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观后感

时间:2022-11-22 07:34:40 观后感 收藏本文 下载本文

《华罗庚》观后感(集锦12篇)由网友“萨摩耶酥”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后的《华罗庚》观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华罗庚》观后感

篇1:《华罗庚》观后感

《华罗庚》观后感

观看了《华罗庚》这部电视片后,我被华罗庚那勤奋、刻苦、苦为人梯的精神深深地感动了。我深深地懂得了,只要有勇于钻研、废寝忘食的精神,成功的道路就会在我们脚下延伸。

华罗庚小时候家境贫寒,一家三口只能靠一家小小的杂货店来维持生计。在华罗庚十六时,他在管理杂货店时,忍不住拿出一本《高等数学题》研究起来,恰巧他父亲起床了,看见华罗庚正在看书,不理帐事,便大发雷庭,一下夺过华罗庚手中的书,并恐吓他再看就烧了这本书,但华罗庚依然偷偷地看。

看到这里,我不禁为自己学习时不能完成全吸收而感到惭愧。我可谓是“百览全书”,家里有许许多多的'课外书,虽然我大多看了两三遍,可是还是不能完全吸收。而华罗庚家中只有几本数学理论书,他却已经看了七八遍,可还是一遍又一遍地啃。我看书时也没有毅立,觉得好看就看,不好看就放下,看另一本。在学习中,我比华罗庚差远了,我缺少了他那种刻苦钻研的精神。

华罗庚对数学十分执着,如果遇上难题,他便会一晚上都认真地计算、思考。而我对数学也十分喜爱,可是一遇到困难,就容易退缩。我和华罗庚相比,真是天壤之别呀!

看完《华罗庚》这部电视片,我深感自己的不足。我暗暗下决心,今后我无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勤奋刻苦,以顽强的拼搏精神和持之以恒的毅立谱写我美好的人生。

篇2:《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少年华罗庚》,深受感动。剧中的内容介绍了少年时期的华罗庚特别喜欢数学,他经常去赵校长那里去借书。有一次,他看到了一本苏家驹的数学书,叫《代数五次方程》,于是就把它借了回来。每天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吃饭还是睡觉,都沉浸在这本书里面,尽管华罗庚家境贫寒,经济窘迫,但是他对数学的钻研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学子们,家庭条件优越,经济无负担,有书放着也不读,跟他比比,真是天上地下,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当华罗庚发现苏家驹在书中有一个地方写错了的时候,他产生了怀疑。别人都嘲笑他竟敢怀疑数学权威,连最信任他的赵校长都差点与他断交,但是执着的精神和对数学的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使得华罗庚写出了一片叫板权威的《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不可成立之理由》。并在上海发表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惊动了整个学术界,推翻了数学权威苏家驹的论文,并一举成为数学界的新星。看到这里,我有很大的感慨,华罗庚敢于挑战权威的底气从何而来?在中国这么一个传统而又落后的国度里,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精湛的学术,没有高人的支撑,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有几个?是当时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造就了华罗庚。

华罗庚是典型的寒门出学子,并一飞冲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华罗庚正是以他坚忍不拔、顽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自己的追求,获取了今天的成功。也正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教育和启发了人们,让我们获益良多。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华罗庚,为世界闻名。但是科学的世界观,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迷信不盲从的精神还是要有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需要的是像华罗庚一样认真执着,坚定信念的人,即使成不了大科学家,你一样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篇3:《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之前,我就知道华罗庚是中国现代数学家,是新中国数学研究事业的创始人,他在全世界的影响也是非常大的。但是对他少年时的经历却一无所知。星期二,我们初一就到剧院去观赏了音乐剧《少年华罗庚》。

华罗庚在他初中毕业后就因家境贫困而失学,在这些日子里,爱看书的他依旧捧着那本书,贪婪地、如饥似渴地读着,遇到不懂的题目,他就冥思苦想,直到破解难题为止。后来,华罗庚得了一次病,留下了后遗症,一只脚残废了,但他不自卑,自学成才。他深入研究,提出了苏教授的代数五次方程解法是不能成立的,应而使他的老师生气了,可他坚持正确的.意见,最终被清华大学录取了,成为了举世闻名的数学家。

剧终,掌声如雷,所有人都若有所悟。华罗庚执着研究的精神令我感动,他可以为了研究一道题连看店都顾不上,用包装纸打草稿。再想想我自己,终于明白为什么我总是考不过别人了。在遇到难的问题时,我坐着抓耳挠腮一阵,也不用草稿纸,想不出来就把试卷随手一扔,赌气似的不再去理睬。华罗庚的成功不是空想出来的,是通过千千万万遍尝试出来的。我却只凭脑子想,手都不动,走怎能成功。想到这儿,我的脸不禁瞬间变成红苹果。

华罗庚曾说过“聪明出于勤奋,天才在于积累”,我一定要学习华罗庚这种精神,以后不管遇到谁么难题,都要迎难而上,勤于思考,当然是一边打草稿一边思考,这样,不论什么难题都会迎刃而解了。

篇4:《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学习学习,要勤于学,更要勤于习。学习使我们的知识更丰富;学习使我们的思维更快捷;学习使我们的生活更绚丽多姿!学习是进步的阶梯;是成功的基石;是知识的源泉;是生命的奇迹!

---题记

九月二十七日,学校组织全校学生观看江苏优秀音乐剧-----《少年华罗庚》。

音乐声响一开始,全场便马上安静下来,足见大家对此剧的重视。首先出场的一群小伙伴立刻吊起了大家的兴趣,个个都瞪大眼睛,翘首观望。这么多目光集中到了舞台上,可舞台上和我们几乎同龄的小伙伴却镇定自若,十分淡定地继续他们精彩的表演,引得我们大呼喝彩。

剧情很是简单:华罗庚在经受退学之无奈,母亲去世之伤心,和双腿残疾之痛苦,但他仍全身心研究数学,并大胆地有论证地推翻了权威的苏家驹的“代数五次方程”的论文,年轻时就赴北京清华大学当教授,之后成为数学界中一颗璀璨的明星。

虽是很感人的剧场,但在感人之际,却使我们受到了许多深奥的知识和我们所忽略的精神,让我们获益匪浅。华罗庚他靠自己孜孜不倦的刻苦钻研,一心一意研究数学,最终获得了可喜的成就。

瞧!在华罗庚的数学作业本上,上面排满了所有题目演算过程,为的是寻求更简捷快速的计算过程,而我们呢,新新时代少年们,却把不会做的题目丢在一边,等待着下回老师的讲评,连一点脑筋也不肯动;在华罗庚贫苦的家庭中,他的草稿排了一遍又一遍,算了一回又一回,直到连一点空隙也找不着了,才用它包家中所要卖的东西。瞧他那张纸,画的比鬼都难看。而我们呢?草稿纸一沓又一沓乱图乱画着,却不懂得什么叫作珍惜;当我们快乐健康的在父母的双翼下成长时,华罗庚却忍受着丧母之痛与双腿残疾之苦,以顽强的毅力突破了一个又一个的难关,最终登上了他人生中的顶峰。不管是物质上的'困难,还是精神上的压力,华罗庚始终都坚持着他的信念——要研究数学,他热爱数学,更想制服数学!

演员们出来一一鞠躬告别---音乐剧结束了。在回校的车上,我想了很多,我感触很深,我们与华罗庚相差的太多了,为什么他能成功,而我们却不行呢?他孜孜不倦的钻研是我们要学习的,他顽强拼搏的毅力是我们所敬佩的......我想,在华罗庚的身上,还有许许多多的精神值得我们去学习!

他,是国际数学大师,他为中国数学的发展作出了无与伦比的贡献。华罗庚早年的研究领域是解析数论,他在解析数论方面的成就尤其广为人知,国际间颇具盛名的“中国解析数论学派”即华罗庚开创的学派,该学派对于质数分布问题与哥德巴赫猜想作出了许多重大贡献。他在多复变函数论、矩阵几何学方面的卓越贡献,更是影响到了世界数学的发展。也有国际上有名的“典型群中国学派”,华罗庚在多复变函数论,典型群方面的研究领先西方数学界10多年,这些研究成果被著名的华裔数学家丘成桐高度称赞。只有华罗庚少年时的种种刻苦,才能使他的成就伟大业绩。华罗庚的这种精神会永远地烙印在我的心中。

篇5: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本周二,我们全校师生观看了音乐剧《少年华罗庚》。本剧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给了我很多启迪,让我受益匪浅。

本剧讲述了我国著名数学家华罗庚在年少时经历的风风雨雨。他上学时因喜欢探索,希望用最简洁的方法解决问题,作业本一直涂涂改改;上操时沉迷于看书,违反了校园的规定;上课时用抓蚕豆来做数学题,反被老师认为一心贪玩……大部分老师都认为它是一个不学无术的孩子,要他退学。而赵校长和极少部分老师发现了他勇于创新、敢于探索的精神,才让他得以继续读书。然而,他却因家中贫穷不得不辍学在家,但他却并未放弃学习,继续自学大学内容,得到了众老师的认可,成了一位老师。但最后为了华家家业,他只得再次离开学校,可他仍然勤奋的学习。但不幸又降临到他头上,他的母亲重病而亡。福无双至,祸不单行。这之后他也因疲劳成疾倒下,但他躺在床上却也无时无刻地想着自己的论文。最后他通过了自己的努力,取得了众人对他的理解,发表了论文,成了数学界的一代宗师。

是啊,天才等于百分之九十九的汗水加百分之一的灵感。只有奋勇拼搏,不怕艰难险阻,克服重重困难才能获得成功。华罗庚就是凭借着他勇于探索、不怕困难的精神才创造出了如此辉煌的`成就。

在如今的现实生活中也有不少人为了自己的目标和理想努力地拼搏着。无数革命学子为攀上科学之巅,经历了无数场没有硝烟的战争;无数位企业家为了闯出一片属于自己的天空,为了实现伟大的理想,在商海中拼搏了多少年,流了多少泪和汗……而我呢,干什么事情都畏畏缩缩,一遇到困难就退缩,甚至不敢去面对,实在是太胆怯了,像这种样子根本不可能成功。只有经历痛苦艰难的磨练,才终究会收获成熟的果实。

现在我知道了,唯有勤奋、不怕艰难才有可能获得成功。以后我将不再逃避,会坦然地面对困难,更加努力去学习,这样将来才能立足社会。

篇6: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今天,在学校的组织下,我们观看了《少年华罗庚》,深受感动。剧中的内容介绍了少年时期的华罗庚特别喜欢数学,他经常去赵校长那里去借书。有一次,他看到了一本苏家驹的数学书,叫《代数五次方程》,于是就把它借了回来。每天不管白天还是黑夜,吃饭还是睡觉,都沉浸在这本书里面,尽管华罗庚家境贫寒,经济窘迫,但是他对数学的钻研达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不由得让人想到了我们这些新时代的学子们,家庭条件优越,经济无负担,有书放着也不读,跟他比比,真是天上地下,身在福中不知福啊!

当华罗庚发现苏家驹在书中有一个地方写错了的时候,他产生了怀疑。别人都嘲笑他竟敢怀疑数学权威,连最信任他的赵校长都差点与他断交,但是执着的精神和对数学的一丝不苟的学术作风使得华罗庚写出了一片叫板权威的《苏家驹之代数五次方程不可成立之理由》。并在上海发表得到了专家的认可,惊动了整个学术界,推翻了数学权威苏家驹的论文,并一举成为数学界的新星。看到这里,我有很大的感慨,华罗庚敢于挑战权威的底气从何而来?在中国这么一个传统而又落后的国度里,没有坚定的信念,没有精湛的学术,没有高人的支撑,敢于挑战权威的人有几个?是当时严谨的学术氛围和宽松的社会舆论环境造就了华罗庚。

华罗庚是典型的寒门出学子,并一飞冲天,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华罗庚正是以他坚忍不拔、顽强不息的精神,成就了自己的追求,获取了今天的成功。也正因为他的这种精神,深深地打动、教育和启发了人们,让我们获益良多。我们不可能人人都成为华罗庚,为世界闻名。但是科学的世界观,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不迷信不盲从的精神还是要有的。因为人是社会的人,社会需要的是像华罗庚一样认真执着,坚定信念的人,即使成不了大科学家,你一样可以成为这个时代的中流砥柱。

篇7: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随着悠扬的乐声响起,音乐剧的主角出场了。

他是一个伟大的数学家,为后人所敬仰。小时候的家境虽不乐观,但他仍坚持学习。有一次,他父亲算错了一笔20xx元的帐,以为小店亏空,便不让他上学了。他听后,为了能继续上学,把父亲的账本仔细验算了一遍,找出了漏洞,终于挽回了损失,继续上学。就在他为此兴奋时,他的母亲因病长辞,他也为此辍学。无奈之下,他回到家里开始为父亲看小店。一次偶然,他发现当时著名的数学家苏教授的《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于是开始研究五次方程式。这时,校长收留了他,让他做了学校里的老师。但不久后,他因为过于劳累而病倒了。就在他生病期间,口述完成了《五次方程式解法不能成立之理由》。这篇论文一经发出,立刻在上海乃至全国引起轩然大波。

他,就是华罗庚。

华罗庚之所以能取得巨大的成就,不只源于恩师的悉心教导与帮助,更是他勤奋的结果。他牺牲了课余时间,就连在看店时都利用包装纸演算题目。扪心自问,现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一个“勤”字?

在我们眼里,学习就是占用休息时间,很少有人爱学习,更不用说勤学习。我们必须做到爱学习,才能勤学习。

孔子说过:“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只做到勤学习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勤思考。华罗庚就是凭借这一点取得成就的。

我们遇到难题往往会轻言放弃,甚至不曾思考,懒于动脑。不曾尝试,何来成功?不曾尝试,又何知不能成功?

由此总结出,成功的秘诀在于“勤”。既要“勤学习”,又要“勤思考”。谨记“勤学勤思”,便能取得成就。

篇8: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所谓天才,就是靠坚持不断的努力。

——题记

前几个星期,学校组织去看了话剧——《少年华罗庚》。

话剧刚开始,一个个活泼的任务就映入我们的眼帘,那是华罗庚和他的同学们,他们一起玩耍,一起学习,那时的华罗庚童真快乐。

但是从那天起,那个曾经贪玩的小男孩,他的命运被自己的努力改变了。

那是一次偶然,华罗庚走进了赵老师的办公室,热爱学习的他深深得被赵老师办公室的书柜里那些琳琅满目的书本给吸引了,他在书柜前左翻翻右看看,连放学的时间都忘记了,等到他的妈妈来找他了才意识到已是黄昏。突然,华罗庚在赵老师的书柜里翻到了一本关于数学的.书,赵老师告诉他那是老师的老师——苏家驹苏教授,写的一篇有关于代数五次方程的论文,并且在文学界有很大的影响。华罗庚深深得被吸引了,这本书像是有了什么魔力,使华罗庚深深着迷。他缓过神来时,竟然问赵老师借这本书,并说要自己研究学习,赵老师开始也很吃惊,因为那个脸老师都看不懂,更别说华罗庚这么一个普普通通的中学生了,但是在华罗庚的坚持下,赵老师终于还是把书借给了他。这一幕缓慢而又神秘地落下了。我不禁发出了感叹:究竟是什么力量,是多么强烈的一种求知欲才会使一个仅仅是中学生的人有这么大的好奇心。学习机会对华罗庚来说是多么来之不易啊!可对我们呢?书对我们来说是微不足道的,可对华罗庚来说简直是一个奢侈的夙愿。华罗庚的家里并不富裕,买不起书,但是他的精神世界很充实,那么热爱着学习。反过来,再想想我们自己,即使繁华的都市到处都可以有书看,要学的东西还可以更多,而我们呢?充实的娱乐生活是我们的脑子渐渐减少了对于知识的渴望,我们的脑子已经减少了思考的工作,变得麻木。

篇9:华罗庚.

教学目标 1、了解华罗庚其人其事,学习他奋力拼搏、自学成才的毅力和献身科学事业、为人民服务的爱国精神。2、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写法3、通过认识他人,来提高对自我的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写法

教学难点 了解人物传记的特点、写法

教具方法讲授、讨论综合运用,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作者介绍顾迈南,新华社记者,著有大量科学家传记作品,如《中国当代科学家的奋斗之路》、《华罗庚传》、《丁肇中:故国情深》、《李政道》等。

二、华罗庚简介华罗庚,中国现代数学家.1911月12日生于江苏省金坛县,1985年6月12日在日本东京逝世。补充材料:工作到最后一天的华罗庚1985年6月12日,在东京一个国际学术会议上,75岁的华罗庚(1910―1985)教授用流利的英语,作了十分精彩的报告。当他讲完最后一句话,人们还在热烈鼓掌时,他的身子歪倒了。记者在一次采访时问他:“你最大的'愿望是什么?”他不加思索地回答:“工作到最后一天。”他的确为科学辛劳工作到最后一天,用行动实现了自己的诺言。

三、生字词署(shǔ)名 苏家驹(jū) 扉(fēi)页 勤能补拙(zhuō) 怠(dài)慢 吴筱(xiǎo)元 一拐一瘸(qué) 怜悯(mǐn) 停滞(zhì)蜚(fēi)声 金瓯(ōu) r(zhān)褒(bāo)奖 追溯(sù) 商榷(què) 置若罔(wǎng)闻 出类拔萃(cuì)四、熟读课文,掌握大意。完成课后练习第三题填表。时间主要事件

1910年11月出生于江苏省金坛县

1930年发表论文《苏家驹之代数的五次方程式不能成立的理由》

1932年秋天进入清华大学

1937年夏天华罗庚到英国剑桥大学留学

1941年华罗庚完成了第一部著作《堆垒素数论》手稿

1950年从美国动身回国

1957年获一等奖、出版《数论导引》

1958年开始研究把优选法应用于工农业生产

五、研讨1、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什么特点?有何好处?

(1)倒叙。开头就把最精彩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

(2)以下部分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

2、分析文章中引用的华罗庚的诗句第一处(31页)这首诗表达了华罗庚强调人生要埋头苦干的思想,他认为“天才”是“辛苦”挣来的,“勤奋”能够弥补先天的智力不足。正是依靠这个,华罗庚才做成了一份事业。第二处(33页)这首诗鲜明地表达了华罗庚对国土受侵、敌人横行霸道的满腔的愤慨,体现了他的爱国精神.运用了比喻手法。生动形象。第三处(36页)这首诗极好地表现了华罗庚深入生产第一线的兴奋心情,表现了这位科学家把为国为民服务当作乐事的高尚情操。第四处(37页)这首词表达了自己光荣地加入中国共产党的喜悦心情。华罗庚一生,几次写入党申请书,但都没被批准,直到1979年自己已近古稀之年,才被批准,他自然是十分高兴.从中也可看出这位科学家对党忠心耿耿。

3、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意一辈子从实而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 “空”:缺少坚实的基础和实践。“松”:松动,松懈,放松长期的努力。“实”: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六、小结文章突出了华罗庚三方面的特征:(1)华罗庚艰难曲折的求学、治学经历;(2)华罗庚在数学领域里杰出的成就;(3)华罗庚作为一个新旧中国交替时代的科学家所特有的爱国情怀。

作业 根据课文内容给华罗庚写一篇简介。字数200字左右。

教学札记

作者邮箱: hardrockli@21cn.com

篇10:《华罗庚》

一.艰苦自学的青年时代

失学前: 初露锋芒 深爱数学

失学后:残疾前:艰苦自学 痴迷数学

残疾后:矢志不渝 献身数学

二. 研究数论得出华氏定理

清华大学四年: 助理员→助教→教授

剑桥大学两年:学术研究成果丰硕

西南联大七年:〈堆垒素数论〉

访美四年:研究范围扩大

三. 数学研究和教育事业

数学研究:典型域、《堆垒素数论》、《数论导引》

运筹学、优选法

教育事业:关心中学教育事业 [积极提倡在中学生中开展数学竞赛]

培养人才 [陈景润、万哲先、王元等出类拔萃]

为了数学事业的后继有人,华罗庚除了专心研究,还致力于人才的培养,下面我们重点分析他对陈景润的培养:

1.“华罗庚看了……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可见华罗庚的虚怀若谷]

2.“推荐”、“亲自指导”等词语可见他对人才的爱惜。

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正因为有了华罗庚,现当代的中国数学研究才能誉满全球。

总结:1.同学们,通过刚才的分析,我们可以了解到:不管是青年、中年,还是老年,从默默无闻到名誉天下,华罗庚都一如既往地挚爱着数学。对数学的挚爱就如一条线轴贯串着他的一生。

数学教育:关心人才 提拔人才

华罗庚与数学的不解之缘

青年 中年 老年

(对数学的热爱就如一条线轴,贯穿着他的一生)

篇11:话剧《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话剧《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话剧《少年华罗庚》观后感

今天我们来到了电影院,观看了一场话剧《少年华罗庚》,我来谈谈我的感受。

以前,我只知道华罗庚是个数学非常厉害的一个人。但是这个话剧让我了解了他在少年时的努力进取,奋发向上,读书废寝忘食的一面。

这部戏共有十多幕场景,我来谈谈我记忆深刻的几幕。

其中一幕是华罗庚来到了赵校长的.家里借书,他看到了一本苏家驹解代数五次方程式,这是本非常有难度的书。华罗庚却非常勇敢地借了这本书,孜孜不倦地研读。这里看出他非常热爱数学,勤于思考。

另外一幕是华罗庚患了瘟疫,卧病在床还继续修改完善他的论文。最后虽然病魔无情地夺走了他的一条腿,但他依旧顽强地站了起来,拄着拐杖,继续研究数学领域的一个又一个难题。这里看出他拥有坚强的意志力,对数学事业无比的执着。

这部儿童剧让我了解了更多华罗庚的点点滴滴,感受到了他努力进取,积极向上的精神。

五(5)班姜怡翎

篇12: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600字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600字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观看了《少年华罗庚》。看了以后,我的感触非常深,同时也很感动。

全剧主要讲了华罗庚勤奋好学,追求上进的故事。小伙伴,父母和老师对华罗庚的关爱,支持和帮助固然使我感动;而华罗庚的上进,爱学习的精神更使我为之动容。

华罗庚是那样的渴求知识!当父亲说家里没钱交学杂费时,华罗庚却还坚持要去上学。若不是为了要去上学,华罗庚不会和父亲顶嘴;若不是为了上学,华罗庚也不会去帮父亲算账――大好时光,何不用来读书?

华罗庚并不想做坏孩子,更不想退学。只是数学的`魅力太大,使华罗庚忍不住在上课时去偷偷地钻研它。数蚕豆并不只是好玩罢了,更因为这也是一道难解的数学题啊!

他又是那么有钻研的精神,和坚持真理的勇气,当我听到华罗庚质疑苏家驹的论文时,我惊讶极了:苏家驹在当时可是中国的权威数学家哩!何况,他还是华罗庚最尊敬的老师的老师――他这样不是自不量力吗?我当时这么想。可是,当我看到包括赵老师在内的几乎所有人都反对他,他却还是坚持自己的理论;当我看到被病魔缠身的华罗庚为了自己的论文不顾身体虚弱跑下床来,我又一次被震撼了――这些可不是一般人所能做到的啊!在这个时候,一般人的信念早就被周围人的否认磨灭掉了。可是华罗庚却没有!我真是由衷地敬佩他!

在敬佩,感动的同时,我又暗暗有些愧疚:那么,我对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动不动就因为作业多而哀声叹气;做一点课外题就“哭天喊地”的;一遇到什么难题就绕过去……这样我哪里学的好呀!脸真是红到了脖子根!……

从今天开始,从现在开始,我们应该好好学习,学习华罗庚的那种精神,长大成为祖国的栋梁之材!我坚信:只要勤奋,专注,执着,一定能够成功!

《少年华罗庚》观后感600字

名著《华罗庚》读后感

话剧《巴黎圣母院》观后感1300字

观后感读后感汇集

读后感和观后感

故事中的数学读后感

数学故事读后感

100个母爱故事读后感作文

儿童剧《田梦儿》观后感

生命课堂的100个故事读后感

《华罗庚》观后感
《《华罗庚》观后感.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华罗庚》观后感(集锦12篇)】相关文章:

《科学家故事100个》的读后感2022-05-08

《让小学生学会做人的100个故事》读后感2022-05-25

数学家的眼光读后感2023-11-29

观看儿童剧《田梦儿》2022-07-05

田梦儿观后感作文800字2022-06-17

伤仲永读后感500字2023-08-31

的科学家读后感2022-12-14

伤仲永高中生读后感500字2022-11-17

《受苦受难的科学家》读后感2022-05-07

黄大年电影先进事迹观后感 黄大年观后心得体会2023-01-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