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观后感600字(精选16篇)由网友“stephen”投稿提供,下面是小编整理过的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观后感600字,欢迎大家阅读分享借鉴,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篇1: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观后感600字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观后感600字
昨天下午,在教官们的带领下,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来到“陆指”参观。我坐在车上刚一进到“陆指”的五号门时,映入我的眼帘的是一条大大的红色横幅。这一条横幅非常的显眼,上面黄颜色的词分别是这样四个词:忠诚、奉献、求是、模范。
我想这四个词都是用来形容和约束军人们的吧。忠诚指的是:作为军人,要做到忠诚,对部队忠诚,对人民忠诚,对国家忠诚;奉献指的'是作为军人,要勇于奉献自己,对于国家、人民来说亦是如此;而这求是指的应该就是作为军人,要实事求是,不可包庇别人,对于国家,军人更要“求是”;这比较后一个词便是模范,这应该就是指作为军人,要做人民的楷模和榜样吧。这四个词概括了军人们许多可贵的品质。
当车再向里开时,我看见了令我无比震憾的这四样战争的“必备品”,分别是:两樽大炮、一辆坦克和一辆装甲车。经教官介绍,这四样战争“必备品”并不是什么我一开始所想的模型什么的,这样我就更加震惊了。
接着我们便来到了“陆指”的历史馆,了解“陆指”的历史。经过参观,我了解到“陆指”在1938年创办,第一任校长是:彭雪枫校长,在第一任校长彭雪枫逝世后,在“陆指”的军人们为了纪念他,就以他的名字来命名分校。“陆指”总共占地2450亩,校歌名叫《哺将育英之城》。“陆指”里还出了许多军事人才。
比较后我们还去参观了“陆指”军官们的宿舍,那些军官们的整齐化一的宿舍物品的摆放让我惊叹,更是佩服。其中让我印象比较深的是那些军官们的被子,他们的被子叠得真的就是“豆腐块”啊,四四方方的看起来特别“漂亮”。
经过这一次的参观,我更深刻的了解到了军人们的生活,我们要向这些军人们致敬,我们要向他们学习。我觉得经过这一次的参观,我收获了许多,我觉得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学习他们的作风,更要学习他们的精神。
篇2:陆军指挥学院指观后感
陆军指挥学院指观后感
在军训期间,我们在教官和老师们的带领下参观了陆军指挥学院。
下午,我们坐着校车来到了赫赫有名的南京市陆军指挥学院。与我们幻想中陆指不同,刚一进门,宽阔的柏油路旁种满了一棵棵参天大树和和朵朵鲜花。这些与我们想象中的陆指完全不一样。在我们的脑海里,陆指中一定都是飞机、大炮,都是冰冷的钢铁,可是,眼前的这些争奇斗艳的鲜花、郁郁葱葱的大树和绿茵茵草坪都让我们置身于春天般的温暖。
走了一会,这才发现我们期待中的武器装备。首先,我们看到的是装甲车,它由军绿色的外衣包裹着,上面有一个大红色金边的五角星,当中刻了金灿灿的.两个字“八一”这是解放军的象征;接下来就是坦克了,绿黄相间的迷彩外衣,我一直好奇坦克上面一个圆圆的类似井盖一样的东西是什么,原来驾驶坦克的驾驶员就是从这儿进入坦克的驾驶舱的。
我们都认为这些不是真正的武器装备只是模型而已,这时有位教官认真的对我们说这些都是真枪实弹,这是我觉得自己十分庆幸出生在一个和平年代,我也希望这些武器永远在这里静静的沉睡着,成为我们参观的物品,而不是战争的武器。
在参观途中,我们还看见了一名士兵,只见他身着军装,昂首挺胸,军姿标准,尽管来来往往人多嘈杂,但依旧目光向前,尽管只是一名士兵,但是他那对待工作认真的态度值得我们去敬仰、去学习。
这次参观,不仅了解了中国的军事历程以及陆指的发展史,还让我们受益颇多,更让我们对军人严谨认真的工作态度,团结友爱的集体精神,纪律严明的生活作风产生了崇高的敬意。
篇3:《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中秋时节,我观看了以爱国主义为主题的《南京!南京!》,虽然电影只有短短的130分钟,却看得我深有体会,日本人对中华人民的残忍至今我都久久不能释怀。
《南京!南京!》中一开场就是以枪声、炮声为主,惨不忍睹的杀戮,血流成河,生灵涂炭。南京城成了一个名副其实的死城,仅仅是一个开头,却深深震撼了我。但这不是最重要的,真正震撼我的是接下来的片段。
诺是可以我想改编莎士比亚的名句:举手,还是不举手?这是个问题。 这里说的举手,不是指对南京侵略者日本人的投降,而是在这部历史灾难大片《南京!南京!》里上百名妇女举手自愿牺牲自己做慰安妇,为安全区的民众换取过冬的物资那个震撼人心的场面。每一只上扬的手,都像一支灼灼扑动的火炬,放射出民族尊严的光辉。每一个举手的妇女,燃烧自我,救助他人,令70多年后懵懂无知的我们动容、惊心、泪流满面。她们的牺牲与毅然走入刑场、高喊“中国不会亡”的中国士兵的牺牲是高贵而沉重的,它像两记无形的重锤捶打在历史的鼓面,动人心魄,回音荡荡。教堂妇女举手一幕是《南京!南京!》最令我震撼也是最令我悲哀的一段。它的存在令这部灾难电影,回肠荡气,渐入佳境。
相信大家都认识姜淑云,可她为什么没有如同妓女小江一起举手?她是选择光荣的牺牲还是耻辱的苟活?正当我疑惑时,接下来的故事带给了我答案。在文明中,我们只分牺牲,因为它最能感动人心,却孰不知还有一种“理性的牺牲”。
在教堂小江等妇女选择“牺牲拯救”时,姜淑云选择的是另一种“拯救”,尽管她最后的牺牲同样令人黯然神伤。
故事令我回味无穷,但我却不敢看第二边,不是因为不想,而是不忍。日本士兵杀人时的表情,走向死亡的人群的眼神,在黑白不见血的银幕上,你只能读到两个字,绝望——这是地狱最底层的绝望。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一个穿长褂戴瓜帽的男人被推到土坑活埋的那一刻,他紧紧闭着眼睛,没有反抗,也没有歇斯底里。如果看过那些老照片,你会相信这就是真实的地狱。
在现在的世界中,人们选择了沉默,选择了逃避,选择了面对嚣张罪恶的忍气吞声。究竟谁之过,到底谁之责?这个时代是缺少了英雄了吗?难道是我们不需要了,还是英雄真的都已成为过去?我不明白,《南京!南京!》竟然是由手无寸铁的弱女子来拯救南京城,我们应该振兴中华,为名解难!
篇4:《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超多的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齐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伟大的一幕让我不禁想起张自忠将军牺牲前的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之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齐,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死,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超多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期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期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期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超多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形象,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最后完成了对自我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明白陆川想用角川来完成对侵略者的人性还原,证明他们的痛苦和悔过。但南京大屠杀中的三十万冤魂,整个抗战中死去的三千五百万英雄,不是一句悔过,一颗子弹就能够弥补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错误能够被原谅,有些则永远不能。正如南京这倒深深的伤疤,会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篇5:《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世界需要和平——观《南京!南京!》有感
硝烟弥漫了战场——血腥的天堂,一具具尸体躺在我眼前——无辜的儿童、妇女、老人和那些英勇无畏的战士,看着他们,我仿佛听见了一声声无助的呐喊与哭泣。机关枪的扫射、焚烧的大楼……一个个惊心动魄的场面烙印在我的脑海中,这昔日美丽而安详的土地——南京,正在被日本人肆意践踏着。腥风血雨中人们在呼唤:和平,你在哪?
这是电影《南京!南京!》中得镜头,这部电影为了渲染当时的气氛,整部制作都是黑、白为主色调。片中以一名日本士兵与一名中国人为线索,揭示了在1937年日本人在南京疯狂杀戮、掠夺背后,战争对人性的摧残,角川正雄就是一个例子:作为占领者,不应拥有同情,而他身上却还存在着一种物质未泯——良心!每只要杀一个人,就是一次对人性的残害,良知的谴责!最后片尾时角川正雄对身边的士兵说了一句:“或许活着比死更难受吧!”随后向脑部开了一枪结束了自己的生命。他的这一句话不仅是对自己人生的叹息,还是对战争的一个总结;他的这一枪不仅结束的是自己的生命,还是对世界的一次警醒——世界需要和平,战争只是让地球休克的一种毒药!
在片中最让我感动的是拉贝老先生要离开“难民区”时,妇女们为他跪下的情景:拉贝在南京开“难民区”这一举动,已经大大破坏了日德双方的友好关系,德国命令拉贝马上停止并立即返国。这命令是一条死命令,没有违抗的余地,无奈拉贝老先生只能回去,但在出“难民区”的途中,让人心酸的一幕发生了——所有的妇女都跑过来围住他,哭着、喊着,不让拉贝先生走,因为他一走,整个“难民区”就犹如一块“遮羞纱”,名不副其实……但最后,拉贝先生还是噙着眼泪走了。这时在电脑前观看的我早已是泪流满面,泪水里蕴含的已不仅是对日本人的憎恨、对妇女的同情,更是对那时中国的弱小、不堪一击而哀叹!
世界需要和平,战争只是和平乐章的休止符!大大小小的战争只会给人们带来恐惧、饥饿与贫穷,怎么会带来幸福!让我们携起手,为了自己、为了
篇6: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
昨天,我和妈妈一起去萧山电影院看了《南京!南京!》。看完这部电影后,我的心情格外悲伤和沉重。
电影讲了日本欺负我们中国的事情。
电影首先讲了日本军队用大炮轰炸南京城,然后攻入南京城门。日本军在一间大房子里发现了很多中国人,中国人都害怕得举起双手投降,一个小女孩看见大家都举起手,也跟着举起手来。日本军官看见这么多中国人,心里也很害怕,偷偷地叫一个士兵去外面找援兵。
援兵到来后,日本军队开始了对南京人的大屠杀。他们用机关枪扫射,用火烧,挖坑活埋,用水淹。很快,南京城里全是尸体,血流成河。看到这里,我的心情既难过,又气愤,真想把日本人一脚踢到天上去!
日本人闯入难民营,让他们交出一百个女人去做慰安妇,否则就要毁灭难民营。一个很漂亮的妓女首先举起了手,说:“我去!”接着,一个个女人举起手。她们为了很多人的生命,牺牲了自己。后来,这一百个女人只回来了五六个,其它的都被强奸而死。
日本军队当中,有一个有良知的人,他叫角川。他不跟日本兵一起杀人,而是偷偷地帮助中国人。最后,南京城里只剩下了两个人,大人叫老赵,小孩叫小豆子。他们本来被绑着,准备枪毙的,角川让他的士兵放了他俩,然后举起枪自杀了。
老赵和小豆子开心地摘下蒲公英,一起吹飞了蒲公英的种子。我想,这些种子到了明年春天,还会发芽、开花的!这说明:中国还有希望!
篇7: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
砰,砰砰,砰砰砰!发生了什么事?让我们拉近镜头看一看。原来,我正在观看南京大屠杀的电影,名叫《南京!南京!》。“南京!南京!”这是十几亿同胞愤恨而炽热的呼唤,一次又一次,一次又一次……
1937年12月13日,可怕的南京大屠杀开始了!在长达40多天的时间里,没有人性的日本侵略者杀害了我们的中国同胞多达30几万!侵略者用机枪扫射、焚烧、活埋等方式进行群体性大屠杀,整个南京城陷入了恐怖与血腥之中。有一些日本军官还玩起了残酷的杀人游戏,比赛谁杀得中国人多,谁就是胜者。竹竿上,只见一个个血淋淋的人头悬挂着,在一旁的日本军官却是满脸的狞笑。看到这一幕,不禁让人心里发颤,但更多的是愤怒!
我不忍再看,但影片中的年龄比我小的两个孩子吸引了我。
其中一个孩子英勇地端起了重重的机枪,与日本侵略者展开了殊死搏斗,在一次又一次的战斗失败后,他抱着最后的希望与侵略者一战到底,毫无畏惧,眼睛里闪烁着勇气与坚定的光芒!
另一个孩子,名叫小豆子。小豆子和他的爸爸本来要被枪决,却被一个良心发现的日本军官给放了。看着城里几十万的尸体,看着自己毫发无损的身体,他们乐坏了,奔跑在开满鲜花的草地上,笑声回荡在血流成河的南京城外!他们的笑声,不为什么,只为获得了自由与生命。
和他们相比,我就显得太幸福了!我生活在一个和平的年代,不用扛枪上战场,更不用为生命和自由担忧,而是衣食无忧。这些幸福生活,都是无数肩扛武器、不怕牺牲、浴血奋战的英雄,用自己的鲜血换来的,是他们创造我们的未来!我们是幸福的!
篇8: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
前段时间,看了陆川的电影《南京!南京》,感觉和震撼。我用了两天的时间来沉淀心情。今日,发短信来问看过了没有,感觉怎么样。我觉得应该把感想与们一下。看完影片,愤恨、屈辱、振奋皆而有之。说起愤恨,一恨国府无能。常言道文官不财,武官不惜死,国可富强,然影片一开始就表现出日军兵临城下时,南京国军部队的高级军官竟然逃跑,置国都于不顾,置城中百姓于不顾,置国民政府于不顾,更是置保卫南京殊死作战的众多将士于不顾。结果导致南京三日即告城破。
我曾设想,南京如此之大的,若是将士用命,一心,保卫作战决心坚定,我们未尝不可打出像斯大林格勒战役那样的巷战,把城市变成日军的血肉坟场,即使是由于武器、补给诸多不利因素,我们可能还是会失去这座城市,但是也不会失去国之尊严,同时会给日军以极大的杀伤和打击。但是历史不可以假设,恨,这些逃跑的高级军官真可谓之国贼。二恨国民无知、无智。教堂中数百中国人,而日军只有六人,中国人竟举起双手任由日本人俘虏,当无数中国人被日军有预谋的屠杀的时候,他们脸上那种麻木的表情带给我的是深深的痛。更是有唐先生那种只是知道有自己小家,而不知有国家的人。
他们可以在日军入城之后还可以安心打麻将,在被德国人抛弃之后又为了小家偏安不惜出卖同胞投靠日本人。唐家所表现的仅仅是折射出当时的国民,他们难道不记得了皮之不存,毛将焉附的道理了吗?失去了国家,他们就只有一个亡国奴。看到电影中段的时候,我的心中又被屈辱所填满。日军为了建立慰安所向区提出了条件:为日军提供一百名妇女来交换粮食、和过冬的燃料。安全区里并不缺少男人,但是这些男人任凭日军狂笑着将自己的姐妹带走、蹂躏,他们选择了躲在女人的背后,就像狗一样的活着。汉家男儿的血性到哪里去了?幸而,在影片中我们还是看到了不屈的战斗精神。城破了,但是男主人公仍然在战斗着,在尽一个军人的职责。被俘后面对着日军的屠杀他勇敢的走向刑场,向我们展示了军人真正的骨。正如影片中所述的中国不会亡,我相信有这些民族的脊梁背负着国家的希望,中国就不会亡。今日读的文章中提到了四行仓库和八百壮士,我发现我已经很久没有想起了。
会忘吗?能忘吗?我们的下一代还能不能记起来我们民族所造受到的苦难呢?也许这就是这部电影的最大意义。
篇9: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这是一部仁者见仁,智者见智的电影,有人唾骂也有人赞赏,,有人为此落泪也有人无动于衷。而我看过后第一反应是我必须问问老师,为什么要带我们看这样的电影,为什么让我的心一直揪着,眼泪一直流,一直难过……过后冷静想想,这或许就是老师想要的结果,因为我们觉悟了。
“南京,南京”,反应的是1937年日本进驻中国南京进行大屠杀的真实写照,惨绝人寰,或许电影对真实还有所保留,但是这已足够了,足够让我们了解历史,让我们体验当时处于战争悲惨的生活,战争的本质说到底是精神的折磨,它是一种文化在你的废墟上舞蹈。
当时的南京是我们的首都,我们的战争装备足于让日本人瞠目结舌!大量的德械装备,所配属的坦克在质量上远远胜于日本的铁皮坦克,还有数不清的弹药军械!可是影片的开头出现了这样的一幕:日军枕戈待旦,全身凝住,而城里是到处逃跑的百姓,挹江门下是仅剩不多的战士们在堵住城门,陆剑雄带着弟兄们对着冲过来的散兵游勇大声疾呼:“不准逃跑!不准弃城!”但是得到的回应是:“当官的都跑了!”于是胆小而无知的士兵向英勇正义的战士扑去,踩踏了他们的脊梁,蹂躏了他们的心脏!南京的街道上一个日军小队,5个人左右,小心翼翼的挪动着,路两旁是被绑缚或是吊死的人,赤裸裸的女性尸体,还有触目惊心的人头群。。。在一个破教堂也就是所谓的避难场所,成百上千的中国人面对几个手持武器的日本兵的反应竟然是选择投降!想象不到当时人的对战争是怎样的心态!教堂里是越来越多的举起了双手,当坐在父亲肩头的小女孩在看到他周围的同胞,他的亲人,他的叔叔阿姨都举起手来时,她做了人生第一个选择,慢慢的举起双手,高过头顶!这就是他先辈们教会他的!这就是他学到的第一堂课!没有抵抗,当敌人来临时,放弃抵抗,放弃挣扎,举起双手!是的,等待着的是,更多的屠杀与嘲笑!与对待牲畜般的行为!或许这也就是为什么日本十几个人就能控制几千人的原因了吧!但是想想我们现在呢?在面对困难和危险的时候表现出来的又是什么呢?冷静!镇定!不是!更多的是逃避,放弃……要是我们处于当时的情景又会怎么样呢?会不会自杀?
在战争时期,人的求生欲望显得更加的明显,但是总有那么一些人为了中华民族,为了人民用自己的生命在搏斗着。
篇10: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震撼,震撼,除了震撼,还是震撼!
期待已久的“陆川”新片《南京,南京》终于搬上荧幕面向广大观众,其四年磨一剑的呕心力作是光芒尽露!
影片全程以灰色为背景,让人觉得很压抑,有种喘不过气来的感觉,这样的感觉从开始一直持续到最后。黑白电影的效果有种复古的真实,配上现代化科技的手段加于处理,影片的场景确实很逼真,基本上还原了历吏的一幕!
没有《集结号》里那种振奋人心的战斗场面,也没有《投名状》里那种浩大的进攻场景,影片《南京,南京》是在一阵炮轰乱炸后的投降中拉开序幕的,看到那些不顾同胞们的生命,而踏在他们身体上逃跑的士兵,心中不免有几分悲愤,但扣心自问。
到处都是硝烟弥漫,整个南京城一片废墟,除了尸体还是只有尸体,到处都是惊恐的惨叫声以及祈祷的眼神,生命在这里如同草介一样微不足道。活活烧死、推入长江、生生掩埋、被当作标靶一样的射杀、刺杀、肢解,所有能想到的杀人方式,均在这里得到了全面的演练!
尽管场面十分残忍,但由于是一部黑白电影,所以感觉不到任何的血腥,“陆川”导演以一种若隐若现的拍摄手法,演绎了历吏的一幕,既还原了历吏的真实,又不至于让观众出现视觉疲劳,相比之下二十年前的那部《南京大屠杀》显得特别血腥,该片也精致不少!
虽然在画面上没能给我们带来太大的视觉冲击,但其声响效果却是值得一赞,也许是因为在五星级影院里观看的缘故,6.1声道的杜比环绕声响效果,有种如临现场的感觉,一声声枪响,一阵阵子弹穿梭的声音,感觉就像颗颗子弹都打在自己的身上一样,是如此的真实。
影片最初的震撼是在于那些逃亡的士兵,一个个惊惶失措的往城门口爬去时所发出的那一阵阵急促的呼吸声,第一次感受到生命是如此的真实!
最让人感动的是德国牧师“拉贝尔”临行前的那一跪,其深深的为不能保护那些难民而感到无奈,其善良的一面让我们很难跟其它德国纳粹分子联想在一起。不过,想不到中国人竟然要靠德国人的庇护,想想还真是一种悲哀!
最让人揪心的是范伟所饰演的唐先生跟其妻子离别的那一刻,那是一种生死之间的离别,那是一种英雄就义的场景,那是一种肝肠寸断的画面,那是一种淡薄生命的描绘。
比较庆幸的是,“陆川”并没有把该片拍成是一部三-级-片,影片里并没有出现任何禁忌的镜头,也许出现在面前的是一部经过删减过的删减片也说不一定,但不管如何,“陆川”并没有太刻意的去描绘太多中国妇女被凌-辱的场面,不过还是充分的反应出了当时日本的种.种兽行。
篇11: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看过《南京!南京!》后还是被很深的影响到,感观和心理都受到比较强烈的刺激,感想是一定有的,但需要回回神再说。经过几天的深沉后好一些了,首先觉得这是一部不错的片子,有诚意,有责任,有思考,这些都是当下比较稀缺的东西,陆川凭这些就很值得尊重,也为我们70后赢得了尊重。现在舆论炒作最多的是80后如何如何,其实真正开始占据舞台中心并掌握话语权的应该是70后,80后也顶多是小荷才露尖尖角而已。
看《南京》之前有两点担心:一是陆川对如此沉重历史题材的掌控能力。毕竟三十刚出头仅拍过两部小成本电影,光凭一腔热情做事往往用力过猛,适得其反。现在看起来,陆川还算比较好的完成了这个任务,大体平稳,没出什么大的方向问题,用力过猛的情况确是有一些。二是对南京大屠杀史实的.态度问题。之前已经有人评论陆川的《南京》是“一流的人文观,三流的历史观”,这也是我所担心的。毕竟那段历史是全体中国人之殇,是整个民族永远的痛,忘记意味着背叛,这个没有问题,但是以什么样的方式牢记这段耻辱的历史,我们却一直没有找到恰当的方式。以往我们熟悉的方式是打倒日本鬼子控诉的方式,这样的方式用来宣传是可以的,用来反思是不够的。《南京》的方式是不一样的,可以说开辟了一种新的认识方式,这也正是影片争议最多的地方。对导演历史观的讨论已经超过了对影片本身艺术问题的讨论,这是影片题材决定的。陆川的方式确实令人不太习惯,开始的时候甚至有些抗拒,因为在他的镜头下展现的日本鬼子和我们头脑中既有的形象是不一样的,他们是残暴的,血腥的,他们的暴行是违背人性的,但他们不是魔鬼,他们是人。正因为如此,我除了咬牙切齿的痛恨,还感到脊背发凉,会迷惑于这个乖张的民族的行为,他们为什么能够游荡在人鬼之间?我们又为什么会陷入到那样的历史深渊?这样的历史是偶然的还是必然的?这样的历史会以什么样的形式继续?突然想,我们的身边有这样一个民族的存在,幸还是不幸?他永远虎视耽耽的在我们卧塌之侧,我们怎么可以沉迷?沉醉?!
篇12: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之后慢慢的长大了,我们从各种途径了解到了太多太多的只言片语,一些或模糊或清晰的有可能失真的旧照片或影音资料,然后每年到了这个时候会定期的有大把大把的相关的各种资料蜂拥而至。于是,不管我们是不是了解与否,就在脑海之中形成了一种不可改变或动摇的事实。我有罪简单的词汇把这种所谓历史传达下来的记忆表达一下:鲜血——眼泪——死亡——恐惧——愤怒——耻辱——悲哀。这些东西像一顶又一顶重重的帽子压的我们在下面残喘,压得1937年的南京变得鸦雀无声。
因为某些可怕的数字,因为某些大多数人不愿再次揭裂的伤口,我们就带着无比的仇恨的眼睛来面对日本的一切就因为我们不管从什么渠道得到的消息都把矛头直接指向日本人。我就从懂事起开始仇恨日本。日本,一个弹丸之地却栖集世界一流的经济生产力与军事战斗力,还有全世界风靡的电子产业即日本制造。
其实从建国后中国开始真正发展自己的国力的时候,就从来没有停止过在世界军事法庭上重新向日本讨回公道,特别是他们竟然在教科书上公然篡改历史,显然不把中国人民的感情与创伤放在眼里,我们不怕流血,但我们怕在若干年以后许许多多的子孙都不记得祖先的这一段耻辱的经历以自鉴了,我们是一个泱泱大国,我们有自己的尊严,我们要真理我们要公道。时间飞逝,当年的那些残存德友良知的敢于作证的日本人一个又一个去世,南京留下的人证也大都不在了,如果,假设是如果,在许多年以后我们凭什么解读历史?
这场旷日持久的世纪大审判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显得越来越苍白无力了。时间告诉我们,有一天当所有知情人全都死掉的时候,也就是日本篡改历史的时候。我们都不愿意再重新把那些东西再用语言叙述一遍,不愿意再重新把那段历史在用光影的方式娓娓道来。那样显得太残忍了。把尚未愈合的伤口再重新撕裂,然后撒上盐巴,然后躲在无人的角落自己残忍的痛苦与哭泣。
篇13: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我只能说陆川愚蠢迂腐得难以理解,你去为侵略者开脱吗,你所谓自我救赎者在日军中有多少呢。我没有看这部拍片子,但仅就影评来看,这个片子没有了最起码的良知了,已经没有 了人类道德的底线。战争就是 战争,你反思什么,你替日本人反思什么,你有什么资格替日本人反思?我知道当年日本国民是全民支持侵华的,还人性的光辉?我没有看到,我只看到 了以陆川为代表的中国人奴性的光辉。这种思潮太可怕了,当被屠戮者站在屠杀施加者的角度为其开脱为其找台阶的时候,我认为我们民族出了问题。侵略的行为我们只有去谴责 、唾弃,永世不忘,誓言报仇!这样才能警告日本人让他们生活在战栗中,让他们生活在国人对其仇恨的惊惧中,让他们再也没有胆量入寇中华。而不是陆川这样,你的迂腐以及无良 只能助长他们的气焰,日本人会这样认为:“我当年屠杀你,你非但不恨我还为我开脱。那就是你们中国人软弱可欺,下次我还侵略你们。”说到底是奴化思想—以德报怨—的集中体 现,孔子的以直报怨到了奴化政权的嘴里就变成了以德报怨的奴化思想。犬儒主义在中国的盛行充分说明了奴化之于国人的影响之深。
我看完这部电影了 果然不出所料 没有了良知的电影 其他的还有必要肯定吗 ? 让我联想到了前几年一些腐儒学者提出的.——对日新思维。他们跟陆川大导演是一个立场上的,都是主张忘记历史,对日所谓向前看。他们丝毫不管以前日本对中国犯下的滔天罪行,“理性、冷静、冷漠”得令人心寒,忘记仇恨的人不是君子,定是小人。有仇不报非君子!难道我们国人要昂首阔步于通往小人至圣的大道上吗?
篇14:南京南京观后感精选600字
今天下午学校组织我们去看电影。电影的题目是《南京大屠杀》。日本鬼子杀了很多中国人民,日本鬼子的武器是:刀、枪、反坦克、旋风导弹。有的中国的手被砍掉了,有的中国人的头被砍掉了,有的'中国人的被刀刺进去了,甚至有的中国人被导弹炸死了。日本鬼子真狠毒呀!以前我们中国很穷,所以被日本鬼子欺负了。这真是一件惨不忍睹。
看完电影,我想:我们一定要把书读好,就算日本鬼子又来了,我们也一定能把日本鬼子赶走,所以我们一定要把科学知识学好。同学们让我们一起努力把!看电影的时候我很伤心,也很气愤,因为中国人被日本鬼子欺负了。
以后我一定要更加努力,成为祖国的栋梁,让祖国更加坚强,不再让外国人欺负。
篇15:《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
影片中最让人难忘的场景应属那个沉重惨烈的黄昏。国民党军队,共产党,抗日民众,包括年幼的孩童都昂首挺胸地面对着日军黑漆漆的枪口,奋尽全力地呐喊着,肃穆悲愤的面孔下是一声声“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那一刻,时间仿佛凝结,有的只是中国人民团结一心的豪言壮语。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席卷而来的枪声,遍地堆积的尸骸,刺目的鲜血,以及侵略者嘲讽的面孔。
“落后就要挨打”这句话充分地展现了这场悲剧的原因。与此同时,侵略者的丑恶也同样揭露在了我们的面前。但这个世界也还存在着像拉贝那样的国际人道人士,正是有了这样的无私的人,我们的世界才会在最黑暗的时候出现阳光,出现彩虹,出现希望。
而换位思考一下,当时执行屠杀任务的日军所背负的是什么?一个国家所下达的“重任”?被政府所蒙昧住的市民热盼的目光?还是早已遭受麻痹只知杀戮的心?那些嚣张的军国主义又有没有想过自己的所作所为对这个世界所造成的危害?答案无需探究,历史的来龙去脉就如同一面镜子一般反射出所有质疑的真相。
1937年12月3日,三十万人这个庞大的数字下包含着中国人民屈辱不堪的回忆,这是整个中华民族永远难忘的一个日子。它犹如一座巨大的警钟,警示着人们若再不自强,这个数字迟早将会重现。
篇16:南京南京观后感600字
1937年12月的南京,弥漫着一种颓败和绝望的气氛。在淞沪会战中冒死战斗的将士们,到了南京都成了胆小鬼,强大的日军磨灭了他们所有的反抗意志。宋希濂部挡在城门,却挡不住潮水一般的残兵败将。十几名日军在教堂发现了无数难民,其中还有大量的中国军人。日军恐惧的叫援兵,可中国人根本无意抵抗,麻木呆滞的举起了双手,日军的几声枪响就使他们彻底崩溃。远景中,孙中山的铜像被拉到,一起倒下的是整个中国吗?
不是。残兵连在废墟中做着最后的抵抗,顽强的抵抗。最终,队长陆建雄无力的说:“兄弟们,守不住了,散了吧。”没有人离去,直至被俘。这群铁骨铮铮的汉子在子弹穿透胸膛的前一刻齐声呐喊:“中国万岁,中国不会亡。”这伟大的一幕让我不禁想起张自忠将军牺牲前的话:只要我等坚决抵抗,以我五千年之浩瀚中华,绝不会亡于三岛倭奴之手。中国是坚韧的,中国人的抵抗从来没有停。
但在当时的南京,抵抗终不是主旋律。画面中,无数投降的士兵和平民从各个方向被驱赶至一起,被淹死,枪杀,活埋,烧死,如退潮一般倒下,画面残酷的令人目不忍视。南京,真正的地狱。南京已死,安全区是唯一一块尚在苟延残喘之地,拉贝以其“纳粹”的身份保护了一小批难民。日军发现安全区有大量女人便前来索要100个,江老师和拉贝无奈答应。当姜老师哭着说出这个决定时,妓女小江第一个站了出来:“拉贝先生,我去。”她从容的转身,骄傲的回头,以她特有的方式做着最勇敢的抵抗,证明着中国的顽强。
拉贝被迫回国,安全区终于不保。唐先生,这个为了保护自己一家出卖了安全区内的中国军人的胆小的男人,终于升华为顶天立地的汉子。小妹和女儿的死,让他从对日军的幻想中醒过来。他将跟随拉贝离开的机会让给别人,送妻子离开后,即被押送刑场。或者不好吗?有时候活着比死亡更残忍,坚强的死亡更有力度。他趴在日本军官耳边,说了一句掷地有声的话:“我太太又怀孕啦。”孕育的是千万不去的铁骨,是中国的希望,你杀的掉吗?
姜老师,这个一直以来为挽救中国人而与日军勇敢周旋的柔弱女子,还在做着最后的努力。每个女人只可以带回一个男人,而她蒙住头,冒死带回了一个有一个。也许她的努力是微不足道的,但多救一个,中国就多一份希望。最终,她被日军发现了,被带走的那一刻,她用英语对角川说:“杀死我。”角川开枪了,她以这最美丽最不屈的方式,震撼了日军,证明着中国的尊严。
陆建雄,小江,唐先生,姜老师,代表了南京城中无数伟大的中国人。在这座生死之城中,还有什么比活着更恐怖,还有什么比子弹更无敌,还有什么比抵抗更需要勇气,他们不会躲避,也不需要更多的言语,只是和中国站在一起,用牺牲,证明我们不会放弃。
整部影片弥漫着一种残酷的压抑和绝望,只有结尾才稍稍燃起温暖的希望。被角川放走的小豆子在原野上肆意的奔跑,大笑,代表着中国的希望,明天虽然依旧残酷,但希望已经传递下去。南京虽死,但中国人的团结与抵抗已经被唤起,既然投降已不可能,那么只有努力去赢得战争的胜利。
影片用大量的笔墨勾画了角川这个形象,他有知识,有思想,天真而纯净。作为侵华日军的一员,他的双手无可避免的沾满了鲜血,但他的内心始终在挣扎和思考。在心爱的百合子死去后,他终于完成了对自己的救赎--放走小豆子,开枪自杀。我知道陆川想用角川来完成对侵略者的人性还原,证明他们的痛苦和悔过。但南京大屠杀中的三十万冤魂,整个抗战中死去的三千五百万英雄,不是一句悔过,一颗子弹就可以弥补的。每个人都会犯错,有些错误可以被原谅,有些则永远不能。正如南京这倒深深的伤疤,会永远留在中国心头,永远滴血。
影片以近乎残忍的镜头语言,再现了那段滴血的历史,让每一个看过的人记住南京,记住前辈留下的血。同时,也提醒我们珍惜今天的和平与幸福。
★ 公祭仪式上的讲话
【南京陆军指挥学院观后感600字(精选16篇)】相关文章:
国庆阅兵观后感600字2024-05-14
南京大屠杀公祭仪式观后心得2022-04-29
电影东京审判观后感作文600字2023-03-25
观看阅兵仪式的观后感600字优秀心得2023-11-25
建国70周年阅兵仪式观后感初中热门2022-04-30
《东京审判》观后感600字2022-05-07
观甲午大海战有感2022-10-11
庆祝人民海军成立70周年海上阅兵观后感怎么写2022-07-14
抗战胜利70周年诗词歌赋2022-05-02
抗战电影观后感2023-02-16