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馆观后感(集锦13篇)由网友“wy”投稿提供,以下是小编整理过的茶馆观后感,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篇1:《茶馆》观后感
最近学了老舍先生的剧本《茶馆》选段,为了让同学们有的了解,老师在作文课上给我们放了电影《茶馆》。
在读课文的时候,我就有了一定的感想,看了电影后,我心潮澎湃……
《茶馆》分三个时期讲述了一群人的生活,给人真实、生动的感觉。通过写这群人的生活,给封建势力下的就中国来了个“活生活现”。
我是个性情中人,热爱祖国,而且很有集体荣誉感,对于我国清末近代史上大的污点,都有对坏人的憎恨和对国家百姓的同情,祖国的耻辱我时刻记得。放映时,我不由地一阵阵心痛——
先是打手整天为鸡毛蒜皮的小事大打出手,有许多人欺软怕硬,有点儿势力就欺压平民,趋炎附势,看到上面的就点头哈腰的;一个太监总管,仗着有太后撑腰,做尽了坏事;农村百姓无法过活,竟弄得卖儿卖女;为了一句话,抓了去坐一年多的牢;有势的人到处搜刮百姓本不多的钱物;临了临了,连一座几十年的破旧茶房也霸占了去……
几十年的生活,王利发由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成了一个白发苍苍的老人,常四爷也由昔日种“铁杆庄稼”的旗人落迫成了个卖花生仁的,再看那本是京城富有人家的秦二爷,到头来也是产业尽无。三个生活在不同阶层的人在最后聚到茶馆,畅谈了对人生、对国家的理解。他们用一辈子的时间,感悟到了当时的生活和统治阶级的`真实含义!
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这漫长的岁月里,有的人兴起又落下,有的人落迫又兴起,有的人,则一成不变地继承了上辈的一切。
从清末到解放前这几十年的苦难,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多少悲酸,给中华民族的史册上记下了多少耻辱!统治者的残酷,直接导致了国家的衰落。想想古代,盛唐的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经济文化的繁荣;元初疆域的辽阔;康乾盛世国泰民安的景象是多大的荣耀!封建势力下的中国近代史,是缀满污渍的史册,而不是红花绿草的装订版!
我真的佩服老舍先生,他能让一段不会说话的历史,以极普通的百姓生活的形式展示出来赋予它生命,赋予它力量,赋予它一种特殊的含义!
篇2:《茶馆》观后感
喜欢上茶馆源于《茶馆》。
现在,在我们眼皮底下,关于青春的文字早已泛滥成灾。青春是一种奢侈品,所以过于浮华。我们的心灵就在这样的喧嚣中慢慢老去,以背离我们理想中的方式老去。过去,我总以为如鲁迅。朱自清。老舍这样的大文豪,他们的作品中充满了一种腐老的气息,就像雨天的潮湿感一样很容易让人产生淡淡的'惆怅。所以一直以来,自己都是在拜读那些浮华到最原始的生活状态中。晨练之后的老人,久违的朋友,远道而来的客商以及社会上形形色色的人,当他们步入古朴别致的茶馆中,或悠闲,或恬静,或安然,或淡定的生活状态都萌发在喧嚣之上。功名利禄这时候也只是一副华而不实的装饰品,索然无味。常四爷,松二爷,社会中的三教九流,在茶馆中寻找的不正是一种洒脱和理想吗?缕缕茶香净化了人们的心灵。
梦想中自己可以拣一个干净的萧瑟感浓郁的秋日去一家古朴雅致的茶馆,手捧一本喜欢的书,点一杯哪怕平淡的茶水坐在木椅上看自己已经很是最后的青春缓缓流逝。我想,在这时候,生活中的纷扰定会如春风化雨。 茶馆的安详如春日温暖的风。
而遭遇《茶馆》是一场旷世难度的劫。
篇3:《茶馆》观后感
北京人艺又在红红火火地复排了。针对《茶馆》的赞词有很多,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新加坡戏剧家郭宝坤先生说的那一句:“《茶馆》是个奇迹。”他是在1992年那次研讨北京人艺创作道路的学术会议上说的。我听了为之一怔,因为我听出了他的弦外之音:在那个很难产生杰作的年代居然产生了杰作,这岂不是“奇迹”。
的确是这样,《茶馆》的初稿叫《秦氏三兄弟》,那是个配合普法宣传的应景之作。但第一幕老舍写了康梁变法的失败,戏是在一家茶馆里展开的。北京人艺的艺术家们看了本子之后向老舍坦诚提出修改意见,说全剧就是第一幕好,不如就照这个路子写下去。老舍欣然同意,扔掉了《秦氏三兄弟》,写出了《茶馆》。经过这一脱胎换骨的改写,剧本的第一幕更加大放异彩,曹禺说它是“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
看过《茶馆》的'人都知道,除了第一幕外,三个老头重聚话沧桑的结尾,也是全剧的“华彩乐章”。这个精彩的结尾又是怎么出来的呢?主演王利发的于是之先生有一段回忆:
老舍先生的稿子几次读给我们听,现在我只记得有一稿最后落在茶馆说书上。说书人是革命者,以说书的面目宣传革命,不幸暴露,王掌柜掩护革命,救了说书人和听书人,自己饮弹牺牲。问我对剧本还有什么意见。我那时只有一点:我希望戏的最后有一小段‘几个老头话沧桑’的戏,然后王利发就拿着一个他常用的道具进屋上吊去了。我说得不大气足,老舍先生“嗯嗯”两声就没别的了。我也觉得弄不好也是一种老套子,也随他说点别的就告辞了。不料几天以后,先生写出来了,不是一小段,而全是王利发、秦二爷、常四爷三位一生的掏心的话,是他们最后的倾诉,又说出了他们迟到的顿悟。
回顾老舍先生创作《茶馆》的前前后后,总有一股暖流在我心里回旋。我觉得,老舍从善如愿地接纳北京人艺艺术家们建议的过程,也是他摆脱时尚回归自我的过程。这个过程体现了老舍的大家风范。
《茶馆》1958年3月29日首演,得到了戏剧界同仁的广泛好评。但演了四十七场后被迫停演了。什么原因?于是之又有一段珍贵的回忆:
这一天(7月10日)文化部一位领导人来剧院,召开党组扩大会。他要谈谈“关天剧院艺术创作的倾向问题”。他的谈话的主要内容是批评院领导在组织创作和演出中“不是政治挂帅,而是专家挂帅”,“不大注意政治,不大注意内容,过多地追求形式”。他说:“《茶馆》第一幕为什么搞得那么红火热闹?第二幕逮学生为什么不让群众多一些并显示出反抗的力量?”(见《演员于是之》第150页)
现在来读1958年这位文化部领导的这一席训词真有隔世之感,但这也恰好印证了“《茶馆》是个奇迹”此话不谬。
当年给《秦氏三兄弟》稿本提修改意见的,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的几位“不是政治挂帅”而是“艺术至上”的艺术家。这是《茶馆》之大幸,中国戏剧之大幸。
篇4:话剧茶馆观后感
《茶馆》是由导演谢添执导,由中国大陆制片,片长118分钟,1982上映。
世纪之交,古老的中国正迎来前所未有的巨大变革。老态龙钟的大清王朝摇摇欲坠,六君子的鲜血无法阻止历史车轮的滚动,老北京城的上空风云变幻,波谲云诡。王利发(于是之饰),北京城内裕泰茶馆的年轻掌柜。他谨记父亲的教诲,体面周全地迎送四方宾客。小小的茶馆内,三教九流各色人等穿梭于此:提笼架鸟哀叹时运的松二爷(黄宗洛饰);慨叹国之将亡的刚毅满人常四爷(郑榕饰);一心谋求实业救国的秦仲义(蓝天野饰);丧尽天良买卖人口的刘麻子(英若诚饰);打算娶老婆的庞太监(童超饰)……你方唱罢我登场,小小茶馆之内演尽世间的沧桑与凄凉……
本片根据老舍同名原著改编,并1983年第3届中国电影金鸡奖特别奖、文化部1982年优秀影片奖特别奖。
虽然这部原著闻名已久,始终没有看过,无论是书、电影、电视剧、戏剧等各种形式。今天看完觉得收获满满,应该早一些看。前些天趁着读书节搞活动,已经买了老舍先生选集,大部分经典作品都有,这包括这部《茶馆》。
1982年老片子,还能看到旧北京的一些影子,比如那茶馆高高的门楼,这些年随着发展,大部分旧建筑都拆了。还有就是京味很浓,语言的特色很突出,人物对白怎么听都像是在说相声。其中有一句话(不能够)我以前听某一个人讲,当初我还以为人家是故意这么说的。这次在影片里听到老掌柜的也经常讲,才明白原来出处在此。
看经典,长知识,长见识,长学问。
篇5:话剧茶馆观后感
这几天一直在看央视的电视剧《茶馆》,昨天这部电视剧全剧终了,但我感觉它就像一杯好茶,让我回味无穷。
《茶馆》是老舍先生的著作,名气自然不用我说。但我之前一直未读过原著,心里有些惭愧。不过也正因为这个原因,我看电视剧时特别仔细。首先给我很深印象的是演员鲜活的表演,特别是他们那说得很溜的北京话,让人真正感觉到这就是老北京。其次就是老舍先生把老北京的俗生百态描写得活灵活现,让人不得不佩服。最后是人物的命运发展,没有特别激昂或悲怆的场面,却让人感到很真实,也引发人的思考。
那个时代是一个混乱的时代,老实诸如王掌柜的人总是受压迫,而阿谀奉承如宋、吴,坑蒙拐骗如刘、唐这类人却能屡屡吃香。王掌柜只是一个小市民,只想一心把自己的茶馆经营好,该送钱的他送了钱,也在自己茶馆里贴上“莫谈国事”的标语。可退即使是这样一个本分人,还是不断受到当权者的迫害。最后,茶馆要被霸占了,王掌柜也被逼上绝路了。秦二节是民族资本家,他为了报国变卖祖业办起了工厂。起初有点成效,可后来军阀来了。他不和军阀合作,军阀便炸了他的工厂。一次打击后他不气馁,可后来国民党来了,又没收了他的工厂。一心报国却不断被政府打击,他说:“全世界也再找不到这样的政府了。”而这时,他也已经日薄西山了。
常四节是一个旗人,他个性耿直,倔强,即便后来靠买菜为生也要正直地活着。可是,这样有正义感,肯奋斗的人,到最后也只能是预感到自己不是饿死就是被人杀。
结局时,三个老人聚在了一起。他们发出各自的人生感慨。王掌柜说:“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了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作过缺德的事……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秦二爷说:“……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常四爷说:“我爱我的国家,可是谁爱我呢?”
如果一个社会太不公平,那被逼无奈的人们一定也会发出上面三种感慨之一。王掌柜和常四爷的感慨充满了困惑和愤懑,秦二爷则是失去信心。社会太不公平,被逼的人受这些感慨影响,甚至会做出极端的举动。我国处于关键转型期,前些时候出现的种种极端杀人案,就是例子。虽然我们现在的社会比旧社会好上千倍万倍,但还是有不公平的现象刺激的人们。我想,关键是要营造一种向上的社会气氛。如果像《茶馆》中一样,坏人活得有滋有味,好人反而活不下去,那这个人们的心里肯定是不好受的,这个社会也一定是要向下发展的。如果社会气氛积极向上,坏人无法生存,那人们的心理也会向上,社会就一定会向上发展。
除了社会外,人自身的思想也是影响人的重要因素。老人们的子辈参加了革命,他们就是自己的生命掌握在自己手里。即使社会暂时不好,如果人人都有信心,积极改革社会,那社会也会越来越好的。
《茶馆》到最后,王掌柜一把火把自己的茶馆烧了,自己也死在其中。我看时在想这是否寓意着埋葬旧社会,老舍先生没有写到解放军解放北京,而是以悲剧结束,这样的结局我想是要留给读者更多想像的空间。但不管如何,毋庸置疑的是,正义一定会胜利的。悲剧只是邪恶对正义的暂时胜利,就像剧中最后唱到的“阴霾的天空就要放晴啦。”这也启发我们,要有信心,永远不向邪恶屈服!
篇6:话剧茶馆观后感
老北京的茶馆大约有三种,即清茶馆、书茶馆和茶饭馆,茶馆观后感。清茶馆只是喝茶;书茶馆里则有艺人说书,客人要在茶资之外另付听书钱;茶饭馆除喝茶之外也可以吃饭,但提供的饭食都很简单,不像饭馆的品种繁多。老舍先生的名剧《茶馆》里的裕泰茶馆,就是一家茶饭馆,所备食物似乎只有烂肉面一种。
茶馆的伙计都是青壮小伙子,没有用女招待的。因为用女招待,客人如不规矩,则使主客都不快。这是一种行规。王利发在茶馆经营不下去时,说到自己打算请女招待,要自己掌嘴,原因就在于破坏了行规。这种行规似乎不只限于茶馆,饭馆也是如此。电影《老店》,话剧《天下第一楼》写的都是旧北京的饭馆,伙计也都是男人。茶馆伙计提水壶的手势有专门的讲究,要手心向上、大姆指向后。我们一般人提水壶时的手心向下径直握住提系,在茶馆里被认为是提尿壶,如此,对客人是极不礼貌的。茶谱写在特制的大折扇上。客人落座之后,展开折扇请其点茶。茶客自带茶叶称为自带门包,茶馆为其泡茶只收水钱。讲究的茶客落座之后,要拿出一块专用的布铺在桌沿上,一只胳膊的小臂支在上面侧身坐着,再拿出手帕等放在桌子上,这是一种派头儿。茶馆里不供神像,只在柜台前放一缸水,表示以水为利。茶馆只用方桌长条板凳,没有用椅子的。四川茶馆多是较矮的竹椅,半坐半躺,显得更加懒散。
坐茶馆的乐趣不只在于喝茶,也在于其热闹,既可以融入其中,说一些可有可无的闲话,也可以出乎其外,在喧闹之中兀然独坐品味生活的悠闲,使悠闲更加丰富和突出,这才是坐茶馆的真味所在,观后感《茶馆观后感》。至于在茶馆中谈生意说事情,把茶馆当成别致的办公室的,如《茶馆》中的刘麻子,在茶客中只能算作下品,虽然没了这样的茶客,茶馆也就不是茶馆了。
旧北京茶馆很多,这有两个条件,一是爱喝茶的人多,二是有闲的人多。北京人喝茶的风气很盛,上至达官贵人,下至平头百姓,都有每天喝茶的习惯。穷困如拉黄包车者,日暮收工时也要买一包茶带回。高碎或高末就是旧时北京所特有的,其实是茶叶店筛茶时筛出的茶叶末,在别的地方是弃之无用的东西,北京的穷人买不起好茶,故茶叶店也将此物出售,意为高级茶叶末。北京茶叶店包茶,一两茶可包为五包,也是因为穷人每次买茶很少。不少北京人早晨起来的第一件事就是泡茶喝茶。烧水的专用工具叫氽,用白铁皮制成,直径约一寸半,细长筒状,径口处有长柄,加水后可直接插入炉火中,使水能很快烧开。茶喝够了才吃早饭。所以老北京人早晨见了面要问候:喝了没有?如问吃了没有,就有说对方喝不起茶的嫌疑,是很不礼貌的。
北京人独重花茶,著名的茶叶店如张一元、吴裕泰,都以窨制花茶,工艺精细、货真价实而获信赖。南方人往往看不起北京人的爱喝花茶,汪曾祺就说,他不喝花茶,但好花茶除外,如老舍先生家的花茶。老舍先生是地道的老北京人,他喝的花茶想必品质极高的。对北京人好喝花茶的原因说法不一。一说是北京地下水质不好,花茶香气浓郁,可以盖过水的苦涩;另一说法是过去交通不便,南方新茶运抵北京要一个月,路上风吹雨淋,茶叶往往都变质了。用花窨过之后,变质的茶味就喝不出来了。这两种说法都未必可靠。山东的水质没什么问题,四川当地就产茶,山东和成都的人也都爱喝花茶。估计还是和口味有关系。爱喝花茶的地方的人口都比较重,绿茶的滋味对他们来说过于轻淡。是不是还有其它原因就不清楚了。
篇7:话剧茶馆观后感
《茶馆》是北京人民艺术剧院久演常盛的保留剧目,是中国的话剧经典,我看,也不愧为世界级的文化杰作。在国内一直没有机会看,得知《茶馆》来纽约公演,我们太高兴了,提前两个多月就买了票,提前5个小时就从家里出发去曼哈顿准备看演出。一看才真的知道,都说《茶馆》是北京人艺的“绝活”,简直是没的说,一句话:演绝了。我不太懂文化艺术,可《茶馆》感动了我。在美国欣赏原汁原味中国的国粹《茶馆》,真的,感觉非常亲切、非常自豪,中国文化真的走向世界了。
我非常深的感觉是,《茶馆》的演绎有三绝。剧本写得精是一绝。老舍不愧是中国杰出的语言大师、现代文学大家。他以独特的艺术手法,把清末戊戌变法失败、民初军阀混战和抗战胜利之后的三个历史时期,浓缩在不到5万字的作品里,写得很精。三幕话剧,都是裕泰茶馆一个场景,以小见大,描写了旧中国50多年的历史变迁。剧作以王掌柜一心想把父亲留下的家业搞得兴盛发达起来,最终却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的故事为主线,呈现出在时代变革中的众生百相。全剧几十个人物,有名有姓的就40多位,三教九流,行行色色,复杂得很。在老舍先生的笔下,几句话就是一个活灵活现的人物。出场人物虽多,均有简要而鲜明的设计,每个人物,几句台词,你就可以知道他是怎么样的一个人。这就是话剧的魅力,就是《茶馆》的一绝。
《茶馆》的表演艺术,也是一绝。幕一拉开,“裕泰茶馆”呈现出一派繁荣景象。据说,这第一幕被誉为“古今中外剧作中罕见的第一幕”。场面有气势,只见身穿长袍马褂的,各坐在八仙桌旁,有的吃茶,有的聊天,有的下棋,有的谈生意,无所不有。《茶馆》大堂,短衣打扮的伙计,手托大茶盘来回穿梭,一边端茶倒水,一边招呼客人。年轻、精明的掌柜王利发,在拨打算盘,左右逢源,八方照应,好不热闹,重现了清末戊戌年间,北京城的“繁荣”气氛,引起观众极大的兴趣。墙上“莫谈国事”的标语,虽然在那儿贴着,可那些茶客在聊天中,又在告诉你:这“繁荣”的背后,隐藏着整个社会令人窒息的衰败。场面大,角色多,但杂而有序,这里既有指挥的技巧,又是人艺明星、大腕们高超演技的到位。我觉得,三位老人在全剧即将结束时,“自我祭奠”的一场戏,可算作经典了。这里,没有眼泪,没有悲切,是最深刻的人生体验,是最凄凉的人生结局。他们在此没有几句台词,一切都是透过那沉重的脚步,一举手,一投足,一声长叹,飘扬飞舞的纸钱,把坎坷而丰富的人生诗意,浓缩到最精炼的戏剧动作和场面之中,他们为自己撒纸钱,其实是为所有的中国人撒纸钱,也是为当时整个时代送葬。我虽然看的戏不多,但像《茶馆》处理得这么富有诗意的演绎,还没见过。
第三绝,就是几幕戏的连接和组织。跨越50多年历史的话剧,只分了三幕戏。我就没想到,它是推出一位叫大傻杨的,用“数来宝”,把戏连接起来了,而且,连接、融合得非常之好。
随着帷幕徐徐下落,一曲高歌:“团结就是力量……向着太阳,向着光明,向着新中国,发出万丈光芒!”把人们引向了明天,明天,一定会更好!
《茶馆》在纽约的演出,非常成功。不管是华人,还是美国观众,都久久不肯离去,在经久不息的、热烈的掌声中,全体演员反复多次谢幕。掌声、欢呼声是在祝愿:中华文化,万古常青!
篇8:《茶馆》电影观后感
实在不知该如何开个头,因为实在不知该用何种方式表达笔者对于老舍先生的敬仰。毫无争议的,老舍先生是中国文坛一颗过早陨落的明星,怹的作品真实生动的将自己的内心世界展现给了每一个读者。早年间读先生的《养花》,一直认为先生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这样一位热爱生活的人,为何会在-时选择轻生的道路呢?后来看了先生的《骆驼祥子》才知道,原来先生不光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他更是一个热爱百姓的人,一个对自己的同胞兄弟充满了热忱的人!
可是即便如此,即便在那个民不聊生的年代里,先生也不该选择绝路啊!因为先生是见过大世面的,先生见到过清末民初的军阀混战,先生见过八年抗战的惨烈,在那些风雨飘摇的岁月中,先生依然在用自己的纸笔激励着无数中国人。先生就好比一盏明灯,照亮了无数青年心中的黑暗。可是后来,当人民翻身的时候,先生的这盏明灯却熄灭了。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感受能够击垮先生这样一个伟大的文学家?先生到底经历了什么样的折磨?看了《茶馆》才知道,原来先生不光是一个热爱生活的人,不光是一个热爱同胞的人,他更是一个纯粹的爱国者,一个对自己的民族充满了深厚感情的人!
先生是留过洋的人,他本可以选择国外安逸的生活,他本可以安心于自己的创作。可是在先生眼里,一个国家的振兴与富强却比什么都重要得多。就像秦二爷说的,只有开工厂、办实业,国家才能富强。为什么要让国家富强啊,在先生眼里,只有国家富强了,百姓才能安康啊!于是乎先生回到了自己的祖国,就同无数怀着同样抱负的莘莘学子一样,他们开始了一段全新的旅程,也是一条不归路。一个庐山会议,把中国的天翻了过来,愚昧和无知是那个岁月的代名词。即便像先生这样的人,也无力回天了。其实觉得先生蛮像秦二爷,年轻时意气风发,想要轰轰烈烈做一番事业。就像崔久峰说的:“办了工厂、银号又怎么样呢?他说实业救国,他救了谁?救了他自己,他越来越有钱了!可是他那点事业,哼,外国人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他 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这话一点都不错,如果先生在天有灵,不知道会不会苦笑自己倒是把自己的命运给写出来了。是啊,先生您写了文章、话剧又怎么样呢?您说文化救国,您救了谁?您谁也没救!可是您那点事业,哼,大官老爷们伸出一个小指头,就把您推倒在地,再也起不来!每每看到这里,笔者总要潸然泪下,祖国,现在不也正处在水深火热之中么!可惜堂堂七尺男儿,却不能救一民于为难!
大概到了最后,先生也绝望了罢!秦二爷最后绝望了,他眼睁睁看着自己二十年的心血被那些愚昧无知的大官老爷们糟蹋,他们把他的希望给毁了,看不到希望,他还有什么活头?“现在我明白了!王掌柜,求您一件事吧。工厂拆平了,这是我由那儿捡来的小东西。这枝笔上刻着我的名字呢,它知道,我用它签过多少张支票,写过多少计划书。我把它们交给你 ,没事的时候,你可以跟喝茶的人们当个笑话谈谈,你说呀:当初有那么一个 不知好歹的秦某人,爱办实业。办了几十年,临完他只由工厂的土堆里捡回来这么点小东西!你应当劝告大家,有钱哪,就该吃喝嫖赌,胡作非为,可千万别干好事!告诉他们哪,秦某人七十多岁了才明白这点大道理!他是天生来的 笨蛋! ”
看不到一点希望,大概就是如此的感觉罢!知识分子总是在大谈特谈救国、富国、强国,可是大官老爷们不跟你谈,你有什么办法。五七年是如此,-年也是如此,现在还是如此。要不怎么有那么一句老话,叫做百无一用是书生呢!寒心,万分的寒心!想来先生临走前也是如此的寒心。当看不到一个民族一丁点未来的希望,那就只有选择永远的安息了!中国的未来,在五七年就亡了;中国的希望,在-年就死了;现在剩下的,只有苟延残喘了罢!说到这里,笔者一定会被人谩骂成迂腐、老脑筋、不能与时俱进。王掌柜说的好:“改良,我老没忘改良,总不肯落在人家后头。卖茶不行啊,开公寓 。公寓没啦,添评书!评书也不叫座儿呀,好,不怕丢人,想添女招待!人总得活着吧?我变尽了方法,不过是为活下去!是呀,该贿赂的,我就递包袱。我可没有作过缺德的事,伤天害理的事,为什么就不叫我活着呢?我得罪了谁?谁?皇上,娘娘那些狗男女都活得有滋有味的,单不许我吃窝窝头,谁出的主意? ”
看看现在跳出来叫嚣的那些所谓的爱国者吧!他们都是些什么东西!整天说着语无伦次的话,满口的为民为国。可是他们哪一个不是过着锦衣玉食的腐朽生活!自先生那一代人之后,中国人的思想生活就已经死了!笔者是爱国的,就像爱自己的母亲一样!可常四爷说了:“我爱咱们的国呀,可是谁爱我呢!”可是谁爱百姓呢!谁来爱在地震中绝望的百姓,谁来爱在洪水中挣扎的百姓,谁来爱在国家信访办前告御状的百姓!大官老爷们是不会去爱人的,他们要的只是别人爱他们!先生写了一个《茶馆》,却把自己的一生给写进去了。是天意弄人么?还是人祸使然!应该给《茶馆》写一个续,写到新中国建立,写到公私合营,写到月盛斋酱肉合营50年后终于实现扭亏为盈。可惜王掌柜是看不到那一天了,先生也看不到了,笔者能不能看到,也是一个未知数罢!还好有韩寒,还好用-,还好有郎咸平,还好有一批尚存良知的同胞,让中国尚存着一丝希望!但愿在笔者的古稀之年,能够看到中国的未来,这,不算是一个奢望吧?
篇9:话剧茶馆观后感
在这个周末,我手捧一杯热腾腾的菊花茶,独自一人满足地在宿舍里欣赏我期待已久的老舍的话剧《茶馆》。这是一部三幕话剧,讲述的是清末戊戌变法失败后,民国初年到北洋军阀割据时以及政权覆灭前夕三个时代,北京城里一家茶馆兴衰成败,其实老舍先生是将当时整个社会的情况、矛盾、冲突对立等都浓缩在了这个裕泰茶馆里,观罢就犹如我杯中的菊花茶,虽已喝完却唇齿留香,令人回味无穷。
在《茶馆》这部话剧中,我印象最深刻也最欣赏的角色就是裕泰茶馆的老板王利发。年轻精明的老板王利发,为了让父亲的茶馆在他的手上发扬光大,委曲求全、八方应酬、左右逢源,然而最终却躲不过残酷的命运,只能随着他的茶馆一起被无情的社会所吞噬。这样一个个性鲜明的人,从戏剧的一开始就吸引了我的眼球。这部话剧对王利发的评价是:真真假假,千变万化,只求饱暖,太平天下。一开始,我觉得王利发是一个挺善良的好人,因为在第一幕中有一个场景是穿着邋遢的唐铁嘴进入茶馆想讨碗茶解渴,王利发开始觉得肮脏的唐铁嘴会影响他的生意,尽管不相信唐铁嘴的算命,王利发还是找找了个座位给唐铁嘴坐下并送了碗茶给他喝。在这一个片段我印象最深的一句话是王利发对唐铁嘴说:“咱们既在江湖内,都是苦命人。”这句话体现了王利发深深的无奈,清政府的懦弱无能使得百姓生活在水深火热中,签订各种不平等条约压得百姓喘不过气来,而王利发就是被压榨的老百姓之一,再加上将祖业发扬光大的迫切心理,他内心的苦闷和压力也许是无比巨大的的,从他这句无奈的话语中,我们可以听出几许沧桑,几许无奈。这也是我欣赏他的理由之一,在当时这样一个无情的社会中,王利发还是一个心存善意的人。
其次我认为王利发是一个左右逢源,但同时却又是一个值得同情的人。因为在第一幕中有一个场景是二德子和常四爷打架,王利发并没有直接阻止争吵的发生,而是左一个哥们儿,右一个德爷,加上演员那炉火纯青的讨好的嘴脸,简直就是把王利发八面玲珑的性格凸显的淋漓尽致,害怕因为得罪人而失去客人的他,只能一边弯腰一边讨好,连松二爷打碎的茶碗他也不需要本人来赔。尽管我觉得他的内心也许是不愿意的,但是为了祖业,他什么都可以忍受,什么都可以去做,所以在这个左右逢源的嘴脸的背后,我对他更多的不是耻笑,不是鄙视,其实是同情,面对这么的清政府,连人都只能苟延残喘地生活,王利发是处在这个社会底层的一个小商人,除了为自己谋生计之外还要时刻想着怎么兴旺祖业,其实真的很不容易。我看的时候心中有一个微弱的声音在呐喊,其实这也许并不是他的本意,只是为了生计为了祖业,他没有选择,渐渐地也就成为了这样的人。就像他说过的那句话一样:“在街面上混饭吃,人缘儿顶要紧。我按着我父亲遗留下的老办法,多说好话,多请安,讨人人的喜欢,就不会出大岔子!”其实在这个黑暗的社会王利发也许感到不知所措,父亲的突然去世把他逼上了死守祖业这条路,他也不知道该怎么做,只能按照父亲所说的去做,最终成为了那样一个只会阿谀奉承、左右逢源、年轻精明的小商人。
王利发是一个很谨小慎微,委曲求全的人,对待不同的人他会有不同的应对方式,他在这点上是很聪明的。比如我们可以看到在第二幕中可以看到在面对难民的时候王利发的态度是不满而且置之不理的;在面对巡警的命令和敲诈的时候,他也是应对有道;在面对自己公寓的租客崔久峰的`时候,他更是能够耐心地听他的牢骚,尽管我知道在他内心也许不一定能听懂,但是他也会装得好像能够听懂,并不时给予一些阿谀奉承的话。这些都体现了他委曲求全,八面玲珑的处世之道,别说在那样一个黑暗堕落的时代,就是在今天这样发达的时代里,这样的处事方法对他来说也是能够得到一些好处和避免一些麻烦的。
再者,王利发还具有当时社会大多数底层百姓所具有的特点:胆小怕事以及自私。虽然他的确是很同情那些因为贫困而不得不贩卖自己女儿的苦难民众,但是他也怕帮助了他们之后会给自己惹来麻烦,而且也觉得像他们那样的人根本管不了这么多,苦难的民众天天有,而且只会越来越多。我记得他对常四爷说过:“这路事儿太多了,太对了!谁也管不了!”是的,他虽然同情,可是同时也胆小害怕,更因为只想顾着自己的自私念头作祟,所以当面对难民围在他的茶馆门口,巡警到来的时候,他是选择将那些难民赶走而不是保护他们。还有李三和康顺子等人的困境,他虽然也深表同情,但是他能做的也是很有限的。这也并不能全怪他,怪也要怪这个黑暗的时代使他的心灵变成这样,有时候他不得不这样做,因为他并不是一个人,他还有他的祖业要靠他,所以他还不能倒下。但是尽管他这样精明,这样隐忍,这样委曲求全,这样八面玲珑,这样胆小怕事,最终也还是敌不过各种反动势力的压迫,只能悲痛地带着自己的茶馆一起凄凉的死去。
我认为王利发还是一个不甘屈服的人,是一个努力的人,随着三个时期的变化,王利发在不断改良着自己的茶馆,只为了让自己能够顺应时代的潮流,不要让茶馆破产倒闭,不要让茶馆被别人抢了去,在那么无情艰苦的时代,王利发还时时想着如何改良创新,他愁苦,他愤恨,可是他不甘愿就这样放弃,他不甘愿看着自己苦心经营一辈子的茶馆就这样败在自己的手上。可是那样一个黑暗堕落的时代,那样一个无能的政府,再多的抵抗都是没有用的,都是敌不过各种反动势力的欺压,他努力地挣扎着想要在这个乱世生存下去,但是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
我看到这部话剧的结尾部分的时候,我真的很心酸,很悲痛,很不忍。不由得想起王利发说过的那句话:“这个年月还值得感谢!”当他说这句话的时候看似平静的表情内心充满着的是无穷无尽忧愁愤恨和无奈委屈,是啊,一个小小的底层百姓能怎么办呢,他的力量能有多大呢,最终还是逃不过反动势力的吞噬。王利发不忍看到自己辛辛苦苦支撑的祖业竟然要被霸占,他知道自己已经无力在做什么挣扎,只能是在当茶馆还属于他的时候,选择死在了他最安心的地方,也是他的最终归宿。王利发这样一个矛盾而悲剧的社会底层人物深深地震撼了我的内心,他的力量那么弱小,他没有什么太高的奢望,也只不过是一个逆来顺受,精于算计的小商人,始终还是落得个悲惨的结局,真是让人唏嘘不已。
总之,王利发这样一个拥有独立个性和特色的人物,是我在这部话剧中最欣赏的。
篇10:话剧茶馆观后感
适逢购得DVD,有幸观看了北京人民艺术剧院演出的《茶馆》,特记下些许拙见。
一开场,整个舞台给我的感觉是非常压抑,混乱。茶馆的整齐有条的建筑没有了,支撑整个舞台的,是数根粗大的未经装饰的大木柱子,横七竖八是构建起来。老北京典型的窗户歪歪斜斜,门与窗的透视严重不对,整个舞台构架像是快要倒下来的样子。背景色是一个十分压抑不安全的灰黄色,很显现这个舞台十分明确地向观坐表达了当时的社会环境是多么的不合常理,贯穿整个戏的除了混乱,还是混乱。在艺术的角度上看,这是20世纪前期在欧美先后兴起的表现主义的处理手法。
第一幕茶馆的时代背景是维新变法失败后,应是《茶馆》在整场戏中最旺盛的时期,而眼前的茶馆依然是破落残旧,凌乱不堪的摆设,着眼见不着如何兴旺,但只闻吆喝声,欢谈畅饮声如雷鸣贯耳,演员在掌握角色人物上表演得十分到位,一副繁荣安乐的景象,这应是导演与舞台设计师有意安排的。
可在我个人认知里,根据整个剧的主旋律,是不太认同这样的舞美设计的。顾此失彼,是我对这场设计的最大感受。设计者的意图很明确,象征性舞台背景,淡化背景并把焦点放在逐个演员的精彩细节里,若处理得好可以使整幕剧绽放异彩。可偏偏在第一幕与第二幕里,东歪西倒的简陋舞台布景与刚阳有力的时代演员那种依存关系中却是十分突兀,布景是舞台中沉默的表演者,《茶馆》剧情越演越衰落,人物性格的热情棱角也因随着时代的冲涮被渐渐磨平,人变老了,灯光变暗了,风气变得更混乱了,而舞台布景从一开始的凌乱到最后也是凌乱,贯穿整体似乎是没有什么变化,不能跟随剧情发展,不能说是一个优秀的“哑剧演员”。
这些,皆因是对剧本整体的时代规则把握力度不够准确,演员在其中表演已经是很难和上调子,观众的感觉更是像被盲目地牵扯到不相关的信息里进而不能投入气氛中。随着演员的时光穿越,舞台一开始就“歪倒架构”决定舞台只能作很微小的变化,此时演员的表演就像完全是脱离了舞台的个人表演。直至最后一幕,曲终人定局,人物一个个黯然离散,最初混乱的社会没有改变,而是被更混乱的制度覆盖管制着,此刻歪斜的舞台与此刻的人物才突然有点豁然开朗,找到路子的感觉。一开始就十分压抑的舞台气氛,到最后也是十分压抑甚至更加压抑,其中没有什么变化,倘若音乐旋律上也没作一些亮点为剧中提亮的话,观众的感觉除了审美疲劳的累,剩下的就是沉重了。舞台设计的构思很优秀的,可是美中不足。
表现主义的处理手法,是要与灯光紧密结合的,没有了灯光的塑造,表现主义就很难迸发出其隐潜的创造力与表现力。《茶馆》剧本的创作形式决定了茶馆不必过多的灯光运用,不似莎士比亚剧作里,大段的读白大段的个人表演和多演区表演模式,莎剧无论在象征主义还是表现主义的舞台处理手法上都是如鱼得水,游刃有余的。而《茶馆》剧作最大意义是历史时代背景的刻画,所以《茶馆》在上述的舞台上才显突兀,火候不足。运用表现主义舞台构思老舍大师的《茶馆》,在分幕剧中,需用心琢磨。
全剧不长,却把维新变法失败后——袁世凯死后军阀割据——抗日战争胜利横行的社会面貌通过人物的种种对话与关系中很巧妙地表露出来,不得不敬佩老舍先生的伟大。全剧不温不火,人物安排上恰到好处,语言形象对人物的刻画更是淋漓尽致。剧中出现了很多不党派不同社会立场的人,都最后都纷纷给了个结局,无论是悲,是喜,是庆幸,是失望,都还有下一代去延续上一代的角色,如此日转月异,茶馆退场了,时代与人物矛盾的纠结依然继续着。
篇11:《茶馆》的读后感和观后感
《茶馆》的读后感和观后感
《茶馆》的读后感和观后感 光影重叠的舞台上展开那老北京的浮世绘,时代喃喃自语似的述说着那过去的人和事,那一幕幕人生的戏和如戏的人生,在伟大的人民艺术家老舍的`笔下浓成了一盏茶,一饮而尽,既感受到水的清淡,又回味着茶的苦涩。拉开时间的帷幕,平凡而熟悉的人们依旧在聚光灯下哼唱着那一首首旧时代的哀歌。 …… 鲜活的人物被人民的剧作家深刻地嵌入到广阔的时代背景之中,化为了一曲旧社会的葬歌。看着这五十年代舞台上少有的灰色结局,那临了的纸钱好像飘过了舞台,飘过了时间,飘落在我们的脸上、身上,一场告别来得如此意味深长。一个旧的时代灭亡了,即将开始的是一个崭新的时代,我们为新生的光明欢呼雀跃,可那随着旧时代而去的人们却带给我们无尽的哀凉。 (写于高三和大一的几句话拼凑而成,这里姑且作为读后感和观后感吧……)篇12:茶馆电影观后感800字
看了书再看电影,一样的,但却是不同的味道。
以时间为线索,带我们走进那个年代,去感受那时候人们的生活。 刚开始是欢快的骨板,街上车水马龙,各种小生意做得红红火火。茶馆里面,店小二的吆喝声不断,人们一边喝茶一边下棋。好不热闹。在这样热闹的场景中却有一块冷漠的牌子“莫谈国事”。可见在那个年代人们都是小心翼翼的活着。可能稍不留神就会说错话引来祸事。
所有的主要角色在一开始说话就表露他们的性格。例如专门拐卖人口的刘麻子,他这样说“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流不完”。越是日子不好过,就越会有更多的人为了谋求苟生以卖儿女这样悲情的方式求得生存。太监总管庞公公就是一个花钱只买小姑娘的这么一个人。我看着这一幕,不禁冷笑,感叹人民生活的悲哀。
接着是军阀混战的年代,茶馆在改良中谋求生存。人们对辛亥革命不彻底的无奈,百姓对“革命”二字没有真正得到理解。剧中一句话“大清国不一定好,可到了民国,我挨了饿。”这一句话,真的是很深刻,直白的反映了当时百姓对民国政府不满的情绪。也道出那时候的民不聊生。哎~
在最后,开篇便有一种催人泪下的悲凉感。打骨板的先生瘫坐在路边唱着悲凉的快板。王掌柜为了茶馆能够存活下来,也被迫打起了请女招待的注意,但终究是救不了这个六十多年的老字号。最让我感触的是影片最后,三个老人在茶馆里给自己撒纸钱,黑黑的茶馆已是破烂不堪,与影片开头的那一副繁华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我只能叹息。
篇13:茶馆电影观后感800字
如同老舍先生原著的剧本一样,这部电影是你错过了,就会后悔终生的佳作。
原作茶馆的剧本所获得美誉不啻多提。茶馆,就像工业革命时期英国人常去的coffee house,不仅仅是一个供大家休闲品茶的店面,更是一个在网络还没有诞生,不同信息汇杂交融的讲堂;政策的革新,国家的兴亡,在散台和雅座,贵客和闲人之间被品评论道。所以茶馆里茶客口中那些古今多少事,往往可以从一个层面去映照着那个时代和那个社会。
如果只谈电影,它的叙事结构,场景都很简单:老裕泰茶馆店内和店外的一条街道,构成了主要的空间。除了片头的旁白,和数来宝的快嘴,都是通过人物与人物之间大段落的对白完成对故事的叙述——而台词十分忠于原著。
所以,这部电影最值得看的,是所有参演的演员。
对于一部经典作品来说,优秀的演员是它必不可少的元素,而对于演员来说,角色带入,神韵表达,台词功底则是他的生命。
扮演店主人王利发的于是之,秦二爷的蓝天野,大小刘麻子的英若诚,常四爷郑榕这些老演员,他们的演技只可谓“出神入化”,那浓浓的京味儿,就像盛夏时节老北京的大碗儿茶,醇香四溢而不可抗拒。
比如一个小细节,在秦二爷看到一对逃难母女进入茶馆乞讨卖身的时候,蓝天野添加了一个原著上所没有提及的小动作——他下意识地将手伸进自己的内怀,这说明他第一个念头是想施舍一些钱财给这对可怜的母女,但是马上,他将伸进去的手收回,并冰冷地喝令租着自家大屋开茶馆的王掌柜将二人轰出店外。
秦二爷是个什么样的人物,按照原著的设定,他是清末那批最早动了资本主义精神的实业家,宛如《子夜》中着色描写的大老板吴荪莆,他们都是坚信开设工厂,发展工业,才是真正救国家于危难的有意义的行为。
所以在重点描写秦二爷勒令王掌柜涨店租,并发表一番开工厂救国救民的宏论后,这个由蓝天野添加的小动作则更凸显角色的真实。秦二爷并非是一个冷酷无情,自私自利的吸血鬼资本家,他亦如愤世嫉俗,满腔热血的好汉常四爷,心中始终有颗悲天悯人的同情心。只是,对野心勃勃,打算倾全部家产来投资实业,以便创造更多的就业机会来收容更大数量失去土地的农民的时候,仅仅赏难民一些小钱,在他看来,是小善之举,不切实际,只能是用这种施舍和怜悯换回自我的一种安慰,谈不上对国家对民族的救赎。
而掌柜王利发,则大概是对传统的中国百姓的一种隐喻——处事圆滑;敬畏权贵;自私但常怀慈悲;善良但流于懦弱;遇不平忍气吞声,往往第一想法是拿钱买平安,争取私了,在那个严重缺乏法律公正的年代也严重缺乏法律意识;而且,擅长拿来主义,时代大变,茶馆小变——民国了,剪了辫子开大学生公寓;抗战胜利,招女服务生卖香烟卷。
不管时代如何在变迁,他始终知道该怎样去改良去适应,可是无论他怎么改变,在那样的社会大环境下,他所作的一些革新都没有真正革去内心中那种难以根除的保守和逃避。
于是,在千千万万个王利发所构成的社会里,大家都在充满妥协的改良中避世,我们的民族根基的那些患了千百年的封建病并没有得到根治。因此,无论是像秦二爷实业救国,发展商业工业,还是像常四爷那样自强自立的小农小家意识,都在那无可奈何的“莫谈国事”的店内告示的佐证下,成了一次次被强权鱼肉的牺牲品。
大谈主义,鼓吹革新,穿衣戴帽工程,面子工程,粉饰太平,咱大清国有的是金山银山,永远流不完——结果呢,逃避本质性问题,对不起,那些对咱们这些处处在乎人际关系,需要有老主顾照映,谁不好个面子的王掌柜面前,只能化作最后那三尺白绫,漫天的纸钱,和吞咽下去的那声重重的叹息。
说洋话信洋教的洋买办,开工厂兴工商的小实业家,固守祖制的老太监,自给自足的小国寡民,邪教妖孽,西山的红军...指望着“他们”来改良,来革命,来拯救,“他们”?谁?谭嗣同还是康有为?没有“他们”,只有“我们”。愿天下国人能够真正明白,真正实践这个“大改祖制”的“主义”。
说点轻松的,本片内的许多老演员,后来都活跃在早期中国电视的银幕上。比如刘麻子英若诚,唐铁嘴张瞳,分别在我爱我家里扮演了隔壁的老胡和老郑;扮演松二爷的黄宗洛,在我爱我家里饰演过114集优化组合中那个拿橡皮绳上吊的老头子;扮演秦二爷的蓝天野,则是老版封神榜里面仙风道骨的姜子牙。
这些老戏骨们如今不是年过耄耋,就是驾鹤西去了,留下这么一部优秀优秀的电影,供后来人反思,回味。
【茶馆观后感(集锦13篇)】相关文章:
高二茶馆小说读后感作文2022-08-09
茶馆的读后感2023-06-14
老舍茶馆读后感2024-01-26
《茶馆》读后感大学生作文2022-05-06
茶馆读后感2022-09-04
茶馆个人工作计划2023-11-15
《茶馆》读后感心得领会2023-12-16
精选推荐的名著《扬州茶馆》读后感2023-01-07
观看《围城》小说个人观后感700字2023-07-30
《史记》的读后感领悟心得2022-05-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