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研究范文

时间:2023-07-17 08:10:29 其他范文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教学研究范文(精选14篇)由网友“阮争”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教学研究范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教学研究范文

篇1: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杨晓萍

提要 针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的 内外部因素、测量与评估等几 个方面对中学英语教学作较系统的分析。

由于英语教学受到社会的普通重视,因此这几年无论在师资还是在教学辅助 设备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 。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之余,努力学习和探 索各种教学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学。尽管如此, 英语教学的总体 情况却不尽令人满意。目前,国内外的英语教学界进行了高度的专门研究工作, 从不同角度为 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 对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一系统的分析研究 。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目标是指一门课程目标,这里指中学 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狭义的 目标可以是指一个阶段、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目 标。我们认为,首先,中学英语是基础教育,它有别于职业教 育和短期培训。 前者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为以后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打 好基础。后者 一般有一些具体的目标(参加GRE考试、速成商业英语等),它专 业性强,以速成、强化为主。其次,我们认为 初高中两个阶段的侧重点应有所 不同。初中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简单的阅读技 能,还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掌 握准确的发音,它是说的基础 。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由于只有句子 才能真正完整地表达意义,因此让学生在句子中学习单词是可 取的。而且,这 些句子必须是地道的英语,而不能是Chinglish。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阅读能力,应侧重培养他们 的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起 初用于阅读的材料最好是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小故 事、幽默文章,以及有关英语民族文化背景的知识,如忌讳、同龄学生的情况 等,然后引导学生适当阅读一些浅易的科技文章,介绍一些实用写作材料(如书 信等)。

上面只是粗略地谈了笔者对初高中阶段教学目标的总体看法。教学目标不 同,教学方法自然有区别。在初 中阶段主要采用听说法、功能法是比较适宜的, 高中阶段则可以语法翻译为主,并辅之以其他一些教学方法。

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具体目标也因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动机水平,视学习的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有 一点是共同的,即教学目标应具体化、操作化。

二、教学过程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由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写作翻译 教学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教 学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但又有所区别。为了分析 的方便,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语音教学。语音教学是英语初学者的关键阶段。学生对语音掌握得好 坏,直接影响其英语学习的信 心和对语言的全面掌握。值得注意的是语音课不 是语音学课,对初学者尤其是模仿能力很强的青少年学生来说 ,语音课不必讲 授一些深奥的发音理论、发音部位。要求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口型、舌位等知识, 只会加大难 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通过模仿和操练以及适当的口型矫正就 足以使学生掌握一口纯正的语音。

笔者认为,学生在初学字母之后不宜马上学音标,这样容易产生相互干扰。 学生在学会字母后,先学习一 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再学习音标效果可能更好 些。

(二)词汇教学。英语学习者最感到困难的可能要算记单词了。许多学生借 助于单词表、卡片等工具进行 死记硬背,结果却往往令人沮丧。其实单词不是 靠死背而应靠活用。单词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词不离句。 教师在词汇教学 时如果经常鼓励学生用所碰到的每个生词造几句与日常生活贴近的句子,这样不 仅单词容易记 住,而且对单词的理解也更加完整、全面。

(三)语法、句型教学。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和测验的一大缺陷就是过分强 调语法规则。语法是掌握英语 的一种途径、一种辅助手段。学习语法不是目的, 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将掌握语法规则当作最终目的,从而忽 略了掌握和运用语 言本身。可以说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语法上。一 般学生在学 完语法后,仍然不能听说、不能阅读,而且所学的语法规则不是忘 记就是混淆。实际上,一般英美人在日常生 活的听说读写中,常见的语法也就 是中学英语中所列的十几个基本句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把语法规则加以 归 纳简化,去掉一些不需要的语法规则,然后花少量的时间对这些语法进行集中教 学,用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去 说、去读,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规则、运用规则。这 样,学生才不致被语法所吓倒,学生对语法的学习过程也就 不会学了就忘,忘 了又学的低效重复。

近来有人从母语习得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不用学习语法就能掌握母语,从 而断定学习英语也不需要语法 的学习,而只需不断地模仿、操练,对这种观点 笔者不敢苟同。外语的学习与母语的习得有许多不同之处,这 是显而易见的。 中学生不同于婴幼儿,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必 然有助于他们 分析语言错误,从而加速规范语言的习得。

(四)阅读教学。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是为阅读、翻译和写作教学作准备 的,后者才是检验英语是否真 正为学生所掌握的标准。但同时,阅读又是人们 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 生的阅读能力至 关重要。

人们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阅读的材料越深、越难就越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 得以提高。其实,“看不懂” 的书一方面可能是书中的语言不地道、不实用, 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前面讲过,对初学者来 说,最重要的就 是培养其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的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警告,说英语 学习是一个艰 苦的过程,笔者认为,如果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是一个轻松愉快 的过程岂不更好?

英语的所有语法、句型等基本规律在浅显易懂的文章中就能体现出来。作为 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难度适 当(切忌过难)且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让初 学者轻松愉快地掌握一门语言的规律尤为重要。

(五)写作、翻译教学。写作和翻译是一项相对高级、难度也较大的技能。 写作和翻译教学是高中阶段的 一项重要内容。

英语作文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词汇、语法、造句构思的能力,还能促进 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中阶段 ,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授一些实用写作,如信件 的格式等。要求学生平时用英语写写随感、日记等,对培养学 生的英语写作能 力、扩大词汇量都是很有帮助的。

翻译教学与其他教学也是相互促进的。在翻译教学中,要注意各民族语言都 有一些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有 自己的一些特定的俗语、俚语。其中有许多内容 是无法直接翻译的,即两种语言没有对应的词和句。由于高中 学生已掌握大部 分句型和语法规则,因此要求学生借助于词典翻译一些简单的材料、说明书等是 可行的。

三、影响教学过程的内外部因素

影响教学过程的内外部因素很多,如学生的知识准备、动机和态度、个性、教材、班集体、教师、教学辅 助设备等,这里仅就几项主要的因素加以分析说 明。

(一)学生的知识准备。知识是融汇贯通的。外语学习虽然不象数学那样有 很严密的逻辑性,但它也是一 个累积的过程。同样,困难或信心也都是一个累 积的过程。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完全地掌握前面的内容, 再继续讲授后面 的内容。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就体现了这个思想。

(二)动机和态度。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学好外语的关键,对初学 者尤其如此。如果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毫无用处,持无所谓的态度,对英语学习没有一点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再好也无济于事的。当然 ,教师并不是仅 给学生讲一些外语学习重要性的大道理就可以奏效的。对初学者而言,更重要的 是让其体验到 学习英语的乐趣和用处。

(三)教材。教材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好的教材可以达到 事半功倍之效。我们认为教材 的编写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编写应能体现教学目标,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过程。2. 教材的语言应是地道的,切忌出 现英语民族不习惯的语言。3.教材的难度应是 循环而上升的,要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4.教材中应适当介绍 一些英语民族 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尽早地认同和习惯于 英语民族的思维 方式。5.应有一些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如练习手册、常见语 误分析手册、课外阅读手册等。

(四)视听等教学设备。目前英语教学中使用最广的视听设备是录音和录象 机。通过录音和录象,可以使 学生听到、看到以英语为母语者的原始声音和生 活情境,增加学生的兴趣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值得注意的 是,这些设备只 是辅助性的,它不能完全顶替教师的讲授。

四、测量与评价

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教学 效果。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 ,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 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事实上,考试影 响着教与学,错 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很难说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的缺陷不是错误的考试引 起的。

测验题首先要能反映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即要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目标。否 则随便出几个题目是无法考察 学生的学习目的,这就要求测验题的编制要标准 化,要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测验一般可分成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两种。形成性测验可使教师掌握学 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 学中的问题,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 方法。形成性测验类似于教师按传统习惯使用的非正式考试和 单元测验。它强 调:(1)测量教学单元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2)使用测量的结果来诊断和改进教 学,而不是评 定学生的等等;(3)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来编制,凡课程中的重要内 容均需测量;(4)题目的排列以类别和难度为 主要依据,通常是将同类题目由易 到难排列;(5)它只注意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并不重视与他人成绩的比较。通 过 形成性测验,对那些未能达到8要求的学生及时进行补救教学,对那些达到要求 的学生补充一些课外阅读材料 ,让其“吃饱”。

终结性测验一般是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它能使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 标并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 依据。这种测验与形成性测验大致相同,但因其 包含的范围较广,故8测验内容应注意代表性,每类试题的比例 应与整个课程 各类学习结果所占的比例一致。测量结果主要用于评定学生的成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 具体情况决定采取哪种教学方 法。教学的各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 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促 进学生的学。

篇2:《再别康桥》教学研究

《再别康桥》教学研究

《再别康桥》节奏轻柔委婉,和谐自然,伴随着情感的起伏跳跃,犹如一曲悦耳徐缓的散板,轻盈婉转,拨动着读者的心弦。

【教学理念】

1、审美与志趣,唤起乐学。

2、开放与自主,培养会学。

3、协作与实践,鼓励善学。

【教材研究】

1、教材作用:

美学大师朱光潜先生曾精僻的指出:“要养成纯正的文学趣味,最好从读诗入手,能欣赏诗,自然能欣赏小说。戏剧及其它种类的文学。读诗实际上是培养学生文学悟性,启神益智的一把钥匙。根据《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新标准》要求:要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审美创造力,于是,人教版高中语文第一册、第一单元里就首先选入了大量中国现当代及外国诗歌,《再别康桥》便是其中之一。

2、分析学生:

因为当代学生身处信息爆炸的时代,他们大都崇尚简便快捷,追求新潮、时尚,往往对那种纯粹的、原始的、本真的诗意、情趣体会肤浅,而徐志摩的代表之作《再别康桥》,含有极高美学价值,其想象之丰富,比喻之新奇,构思之精巧,令人折服,更重要的是它所抒发的离愁别绪是人类共同的情感经历,容易将学生带人诗境,唤醒他们沉寂的真情,从而引起强烈的共鸣。

3、教材地位:

本册第二课特意选编《再别康桥》以便让学生在欣赏了毛泽东诗词的雄浑豪放之后,可转入对另一种空灵柔美诗风的品味,借此体会、比较、鉴别不同题裁、不同风格、流派的诗词,这又契合了《新课标》特别关注学生多方位情感体验,使其受到美的熏陶的要求。

4、教学目标:

由于本诗脍炙人口,妇孺能诵,在网络上有丰富的学习资源,加上诗歌独特的艺术魅力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我把本课的学习目标定位成:

⑴ 知识目标:

捕捉此诗的意象,领悟其间的意境,体会诗人真情。(工具性)

⑵ 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收集资料、归纳总结、自主探索、协作创新的能力。(工具性)

⑶ 志趣目标:

通过网络令学生受到艺术的熏染,逐渐养成良好的审美情趣。(人文性)

5、教学重难点;

因为高一学生在初中已经接触过多首新诗,对诗歌有了一定粗浅感性的认识.但是他们因习惯了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依赖而对网络环境下自主学习比较陌生,鉴于此我把本课的重难点作了如下设定:

⑴ 教学重点:

利用网络流媒体在教师的组织、帮助、指导下感知并鉴赏《再别康桥》的诗情美与艺术美。

⑵ 教学难点:

培养学生通过意象体悟诗人情感的鉴赏能力及查询收集、整理归纳、协作探索的能力。

【方法过程】

随着网络信息技术的广泛运用,学生可以在网络上任取任求。此时教师不再是信息的主要来源。而仅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时一枚罗盘,一支路标。为其导航引路,此刻,教师也不再是传统意义中讲台上的主讲者,而变成了资源的设计者与组织者。学习的辅导者与评价者。

1、搭脚手架、进入情景:

我首先利用多媒体技术与仿真技术的结合,创设一种虚拟的情景,使学生进入其间产生一种身临其境,临文嗟悼的强烈感觉。

2、自主探索、协作学习:

然后让学生在人机交互的学习环境中,在广阔自主的网络媒体下进行诵读感悟,自主研讨,协作探索。

3、效果评价、展示交流:

篇3: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  杨晓萍

[内容]

提要 针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的

内外部因素、测量与评估等几 个方面对中学英语教学作较系统的分析。

* * *

由于英语教学受到社会的普通重视,因此这几年无论在师资还是在教学辅助

设备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 。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之余,努力学习和探

索各种教学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学。尽管如此, 英语教学的总体

情况却不尽令人满意。目前,国内外的英语教学界进行了高度的专门研究工作,

从不同角度为 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

对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一系统的分析研究 。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目标是指一门课程目标,这里指中学

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狭义的 目标可以是指一个阶段、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目

标。我们认为,首先,中学英语是基础教育(www.35d1.com-上网第一站35d1教育网),它有别于职业教 育和短期培训。

[1] [2] [3] [4] [5] [6]

篇4: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初探

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初探

英语词汇教学研究初探

张 焓

(陕西省兴平市兴化学校)

摘 要:外语教学离不开词汇教学,词汇教学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不掌握一定量的词汇,听、说、读、写、译都无法顺利进行,直接影响学生英语能力的运用和发展。就词汇教学进行了全面分析。语言的习得都是从词汇开始的,英语的学习过程也就是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而词汇的良好积累也会对英语学习有提高和促进作用。学生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积累较多的英语词汇会促进其英语学习。也就是说,词汇教学就是英语学习的最根本,词汇教学贯穿于语言学习的全过程。

关键词:英语;词汇;教学

一、问题的提出与分析

一些学生对英语的学习态度往往由极感兴趣逐渐变为不感兴趣,甚至于厌烦,最后失去学习信心,出现两极分化。出现这一现象的,初学时难度不大,要求掌握的内容比较简单,因此兴趣较浓,学习效果普遍较好。进一步学习时,相当一部分学生便产生畏难和厌烦情绪,最终导致两极分化。特别是对英语词汇的学习,在难度逐渐加大的情况下,学生往往会完全失去对英语的兴趣。所以,词汇教学是让学生积极面对英语的一个重要手段。

二、英语教学策略

1.多媒体教学及白板教学的运用

多媒体技术将声音、图像和动画组合起来,给学生提供了大量生动、直观、地道的语言素材,使课程内容倍增,极大地改善了英语学习的环境。在教授What does he look like?时,老师在屏幕上演示,不同类型的身高、体形、发型,让学生做比较。然后按顺序展示下列单词 tall/ medium, high/ short, fat/ thin, long hair/ curly hair.给学生以充分的视觉刺激。接着,针对几组单词,在其图下显示例句:He is tall. She is medium. She has big eyes.讲完上述内容后,要求每个学生描述自己的。由于在课堂上进行表演,学生都争先恐后地参与,课堂氛围也变得非常有趣,从而增强了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使课堂教学达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再者,指导学生观看经典英文影片,通过观看影片来记忆英语词汇,并训练学生的综合能力。

2.教师创设现实情境进行教学

教师可以根据现实的情况,创设情境,使学生参与到情境中,组织教学,学生十分喜欢这一教学方式,乐于参与,教学效果好,学生的参与率很高。

A: Can you tell me the way to the station?Excuse me, How can I get to the museum?B: Go along the street until you come to the traffic lights. Go straight ahead along and turn left.

学习交际用语还可以用于打电话、购物、问路及邀请某人,这样既能说,又能听,还能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此教学方法需要课前准备上课所需的.单词是学生学过而且比较熟悉的。上课时用英语教学,轻松自如地解决英语问题。首先,可以采用情境呈现法,即在生动逼真的情境表演中呈现生词。教师可使用图片、简笔画、实物、表演和语言描述等方式介绍生词的意思,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帮助学生把英语词汇与其所表示的事物直接联系起来,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英语直接思维的习惯。

3.利用直观教具教授单词

在上课的过程中,有时我利用自己动手制作的单词卡片,借助实物教学,用白板教学中的幻灯片给学生放映,还可配上动听的英语歌曲,学生的眼、耳、口同时参与课堂教学,上课积极性极大增强。这一方法很适合对英语名词的教学,如教学用具、教室内的陈设品、介绍动物园的动物、学生喜欢的西式食物等。如,在介绍西方食物pizza 时,教师出示图片介绍并拿来the real thing 介绍,学生图片与实物相结合,印象深刻。

4.指导学生阅读英语读物

语言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需要不断练习和有效地输入。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许多单词需要学生在大量的阅读中理解和巩固。阅读是增加词汇量的重要途径,通过阅读可以开阔学生眼界,增大知识面。教师可以推荐学生阅读21st Century,《英语沙龙》《新概念英语》等课外读本,并且准备一个词汇本记录下阅读时遇到的不认识的单词,还要定期复习。

5. 游戏进课堂,学生喜闻乐见

教学游戏集智力、活动和竞赛于一身,是组织课堂模拟实践活动的有效辅助手段。课堂上的游戏可帮助学生在轻松有趣的过程中掌握一些较难掌握的词汇。如,学习过身体部位的名称中,教师用“teacher says”的游戏,练习已学过的知识,老师做以下口令,如,touch your nose, open your eyes, close your eyes, clap your hands,stamp the foot.学生对此类型的游戏非常感兴趣,教师还可回忆以前学过的词汇,并提供新词汇补充到游戏中。

在教学实践过程中,我发现,虽然词汇教学比较枯燥,但是教师可运用多种方法进行,使学生喜闻乐见,容易接受,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效果显著,学生对词汇教学比较感兴趣,进一步提升学生学习英语的效果。

参考文献:

彭建琼。英语词汇教学策略。成都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08)。

篇5: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中学英语教学研究

[作者]  杨晓萍

[内容]

提要 针对中学英语教学的现状,从教学目标、教学过程、影响教学过程的内外部因素、测量与评估等几 个方面对中学英语教学作较系统的分析。

由于英语教学受到社会的普通重视,因此这几年无论在师资还是在教学辅助设备上均有较大的提高和改进 。许多中学英语教师在教学之余,努力学习和探索各种教学法,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英语教学。尽管如此, 英语教学的总体情况却不尽令人满意。目前,国内外的英语教学界进行了高度的专门研究工作,从不同角度为 教学实践提供了科学依据。笔者不揣冒昧,试图从以下几个方面,对英语教学的整个过程作一系统的分析研究 。

一、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有广义狭义之分。广义的教学目标是指一门课程目标,这里指中学阶段英语学习的目标。狭义的 目标可以是指一个阶段、一个单元或一节课的目标。我们认为,首先,中学英语是基础教育,它有别于职业教 育和短期培训。前者主要是培养学生英语听说读写译的基本能力,为以后从事某一专业的工作打好基础。后者 一般有一些具体的目标(参加GRE考试、速成商业英语等),它专业性强,以速成、强化为主。其次,我们认为 初高中两个阶段的侧重点应有所不同。初中是英语的入门阶段,应着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以及简单的阅读技能,还应努力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信心和兴趣。因此,在这个阶段,要让学生掌握准确的发音,它是说的基础 。同时让学生掌握一些常用词汇。由于只有句子才能真正完整地表达意义,因此让学生在句子中学习单词是可 取的。而且,这些句子必须是地道的英语,而不能是Chinglish。

在高中阶段,学生已有一定的听说能力和初步的阅读能力,应侧重培养他们的阅读、写作和翻译能力。起 初用于阅读的材料最好是能激起学生兴趣的小故事、幽默文章,以及有关英语民族文化背景的知识,如忌讳、同龄学生的情况等,然后引导学生适当阅读一些浅易的科技文章,介绍一些实用写作材料(如书信等)。

上面只是粗略地谈了笔者对初高中阶段教学目标的总体看法。教学目标不同,教学方法自然有区别。在初 中阶段主要采用听说法、功能法是比较适宜的,高中阶段则可以语法翻译为主,并辅之以其他一些教学方法。每个单元、每节课的具体目标也因学生的年龄、知识基础、动机水平,视学习的内容的不同而不同。但有 一点是共同的,即教学目标应具体化、操作化。

二、教学过程

英语教学的过程是由语音教学、词汇教学、语法教学、阅读教学、写作翻译教学构成的有机整体。这些教 学过程是紧密联系的,但又有所区别。为了分析的方便,下面分别予以阐述。

(一)语音教学。语音教学是英语初学者的关键阶段。学生对语音掌握得好坏,直接影响其英语学习的信 心和对语言的全面掌握。值得注意的是语音课不是语音学课,对初学者尤其是模仿能力很强的青少年学生来说 ,语音课不必讲授一些深奥的发音理论、发音部位。要求学生掌握发音要领、口型、舌位等知识,只会加大难 度,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通过模仿和操练以及适当的口型矫正就足以使学生掌握一口纯正的语音。

笔者认为,学生在初学字母之后不宜马上学音标,这样容易产生相互干扰。学生在学会字母后,先学习了一 些简单的词汇和句子,再学习音标效果可能更好些。

(二)词汇教学。英语学习者最感到困难的可能要算记单词了。许多学生借助于单词表、卡片等工具进行 死记硬背,结果却往往令人沮丧。其实单词不是靠死背而应靠活用。单词教学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词不离句。 教师在词汇教学时如果经常鼓励学生用所碰到的每个生词造几句与日常生活贴近的句子,这样不仅单词容易记 住,而且对单词的理解也更加完整、全面。

(三)语法、句型教学。目前,中学英语教学和测验的一大缺陷就是过分强调语法规则。语法是掌握英语 的一种途径、一种辅助手段。学习语法不是目的,而我们在教学中往往将掌握语法规则当作最终目的,从而忽 略了掌握和运用语言本身。可以说无论是初中还是高中,教师和学生的主要精力都花在语法上。一般学生在学 完语法后,仍然不能听说、不能阅读,而且所学的语法规则不是忘记就是混淆。实际上,一般英美人在日常生 活的听说读写中,常见的语法也就是中学英语中所列的十几个基本句型。教师在教学时可以先把语法规则加以 归纳简化,去掉一些不需要的语法规则,然后花少量的时间对这些语法进行集中教学,用余下的时间让学生去 说、去读,在语言实践中理解规则、运用规则。这样,学生才不致被语法所吓倒,学生对语法的学习过程也就 不会学了就忘,忘了又学的低效重复。

近来有人从母语习得的观点出发,认为儿童不用学习语法就能掌握母语,从而断定学习英语也不需要语法 的学习,而只需不断地模仿、操练,对这种观点笔者不敢苟同。外语的学习与母语的习得有许多不同之处,这 是显而易见的。中学生不同于婴幼儿,他们已具备一定的分析综合能力,掌握基本的语法规则必然有助于他们 分析语言错误,从而加速规范语言的习得。

(四)阅读教学。语音、词汇和语法教学是为阅读、翻译和写作教学作准  的,后者才是检验英语是否真 正为学生所掌握的标准。但同时,阅读又是人们提高听、说、写能力的有力杠杆。因此,在英语教学中培养学 生的阅读能力至关重要。

人们往往有一种偏见,认为阅读的材料越深、越难就越能使学生的阅读能力得以提高。其实,“看不懂” 的书一方面可能是书中的语言不地道、不实用,另一方面也容易使学生产生畏难情绪。前面讲过,对初学者来 说,最重要的就是培养其对外语学习的兴趣和信心。有的教师一开始就给学生一个警告,说英语学习是一个艰 苦的过程,笔者认为,如果让学生感到英语学习是一个轻松愉快的过程岂不更好?

英语的所有语法、句型等基本规律在浅显易懂的文章中就能体现出来。作为教师,给学生提供一些难度适 当(切忌过难)且趣味性较强的阅读材料,让初学者轻松愉快地掌握一门语言的规律尤为重要。

(五)写作、翻译教学。写作和翻译是一项相对高级、难度也较大的技能。写作和翻译教学是高中阶段的 一项重要内容。

英语作文不仅可以全面考察学生的词汇、语法、造句构思的能力,还能促进学生的阅读能力。在高中阶段 ,可以适当地给学生讲授一些实用写作,如信件的格式等。要求学生平时用英语写写随感、日记等,对培养学 生的英语写作能力、扩大词汇量都是很有帮助的。

翻译教学与其他教学也是相互促进的。在翻译教学中,要注意各民族语言都有一些自己的特色,特别是有 自己的一些特定的俗语、俚语。其中有许多内容是无法直接翻译的,即两种语言没有对应的词和句。由于高中 学生已掌握大部分句型和语法规则,因此要求学生借助于词典翻译一些简单的材料、说明书等是可行的。

三、影响教学过程的内外部因素

影响教学过程的.内外部因素很多,如学生的知识准备、动机和态度、个性、教材、班集体、教师、教学辅 助设备等,这里仅就几项主要的因素加以分析说明。

(一)学生的知识准备。知识是融汇贯通的。外语学习虽然不象数学那样有很严密的逻辑性,但它也是一 个累积的过程。同样,困难或信心也都是一个累积的过程。因此一定要让学生充分、完全地掌握前面的内容, 再继续讲授后面的内容。布鲁姆的掌握学习理论就体现了这个思想。

(二)动机和态度。动机和态度是决定一个人能否学好外语的关键,对初学者尤其如此。如果学生认为学习英语毫无用处,持无所谓的态度,对英语学习没有一点兴趣,那么教师的教学方法再好也无济于事的。当然 ,教师并不是仅给学生讲一些外语学习重要性的大道理就可以奏效的。对初学者而言,更重要的是让其体验到 学习英语的乐趣和用处。

(三)教材。教材可以说是英语教学最重要的外部条件。好的教材可以达到事半功倍之效。我们认为教材 的编写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

1.教材的编写应能体现教学目标,并适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教学过程。2.教材的语言应是地道的,切忌出 现英语民族不习惯的语言。3.教材的难度应是循环而上升的,要能体现循序渐进的原则。4.教材中应适当介绍 一些英语民族的文化传统、生活习俗,这样有助于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尽早地认同和习惯于英语民族的思维 方式。5.应有一些与教材配套的参考书,如练习手册、常见语误分析手册、课外阅读手册等。

(四)视听等教学设备。目前英语教学中使用最广的视听设备是录音和录象机。通过录音和录象,可以使 学生听到、看到以英语为母语者的原始声音和生活情境,增加学生的兴趣并拓宽学生的知识面。但值得注意的 是,这些设备只是辅助性的,它不能完全顶替教师的讲授。

四、测量与评价

学习的测量和评价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环节,教师要善于运用测量来评价教学效果。目前教师往往忙于教学 ,比较重视教材教法研究,而忽视测验的信度和效度问题,更谈不上运用测量来改进教学。但事实上,考试影 响着教与学,错误的考试引导错误的教与学。很难说学生目前英语学习的缺陷不是错误的考试引起的。

测验题首先要能反映学生的学和教师的教,即要能准确地反映教学目标。否则随便出几个题目是无法考察 学生的学习目的,这就要求测验题的编制要标准化,要有一定的信度和效度。

测验一般可分成形成性测验和终结性测验两种。形成性测验可使教师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教和 学中的问题,从而适当调整教学计划,改进教学方法。形成性测验类似于教师按传统习惯使用的非正式考试和 单元测验。它强调:(1)测量教学单元所要达到的学习结果;(2)使用测量的结果来诊断和改进教学,而不是评 定学生的等等;(3)必须根据教学目的来编制,凡课程中的重要内容均需测量;(4)题目的排列以类别和难度为 主要依据,通常是将同类题目由易到难排列;(5)它只注意学生是否达到目标,并不重视与他人成绩的比较。通 过形成性测验,对那些未能达到8要求的学生及时进行补救教学,对那些达到要求的学生补充一些课外阅读材料 ,让其“吃饱”。

终结性测验一般是在学期结束时进行,它能使教师了解学生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并为制定新的教学目标提供 依据。这种测验与形成性测验大致相同,但因其包含的范围较广,故8测验内容应注意代表性,每类试题的比例 应与整个课程各类学习结果所占的比例一致。测量结果主要用于评定学生的成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每种教学方法都各有其优缺点,在实际教学中应根据具体情况决定采取哪种教学方 法。教学的各个过程是相互关联、相互促进的,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采取多种多样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来促 进学生的学。

篇6:临床医学教学研究

[摘要]国内有关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就业信息缺乏大样本的统计分析。

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已毕业,本文就我校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做一简单的调查分析和总结,期望对我校八年制医学教育改革和未毕业的八年制学子提供参考信息。

[关键词]中南大学;八年制;培养模式;就业信息;调查分析

随着医学教育的改革,继19北京协和医学院和北京大学医学院试办八年制医学教育后,5月教育部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又批准5所重点高等院校试办临床医学八年制教育,包括复旦大学、四川大学、中山大学和华中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1]。

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医学生是从20入学的七年制中通过选拔和择优录取的。

一、招生和培养

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招收100名医学生,在培养过程中采取严格的淘汰制度,在不同阶段共淘汰了5名学生,并从其他专业中择优选拔4名有志从事临床医学的学生进行了补充,最终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共毕业99人,分别来自全国24个不同省份、直辖市或自治区,其中以湖南本地生源为主,约占37%,其中男生48人,女生51人。

中南大学首批八年制的培养模式相比七年制医学教育增加一年的理工科基础教育。

在前两年理工科基础教育期间,100名医学生被分成3个模块(物理模块、化学模块和信息模块),分别接受物理、化学和信息专业方面的知识学习,目的是为了结合个人兴趣培养有不同理工科基础的综合型医学人才。

完成两年的理工科教育后,八年制医学生在医学院接受两年相同的基础医学教育。

在后面的临床教育阶段,八年制医学生被分到湘雅医院和湘雅二医院两个附属教学医院完成后期的临床教学、实习和毕业。

二、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

对中南大学级99名首届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工作单位和从事专业进行调查,共搜集了95位毕业生的信息,调查结果如下。

(一)就业单位情况。

截止3月,受访的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已全部就业,就业单位主要集中在湖南、浙江、北京三个省或直辖市,分布于全国12个省份的26家省市级大型综合性三甲医院,基本上为高校附属医院(见表2)。

其中,超过半数的毕业生留在湘雅系统的附属医院工作(约占60%),湘雅医院27人、湘雅二医院20人、湘雅三医院13人。

其他省份分布较多的主要有浙江省13人,主要就业单位为浙江省人民医院(3人)、浙江省肿瘤医院(4人)、浙江大学邵逸夫医院(2人)、宁波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宁波李惠利医院(2人)、温州医学院附属一医院(1人)。

其次是北京市有9人,包括北京阜外医院5人,北京协和医院、解放军总医院、北京肿瘤医院和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各1人。

再次是江苏省有3人,分别是常州市第一人民医院2人,苏州大学附属一医院1人。

其他省份分别较少。

(二)从事专业情况。

95名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大部分从事内、外科(约占66%),部分毕业生从事麻醉科和一些辅助科室,如放射科、超声及病理科等(见附图)。

进一步分析毕业生在毕业前后选择和从事专业的情况,结果发现58人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一致或相关,37人(约40%)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

八年制的培养模式为非定向培养,这就决定了八年制毕业生就业的灵活性和主动选择性。

然而,导致约40%的毕业生从事与之前选择专业不一致的现象的主要原因还是专业的供求失衡,如骨科、普外科等从事人员相对较多的专业,毕业学生相对较多而需求量少,导致部分从事骨科和普外科的学术毕业后不得不从事其他科室。

而相对偏一点或一些小的科室,如胸外科、眼科、康复科等,因选择的学生偏少,且目前这些科室处于飞速发展阶段,其需求量大,所以从事这些专业毕业生可以顺利就业。

三、讨论

临床医学八年制是医学教育改革的产物,和美国八年制医学教育相比有很多不同,很多地方还有待于进一步完善和改进[1],目前仍在探索和摸索阶段,国家没有形成固定和统一的培养模式,不同的高等院校根据自己学校的特色有自己的培养体系。

因八年制大规模招生是从2004年开始,目前已有三届八年制毕业生逐步开始毕业走向自己的工作岗位。

但目前就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情况的研究,以及不同院校之间的八年制毕业生之间比较的研究均相对较少。

本文的调查统计了中南大学首届临床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培养及就业情况,总体来说,因为是第一届八年制,其培养模式也是在以往的七年制培养模式的基础上演变而来。

通过加强医学前的通识教育即理工科学习来扩大医学生的视野,为的是以后在医学领域能有更多的创新思维。

目前国内八年制院校的八年制医学生的培养也不尽相同,如四川大学华西医学院为“5+3”模式,浙江大学医学部为“4+4”模式,但其本质基本一致,基本都包含了通识教育、基础医学教育和临床医学教育[2]。

首届毕业生的招生考虑到湖南本地的生源为主,工作基本为国内大型三甲医院。

因八年制培养为非定向,其学习期间专业的选择不影响以后就业专业的选择。

牛海涛[3]等分析了八年制学术的素质和就业特点,认为八年制教育“重基础、宽口径;八年一贯,可塑性强”,毕业后适合在国家级、区域性省级综合医院、高等医学院校的医疗机构等部分工作。

就八年制医学毕业生从事专业来看,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约40%的毕业生从事的专业与毕业前选择的专业不一致,大部分毕业生(约66%)还是从事内、外科。

导致这一现象的原因,主要还是与八年制医学的特点以及当前的就业形势有关。

王蓓[4]早在就对北京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做了调查分析,调查认为八年制毕业生就业形势严峻,存在就业意向与用人需求之间的结构性矛盾,主要包括毕业生就业期望与政策向导“错位”,自我定位与用人要求“不符”,医学院校应通过各种途径为毕业生提供就业指导。

关于中南大学首届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生活、出国等其他各方面的情况,我们将在后续的中南大学八年制毕业生的调查分析中统一分析。

目前国内在该领域的研究相对较少,就国内其他八年制院校的毕业生来看,中山医学院八年制毕业生的科研情况较好。

根据中山医学院的网上调查显示的结果(截止到202月23日),中山医学院参与调查的每一位毕业生均发表过核心期刊的文章,其中有66.67%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核心期刊的文章在2-3篇,93.33%的毕业生以第一作者发表过SCI收录的文章[5]。

在出国学习方面,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45%学员在毕业前拥有出国学习和交流的机会[6],表现出了其培养模式的国际视野和教学工作的国际化。

对于八年制医学毕业生的生活、工作等情况的满意度缺乏相关的文献和研究。

[参考文献]

[1]李亚平,范学工,梁莉,等.中美两国八年制博士教育发展的比较研究[J].中南大学学报,(1):118,121.

[2]白一,龚云辉,刘希婧,等.临床医学专业八年制医学教育的现状[J].中华妇幼临床医学杂志(电子版),,10(1):113-115.

[3]牛海涛,陈曦.临床医学八年制学术的素质与就业特点[J].高校医学教学研究(电子版),,3(4):42-43.

[4]王蓓.浅谈我校医学八年制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与就业指导[J].现代企业文化,(35):80-81.

[5]中山医学院临床医学八年制就业情况调查问卷[EB/OL].[-2-23].www.sojump.com/report/3545188.aspx.

[6]钟飞,左乔,李凯,等.第二军医大学首届八年制医学生培养回顾分析[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3(12):116-117.

篇7:临床医学教学研究

摘要: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对健康需求逐渐增多,合格的医生不仅要有诊疗疾病的知识和技能,还要有预防疾病,促进健康的能力。

本文就对高职医学生在预防医学教学过程中如何培养防治型的临床医学生谈几点体会。

关键词:高职临床医学生;预防医学;防治型

篇8: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网友来稿)

中学语文教学研究(网友来稿)

林子

第一节 我国传统的语文学习理论

(一)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的基本特点

中国传统语文教学是与经学、史学、哲学、伦理学等结合在一起的。它不单独设科,它具有以下特点:

1. 语文教育与伦理道德、历史教育结合为一体。

2. 重视基本功(读、写、背、默),重视知识积累,主张循序渐进。

3. 在教学过程中提倡“问”和“议”,师生间要互动,互相辩难。

4. 注重读写结合,博约兼济。

(二)中国传统语文教学理论

1.“学习”的内涵:

①只有人会学习

②学习是学与习的结合

③学习是“知”和“行”的统一

④学习需要智力与非智力因素共同参与

2.学习过程的分类:

① 孔子:“立志--学--思--习--行”五阶段。

② 荀子:“闻--见--知--行”四阶段。

③ 《中庸》:“博学之--审问之--慎思之--明辨之--笃行之”五阶段。

④ 朱熹:“立志--博学--审问--慎思--明辨--时习--笃行”七阶段。

3.中国传统教育家的理论:

(1)《礼记》中的语文教学理论

① 教学相长 ②藏息相辅 ③教学之成功与失败

⑤ 因材施教 ⑤循循善诱 ⑥启发 ⑦历练和触类旁通

可以参读顾树森编著的《中国古代教育家语类编》一书

(2)朱熹的“读书法”

A. 学习法: 居敬持志、循序渐进、熟读精思、虚心涵泳、切己体察、着劲用力

B. 教学方法: 要求学生自己用功夫,“自去理会自去体察,自去涵泳,书用你自去究索,某(我)只是做个引路底人,做得个证明底人,有疑难处,同商量而已。”

(3)陆九渊的“易简功夫”

读书须从简易入手可以渐渐深入,所谓“易简功夫,可久可大”,“读书要自立自得,克私意,怯陋习,要师友辅导,不可独学无友,还需要辩论,主张读书要存疑。”

关于发现教学

背景

“发现教学”是指在教师的启发诱导下,学生通过对一些事实(事例)和问题的独立思考,积极思考,自行发现并掌握相应的原理和结论的一种教学方法。

“发现”的观念由来已久。苏格拉底的“产婆术”,就是帮助儿童直接发现他们自身世界的重要性;以卢梭为代表的自然主义教育学派和以杜威为代表的实用主义教育学派,也都强调儿童独立发现的重要意义。但真正使“发现教学”形成理论并作出发展的,是美国著名认知学派心理学家和教育家杰罗姆.S.布鲁纳。布鲁纳认为:“学习中的发现确实影响着学生,使之成为一个‘构造主义者’。”

发现教学的基本思想

在《发现的行为》一文中,布鲁纳对这种新方法作了详细的描述,他指出:“发现不限于寻求人类尚未知晓的事物,确切地说,它包括用自己的头脑亲自获得知识的一切方法。”这就说明了发现教学法与传统的以讲授为主的教学方法的不同之处。它不是把现成的结论提供给学习者,而是从青少年好奇、好问、好动的心理特点出发,在教师引导下,依靠教师和教材所提供的材料,让学习者自己去发现问题、回答和解决问题,使他们成为知识的发现者,而不是消极的接受者。

发现教学的目的

发现教学法的目的在于发展学生的智力,培养学生的探究思维能力。布鲁纳认为:发现教学的目的是促进儿童社会的、情感的、智力的发展,使所有学生达到相应水平,实现教育的现代化。

发现教学的特点

一. 强调学习过程

布鲁纳认为:“认识是一个过程,而不是一种产品。”学生的学习过程就是一个自我“发现”的过程。我们教一门学科,是要让学生自己去思考,参与知识获得的过程。

二. 强调直觉思维

布鲁纳十分强调学生直觉思维能力的发展。他认为,直觉思维与分析思维不同,它不根据仔细规定好了的步骤,而是采取跃进、越级和走捷径的方式来思维的。直觉思维的本质是映像或图像性的它的形成过程一般不是靠言语信息,尤其不靠教师指示性的语言文字。

三. 强调内在学习动机

布鲁纳重视学生形成内部动机,或把外部动机转化成内部动机。发现活动能激起学生的好奇心,学生受好奇心的驱使,对探究未知的知识就会表现出兴趣。

四. 强调信息提取

布鲁纳对记忆过程持比较激进的观点。他认为,人类记忆的首要问题不是贮存,而是提取。提取信息的关键在于如何组织信息,知道信息贮存在哪里和怎样才能提取信息。

教学策略

一.教学要与儿童的认知发展适应,合理安排教学序列。

二.努力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的内部动机,造成强烈的问题意识。

三.深入学生的思维活动过程,培养其思维操作水平。

四.注意适时强化。

发现教学的操作程序

一. 提出问题,创设情境,引起学生兴趣,形成探究动机。

二. 洞察、展望、分析、比较、提出假说,进行选择思维。

三. 从事操作,验证假说,得出结论。

遵循的原则

一.动机原则

布鲁纳认为:“学习的最佳原则,常来源于所学习的内容本身发生强烈的兴趣,不宜过后重视奖励或评比竞赛之类的外在刺激。”这

就是说,促进学生学习的真正动力是内在动机,在教学中应重视激发学生的内在动机,唤起学生的积极性,使理性和非理性、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相结合,促成学生整体协调发展。

二.结构原则

布鲁纳认为:教学应当把教授学科的基本结构放在核心地位。所谓结构,简单地说,就是事物之间的互相联系或者规律性,它们具备普遍而强有力的适应性。布鲁纳曾提出一个假设:“任何学科的基础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然后人。”

三. 序列原则

布鲁纳认为:教材的序列直接影响着学生掌握知识的熟悉程度。序列是指学生在某一知识领域所遇到的材料的程度,它直接影响着学生熟练掌握这一知识体系。对学生来说,独一无二的序列是没有的。在任何特定条件下,最理想的序列是随着多种因素而定的。

四. 反馈原则(强化原则)

布鲁纳认为:反馈原则是教学过程中不可少的一种积极评价,通过提供有关的教学信息,了解教学效果,发现问题,进行矫正和改进。“发现法”教学实施的最后阶段,教师必须注意及时反馈。

意义接受学习

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之间的区别并不难理解。在接受学习中,学习的主要内容基本上是以定论的形式传授给学生的。对学生来讲,学习不包括任何发现,只要求他们把教学内容家以内化(即把它结合进自己的认知结构之内),以便将来能够再现或派作他用。发现学习的基本特征是,学习的主要内容不是现成地给予学生的,而是在学生内化之前,必须由他们自己去发现这些内容。奥苏贝尔反复强调,认为接受学习必然是机械的,发现学习必然是有意义的,这是毫无根据的。在他看来,无论是接受学习还是发现学习,都有可能是机械的,也都有可能是有意义的。

奥苏贝尔认为:意义学习有两个先决条件:①学生表现出一种意义学习的心向,即表现出一种在新学的内容与自己已有的知识之间建立联系的倾向;②学习内容对学生具有潜在意义,即能够与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联系起来。这里特别注意的是,这两个“联系”一定要是一种非任意性的、非字面上的联系;也就是说,这种联系不能是一种牵强附会的或逐字逐句的,而应是实质性的联系。

积累学习

加涅被认为是行为主义学习论与认知主义学习论相结合的代表。他从两大理论中汲取合理的成分,并且在20世纪70 年代之后,引进现代信息论的观点和方法,从而成为认知学习理论流派中强调信息加工模型的代表人物。

加涅认为学习过程是信息的接受和使用的过程,学习是主体和环境互相作用的结果,“个体的先前的学习导致个体的智慧日益发展。”因此,他在教学上主张给学生最充分的指导,使学生能够沿着仔细规定的学习程序,一步一步地,循序渐进地进行学习。正是在这种意义上,加涅认知学习观又可以称之为认知指导学习理论。

根据上述关于学习的一般观点,加涅在《教学方法 的学习基础》一文中认为,知识学习可以看成动机阶段(预期)-->了解阶段(注意选择性和知觉)-->获得阶段(编码贮存通道)-->保持阶段(记忆储备)-->回忆阶段(检索)-->概括阶段(迁移)-->作业阶段(反应)-->反馈阶段(强化)的这样的一条链条。

加涅认为,外部事件可以使用激化、维持、促进或者增强学习的内在过程的种种方式加以计划和执行。这个过程就是教学过程。加涅把与上述学习过程有关的教学过程也划分8个阶段。

(1)动机阶段:一定的学习情境成为学习行为的诱因,激发个体的学习活动,在这个阶段要引发学生对达到学习目标的心理预期。

(2)了解阶段:在这个阶段中,教学的措施要引起学生的注意,提供刺激,引导注意,使刺激情境的具体特点能被学生有选择地知觉到。

(3)获得阶段:这个阶段起着编码的作用,即对选择的信息进行加工,将短时的记忆转化为长时记忆的持久状态。

(4)保持阶段:获得的信息经过复述、强化之后,以一定的形式(表象或概念)在长时记忆永久地保存下去。

(5)会议阶段:这一阶段为检索过程,也就是寻找储存的知识,使其复活的过程。

(6)概括阶段:把已经获得的知识和技能应用于新的情境之中,这个阶段涉及到学习的迁移问题。

(7)作业阶段:在此阶段,教学的大部分是提供应用知识的时机,使学生显示出学习的效果,并且同时为下阶段的反馈做好准备。

(8)反馈阶段:学习者因完成了新的作业并意识到自己已达到了预期目标,从而使学习动机得到强化。

加涅的积累学习说的另一个重要思想是他关于学习的分类。加涅根据产生学习的情境,把学习分成8类,由低而高顺次排列成一个层级:

(1) 信号学习:经典条件反射,包括不随意反应。

(2) 刺激反应学习:操作条件反射。

(3) 连锁学习:一系列刺激反应动作的联合

(4) 语言的联合:语言单位的连接

(5) 多重辨别小:区分多种刺激的不同之处

(6) 概念学习:在对刺激进行分类时,对事物抽象特征的反应

(7) 原理学习:概念的联合

(8) 解决问题:在各种条件下应用原理达到最终目的

加涅根据学生的学习结果,提出5种学习结果的划分:

(1) 言语信息:能够陈述用语言文字表达的知识。

(2) 智慧技能:运用符号办事的能力

(3) 认知策略:对内的控制以及调节自己的认知活动的特殊认知技能

(4) 动作技能:习得的、协调自身肌肉活动的能力

(5) 态度:习得的、决定个人行为选择的内部状态

为掌握而学习

(1) 为掌握而教

“大多数学生(也许是90 %以上)能够掌握我们所教授的事物,教学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使学生掌握所学学科的手段。”这就是布卢姆为掌握而教的核心思想。

布卢姆认为:大多数教师设想他们的学生只有三分之一能胜任学习,另外三分之一将不及格或刚刚通过,余下的三分之一则处于中间状况。他认为这种想法“是当今教育系统中最浪费、最具有破坏性的一面。它压抑了师生的抱负水平,也削弱了学生的学习动机”。

为掌握而教的思想要求教师面向全体学生,相信所有学生都能够得到发展,这就意味着,在掌握教学中,教师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传统教学往往根据正态分布曲线,来给学生进行成绩的等级评定,据此把学生划分为若干等级。布卢姆认为,正态分布只能说明学生在总体中的次序和位置,而不能说明他们掌握知识的水平。而且这种做法往往容易使教师形成这样一种观念,“他们会把学生的学习能力看成是一种持久和稳定的东西,也就是说,在学生学习生涯中最初发现的学习差异,不仅会在他们整个学习生涯中表现出来,而且会贯穿于他们的一生”。他认为:学生的学习能力不是天生的、固定不变的,而是后天形成的,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是人为的、偶然的,而不是个体天生的、固有的,因而是可以改变的;学生学习能力的差异并不像人们想像的那么大,是可以通过有效的措施得到、弥补的。

为掌握而教的教学,把教材分成以一二周为期的单元,在教学过程中每个形成性学习单元之间要进行评价,通过这种评价发现并弥补群体教学中引起的学习误差,了解每个学生尚未学会的东西,以改进教学过程。在具体方法上,采取“给学生第二次机会”,即在每个单元完成之后进行“诊断测验”,发现学习中存在的问题,然后让通过测验的学生,由另一位教师有计划地作与第一次不同的讲解,一直到他们掌握有关教学内容为止。这种方法被称为“给向第二次机会”,“对目标射第二次箭”。

(2) 为掌握而学

布卢姆认为,每个人都在寻求对自己价值的肯定承认,他也会把看成在自己的能力或成功受到信任的领域是足以胜任的。周围学习就是要学生确认自己的学习能力,把自己看成是胜任学习的。布卢姆认为,学生经常表现的不及格和学习不胜任,会引起学生怀疑自己的应付能力,因此要引导他们在校外体验中寻求信任和胜任。布卢姆强调,如果学校不能在课堂中给予学生更多的成功经验,他们就会不仅在校内,而且在校外都会完全地拒绝学习。中学生和大学生所表现出来的大量神经过敏行为,都是学校学习方面受到惨痛挫折的后果。

掌握学习能给学校带来生机,给学生带来信心,并帮助学生在各类学习中发展一种毕生的兴趣。布卢姆认为,如果教师和学生两方面都了解所期望于他们的是什么,如果教材适合,教法设计得当,在教师态度、教学时间上为学生提供平等的条件,与对学生的进步给予反馈的经常评价测验相结合,那么,90%以上的学生都能为掌握而学习,并达到掌握的水平。

(3) 掌握学习的策略

“掌握性学习有许多切实可行的策略,每种策略必须与处理学习者个别差异的某种方式相结合,即把教学与学习者的需要与特征联系起来。”根据这一原则,布卢姆制定了作为学习的各种策略。

一. 关于教师的问题

他认为,实施掌握性学习要“为每个学生提供一位好导师”这位“好导师”应该不受缚于传统教学,不按正态分布曲线规定分数等级来平定学生,并且能够为学生掌握性学习提供适合他们个别差异的方法。

二. 关于教学材料使用问题

布卢姆认为,学生使用一种教科书不能掌握原来所用的概念时,便可采用其它教科书。如果教科书中的概念仍不能掌握的话,那么可采用“练习册和程序化的教学单元”。

三. 关于教学组织形式问题

除群体教学外,布卢姆主张采用能力分组的小组研究和个别指导的研究方式。他说:“经过各种不同类型的教学,不同的学生可以学会同样的教学内容,达到同样的教学目标。”

四. 关于教学时间问题

布卢姆认为:“花在学习上的绝对时间量(校内或校外)并不决定学习水平。应当允许每个学生得到他学习一门学科所需的时间。”他认为,“掌握性学习策略的任务便是找到改变每个学生所需的学习时间的方法,找到为每个学生提供所需的时间的方法。”

五. 关于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教学方式多种多样,选用什么样的方式方法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有利于促进学生高水平地学习该学科为原则。

六. 关于师生的系统反馈和矫正问题

布卢姆认为,“掌握性学习策略的实质是:群体学习并辅之以每个学生所需的频繁的反馈和个别化的矫正性帮助。”“反馈通常采用简要的诊断形式性测试的形式”,促使他们达到教学目标。正因为教育目标是可测试的,所以说,教育目标分类学和教育评价乃是掌握性学习的理论依据,也是实现掌握性学习的有效手

第三节 中学语文学习的特点

1. 语文学科的移情性及其学习特点

2. 语文学科的社会应用性及其特点

3. 语文学科的基础性及其特点

第一节 语文学习和学生发展的关系

1.中学语文学习与学生的心理生理发展关系重大

美国教育心理学家,加涅认为学生的学习需要发展五种不同类型的才能:智慧技能、认知策略、言语信息、动作技能、态度。这五种技能既是学生发展的基础,又是学生学习发展的结果,学生的发展既有遗传因素又有环境和教育的因素。其中言语信息的学习和积累是个基础,语言能力是学习掌握其他学科的基础。国外教育心理研究证明:词汇积累的多寡与 人的发展呈高相关。少时候词汇积累越丰富将来更有可能成才。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强的人在适应育科技社会,快速有效吸取信息方面具有优势。

可以说,语文学习与人的发展关系密切。

2.语文教育可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母语学习不同于外语学习,母语学习还同发展培养民族性有关。因此语文教育可以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操。

(2)人的全面发展还包括和谐的人格,乐观的心态,具有积极向上的探索精神。还需要培养审美能力。语文教育依靠的教材选文主要是文学作品,古今中外优秀的文学作品就蕴含着人类优秀的文化精华,教师可利用语文教育达到这些目的。

(3)如上所述,学生可凭借语文这一工具在各种不同领域发展自己的才能。

第二节 智力、能力的发展和中学语文学习

1.必须正确认识知识、能力和智力之间的关系,关于知识、能力、与智力之间关系。我们认为施良方、郭允淳在《教学理论:课堂教学原理,策略与研究》里的阐释是正确的:

(1)概括也讲,能力是保证个体“能”顺利地完成一定活动、直接影响活动效率的主观条件,是由知识和智力等构成的有机整体。

(2)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不能并列地平行地进行,不能采取一边掌握知识,一边发展智力的做法,因为一边掌握知识一边发展能力的做法实际上是把两者割裂开来,教学中的智力发展目标,也要通过知识才能实现。企图离开掌握知识来进行纯粹的智力训练那是一种不合理的方法。

(3)教学能对学生智力发展起到的作用是很有限的,想通过教学来使学生的智力获得大的发展,那是不现实的,因此“教学的主要目标,是发展学生的智力”这个口号虽然很诱人,但它在一定程度上只是一种幻想。

施、郭著作中对知识作如下界定:

广义的知识包括两大类:一类是陈述性知识,即“知什么”;另一类是程序性知识,即“知如何”,它包括心智技能和认知策略,此外还包括动作技能中的认知成分。狭义的知识仅指陈述性知识。

2.根据上述观点,我们主伙在语文教学中

(1)要强调知识积累,有知识者来必有能力,但知识欠缺者不可能有强的能力也不可能发展智力。(这一点与本教材观点并不一致)

(2)知识和能力是靠后天努力,而智力有很大一部分遗传因素,因此语文教学工作重点应在知识与能力的发展上,离开了语言学习词汇的积累侈谈发展学生思维,必然导致“空对空”“瞎磨蹭”徒然浪费教学时间。

第三节 影响语文学习的其他心理因素

影响语文学习的因素很多,除了智力因素以外还有所谓的非智力因素。这里最主要是兴趣和动机、情感与意志。

(1)语文学习仅凭兴趣是不行的,但没有兴趣也学不好,因此学生要有正确的学习动机和浓厚的学习兴趣。这两者是语文学习的起点,最好的学习动机来源于对学习材料的兴趣,但学习的动机和兴趣在当今学校面临挑战,原因是多方面的。

(2)除了兴趣、动机以外,语言学习还须积极的情感和持之以恒的意志和毅力。兴趣会转移,动机会弱化,只有辅以积极情感,养成刻苦忍劳的意志;学生学习才能不断深入下去。

教师在这几方面都大有可为。

第一节 中学语文学习迁移的效应

(1)迁移是一个外来名词。中国古代称之为“举一反三”“能类旁通”。任何学习都有迁移现象,学习某学科如果不能迁移,那就是死板的学习,效率就不高。近代以来国内外关于迁移的理论很多,讨论也很热烈。人类一直在试图找到省时省力的好方法来节省学习时间,并取得了很大的进展。

(2)语文学习的研究者们也试图找到一种比较有效的迁移手段,多快好省地学习语文,但至今为至:效率似乎不高。本教材第67页提到语文教师“导之以规律”。所举的关于段落教学的例子,我们认为在现实的课堂里是不可行的,它会把简单的问题搞复杂。

语文学习首先是感性的,如果想找出数理化那样的定量公式到处去套,必然会走到荒谬的道路上去。所以,我认为讲迁移讲学习规律是正确的,讲科学的学习方法也很重要,但不能将语文学习纳入“科学化”轨道。试图将语文学习纳入科学化轨道,是造成当前语文学习不受学生欢迎的原因之一。一切肢解、割裂、分析的理论,源“迁移”,所以要防止,迁移理论的异化。

第二节 中学语文学习中的反馈效应

反馈:也是一个外来语,可阅读教材。

(1)反馈最主要的作用是可以强化学习动机。当学生了解到自己进步时,会激发起进一步学习的动机。其次,反馈也有利于调节活动,提高学习效率。反馈也同情感学习相联系。

(2)反馈要及时并且要提供完整的信息。但是应当指出,语文学习不同于数理学科,所以不可能每课每单元都象数学那样明确地说出“我今天学会了什么?”阅读写作技能的`提高很难用显性量化的手段测出,所以反馈时应当注意整体,而非局部的信息反馈,更不要将每一样细小的知识点割裂开来要学生学习,并加以检查。所以本人不同意教材66页页关于“知识树”的提法。

(3)反馈是一种手段,教师目的要求学习通过反馈来促进学习,所以凡有利于促进学习的信息要反时加以反馈,反之,则要谨慎。教师对学生学习中的失误缺点要及时纠正,但决不能将自己的意见强加给学生。在语文教学中,许多教科书教参书包括所谓习题“标准答案”充其量是一种“意见”,是不是一定要学生掌握,还有待检验,这是在强调“反馈”作用时必须明白的道理。

第三节 中学语文的学习方法与学习习惯

(1)语文学习要继承传说语文学习中的好方法,也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学方法。《礼记、学记》:善学者,师逸而功倍,又从而庸之;不善学者,师勤而功半,又从而怨之。

学习方法很重要。语文学习方法有本学科的特点,不能照搬数理化。应当强调记忆,背诵的作用。一般时间以来批语传说语文学习方法“死记硬背”的说法很时髦,其实中国有两千年学习母语的优良传统;应当从传说语文学习学习好的方法。此外,还要借鉴国外先进的教和学的方法,但要符合中国国情不能照搬照套,更不能用一些名词术语来唬人。

(2)关于学习方法的指导,我们认为关于如何读是次要的,关键在有计划有步骤引导学生进入“阅读自动化”(布卢姆语)阶段。①先多识字,积累词汇量;②大量阅读,积累语言素材,培养语感;③方法因人而异,步骤各不相同。不管白猫黑猫抓住老鼠就是好猫。没有什么工作比教育工作更为复杂的了,任何整齐划一的教学方法步骤面对一个班级四、五十个人时不可能有统一的方法,必须根据各人不同制定学习计划,寻找学习方法。愿意读,有兴趣读,读得多,读得快,记得多,这才是语文学习方法追求的效果。

(3)“少小如天成,习惯成自然”,良好的阅读习惯是语文学习最根本的保证之。习惯必须从小养成,因此中学教师应当纠正学生的不良学习习惯,当然教师自己也应有正确的学习习惯。优良习惯有以下几条:①专心致专学习的习惯;②不动笔墨不看书的习惯;③多思考勤动脑的习惯;④善于利用工具书;⑤尽信书不如无书;⑥读写结合互相促进。等等,优良习惯还有很多。

当前语文学习受到电视、网络冲击,因此教师在思考这两个问题时也要有清醒的认识。

①不以有盲目拒绝现代传媒;②也不能为现代传媒支配;③充分利用现代传媒为教学服务,利用其优势为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服务,师生共同找到最佳学习方法,充分利用语文学习的一切资源进行优化组合。

第一节 课程设置的一般理论及中学语文课程设置

学校的课程不仅指以系统传授知识技能为主要目的学科领域,也包括保障儿童的人格和能力的发展为主要目的学科外领域。课程不但有显露课程,而且有隐蔽课程。

中学语文课程是学校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它是一种核心课程,语文课程教的是母语,因此它是学习其他课程的基础。它是一门人文性和工具性相结合的基础课程。

根据课程的基本理论,语文课程涉及到以下问题:

(1)语文课的教育目的目标(课程标准的制订)

(2)语文课要选定和编制哪些教学内容(教材的编写)

(3)语文课的教育评价(测试和评估)

第二节 20世纪以来我国中学语文课程设置的历史发展

1、清末民初的中学语文课程设置(1903-1918)

19《奏定学堂章程》中的“中国文学”“读经讲经”,教科书有刘师培编《中国文学教科书》。

19吴曾祺《中学堂国文教科书》。

19南京临时政府教育部颁布《中学校令施行细则》规定了国文科的教学目的。

民国初年各类教科书中影响最大的是谢无量编的《国文教本评注》。

2、“五四”到1948年间的中学语文课程设置

北洋政府教育部于191月24日下令国民学校的一二年级国文改为语体文,并规定1922年止,废止旧时所编文言文教科书,改为语体文。

(1)1923年6月《中小学课程纲要》。

(2)1928年5月起酝酿--1936年6月颁布《初级中学课程标准》《高级中学国文课程标准》。

当时的语文教科书采用民间编写、政府部门审查、出版后由学校自行选用的办法。

(3)抗战以后,我国中小学教科书一直采用“审定制”。

当时最有名的教科书有“开明读本”等。

图(一)民同时期的教科书 图(二)民同时期北新书百课本

3、新中国40年的中学语文课程设置

(1)“语文”名称的确定(1950年6月)

(2)1956年语文教学大纲颁布,1963年、1978年、1986年、新大纲的几次修订和颁布。

统编教材成为主要教材。

第三节 综合型教材和分编型教材

将词读写作听说语文知识,综合编在一起的教材称之为综合型教材。将这些内容分开编写教材的称之为分编型教材。全世界各国的教科书,比较多的是采用综合型教材,也有采用分编型的,例如俄罗斯以前的语文课本分为“祖国文学”和“俄语”两种,并另编写写作教材。

我国目前主要采用综合型教材,只有1956年采用过“汉语”“文学”分编教材,目前有些省市的重点中学使用“阅读”和“写作”分编教材。

综合型教材和分编型教材各有利弊。

第四节 台湾香港中学语文教材

1、台湾教材(由国民中学和高级中学两阶段)相比大陆教材,台湾的中学语文教材有以下特点:

(1)文言文的比例高,尤其高中阶段。

(2)强调中国传统文化学习和继承如书法,韵文等都与大陆有区别

(3)在思想教育和审美教育上也与大陆不同

(4)涉及的知识面页广阔

2、香港教材相比大陆,有自己的特色:

(1)着眼于实用,多种练习编排丰富多彩

(2)突出思维训练,突出读写结合

(3)在选文上,文言文的比例与大陆差不多

第一节 传统语文教学过程的历史考察

1.我国现代教育史上曾出现过两个影响深广的教学过程结构模式--德国赫尔巴林的“四段论”,苏联凯洛夫“五环节”。而中国传统的语文课堂教学主要受这两种模式的影响,这种情况上到20世纪80年代才有所变化。

2.

(1)赫尔巴特提出教学过程“四阶段”是:明了(或译“清楚”)联想、系统、方法,他的学生席勒将其中的“明了”分为“分析”与“综合”,这样便成了“分析--综合--联想--系统--方法”五阶段。席勒的学生莱因继承了他们的思想,但在教学阶段上,认为席勒国的名称不适合实际;改为“预备--提示--联合式比较--总结--应用”。这便成了曾经或者影响世界各国教师的“五段教学法”。

(2)凯洛夫的“五环节”是:组织教学--复习旧知识--讲授新知识--巩固新知识--布置作业。

由以上两种教学模式,我们可知中国语文教育中不少优秀教师创导的“法”皆是它们翻版和扩充而已。

第二节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的改革实践

1.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语文教学改革出现了蓬勃发展的局面,各地的优秀语文教师提出了各种教学模式,探讨语文教学过程中有效的教学方法,取得了一定成就,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教材里提的几种教学模式。其中影响比较大的是钱梦龙的“导读”基本式;黎世法的“六课型单元教学法”,魏书生的“课堂教学六步法”。但这些教学模式,从本质上看仍然没有突破赫尔巴特和凯洛夫模式中的基本框架,它的基本着眼点、仍然是以课堂为中心,传授教材,尽管注意到了学习者的地位。

2.值得讨论的是:我们的语文学习的是母语,所读的大部分是言文一认的现代文,除了文言文和一部分语文知识(如汉语语法,修饰知识)外,大部分文章,不待教师教、学生就已会读了。教师按照这些教学模式去教,有没有“放胖”问题?有没有将时间浪费在魔魔蹭蹭的讨论对话上?在课堂上是不是经常需要“作业”“改错”“讨论”“自测”那些环节?是不是存在着深文周纳,空凿附会式的讨论研究。此外,如何将母语学习由课内向课外延伸,怎样的读书方法才最有效?新型的师生关系究竟应该是怎样的?都值得我们重新去审视、去研究的。

第三节 语文教学过程的系统分析

1.关于教学过程本教材从空间和时间不同的角度加以分析。从纵向(时间)看,从制定教学目标--采用教学手段--评价教学结果是一种过程。从模向看(空间)由教师、学生和教材三者构成一个系统。

2.在看待语文课党教学纵向结构时,我们应当将语文学习(母语学习)同数理学科和外语学习还分开来,强调知识学习,但决不忽视技能培养,但在强调发展学生智力,能力同时决不可忽视知识积累,尤其不能忽视语文人文性特点,坚决不能把语文当成数理化外语那样来教(分章分节、割裂成无数条块),而须强调整体感悟,逐步深化。防止庸俗的“科学化”倾向。

在看待教师、教材,学生三者关系时,强调学生为主体,但决不是“儿童中昼夜经”,在关注教学过程中教师活动同时还值强调环境(包括学校和家庭)对学生语文学习的影响。更要注意学生在语文学习中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动机、兴趣、意志、情感)的作用。

值得讨论的是叶圣陶先生“教是为了不复需教”仍然是一个值得研究的命题,它仍是今日语文教学应当追求的目标。

第四节 中学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的思考

探讨教学过程最优化,我们必须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1.学习继承中国传统语文教育中优秀的教学方法和理论,同时还要学习借鉴最先进的外国教育心量教学论课程论中的理论,引进对我们有用的东西,在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上与时俱进。在当前可以学习的如布卢姆的“为掌握而学习”“为掌握而教”布鲁纳的“学科结构理论”“发现法”;奥苏贝尔的“意义接受学习”,洛扎诺夫的“暗示教学法”等等。

2.要特别关注社会,家庭对学生学习的影响,要考虑课堂外因素对课堂学习的影响。

1975年时,美国伊利斯诺大学沃伯特 人组成了一个研究小组,他们在三千份研究中,分离出九个主要因素,它们又分别落在三个群体之中。他们认为,如果能将这些因素加以最佳组合,就能促进情感的、行为的和认知的学习活动。他们提出一个理论模式,来表明这九大因素之间的关系:

从现在看起来,除了九大因素外,还须加上“电脑网络”这一因素。

所谓有语文教学过程最优化,如果不考虑这些因素是决不会成功的。

第一节 什么叫语文知识?它保持哪几个方面?

语文知识和语文能力的关系是怎样的?

语文基础知识应该包括下列几个方面内容:

(1)汉语知识;

(2)文体知识;

(3)文学常识。

语文的基础知识应该是有系统性的高级知识是构成语文能力的必要条件,只有牢固地掌握知识能运用这些知识才能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但是语文知识体系庞大,学生不可能花很大精力系统地去掌握这些知识,因此教学语文基础知识较好的原则是:所教知识要力求做到“精要、好懂有用”。这主要是指汉语知识和文体知识,至于对待文学知识,则是多么益善,文化积累越厚,则越有利于语文学习。

语文知识与能力之间的关系时:有知识的人未必有能力,但语文知识掌握不丰富不扎实的人不可能有很强的语文能力。

第二节 阅读能力的训练

1、阅读能力的构成

阅读能力包括四方面因素:认读、理解、记忆、速度。这四个因素在阅读实践中缺一不可。

认读的前提是识字,中国古代就认为识字教学是读书第一步,“通经必先识字”,“多识于鱼虫草木之名”。当代国外教育心理学认为:词汇量的多寡与人的阅读能力和智力发展呈高相关。因此,集中识字和大量识字是培养阅读能力第一步。

理解是阅读能力的核心。阅读理解有不同的层次,这是一个由低到高逐级上升的过程,它包括五个方面(参见教材),但是这五方面能力却并不是机械分开操练的,而是综合交错训练的,所以当代国外的阅读教学理论强调整体理解、整体阅读,反对支离破碎割裂的理解。

记忆当然也是阅读中至关重要的因素,“学习便是同遗忘作斗争”,没有记忆便一切都谈不上。但在阅读过程中记什么?怎么才能巩固记忆是需要思考与练习的,教师应当帮助学生记忆书本中有用的“知识”,而不是强迫学生去记作者或教学参考书编写者的“意见”。这一点很重要。

速度,是衡量阅读能力尺度之一,没有一定速度,阅读能力的判断就无从谈起。要掌握快与慢的尺度,必须根据各位学生具体情况而定。而速度又同前面三条:词汇量、理解力和记忆能力密切相关。

2、阅读能力训练的途径和方法

阅读能力的培养不可能一蹴而就,也决不能凭机械的单纯训练来进行。

①在语言的海洋里学会游泳是学会阅读的根本途径,阅读能力的提高要靠学生去读书而非在课堂里听阅读分析,更不是做阅读练习题:正如游泳要下水,打网球要挥拍子,教练的分析指导决不可代替运动员的实践。

②但是教师的指导决非可有可无,同样游泳、学打网球,有没有正规训练效果大不一样,这样便产生了阅读训练中的种种方法,如:串讲法、谈话法、问题法、讨论法以及各种各样的阅读方法,但不管此法那法,最根本的是要让学生通过你的教学喜欢、热爱阅读,这是成功的标志。

③为了帮助学生阅读,教师要给学生提供与教材联系在一起的,“或者可以配合起来的有意义的知识”,也就是要做到课内课外互相联系,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大的知识背景材料。

第三节 写作能力的训练

1、写作能力的构成

写作能力的构成要素有很多,本书特定划分为:

①写作的一般能力--观察力、思考力、想象力。

②写作的基本能力--审题能力、立意能力、谋篇布局能力、表达能力、修改文章能力。这种划分是权宜之计,还有其他划分法,但都不够完全确切地描绘出写作能力的基本结构。因为各种能力之间有时根本不可能细加划分。

一般认为写作能力的发展要经过积累、模仿创造这三个阶段,犹如绘画一样。但这三阶段不可能进行机械切割。往往是交错进行,循环往复,呈螺旋形上升趋势,各种写作能力是相互渗透的,各种阶段也是互相渗透互相影响的。

2、写作能力训练的途径与方法

与阅读能力的训练一样,写作能力的提高唯一正确的途径是在“写作中学写作”。通过你的教学,学生愿意写、有东西写,写出来的东西能表达他自己的思想和情感,这便是成功的写作教学,否则说得再好也是空的。

关于写作训练序列,一般有两种:一种是以文体训练为序列--记叙文、说明文、议论文、日用文,另外一种是以写作能力为序列--观察、分析、表达。实际上语文教学界前辈黎锦熙、叶圣陶等人的思想很重要:“日札优于作文”,用“日记、笔记、札记”作为写作训练可冲破学生写作心理障碍,逐步达到顺利表达自己的思想。因此理想的序列应该是日记--札记(读书笔记)--作文(包括各类文体的自由作文和命题作文。)

点击①于漪老师的作文训练序列表,语文辞典,P893

点击②“五四”以来语文教育改革家写作的理论和实践。

点击③国外写作改革举隅。

第五节 语文课外活动的实施

1、课外活动的重要意义

语文刘外活动是中学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的重要性,怎么估计也不会过高。如同我们在本课程前面所强调的,我们的语文学习对大多数人来说是母语学习。母语学习不同于外语,在没有上学以前我们已经学会听说,阅读小学我们已经学学会读写。在中学里要更进一步地学习读写,不单单要学会阅读写作掌握语言工具,而且要学习掌握发展文学的语言、哲学的语言、科学的语言和艺术的语言。大量的读写任务在课堂里是显然不可能完成的。因此课内教学是手段,课外才是目的,课内是训练,课外是应用,是实践。没有课外大量实践,课内学习的东西无法巩固,学生学习语文的动机无法强化,他们的学习兴趣也无法被调动起来。可以说没有语文课外活动,语文教学是不可能成功的。

2、语文课外活动的原则

开展课外活动,决不是自由改革式的,它需要教师的指导,统得过死和“放羊”式都不利于课外教学活动。本书提到的“自主性、实践性、层次性”等原则便是不少教师长期实践的经验。但“原则”只是纸上的。再多的“原则”也不能涵盖教师的自主式活动。我们认为教师要与学生合作共同参与课外活动。教师要言传自取自己成为课外阅读和学习的楷模。这是最重要的原则。没有受教过程的教师并不可能教好某一门课,同样没有课外(业余)学习经验的教师也是无法好学生语文课外活动的。

3、语文课外活动的方式

语文课外活动方式是丰富多彩的。可参照本书介绍的做法。上海市复旦附中语文特级教师黄玉峰老师在教书育人的同时坚持数年办班利《读书做人》取得了良好效果。

第一节 中学语文教育评价在整个教育中的地位

通过阅读教材可以明确,中学语文教育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一部分;根据教育目标进行教育活动,然后对这些教育活动进行宏观评价,其目的是为了提供反馈信息,从而调整教学活动,提高教学效率。语文的教育评价是整个教育评价的一部分,也是语文教育工作重要一环,有教育必定有教育评价,这是由教育工作规律所决定的。一名合格的中学语文教师,不但要善于组织语文教学活动,而且要掌握语文评价的理论和技巧。还要充分利用评价这一手段来推动语文教育和教学改革,提高语文教学效率。

第二节 语文评价的类型和功能

语文教育评价根据它的目的和方式可以分为校内进行的多类评价和校外进行的水平考试两大类:

1、校内组织的多类语文评价和测试

A.诊断性评价--模底考试。

B.形成性评价--随堂测验、单元测验、阶段性考试。

C.终结性评价--单元测验,期中和期末考试。

2、有关部门组织的水平考试和升学考试

A.达标的水平考试。

B.升学考试。

3、关于评价的功能

A.评定和选拔功能。

B.导向功能。

4、关于语文教学评价的几个“度”

第三节 语文评价改革的趋势

教育评价的改革和创新成为全世界性课题,目前有以下几个趋势:

1、更加注重教育评价的诊断性,目的是为了改善教与学。目前国外除传统评价手段外,有“表现性评价”“档案袋评价”等新的评价手段。

2、更加注重教育评价的全面性。评价测试不单单是用来测量成绩,而且要评价学生的学习动机。情感态度、方法等。

3、更加注重教育评价中的“自我评价”,强调反馈作用。自我评价包括学生和教师对自己学习和工作的评价。

4、更加注重教育评价的多元化。多元化指评价方法手段的多样化。

当前语文教育评价存在的一些值得深思的问题。

(1)对多种评价类型的不同功能认识不清、混淆校内考试和校外考试的界限。

(2)各个学时段的测试划分不清。

(3)将目光盯住校外统一考试,重视评价结果而忽视评价过程。

(4)各种考试过于频繁,评价手段单一,造成教师与学生处于高度焦虑状态。

在目前情况下,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改革语文教学评价

(1)注重对学生学习态度的评价,既要评价学生语文学习的认知目标学习,也要评价他们的语文学习的情感目标。

(2)要确定正确的评价态度,以积极的情感给学生的评价,注重学习过程的评价,注重自我评价。教师不仅给学生评成绩,也给自己的工作进行评价;学生也要学会自我肯定自我评价。

布卢姆说:“如果教育的作用是使学习者发生变化,那么人们必须确定哪些变化是可能的,哪些变化是令人满意的。教师与学生的每一种相互作用都是建立在师生生双方对某些变化的可能性和合意性的某些隐含的信念基础之上的”。(《教育评价》)

第一节 语文教师基本素养的构成

1、语文教师的师德修养

相比其他学科,语文教师“教术育人”的任务更重,因为语文学科不但要传授知识,而且要进行思想教育、美育,而语文学科的开放性、综合性特点决定了该学科对学生影响超过其他学科。语文教师对学生的潜在影响要超过其他教师,所以教师的师德显得更为重要。为人师表对语文教师万为重要。

2、语文教师应当精通自己所教学科,必须具有广博的知识

“名师出高徒”,名师应该是个明师--明白本学科明白教法之师,首先,名师必须具有深厚本学科知识;所谓“资之深则取之左右逢其源”,不但要通晓本学科各种知识,精通教材,而且要博览群书,力求成为通才。

其次语文教师要有专业思想,所谓“专业思想”是指语文教师要把自己看成是医生律师一样,是受过专业训练,因此,他们不应该随便受外行人的影响,坚持自己的一套教学方法,教师应该明白语文不同于其他学科,自有其不同其他学科的教法。

3、语文教师应该具有广博和相关边缘学科知识

随着社会发展、科技文化发展,语文教师除了精通本学科以外,还须熟悉边缘学科,尤其要熟悉教育心理学。

第二节 语文教师素养与教学效果之间的关系

毫无疑问,任何教师,本身素养越高,他的教学效果就越好,教师的素养和他的教学效果呈高相关。

另外语文教师的素养越高,越容易养成“专业”思想,形成自己的专业特色。凡著名的特级教师都有很多的素养,这是证明。素养高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

此外,语文教师素养对学生学习语文影响极大,因为语文学习的情感因素特别突出,语文教师素养高的人在影响学生语文学习方面有显性和隐性的两方面。显性的:教师良好素养有利于教学,学生会激发起语文学习的兴趣和动机,能热爱语文学习,自觉地进行课内课外学习。隐性的:语文教师言行举止,兴趣爱好会有意识无意识地影响学生,学生尊敬热爱自己的老师也就会处处模仿老师的做法。

在当今社会条件下,尤其需要提倡教师要提高素养,通过各种显性和隐性的影响来促进学生的语文学习。

第三节 语文教师的科研和进修

语文教师要适应国际教育大趋势,树立“专业思想”,除了教好书以外,进行教学科研活动是必不可少的,同时还要不断进修,一个语文教师要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必须自己学会研究,这样才能有资格有能力给学生以指导。

1、进行教学科研能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能将教学中的经验上升为理论,又能用教育心理学基本理论指导我们的教学实践提高效率,同时通过科研活动,能更好地掌握教育教学规律,更广泛地了解国内外先进教育教学理论,使自己的教学工作走上科学化,专业化的轨道。进行科研活动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常见的方式是本书所列的选择课题进行专题研究,选择课题要坚持实事求是,坚持理论联系实际。

2、语文教师坚持进修提高党“终生教育”的需要,当今时代经济文化科技发展迅速,知识信息量很大,教师如不及时进修就要成为落伍者,尤其电脑网络的发展、教学手段的更新,使教师面临极大的挑战,因此教师必须不断进修提高。

语文教师进修提高的途径和方式有多种多样,进修的内容也有多种多样,但根本的是需要自学,需要与工作结合起来。自学的最重要方式是读书,系统钻研各种课程,教师要有点精神,“进修专在己,得失尽由人”。“勤能补拙”永远是教师的座佑铭

篇9:协商教学研究

协商教学研究

对实施协商教学的一点感想

董晓军

本学期,我校开展了以“协商约定――合作探究――实践反思”为主要研究课题的‘协商教学’研究与实践,我作为英语学科的实践教师,主要承担的是对‘协商教学’的测评方面的研究。经过从开学至今的学习研究、实践与听课等方方面面的学习,听了26 日的`3节英语课片段以及在帮助徒弟刘朵老师做校级创优课活动期间,我感觉收获颇丰,对协商教学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

协商性课程中“协商”指学习者与教学者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或任务,带着各自的观点来商量如何能更好地完成教学目标而努力。协商课程就是师生双方共同讨论确定学什么、怎样学,达到师生教学意义的沟通、学习之乡的协同、学习方法和结果的共识。正是通过课前调查之后,刘朵老师发现学生们对Harry Porter很感兴趣,因此创设了以“参观魔法学校”为主线来进行本节课的学习。

经过协商约定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成为了课堂真正的主人,学习英语的兴趣大有提升。

以魔法学校为主线,通过魔法棒、小房子以及电脑课件等媒体牢牢地抓住了学生的注意力,每个活动都是经过教师与学生的协商制定和实施的,因此,学生感受到了来自老师的尊重,学生很感动于这种尊重,而不是一味地被动地接受知识,他们的积极性得到了最大限度的调动,我看到有的班级的学生是还着极大的兴趣来上英语课的,他们在活动中表现得十分突出,学生的学习能力得到了最大限度提升。作为教师,我们不仅传授知识,更重要得是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如果一个学生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方法,那么,必然能形成一定的能力。而‘协商教学’恰恰是通过师生间和生生间的协商,使学生明白了自己在学习上得优势与不足,然后自己选择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与活动,这样,学生对自己就有了一个明确的了解,而不是糊里糊涂地学习。正因如此,刘朵老师的课堂教学达到了高效。高效是我们教师追求课堂教学的效果的一种境界,经过协商后的课堂,师生对教与学都很明确,课堂教学因此而直奔高效,学生的收获将得到最多的提高。

反之,如果没有经过师生间的协商约定,教师一味地按课本程序传授知识,那么,学生的兴趣就没有那么浓厚,学生也不可能成为课堂真正的主人,学生也感受不到来自教师最大程度的尊重,他们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就不可能达到高效。

因此,我们要倡导协商教学,在协商的过程中,师生双方才能不断地达到改进与发展,教学,只有在这种互动中才能获得源源不断的动力。

篇10:山水画教学研究

山水画教学研究

山水画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代表,高等院校山水画教学应以建立中国画审美观念入手,提升学生的认识水平.中国山水画教学分为两个阶段:山水画临摹教学与山水画写生教学.临摹教学应从指导学生解读作品开始,在临摹教学中逐步了解传统,较好的掌握笔墨.写生教学中座感悟山川“心师造化”,以“搜尽奇峰打草稿”的`目标去传达生活的气息.

作 者:李强  作者单位:宝鸡文理学院美术系,陕西宝鸡,721013 刊 名:中国科教创新导刊 英文刊名:CHINA EDUCATION INNOVATION HERALD 年,卷(期): “”(7) 分类号:G640 关键词:山水画教学   临摹   写生  

篇11:语文教学研究

语文教学中听说能力训练研究

一、抓住课本,按大纲要求切实安排好训练内容

无论哪个版本的语文教材,在每个年级每个单元都科学地安排了听说训练的内容。

只不过课本训练的要求形式较为灵活。

比如课堂讨论、复述课文、口头作文、回答问题、演讲等等。

这就要求每一位语文教师根据不同的课文、不同的课型、不同的课堂时机合理地激发学生说话的兴趣,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习惯。

教师应对整个学期或者每个更长的学习周期有统一的安排和计划,根据学生不同的年龄阶段制定不同的听说能力培养目标。

二、抓住课堂主阵地,把听说能力训练贯穿课堂始终

1.真正做到把课堂还给学生,让学生自主发展听说能力

每一个教师都知道学生是课堂的主体。

但很多老师总是觉得每一节课自己想要讲的东西没讲完,中学教师特别是中学语文教师尤其如此。

然而,课堂上教师喋喋不休地讲解使学生失去了“听”的兴趣,同时,也剥夺了学生“说”的权利和机会。

所以说语文教学中更应该注意教师语言的精练、精彩、精辟,让学生听的同时体会到语言本身的魅力并引起心灵的共鸣,从而产生“说”的欲望和激情。

教师也可以巧妙设疑,引起学生思考的欲望,慢慢梳理思路,阐明自己的想法,这样既辅导了“读”也训练了“听”和“说”。

学生会在长期的、形式多样的倾听、发表口头意见的过程中提升自己的听说能力。

2.重点设计,专项训练

既然听说能力是语文四大基本功的主要部分,语文课上就要重点设计,专项训练。

每一篇引人入胜的小说或记叙文都应该设计复述主要情节这一教学环节,还可以引导学生口头续写、改写等。

如果学习了一篇说明文,讲完课后可以让学生自己当一回小老师,让他们口头说出说明对象、说明对象的特征、课文都运用了哪些说明方法等。

作文课传统的老套路是老师讲解———读范文———学生动笔,我们则可以通过讨论后直接进行口头构思和口头作文,这样,既增大了课容量也降低了学生对作文的畏难心理。

此外,教师还应该注意让学生走出课堂和校园,让学生在广阔的大自然中充分地感受,在各种人文环境中适当的交际。

三、结语

总之,培养学生的听说能力光重视是不够的,还要开动脑筋,将其切切实实贯彻到语文教学的每一个环节中。

语文教学中学生人格培养研究

一、精思古文深蕴,提高道德修养

在初中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思想深刻,文辞精美,意蕴深刻的文言文。

在教学中,一定要精读细品,从中领悟古人的风范,古人的美德,这样更有利于对学生进行道德熏陶,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论语十二则》中的每一则语录都蕴含积极的人生智慧,课堂上,我与学生们逐一探讨,这里仅举一例。

“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在学习这一则语录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想做到见贤思齐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品质呢?”学生们说了很多,如要有上进心、要谦虚、要多思考等。

我提示学生:“周瑜曾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当一个在各方面表现都比你还优秀的人出现,走到哪都有他的光环在闪耀,这个时候,嫉妒感是否会涌上你的心头?可见,要静下心来做到见贤思齐需要极大的修养,提高道德修养是多么重要啊。”

二、领略散文的真情实感,培养实事求是的美好品质

散文的特点是“形散而神不散。”这“神”就是作者在文中要表达的思想感情,唯有真情实感才能打动读者,它是散文的灵魂。

学生们大量地阅读散文,一定会对自然、社会、人生进行观察和思考,在学习语文知识的同时,获得精神上的愉悦,更重要的是学习作家们一丝不苟、实事求是的创作精神。

例如朱自清的散文《春》,文中的春山、春水、春草、春花、春风、春雨、风筝、孩子等,这些意象都是生活中的真实画面,经过作家精心构思,用独特的艺术手法表现出独特的美,让人百读不厌。

这是因为文中流淌着作者对生活一片挚爱的真情,这怎能不打动读者?学生们从中也感悟到:要想写好文章,一定要认真观察,细心感悟,把自己的情致用真实的语言表达出来。

三、分析文学名著中的人物形象,培养学生关心社会生活的美好品质

名著中的人物对学生的影响极其深远,因而教师要指导学生会分析人物形象,掌握人物的性格及产生主人公命运的社会根源,使学生透过作品窥视社会生活。

例如老舍的.《骆驼祥子》,祥子由一个勤劳善良的农村青年,被改塑为一个行尸走肉般的无业游民。

学生理解了祥子的命运及产生悲剧命运的根源,定会对当时社会进行反思。

在反思中,可以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促使其关心当今社会生活,而不只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应该是“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因此,关心名著中的人物命运,可以使学生今昔对比,热爱现实美好幸福的生活。

初中语文课本上的内容丰富多彩,思想博大精深,是学生学习的宝贵资源。

因此,我在教学时抓住课文的特点,挖掘其丰富的内涵,适当拓展延伸,由课本延伸到课外阅读,发挥语文学科因文解道,因道悟文的作用,同时我们语文教师还应该向学生介绍更多富有审美价值的文学作品,对学生进行精神上的熏陶感染。

精神需要精神的浇灌,我们语文教师更应该用崇高的人格去培养学生的人格。

教师要有真爱,博学多识,在学生的学习上做他们的良师,生活上做他们的益友,心灵上给他们依靠,精神上给他们激励,为学生的未来多考虑,让学生在与你共同的学习生活中,自然地养成健全的人格。

篇12: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为全面推进素质教育,进一步深入贯彻《学校体育工作条例》、《学生体质健康标准》,大力开展“4312”活动,加强对音乐、美术、体育课堂教学的研究,以教学工作为中心,以校本研究为理念,以新课标课改为主线,以科研课题为引领,以学生为本,围绕课程改革,立足校本,坚持特色创新,扎实开展教学研究,积极探索教学过程的管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让每位学生的个性有发挥的场合,不断完善艺体教学管理,使艺体工作水平不断提高。

二、工作目标

1、加强业务学习,全面提高教师的专业辅导能力、教学能力和教学水平。

2、抓教学常规工作,深入开展艺体组教师的备课和课堂教学研究活动,让教师在教学研究中积累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促进新理念,新方法的应用;规范上好每节课,向课堂要质量。

3、解读新课程,实践新课程,提高课堂教学效益,力争全面提升。

4、发挥教研组的优势,增强教研氛围,讲究实效性,促进教师教学思想转变。

5、充分发挥骨干教师的作用,以老带新,促使青年教师尽快成长。

6、认真抓好“4312”活动,保证活动质量。

7、全方位开展各类竞赛活动,推动学校的艺体教育的发展,打造特色学校。

8、探究校本课程的开发工作,使艺体校本课程形成特色。

三、工作措施

1、加强学习,转变观念

采取集中学习和自主学习相结合的学习方式,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走进新课程》等为主要学习内容,围绕新课标、新教材,充分利用教育资源进行业务学习。

2、重视教研,加大教改

组织各科的集体备课、课题研究和各种竞赛活动;以课改为动力,提高艺体教育教学质量。

体育学科:认真学习课程标准,改革教学方法;严格执行国家课程方案,把着眼点放在提高课堂教学水平上来,努力提高课堂教学质量。体育教师认真编写好教案,上好每一节体育课,认真落实《国家体育锻炼标准》的实施,创建自己有特色的体育传统项目,在某一个单项上形成自己的优势。

音乐学科:以新课程标准为指导,突出以音乐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加大课堂教学改革的力度,激发学生学习生活的联系,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在迁移默化中陶冶学生的情操和健全的人格。

美术学科:教师在钻研教材、优化设计和提高备课效能上要下工夫,加大课堂教学的改革力度,以新的教改理念指导美术课堂教学,积极探索,创建课堂教学新模式。在教学中要加强对学生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的指导,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增强学生的创新精神和技术意识,促进学生个性形成和全面发展,同时,也要重视特长生的培养。

3、加强辅导,全面指导

在原基础上积极发现更多的特长人才并吸纳入兴趣小组,辅导教师实行分组分专业辅导,要有明确具体的辅导计划,每次辅导要有详细的辅导方案;对每次参加辅导的人员要严格考勤。

4、骨干带动,加强培养

加强青年教师理论学习辅导,除教研组集体学习外,新教师需针对本学科特点进行自学;利用听评课制度,开展以老带新互帮互学活动,发挥骨干教师在教学、教研、教改方面的带头、辐射作用;积极开展“家常课”“优质课评选”活动,给教师提供发展的平台,提升业务能力。

5、狠抓常规,促进教研

坚持理论研讨学习活动,解决教学疑惑及辅导中出现的问题;根据教研安排开展系列研讨活动;进行课题研究,课题交流时,每位参与者都要积极发言要做好记录,为课题的研究提供材料;艺体组教师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及时反思与总结;艺体组之间要加强专业切磋,互助合作,共同提高。

篇13: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说下对20xx年的教学研究工作计划以及要求:

一、完善管理,逐步步入正规化,形成适应自身发展的管理模式。

20xx年我们要出台各种管理制度,促进整体工作的顺利开展。一是明确岗位职责,对各岗位职责提出明确分工。学校将形成八个部门、两条战线的组织框架,第一条战线是工作在一线的教师队伍,分为英语部、日语部、韩语部、法语部,由教务处主管,开展教学研究及实施,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这也是学校的命脉关键,是学校发展的根本。第二条战线是后勤保障,有招生部、推广部、财务部、行政部,由总务处主管,负责学校的日常工作保障,努力经营创收,为学校输送更多学员。职责划分更加清晰,每位教师和员工对自己的工作都能做到了如指掌,尽职尽责。人人有责任,人人有目标的去工作。一是明确岗位职责,二是开展绩效考核,体现多劳多得的合理分配原则。激励大家争相努力,比比看谁的工作更出色,谁付出的努力更多,对学校贡献更大。三是开展会议制度,定时召开工作例会、教学研究会,通过会议的形式加深交流,找出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及时解决,使各项工作计划和措施切实落到实处。以上是我们管理制度方面的计划,通过每一项制度的落实,逐步走向正规化管理。

二、开展教学研究,逐步养成钻研业务、提高水平的工作氛围。

比如,调整教学向实用性转变,努力开发更多更适合市场的课程。面对成人外贸英语实战的需求,我们会融入电子商务,摄影,平面设计,广告策划等内容,真正有用的配合市场需求的科目,让学员学到真正实用的技术,将大学生市场做活。然后白领外语职业化课程做活。出现一些高端的,专业化的课程,比如雅思,四六级,专升本等。哪里有需求我们就开发适合哪里的课程。而这些工作,需要大家集思广益,进行研究和创新,需要大家养成钻研业务的好习惯,形成一个良好的工作氛围。

三、加强宣传策划力度,对市场进行准确的把握,争取更多生源。

一是通过创意策划,鼓励和刺激我们的客户群体多多参与外语进修,让他们了解到学习外语的好处,学习外语的必要性。有了好的创意,通过我们有利的网络推广平台,进行有效的网络宣传,用理念去影响潜在的客户生源。二是通过社会活动,与相关单位联手举办各类活动,扩大地方外语品牌知名度,提升学校社会信誉度。三是通过教学质量的保证,使学员希望而来,满意而归,通过教学研究,开发实用性的课程,使学员真正学到语言能力和创富技术。取得学员对学校的认可和信任,提高地方外语的口碑,加大市场拓展能力以及市场占有率。

四、开展培训,加强学习,提高员工业务素质和工作能力。

20xx年学校将持续开展教职工培训活动,培训内容包括对学校理念的统一认识,对所从事的教育事业的热爱,树立教师光荣的优越意识,教师应该获得学员的尊敬和爱戴,学员是我们无形的财富和资源。培训内容还包括个人专业知识的丰富和提高,教学经验的交流,增加职业能力,使自己锻炼成一个搏击潮流的社会精英。

同事们应更好的审视自己,就是想办法努力提高自己,突出自己不可替代的优势,只要是你做的事情很容易被人代替,你拼命也没有价值,拼命的价值也是有限的,所以事无巨细,都要努力挑战自己的极限,提升自己的职业能力。

五、加强沟通,活跃学校工作氛围,丰富员工业余生活,增强团队凝聚力,形成先进的地方外语文化特色。

学校将定期举办各种活动,树立集体意识和团队协作精神。一个人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大家齐心协力,才能攻克难关,取得成功。通过活动丰富我们的业余文化生活,学校有了发展,会组织员工进行各种有趣的活动,比如拓展、旅游、聚餐、文体活动等等,让大家在枯燥的工作中增加乐趣,身心愉悦的投入到工作中去。

六、进一步创造条件提升教师和员工的工资待遇。尽量在20xx年实现我们的工资水平达到在许昌的舒适水平。

人人能住上套房,人人有余钱。我们员工的生活水平必须有进一步的提高。这就需要我们努力工作,互相配合,各负其责,以校为家,学校这个大家庭有了发展,每位员工才能相应的享受更好的待遇。我们地方外语的教师和员工都是大学毕业,有知识有能力,只要我们坚定信念,勤奋努力,相信我们会创造出更加美好的生活和未来。

接下来是对未来的展望:

大家应该清晰的知道,地方外语的终极目标是要做一个外语加电子商务技能的综合性涉外职业学院,培养真正能用的外语实战型人才,对比传统的政治型管理的外语大学。大家都是从大学毕业的,大学的迷茫,毕业之后的失落,我跟大家可谓是感同身受。这也是我从教育战线转战国际贸易,然后又转战外语教育的原由。第一我想赚钱,第二我想让我们以后的学生更好的通过外语去赚更多的钱。这也是我们两年来一直坚持人性化管理的重要原因。因为我吃了很多苦,既然我做了平台,我不希望我们地方外语的成员们受苦。

以下是我做的未来的详细规划:

一年内成为许昌成人多国外语短训第一品牌外语学校,两年内做成多国语言短训为主有规范教学环境和外语教育类硬软件逐步完善的的中短期外语专业学校,四年内发展成为许昌第一家全日制外语中等专业学校,六至八年内外语语种达到十种,成为许昌地方涉外高等专科学校,十年后成为许昌一家民办全日制外语本科院校-许昌地方涉外学院。

至此两年多的时间,我们的两年计划目标已经顺利实现。

篇14:教学研究工作计划

根据学校工作计划,结合学校师资和学生生源素质,特拟定本学年学校教学研究工作要点:

一、完成教研组常规工作和临时工作,组织听评公开课、优质课、示范课等,重点指导参加全州、全省优质课评比的教师上好准备课。每月对本组教师的备课、作业批改、教学效果测试情况作一次检查记录,对出现的问题及时处理。教研组长每学期听课不少于8节次。教研活动定时召开展,做到不走形式和过场,真正起到教学研究的作用。

※二、加强对年青教师教学工作的指导。每学期第十周前教研组长应组织本组教师听取3次以上公开课,课后及时评课,对可取之处给予明确肯定,对不足部分应提出指导性建议,作好评课、指导记录。教研组长根据本组实际,有意识地安排有经验的教师进行“一帮一”、“老带新”等指导活动,明确指导教师,帮助年青教师完成备、讲、批、辅、考、研六个教学环节工作。指导教师每学期指导备课不少于3课时,听课不少于5课时,其余指导可根据情况酌情处理。每次指导都作好检查记录。教务处、教研处每月检查一次,全面了解年青教师教学情况。

三、组织学习新教学大纲,研讨新的教学理论、教学方法,引进、吸收和使用新的教学辅助手段,积极开展各项教学研究活动,组织课题专题研究,撰写教学论文,总结教学经验。每学期每位教师教学论文不少于1篇。

※四、参加省、州教改培训的教师,积极组织本组教师开展再次培训,带头进行教改研讨活动。写出教改培训心德,打印后向学校领导书面汇报(第十周前)。

五、指导督促教师积极使用现代多媒体教学手段,学会上网查寻教学资料,丰富教学 内容,学会应用多媒体课件作为教学辅助手段,使用微机处理个人资料。

※六、本学期期末,参与统考科目的任课教师均与学生一道参加考试,担任不同科目或不同年级的教师任选一个年级或科目进行考试。考试成绩作为教师业务考核评价的重要内容之一;教研组长抓好本组内统考科目教师的教学督查工作;所任学科统考成绩低于全县平均的,下一学期不列入拟聘教师名单。

※七、本学期组织各学科校内教学能手评选活动。要求每个老师必须上一节公开课,由各组组织评比后推荐参加比赛(具体操作办法另外下发文件)。

八、组织教师参加各种学术活动,有计划安排教师参加年会,主动与周边州、县、市同类学校的教研组联系,开展教研交流。

九、组织安排学生参加各科竞赛,并组织教师进行培训指导。组织初三年级各科教师搜集中考信息,研讨中考教学工作。

十、做好本组教师思想工作,加强团结,增强凝聚力,组织丰富多彩的教研活动。

关于作文教学的论文题目

初中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教学研究型论文

教学论文的题目

加强系级教学督导工作,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体系论文

★幼儿园教学论文题目

教学设计与教案有什么区别

小学线上教学论文题目

化学教学论文题目大全

高职教育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构建

教学研究范文
《教学研究范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教学研究范文(精选14篇)】相关文章:

小学教学论文题目精选2023-05-21

识字教学开题报告2022-04-29

教学设计与教案的区别2022-11-21

独立学院教学质量监控体系的完善论文2024-05-07

体育教学模式研究进展与展望-兼谈运动教育模式的研究过程2023-02-12

英语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022-07-21

护理课题开题报告范文2022-05-07

浅谈加强教学质量监控体系建设的探索与实践教育论文2023-12-09

课题开题报告撰写格式2022-04-30

课题开题报告2023-0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