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四节气阅读心得感悟

时间:2023-05-21 07:26:23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二十四节气阅读心得感悟(精选8篇)由网友“Daria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二十四节气阅读心得感悟,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二十四节气阅读心得感悟

篇1:二十四节气阅读答案

【材料一】

二十四节气指二十四时节和气候,是中国古代订立的一种用来指导农事的补充历法,是我国古人根据太阳在黄道(即地球绕太阳公转的轨道)上的位置来划分的。视太阳从春分点( ① )出发,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又回到春分点,为一回归年,合360度, 共经历24个节气,每月2个。其中,每月第一个节气为“节气”,即立春、惊蛰、清明、立夏、芒种、小暑、立秋、白露、寒露、立冬、大雪和小寒12个节气;每月的第二个节气为“中气”,即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冬至和大寒12个节气。“节气” 和“中气”交替出现,各历时15天,现在人们已经把“节气”和“中气”统称为“节气”。

从二十四节气的命名可以看出,节气的划分充分考虑了季节、气候、物候等自然现象的变化。其中,立春、立夏、立秋、立冬是用来反映季节的,将一年划分为春、夏、秋、冬四个季节,反映了四季的开始。春分、秋分、夏至、冬至是从天文角度来划分的,反映了 ② 。小暑、大暑、处暑、小寒、大寒五个节气反映气温的变化,用来表示一年中不同时期寒热程度。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四个节气反映了降水现象,表明降雨、降雪的时间和强度。白露、寒露、霜降三个节气表面上反映的是水汽凝结、凝华现象,但实质上反映出了气温逐渐下降的过程和程度:气温下降到一定程度,水汽出现凝露现象;气温继续下降,不仅凝露增多,而且越来越凉;当温度降至摄氏零度以下,水汽凝华为霜。小满、芒种则反映有关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情况。惊蛰、清明反映的是自然物候现象,尤其是惊蛰,它用天上初雷和地下蛰虫的复苏,来预示春天的回归。

【材料二】

据史料记载,古代把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初候的意思是春天来了,万物开始复苏;二候在立春五日后,蛰居的虫类慢慢在洞中苏醒;再过五日,河里的冰也开始融化,鱼开始到水面上游动,此时水面上还有些碎冰片,就好像被鱼负着一般浮在水面。

立春过后,气温回升,我国大部分地区陆续开始备耕春耕。北方地区顶凌耙地、送粪积肥、兴修水利,开始做好春耕准备。在温润的南方多地,人们紧抓“冷尾暖头”及时下种。

立春在各朝代都很受重视。周朝时,便有专门迎接立春的仪式。据记载,立春前三日,天子开始斋戒,到了立春当天,会带上各诸侯大夫,共赴东郊迎春,祈求丰收。这样的迎春之礼一直延续至清朝。

旧时民间,立春的迎春活动同样重要和丰富。大人小孩们都会换上新衣服,妇女们涂点胭脂,头上插上红绒花或是装饰有彩色绫罗制成的发簪,大家在院里门前贴上对联、红福字、红纸剪刻成的雄鸡图案,营造出红彤彤的喜庆氛围。

(根据网络资料编改)

9. 对材料中加点字的注音、画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2分)

A.氛围 (fèn) 水:竖钩、横撇(横钩)、撇、捺

B.氛围 (fēn) 水:横撇(横钩)、撇、捺、竖钩

C.氛围 (fēn) 水:竖钩、横撇(横钩)、撇、捺

D.氛围 (fèn) 水:横撇(横钩)、撇、捺、竖钩

10. 将下列语句依次填入【材料一】的①②处,表述准确的.一项是(2分)

A. ①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 ②反映了太阳的高度

B. ①太阳垂直照射赤道 ②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C. ①太阳垂直照射赤道 ②反映了太阳的高度

D. ①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 ②反映了太阳高度变化的转折点

11. 根据【材料一】的相关内容,完成答题。(⑴题必做,⑵⑶选做一题)(6分)

⑴ 下列诗句与节气不对应的一项是(2分)

A. 仲春遘(gòu)时雨,始雷发东隅 ——雨水

B. 霜叶红于二月花——霜降

C. 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大雪

D.平分天四序,最苦是炎蒸——大暑

⑵ 下面是一首节气诗。请你在横线①②处各补写一句。(4分)

地球绕着太阳转, ① 。一年分成十二月,二十四节紧相连。按照公历来推算,每月两气不改变。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逢八、廿三。这些就是交节日,有差不过一两天。二十四节有先后,下列口诀记心间:一月小寒接大寒,二月立春雨水连;惊蛰春分在三月,清明谷雨四月天;五月立夏和小满,六月芒种夏至连;七月大暑和小暑, ② ;九月白露接秋分,寒露霜降十月全;立冬小雪十一月,大雪冬至迎新年。抓紧季节忙生产,种收及时保丰年。

⑶ 下面是二十四节气歌。请在下面①②处补写出相应的节气。(4分)

春雨惊春清谷天, ① 暑相连,② 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12. 有资料说“立春是一个时间点,也可以是一个时间段”。请从【材料一】和【材料二】中提取出支撑这句话的依据。(2分)

答:

13. 阅读【材料一】与【材料二】的文字部分,就“节气”与自然、人类活动的关系说出你的认识。(3分)

篇2:二十四节气阅读答案

9. C 评分:本题2分。

10. D 评分:本题2分

11.⑴ A

⑵ ①绕完一圈是一年;②立秋处暑八月间 ⑶ 夏满芒夏;秋处露秋

评分:本题6分。⑴题2分;⑵⑶题任选4分,每空儿2分。

12. “立春是一个时间点”的依据是太阳运行到黄经315°;“立春是一个时间段”的依据是“古代把立春的十五天分为三候:‘初候东风解冻,二候蛰虫始振,三候鱼陟负冰。’”

评分:本题2分。每点1分。

13. 要点:①二十四节气归纳了一年四季自然现象变化的规律;②指导人们安排农事活动;③与节日习俗融合,成为中华文明的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 评分:本题3分。 每个要点1分。

篇3:《二十四节气》阅读答案

二十四节气

要求创立于两千多年前的二十四节气,至今依旧能与各地气候一一对应,既苛刻也不符合自然之本。首先,当时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其次,不同纬度、高度,沿海还是内陆等等,都是造成气候差异的因素。所以诗人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 【甲】。”

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有天文、气象、物候的根据。所谓天文,即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将太阳从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设为起点,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360度,一回归年,正好为24个节气。因此24个节气,准确反映了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也准确反映了四季的变化。其中8个节气的名称,春秋“两分”,冬夏“两至”,春夏秋冬“四立”,就是这样确立的。而其余节气,则围绕如何指导农事而定。当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看天吃饭,于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温变化,如大暑、小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了降水情况,如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时机,如小满、芒种;还反映了物候现象,如惊蛰。当基本的气候现象、规律被二十四节气描绘、总结出来、成为阴历的补充后,农民即可依历而行。不过中国地域广大,南北有差异,东西各不同,根据什么调整呢?物候。动植物、生物是最好的老师,它们会随气候、气温的变化,而有相应表现。花开、燕来、蝉蜕壳,都有时间表。陆游诗里对此有点睛之句:“ 【乙】 ”。

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语言,中国人善于遵从自然之令,来调整生产生活。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传承,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如“ 【丙】 ”。柿子有润燥止咳的作用,因此霜降吃柿子防感冒一说,并非无稽之谈。只是传到后来,被神话了。其实其本意是:在特定的季节吃相应的食物,效果最佳。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不违背天时,是中国人顺应自然的哲学观的体现。与此相似的习俗,可谓林林总总。诸如立春吃春卷,立秋贴秋膘。

一年365天,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也不再是机械、冰冷的阿拉伯数字,每过15天,生活这个舞台的背景就会被更换一回,那是鸟飞鱼跃,绿满窗前,天心月圆。我想起杜甫的诗:“ 【丁】 ”。倘若没有二十四节气,杜甫也就无感而生了吧。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已不很明显,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二十四节气?是相信它是灵丹妙药,还是视其为糟粕?

( 取材于《中华遗产》20xx年第12期有删改)

《二十四节气》阅读题目:

1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都是围绕着如何指导农事确定的。

B.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依据是基本的物候现象及其规律。

C.遵循二十四节气来规范、指导生活已成为一种文化。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的体现。

16.根据下列各句内容,请分别选择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4分)

①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正盛开。

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甲】 【乙】 【丙】 【丁】

17.对于二十四节气,文中结尾提到“是相信它是灵丹妙药,还是视其为糟粕”的思考,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5分)

《二十四节气》参考答案:

15. (3分) C [A.“都是围绕着如何指导农事确定的”不准确的;B.主要依据是基本的气候现象及其规律,还有物候现象及其规律;D.是顺应自然不是改造自然]

16. (4分) [ 答案]依次为② ④ ① ③

17. (5分) [答案要点]

作者认识:不是灵丹妙药,更不能说是糟粕。

依然有用:在大部分地域,还是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因之而产生的民

然降低gjian 俗、民

谚,已然成为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水乳交融。

作用受限:二千年的气候变迁,导致其实用性下降;中国地域广大,南北有差

异,东西各不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评分标准:作者认识,1分;“依然有用”“作用受限”两个方面,一条2分]

篇4:《二十四节气》阅读答案

要求创立于两千多年前的二十四节气,至今依旧能与各地气候一一对应,既苛刻也不符合自然之本。首先,当时中原地区的气候比现在温暖湿润得多;其次,不同纬度、高度,沿海还是内陆等等,都是造成气候差异的因素。所以诗人白居易游庐山大林寺,才会写下这样的诗句:“ 【甲】。”

二十四节气的确立,有天文、气象、物候的根据。所谓天文,即依太阳在黄道上的位置来划分。将太阳从黄经零度——此刻太阳垂直照射赤道——设为起点,每前进15度为一个节气。运行一周360度,一回归年,正好为24个节气。因此24个节气,准确反映了太阳照射地球的角度,也准确反映了四季的变化。其中8个节气的名称,春秋“两分”,冬夏“两至”,春夏秋冬“四立”,就是这样确立的。而其余节气,则围绕如何指导农事而定。当时的农业生产主要是看天吃饭,于是二十四节气反映了气温变化,如大暑、小暑、处暑、小寒、大寒;反映了降水情况,如雨水、谷雨、小雪、大雪;反映作物的成熟和收成时机,如小满、芒种;还反映了物候现象,如惊蛰。当基本的气候现象、规律被二十四节气描绘、总结出来、成为阴历的补充后,农民即可依历而行。不过中国地域广大,南北有差异,东西各不同,根据什么调整呢?物候。动植物、生物是最好的老师,它们会随气候、气温的变化,而有相应表现。花开、燕来、蝉蜕壳,都有时间表。陆游诗里对此有点睛之句:“ 【乙】 ”。

二十四节气是大自然的语言,中国人善于遵从自然之令,来调整生产生活。日久天长,这些经验被沉淀、总结下来后,就形成了纷繁多样的月令、农谚、民俗、民谚,世代传承,规范、指导着中国人的生活。如“ 【丙】 ”。柿子有润燥止咳的作用,因此霜降吃柿子防感冒一说,并非无稽之谈。只是传到后来,被神话了。其实其本意是:在特定的季节吃相应的食物,效果最佳。在合适的时间做合适的事,不违背天时,是中国人顺应自然的哲学观的体现。与此相似的习俗,可谓林林总总。诸如立春吃春卷,立秋贴秋膘。

一年365天,因为有了二十四节气,也不再是机械、冰冷的阿拉伯数字,每过15天,生活这个舞台的背景就会被更换一回,那是鸟飞鱼跃,绿满窗前,天心月圆。我想起杜甫的诗:“ 【丁】 ”。倘若没有二十四节气,杜甫也就无感而生了吧。

但是实事求是地说,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二十四节气的特征已不很明显,今天我们应该如何看待二十四节气?是相信它是灵丹妙药,还是视其为糟粕?

( 取材于《中华遗产》第12期有删改)

《二十四节气》阅读题目:

15.下列理解,符合文意的一项是(3分)

A.二十四节气都是围绕着如何指导农事确定的。

B.二十四节气的命名依据是基本的物候现象及其规律。

C.遵循二十四节气来规范、指导生活已成为一种文化。

D.二十四节气是中国人认识自然进而改造自然的体现。

16.根据下列各句内容,请分别选择填入文中【甲】【乙】【丙】【丁】四处。(4分)

①春分有雨家家忙,先种瓜豆后插秧

②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正盛开。

③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④野人无历日,鸟啼知四时。

【甲】 【乙】 【丙】 【丁】

17.对于二十四节气,文中结尾提到“是相信它是灵丹妙药,还是视其为糟粕”的思考,请根据文章内容,概括出作者对这一问题的认识。(5分)

篇5:《二十四节气》阅读答案

15. (3分) C [A.“都是围绕着如何指导农事确定的”不准确的;B.主要依据是基本的气候现象及其规律,还有物候现象及其规律;D.是顺应自然不是改造自然]

16. (4分) [ 答案]依次为② ④ ① ③

17. (5分) [答案要点]

作者认识:不是灵丹妙药,更不能说是糟粕。

依然有用:在大部分地域,还是可以指导农业生产的;因之而产生的民

然降低gjian 俗、民

谚,已然成为文化,与我们的生活水乳交融。

作用受限:二千年的气候变迁,导致其实用性下降;中国地域广大,南北有差

异,东西各不同,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

[评分标准:作者认识,1分;“依然有用”“作用受限”两个方面,一条2分]

篇6:《西游记》阅读心得感悟

吴承恩先生写的小说《西游记》,我们耳熟能详,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书里有生动有趣的文字,个性鲜明的人物,使我记忆犹新,从小就对它百看不厌,爱不释手。

孙悟空是《西游记》里的主人公,是个了不起的英雄。他有无穷的本领,天不怕地不怕,具有不屈的反抗精神。他有着大英雄的不凡气度,也有爱听恭维话的缺点。他机智勇敢又诙谐好闹,而他的特点就是敢斗。敢与玉皇大帝斗,叫响了“齐天大圣”的美名;敢与妖魔鬼怪斗,火眼金睛决不放过一个妖魔;敢与一切困难斗,决不退缩低头。这就是孙悟空,一个光彩夺目的神话英雄。

说到猪八戒,他的本事比孙悟空可差远了,更谈不上什么光辉高大,但这个形象同样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满身毛病,好吃,好占小便宜,怕困难,常常要打退堂鼓,心里老想着高老庄的媳妇;他有时爱撒个谎,可笨嘴拙腮的又说不圆;他还时不时地挑拨唐僧念紧箍咒,让孙悟空吃点苦头。可是人们并不厌恶猪八戒,相反却感到十分真实可爱。

沙和尚是勤快的,不像猪八戒,好吃懒做。遇到困难时,总是知难而进,与悟空一起解决问题。可是也有缺点,那就是不会反抗别人。

师傅唐僧,虽说没有孙悟空的本领、猪八戒的活络、沙僧的勤快、白龙马的脚力,但他品行端正,会念真经,不怕“千刀万剐”,有坚定的信念。沙僧和白龙马虽说没有什么大本事,但都勤勤恳恳,任劳任怨,甘心当好后勤,不好出风头。

篇7:亲子阅读心得感悟

女儿上小学一年级了,本以为可能因为作业太多等方面的原因而与女儿一齐读书的时间会减少,没想到_个性强调亲子阅读,作为家长我感到个性欣慰。

女儿上小学前,就问我小学生与幼儿园小朋友有什么不同,我告诉她的不同就是很多事情要自己做,不能再依靠父母和老师了,而且以为我们家长就应比女儿上幼儿园要简单一些,很多事情在学校有教师教孩子就足够了,但亲子阅读,让我们清醒地认识到女儿的教育需要我们家长与学校共同来完成。亲子阅读,更加融洽了我们家长与女儿之间的关系。女儿上幼儿园时,回家我们家长也会抽时间陪她玩包括主角扮演的游戏,但在必须程度上都是女儿自己编的,而在与女儿一齐读书的过程中,我们时常会停下来模拟故事中人物来表演,与女儿讨论各类人物的行为正确与否,增加了与女儿互动交流的机会,我们家长与女儿的关系显得更加融洽了。

当然,作为家长,我们认为亲子阅读最为重要的是为女儿养成了每一天读书的好习惯,并且从阅读中学到了很多知识。例如昨日,我与女儿一齐阅读了一篇《小黄花的言与行》,我就告诉女儿遇到困难时就应抱一种什么样的态度去应对,并针对她平时的类似行为提出了善意的批评,女儿很乐意地理解了,我感到这比单纯的说教甚至大声斥责的效果好多了。

总之,我们感觉亲子阅读不仅仅提高了孩子的阅读潜力,增长了知识,同时也让我们家长从亲子阅读中体味到教育子女的快乐、职责,以及对自身素质的提升。我们真诚地期望也十分乐意与_一齐将亲子阅读一向进行下去。

篇8:《围城》阅读心得感悟

“天下只有两种人。譬如一串葡萄到手,一种人挑最好的先吃,另一种人把最好的留在最后吃。”这是我看钱钟书 先生《围城》感受最深的一句话 。

前段时间趁着无聊打发时间就把钱钟书先生的《围城》粗略的拜读了一下。看的不是很认真,但是感受挺深的。这几天因为要准备读书交流会,所以又把这本书再次看了一次,两次真的会有不同的感受。特别是这次我感觉自己从书中得到的更多,可能不太能理解书中主人公的感受,不能做到感同身受,也大概可以知道一点。

第一次读这本书时,印象最深刻的还是这句话“城外的人想冲进去,、城里的人想逃出来。”起初我还以为这只是被利欲占据心灵的表现,后来小说以方鸿渐的生活道路为主线,反映了那个时代知识分子的生活和心理的变迁浮沉。在感情上,方鸿渐是一个彻底的失败者,在和他有过关系的几个女人面前都是如此;对于鲍小姐,他失败于无力抵抗,对于苏小姐,他失败于优柔寡断,对于唐小姐,他失败于无所行动,对于孙小姐,他失败于没有判断力。虽然说围城存在,但大多数感情的围城都是他一手造成的。但同时,他也是承认自己的失败的,当他拿到了克莱登大学的假学位,却不肯以假乱真,实际上就承认自己做了贼,做人还是强势一点好。

整本书中,除了他对唐小姐的追求尚显出些他试图征服命运的思想外,其余的只是方鸿渐徒劳的思想斗争和软弱的行为罢了。所以也就有了如此悲凉的结局。我们生活中也是处处有着围城,我们都是被困在城中的人,无形的城太多了。只是钱钟书先生把30年代的这座城具体形象化了,让身处21世纪的我们看清了书中城中之人的喜怒哀乐、悲欢离合,说得如此那般真切其实也是为了使我们看清我们身边同样的一座围城。现如今的社会,竞争激烈,存在的明争暗斗、勾心斗角比书中更加激烈也更凶险。同学朋友之间的友谊和竞争、家庭里的亲情和压力、社会上的各种压力压得我们透不过气,我们出生开始就有着形形色色不可逾越的诸多围城。我们能做的不是随遇而安,我们需要反抗,需要去拼搏,与命运作斗争,只有这样,我们的这座围城才不至于是困扰我们,说不定可以变成我们的乌托邦呢!

的确,我们生活中也是处处都有“围城”,事业,爱情,家庭,学习,生活都与这座围城密切相关,看你自己如何取舍。人性本恶亦或是人性本善?这都交由我们自己去探究。

只有一点,我觉得我们是不能改变的,就是身处这样一个大世界,不管人心不管世道如何险恶,重要的是我们始终要保持一颗善良单纯的心。虽然很多事实证明,这是不太可能的,但是我坚信:只要我们自己想,没有什么是做不到的。“身处乱世,心亦不变”。我们现在还没有踏入社会,还没有真正尝到社会的滋味。在学校里我们也不能迷失自己,与人交往我们不能见人就掏心掏肺,但是至少要真诚相待。我自认为在这方面做的还是不错的。不管是谁,我觉得只要我真心真义对你,时间久了你也会一样对我。做人这样,做事情又何尝不是一样的道理呢?做事情我们绝对不能心存侥幸,一定要踏踏实实老老实实去做好,去尽全力完成上面分配的任务。

学习灯塔大课堂第十五课党员心得感悟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个人学习心得与感悟

2022冬奥会小学生感悟心得作文

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感悟心得

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悟

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心得感悟

清明节祭祀先人心得感悟

香港景点旅游心得感悟

2022冬奥主题开学第一课优秀心得

个人学习心得体会及感悟

二十四节气阅读心得感悟
《二十四节气阅读心得感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二十四节气阅读心得感悟(精选8篇)】相关文章:

英模事迹报告会个人感悟与心得2022022-06-04

昆虫记读书心得感悟精选2023-10-31

观看《见证初心和使命的“十一书”》心得体会感悟2023-12-26

小学查理九世读书心得感悟2023-06-30

关于“两会”精神学习心得感悟2024-01-27

大学字军训心得体会感悟2022-05-06

小学语文教学听课心得体会2022-07-29

大学生开学军训心得感悟2022-07-31

心得感悟范文2023-06-03

小说告白的读书心得感悟2023-04-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