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里”为你分享15篇“扶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汇报”,经本站小编整理后发布,但愿对你的工作、学习、生活带来方便。
篇1: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按区委、区政府关于精准扶贫工作的安排部署,我会按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要求,认真组织实施扶贫惠残工程,确保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有序推进。现将具体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目标任务
港北区残联精准扶贫攻坚任务:6个贫困村的78户贫困残疾人脱贫。
二、前期开展情况
第一阶段:残疾人精准识别工作。在全区统一开展的精准识别工作中,建档立卡残疾人1920人,其中持证残疾人1298人,非持证残疾人622人。
第二阶段:残疾人精准识别查漏补缺工作。据全国残疾人专项调查统计,我区尚未纳入建档立卡范围的贫困残疾人有5938人。区残联把自治区反馈回来的5938名需识别的残疾人名单与已入户调查精准识别的名单进行比对,识别出“已入户识别过的残疾人”2283人和“未入户识别过的残疾人”3655人,“未入户识别过的残疾人”中,自愿不申报的有2735人,其他645人,死亡、五保、非农户口的275人。
三、取得的成效
通过前期工作,进一步摸清我区贫困残疾人底数,为下一步制定帮扶方案提供保障。
四、存在问题
回顾一年来的工作,我区残疾人工作虽然取得一定成绩,但仍然存在着困难和问题,残疾人在基本生活、医疗卫生、康复、教育、就业、社会参与等方面与社会平均发展水平还有差距,推进残疾人同步小康的任务还十分艰巨;残联的服务能力还需要进一步提高等等,对于这些问题,需要我们在今后工作中认真研究,努力加以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措施
20在区委、区政府的领导下,在贵港市残联的指导下,区残联将以关爱残疾人以及残疾人精准扶贫为主线,以维护残疾人合法权益、改善残疾人基本生产生活,加快推进残疾人小康进程为主要目标,集中残联的帮扶资金和救助资金,对年要求脱贫的6个贫困村的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帮扶,重点抓好项工作:
1、认真抓好“党员扶残温暖同行”工作。与区委组织部、财政局共同组织动员全区基层党组织,以一帮一、多帮一的形式,对全区要求脱贫的14个贫困村的110户农村贫困残疾人家庭进行对口帮扶,每户给予1000元的帮扶资金,帮助110户残疾人家庭发展生产、增加收入,促进贫困残疾人家庭实现脱贫致富。
2、认真抓好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帮扶工作。投入20万元,建立农村残疾人扶贫基地,辐射带动100名以上的残疾人发展生产,脱贫致富。
3、认真抓好农村贫困残疾人实用技术培训工作。对50名贫困残疾人开展农村实用技术培训,通过培训,让这些残疾人掌握一门符合自身发展的种养实用技术,提高他们发展生产能力。
4、认真抓好“阳光家园计划”工作。为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开展托养服务补助,对230名在就业年龄段、丧失劳动能力、长期需要照顾护理的智力、精神和重度肢体残疾人每人给予1000元的托养服务补助,改善受助的残疾人生活环境和护理条件。
5、认真抓好贫困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落实资金12万元,对贫困残疾人家庭实施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每户补助4000元,改善残疾人的生活环境,出行条件,方便他们的生活。
6、认真抓好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工作。对我区重度残疾人每人每月补贴50元,改善残疾人基本生活。一季度已完成4100名重度残疾人的审核工作。
篇2: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宣威市基本情况
宣威市位于云南省东北部。总面积6075平方公里,辖12个镇、8个乡、8个街道办事处,356个行政村,3431个自然村,年末宣威户籍总人口153万人,是云南省人口大市。宣威是财政省直管县级市,省级扶贫开发重点县、乌蒙山连片特困地区县和云南省农业大县、全国100个重点产煤县(市)之一,20被命名为中国火腿文化之乡。
,实现市内生产总值227亿元,同比增长9%。固定资产投资919.9亿元,增长20.3%。财政总收入19.8亿元,同比下降34.5%;财政总支出73.6亿元,增长1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31.8亿元,增长13.5%。城镇、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10 %、11%。
二、积极投入脱贫攻坚工作
全市共有12个贫困乡镇、98个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47147 户128821 人,贫困发生率为9.57%。2016年,省级下达宣威市2个贫困乡、20个贫困村出列,6847户 19900人贫困人口脱贫。截至目前,今年计划脱贫出列的2个贫困乡完成建设任务的80%以上,20个贫困村完成建设任务的70%以上,170个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全部启动建设,已完成总工程量的67%。
9月份,宣威市专门印发了《宣威市贫困退出机制实施方案》等4个文件,认真开展了对标对表工作,一条一条地查问题,一项一项地找差距,明确责任分工,细化任务到人,倒排工期,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好每一个问题,落实好每项工作。
(一)贫困人口脱贫对标对表情况
2016年计划脱贫的6847 户贫困户19900人贫困人口。其中,尚无安全稳固住房的`有 5308户,已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解决2664户、农危改拆除重建解决1491户、维修加固解决1153户,现1344户住房已实现达标,达标率20 %;6847户均享受到一项以上扶贫政策、资金、项目帮扶,达标率100 %;通过产业带动、劳务输出、政策扶持等措施,6847 户贫困户19900人贫困人口人均可支配收入全部超过3200元,达标率100 %;6847 户贫困户的适龄儿童入学率已达100%,无辍学现象;有98%的贫困户家庭成员参加农村合作医疗;符合条件的家庭成员参加社会养老保险率达94.5%。
(二)贫困村脱贫退出对标对表情况
截至目前,2016年计划出列的 20个贫困村已有 17个村通硬化道路,达标率85%;20 个村通10千伏以上的动力电,达标率 100%;有16 个村通广播电视,达标率80 %;有19 个村网络宽带覆盖到行政村、学校和卫生室,达标率95%;有14个村饮水安全保障达标,达标率 70%;有10个村卫生室建设达标,达标率 50%;有10个村公共活动场所建设达标,达标率50%; 20个村适龄儿童有学上,达标率 100%。经预判,20个贫困村贫困发生率年底可降至2.5%以下。
(三)对标对表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是由于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前期土地政策不明晰,导致项目规划、评审及资金拨付等相关工作受到一定影响,工程建设推进缓慢,其中有56个集中安置点刚启动土地丈量、土方回填等相关工作,要按时完成项目建设,时间紧,任务重。
二是双河、得禄2个乡目前虽已完成建设任务的80%以上,但2个乡易地扶贫搬迁安置点自然条件特殊,加之受天气等原因的影响,项目施工难度大、进展缓慢。
三是双河乡仍有12个自然村无稳定水源,有315户1229人饮水安全得不到保障;得禄乡人饮工程仅完成69%,缺乏项目支持。
四是扶持资金仍显不足,贫困村需要扶持的项目多,资金需求量大,而各级下达的专项资金有限,难以满足贫困村的扶持需求。
五是少数基层干部对脱贫攻坚工作认识不到位,没有把主要精力投入到扶贫攻坚工作中,没有严格按照各级有关要求抓好扶贫工作落实,导致部分工程建设进度缓慢。
(四)针对存在的问题采取的措施和办法
针对排查出的问题,宣威将认真贯彻曲靖市委、市政府安排部署,坚持精准施策、精准发力、精准退出,狠抓脱贫攻坚各项工作落实,确保圆满实现脱贫出列摘帽目标。
一是进一步压实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压实责任,形成全市上下合力攻坚的良好氛围,针对对标对表排查出的问题,形成责任清单,明确职责分工、细化任务到人,倒排工期,以最快的速度解决好每一个问题,落实好每一项工作。
二是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积极向上争取各级各部门政策资金支持,统筹安排各类涉农扶贫项目和各类扶贫资金,多措并举扩大融资,千方百计加大脱贫攻坚投入力度。
三是进一步对标对表补缺。严格对照省、曲靖市贫困乡、村出列标准和贫困群众脱贫标准,以“十查十看十解决”为抓手,全面系统梳理全市脱贫攻坚存在问题,对标找差距、对表抓落实,因户因人施策进行帮扶,确保年底脱贫销号。
四是进一步加快建设进度。全面系统梳理今年脱贫出列乡、村、户存在问题,重点加快易地搬迁安置点和群众安全饮水工程建设进度,确保今年计划出列的乡、村、户如期脱贫。
五是进一步从严执纪督查。坚持把纪律和规矩挺在前面,持续加大执纪监督问责力度,加大对项目资金的管理力度,进一步强化督查,以铁的纪律为脱贫攻坚工作保驾护航。
,宣威市计划脱贫出列的贫困乡镇西泽、落水、乐丰、羊场4个贫困乡及26个贫困村出列,减贫30216人。明年的脱贫出列任务将更加艰巨,市委、市政府超前谋划,提前部署,这四个乡镇也正在开展脱贫攻坚的一系列工作。
三、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管理
宣威市有5个省级、32个曲靖市级和130个市级帮扶部门,共有13315名干部职工挂包到全市47147户贫困户。选派工作队员547名,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109支(贫困村98支)。为驻村扶贫工作队提供后勤保障,做到“三有”,即在所驻村委会有吃处、有住处、有办公地点。工作上做到“六完善”,即完善《宣威市驻村扶贫工作队公示牌》,在村务公开栏将工作队员姓名、职务、联系电话和派出单位向群众公布。完善驻村扶贫工作队员考勤登记,建立《驻村扶贫工作队考勤登记簿》,如实反映工作队员在村在岗情况。完善《宣威市驻村扶贫工作队驻村日志》,如实记录工作情况,写好驻村工作日记。完善工作队基本台账。包括:派驻村基本情况简介、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计划、贫困村和贫困户脱贫方案、脱贫时间表、精准扶贫帮扶措施等。完善驻村扶贫工作队相关制度,包括《驻村扶贫工作队请销假管理制度》、《驻村扶贫工作队主要职责》、《驻村扶贫工作队队长主要职责》等,有条件的要上墙。协助村级组织完善脱贫攻坚相关方案,包括贫困村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实施方案、建档立卡贫困户脱贫方案、脱贫攻坚作战图等。严格落实《云南省驻村扶贫工作队员召回办法(试行)》,对不在位、不驻村、工作不积极、成效不明显的工作队员,如今纪委、组织部、派人单位和所在乡镇领导进行了集中诫勉谈话。
四、切实加强对宣威市残疾人工作的领导
宣威市残疾人接近12万,相当于普洱市孟连县全县人口,平均每4个家庭就有1个残疾人,截止2016年10月12日,宣威市办证残疾人为43910人,相当于一个中等规模乡镇的人口,其中一级残疾人6664人,二级残疾人9186人。
加强对宣威市残疾人事业的领导,调整充实了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于8月召开了第一次残疾人工作委员会会议,对残疾人工作进行了专题研究部署。及时研究安排残疾人“两项补贴”兑现工作,于8月底启动了工作程序,截止10月12日,基本完成了申请、乡镇审核、县级审批三个程序,共核定13290人享受残疾人特殊困难补贴,10581人享受残疾人护理补贴,共计有23871人次享受两项补贴,2016年内残疾人可领取两项补贴145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宣威市脱贫攻坚工作。安排财政、地税、残联对至20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管理情况进行了清理,五年核定企业应缴1587.7万元,征收205万元,欠缴率为87.1%。今年将针对残疾人就业保障金征收,召开一次专门会议,进行安排部置,争取完成年度征收任务。
更多相关文章推荐:
1.2016年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篇3: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20xx年,州生物产业办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挂包帮定点扶贫暨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有关要求,切实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走访、回访工作,广泛宣传扶贫开发重大方针政策。截止20xx年4月开展走访、回访工作7次,参加走访、回访干部72人次,回访挂联贫困户16户、贫困人口274人次。一是春节前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了挂钩联系的基诺族乡茄玛村委会巴亚老寨、少妞、迁玛、毛娥新寨四个村民小组,看望16户困难群众,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送上慰问品。二是5月11日开展回访工作,认真填写挂包帮、转走访回访贫困村、贫困户问卷16份。三是5月24日、25日开展回访工作,组织开展阳春砂仁规范化管理技术培训。四是4月19日围绕20脱贫退出计划,对16户挂包帮联系户开展转走访,以贫困退出查缺补漏为主要目标,帮助茄玛村委会4个村民小组16户挂钩联系户进一步查缺补漏、增添措施、补足短板,为顺利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五是4月19日,走访联系户,捐赠过冬衣物。六是4月26日走访联系户,督促检查年各项扶贫政策、项目落实情况,分析总结取得的成效和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方面。七是4月28日陪同州信访局到联系点开展交叉互访。八是督促落实基础设施完善、低保兜底、良种苗木补贴、新农合、养老保险、无息贷款、就业转移等支农惠农政策。
(二)制定帮扶工作方案、计划。根据走访、回访找贫因、寻贫根情况,因村因户制定实际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扶贫工作方案和计划并按照方案和计划,强化贫困户脱贫意识,明确责任目标,强化组织保障,逐步有序推进扶贫攻坚各项工作。
(三)组织实施扶贫工作计划。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为确保实现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每个村小组至少培养3个致富能人的目标,20xx年组织开展科技培训5次,参加培训人数达243人次。主要是: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专家深入基诺族乡茄玛村委会4个村民小组驻村2天,开展精准扶贫阳春砂仁规范化管理技术实地培训;结合农业部门开展茶叶、橡胶、李子、芒果、柚子、三丫果、冬季农作物等科学种植技术,开展猪、鸡、豪猪、黄牛等规范养殖技术,进一步强化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科技致富脱贫的意识。二是积极推广优质、高产良种苗木等。短、中、长期产业结合,种植、养殖相托,为实现短期内增收,积极推广优质高产玉米种子,联系贫困户均种植23亩,并协调资源补助化肥、科技培训等,指导贫困户积极种植1-2亩冬季作物,贫困户人均收入明显提高;为确保中长期产业蓄力,以传统特色产业砂仁、橡胶、茶叶、李子、芒果、柚子等为基础,协调提供良种苗木余株,投资资金13.万余元,修复更新老化产业,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产业效益明显提高。为贫困户帮助提供特色小耳朵猪猪仔、土鸡仔、豪猪仔等,结合农业部门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并依托小耳朵养殖专业合作社,协调回收小耳朵猪,引导贫困户以基诺族乡赶街日为契机,出售土鸡、土特产等,贫困户增收渠道明显增多。三是支部结合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活动,组织全体党员与挂钩帮扶村茄玛村党总支部共61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联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活动,走访慰问贫困党员4名,发放慰问金1200元,教育引导茄玛村党总支全体党员,加强自身本领,发挥模范作用,助力扶贫攻坚工作,为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树标杆、勇带头、引新风、促发展。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完成进村道路硬化建设工作,方便群众进出,扩宽农民对外交流学习渠道,缩短农产业上市时间,取得较大市场优势,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加快村寨发展步伐。协调35吨水泥、500片石棉瓦,帮助贫困户修善房屋,改善居住环境。帮助帮扶村小组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参加挂联贫困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规定隔一个星期开展一次集体大扫除,居住环境不断美化。五是协调解决物质,开展春节慰问,发放被褥16套,捐赠衣物50余套,慰问捐款2000余元,购买医药保健品2000余元。六是积极协调就业转移。帮助协调1名贫困户子女在茶科所进行茶艺师培训考证,取得茶艺师资格证后将到皇贡茶叶有限公司正式应聘上岗。
二、加强保障措施
一是根据单位人员变动,及时更替帮扶干部,积极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挂联贫困村驻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帮助村委会、村小组完成村组干部换届,市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不断强化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二是为确保驻村工作顺利开展,在工作经费极其紧张的条件下,落实队员工作经费1万元。三是按照要求认真落实选派工作队员900元/月的生活补贴。
三、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自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以来,我办集合多方资源全力协调帮助挂钩联系村户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就业转移、低保兜底等工作,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扶贫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扶贫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贫困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寨更加美丽整洁。三是贫困户产业不断丰富,脱贫技能不断提升,脱贫致富思想不断强化,干事创业办法变多,基本生活有效保障,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四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我办干部职工挂钩联系的1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仍存在:由于资金不到位,计划产业无法实施、贫困村户产业链较短,科技水平较低,个别贫困户思想转变较慢等问题。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努力巩固提升扶贫攻坚工作:一是为确保驻村工作顺利开展,积极落实队员工作经费;二是按照要求继续认真落实选派工作队员900元/月的生活补贴;三是按照州、市扶贫工作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强于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认真落实好各阶段的扶贫工作具体任务;四是积极申请产业发展、技能培训资金,加强农作物规范化管理技术培训。
篇4: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提出的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和三年集中攻坚、提前两年摘帽的要求,确保到我镇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现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山七镇位于舒城县西南部,辖区总面积13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172亩,山场面积144394亩,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总户数9635户,全镇总人口35445人,是一座集山区、岗区、库区于一体的舒城县西南重镇。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限制,全镇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较多,共5个贫困村,末全镇贫困人口5619人。
二、目标任务:
到20底全镇贫困人口5619人全部脱贫, 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具体目标时限为2017年脱贫1954人,2017年脱贫2325人,年1340人。其中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脱贫2000人,异地搬迁脱贫944人,生态保护和补偿脱贫615人,发展教育脱贫500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560人。
三、具体做法: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镇成立山七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和站、所、办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成立扶贫工作站,落实了办公场所,抽调3名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同志从事扶贫工作,配齐了办公设施,并且分管副镇长办公室设在扶贫工作站,确保扶贫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各村街确定了一名业务精的同志担任扶贫专干,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广泛动员,强力推动。镇3月30日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印发了《山七镇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会上镇党委政府与各村两委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4月20日,镇紧接着召开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会议,要求各村对贫困人口再次进行精准核查。
3、认真核实,精准识别。各村召开了党员、代表会议,对2017年末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并公示,评议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评议出的贫困户村两委干部和包户干部一道,找出致贫原因,商议帮扶措施,确定脱贫年度,确保做到六个精准。
4、深入农户,精准帮扶。全镇贫困户2222户,市、县和乡镇各单位帮扶干部职工共1060人,目前所有单位都到相应的村进行了入户走访,个别单位的部分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特殊,正在分批次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入户走访,入户走访的干部职工按照五看、四访、一举措的要求,逐项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填写扶贫手册等相关资料,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相关需求进行梳理,制订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如期脱贫。
5、抓好培训,规范档案。镇组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和全体村扶贫专干参加了县组织的一次业务培训,4月30日镇在高山村组织召开了一次扶贫工作业务培训现场会,要求各村档案按照文件类、表格类、记录类、公示类进行整理,并对扶贫手册填写和相关业务作了具体要求;并在5月18日组织全体村干部,对脱贫攻坚业务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试,使所有干部对扶贫业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媒体报道信息20余篇;镇脱贫攻坚作战图和村级作战图表也于4月底全部在醒目位置上墙,为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软件资料。
篇5: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截至20xx年底,原xx区共有农户3.85万户,农业人口11.36万人,有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388户,人口681人,分别占总数的1.01%和0.59%;由于区划调整,新划入的苏陈、罡杨两镇共有农户1.76万户,农业人口5.98万人,有人均年纯收入低于2500元的农村贫困户1028户,人口1638人,分别占总数的5.85%和2.74%。我区脱贫攻坚工程的目标任务是:原xx区20xx年全部脱贫;苏陈、罡杨两镇20xx年全部脱贫,20xx年脱贫率30%以上。截止20xx年1月底,原xx区人均年收入2500元以下贫困户已全部脱贫;苏陈、罡杨两镇分别脱贫288户、515人和52户、64人,脱贫率分别为32.7%和33.3%。
二、主要做法
1、强化组织领导,统一思想认识。脱贫攻坚工程是各级党委、政府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重要举措,围绕原xx区20xx年在全市率先全面脱贫的工作目标,区委、区政府召开了全区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明确各镇(涉农街道)党(工)委、政府(办事处)是本地区脱贫攻坚的责任主体,党政主要负责同志为“第一责任人”,并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发动,真正做到领导到位、认识到位。为了确保脱贫攻坚工程有序推进,成立了由分管书记任组长、分管区长任副组长,25个部门、单位分管负责人为成员的区扶贫工作领导小组,并下设办公室,具体负责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统筹规划、组织协调和督查考核。同时,出台了《区委、区政府关于组织实施脱贫攻坚工程的意见》,作为全区脱贫攻坚工作的指导性文件。
2、明确工作责任,建好基础台帐。脱贫攻坚工作必须以详实准确的台帐资料为依据,具体工作中,农经、统计、民政等部门责任明确、通力协作、把好“三关”,高质高效的完成了去年初贫困户建档立卡和年底脱贫攻坚考核台帐填报工作。一是把好业务培训关。区委农工办、区统计局3次联合举办贫困户建档立卡及脱贫攻坚考核业务培训班,共计培训150余人次,组织基层业务人员认真学习相关文件,并就工作中的主要做法和关键环节进行了有重点、有目的的专题培训。通过培训,切实提高业务人员工作水平,提升工作质量。二是把好入户调查关。入户调查是数据情况详实可靠的关键,为此,各镇(街)农经、统计、民政部门和村组干部组成调查小组,逐户调查,首先通过一整套的辅助调查表,逐项统计有关数据,然后按照台帐要求汇总填写,最终请户主签字确认。三是把好汇总审核关。根据分工,统计部门具体负责台帐资料的汇总审核,统计人员充分发扬细心、耐心的工作作风,认真汇总、严格审核,率先在《泰州日报》发表了《xx区农村绝对贫困人口监测报告》,脱贫攻坚考核台帐也已按上级要求及时上报。
3、落实帮扶措施,严格监督检查。20xx年,我区脱贫攻坚工作时间紧、任务重,为确保脱贫目标的顺利实现,经区委常委会研究决定,采取区、镇(街)、村三级补差为主,结对帮扶为辅的工作措施。经过前期调查,除依靠多项帮扶措施已实现脱贫的外,原xx区全面脱贫的资金差距为30.8万元,由区财政补贴40%,计12.32万元;镇(街)、村共同补贴60%,计18.48万元。苏陈、罡杨两镇按照33%左右的脱贫目标,分别需要补贴资金1.5万元和0.25万元,全部由镇财政支付。今年初,区扶贫办会同纪委、统计、民政、财政等部门,对补贴资金落实情况进行了专项检查,检查发现,多数村已在春节前将政府温暖送到了贫困户手中,但也有个别村大局意识薄弱,未能按时发放,经检查督促,所有补贴资金已在2月6日全部发放到位。
三、下一步工作打算
脱贫攻坚工程不是一次短期的行动,而是一项长期的工作,20xx年,虽然我区采取资金补差的方式确保了脱贫目标的'如期实现,但是从长远看,这也只是权宜之策,下阶段,我们将把工作重心下移,制定帮扶措施,完善社会救助机制,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落实帮扶单位,由区四套班子领导挂钩经济薄弱村,政府部门、重点企业结对农村贫困户,开展“一对一”帮扶。确保苏陈、罡杨两镇20xx年全部脱贫,全区不再出现新增贫困户,切实将这项工作抓好抓实抓出成效。
1、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对于有劳动能力的贫困农户,要大力开展开发式扶贫。一是发展高效农业。帮助贫困农户发展设施栽培和畜禽养殖。对特别贫困的农户,可由财政、村集体经济组织或帮扶单位投资建设设施大棚和养殖棚舍,零租金或低租金提供给贫困农户使用。项目建设所需资金可通过财政奖补、小额贷款、村企合作等多渠道帮助解决。组织科技人员与贫困农户结对帮扶,帮助发展高效农业,实现增收脱贫。二是加强劳动力转移。对有意愿参加技能培训的农村贫困劳动力实行全免费的“五包”技能培训就业政策,补贴经费纳入区财政预算。3年内,确保有劳动能力、有致富愿望的贫困农户至少有1人实现非农稳定就业。对农村“零转移家庭”贫困农户的特殊困难劳动力,可由政府购买公益性岗位,帮助其实现稳定就业。鼓励有条件的农民通过兴办农副产品加工业和劳动密集型产业,为贫困农户劳动力提供就近就地转移就业岗位。三是发展集体经济。通过资源承包、资产出租等多种形式,增加村级发包收入;积极发展土地股份合作,规范实行土地流转,增加村集体土地收入;支持有条件的村大力发展二、三产业,增加村级经营收入。通过集体经济的发展壮大,吸纳本地贫困户劳动力就业,增强村集体对农户增收的服务和带动功能。同时,鼓励工商企业参与村企挂钩帮扶,支持帮助经济薄弱村发展经济、扩大贫困户劳动力就业、改善生产生活条件。
2、完善社会救助保障机制。对于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要通过健全社会保障、强化社会救助,帮助贫困户实现脱贫。一是健全社会保障。20xx年,原xx区各镇(街)农村低保标准将提高到2500元以上,苏陈、罡杨两镇也将逐步将农村低保标准将提高到2500元以上。新型合作医疗将覆盖到全部贫困农户,人均筹资标准逐步提高,看病报销比例也相应提高。扩大贫困农户的养老保险覆盖面。医保、养老保险中个人缴费部分,凡是贫困农户无力缴纳的,由扶贫基金、财政资金或帮扶部门解决。二是强化社会救助。对符合医疗救助条件的农村特困群众患重病大病的,要及时予以救助。加大临时救助力度,对家庭人均收入高于当地低保标准、但低于低保标准两倍范围内的农村困难群众,以及因大病重病或遭遇突发灾害导致基本生活困难的,由区、镇(涉农街道)实施临时生活救助。加大对贫困农户的法律援助力度,切实保障农村困难群众获得免费的法律服务。按规定落实农村贫困残疾人、孤儿的各项帮扶措施。对农村低保对象以外的无固定收入重残人员,按照有关规定参照当地低保标准给予全额生活救助。加强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提高集中供养水平。大力发展慈善事业,广泛动员各方面力量参与社会救助工作。
3、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人均年纯收入2500元以下农村绝对贫困人口是社会最弱势群体,致富能力弱、增收困难,为帮助他们早日实现增收脱贫,必须加大政策扶持力度,比如对贫困农户创业在工商登记、土地使用、用电用水、贷款贴息、税费减免等方面,要给予优惠扶持;对使用本地贫困户劳动力的创业企业,可按规定享受减免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对挂钩帮扶企业捐资建设公益性基础设施或社会事业项目的,相关费用根据国家规定在税前列支,并在安排企业发展资金、农业龙头企业扶持资金时,优先支持有挂钩帮扶成效的企业等等。通过一系列的扶持政策,在全社会营造大家共同参与扶贫帮困的良好氛围。
篇6: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关于扶贫攻坚工作汇报范文1】
,州生物产业办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挂包帮定点扶贫暨加强驻村扶贫工作队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州委、州政府有关要求,切实做好扶贫攻坚工作,现将一年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开展情况
(一)认真开展走访、回访工作,广泛宣传扶贫开发重大方针政策。截止204月开展走访、回访工作7次,参加走访、回访干部72人次,回访挂联贫困户16户、贫困人口274人次。一是春节前开展送温暖活动,走访了挂钩联系的基诺族乡茄玛村委会巴亚老寨、少妞、迁玛、毛娥新寨四个村民小组,看望16户困难群众,向他们致以节日的问候,并送上慰问品。二是5月11日开展回访工作,认真填写挂包帮、转走访回访贫困村、贫困户问卷16份。三是5月24日、25日开展回访工作,组织开展阳春砂仁规范化管理技术培训。四是4月19日围绕2017年脱贫退出计划,对16户挂包帮联系户开展转走访,以贫困退出查缺补漏为主要目标,帮助茄玛村委会4个村民小组16户挂钩联系户进一步查缺补漏、增添措施、补足短板,为顺利完成年度脱贫目标任务打下坚实基础。五是4月19日,走访联系户,捐赠过冬衣物。六是4月26日走访联系户,督促检查2017年各项扶贫政策、项目落实情况,分析总结取得的成效和需要进一步改进完善方面。七是4月28日陪同州信访局到联系点开展交叉互访。八是督促落实基础设施完善、低保兜底、良种苗木补贴、新农合、养老保险、无息贷款、就业转移等支农惠农政策。
(二)制定帮扶工作方案、计划。根据走访、回访找贫因、寻贫根情况,因村因户制定实际有效、可操作性强的扶贫工作方案和计划并按照方案和计划,强化贫困户脱贫意识,明确责任目标,强化组织保障,逐步有序推进扶贫攻坚各项工作。
(三)组织实施扶贫工作计划。
一是加大科技培训力度。为确保实现每一户贫困户都有一个科技明白人、每个村小组至少培养3个致富能人的目标,2017年组织开展科技培训5次,参加培训人数达243人次。主要是:邀请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云南分所专家深入基诺族乡茄玛村委会4个村民小组驻村2天,开展精准扶贫阳春砂仁规范化管理技术实地培训;结合农业部门开展茶叶、橡胶、李子、芒果、柚子、三丫果、冬季农作物等科学种植技术,开展猪、鸡、豪猪、黄牛等规范养殖技术,进一步强化农民科学种植、养殖,科技致富脱贫的意识。
二是积极推广优质、高产良种苗木等。短、中、长期产业结合,种植、养殖相托,为实现短期内增收,积极推广优质高产玉米种子,联系贫困户均种植23亩,并协调资源补助化肥、科技培训等,指导贫困户积极种植1-2亩冬季作物,贫困户人均收入明显提高;为确保中长期产业蓄力,以传统特色产业砂仁、橡胶、茶叶、李子、芒果、柚子等为基础,协调提供良种苗木余株,投资资金13.万余元,修复更新老化产业,加大科技培训力度,提高科学管理水平,产业效益明显提高。为贫困户帮助提供特色小耳朵猪猪仔、土鸡仔、豪猪仔等,结合农业部门开展养殖技术培训,并依托小耳朵养殖专业合作社,协调回收小耳朵猪,引导贫困户以基诺族乡赶街日为契机,出售土鸡、土特产等,贫困户增收渠道明显增多。
三是支部结合扶贫开发与基层党建双推进活动,组织全体党员与挂钩帮扶村茄玛村党总支部共61名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联合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活动,走访慰问贫困党员4名,发放慰问金1200元,教育引导茄玛村党总支全体党员,加强自身本领,发挥模范作用,助力扶贫攻坚工作,为让贫困户早日脱贫致富树标杆、勇带头、引新风、促发展。四是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协调完成进村道路硬化建设工作,方便群众进出,扩宽农民对外交流学习渠道,缩短农产业上市时间,取得较大市场优势,增强了贫困户脱贫致富信心,加快村寨发展步伐。协调35吨水泥、500片石棉瓦,帮助贫困户修善房屋,改善居住环境。帮助帮扶村小组完善村规民约,积极参加挂联贫困村环境卫生整治工作,规定隔一个星期开展一次集体大扫除,居住环境不断美化。五是协调解决物质,开展春节慰问,发放被褥16套,捐赠衣物50余套,慰问捐款2000余元,购买医药保健品2000余元。六是积极协调就业转移。帮助协调1名贫困户子女在茶科所进行茶艺师培训考证,取得茶艺师资格证后将到皇贡茶叶有限公司正式应聘上岗。
二、加强保障措施
一是根据单位人员变动,及时更替帮扶干部,积极选派农村工作经验丰富的干部到挂联贫困村驻村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帮助村委会、村小组完成村组干部换届,市乡两级人大代表换届,不断强化扶贫攻坚组织保障。二是为确保驻村工作顺利开展,在工作经费极其紧张的条件下,落实队员工作经费1万元。三是按照要求认真落实选派工作队员900元/月的生活补贴。
三、扶贫工作成效明显、存在的困难及下一步工作计划
自开展挂包帮转走访工作以来,我办集合多方资源全力协调帮助挂钩联系村户推进基础设施建设、产业发展、技能培训、就业转移、低保兜底等工作,扶贫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一是扶贫工作队伍不断壮大,扶贫工作有序推进。二是贫困村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村寨更加美丽整洁。三是贫困户产业不断丰富,脱贫技能不断提升,脱贫致富思想不断强化,干事创业办法变多,基本生活有效保障,生活质量明显改善。四是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目前我办干部职工挂钩联系的16户贫困户全部脱贫。
仍存在:由于资金不到位,计划产业无法实施、贫困村户产业链较短,科技水平较低,个别贫困户思想转变较慢等问题。下一步将重点从以下方面努力巩固提升扶贫攻坚工作:一是为确保驻村工作顺利开展,积极落实队员工作经费;二是按照要求继续认真落实选派工作队员900元/月的生活补贴;三是按照州、市扶贫工作部门的统一安排部署,加强于相关部门的协调对接,认真落实好各阶段的扶贫工作具体任务;四是积极申请产业发展、技能培训资金,加强农作物规范化管理技术培训。
【关于扶贫攻坚工作汇报范文2】
为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省、市、县关于精准扶贫的决策部署,按照县委提出的人脱贫、村出列、县摘帽和三年集中攻坚、提前两年摘帽的要求,确保到我镇稳定实现两不愁、三保障,所有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现将我镇精准扶贫工作的开展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xx镇位于舒城县西南部,辖区总面积132.9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13172亩,山场面积144394亩,全镇辖16个行政村,1个街道社区,总户数9635户,全镇总人口35445人,是一座集山区、岗区、库区于一体的舒城县西南重镇。长期以来受自然条件、地理环境、人口素质等诸多因素限制,全镇处于贫困线以下人口较多,共5个贫困村,2017年末全镇贫困人口5619人。
二、目标任务:
到20底全镇贫困人口5619人全部脱贫, 5个贫困村全部出列,具体目标时限为2017年脱贫1954人,2017年脱贫2325人,年1340人。其中发展生产和促进就业脱贫2000人,异地搬迁脱贫944人,生态保护和补偿脱贫615人,发展教育脱贫500人,社会保障兜底脱贫1560人。
三、具体做法:
1、成立组织、强化领导。镇成立xx镇扶贫攻坚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扶贫工作的副镇长任副组长,班子成员和站、所、办负责人为成员。同时成立扶贫工作站,落实了办公场所,抽调3名业务精、责任心强的同志从事扶贫工作,配齐了办公设施,并且分管副镇长办公室设在扶贫工作站,确保扶贫各项工作高效运转,各村街确定了一名业务精的同志担任扶贫专干,为打赢扶贫攻坚战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障。
2、广泛动员,强力推动。镇3月30日召开了脱贫攻坚工作动员大会,印发了《xx镇精准扶贫工作实施方案》,会上镇党委政府与各村两委签订了脱贫攻坚责任状。4月20日,镇紧接着召开了扶贫对象建档立卡精准核查会议,要求各村对贫困人口再次进行精准核查。
3、认真核实,精准识别。各村召开了党员、代表会议,对2017年末贫困人口进行精准识别,并公示,评议过程公开、公平、公正;对评议出的贫困户村两委干部和包户干部一道,找出致贫原因,商议帮扶措施,确定脱贫年度,确保做到六个精准。
4、深入农户,精准帮扶。全镇贫困户2222户,市、县和乡镇各单位帮扶干部职工共1060人,目前所有单位都到相应的村进行了入户走访,个别单位的部分人员因为工作性质特殊,正在分批次组织单位干部职工入户走访,入户走访的干部职工按照五看、四访、一举措的要求,逐项了解贫困户的生产生活情况,认真填写扶贫手册等相关资料,对贫困户的致贫原因和相关需求进行梳理,制订帮扶措施,帮助贫困户如期脱贫。
5、抓好培训,规范档案。镇组织扶贫工作站工作人员和全体村扶贫专干参加了县组织的一次业务培训,4月30日镇在高山村组织召开了一次扶贫工作业务培训现场会,要求各村档案按照文件类、表格类、记录类、公示类进行整理,并对扶贫手册填写和相关业务作了具体要求;并在5月18日组织全体村干部,对脱贫攻坚业务知识掌握情况进行考试,使所有干部对扶贫业务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同时做好宣传工作,在省、市、县各级媒体报道信息20余篇;镇脱贫攻坚作战图和村级作战图表也于4月底全部在醒目位置上墙,为下一步脱贫攻坚工作提供了详实的软件资料。
篇7: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根据中央《关于做好新一轮中央、国家机关和有关单位定点扶贫工作的通知》和《教育部定点联系滇西边境山区工作总体方案》要求,XX大学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扎实推进定点帮扶XX省XXX自治县工作,取得显著成效。
一、以满足当地实际需求为基本出发点,加强规划领导
教育部组织XX大学等16所直属高校到XX国家级贫困县定点扶贫以来,学校党委高度重视,专门成立对口帮扶领导小组,将定点帮扶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要点来重点推进。一是实地调研,“俯身”接地气。校领导亲自率调研组专程赴XX县开展对口帮扶对接调研活动。经过实地考察、座谈,深入了解当地实际需求,与XX县在继续教育与培训、医疗咨询与服务、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开展学生社会实践等方面形成初步意向。二是顶层设计,“抬头”谋全局。根据当地实际需求,学校统筹自身各方面优势,整体考虑制定工作方案。与XX县签署对口帮扶协议,在科技合作、人才培养与交流、医疗等方面加强对口帮扶工作,共同努力促进当地发展。
二、以发挥自身优势为根本落脚点,拓展资源投入
XX大学充分发挥自身的学科优势、人才优势、科研优势、教学优势等,为XX县经济社会发展办实事、做好事。一是根据县委县政府建议,将原设于XX县职教中心的“XX大学教育扶贫现代远程教学站”迁至县教师进修学校,免费提供教学站建设的设备和技术支持,邀请国内专家名师开设讲座,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和业务培训。同时,安排清华教师到当地义务巡讲,组织学生到当地开展暑假教育扶贫支教活动等,帮助提升当地人口素质。二是启动“XXX—XX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贫困家庭先心病儿童救助行动”,为XXX206名14周岁以下贫困家庭先天性心脏病儿童提供免费治疗,最大程度减轻患儿家庭经济负担,为贫困家庭圆一个“健康梦”。三是组织学生到XX县开展社会实践,带去新视角,启发新思维。建筑学院2名博士生开展了为期一个多月的课题社会实践,实地了解XX建筑的彝族文化元素,完成《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城乡统筹规划研究——以XXXXX县为例》《XX县建筑风格设计导则》两项报告,并对相关人员开展专业培训,为无量山镇卫国村委会白达村的城乡推进示范村项目进行设计规划。7名本科生、11名研究生也围绕当地茶叶产业发展、行政执法检查督查、政务微博、经济林木果权证抵押贷款等分别开展实践调研。四是带领中华民族贸易促进会、台湾中卫发展中心等有关专家到XX县考察农业特色产业发展情况,并为当地领导干部和中小企业家进行了“一乡镇一特产(OTOP)”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模式培训。
三、以打造可持续发展力为重要发力点,改善教育民生
XX大学注重以人为本,着力提升当地干部、教师、医生等队伍素质,带动改善民生,从而实现当地内生式、跨越式发展。一是助力提升干部执政能力。邀请XX省政协原副主席XXX到XX县作报告,开展3期领导干部远程培训,开设XX县县域经济发展高级研修班、组织县委县政府部分领导来校学习,努力提升领导干部素质。有500余名当地领导干部参加学习培训,听取了相关报告或课程,认为是最富有成效的“充电”“补脑”过程。二是助力推动教育均衡发展。先后为当地中小学教师开办5期班主任德育、教学教法培训,共123人次参与学习心理咨询的理论和技术、新课程历史教学方法、青少年道德发展与关怀教育、中国梦背景下的教育改革等专题知识。XX大学附属小学商务中心区实验小学的17名教师专赴XX县开展以“XX附小‘1+X课程’育人模式下的学习方式的变革”为主题的支教交流活动,通过示范课、专业点评、经验交流等方式,与当地教师共同探讨教育新理念和教学新模式。三是助力增强医疗服务水平。第一附属医院为当地医护人员带去先进的医疗理念和技术疗法,促进当地医疗技术水平的提高和医务人才的培养,实现从“输血”到“造血”的本质性转变。XXX院长一行亲临XXX医院心脏外科进行查房会诊和病例讨论,并与该院医务人员就心脏病诊治进行深入交流。
篇8: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精准扶贫工作
我镇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全面开展了贫困家庭的调查摸底,建立了贫困家庭档案813户2930人,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为实施分类扶贫、制定帮扶计划和措施、确定扶贫内容、方法、途径和落实各项惠农政策提供可靠依据。
二、产业扶贫工作
我镇今年共安排扶贫资金64万,通过贫困家庭档案,各村经过村民代表会议投票选出贫困家庭共175户779人进行产业扶持。通过科学规划、实施“一村一品”产业发展,并将产业扶贫资金、“贫困村互助资金”等向重点村集中投入,各重点村已逐步形成了适合自己的“一村一品”主导产业,如:蕉子坝村34户农户自行组织成立了“村兴旺葛根种植专业合作社”。该社葛根种植面积达15亩,预计年产值达20多万元。在经营管理过程中,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进苗、统一技术培训、统一种植、统一品牌、统一销售。通过“公司+基地+农户”的经营模式使农民增加收入。
三、搬迁移民扶贫工作
采取集中安置与分散安置相结合,实施下山扶贫。在镇政府所在地的圩镇内实施集中安置,积极动员和引导高山边远的农户搬迁下来,几年来共扶贫搬迁94户456人,集中安置30户135人,在全镇逐步形成了山里面耕作圩镇消费、山里面挣钱圩镇享受的局面。
四、整村推进工作
一是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扶贫攻坚整村推进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攻坚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近年来,我镇共硬化村组公路5.4公里,投资103万元;新建水圳2200米,投资19万元,修建漫水桥一座,投资4万元。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基础设施依然相对薄弱。从基础设施上看,我镇地处偏僻山区,自然条件恶劣,自然灾害较多,贫困人群的生产生活条件差,如交通不便、水利设施老化失修、抗旱排涝条件不足,抵御自然灾害能力较弱。近年来,虽然通过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有所改善,但仍不能满足当前及今后的发展需要。从人口素质上看,贫困人口普遍接受教育程度低,观念陈旧,科技意识不强,缺乏致富能力和发展门路。在走访农户中发现,贫困户中有相当一部分是病残户或无劳动力户,脱贫难度较大。
(二)扶贫资金投入仍显不足。目前,我镇扶贫资金主要是依靠扶贫办项目资金和各县直帮扶单位支持,贫困村筹资较为困难。
(三)返贫现象比较突出。目前我镇仍然有相当数量的贫困人口,另外,每年都会出现一部分已经脱贫的人群,由于脱贫基础不稳,因病、因灾、因学等原因又重新返贫,由于整村推进工作重点在基础设施方面,难以顾及这部分贫困户。
六、几点建议
1、增加扶贫重点村个数。这些村农业基础设施薄弱,生产条件差,村容村貌亟待改善。为此,请求上级对实行差异化扶贫,帮助群众尽快脱贫致富。逐年增加贫困村的'数量,力争6个行政村都能享受到扶贫重点村的扶持政策。
2、在扶贫政策上给予特殊扶持。加大资金支持贫困村实施整村推进扶贫攻坚工作,扩大“贫困村村级互助资金试点”范围,提高移民搬迁补助标准,防止出现农民因建房返贫现象。
3、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大力开展贫困劳动力职业技能培训和农业实用技术培训,充分利用雨露计划和民生工程新型农民培训,认真做好贫困人口的职业教育、务工技能培训和创业培训。确保达到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和培训一门技术,振兴一项产业,致富一方群众的目标。
篇9: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材料
xx县位于晋西北晋蒙交界地带,是黄河入晋第一县。全县国土总面积1685.4平方公里,辖四镇六乡,248个行政村,总人口11.8万,其中农业人口8.6万。由于自然条件恶劣、生态环境脆弱,一直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近年来,在上级党委、人大、政府和扶贫部门的关怀支持下,我县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创新扶贫理念,落实扶贫政策,完善扶贫机制,坚持开发式扶贫的基本方针,以增加农民收入、减少贫困人口为目标,以“整村推进、产业化扶贫”为重点,突出以舍饲养殖为主的生态畜牧建设,统筹规划,整合资金,经过全县上下艰苦不懈的努力,扶贫攻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底,全县248个行政村有133个贫困村,占全县总行政村的53.6%,全县8.8万农业人口,贫困人口5.4万,占全县农业人口的61.4%,其中农民人均纯收入在625元以下没有解决温饱的人口1.1万,625——924元的低收入人口4.3万。截止20xx年底,全县贫困人口由5.4万下降到5万,其中净解决0.2万温饱人口、0.2万低收入人口,全县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2406元,较20增长420元。
一、扶贫开发工作进展情况
(一)大力实施舍饲养殖为主的“群众参与整村推进”扶贫项目
20xx年,投入整村推进扶贫项目资金三批共计850万元,涉及10个乡镇,25个村。主要用于种草养羊、沼气池加猪舍配套设施建设、新建反季节蔬菜温室大棚、栽植经济林、修排洪渠、溢洪道、新建护岸、打深井等项目。目前第一、二批整村推进项目已完成种草1700亩,建羊舍180套、猪舍168座,调购种羊2900只、种猪770头,养殖獭兔250只,栽植经济林800亩,建沼气池31座,修排洪渠278米、溢洪道46米、建护岸55米,打270米的深井一眼,建温室大棚150座,完成投资610万元。第三批整村推进项目资金240万元,涉及6个村委。目前已完成主要工作任务,正在进行验收兑现。通过整村推进项目的顺利实施,稳定解决贫困人口温饱问题,促进贫困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协调发展,建立和完善贫困户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机制,增强贫困村自我发展能力,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大力开展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工作
20xx年,上级下达我县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资金25万元。两个培训基地共举办培训班19期,培训专业以美容美发、电焊修配、电脑操作、刺绣,汽车修理、厨师烹调、餐饮服务等为主,培训形式为短期培训,主要培训对象为我县贫困乡村具有一定文化知识的18—35岁的青年农民以及移民新村初高中返乡青年等。全年完成职业技能培训714人,其中刺绣305人、电脑180人、美容美发35人、电焊66人、驾驶员52人、餐饮服务20人、电子、电工35人、特种行业技工21人;转移就业560人,输向河
北、太原、山东、内蒙、大同、朔州、忻州等地,都收到了良好的效果。同时,上级下达我县科技扶贫培训资金9万元,我们主要围绕扶贫移民、种养业、科技示范、项目管理等进行了培训。先后培训4000人次,让他们每人至少掌握一项实用技术,成为科技明白人,致富带头人。
(三)大力扶持龙头企业
扶持龙头企业是产业化扶贫的有效途径。我县根据贫困乡村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按照产业化发展方向,采取公司+合作组织+农户等方式,金融部门与扶贫部门协调配合,优先支持对带动贫困户作用大、对贫困乡村经济辐射强的扶贫龙头企业。去年为已列入“两区”第一轮的3个企业落实贴息资金125万元、启动资金197万元。同时,我县紧紧抓住“两区”开发的政策机遇,积极申报列入第二轮“两区”项目7个,目前这7个项目已通过市级论证,等待省“两区”办进一步论证考评。通过扶持龙头企业带动贫困地区调整产业结构,实现强县富民。
(四)大力实施移民搬迁
20xx年,投入扶贫资金240万元,完成10个自然村、232户、803人的移民搬迁任务。其中建移民新村安臵187户、646人,小村并大村安臵45户、157人。目前,移民新村主体工程已经完工,新建房屋605间,入住率达31%。为了保证移民户移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我们整合部门资金350万元,为移民村配套水、电、路等基础设施建设,县级财政配套资金200万元,支持发展舍饲养殖为主的后续产业。
二、扶贫工作采取的'主要措施
(一)提高认识,强化组织领导
我县立足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的实际,坚持把扶贫开发作为党委和政府的中心任务,作为人大监督的重点,以扶贫开发工作统揽全局,做到工作到村、扶贫到户。继续推行扶贫工作党政“一把手”负责制,切实落实扶贫工作责任制,加强贫困乡村干部队伍建设,真正把扶贫开发工作落到了实处,为推进扶贫开发提供了组织保障。
(二)完善机制,规范资金管理
我们着眼完善扶贫项目和资金管理,严格执行扶贫资金报账制和到村扶贫资金、项目公示、公告制度。进一步完善县级领导联系贫困村制度,完善扶贫资金运行和项目管理机制,加强对到村扶贫资金和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审计,采取奖惩措施。特别是管理、检查、验收工作都要充分发动群众参与,做到社会监督、舆论监督、部门监督与群众监督相结合。
(三)加强培训,提高综合素质
我们始终注重加强基层组织干部队伍建设,充分利用职业技能培训基地,进行技能、技术培训,提高农户素质,加快农民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通过加强培训,培养适应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队伍、新农民,推动我县扶贫开发工作进入依靠科技进步和提高劳动力素质的轨道上来,逐步迈上新的台阶。
尽管我县扶贫开发工作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由于我县基础差、底子薄,加快扶贫开发始终是一项艰巨任务。当前扶贫工作面临的困难问题依然不少。主要是:大量农村劳动力转移后,农村强壮劳力和人才外出多,村内现有人员年龄老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生产能力不足,带动基地和农户的作用有限;农民的科普知识缺乏,常住村内的一部分痴、呆、傻户难以扶持。因此,我们必须强化村级班子建设,出台优惠政策,吸引外出打工的优秀人才返乡创业,加大科技扶贫力度,普及科技实用技术,提高农民素质,为加快扶贫工作打好基础。
三、今年全县扶贫工作的总体思路
(一)主要目标
到20xx年底:扶持贫困村41个;减少贫困人口3900人;农民当年人均纯收入达2800元。
(二)主要任务
1、完成“群众参与,整村推进”41村,种草5000亩,养羊3000只,经济林栽植5000亩,生态林3000亩,建基本农田亩,新建日光节能温室大棚200座,扶持9100口人。
2、完成10个自然村1000人移民搬迁任务,新建移民新村2个。
3、完成青年农民工技能培训750人,科技培训15000人次。
4、加大产业扶贫力度,扶持7个农副产品加工龙头企业,争取财政贴息资金200万元,信贷资金5000万元,带动贫困农户5000户。
5、继续抓住“两区”开发机遇,扶持龙头企业,争取启动基金和贴息资金。
今年扶贫工作的重点是围绕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发展三个方面,着重解决农业技术推广、开拓农村市场、改善农民生活生产条件等难点问题,瞄准三个确保村,大力宣传,转变观念,科学规划,合理布局,落实政策,强化管理,在41个贫困村发展以塑料大棚为主的旱作农业,以养羊养猪为主的舍饲养殖业,以土豆、小杂粮为主的农副产品加工业,力争完成9100口人的脱贫任务。
总之,我们一定要正确认识当前形势任务,紧紧围绕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这一首要任务,继续把扶贫开发作为一项战略性基础工程来抓,按照全县确立的“二三五六”发展战略和“着力抓好八个建设、努力实现八个推进”的总体部署,创新扶贫开发模式,加大扶贫开发力度,坚定不移地走出一条“政府主导、群众参与、项目带动、资金整合”,具有xx特色的开发式稳定脱贫之路,为“保增长、保民生、保稳定”发挥积极作用,为建设富裕文明开放和谐的新xx而不懈奋斗。
篇10: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XX乡贫困现状和原因
XX乡地处我区东部,距主城区19公里,辐圆面积18.6平方公里。全乡辖9个行政村,80个村民小组, 3462户, 农业人口10513人,总耕地面积9881亩,人均耕地0.9亩。经过前期调查摸排,建档立卡贫困户587户,贫困人口1659人,贫困人口占总人口12.7%。我乡有凉亭桥村、马桑沟村、断石桥村、桂花沟村4个贫困村,要在与全市、全区同步进入小康,任务十分繁重,全乡致困原因主要是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因自然环境致贫。
由于XX乡所处的地域环境,土地贫瘠,农业生产条件较差,高经济附加值作物生产十分困难,村民文化程度不高,科技扶贫难度大,特色产业多以零星种养为主,尚未形成品牌和经规规模,生产水平低下,群众生活困难,扶贫底子薄弱,开发任务艰巨。
二是基础设施薄弱。村社公路里程短,很多社都还没有通公路,群众出行困难;农田水利设施较差,靠天吃饭现象严重。
篇11:版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自扶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北镇、市政府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扶贫攻坚工作的各项安排部署,以六个精准、五个一批为原则,认真落实扶贫攻坚十大措施百大示范基地建设等,使扶贫工作稳步推进。按照通知要求,我代表北镇、市政府将扶贫攻坚工作进展情况向各位领导做以汇报。
一是强化组织领导,做到工作重视到位。
年初以来,北镇、市政府对扶贫攻坚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常委会、政府常务会议多次研究部署扶贫攻坚工作,以、市政府的名义召开了5次全市性扶贫攻坚会议,下发了《关于全面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决定》、《关于实施扶贫攻坚十大措施的决定》等多份重要文件。建立党政一把手负总责的工作机制,实行书记、市长双组长工作制,对扶贫攻坚工作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参与。在乡镇设立专门扶贫机构,层层签订责任状。将市扶贫开发办公室升格为正科级单位,由市政府办主任兼任扶贫办主任,抽调精干力量组成强有力的专业队伍。制定了扶贫考核办法,由市扶贫办、市机关作风监督局、督查室等部门组成扶贫考核小组,将于年末对各乡镇扶贫工作进行考核,将考核结果纳入到领导干部实绩考核之中,同时将考核结果与扶贫资金的拨付挂钩,按照考核结果确定扶贫资金拨付比例,增强扶贫资金的使用效力。全市上下形成了物力人力集中倾斜、项目资金优先保障、工作部署优先安排的工作机制,为扶贫工作开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二是实施十大措施,做到精准扶贫到位。
北镇、市政府下发了《关于实施扶贫攻坚十大措施的决定》。《决定》紧扣扶贫攻坚任务目标,结合北镇基础条件、资源优势、地域特点等实际,确定了生产扶持、订单扶持、设施扶持、就业扶持、经营扶持、教育扶持、医疗扶持、住房扶持、养老扶持、低保扶持十大扶贫工程。《决定》中详细列举了十大措施的内容及实施办法,明确了责任主体,使扶贫攻坚工作措施更加细化,职责更加具体、明确,整合动员了社会各方力量,确保了精准扶贫全面有效落实。通过十大措施的实施,贫困户积极发展生产,民生得到了保障,打牢了扶贫基础。在生产扶贫上,全市共为贫困户栽植果树3000多棵,养羊500多只,养猪1000多头,打井80多眼,大大提高了贫困户自身造血能力。在住房扶贫上,我市将扶贫建房资金和住建危房改造资金进行整合,确保了每户不小于50平方米,全市今年共计解决412户贫困户的住房问题。在教育扶贫上,投入资金50余万元,解决了全市307名贫困学生的读书难问题,其中为小学、初中、高中200多名困难学生免除了学费、食宿费、校服费以及高中的课本费等相关费用,为专科、本科近百名贫困学生发放了助学金。在医疗扶贫上,市扶贫办与人民保险公司协商为每户贫困户参保了大病保险,贫困户新农合报销比例由70%提高到80%,全市7502名贫困户全部免费参加了新农合,所在乡镇卫生院为贫困人口免费进行了一次体检。在低保兜底扶贫上,已将30余名符合条件的非低保建档立卡贫困户纳入低保中,另外,市民政部门按照上级规定,提高了低保金补助标准,农村低保标准由每人每年3025元提高到3663元。
三是建设百个示范基地,做到示范引领到位。
我市将百个扶贫示范基地作为项目扶贫的重要抓手,要求各乡镇利用各自地域、资源优势,发展种植、养殖、中草药、旅游休闲业,每个乡镇至少建设5个扶贫产业示范基地。示范基地由市扶贫部门统一规划、统一标示,通过村集体和贫困户入股的方式,确保示范基地所在村的贫困户增收。各乡镇积极引进项目,示范基地不断壮大。在光伏发电示范基地建设上,将柳家乡做为光伏扶贫的试点单位,利用市扶贫办扶贫资金,已经在乡敬老院屋顶,建成一座20KW的薄膜电站,带动贫困户7户,户均年增收2500元,现已并网发电。广宁街道汪家坟村做为地面光伏试点单位,正在建设一座40KW的多晶硅光伏电站,并办理相关手续,手续完成后,即可安装入网并发电,预计带动贫困户15户,户均年增收2300元。大市镇高林村在山坡地上,建设一座20KW的多晶硅光伏电站,电站已经建成,正在办理入网手续。预计带动贫困户7户,每户年均增收3000元以上。在养殖示范基地建设上,与沈阳蒲兴禽业公司合资建设的北镇市桂兰先锋养殖有限公司标准化养驴小区项目,占地43亩,引进基础母驴400头,育肥仔驴800头,是东阿阿胶集团东北首家扶贫养驴基地。项目建成后,将带动贫困户61户年均增收元。项目于明天正式开始开工,预计今年4月份建成使用。北京大北农集团在北镇建设生猪产业化生产基地,与农户签订订单养猪协议,对养猪建档立卡贫困户无偿提供仔猪,并实行保护价回购,目前新立农场基地已基本建成,青堆子镇基地即将开工,大市镇和中安镇2个基地已完成选址,预计年底可开工建设。截至目前,全市已建成各类示范基地项目15个,带动贫困户400多户,户均年增收2000到3000元。
四是综合利用政策支持,做到资金保障到位。
今年省市下达我市的扶贫专项资金计划为674.5万元。其中,省财政扶贫专项资金为561.5万元,锦州市财政专项扶贫资金总额113万元。各项扶贫资金已按要求下摆到各乡镇和有关部门,各乡镇根据工作实际都制定了详细的资金使用方案和计划,重点使用到扶贫示范基地重点扶贫项目、危房险房改造等各个领域,发挥了引领示范的作用。为切实解决扶贫资金来源渠道狭窄问题,我市在锦州市率先与农业银行签订了《金穗扶贫惠农贷合作协议》,市财政部门将扶贫项目资金500万元拨入农行作为风险抵押金,可放大10倍达到5000万元的贷款规模。协议将有劳动能力且有经营能力的建档立卡贫困户及符合农行贷款条件的帮带建档立卡贫困户扶贫的民营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纳入到借款主体,在贷款额度、期限等方面给予了适当倾斜,目前已有30笔贷款启动了申报程序。
五是落实对口帮扶,做到责任包保到位。制定下发了扶贫攻坚责任包保工作方案,由书记、市长直接负责,目前已组织453名科级以上领导干部与贫困户一对一结对帮扶,贫困村由市四个班子领导、重点部门和规模企业直接帮扶。市政府积极整合各部门的资源和力量,从项目和资金等多方面,集中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现阶段各帮扶团队共筹集资金1000余万元,切实保障了贫困户扶贫。由常委会决定,全市抽调精干力量,向16个省级贫困村派驻工作队。各工作队由相关市直机关一把手亲自挂帅,并任命一名副队长主管日常工作。16个驻村单位的局长亲自带队,带领驻村工作队的帮扶领导和队员,对所帮扶的贫困村进行了深入了解,结合工作实际落实扶贫措施,目前已落实扶贫项目10个,争取和投入扶贫资金100余万元。
在下步工作中,我们将认真贯彻本次会议精神,落实各项扶贫攻坚措施,坚决做到以下几点:
一是继续把扶贫攻坚工作作为改善民生的头号工程来抓。做到工作力度不减,措施方法有所突破,序时进度圆满完成,确保今年年底名贫困人口脱贫任务圆满完成,贫困村和贫困户全部脱贫销号,
二是继续在项目扶贫上精准发力。加快推进养驴扶贫示范基地、大北农生猪养殖基地、光伏发电扶贫基地等重点项目建设,做到村村有项目、户户有保障,到明年底扶贫项目覆盖面达到50%。
三是继续在贫困人口的生活保障上提供强有力支持。继续实施扶贫攻坚十大措施,重点在住房、教育、医疗、养老等基本生活保障上提供强有力的保障措施,全面巩固扶贫成效。
四是继续实施严格的责任包保措施。市四个班子领导率先垂范,全市上下群策群力,做到动真格、使真劲、见实效。对那些在扶贫攻坚上走形式、走过场、不能完成脱贫任务的领导干部启动最严格的问责措施。
总之,北镇有信心有能力完成省、市下达的扶贫攻坚任务,我们将用更大的干劲、更实的措施,推动扶贫工作再上新台阶,为锦州市完成扶贫攻坚任务作出应有的贡献。
篇12: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坚持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做优农业促农业增收。通过多年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形成了“田里烟、莲、稻三分天下,山上油茶、果业、香樟三业并举”的农业产业格局。今年种植烟叶3.3万亩、白莲7万亩,白莲、烟叶两项产业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约1500元。此外,全县油茶面积达10万余亩,果业林5.3万亩,香樟面积达2万亩,新增连片百亩以上大棚蔬菜基地2个共716亩,成为新兴农业产业。我县被列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项目示范县”,并连续多年在国家、省组织的年度油茶发展业绩考核中名列前茅。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家,带动农户4.2万户。大力发展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累计128个,入社成员1637个。二是强攻工业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总体思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培训工程,确保每户贫困家庭均有一位家庭成员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县内工业园区转移,通过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XX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619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872人,城镇新增就业2781人。三是发展旅游带动服务业和农产品销售。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建成通天寨4A级景区、大畲乡村旅游示范区、九寨温泉、赣江源漂流等四大核心景区,20XX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长68%,大力促进了城乡餐饮酒店业的发展,20XX年全县新增餐饮酒店经营户101家,使农村一大部分人员转移到服务业脱贫增收。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63.98万人次,增长27.6%,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增长27.9%。通天寨景区、赣江源景区周边农民依托旅游的驱动,经营宾招酒店和经销土特产品,收入大大增加。
2.坚持推进项目扶贫。一是坚持以项目推进扶贫开发。为改善贫困乡、贫困村基础条件,近十年来,全县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99个,投入扶贫开发资金总额4981.9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61万元,整合部门和社会资金2634万元,自筹及投工投劳折款286.96万元。原来“十五”及“十一五”期间扶持的37个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的862元增长至的2086元,增长2.42倍。20XX年我县安排的64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近一半项目涉及社会民生,特别是今年我县从本级财政拿出5000万元用于农村改水、改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强《若干意见》的项目对接工作。我县根据《若干意见》出台了35条实施意见,编制了《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强项目储备,目前已编制重大项目385个,总投资达476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80个;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或报批的项目102个,总投资129亿元,为把国家政策尽快转化为项目、促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尽快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3.坚持推进整村扶贫。一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整村扶贫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20XX年全县共启动100个村庄建设点(55个省批建设点、45个乡镇自主建设点),涉及农户2434户、9585人,大部分建设点已基本成型。今年争取村庄整治项目资金860万元,对全县29个重点村村庄整治进行了科学规划,共规划实施项目81个,有39个项目已全面竣工,对18个土坯房建设点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开发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20XX年省市下达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4770户,现已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其中打造了50个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示范点建设。今年确定年度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9063户、拆除空心房5347户,上半年开工建设5384户,启动集中改造点建设50个,拆除空心房3389户。其做法在《中国建设报》登载。
4.坚持推进移民扶贫。切实做好深山移民搬迁工作,截止20XX年底,全县累计搬迁安置深山移民1203户、5863人,建成了5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建成了怡然居、客家源、大畲旅游新村等多个特色移民新村点,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即100%实行集中安置、100%与新农村省级示范点相结合、100%在每年春节前迁入新居。今年已确定避灾移民搬迁对象293户1319人,计划建设6个集中安置示范点,目前进展顺利,有121户移民户正在兴建房屋。该项工作连续多年获省、市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张名片。
5.坚持推进社会扶贫。一是“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效果显。省委常委、省军区陶正明政委挂点联系我县,对我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心。经常深入一线访贫问苦,协调省直机关解决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0XX年,省军区全体官兵捐资150万元将我县温坊小学建成省希望小学。1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覆盖全县10个乡镇,27个项目突出贫困村全部实施验收。省卫生厅落实中央、省级对我县的卫生专项资金补助1834.61万元。江钨集团帮扶90余万元用于两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行“三联系一挂职”机制。全面推行县领导联系乡、县直部门联系村、干部联系户、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聘工作人员到村挂职锻炼工作机制。全县29名县领导联系10个乡镇,每人挂点一个国家或省级重点扶贫村,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三是以县老区促进会为平台,拓宽社会扶贫渠道。加强与上级老区促进会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精心编制了老区建设项目100多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老区建设项目达10个,上报国家、省、市老促会。同时积极向社会推介,获取社会各界企业、爱心人士赞助,共获取捐赠款10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以“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为载体,推进行业扶贫。20XX年县直各单位挂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503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430件,为群众送上帮扶慰问金326万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低。受历史条件、基础条件、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我县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处在全省、全市倒数位置。20XX年,财政总收入3.9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财政未过4亿元的县。人均财政总收入1226元,仅为全国的14.1%、全省的26.9%;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仅为全国的44.9%、全省的45.4%。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693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8.84%。
2.民生保障水平低。教育教学条件差。全县仍有校园缺口39.75万平方米、校舍缺口3.05万平方米,仍有危房校舍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缺乏。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仍有17个村无卫生室、2个乡镇卫生院至今无业务用房,卫生系统危房面积达14527平方米,乡镇卫生院设备普遍陈旧老化,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主要的诊疗设备。文体活动条件差。全县没有一个标准的运动场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房屋老旧、设施陈旧,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离上级要求差距大。特困人群保障水平低。城乡低保、社会救济、五保供养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标准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均为省定低档次标准。
3.基础设施欠账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仍有15个行政村不通客车,有四级以下低等级公路460公里,四、五类危桥38座;仍有757个村小组、1251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还有24座水库及393座重点山塘存在安全隐患,有20座小(2)型病险水库需要除险加固,4000多座山塘需要加固整治,还有60%的灌区需要配套改造。农村人畜饮水极不安全。还有77个行政村、1255个村民小组、1745个自然村、38847户农家不通自来水,涉及人口75900人,多数农民的饮用水基本上是溪水、河水、井水、塘水等不安全用水。全县还有近50%的农村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电力供应能力差。只有110KV输变电站,高峰时期突然断电现象时有发生。
4.突破瓶颈压力大。资金难题突出。20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2.96亿元,而保正常运转和按照上级政策要求需要配套的支出超过7.37亿元,其中工资性支出达2.9亿元(未全额负担津补贴),保运转及社会必办事业开支1.35亿元,各项民生及项目县配套3.12亿元(按照相关政策,地方承担城乡低保、五保配套资金550万元,民政、就业等配套资金650万元,城乡医疗保险配套资金1100万元,城乡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配套资金1300万元,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配套2400万元,医疗卫生、教育等配套1050万元,保障性住房配套15045万元,其他项目建设配套约9000万元)。收支矛盾突出,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在此情况下,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只能依靠融资运作,资金压力巨大。用地难以解决。省级政府批准我县-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只有8900亩,而我县2006-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9821亩,已超出921亩。根据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我县每年用地至少在2000亩以上。我县没有省级工业园,发展平台不优,用地指标只能依靠争取重大项目来解决。落户的所有企业享受不了工业园区的土地、资金、项目扶持和各项政策优惠,重大项目引进难。人才严重缺乏。至20XX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36851名,仅占总人口的11.8%,特别是懂项目编制、工业规划、工业设计、城乡规划建设、水利水电等专业技术型人才非常缺乏,人才缺乏成为各项工作快速推进的制约瓶颈。
5.致贫因素较多,群众增收难度大。一是自然灾害频发。我县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属四大暴雨区,局部特大暴雨及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农村房屋、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二是扶贫产业投入少,规模小,产出低,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难以形成。三是致富门路窄,收入渠道单一。因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等因素,谋生手段极少,80%的贫困户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经济效益低。四是因病、因学返贫现象严重。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思路
我县将以纳入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区域、《若干意见》实施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我县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努力为振兴发展当好“助力器”,为国务院扶贫办推进“五项改革”、落实“十大行动”先行先试当好“试验田”。
1.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提高扶贫精准度,对国家新扶贫标准下农村扶贫对象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
2.以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按照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总体要求,将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有效衔接,加大贫困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每个点改造整治到位,到20贫困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以进城进园加快移民搬迁步伐。高标准建设县城古樟工业园移民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50亩。完成移民搬迁700户3000人,其中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或居住点达到50个以上。到年,计划投资5720万元,完成4084户14300人的深山移民及地质灾害避灾移民任务,精心打造100个集中移民安置点。
篇13:县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近几年扶贫开发情况
围绕“按照“便民修道路,富民输劳务,发展引项目,落实抓干部”的工作思路,以“突出项目建设、发展高效农业、加快新农村建设、构建和谐社会”为突破点和切入口,加大基础设施、结构调整、基层组织等方面建设力度,取得扎实的成效。主要表现在:
1.坚持推进产业扶贫。一是做优农业促农业增收。通过多年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基本形成了“田里烟、莲、稻三分天下,山上油茶、果业、香樟三业并举”的农业产业格局。今年种植烟叶3.3万亩、白莲7万亩,白莲、烟叶两项产业可实现农民人均增收约1500元。此外,全县油茶面积达10万余亩,果业林5.3万亩,香樟面积达2万亩,新增连片百亩以上大棚蔬菜基地2个共716亩,成为新兴农业产业。我县被列为“中央财政现代农业油茶产业项目示范县”,并连续多年在国家、省组织的年度油茶发展业绩考核中名列前茅。积极扶持农业龙头企业发展壮大,全县规模以上农业龙头企业达22家,带动农户4.2万户。大力发展和提升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增农民专业合作社33个,累计128个,入社成员1637个。二是强攻工业促农村劳动力转移。坚持以工哺农、以城带乡总体思路,加大对农村劳动力教育培训力度,大力实施“农民知识化”“公民职业化”培训工程,确保每户贫困家庭均有一位家庭成员熟练掌握1至2门实用技术,积极引导富余劳动力向沿海发达地区和县内工业园区转移,通过劳务输出拓宽农民增收渠道。20xx年新增转移农村劳动力7619人,帮助困难群体就业872人,城镇新增就业2781人。三是发展旅游带动服务业和农产品销售。依托我县丰富的旅游资源,已建成通天寨4A级景区、大畲乡村旅游示范区、九寨温泉、赣江源漂流等四大核心景区,20xx年成功举办了第二届乡村旅游文化节,累计接待游客80万人次,同比增长68%,大力促进了城乡餐饮酒店业的发展,20xx年全县新增餐饮酒店经营户101家,使农村一大部分人员转移到服务业脱贫增收。今年上半年累计接待游客63.98万人次,增长27.6%,实现旅游总收入1.7亿元,增长27.9%。通天寨景区、赣江源景区周边农民依托旅游的驱动,经营宾招酒店和经销土特产品,收入大大增加。
2.坚持推进项目扶贫。一是坚持以项目推进扶贫开发。为改善贫困乡、贫困村基础条件,近十年来,全县累计实施扶贫项目399个,投入扶贫开发资金总额4981.96万元,其中财政扶贫资金2061万元,整合部门和社会资金2634万元,自筹及投工投劳折款286.96万元。原来“十五”及期间扶持的37个重点贫困村农民人均纯收入由20xx年的862元增长至20xx年的2086元,增长2.42倍。20xx年我县安排的64个重点建设项目中,近一半项目涉及社会民生,特别是今年我县从本级财政拿出5000万元用于农村改水、改路、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危旧土坯房改造等项目的实施,将进一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增强农村自我发展能力。二是加强《若干意见》的项目对接工作。我县根据《若干意见》出台了35条实施意见,编制了《县连片特困地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加强项目储备,目前已编制重大项目385个,总投资达476亿元,其中投资亿元以上的重大项目180个;积极申报争取国家、省扶持资金或报批的项目102个,总投资129亿元,为把国家政策尽快转化为项目、促进新一轮扶贫攻坚尽快取得实效打下了坚实基础。
3.坚持推进整村扶贫。一是实施整村推进项目。把扎实推进新农村建设作为整村扶贫的有效载体,以做优做大村庄规模为突破口,突出抓好村镇联动、村落连片、综合示范区建设、公路沿线整治,着力改变农村面貌。20xx年全县共启动100个村庄建设点(55个省批建设点、45个乡镇自主建设点),涉及农户2434户、9585人,大部分建设点已基本成型。今年争取村庄整治项目资金860万元,对全县29个重点村村庄整治进行了科学规划,共规划实施项目81个,有39个项目已全面竣工,对18个土坯房建设点进行了硬化、绿化、美化。二是推进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把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作为贯彻《若干意见》、促进扶贫开发的首要大事、开局工程和民生工程,20xx年省市下达的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任务4770户,现已全面完成改造任务,其中打造了50个危旧土坯房集中改造示范点建设。今年确定年度改造农村危旧土坯房9063户、拆除空心房5347户,上半年开工建设5384户,启动集中改造点建设50个,拆除空心房3389户。其做法在《中国建设报》登载。
4.坚持推进移民扶贫。切实做好深山移民搬迁工作,截止20xx年底,全县累计搬迁安置深山移民1203户、5863人,建成了53个移民集中安置点,建成了怡然居、客家源、大畲旅游新村等多个特色移民新村点,实现了“三个百分之百”目标,即100%实行集中安置、100%与新农村省级示范点相结合、100%在每年春节前迁入新居。今年已确定避灾移民搬迁对象293户1319人,计划建设6个集中安置示范点,目前进展顺利,有121户移民户正在兴建房屋。该项工作连续多年获省、市先进,经验做法在全省推广,成为扶贫开发工作的一张名片。
5.坚持推进社会扶贫。一是“四个一”组合式扶贫效果显。省委常委、省军区陶正明政委挂点联系我县,对我县扶贫开发和经济社会发展非常关心。经常深入一线访贫问苦,协调省直机关解决影响我县经济社会发展的重大问题。20xx年,省军区全体官兵捐资150万元将我县温坊小学建成省希望小学。1000万元产业专项资金覆盖全县10个乡镇,27个项目突出贫困村全部实施验收。省卫生厅落实中央、省级对我县的卫生专项资金补助1834.61万元。江钨集团帮扶90余万元用于两个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二是推行“三联系一挂职”机制。全面推行县领导联系乡、县直部门联系村、干部联系户、新列后备干部和新聘工作人员到村挂职锻炼工作机制。全县29名县领导联系10个乡镇,每人挂点一个国家或省级重点扶贫村,落实“领导挂点、部门包村、干部帮户”扶贫开发工作责任制,有力推动了扶贫开发工作的落实。三是以县老区促进会为平台,拓宽社会扶贫渠道。加强与上级老区促进会和社会各界的联系沟通,精心编制了老区建设项目100多个,其中5000万元以上的老区建设项目达10个,上报国家、省、市老促会。同时积极向社会推介,获取社会各界企业、爱心人士赞助,共获取捐赠款100多万元,用于贫困村基础设施建设。四是以“三送”(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为载体,推进行业扶贫。20xx年县直各单位挂点帮助群众解决实际问题2503个,为群众办好事实事4430件,为群众送上帮扶慰问金326万元。
二、当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
1.经济发展水平低。受历史条件、基础条件、自然条件、交通区位等因素制约,我县主要经济指标长期处在全省、全市倒数位置。20xx年,财政总收入3.9亿元,是全省唯一一个财政未过4亿元的县。人均财政总收入1226元,仅为全国的14.1%、全省的26.9%;农民人均纯收入3556元,仅为全国的44.9%、全省的45.4%。全县农民年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人口还有76935人,占全县农业人口的28.84%。
2.民生保障水平低。教育教学条件差。全县仍有校园缺口39.75万平方米、校舍缺口3.05万平方米,仍有危房校舍建筑面积4.93万平方米;教学仪器设备、图书资料严重不足,多媒体等现代教育技术装备缺乏。农村医疗卫生条件差。仍有17个村无卫生室、2个乡镇卫生院至今无业务用房,卫生系统危房面积达14527平方米,乡镇卫生院设备普遍陈旧老化,大多数村卫生室缺乏主要的诊疗设备。文体活动条件差。全县没有一个标准的运动场所;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房屋老旧、设施陈旧,乡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村级文化活动室离上级要求差距大。特困人群保障水平低。城乡低保、社会救济、五保供养等弱势群体的保障标准和义务兵家属优待金标准均为省定低档次标准。
3.基础设施欠账大。交通基础设施落后。仍有15个行政村不通客车,有四级以下低等级公路460公里,四、五类危桥38座;仍有757个村小组、1251个自然村未通公路,严重制约县域经济的发展。农田水利设施薄弱。还有24座水库及393座重点山塘存在安全隐患,有20座小(2)型病险水库需要除险加固,4000多座山塘需要加固整治,还有60%的灌区需要配套改造。农村人畜饮水极不安全。还有77个行政村、1255个村民小组、1745个自然村、38847户农家不通自来水,涉及人口75900人,多数农民的饮用水基本上是溪水、河水、井水、塘水等不安全用水。全县还有近50%的农村人口没有解决饮水安全问题,农村饮用水安全形势依然严峻。电力供应能力差。只有110KV输变电站,高峰时期突然断电现象时有发生。
4.突破瓶颈压力大。资金难题突出。20xx年,全县财政总收入3.9亿元,其中公共财政收入2.96亿元,而保正常运转和按照上级政策要求需要配套的支出超过7.37亿元,其中工资性支出达2.9亿元(未全额负担津补贴),保运转及社会必办事业开支1.35亿元,各项民生及项目县配套3.12亿元(按照相关政策,地方承担城乡低保、五保配套资金550万元,民政、就业等配套资金650万元,城乡医疗保险配套资金1100万元,城乡养老保险、高龄补贴等配套资金1300万元,农村危旧土坯房改造、新农村建设等配套2400万元,医疗卫生、教育等配套1050万元,保障性住房配套15045万元,其他项目建设配套约9000万元)。收支矛盾突出,属于典型的“吃饭财政”。在此情况下,重大项目建设投资只能依靠融资运作,资金压力巨大。用地难以解决。省级政府批准我县20xx-20xx年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的新增建设用地规模只有8900亩,而我县20xx-20xx年已使用新增建设用地规模9821亩,已超出921亩。根据近几年实际情况来看,我县每年用地至少在20xx亩以上。我县没有省级工业园,发展平台不优,用地指标只能依靠争取重大项目来解决。落户的所有企业享受不了工业园区的土地、资金、项目扶持和各项政策优惠,重大项目引进难。人才严重缺乏。至20xx年底,全县人才队伍总量36851名,仅占总人口的11.8%,特别是懂项目编制、工业规划、工业设计、城乡规划建设、水利水电等专业技术型人才非常缺乏,人才缺乏成为各项工作快速推进的制约瓶颈。
5.致贫因素较多,群众增收难度大。一是自然灾害频发。我县地质结构复杂,自然灾害频繁,属四大暴雨区,局部特大暴雨及地质灾害时有发生,农村房屋、农田水利、交通等基础设施损毁严重。二是扶贫产业投入少,规模小,产出低,难以做强做大做优,农产品深加工产业链难以形成。三是致富门路窄,收入渠道单一。因缺技术、缺资金、缺门路等因素,谋生手段极少,80%的贫困户主要依靠传统的种养殖业,经济效益低。四是因病、因学返贫现象严重。
三、下一步主要工作思路
我县将以纳入山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区域、《若干意见》实施为契机,紧紧抓住国务院扶贫办对口支援我县发展机遇,全面贯彻落实最近召开的全省扶贫开发工作会议精神,全力推动扶贫开发工作上台阶、上水平,努力为振兴发展当好“助力器”,为国务院扶贫办推进“五项改革”、落实“十大行动”先行先试当好“试验田”。
1.以“建档立卡”落实扶贫到户政策。提高扶贫精准度,对国家新扶贫标准下农村扶贫对象基础信息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完善扶贫对象动态识别机制,通过项目规划到户、资金扶持到户、产业发展到户、素质提升到人、帮扶责任到人、档案建立到人,确保扶贫到户政策全面落实。
2.以整村推进改善贫困村人居环境。按照建设和谐秀美乡村的总体要求,将整村推进与新农村建设、土坯房改造有效衔接,加大贫困村危旧土坯房改造基础设施建设力度,确保每个点改造整治到位,到20xx年贫困村人居环境得到极大改善。
3.以进城进园加快移民搬迁步伐。高标准建设县城古樟工业园移民住宅小区,规划建设用地50亩。20xx年完成移民搬迁700户3000人,其中整体搬迁的自然村或居住点达到50个以上。到20xx年,计划投资5720万元,完成4084户14300人的深山移民及地质灾害避灾移民任务,精心打造100个集中移民安置点。
4.以产业扶贫提高贫困群众生活水平。争取开展中央彩票公益金、贫困村互助资金、扶贫到户贷款贴息、扶贫项目贷款贴息等试点工作,重点培育壮大扶贫龙头企业和贫困村特色产业发展,努力构建“一乡一业、一村一品”的产业发展格局,拓宽贫困群众增收渠道。特别是立足丰富的旅游资源,加大旅游扶贫工作力度,努力将打造成旅游扶贫示范县。
5.以智力扶贫提高贫困群众自我发展能力。坚持“输血”式扶贫向“造血”式扶贫转变,大力实施“雨露计划”、农村劳动力转移等培训工程,增强贫困群众自我发展的能力。到20xx年,实现农民培训全覆盖,普遍掌握1-2门实用技术。
6.以专项扶贫营造浓厚氛围,进一步构建大扶贫工作格局。整合政府和社会资源,建立全社会参与扶贫工作机制,组织好县直单位(企业)定点扶持贫困村、党员干部结对帮扶贫困户,落实各项帮扶措施。围绕中央开展行业扶贫的新要求,着力推进行业扶贫,积极推动行业部门支持扶贫的责任全面落到实处。
篇14:乡镇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一、基本情况
乡共辖8个行政村91个村民小组,国土面积81.45平方公里,共有3300多户15000人,其中人均纯收入在2300元以下的贫困户有888户,3390人,计划脱贫277户1224人,使贫困发生率由22.6%降至14.4%。
二、工作措施
(一)精准扶贫到户
落实“5321”帮扶机制,结合“送政策、送温暖、送服务”工作,对有劳动力、想致富、无门路中的277户一类贫困户逐一落实帮扶单位、帮扶领导、帮扶干部、并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从技术帮扶、资金帮扶、信贷帮扶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
(二)突出重点的原则
篇15:局扶贫攻坚工作汇报
根据市纪委关于认真贯彻落实全区查处发生在群众身边的“四风”和腐朽问题专项工作总结暨扶贫领域执纪问责工作相关要求,结合我局实际,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工作职责
1、大力指导发展特色种养产业。各县市区充分利用贫困地区优良的生态环境和特色种质资源,结合当地种植习惯和农民意愿,因地制宜实施以“品种品质品牌”为核心的现代特色农业产业“10+3”提升行动,培育壮大优势特色种养业及林业。特色种植业以品种改良、品质改进、品牌创建的`“三品”提升为核心,因地制宜,发展覆盖面广、易种、易管、易收、能加工的产业,重点发展特色水果、蔬菜、桑蚕、茶叶、中药材等经济效益好,见效快,在贫困地区有一定基础条件的产业。结合富硒资源,加快推进富硒农产品种植和开发。
2、指导推进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村土地制度改革,2018年基本完成我市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工作,引导贫困户自愿有偿流转土地经营权,推进农业适度规模经营。积极培育发展贫困地区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加快发展龙头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专业大户。推广“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农户”订单帮扶模式,将重点产业与新型经营主体、贫困户对接,形成产业规模和利益联结机制,实现产业对人,人对产业,形成覆盖,共同发展。通过订单帮扶模式,发挥新型经营主体的带动作用,促进生产、加工、销售市场线条形成,拉动产业扶贫的发展力度和市场经济效益的提高。
二、扶贫工作任务
1.制订特色种养业扶贫实施方案。我们围绕2016年脱贫摘帽的目标任务和中央、自治区贫困县、贫困村、贫困户脱贫摘帽的考评要求,积极指导各县市区立足当地资源优势,充分利用现有产业基础,制订了《脱贫攻坚特色种养业培育实施方案》,从扶持政策、培育特色产业和带动贫困户的经营主体等方面,引导、指导和激励贫困村、贫困户发展产业脱贫。
2.指导县市区发展脱贫主导产业。我市推荐的主导产业主要有百香果、茶叶、中药材、桑蚕、蔬菜、生猪、家禽、肉牛、稻田养殖、油茶、肉桂、良种杉木等。各地根据自身实际初步选择了特色主导产业。
★ 脱贫攻坚汇报
★ 扶贫汇报
【扶贫攻坚工作情况的汇报(推荐15篇)】相关文章:
扶贫攻坚的标语2023-10-19
扶贫情况汇报2024-01-21
脱贫攻坚对照检查发言2023-02-23
脱贫攻坚专项巡视“回头看”整改民主生活会对照检查材料2023-03-26
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汇报2024-01-09
健康扶贫督查整改报告2022-12-01
村级扶贫攻坚规划(范文)2023-03-30
石泉县脱贫攻坚整改检查材料2024-03-12
扶贫开发工作的自查报告2022-08-29
驻村工作队队员述职报告2024-03-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