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逸夫经典语录精选

时间:2023-07-20 07:34:22 语录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邵逸夫经典语录精选(合集13篇)由网友“O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邵逸夫经典语录精选,仅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大家喜欢!

邵逸夫经典语录精选

篇1:邵逸夫语录摘抄

邵逸夫语录摘抄

1、做人呢,一定要向前看。

2、你要多少钱才肯离开我女儿?

3、发生这种事呢,大家都不想的。

4、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研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5、东西可以乱吃,话可不能乱讲。

6、开心是一天,不开心也是一天,为什么不开开心心呢?

7、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

8、香港是讲法律的。

9、不要吵了,都是一家人,家和万事兴,吃饭吃饭。

10、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到民众。

11、最近发生了这么多事,我想一个人静一静。

12、再怎么说都是一家人,有什么话不可以说出来的呢?

13、相信我,我真的没有杀人。

14、做兄弟,有今生,没来世。

15、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

16、感情这种事是不能强求的。

17、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18、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

19、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会过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与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挑战,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20、呸呸呸,乌鸦嘴!坏的不灵好的灵。

21、你有没有考虑过我的感受?

22、警察了不起啊?警察打人也要坐牢的。

23、人在做,天在看。

24、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中,做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25、大家都是成年了,你不要那么幼稚了好不好?

26、我的财富取之于民,应用回民众。

27、出来混,迟早是要还的。

28、我做人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绝对不放松的。

29、一家人在一起开开心心就好。

30、正所谓,吉人自有天相。

31、宁波人从小就立志做大事,而这大事就是经商,注定了忙碌。我取名逸夫,就是想闹中求静,安安逸逸度过一生。

32、我一直当你是我妹妹。

33、人死不能复生,节哀顺变。

34、你知不知道大家都很担心你啊?

35、我做人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细微的部份,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绝对不放松的。

36、我有两千多员工,我讲感情不讲死了嘛?

37、我明天就移民加拿大了。

38、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39、你饿不饿?我煮碗面给你吃啊。

40、在那样艰苦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一辈子受益。如果我不经历这一段生活,不会有今天。现在青年人,心很高,学问也很深,但是不能够吃苦,是一大缺陷。

41、兄弟齐心,其利断金!

42、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一身。

43、你现在可以保持沉默,但你所说的将会成为呈堂证供。

44、最重要的是一家人在一起!

45、我很勤力,又有运气,相士说我发财是因为我是木型,瘦瘦高高像一枝木。

46、你知道吗?我厌倦了别人老是问:“阁下是否要挑战好莱坞?”我真的觉得,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跟好莱坞的不一样,但却不比好莱坞差。

47、那,有空呢,就多陪陪你老爸。

48、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

篇2:邵逸夫经典语录

邵逸夫经典语录

1、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

2、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7、宁波人从小就立志做大事,而这大事就是经商,注定了忙碌。我取名逸夫,就是想闹中求静,安安逸逸度过一生。

4、我有两千多员工,我讲感情不讲死了嘛?

5、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会过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与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挑战,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6、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到民众。

7、在那样艰苦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一辈子受益。如果我不经历这一段生活,不会有今天。现在青年人,心很高,学问也很深,但是不能够吃苦,是一大缺陷。

8、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9、你知道吗?我厌倦了别人老是问:“阁下是否要挑战好莱坞?”我真的觉得,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跟好莱坞的不一样,但却不比好莱坞差。

10、我很勤力,又有运气,相士说我发财是因为我是木型,瘦瘦高高像一枝木。

11、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

12、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研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13、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

14、我做人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绝对不放松的。

篇3:邵逸夫简介

邵逸夫

姓名:邵逸夫

性别:男

出生年月:19

籍贯:上海

职务: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主席

邵逸夫,原籍上海,邵氏兄弟有限公司主席,持该公司(今年3月底市值 是6.18亿美元)72.29%股权,透过邵氏持电视广播和电视企业23.5%及30.3%(市值 是14.22亿美元和1.68亿美元),新加坡新达城市10%,在欧洲、美、加等地均有私人资产.

邵氏兄弟于87年停止所有电影制作,物业发展和投资是主要收入来源,该公司不少戏院,近年已陆续拆卸重建为小型戏院与商业楼宇.91年,以5000万美元认购美国 美思百货(macys),持10.3%股权.

最近,邵氏家族与英国西敏寺公爵家族在港成立grosvenor asset management ltd,成立一个为数亿美元的基金,投资中、港及东南亚地产市场.95年2月,邵氏兄弟(香港)及邵氏基金合共出售10%的电视广播股份予英国

上市传媒及娱乐公司庇亚逊集团(pearson),金额是13.02亿多港元.

估计其财富为14亿美元

篇4:邵逸夫经典语录精选

1、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

2、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7、宁波人从小就立志做大事,而这大事就是经商,注定了忙碌。我取名逸夫,就是想闹中求静,安安逸逸度过一生。

4、我有两千多员工,我讲感情不讲死了嘛?

5、我喜欢不停地工作,工作是我的嗜好,我不会过早地就退休。成功之道要努力与苦干,并要对自己的工作有兴趣,运气只是其次。我深深体会到拍电影是很大的挑战,它能带给我无穷的乐趣,这也正是我努力工作的动力。

6、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到民众。

7、在那样艰苦的生活中,我学到了许多东西,这些东西让我一辈子受益。如果我不经历这一段生活,不会有今天。现在青年人,心很高,学问也很深,但是不能够吃苦,是一大缺陷。

8、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9、你知道吗?我厌倦了别人老是问:“阁下是否要挑战好莱坞?”我真的觉得,我们有自己的一套,跟好莱坞的不一样,但却不比好莱坞差。

10、我很勤力,又有运气,相士说我发财是因为我是木型,瘦瘦高高像一枝木。

11、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

12、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研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13、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

14、我做人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细微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绝对不放松的。

篇5:邵逸夫经典名言

香港影视大亨邵逸夫被喻为香港最高境界的慈善家,他有颗慈悲心肠以及对人们的真挚关怀,他曾说过不少经典名言,令世人深深缅怀。   1、我相信人类的伟大在于追求、研究、传授学问、造福人类。   2、宁波人从小就立志做大事,而这大事就是经商,注定了忙碌。我取名逸夫,就是想闹中求静,安安逸逸度过一生。   3、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   4、我做人的态度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细微的部份,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绝对不放松的。   5、宽容和做善事是一把健康钥匙,是生活幸福的良药。   6、中国要强大,关键在于教育及培养人才,将赚到的钱捐献在教育事业中,做一些实际的事,是我最大的心愿。   7、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到民众。   8、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要求。   9、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   以上就是学习啦网带给大家不一样的精彩。想要了解更多精彩的朋友可以持续关注学习啦网,我们将会为你奉上最全最新鲜的内容哦! 学习啦,因你而精彩。

篇6:邵逸夫作文素材

邵逸夫作文素材

做人当如邵逸夫

作者/山东 毕泗建

人物简介

他曾拍摄过1000多部经典电影,打造了一个无法重现的电影王国神话,造就了一大批大明星、大导演和名编剧,在中国电影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香港富商豪贾云集,但以经营影视而登上香港富豪排行榜唯他一人。他在英国、美国、新加坡及香港、内地等地都有巨额捐赠,合计金额早已超过30亿元。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他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他就是邵逸夫。1990年,为表彰他对中国科学教育事业的杰出贡献,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以其名字为一颗新发现的行星命名。这颗行星的名字叫“邵逸夫星”。 美国旧金山政府则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 1月7日,邵逸夫在家中安详离世,享年107岁。香港特首梁振英对TVB荣誉主席邵逸夫离世表示哀悼,他赞扬邵逸夫长期大力推动演艺事业发展,又在香港及内地从事公益慈善事业,特别值得尊重。

传奇经历

创建“无线电视”

上世纪70年代,邵逸夫的电影事业进入了黄金阶段,1973年开始,邵氏公司每年都有40到50部影片问世,当时,香港电影中最卖座的,有一半以上都是邵氏出品。可是精明的邵逸夫感受到了电视对电影的威胁和挑战,他开始逐渐收缩电影业务,转投无线电视。

1987年,邵逸夫正式对外宣布停止了所有电影制作,正式将事业的重心转向电视业。事实上,早在1967年邵逸夫就和朋友利孝和等人联手创建了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也就是现在大家熟悉的无线电视,英文简称TVB。

由他成立的无线艺员培训班先后培养了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张曼玉等大批顶尖巨星,几乎撑起了整个华人演艺圈的半壁江山。

内地观众对于香港的记忆有很大一部分就是来自于TVB的电视剧,比如《上海滩》《射雕英雄传》《流氓大亨》《鹿鼎记》等等。40多年来,TVB推出的电视剧近1500部,超过8万多小时。

多维解读

1.成功需要“变”。从20世纪代从事电影业到现在,邵逸夫目睹了中国电影和电视的成长与兴衰,在中国影视史上写下了诸多“第一”和“之最”。成功需要“变”,一成不变与坐享其成的保守思想,注定让你成为时代浪潮中的牺牲品。革新,才有机会。

2.善于抓住机遇。能否善于抓住机遇,是一个人成功与否的重要条件。机遇往往是偶然的,稍纵即逝。邵逸夫感受到电视对电影的威胁和挑战,转投无线电视。因此,要抓住机遇,就必须有精明的头脑,详细地研究,细心地观察,捕捉机会。

精彩人生

曾经一天看9部电影

邵逸夫是精通业务的电影企业家,尽管他受教育的程度不高,但干一样,专一样,从不懈怠。他从最卑微的职位做起,一步步奋斗,最终成为电影公司的大老板。他熟悉电影制作的每个环节。从剧本、摄影到导演、演员的选聘以及化妆、剪辑,他样样在行,而在影片推广、发行、剧院管理方面更是行家里手。邵逸夫工作非常勤勉,精力过人,他看电影之多,也堪称一最。中国的外国的,文的武的,好的差的,他逢片必看。他借此了解电影动态,以确定题材,制定拍摄计划。邵逸夫说: “我天生喜欢看电影。”邵逸夫每天早晨6点钟准时起床,一天的工作时间在16小时以上。几十年来,邵逸夫每天至少要看两三部电影,最高纪录是一天9部,一年700部,邵逸夫可谓是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

为了树立邵氏影业的良好形象,他对影片的质量严格把关。出现劣片,往往亲手烧掉,毫不手软。他说: “在早期,我整日烧片,没有好的戏,我宁愿烧。邵氏出品,必属佳片。”邵逸夫自己制片相当严谨,绝不拍劣片。据称,邵氏在37年间,烧掉的影片以十部计。

多维解读

1.事业成功需要执著地投入。执著是锲而不舍的追求,是百折不挠的探索。执著是热情地投入,是无私地付出。邵逸夫被称为看电影最多的中国人即为明证。人生因执著而精彩,世界因执著而美丽。40多年来邵逸夫干劲冲天,被誉为“香港精神”――“能吃苦”的代表。

2.追求完美。邵逸夫曾说: “我做事的`态度,便是要把每件事都做好,即使是最微细的部分,也要彻底做好。一样事情不做到十全十美,我是绝对不放松的。”你是否发现,走到最后的胜利者,都有追求完美的性格?追求完美不是缺点,而是严格要求自己,给这个世界一份最好的礼物。

魅力人格

拥有常人无法企及的人格境界

60年代,邵逸夫聘用有“宣传鬼才”之称的邹文怀当他的《电影周刊》主编。邹氏跟随邵逸夫,常令邵氏影片“起死回生”、“化腐朽为神奇”,平淡无奇的影片也能卖个满堂红。其后,他大胆起用年仅30岁的李翰祥,拍摄了卖座率极高的影片《貂蝉》。()该影片囊括了第五届亚洲电影节五项大奖。

邵逸夫自己每天九点钟一定到片厂,开会、试片等,他一定比别人先到,其他人员偶有迟到也不深追究。值得一提的是,邵氏的“金牌导演”李翰祥1963年在事业高峰期离开邵氏到台湾另谋发展,并带走大批技工好手,几乎动摇了邵氏根基。但邵逸夫爱才如命,70年代允诺他重返邵氏,这或许只有邵逸夫能够做到。

多维解读

1.学会知人善任。作为领导,要掌握一批人才,把他们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让他们最大限度地、充分地发挥聪明才智,你的事业成功就指日可待了。 邵逸夫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与他的知人善任有关。

2.要大度宽容。胸怀博大,能善待他人,能悦纳他人,是一个优秀人才的可贵品质。宽容大度是黏合剂,能容人就能团结各种人,受人拥戴;心胸狭窄,不能容人,结果必是孤家寡人。

大爱无疆

散尽千金济众生

多年来,邵逸夫一直稳居香港超级富豪排行榜,他乐善好施,热心公益,是港岛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这位以“大丈夫贵兼济,岂独善其身”为人生信条的影视巨子,不仅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

,邵逸夫捐资创立的“邵逸夫奖”在香港正式宣告成立,用以表彰全球造福人类的杰出科学家。该奖每年颁发一次,奖金100万美元,颁奖始于。由于其设奖宗旨和巨额奖金足以媲美声名显赫的“诺贝尔奖”,因而被称为“东方诺贝尔奖”。美籍华人杨振宁说: “‘邵逸夫奖’的设立,是人类历史上一件大事。”

早在1973年他就设立邵氏基金会,致力于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受到了广泛的好评。从1985年起,他平均每年都拿出1亿多元用于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对于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正如他所说: “国家振兴靠人才,人才培养靠教育,培养人才是民族根本利益的需要。”教育为立国之本,邵逸夫为此多年来尽心尽责,不遗余力。20多年来,他仅向内地的捐款就已经超过30亿港元,兴建了5000多个教育和医疗项目。如今以“逸夫”两字命名的教学楼、图书馆、科技馆及其它文化艺术、医疗设施遍布全国各地,遍布全国的逸夫楼几乎成为中国大学的标志性建筑之一。在古今中外捐资助学史上,邵逸夫当之无愧可称为第一人。

多维解读

1.邵逸夫曾说,我的财富取之于民众,应用回到民众。一个企业家的最高境界就是慈善家。创业、聚财是一种满足,散财、捐助是一种乐趣。若不是满怀服务大众的精神,而只是站在云端俯视,邵逸夫便无法走进老百姓的心。

2.热爱国家,热爱香港。有钱却不奢侈挥霍,成功但从不自负。他生活简单,习练气功,还自带盒饭参加宴会。他不专横,更不轻易批评和否定他人。作为回报,社会也向这位成功而慷慨的人士奉上欣赏和尊重,尊重他对国家和家乡的热爱,尊重他的美德善行和他事业的成功。

结束语

12月7日,104岁的邵逸夫宣布将卸任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 TVB)董事局主席等职务。在很多人心中, “邵逸夫”的名字就像个符号一般不可磨灭。

与邵逸失一起退隐的,是香港电影一去不回的黄金时代;不会与这位老人一起离开的,则是他带给我们的黄金般的高尚品格与慈善理念。

这位老人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动人。

篇7:邵逸夫名人故事

邵逸夫名人故事

邵逸夫

大清光绪33年,他出生于宁波的一个富商之家,他没有继承家业,而是投身热爱的电影。

30年代,他和哥哥背着放映机跑遍了整个南洋,后因日寇侵略而惨淡收场。

50年代,他在天命之年赴港创业,在一片荒山野岭中成立了邵氏影业,开创了东方好莱坞的巅峰时期。

60年代,他敏锐地意识到电视时代的来临,创办了TVB。如今,香港的传奇巨星都曾时这里怀揣梦想、摸爬滚打的小学员。当面大家都尊称他“六叔”,背后却说:没见过这么小气的老板,盒饭加个菜都要算计半天。

70年代,他开始投身慈善,从香港到内地,到处可见以他的.名字命名的医院、教学楼、图书馆,总投入超过百亿港币。他说:我见过中国最为衰弱的时候,这些钱能用来为民族培养人才,我很欣慰。

201月7日,他以107岁的高龄仙逝,习主席在悼词中说:邵逸夫先生一生热爱国家、关心民祉、慷慨捐赠、惠及多方,其爱国之情,其为国之志,人们将铭记在心。

篇8:邵逸夫让长寿伴随你

不是每个人都可以活到百岁的像邵逸夫这样活到百岁还行动自如的更是少之又少,他是则呢么做到的,下面给大家介绍下它的养生之道。

邵逸夫让长寿伴随你

当观众在 年香港小姐决赛现场看到邵逸夫时,不禁为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所惊叹。邵逸夫已年过百岁,但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他的长寿秘诀何在?

“动”他坚持早上5 点起床,散步1 小时,然后练气功45分钟,之后打一会儿太极拳和少林拳。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 次,还要转64 圈。他每年还要旅行一次。所以直到现在,邵老走路时,仍然不用拿拐杖。他常说,长寿之道在于运动。

“劳”“养性之道,常欲小劳”,这是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的养身之道。所谓“小劳”,就是适度劳动。邵逸夫在90 岁以前,每天坚持上班,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小睡1 个小时。70多岁时,他仍每天坚持工作16个小时。他始终把工作当成人生最大的乐趣。

“补”邵老饮食“百无禁忌”,最讲究营养均衡,从不暴饮暴食。他最爱喝“蜜瓜海螺煲老鸡汤”,每晚一碗。这个汤在香港很有名,被称为“爵士汤”,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具有滋补延年的功效。

“爱”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也对邵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37 年,他与黄美珍结婚,直至妻子去世,俩人一直相互恩爱,琴瑟和谐。 年,方逸华与90 岁的邵逸夫走到了一起,成为他晚年工作和生活的知己。

“笑”笑是一剂幸福健康的良药。邵老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却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笑口常开。他说,笑是一种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他非常喜欢看电影和电视节目,最爱看的短片就是十分搞笑的《憨豆先生》。

邵老的长寿“五字经”,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普通老百姓也能做得到,念好这“五字经”,不需要有家财万贯,也不需要声名显赫,只需要我们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坚持不懈。

总结:希望邵逸夫的养生之道能帮得到你,让长寿伴随着你我左右。(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期:.06,作者 林况,权归作者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学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篇9:邵逸夫不曾离去杂文随笔

邵逸夫不曾离去杂文随笔

邵逸夫先生是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娱乐业大亨,他一手构建了邵氏帝国,登上了娱乐圈的巅峰。

邵先生创立了被誉为东方诺贝尔奖的邵逸夫奖,捐建了耸立在全国各地的逸夫楼,他被人尊敬与缅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邵逸夫不惜重金支持内地的各项社会公益事业 ,对中国教育事业更是情有独钟。资料显示自1985年开始,邵逸夫年年向内地教育捐赠巨款,建设教育教学设施,捐款金额近47.5亿港元,建设各类项目6013个,他的荣誉和人们对他的缅怀来自于此。

当然,如果没有前半生人生财富的积累,他后半生的慈善事业可能是无源之水;而如果没有对财富清醒透彻的'认识,他确实留下的也许就是数目可观财富而已。

他的巨额财富可能引起各种谈论,甚至人们的艳羡,仅此而已。但值得庆幸的是邵先生不仅留下了流芳千古的功德 ,更向发了财而不知道该走向何处的人指明了一条正确的道路。

赠人玫瑰,手留余香。人最大的快乐莫过于能够帮助人,奉献社会,邵先生做到了。

一个人被世人永远怀念的方式有很多种,那座座逸夫楼便是一座座丰碑,邵先生也因此为人尊敬和缅怀!

邵逸夫未曾离去,他的精神让每一个得到他帮助的人景仰,传颂。

篇10:百岁邵逸夫的养生三秘诀

着名企业家邵逸夫在元旦宣布退休,这位102岁的富豪,比一般人的退休年龄整整晚了40年。这位百岁高龄富豪,多年来身壮体健,鲜有大病入院,其精力与魄力令人惊叹,他的养生秘方很多人都想知道。

有人问他养生秘诀何在?邵逸夫笑答:“秘诀有三,一是勤奋工作,二是笑口常开,三是日含人参一片。”

邵逸夫90岁前,坚持每天上班。他认为,晚年小劳有益健康。“我的最大乐趣就是工作,只有保持工作才能长寿。”他年轻时,每天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小睡1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工作。到了古稀之年,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

邵逸夫是个笑口常开的人,他说,笑是宽容,宽容是一个人修养和善良的结晶,是生活幸福的一剂良药。

上世纪50年代中期,他开始关注自己的健康,重视养生。每天靠人参支撑体力,他一年要进食人参4两。夏冬两季,每季2两。

据知当时人参价是9万港元1两。后来每天练气功是他的必修课。每天早晨5点起床,练功两个小时,步不乱、气不喘。除外他还坚持打太极拳、游泳、散步。他说:“因为我练气功,睡眠质量很好,每天睡6个小时就足以解除一天的疲劳。”邵逸夫曾表示,自己有三不做:一不赌钱,二不喝酒,三不做不正常的事。所谓不正常,就是指刺激的事情,这会对身体有不良影响。

此外,邵逸夫每顿晚饭一定要喝一碗“蜜瓜海螺煲老鸡汤”,该汤在香港又被称为“爵士汤”,非常有名。从营养上分析,蜜瓜富含维生素A等;海螺富含蛋白质、脂肪、钙、磷、铁等;老母鸡滋阴效果明显。中医认为,该汤是滋阴、补肝肾之品。

篇11:影视大鳄邵逸夫的养生哲学

邵逸夫。香港电视广播有限公司主席,电影公司邵氏兄弟的创办人之一,香港着名的电影制作者。邵逸夫香港电影大鳄,百岁高龄依然神采奕奕,你知道他的长寿秘诀吗?

当观众在 年香港小姐决赛现场看到邵逸夫时,不禁为他精神矍铄,神采奕奕所惊叹。邵逸夫已年过百岁,但仍然保持着良好的身体状况和精神面貌。他的长寿秘诀何在?

“动” 他坚持早上5 点起床,散步1 小时,然后练气功45分钟,之后打一会儿太极拳和少林拳。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 次,还要转64 圈。他每年还要旅行一次。所以直到现在,邵老走路时,仍然不用拿拐杖。他常说,长寿之道在于运动。

“劳”“养性之道,常欲小劳”,这是唐代大医家孙思邈的养身之道。所谓“小劳”,就是适度劳动。邵逸夫在90 岁以前,每天坚持上班,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小睡1 个小时。70多岁时,他仍每天坚持工作16个小时。他始终把工作当成人生最大的乐趣。

“补” 邵老饮食“百无禁忌”,最讲究营养均衡,从不暴饮暴食。他最爱喝“蜜瓜海螺煲老鸡汤”,每晚一碗。这个汤在香港很有名,被称为“爵士汤”,富含维生素、蛋白质、脂肪和钙、磷、铁等营养元素,具有滋补延年的功效。

“爱” 夫妻恩爱,相濡以沫,也对邵老保持健康的身体和愉悦的心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1937 年,他与黄美珍结婚,直至妻子去世,俩人一直相互恩爱,琴瑟和谐。 年,方逸华与90 岁的邵逸夫走到了一起,成为他晚年工作和生活的知己。

“笑” 笑是一剂幸福健康的良药。邵老一生虽然经历了许多艰难困苦,但却始终保持乐观的情绪,笑口常开。他说,笑是一种宽容,是一个人的修养。他非常喜欢看电影和电视节目,最爱看的短片就是十分搞笑的《憨豆先生》。

邵老的长寿“五字经”,就是这么简单,简单到普通老百姓也能做得到,念好这“五字经”,不需要有家财万贯,也不需要声名显赫,只需要我们养成一种良好的生活习惯,并坚持不懈。

总结:邵逸夫老先生的五字经,真正的做到了养心,而且营养均衡,乃是养生的最高境界,学习他的养生习惯,可以让我们延年益寿,何乐而不为呢?(文章原载于《益寿文摘》,刊期:.06,作者:林况,版权归作者所有;目的在于传递更多信息,并不代表大学网赞同其观点和对其真实性负责。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尽快与我们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

篇12:励志:邵逸夫的从影之路

在简陋的廉租房里,邵逸夫和其他几个兄弟在昏暗的灯光下,整理片子,制作海报。白天,他们?在一辆租来的马车上,车上还放着放映机、影片以及其他需要的东西,浩浩荡荡地向各市镇,甚至乡村、园林、矿场进发,一路饱受颠簸之苦。

夜晚,他们就顶着星星、冒着露水露天放映电影。这便是邵氏兄弟刚到新加坡时艰苦生活的缩影。邵逸夫出生在上海,在这个富商家庭中有兄弟8人,他排行老六。早在上中学的时候,邵逸夫就对戏剧和电影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

1924年,邵逸夫的大哥在上海创办了“天一电影公司”,3个弟弟都在公司从事电影工作,其中邵逸夫负责摄影。1926年,邵逸夫中学毕业,他决定跟着三哥南下新加坡,去开拓南洋电影市常这可以?是邵逸夫通往电影事业的路途上迈出的第一步。可是,出乎邵逸夫的意料,第一步走得如此艰辛,如此困难。

在20 世纪20 年代的东南亚,人们很少能看到电影,因为只有大城市才有戏院,加上交通不便,人们很少有机会能够进城。当时电影发行工作之艰难可见一斑。出生在富裕家庭,成长在大都市,哪儿受过这样的苦,邵氏兄弟很多时候都会产生“不干了”的念头。

但是,他们最终还是坚持了下来。南洋的华侨十分喜爱来自祖国的电影,当他们看到观众的兴奋与满足时,便忘掉了白天长途跋涉的辛劳,继续夜以继日地工作着。他们在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度待了4 年,结识了很多华侨朋友,也看到了南洋广阔的市场前景。后来在新加坡,邵逸夫和他的哥哥成立了“邵氏兄弟公司”,建造了很多游艺场和电影院。

随着邵氏兄弟事业的蒸蒸日上,原有的设备已不能满足需要,于是他们决定淘汰无声放映机,去美国购买有声电影器材。然而从他们作出决定的那一刻起,磨难就悄悄降临到了他们身上。

1931 年的一天,邵逸夫乘坐一艘轮船漂洋过海,可他万万没想到,他们的轮船竟然触礁沉没了,游客纷纷落水,邵逸夫也未能幸免。他死死地抱着一小块木板,在茫茫大海中漂泊了一天一夜,最终获救。经过这一次死里逃生,邵逸夫对生命有了全新的感悟,并加倍珍惜来之不易的事业。

邵逸夫最终从美国好莱坞买回了有声电影机,之后第一部有声片《白金龙》在香港拍摄完成,自此中国电影从无声进入有声,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经过努力奋斗,到抗日战争前夕,邵氏兄弟已在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越南等地开办了110 多家电影院和9 家游乐场,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雄踞东南亚影业市常

“天一”与邵氏兄弟分居上海和南洋,相互呼应,共同为打造邵氏家族的电影王国努力奋斗。就在他们的事业如日中天时,灾难又一次降临了。1931年秋天,一场无情的大火吞噬了香港天一制片厂所有的厂房和影片拷贝,多年的奋斗付之一炬。

然而邵逸夫一点也没有灰心丧气,他重新在废墟上搭起了事业的舞台,以图东山再起。10 年之后,经过不懈努力,他又在香港、新加坡、马来西亚、爪哇和婆罗洲等地建起了139 家电影院,建立了完整的电影发行网,再次成为东南亚影业市场的龙头老大。

不久,随着“二战”的爆发,厄运再一次降临到邵逸夫的头上。1941 年,日本侵略者攻陷香港地区和新加坡,邵氏兄弟100 多家电影院在战火中化为灰烬,而邵逸夫本人也被投入地牢,扣上了“拍摄反日电影”的帽子。抗日战争胜利后,邵逸夫兄弟一边制作新电影,一边在南洋各地重建游艺场和电影院。经过整整的努力,冲破重重困难,邵氏兄弟创造了又一个辉煌。

篇13:邵逸夫的人生传奇励志故事

香港娱乐界大亨邵逸夫于2014年1月 7日6时55分逝世,享年107岁。而其中有88年都在影视行业里沉浮。他把优秀的华语电影带到了整个东南亚地区,是中国有声电影的直接推动者,建立的邵氏电影公司更曾是一度被誉为“东方的好莱坞”。

提起邵逸夫,电影界的人恐怕不会陌生。邵逸夫是香港知名的电影制作人、慈善家,自1965年起担任电视广播有限公司董事,1966年出任董事局下辖行政委员会主席;1977年,邵获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册封为下级勋位爵士,成为香港娱乐业获“爵士”衔头的第一人;1980年出任董事局行政主席。在他的运作下,曾产生了《上海滩》、《霍元甲》、《射雕英雄传》等经典电视剧,也挖掘出周润发、周星驰、梁朝伟、刘德华、刘嘉玲等大牌明星,正因如此,他因此被喻为“香港影视大亨”。

邵逸夫,原名邵仁楞,1907年10月4日出生于上海,祖籍为浙江省宁波市,父亲是上海锦泰昌颜料公司的老板邵行银。因他在兄弟姐妹中排行第六,故人称“六叔”。邵逸夫受教于美国,19岁中学毕业后,便随兄长邵仁枚去新加坡开拓电影市场,从此走上了电影制作的生涯。那么,邵老如此长寿的秘决到底是什么呢?

一、老从脚上起,睡前锻炼脚

邵逸夫曾向香港特首曾荫权传授长寿秘诀,那就是:每晚睡前躺在床上,脚掌前后、左右摆动64次,还要在地上转64圈。这是他从“老自脚上起”这一养生格言中领略出的。邵逸夫这一独特的养生法从中年开始,一直坚持到耄耋之年因腿脚不便,才逐渐减少。但老年人多锻炼脚部,确实是好处多多。

二、保持工作才会长寿

在70年代,邵逸夫每年要看六七百部影片,最高纪录是一天看9部片子。甚至直到古稀之年,邵逸夫仍坚持每天工作16个小时。

工作是邵老的重要养生秘诀。他曾说过:只有保持工作才会长寿,他每天晚上只睡5个小时,中午小睡1个小时,其余时间都在工作。直到现在,他还出席每两周一次的无线高层会议。除了上班和开会,邵逸夫还有一项重要工作,那就是看电影和电视。他很喜欢看以搞笑闻名的《憨豆先生》,多年来他一直保持开朗的心境,而乐观的情绪和开朗的性格,是防病保健延年益寿的重要条件。

三、养生之道要趁早,不能亡羊补牢

邵老从中年起就比较注重养生。初时,他以炖人参进补,后来改为每天口含一片人参。近年来,他已不再依赖人参,而是看重了“生命在于运动”。有一次,邵逸夫在影城别墅宴请国家教育代表团,在接待宾客时,他神采奕奕,非常健谈,若不是客人让他坐下,相信他会站着说个不停。在场的人见状,都称赞他的身体状况良好。当追问其养生之道时,邵老自豪地拍着心口说:“我走路是不用拿棍子的。长寿之道在于运动,我每天早上要练45分钟气功。”可见练气功也是邵老长寿的一个原因。

四、不赌钱、不喝酒、不刺激

邵老的另一个养生之道就是“三不做”。赌钱、喝酒、不正常(刺激)的事都不能做。他说,这些事情都对身体不好。每天除了以走路来代替运动之外,他还要读报1小时左右。在饮食上,邵老可以说是“百无禁忌”;除了酒以外,牛扒、鸡翅等照吃不误,他遵循的是“营养平衡”。他认为:合理的营养是代谢的基础,膳食中既要保持充足的蛋白质,又要补充必要的维生素和微量元素。邵老的饮食量不多,但保持了营养上的平衡,确实是可取的。

五、慈善是他晚年的最大亮点,乐于助人也是他长寿之秘

宽厚和乐于助人也是邵老高寿的另一个原因。2005年,邵逸夫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9年香港地区特大水灾,邵逸夫捐款一亿。为援助台湾“8.8水灾”,邵逸夫委托其夫人到赈灾晚会现场捐款1.08亿新台币。多年来,邵逸夫一共向内地捐助了34亿港元,兴建了5229个教育和医疗项目。武汉大学、四川大学、中国地质大学等多所高校都有邵逸夫捐资修建的“逸夫楼”。他还模仿诺贝尔奖,创立了“邵逸夫奖”,其基金高达50亿港元。1990年,中国政府将在中国发现的2899号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1991年,美国旧金山市将每年的9月8日定为“邵逸夫日”,以此来表彰邵逸夫对社会做出的贡献。

邵老最爱谈的是教育。他说:“中国要强大,教育太重要了。我看到国家教育事业在进步,心里很高兴呀!我的捐款重点在教育,培养人才,做些实际的事情,这是我最大的心愿!”

邵逸夫并非香港最有钱的人,但却是香港富豪中屈指可数的大慈善家。可以说,他在香港的影响力源自于他的影视王国,而他在内地的口碑则主要是因为他的慈善捐赠。

从1985年开始,邵逸夫持续捐助内地。有关资料显示,截至2012年,邵逸夫共捐赠内地的科教文卫事业47.5亿港币,捐建项目总数超6000个。其中80%以上为教育项目,受惠学校千余所。

1990年,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为了表彰他为中国教育事业做出的贡献,将中国发现的2899号小行星命名为“邵逸夫星”。

天灾的时候,邵逸夫也会捐助部分受影响的地区,例如在1999年捐出2500万港元,救助台湾“9·21”大地震灾民;2005年,捐出1000万港元予南亚海啸受灾地区;2008年,向四川地震灾区捐款1亿港元;2009年,台湾“8·8”台风水灾,捐款1亿元新台币予灾区。

2008年,邵逸夫获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政部授予“中华慈善奖终身荣誉奖”,以赞扬他长期致力于慈善事业的精神。

邵逸夫的捐献并不局限于两岸四地及东南亚一带,邵逸夫还设立了奖学金计划,资助亚洲学生攻读欧美大学,例如美国的哈佛大学、英国的剑桥大学等。在旧金山还开办了以他首任妻子命名的老人中心。旧金山政府为嘉许他对该地的慈善贡献,在1991年宣布每年的9月8日命名为“邵逸夫日”。老先生的慈善事业令我敬佩有加,老先生的百年长寿又使我羡慕不已。

为了推动世界各地的科学研究,邵逸夫在2002年创立邵逸夫奖。第一届颁奖礼于2011年举行,选出全世界在天文学、生命科学与医学、数学科学三方面有成就的科学家,各颁授100万美元奖金以作表扬,而这些领域是诺贝尔奖所未涵括的。

邵逸夫是全球最长寿、任期时间最长的上市公司CEO。他所经历过的百年,远比他所拍摄的任何一部影视作品都要精彩。

古人云:仁者寿,这是因为仁爱之人的心和山一样平静和稳定,他们以爱待人、站得高,看得远,宽容仁厚,不役于物,也不伤于物,不忧不惧,所以能够长寿。邵逸夫的高寿,与此也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

相关文章阅读

邵逸夫医院岗位职责

邵逸夫简介

拉克丝大元素使光语录

汪涵的哲学励志人物故事

经典内涵语录6

李小龙的哲理故事

同学聚会经典语录

杨振宁教授的经典语录

陈光标的生平事迹材料

成龙成功的故事

邵逸夫经典语录精选
《邵逸夫经典语录精选.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邵逸夫经典语录精选(合集13篇)】相关文章:

小学校园文化建设自查报告2023-11-10

同学聚会语录2023-05-31

我有家训当如是高中作文2023-09-11

学期教研的活动总结2023-06-14

即将毕业的感言句子2022-06-22

森林生态学实习报告2022-09-21

营销大赛策划书2023-02-15

范文澜2023-09-02

生态学实习报告2023-09-10

素材作文之逛展销会2022-09-18

点击下载本文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