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

时间:2024-02-23 07:17:22 读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通用20篇)由网友“hzp0719”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后的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

篇1: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

我读了《三国演义》里面最精彩的地方空城计,我对诸葛亮的神机妙算不禁感到钦佩。

司马懿领十五万大军向西城杀来,眼看就要到了.当时,诸葛亮只有两千多人.听说司马懿带来了十五万大军,蜀兵吓得战战兢兢.诸葛亮冷静地吩咐士兵把城上的旗拔掉,各守岗位,不许大声说话,不许随便走动.接着又说:“把四周的城门打开,守们的士兵都要装成老百姓,打扫街道。全部安排好了,诸葛亮穿戴整齐,摇者羽扇登上城楼.然后让童子点上香,抬来一张琴,自己悠闲地弹起琴.司马懿率领大军来到城下,见眼前的情景,想:诸葛亮一生谨慎,从不冒险.现在他大开城门,一副若无其事的样子,其中必定有诈,他的城中定有埋伏,我才不上当呢.于是司马懿立刻下令撤退.大家看到司马懿撤退,问:”司马懿为什么不战而退呢?“诸葛亮说:”他知道我这个人一向小心谨慎,从不冒险,见城上城下这样的情形,怕有伏兵,所以退兵.我并不想冒险,实在是迫不得已呀."

读了空城计的故事,我知道了我们一定要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

空城计读后感3

我今天读了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

主要讲了:诸葛亮到西城搬粮食,士兵说司马懿率军向西城杀来。现在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名士兵,身边没有大将,只有几个文官,文官听到消息非常害怕,但诸葛亮很镇定,他让士兵装扮百姓在城门口扫地,自己在城上悠闲自得的弹琴。司马懿来了,看这里非常平静,怕有伏兵就撤退了。

我觉得诸葛亮非常聪明,遇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他可以不用兵,让敌人撤退。

我们身边也有非常聪明的人,比如我,我遇事冷静,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玩沙包,我们玩的很开心,但是有一个同学把沙包扔到了树杈上,大家纷纷想办法解决,有的同学跳起来去拿,但个头太低够不到,有的东西拿东西扔,但目标不好锁定。但是我找了一根木棍,把沙包打了下来,他们都夸我太聪明。虽然这样,但是我不会骄傲的,还得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

诸葛亮聪明,遇事沉着冷静,应对自如,我也要向诸葛亮学习,做一个沉着冷静的人。

篇2: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

我今天看了空城计,主要是讲在春秋战国时期,诸葛亮的兵力不敌司马懿撤退,司马懿一路追杀诸葛亮,诸葛亮急中生智,诸葛亮利用司马懿生性多疑的特点演了一出空城计,他叫几个士兵打开城门,在门口扫地,诸葛亮在城上弹奏曲子,司马懿看到以后怀疑里面有伏兵,不敢贸然进去,最后司马懿终于退兵了,诸葛亮有逃过了司马懿的追杀。空城计,是一种被动的作战行为,当那些实力空虚,因遭受意外压力被迫走头无路的一方,采用此计的目的是,企图蒙混过关或避免遭受更大的损失,空城计的奇巧之处在与:要善于正确及时地把握对方的战略,背景,心理状态等,因时,因地,因人地以奇异的谋略解除自己的危机,诸葛亮之所以能让司马懿退兵,就是诸葛亮能准确地揣摸到司马懿谨慎,多疑而心虚的心理状态,而诸葛亮独出心载,奇异的思维方式,使他成功地化解了一时的危局。同时空城计还是一种心理战。在已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虚者虚知。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

在实际战略中,风险往往与机遇,利益和成功共存,不入虎穴,焉得虎子。

篇3:空城计读后感

人总是活到老学到老,可见读书对于我们每个人来说都是不可或缺的事情,读书可以增加谈吐的质量和深度,知识就像呼吸一样,吐纳之间方能见人的气质和涵养,所以那里有好的读后感范文供我们参考呢?您还可访问读后感大全网专题,以获得更多方面的读后感范文。

诸葛亮派马谡伐魏,结果大败,只好带着一两千老弱残兵逃到一个小城。那里易攻难守,司马懿带着几十万大军追来,到城门口时,见城门四开,几个兵士化妆的老百姓在城门口扫地,高高的城墙内,诸葛亮在弹琴。司马懿想了想说,“里面一定有伏兵。”说完便退兵了。

原来,诸葛亮知道自己的一些老弱残兵打不过司马懿,便让士兵打扮成老百姓,而自己弹琴,没有弹错,说明不紧张,就代表里面有伏兵。再加上城门四开,司马懿更怀疑了,怕打不过伏兵,只好退兵了。

马谡是军师诸葛亮的学生,诸葛亮很信任他,可是马谡后来却骄傲了,军师的忠言,王平的劝阻他听不进去,结果大败,诸葛亮流着眼泪把他斩了,看到这儿时,我看得出诸葛亮的心情十分复杂,痛惜、不舍、恨铁不成钢等情愫交织在一起。想一想每一个人都不容易。

司马懿和曹操有很多相似点,比如多疑,曹操曾经怕有人杀他,制造出梦中杀人的论语,马腾送来的酥,他让下人们先吃,自己再吃,既做了好事,又能试出有没有毒。司马懿和诸葛亮是死对头,打的仗总不分胜负,最后天助魏不助蜀,司马家族先后把蜀和吴灭亡了,统一了天下,我喜欢司马懿的聪明,但我不喜欢他藏着、掖着的性格。就连曹操也看出他的城府太深,所以曹丕名义上把静姝给了他,其实是监视他,结果聪明的司马懿还是看出了这一点,借着生孩子神不知鬼不觉把静姝给杀了,尽管司马懿不想要这双眼睛,可既然成了自己的夫人,有了俩人的孩子,其中还是有感情的,没必要非得剥夺了人的生的权利,我还是觉得司马懿有点狠。

篇4:空城计读后感

我喜欢看神话般的《西游记》,精彩而优势哭哭啼啼《红楼梦》,但我更喜欢看《三国演义》,我相信《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的,什么桃园三结义还有黄巾起义等等有趣而惊心动魄的故事,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故事就是《空城计》。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带领十万大兵要来攻打他带领的大兵,但是他却让20个士兵们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让这些士兵们打开城门在城门前扫地,把旗帜全拿走,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坐在城楼上,不紧不慢的弹起琴,司马懿见状,以为有埋伏就命令军营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十分吃惊,难道诸葛亮用几个小兵就可以赶走老谋深算而且还带着十万大兵的司马懿?不是,诸葛亮是用自己的智慧来打败敌人,不是死博硬拼,不是现出自己的生命来打败敌人,就算有十万大军,没有智慧和和策略。策划,你有十万百万大军你叶赢不了有智慧有策略和策划的小军营,诸葛亮就是深读书和勤奋好学才会这么伟大这么有智慧,如果你深读好书,学到智慧才能赢,你要学会笨鸟先飞,要超前学习才能赢,才能超过别人!

篇5:《空城计》读后感

我喜欢看神话般的《西游记》,哭哭啼啼的《红楼梦》,但我更喜欢看《三国演义》,我相信《三国演义》这本书是每个同学都知道的,什么桃园三结义还有黄巾起义等等有趣而惊心动魄的故事,最让我感到受益匪浅的故事就是《空城计》。

这个故事是这样的.:一天,诸葛亮得知司马懿带领十万大兵要来攻打他带领的大兵,但是他却让20个士兵们穿上老百姓的衣服,让这些士兵们打开城门在城门前扫地,把旗帜全拿走,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坐在城楼上,不紧不慢的弹起琴,司马懿见状,以为有埋伏就命令军队撤走了。

读了这个故事让我十分吃惊,难道诸葛亮用几个小兵就可以赶走老谋深算而且还带着十万大兵的司马懿?不是,诸葛亮是用自己的智慧来打败敌人,不是死博硬拼,不是现出自己的生命来打败敌人,就算有十万大军,没有智慧和和策略。策划,你有十万百万大军你叶赢不了有智慧有策略和策划的小军队,诸葛亮就是深读书和勤奋好学才会这么伟大这么有智慧,深读好书,学到智慧才能赢,你要学会笨鸟先飞,要超前学习才能赢,才能超过别人!

篇6:《空城计》读后感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吧。今天我也给大家讲讲。

司马懿占领街亭之后,立刻率领十五万丈大军直奔蜀军的囤粮基地西城。诸葛亮得到消息,带领几千士兵运粮草。忽然士兵飞马来报,魏军已经临近西城。可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多个运粮兵。

诸葛亮也明白,自己这点人马是根本战不过魏军。但他知道,司马懿一向多疑,于是决定冒险用计谋迷惑魏军。

他让士兵门把旌旗收起,各自守在城墙的`哨位上,并打开四面城门。门口派了二十来个士兵扮成老百姓的样子,清扫街道,自己身披鹤氅,头戴纶巾,由两个小童相陪,坐在盛楼上弹起古琴。

司马懿来到西城门前一看,大吃一惊,城门大开,门口就只有几个百姓在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弹着琴。他听到调子一点都不乱,心想:诸葛亮一身做事谨慎,绝不会冒险。他一定在城中设下埋伏,于是马上令军队撤退。

后来,诸葛亮设的“空城计”成了千古美谈。

诸葛亮真是一个在大敌当前,头脑还十分冷静,有勇有谋的大智者。可这几天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也同样足智多谋,每次都弄得灰太狼夹着尾巴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们大家伙也被逗得开怀大笑。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聪明的人。

篇7:空城计读后感

合上泛黄的书页,我静静凝神思考,望着窗外的春藤叶,聆听到了时光的'旋律。恍惚中我仿佛回到了18前,那个英雄辈起的时代,那个魏蜀吴三足鼎立时期,《三国演义》心中的一幕幕在眼前展开

我最惊羡于孔明的智慧,从耳熟能详的《草船借箭》到《三气周瑜》,无不体现着他过人的才智和随机应变机巧。其中《空城计》也是一个最能呈现他神机妙算、机智绝纶的精妙 篇章。正如杜甫诗云:伯仲之间见伊吕,指挥若定失萧曹。

《空城计》内容讲的是司马懿带领魏军前来攻打,而孔明身边却只有屈指可数的几位文官,他们进退两难,硬拼吧,却势单力薄;弃城而逃吧,很快会被追上。

于是,孔明心生一计,他独自在城楼上淡定自若,焚香抚琴,两个书童各手持宝剑和拂尘侍立左右,安排文官们分头扮作百姓在地头洒扫,就这样制造了空城的假象,迷惑了司马懿的双眼。

事后众皆惊服曰:丞相之机,神鬼莫测。若某等之见,必弃城而走矣。

我经常思考,他为什么能够迷惑司马懿,成功脱险呢?一番深入思考后,我明白了他之所以成功的因素有三:第一是他沉着冷静,机智勇敢;第二是他知己知彼,深知进退两难;第三是他巧识人心,了解司马懿的个性多疑。就是这三点,造就了瑶琴三尺胜雄师,诸葛西城退敌时的壮举。

在生活中,我们也要像孔明那样,遇事沉着冷静,随机应变,巧识人心,才能把握更多的机会,这样才能像他一样创造出成就辉煌!

沉着冷静,足智多谋,巧识人心,机智勇敢,正是这些成就了蜀国一代贤相诸葛孔明!千载谁堪伯仲间!

这正是:

心悬八阵图,初对策,再出师,共仰神明传将略。

目击三分鼎,东联吴,北拒曹,常怀谨慎励臣躬。

观三国烽烟,闪现出一个千年青史留名的传奇人物。思索中在《三国演义》里,我们发现了另一个诸葛亮。

篇8:空城计读后感

我今天读了三国演义里的空城计。

主要讲了:诸葛亮到西城搬粮食,士兵说司马懿率军向西城杀来。现在诸葛亮只有二千五百名士兵,身边没有大将,只有几个文官,文官听到消息非常害怕,但诸葛亮很镇定,他让士兵装扮百姓在城门口扫地,自己在城上悠闲自得的弹琴。司马懿来了,看这里非常平静,怕有伏兵就撤退了。

我觉得诸葛亮非常聪明,遇事沉着冷静,不慌不忙,他可以不用兵,让敌人撤退。

我们身边也有非常聪明的人,比如我,我遇事冷静,有一次,我和同学一起玩沙包,我们玩的很开心,但是有一个同学把沙包扔到了树杈上,大家纷纷想办法解决,有的同学跳起来去拿,但个头太低够不到,有的东西拿东西扔,但目标不好锁定。但是我找了一根木棍,把沙包打了下来,他们都夸我太聪明。虽然这样,但是我不会骄傲的,还得继续保持这样的状态。

诸葛亮聪明,遇事沉着冷静,应对自如,我也要向诸葛亮学习,做一个沉着冷静的人。三国演义读后感《三国演义》读后感读三国演义有感800字

篇9: 空城计读后感

我看了《三国演义》中的”空城计“这一节,让我感触很深。

《空城计》讲孔明出兵北伐,破了曹真,正要从祁山进取渭水,忽然接到探报:巍主派司马懿为平西都督,领兵二十万向祁山杀来。孔明惊道:”司马懿领兵,一定能夺取街亭,若断我粮道如何是好?“

孔明召集众将商议道:”街亭虽小却是咽喉要地,万一失守,就坏了大事。哪一位敢去把守?“话声刚落,帐下有人应声道:”马谡愿去。“

结果马谡去把守却拒绝诸葛亮的指引,死拼硬打。竟导致街亭失守。魏军直抵西城。孔明仓促应敌,叫两个童儿捧着古琴香炉,跟他走上城楼,安安静静地弹起琴来。魏军忽听得一阵琴声,抬头望去,弹琴的正是蜀军统帅诸葛亮,魏兵更是惊疑。司马懿看到后疑惑不解,但又怕是诸葛亮什么计谋,便仓惶率军撤退。孔明便智退了司马懿大军。

事后,孔明维持军纪,挥泪斩了马谡……

通篇读下来,我非常佩服”卧龙“――诸葛亮,同时,也很为马谡的鲁莽、有勇无谋,不仅失守阵地而且丧命感到叹息、伤感。更是钦佩诸葛亮的足智多谋,用智慧击退了司马懿大军。真是神人!我们都应该学习他用智慧取胜。

篇10: 《空城计》读后感

假期里,我看了一本书――《三国演义》,其中一篇空城计令我十分震惊。

南方安定之后,诸葛亮终于可以开始伐魏大业了。几场战役打下来,蜀军胜多败少,形势乐观。魏国大惊,赶紧起用司马懿。诸葛亮知道他一定会攻占街亭,可街亭还是失守了。当十五万大军逼近时,诸葛亮急中生智,让仅有两千五百名士兵听从他的安排:收起军旗,退回大营,打开城门。他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令童子点上香炉,抱来古琴,神情自若的抚起琴来。最后他只用了一把琴、一炷香就吓退了司马懿的十五万大军。

读完这个故事,让我不得不佩服诸葛亮的`聪明与勇气。他不用一兵一卒就吓退了对方的十五万大军,就是因为他知道司马懿的生性多疑,而对方也知道诸葛亮是个办事谨慎的人,诸葛亮就利用了对方的这种心理,打开城门,吓退敌人轻松获胜。

空城计的故事让我明白:危难时刻,不能急噪,要冷静思考。分析别人的同时也要了解自己,利用别人的心理,依靠聪明才智,知己知彼才能百战百胜。

篇11:空城计读后感

《空城计》想必你并不陌生,比较近几天,我读了这个故事,受到了很大的启发,那就是遇事临危不乱。

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诸葛亮,讲述了三国时期,魏国将军司马懿率5000万精兵攻打西城。面对这庞大的军队,诸葛亮镇定自若,只是让老百姓呆在家中,自己沉着冷静地在城楼上弹琴,巧妙运用空城计,赶走了生信多疑的魏军。

故事中,诸葛亮面对如此庞大的军队,没有一丝恐慌。凭那沉着镇定,机智过人的胆识,比较终赶走了敌人,令人不得不拍手叫好。我还领悟到了: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不要太过惧怕,沉着镇定地去面对它,消灭恐惧的比较好办法就是临危不乱,用坚定的意志去想办法化解它。

在生活中,我却和诸葛亮先生恰恰相反。经常在考试中遇到难题时,慌慌张张道:“啊!这怎么写?这也太难了吧!”害怕耽误时间,不经过好好思考,糊里糊涂就下答案。其实,你只要冷静下来,根据老师教我们的答题方法,找出问题的关键词、关键句,不要被问题的复杂性所迷惑了,紧接着,题目就迎刃而解了。办法总是比困难多的,处理问题要沉着镇定。

正所谓:泰山压顶而面不改色。我一定要做一个遇事镇定的人。

篇12:空城计读后感

诸葛亮草船借箭,祭东风,三气周公瑾……已使我佩服得五体投地,读了《空城计》这个故事,我对诸葛亮更加佩服了。

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朝西城进攻,诸葛亮驻守西城,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和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诸葛亮临危不乱,镇定自若,摆下空城计,把司马懿的大军吓得狼狈逃窜。当我读到“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朝西城这边蜂拥而来。这时诸葛亮身边无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的五千兵马,已分一半去搬粮草,只剩二千五百兵马留在城中……”时,我就想:这下诸葛亮该怎么办?他神机妙算,一定会有办法的。

读到“传令下去,藏起所有的旗帜,禁止人们出入及大声说话,每个城门上安排二十个兵士装扮成老百姓,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纶巾,带领两个童子坐在城楼上焚香弹琴”时,我想:诸葛亮要干什么,是要送死吗?读到:“司马懿说:‘诸葛亮平生谨慎,从不冒险,如今大开城门,必有埋伏。我如果进兵,就要中他的计策’……”时,我想:诸葛亮知己知彼,充分了解’的个性,算到司马懿一定会怀疑上当受骗,司马懿这么宝贵的一次机会就这样白白浪费了,

真可惜呀!诸葛亮用一座空城、一把琴、廖廖二千五百人,就退去司马懿十五万大军,让我更

佩服诸葛亮了。

篇13:空城计读后感

时间是宝贵的,如果将别人玩耍的一分一秒利用起来――读书。那么恭喜你,你会成为“成功而快乐的读书人”!

今天,抓紧的我在学校里完成了一部分作业,回家来不但轻松多了,而且还有时间来读课外书――《三国演义》。我读的是《三国演义》中的《孔明智退司马懿》。读完以后,我对孔明的智慧佩服得五体投地。

主要描写了诸葛亮派兵去运粮草,可是没过多久就传来了司马懿大军前来攻打的消息,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冷静的诸葛亮用空城计,使司马懿退兵的故事。

面对大军压境、城内没有守军的危急形势,诸葛亮表现得十分镇定,用悠闲的琴声迷惑了多疑的司马懿,不费一兵一卒,阻挡了敌军。其次诸葛亮的空城计十分有效,真真假假,假假真真,迷的司马懿晕头转向,不只是退还是攻。如果诸葛亮没有冷静,和其他文官一样慌张,那后果将会怎样呢?结果会是:诸葛亮被杀害,城池失守,国家不久就会灭亡。可见得,在关键时候,冷静是多么重要啊!

假如你在碰到困难时,不要慌张,要冷静思考,才会可能渡过危机,如果慌张,往往就会一败涂地。例如一个人碰到了熊,慌张逃跑可能难逃熊口,如果冷静下心来想一想,熊是不吃死人的,最明智的'人马上会选择装死,才能保住自己的性命。

《三国演义》里那一个个看似平常的战争里,其实里面却蕴含着许多道理,往往也是我们生活中的“指南针”。

篇14:《空城计》读后感

今天我读了《空城计》这篇文章,知道了文章的主要人物有遇事沉着冷静,从容应对,思虑周详的诸葛亮和生性多疑,用兵谨慎的司马懿。

《空城计》讲的是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率领十几万大军攻打蜀国。在一次战斗中,蜀军兵力薄弱,诸葛亮只好想出一个办法――空城计。他打开城门,坐在城楼上悠闲地弹琴。最终,吓退了多疑的司马懿,挽救了一次危机。

读完《空城计》后,我查了资料,了解了“空城计”出自明朝罗贯中的《三国演义》第95回。我还知道了“空城计”的具体意思――是指在危急处境下掩饰空虚,骗过对方的高明策略,比喻掩盖自己力量的不足,以使对方迷惑或后退。原文是“如魏兵到时,不可擅动,吾自有作文计。孔明乃披鹤氅,带纶巾,手摇羽扇,领二小童,携琴一张,于城上敌楼前凭栏而坐,焚香操琴高声昂曲。”

这篇文章中的好词好句也有很多,读了让我受益匪浅。如“以卵击石”,我通过联系上下文,知道了词语中“卵”就是比喻兵力薄弱的蜀国,“石”就是兵力强大的魏国。“这时就听得城楼上传来的琴声,由舒缓渐渐变得仓促起来,仿佛暴风雨就要来临一般。”这个句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由舒缓渐渐变得急促的琴声比喻成了暴风雨,可以表现出当时司马懿的不知所措,使我仿佛身临其境。文中还有许多像这样的词语,耐人寻味。

这篇文章告诉我,遇到事情不能慌张,只有从容应对,临危不乱,才能获得最终的成功。

篇15:空城计读后感

《空城计》主要讲评了诸葛亮自失了街亭在这以后,准备离开西城县。司徒懿带领十万兵马,气焰汹汹地向县城迫临。诸葛亮此时手底下只有两千多枯木朽株,可是诸葛亮大义凛然,眼看魏军正向县城蜂拥而来,他却叫人民代表大会开城门,在门旁安置了二十来个军人扮作百姓扫街,而后他自个儿衣冠楚楚地在城楼上燃香弹琴。司徒懿的部队赶赴城门下,只见城门大开,老百姓只管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旁若无人、烟卷儿袅袅,琴声悠悠。司徒懿深知诸葛亮做事小他确定地认为必有重兵埋伏,于是马上就把所有兵马撤走了。

这个故事奉告我们:碰到困难务必不要动作忙乱,假如那是诸葛亮有一丝急忙,琴声出了问题,司徒懿就肯定会清楚这是诸葛亮慌了,便带兵杀进城里,这是诸葛亮也生命保不住了。所以我们要真真假假。

篇16:空城计读后感

三国演义这本书是一本很好的书,也是中国的四大名著之一,这本书主要讲的是三国期间魏.蜀.吴三国之间发生的故事,其中有人物张飞.关羽.刘备.诸葛亮.孙权.赵子龙,等形象被作者写的生机勃勃,其中还有好多有趣的故事比如火烧赤壁.空城计等等,我看的这篇文章就是空城计。

空城计中讲的`是司马懿带领十五万大军攻打孔明所在的城池,可是孔明的身边只有一班文官和2500军在城中,另2500的军事已经去运粮草去了城中文官惊慌失色,这是孔明先生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叫诸军各守城铺,大开四门没门都有20军士扮作百姓,打扫街道,孔明坐在城楼上弹琴,司马懿心事多谋,一见这阵势就开始起了怀疑,最终还是退了兵。

孔明的计谋成功了,他本知司马懿心事多疑,就用这一点,让司马懿开始怀疑城中有埋伏,最终退了兵,我的感受是做什么事都得了解对方的习惯,有一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只有这样才有百战百胜的可能。

篇17:关于《空城计》读后感

书能带给我们快乐,像丰收那样的快乐。《空城计》中的诸葛亮让我深深佩服,怪不得水镜先生说:“卧龙、凤雏,得一人可安天下”呢!

西城兵力薄弱,魏国得以进攻,蜀国西城危在旦夕,诸葛亮却出谋划策想出“空城计”,不用一兵一卒就让司马懿赶忙退兵。诸葛亮巧用自己的“智”与司马懿的“疑”让西城暂时化解危机,真是足智多谋。

诸葛亮有两点使我佩服:第一是“智”,第二是“静”。

诸葛亮的智慧简直是达到了很高的境界。用表象来迷惑敌人,故弄玄虚,将一座空城体现出是一座兵力充沛的西城!他用琴声的起伏音律来让敌方吓得退兵,真是厉害。

诸葛亮的“智”很难学,但是他的沉着是每个人都能做到的。在危急关头露出不慌不忙的样子,十分重要,如同在溺水时不要死命挣扎一样。我们如果遇难事时,沉着不慌乱,相信“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这句话,也许就能成功呢?“空城计”的故事中,诸葛亮弹琴开城门需要沉稳;面对司马懿兵临城下时,随机应变琴声激昂时更需要冷静沉着,临危不乱的心态!这次疫情,“宅”在家中也要沉着不慌乱,要相信新冠肺炎一定能被我们打败!坚定必胜信念,也能增强防止病毒二次传播的免疫力。

《空城计》让我印象深刻,它让我看到了古人的聪慧,让我了解到历史的意义,也让我悟出更多做人的道理。

“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让人智慧了,读书让你向生活之“美”延伸。“空城计”的故事就是一块充满“智”与“静”的美玉。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很明显的道理:只要有勇气,有正义感,有时候可以置之死地而后生。

篇18:空城计读后感

大家一定都听说过三国演义中空城计的故事吧。今天我也给大家讲讲。

司马懿占领街亭之后,立刻率领十五万丈大军直奔蜀军的囤粮基地西城。诸葛亮得到消息,带领几千士兵运粮草。忽然士兵飞马来报,魏军已经临近西城。可诸葛亮身边只有两千多个运粮兵。

诸葛亮也明白,自己这点人马是根本战不过魏军。但他知道,司马懿一向多疑,于是决定冒险用计谋迷惑魏军。

他让士兵门把旌旗收起,各自守在城墙的哨位上,并打开四面城门。门口派了二十来个士兵扮成老百 姓的样子,清扫街道,自己身披鹤氅,头戴纶巾,由两个小童相陪,坐在盛楼上弹起古琴。

司马懿来到西城门前一看,大吃一惊,城门大开,门口就只有几个百姓在扫地,诸葛亮却坐在城头,弹着琴。他听到调子一点都不乱,心想:诸葛亮一身做事谨慎,绝不会冒险。他一定在城中设下埋伏,于是马上令军队撤退。

后来,诸葛亮设的“空城计”成了千古美谈。

诸葛亮真是一个在大敌当前,头脑还十分冷静,有勇有谋的大智者。可这几天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喜羊羊也同样足智多谋,每次都弄得灰太狼夹着尾巴说:“我一定会回来的。”我们大家伙也被逗得开怀大笑。

所以我们在生活中也要做一个聪明的人。

篇19:空城计读后感

话说诸葛亮驻守一城,城内兵马已调走大部分,只剩两千余将士。司马懿大军压境。守城,已无力阻拦进攻,逃跑,大军就在眼前。退守无路,城内人心惶惶。却见诸葛亮下令:收军旗,大开城门,将士不准露头,不能高声叫唤,违令者斩。

下令以后,诸葛亮又安排几名军士着百姓衣着,在门口淡定扫地。又唤来两名童子,燃起香,架起琴,又对手下吩咐了几句,然后在城头悠闲地弹起琴。

司马懿大军前军见状,不由得停下。征战多年,从未见过如此情况,司马懿不禁怀疑诸葛亮镇定自若的背后藏着什么阴谋。两军僵持着,悠扬的琴声飘扬在战场上空。

司马昭正要上前提议父亲下令攻城,被司马懿一手拦住:“你听。”

一针飘渺的声音传来,司马懿提高了警觉。声音越来越近,越来越大,司马懿听出了这是犬吠声。只见城外,一只狗正追着一只野兔,等到野兔精疲疾力尽时,野狗一扑而起抓住野兔,随后叼着野兔来到了扫地的士兵前。

扫地士兵一见,笑容满面地用手抓住兔子,拎起来看了看。狗欲扑起咬兔子,却被一脚踢开,再一次尝试,又被踢走。狗的主人突然收去了笑容,冲着狗吼了几句,然后狗被一人用绳子强行拉走了。

这时诸葛亮弹出悲凉的曲调,看了司马懿一眼。

司马懿看了狗逮野兔的结果,又看到诸葛亮意味深长的眼神,不禁一惊。

狡兔死,走狗烹。如果他现在灭了诸葛亮不久也要被君王实排上。解决了诸葛亮,手握重兵的司马懿自然要除掉。

司马懿明白以后,下令前军转后军,后军转前军,撤军。

篇20:《空城计》读后感

《空城计》读后感

《空城计》读后感     我最喜欢看的书就是《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了,因为它体现出一种古人的大智慧。其中,我最喜欢看的一计就是第三十二计:空城计。   它有一个经典战例:   三国时期,司马懿攻占了街亭后,带领二十五万大军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进攻。可是,诸葛亮的'西城只有二千老弱病残幼和一批文官驻守,所有武官和精兵都被派出去了。大家都惊慌失措了。诸葛亮沉思片刻,随即传令:把所有旌旗收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又下令:大开东、西、南、北四大城门,每个门前,派二十个老少士兵,打扮成老百姓的模样,洒水扫街,即使魏兵冲到城前,也不许慌张,要安心扫街。   后来司马懿来到城下,看到了诸葛亮端坐城楼,悠闲自在地在弹琴,琴声中听不出一丝慌乱。司马懿看看四周,发现城门大开,“老百姓”都安心扫街。于是,他下令:“马上撤退!”后来,他才心有余悸的解释:“这肯定是有大军埋伏的一座城啊!诸葛亮故意显出空地状,引诱我军上当。”   这是一种心理战术,诸葛亮利用司马懿过度猜疑的个性,使他退兵,不战而胜。   啊!诸葛亮真聪明!我要学习诸葛亮的智慧,不学司马懿的过分猜疑。我要遇事不慌、不忙,认真分析情形,作出正确的判断,不被假象所迷惑。   比如:课余跟同学比赛乒乓球时,不被对方的气势所压倒,要看清楚对方发的每一个球,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反击。   同学们,有空你也看看《三十六计》吧!这本书对我们大家的学习和生活都有一些启发啊哦!

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空城计读后感500字作文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一等奖

《三国演义》读书笔记500字作文精选

读后感500字三国演义

三国演义的读后感作文初一

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五年级

关于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

三国演义初一600字读后感

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
《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空城计读后感经典500字(通用20篇)】相关文章:

读后感三国演义500字2022-12-05

读《三国演义》有感500字2022-05-08

小学生读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2022-06-20

《三国演义》读后感优秀作文500字2023-03-25

风声经典台词2022-09-30

小学三国演义读后感500字作文2023-09-26

看三国演义后感2023-08-13

2022三国演义500字读后感2022-07-17

读罗贯中三国演义心得体会600字2023-03-23

三国演义故事读后感400字2022-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