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时间:2022-07-25 05:38:59 工作报告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共17篇)由网友“逍遥寡人”投稿提供,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整理后的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希望您能喜欢!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篇1: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近年来,党中央、国务院提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体现了党和国家解决“三农”问题的决心和信心。无论是从农业贷款投放规模,还是营业网点的设立,支持“三农”发展的重担责无旁贷的落在了信用社的肩上,农村信用社作为农村金融的主力军,在支持农民、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和农村社会稳定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由于受诸多因素的影响和制约,信贷支农工作问题比较突出,影响了“三农”问题的解决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

一、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从社会环境看

1.农业投入不足,难以满足农业持续、稳定发展的需要。党和国家十分重视农业的发展,拿出了一定数量的资金支持农业,但财政支农支出占国家财政总支出的比重呈现不稳定并有相对下降趋势,尤其是县乡财力十分困难,对农业的投入不足,更加剧了农业资金缺短的状况。

2、农村信用环境差。由于宣传不到位,认识上出现偏差,以至有的农民错误地将农业贷款看成扶贫救济款,盲目申贷、张冠李“贷”,直接影响到农业贷款的发放、使用与回收。由于农村信用环境差,农户信用意识淡薄,农业科技含量低,农民收入不稳定,支农贷款风险高,信用社存在普遍的“惧贷”、“惜贷”心理,有富余资金不愿投放。由于金融、法律意识差,甚至恶意逃废金融债务,造成信用社的部分贷款被“悬空”,信贷资金的周转速度逐年减慢,交易成本偏高,严重降低了农村信用社信贷资金的使用效益,也制约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资金的投放力度。赖债现象还在一些农户中存在,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的积极性。

3、农业贷款风险大、利润低。近年来,我市农村信用社积极贯彻落实国家支农、惠农政策,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在信用社的支持下,我市的棚蔬生产、水果鲜储、养殖形成了产业化规模,大大改善了农业结构,增加了农民收入。但农业贷款周期长、抗风险能力弱,以农业经营为主的农民收入微薄,还要支付吃、穿、住、用、行、子女上学、医疗等费用,所剩寥寥无几。如果遇上天灾人祸,无疑又是雪上加霜。一是信贷需求主体数量大,高度分散,经营规模小;二是农业生产季节性强、周期长,受自然资源和自然灾害影响大;三是农村经济相对落后,交通通讯条件差,信息传递不便;四是农户和农村企业贷款抵押难,担保难,分散风险的机制不健全。土地承包权抵押存在很大的难度,农民缺乏其他的抵押品,又没有专门的担保基金或机构为农户提供担保。由于农业保险萎缩,一遇到自然灾害,就有大批农民和农业企业遭受严重损失,无力归还贷款,影响了金融机构开展农业贷款的积极性。受自然因素影响较大,这就决定了农业贷款较其他商业性贷款具有更大的风险,而我们又缺少相应的信贷风险补偿办法;

4、农业贷款受政策性因素多。目前,农村信用社是地方性金融机构,在一定程度上,农业贷款的发放受到行政干预。比如禽流感、雪灾等,农村信用社在政府部门的督促下,给予了大力支持,禽流感过后,由于政府扶持和信用社的信贷支持,禽业发展迅速恢复,截至末北镇地区的禽类养殖量已达4000万羽,比禽流感前养殖量2500万羽增加了1500万羽,造成蛋鸡产品市场过剩,价格低廉,加之饲料涨价及养殖成本的增加,导致养殖蛋鸡风险加大。

(二)从农村信用社内部看

1、对信贷支农工作认识不足。部分信用社工作人员没有充分认识到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的重要性,认为农业贷款风险大,工作任务重,投入的人力、精力多,效益却没有投向工矿企业来得快,来得明显,对信贷支农工作缺乏热情,信贷支农的主动性不够。

2、信贷支农资金不足。当前,县域金融市场的基本现状是各国有商业银行、邮政储蓄、农村信用社等机构分争社会资金。除农村信用社外,其他机构吸收的资金绝大部分流出县域及农业产业之外,农村资金匮乏,单凭信用社的资金难以满足日益增长的农村信贷资金的需要。

3、农村信用社信贷人员素质难以适应新形势的需要。目前信用社信贷员普遍偏少,据查,一个信用社一般有信贷员2—3名,一个镇有十多个行政村,一个信贷员要负责好几个行政村几千户农民,加上信贷日常工作,实在忙不过来。同时,为防范风险,信贷员不仅要懂得贷款知识,还要懂一些科学知识,对种殖业、养殖业、企业管理、农村产业政策,整个市场行情等等都要了解。这就对信贷员的素质提出了较高的要求。

4、信用社的内控机制制约了信贷支农。贷款作为一种商业行为,它是以安全为起点的,但农业贷款由于其自身的特殊性,存在着自然风险大,比较效益差的特点,而目前农村信用社对农贷的考核有不尽合理的地方,这给信贷员造成了一定的心理压力,惧贷恐贷思想还一定程度存在。

二、解决支农工作问题的有效途径

1、进一步提高对信贷支农工作重要性的认识。农村信用社广大干部职工要进一步端正经营思想,切实增强做好信贷支农工作的紧迫感和主动性,因地制宜地制定信贷支农的政策措施,进一步加大对“三农”的信贷支持力度。

2、改善支农投资环境,解决农民贷款供求问题。农村信用社要从农民增收、农村稳定大局出发,紧密联系现阶段农村生产力发展水平,健全和完善支农政策措施,千方百计扩大对农业投资力度,把工作重心真正转移到服务“三农”上来。一是要把信用社牢牢定位于服务农村、立足农业、支持农民,优先保证农户种养及相关的加工、服务业的合理资金需要。并在此基础上,加大对农民消费信贷和农村工商业的扶持力度;二是完善授权授信制度。依据各地经济状况、信用环境和信用社的管理水平及资金实力,采取有区别的贷款额度调控措施,有针对性的适度提高贷款限额;三是实行贷款增量考核,将农户贷款增量纳入年度考核指标,对信贷人员实行业绩考核,在合理控制风险的前提下,多放多奖;四是制定科学的责任追究制度,注意区分违规放款、决策失误、自然灾害和市场变化等不同情况,确定相应的责任标准,充分调动农业贷款投入的积极性。

3、政府对农村信用社支农工作给予大力支持,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农业贷款的管理工作,离不开地方党政的支持。各级政府应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强化信用的综合治理,切实改善社会信用,共同维护金融债权,提高农民信用意识,同时依法打击恶意逃废债务的行为。加大宣传力度,发挥舆论导向,在全社会范围内大力提倡诚实守信的社会风尚,努力营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4、合理安排信贷资金,突出支持重点。农村信用社资金要取之于农,用之于农。在信贷资金投向上要体现“三优先”:农户贷款优先、社员贷款优先、农业贷款优先。具体说一是要保证农民种植粮棉油的.生产费用需要。二是要积极引导和支持农民加快产业和产品结构调整,着力支持优化品种,优化品质,优化布局.提高产品质量的加工转化,支持农户多种经营。三是要结合农业结构调整,择优支持以本地区资源为依托,产品有销路,还款有保障的,以公司带农户为主要形式的产供销一条龙,贸工农一体化经营,实现龙头带基地,基地联农户的良性循环,推动农业产业化市场化。

5、进一步完善贷款方式,提高为农服务水平。农村信用社要适应农民对信贷资金需求额度逐渐加大的形势变化,不断总结小额信用贷款的经验,在加强风险防范的前提下,适当提高信用贷款的额度,对不同的信用等级农户核定不同的信用贷款额度,最高可达10万元,同时要按照灵活、方便、安全的原则,完善农产联保贷款方式,扩大农户联保贷款的范围。在贷款期限上,要合理确定支农贷款使用期限;在经营方式上,由以往的“坐等放贷”转变为“主动营销”;在工作作风上,农村信用社信贷员要发扬“背包银行”精神,坚持走出社门,访农民家,知农民情,助农致富。从根本上扭转农民“贷款难”问题,使农村信用社真正成为服务“三农”的主力军。

6、建立科学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解决农村信用社支农服务的管理困境。一是切实强化对支农贷款的管理和监督。首先要健全农户贷款档案,各类管理台账、卡片,要规范统计口径,定期复核台账、卡片内容,确保信贷信息真实全面,并逐步将档案台账实行计算机操作管理,实现客户档案动态管理。其次是探索实行贷款公示制,将信用社的贷款条件,贷款对象,贷款利率,贷款程序公示于众,以程序的公开保证贷款管理的公正。再次就是转变工作作风,要规范信贷人员深入农户调查的次数、比例及内容,加强信贷调查,及时掌握农户真实的基本情况。三是建立有效风险防范体系。农村信用社要深入研究信贷支农风险的特点和表现形式,借鉴先进的信贷风险评级方法,建立适合产业化特点和自身情况的科学有效的信贷风险防范体系。四是规范贷款责任认定。责任追究和认定要建立一个合理的综合性指标,对不良贷款数量、占比等各种情况综合考虑,同时增加对信贷人员的奖励条款,对信贷投放效果好、质量高的信贷人员实行奖励政策,达到既控制违规贷款,最大限度地减少信贷资产风险,又有效地支持“三农”的目的.

7、进一步优化农村信用社的信贷支农环境。一是针对高投入、高风险特点,建议地方政府牵头建立支持“三农”发展担保机构和担保基金,为“三农”发展提供系统的金融和非金融服务,为农村信用社发放“三农”贷款提供担保,降低产业化龙头企业、重点大户的融资难度和融资成本,为农村信用社支持产业化发展创造更有利的条件。二是政府要加强对信用社工作的领导和指导,要本着信用社经营自主的原则,减少对信用社不适当的行政干预,加大对信用社依法维护债权工作的支持力度。三是建立高质量的信用环境,广泛开展创建信用村(镇)活动,通过加强宣传,建立农户信用评级机制等方式,强化农产的信用意识,规范其信用行为,为信用社支农服务创造良好宽松的外部环境。

篇2:社区团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社区团建工作存在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社区团组织是党与人民群众联系的桥梁与纽带,是社区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是服务改革、发展、稳定大局的必然要求。只有切实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不断增强团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才能更好地团结、教育和带领青年,促进社区的两个文明建设,推动和谐社区建设进程。我做为南苑街道__路社区下派干部,自20__年6月至今在__路社区任团支部书记、宣传干事。经过一年来的社区工作体验,使我进一步了解社区工作的艰辛,也开阔了视野,增长了才干,磨炼了意志,综合素质、工作能力、领导水平都有了很大提高,收获很大。现就社区团组织建设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建议谈谈自己的想法。

存在的问题:

1、社区团组织工作职能切入面过于狭窄。眼下,我市社区团的工作多以青年志愿服务为主要形式,从而形成了要求青年奉献多、给予青年关心少;单纯强调思想觉悟的多,关注青年物质需求的少;偏重于面上的活动多,具体的服务少。

2、对青年所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帮助、服务不够。比如就业问题、大龄青年的婚姻问题等,很多社区团组织没有能力、没有机构直接给予帮助和服务,因而对青少年而言团组织的归属感不强。

3、社区团组织的作用发挥不充分。眼下,我市大部分社区虽然配备了支部书记,但由于社区居委会人手少,事情头绪多,团支部的工作投入时间较少,在团员青年管理、活动组织协调、青少年思想教育等方面还存在许多问题,诸如团员青年底数不清,活动单一缺乏实效。

4、社区内青年中心利用率不高。青年中心虽然已经建立,但作用没有真正发挥出来。

对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的建议:

1、更新观念,确立社区党建带动团组织建设的新思路。近几年来,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和城市管理重心下移,我市社会经济结构、组织形式、经济成份和生活方式发生了深刻变化,使社区成为城市各类社会矛盾的交叉点、汇集地和城区社会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能否巩固,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在基层能否落实,关键在于加强社区党的建设,而加强党建的重要环节就是要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既是深化社区管理、加强社区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发挥党组织在社区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的必然要求。明确扩大党的工作覆盖面和发挥党的政治优势,不仅要靠党组织自身建设的加强,而且要靠团组织及其他各类群众性组织加强各自的建设,以增强党的工作的影响力和渗透力,才能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加强社区团组织建设必须坚持走以党建带动团建设的路子,确保团组织的工作在同级党组织领导和指导下进行,不游离于党领导之外;同时又针对团组织的工作特点,充分发挥独特作用和自身优势,共同搞好和谐社区的建设。

2、整合资源,构建社区团建新格局。要充分发挥社区直接面向群众,联系社会各界桥梁纽带的优势,以社区团组织为依托,采取灵活多样的方式,整合辖区资源,通过开展各种文体活动,志愿服务,帮扶帮困等团的活动,达到关注青少年,引导青少年,服务青少年的目的。关注青少年,就是对辖区青少年的底数、情况要充分掌握;引导青少年,就是把青少年的思想引导到党的大政方针政策上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荣辱观;服务青少年,就是有针对性地开展服务,让广大青少年体会到党和政府的关心。社区共青团工作必须与驻社区单位相配合,如果不能充分利用社区内的资源,那么,社区内团的工作开展将非常困难,而驻社区单位,是社区所能利用的最大资源。社区团组织应当与社区内单位及单位团组织紧密配合,充分发挥各方优势,开发适合共青团发展的项目与工作。项目是社区共青团工作发展的生命,必须以项目为依托,促进社区共青团工作的长足发展。在开展社区团的工作中,要注意深挖特色,在条件较成熟的社区开展特色性的工作,形成自己的品牌,变成项目,赢得大家的关注和政府的人力与资金支持。

3、以服务为主导,增强团组织的辐射力和凝聚力。社区团组织要了解和把握各类青年群体的思想特点、成长需求和思想动态,切实把握并反馈青年在市场经济、多元价值和社会发展领域多变化背景下的思想和活动特点,针对青年面临的现实问题,坚持围绕团组织的职能和特点,以服务社区建设和团员青年为切入点,依托社区服务项目,努力为居民群众和广大团员青年提供多种形式的服务。团组织要紧紧抓住社区环境建设、再就业工作等党政所急、百姓所盼的难题、难点问题,发挥自身优势,积极主动为群众排忧解难。通过组织青年志愿者服务队等在社区开展的如扶贫、帮困、教育、医疗保健服务、科普讲座、心理咨询以及再培训、再就业等活动,切实帮助居民解决在生活和学习等方面遇到的困难。通过这些务实的服务行动来扩大团组织影响力、辐射力和凝聚力。

4、增强社区理念,营造互助和谐的社区人际关系。培养社区居民和青少年参与社区建设的意识,增强归属感、责任感和认同感,形成和谐的人际关系是社区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因此,我市各社区团组织要加强集体主义精神教育,在尊重青年选择自己的生活方式,实现自我价值的同时,动员青年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帮助青年树立应有的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和家庭美德;培育富有特色的社区文化,社区青年文化应当为社区青年所共同创造、共同分享,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组织开展好广泛参与的社区服务活动。社区意识不单从接受服务中培育,更要通过居民提供服务、参与社区生活的方式来培养。

篇3:人才工作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人才工作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近年来,____市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以建设“人才特区”和“人才强市”为目标,统筹推进各类人才队伍建设,为推动____经济社会事业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

(一)以政策支撑为先导,多路并进“聚”人才。牢固树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的观念,将人才强市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工作来抓,以《____市“____”人才发展规划(____-____)》为总揽,为广聚贤才提供了坚强的政策基础。设立人才发展专项资金100万元,市财政安排的500万元党建经费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倾斜。以羊绒技术研发、农产品加工等优势特色产业为依托,先后承担国家、自治区科技支撑计划项目、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基金项目40多项;发挥中银集团公司等知名企业的品牌效应,实施“硕士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项目,近年来引进各类人才960余人,其中硕士研究生以上人才42人,本科以上人才366人,其他专业技能人才560余人。建立宁夏羊绒产业技术创新联盟,协调国内70余名专家学者开展产业产学研对接活动。全市累计批准20名科技人才享受政府津贴、授予4名企业优秀人才为____市经济发展功臣、评选了13名科技明星,为做大做强支柱产业创造了良好的政策和发展环境。

(二)以提升素质为重点,因材施教“育”人才。一是大规模进行专业人才培养。鼓励1000多名在职科技人员自学、读研、进修,建立专业技术人才对口继续教育培训基地;采取“订单培养”人才模式,企业负担30%学费,学生毕业后到企业服务;安排校长队伍建设专项经费50万元、教师队伍建设专项经费120万元,累计培训达5413人次,有效提升了教师队伍学历水平和教学技能;在全区范围内招聘医学院校毕业生122人,公开招聘192名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站卫生人员,改变了卫生技术人员结构不合理、人才断层的局面;启动____长枣产业“基层之光”人才培养计划,建立天津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站,引进和培养研发性人才和贮藏保鲜加工专业技术人才60名,推动____长枣产业的后续发展。二是全方位进行实用人才培养。有效整合我市各类培训资源,充分利用市委党校、职业教育学校、科技特派员创业基地及“双培双带示范户”的带动,加大对务工农民的岗位技能培训、专业农民的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力度。实施“阳光工程”、“充电工程”,完善农业科技服务“110”信息化服务网络,着重培养造就懂经济、会管理的农村致富带头人和农业生产“土专家”,全市农村实用人才达5000多人,有效地带动了农村经济发展和农民增收致富。资助企业自主培养设计人才,大力培养品牌推广、会展营销、店长等销售骨干;实施一村一名大学生计划,市财政出资支持76名村干部取得在职大专学历;健全行政村农民技术学校以及远程教育培训宽带网络,年培训农民6000多人次。

(三)以激发活力为目标,因势利导“用”人才。一是充分发挥专家服务团作用。先后申报国家级项

目6个,自治区科技项目11个,银川市科技项目4个。在生态移民区,帮助指导建设优质肉羊科技示范实训基地1个,累计培训技术创新团队和技术研发团队专业技术人员145人次。二是实现农技人员全员服务。以做大做强____长枣、有机大米、优质林果为重点,在农技专业技术人员中推行“全员竞争上岗,人员优化组合,待遇与实绩挂钩”的激励管理制度,鼓励技术干部竞争上岗,促进了专业技术人员合理配置和优化组合。加大农林科技人才投入,对土地流转经营面积5000亩以上的给予10万元奖励,亩以上的给予5万元奖励,实现了农业科技人才通过信息技术为“三农”服务的目的,为科技人才发挥作用提供了新的平台。三是推进各类人才参与全民创业。立足产业发展,从农民和民营企业一线职工中选拔乡土人才。实施科技特派员创业行动,选派145名科技特派员实施创业项目77个,在全市范围内起到很好的示范带动作用,为新农村建设和企业创新发展注入了生机和活力。

(四)以创新机制为依托,千方百计“留”人才。一是待遇“留人”。设立____市拔尖人才、“灵州功勋奖”、“民营企业重视人才(科技)奖”,五年评选三批拔尖人才,每两年评选一批“____市政府津贴”获得者。获“灵州功勋奖”、“民营企业重视人才(科技)奖”,由市委、市政府给予20万元奖励。结合安居工程建设,企业出资49%政府出资51%在龙凤佳园建设1956套职工公寓,供园区职工使用,为500多名企业技术骨干解决了住房。二是环境“留人”。建立完善人才保护、评价体系、成就奖励、创新失败的宽容等机制,在四个产业园区建立人才服务中心,贯彻人才各项优惠政策,全程为人才提供优质服务。通过节日慰问、帮助解决家庭困难等方式,努力创造留住人才的环境,吸引大批不同职业背景的优秀人才服务企业发展。三是事业“留人”。在骨干企业中推行高管和研发人才股权激励模式,以股东身份参与企业决策﹑分享企业利润。建设中小企业孵化基地和全民创业园建设,发放青年就业创业小额贷款100万元;建立政府资助科研项目的成果转化和技术转让制度,在企业工程技术中心牵头从事科研成果转化、高新技术产品研发以及解决重大技术难题的,给予不低于30万元的课题经费支持;支持专业技术人才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实行科技人员创办领办科技型企业审批、注册优惠政策。在企业推行“倒逼成本”管理,对本工段压缩成本节流部分由工段员工分配,分配时向高技能人才倾斜。企业全面推行劳动合同制时,对高技能人才实行中长期聘任制。

(一)人才总量相对不足。随着“两区”建设及区域经济的发展,我市急需的城市规划、外经外贸、现代物流、高新技术产业等领域的专业人才尤为奇缺。现有人才从年龄结构看,各类人才中30岁以下3674人,31至45岁8367人,46岁及以上3397人;高层次人才大都集中在40岁以上,35岁以下具有中级以上职称或技师资格的相对较少;从人才学历看,研究生105人,大学本科5917人,大学专科5351人,高中及中专(农村实用人才)4065人。研究生、大学本科占比例小,大学专科、高中及中专(农村实用人才)占比例大;从专业职称看,高级职称486人,中级1578人,初级1820人,其他947人;高级职称占比例小,中级以下比例大;从分布领域看,教育系统2388人,卫生系统519人,农科人员542人,企业1000人,其他382人。教育、卫生系统占比例较大,农科人员、企业占比例相对小;非生产性领域分布多,经济建设一线分布少;事业单位分布多,企业分布少;人才队伍中学科、学术、技术带头人严重短缺,不能满足我市产业升级发展的实际需要。

(二)人才引不进与人才留不住并存。一是引进机制上,人才引进的“绿色通道”尚未真正畅通起来。由于不能及时解决编制、待遇问题,导致所需人才无法引进。二是收入分配机制上,工资收入与学历、职称、工龄等因素挂钩,而不是根据能力、水平、实绩确定,特别是对技术创新人才和经营创业人才,不论是工资还是奖励的幅度,都没有真正做到与能力、贡献和取得的劳动成果相挂钩。近年来,我市卫生和教育行业流失了一批具有丰富实践经验和技能的骨干人才,企业招聘的专业对口的高校毕业生,普遍存在练练手积累一些工作经验,待大城市有好岗位,就一走了之的想法,企业、部门因此变成了培训学校。

(三)人才缺乏与人才浪费并存。一是人才“部门所有、单位所有”。计划经济时代的人才管理体制仍然没有打破,在人才资源开发上,各自为政,形不成合力,在这种管理方式下,加重了专业技术人才对单位的依赖性,形成了“单位人”的固化现象。二是人才“地区所有、条块分割”。人才资源管理各自条块分割,尤其是事业单位与企业之间很难实现人才资源的共享,在某种程度上造成了我市人才整体使用效率不高和人才资源浪费。三是人才浪费现象依然存在。人才学非所用,专业不对口,专业技术人才隐性流失现象(即专业技术人员从事行政工作和管理工作)依然存在;科技成果转化率偏低,造成无效劳动;现有人才评聘制度有待进一步完善,人才闲置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人才使用效率有待进一步提高。

(四)个别部门单位重视人才工作不够与人才使用主体热情不高并存。一些单位部门的领导缺乏对人才工作重要性的认识,部门联动效应差。这种认识上的不到位,突出表现在对人才工作的投入不足。人才培养大多依靠职能部门,绝大多数部门、单位根本没有人才培养的专项投入。个别部门和单位在服务人才发展、落实人才政策等方面还有不到位的情况。特别是作为人才使用主体的企业,对人才重要性的认识有待进一步提高。“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热衷于引进外来人才,对引进人才较为重视,忽视了本地现有人才潜力的挖掘和作用的发挥。

完善人才工作体制机制,要紧紧抓住吸引、培养、使用人才三个环节,破除束缚人才合理流动的观念,改革不利于人才施展才华的体制,调整不利于人才创新创业的政策,使人才得到充分尊重,人才价值得以充分体现。

(一)解放思想,构建人才汇集机制

1. 强化人才意识,牢固树立科学人才观。进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观念,充分认识人才资源开发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基础性、战略性、决定性作用。进一步构筑党管人才工作格局,发挥组织部门牵头抓总、相关部门密切配合作用,加强和完善人才工作协调机制。坚持把人才建设规划纳入产业发展的总体规划中,统筹部署;从管理思路、资金投入、政策措施等方面保证人才开发的适度超前,力求人才总量、人才结构与产业的发展和结构相适应,人才素质的提高与快速发展的要求同步,以实现人才资源持续开发与产业长期稳定增长的良性互动。具体到我市来讲,围绕“兴工强市”和特色优势产业带动战略,以____临港工业园区建设、生态纺织产业示范园区等重点项目建设为依托,坚持招商与引资相结合、引资与引智相结合、长引与短引相结合、政府引进与民间请进相结合,不断扩大引智范围。

2. 拓宽思路,创新人才引进机制。首先,明确人才引进方向。认真分析全市的人才资源包括人才的`总量、结构以及市场价值等情况,在对本地的人才加以充分利用基础上,根据全市急需人才状况和需要确定引进对象,避免产生人才浪费和紧缺并存的现象。其次,完善人才引进机制。健全人才柔性流动机制,本着“不求所有,但求所用”的原则,打破部门、行业、地域、所有制的界限,通过联合攻关、委托开发、技术转让、技术入股、团队引进、核心人才带动、项目引进和高薪聘用

等形式,吸引各方人才参与____市的建设。探索建立户口不迁、关系不转、双向选择、自由流动的人才柔性流动政策,变户籍管理为身份管理,变人员引进为智力引进,让人才获得更大的选择空间和发展空间。对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学术带头人、海外留学人员、拥有专利或专利技术的发明人,以及其他具有特殊才能的各类专业人才,一律从速、从简办理引进手续。事业单位引进紧缺的具有硕士、博士学位或高级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才可根据编制空缺情况逐步引进人才,纳入编内管理。第三,创建人才集聚载体。人才载体或平台主要有三个方面: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和企业研发机构,根据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的需要,依托科研院所、高校和企业的研发机构,建立创业园区和科技成果示范园,培养和引进产业集群急需短缺的各类高层次人才。

3. 夯实基础,完善人才保障机制。进一步消除体制和政策障碍,让外来人才与____市民在就学就医、社会保障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对来____落户的硕士以上学历或中级专业职称以上人员的配偶、子女及其父母等户籍关系可与本人一并随迁;对引进的学术技术带头人、区市有知名度专家、具有高级职称人员、博士的配偶工作安排列入政策性安置,其子女就学政府负责安排并免收所有费用,用人单位为引进人才解决生活住房。发挥工商联、商会、工青妇等社团组织的作用,培养一批熟知人才政策、精通人才业务、擅于招才引智的人才联络员,做好____籍人才回引工作,以多种方式集聚他们的力量和才智。

(二)明确重点,建立人才培养机制

1. 灵活各类人才培训方式。采取“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强化知识培训和技能培训。邀请专家、学者到____讲学、培训,为____经济社会建设建言献策、“把脉问症”;组织人员到外地学习先进经验,实现又好又快发展;依托自治区和银川市人才培养计划,积极向自治区外专局申请在境外举办紧缺领域科技人才培训班,每年组织参加国内各类人才培训班;吸纳高校毕业生就业,大力开展岗前培训和在职培训,不断提高现有人才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建立选派优秀年轻干部到工业企业挂职锻炼机制,安排机关科级干部下企业挂职锻炼,挂职期间原则上工作与原单位脱钩,保留原职务,原单位的行政关系、工资福利待遇不变,不在企业领取报酬,不增加企业负担。让挂职干部充分发挥桥梁、纽带作用。

2. 优化人才资金投入机制。优化配置各类人才培养和开发资金,提高资金使用效益,突出投入重点,将人才开发资金向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高技能人才和农村实用人才倾斜。市财政每年列支100万元设立的人才专项资金,主要用于人才的培养、引进和奖励工作,并随着财政收入增长逐年递增。确保教育、科技支出、卫生投入增长幅度高于财政经常性支出增长幅度。在重大建设和研发项目经费中,安排部分经费用于人才培训。鼓励和支持用人单位、个人和社会多渠道进行人才投入,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设立不同的人才资助或发展基金。

3. 优先培养三支人才队伍。一是加快培养高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建立一支熟悉国内外市场、具有现代管理经验和驾驭市场能力的企业家队伍。通过集中培训,提高企业家整体素质。二是加大高技能专业人才的培养、引进力度,建立一支结构合理、自主创新能力强的高技能人才队伍。三是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紧密结合全市支柱产业、优势产业、特色产业、新兴产业和市场需求,加强职业技术教育学科和专业建设,积极拓展培训领域,不断扩大培训规模,建立培养一支数量充足、结构合理、技术过硬的基础性专业人才队伍。

(三)强化根本,完善人才使用机制

1. 建立健全人才评价机制。按照企业经营管理人才重在市场和出资人认可,专业技术人才重在社会和业内认可的要求,分别构建以业绩为重点,由品德、知识、能力等要素构成的各类人才评价指标体系,破除对人才求全责备的观念,引导企业摆脱家族化管理的束缚,摒弃人才闲置浪费的现象,努力做到客观看人、公正评人、准确识人。

2. 建立健全人才选拔机制。一是适岗,把专业技术型人才放到最合适的岗位;二是适位,把优秀人才放到最需要的岗位。比如熟悉经济、管理工作的优秀人才,可把他们选送到招商引资、园区建设、城市发展等主战场,真正实现人尽其才。

3. 建立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在专业技术人才的选拔任用上,依据成果、贡献和能力,健全完善专业技术职务评聘分开制度,使确有真才实学者脱颖而出。制定和实行有效激励各类人才创新创业的多元化分配政策,真正做到一流人才、一流业绩、一流报酬,使人才价值在拉开分配档次中得到体现。在保障各类人才基本生活的前提下,关心他们的政治生活,为他们参政议政提供平台。

篇4: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调研报告

我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从xx年初起步,至今已经进行了两年半时间。在市委、市政府的直接领导下,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工作领导小组根据《xx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要求,组织了以市为单位的统一法人产权模式改革,并顺利争取到人民银行发行的xx万元专项央行票据。目前,已进入改革和央行票据兑付的关键时期,工作中还存在不少困难和问题。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恳请市委、市政府予以支持。

一、农村信用社改革所做的主要工作

农村信用社改革是一项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很艰巨的工作,同时改革成功对地方经济和金融的发展又会起到非常重要的推动作用。这次改革是在管理体制、产权模式和组织形式等方面的一次全面改革,主要内容包括三个方面:

一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明确产权关系,完善法人治理结构,转换经营机制;

二是改革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体制,将农村信用社的管理交由省级政府负责,明确由银监会依法行使对农村信用社的金融监管职能;

三是消化农村信用社的历史包袱,国家在资金、财税、利率等多方面给予农村信用社政策扶持。我市的改革突出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一)清产核资摸清家底。清产核资是保证信用社改革顺利进行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就是核实信用社的资产负债状况,充分反映经营状况和存在的问题,为深化改革、强化管理、防范风险明确工作方向和重点。按照省改革试点领导小组下发的实施方案的要求,市农村信用联社聘请xx省审计厅对市联社以xx年12月31日为基准日,进行了全面的清产核资工作,重点是对各项贷款、抵债资产、投资业务、存放及拆放资金、其他资产中的坏账损失和固定资产进行清理,登记造册,并在明确责任的基础上根据现行会计财务制度如实和认定损失。经过审计,核准了资产、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情况,摸清了家底。

(二)增资扩股壮大实力。改造股权设置、构建新的产权关系,是农村信用社改革的重要目标。xx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下,增资扩股工作得以在全市铺开,市直大部分部门和各乡镇都投入了大量的精力,给予了大力的支持。当年募集股金xx万元,这一股金余额一直保持到现在。今年六月末,投资股占xx%,企业法人股占xx%。股权结构达到要求。但当时的增资扩股工作,由于仓促上阵、很多细节考虑不周,加上部分地方宣传和思想认识不到位,相当一部分股金存在虚假问题,导致一直到现在,股金合规性问题都是一个比较大的问题。

(三)发行票据按季监测。争取中央银行专项票据的发行,是xx年重点抓的一项工作。通过扎实的工作,我们的发行申请一次性通过了人总行的审查,也是全省首批获得票据发行的联社。9月1日人行与联社签订发行央行专项票据协议,正式发行xx万元票据,其中置换不良贷款xx万元、历年亏损xx万元。票据发行后,人行按季对信用联社进行现场检查,重点检查增资扩股的真实合规性、财务报表的真实性、处置和清收不良贷款的真实合规性、地方政府承诺扶持政策的落实情况、强化内部管理和完善法人治理结构的实际进展情况等五个方面。每次检查,问题主要集中在股金真实性和置换不良资产方面。针对查出来的问题,人行提出整改建议,市信用联社也想了很多办法认真整改,但有些问题因为诸多原因整改也难有实质性改变。今年6月11日,人行专门对联社进行了一次法人谈话,研究了更为具体的解决办法。但有些问题联社自身实在无法解决,只有向市委、市政府汇报,请求市委、市政府拿出意见予以支持。

(四)建立法人治理框架。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是这次农村信用改革的主要目的。中央银行专项票据发行与兑付的最终目的,就是要促进农村信用社建立完善的法人治理结构,也就是国务院提出的花钱买机制原则。市信用联社从去年底着手这块工作,重点是完善三会制度。 通过了新的市联社章程,重新组建了理事会、监事会机构,规范了社员代表大会、理事会、监事会议事规则,建立起决策、经营和监督相互制衡的初步机制,并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四自原则建立健全了以绩效考核和责任追究为主体内容的激励机制和约束机制。同时在信贷管理、财务管理、稽核、安全保卫、劳动用工等方面也建立完善了一批规章制度,促进经营机制的有效转变。应该说,这只是初步建立起了法人治理框架,离真正的高标准的法人治理结构还有差距。

(五)扩张规模改善经营。改革以来,我市农村信用社按照立足xx、面向三农、面向中小企业、面向县域经济的市场定位,迅速扩大经营规模,不断加大贷款投放力度,既支持了xx经济的发展,又有效地改善了自身经营状况。到xx年6月末,全市农村信用社各项贷款余额xx亿元,比年初增加xx亿元,比xx年末增加xx亿元。其中三农贷款余额xx亿元,比年初增加xx亿元,比xx年末增加xx亿元,市信用联社已经成为xx城乡经济发展的坚强后盾和重要支撑。到xx年6月末,全市信用社各项存款余额达xx亿元,比改革前增加xx亿元,增长xx%。与此同时,市信用联社的财务状况也得到显著改善。按照一级法人,统一核算,授权经营,分级考核的原则,实行了联社统一核算的体制,财务状况不断好转,盈利能力逐步增强。xx年末,市信用联社一举摘掉亏损的帽子,盈利xx万元。今年上半年盈利xx万元,比xx年末扭亏增盈xx万元。

二、目前存在的主要问题和面临的形势

目前要考虑的主要问题有两个,一个是如何进一步优化法人治理结构,一个是如何尽全力争取央行专项票据的顺利兑付。对于前一个问题,现在各地都有各地的做法,我们可以借鉴其他地市的经验来做,同时法人治理结构也不是近期能彻底改观的,只能慢慢来。现在最迫切的问题是,要迅速解决几个具体问题,尽快达到央行专项票据兑付的条件。

按照与人行签订的协议,我市信用联社今年四季度就可以开始申请兑付央行专项票据。兑付央行专项票据硬指标是两个,一是资本充足率要达到x%,二是不良资产比例比xx年末下降x%。两个条件缺一不可。

1、从资本充足率这个指标来看,6月末我市农村信用社资本充足率为xx%,离x%的要求还有xx个百分点的差距。xx年增资扩股时,央行专项票据具体的兑付考核标准还没制定下发,所以我市当初增资扩股是按照达到4%的标准来进行的。但央行专项票据具体的兑付考核标准下发后,其中一项标准对我市很不利,就是要把呆滞贷款的40%直接在资本净额中扣减。我市信用社现有呆滞贷款xx万元,其中的xx%即xx万元扣减后,资本净额变为xx万元,使得资本充足率为xx%。人总行制定的标准是无法改变的,我们唯有想办法增加资本充足率。

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的直接途径只有两个,一个是增资扩股,还有一个就是减少扣减因素,也就是想办法减少呆滞贷款数额。从目前的状况看,增资扩股这条路难以行得通,理由有两个,一是从过去增资扩股的实际情况来看,后遗症非常大。xx年搞的相当一部分增资扩股,这两年的时间,不知有多少人要退股。而按照股金管理的规定,个人股必须是三年后还要符合相关条件,才能退股。原来的股金都做了很复杂、艰苦的工作才保留了下来,现在再去增资扩股,不仅不现实,甚至会对信用社的形象和声誉都有不良影响。即便是采取行政手段也难以得到社会的认可和支持。二是省联社的态度也不赞成再来搞一次增资扩股。目前只有走减少呆滞贷款数额这一条路了。这是我们请求市委、市政府支持的一个方面的工作。

现有的呆滞贷款直接清收,实现起来也很困难。xx年6月末,市信用联社呆滞贷款余额xx万元。这块贷款中,金天公司贷款余额xx万元(含贤成集团承债xx万元)、生资公司贷款余额xx万元,两家就占总额的xx%。其他的都属于零星小户,好收的通过这几年的大力清收都已经收了,即便花再大的力气,对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作用也是微不足道。因此,要想降低呆滞贷款余额以提高资本充足率,必须从金天和生资公司这两家企业想办法。而目前金天公司已向法院提出了破产申请,该债权如何落实,如何变为提高资本充足率的一个因素,是需要研究的问题。生资公司已于xx年4月25日被法院判决偿付市信用联社贷款本金xx万元,至今没有执行到位,也是需要想办法的一个方面。

2、从不良资产占比这个指标来看,总体上我市达标没有问题,但仍然存在一个具体问题,就是置换不良资产处置率不达标。要求是xx%以上,但到xx年6月末,市信用联社的置换不良资产处置率为xx%,尚欠xx%。这方面存在的问题也是两个:

一是置换不良资产的处置涉及的部门多,需协调的工作量大。根据《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专项中央银行票据兑付考核操作程序》(银发[xx]247号)规定,信用社对因确实存在困难,无法收回的置换资产,除逐笔说明无法收回的原因外,还要提供九种法律证明文件或其他相关证明文件复印件,而出具这些证明文件的职能部门涉及到乡镇政府、法院、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经委等。从市信用联社目前处置进度和质量看,效果不理想。就是已经处置的置换不良贷款,中间有相当一部分手续不合要求,主要也是相关证明材料不合要求。这方面市委、市政府要要求有关部门和乡镇给予支持。

二是大额置换资产处置无能为力。在置换的xx万元的呆帐贷款中,原天纺集团xx元,占比高达xx%,其于xx年实行改制,市信用联社债权已被悬空,出具相关的处置证明材料无法实现。

以上问题能否解决,表面上看只是涉及到xx信用联社能否把xx万元的央行专项票据变为自己的资金。深层次地分析,如果解决不了,我们面临的形势,就不仅仅是一个央行专项票据兑付不了的问题,而是会直接影响到xx信用联社改革的成败,直接关系到联社的生存问题。

首先,改革将可能功亏一篑。自xx年以来,市委、市政府倾注了大量的精力抓信用社改革,市信用联社在人民银行、银监办的大力支持下,改革试点实施进展顺利,并取得了阶段性成果。xx年顺利增资扩股xx万元,不良贷款比改革前下降了xx%;xx年顺利完成了统一法人改革,全面加强了内部管理并按照自主经营、自我约束、自我发展、自担风险的原则,建立并逐步健全了激励和约束机制,经营效益稳步提高,防范和控制风险能力不断增强。这些成果的取得是建立在央行票据的成功发行的基础上的。目前央行票据已经发行两年,到了兑付的关键时期,而资本充足率和不良贷款处置是票据申请兑付时考核的两项核心指标,又恰恰是xx联社的软肋,并且靠其自身的努力是无法达到要求的。从已经兑付央行票据的地区情况来看,兑付的标准越来越具体,考核指标延伸的范围越来越大,指标扣减项越来越多,现场检查越来越细,其目的都是为了贯彻花钱买机制这个原则。如果我们的票据不能如期兑付,政治影响上就说明我们的改革没有成功。前期我们为改革所做的所有的努力都是白费劲。

其次,支农实力受到大幅削弱。存款是信用社信贷资金最重要的资金来源,但随着近年来资本市场逐渐火爆和投资渠道的增加,信用社的筹集环境和渠道受到考验。今年上半年,全市信用社的存款仅增加xx万元,这是近几年少见的。目前,受央行数次调高存款利率和存款准备金率的影响,信用社的筹资成本、融资难度也随之增加。这些直接影响了信用社支持三农作用的发挥。如果央行票据兑付了,xx联社将陡增xx万元的无成本资金来源,资金实力、支农实力将大大增强。如果不能兑付,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垂手可得的馅饼瞬间灰飞烟灭。从信用社来看,是可用资金减少,支农实力削弱,但对全市而言,缺少xx万元信贷资金对xx经济增长质量和速度的影响将是长期和深远的。

再次,经营风险必将集中显现。票据不能如期兑付,人行就会收回已发行的票据,退回置换的历年亏损和不良贷款,由此资本充足率将下降到xx%;同时,不良贷款余额和占比双升,呆账贷款将直接增加xx万元,不良贷款占比将达到xx%以上。根据银监部门的《农村信用社监管评级内部指引(试行)》的考核评级标准,结合上述指标,市信用联社将被评为6级,而评级结果为6级的,表示信用社面临严重的信用危机和支付问题,已经无法采取措施进行救助,需要立即实施市场退出,予以关闭或重组。即便不退市,在《xx银监局有问题银行特别监管办法(试行)》中规定,对不良贷款率8%以上且不降反升的、法人机构资本充足率8%以下的认定为有问题银行,将采取一项或多项特别监管措施,即增加非现场监管内容、增加现场频率、责令其停办部分业务、暂停其开办新业务等,按照此规定,市信用联社的资本充足率xx%,不良贷款占比超xx%的状况,将被省银监局列为有问题银行而采取一项或多项特别监管措施,使市信用联社的经营步履维艰。

第四,极易诱发挤兑风险。若市信用联社的专项央行票据在明年上半年不能兑付,市联社会面临两难困境。一方面,明年上半年内xx万元的资格股因陆续到期而面临退股压力。退股后,xx联社的资本充足率将一泻千里,xx联社也将面临退市的危险。另一方面,若为确保票据兑付,只能顶住压力不予退股,这又极有可能诱发挤兑风险,无疑会激发无法想象的社会矛盾,势必危及全市金融稳定,甚至触及到社会稳定。

三、解决xx信用联社央行票据兑付问题的意见建议

根据国务院《关于印发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方案的通知》(国发[xx]15号)以及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xx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实施方案的通知》(xx政发[xx]4号)文件精神,为确保市信用联社专项央行票据如期兑付,特提出如下解决途径:

(一)两个途径解决资本充足率问题。

途径之一:市政府用优质资产置换市信用联社的呆滞贷款。以降低呆滞贷款余额,提高资本充足率。市委、市政府能否考虑用开发区、商业繁华区的土地、房屋等优质资产,将市联社的xx万元呆滞贷款全部置换。按照人行的资本净额须扣减xx%呆滞贷款的标准,置换后市联社的资本净额可以少扣减xx万元,资本充足率将达到5.89%,从而达到兑付要求。

途径之二:市政府以现金或优质资产捐赠给市信用联社,增加其资本公积,从而提高资本净额。经测算,如市政府向市信用联社捐赠xx万元的现金或其它资产,将使其资本充足率达到xx%,从而达到兑付要求。

无论采取以上哪种途径,按照票据兑付有关要求,必须在今年年底前入账,在年终决算表中反映出来。否则,明年兑付也将成为泡影。

(二)协调落实四方协议。xx年3月28日,为落实市信用联社的债权,市政府、市联社、金天贸工农股份有限公司、xx金天纺织有限公司四家签订了《四方协议》,在该协议中明确了原金天贸工农股份有限公司所欠的12931万元的债务分配方案,即:由新公司立据承债2602万元、原公司现金偿还660万元、市政府承诺一年内以现金偿还贷款1238万元或有效资产抵债、余下的8431万元及利息继续由原公司承担。这一协议至今未落实,建议市委、市政府尽快组织相关部门落实四方协议,以盘活市联社不良贷款。

(三)协调落实大额置换资产债权,提高置换资产处置率。重点是协调落实天纺集团等逃废的信用社债权,以提高市信用联社置换资产的处置率。

(四)协调相关职能部门及乡镇的关系,为置换资产处置提供便利。恳请市委、市政府出面,要求乡镇政府及法院、工商、税务、国土、房产、经委等相关职能部门协助配合,支持市信用联社对已置换的贷款依规依法进行处置。建议用政府名义出台支持文件,重点是出具相关文件资料的证明。

(五)加强信用环境建设,打造信用xx。一是督促乡镇落实市委、市政府对信用社的扶持政策;二是转化落实以往企业逃废信用社的债务;三是确保信用社胜诉案件执结率达到80%以上;四是充分运用行政手段,加大对公职人员贷款、行政事业单位贷款、乡镇企业贷款和村组集体贷款的清收力度,确保拖欠信用社的贷款收回率达到80%以上;五是改善区域金融生态建设的行政环境。

篇5:农村信用社行风问题的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行风问题的调研报告

目前,在金融系统中,国有银行凭借人才资源的优势和先进的硬件设施傲视群雄,商业银行凭借灵活的经营机制异军突起,农村信用社当前无论在人力资源还是硬件设施方面,由于体制、历史等客观方面的原因都无法与他们媲美。所以,信用社要想在激烈的金融业竞争中求得生存并发展,唯有在行风建设中狠下工夫,以良好的行业风气树立起自己的品牌形象。

一、农村信用社行业风气存在的问题

农村信用社的行业风气突出表现在员工行为及为公众服务方面,因此员工的行为规范、服务态度、服务方式、服务水平的好坏是农信社行业风气好坏的关键。就目前情况看,农信社的行风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1、从服务思想上看,存在着“向钱看,重自我”的现象。在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下,有的`员工受社会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服务意识淡薄;有的职工以我为中心,只图索取不求奉献,只图享受不愿服务,把为“三农”服务的宗旨抛在脑后;有的职工热衷于搞第二职业。

2、从服务态度上看,存在着“脸难看,事难办”的现象。我们从平时的检查及行风建设“回头看”情况看,服务方面的问题依然存在,主要表现三个“较差”。一是临柜人员服务态度较差。有些信用社临柜人员的服务过于呆板,如在业务忙时欠热情,有不耐烦情绪,表现出对顾客一问三不知或动辄训人,存在冷、硬现象。有些员工在办理存、取款业务时存在两张面孔,对存款欢迎,对取款或通存通兑款项推诿。也有些员工因家庭、婚姻矛盾、身体不适、同志关系不和等原因带气上柜,带情绪上岗。二是信贷人员服务质量较差。有些信贷员、社主任等服务意识不强,办事拖沓,工作效率不高。有的信贷人员违反信贷原则,只要得到好处的就贷,造成几十、甚至几百万贷款沉淀。也有的信贷员在办公室里放贷款、收贷款,将“三查”制度置于脑后,放出去的贷款无人负责。三是个别人员服务观念较差。有些员工思想上根本没有“服务”两字,在时间上斤斤计较,有些信用社营业网点,特别是业务比较闲的信用社职工,上班期间嘻笑打闹、闲聊等,严重影响了信用社的形象。

3、从服务方式上看,存在着“一阵风、冷热病”的现象。有的员工“弹性”很大,一抓就好,一松就垮,检查来了,服务态度很好,检查去了仍是老样子。也有的员工把优质服务视为应付领导的“花架子”,甚至为应付上级检查而弄虚作假。

4、从服务手段上看,存在着“功能弱、设备差”的问题。由于我们农村信用社结算长期依附在农行,没有自成体系,导致电子化建设滞后,结算功能弱化等,这些都严重制约着服务质量和服务效益的提高,这是客观因素。

二、加强农村信用社行风建设的对策探讨

1、加强组织领导。“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行业作风建设,抓住了领导带头,就抓住了关键。农村信用社做任何工作,干任何事业,都离不开组织领导。成果的取得、效果的明显程度,都与领导力量的强弱、领导重视程度密切相关,业务经营也好,改革创新也好,行风建设同样如此。加强领导就是要建立党组织统一领导,党政领导亲自抓,各部门及工、青、妇分工负责制领导体制,形成纵向到底、横向到边、齐抓共管的局面。把行风建设工作纳入各级目标责任制中进行考核,做到年初有计划,年中有安排、有活动、有检查,年终有验收、有考核、有奖惩。

2、强化队伍建设。把行风建设内容,通过制度、规定,逐步加以细化,具体到部门、岗位,做到层层责任明确,人人任务清楚,实现各个环节衔接协调,每个岗位尽职尽责。同时抓好职业道德教育,提倡爱岗敬业、诚实守信,树立“严格、规范、谨慎、诚信、创新”的十字行业作风;抓好员工的业务培训,提高员工业务技能和业务素质;抓好员工的法制及遵章守纪教育,做到依法合规、稳健经营。同时,要加强对员工的行为监督管理,从8小时内延伸到8小时外。

3、加强廉政建设。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是行风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按照《廉政准则》和一系列制度规定,要求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执行,自觉做清正廉洁的模范、遵守纪律的模范。做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慎权、慎欲、慎微、慎独,养成吃苦在前、享受在后、勤劳俭朴的作风。

4、确立服务意识。面对市场经济的发展,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深入等新形势和新任务。农村信用社的全体员工一要确立“服务第一”的思想。要把优质服务观念落实到每一笔业务、每一个环节上,用优质服务赢得市场、赢得竞争、赢得信誉、赢得效益。二是确立“客户第一”的思想。每个员工都要把客户当作农村信用社的“衣食父母”,增强全心全意为客户服务的自觉性和主动性,彻底转变“领导要我热情服务”的被动心理,树立“我要一心一意为客户服务”的主动奉献精神。三要确立“信誉第一”的思想。信誉高于一切,是市场经济发展中必须遵循的一个重要原则。农信社要靠信誉求生存、求发展,用良好的信誉,赢得客户的信赖。

5、提高服务素质。优质服务既要“中看”,又要“中用”,这就要求全体员工要有较高的服务素质和业务素质。一是临柜人员要把快捷准确作为自己的追求目标,尽量减少顾客等候时间,要勤练基本功,把耐心细致作为自己的行为准则;二是热爱本职工作,时刻把如何做好本职工作放在首位。多参加培训,多钻研业务书籍,多练技术,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三是要有创新精神,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为本单位多出点子,多提建议;四是在接待顾客时,不但要自己做到优质服务,还要尽量让客户成为我们的义务宣传员,宣传我们的服务态度、服务功能,提高我们的知名度。

6、规范服务行为。每个员工都要按照有关规定规范执行,要特别注意自己的一言一行,真正做到接待顾客“有礼、有节、有度”。处理业务“规范、快速、准确”,服务环境“清新、整洁、舒适”,让顾客感到“和谐、友爱、温馨”,形成信用社良好的经营氛围。

7、拓宽服务范围。在搞好柜面服务的基础上,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新,人新我优”的敢创一流思想,在自身业务范围内,把柜台服务延伸到社会每个角落,做到柜面服务打基础,柜外服务下工夫。

8、更新服务手段。农村信用社的优质服务应当是准确、快捷、高效的,一流的服务设施和服务手段才能发挥其作用。如果说“微笑服务”是“软服务”的话,那么硬件设施就是“硬服务”,只有把微笑服务和高效服务有机地结合起来,实现“软”、“硬”服务同步发展,同步提高,才能实现服务手段高人一招。因此,我们在抓“软服务”的同时,将尽力改善农村信用社的经营环境,提高“硬服务”程度。

总之,信用社的行风建设涉及到信用社的每个方面,良好的行业风气需要全体员工的积极主动参与,并常抓不懈去实现、去保持。

篇6:法院调节工作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法院调节工作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法院调解,又称诉讼调解,是指民事案件在人民法院审判组织主持下,诉讼当事人双方平等协商,达成协议,经人民法院认可,以终结诉讼活动的一种结案方式,近年来,资源法院不断强化调解意识,创新调解工作方法,积极构建民事诉讼调解运行的新机制,取得了上诉率、申诉率低和上访缠诉率持续下降,生效法律裁判自动履行率不断提高的效果,实现了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政治的有机统一。但在实际工作中亦发现不少问题。认真总结经验,研究解决问题,进一步改进和加强调解工作,更好地发挥其定纷止争、案结事了的作用,成为摆正我们面前的重要问题。为此,笔者通过对资源县人民法院近年来所审结案件的调查发现,当前民商事调解工作开展的总体情况良好,但也存在着影响制约调解工作有效开展的一些因素,有的问题出在法院自身,有的属于当事人和律师的问题,有的则属于法律问题。

一、当前调解工作存在的问题

(一)、法院方面存在的问题

1、受上级法院对基层法院当庭宣判率和同期结案率等指标考核的影响,为了提高考核分数,对案情简单、当事人争议不大的案件,一般都采取了一次开庭并当庭宣判,这在客观上制约了调解率的提高。同样为了提高结案率,往往造成年底突击结案,由于时间短,一般不愿过多调解,也会造成调解率的下降。

2、调审主体合一,调解对人员、时间的需求与人员少、办案任务重之间的矛盾,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调解工作的深入,影响了调解率的提高。根据民事案件审判工作的实践,一方面调解需要投入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另一方面,民事审判法官人员少,案件数量多,审判任务重,大多时间用于开庭审理。对于事实较清案件,判决远比调解节约时间,因而造成了部分可调解案件因为没有时间和精力而采取了判决的方式。

3、对诉讼调解存在认识上的偏差。有的法官仅把调解当做回避办案风险的手段,对案件处理把握得准的案件,不愿花时间去做调解工作,遇到把握不准的案件时才想方设法进行调解,对调解工作有功利性倾向;有的法官认为判决更能体现法律的严肃性,而调解弱化了法律的权威性和公信力,滋生了惰性;有的法官认识不到调解在维护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作用,以“判决结案”为荣,认为优秀的判决可以体现自己的法律水平及庭审能力。

4、对调解工作程序的规范不够完善,没有一套较为系统的调解工作规程。法官在调解方面随意性较大,缺乏一定的监督。有的案件调解需要花费很大的功夫,需要反反复复做工作,有的法官宁可判决结案,不愿意多花时间调解。例如,同样同类的案件,有的法官调解结案,有的则是判决结案。有的以拖压调、强行调解甚至“以判压调”,迫使一方当事人放弃部分权利;解释宣传法律不够透彻,或故意曲解法律,哄骗当事人接受调解结果;主持调解行为不规范,引起当事人反感而不愿接受调解;调解书制作不够规范,主文表述不够严谨。

5、缺乏调解方法和技巧。有的法官对调解工作存在畏难思想,不愿做也不想做耐心细致的调解工作;有的满足于“和稀泥”式的'调解方法,缺乏对调解技能和调解艺术的总体把握;有的法官在高强度的任务压力和快节奏的审判流程下,找不到头绪,调解效率低下,有的案子甚至久调不决;一些年轻法官,学历高但社会经验不足,调解能力相对较低。

6、调解工作的规律与现行审判方式改革要求及管理模式之间存在磨擦。当前审判方式改革实行统一立案,立审分离,统一送达、排期开庭、强化庭审功能,主审法官自主支配调解时间和把握调解时机的空间有限,调解工作一般被局限在庭审中或庭审后进行,由于庭审的激烈对抗特点和时间的限制,当事人一般很难达成调解协议;强调调解工作在审判法庭进行,导致调解缺乏必要的气氛和沟通,

7、调解程序的简约化与调解书制作方式的复杂化不相适应。我国的诉讼调解,从程序设计上就有便捷、简约的特点,特别是《调解规定》的出台,从调解的时段、调解的期限等方面为当事人提供了更加宽松的条件。然而在司法实践中,调解书起草完毕后,要经过庭室负责人签发,方可交付打印、再加盖法院印章,才可交付送达。因此,无法做到就地调解,就地送达,当庭调解,当庭送达。调解书制作方式的慢节奏,与调解程序简约化的目的是不相适应的。

(二)、当事人和代理人方面存在的问题

1、当事人“恶意调解”。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隐瞒事实,到法院走程序,欺骗审判人员,得到合法的调解书,以此转移财产,规避法律责任,获取非法利益,损害了第三人的合法权益及集体、国家的利益;一些当事人在调解过程中一再要求对方当事人让步,对方作出让步并达成调解协议后,在执行阶段却拒不履行或消极履行调解书规定的义务,使对方当事人合法权益遭到损害;有些当事人利用调解恶意处分他人财产;一些当事人将调解作为缓兵之计,进行资产转移。

2、达成调解协议后不履行。当前社会诚信度不高,一些当事人缺乏诚信意识,达成调解后并不自动履行,一些案件仍需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导致人们对于诉讼调解的信赖度下降。

3、当事人下落不明或拒不到庭造成调解工作客观上无法开展。当前人员流动性大,被告难找,送达难、被告到庭率低的问题较为突出,以我院为例,每年需要公告送达的案件约占8%左右,此类案件的存在,使调解工作无法有效展开,影响了调解率;部分当事人虽然送达,但对诉讼消极应付,拒不到庭,案件缺席审理数量有逐年增加的趋势,被告到庭率低造成调解工作无法正常开展。

4、部分案件当事人因自身需要不要调解书而要求法院判决。如我院受理的道路交通事故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有的车辆因入了保险,而保险公司要求理赔必须使用法院的判决书,造成当事人即使协商同意,也只能使用判决的形式结案。

5、婚姻案件越来越多。审判实践表明,婚姻案件的调解结案率在各种类型案件中,调解难度最大,调解率最低,婚姻案件的增多影响了案件的整体调解结案率。

此外,随着改革向纵深发展,当前社会矛盾日益复杂化,致使调解难度增大;当事人权力意识增强,不愿让步调解;部分案件律师“架讼”,致使调解难度增大;一些当事人由于对法院和法官缺乏信任,或者认为基层法院司法水平不高而不愿接受调解,希望判决后上诉获得二审法院的看法等原因,亦使调解难度加大。

(三)、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施行中遇到的问题

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扩大了诉讼调解的框架,拓宽了诉讼调解的通道,简化并进一步规范了诉讼调解的程序,提高了诉讼调解的合法有效性。但在适用过程中,尚存在如下几个较为突出的问题:一是法院还未能充分运用该规定中的方法和措施,如委托调解、协助调解等手段运用不够广泛,缺乏必要的实践。二是协助调解力量难以真正到位。主要问题是与当事人有特定关系或者与案件一定联系的组织和个人较难邀请到,即使邀请到了,如果调解不成功,相关人员的差旅补助等费用当事人也不愿承担。三是民事调解工作司法解释中的一些规定有待进一步明确。如答辩前调解在调解期限届满后经当事人同意延长期限不计入审限的规定,其操作性有待斟酌,是否要制作笔录并明确告知调解期限不计入审限,调解期限是否需要设定一个合理的期限,又如调解协议担保人的地位列明问题,当事人对诉讼费用不能达成一致意见时,人民法院决定诉讼费的承担比例是否有一定的原则可循问题,等等。四是《最高人民法院关于人民法院调解工作若干问题的规定》的实施中存在或多或少的问题,也影响了调解工作的开展和调解效果。如规定中规定:当事人申请庭外和解的期间不计入审限。这样,一旦进入了调解程序,当事人要求和解的,因不影响其办案期限,法官就不再积极促成和解,使得个案的办案期限相对变长,影响了办案效率。

篇7: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探讨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自从江西省农村信用社开展改革试点以来,农信社历史包袱得到初步化解,经营状况开始好转,农信社支农资金实力明显增强,产权制度也进一步得到完善,充分发挥了信用社农村金融主力军和联系农民的金融纽带作用,更好地支持了农村经济结构的调整,帮助农民增加了收入,现笔者以江西省××县农村信用社为例,剖析农村信用社改革的现状、作法及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一、农村信用社目前改革的现状、作法

××县农村信用社按照国务院、省政府和上级主管部门关于农村信用社改革精神和工作部署,本着“谨慎、积极”的态度,根据改革实施方案的规定,认真组织和开展了产权制度改革、增资扩股、清收不良贷款、票据置换和税款返还等工作,目前××县农村信用社实行的是两级法人改革模式,并选择中央银行专项票据支持。全县按实际资不抵债数额的的规定置换,已申请发行万元专项中央银行票据等额置换信用社不良贷款和历年挂帐亏损××年月日,××县农村信用社与人民银行已经签订了改革试点专项央行票据协议书,各项改革工作正在有条不紊进行中。截止××年月日,全县农村信用社各项存款万元,各项贷款万元,其中不良贷款余额万元,占贷款总额的;股本金余额为万元,比××年净增万元。专项票据置换之后,全县农村信用社资本净额为万元,资本充足率可达到%,符合申请二级法人体制的专项票据发行的要求。目前增资扩股工作正在积极地发展,清收不良贷款也有新的突破,税收返还工作正在积极与当地税务部门协调,××县农村信用社在这次改革中的主要作法是:

(一)强化领导,广泛宣传。首先,县联社成立了增资扩股、清收盘活等相应的领导工作组,由联社一把手挂帅,配备业务骨干,为做好增资扩股、清收盘活工作提供了组织领导和人员保证。其次,通过多种渠道和方式向社会广泛宣传农村信用社的地位和作用、深化改革和增资扩股的目的、意义及相关政策、规定等,争取社会各界的理解支持,让更多的自然人和法人主动参与农村信用社的投资扩股工作。

(二)改进服务,兑现政策。对原已入股的股金,已提取的股息和分红我们将及时兑给社员,按照为“三农”服务的宗旨,进一步端正经营方向,改革服务方式,转变工作作风,强化服务功能,扩大服务领域,提高服务水平,及时解决农户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保证入股社员在同等条件下享有的贷款优先权和利率优惠权,以吸引更多社员入股,年初我们就专门下发了根据社员入股的实际情况,在利率政策规定的范围内进行贷款利率优惠的通知。

(三)周密部署,扩大范围。增资扩股是农村信用社提高资本充足率最直接、最有效的方式。第一是针对我县还有一部分农民没有入股农村信用社的现状,我们积极动员,使我县农民入股面××年月底达到;第二是将入股面扩大到能独立承担责任的所有自然人,打破传统的一户一股的格局,如三都镇个体户李梦初等户一次性入股万元;第三是利用我县民营经济快速发展和商业银行县域业务萎缩的有利时机,充分发挥信贷政策较灵活的优势,采取利率优惠、手续简便的方法吸引大量的法人资格股和个体户自然资格股。

(四)清收创新,绩效挂钩。提高贷款质量是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重要任务之一,我们要求全县信用社干部职工都应高度重视清收不良贷款工作,一把手亲自抓,保证清收工作的人力、物力、财力到位;分管领导具体抓,业务部门密切配合,信贷部门负责组织执行和做好参谋,齐抓共管,上下联动,成立清收不良贷款工作组,共同做好清收不良贷款的组织、宣传、督导、协调工作。一是我们根据省、市管理部门出台的一系列清收不良贷款奖励办法,结合当地实际,转变思想观念,以人为本,制订具体的清收不良贷款考核细则,完善激励机制,落实奖励办法,真正调动清收人员的积极性;二是广泛宣传清收工作的重要性,加大力度清收不良贷款,不仅要调动内部职工的积极性和创造性,还要调动外部单位和人员的积极性。争取地方党政、司法机关和金融监管部门的理解和支持,形成社会合力,要成立党政机关、司法部门、金融监管、信用社为成员的清收不良贷款协调小组,形成强大的社会氛围,打击逃废债行为;三是在清收创新操作中,讲究经济效益,维护信用社的利益,尽力使清收工作达到“多赢”的效果,保证清收不良贷款工作顺利进行。

二、农村信用社改革存在的问题

通过这次农村信用社改革,同时也暴露出一些问题,在信贷支农上农村信用社目前还有点力不从心,农村信用社在服务方式上由于存在局限性无力从更大范围为“三农”提供综合服务,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当地政府扶持力度还不够到位

改革期间,县政府成立了农村信用社改革领导小组,并下发了县政府号文件,可以说对农村信用社的改革是高度重视的,但由于我县目前是两级法人产权模式,税收的上缴仍分县级财政和乡(镇)级财政两块核算,加之,由于县乡(镇)两级财政都十分困难和脆弱,虽经多次向政府及财政部门请示、汇报,至目前为止,关于农村信用社在改革中享受的税收返还问题仍未得到解决,影响了全县农村信用社去年(万元)的'营业税返还和今年上半年(万元)营业税等额补贴的政策兑现。

(二)筹资工作整体环境不是很好

一是组织存款难度较大。从今年月份起,存款有所回落,特别是城区的网点一直处下降趋势,影响了农村信用社市场竞争力和支农后劲。由于当地存在不正当竞争(特别是邮政储蓄)和信用社硬件设施跟不上国有商业银行和邮政储蓄,加上政府的帮扶措施得不到见效的落实,对农村信用社歧视性做法在一些部门还仍然存在,涉农部门的开户还不能得以到位,加之全县经济不景气的不乐观因素,同时群众对存款利率不能接受特别是还要加收的所得税农民更是反对,致使我社组织资金的难度进一步加大,存款极不稳定;二是农民对增资扩股反应冷淡股金筹集存在隐患。信用社在农民中的信誉度不高总认为信用社归省政府接管后,没有国家银行那么有保障,加上目前信用社经营效益不明显,入股分红难于实现,有很多股民借各种机会要求退回自己的股金,对入股持观望态度。

(三)全县整体资本充足率还较低

我县是个山区小县,经济发展不很景气,农社历史包袱沉重历年亏损挂帐万元,至六月底止,资本充足率仍是经过央行票据置换后,资本充足率达到了,但离农村信用社改革规定的要求还相差较远,不良贷款比例降幅虽大,但存在着贷款总量扩大的稀释因素。目前有些基层信用社的实际不良贷款数额还大于××年年底的账面数,主要原因是基层信用社在近几年的经营管理中为了消除历年巨大不良贷款数额对自身带来的不良影响利用旧贷转新贷的办法从账面上使不良贷款额下降其中包括逾期和呆滞贷款。

(四)各社整体业务发展很不平衡

从单个信用社的经营情况看,由于受山区自然环境和当地经济条件的影响,各个信用社发展的各项业务发展很不平衡,有的社业务量大、效益好,有的社业务量小、效益低,在人员配置上形成了很大的困难,使我县农村信用社的经济效益一直处于较低水平。

(五)农户贷款与支农服务存在矛盾

农村贷款有一种矛盾就是有偿还能力的多数农户不需要贷款而需要资金的往往偿还能力较差,而且在落后地区存款往往远远大于贷款。一是贷款涉及面窄、辐射面小。为控制贷款风险各信用社针对农户建立信用档案实行信用户管理信用社的贷款主要面向信用户但信用户只是广大农户的很少一部分大部分农户很难贷到款。二是信用户贷款难。信用社在“保放、保收、保效益”的指导思想下大多惜贷、怕贷许多满足贷款条件的信用户也很难贷到款。三是信用社贷款种类单一农民发展副业所需资金贷款难。信用社针对农民的主要是小额贷款这种小额贷款的期限大多为年贷款额度各社不尽相同但这些小额贷款只能用于农民的生活或现有农业生产的周转资金一些大额的期限较长的贷款年期万元以上很难办理。

(六)员工整体素质偏低,竞争意识不强

农村信用社整体素质较其他金融单位相比较,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目前,全县名在岗员工中拥有本科文凭的只有人,大专人,中专人,高中人,初中与初中以下的有人。由于少数员工的综合素质不高,没有吃苦耐劳的精神,缺乏上进心、主动性和创造性,致使本社业务开展缓慢。

三、农村信用社改革建议及对策

(一)协调各级政府关系,尽快落实扶持政策

一是省政府及省联社要为信用社改革和发展创造优良的信用环境。废除和制止少数部门出台针对农村信用社的限制性、歧视性做法,鼓励和引导将农村政策性业务交由农村信用社办理,特别是财政性、事业性单位的存款引导其存入信用社,同时建议银监会要会同有关部门加快研究邮储资金适当返还农村的办法,制止金融机构的不正当竞争,让支农资金不外流,增强信用社的支农后劲。,二是信用社要多向政府汇报,请求政府采取有效措施,帮助农村信用社处置不良资产,降低不良贷款比率,加大清收辖内党政干部在农村信用社的借款和介绍、担保贷款的力度,帮助信用社落实原关、停、并、转的企业贷款,防止企业借改革之机逃废信用社债务。三是加快电子化建设步伐,尽快实现全省、全国通存通竞,提高信用社竞争能力,争取实现改革和发展的“双丰收”。

(二)加强信合员工培训,造就“敬业爱岗”队伍

加快发展是我县农村信用社摆脱困境、赢得主动的第一要务。我们要加强学习培训,不断提高工作人员素质,是做好信用社工作的必要条件。一是制定计划,组织人员系统地学习有关金融业务知识和法律知识,提高员工专业水平;二是理论联系实际,认真学习案例,调查研究,在学习中提高,在实践中创新;三是及时总结和推广清收工作的成功经验,表彰先进人物,打造一支团结拼搏、学习创新的团队。四是坚持以人为本,强化人本管理理念,继续做好员工的再教育工作,大力弘扬以“敬业”为核心的思想理念,造就一支具有“勤奋、忠诚、严谨、开拓”精神的员工队伍;

(三)加大清收盘活力度,提高农信社经营效益。

由于历史的原因,我县信用社的资产质量不容乐观。盘活贷款存量,改善信用社资产质量,是我县农信社目前重中之重的首要工作。我将继续组织完善好有关清收盘活的做法和奖惩制度,逐级分解落实不良贷款任务,责任到人,专项考核,进一步加大行政的、经济的、法律的清收盘活的力度。同时,在实际工作中,坚持以效益为中心,从各个经营环节上下苦功,依法合规经营的基础上,稳扎稳打,不断优化资产结构,锁定不良贷款存量,大力减少不合理资金占用,同时积极开办新的业务品种,使农村信用社的资产实现多元化,全面提高资产盈利水平,实实在在地把经营效益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四)完善各项考核办法,增强优患意识和责任感

在狠抓“以法治社和以德治社”工作的同时,进一步做好深入细致的思想政治工作,加大考核力度,完善考核办法和措施,在落实好服务“三农”的各项工作举措中,要结合××实际帮助农民朋友进行产业结构的调整,实实在在地为农民朋友提供好产前、产中、产后的农村金融和信息服务,促进农民增产增收,增强员工的优患意识和责任感,把全体信合员工的思想统一到发展农村信合事业这一主题上来。

(五)深化产权制度改革,完善法人治理结构。

经过一段时间的改革试点,农村信用社的产权制度框架已经初步形成。下一步要将工作重点转向建立合理、科学、有效的法人治理结构。一是进一步完善股权设置。结合当地实际,合理确定入股起点,积极吸收种养殖大户、私营业主、企业法人等有能力、有愿望参与农村信用社管理的投资人入股,提高农村信用社的决策和管理能力。既要防止因股权过于集中被少数大股东控制,又要防止因股权过于分散被内部人控制。二是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进一步健全法人治理结构,明确职责分工,形成决策、执行、监督相互制衡的治理结构。要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探索符合我国农村和农村信用社实际的有效治理结构。三是进一步加强制度建设,科学合理地制定有关工作程序和议事规则,增加决策透明度,提高运行效率。

(六)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

农村信用社要进一步改善农村金融服务,加大金融支农力度。无论采取何种产权模式,选择何种组织形式,都要坚持服务“三农”的经营方向,信贷资金大部分要用于支持本地区农业和农民,即使是实行了股份制改造的机构,也要根据当地农村产业结构状况,确定一定比例资金用于支农。加大推广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力度,进一步完善农户联保贷款办法,健全、完善农村信用社资金结算体系,大力发展银行卡等现代支付工具,不断探索代理保险、证券、委托理财、信息咨询服务等新的金融支农服务方式。人民银行要会同有关部门抓紧提出解决老少边穷地区农村金融服务问题的意见,为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试点和农村金融改革的整体推进创造条件。

篇8:司法救助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为了切实解决涉诉信访案件申请执行人迫切需要解决的基本生活困难,维护社会公平与正义,体现为民司法的宗旨,针对已进入执行程序,而被执行人确无履行能力的涉民生案件申请执行人,xxxx省金溪县人民法院积极依靠各级党委领导和政府支持,通过司法救助,缓解当事人燃眉之急。自12月份以来,该院共对7案12人进行司法救助,救助金额28.3万元,执结案件7件,取得良好的法律效果与社会效果。

但是,实践中,一部分申请执行人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而又未得到司法救助生活陷入困顿,时常到法院及政府部门上访、缠访,降低执行效率,损害司法公信。笔者现从一案例简要分析目前司法救助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建议。

一、案件执行经过(江某某、徐某华、徐某风申请执行杨某某、黄某某雇员受害赔偿纠纷一案)

12月,被执行人黄某某将其自建房屋的墙体粉刷发包给被执行人杨某某承建,杨某某雇请徐某某与其一起粉刷墙体。同年12月11日,徐某某在从事雇佣工作中,不慎从脚手架上踩空摔跌至地上,经抢救无效于次日死亡。同年12月16日,徐某某亲属江某某等三人向金溪县人民法院起诉,3月2日,该院判决杨某某、黄某某分别赔偿江某某等三人各项损失66091.5元、15530.5元。204月28日,江某某等三人向该院申请执行。

受理执行案件后,执行法官依法向杨某某、黄某某送达了执行通知书、报告财产令。因二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执行陷入僵局,江某某等三位申请执行人多次到该院及政府部门上访。至间,执行法官陆续从被执行人黄某某账户扣划存款共计6200元。因被执行人杨某某家庭困难,其自身又患有心脏病,该院无法对其司法拘留,案件进入执行程序后,杨某某便外出务工,无法找到其下落,江某某等三位申请执行人的赔偿款未能得到全部执行,执行陷入困境。

面对执行困境,执行法官一方面积极向县委、县政府、政法委汇报执行进展和遇到的困难,争取政府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积极与江某某户籍所在地镇政府、民政部门沟通协调,为江某某办理低保,解决其燃眉之急。在执行法官的努力及省委政法委的大力支持下,今年1月17日,江某某等三人终于获得了40000元救助款,并自愿签署停访息诉协议及放弃部分债权承诺书,该案通过司法救助圆满化解。

二、司法救助存在的问题

在司法实践中发现,司法救助主要存在以下四个方面问题:

1、救助范围小。实施司法救助的案由狭窄,通常以交通事故等人身损害赔偿案件的申请执行人为实施司法救助的对象,且要求赔偿数额较大,其他类型的案件救助寥寥无几。

2、救助金额有限。实践中,法院按要求上报的案件需救助的数额很大,而最终获批的只有3—5万元,甚至更少。申请执行人由于赔偿未能实际到位,往往在救助金用完后继续上访。

3、救助次数有限。司法救助通常都是由各级党委、政府、政法委等牵头发起,由法院上报案件,每年开展司法救助的次数就一两次。而法院受理的案件源源不断,需要司法救助的案件不断增加,现有的司法救助次数远远不能满足于需要救助的人员。

4、救助金发放周期长。通常情况下,开展司法救助由各级党委、政府、政法委等发文至法院,由法院上报案件材料至救助机关审批,通过审批后,再由救助机关将救助金转至被救助人所在政府的财政账户或法院账户,再由法院支付给被救助人。从救助文件下发至被救助人领取救助款,少则一两个月,多则大半年,影响救助效率。

三、对司法救助的建议

1、扩大司法救助的`范围。司法实践中只将赔偿数额较大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作为司法救助的对象,部分数额较小且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未能得到有效救助,而实践中数额较小且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人身损害赔偿执行案件大量存在,因未能得到执行,激化社会矛盾,影响司法公信。因此,应将因被执行人无财产可供执行导致申请执行人生活困难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一律纳入司法救助的对象,使更多的困难群众得到救助。

2、增加救助金额。对符合司法救助条件的申请执行人,应根据申请执行标的全部或大部分进行救助,使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得以全部或基本实现,待法院执行到位后予以返还。

3、建立司法救助常态化机制。应由法院不定期向党委、政府、政法委等部门申请司法救助,对符合救助条件的应在七个工作日内予以书面答复,并开展司法救助。

4、缩短救助金的发放周期。对符合救助条件的申请执行人,材料一经审核批准,救助金应在十个工作日内转入专门账户,并及时发放给申请执行人,使困难群众尽早享受司法救助的温暖。

5、设立司法救助基金组织。由政府主导,国家财政专门拨款,同时吸纳社会捐款,以弥补司法救助基金的资金缺口。将司法救助作为由政府支持、社会帮扶的长期性社会公益事业,在政府主导的同时,充分调动社会力量。

篇9:第二轮修志工作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第二轮修志工作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一、二轮修志工作回顾

20xx年以来,应该是《**县志》(—1990)出版以后**县地方志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的时期,全县先后编纂出版了《**一中五十年》、《**县外事志》、《**县国土资源志》、《**县交通志》、《**县扶贫志》、《**县林业志》和《**县政协志》,整理出版发行了《富州县志点注及资料辑录》,完成了《边防一团团史》、《**县军事志》的初审。可以说**县地方志事业由此步入了一个崭新的发展阶段。

20xx年11月,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印发《中国地方志指导小组关于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的若干意见》的通知,标志着全国第二轮修志工作正在全面展开。为全面推进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步伐,县委、县人民政府相继出台了《**县志 (199l—20xx)编纂工作实施方案》、《关于进一步加强地方志编纂工作的通知》、《**县第二轮地方志书编纂行文规范》和《**县部门志和乡镇志编纂实施方案》等文件,正式启动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20xx年6月举办了全县第二轮县志续修业务培训,组织志办人员参加了省、州地方志工作会议和修志业务培训会,明确了地方志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思路、目标任务、工作步骤和工作职责。为整体推进修志进度,促进各方的联动,县委、县人民政府于今年3月11日召开了有各乡镇、各部门主要领导和撰稿人员参加的全县第二轮修志工作推进会议。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县志续修又作了安排和部署,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针对业务方面也作了培训。还汇编印发编写了《**县第二轮志书编纂工作指导手册》和《**县地方志通讯》等指导性资料。

从20xx年6月全县第二轮县志续修业务培训以来,安排有撰稿任务的各部门(含省州驻富单位)、各乡镇共103个。截止20xx年5月22日,按要求上报领导小组、修志机构的撰稿单位96个,落实撰稿员单位96个。民政、经济商务、气象、档案、食药品管理、森林公安、总工会、海关、团委等9个单位报送了初稿,分别占应上报数的93%、93%和7.7%。国税、地税、工商、司法、法院、经济商务等单位还专门就修志问题,到县志办沟通、咨询和了解相关的情况和信息,十分关心和重视县委、政府对此次修志工作的安排。但仍有少部分单位是什么情况都没变,什么信息都没报,什么反应都没有。可谓“一片寂静,鸦雀无声”。直到现在连最基本的领导机构、撰稿员都没有落实。

二、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现阶段修志工作面临的问题比较多,概括起来主要是:

(一)各承编单位对县志续修认识不一。从参加会议情况看,有的是主要领导参加,有的是副职参加,有的是没有领导参加,有的是具体撰稿的修志人员参加,有的是凑合着人数顶替参加,有的甚至无人参加会议;从上报的修志登记表看,有的是主要领导分管,有的是副职分管,有的登记表未上报,分管领导和撰稿员迟迟未落实;从业务方面的联系看,有的认为修志是志办的事,与本单位(本部门)没多大关系,采取应付式的态度。对县志续修的重要性、必要性的认识不统一、不到位,没有真正领会县委、政府的修志会议精神。会不开,事也不落实。这里面有领导的`因素也有撰稿员的问题。最关键的还是领导的认识问题。

(二)各承编单位工作启动迟早不一。行动早的现在完成了初稿;滞后一点的,在撰写稿件;落后一点的,还在拟定方案、设计篇目;更落后一点的,还在落实机构和人员;最落后的是 “按兵不动”,目前毫无结果。这同样和领导与撰稿员有关。领导重视、安排得早、行动快的单位(部门),工作启动就快,各项事宜安排妥当,人员就位早,效果也出得快。反之则不然。

(三)各承编单位撰稿员“功底不深不一”。由于过去参与编修县志的老同志调的调、退的退,几乎没有在位的。要找一个能“带班”的都非常困难。从专业的角度上讲,包括县志办在内的撰稿员及其编辑,都没有修志的经历,也没有参加过3个月以上的专业培训,都属于“自学成才”系列。从专业性、行业性、学术性来讲打的都只是“擦边球”。因此,“功底不深不一”显而易见。

(四)极个别承编单位撰稿员“人”“业”不一。大多数单位(部门)对此次修志非常重视,对具体的撰稿员是优中选精,都尽量挑思想素质高、文字功底好、有一定实践经验、有较为丰富社会阅历的人员承担撰稿任务。但却有少数承编单位是搞应付性的,凑个数了事,滥竽充数。不把修志当回事,其结果是“专业不对口”让木工去充当医生,人和事不对口,“专业不对专人” 造成“人”“业”不一。其结果是“有效无效,已经责任尽到”,只有过程而无结果。

(五)稿件质量不高,其完整性有待完善。从目前已经交稿的民政、经济商务、气象、档案、食药品管理、森林公安、总工会、海关等几个单位的稿件情况看,除民政、经济商务、气象、档案、团委5个部门的稿子脉络和框架较为完整外,其余的都只是以偏盖全,局部的反映了一下,口号式的东西多而实质性的内容少,涵盖不了本单位(本部门)的全貌,反应不了真相。既不全面也不翔实,不可入志。

以上种种,如不采取有效措施和对策加以解决,难以确保修志工作的顺利进行,健康发展。

三、对策措施

(一)解决思想认识,营造修志氛围。江泽民同志指出:编纂新方志,不是一件可有可无的工作,而是一项认识过去,服务现在,开创未来,不仅有近期社会效益,而且可以产生久远社会效益的意义重大的事业。国家副主席在宁德考察时说过一段话:要马上了解一个地方的重要情况,就要了解它的历史。了解历史的可靠的方法就是看志,这是我的一个习惯。过去,我无论走到哪里,第一件事就是要看地方志,这样做,可以较快地了解到一个地方的山川地貌、乡情民俗、名流商贾、桑麻农事,可以从中把握很多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可谓“开卷有益”。

修志是一项很有意义的工作。其意义,说通俗一点,就是使我们做一个明白人,“以古为鉴,可知兴替”,对于我们,只有加深对历史的掌握和理解,才能“以古为鉴,鉴古知今”,不重复历史上的错误,才能使人们从一种混沌状态,转为一种清楚明白的状态,才能知道过去人类社会种种事件的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从两位领导的谈话中不难看出,修志是存史资政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各承编单位特别是主要领导应该站在“又好又快”为全县著书立志的高度加以重视,负起责任,把思想统一到县委、政府的要求上来。必须明确修志是各单位(部门)共同的责任;是对本单位、本部门、本专业的历史记载和记述;是对对本单位、本部门、本专业的所作所为及其成果进行真实写照。本次修志展示的将是全县改革开放以来的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民生等各个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修好本轮县志,将具有划时代标志的这段历史留给后人,意义十分深远而重大。

(二)领导重视,撰稿员负责。首先领导重视,实际上可以理解为平常所说的组织保障。由于受各种不良风气的影响和现行制度的制约,人们对许多事情的重要与否的理解,常规性的往往是通过主要领导对该事的重视程度来判断的。一个单位、一个部门、一个乡镇,只要是局长、主任、书记、乡镇长亲自主持的会议或者事务活动,收效一般都好,反之就一般。所谓的“身先士卒”道理就在于此。对修志来说也一样,作为主要领导,只要主持并安排,效果肯定会出来。具体如何做,视本身的事务情况,可亲自抓也可交由副职安排具体的工作人员来完成。只要主要领导重视了,组织也就有了保障,机制就可以顺利运行。反过来,如果主要领导不关心,不参加会议,不安排任务,对其他同志的汇报不加以重视,那么事情搁浅也就是必然的事了。其次撰稿员负责,就是要求撰稿员按照要求认真负责地对志稿进行资料搜集、篇目(条目)设计、稿件草拟、资料审查、稿件完善等等。遇到困难和问题主动向领导汇报和请示,也可将自己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提出来讨论和参考,争取领导的支持,促进工作的开展,达到共商“志事”的目的。

(三)合理配备人员,保证“来之能战”。编修地方志要求撰稿员不仅要有很高的文字综合能力、表达能力、组稿能力,还要有一定的社会实践经验,有不耻下问的求是态度。当然,天文地理样样通,经济政治一一懂的最好,但这是上天一样的难求,也不实事求是。然而,一些部门(乡镇)随意将此项任务安排给工作时间不长、对本部门(乡镇)的历史和工作不熟悉、对地方志的要求不了解的同志,这也是一种“凑合”的行为,当然不行。搞出来的稿子,不是缺要素,就是缺数据,达不到入志的要求。事情是做了,但效果没有,事半功倍,得不偿失。因此,合理配备人员,保证“来之能战”是具体撰稿中非常关键的一环,应引起高度重视,确保具备条件人员的就位。

(四)注重学习,加强指导。一是除了各承编单位撰稿员要下苦功夫潜心学习外,县志办人员无一例外,按照每周集中一学的惯例和自学结合的办法,认真学习方志方面的书籍、材料、报刊、杂志,也可以从网上查阅相关的理论性文章。从中汲取有指导性的营养成分,做到“内强素质”。二是加强与周边同行的对话。要象招商引资发展经济一样既“走出去”又“引进来”。就是要通过“走、访、询、探、看”的方式,与周边同行沟通,交流思想、了解“行情”、借鉴经验,取人所长补我之短。三是加强县志办与各单位(部门)、各单位(部门)与单位(部门)、乡镇与单位(部门)、乡镇与乡镇的联系和沟通,推广先进的经验和做法,通报工作的进展情况,共同研究、探讨和解决工作中的新情况、新问题。县志办要站在全县的高度抓好指导。

(五)强化督查,确保工作的落实。对本次修志,虽然县委、政府发了文开了会,作了安排部署。但部分部门(乡镇)为何迟迟不动,或者动作之慢。除了承编单位的因素外,与我们的督查落实,跟踪问效不到位也不无关系。“重要的事一定督办,督办的事一定重要 ”的行政执行理念在部分部门(乡镇)的领导层和干部职工中或多或少存在。这犹如以上所说的领导重视问题一样,什么事列入了督查的内容,就办的顺利。否则反之。因此,一定要建立一套行之有效的修志督查制度。根据进度情况和任务期限,按月、按季度、按年度或适时通报情况,检查督促工作的落实结果,并将此列入领导干部的年度考核和行政执行能力考核。

篇10: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关于农村合作医疗工作存在的问题和建议

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新形势下提高农民群众健康水平,防止农民因贫返贫、因病致贫的一种好形式,体现了国家对农村卫生事业和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的高度重视。从其运行的基本情况看,通过合作医疗使医疗机构增添了活力,农民减轻了负担,得到了实惠,体现了互助共济的优越性,较好地解决了农民群众因贫致贫、因病返贫的问题,受到了广大人民群众的欢迎。实践证明,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一项“民心工程”、“德政工程”,它的建立显示了强大的生命力。

一、农村合作医疗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通过试点和调查,我们发现,在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运行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亟待解决。

一是农村合作医疗的受益面相对较小,大多数农民群众的受益补偿率普遍较低。以某县某乡镇为例,该镇农业合作医疗受益人口仅占参加合作医疗农民总数的43.7%。由于受益补偿率低,直接影响了农民群众参与的积极性和合作医疗工作巩固提高的连续性和持久性。资金筹集过少,使合作医疗基金风险加大,大病报销资金兑付的风险也相对增加。

二是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不够规范。从市级合作医疗试点县来看,在合作医疗资金的.筹集上主要是农民群众筹资能够及时到位,但乡镇的补助资金常常难以落实,使承担农村合作医疗的机构难以为继;有的只建专帐不设专户,影响了正常医疗救治的运转。同时,在合作医疗基金的监管上还缺乏有效的措施,致使合作医疗基金筹集、使用上监管不到位、缺乏权威而且及时的审计。

三是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相对较低。医疗设备陈旧,农民在乡镇卫生院得不到医疗保障,农民不仅得不到应有的医疗服务,而且也难以享受到医疗政策带来的实惠。

二、几点建议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是“政府组织引导,农民自愿参加,大病统筹为主”的医疗互助共济制度,是党中央、国务院的一项重大决策,是各级政府贯彻落实“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以人为本、执政为民的体现,是解决“三农”问题,提高农民健康水平,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举措。为了确保农村合作医疗健康持久的发展,更好地发挥合作医疗在农村中的重要作用,我们认为,应当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首先,应制定较科学合理的医疗补助标准。科学合理的受益率是巩固提高合作医疗成果的基础。如果受益率提高到一个不适当的标准,就可能使医疗机构负债经营,否则就会影响农民群众的参与热情和积极性。一是各级政府要加强领导,在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障制度的过程中,政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建立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根本和前提。因此,要宣传、组织、发动群众积极参与,让群众认可。要加强对广大农村干部、群众的一定会教育和引导,制订出合理的宣传方案,通过各种媒体,加强对维护农村农民健康权益和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的宣传教育,教会农民如何正确地分析评价农村合作医疗制度的利弊,根据不同健康状况下农民的心理开展工作。二是要根据年度内的资金使用情况,对没有享受合作医疗的农民群众本着无病关心的原则,为这部分农民开展一次健康查体,并确实将这一措施落到实处。真正使有限的资金用于农民群众的疾病医疗和保健,让农民群众得到真正的实惠。否则,就会挫伤农民群众的积极性。

其次,应严格规范合作医疗基金的管理,维护农村合作医疗的信誉。要严格贯彻执行鲁政办发[]17号文件,将全部合作医疗资金纳入县级财政专户储存,做到医疗基金统一管理,设专门基金专帐、专户,县合作医疗办公室每月定期审核汇总基金运行情况,由财政部门根据审计结果,开具申请支付凭证,提交银行,办理资金结算业务,直接将资金转入定点医疗机构银行帐户,对农民群众应当享受报销的要简化手续,定期办理,对整个基金的监管要责任到人,防止失控。真正使合作医疗实施过程公开化、透明化,要实行基金收支分离、管用分开、封闭运行,防止任何形式的挤占、挪用,确保每一分钱都花在合作医疗上,同时,要放宽转院条件,简化审批手续,要制定严格的责任追究办法,对违反基金管理规定的要严肃查处,不能姑息迁就,要将合作医疗的收支情况进行公示张榜公布,确保农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

第三,加强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建设,不断提高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合作医疗定点机构的医疗质量和服务水平直接关系到农民参保的热情。针对乡镇卫生院存在的机制不活、医疗水平低,设备陈旧的问题,合作医疗定点医院应加大基础设施和医疗设备的投入,改善就医条件,方便群众就医,不断提高医务人员的医疗水平和服务质量,让农民群众放心就医。医院要加强对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教育,严格执行诊疗规范,做到合理检查、合理治疗、合理用药、合理收费,并严格代购药品管理,切实保证代购药品的质量,只有这样,农民的医疗保健才能得到保障,才能解除农民的后顾之忧。

篇11:房地产开发中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关于房地产开发中存在问题的调研报告

几年来,我市房地产开发业得到长足的发展,对拉动我市社会和经济发展起到一定作用,但房地产业发展过程中还存在结构不尽合理、房价增长过快等突出问题,应该引起足够的重视。

(一)、商品住宅销售价格偏高,增幅过快

统计资料显示,至间,我市商品房销售价格一直呈增长态势,全市商品住宅的平均销售价格分别为750元/平方米、885元/平方米、1020元/平方米、1120元/平方米和1350元/平方米,今年6月末达到1468元/平方米,价格增长幅度每年平均以15.8%的速度上涨,今年6月末又比上年末上涨8.7%。海勃湾城区房价比海南乌达两地高出20%以上。据调查,在海勃湾城区已居住使用多年的旧楼房平均价格也超过1400元。

(二)、旧房拆迁问题导致工期长成本高

我市房地产业是伴随着旧城改造的步伐发展壮大的。城市房屋拆迁是一项民心工程,是各级政府工作的重点和难点。在有些拆迁区域,少部分被称为“钉子”户的拆迁户,由于要求补偿价格过高,开发商难以达成共识而影响拆迁,如钻北小区,从实施拆迁以来,边建边拆,至今还有房屋散落在新楼之中,不能实施拆迁,使小区的整体开发建设和已建好入住的房屋周边环境建设受到影响。同时由于拆迁时间延长也造成大部分已拆迁户不能按期回迁,使开发商、购房户都增加了开发和购房成本,这也是房价走高的因素之一。

(三)、商品房开发结构性矛盾显露

目前我市房地产市场处于高速发展阶段,但市场供给的结构性失衡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一是经济适用房建设比例较小。二是大户型住房供应过多,而小户型住房不足。三是高价位房偏多,中低价位房少,中低收入家庭能够承受得起的房少。从商品房供求状况看,近两年来我市商品住宅基本不存在空置面积,虽然商品房屋施工面积大幅增长,但居民的购买热情和矿区、农区及市外购房者的大量涌入,商品住宅一度达到供不应求的状况。

(四)、居民家庭收入与楼价之比偏高

按照国际原则,在住房信贷制度完备的条件下,收入房价比为5-6倍比较合理。我国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乌海市又属于西部地区,房地产发展起步晚、起点低,收入房价比处于国际原则的中低水平。目前海勃湾城区新建房价升至平均1500元以上,买一套100平方米的住宅加简单装修大约需要18--20万元,在市中心或环境较好的小区购房,房价还要高一些。20我市城市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0008元,以此测算收入房价比为1:6.2,这是平均水平,而目前我市城镇居民家庭中有60%多没有达到全市平均收入水平。年人均收入不足7800元和5100元的家庭各占20%,这些居民家庭收入与楼价比分别达1:7.7和1:11.8,由此可见,对于我市以工矿区居民为主的工矿城市来讲,如今的商品房价格偏高,超过了现阶段大部分居民的支付能力。

(五)、重先期开发轻后期服务

由于部分房地产开发商的可持续发展的认识不足,质量意识不强、有些承诺不兑现、面积出现缩水、配套服务意识不强,存在总体上的重先期开发、轻后期配套服务的倾向。物业管理不到位,由此引起的纠纷逐年增多,增加了居民购置商品房的顾虑。开发商长远发展规划意识不强,在某些企业还存在只重短期效益,忽视长远规划的现象。

(六)商业营业用房空置现象已显现

--年,我市商业营业用房累计竣工面积34.5万平方米,实际销售面积为30.8万平方米,商业营业用房空置现象已显现。目前部分竣工项目实际出租使用情况不乐观,有出现潜在空壳市场的危机,例如钻石广场、帝王广场等商业区,除外围临街房屋出租情况较好,广场内房屋空置现象较严重。一方面容易造成开发商积压和占用的`资金,影响资金的回笼,不利于房地产企业的健康发展。另一方面由于大部分房屋已售给购房户,一些地段出租使用情况不好,在一定程度上投资风险已转嫁到购房户,也影响今后商用房屋的投资热情。

日前,国务院转发建设部等九部委《关于调整住房供应结构稳定住房价格的意见》,建设部又最新出台《关于落实新建住房结构比例要求的若干意见》,给今后抑制房价增长增加动力。我市应尽快将这些政策贯彻实施,增强对房价的调控能力,规范房地产开发市场的价格。同时尽快调整开发结构,加大100平方米以下中小户型住宅建设,使住宅价格与居民收入之比落在一个合理的区间内,让广大中低收入家庭对住宅潜在的巨大需求,转化为现实购买力,以销售促开发,推动房地产业发展再上一个新台阶。

篇12:邮购网购领域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邮购网购领域存在问题调研报告

邮购、网购企业通常采用入会形式,向会员发放有关产品宣传资料,利用会员价吸引购买者,并承诺邮寄或送货上门。一些品牌企业如麦考林、贝塔斯曼、卓越等还承诺免费退货等。

应该说,这些邮购、网购企业的存在,确实让人感受到信息时代的便利。足不出户,就能买到自己想要的东西。对于一些工作较忙,不大出门的人来说,只要一个电话、一个点击,就能实现购物的目的。但也应该看到,由于管理措施的不到位,一些邮购、网购企业也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产品质量、售后服务相对较差。一些邮购、网购企业利用购买者图方便的心理,对所出售的产品售后服务不到位,产品质量存在瑕疵;有些产品的式样、颜色、功能与宣传单上所介绍的相差甚远,甚至出现了“三无产品”,购买者拿到的产品无说明书、无生产厂家,包装盒上尽是英文,让购买者不知所措。个别企业出售的vcd光盘,购买者普遍反映光盘图像不清晰,质量不尽如人意。还有一些知名公司以网上业务繁忙为由,送货时间与客户要求的不一致,给客户造成了不必要的麻烦。

邮购、网购企业夸大宣传现象严重。一些不法商家以不真实或夸大的信息欺骗消费者,如有的邮购企业把产品功能宣传得神乎其神,“xx通风活络散”能治愈各种疼痛,甚至能让长期卧床的病人重新站立;“xx祛斑霜”能消除身体上的一切斑痕;“xx增高剂”让你迅速增高等等。

消费者知情难、求偿难,始终处于被动地位。因消费者无法亲眼目睹欲购产品,容易导致消费者对产品不知情,只有在使用后才能了解该产品的`真实情况。另外,由于邮购、网购空间上的虚拟性,容易造成消费者投诉无门。特别是网购交易,由于交易双方身份认证难以准确核实,除网上记录外,一般无其他实质性凭据,即使有凭据,也缺乏法律效力。还有,邮购、网购的支付手段一般是货到付款,即使对商品不满意,消费者往往先付款,然后再协商退货。一些邮购、网购企业为了促销,事先承诺了许多优惠条件,但也提出了不少限制性条款――免责条款、最后解释权等,这些条款本身就可能是损害消费者利益的。

侵犯消费者自主选择权。一些实行会员价的邮购、网购企业要求会员必须定期购买产品,当购买者不想购买某种商品时会被告知:如在规定期限内不买该公司的产品,则视为放弃会员资格。这一行为引起购买者的普遍不满。

买方的隐私权得不到保证。一些邮购、网购企业为了自己的利益,将客户信息出卖给其他企业,使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得不到保障。

对邮购、网购企业的有效监管对策

建立健全相关的法律法规。特别是对邮购、网购企业的经营注册进行立法,明确这些企业的注册地址、设立条件及违规处罚措施等,明确交易的确认程序、支付程序、退货换货程序,以及企业违约、违法后应承担的相应责任等。

工商部门严格把好邮购、网购企业的市场准入关,将一些不规范经营的企业清除出市场。对网站,还可以实施分类管理。对群众投诉较多的网购企业所在的网站采取近距离监管,加大对违法经营者的查处力度。

加大监管力度,建立完整的管理体系,明确工商部门的监管地位。如建立网络信息监控中心和举报中心,要求网站设立投诉点,完善投诉体系,对通过其网络平台经营的企业进行备案。

加强宣传和指导,建立发现机制。对企业加强宣传,对如何申办营业执照、允许经营的范围等方面提供咨询服务,制定行业自律规则;对消费者加强教育,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消费者自我保护意识,防患于未然。工商部门在监管中应充分利用红盾维权网络的优势,调动全社会的力量,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建立与相关职能部门的执法联动机制。如加强与公安部门、文化部门、信息办公室的联络,及时掌握企业的动态,开展联合整治。对异地经营的邮购、网购企业,则要加强与全国各地工商部门的协作,提高监管效能。

篇13: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县农村文化设施建设情况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近几年来,我县农村群众文化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好局面,对推动社会主义三个文明建设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但是,由于种种原因,农村群众文化工作发展还不平衡,特别是农村文化设施建设还存在一些亟待解决的问题。

一、基本情况和存在的问题

XX县文化局下属6个局直单位,23个乡镇文化站,其中县城文化设施面积5000平方米,现有干部职工近400人。县文物所、稽查队与局机关一起挤在建筑面积不足300平方米的三层楼里办公;县电影院建筑面积为300平方米,能容纳2119人;县图书馆建筑面积为1200平米;文化馆建筑面积为2200平方米,内有排练厅3间,教室8间,业务活动大厅1处;祁剧团建筑面积为8600平方米,无演出剧院,现有的公共文化设施十分落后。

县电影公司始建于1976年,历经近30年风雨剥蚀,院内原有的20__多张硬座已有三分之一的座椅陈旧破烂,顶棚已经腐烂,舞台灯光和音响配置不全,效果甚差。县文化馆、图书馆的办公楼亦建于70年代,1994年就已被建筑质检部门分别鉴定为危房,至今没有得到翻修。

全县23个乡镇文化站中,步云桥镇文化站在去年市文化局的关心下争取上级拨款3万元,购买了一栋建筑面积达160平方米的.楼房用作扩建文化中心;归阳镇文化站有一幢所有权归镇政府,使用权归文化站的文化中心,其他乡镇文化站大部分蜗居于乡镇政府办公大楼的一两间房里办公,有的甚至连一间工作房都没有,基本上处于“四无”状态,即无图书室、无影剧院、无娱乐场所、无办公场地;各乡镇共有6个影剧院,仅有2个影剧院的产权属县电影公司所有,其它都是借用影院。随着人们艺术欣赏程度的转化和有线电视的冲击,乡镇电影放映均处于瘫痪状态。

二、存在问题的原因

由于历史的、经济的、社会等方面原因,致使文化设施建设存在很多的落后现状,也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矛盾和问题。形成这些落后状况的主要原因是:

1、原有文化设施基础薄弱。县直各单位和乡镇文化站设施,大多数建于七、八十年代,由于各级财政“供奶”不足,设施建设配套不全、规模偏小、无论是质量、结构、布局远远不能适应现代审美需求,不能适应现阶段文化事业发展的需要。特别是剧院拆后,现无款修建,仍然是空坪一块,使演出只能下乡演出,不能在县城演出。

2、财政扶持力度不够。近几年来,我县财政对文化干部仅拨人头经费,均没有安排维修、改建及活动经费。目前,全县各乡镇67名文化干部中还有18名文化专干财政只拨50的基本工资,另有6名文化专干分配岗位近5年时间还未落实财政拨款,工资待遇无着落,只能流落他乡打工糊口,另谋生路。特别是取消文化市场管理费后,文化部门更无任何经济来源。想办事却办不成事,开展活动也只是四处求援,哀声叹气,可谓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3、发展文化的意识氛围不浓。上层和基层个别领导及建设规划部门对文化设施缺乏高度认识。有一种“轻文化、重经济”的主观片面想法,总认为文化工作上去了挣不了票子,吹吹打打保不住位子,唱唱跳跳饱不了肚子,看不到文化工作对推动经济发展、提高人民素质、促进社会稳定的潜在因素,忽略了文化事业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重要作用。“小文化”观点的束缚,致使一些人对文化建设在思想上不够重视,经济上不投入,建设上无规划,严重导致全县文化设施因循守旧,停滞不前。

三、几点建议

我县文化设施陈旧落后,文化工作队伍不稳定,文化事业发展机制不健全是当前农村文化建设面临的突出难题。只有有效地解决好这一难题,才能解决当前全县人们存在的精神文化“饥渴”问题,让广大人们群众真正享受到先进文化发展带来的实惠。为此,特作以下两点建议:

一是要制定和完善文化事业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十一五”经济社会发展计划和小城发展规划,做到目标明确、任务具体、提上工作日程。要因地制宜,从当地实际出发,根据农村文化事业的发展要求,确定文化设施建设重点、规模和速度,保持文化事业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同步进行。

就目前而言,县里“四大家”及相关的县直机关单位都云集在开发区,建设规模基本形成县城亮点,但美中不足的还未建有配套的公共文化设施,这样,目前会给县城景观稍逊一色,缺乏精神“粮库”,缺乏生机和活力。建议上级政府和有关职能部门把公共文化设施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深谋远虑,及时果断决策,将在县城人口密集、地处繁华的中心地段——祁丰小区规划30-50亩地作为兴建公共设施用地,我们将在新区规划兴建县城第二影剧院、第二图书馆,建设一个集办公、影视、歌舞、展览、博物、阅读、休闲娱乐、教学培训、商住为一体的多功能现代化的文化娱乐中心。构筑文化与经济良性互动的凌云壮志。

二是要增加文化事业经费的投入。要把发展文化事业列入各级党委、政府的重要议事日程,有计划、有重点地增拨文化事业经费,并将其纳入各级政府的财政预算。亟待解决农村文化设施滞后和部分文化专干历年未拨分文工资的难题。

总之,加强文化建设是关系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大事,是各级党政领导和文化部门具有的共同责任,我们必须下大决心、花大力气,进一步加强领导,奋力拼搏,攻克难关。抓住有利时机,整合文化资源,建设文化陈地,繁荣文化事业,与时俱进,开拓创新,为把我县文化建设推向新的发展阶段。

XX县文化局

20__年9月6日

篇14:区农机化装备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的调研报告

区农机化装备基本情况存在问题及建议对策的调研报告

为进一步优化全区农机装备结构,提升农机装备水平,__区农机局利用冬闲季节,组织专门人员对全区农机化装备情况进行调研,调研结果如下:

近年来,__区农机装备水平迅速提升,大中型农业机械逐渐成为农业生产的主力军和领航力量。截至目前:全区农机总值已达10.25亿元,农机总动力达到156万千瓦,农业机械总数量分别为:拖拉机总数量14703台,其中大中型拖拉机数量达到5647台,小麦联合收割机2387台,玉米联合收获机1081台,播种机械3658台,其中免耕播种机械1627台,小麦、玉米粮食生产作物耕、种、收已经全部实现了全称机械化,小麦机收、机播率在99.9%以上,玉米机收、机播率均已达到了85%以上。以目前的`生产能力,农民机收小麦只需3——5天就能顺利完工。玉米生产能力虽然还不够完善,但从目前的生产能力来说,已完全去除了人工从事生产作业的现状,基本实现玉米生产机械化。目前的农业机械保有量已基本能够满足当地农业生产的需求。

一是农机装备结构还不尽合理。即存在着动力机械多,配套农具少;农田作业机械多,其它作业机械少;小型机械多,大型机械少;单项作业机械多,复式作业机械少;陈旧机械多,新型机械少等诸多现实问题。

二是农机化作业水平还有待于进一步提高。即粮食作物农机化水平较高,经济作物农机化水平偏低。我区是农业大区,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得到迅速发展,小麦生产实现了全过程机械化,玉米生产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上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三是资金投入还不能满足发展需求。近年来,各级不断加大农机购置补贴资金投入力度,进一步促进了农机装备水平的提升和结构的优化。但是,长期以来,各级对粮食作物生产机械化特别是对农民购买农机的直接补贴投入较多,而对基层农机服务组织、机具场、库、棚等基础设施建设补贴仍然较低,难以进一步加强农机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1、合理调控和运用国家惠农政策的实施。灵活把握政策取向,从促进农机装备结构布局优化,提高薄弱环节农机化水平出发,科学、合理的谋划资金需求和使用计划,充分发挥省、市农机购置补贴资金导向作用,确保效益最大化。

2、加强对玉米联合收获技术的改进和完善。__区目前应用的玉米联合收获机种类比较繁多:现有两行、三行小型玉米收获机、自走式玉米联合收获机等多个品种,产品虽然已完全脱离了人工收获玉米的历史,但在使用过程中,功能还不够完善,不能完全实现一次性玉米摘槌、烘干、秸秆还田、机械深耕、小麦播种等多项服务项目内容。在机械构造、使用性能、理想收获等方面还有待进一步完善和改进。

3、加强对花生、大蒜、山药、辣椒等经济作物机械化的探索和研究。

篇15: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本文阐述了当前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中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提出加强农技推广工作的建议与对策,对促进农技推广工作的开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在生产水平相对较低,对自然因素依赖较强的情况下,农业的发展,必须依靠科技突破资源和环境约束,实现持续稳定的发展。近年来,农业生产连获丰收,并不是连年风调雨顺,而是科学技术在这里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要把先进的科学技术确实应用于农业经济的生产实际,转化为现实生产力,仅依靠以科研教学为主的科研部门和农业院校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主要还是依靠与农民联系密切、熟知生产实际,具有较强专业知识和吃苦耐劳精神的农业技术推广工作者。农业技术推广是农业科学技术转化为农业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纽带,是加快社会卞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生产力发展的最有效措施。农业技术推广工作为农业现代化的发展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完善基层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对于进一步推动农业和农村经济战略性调整,增加农民收入,发展农村经济,实现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篇16:农业技术推广工作存在的问题与建议论文

1.1推广经费严重不足

尽管我国政府非常重视农业推广工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农技推广投资强度(农业技术推广投资占农业国内生产总值的比例)一直较低。部分地方对农业技术推广的公益性认识不到位,加之经济条件限制,自收自支、差额拨款还占相当比例、人头费尚不能保证,用于技术推广的专项经费就更少。

1.2农技推广人员综合素质不高

农业科技转化,人才是关键。但当前从事农业技术推广的人员少、素质低,而且出现断层问题。据调查,有的地方在乡镇基层农技人员中,年龄在35—50岁的仅占18%,年龄结构的 “断层”导致了知识结构的“断层”。在乡镇农业技术推广站中表现尤为突出:一是农技人员“在编不在岗,在岗不在位”的现象较为严重,到岗率低,在岗的农技人员也不能保证将时间全部用于本职工作中,一年中至少有1/3的时间从事乡镇分配的其它工作,技术人员改行情况非常突出。二是由于工作环境及待遇不高,特别是经济欠发达地区的基层农业推广部门很难吸引、留住高学历、高层次人才,加上一些非专业人员的进入,造成有些地方推广队伍素质偏低。三是基层推广部门缺乏知识更新和进修深造的机会,面对农业结构调整的新特点,许多农技人员知识储备不足,技术更新不快,对现代农业新技术的熟悉程度不够和操作能力不强。

1.3科技成果与生产需求错位影响推广效果

我国每年产生的农业科技成果数量不少,很多研究成果与农业需求脱节。在市场经济新形势下,农民以取得经济效益为根本取向,对技术要求呈现多样化、高效化的`趋势,并随着市场需求的变化,对增加有效综合技术和管理技术的需求更加强烈,而现行科技成果以及推广机制偏重于单一技术,对配套集成技术,以及对技术的整体作用和区域效果重视不够,影响了科技成果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实际效果。

1.4农民知识层次低导致推广难

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要求采用者一般应具备一定的农业基础知识、掌握基本原理和严格的操作技术,而现阶段实际是仅有少量科技带头户具备这种能力,多数农民尚不具备。二是创新技术的采用都需要一定的经济实力,在小规模经营和农业比效效益较低及其他负担较多的多重压力下,多数农民由于资金薄弱,仅能采用一些效益显著、见效快的物化类技术成果,而对一些见效慢或投资大的高新技术,仅有采纳的欲望,但缺乏购买使用能力。三是很多农民都有很强的自我保护意识,他们宁愿沿用效益低但比较保险的传统技术,也不想冒险去接受新技术,导致推广新技术更难。

2 做好农业技术推广的建议

2.1建立多渠道融资投入机制

首先,要强化国家拨款的主渠道,通过立法手段,争取保证国家财政每年投放到农技推广的经费与农业总产值的份额逐步达到0.5%以上。其次,要完善间接融资的体制,鼓励民间、私人投资于农业技术推广。同时,可以以技术转让、技术开发、技术服务和技术承包等形式开展有偿服务。

2.2建立一支高素质、稳定的农业技术推广队伍

农业推广人员的必备素质指的是推广农技工作所必备的科学技术知识、职业道德、思想道德、组织教育能力等综合能力,其水平的提高,带动了推广工作业绩的提高,提升了推广事业的高度,将会带动农业推广工作的全局。传统农业生产在向现代化集约型转变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现代农业对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素质要求也越来越高。总的来说,一是有科学工作者的严肃的科学态度,有勇于吃苦,献身农业的工作精神。二是有广博的业务知识,有一定的社会经验;三是有较强的业务实践能力,有组织群众工作的经验和良好作风。总之,农业科技推广人员应是德才兼备、一专多能的综合型人才。

2.3加强农民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科技素质

农民是农业经营主体,也是农业技术的需求主体、市场主体。农业技术推广离开农民科技素质的提高,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因此应将全面提升农民科技素质作为首要目标。一方面,加强技术培训,使农民应用科技由外行变为内行。另一方面,抓好科技示范,使农民“看得见、摸得着”地了解农业生产新技术,打破农民对新技术的观望态度。用活生生的事实引导农民改变传统的经营方式,应用科技致富。

篇17:当前危险废物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当前危险废物治理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分析了国内当前危险废物治理工作中普遍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对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进行了探讨,并对危险废物的管理工作提出了建议,同时结合国内外的成功经验,提出了一些新的思路.

作 者:王永利 WANG Yong-li  作者单位:烟台市环保工程咨询设计院,山东,烟台,264000 刊 名:中国环保产业 英文刊名:CHINA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 INDUSTRY 年,卷(期):2009 “”(6) 分类号:X705 关键词:危险废物   治理工作   危险废物收集   现有资源利用  

服务支农报道稿

农村信用社年终工作总结

信用社信息范文

财务资金部工作总结

农户小额信用贷款范文

信用联社财务工作总结

营运部工作总结

信用社信贷年终工作总结

信用社信贷工作总结

农村信用社工作总结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农村信用社信贷支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建议调研报告(共17篇)】相关文章:

信用社主任述职报告个人范本2024-03-26

信贷经理工作总结2023-08-17

“三诚”服务提升客户满意度调研报告2022-11-19

我与信用社作文2022-07-24

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提升对策初探论文2023-07-10

大学生农村信用社实习总结2023-08-23

人民银行转正申请书2023-03-25

农信社转正申请书2023-02-17

银行信贷员工作心得体会2024-02-03

农村信用社柜员工作总结2023-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