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10000字读后感

时间:2024-02-07 07:41:27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三国演义10000字读后感(共15篇)由网友“张愈”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汇总后的三国演义10000字读后感,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三国演义10000字读后感

篇1:三国演义10000字读后感

这个周末,我第五次把《三国演义 》看了一遍。三国演义里有好多的人物,如:足智多谋的诸葛亮,义气深重的关羽,勇武过人的赵云,奸诈阴险的曹操,仁义爱民的刘备,无不叫人称奇.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目标,只要踏踏实实,仔仔细细地走好追求成功过程中的每一段路,相信成功一定会不远的。

《三国演义》以三国时期魏、蜀、吴三个统治集团相互斗争为主要描写内容,讲述了从东汉末年时期到晋朝统一之间发生的一系列故事,刻画了近200个人物形象。其中有庸主献帝刘禅,气量狭隘的周瑜,忠厚的鲁肃,勇猛的张飞,重义的关羽,纳贤的刘备等等,无不各具其态。

先说关羽。这是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人物之一。他降汉不降曹、秉烛达旦、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他忠于故主,因战败降敌,但一得知故主消息,便不知千里万里往投。我认为虽降了敌,但最后还是回来了,不但仍算忠,而且还要算一种难得可贵的忠。

国家的统治需要忠臣,需要一个能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忠臣,这就是诸葛亮。诸葛亮熟知天文地理,能文能武,足智多谋,而且一生谨慎,鞠躬尽瘁。他火烧新野,借东风,草船借箭,三气周瑜,智料华容道,巧摆八阵图,骂死王朗,七擒七纵孟获,空城计,七星灯,以木偶退司马懿,锦囊杀魏延,这些是常人所想不到的。

再说曹操。曹操在《三国演义》中被称为奸雄。他说刘备与他是并世英雄,说得刘备都不敢听,但是他没有杀刘备,虽然刘备是他的瓮中之鳖。这使我感到了曹操的大度,也是周瑜做梦也梦不到的。周瑜眼中只有诸葛亮,与其誓不两立,只要把诸葛亮杀了,东吴的天下就太平了。后来又发现刘备也不是一般人物,便想杀刘备,至少把他留在东吴,东吴的天下也太平了。目光短浅,气量狭小,非英雄也。这也与曹操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还有赵子龙长坂坡单骑救主,巧用苦肉计黄盖受罚、三江口周瑜纵火等等

《三国演义》中的人物各具其态,有长有短。总的来说,读过这本书之后我大开眼界,而以上几人也给了我很深的感受,他们很值得我学习。

篇2:资本论读后感10000字

提起马克思,就会想起他的举世巨作《资本论》,一直都听过这本书,但一直没有机会阅读。放假前,在图书馆徘徊了很久,不知道要借什么书才好,直到一本厚厚的《资本论》出现在眼前时才停下脚步,不由自主地翻看起来。也许是出于好奇和想挑战它吧,就毫不犹豫地借来阅读了。

一直都听说过《资本论》晦涩难懂,因为觉得它很“恐怖”,“高不可攀”。可现在它成了一项任务,在这面前,我只有硬着头皮读了。可没想到,越读越有滋味。到了大致读完的时候,却发现没有那么“恐怖”,那么“高不可攀”。

《资本论》是一部无产阶级经济学的光辉巨着,也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列宁指出:“马克思认为经济制度是政治上层建筑借以树立起来的基础,所以他特别注意研究这个经济制度。马克思的主要着作《资本论》就是专门研究现代社会即资本主义社会的经济制度的。”马克思致力于政治经济学的研究,他的《政治经济学批判》和《资本论》,“使这门科学革命化。”

《资本论》是马克思用毕生心血考察和研究资本主义方式写成的科学巨着。它把高度的科学性和革命性统一在一起,是一部系统的、逻辑严密的经济学着作。它既批判地继承了资产阶级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科学成分,又批判了资产阶级经济学的积极偏见、掩饰和谬误;既论证了资本主义产生的历史必然性,肯定了它的历史地位,又揭示了它内部不可克服的矛盾,及其必然被社会主义所取代的客观规律。

从《资本论》,我似乎可以看出一个古怪的植物状社会体系。这个体系的顶端是些厚厚的叶子,遮蔽了所有的阳光和清新的空气,投下无尽的阴影在根部。占整个体系绝大部分的根盘在深深的泥浆中,拼命地吸收可供系统利用水分和养料,通过枝干送至叶片上,而叶片将它们几乎全部用于再生产,于是植物体便不断长大。无须解释,根代表的就是广大的劳动人民,他们不停地各种自然资源转化成社会财富,通过市场交换或租金――枝或杆,财富最终落到资本家――叶子的手里,财富变成了资本,被重新投入再生产过程。为了吸取更多的养料和水分,更只有往地下越扎越深;叶子要得到充分的阳光和空气,也只好拼命向上伸展;枝杆亦随之长粗,变长。原本小小的丑陋植物逐渐成为一颗颗参天大树!植物不能没有根也不能没有叶,社会不能失去上层的资产阶级,更不能失去下层劳动大众。问题在于,植物是一体的而人不是,由人构成的社会不可能像植物那样安静地生长。社会要发展,方向是平等的,但照这种模式是行不通的!差距只能越拉越大。

由科技发展带动的社会生产力是社会关系发展的基础动力,生产力的提高意味着产品的增多,不能作为再生产原料的产品就必须被消耗掉。但劳动人民无力消耗太多的奢侈品,而资产阶级为了尽量提高社会再生产率也不倡导铺张浪费,植物型的社会其实就是节约的社会。可是,科技的发展不会因此止步,生产效率的升级也是必然的,若不考虑自然资源的枯竭及大规模毁灭性的战争或灾难,这个社会体系早晚要被自己生产的产品撑死!可怕的预言!而马克思给我们指明了出路。“树木不可能无限制地长高,并非因为时间不够;相似机构的社会体系也不能永久存在,不是由于敌人太强!”

马克思的《资本论》不光是一本社会发展的预言书,也是一本不可多得的经济学着作,其中的许多精辟论断,令人折服。下面就我体会较深的两点粗略谈谈。一:使用价值概念的扩展在《资本论》第一卷第48页,马克思的名言“物的有用性使物成为使用价值”对他的追随者带来了全面而又深刻的影响,因为这些自以为是的追随者们据此认为使用价值就只能是实物或者物质财富,从而把马克思的理论不知不觉地改成了封闭而又僵化的传统政治经济学;对于这段话竟然如此限制了政治经济学的研究范围,马克思肯定是始料不及而又非常悲哀的。具有讽刺意味的是,马克思自己并不拘泥于他的这一所谓名言。

《资本论》不仅是一部经济学巨着,而且是一部哲学巨着、一部科学社会主义巨着,是马克思主义的百科全书,“工人阶级的圣经”。问世后,对人类历史的发展进程,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成为无产阶级和共产党人的必读书。

篇3: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

文化苦旅读后感10000字

1.《道士塔》

余秋雨在这篇充满了个人臆想、近似小说化了的散文中所写和表达的内容只消三个字即可说明,便是那带着琼瑶阿姨的粉泪声腔而仿佛在几卷线装古书前,对着死朽者的尸骨却竟把无缚鸡之力的臃肿全身绷紧,举轻若重、绘声绘色的泣涕道:“我好恨!”

他的“恨”一如他结尾处的虽说“默默地”但实际仍“好激动”一样,都对我够不成任何透彻肺腑的情感冲击力和感染力。他的“恨”实在恨得肤浅,竟能把几乎所有毁损敦煌文物的罪过和仇恨的矛头都加诸于这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是那个时代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道士身上?!余秋雨在百年之后裹着一身“文化学者”的知识优越感,坐在茶香四溢的书案前遥遥对视着世纪之初的暗夜里那焚尽生灵的硝尘,像一个深宅大院里的公子哥儿申斥着他从未真正了解、认识过的看门老仆——你为何如此败家?那时侯余先生从这老奴身上是颇找回了些道德优越感的自我满足的。《道士塔》的实质作用也仅限于此。

聪明的作者没有忘记在最后借某个日本学者的话“我想纠正一个过去的说法。这几年的成果已经表明,敦煌在中国,敦煌学也在中国”来挽回中国的民族自尊和自信来,而以往那些他刚刚咬牙切齿描写的中国的愚昧、荒蛮、落后、病态都集中处理算在了王道士一个“个人”的身上,并且这本应该切入审思、深思中国各种根深蒂固之病态与愚劣以及展开对影响产生了像王道士这样“到处可以遇见的一个中国平民”的深层文化传统的批判之可能,都在“过去时”与“现在时”的泾渭分明的割裂式划分中被完完全全的消解掉了;于是,中国只要一有了坏事,便据说总是因为某几个“小人”作乱的缘故,而中国一旦有了好事,便肯定是证明了整个中华民族“向来优秀”的集体荣耀,我们的民族和文化上之“自尊”与“自信”便是这样得以实现和得到满足的。正是这种阿Q式的毫无自我批判、解剖与忏悔的“胜利法”,让余秋雨笔下的中国文人与文化在矫柔造作的“痛楚”和自我麻醉式的超脱中无往而不胜,无论到什么时候,都会是一副貌似自信的“胜利在握”的模样。但我知道,他心虚得紧。

但是中国的某些知识分子都愿意退回进所谓“灿烂文明五千年”的故纸堆里重拣起传统士人情怀的人格面具戴上,何况“到处可以遇见的中国平民”则更需要从尚未捂无热乎的“我们的文化”中找回鲁迅先生所讽刺的那种“合群的自大”式的“自尊”与“自信”来。余秋雨很好的为庸众们做成了此事,所以我认为他的散文本质上是一种“媚俗”,并不冤枉他,只不过他这回所卖的,乃是“文化”这剂高雅体面的春药。

2.《莫高窟》

《莫高窟》所运的文字是唯美而稍显绮靡多姿的,辞藻富繁而无雕琢的赘感,将静态的敦煌壁画用活的线条和气势舞动起来,既合人与背景的内容,又能赋予横亘时空的强烈的生命与美学意义,人随画动,画从心转,幻境与当下交织,历史与色彩共升,细腻入微又磅礴挥洒,悄然无语而乐章交响。

作者的立意很清楚:想要追求一种超越了宗教、道德的敦煌艺术之“美”来。你可以取别的视角,但“美”这个视角是合适的,同时又兼顾到了莫高窟的多层意蕴,也就是“层次丰富的景深(depthoffield)”,像敦煌的意义与价值显然是“说不能尽”的经典,余秋雨是在“美”的艺术心理观照下截取他想要和欣享的敦煌片段,从这一层面来讲,应该说作者的眼界不乏大气、开阔、高远,这是其独到的地方。但问题是,伴随着“多方面生命”的呈现、聚会、狂欢、释放,余秋雨渐渐走入了他实则认知较浅薄的“历史的景深和民族心理的景深”的叙述之中,“人性”“生命”“人格”都成了反复歌咏却苍白空泛的符号,我们看到了浓墨重彩的一幅幅曼妙醉神的画,却见不着更深厚的对生命或人性本身的诠释与穿越,最终,又是顶礼膜拜式的表达了对盛唐这一个时代的无限憧憬与自豪,于是说“我们的民族,总算拥有这么一个朝代,总算有过这么一个时刻”,个体的生命艺术之美被宏大的历史主题与廉价的民族自尊遮蔽了,于是“我们曾经拥有”“我们一千多年层层累聚”,这中间只有机械的堆叠,大失立体多维度的穿越审思,所以余秋雨的审美只能浮在表面的装修上,却无法扣问灵魂,力透出生命的本色来。莫高窟的“美”,也因此减色不少,单薄不少。

3.《阳关雪》

阳关“终成废墟,终成荒原”。那么这原因何在呢?作者极其隐晦的表达出这样一个观点,即:当权的统治者似乎没有给艺术家们以足够的地位和尊重,所以限制了艺术家们的创作,然而艺术家们可是足够优秀足够天才足够好的。

“但是,长安的宫殿,只为艺术家们开了一个狭小的边门”这句话很有意味,很能够透视出余秋雨在拿着古代知识分子暗中自比的同时,他的双眼始终没离开过“长安的宫殿”为其所开的“门”,余秋雨性格中深刻烙印着对“权力”的心理依附,在此文中已有较深隐的体现。他通过对古代文化名人的悲叹、哀痛、伤悼乃至鸣不平,甚至常常要挤出几滴酸度超强的枯泪来,其实正是欲寄托他自己希望当权者能施舍给像他这样的文化人以生存的空间甚或重用之的企望,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士人的情结,是没有或缺乏独立人格,始终活在权力话语的阴影下谋求自我的定位,余秋雨借此将他作为这种知识分子的虚荣表现得淋漓尽致,荒原?千万别侮辱艾略特的经典大作,那不过是无奈的看着自身终入尘土的垒起的坟而已。

余秋雨仍没忘了拿唐代的造像去向文艺复兴时的西方艺术大师那里寻回一点可怜的“骄傲与自豪”,但他却不愿也不肯再继续追问:为什么如此辉煌的唐朝艺术却无法避免走向退步衰落的宿命?而西方的文艺复兴为什么却偏偏能开出一个史无前例的近现代人类文明呢?

那些至今依然坐在“四大发明”之类国故上高唱凯歌颂谣的孝子贤孙们,自然是想不明白的。

4.《沙原隐泉》

此文的文笔流畅,余秋雨的文字工夫确是很强很吸引人的,其叙事往往带有鲜明的戏剧性,这是他行文的优点。有论者因此批评他在散文里“编故事”,走金庸小说的套路,已经偏离了散文“真我”“写实”的文体要求等等,我以为这种局限性很大的批评并没有多高的价值,文学艺术上的打破文体自身或先前的定义要求与局限而进行创新、开拓、尝试是一件更应该注目和鼓励的事情,在形式上我对余文没有多少批评,尽管他自己后来把自己的拓展写作给模式化了,为人所诟病。但是艺术上你可以做不到或者不去做“事实上”的真实(其实我们传统所谓“真实”也并不真的真实,也只是心理认识的结果),但我一直认为写作的主观“态度”必须是真诚的,失却了真诚则一切休论。

努力攀爬着才刚刚自比“高加索山头上的普罗米修斯”,旋即“哑然失笑”,竟以所谓“康德所说的滑稽”作评价,康德讲了那么多精深的哲学,他偏要选用这个“滑稽”。我的感觉是,余秋雨不具备真正的悲剧精神和意识,虽然他最会煽情掉泪。

述老尼处简直是文人式的矫情造作,一个老人几十年的生存经过和精神情感历程竟被“眼光又转向这脉静池。答案应该都在这里。”一句轻轻作结带过,那这是怎样“神奇”的一脉泉啊,竟然超过涵盖了一个衰老生命的丰富与厚度?!

“老尼的孤守不无道理”,但不知余秋雨本人愿不愿意也这样“很有道理”的活着,尊重不应只是一种浅薄的认同,更需要一种穿透人生苦难的愿力与慧力。

5.《柳侯祠》

倘若读懂了作者“借古人的尸,还自己的魂”的深隐之意,便会觉得这是一篇作呕指数很高的“文化散文”,与其说通篇都在兜售着“文化”这个已被其弄得俗得不能再俗的空泛概念,倒不如说是一个文化人急于想做官的心灵告白,整篇文字都流露出作者浓厚的“官本位”的思想意识,甚至十分露骨的用“倒是现任柳州市副市长的几句话使我听了眼睛一亮。”这样肉麻的话来直接会通今古,就差从棺椁中拉出柳宗元来现场讲几句了,并且说“从根子上使柳州开通”的乃是因了“柳宗元和其他南下贬官”,柳州当代的开放和崛起是否真是“从根子上”靠了千年之前的南下贬官们的文化遗产,我不清楚,但我清楚的是余秋雨的醉翁之意不在酒,没忘记格外强调了这位副市长“也是个文人”,那么我们可以说他余秋雨也是个“文人”,而且是级别更高的大文人,那么中国若想“从根子上”好起来,实在只有起用这群大文人、小文人们来做大官、小官这一条不二法门了?可以说透过此文,我们完全看得出余秋雨骨子里几乎全然未消化现代法治社会、宪政民主的政治理念,他或许知道一些理论,但他接受的却是比当代新儒家还要保守的政治文化意识,这样的结果,是做官的附庸风雅操控着文化,文化人附势权力卖弄着文化,可笑的是余在文中竟还哀叹柳宗元失去了“个人的意义”,在官本位的专制体制下,个体当然无法独立或倍受压制,余既然看到了这点,却不向制度问责,而把希望寄托在“文人作官”的“人治”上,殊不知他岂是真在替古人鸣冤?“项庄舞剑,意在沛公”罢了!

6.《白莲洞》

“桃花源”千百年来竟成中国人时时梦寐以求的人间乐土之所在,“桃源”所乐者何?无战乱与征赋,平等而富足,如是而已矣,并无精神之超越,无对人性本具之罪恶与生命本有之苦难的复杂性之认识,“桃源”人也是人,就算避世再远,也逃不开罪的钳制。所以中国的传统文化要么向王权低头,要么就隐遁超脱,并无为爱为公义为超越性之真理而独立奋争的精神。不是遮与盖,就是逃与避,在苦与乐之间徘徊不止,走向“桃源”的同时,也走向了精神价值的虚无,难道这竟是陶渊明和千百士人所向往的乐土?

7.《都江堰》

这依然是一篇借着都江堰写李冰,借着李冰写“官本位”的文章,我在《柳侯祠》的评述中已有所论,只不过此番他给“官本位”注入的不是碑文诗赋而是专业的科学技术,都江堰的伟大被浓缩在了“李冰的精魂”里,作者所盼望的乃是这样的人可以子子孙孙无穷尽,于是对李冰的充满民间宗教色彩的膜拜和人而神的民间戏剧中很作了一番文章,颇为赞赏,并且说“轰鸣的江水”便因此成了“至圣至善的遗言”。

余文惯于在对山水的膜拜式夸大定位和抒写中行矫情与煽情,但他肯定不是真的要跪倒在山水文物前,他不过是做这么一个虚假的姿态而已,他的重点仍是利用这种情感的煽动去消弭理性的冷峻思考,从而使读者认同他、跟着他的观点走。此文对“能臣干吏”的崇拜与对“清官”的崇拜一样,都是“人治”思路的认识,要知道仅凭“清官”“能臣”是无法帮助中国摆脱“人治”带来的历史循环的,但这种理性认知在作者故意营造的宏大主题与取媚民众的民粹主义气氛下,被抽空殆尽了。

余秋雨在文中说:“在这里,我突然产生了对中国历史的某种乐观”,我虽不知道这是否为其真心话,但通览整部《文化苦旅》,你都能感受得到这种甜腻腻的肤浅的“乐”观,而书名竟贯之以一“苦”字,什么叫做惺惺作态?什么又是矫情?看罢。

8.《三峡》

李白的诗飘逸灵动、超拔纵横、吞吐山河有余,而沉郁练达、忧患深情、悲心苦难不足,读其作品如阅其人,羽化超脱而心向隐遁的仙道气始终伴随着这位才华横溢的天之骄子,在世事的艰辛、恶劣和仕途的坎坷不顺中他选择了以桀骜不逊的风骨出入自我精神的狂欢,这与杜甫的始终不弃不舍,执著当下,痛入心髓而犹深怀抱负与忧悲进入民众、国家的苦难大有不同。中国的多数人可能大抵都更爱读李白,因为从李白那儿能读出一种速度和快感来,但我却偏爱老杜,老杜的字句不止是用灵气泼洒的音符,更是一种血泪沉淀的生命的精魂。他不超脱,所以他超越了那时代的每一个神往超脱的诗人。

9.《洞庭一角》

“贬官文化”的确是中国文化中很重的一笔,贬官们仕途兴隆、官运亨通时不见有特别优异的文章出世,只是被贬外放了,才“只好与山水亲热”,有了悲戚哀愤的常情,文采竟也飞扬起来,“事过境迁,连朝廷也觉得此人不错,恢复名誉。”可见贬官们的写作与抒情岂能不暗怀着盼主上查阅而重起用之的功利心思?既被“贬”了,就无奈的写写东西,这写出的东西便恰好印证了贬官的“文品”,既是别有深意和目的而写,则这制造出的“文品”确也和其“人品”相映成趣——都虚伪得紧。那么,倘若中国文化“极其夺目”的一笔竟是如此被文化官员们弄出来的,就不晓得到底是中国的贬官们太有才了,还是中国文学创作的自我评价“太有才”了。

不过文学在此文只是装裱,重要的是“地因人传,人因地传,两相帮衬,俱著声名”的“声名”效应,贬官们都化了灰,山水亭阁也仍是这样的山水亭阁,还理会他什么“文学”作甚?重要的是靠文章赚得的“声名”才是眼睁睁的取之不竭的实利,文学既“帮衬”了贬官的官运又“帮衬”了旅游景点的声名,大约可以名垂青史,不朽于后人了。读懂了余秋雨的“帮衬”,也就读懂了中国古典文学的一半。

10.《庐山》

文人因其对山水景致的吟咏而招引来世俗的拥挤,从而失去了此山此水,于是“文人似乎注定要与苦旅连在一起”。

但中国文人真的有叙述的这么高尚超拔吗?“苦旅”之“苦”会因为“世俗的拥挤”而消失飘散?其实,恰恰是世俗的打破山水原貌才能使精神贵族们感到苦涩,而文人在面对山水世俗化后反觉其“不苦了”,欲别寻苦境,这说明无论“苦”或是“乐”实际都未进入文人的精神深处,皆非精神加工品味后沉积转变成的苦与乐,而停留在感官层面;倘若不是这样,进入了精神层面而犹言世俗化的“不苦”与原貌之“苦”,则说明中国文人的精神较之我等俗辈凡夫实也无特异超绝之处,可以不必扬起文化优越感的架子,要独占这山那景观的,而且非得和“大官人”“大商贾”站成一线凑这很抬身价也很势利很虚荣的热闹。

11.《贵池傩》

“迷信”这个词本身充浸着一种粗暴的判断情绪,也交织着从中古甚至原始文化向祛魅的现代理性文化过度的激烈挣扎和矛盾心理。尊重一种哪怕是荒蛮的文化是否就真的可取呢?谈尊重的大抵都是置身于其外的人,而为此荒蛮文化所深深影响的族人的生存困境与精神困境也许才是更大更需要思索的问题。价值真的可以是多元的?诚如文中所言,今日乡民的重演傩戏究竟还保留几分诚意?或许内里都怀着现代商业功利的心思罢。而这种“诚意”的保留真的需要吗?传统文化在现代性中的融解是一个大智慧的疑难问题,我个人相信真理一元,“多元”只能是形而下的多元,无论如何,“迷信”的文化不该是用强制暴力去推倒砸烂的,因为只有在“自由”的前提下才能谈尊重人的权利与尊严。何况人类尚有太多的未知,尚需更广阔的胸襟,透过一个傩戏,可以窥视当下整个中华民族转捩期的文化困境。

12.《青云谱随想》

徐渭诸人的“狂”和后来“扬州八怪”的“怪”都是中国历史和文化中所特有的。鲁迅先生曾谈到魏晋时的“竹林七贤”大抵并非出于对儒家礼教的不满,乃恰恰是出于对儒家礼教被当权者虚伪利用而导致的名存实毁的现状的愤懑。像“狂”与“怪”的文人究竟是欲反叛主流统治的文化还是变相的守护文化“真义”而仅针对当权者呢?倘若“狂”与“怪”之士果真超越了传统儒、道、释文化,则他们所藉靠的精神资源是什么?还是走向了更为肤浅颓废的虚无主义?在我看来,这些“狂”“怪”之士就像拔着自己的头发想要离开大地飞天一样,仅仅是做出了一种姿态而已,他们的无力被掩饰起来了,其实“狂”“怪”们并未真正超越甚至割断他们表示憎恶、鄙夷、轻蔑的东西,他们的血液里何尝不流淌着文化传统的因子?而且恰恰可能因为他们的资质而更深的植入。“狂”“怪”们走入了一个他们跳不出的文化怪圈,就像如来手掌心的孙大圣,到头来反而因其独异、新奇的个性和渊博的学养而被传统文化掩埋得更深,最终却可能熔炼成了文化传统“起死回生”的灵丹妙药,被数百年后的“文化学者”们反复玩味、擦拭,然后借以大作文化保守主义的文章。“狂”“怪”们是在轮回里寻找精神突围,事实证明他们失败了,又走了回来。对于一个没有神也没有救赎的古老民族来说,精神突围只能是又一次的“以自我为义”的自以为是。

27.《老屋窗口》

老屋只属于作者个人,何必要自命不凡的加诸自负的渲染呢?作者太爱慕虚荣了,此文可与鲁迅先生的《朝花夕拾》集做对比,鲁迅的怀旧散文从来没有这些自命不凡的虚饰之笔,先生所写的乃是切切实实的人和人生,却不是名和声名。余文实在相形见拙,品低一等。

28.《废墟》

并非所有的废墟都能体现“悲剧精神”,也并非所有的悲剧都讲化为废墟。废墟是一种常态,废墟中走出的人才值得关注。

29.《夜雨诗意》

夜雨未必与安逸水火不容,安逸在夜雨中顾影自怜,自哀自叹,于诗意中逍遥自适,甘愿被夜雨包围、吞噬,再无冲出的生命力和欲望,夜雨也便完成了摧毁行旅者前进的目的。

30.《笔墨祭》

一个“祭”字,保守的心态流露笔间,笔墨书法是文化艺术的载体,也有情感融入,但笔墨何尝不在千年里时时更新着内容?拒绝更新就等于自毁生命的延续。

31.《藏书忧》

藏书之“忧”实则出于读书人对“物化”了的知识的吝啬与自负上,文人相轻也相妒,慢条斯理、徐徐道来自己的藏书之富之精之珍贵,那种文人式的自得与虚荣表露无遗,这本也是人之常情,文人并非格外的鄙弃钱财,出手大方,当他像孔已己似的穷得排出几文铜钱买酒吃时便也一样要灰头土脸,最多不过吟几句“君子固穷”的圣言以备精神上对自我“文化优越”的文人身份制造几分超乎众群的幻觉,聊作麻醉而已。所以文人的爱藏书,我认为无须上升到很“崇高”的境界位置,藏书的确一定程度的体现出藏书人特异的精神世界、治学面貌甚至是性情格调,但也仅此而已。文人仍需将自身回归到平常心态中去,这是我的观点。

32.《腊梅》

腊梅大约真的可以给人启迪、激励的情感萌发罢,也只有人才可存有这认识,或者耳耳相传,便给了某自然界之植物以特定的性格或象征,所以后人一定要从腊梅中看出生命力的坚韧、顽强的这面来,却见不到万物的复杂性和生命中许多悖论。腊梅固然可以御寒,但未知是否也能御热呢?

33.《家住龙华》

禅味在历史的叙述和古老庙堂式建筑的烟尘中愈发显得泛黄脆软,凝固成衰朽的气色浸透在文人怀旧和超然自适的情感颓废中,家住龙华的人有很多,到头来,云在天空水在瓶,纵使老僧裁得布匹几十,喝破了柏树子的佛性有无,亦不过是家住龙华而已矣。

34.《三十年的重量》

曾经仰慕以为高大而伟岸的长辈老师若干年后却被自己带着施舍般可疑的悲悯目光俯视,并且变现成了貌似感慨命运无常却实则是在某种自得的深隐心理驱动下揣摩掂量着别人的暗疮,虚弱的喟叹声掩饰不住欲在对比中满足虚荣的潜意识。

曾经的“仰慕”是否真的仅仅是仰慕而非“出乎意料”的获奖后产生的虚荣心与感激提拔心理的结合品?一个孩子他对那位他之前从不知晓但现在却号称“仰慕”“崇拜”的老师能了解多少?倘若没有光灿灿的奖,会有这一系列的情感与心理的化学反应、物理变动吗?曾经的影子其实是假的,那些溢美之辞同样建筑在自我膨胀的幻象里,然而几十年后的身影就“真实”了吗?答案依然是否定的,因为对于一个把无论是人是物,是山水亦或事件,都拿来为我所用、为我服务、为我注脚的作者来说,这世界何劳庄禅般若的消解?本来就从未存在过深究真实的诚意。

35.《漂泊者们》

漂泊者是否都如垂死者拼命抓牢救命稻草一般顾念着早已离去远逝的精神故乡?漂泊者又如何确信自己的旅程不再是新生的行脚而重返故乡会不让自己陷入更深刻的失望乃至绝望?漂泊,是出于无奈的选择还是意志坚强凭着信心开始的?希望不是因为有可料定和可见得着的目标才出现的,希望是在前程一片虚无中才迸射出的心地之光,于无所希望的希望中行路,才真得救。中国的老人大都沉浸在用旧袋装新酒的双重麻醉和快慰中不愿睁眼,结果酒与袋都得不着,他们老了,死了,就是一堆供人凭吊、抒情的朽骨,他们永远也无法体验《老人与海》中那个生命如基督般始终竖起、坚忍、炽烈、无法击败的老人的魂灵,他的信念带着他伸开双臂拥抱一切困境,慢慢走向新的精神彼岸,他死时,是一种救赎式的涅盘。

36.《华语情结》

语言是文化强有力的载体,人类文明正属于语言性的存在,但人言异于神言(Word),人言存在的有限性、欠缺性、虚假性被一次次证明,或者不证自明。人言不应该被过分迷恋、执著和沉陷,运用它并超越它,而不是戴着所谓“母语”的镣铐跳舞,应不为其所累所操控,才是现在文化人的使命和人言发展的方向。华语在某种程度上阻碍了古老民族接受西方文明的脚步,过去是表现为白话文同文言文的空间争夺,现下却呈现出更趋复杂、深刻的民族性文化心理的彷徨、挣扎与整合之中。

37.《这里真安静》

文章写到最后,也仅剩“安静”而已。“军人、妓女、文人”这个模式被拔高起来赋予莫名其妙的涵义,人全都成了符号,包括那个被作者浓墨强调渲染的日本文人。文人格外重要,仅仅因为是“文人”?历史的悲惨历程最终走向的是碑文的安静,草木的安静,一切重返自然的安静,当懦弱者不肯直面个体生命的深重罪苦和百病缠身的灵魂时,他就会一厢情愿的闭上自己的双眼然后说:安静罢,一切都回归清净了。无声而黑暗的东方就是这样在麻木的自醉中失掉了旷野里为拯救的光呐喊的嘴巴。

篇4:弟子规读后感10000字优秀

《弟子规》读后感10000字

自从小学三年级开始,我就开始读诵《弟子规》了,到四年级我就已经可以熟练的背诵了,但是爸爸一直到现在还是让我每星期背诵一次,以让我提高对《弟子规》更深刻的理解。在三年级的时候,我就写过一篇《弟子规》的读后感了,现在已时隔两年半,我对《弟子规》也是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希望更多的同学和有缘众生能学习并信受奉行这本经典。《弟子规》出自《论语》中《学而篇》的第六段话:“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核心思想是儒家的孝、悌、仁、爱,主要讲了人们在家中乃至在外面的礼仪规矩和行为准则。

《弟子规》题目的意思是:“弟子”:指要做圣贤弟子;“规”是“夫”“见”二字的合体,意思是大丈夫的见识。总体意思是:要学习圣贤经典,做圣贤弟子,成为大丈夫,《弟子规》就是其入门读本。

《弟子规》中各章题目的含义:

一、入则孝:入是在家,孝是孝顺父母。就是指在家要孝顺父母,尊重长辈。孝顺,心里面要念念不忘父母对我们的养育之恩,且念念都要照顾到父母,这是做人的根本,正所谓:“百善孝当先。”这一篇讲的是为人子之道,子女的本分就是一个孝字,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因此,我应当要理解父母养育我的辛劳,要尽自己所能来回报双亲。我们不能认为父母疼自己爱自己乃天经地义之事,自己也要疼爱父母,我要把孝顺父母作为自己的自觉行为。

二、出则悌:出是指出了家门,在社会、在国家中;悌是指兄弟的关系,就是在社会上要能够尊重师长、帮助兄弟。这一篇说的就是家中兄弟相处之道以及与长辈在一起的规矩。当我们在家里已经养成了对父母、师长、兄弟的一种恭敬、尊重的态度后,长大踏入社会,自然对周围的人也都有一种恭敬的存心,表现在外面就是以礼待人。一个懂礼貌的人,他走到哪里都能赢得众人的喜欢、获得别人的帮助。因此,从现在开始,我就要在家、在学校注意这一点。在家里,我应该礼让并亲近和友爱我的兄弟姐妹;而在学校,我应该团结同学并多多帮助他们。

三、谨:谨是指我们行为上要谨慎,说话处事要慎重,不可以放逸,要注意应有的礼仪和行为规范。所谓“谨言慎行”,古人认为言多必失,即使是应该说话的时候也要考虑再三,如果说话办事很随便,就会产生不好的结果。行为方面,“谨”这部分的教诲可以培养一个人三方面的能力:第一是自制力,第二是独立生活的能力,第三是做事的能力。学会这三种能力,我们自然也就养成了忍让、克己、吃苦耐劳和善解人意的品格,培养出了坚强的意志力,长大以后才能经受住人生的艰难困苦,才能在逆境中奋起,才能挑重担、成大器。因此,我要从现在做起,从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说话做事要慎重、举止注意礼仪规范,并且要坚持下去,养成好习惯。

四、信:信是指言语上要言而有信,信用是人们立身处世之根本。“信”是会意字,代表人言,也就是说话要算数,说到做到。《论语·为政》:“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没有信用的人,古往今来在人世间是没有多少立身之地的。因为当人人对你说的话、办的事都产生怀疑时,你就无法在人群当中立足。在学校和社会中,假如大家都不信任你,就会离你而去,你就很难发展。所以,信用跟一个人的生命同等重要。因此,说话、做事都要以诚信为原则。“诚,百行之源也”。我曾经也是在妄语这方面犯下了错误,后来我通过学习经典了解到这是错误的。因此,我以后要去避免妄语,这样不仅在社会中有益,还不会滋生恶业。

五、泛爱众:泛爱众就是博爱大众的意思,就是与朋友在一起相处,要讲平等博爱,没有高低贵贱之分。爱人者,人恒爱之。“泛爱众”就是以广泛的爱心对待社会大众。人类生活是以爱心为纽带,没有爱心,人类生活就太痛苦不堪了。这个爱心从哪里来的?这个爱心就是孝心。孝道,正是培养爱心的第一步,一个连父母都不爱的人决不会真心爱他人,所以只有当我们懂得了对父母尽孝道,才能把这份爱心继续向外延伸出来爱一切人。这样由近及远,使我们的爱心和责任感扩大,进而延伸到爱护别人的父母和孩子,再继续扩展到爱护一切万物,包含有形和无形的众生。因此,我在生活中要注意培养这种博爱的精神,广爱一切众生。

六、亲仁:“亲仁”,亲是亲近、学习的意思,亲近那些有道德、有学问、有品德的人,这是讲择师。我们的学习要有进步,一是要有良师,二是要有益友。好老师帮我们指路,把很重要的教诲和知识告诉我们,使我们的人生少走很多弯路;好同学能够彼此互相提携、互相提醒,共同进步。因此,我要向老师和身边的优秀同学认真学习,增长自己的知识,拓展自己的视野,除了向自己班里的优秀同学学习,还要向学校里的优秀生学习,不断提高自己。此外,论语里说,“三人行必有我师”,我要去发现周围同学和朋友的优点,并向他们看齐。

我们时时亲近仁德之人,就能够提升自己的道德学问,“近朱者赤”,我们每天接触的都是善人,我们无形当中德行都会提升。但是“近墨者黑”,假如每天身旁都是品行不端正的人,自己的言语、行为就会变得愈来愈粗俗、低级、下流。只有亲近仁德之人才能增长我们的智慧,所以“亲仁”非常重要。因此,在学校,或是在生活中,如果遇到爱说脏话、喜欢欺负同学、喜欢打架、不认真学习的同学,我要先劝他们改正这些缺点,但是如果他们不改正,我就远离他们,以免受到他们的影响。

七、余力学文:文指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就是除了以上六门主修的课以外,如果还有多余的时间精力,就要好好的学习六艺等其它有益的学问。《弟子规》一共讲了七个方面内容,前六个方面讲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都是让我们努力去落实而提升自己修养品德的,是讲力行这方面,而学文就是要学习圣贤经典,通过学习能帮助我们力行,这样力行就有了正确的方向,所以学文很重要,文不可不学。我以后要在实践前六条后,“有余力,则学文”,学习过程中,首先,我要保持一颗学习的心态,不断的向高目标要求自己;其次,要学会思考,“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通过思考,找到自己在学习中的问题,并且改正;第三,要不断的把知识应用到日常生活和学习当中,用实践再去检验自己的学习,这样要求自己不断进步。

《弟子规》中也有很多经典名句,而且都含有很多道理。下面我把我非常有感受的列举一部分:

入则孝篇:

1.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父母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解释:这句话告诉我们,对于父母的呼唤,做孩子的,应该立刻回应,不要让父母等待。父母要求你做的,你不要偷懒,要勤勉去做。父母教育指导我们的时候,我们要以尊敬的态度倾听。父母责备我们时,我们需要以恭敬的态度认真听取父母的话并立刻改过来。

我的感受:这句话是《弟子规》孝篇里很重要的一句话,很好理解。不过这句话虽然看起来很简单,但要是想做到并不容易。父母做的任何事都是为我们好,所以,我以后应该听从父母的话,按父母说的去做,而且做的时候不拖延,有错误立即改正。要把这句话印在心里,时时刻刻提醒自己身口意都要按这句话所说的去做。愿大家都按这句话来做,相信世界会越来越好。

2.冬则温,夏则凊。晨则省,昏则定。

解释:子女照料父母的时候,冬天要让他们温暖,夏天要让他们清爽凉快。

为人子女,对父母要时时关心、处处留意。二十四孝的黄香,为了让父亲安心睡眠,夏天睡前会帮父亲把床铺扇凉,冬天寒冷时会为父亲温暖被窝,实在值得我们学习。早晨起来要向父母请安问好,下午回家之后,要将今天在外的情形告诉父母,向父母报平安,使老人家放心。

我的感受:父母对我们有养育之大恩,所以我以后要尽自己所能去照顾父母。这些行为虽然是小事,但处处都表现出一个人的那种纯孝之心、知恩报恩的心。

3.出必告,反必面,居有常,业无变

解释:外出离家时,须告诉父母要到哪里去,父母批准了我们才可以去。回家后还要当面禀报父母回来了,让父母安心,这些都是必要的礼貌。平时起居作息(生活习惯)要保持正常有规律,不要任意改变。长大以后,应居有定所、事业专注,切勿荒废、空过一生,让父母为我们担忧。

我的感受:在家里,只要出门就一定会跟父母道别,回家了要说一声“我回来了”。只要外出,就要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什么时间回来,并且一定会在规定时间内到家。

做到“居有常,业无变”,使父母安心,不为我们担心,也是对父母的孝。因此,在父母面前,我们不要去抱怨,少说一些自己的麻烦,不要让父母为我们担心。这些行为都体现出一个孝子心里常常存着父母,因为心里存着父母,所以他必然就“出必告,反必面”。如果心里面把父母忘了,很可能这些细节他也就忽略了。我们要体会到,它主要告诉我们对父母要常常惦记在心,常常有安慰父母、让父母安心的这个意念。

4.事虽小,勿擅为。苟擅为,子道亏。物虽小,勿私藏。苟私藏,亲心伤

解释:纵然是小事,也不要擅自做主而不向父母禀告。如果任性而为,容易出错,也有损为人子女的本分,因此而让父母担心,是不孝的行为。东西即使很小,也不要偷偷私藏起来。否则,一旦被发现,父母一定会非常伤心生气。

我的感受:当我们犯错误时,即使是小事,也要听从父母的批评,了解做事的道理,并在第一时间改正,不能无理取闹,不能任性,更不能哭闹,做任何事情必须讲道理,保证错误不再犯。我在没学弟子规的时候,也曾经犯过这类的错误,现在学习了经典,知道了自己的问题,如果不改错,不听父母的话,甚至一再犯错,也是对父母的不孝。

物品再小,如果没有经过主人同意,就私自把它隐藏起来,那就等于是小偷。这种行为不仅会让父母蒙羞,感到是一种羞耻;而且“偷盗”乃十恶业之一。谚云:“小时偷针,大时偷金。”如不及时制止,发展下去就会对品德造成很大的伤害,这就是我们的行为准则啊!我自己肯定不会偷盗,但见到别人偷盗也要尽力去制止。

5.亲有过,谏使更;怡吾色,柔吾声

解释:即使父母有过失,当子女的应小心劝导改过向善。态度一定要诚恳,声音必须柔和,应做到和颜悦色地把道理讲清楚、讲明白。

我的感受:孝顺并不是一定要对父母百依百顺,人无完人,父母也难免有过错,子女如果对此听之任之、不闻不问,也是一种不孝的表现。作为子女,爱父母,就有劝导帮助父母的责任,而劝导帮助的关键是我们的态度和方式、方法。因此,我们在劝谏时绝对不可板着面孔,一派指责的言语,好似在教训父母一样,这样父母肯定是没有办法接受的。而应当见机行事,以虔敬的心、善巧的言语,这样效果才更好。

而且,我觉得这是一个“有效沟通”的方法,只有和颜悦色的与对方沟通,问题才会解决得更好。同时,对父母说话不能粗声粗气,更不能声色俱厉,那样是对父母的不尊重。家庭的和睦,也需要有和谐的氛围,我要时刻注意和长辈平辈们说话的方式,这样才能一家人和乐融融。

出则悌篇:

1.财物轻,怨何生。言语忍,忿自泯。

解释:与人相处,不斤斤计较财物,怨恨就无从生起。讲话要谨慎,不要说过激、太过伤人的话语,给对方一分尊重,不要逼人太甚,这样自然就不会刺痛对方而产生怨恨。

我的感受:钱财乃身外之物,《道德经》说过:“少则得,多则惑。”平时为了我们的色身,还是需要一定财物的,但够用就可以了,其余的钱可以布施给更需要的众生。所以我不应该贪恋于财物。在与人相处的时候,不要把钱财看的太重,不要小气,我要学会与人分享。而兄弟姐妹之间不因为钱财而起争执,家人之间和睦相处,父母也会安心,会更加开心,这也是对父母的孝。

2.或饮食,或坐走。长者先,幼者后。

解释:生活中饮食、坐卧、行走,应谦虚礼让,长幼有序。年长者优先,年幼者在后。

我的感受:我们的每一位六亲眷属都深深的爱着我们,而在社会中,尊重他人是一种常识,尊重老师,尊重长者,是一种起码的礼仪常识。“融四岁,能让梨”,孔融四岁的时候,和哥哥们一起吃梨,孔融总是拿小的吃。有大人问他为什么这么做。他回答说:“我年龄小,食量小,按道理应该拿小的。”所以,我不能做一个自私自利的人,要把自己的长辈和父母放在心上,为他人着想,并且要尊重我的六亲眷属和其他的人,才会得到别人的尊重。

3.长呼人,即代叫。人不在,己即到。

解释:长辈有事呼叫人时,要替长辈去传唤,如果那人不在,自己应当主动帮忙。

我的感受:这是告诉我们,时时要有一颗为他人着想的心。当我们知道处处尊重长辈,常常有服务于长辈的心,长辈交代我们的事一定是立即去做,而且会把做完的情形向长辈报告,让长辈放心。当别人交代给我们的事情都能从头至尾做好,有始有终,这样我们走到哪里都会受到欢迎,别人看我们也顺眼,自然也就能得到长辈的垂爱和提携。我应该为他人着想,不能只顾自己,要有敢于担当的责任感。

谨篇:

1.对饮食,勿拣择。食适可,勿过则。

解释:日常饮食不挑剔偏食,适可而止,不要过量。

我的感受:我们要珍惜食物:“粒粒皆辛苦。”在寺院里,我们食用斋饭的时候,首先要念诵供养词,用餐后还要求不可剩一粒米。因为这些饭菜有很多是善男信女供养三宝的,且浪费饭菜有损我们的福德。我要保证做到,每餐饭都把自己碗里的饭吃完,不剩饭,不浪费。

2.用人物,须明求。倘不问,即为偷。借人物,及时还。人借物,有勿悭。

解释:借用别人的物品,必须事先请求允许。如果没有征得人家的同意,那就相当于偷窃的行为。用完了要立刻归还;别人借用你的东西,如果有,一定不要吝啬。

我的感受:如果我们随便拿别人的东西来用,当主人找不到时就会生烦恼,很多的争执、冲突就是因为这些小细节没注意到而引起的。还有一些人出于好奇心,经常去翻别人的抽屉、柜子等,看看有些什么东西,这种行为一旦让人知道,将来别人丢东西了,第一个就会想到你。所以,不该我们拿的或用的,连动都不要动,以免招惹没必要的嫌疑,给自己带来没必要的麻烦,我们不要因为这些小事而亏欠了德行。我应在向别人借用东西时,先确定好是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只有在对方同意的情况下,才能使用。

3.执虚器,如执盈。入虚室,如有人。

解释:拿东西时要注意,即使是拿着空的器具,也要像里面装满东西一样小心谨慎,以防跌倒或打破。进入无人的房间,也要像有人在一样,不可以随便。

我的感受:这种专注的精神、细心的行为从小就要养成。这句话用在求学中也非常适用,平时的一言一行要谨慎,防范过失的发生。同时,在没人看到的地方更要懂得尊敬别人、谨慎自己的内心。我应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让“谨”成为习惯。

信篇:

1、凡出言,信为先;诈与妄,奚可焉

解释:开口说话,诚信为先,对自己讲出来的话绝对要放在心上去实践、去履行。答应别人的事情一定要遵守承诺,没有能力做到的事不能随便答应,至于欺骗或花言巧语更不能使用。

我的感受:《十善业道经》中,对于妄语的解释是说话不诚实、吹牛。因此,不诚信,不仅仅不能在社会上立足,而且还会遭来许多恶报。在诚信当中,我认为,承诺的说到做到、不让干的不干、遵守时间、遵守规则等等都是诚信的行为,我要做到不妄语,不积累恶业。

2、见人善,即思齐。纵去远,以渐跻。见人恶,即内省。有则改,无加警。

解释:看见他人的优点善行,就立刻向他看齐,虽然目前还差得很远,只要肯努力就能渐渐赶上。看见他人的缺点或不良行为,心里先反省自己。有就要改正,如果没有就警醒不犯同样的过错。

我的感受:这是很好的自省方法,如果经常这样做,那么我们的优点就会越来越多,而缺点就会越来越少了。《弟子规》里,有很多劝人为善的警句,例如,道人善,即是善;还有善相劝,德皆建,过不规,道两亏。三字经里面第一句也说到,人之初,性本善。有一次,我们一家人去做放生,看到一个小姐姐在捞湖里的鱼,我过去劝她,把那几条小鱼放生掉。这种事情虽然小,但是在日常中行善可以积累福报,而在我们日常中所谓的“顺利”和开心的事,也都是通过前世积累的福报而转变的。我应多学习别人的优点,并尽量减少自己的缺点。

3、唯德学,唯才艺,不如人,当自砺。若衣服,若饮食,不如人,勿生戚。

解释:每一个人都应当重视自己的品德、学问和才能技艺的培养,如果感觉到有不如人的地方,应当自我惕厉,奋发图强,努力赶上。至于外表穿着或者饮食方面不如他人,心里不必难过,更没有必要忧虑自卑。

我的感受:《中庸》上讲:“好学近乎智,力行近乎仁,知耻近乎勇。”我们对德学才艺努力踏实去学习,努力增长自己的智慧;学到之后,关键是要力行,把孝、悌、忠、信、礼、义、廉、耻落实到生活当中。知道自己有过失了,就叫知耻,知耻的人会勇猛改过,才会精进。

而对于物质上的享受够用就好,不论是穿衣、学习用品还是书籍玩具,如果一味追求物质享受,跟人攀比,就会把大部分的时间、精力都花在购物上,而且很多喜欢攀比的人,看到喜欢的款式就买,得到后很快又厌倦了,就这样把有限的时间和精力、辛苦赚来的金钱都用在了这些奢侈、浪费、享受上,就会忘了学习。所以我要向父母和长辈学习勤俭的美德,不攀比,把更多的时间用在学习上,让自己的内在不断强大。

泛爱众篇:

1.人有短,切莫揭。人有私,切莫说。

解释:别人有缺点,不要去揭穿,对于他人的隐私,切忌去张扬。

我的感受:这样做可以维护他人的自尊心,也可以巩固我们的人际关系。每个人都有自尊,我们自己不想自尊、面子受到侮辱,那我们也不能够这样对待别人。如果把别人的短处、隐私揭露出来,这样做就跟人家结怨了,自己也把德行败坏了。我以后应该不去故意透露别人的短处,这样我的朋友会越来越多。

2.道人善,即是善。人知之,愈思勉。

解释:赞美他人的善行就是行善,当对方听到你的称赞之后,必定会更加勉励行善,进一步把善行提升。

我的感受:《普贤十大愿王》中有一愿是随喜赞叹,讲的就是赞美别人善行的功德。如果是其他人也同时听到你的赞叹,他们也会效法这个善人,所以对所有的人都是好事。因此,能够常常称赞他人的优点、长处、善行,这本身就是行善,这是对大众的勉励,希望大众见贤思齐。因为“一切众生皆有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着,不能证得。”称赞众生的功德就是在称赞如来,我以后应多多称扬别人的善事。

3.扬人恶,即是恶。疾之甚,祸且作。

解释:到处宣扬他人的过失或缺点,这是十分恶的一件事,这是十分大的过失。如果指责批评太过分了,还会给自己招来灾祸。

我的感受:古人讲:“口为祸福之门。”《十善业道经》有一善是不恶口。常常讲人家的过失、张扬人家恶事的这种行为,最开始可能是因为一念私心,要把别人贬低、打倒,久而久之习惯了,动不动就说人家的过失,可能说的时候就在谈笑之间,自己都没有觉察到是在造恶,就跟很多人结了怨,最后等恶报来时,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愿大家“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

亲仁篇:

1.果仁者,人多畏。言不讳,色不媚。

解释:如果有一位仁德的人出现,大家自然敬畏他,因为他说话公正无私,没有隐瞒,又不讨好他人,所以大家才会起敬畏之心。

我的感受:仁者心地清净,与人无争,于世无求,所以他就不会有巴结人的念头,他所说的都是利益大众的话。利益大众的话不一定是好听话,所以一般人跟仁者在一起都觉得很难相处,对仁者也就敬而远之了。古人讲:“忠言逆耳利于行。”真正忠言可能不是好听的,但是听了之后能够接受、照做就有好处,因此我们要知道,别人不敢亲近仁者,他就不能提升,我要多亲近仁者,要接受这些仁者对我们的教导和批评,这样我的品德智慧才能更快提升。

2.能亲仁,无限好。德日进,过日少。不亲仁,无限害。小人进,百事坏。

解释:能够亲近仁德之人,向他学习,就会得到无限的好处,因为他会使我们的道德学问一天天地进步,过失就会逐渐地减少。不肯亲近仁人君子与圣贤教育,就会有无穷的祸害。因为小人会趁虚而入,跑来亲近我们,日积月累,我们的言行举止就会受到不良的影响,事情就会弄得一败涂地,最后导致整个人生的失败。

我的感受:想要学业、道业有所成就,我就应该有“三人行必有我师”的心态,多去观察、学习别人的长处,并作为己用。同时,一旦找到了自己由衷佩服的老师,就要用至诚恭敬的心去依教奉行,所谓“一分诚敬得一分利益,十分诚敬得十分利益”,恭敬心才能够受教。我要多多向他人学习,这样才能全面发展。

余力学文篇:

1.不力行,但学文。长浮华,成何人。但力行,不学文。任己见,昧理真。

解释:不能身体力行孝、悌、谨、信、泛爱众、亲仁这些本分,一味死读书,纵然有些知识,也只是增长自己浮华不实的习气,怎能成为一个真正有用的人呢?如此读书又有何用?但如果只是一味地做,而不去学习圣贤教诲,那就会变得自以为是,执著自己的见解,违背了真理,这也是不对的。

我的感受:“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我要做到不仅要学会思考、学会计划,还要按照正确的计划去做并去求证。

2.列典籍,有定处。读看毕,还原处。

解释:书籍课本应分类,排列整齐,放在固定的位置,读诵完毕须归还原处。

我的感受:这也是一个必不可少的良好习惯。无论我们用了什么东西,用完之后,要记得随手放回原位,这样不论是下次使用还是别人使用,都知道去哪里找,节省时间,提高效率。这样做事情便会有始有终,有条不紊。我要爱护自己的书籍和文具用品,在把东西拿出来使用后,立刻放回原位摆放整齐。

3.勿自暴,勿自弃。圣与贤,可驯致。

解释:遇到困难或挫折的时候,不要自暴自弃,也不必愤世嫉俗,看什么都不顺眼,应该发愤向上努力学习,圣贤境界虽高,循序渐进,也是可以达到的。

我的感受:这是《弟子规》的最后一句话,但也是十分重要的一句话,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时候都不要自暴自弃,只要乐观,很多事都能被改变。人对自己要有信心,李白说过“天生我材必有用”。人一生首先要立定志向,“学贵立志”,有了目标、方向,再通过精进不懈地努力,成圣成贤不是遥不可及的事,只要有心,终有成就的一天。我以后遇到挫折时,要用积极的心态去解决,不忘初心,坚定自己的信念,并设立目标,永不放弃。

《弟子规》根据《论语》等经典编写而成,是儒学入门必学的一本经典,可以帮助我们接受伦理道德教育,养成有德有才之人。我们可以把《弟子规》当作七节课程,六节主课和一节副课。开头的《总序》是这七节课的大纲,也是这七节课的题目。六节主课就是《弟子规》中的“孝”,“悌”,“谨”,“信”,“泛爱众”和“亲仁”。这是我们必修的;而“余力学文”这门副课,则是需要在学好前六节主课的前提下,再去学习的。

《弟子规》文章并不长,总共是三百六十句,每一句三个字,所以很容易念。这部书总共是一千零八十个字,确实是每个人都应该熟读背诵。熟读背诵以后,关键要在生活当中时时提起,要落实到我们自己的生活行为当中,这才能够有受用

篇5:《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

这个寒假我读了一些课外书,我最感兴趣的是《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是讲中国古代的某一时期中国分为了魏、蜀、吴三国。这三个国家里本来的是蜀国,因为蜀国里大将最多。可是后来蜀国里的大将都老了,不能战斗了,而且他们的皇帝刘备也病死了,把蜀国留给了他的儿子刘禅去管理。可是刘禅管理不好国家,所以就被魏国消灭了。后来刘禅到了魏国,被曹丕养着,而且忘了他的家乡蜀国。过了几年,魏国又把东吴给消灭了。这样三国就成了一个国家。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明白了一个道理:不能像刘禅那样贪图享乐,不治理国家。

篇6:《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

《三国演义》这本书讲的是东汉末年魏、蜀、吴三国的历史战争故事。这里面比较大的战争有赤壁之战、官渡之战、彝凌之战、六出祁山。双方的战略、战术安排、力量的对比、地位的转化,书里都写得清清楚楚、井井有条。智谋惊人的诸葛亮、勇武过人的赵云、义气深重的关羽、爽直粗豪的张飞、仁义爱民的刘备

奸诈阴险的曹操、老谋深算的司马懿、才高量窄的周瑜、诚恳忠厚的鲁肃……他们的所作所为都让我们难以忘怀。

篇7:《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精选

读完三国演义,心中激动不已,对于书中每个角色都充满好奇,于是又去查寻了许多相关书籍,之后了解到书中每个着名人物都有其特点、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一足智多谋、稳重沉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一猜疑心重、为人机警又有谋略,奸雄且多疑。周瑜─擅长于用兵、聪明绝顶,自视甚高。

我喜欢书中孔明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这种充满智慧的作战方式,实在令人激赏,也让我们学习到遇到紧急事件之时,不可惊慌,冷静的用智慧去思考,明辨是非、凡事三思而行、秉持忠义之心帮助刘邦打天下,奠定了蜀国日后大业。并于出师表一文中,道尽了他的一片忠心,是三国演义一书中让我非常感动之处。

篇8:《三国演义》关于读后感100字

《三国演义》是古代历史小说中成就最高影响最大的'一本书,他广泛流传,深受人们喜爱。在《三国演义》中人物描写栩栩如生:曹操阴险毒辣,关羽义薄云天,赵云一身是胆,诸葛亮神机妙算,张飞粗中有细,黄忠宝刀未老等等。诸葛亮“空城计”“七擒孟获”关于“温酒斩华雄”“过五关斩六将”赵云“单骑救幼主”也是家喻户晓、流传极广的著名篇章。

四大名著之一的三国演义,把我们带回了古代紧张激烈惊心动魄的的历史战场,令人回味无穷。我在这里向大家介绍这本书,希望大家能够去阅读。从这本历史小说中得到启示。

篇9:《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精选

三国演义里面刻画了一个个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刘备的善良仁厚,急性子暴脾气的张飞、英勇善战的赵云、还有那个被称为:“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的曹操。最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的是深谋远虑,扭转乾坤,呼风唤雨、神机妙算、料事如神的诸葛亮啦!草船借箭,三气周瑜,借东风赤壁之战七擒孟获……一个连一个的故事让我有点热血沸腾,好像自己随着战鼓加入了他们的战争中,我自己问自己,如果我要在三国时代我会是谁?孙尚香?小乔?貂蝉……哈哈,这是一种猜测而已,生活在这个现代文明的年代里人们不可能回古代的啦!

篇10:《三国演义》关于读后感100字

读了《三国演义》这本书,我知道了许多故事,如:“火烧赤壁”“三顾茅庐”“桃园三结义”“草船借箭”······还知道了许多人物,比如:刘备、关羽、张飞、周瑜、马超、曹操与他的儿子们等等人物。三顾茅庐说的是刘备三兄弟三次去卧龙诸葛家邀请出山,最后成功了的故事。桃园三结义说的是刘关张在一家酒家里相遇,然后觉得很有缘,一定能成就正业,就去桃园里结拜兄弟了。草船借箭是诸葛亮用船,船上有草把子和青布幔子,用来收集箭的,还要擂鼓呐喊,让弓弩手出来射箭,才能收集十万支箭。

三国演义让我学到了不能骄傲,要研究好战术才可以成功。

篇11:《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

读完三国演义,心中激动不已,对于书中每个角色都充满好奇,于是又去查寻了许多相关书籍,之后了解到书中每个着名人物都有其特点、其中我最印象深刻的人物是孔明、曹操、周瑜,孔明一足智多谋、稳重沉着,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曹操一猜疑心重、为人机警又有谋略,奸雄且多疑。周瑜─擅长于用兵、聪明绝顶,自视甚高。

我喜欢书中孔明的草船借箭、火烧赤壁。这种充满智慧的作战方式,实在令人激赏,也让我们学习到遇到紧急事件之时,不可惊慌,冷静的用智慧去思考,明辨是非、凡事三思而行。

篇12:《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精选

《三国演义》讲的是军事策略,讲的是如何统治自己的国家,一个国家,最需要的就是忠臣,一个臣民,就算有多大的本事,只要他不忠,也不会有利于自己的国家。就像人们所说的“一次不忠,百次不用”一个能为自己主公、国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人,就算不一定会给国家带来繁荣强盛。但也不会对自己国家不利。

读了这本名著,我得到了很大的启示,受到了很大的启迪。我要学习诸葛亮的“机智冷静”学习刘备的“谦虚”学习鲁肃的“忠厚”,在以后的学习中,我一定会做得更好!

篇13:《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精选

《三国演义》写了三个国家的兴衰史,从桃园三结义至三国归晋,共经历了五大时期,便是黄巾之乱、董卓之乱、群雄割据、三分天下和天下归晋。

这本书刻画了两百多个人物形象,如勇猛的张飞,纳贤的刘备、忠厚的鲁肃。其中我最佩服的是重义的关羽。

关羽,一个红脸,大胡子,丹凤眼、卧蚕眉的大将军。他千里走单骑、过五关斩六将、古城斩蔡阳,后来又在华容道义释曹操,实在有情有义。

篇14:《三国演义》关于读后感100字

东汉末年分三国,战火连天不休.......

三国时期是我国重要的大分裂、大动荡的时期。献帝软弱无能,董卓、曹操先后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见落后是要被挨揍的。但是,也就是这个战火纷飞的时代,让我们看到了许多帝王的争斗,忠义与背叛,仁德与残暴,谋士的见招拆招。

战争中,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敌人。我不觉感叹人性复杂。但也因此上演一幕幕好戏:三气周瑜、草船借箭、七擒孟获、空城计、苦肉计。(虽然大部分为艺术幻想)读三国的时候,不仅拍案叫绝,真可谓快慰人心。

篇15: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

读完《三国演义》这本书,我对诸葛亮、曹操、孙权、刘备、关羽、张飞、赵云,马超等一些人物印象深刻。关羽,字云长,死的时候只有58岁,立过战功:过五关斩六将,水淹七军,劈颜良,斩文丑,温酒斩华雄等战功,应为,失去了荆州,连自己的命都没了,我们以后做事千万别大意。

张飞,字翼德,死的时侯只有55岁,立过战功:智擒严颜等,性格太暴躁,就是因为这个性格,才死的,所以每个人的性格不要太暴躁。

赵云,字子龙,死的时侯只有60岁,性格很讲义气,当年在长板桥七进七出,杀了2名魏国大将,因为得了重病死了。虽然这只是小说,但我会记住这段永恒的经典。

三国演义读后感5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300字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小学优秀作文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700字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4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450字

《三国演义》450字读后感精选

日记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

三国演义10000字读后感
《三国演义10000字读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三国演义10000字读后感(共15篇)】相关文章: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400字2023-01-23

三国演义读后感400字2023-08-11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初中2023-11-28

《三国演义》800字读后感2022-10-07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作文600字2022-07-16

三国演义读后感100字2022-05-06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精选2022-08-15

三国演义读后感600字2022-05-04

三国演义读后感【800字】2023-05-12

三国演义读后感诸葛亮800字作文2023-05-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