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著弟子规读后感心得(通用16篇)由网友“丑又梦”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名著弟子规读后感心得,欢迎阅读分享,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篇1:名著弟子规读后感心得
很多人说现在的大学就是“由你玩四年”,“大学是堕落的天堂”。大学生从高中炼狱式的生活,一下解除了监督、管束、约束,获得了空前的几乎令人窒息的自由权,到了一切完全由自己规划管理的国度,很多人面对这种情况惊慌失措,无法顺应承担。相应的表现就是:早晨七点起床算早,六点起床几乎不可能,八点是正常,更有甚者,周末昏睡到十一二点,或是整天不下床。熬夜成了大学生活的标志,享受风习弥漫整个校园。渐渐的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羸弱,丧失了梦想、拼搏激情的同时,也失去了基础性的身心健康。渐渐的,我们的大学生越来越消沉,灰色成了校园心情主调,人生无趣人生没有意义的论调也甚嚣尘上,大肆弥漫。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衍生的问题愈演愈烈。迎对问题的同时,一种呼唤,探索健康的生活方式的声音和努力也日益显现出来。
我在这种背景下重读了《弟子规》,当然也是伴随着“国学热“,返回传统的潮流,重读文化经典作品,社会反思和寻求的浪潮是呼应的。也许大学生浮躁颓废现象本身就是与社会整体性浮躁一脉相连的,就是社会现象的一部分。《三字经》《百家姓》《千字文》《蒙学》等等传统教育书目在教育界学术界舆论界纷纷拉开了热帷,然而究竟要推崇到什么程度,以怎样的视角重新解读,怎样把握好度以适可而止,这仍是值得考虑商榷的问题,也是需要留待时间来解决的问题。
我读《弟子规》有种重受教育的感觉。都说人是善忘的生灵,又是无知愚妄的动物,我们小时候接受学校教育的时候,一言一行,举止言谈都是有师长谆谆教诲,加以引导着的。规范不需要我们去寻找自来会向我们昭示。然而社会自以为这种教育可以一劳永逸,刻印在我们意识里,在今后将永恒的发挥作用。然而事实是我们越来越迷惘。道德规范意识越来越模糊。放任自流的结果是使我们一大部分人是非真理标准的混淆、模糊、失真。如果你仔细观察你会发现小学生的道德修养要比初高中生的整体水平高,而学生的整体道德水平又比大学生高,大学生的比社会人员高,人的群体道德修养随着年龄增长而递减。我们的伦理道德拯救迫在眉睫。
弟子规,圣人训,首孝悌,次谨信,泛爱众,而亲仁,有余力,则学文。
弟子规这本书,是依据至圣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生活规范。首先在日常生活中,要做到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姊妹。其次在一切日常生活言语行为中要小心谨慎,要讲信用。和大众相处时要平等博爱,并且亲近有仁德的人,向他学习,这些都是很重要非做不可的事,如果做了之后,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应该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他有益的学问。
篇2:中国名著《弟子规》读后感
中国经典国学《弟子规》,蕴含着千百年来人们的道德经验的结晶,这是我们中华民族所拥有的宝贵财富。作为炎黄子孙的我们,就应多多诵读,汲取精华,传承其中精神。
在当今社会中,我们要发扬《弟子规》中“泛爱众”篇所表达的博爱精神。正如中华民族伟大革命先驱者孙中山先生,一生都在发展和推广着“博爱”这一中华美德,就连孙中山先生陵墓中山陵,主牌坊的正中央高高挂着一块题有“博爱”二字的牌匾。在前年“512”我国汶川发生了大地震,牵动了全国13亿人的心。可爱胜过一切,温总理那斩钉截铁的话语,时刻回荡在子弟兵们的心中:“只要有一线期望,就要尽百倍努力!”大家自愿纷纷募捐,一元,二元,一百元,一千元……源源不断的捐款送往灾区。这是我们大家共同的爱:爱是支持!爱是期望!只要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世界将会变成完美的人间!这次虽然汶川发生了大地震,但是有我们的祖国做坚实的后盾。我们中华民族是强大的,是一个团结友爱的大家庭!
在平时的生活中,我们要从身边点滴的小事做起,发扬这种“博爱”精神。学校组织我们少先队员去敬老院看望长辈们,这也是一种博爱,也是一种群众的关爱。这些孤寡老人平日里住在院内,十分冷清。没有亲人的照顾,没有朋友的支持,能够说这些老人是无依无靠。为了使这些老人获得群众的温暖,我们小学生也就应尽自己的一份力量。我们经常去敬老院看望他们,带去亲切的慰问和精彩的表演,让这些老人们融入到这个群众中,让他们感受到大家庭的温暖!
看完了我的《弟子规-泛爱众》读后感,期望同学们也能和我一样,去好好研读这本书《弟子规》,感悟人生的哲理,传承人间的美德。
篇3:中国名著《弟子规》个人读后感
前几天,我们班主任程老师让同学们阅读、背诵《弟子规》,并且要求我们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这不,我马上就运用上了。
昨天晚上,已经十点多了,爸爸依然津津有味的看着电视里精彩的节目,我就对他说:“爸爸,天太晚了,您也该休息了吧!”爸爸笑咪咪的说:“一会儿,再看十分钟。”十分钟很快就过去了,但是老爸还是坐在沙发上稳如泰山,一点想关电视的意思也没有。我正要跟老爸发脾气,突然想到《弟子规》里的一句话,“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于是,我就小声地说:“爸爸,天太晚了,不及时睡觉会对身体不好的。”老爸看了看我,对我笑着说:“好吧!这就关机。”说着,爸爸就关掉了电视……还有一次我也用到了《弟子规》。
那天晚上临睡前,妈妈让我自己去洗脚,我正想说不想洗的时候,又让我想起《弟子规》里一句,“父母命,行勿懒。”我就对妈妈说“好吧!我马上去洗脚。”妈妈还夸我真懂事!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感觉好处真多呀!以后我会每天坚持阅读、背诵《弟子规》。
篇4:初中生弟子规读后感心得
我第 一次接触到《弟 子规》,读了近书,我从来都不知道世界上原来还有这样一本好书,原来只知道有本《三字经》,而且就知道那么一句“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小时候把它当做了一句顺口溜。当我翻开《弟 子规》时,顿时呆住了,里面都是短短的三个字为一句,但就是这短短的三个字却蕴藏了人生的大道理。就是这么小小的一本《弟 子规》,成为了我每天空闲时间必看,而且百看不厌的好书。
记忆中_深的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这是《弟 子规》中第 一篇《入则孝》,读完后这才恍然大悟!原来过去我是那么的不珍惜。
记得那时我刚上初中,由于不习惯一个人的住校生活,再加上体质差所以时常感冒。有一次,恰好是腊冬,外面还下着大雪,干冷干冷的,经不起寒冷气候的突变,我感冒了,并伴有高烧,上课时脑袋晕乎乎的,坐在教室就晕晕大睡,无法坚持上课。于是拨通爸爸的电话,委屈地说:“爸爸,你快点过来,我感冒了”.等了大概20分钟,还不见爸爸过来,又气又急,又拨通了电话:“爸爸,你怎么还没有过来啊”.说着说着,就委屈的哭个不停,爸爸也没有多说,只说“快了,马上到,你坚持住”.很快,爸爸来了,把我叫出来,在我出来的那一刻,一阵刺骨的冷风吹得我浑身直抖,那漫天弥漫的雪花还没有消停。这时爸爸赶紧走过来把军大衣让我穿上,我却嘟囔着“那么丑,我才不穿呢”.说着就一撅嘴坐上摩托车,当摩托车启动的那一刻,扑面而来的寒风和冷雪简直让人窒息。爸爸一边骑着摩托车一边朝后对我说:“把大衣收紧点”.出了学校大门,我才把那个象爷爷经常披着的军大衣披在身上,瞬时身上一股暖流流过。无意间抬了一下头,这才发现爸爸或许因为急促的原因穿的如此的单薄,头上没带头盔,手上也没带手套,膝盖上更没加护膝,却坚实地在我前边替我遮挡风雪和寒冷,靠在爸爸的背上是那么暖意融融,顿时,眼泪止不住地流了下来。父爱如山。
篇5:初中生弟子规读后感心得
在看《弟 子规》的过程中,我觉得_重要的部分,是孝。孝,光看字的结构就能明白它的含义,上老下子,强调着血缘延续的重要性。今天我们虽然是小辈,但是,今天的小辈也是将来的长辈,如果在我们做小辈的时候不孝顺长辈,那将来我们做长辈了又怎么能指望我们的小辈会来孝顺我们呢?现在的我们,父母叫我们,我们忙着自己的事情,根本不理父母,往往还会不耐烦。在爸爸妈妈教育、教训我们的时候有几个心里是没有抵触情绪的?总觉得父母管我们管的太多了,总是和父母顶嘴。父母让我们帮忙做什么的时候,我们会找理由开脱,而我们需要父母为我们做什么的时候,父母总是义不容辞。所以说“恩重如山”这四个字,是世界上每一位父母都担当得起的。
相信很多人都听说过“卧冰求鲤”的故事,故事中王祥的孝顺感动了天。王祥早年丧母,但他的继母并不喜欢他,还常常在王祥的父亲面前挑拨离间,说这个儿子不好,不孝顺。所以,年幼的王祥不仅得不到母亲的关爱,就连父爱也感受不到。但即使是这样,王祥也还是一如既往的对父母好,孝顺父母,在父母患病的时候衣不解带地伺候。继母经常想要吃鲤鱼,王祥都尽力满足继母的要求。一次,在一个大冬天,继母生病了,想吃鲤鱼,但是河水已经结了厚厚的一层冰,而继母依然想吃鲤鱼,王祥没有办法,只好赤身在冰上祈祷。突然冰裂开了,两条鲤鱼从河里跳了出来。即使是对自己并不慈爱的继母,王祥也一样如此努力地满足她的要求,由此可以看出,在中国的传统当中,孝是无条件的。
现在很多人都认为,孝是相互的,父母对我们好,我们才要孝敬他们,那隐藏的意思就是,如果父母因为某些原因对你稍微差了一点,我们就不孝敬他们了。这在传统当中是绝对不允许的,孝就是人的根本。父母为我们做了那么多,我们也应该反思一下,自己为父母做过了什么?对我们恩重如山的父母,我们怎能不孝敬他们呢?
篇6:初中生弟子规读后感心得
_近读了一本叫做弟 子规的书,使我渐渐感悟了《弟 子规》的意思。我这才发现,原来做人也有许多规则,因此,想做一个受人敬重的人就得有规有矩,有礼貌,尊老爱幼,守信用。我就说一说我读后的感受吧!首先是〈入则孝〉,这里主要是教育我们要孝顺父母、亲人。他们所说的,所做的都是为了我们好,所以无论如何,我们都应当听从他们的教诲。还有就是,不管他们爱不爱我们,我们都要用自己的真心去爱他们。因为,毕竟是他们生下了我们,养大了我们,我们总不能忘记养育之恩吧?更何况弟 子规里面也有写到“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它的意思是:不管父母、亲人爱不爱你,你都要尽你做人的孝道,尊敬父母、亲人。其次是〈出则弟〉,它是教我们怎么和别人相处的。比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意思是:兄弟朋友要互相尊敬,要和睦,如果不和睦,父母就要为你们操心,和睦,就少了父母亲的一份担忧,就等于是孝敬父母了。所以,我们一定要和兄弟姐妹们和谐相处,这样我们的父母看了才会从心里面为我们感到高兴,我们也会因此更快乐的。
〈谨〉,我们生活中做什么事,时时刻刻都要谨慎。俗话说:无规矩,不成方圆。穿衣服要系钮扣,要整洁,还要符合自己的身份;喝酒要适量,不要喝醉了,否则容易被别人“说闲话”.尤其是不应该在背后谈论人家的长短,这样是不好的,也是不道德的。人不要自私,要大方,不计较小事,这样人也会变得很快乐。仁,代表仁慈、亲仁。对外人仁慈,对亲人仁慈,对朋友仁慈,对同事仁慈……现在什么人都有,但有几个是做到“仁”的?俗话说的好,人无完人吗!只要我们尽量做好自己应做的,至于别人怎么说,那就是他们的事情了!我已经知道做人、做事的道理了,可光知道还不行,还要学会做。
怎么才能做呢?学知识。怎么学呢?学习可分为直接学习和间接学习,我们可学别人的,别人的也不一定全对,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该学的学,不该学就不学。我觉得《弟 子规》对我们的一生都会有帮助,我会时时刻刻用这本书来鞭策自己的。
篇7:弟子规读后感教师心得
弟子规读后感教师心得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为清朝康熙年间秀才李毓秀所作,其内容采用《论语》“学而篇”第六条的文义,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守则规范。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来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现在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现在能接受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非常的幸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意义。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应该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通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应该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现在一个“孝”字上,“父母呼 应勿缓 父母命 行勿懒”“父母教 须敬听 父母责 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通过这次学习,希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希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通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 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通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接受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而我也是通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择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曾经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现在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接受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责任。“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
从本学期一开始在学生和教师中,掀起学习《弟子规》的热潮。下面我谈谈自己的粗浅认识、做法和体会。
一、对《弟子规》的认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弟子规》一书内容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责任感和事业心,生活如同行尸走肉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形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通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可以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知道,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几点做法。
①以自己先学,带学生跟着学,不懂的字句问语文老师或上网查资料,课间或班会课与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哪些句子、段子印象深刻,哪些平常没做到或没意识到,现在怎样做等,对照《弟子规》一书,哪些没做到位,或还需改进的学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②学懂了要求会背诵,可以在跑操时一边跑一背,既培养、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跑出节奏,增强学生的集体意识,团队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自己的几点感受。
通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①认识提高了。每天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应该做哪些事,不应该做哪些事,怎么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意义。我们通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非常有益的。
②心灵净化了。通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必须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③觉悟增强了。学校发起《弟子规》教学活动就是让我们接受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通过学习来提高每同学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责任心,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充分保证执行能力,为创建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教师读《弟子规》心得
本学期开学初,县教育局要求全县师生共同学习《弟子规》,我在指导同学们朗读、背诵的过程中,自己也努力学习,感到收获很大,体会到教育局开展这次学习活动意义重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呼唤道德的时代,更显得难能可贵。反复诵读那质朴的古训,不禁使人心胸豁然开朗,在潜移默化中,似乎拉近了自己与圣贤的距离。
在系统的看了蔡老师的《幸福人生讲座》后,我对其深远意义有了新的认识,深深认识到《弟子规》在当今真是一本既古老、又时尚的读物。它是我们日常生活中最好的老师,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带领我们领略人生的真谛,规范我们做人的准则,指明我们做人的方向。
《弟子规》这本书,它从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兄弟和睦、做事谨慎、诚信做人、德爱相待等方面都做了深入细致的说明,使我明白了许多道理。《弟子规》教诲人们首先要有孝顺长辈的心,要有一颗友爱的心;只有一个人的品德上进了,才能做好人,而我们学习的根本就是:人的品德修养。
学习《弟子规》使我最难忘的句子是“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它传递了孔子的“泛爱众”,朗朗上口,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蓝天之下,大地之上,对所有的人都应该爱,所有的人也都需要爱。在表达上“凡是人,皆友爱。天地覆,地同载”比“四海之内皆兄弟”还有气度,令人感到胸襟博大,时至今日它仍然有现实意义。作家冰心曾说:“有了爱就有一切。”爱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是所有高尚品质和美好道德的核心。人只有懂得爱,懂得感激,懂得体贴,懂得感恩,懂得宽容,懂得谦让,世界上才不会有空虚和孤独。爱在哪里?爱在一个淡淡的微笑里;爱在一个已经被家人传递了许多次的苹果里;爱在一床暖暖的被子里、、、爱是生活的主旋律。都说父母的爱比山高,似海深。在亲情的世界里,雨滴会变成咖啡,种子会开出玫瑰,清泉会酿成美酒,眼泪会闪出微笑、、、、、、。
《弟子规》实实在在地告诉我们如何做人,如何仁爱待人,如何正确处事,如何分寸有度的接物,它会时刻照耀着我们前进的步伐,丰富我们的思想。让我们冲向传统文化知识的海洋,学会做人的道理。
“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弟子规》的总纲领。只要我们认真地去学习、去感悟,就会明白许多的道理,为人处世哪些可以做,哪些不可以做,有了做人的准则,在生活工作中就会有正确的判断,及时纠正自己错误的言行。
通过学习《弟子规》,我深深地认识到自己做的远远不够,尤其是在孝敬父母方面还要好好努力。去年我的爸爸患直肠癌,需要我的帮助和照顾,我却借口工作忙,单位不准假。现在回想起来,真是不应该。父母对我那么好,我有什么理由让他们在需要我的时候使他们失望呢?我也生过病,他们是那样的细心照料,无微不至,而我呢?既缺乏细心,又缺乏耐心。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弟子规》是一本集中国传统文化的精华,以学规、学则的形式,三言成语的体例,浓缩了八德(孝、悌、忠、信、礼、义、廉、耻)知识的教育范本。其通俗易懂“便于诵读讲解而皆切于实际”,不论从工作到生活,还是从做事到做人,廖廖1080个字,就把人类社会所提倡的、反对的,遵道的、违德的讲得明明白白清清楚楚,内涵丰富。《弟子规》本身就是“道”是“德”。所以要牢记《弟子规》,并用它来要求自己、检查自己、反省自己,做到敦伦尽分。大量的事实证明,能按《弟子规》的要求来规范自己言行的人,绝对在家庭中是一个好儿女、好夫妇、好父母、好兄弟姐妹,在单位是一个好员工、好同事、好朋友、好领导,在社会上是一个德高望重的圣贤之人。
《弟子规》本身就是一种规范,一种道德品质的规范;同时也是一个让大家去身体力行、自我管理的行为规范。它不是拿来要求他人的,而是通过自己的践行来引导、带动身边的人一起学习,一同力行,逐步提升自己的素质,提高家庭生活质量,改善工作、生活环境以及社会风气,从而达到构建和谐家园、和谐社会的目的。
我学习《弟子规》深刻领悟到以下四点:1、做人要懂得感恩;2、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3、为人要谦虚;4、要找准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培养增长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意义,并从《弟子规》学到做人的智慧。
让我们一起来聆听圣贤的教诲吧,从尽人伦之本分做起,做一个好儿女,一个好丈夫,一个好妻子,一个好父亲,一个好母亲,一个好员工,一个大家心目中的好朋友。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为社会的和谐与安宁贡献自己的力量。我愿与大家共勉,在教书育人这个事业中,严格要求自己,怀着感恩与恭敬之心来待人接物,谦卑待人,身体力行,勤奋学习,不断提高个人修养和素质,为教育的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
篇8:国学名著弟子规读后感
《弟子规》这本书是少儿诵读经典之一,是古代圣贤的智慧结晶,它以无尽的思想光辉指引人们在茫茫的历史长河中前进,是教育子弟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若能认真地阅读《弟子规》,真正了解《弟子规》中的含义,它将会使你受益非浅。以下是我阅读此书后的点滴体会。
人生在世,品行不是天生的,它须在幼小的时候开始培养。《弟子规》中要求我们先端正品德。其中包括孝、悌、礼、仁、忠等。在做到这些后,它又教了我们一些学习方法,不但要认真学,还要实践,这样才能真正地读好书,成为有用之才。我读完《弟子规》后,再衡量一下自己的品行,确实有一定的差距。
在孝方面,现在想起自己的过去,虽然没有做过对父母不住的大事,但对他们也没有尽过多少孝心,反而他们对我千衣百顺,照顾到家,我想得到的东西,想方设法地满足我。父母为自己所做的一切都觉得应该的,有时,父母过于关心自己,哆嗦了几句,反而责骂他们,讨厌他们,那多不应该啊!我的兄弟姊妹较多,经常不顾及父母的感受,因为一些小问题而争执,在一旁的父母看见了,多难过呀。现在自己既为人子女,又为人父母,该做些什么呢?
一方面,作为子女,应按《弟子规》所讲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最起码做到这些,才能对得住苦养自己成人的父母。另一方面,自己作为孩子的母亲,应正确引导子女诵读《弟子规》,让他们慢慢品出其中的真谛,潜移默化,从小养成良好的品行,为日后健康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这也是作为父母最大的收益。
另外,我对书中提到的“宽为限,紧用功。工夫到,滞塞通。心有疑,随札记。就人问,求确意。”这几句话,感触最深,亦是受益非浅的。因为这几点也是我在学习和工作中做得最不足的地方。如有时领导布置做的工作,总是拖拖拉拉,不到最后一刻都不想去做,就算做,也是马马虎虎的。有时遇到不懂的问题,不但没有记录下来,深入研究或查阅资料,而且也没有虚心向别人请教,含糊了事。这两种错误都是我经常犯的,这样的工作效率通常不高,甚至被领导批评。在读过了《弟子规》后,我终于明白了我的缺点所在,若今后能按照它上面所说的去做,相信我的工作效率会更上一层楼。
今后,我还会深入内心地反复读诵《弟子规》,从中学会做人处事的道理,真正孕育出正人君子的品行。这样既可打造健康、和谐社会,也可提升自己的修养,何乐而不为?
篇9:弟子规心得
20xx年7月7日
我怀着紧张、激动和憧憬的心情来到这里,这是一个大家庭,使我感受到家的温暖,将来21天的时间里,我相信自己会改变不良习惯和性格,展现出一个全新的自我,虽然这22天是那么的短暂,仿佛一转眼就会,但我会用我最大的努力尽力改变自己,上午飞一般地逝去,但俞老师的话却使我受益匪浅,下午感到一些疲惫,一项游戏缓解了我们的心情,使我们度过了一个愉快的下午。
相信我,会改变的,祝愿各位假日愉快,展现一个全新的优秀的自我!
20xx年7月8日
这一天是有趣的一天,虽然有些疲惫,但也兴致勃勃,我发现自己真的变了,彻底地改变了。
今天一早,阳光照进窗台,我们便起床了,又是崭新的一天,我怀着希望与期待迎接,上午的诵读课,让我们激情大开,下午的潜能课,我们更是兴致大发,心得课,我们发自内心的感慨,这一天又是迅速而深刻地度过。
时光飞逝,记忆长存。
20xx年7月9日
精彩而深刻的一天又过去了,将要迎接的是全新的开始,因此,我们要以真诚、愉快的心情等候迎接,随着初升的太阳缓缓上升,我们也随之起了床,凡事要有好的开端,我飞一般的洗漱完毕,开始了新一天的功课,课堂上,俞老师教了我们:严以律己,宽以待人。想想我自己,我感到万分惭愧,我以前基本上都是:宽以待己,严以律人。再是,我相信自己会改正的。
再次祝愿大家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日,愿大家能尽力改变自我,塑造全新的形象。
20xx年7月10日
时间过得真快,已经是弟子规夏令营的第4天了,我发现自己每天都在改变,每天都在进步,每天都在更新。
今天,老师说到了命运,我们认识大命运,有些是命中注定的,有些却是可以靠自身来改变的,说了三世因果,六道轮回,让我们感受到人生的可怕与恐惧,也说到了“境随心转”。我反省自己,发现自己之前并没有做好,但我会渐渐改进,成就全新自我。
愿同学们度过一个愉快的假日。
20xx年7月11日
这里的每一天看似无聊,其实趣味十足,每个道理都会使我们受益终身。
今天老师说到了:未论行善,先须改过,我这才发现自己之前并没有做到,我感到十分惭愧,我之前虽然做了不少的善事,但我的缺点却也有好多,就像一只杯子,只往杯子里装善,但缺点就像是杯底的一个漏洞,装善装得再多也是没有用的,现在我认识到了这一点,我会尽力改正自己的缺点,弥补自己的不足。
20xx年7月12日
“正气十足,邪气不干”,这是我今天记忆最深刻的内容。
在日常生活中,遇到不如意的事,我都会抱怨他人与环境,从不反省自己,这使我的抱怨越来越深,这使我对待事物的心情逐渐下降,以致我对世界的万物都充满着厌恶,早上的鸟鸣是噪声,中午的太阳是火球,晚上的月亮是尖刀,但是我现在明白了:不要怪周围的环境,要怪就怪自己的正气不是十足的,正所谓,境由心转。
20xx年7月13日
今天,老师让我们找到了自己那块最短的木头,我认为自己最短的木头是不擅表达。
我是一个不擅言语的人,这使我受到许多人的误解,其实我是一个非常懂事的孩子,虽然嘴上不说,但心里是知道的,我非常关心和担心我的家人,我的爷爷身体不是太好,医生让他戒掉烟和酒,可他就是不听,我家和别人的家庭有些不一样,我和爷爷是住在同一个小区的,每天我们一家三口都会到爷爷家去吃饭,爷爷是十分辛苦的,早上四点多起床,晚上九、十点钟入睡,我是十分担心他的,但我无能为力,只能默默地为他做些小事,我不太喜欢看书,有一次,妈妈非让我看书,我不乐意,大声喊了一声,爸爸连忙过来用衣架打了我一下,我偷偷地流下眼泪,不是因为身体被打得痛,而是我的心在痛,我是一个重感情的人,爷爷劳累我担心,奶奶在外地我思念,爸妈不能理解我而伤心悲痛,爸妈一直把我当成小孩子,不能很好地理解我的想法和心思,基本上玩得时光是和我的弟弟度过的,但我小时候不懂事,做过许许多多对不起弟弟的事,我记忆比较深刻的有:我以前和小区里的小孩玩,不愿和他玩,居然还咬他,有时不和他玩,就满小区地跑,而弟弟就在后面追,我发现我真的对不起弟弟,发自内心地感到有愧于他,但我现在会用我的行动去补偿他,祝愿我的家人能够健康、幸福。
不擅表达这块最短的木块,这使我做了许许多多令我后悔的事情,而有些事是无法弥补的。我下定决心:一定要弥补这块最短的板。
20xx年7月14日
读书时的心态决定了你的成败。
今天老师说到了读书的四种心态,它们分别是:空杯的心态,杯口朝上,杯底不漏,杯子干净,空杯的心态是指要有一颗谦虚的心,杯口朝上是指要有平衡的心态,杯底不漏是指自己应尽力改正缺点与不足,杯子干净指得是自身的心灵是纯洁的,想想自己,只要是自己知道的问题,别人说的时候就不会去认真地听,我也没有及时地改正自己的缺点与不足,这使我的知识不久便会忘记,也是由于我看过杂书和电视剧的缘故吧,我的心灵不是那么纯洁,但是我会改变自己,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
20xx年7月15日
人生难得、中国难生、真法难闻,这三个难使我记忆颇深,人生难得说得是我们上辈子因做了不少的善事,今世才投胎成了人,所以我们应该珍惜自己的人生。中国难生指得是中国是个和谐的国家,世界上如此多的国家,我们却偏偏生长在中国,我们应该珍惜这个机缘,为祖国付出一份力。真法难闻是指真正的佛法一般人很难悟到,我们中国作为孔子的故乡,我们应该感到是万幸了,今天老师还说到了:有才有德的人是极品,有德无才的人是庸品,无德有才
的人是危险品,无德无才的人是废品。我不知道自己是什么样的人,说无德还有点德,说无才还有些才,但德与才也不是太好,我会继续努力,让自己成为德才兼备的人。
20xx年7月16日
今天老师说弟子规是什么呢?弟子规是人生的导师。人生的说明书,自己的一面镜子。人生的'说明书是指人生的行为规范,自己的一面镜子指得是镜子可以让我们看清身上的污垢,而弟子规可以让我们看清心灵深处的污秽,人生的导师说得是弟子规是我们人生的指南针、名师、反省以前的自我,发现自己以前学习弟子规都是用来照别人的,而不是来照自己,来改正自身的过错,但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会改正这个错误,通《弟子规》努力反省自我,改正自我。
20xx年7月17日
今天老师说到了母爱的伟大,老师说了: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这两句话的意思是说:孩子的身体是父母给的,我们要爱惜自己的身体就是爱护父母,这是孝的开始;自己履行道义,并让自己的名字扬传于子孙后代,以此来显示自己的父母,这是孝的终止,还说到了人生有三件事不能等,第一就是行孝,其次是行善和健康,我从今天起会做一个孝顺的人,让父母的脸增光。
20xx年7月18日
孝心是可以感动天和地的,而大部分的青年人都为了自己的事业,把给予他生命的父母抛在了一边,坐视不管,不闻不问,我是一个充满孝心的孩子,但我不擅言语,许多话都深藏在心里,所以亲人并不知道我的内心深处,对他们深深的爱,但是,从今天起,我会用行动来证明我对他们深深的爱。
“少则得,多则惑”这句话给了我很大启迪,现在生活虽然变好了,出现了电脑、电视这些高科技产品,但许多人不会利用它们,被它们迷住了心智,我也不例外,我被一个网络游戏弄得神魂颠倒,我现在明白了,我要做自己的主人。
20xx年7月19日
今天,老师说了“入则孝”中的前四句话,它们分别是“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父母呼,应勿缓”就是说父母如果叫你,需要及时回应;“父母命,行勿懒”是指父母让你做事,就立刻执行;“父母教,须敬听”指的是父母教育你,或为你讲解问题,须恭敬,谦虚地听;“父母责,须顺承”指父母责怪我们的时候,我们应该应父母的意思。我虽然很久以前就会背诵《弟子规》,但是“父母呼,应勿缓”却还是没有做好,每次父母叫我的时候,我都会很不耐烦地回应他们,通过今天的课程,我会改正这个错误,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20xx年7月20日
“其身正,不令而从;其身不正,虽令不从”这句话给我启示颇深。
我在班级里也当过少许的班干部,可总是管不好班级,我一直认为是同学们太不听话,所以经常对他们实行暴力,为此也没少挨老师的批评,但我就是不知悔改,反而更是变本加厉,同学对我的态度却是一天天加重,有好多次我的班干部职位都不保,通过这句话,我会以身作则,从自我做起,从小事做起。
20xx年7月22日
今天我们看了视频,这个视频使我感受颇深,主要内容是一位主持人学了《弟子规》后的感悟。
我们现在有许多人把辈分给颠倒了,我也是其中之一,有许多人不但不关心自己的父母,反而让父母为他操碎了心,父母每天要为他叠被子,收拾房间和书包……还要受他的气,挨他的骂……我虽然是其中之一,但通过学习《弟子规》。我会做一个孝顺的好儿子。
20xx年7月23日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这句话给了我很大的启示。
可分为:自己的物,公共的物,别人的物,来路不明的物。我是一个一丝不苟的人,对于自己的物,我非常爱惜,也可以与他人分享,老师说对待公共的物应该爱惜,但我却没有做到,对于别人的物,我们不能占为己有,对来路不明的物,我们不能拿,比如说在路上发现的现金和手机等,都不能拿,这些都是不义之财,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劳动来换取钱财。
20xx年7月24日
今天,老师说到了《弟子规》中“亲所好,力为具,亲所恶,谨为去;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亲爱我,孝何难,亲憎我,孝方贤;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谏不入,悦复谏,号泣随,挞无怨”五段。我感受最深的是“身有伤,贻亲忧,德有伤,贻亲羞”这段,每次受伤的时候,父母都会在旁关心地问上几句,而换来的是我的不屑,之前我认为身体是否安好与父母无关,一直认为父母很烦,不该管我的闲事,但这句话使我明白,自己的身体是父母给的,伤害自己的身体就等于刺痛了父母的心。
20xx年7月25日
今天看了《妈妈再爱我一次》这部影片,我心头一振,想到了很多很多。
老师说我们的生日,就是母亲的受难日,想想自己,每次过生日,母亲都事先为我买好生日蛋糕,而每次吃生日蛋糕时,都是母亲对我说生日快乐,我却只是一笑而过,每次吃生日蛋糕都是自己先吃,母亲只吃一小块,独自坐在一旁吃着,看着母亲的神态和样子,想着她的心,我十分难过,但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无论遇到什么事,我都会第一次想起母亲,永远把母亲放在第一位,永远!
20xx年7月26日
在本次封闭式弟子规夏令营中,通过这3个多星期的学习,我学会了孝顺父母和如何做人。
在这之前,我是个淘气的孩子,每天父母要给我整理房间和书包,还要为我做饭,洗衣……可以说为我操碎了心,而我,不但不尽力孝顺父母,父母还得受我的气,挨我的骂,通过这段时间的学习,让我学会了百善孝为先,做人呢,我要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但是现在,说没有德,我还有些德,说有才,也不是那么太有才,在这个夏令营中,我还改掉了挑食的坏习惯。
相信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会尽力孝顺父母,做一个有德有才的人。
篇10:学《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典范,让我看了深有体会。这本书是根据先师孔子的教诲而编成的。它告诉我们许多道理,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孝敬父母,友爱兄妹,在一切言行中,要谨慎。看见别人有了进步,就要虚心向他学习,在和大众交往时,要平等仁慈……“凡出言,信为先”这句话在这么多道理中,是对我印象最深的。它的意思是:人与人之间,只要是说出口的话,就要讲信用,不能食言。这让我想起了博玄说过的一句话:“以信待人,不信思信;不信待人,信思不信。”
意思是:对人诚心诚意,本来不相信,也会相信了;但对人虚伪无信,就是本来相信,也再不敢相信了。看,他说得多有道理啊!在“信”这一章,古人这样说:“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这教育我们开口说话时,诚信为先。我们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当我们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我们更不能用来骗人。
《弟子规》的“信”篇还教我们怎么说话:“说话多,不如少。惟其是,勿佞巧。奸巧语,秽污词,切戒之。”说话多不如说话少和好。说话要恰到好处,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与此同时我们该说的就说不该说的就决对不能说。在我们跟他人交谈时,谈话的内容要实事求是、口齿清晰。不要听信花言巧语,因为这些话虽然好听却靠不住。奸诈取巧、下流肮脏以及无赖粗俗的语言,都尽量不要沾染。诚信并不难做到:我心想。只要人人认真去做,那么诚信的世界离我们还会远吗。
篇11:弟子规心得
不是因为学校的白校长和李老师倡导同学们在早读时朗诵《弟子规》,不是因为李老师在期末考试的家长会上就这篇文章做了精彩的演讲,不是因为老师也要求作家长的写出读后感,真的从来没有接触到这篇传诵程度仅次于《三字经》的中华文化的经典之作,作为一个中国人很惭愧。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原作者李毓秀(公元1662年至1722年)是清朝康熙年间的秀才。此文脱胎于孔子的“论语”学而篇,分为总叙、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和余力学文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独立成章却又密不可分,具体列述弟子在家、出外、待人、接物与学习上应该恪守的做人、处事等行为规范。后来清朝贾存仁修订改编《训蒙文》,并改名《弟子规》,是启蒙养正,教育子弟行为敦厚、人伦尽份、防邪存诚,养成忠厚家风的最佳读物,对于今天的我们有着同样深远的影响。
按照中国的传统,百事孝为先,《弟子规》因此也将“入则孝”放在第一位。在这一部分将子女应尽的本分详细地阐述了出来,“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为人子女应常怀有感恩之心。对亲人至孝,为国尽忠,也是“仁义礼”的表现。由于时代的局限,这章里也有不尽人意的地方,那就是指出父母的过失所用的方法,过于消极,放到今天来讲就是迂腐、愚孝和愚忠。
应该有怎样的骨肉情、兄弟情?如何做到长幼有序?应该如何看待钱财?在“出则悌”这一章里给出了最好的答案,这应该就是儒家遵循的“礼”了,有“礼”家庭才能和谐,社会才能和谐。
起居休息时应该怎么样?饮食时应该怎么样?穿衣戴帽时应该做到什么?走路时的步伐体态是如何的?碰到人时如何?独处时如何?借人东西时如何?“谨”这一章规定了言行举止的准则。我认为是“礼”的又一个延伸,将它的内涵扩大,应该还有“慎独”的意思,在任何时候做任何事都要问心无愧。这一章同样有我不能苟同的地方,那就是“斗闹场,绝勿近”,如果是正在进行的一场的以强凌弱的斗争,我们能袖手旁观吗?“路见不平一声吼”是否是我们现代这个社会应该倡导的行为呢?
“信”应该是贯穿儒家思想的一条主线,也是弟子规中讲述比较深刻的一部分。承上部分的“出则悌”、“谨”,启下部分的“泛爱众”。“信”更应该是我们今天的人们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如果大家都能诚实守信,就不会有农民工的工资需要总理的过问才能发到手;如果大家都能以诚信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企业见利忘义,往奶粉里面掺三聚腈氨,造成千千万万的儿童遭受病痛的折磨,家庭蒙受巨大的痛苦;如果大家都以诚信为本,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豆腐渣,大灾大难袭来时,国家也不会遭受那么大的损失;如果官员时刻把信义放在第一位,把为人民服务做为自己毕生的信条,“鞠躬尽瘁,死而后已”就不会有那么多的贪官污吏出现;如果大家视诚信为自己的生命,那么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更加和谐,社会将会更加美好。“信”这一章不光讲述一诺千金,还讲述了向别人应该学习什么,怎么样对待批评,怎样“朝闻过夕改之”。“信与智义”是相通的。
“泛爱众”这一章重点讲述了儒家“仁”的主题,那就是对待一切大众应该平等关爱,对待穷人不歧视,对待富人不巴结及怎样礼尚往来。我的理解就是孟子所说的“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及孙中山先生倡导“博爱”,爱天下的芸芸众生。从小处说就是“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把这个“仁”延伸出来那就是除了爱家人老师朋友,还要爱人民,爱祖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亦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总之要胸怀祖国,心忧天下。
“亲仁”则阐述如何向有仁德的人学习,事实上是儒家的交友观,即要交怎样的朋友,向真正的朋友学习什么。
最后一章“余力学文”在以上应该尽自己本分的行为规范的基础上提出来的,给我们指出了直到今天仍然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学习方法、读书方法、藏书的陈列等等。
读罢这千余字的文章,感慨万千,仔细想来,这和当前胡总书记倡导的“八荣八耻”有异曲同工之妙,那就是今天的人们应该树立怎样的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以及应该有怎样的道德情操。在21世纪的今天,我想我们向外输出的不仅仅是价格低廉的商品和劳动力,咱们中国人给人家的印象也不应该仅仅停留在吃苦耐劳方面,还应该向世界展示的是我们灿烂悠久的文明。
篇12: 弟子规心得
透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一天就应做哪些事,不就应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就应做哪些事,不就应做哪些事,怎样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好处。我们透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十分有益的。
透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务必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就应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透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就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此刻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透过这次学习,期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期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透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透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理解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好处。而我也是透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取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以前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此刻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理解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职责。“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篇13: 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好处。而我也是透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取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
刚读《弟子规》我就被它所震撼,原先中国有这样优秀的传统文化。我得承认自己才疏学浅,到此刻才结识《弟子规》这本好书。通读之后,我感慨万分,《弟子规》是我们生活的一面镜子,是我们养成良好个人行为的指南,是检验我们道德品质的一个标准,是提高国民素质重要的启蒙教育,也是我们终身受益的良师益友。然而此刻能理解传统文化的教育和熏陶,我感到十分的幸运。》《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它那浅显易懂的文字里却蕴含着许多做人的真理,不仅仅对于教育少年儿童,更对于成年人在生活、工作、家庭等方面也有着重要的好处。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职责感和事业心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构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
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透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能够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么容易,不是不明白,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透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认识提高了。每一天就应做哪些事,不就应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就应做哪些事,不就应做哪些事,怎样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好处。我们透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十分有益的。
透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务必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学习的过程就是一个认同的过程,而对自身产生影响则是一个潜移默化的过程。例如,我们学习《弟子规》,背诵下来就应是很容易的事情,但是真正对一个人产生有益的影响,那就需要时间了。一个人处世必定有一些原则,在他们潜意识中受到这些原则的制约。学习了《弟子规》,就是要把圣人教诲贯彻到生活中,落实到一言一行中。
学习《弟子规》,我想不仅仅是一个提高个人修养的过程,更是一个思想升华的过程。对一个人的成长来说,是十分必要的。爱周围的人,爱这个世界。只有这样,这个社会才变成和谐的社会,这个世界才变成和谐的世界。
在学习《弟子规》的过程中,使我受益非浅。其中有些道理很简单,但就是没有真正去体会其中的道理。因为在学习《弟子规》之后才真正的懂得。《弟子规》增长了我的智慧,震撼了我的心灵。透过对《弟子规》的学习我有三点体会:
第一做人要懂得感恩。对一个人而言,就应报答的最大恩情是父母的养育之恩,所以《弟子规》第一章就是《入则孝》感恩之心体此刻一个“孝”字上,“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想一想这些都是我们做儿女的孝顺父母的基本要求,但我却有很多没有做到。透过这次学习,期望自己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加倍努力,期望能给操劳的父母幸福的生活。以前和自己的老公总是爱闹别扭,委屈了还常常去找自己地父母诉说,想想自己多不该啊,不担没有关心父母,相反却总是带给他们烦恼。透过学习《弟子规》我发愿:无论爸妈还是公婆我都要全心地尽一份孝心,让他们的晚年更加快乐!:
第二待人接物要怀着恭敬之心,为人要谦虚。恭敬与谦虚是分不开的,没有内在的谦虚很难做到对人恭敬。“满招损谦受益”、“虚心使人进步,骄傲使人落后”,虽然从小就念过许多这样的名言警句,但我却没有意识到谦虚是一种品质,反而常常争强好胜,骄傲自满。想一想骄傲自满的确给自己带来了很多损伤,也让自己落后于别人一大截。在单位里与领导和同事共事总是很难相处,关系不和睦,总是在抱怨不公平,透过学习《弟子规》让我认识到恭敬和谦虚的重要性,人不可有傲慢之心,工作成绩再突出,对领导不够尊重,我行我素还是得不到领导的认可,如果我早点理解这样的教育,相信在自己能够很好的协调好上下级的关系,以及做人的道理。
第三要找准自己的人生目标。《弟子规》教人向善,长养人的德行,目的是让人活得有好处。而我也是透过学习《弟子规》明白和学到了做人的道理,人生是一个过程,过程如何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你选取了一个什么样的人生目标。我的人生目标是好好教育孩子,在自己学习的过程中,发现自己比前的学习只是明白道理而没有真正去力行“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不学文,但力行,任已见,昧理真。”以前的我便是那样的人生。此刻我要好好学习和落实《弟子规》,同时也要教育我的孩子,让他从小理解传统文化,“为国教子,以德育人”,孩子是祖国的未来,教育好下一代是我们做父母最大的职责。“至要莫如教子”,相信一份耕耘一份利益,十份耕耘十份利益。懂得反省自己,时刻反省自己地言行,做一个真正无愧于心的人!
篇14: 弟子规心得
学习《弟子规》心得体会
一、对《弟子规》的认识。
《弟子规》原名《训蒙文》,是清代李毓秀根据宋朝朱熹的《童蒙须知》改编,后经清代儒生贾存仁修订,改名为《弟子规》,是一本教导儿童怎样待人接物的书籍。《弟子规》一书资料简明通俗,不谈空洞理论和教条,而是教导基本的品德修养、孝亲友爱以及生活起居中应有的礼节。在现实生活中有一些人还存在着素质低下、道德滑坡、不忠不孝、不仁不义、不知书不达礼、没有职责感和事业心,生活如同行尸走肉等现象。这些人缺的是什么?我觉得缺的就是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弟子规》一书深刻地训导我们如何孝顺父母、友爱兄弟;构成良好的品德和生活习惯;如何具备博爱的精神及正确的读书方法等。诸如书中所写的:“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应勿懒;出必告,返必面;居有常,业毋变;”这是孝道的基本要求。“兄道友,弟道恭;兄弟睦,孝在中;称尊长,勿呼名;对尊长,勿显能”。乃为如何友爱兄弟,尊长爱幼最基本的语言及行为规范。另外,书中透过列举生活中最易被视作琐碎的习惯及现象,进而训导我们如何养成良好生活习惯、具备博爱的精神和正确的读书学习方法等。本书中的每一章、每一句、列举的都是生活当中最为普遍、最基本性的习惯和现象,而这些习惯和现象能够说是人人皆知,但有好多人做起来却不是那
么容易,不是不明白,而是不去做。书中告诉我们一个道理:不要因小而不为,良好的习惯都是从一点一滴做起的。
二、自己的几点做法。
①以自己先学,带学生跟着学,不懂的字句问语文老师或上网查资料,课间或班会课与学生交流讨论,各抒己见,说说自己对哪些句子、段子印象深刻,哪些平常没做到或没意识到,此刻怎样做等,对照《弟子规》一书,哪些没做到位,或还需改善的学生的不良言行,要求及时发现,及时纠正。
②学懂了要求会背诵,能够在跑操时一边跑一背,既培养、锻炼学生的注意力,又能使学生跑出节奏,增强学生的群众意识,团队意识和主人翁精神。
三、自己的几点感受。
透过学习《弟子规》一书,使我受益匪浅。
①认识提高了。每一天就应做哪些事,不就应做哪些事,什么时候就应做哪些事,不就应做哪些事,怎样做好,人人都清楚。也许有人认为这是一本儿童读物,是教育小孩子的和成年人没有多大关系,其实做为中华民族的优秀传统文化,我们每个人都没有理由去抛弃的。虽然时代在变化、人们的思想观念也在更新,但中国国学博大精深,虽然历时久远,可仍具有极强的阅读价值和深刻的教育好处。我们透过中国古典文化的熏陶,对我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以增强自已的审美底蕴和人文意识都是十分有益的。
②心灵净化了。透过此次学习,我感到对自已是一场深刻的思想革命、一次心灵的洗涤,克服平时自己的一些惰性,要求学生做到的,务必自己身体力行,率先垂范,处处走在学生的前面,为学生做好表率。
③觉悟增强了。学校发起《弟子规》教学活动就是让我们理解民族优秀文化的熏陶,透过学习来提高每同学的思想修养和道德素质以及如何做到学以致用,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而在学习中增强自身的职责心,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充分保证执行潜力,为建立和谐家庭、和谐班级、和谐校园乃至和谐社会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
篇15: 弟子规心得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
我们务必认同“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走出困惑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决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导的人,才能完成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使我们洗涤灵魂,寻找精神,塑造信仰的伟大经典。
《弟子规》是中华民族的经典,它关系到家国,人格。薄薄一本书,在每代人的虔诚阅读和信奉中,嵌入了人类的精神史。我们务必认同“精神的力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战胜自然战胜自我,走出困惑实现人生理想的唯一决定的力量。唯有被精神信仰引导的人,才能完成个人真正的人生旅程。《弟子规》正是这样一本使我们洗涤灵魂,寻找精神,塑造信仰的伟大经典。
篇16: 弟子规心得
我这天读了我们的国学经典《弟子规》,从这本书中我受到了许多启发,《弟子规》共有八个部分,这八个部分分别是:总序、入则孝、出则悌、谨、信、泛爱众、亲仁、余力学文等。
总序部分概括地介绍弟子规的主要资料:首先要孝敬父母,尊敬兄长,其次要做事要严谨,还要诚实、博爱,在做好以上这些事情的基础上,还要去学习文化知识。
入则孝这部分资料主要讲的是在家要孝顺父母的道理。要虚心听从父母的教诲,了解父母的好恶,力争为父母生活的更好创造条件。在这些方面,我感觉自己做的还能够,为什么说只是还能够而不是十分好呢,这是因为在大多数时间我做的是好的,但有些时候在有些细节上还不够注意,比如,有时父母教育我时,我嫌他们唠叨,没有做到“父母教,须敬听”。
出则悌的主要资料是:在外边要尊敬师长,懂得长幼有序,并要学礼、懂礼等等。我在尊敬师长方面做的很好,对于老师和长辈我都能做到见面主动问好,从内心去尊敬他们,但是有些时候和同学相处的不太好,离“兄弟睦”的要求有点差距,我会努力做的更好。
谨和信的资料主要有:为人处事首先要做到品行端正,诚实守信,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衣着要端正,说话要礼貌,懂得反省自己,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等。我感觉自己在品行端正方面做的比较好,能够以诚待人。但是在日常行为习惯的养成方面做的不够,有时东西摆放比较乱,而不经常收拾。另外,我在经常反省自己这方面做的不够好,不擅于和不愿意做自我批评,这是以后需要改正的,因为只有经常反省自己找到自己的缺点,才能改掉缺点,从而使自己进步。
泛爱众、亲仁的主要意思是:人在世上要有一颗博爱的心,要爱天地万物,爱万物生灵,要提高自己的品行修养,更要亲近有仁德之人,不诽谤别人,不强人所难等等。
这天,我就读到了亲仁这一部分,以后我会把剩下的部分全部读完的,从我读的弟子规当中,我看到了自己的优点,我发现了自己的不少缺点,我必须会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按《弟子规》的要求去做,做一个品学兼优的好学生。
★ 关于读后的范文
★ 奥斯特洛夫斯基: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读后感I读书笔记I读书心得I简介】
【名著弟子规读后感心得(通用16篇)】相关文章:
书香溢校园,阅读成风尚读书月活动总结2022-10-31
小学五年级读后感作文200字2022-12-17
校园读书月的活动总结2023-04-23
名著阅读读后感2023-09-19
2022童年读后感800字左右2023-08-09
《弟子规》读后2023-11-05
亲子共诵读的活动方案2023-07-13
《弟子规》经典诵读教学设计2023-06-07
读书的活动总结2023-01-12
五年级读后感200字2022-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