淋经典语录语句2022-10-21
失恋三十三天经典语录2022-05-07
李东生经典语录2023-12-01
《记忆大师》经典台词2023-08-14
郭敬明励志语录2022-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